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分子物理名词解释

高分子物理名词解释

高分子物理名词解释
高分子物理名词解释

高分子物理总复习

第一章高分子链的结构

一、名词解释

近程结构:(一次结构)是构成高分子的最基本微观结构,包括其组成和构型。

远程结构:(二次结构)大分子链的构象,即空间结构,以及链的柔顺性等。

聚集态结构:(三次结构)通过范德华力和氢键形成具有一定规则排列的聚集态结构。

构型:是指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排列。

几何异构(顺反异构):由于主链双键的碳原子上的取代基不能绕双键旋转,当组成双键的两个碳原子同时被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取代时,即可形成顺式、反式两种构型,它们称作几何异构。

键接异构:是指结构单元在高分子链中的连接方式。一般头-尾相连占主导优势,而头-头(或尾-尾)相连所占比例较低。

旋光异构:具有不对称C﹡原子的这种有机物,能构成互为镜象的两种异构体,表现出不同的旋光性,称为旋光异构体。但是含不对称C﹡的高分子没有旋光性的,原因是多个不对称C﹡原子的内消旋或外消旋的作用。

有规立构:有两种旋光异构单元完全是全同立构或间同立构的高分子。

规整度:(等规度)是指聚合物种全同立构和间同立构的聚合物占所有聚合物分子总的百分比。

规整聚合物:全同立构和间同立构的高分子。

全同立构:高分子链全部由一种旋光异构单元键接而成。

间同立构:高分子链由两种旋光异构单元交替键接而成。

无规立构:高分子链由两种旋光异构单元无规键接而成。

线性:高分子链呈直线形

交联:高分子链之间通过支链联结成一个三维空间网状大分子

支化:链状高分子产生分支

支化度:以支化点密度或两相邻支化点之间的链的平均分子量来表示支化程度

交联:缩聚反应中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官能度的单体存在时,高分子链之间通过支链联结成一个三维空间网形大分子时即成交联结构

交联度:用相邻两个交联点之间的链的平均分子量Mc来表示。交联度愈大,Mc愈小。共聚物的序列结构:是指共聚物根据单体的连接方式不同所形成的结构,共聚物的序列结构分为四类: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交替共聚物、接枝共聚物

单键内旋转:高分子链上存在大量C-C单键,单键由σ电子组成,电子云分布是轴向对称的,因此高分子在运动时,C-C单键可以绕轴旋转,称为单键内旋转。

构象:由于σ单键内旋转而产生的分子在空间的不同形态。

位阻效应:单健内旋转总是不完全自由的,因为C原子上总是带有其它原子或基团,当这些原子充分接近时,原子的外层电子之间将产生排斥力使之不能接近。这一作用被称为位阻效应。

链段:高分子链上划分出的可以任意取向的最小单元或高分子链上能够独立运动的最小单元称为链段。

多分散性:聚合物是分子量不均一的同系物的混合物,这一性质称为多分散性

柔顺性:高分子链能够通过内旋转作用改变其构象的性能称为高分子链的柔顺性。高分子链能形成的构象数越多,柔顺性越大。

刚性:高分子链改变构象的行为受阻,不容易改变其构象的性质称为刚性。

柔性链:当高分子链上每个键都能完全自由旋转(自由联接链),“链段”长度就是键长——

理想的柔性链:当高分子链上每个键都能完全自由旋转(自由联接链),―链段‖长度就是键长。

刚性链:当主链中由共轭双键组成时,由于共轭双键因p电子云重叠不能内旋转,因而柔顺性差,是刚性链。

均方末端矩:线型高分子链的一端到另一端达到的直线距离的平方再平均,是标量

均方旋转半径:旋转半径的平方值的平均。是标量,越小越柔顺

自由连接链:假定分子是由足够多的不占体积的化学键自由结合而成,内旋转时没有键角限制和位垒障碍,其中每个键在任何方向取向的几率都相同。(极端理想化假设)

自由旋转链:假定链中每一个键都可以在键角所允许的方向自由转动,不考虑空间位阻对转动的影响

等效自由连接链:若干个键组成的一链段算作一个独立的单元,称之为“链段”,链段间自由结合,无规取向,这种链的均方末端距与自由连接链的计算方式等效。

高分子的无扰尺寸:在θ条件下测得的高分子尺寸称为无扰尺寸(单位分子量均方末端距的平方根称为分子无扰尺寸)

θ条件:分子的均方末端距是单个分子的尺寸,必须把高分子分散在溶液中才能进行测定,随溶剂和温度的不同将产生干扰。通过选择合适的溶剂和温度,创造一个特定的条件,使溶剂分子对高分子的构象所产生的干扰可忽略不计,这一条件称之为θ条件。

刚性比:

刚性因子:(又称空间位阻参数,刚性比值):为实测的无扰均方末端距与自由旋转链的均方末端距之比。

特征比:无扰链与自由连接链均方末端距的比值。

无规线团:是指单键内旋转导致高分子链呈现不规则蜷曲的构象。

高弹性限度:若分子链为伸直链,按锯齿形计算其伸直长度为高分子链伸展的极限长度Lmax,其计算方式为:L max=nlcos(θ/2)=(2/3)1/2nl=0.82nl

链的最大拉伸比:

二、问题

1.高分子结构的特点

答:⑴.高分子分子量大,且由结构单元组成:结构单元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结构单元间由共价键联接;结构单元可形成线型分子,支化分子,网状分子

⑵.高分子链可弯曲有柔性(因主链有内旋转的自由度)

⑶.高分子间范德华相互作用(分子间力)特别显著

⑷.高分子若存在交联,其力学性质发生很大变化,即不溶解、不熔融

⑸高分子的聚集态有晶态与非晶态,其晶态有序性比小分子晶体低,非晶态有序程度比小分子高

⑹.高分子加工需加入填料、各种助剂、色料等,形成织态结构

2.PE,PP,PVC,PS,PMMA,PAN,PV A,PTFE,PIB,PDMS,PIP,PU,PET,PC,POM,PA-66的结构单元答:

3.支化与交联的区别

答:交联与支化有本质区别。支化(可溶,可熔,有软化点)。交联(不溶,不熔,可膨胀)4.为什么说高分子链是蜷曲的?

答:由于热运动,分子的构象在时刻改变着,故高分子链的构象是统计性的,且由统计规律可知,分子链呈伸直构象的几率极小,呈蜷曲构象的几率较大。

5.柔顺性的比较(分子结构对柔顺性的影响)

答:由于分子内旋转是导致分子链柔顺性的根本原因,而高分子链的内旋转又受其分子结构

的制约,因而分子链的柔顺性与其分子结构密切相关。分子结构对柔顺性的影响有:(1)主链结构:1、主链完全由C-C键组成的碳链高分子都具有较大的柔性。如PE、PP和乙丙橡胶等。2、当主链中含C-O,C-N,Si-O键时,柔顺性好。(这是因为O、N原子周围的原子比C原子少,内旋转的位阻小;而Si-O-Si的键角也大于C-C-C键,因而其内旋转位阻更小,即使在低温下也具有良好的柔顺性。如::-Si-O->-C-O->-C-C-。)3、当主链中含非共轭双键时,虽然双键本身不会内旋转,但却使相邻单键的非键合原子(带*原子)间距增大使内旋转较容易,柔顺性好。4、当主链中由共轭双键组成时,由于共轭双键因p电子云重叠不能内旋转,因而柔顺性差,是刚性链。如聚乙炔、聚苯。5、在主链中引入不能内旋转的芳环、芳杂环等环状结构,可提高分子链的刚性。

(2)侧基:侧基的极性越大,极性基团数目越多,相互作用越强,单键内旋转越困难,分子链柔顺性越差。非极性侧基的体积越大,内旋转位阻越大,柔顺性越差。对称性侧基,可使分子链间的距离增大,相互作用减弱,柔顺性大。侧基对称性越高,分子链柔顺性越好。(3)支化:1、短支链使分子链间距离加大,分子间作用力减弱,从而对链柔性具有一定改善作用。2、长支链则起到阻碍单键内旋转作用,导致链柔性下降。

(4)交联:交联使链段的运动能力降低,使链柔性下降。但是具体影响程度取决于交联程度:1、轻度交联——交联点之间的距离比较大,如果仍大于原线型大分子中链段的长度,链段的运动仍然能够发生,链柔性不会受到明显影响;2、重度交联——交联点之间的距离较小,若小于原线性大分子链段的长度,链段的运动将被交联化学键所冻结,链柔性变差,而刚性变大。

(5)链的长短:分子链越长,分子构象数目越多,链的柔顺性越好。

(6)分子链的规整性:分子结构愈规整,则结晶能力愈强,而高分子一旦结晶,则柔顺性大大下降,因为分子中原子和基团都被严格固定在晶格上,内旋转变得不可能。

(7)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分子间作用力大,柔顺性差。分子间的作用力随着主链或侧基的极性增加而增加。但如果分子内或分子间有氢键生成,则氢键的影响要超过任何极性基团,可大大增加分子的刚性。氢键(刚性)<极性<非极性。如聚异于烯>PE

(8)外界因素:1、温度:温度升高,内旋转容易,柔顺性增加。如PS室温塑料,加热100℃以上呈柔性。顺式聚1,4丁二烯温室温橡胶,-120℃刚硬。2、外加作用速度:速度缓慢时柔性,速度作用快,高分子链来不及通过内旋转而改变构象,分子链显得僵硬。3、溶剂:影响高分子的形态。

6.构型与构象的区别

答:

第二章聚合物的聚集态结构

一、名词解释

聚集态结构:是指高分子链之间的几何排列和堆砌状态,也称为超分子结构。聚集态可分为晶态、非晶态、取向态、液晶态等,晶态与非晶态是高分子最重要的两种聚集态。

晶态:是指高分子链之间规整排列和堆砌的状态,结晶形态主要有球晶、单晶、伸直链晶片、纤维状晶、串晶、树枝晶等。

非晶态:通常把聚合物分子链不具备三维有序排列的凝聚态称为非晶态。或是指高分子链之间无规排列和堆砌的状态。

取向:当线型高分子充分伸展的时候,其长度是其宽度的几百、几千其至几万倍,这种结构

上悬殊的不对称性,使它们在某些情况下很容易沿某特定方向作占优势的平行排列,这就是聚合物的取向。

取向态:聚合物的可取向结构单元在外力作用下沿外力作用方向有序排列所形成的结构,称之为聚合物的取向态结构。

解取向:是取向态向无序态恢复的过程,是取向的逆过程

内聚能:克服分子间作用力,1摩尔的凝聚体汽化时所需要的能量△E 。

内聚能密度(CED ):单位体积凝聚体汽化时所需要的能量。m

V E CED ?= 溶度参数δ:内聚能密度的平方根,表征分子间相互作用力。2/12)/(2/1)cm J CED (≡δ,非极性高分子与溶剂的δ越接近,越易溶解。一般认为2~7.1-21<δδ可以溶解。

结晶度:就是结晶的程度,就是结晶部分的重量或体积对全体重量或体积的百分数。 取向度:表征聚合物的取向程度,用取向函数F 来表示聚合物的取向度。

Avrami 方程:用数学方程描述聚合物等温结晶过程。测定结晶度随时间的变化,这种方法测定的是结晶总速率(包括成核速率和生长速率)。通常用膨胀计法,由于结晶时有序排列而体积收缩,若比容在时间为0,t 和∞时分别为V 0,V t 和V ∞,则结晶过程可用Avrami 方程描述:(V t -V ∞)/(V 0-V ∞)=()

t n k W o W L -=exp 通过双对数作图,从斜率求n ,从截距求k ,n 称Avrami 指数,n=生长的空间维数+时间维数,异相成核的时间为0,均相成核为1,。k 用来表征结晶速率,k 越大,结晶速率越快。

