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人的社会化

第六章 人的社会化

第六章 人的社会化
第六章 人的社会化

第六章人的社会化

【教学目的】

主要是从最微观的角度认识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角色的内涵、类型;认识个体如何通过社会化的过程而获得相应的社会角色的;了解并掌握社会角色失调的调适方法。

【本章要点】

社会化是个人从“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同时也是个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1)个体社会化是“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转化;

(2)个体社会化是人的终身转化;

(3)个体社会化是双向转化的过程。

杜会化包括基本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逆向社会化和会化五种类型。库利的“镜中我”、米德(G.Mead)的角色扮演、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以命历程等理论是分析社会化的重要视角。家庭、同伴群体、学校、单位和大众传媒构成社会化的主体,对个体社会化过程有重大影响。

社会角色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规范与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群体或组织的基础。人们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可能遇到角色冲突、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等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地位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进行课堂讨论。

【本章授课时间】

4学时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定义

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二、社会化的类型

社会化包括五种基本的类型;

(一)初级社会化初级社会化是发证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

(二)预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anticipatorysocialization)是这样一种社会化形式: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

比如,学生在大学里进行的大量学习都是为将来在工作中所要扮演的角色做准备,这种学习过程就是预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大量地发生在青年时期。

(三)发展社会化发展社会化(developmentalsocialization)是相对初级社会化而言的,并且是在初级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比如改革开放之后,政府官员都要重新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这就是发展社会化。发展社会化亦称继续社会化。

(四)逆向社会化社会化长期被认为是一个单向过程,即长辈将社会文化规范和知识传授给晚辈。现在,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长辈。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就是逆向社会化。在传统社会中,逆向社会化很少见。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变迁速度快,知识更新速度也快,一些成年人往往跟不上形势,他们要想不落伍,就必须接受逆向社会化(reversalsocialization)。

(五)再社会化再社会化(resocialization)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再社会化与发展社会化有本质的不同:第一,发展社会化着眼于人的完善,而再社会化着眼于人的改造;第二,再社会化的形式一般要比发展社会化剧烈。再社会化虽然着眼于人的改造,但它并不一定是负面的和强制性的。改造罪犯,让罪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这是再社会化,是负面的,强制性的。而其他某些形式的再社会化,比如新兵入伍后要全盘放弃原来的生活方式,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这虽然是强制性的,但却不是负面的;一个移民到了新的国家和文化环境以后,可能也要全盘放弃原来的文化,接受新的文化,这种再社会化既不是强制性的,也不是负面的,反而可能是主动的,正面的。

三、研究社会化的理论视角

(一)“镜中我”理论

理论提出者为美国社会学家库利。

观点: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他将自我意识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其次,继行为之后,我们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最后,我们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的反应。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每个人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库利非常形象地将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库利还注意到“初级群体”在个性发展和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角色扮演理论

提出者: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米德

观点:自我意识是随着符号使用能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人出生之初是没有自我意识的,随着符号使用能力的提高,人开始将“我”作为一个符号,作为一个对象来加以思考,这时,自我意识就开始产生了。米德将“自我”分为“主我”(1)和“客我”(me)两个部分。“主我”是自发的、能动的,为自我和人格的发展提供动力;“客我”是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我”与“客我”是相互建构的。自我的发展过程就是“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一个连续不断的互动过程。

米德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role taking),即学会理解他人对于角色

的期待,并按照这种期待从事角色行为的能力。米德将社会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模仿阶段(imitationstage)、嬉戏阶段(playstage)和博弈阶段(gamestage)。

(三)精神分析理论

提出者:弗洛伊德(S。Freud)

观点:人格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无意识”驱动的。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最隐秘的部分,其基本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冲动,特别是性冲动。本我受本能驱动,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由于本我的各种需要在现实中不可能立即和全部满足,个体必须接受现实的限制,学会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于是,这服从现实的一部分即从本我中分离出来,成为自我。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它在本我、超我和现实环境之间起着居间调节作用。超我是从自我中分离出来的,是人格结构中的最高部分。它是个体接受社会道德规范的教养而后逐渐形成的,服从社会的道德要求,在整个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对人格的其他部分进行审查和监控。

弗洛伊德把人格发展过程分为五个时期,即口腔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岁至青春期)、两性期(青春期以后)。他认为,前三个时期对人格的发展至为重要,一生的人格在这三个时期即已基本确定下来。这三个时期的基本需求,特别是性欲的满足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以后人格健康与否。

(四)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Erikson)对弗洛伊德的理论做了修正。认为社会文化对于人格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并且人格的发展贯穿人的一生。他认为,人在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会遇到某种心理问题,都要对周围环境所提出的特定社会要求做出反应。如果个人能成功地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积极的反应;如果个人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出现“认同危机”,给以后的社会化过程留下隐患。根据个体在各个时期的典型心理反应,埃里克森将社会化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

1、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时期,o~l岁)。

2、自主与羞怯、怀疑(幼儿时期,2~3岁)。

3、主动与内疚(学前时期,4~5岁)。

4、勤奋与自卑感(学龄时期,6~11岁)。

5、认同与角色混淆(青少年期)。

6、亲密与孤独感(青年期或成年早期)。

7、关注后代与关注自我(中年期或成年期)。

8、完善与绝望(成熟期或老年期)。

(五)生命历程理论

生命历程(life course)理论是兴起于20世纪初的一种研究方法,该理论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看做是更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更重要的是,该理论创造的一系列概念工具和分析方法,使研究没有停留在假设阶段,从而使自己与其他微观社会学视角区分开来。

生命历程理论起源于美国芝加哥学派关于移民问题的研究。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分析范式,是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理解为一个由多个生命事件构成的序列。生命历程理论在考察宏观的社会结构与个体的生命历程之间的关系时,有以下四个要点:

生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生命的相关性。

生命的时间安排。

人的能动性。

第二节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一、社会化的生物及社会条件

(一)语言能力

(二)思维能力

(三)学习能力

(四)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二、社会化的主体

人的社会化过程会涉及一系列个人、群体和机构,其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者被称为社会化的主体。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同龄群体和大众传播媒介等。

(一)家庭

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个人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

其次,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的意义在于对儿童感情和爱的培养。

最后,家庭中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社会化具有重大影响。

(二)学校

学校作为社会化的社会环境条件之一,其特点主要有:

首先,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

其次,学校是一个有组织群体机构。

(三)同龄群体

同龄群体是指由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同龄群体也是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同龄群体对个人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它的群体规范和价值往往被个人作为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参照系,而成为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当儿童逐渐长大,发现自己的一些兴趣和爱好在家庭和学校中不能得到满足时,便开始寻找同龄伙伴。

(四)工作单位

首先,工作单位是个人进行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

其次,工作单位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检验和发展家庭及学校社会化成果的场所。

(五)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是指社会组织为在广大社会成员之间传递信息、互通情报所采用的各种通信手段,如广播、电视、报纸、书籍、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通过新闻报道、舆论宣传、知识教育、生活娱乐等方式,为广大社会成员理解和接受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奋斗目标、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等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社会环境条件。

第三节社会化的过程和内容

一、早期社会化

早期社会化包括儿童期和青年期的社会化。儿童期是社会化过程的开端,进

行的主要是初级社会化。青年期上承儿童期,下接成年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青年期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个体性器官趋于成熟,开始出现青春期性征,由此而带来很多生理和心理上的困扰。

早期社会化的困境在于,儿童和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还不成熟,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主要是以模仿的形式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对新奇的东西感受特别强烈。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社会化的顺利进行,社会就必须提供相对稳定和统一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提供令人敬佩和信服的社会权威形象。但现实的情况是,各个社会化主体之间往往相互矛盾和冲突,难以满足这一要求,从而给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化造成不良影响。

二、成人继续社会化

在成年期,人在生理上已经完全成熟,并将面临许多重大生命事件的发生,比如恋爱、结婚、生子、就业等。成年人的社会化主要是初级社会化基础上的发展社会化或继续社会化。现代社会变迁速度快,而且程度剧烈,继续社会化问题就显得非常突出,它不但关系到个人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转型能否顺利完成。个人要适应时代的快速变化,就必须不断接受新的信息、技术、规范和价值等。

在成人期内,继续社会化甚至可能包括再社会化,一是因为个体所处的环境发生根本变化,如移民到文化反差巨大的社会,为了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个人必须对早期的社会化内容重新更新。二是个人在基本社会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差或失败,例如青年人的越轨和犯罪,从而导致个人必须接受强制性的再社会化,即劳动改造,以弥补早期社会化的不足。

此外,个体在老年期社会化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不仅包括生理方面,而且包括来自于社会方面的因素,如家庭、社会地位的变化。如何让老年人适应自身及社会环境的变迁,能够幸福地安度晚年,是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核心内容。中国正进入老年化社会,因此关注老年人继续社会化问题意义非常重大。

三、代沟问题

代沟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

一方面,代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代沟是社会文化在遗传过程中的变异,是下一代对上一代文化的扬弃。正是通过这样的变异和扬弃,社会文化才得以向前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说,代沟是好事,而不是坏事;代沟并不表明一代不如一代,而恰恰表明一代强于一代。

另一方面,对代沟的性质要做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否定或肯定代沟两方中的任何一方,不能笼统地说老年人保守或说青年人激进,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要不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不管是来自老年人的,还是年轻人的,都要反对,都要限制;凡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不管是来自年轻人的,还是老年人的,都要鼓励,都要支持。

四、社会化的内容

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生活和劳动技能的学习、道德规范的学习和角色扮演的学习三大方面。

在早期社会化阶段,个人首先需要学习的就是独立生活的能力,其次是劳动和文化知识的学习。生活技能学习主要是在初级社会群体中进行的,家庭占主要位置,然后是邻里和伙伴群体。个人在初级社会群体中,主要通过模仿和重复实践逐渐掌握独立生活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在现代社会,正式组织在传授

生活和劳动技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幼儿园和学校,个人通过集中学习而掌握更为丰富的技能和知识。

社会化的第二项重要内容就是道德社会化,也就是社会成员通过学习文化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并用规则和道德规范指导自己行动选择的过程。