熔点:平衡状态下晶体完全消失的温度 熔限:高分子熔融与小分子熔融过程相似,发生热力学函数(如体积、比热等)的突变,但有一个较宽的熔融温度范围,此温度范围被称为熔限

共聚物:高分子由二种以上的单体聚合形成的聚合物

最大结晶速度的温度:

结晶速度:可以用K 和参数2/1t 用来反映结晶速度的大小,其中参数2/1t 是体积收缩率为一半时所需的时间,2/1t 越小结晶越快,因为1/2n t /2ln =K

缨状胶束模型:缨状胶束模型的基本特点是:一个分子链可以同时穿越若干个晶区和非晶区,在晶区中分子链互相平行排列,在非晶区中分子链互相缠结呈卷曲无规排列。这是一个两相结构模型,即具有规则堆砌的微晶(或胶束)分布在无序的非晶区基体内。这一模型解释了聚合物性能中的许多特点,如晶区部分具有较高的强度,而非结晶部分降低了聚合物的密度,提供了形变的自由度等。

折叠链模型:Keller 提出晶区中分子链在片晶内呈规则近邻折叠,夹在片晶之间的不规则排列链段形成非晶区。这就是折叠链模型。

插线板模型:Flory 认为,组成片晶的杆是无规连接的,即从一个片晶出来的分子链并不在其邻位处回折到同一片晶,而是在进入非晶区后在非邻位以无规方式再回到同一片晶,也可能进入另一片晶。非晶区中,分子链段或无规的排列或相互有所缠绕。

无规线团模型:Flory 等于1949年提出,非晶态聚合物中分子链的构象与在溶液中一样,呈现无规线团状,线团分子之间是无规缠结的,因而非晶态聚合物以聚集态结构

两相球粒模型:非晶态聚合物含有两种主要单元:胶粒与粒间区

单晶:即结晶体内部的微观粒子在三维空间呈有规律地、周期性地排列。特点:一定外形、长程有序。

片晶:高分子链规则的近邻折叠,进而形成片状晶体。

球晶:特征是外形呈球状,其直径通常在0.5~100微米之间,具有径向对称晶体的性质,可以再正交偏光显微镜下可呈现典型的Maltase黑十字图像消光环图像。球晶实际上是由许多径向发射的长条扭曲晶片组成的多晶聚集体。在晶片之间和晶片内部尚存在部分由连接组成的非晶部分。球晶的形成条件:从熔体冷却结晶或从浓溶度中析出而形成的。

折叠链晶片:

液晶:处于液晶态下的物质。是介于完全有序晶体与各项同性液体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确切的说,它是一种取向有序的流体,它既有液体的易流动性,又有晶体双折射各向异性的特性。

液晶态:为物质的一种介于液体和晶态之间的状态,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也保持着晶态物质分子的某些有序性,体现晶体的各向异性

近晶型:液晶分子呈棒状或近似棒状构象,分子间依靠所含官能团提供的垂直分子长轴方向的强有力的相互作用,互相平行排列成二维层状结构,分子的长轴垂直于层片平面。层片之间可以相互滑动,但层内分子排列保持着大量二维团体有序性。分子可以在本层内活动,但不能来往于各层之间。

向列型:有序度最低,虽棒状分子相互间保持着近晶型的平行,但只是一维有序,其重心位置无序,在外力作用下,棒状分子很容易沿流动方向取向,并可在流动取向中相互穿越。胆甾型:一般含手性分子,手性的存在使邻近分子的排列发生扭曲,形成尺寸很大的螺旋结构。分子呈细长偏平状,依靠端基的相互作用,做此平行排列成层状结构(类似近晶型),但分子的长轴平行于层片平面,层内分子排列与向列型相似

高分子液晶:呈现高分子的液晶态的物质称为高分子液晶。

液晶高分子:具有液晶性的高分子称为液晶高分子

液晶的织构:液晶的织构,一般指液晶薄膜(厚度约10-100微米)在光学显微镜特别是正交偏光显微镜下用平行光所观察到的图像。

二、问题

1.聚合物结晶的特点

答:高分子结晶的特点:(1)晶胞由链段组成------聚合物晶胞由一个或多个高分子链段构成。(2)高分子链各向异性,没有立方晶系。(3)结晶不完善,结构复杂,晶区、非晶区及中间结构共存。

2.球晶的生长过程及如何控制球晶大小

答:一、形成条件:从浓溶液析出,或从熔体冷结晶时,在不存在应力或流动的情况下形成。

1、异相成核与生长:a、由溶液中的杂质,添加剂、容器壁或其他第三组分为晶核生长的球晶。b、成核数目只与杂质数目有关。c、球晶从中心一点向外发散状生长。

2、均相成核与生长:a、由聚合物分子本身形成的晶核。b、成核数目随时间增长而增长。c、随时间的增长或溶液浓度的增加,晶核不断长大为片层束,进而分支生成球晶的雏形,继续生长形成片晶球形对称排列的球晶。d、球晶中心存在两个空区。

二、控制球晶大小的方法:a、控制形成速度:将熔体急速冷却(在较低的温度范围),生成较小的球晶;缓慢冷却,则生成较大的球晶。b、采用共聚的方法:破坏链的均一性和规整性,生成较小球晶。c、外加成核剂:可获得小甚至微小的球晶。

3.结晶能力的比较(结构对结晶能力的影响)

答:链的对称性好,容易结晶。

共聚单元有相同的结晶结构,则共聚物也能结晶。

柔顺性好,结晶能力强

使链容易相互靠近并做规整排列而有利于结晶。

4.高分子在结晶中的构象

答:高分子链在晶体的构象:(1)在晶态高分子中,高分子长链为满足排入晶格的要求,一般都采用比较伸展的构象,彼此平等排列,使位能最低,才能在结晶中作规整的紧密堆积。(2)平面锯齿形和螺旋是结晶高分子链的两种典型构象。

5.如何理解高分子结晶态不是完全有序,非晶态不是完全无序

答:(1)由于高分子的结构特点,其分子链很长,体系的粘度很大,即使温度在结晶的熔点以上,整个大分子仍不能很好地流动。(2)从一种平衡态向另一种平衡态过渡是一松弛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因而不能达到热力上的平衡态。(3)由动力学过程决定高分子中存在大量亚稳态,必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其分子链间的局部有序排列,存在着一系列具有由聚合物单晶的三维有序到无规线团之间的不同规整度的非常丰富的结构形态。

6.取向与结晶的异同

答:两者都与高分子凝聚态的有序性有关,但有序程度不同:a.取向态:一维或二维有序 b.结晶态:三维有序

7.取向的结构单元,取向的机理

答:1、取向的结构单元:包括基团、链段、分子链、晶粒、晶片或变形的球晶等。

机理:当线型高分子充分伸展的时候,其长度是其宽度的几百、几千其至几万倍,这种结构上悬殊的不对称性,使它们在某些情况下很容易沿某特定方向作占优势的平行排列,这就是聚合物的取向。

8.分子形成液晶态的基本要素

答:1.几何外形不对称的刚性结构单元,有利于取向。2.极性基团,用以维持分间各向异性的相互作用力。3.柔性链单元,有利于形变和运动。

9.液晶的晶型

答:1、按液晶分子的形状(棒状、盘碟状)、排列方式和有序性的不同,分为近晶型、向列型、胆甾型以及盘状液晶。2、按液晶形成的条件可分为:a.溶致液晶:一定浓度的溶液中呈现液晶性的物质。如:核酸,蛋白质,芳族聚酰胺PBT, PPTA (Kevlar) 和聚芳杂环PBZT, PBO等。b.热致液晶:一定温度范围内呈现液晶性的物质。如:聚芳酯Xydar, Vector, Rodrum。

c.感应液晶:外场(力,电,磁,光等)作用下进入液晶态的物质---- PE under high pressure。

d.流致液晶:通过施加流动场而形成液晶态的物质----聚对苯二甲酰对氨基苯甲酰肼。

10.高分子液晶的流变学特性(与高分子熔体的不同)

答:1、高分子液晶:a.各向异性 b.粘度随浓度或温度的提高将出现极大和极小值 c.低剪切粘度下液晶内刚性流动单元更容易取向

2、普通高分子熔体或浓溶液:a.各向同性 b.粘度随浓度增加而单调增加 c.粘度随温度升高按指数规律减小

11.高分子液晶的分子构造及组合方式

答:主链型高分子液晶:液晶基元位于高分子主链。组合方式为:1完全由刚性链段组成的主链,液晶温度高,多具有向列相;2刚性和柔性交替构成的主链,液晶相态丰富。

侧链型高分子液晶:液晶基元位于高分子侧链。

第三章高分子溶液

一、名词解释

溶胀:溶剂分子渗入聚合物内部,使之体积膨胀的现象

溶解:高分子被分散在溶剂中,整个高分子和溶剂均相混合

理想溶液:物理化学中把符合Raoult定律的溶液称为理想溶液。在二元小分子液体溶液中,

A 组分的蒸气压与其摩尔分数成正比。理想溶液在混合过程中只有熵的变化,没有混合热,内能不变。

真溶液:溶液体系是分子分散体系,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

溶度参数:溶度参数是内聚能密度的平方根

极性相似原则:极性大的聚合物溶于极性大的溶剂中,极性小的聚合物溶于极性小的溶剂中,非极性的聚合物溶于非极性的溶剂中

溶度参数相近原则:聚合物与溶剂的溶度参数相近时,接近无热溶液,此时的溶剂为聚合物的最好溶剂

溶剂化原则:溶质与溶剂上带有具相异电性的两种基团,极性强弱越接近,彼此间的结合力越大,溶解性就越好

良溶剂:高分子在溶剂分子中线团松散,链段间的排斥力占优势,A2>0

不良溶剂:高分子在溶剂分子中线团紧缩,链段间的吸引力增大,A2<0

非溶剂:

高分子-溶剂相互作用参数χ1:

Flory-Huggins 溶液理论:Flory 和Huggins 采用液体的晶格模型,用统计热力学的方法,分别推导出了高分子溶液的混合熵、混合热及混合自由能的关系式。

Flory-Krigbaum 稀溶液理论:该理论修正了似晶格模型中链段等几率分布的不合理假定,建立了排斥体积,状态等概念

混合热:混合热是存在的:实际上,由于高分子链段和溶剂分子在化学结构等方面的不同,在混合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效应,混合热也就反映了混合过程中相互作用能的变化。 混合熵:

混合自由能;

化学位:

θ温度:

一维溶胀因子:(扩张因子)高分子链由于溶剂化而扩张,引出一个参数称为一位溶胀因子

α来表示高分子链扩张的程度。2/120

2

)(h ≡α 热参数K1:

熵参数:

θ条件:选择适当的溶剂与温度,满足过量化学位μE 1

?= 0的条件,使高分子溶液的热力学性质与理想溶液的偏差消失,此条件为θ条件

θ溶剂:选择适当的溶剂与温度,满足化学位等于0的条件,使高分子溶液的热力学性质与理想溶液的偏差消失,此状态为θ状态,θ状态下的溶剂为θ溶剂。

θ状态:选择适当的溶剂与温度,满足 μE 1

?= 0的条件,使高分子溶液的热力学性质与理想溶液的偏差消失。此状态为θ状态

增塑剂:为改变聚合物的使用性能或加工性能,在其中加入一定量高沸点、低挥发性的小分子液体。

内增塑:结晶聚合物难以外增塑,这时在高分子链上引入其它取代基或短的链段,使结晶破坏,分子链变柔,易于活动,过到增塑的作用

外增塑:外加增塑剂的过程

凝胶:高分子之间以化学键形成的交联结构,这是一种化学交联,加热不能溶解也不能熔融,

只有化学键断裂才有使凝胶解体

冻胶:是由范德华力交联形成的,这是一种物理交联,加热可以拆散范德华力的交联,使冻胶解体

溶胀平衡:

过剩函数:

无热溶液:

二、问题

1.高聚物溶解过程的特点

答:1.高分子溶液是真溶液,但热力学性质与到理想溶液相差很大。分子分散体系,热力学稳定,溶解过程可逆

2.聚合物溶解过程复杂而缓慢,先溶胀,后溶解。原因:聚合物结构复杂: 分子量大且具有多分散性;分子的形状有线形、支化和交联之分;聚集态又分为晶态和非晶态

3.交联聚合物在交联键的束缚下,只能溶胀不能溶解。(溶胀:溶剂分子渗入聚合物内部,使之体积膨胀的现象。)

4.溶解度与分子量有关:1、线形分子:随分子量增大,溶解度下降;2、交联分子:随交联度增大,溶胀度减小

5.溶解度与聚集态有关:1、非晶态比晶态聚合物容易溶解;2、晶态聚合物因满足两个条件:先吸热,后溶解;先溶融,后溶解;3、随结晶度增大,溶解度下降

6.极性结晶聚合物常温下不溶解,要溶解有两方式:1先溶融,后溶解;2选择强极性溶剂

2.溶剂选择的三原则

答:a 极性相近原则: 极性大的聚合物溶于极性大的溶剂中;极性小的聚合物溶于极性小的溶剂中;非极性的聚合物溶于非极性的溶剂中。

b 溶剂化原则:

溶质与溶剂上带有具相异电性的两种基团,极性强弱越接近,彼此间的结合力越大,溶解性就越好。

c 溶度参数相近原则 d.高分子-溶剂相互作用参数原则

3.CED 与溶度参数的测量 答?:CED 为内聚能密度。溶度参数是内聚能密度的平方根。2

1)(CED ≡δ

4.溶解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答:(1) 溶解过程中体系熵的增加很多,但吸热量不大,是次要因素。

(2) 体系熵的增加量,如以溶解高分子的分子数目计算,则熵的增加要比相同数目的小分子大,而如以高分子的链段为单位计算,则熵的增加又要比小分子小,其原因在于高分子具有的长链结构,链段之间要受到化学键连接的限制。

5.高分子溶液的性质

答:高分子溶液是真溶液,但热力学性质与到理想溶液相差很大。分子分散体系,热力学稳定,溶解过程可逆

6.与理想溶液相比较,高分子溶液的偏差

答?:χ1﹤0,溶剂对高分子的作用强,是良溶剂。

χ1 ﹤1/2,一般高分子可溶解,作溶剂。

χ1 ﹥1/2,一般高分子难溶解,作不良溶剂。

χ1 = 1/2,为θ溶剂,此时溶液对理想溶液的偏差消失,服从理想溶液的热力学规律。

7. θ 温度与1χ的物理意义

答: θ条件:选择适当的溶剂与温度,满足 = 0的条件,使高分子溶液的热力学性质与

理想溶液的偏差消失,此条件为θ条件,此状态为θ状态。θ状态下的溶剂为θ溶剂,θ状态下的温度为θ温度。

8.θ溶液是否等于理想溶液

答:θ溶液不等于理想溶液。因为θ状态下,高分子链段-溶剂的相互作用参数χ1=1/2,T=θ,ψκ1,1相等但并不一定等于0,此时:φκ22

11RT H E =?, △Hm ≠0,即偏摩尔混合热和偏摩尔混合熵都不是理想的,只是两者的效应刚巧相互抵消了,使μE 1

?等于0,使θ状态的θ溶液微观状态类似于理想溶液,宏观热力学性质遵从理想溶液的规律。结论: θ溶液并不满足真正高分子理想溶液的条件,但自由能、化学位等有关热力学性质可按理想溶液处理。

9.冻胶与凝胶的区别

答:冻胶:是由范德华力交联形成的,这是一种物理交联,加热可以拆散范德华力的交联,使冻胶解体。

凝胶:高分子之间以化学键形成的交联结构,这是一种化学交联,加热不能溶解也不能熔融,只有化学键断裂才有使凝胶解体。

第四章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一、名词解释

数量分数:

重量分数:

级分:在测定聚合物分子量分布时,采用实验分级方法按照分子量由小到大划分不同的等级,对应有相应的摩尔数或质量,被称为级分。

分级:聚合物的多分散性在分子量方面表现为,由大大小小不同分子量组成的同系物的混合物,为了测定聚合物相对分子量的分布状况,需采用实验分级方法来进行,即按照分子量由小到大划分不同的级分,并测得该级分的摩尔数或质量

多分散性:聚合物是分子量不均一的同系物的混合物,这一性质称为多分散性。 数均分子量:∑=∑∑=M i N i N i M i N i M

n 重均分子量:∑=∑∑=M i w i W i M i W i M w

Z 均分子量:M i W i z i =

粘均分子量:()∑=M i W i M ααη1 15.0≤≤α

相对粘度:常用溶液和纯溶剂的粘度之比

比浓粘度:

比浓对数粘度:

特性粘度:

Mark –Houwink 关系式:[]M K αη=

多分散系数:??

? ??-=121M w M z g

分布宽度指数:M n M

w d =

简答题

1、数均、重均、Z 均和粘均分子量之间有何关系,写出关系式,给它们的大小排序

答:数均分子量:∑=∑∑=M i N i N i

M i N i M n 重均分子量:∑=∑∑=M i w i W i

M i W i M w Z 均分子量:M i W i z i = 粘均分子量:()

∑=M i

W i M

ααη1 15.0≤≤α 2、什么是依数性?数均和重均分子量哪种平均分子量是基于依数性的 答:A 、依数性:在溶剂中加入不挥发性的溶质后,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导致溶液的沸点升高,溶液的冰点下降。

B 、 数均分子量 3、什么情况下数均和重均分子量相等

答:因为:N i =M i / W i , ∑=∑=∑∑

=∑M i

w i

M i W i W i M i W i M i M i W i M n 1 4、如果分子量为100000的2g 和分子量为10000的2gPS 相混,其数均和重均分子量各为多少?

答:

第五章聚合物的转变与松弛

一、名词解释

玻璃化转变:Tg 是聚合物由玻璃态向高弹态转变的转变温度,也是链段冻结或解冻的温度 玻璃化转变温度:整个大分子链还无法运动,但链段开始发生运动,模量下降3~4个数量级。对应的温度为玻璃化温度Tg.

粘流温度:Tf 是聚合物由高弹态向粘流态转变的转变温度,也是大分子链解冻的温度

力学状态:当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大分子具有不同的运动状态,聚合物宏观表现出不同的力学状态

玻璃态:玻璃态是聚合物在Tg 以下的一种力学状态,此状态下聚合物类似玻璃,常为脆性的,形变量很小,为可逆的普弹形变,应力应变可用虎克弹性定律来描述,具有普弹性,模量为104~1011 Pa

高弹态:高弹态是聚合物在Tg ~Tf 之间的一种力学状态,此状态下聚合物的形变与时间有关,具有松驰特性,表现为可逆的高弹形变,形变量很大,为高弹形变,模量进一步降低,聚合物表现为橡胶行为

粘流态:粘流态是聚合物在Tf ~Td 之间的一种力学状态,此状态下大分子链受外力作用时发生位移,且无法回复。聚合物表现出与小分子液体类似的流动行为,只是粘度较小分子液体大出很多

塑料耐热性:用塑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来衡量,因为玻璃化转变温度是塑料的使用上限温度。橡胶耐寒性:用橡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来衡量,因为玻璃化转变温度是橡胶的使用下限温度。形变-温度曲线:将一定尺寸的非晶态聚合物在一定应力作用下,以一定速度升高温度,同时测定样品形变随温度的变化,可以得到温度-形变曲线(也称为热-机械曲线)

热塑性塑料:塑料为线型或支链型高分子,加热可以进入粘流态进行成型加工,可反复进行加工的过程。

热固性塑料:塑料为网状交联的高分子,一旦成型后加热不能进入粘流态进行再次成型加工。增塑作用:降低Tg,同时转变温度变宽

内增塑:

运动单元的多重性:聚合物的分子运动除了整个分子的运动(即布朗运动)外还有链段、链节、侧基、支链等的运动(称微布朗运动)

玻璃化转变的多维性:改变其它因素,温度不变,也可以观察到玻璃化转变,称为玻璃化转变的多维性

自由体积理论:理论认为:随T降低,f逐渐减少,达Tg时f达最低值,进入玻璃态,由于链段被冻结,自由体积也被冻结,并保持恒定,Tg以下无足够的空间进行分子链构象调整,玻璃态可视为等自由体积状态

等自由体积状态:玻璃态可视为等自由体积状态

自由体积分数:f=V f /V

力学松弛:出现滞后现象,使形变的变化落后于应力的变化,则每一循环变化中就要消耗功。松弛时间:

熔融:是物质从结晶状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软化点:维卡耐热温度、热变形温度、马丁耐热温度等统称软化点

热变形温度:热变形温度是塑料试样浸在一种等速升温的液体传热介质中,在简支梁弯曲负载作用下,试样弯曲变形达到规定值时的测定温度

维卡软化温度:维卡软化温度是塑料与液体传热介质中,在一定的负荷和一定的等速升下,试样被1mm2针头压入1mm时的温度

退火:在聚合物成型时采用较慢的冷却速率或者成型后将制品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可以使结晶充分、完善,晶粒增大,从而使制品的结晶度和熔点增加

淬火:在聚合物成型过程中将聚合物熔体迅速冷却至低温,避开快速结晶区域,从而降低结晶度和结晶完善程度,使熔点下降

二、问题

1.高分子热运动的特点

答:运动单元的多样性、分子运动的时间依赖性、分子运动的温度依赖性

2.聚合物的力学状态,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的异同

3.Tg与Tf的异同

答:Tg是聚合物由玻璃态向高弹态转变的转变温度,也是链段冻结或解冻的温度。Tf是聚合物由高弹态向粘流态转变的转变温度,也是大分子链解冻的温度。

4.分子量对应力形变曲线形状的影响

答:分子量低,链段与分子整个链运动相当,Tg与Tf重合----导致无高弹态。

高弹态、粘流态和过渡区随分子量增加而变宽

5.结晶高聚物的力学状态

答:(1)当分子量适中为M4时,Tg无明显转折,Tm时克服晶格能,晶格被破坏,晶区熔融,高分子链热运动加剧,无高弹态,直接进入粘流态,Tm≥Tf。

(2)分子量很大时,Tf>Tm,晶区熔融后,材料仍未呈现粘流态,出现有高弹态,直到温度达Tf以上才进入粘流态。

6.交联高聚物的力学状态

答:交联使高分子间以化学键力结合,若不破坏化学键,分子链间不能相对位移,所以不仅形变能力随交联义的提高而变差,且不存在粘流态,当交联义增高至一定程度,也不出现高

弹态。

7.玻璃化温度Tg的比较(影响因素)