道德规范是社会规范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动员、整合和控制等重要功能一些经典社会学家从不同角度对此做了论述。道德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团结方面作用重大。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将会越来越细密。社会分工的发展将会破坏以强烈的集体意识为特征的道德规范,使社会出现“失范”状态,严重者更会导致“社会解组”。为了避免社会解组,克服社会失范,必须全面加强社会道德规范的调节功能,建立一种与社会分工结构相适应的多层次的社会道德体系,以保证社会分工体系的各个部分在相互依赖的基础上有机地团结在一起。在这里,道德规范不是狭义的道德,而是广义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规则。个人要成为社会的一员,必须保持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一致,同时需要了解和遵守社会的各种规则。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没有行为规则就难以维持社会秩序。

社会化就是要使个人能与他人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系统社会。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互动的过程,实际就相当于在社会大舞台上扮演一定的角色,能否将戏顺利演下去,就取决于每个人能否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所以,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学习如何扮演角色,如何演绎社会戏剧。

第四节社会角色扮演

一、社会角色及其类型

(一)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具体说来,它包括以下四方面含义:

1、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社会地位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社会地位总要通过角色表现出来。

2、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3、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

4、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二)社会角色的分类

1、先赋角色与自获角色

先赋角色亦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如一个人从一出生就被赋予了种族、民族、家庭出身、性别等角色。

自获角色亦称自致角色或成就角色,指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2、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社会角色可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胜角色是指有比较严格和明确规定的角色,即对此种角色的权利与义务,什么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都有明确规定。属于这类角色的有警察、法官、玫干部、党员、团员等等。

开放性角色是指那些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这类角色的承以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望而从事活动。例如,父母、子女、亲戚、朋友、同学、顾客、乘客等。

3、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从社会角色追求的目标来分,社会角色分为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性,功利性角色指那些以追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这种角色行为的在于实际利益的获得。如商人、企业家、经理等各种从事生产性、经营性以营利为目标的社会角色,就属于这一类。功利性角色在社会上所起的作是实现效率目标。

表现性角色指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度与秩序、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党政干部、法官、警察、学者、教授、艺术家等,他们所承担的也主要性角色。

二、社会角色扮演过程

(一)角色确定

社会角色扮演过程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角色确定。对于每一个个人来说,社会角色的确定也就是要回答:“我是谁”的问题。在回答“我是谁”的过程中,确定自己的实际地位、与别人的关系,从而充当起某种角色。

在社会舞台上,角色确定不当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这类失误,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不能胜任角色,即某人不具备担当某一角色的能力,但却被安排或任命到这一位置上了。第二,未能承担合适的角色,即某些有一定才能与条件的人未能安排到与之相适应的角色上,有可能是大才小用,也有可能是“此才彼用”。第三,选择了不适当的角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止一种,一个人在某一种场合所能扮演的角色也不止一种。

(二)角色表现

角色扮演的第二个步骤就是角色表现。人们在确定了所要担当的角色后,直接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把这个角色表现出来。宣布某人为某一社会角色固然重要,但要让人们真正相信他是这一角色,就要通过一系列的环节使他表现出来。

(三)角色建构

角色扮演的第三个阶段就是角色建构。人们在扮演某一种社会角色时,首先遇到的就是社会或他人对于这一角色的期望。与此同时,角色扮演者需要对自己的角色加以认识、理解,并选择合适的表现方式进行表演。所以,在角色扮演的实践中,人们也在不断地建构角色。简单说来,角色建构就是角色扮演者在扮演社会角色过程中,努力将角色演得更好,赋予角色更丰富内涵的行为。例如,人们在扮演工人角色时,如果按照这一角色的基本期望每天按时上下班、完成劳动任务就算胜任工人角色了,而工人劳模所建构的工人角色通常有更多的内涵。

三、角色冲突与协调

人们对社会角色的扮演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像社会的运行常会产生不协调因素一样,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也常会产生矛盾,遇到障碍,甚至遭到失败,这就是角色的失调。常见的角色失调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角色冲突

所谓角色冲突,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一种是角色间的冲突,即不同角色承担者之间的冲突。

另一种是角色内的冲突,即由于多种社会地位和多种社会角色集于一人身上,而在他自身内部产生的冲突。

(二)角色不清

所谓角色不清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社会的急剧变迁,常常是造成社会角色不清的最主要原因。

(三)角色中断

所谓角色中断,指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角色中断的发生是由于人们在承担前一种角色时并没有为后一阶段所要承担的角色做好准备,或前一种角色所具有的一套行为规范与后来的新角色所要求的行为直接冲突。

(四)角色失败

角色失败是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极为严重的失调现象。它是指由于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最后,不得不半途终止表演,或者强然还没有退出角色,但已经困难重重,每前进一步都将遇到更多的矛盾。从角色失败的结果上看,通常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角色的承担者不得不半途退出角色。例如,经营者因经营不善而发生破产、工人被解雇、干部因失职而被罢免、学生中途退学、一个公民因犯罪被逮捕而失去了公民的权利等等。

另一种是,虽然还处在某种角色的位置上,但其表现已被实践证明是失败的。角色失败通常是件坏事,但是如果处理得当也不是不能把它转变为好事。例如,一对夫妻感情已经破裂,如果人为地维持一种不和不散的局面,对双方都是痛苦的,这样就不如让双方都退出角色,让他们开始一种新的生活,这对双方都会是件好事。

思考问题:

1.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概念在社会学史上前后有哪些发展?

2.社会化主要有哪些类型?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3.社会化的生物基础和社会主体各有哪些?各自的作用及特点是什

4.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5. 什么是社会角色和角色扮演?

6. 如何处理角色失调问题?

阅读书目:

1、【美】E·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2、【美】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配套题库 章节题库(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第七章 社会互动)【圣才

第五章人的社会化 一、填空题 社会化的社会主体包括家庭、学校、同龄群体、、。(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研) 【答案】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 二、选择题 1.预期社会化在整个社会化过程中都在进行,但在下列某个时期表现得最为明显:()。(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研) A.儿童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E.老年期 【答案】C 2.准确地来说,社会化的类型可以有下列哪几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8年研) A.初始社会化 B.文化社会化 C.人格社会化

D.预期社会化 E.发展社会化 【答案】ADE 3.社会化的生命周期有()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研) A.婴儿期 B.儿童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E.老年期 【答案】BCDE 三、概念题 1.社会化(华中农大2011、2010年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研;中山大学2007年研) 答: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包括五种类型:①初始社会化;②预期社会化;③发展社会化;④逆向社会化;⑤再社会化。 2.反向社会化(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研)

答:反向社会化又称逆向社会化(reversal socialization),是指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的现象。社会化长期被认为是一个单向过程,即长辈将社会规范和文化知识传授给晚辈。现在,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长辈。 3.政治社会化(中财2011年研) 答:政治社会化是指社会个体通过接触和学习某种政治文化,培养政治立场(包括政治信仰、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等)和政治参与能力的过程。政治社会化对政治系统进而对整个社会系统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具有两个方面的促进作用:①从个体的角度来讲,它培养个体的政治参与热情和能力;②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它培养个体对某种政治制度和政治价值的认同、忠诚和责任感。 4.再社会化(西南大学2010年研;人大2008年研) 答:再社会化(resocialization)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再社会化与发展社会化有本质的不同:①发展社会化着眼于人的完善,而再社会化着眼于人的改造;②再社会化的形式一般要比发展社会化剧烈。再社会化虽然着眼于人的改造,但它并不一定是负面的和强制性的。改造罪犯,让罪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这是再社会化,是负面的,强制性的。而其他某些形式的再社会化,比如新兵入伍后要全盘放弃原来的生活方式,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这虽然是强制性的,但却不是负面的。一个人移民到了新的国家和文化环境以后,可能也要全盘放弃原来的文化,接受新的文化。这种再社会化既不是强制性的,也不是负面的,反而可能是主动的、正面的。

(整)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11.7)

1、什么是人,人有哪些属性,其本质是什么? 答:从社会学角度看,人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并从事生产劳动的、有意识的生命个体。 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每个人都有这两种属性的对立统一。 首先,人是由动物发展而来的。因此人具有与动物类似的自然属性。表现在:第一,人有肉体的需求。包括食、性、休息等,第二,人有体力与智力,第三,人有遗传和变异。人的自然属性不完全等同于动物,它是社会化了的自然属性。 其次,由于人的一切实践活动和行为都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社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因而人还具有社会属性。其主要表现在:人能制造、使用工具,进行生产劳动;在生产实践活动中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在阶级社会里,人的社会属性主要体现为阶级性。 关系:人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的基础,人的社会属性是在人的自然属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其中社会属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本质。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答: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1)个人与社会是有区别的,社会的运动和发展具有自然历史过程的特点,表现出对一切个人都独立的性质,不以某个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然而个人也有自身的特点,每个个人都有自身物质和精神的不同需要。 (2)个人和社会虽然有区别,但二者并不相互独立,而是密不可分相互统一,主要体现在个人和社会密切联系,互为因果上。 个人和社会密切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人是社会的人,人离不开社会,研究人不能从孤立的个人出发,而必须从他所处的社会关系出发。另一方面,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离不开人这个主体,研究社会关系不能离开人的活动。 个人与社会又互为因果。一方面,人的活动受到社会客观必然性支配,另一方面,社会生活、社会关系中的一切又都是人所创造的,由人来改变的。 在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西方学者有“社会唯实论”跟“社会唯名论”之争。 3、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方面(02简答)? 答:一般来说,社会学所表述的社会化,是指个人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来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教导生存技能,一个人要在社会中生存必须懂得并掌握两方面的技能:一是衣食技能,即维持生存的能力;婴儿有衣食需要,但无医食本领,必须靠成人抚养,接受第一步的社会化。二是职业技能,即谋求生存的本领;人不能一直依赖他人生活,他要通过劳动自谋生路,这就必须接受第二步教化,掌握职业技能。 第二,传递社会文化,其核心内容包括价值观念体系和社会规范体系。价值观念体系,指社会、民族或群体中存在的比较一致的共同理想、共同信仰及较为持久的信念。社会规范,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用以调整、控制人们行为的文化手段的总和。 第三,完善自我观念。自我观念的完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生理、心理状况的认识;二是对自我与他人社会的相互关系的认识。 第四,培养社会角色。社会化的最后成果是为社会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这个角色要按社会结构中为他规定的规范办事。