答:三方面影响Tg的因素:

1.化学结构的影响。(1)(i)主链柔性增大,Tg下降;(ii)引入环状结构,主链刚性增大,Tg也增大。(2)(i) 极性取代基:极性越大,内旋转受阻程度及分子间相互作用越大,T g 也随之升高。(ii)非极性基团对Tg 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空间位阻效应,侧基体积越大,位阻越明显,Tg 升高。(iii)对称性取代基由于对称性使极性部分相互抵消,柔性增加,Tg下降。(iiii)取代基的柔性(内增塑作用)长而柔性的侧基反而使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3)构型:全同Tg<间同Tg ;顺式Tg<反式Tg 。(4)改变分子量:MMc, Tg与M无关;Tg( ) –临界分子量Mc时聚合物的Tg 。(5)链间相互作用增大,柔性下降,Tg增高侧基的极性越强,Tg越高。(i)侧基的极性越强,Tg越高。(ii)分子间氢键可使Tg显著升高。(iii)含离子聚合物间的离子键对T g很高。(6)作用力增大,Tg升高。(7)实验条件:降温速度快,测定的Tg高。

2.其他结构因素的影响。(1)增塑(2)共聚(3)共混(4)改变分子量(5)交联

3.外界条件的影响。(1)升降温速度(2)外力作用的速度或频率(3)张力和压力

8.粘流温度Tf的比较(影响因素)

答:1. 链结构影响。2.分子量的影响:分子量越大,Tf越高。3.分子间力的影响

9.结晶度大小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答:结晶度高,材料拉伸强度、模量、硬度高,断裂伸长度减少,冲击强度稍有下降。10.结晶高聚物的熔融过程是不是热力学的一级相转变

答:实验证明,不同结晶条件下获得的同种聚合物的不同试样,可得到相同的转折温度Tm,这证明熔融过程是热力学一级相转变过程,与低分子晶体比较可有结晶程度的差别,没有本质的不同

11.为什么高聚物会出现熔限(边熔融边升温的现象)

答:这是由于在结晶聚合物中存在着完善程度不同的晶体:

(1)晶粒的大小不同;(2)晶区内部大分子有序排列的程度不同。

结晶熔融过程是由分子链排列的有序化向无序化转变的过程。当聚合物受热后,结晶不完善的晶粒、有序化排列不充分的结晶区域由于稳定性差,在较低的温度下就会发生熔融,而结晶比较完善的区域则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会熔融。所以在通常的升温速率下高分子结晶不可能同时熔融,只会出现一个较宽的熔限。

12.聚合物熔点的影响因素

答:三大影响因素:(1)高分链结构对Tm的影响(2)稀释效应与晶片厚度对Tm的影响(3)结晶温度对Tm的影响

13.分子运动的时间依赖性与温度依赖性

答:分子运动的时间依赖性是在一定的温度和外场(力场、电场、磁场)作用下,聚合物从一种平衡态通过分子运动过渡到另一种与外界条件相适应的平衡态总是需要时间的现象(无法瞬时完成)。

分子运动的温度依赖性表现为升高温度对分子运动具有双重作用:一、增加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二、体积膨胀增加了分子间的自由体积

14.Tg,Tm,Tf,Tb,Td的定义与使用价值

答:玻璃化温度Tg :定义:是聚合物由玻璃态向高弹态转变的转变温度,也是链段冻结或解冻的温度。使用价值:是非结晶聚合物作为塑料使用的最高温度,是作为橡胶使用的最低温度。

熔点Tm:定义:平衡状态下晶体完全消失的温度。使用价值:是晶态聚合物用于塑料和纤维时的最高使用温度,又是它们的耐热温度和成型加工的最低温度。

粘流温度Tf:定义:是聚合物由高态向粘流态转变的转变温度,也是大分子解冻,熔化后发生粘性流动的温度。使用价值:是非结晶聚合物成型加工的最低温度

热分解温度Tb:定义:在加热条件下,聚合物开始发生分解、降解等化学反应的温度。使用价值:是聚合物材料成型加工的最高温度。

脆化温度Td:定义:在受强外力作用进,聚合物从韧性断裂转变为脆性断裂时的温度。使用价值:是塑料、纤维使用的最低温度

15.增塑剂为什么会使Tg降低?

答:低分子量的增塑剂有比纯聚合物更多的自由体积;增塑剂和聚合物自由体积有加和性;增塑后的聚合物比单纯的聚合物有更多的自由体积;Tg之下为等自由体积状态(fg=2.5%);必然导致增塑的聚合物要进入玻璃态必须冷到更低的温度。

16.玻璃化转变的实质

答:(1)Tg值不固定,与热历史有关。(2)转变的级数(3)平衡问题(4)分子运动的松弛(5)多重结构。结论:Tg是许多转变的总结果。

17.聚合物制品的热处理的两个手段及意义

答:(1)退火(2)淬火

退火——在聚合物成型时采用较慢的冷却速率或者成型后将制品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可以使结晶充分、完善,晶粒增大,从而使制品的结晶度和熔点增加。

淬火——在聚合物成型过程中将聚合物熔体迅速冷却至低温,避开快速结晶区域,从而降低结晶度和结晶完善程度,使熔点下降。

第六章橡胶弹性

一、名词解释

高弹性:橡胶处于高弹态显示出的弹性,其特点是弹性的模量很小形变很大,形变是个力学松弛过程且形变时伴有热效应。

熵弹性:理想高弹性等温形变过程,只引起熵变,对内部保持不变,即只有熵的变化对理想高弹性的弹性有贡献,这种弹性称为熵弹性。

内能弹性:

理想弹性体:等温形变过程中内能保持不变的弹性体为理想弹性体。

热塑性弹性体:一种兼有塑料和橡胶特性、在常温下显示 橡胶高弹性、高温下又能塑化成型的高分子材料------也称为第三代橡胶。

永久形变:

仿射形变假定:在橡胶弹性体的统计推导中,假定橡胶交联网中的交联点在形变前后都是固定在其平均位置上的,形变时,这些交联点与橡胶试样的宏观变形相同的比例移动,此为仿射性变假定。

真应力:

贮能函数:???? ?

?-++=3211222121λλλλνkT W 橡胶状态方程:()λλν222121-=-kT o t t ,()λλν232232-=-kT o t t ,

()

λλν21

2313-=-kT o t t 形变中的热效率:

二、问题

1.提高橡胶耐热性的手段和耐寒性的手段

答:提高耐热性手段:i 、改变橡胶的主链结构;ii 、改变取代基的结构;iii 、改变交联链的结构。

提高耐寒性的手段:降低Tg ,避免结晶

2.高弹性的特点,为什么聚合物具有高弹性,在什么情况下要求聚合物充分体现高弹性,什么情况下应设法避免高弹性

答:特点:A 、弹性形变大B 、弹性模量小C 、弹性模量随绝对温度的增高成正比增加。D 、形变时有明显的热效应

适度交联可以阻止分子链间质心发生位移的粘性流动,使其充分显示高弹性。

3.形变时伴有热效应的原因

答:恒温可逆过程: dQ=TdS,

当拉伸时dl>0, dS<0,dQ<0 拉伸放热,

回缩时 dl<0, dS>0, dQ>0 回缩吸热

这就解释了橡胶在拉伸中会放热的道理,也称为橡胶弹性的热效应(热弹效应)

4.热弹倒置现象及校正方法

答:在拉伸比 < 10%时,出现应力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的情况。称为热弹倒置现象。

校正方法:以实验温度下的未应变长度为基础计算出实际的伸长率,这时不同温度下的应力-伸长率曲线均通过原点,任何给定应变下的力都几乎精确地正比于绝对温度。从而消除热弹倒置效应。

5.解释为什么聚合物的高弹性具有气、液、固三态的特征

答:作为橡胶的高分子具有柔性、长链结构,使其卷曲分子在外力作用下通过链段运动改变构象而舒展开来,除去外力双恢复到卷曲状态。

橡胶的适度交联可以阻止分子链间质心发生位移的粘性流动使其充分显示高弹性。

6.热塑性弹性体的结构特征并举例

答: 嵌段共聚型 TPE 。Tg 较低、显示橡胶弹性-----为“橡胶段(软段)”作“分散相” ;Tg 或Tm 较高的约束成分-----为“塑料段(硬段)”作“连续相” 。例:阴离子聚合得到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 )三嵌段共聚物。其中: PB 为“橡胶段(软段)”作“分散相” ;PS 为“塑料段(硬段)”作“连续相” ;

共混型 TPE 。共混技术有三种:简单机械共混、部分动态硫化共混、动态硫化共混,例:热塑性乙丙橡胶

第七章聚合物的粘弹性

一、名词解释

粘弹性:是材料对外界作用力的不同响应情况。对于聚合物,其力学性质可同时兼有不可回复的永久形变和可回复的弹性形变,介于理想弹性体和理想粘性体之间,形变与时间有关,但不是线性关系。此性质就是粘弹性。

线性粘弹性:粘弹性可由服从虎克定律的线性弹性行为和服从牛顿定律的线性粘性行为的组合来描述。

动态粘弹性:是应力或应变是交变的条件下得到的粘弹性,滞后现象和力学损耗(内耗)就属于动态粘弹性。

蠕变:一定温度与恒定应力作用下,试样应变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大的现象。

应力松弛:一定温度与应变恒定条件下,试样内部应力随时间增加而逐渐衰减的现象。 滞后现象:一定温度与循环(交变)应力作用下,试样应变滞后于应力变化的现象。

内耗:(力学松弛)出现滞后现象,使形变的变化落后于应力的变化,则每一循环变化中就要消耗功。

滞后圈:以应力-应变关系作图时,所得的曲线在施加几次交变应力后就封闭成环,称为滞后环或滞后圈,此圈越大,力学损耗越大

损耗角正切: 损耗角的正切可表示为任意两个相对应的损耗参数与储能参数的比值:

J

J G G D D E E tg ''''''''''''====δ 蠕变曲线:由一个弹簧和一个粘壶串联而成。体系的总应变为两个元件各自的应变之和。体系的总应力与元件各自的应力彼此相等。

理想弹簧:力学性质符合虎克定律,应力正比于应变,比例系数为杨氏模量,在粘弹性的力学模型中用以模拟普弹性变。

理想粘壸:服从牛顿流体定律,在粘弹性的力学模型中用以模拟粘性形变。

Maxwell 模型:由一个弹簧和一个粘壶串联而成。体系的总应变为两个元件各自的应变之和。体系的总应力与元件各自的应力彼此相等。用以模拟线性聚合物的应力松弛。

Voigt-Kelvin 模型:是由一个弹簧和一个粘壶并联而成。体系的总应力为两个元件各自的应力之和。体系的总应变与元件各自的应变相等。用于模拟交联聚合物的蠕变。

四元件模型:可看成一个Maxwell 单元和V oigt 单元串联而成的。用于模拟线性聚合物的蠕变。

次级松驰:温度低于玻璃化转变的松弛过程统称为次级松弛。用αβγδ来命名,不同的松弛与不同的分子运动相关。

移动因子:αT 是温度T 时粘弹性参数(模量、柔量、力学损耗等)转换为参考温度Ts 时的参数在时间或频率坐标上和移动量。αT =τ/τs

动态力学形为:

Boltzmann 叠加原理:对于聚合物材料的蠕变过程,形变是整个负荷历史的函数,每一次阶跃式加负荷对以后应变的贡献是独立的,最终形变等于各个所加负荷所贡献的形变的加和。

时温等效原理:升高温度和延长观察时间对分子运动是等效的,对于聚合物的粘弹性行为也是等效的。这种等效性即被称为时温等效原理。

WLF 方程:根据时温等效原理,对于任何松弛过程,升高温度和延长时间是等效的;同样,降低温度与缩短时间也是等效的,二者的关系即为WLF 方程。()()

T g T C T g T C Log T -+-?=21α 二、问题

1.聚合物为什么会发生应力松驰,什么是松驰时间及松驰时间的物理意义

答:应力松弛;分子处于不平衡的构象要逐渐过渡到平衡构象,链段顺着外力的方向运动以减少或消除内部应力。

松弛时间 τ 是一个特征时间:τ =η / E

物理意义:应力松弛到初始应力的0.368倍时所需的时间称为松弛时间。松弛时间越长,该模型越接近理想弹性体。

2.力学损耗的定性比较

答:粘弹性材料的应变变化跟不上应力的变化,

这种消

? 如果δ=0,则ΔW=0散。

? 如果δ=90°,则ΔW →max,这意味着所有能量都耗散掉了。

? 以应力-应变关系作图时,所得的曲线在施加几次交变应力后就封闭成环,称为滞后

环或滞后圈,此圈越大,力学损耗越大

3.Maxwell 模拟应力松驰过程

答:有总应变恒定,所以d ε/dt=0,因此:01=+η

σσdt d E 当0=t 时,σσo =,有:dt t E t o d ?-=???? ??0η

σσσσ

得到应力随时间的变化为:()e t o t τσσ-=式中:τ称为松弛时间。

有应力松弛模量的表达式:()()e t

E t E τ-=0

4.Voigt-Kelvin 模拟交联高聚物的蠕变 答:对于蠕变过程,σσo =为常数,有:

()()ηεσεdt t E o t d =- 当0=t 时,0=ε,积分上式有:()()()()e t e t E

o t τετσε--∞=--=

11(蠕变方程) 式中()∞ε为∞→t 时的平衡应变, E ητ=称为推迟时间。

有蠕变柔量为:()()

e t D t D τ--=1

在蠕变回复过程中,0=σ,所以有:()()0=+dt

t d t E εηε 以()0ε表示开始回复时的应变,积分上式得()()e t t τεε-=0(蠕变回复方程)

5.四元件模型模拟线型高聚物的蠕变

答:四元件模型描述蠕变过程的运动方程为:()()t o e E o

E o t ησ

τσσε3

121+--+= 蠕变柔量可表示为:()()()

ητσε312111t e E E o t t D +--+== 6.聚合物粘弹性表现最明显的温度区间

答:只有在Tg 附近,聚合物应力松弛现象最为明显。

7.线形和交联聚合物在应力松驰与蠕变中的区别?

答:应力松弛和蠕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反映了高聚物内部分子的三种运动情况:当高聚物一开始被拉长时,其中分子处于不平衡的构象,要逐渐过渡到平衡的构象,也就是链段要顺着外力的方向来运动以减少或消除内部应力。

第八章聚合物的屈服和断裂

一、名词解释

弹性: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时发生形变,外力撤除时形变能够恢复的性质。

塑性: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时发生形变,此形变为永久形变,外力撤除时形变不能恢复的性质。 应力:材料发生宏观形变时,单位体积上,材料内部抵抗外力而产生的附加内力。(与外力相等)σ = F/A 0

应变: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将发生改变。ε = ?l / l 0

模量:

柔量:

泊松比:在拉伸试验中,材料横向单位宽度的减少和纵向单位长度的增加之比值。纵向单位宽度的增加

横向单位宽度的减小=-=??=εευεl l m m 拉伸强度:d

b f t ?=max

σ 抗冲强度:)2/.(i cm cm kg d b W

?=

σ 抗弯强度:

布氏硬度:

普弹模量:

杨氏模量:l o

l d b f E ???= 拉伸模量:E D 1=

剪切模量:γ

σθ==tg A F G 本体模量(体积模量):V V P B /?=

应力-应变曲线:以一定速率单轴拉伸非晶态聚合物,其曲线如图所示,整个曲线可分成五个阶段:1、弹性形变区,从直线的斜率可以求出杨氏模量,从分子机理来看,这一阶段的普弹性是由于高分子的链长、键角和小的运动单元的变化引起的。2、屈服点(应变软化点),超过此点,冻结的连段开始运动。3、大形变区,又称强迫高弹形变,本质上与高弹形变一样,是链段的运动,但它是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4、应变硬化区,分子链取向排列,使强度提高。5、断裂。

普弹形变:材料拉伸发生屈服之前,应力与应变呈线性关系,符合虎克定律,此时的形变为普弹形变。

断裂伸长率:材料拉伸发生发生断裂的形变量。

屈服应力:材料拉伸发生屈服时所施加的应力。

脆性断裂:在Tg 以下,由于聚合物处在玻璃态,即使外力除去,已发生的大形变也不能自发回复,在材料出现屈服之前发生的断裂称为脆性断裂。

韧性断裂:在拉伸过程中,聚合物材料在屈服后发生断裂。

强迫高弹性:在玻璃态(Tb 到Tg 之间)若在试样断裂前停止拉伸,除去外力,则试样已发生的大形变无法完全恢复;只有让试样的温度升到Tg 附近,形变方可回复,因此,这种大形变在本质上是一种高弹性,而不是粘流形变,其分子机理主要是高分子的链段运动,它只是在大外力的作用下的一种链段运动。为区别于普通的高弹性变,可称之为强迫高弹性。 脆化温度 Tb :在一定速率下(不同温度)测定的断裂应力和屈服应力,作断裂应力和屈服应力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其交点对应的温度为脆化温度Tb 。

冷拉:玻璃态聚合物的拉伸与结晶聚合物的拉伸有相似之处,两种拉伸过程均经历弹性形变、屈服、发生大形变以及应变硬化等阶段,其中大形变在室温都不能自发回复,而加热后则产生回复,故本质上两种拉伸过程造成的大型变都是高弹形变。该现象通常称为“冷拉”。 细颈(成颈):对韧性材料来说,拉伸时45 °斜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首先达到材料的剪切强度,所以首先出现与拉伸方向成45 °的剪切滑移变形带---细颈。

应力集中:材料的缺陷在受力时,使材料内部的应力平均分布的状态发生变使缺陷附近局部范围内的应力急剧增加,远远大于平均值。

应变软化:许多高聚物在过屈服点后均有一个应力不太大的下降,叫应变软化

应变硬化:

银纹现象:很多高聚物,尤其是玻璃态透明高聚物(PS 、MMA 、PC )在储存过程及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在表面出现像陶瓷的那样,肉眼可见的微细的裂纹,这些裂纹,由于可以强烈地反射可见光看上去是闪亮的,所以又称为银纹crage

剪切带:韧性聚合物单轴拉伸至屈服点时,可看到与拉伸方向成45°的剪切滑移变形带,有明显的双折射现象,分子链高度取向,剪切带厚度约1μm 左右,每个剪切带又由若干个细小的不规则微纤构成。

应变诱发塑料-橡胶转变:

增韧塑料:冲击强度高的塑料

理论强度:

二、问题

1.E,G ,B 及泊松比的关系

答:杨氏模量:0

0l l A F E ?==εσ 切变模量:θσtg A F r G s

0=

= 体积模量:V PV P B ?=?=

0 泊淞比: 纵向单位宽度的增加

横向单位宽度的减小=-=??=εευεl l m m 2.模量与柔量的关系 答:柔量等于模量的倒数;拉伸柔量E D 1=,切变柔量G J 1=,可压缩度=B 1 3.聚合物力学性质的特点

答:1、是已知材料中变性范围最宽的力学性质。即力学性质的多样性。例如液体有软弹性、硬弹性、刚性、脆性、韧性等。可以从纯粘性经粘弹性到纯弹性,为应用提供了广阔的选择余地。2、力学性对温度和时间有强烈的信赖性。造成以上特点的原因:归结为聚合物的长链分子结构。3、高弹性——高聚物特有;4、粘弹性——力学行为对温度和时间有强烈的依赖关系,为高聚物独特的力学行为;5、比强度特高(比强度——单位重量材料能承受的最大负荷)

4.Tb 的意义

答?:在一定速率下(不同温度)测定的断裂应力和屈服应力,作断裂应力和屈服应力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其交点对应的温度为脆化温度Tb 。

5.强迫高弹性与普通高弹性的区别

答:高弹性——高聚物特有,显示高弹性的温度范围(Tg~Tf)

分子量 温度范围(Tg~Tf)增宽

(Tg~Tf)的范围决定了橡胶的使用温度范围

6.结晶高聚物应力-应变曲线的解释

答: A 点以前是弹性区域,可恢复原样。

A 点以后呈塑性行为,不可恢复原样,发生永久变形,材料屈服。

其中: A 点为屈服点,对应的应力和应变为屈服应力 和屈服应变 AB 段叫应变软化 BC 段颈缩阶段 CD 段取向硬化 D 点发生断裂,对应的应力为抗拉强度

7.高聚物屈服过程的特征

答:(1)屈服应变大;(2) 应变软化现象;(3)屈服应力的应变速率依赖性;(4)屈服应力的温度依赖性;(5)流体静压力对屈服应力有影响;(6)高聚物屈服应力不等于压缩屈服应力;(7) 高聚物在屈服时体积稍有缩小

8.聚合物脆性断裂和韧性断裂的不同点及对温度和应变速率的敏感性

答:不同点:脆性断裂:屈服前断裂;无塑性流动;表面光滑;张应力分量

韧性断裂:屈服后断裂;有塑性流动;表面粗糙;切应力分量

9.聚合物强度与韧性的比较(聚合物增强与增韧的手段)

答: 韧性 强度

极性基团或氢键 差 高

有支链结构 好 高

适度交联 好 高

结晶度大 差 高

双轴取向 好 高

加入增塑剂 好 低

温度高 好 低

应变速率大 差 高

10.应力-应变曲线的类型(强与弱、韧与脆、硬与软) (图看课本224页,看PPT28张) 答:(1)硬而脆(聚苯乙烯,PMMA 等);(2)硬而韧(尼龙等);(3)硬而强(PVC 与PS 的共混物);(4)软而韧(橡胶);(5)软而弱(无规PP)

11.银纹的特征

答:应力发白现象,密度为本体的50%,高度取向的高分子微纤。银纹的特点:(1)银纹仍有强度(2)银纹的平面垂直于产生银纹的张应力。

12.银纹与剪切带的异同

答:

13.什么叫疲劳、疲劳极限,疲劳破坏的原因

答:疲劳定义:是材料在周期应力作用下断裂或失效的现象。材料在递增的应力作用下将发生屈服或断裂,在低于屈服应力或断裂应力的周期应力作用下会产生疲劳。

疲劳极限:是一个应力值,当应力低于这个值时,材料可承受的周期数为无限大。

疲劳破坏的原因:是裂纹的形成和增长造成的损伤在周期应力作用下逐渐积累而发生的。

计算要求

1.WLF 方程

答:()()T g

T C T g T C Log T -+-?=21α 2. Boltzmann 叠加原理

3.各种平均分子量,多分散系数

4.取向度,结晶度

5.泊松比,应力,应变,模量:

答: 泊淞比纵向单位宽度的增加

横向单位宽度的减小=-=??=εευεl l m m ,杨氏模量00l l A F E ?==εσ,切变模量θ

σtg A F r G s

0= ,体积模量V PV P B ?=?=0,应力:σ = F/A 0,应变:ε = ?l / l 0 6.溶度参数

答: 2/12)/(2/1)cm J CED (≡δ,非极性高分子与溶剂的δ越接近,越易溶解。一般认为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外美史名词解释 1、意大利学院派: 1590年,意大利画家卡拉契兄弟创办了著名的波伦亚学院,旨在传承文艺复兴大师的传统,总结前人经验,培养年轻的美术家,并制定艺术法规,强调绘画标准, 避免样式主义和卡拉瓦乔的影响。由于这种办学原则明显缺乏创新精神,带有折衷主义的特点。故而题材较狭窄,多描绘宗教与神话,在技法上重素描轻色彩。可是对以后的古典主义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折衷主义: 这是17世纪意大利学院派美术的基本特色。主张绘画应有的最高标准是:米开朗基罗的人体、拉斐尔的素描、格累乔的典雅与风韵、威尼斯画派的色彩等等。这种企图培养新的艺术人才的办学思路与模式明显是综合了各家之长的折衷主义。 3、卡拉瓦乔主义: 17世纪由于卡拉瓦乔在当时欧洲画坛的巨大影响,吸引了相当多的敬慕者与追随者,他们的作品深受其艺术感染,无论是题材范围、画面明暗对比、人物写实手法等,多倾向于卡拉瓦乔的现实主义风格,故被称为卡拉瓦乔主义。 4、意大利地方画派: 17世纪意大利的现实主义画坛除了最具影响的卡拉瓦乔之外,还有颇具实力的有现实主义倾向的地方画派和画家:如热那亚画派(代表人物是斯特劳斯)、曼图亚画派(以多菲奇为代表)、那不勒斯画派(萨·洛撒为代表),另外还有威尼斯画派、佛罗伦萨画派和罗马画派等。 5、巴洛克艺术: 17世纪流行的艺术风格之一。这种风格最早产生于意大利的罗马,曾弥漫于欧洲的天主教国家。“巴洛克”这个派生词的由来说法不一:一说来自葡萄牙语或西班牙语,意指不圆的珠子;一说来自意大利语,有任意奇特、怪诞或推论上错误的含义。这个带有贬意的称呼是18世纪的古典主义理论家对这种艺术倾向的蔑视。 6、荷兰小画派: 17世纪的荷兰除了哈尔斯与伦勃朗这样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大师以外,还涌现了一批出色的画家。他们被称为“荷兰小画派”的原因有二:第一是画幅较小,适宜于市民阶层装饰居室;第二是不表现重大的社会题材,特别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绘,迎合了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代表画家有:格拉尔德. 特鲍赫、皮特. 德. 霍赫、和加布里尔. 梅蒂绥等。 7、团体肖像画: 17世纪的荷兰美术除了单幅肖像画外还盛行团体肖像(群像)画,订件者往往要求画家对每个人都给以平等的表现机会,这就会使画家不能安排中心人物和一定的情节来统一画面与构图。但是,天才的肖像画家哈尔斯却突破了传统的呆板、平整的布局,尽量将人物安排的错落有致,营造出一种极其热烈的气氛。代表作品如《圣乔治射击手连军官的宴会》等。 8、西班牙“黄金时代”: 17世纪上半叶,西班牙美术人才辈出并出现了一个“黄金时期”(1560-1700)。他的繁荣主要得益于三个条件:一是西班牙文学的有力影响(文学家塞万提斯和戏剧家维加);二是地方画派中现实主义力量的存在和发展;三是意大利卡拉瓦乔艺术的影响。这个时期西班牙绘画的艺术特点是反映生活、表现时代和民族精神。代表画家有里韦拉、苏巴兰和委拉斯贵支。 9、“波德格涅斯”: 17世纪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城流行的一种画风(即西班牙的卡拉瓦乔主义)。波德格涅斯这一名词含有小酒店和小饭馆之意,由于古典主义的理论家们瞧不起描绘下层人民生活的风俗画,于是以嘲弄的口吻把这类作品通称为“波德格涅斯”的绘画。委拉斯贵支就曾受到过这种画风的影响。作品有《卖水的人》、《早餐》、《音乐师》等。 10、罗可可: 18世纪上半叶,法国出现的一种新的艺术样式。那种对岩洞、贝壳、钟乳石的模仿手法,被称为罗可可风格。它从巴洛克艺术的背景中演变出来,同时又反对巴洛克的豪华壮观,既繁华纤秀、浮华做作、矫揉妩媚,又愉悦亲切、轻快优雅,可

电大行政管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行政管理学(A)—名词解释B B B B 办公自动化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中,以计算机为中心,采用一系列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先进的通信技术,广泛、全面、迅速地收集、整理、加工、存 储和使用信息,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服务,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指为提高办公效率而建立的,面向特定工作部门,支持其综合办公业务的集成化信息系统。 标杆管理是指公共组织通过瞄准竞争的高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成为强中之强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 C C C C 层级制又称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等级降低变小的组织类型。 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财政支出,也称为公共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将筹集与集中的资金我,进行有计划的社会再分配的过程。 D D D D 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电子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采用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政务信息。 F F F F 分离制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个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一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分权制是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权,下级可以独自进行决策和管理,上级不予干涉的公共组织类型。 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结果必须冒一定风险。 非程序性决策也叫非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先例可供参考的决策,是非重要性的、非结构性的决策。非正式沟通是一种通过正式规章制度和正式组织程序以外的其他各种渠道进行的沟通。 法制监督,又称对行政的监督,是指有权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合法正确地行使职权所进行的监督与控制。 G G G G 公共组织结构,是指公共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是由法律所确认的各种正式关系的模式。 公共组织绩效评估是指公共组织通过一定的绩效信息和评价标准,对公共组织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监测活动,是公共组织的一项全面的管理措施。 公共组织纯净评估指公共组织通过一定的纯净信息和评价标准,对公共组织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监测活动,是公共组织的一项全面的管理措施。 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和各种要素的总和。 公权制是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权,下级可以独自进行决策和管理,上级不予干涉的公共组织类型。 公文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产生的,按照严格的、法定的生效程序和规范的格式制定的具有传递信息和记录作用的载体。 公文管理就是对公文的创制、处置和管理,即在公文从形成、运转、办理、传递、存贮到转换为档案或销毁的一个完整周期中,以特定的方法和原则对公文进行创制加工、保管料理,使其完善并获得功效的行为或过程。 公共财政指的是仅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它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即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 在西方,国家公务员是指通过非选举程序而被任命担任政府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 公务员(中国)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国家公务员的辞职,是指国家公务员按照一定的法定程序,主动地提出解除与其所服务的行政机关工作关系的申请,并经过有关部门批准而辞去所担任的行政职务的制度。 国家预算制度是国家政权内部立法机构与行政机构划分财政权限并且由立法机构对行政机构的财政行为予以根本约束和决定的一种制度。 国家决算是按照法定程序编制,用以反映国家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由决算报表和文字说明两部分构成。 国家财政支出也称为公共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将短筹集与集中的资金,进行有计划的社会再分配的过程。 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 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 广义的行政监督是指政党、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社会组织、社会舆论和公民以及行政系统内部,依法对政府和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的监察和督促的行为。 J J J J 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 机关行政就是指综合办事机构对机关的日常事务、规章制度和工作秩序等所进行的自身事务管理。 集权制是指行政权力集中在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手中,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有决策、指挥、监督的权力,下级处于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被动地位,一切行政行为要按照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的指令来行动,自主权很少。 集体决策是指在进行行政决策时,由行政领导集体所做出的决策。 经验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认识与分析,以及对决策方案的选择,完全凭借决策者在长期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惯性思维方式进行的决策。 具体环境具体行政环境也叫组织环境,是指具体面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公共组织、行政行为和组织凝聚力的公共组织的内部与外部环境和总和。 K K K K 考任制是指专门的机构根据统一的,客观的标准,按照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程序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

医学统计学 名词解释+问答题-1

医学统计学 1、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计算相对数时分母不能太小; ②分析时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 ③当各分组的观察单位数不等时,总率(平均率)的计算不能直接将各分组的率相加求其平均; ④对比时应注意资料的可比性:两个率要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即要求研究方法相同、研究对象同质、观察时间相等以及地区、民族、年龄、性别等客观条件一致,其他影响因素在各组的内部构成应相近; ⑤进行假设检验时,要遵循随机抽样原则,以进行差别的显著性检验。 2、正态分布的特点及其应用 性质:①两头低中间高,略呈钟形; ②只有一个高峰,在X=μ,总体中位数亦为μ; ③以均数为中心,左右对称; ④μ为位置参数,当σ恒定时,μ越大,曲线沿横轴越向右移动; σ为变异度参数,当μ恒定时,σ越大,表示数据越分散,曲线越矮胖,反之,曲线越瘦高; ⑤对于任何服从正态分布N(μ,σ2)的随机变量X作的线性变换,都会变换成u 服从于均数为0,方差为1的正态分布,即标准正态分布。 应用:①概括估计变量值的频数分布; ②制定参考值范围; ③质量控制; ④是许多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 3、确定参考值范围的一般原则和步骤、方法 一般原则和步骤:①抽取足够例数的正常人样本作为观察对象; ②对选定的正常人进行准确而统一的测定,以控制系统误差; ③判断是否需要分组测定; ④决定取单侧范围值还是双侧范围值; ⑤选定适当的百分范围; ⑥选用适当的计算方法来确定或估计界值。 方法:①正态分布法:②百分位数法(偏态分布) 4、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与参考值范围的区别 概念:可信区间是按预先给定的概率来确定的未知参数μ的可能范围。 参考值范围是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指标范围。所谓正常人,是指排除了影响所研究指标的疾病和有关因素的人;所谓绝大多数,是指范围,习惯上指正常人的95%。 计算公式:可信区间① ② ③ 参考值范围①正态分布 ②偏态分布 用途:可信区间用于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 参考值范围用于表示绝大多数观察对象某项指标的分布范围

电大公共行政学小抄名词解释

1.公共行政学: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公共组织依法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学科。(在这里公共组织主要是指政府,公共行政就是政府行政。) 2.公共行政环境: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3.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公共组织成员所共同信奉和遵守的价值观,并支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组织文化在政府也可以称之为公共行政组织文化,在企业则称之为企业文化。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 4.政府职能: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换句话说,就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行使行政权力的范围、程度和方式。) 5.市场失效:市场失效是指因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且不能解决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的问题以及社会公平问题。 6.行政体制:行政体制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 7.地方政府体制:地方政府体制是指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8.行政区划体制:行政区划体制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和若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 9.完整制: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10.分离制:分离制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一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11.首长制:首长制又称独立制、一长制或首长负责制。它是指行政首长独自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对其管辖的公共事务进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并完全负责的公共组织类型。 12.层级制:层级制又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13.机能制: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14.行政领导者:行政领导者是指在行政系统中有正式权威和正式职位的集体或个人。 15.委任制:亦称任命制,是指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 16.考任制:考任制是指由专门的机构根据统一的、客观的标准,按照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程序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 17.行政领导权力:行政领导权力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利用其合法地位以不同的激励方式和制约方式,引导下属同心协力达成行政目标的影响力。18..行政领导责任:行政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19.人事行政:人事行政是指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管理。20.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它可分为现实的人力资源和潜在的人力资源两部分。 21.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 22.非程序性决策:也叫非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先例可供参考的决策,是非重复性的、非结构性的决策。 23.危机决策:是指领导者在自然或人为的突发性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大胆预测,做出决定的过程。 24.行政决策参与:是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民等对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活动。 25.行政执行:行政执行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依法实施行政决策,以实现预期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的活动的总和。 26.行政控制:行政控制指行政领导者运用一定的控制手段,按照目标规范衡量行政决策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和调节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实现行政目标的活动。27.行政协调:行政协调是指调整行政系统内各机构之间、人员之间、行政运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行政效能,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 28.法制监督:法制监督,又称对行政的监督,是指有权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合法正确地行使职权所进行的监督与控制。 29.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指通过在公共论坛的言论空 间中所抒发的舆论力量对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滥用权力等不当行为的监督与制约。 30.行政立法:行政立法一般是指立法机关通过法定形 式将某些立法权授予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得依据授权法(含宪法)创制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 31.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32.标杆管理: 标杆管理是指公共组织通过瞄准竞争的 高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成为强中之 强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 33.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 参与的、以各种科学方法改进公共组织的管理与服务的,对公共组织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进行全面管理,以获得顾客满意为目标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和制度。 34.行政效率: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 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35.行政改革:行政改革是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或者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内部体制和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过程。 36.政府再造: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 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