第四章人的社会化

经济政法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教案 第四章人的社会化 课程名称:社会学 授课导师:毕天云 职称:教授 第四章人的社会化 第一节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的涵义 (一)定义社会化的角度 1.文化的角度(文化人类学) 2.人格发展的角度(心理学) 3.社会结构的角度(社会学) (二)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长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 这个界定表明:社会化过程是一个个人与社会双向作用的过程,既是社会将一个“生物人”(或自然人)转化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又是一个生物人通过学习社会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因此,个人既是社会化的客体又是社会化的主体,社会化既是社会教化个人,又是个人的自我转化。 二、社会化的特性 (一)社会强制性 社会为了延续自身,就不得不对新生的人口实施教化,强迫他们接受社会所规定的行为模式。社会强制性首先表现为父母对幼儿行为的硬性规定,后来则表现为周围的他人对个体行为的塑造。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社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个体的身心发展,努力按照某种模式造就一代新人。如“灌输式的教育”和“强制性的义务教育”。 (二)个体能动性 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个体并不总是完全被动第接受社会影响,还会主动地认识社会,加工、改造周围的社会环境,进而影响他人。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的能动性即使在婴儿阶段也有所表现,如婴儿通过对哭和笑的控制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以满足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需要。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身心成熟程度的提高,以及生活经验的丰富,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能动性表现得更为显著。主要表现为个体的自觉性、选择性和创造性。(三)终身持续性 社会化是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由于社会本身处于不停的变化发展之中,个人的认识也是不断深入的,因此,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无法造就固定不变的模式。因此,个人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并使自己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是一个终身持续的过程。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It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学习型社会”或“学习型社区”。 三、社会化的类型 (一)初始社会化

《社会心理学》第三章 社会化 知识点

第三章社会化 社会化的定义: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的种类:社会化不仅仅是儿童期就完成了的,它实际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根据人的发展周期和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可把社会化分为4种:基本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和再社会化。前两种指个体出生到成年的社会化的初步完成阶段,后两种指成年期后的社会化阶段。 社会化的内容:社会化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下面仅对几项主要的作些介绍,他们是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 第一节人类生物学与社会化 这一节主要是讲先天的生理基础和后天的教养的关系问题。 人和其它动物相比有超长的依赖期,这种依赖期为我们在社会学习文化、技能提供了机会。 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二者共同形塑人的行为。 社会生物学认为生物因素在个体社会化中起关键作用,社会学人类学认为后天教养在个体社会化中起决定作用。(视角) 生物因素个体的方面、繁衍的方面和基因的方面。 第二节婴幼儿的社会化

一.婴幼儿与人类的接触爱抚 二.情感的发展 婴幼儿社会化情感的发展过程: 出生—5周满足感、惊讶、厌恶、沮丧 6-8周快乐 3-4个月生气 8-9个月悲哀、害怕 12-18个月亲切感 18个月害羞 2岁骄傲感 3-4岁内疚感 5-6岁社会性情感、无安全感、谦虚、信任、嫉妒他人青少年罗曼蒂克激情哲学沉思 第三节人格发展理论 人格简单的说就是特殊的思想、感觉和自我关照的模式。人格包括三个方面:认知方面、情感方面、行为方面 社会心理学家倾向于认为人格是社会和文化力量的产物。人格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自我问题。小孩子最初是没有我的,不会把自己和别人分别开来。我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小孩子眼里先有别人后有我。 自我建立的过程,不同的学者提出各异的理论。 1.查尔斯库利:镜中我

第二章人的社会需要

第二章人的社会需要 (一)填空题 1. 人的社会需要是作为本教科书分析的逻辑起点。 2.需要的特点包括必然性、社会性、客观性 3.需要的社会性是指需要的提出和满足都是普遍的社会现象。 4.按照社会需要的对象,我们把它分为物质、精神和规范三类。 5.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 6. 生存、享受、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 7.马克思的需求的社会性和相对性论点至关重要,它奠定了马克思关于工人阶级相对贫穷和绝对贫穷的理论。 8.马斯洛于1943 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书中首次提出了需要层次论。 9.马克思是从宏观上阐述了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则是从微观上阐述了需要层次论。 10.需要层次论讲的是需要优势的更替,而不是需要的更替。 (二)选择题 1.文化是指( D ) A.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B。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C.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D.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2.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D A.弗洛伊德B。莱格C.米德D.马斯洛 3.“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B

A.生理的B.安全的C.归属的D.自尊的 (三)名词解释 社会需要 社会需要是人们在一定情况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社会需要的产生和满足有其必然性、需要得不到一定的满足、可能会阻碍个人或集体的生存和发展 需要的产生不完全是主观的、有其客观性、它是在社会的历史、文化情景和当前实际情况下发生的 需要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是客观事物,通过人的自觉能动性体现出来、表现了需要的社会性 本能 就是指人们先天遗传的固定性的行为倾向和行为模式。 文化 文化有广狭二义、广义泛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成果、狭义指人的意识形态部分。社会学采用的是广义的。认为,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是这个社会群体的,人造的生活环境。包括群体生活中所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产品 优势需要 优势需要:是指人在同一状态下可能会有多种需要,但其中只有一种需要占据主导地位,对人的行为起主导作用,我们把这种需要称之为优势需要。 (四)简答及论述题