外国美术史口诀

外国美术史口诀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中国美术史试题1 一、填空题(40分) 1、中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是时代的美术。 2、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堪称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之杰作。 3、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壁画墨迹,是辽宁牛河梁遗址出土的壁画残块 4、我国先秦时代的青铜器,分、、、等四类。 5、东汉时代的画像石以山东嘉祥的为代表。 6、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是河南等封的。 7、刘宋时画家陆探微创造了“”的清秀绘画形象,而张僧繇则因其创造的形象独具风格,被称为“”。 8、唐代画家王维以诗入画创“”山水,书写文人情怀。王洽画松石山水则疯癫狂放,创“”之法。 9、我国着名的四大石窟指的是、、和石窟。 10、唐代工艺品中成就最为卓着的首推,殉葬的和驼、动物是其中的精品。 11、论者评宋初两大山水画家谓:“之画,近视如千里之远,之笔,远望不离坐外。” 12、南宋画家梁揩擅绘洗练放逸的“”,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的先河。 13、元代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作者是民间画工等,而纯阳殿的壁画构图则是采用了 的表现形式。 14、明代“派”的代表画家时和。 15、明末画家陈洪绶19岁时创作的,其中以为最佳。 16、清初“四僧”指的是、、、。 17、“扬州八怪”大致分三类,其中一类是丢官后来扬州的文人,如、等人。 18、清代三大木板年画产地是、、。 19、近代画家任伯年注重文人画与民间美术结合,创造了的新画风。 20、“从来没有一个画家像他这么努力与绘写社会生活……”这是郑振铎对《点石斋画报》的主要执笔人的评价。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0分) 1、马王堆汉墓帛画描绘的主题思想是()。 A、天地神话 B、引魂升天 C、墓主生活 D、仙人出行 2、已知最早的纸本绘画《地主庄园图》出土于()。 A、吐鲁番晋墓 B、昭通霍氏墓 C、安丘冬寿墓 D、酒泉丁家闸墓 3、描绘宫中嫔妃生活哀怨的作品是() A、虢国夫人游春图 B、捣练图 C、挥扇仕女图 D、簪花仕女图

公共管理学名词解释

word 公共管理学一一名词解释 B 1.办公自动化:是指在行政机关工作中,以计算机为中心,采用一系列现代化 的办公设备和先进的通信技术,广泛,全面,迅速的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和使用信息,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服务,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 2.办公自动化系统:是指为提高办公效率而建立的,面向特定工作部门,支持 其综合办公业务的集成化信息系统. 3.不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都不清楚, 决策目标也不够明确,对决策的结果也不能控制和预测. 4.标杆管理:是指公共组织通过瞄准竞争的高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 追求卓越,成为强中之强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 C 1.层次管理: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次的数额. 2.层级制:又称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层级 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3.财政支出:也称为公共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将筹集与 集中的资金,进行有计划的社会在分配的过程. 4.创新型组织:认为通过持续学习创新是一种组织功能,而不是创意活动和 脑力激荡.创新应该成为组织流程,并能产生持续的新价值.创新应该是在每个部门进行,整个组织就像爵士乐队一样发挥即兴演奏的效果. 5.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 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 D 1.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2.地方分权制:也称多元制和分离制.它是指中央政府将一些行政权授予下级政 府,地方政府有较大的自治权和自主权的行政体制3.单向沟通:是一种一方只发出信息,另一方只接收信息而不反馈信息的沟 通.故亦称无反馈沟通. 4.电子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采用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政务信息. F 1.非正式沟通:是一种通过正式规章制度和正式组织程序以外的其他各种渠 道进行的沟通. 2.非程序性决策:也叫非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依, 无章可循,无先例可供参考的决策,是非重复性的,非结构性的决策. 3.非营利组织是指组织的设立和经营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且净盈余不得分配由志愿 人员组成实行自我管理的独立的,公共或民间性质的组织团体 4.分权制:是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权,下级可以 独自进行决策和管理,上级不予干涉的公共组织类型. 5.分离制: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 或同一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6.法制监督:又称对行政的监督,是指有监督权的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 工作人员是否合法正确的行使职权所进行的监督与控制. 7.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 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必须冒一定的风险. G 1.公共组织结构:是指公共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由法律所确认的各 种正式关系的模式. 2.公共组织绩效评估:公共组织通过一定的绩效信息和评价标准,对公共组 织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监测活动,是公共组织的一项全面的管理措施.

医学统计学简答题

医学统计学简答题 1.简述标准差、标准误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1)含义不同:标准差S表示观察值的变异程度,描述个体变量值(x)之间的变异度大小,S越大,变量值(x)越分散;反之变量值越集中,均数的代表性越强。标准误..估计均数的抽样误差的大小,是描述样本均数之间的变异度大小,标准误越大,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间差异越大,抽样误差越大;反之,样本均数越接近总体均数,抽样误差越小。 (2)与n的关系不同: n增大时,S趋于σ(恒定),标准误减少并趋于0(不存在抽样误差)。 (3)用途不同:标准差表示x的变异度大小、计算变异系数、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计算标准误等,标准误用于估计总体均数可信区间和假设检验。 联系:二者均为变异度指标,样本均数的标准差即为标准误,标准差与标准误成正比。 2.简述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1.建立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2.选择适当的假设检验方法,计算相应的检验统计量。 3.确定P值,下结论 3.正态分布的特点和应用:? 特点:?1、集中性:正态曲线的高峰位于正中央,即均数所在的位置;? 2、对称性:正态分布曲线位于直角坐标系上方,以x=u为中心,左右对称,曲线两端永远不与横轴相交; 3、均匀变动性:正态曲线由均数所在处开始,分别向左右两侧逐渐均匀下降;?

4、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即均数μ和标准差σ,可记作N(μ,σ):均数μ决定正态曲线的中心位置;标准差σ决定正态曲线的陡峭或扁平程度。σ越小,曲线越陡峭;σ越大,曲线越扁平; ?5、u变换:为了便于描述和应用,常将正态变量作数据转换;?? 应用:?1.估计医学参考值范围?2.质量控制?3.正态分布是许多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 4.简述参考值范围与均数的可信区间的区别和联系 可信区间与参考值范围的意义、计算公式和用途均不同。 ?1.从意义来看?95%参考值范围是指同质总体内包括95%个体值的估计范围,而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是指?95%可信度估计的总体均数的所在范围? 2.从计算公式看?若指标服从正态分布,95%参考值范围的公式是:±1.96s。?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的公式是:??前者用标准差,后者用标准误。前者用1.96,后者用α为0.05,自由度为v的t界值。 5.频数表的用途和基本步骤。 用途:(1)揭示资料的分布特征和分布类型;(2)便于进一步计算指标和分析处理;(3)便于发现某些特大或特小可疑值。 基本步骤:(1)求出极差;(2)确定组段,一般设8~15个组段;(3)确定组距;组距=R/组段数,但一般取一方便计算的数字;(4)列出各个组段并确定每一组段频数。 6.非参数统计检验的适用条件。 (1)资料不符合参数统计法的应用条件(总体为正态分布、且方差相等)或总体分布类型未知;(2)等级资料;(3)分布呈明显偏态又无适当的变量转换方法使之满足参数统计条件;(4)在资料满足参数检验的要求时,应首选参数法,以免降低检验效能 7.线性回归的主要用途。

电大专科《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2)

电大专科《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2) 盗传必究 一、名词解释 1.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 2.行政区划体制: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和若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 3.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4.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5.市场失效:是指因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且不能解决外部性问题以及社会公平问题。 6.行政体制: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 7.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 8.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9. 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 10.行政决策参与:是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民等对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活动。 11.电子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采用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政务信息。 12. 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公共组织依法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学科。 13. 行政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14. 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结果必须冒一定风险。 15. 事前监督:是指在某种公共行政管理活动开展之前,监督部门围绕公共行政管理主体的行政行为进行的监督检查。 16. 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简答题共68题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42题) 1、拜占庭艺术:欧洲中世纪以东罗马帝国首都拜占庭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基督教艺术。将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东方波斯艺术融为一体,在欧洲居统治地位达1000年之久。其建筑运用拱券、穹顶,以彩色琉璃砖做装饰,内部有金色的镶嵌画。其绘画主要是非写实性的抽象艺术式样,如抑制对空间各深度的表现、热衷于线条与色彩的运用等。 2、罗马式建筑:欧洲中世纪中期的基督教建筑样式。罗马式建筑朴素、坚实,广泛采用半圆形拱券,石墙厚重,窗户小且高,内部昏暗,有高大的塔楼。代表建筑有: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等。 3、哥特式、哥特式建筑:欧洲中世纪后期的基督教艺术,源于法国,遍及全欧洲,代表了中世纪艺术发展的高峰。其建筑具有轻盈、纤细的结构,广泛运用尖券、肋拱,以巨大的彩色玻璃花窗取代墙壁,使得内部空间宽敞、明亮。总体感觉高耸挺拔,充满强烈的向上动感。代表建筑:法国巴黎圣母院。 4、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原意是“在古典规范的影响下,艺术和文学的复兴”。在欧洲的历史上,实际是指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其实质是以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为出发点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最先萌芽于南部的意大利,随后推及北部的尼德兰和中部的德国地区。 5、人文主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主要思潮,是与基督教神权及其禁欲主义相对立的,基本内容是他的世俗性。人文主义的思想家和艺术家崇尚科学、颂扬人的力量,高扬人与自然的美。 6、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著名的科学家、工程师和画家,他将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发明了“渐隐法”(用模糊的轮廓与柔和的色彩使一个形状融入另一个形状之中),成功地表现出人物微妙的内心活动,作品含蓄,充满哲理思考。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 7、米开朗基罗: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著名的雕刻家、画家和建筑师,他的作品充满英雄主义、被压抑的力量与悲壮的激情,充分发挥了人体的表现力。雕塑名作有《大卫》《摩西》,绘画有《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建筑有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 8、拉斐尔: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其作品优雅、秀美,笔下的人物具有温和、高贵的气质,尤其以描绘圣母的形象著称。他所确立的美的样式成为后来学院派的标准之一,代表作有《雅典学院》《西斯廷圣母》等。 9、威尼斯画派: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以威尼斯为中心形成的著名画派。十分强调色彩的运用,画面绚丽,宗教题材作品中的人物完全世俗化了,具有享乐主义的情调。代表画家有贝利尼、乔尔乔纳、提香、委罗内塞、丁托列托等人。 10、提香: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的巨匠,其作品色彩强烈,笔触奔放,画面响亮,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他首度挖掘出油画语言的全部可能性,使画布油彩成为以后西方艺术的主要媒介,因此被称为西方油画之父。代表作有《乌尔宾诺的维纳斯》《圣母升天图》等。 12、巴洛克: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7世纪的意大利,后流行于全欧洲,其主要特征有:1、服务于