人大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第五章人的社会化 第一节社会化概述 任何社会都是由具体的人组成的,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离不开个体的参与;反过来,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个体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社会学必须考察:人是如何从一个生物个体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个体的人格和角色技能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怎样培养有利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人格和角色?如此等等。这便是本章所要讨论的社会化问题。 在社会学中,“社会化”是一个有着特定内涵的专门术语。在广义社会化的观点看来,社会化不仅是一个“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由于成年人生活中同样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因此,社会化不仅仅是青少年时期才会面临的问题,而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过程。社会化概念的内涵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角度:文化的角度、人格发展的角度和社会结构的角度。 迄今为止,社会学一共区分了五种类型的社会化。它们是:初始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逆向社会化和再社会化。这五种类型,有的是人生必须经历的,比如初始社会化;有的则是不一定会经历的,比如再社会化。 由于社会化关系到个体人格的健全和完善,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社会结构的维系和发展,不言而喻,它对于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表现在:第一,社会化是社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培养、塑造自己的社会成员的过程;第二,文化具有完善个体人格、维系社会共同体、推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功能,文化的统一和延续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 第二节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作为生物个体的人经过社会化,能够成为具备社会知识、掌握社会规范的社会人,而为什么猪、狗、牛、羊等动物不能呢?这说明,社会化需要一定的生物条件,不是任何生物都可以经过社会化而成为社会人的。另一方面,那些“狼孩”、“猪孩”和“熊孩”,具备了人类的生物条件,为什么最终却只能像动物一样爬行和嚎叫,而不能成为正常的社会人呢?这说明,社会化是需要一定社会条件的,离开这些条件,即使具备了生物条件的人类个体也不能成为正常的社会人。 个体的社会化是以人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在生物界中,只有人类个体能够接受社会化的训练而具备社会属性并参与人类社会 生活,人以外的其他动物则没有这种能力。也就是说,离开了人类特有的生物素质,社会化的活动就无法进行。这种社会化所依赖的生物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化函授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化函授

————————————————————————————————作者:————————————————————————————————日期: ?

第二章社会化 第一节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的概念 二、社会化的内容 三、社会化的类型 四、社会化的关键期 一、社会化的定义及分析 (一)什么是社会化? 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学习,掌握社会经验、规范,形成与社会一致且有自己特色的态度、情感、行为习惯与品格,并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成长过程。 (二)对社会化的理解: (1)社会化是一个过程,一个学习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的过程。个体的社会化体现,了社会的特点与时代的风貌。 (2)社会化是经由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人的社会化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实现的,这两者相辅相成:没有社会教化,个体内化就无从谈起;而没有个体内化,社会教化也就毫无意义。 社会教化:是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教化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系统的、正规的教育,如学校对学生的教育; 另一类是非系统的、正规的教育,如社会风俗。(3)社会化使自然人变成社会人,并使社会和文化得以延续 作为个体的人,不经过社会化就无法成为一个社会人,更无法获得更高的发展。 个人通过社会化得以适应社会,获得发展的基点;社会则通过社会化培养它的继承者,使得人类文化可以延续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发展。 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一)基本社会生活技能社会化 1、自理技能的社会化(社会化的最初内容)——生存首要必需的技能。 2、谋生技能的社会化——独立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㈡行为规范社会化 包括法律规范社会化和道德规范社会化。法律规范社会化:使人们能按照法律制度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具有明显而强烈的强制性。道德规范社会化:使人按照道德标准来支配自己的行为。 (三)社会角色社会化 1、对社会角色的认知。 2、确定社会角色的期望。 3、培养化解角色冲突、适应角色变化的能力。 4、性别角色社会化 个体形成社会对不同性别的期望规范和与之相符的行为的过程。吴重光等人要求大学生写出的男性和女性的人格特征 (四)政治社会化 个体逐步学习和接受被现有政治制度所采用和肯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治态度的过程。 (五)民族社会化 民族社会化是指个体形成本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三、社会化的类型 早期社会化发生在生命早期的基本的社会化 预期社会化引导人们学习今后将要扮演的角色。 发展社会化在早期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如职业 培训、成人教育等。 反向社会化年轻的一代将文化知识传授给年长的一 代。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配套题库 课后习题(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第七章 社会互动)【圣才

第五章人的社会化 1.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概念在社会学史上有哪些发展? 答:(1)社会化的含义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2)社会化概念的内涵有一个从狭义到广义的发展过程 ①20世纪50年代以前,社会化研究以少年儿童为对象,研究个体如何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 ②20世纪50年代开始,认为社会化更是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③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有了新发展:强调研究具有社会意义的问题;拓宽对个体概念的理解,认为个体既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群体或社会单元。 2.社会化主要有哪些类型?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答:社会学一共区分了五种类型的社会化,其含义分别为: (1)初始社会化。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的社会化。它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2)预期社会化。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