《行政管理学》历年考研真题版

行政管理学历年真题 一、导论 (一)名词解释: 1、行政与行政管理学。 2、行政管理 3、威尔逊 4、(政治与行政)二分法。 (二)简答题: 1、行政管理学在西方国家兴起的原因。 2、简述(政治与行政)二分法。 3、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三)论述题 1、试述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2、试述科学发展观与行政管理的关系。 二、行政环境 (一)名词解释: 1、行政环境。 2、行政外部环境与行政管理 (二)简答题: 1、简述行政环境及其意义。 2、简述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的辩证关系。 3、简述经济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4、简述政治环境与行政系统的影响。 5、分析怀特关于“现代国家的行政作用也深受时代的、一般政治与文化环境的影响”的观点。

1、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现阶段行政环境的主要特点。 2、论述行政系统和行政外部环境的互依性。 3、从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相互作用的原理阐述中国行政学发展的趋势和主要方面。 4、试论文化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5、试论如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行政职能 (一)名词解释: 1、行政职能。 2、行政管理的政治职能。 3、决策职能。 4、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5、“守夜人”。 6、行政职能扩张。 (二)简答题: 1、简述行政职能的特点。 2、简述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 3、分析行政管理的运行职能。 4、行政管理中的协调职能及其作用。 5、简述我国的行政职能体系及意义。 6、简述西方国家行政职能的演变过程。 7、简述当代西方国家行政职能的发展趋势。 8、凯恩斯经济理论的要点。 9、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

1、解析“政府干预经济只能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个范围是市场长久失败的地方以及政府去干预并不会带来‘政府失败’的方面”的观点。 2、结合实际阐述政府监管职能及其有效实现方式。 3、联系我国逐步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实际,论述中国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 4、试分析中国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主要内容与实现途径。 5、结合实际,论述我国政府与社会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与完善的措施。 6、从政府职能转变出发论述政府和社会关系的调整。 7、案例分析(略)。 四、行政组织 (一)名词解释: 1、行政组织。 2、行政组织与公共责任。 3、行政目标。 4、行政组织与民间组织的区别。 5、非正式组织。 6、行政组织结构。 7、编制。8、行政组织的编制管理。 (二)简答题: 1、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2、行政组织有哪些基本特性。 3、简述行政组织的法制化特征。 4、简要回答行政机关与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社会团体的区别。

医学统计学名词解释

统计学(Statistics):运用概率论、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数据的搜集;分析;解释;表达的科学。 总体(population):大同小异的研究对象全体。更确切的说,总体是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全部研究单位的观测值。 样本(sample):来自总体的部分个体,更确切的说,应该是部分个体的观察值。样本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总体的特征。利用样本信息可以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在抽样过程中由于抽样的偶然性而出现的误差。表现为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的差异,以及多个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可用标准误描述其大小。 标准误(Standard Error) 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反映样本统计量的离散程度,也间接反映了抽样误差的大小。样本均数的标准差称为均数的标准误。均数标准误大小与标准差呈正比,与样本例数的平方根呈反比,故欲降低抽样误差,可增加样本例数 区间估计(interval estimation):将样本统计量与标准误结合起来,确定一个具有较大置信度的包含总体参数的范围,该范围称为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又称可信区间。 参考值范围描述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项指标所在范围;正态分布法(标准差)、百分位数法,参考值范围用于判断某项指标是否正常 置信区间揭示的是按一定置信度估计总体参数所在的范围。t分布法、正态分布法(标准误)、二项分布法。置信区间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 参数统计(parametric statistics) 非参数统计(nonparametric statistics)是指在统计检验中不需要假定总体分布形式和计算参数估计量,直接对比较数据(x)的分布进行统计检验的方法。 变异(variation):对于同质的各观察单位,其某变量值之间的差异 同质(homogeneity):研究对象具有的相同的状况或属性等共性。 回归系数有单位,而相关系数无单位 β为回归直线的斜率(slope)参数,又称回归系数(regression coefficient)。 线性相关系数(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又称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Pearson product moment coefficient),是定量描述两个变量间线性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统计指标。 参数(parameter):描述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 统计量(statistic):描述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

1.委员会制 委员会制是指在公共组织中,由两个人以上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按照多数原则进行决策的公共组织类型。 2.层级制 层级制又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3.机能制 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 4.战略管理 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是指对公共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做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 5.政府再造的含义 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 政府再造就是用企业化体制取代官僚体制,即创造具有创新习惯和持续改进质量能力的公共组织和公共体制,而不必靠外力驱使。 企业家政府是政府再造的重要内容。企业家政府是指具有企业家精神的行政管理者,用企业的管理方式,以低成本高产出为目标,敢于冒风险、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僵化官僚体制,取得高绩效的政府。

企业家政府重视政府的成本效益,重视创新与改革,强调利用市场机制和竞争,强调对执行者授权,主张顾客导向,主张放松规制。 6.目标管理的涵义和特点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目标管理的特点是以人、工作和成果为中心的现代管理方法。 7.行政规章的含义 行政规章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根据法律和法规,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行政规章简称规章。 8.事前监督; 事前监督是指在某种公共行政管理活动开展之前,监督部门围绕公共行政管理主体的行政行为进行的监督检查。 9.行政评估的含义 行政评估是指对行政执行活动的进展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包括行政执行过程评估和行政执行效果评估两个方面。一般意义上所说的行政评估主要是指行政执行效果评估。 10.行政领导权力的概念 行政领导权力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利用其合法地位以不同的激励方式和制约方式,引导下属同心协力达成行政目标的影响力。 11.完整制 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简答题共68题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42 题) 1、拜占庭艺术:欧洲中世纪以东罗马帝国首都拜占庭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基督教艺术。将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东方波斯艺术融为一体,在欧洲居统治地位达 1000年之久。其建筑运用拱券、穹顶,以彩色琉璃砖做装饰,内部有金色的镶嵌画。其绘画主要是非写实性的抽象艺术式样,如抑制对空间各深度的表现、热衷于线条与色彩的运用等。 2、罗马式建筑:欧洲中世纪中期的基督教建筑样式。罗马式建筑朴素、坚实,广泛采用半圆形拱券,石墙厚重,窗户小且高,内部昏暗,有高大的塔楼。代表建筑有: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等。 3、哥特式、哥特式建筑:欧洲中世纪后期的基督教艺术,源于法国,遍及全欧洲,代表了中世纪艺术发展的高峰。其建筑具有轻盈、纤细的结构,广泛运用尖券、肋拱,以巨大的彩色玻璃花窗取代墙壁,使得内部空间宽敞、明亮。总体感觉高耸挺拔,充满强烈的向上动感。代表建筑:法国巴黎圣母院。 4、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原意是“在古典规范的影响下,艺术和文学的复兴”。在欧洲的历史上, 实际是指 14 世纪到 16世纪欧洲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其实质是以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为出发点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最先萌芽于南部的意大利,随后推及北部的尼德兰和中部的德国地区。 5、人文主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主要思潮,是与基督教神权及其禁欲主义相对立的,基本内容是他的世俗性。人文主义的思想家和艺术家崇尚科学、颂扬人的力量,高扬人与自然的美。 6、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著名的科学家、工程师和画家,他将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发明了“渐隐法” (用模糊的轮廓与柔和的色彩使一个形状融入另一个形状之中),成功地表现出人物微妙的内心活动,作品含蓄,充满哲理思考。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 7、米开朗基罗: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著名的雕刻家、画家和建筑师,他的作品充满英雄主义、被压抑的力量与悲壮的激情,充分发挥了人体的表现力。雕塑名作有《大卫》《摩西》,绘画有《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建筑有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 8、拉斐尔: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其作品优雅、秀美,笔下的人物具有温和、高贵的气质,尤其以描绘圣母的形象著称。他所确立的美的样式成为后来学院派的标准之一,代表作有《雅典学院》《西斯廷圣母》等。 9、威尼斯画派: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以威尼斯为中心形成的著名画派。十分强调色彩的运用,画面绚丽,宗教题材作品中的人物完全世俗化了,具有享乐主义的情调。代表画家有贝利尼、乔尔乔纳、提香、委罗内塞、丁托列托等人。 10、提香: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的巨匠,其作品色彩强烈,笔触奔放,画面响亮,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他首度挖掘出油画语言的全部可能性,使画布油彩成为以后西方艺术的主要媒介,因此被称为西方油画之父。代表作有《乌尔宾诺的维纳斯》《圣母升天图》等。 12、巴洛克:巴洛克艺术产生于 17 世纪的意大利,后流行于全欧洲,其主要特征有: 1、服务于教会上层和宫廷贵族,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 2、极力打破和谐与平静,饱含激 情和强烈的运动感。 3、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讲究光线的运用,追求戏剧性效果。4、强

名词解释《行政管理学》夏书章_2008版

《行政管理学》名词解释 【行政管理】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在执行法定职能以及具体运作的过程中,对于经历的程序、环节,以及所处理的事项和解决的问题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 【行政环境】影响行政系统生存和发展的要素的总和,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是指行政系统界限之外的、直接或者间接影响行政系统生存与发展的因素或者条件的总称。内部环境是指行政系统界限之内的、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或者条件的总称。 【经济环境】是行政系统外部环境中最基本的方面,是行政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深层环境。 【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社会文化、精神文化三个部分。 狭义的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科学、文化艺术、哲学、思想、信仰、风俗等,又可归纳为两点,即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行政道德】行政系统成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遵循的调整个人之间、个人与行政系统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 【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欲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国际社会环境】一国在与外国或者各种国际组织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影响该国行政系统及其功能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国际组织】是主权国家之间为了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协商对话、解决

纠纷或者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依据条约、协议而成立的。 【民族区域自治】在主权国家内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为基本组成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由少数民族当家作主,行使自治权,管理本地区、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宗教信仰自由】一个国家的公民都有信仰或者不信仰宗教的平等权利,即公民有选择和拒绝信仰任何宗教的自由权利,不得强制、敢于人民的自由选择。 【独立自主】就是在任何时候,行政系统都要从本国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的是非曲直,独立的决定自己的政策,保障本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干涉。 【行政职能】行政机关在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主要涉及管什么、怎么管、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它是国家职能的具体执行和体现,其行使受立法机关的监督;反之,它发挥的程度又制约和影响其他国家职能的实现程度。 【组织职能】为有效的实现既定行政管理目标和任务,通过建立行政组织机构,确定职位、职责和职权,协调相互关系,将组织内部各个要素连结成有机的整体,使人、财、物得到最合理的使用。 【职能关系】不同管理职能该由谁来行使和管理主体间职责权限的划分。 【行政组织】是静态组织结构和动态组织活动过程的统一。就动态讲,行政组织指为完成行政管理任务而进行的组织活动和运行过程。就静态讲,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除政府行政组织外,还包括立法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