角色。预期社会化大量地发生在青年时期。 (3)发展社会化。又称继续社会化,是指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它是相对初始社会化而言的。 (4)逆向社会化。即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的过程。 (5)再社会化。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3.社会化的生物基础和社会主体各有哪些?各自的作用及特点是什么? 答:(1)社会化的生物基础 个体的社会化是以人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这种社会化所依赖的生物基础主要在于人类具有经生物进化和人类长期劳动实践而形成的高度发达的大脑,这使人类具有了接受社会化的一系列潜在能力。 思维能力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特征,是人类个体能够接受社会化、适应社会生活的最重要的生物基础条件。 人所特有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表现出具有其他动物所不可比拟的学习能力。 依赖生活期是指人类个体在出生后由于生理、心理、意识和行为能力尚未发展健全,不能独立生活,因此在生活上、心理上依赖他人,受他人照顾、监护的时期。 这段时期大致经过乳儿期、少年期甚至青年期。在这种长达十几年的依赖生活期内,个体会受到所处社会环境风俗、父母或抚养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2)社会化的社会主体 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它为个人一生的社会化奠定了基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第五章人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 ?第一节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的涵义 二、社会化的特性 三、社会化的类型 四、社会化的必要性 五、社会化的可能性 ?第二节社会化的过程 一、社会化的过程理论 二、社会化的生命周期 三、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 ?第三节社会化的内容与途径 一、社会化的内容 二、社会化的途径 ?第四节社会角色扮演 第一节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的涵义 (一)人的本性是什么? ?隔绝的孩子:Isabelle&Genie ?制度化的儿童: 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互动可能对人的智商水平起决定性作用 ?恒河猴的试验 结论:社会使我们成为人类 语言、温暖与爱、互动 ?文化的角度(文化人类学) 文化延续和传递(内化) ?人格发展的角度(心理学) 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社会结构的角度(社会学) 了解地位扮演角色发展社会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长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 ?社会化过程是个人与社会双向作用的过程,个人既是社会化的客体又是社会化的主体,社会化既是社会教化个人,又是个人的自我转化。

二、社会化的特性 (一)社会强制性 如“灌输式的教育”和“强制性的义务教育” (二)个体能动性 个体的自觉性、选择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终身持续性 It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三、社会化的类型 (一)基本社会化 basic socialization 初始社会化(儿童时期) 预期社会化(青年时期) (二)发展社会化developmental socialization (三)再社会化 resocialization 1、主动型 2、被动型 (四)逆向社会化reversal socialization 后喻时代的文化反哺 米德:文化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这三种文化分别代表了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和信息文化。 四、社会化的必要性 (一)个体的需要 个人参与社会生活并独立生存 个人适应社会发展变化 社会使我们成为人类 (二)社会的需要 1、社会化的人是社会存在和运行的基本条件。 2、社会化与文化的一致性和社会目标的实现。 3、社会化与文化、社会的延续、发展 五、社会化的可能性 个体的社会化是以人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五、社会化的可能性 (一)人类具有语言能力

第四章社会化 读书笔记

第四章社会化 在西方社会心理学中,早就有人提出存在存在两种不同领域倾向的社会心理学,即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第一节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定义 西方: ①西方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弗洛姆把社会化定义为“社会化诱导社会成员去做那些要想使社会正常延续就必须做的事”,是“是社会和文化得到延续的手段。” ②赖兹蒙指出:“没有任何一个儿童是在完全的真空状态中成长起来的。从婴儿的出生时候起,他就被各式各样的人物和事物包围,而这些人和事会塑造他对世界的认知的。个体意识到他所属的社会的各种价值并把他们都吸收进去的过程,一般就成为社会化。” ③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烈耶娃认为,社会化是一个两方面的过程:一方面是个体通过加入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系统途径掌握社会经验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个体对社会关系系统的积极再现的过程。 ④霍兰德(被广泛采用)认为社会化是作为获得特有的人类特征的手段而开始的,而这些特征的获得,紧紧可能产生于我们和他人的接触中。因而,我们的社会化过程,实际上也是我们适应社会生活,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中国: 1)一般认为,社会化是人在主客观因素互相作用中形成自己个性的过程,是人们能动的参与 社会生活,吸收社会价值文化和发展,丰富自己个性的过程。 2)还有社会心理学者从两种不同角度讨论: ①个体发展角度(沈德灿):社会化是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 ②社会文化传承角度: 1.时荣华:把社会看成是“文化的继承”,使社会发挥维持与继承的作用。 2.陈元晖:提出“儒化”,他认为社会化起的作用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人类长期所积累出来的文化为中介而起的作用。 因此,社会化的定义为: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内容 (一)道德社会化 1.定义:①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②道德社会化: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规范逐渐内化的过程。 2.道德社会发展的六种模式:①“建立理论基础”模式②“思考”模式③明确价值目④价值分析模式⑤社会行动模式⑥认识的道德发展模式 3.中国:传统道德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是“家教”和“尚贤”。 (二)政治社会化(一般社会化的核心) 1.定义:政治社会化是个体逐步接受与获取被现有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行为取向与行为模式的发展过程,或者说,是个体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形成的过程。 2.目的:经个人培养和训练成为遵守政府规定,服从国家法律,行使正当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促进政治稳定的合格公民。 (三)法律社会化 1.定义:法律社会化是关于法律信仰的形成,法律准则规范的内部化及法律遵从行为等方面问题的社会化过程。 2.法律社会化发展三阶段:①先习俗阶段。关键在于服从。②习俗阶段。关键在于维持规则。 ③后习俗阶段。关键在于制造规则。 (四)性别角色社会化

社会学概论第5章

本章需要及名称 第五章社会角色 本章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角色的基本概念与内涵;掌握社会角色的基本分类方法和基本类型;并且进一步把握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过程,以及如何进行角色协调与控制。 本章重点难点: 1.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的概念及二者的关系与区别 2.社会角色的扮演 第一节社会角色的概念与类型 一、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的关系 1、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相对应的社会地位是指群体成员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特定位置,或者说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发生关系时的社会位置。当然社会地位也同时被我们视为具有高低贵贱贫富差别的“分层”地位。 2、个人的社会地位是和社会规范相联系的。拥有一定的地位,就享有该地位赋予的权利,承担该地位要求的义务。这些由社会地位所决定的权利规范和义务规范在实际生活中由个人表现出来就产生了角色。所以说,没有地位,角色也就无从谈起。地位或社会位置,是社会角色的基础,什么人应遵守什么样的规范,即由他的社会所属地位来决定,社会地位必然要通过角色表现出来。因为角色是地位的外在的、动态的表现形式,而地位则是角色的内在依据,是权利和义务的集合。 二、社会角色的含义及特征 1、社会角色:由人们所处的特定社会地位、身份所决定的一整套的规范系列和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的一种期望,是社会群体的基础,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内容。 2、社会角色的特征: (1)规范性。角色首先是一整套指导人们行动的行为规范、行为模式和行为习惯。人们担当一定的角色,就要按照相应的角色要求行事。在现实生活中,角色规范按其表现形式也不外分为权利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三种。权利性规范指特定角色赋予人们可作出某种行为,或者可以不作出某种行为的权利的规范;义务性规范指特定角色要求人们必须作出一定积极行为的义务的规范;禁止性规范则指特定角色禁止人们作出一定的行为的规范。(2)期待性。即人们对处于特定角色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由于角色本身就是一整套行为规范,所以当个人处于特定角色位置时,人们自然就对处于该角色的个人提出与之相应的要求或寄托特定的期望。所以,某一角色是否成功关键看他是否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和愿望。应该强调的是,这种要求和期望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为绝大多数人认同、接受的,并且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系列规范。这些系列规范无论他人是否在场都发生作用。这些被一般人认可、接受的期待和标准既可以包括特殊的风俗和规范性模式,又可以包括高度抽象的理想和价值,人们以此来规定他们的总的取向和生活目标。由此可见,角色期待是超越特定个人的要求而存在的,为同质人群所普遍认同的行为模式和行为规范。 (3)发展性。即角色的行为规范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或者个人所处的特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发展。角色的发展性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角色的行为规范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化而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另一方面,角色的行为规范随着个人地位的变化而变化。(4)基础性。社会角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其他角色发生着不同的社会关系,正是这种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构造了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角色是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的基础单位,如果离开了这些角色,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也就不复存在。

第3章 社会化

第3讲、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含义、必要性与可能性 1、含义: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与社会互动,逐渐获得个性与人格、内化文化和社会角色知识的过程。 理解“社会化”的3视角:文化角度:社会文化(核心是价值标准)的内化;人格发展角度:获得个性与人格的过程;社会结构角度:一个角色学习过程。 2、必要性:社会使我们成为人类 遗传与环境对人类特征的影响有多大?——检验方式:拆散双胞胎分别抚养杰克与奥斯卡的例子:犹太教父亲+天主教母亲——离婚——分开抚养 杰克:父亲抚养,学到的是对犹太民族的忠诚和对希特勒与纳粹的痛恨; 奥斯卡:捷克队外祖母抚养,希特勒吞并捷克后,加入希特勒青年组织,学到的是崇拜希特勒并痛恨犹太人。 二人对战争、希特勒、犹太人的看法严重分歧;杰克以自己是一名犹太人而自豪,而奥斯卡自从知道自己是一名犹太人后再也不愿提到这事。 杰克:政治观点更自由,生活方面专心于工作; 奥斯卡:政治观点保守,生活定位上更喜欢休闲。 由于基因相同,他们行为表现的不同只能归结于环境。但环境是否解释了两人所有的社会行为呢? 两人运动方面有同样的优势,但数学都很差;两人有同样语速;同样喜欢甜酒和辛辣食物;使用厕所前同样要先冲厕所;同样喜欢在拥挤电梯里用打喷嚏吓唬人。 社会化的重要性体现在: 1)人类基本的生存能力通过“社会化”获得。 人类缺乏生存本能(由基因决定的复杂行为模式):躲闪、膝盖敲击后弹起等是单一性反射行为,不是社会学中的本能含义。本能指小马驹生下后就能站立并寻找食物,小鸭生下后就能游水。刚出生的婴儿若没有大人帮助,几小时即死。 2)对婴儿健康发育和成长至关重要的2个因素——语言和友好互动都是社会提供。 野孩或与世隔绝的孩子不会讲话;不同环境下讲不同等话,表明语言是社会环境下学会。 语言提供认识世界的符号,萨丕-沃夫假说证明语言和认知、思维的关系密切;人类学习语言有发展规律,一旦错过特定时间再学习非常困难。 互动——与他人建立紧密联系的重要性: 例1:心理学家H.M.Skeels & H.B.Dye 对爱荷华州一个孤儿院的研究证明,智商问题上社会互动可能是关键。实验方法:1)选13个智力严重迟缓,没人要多孩子(19个月大小),放在一个专为智障人设立的机构,分别交给13个智障女人(年龄在18—50岁,但智力水平5—12岁)抚养。这些女人很乐意照看,与孩子玩耍,甚至互相攀比看谁的孩子会先说话和行走。于是形成强烈的一对一母子关系。2)选控制组,12个智力水平比实验组高一些的孩子,放在孤儿院接受普通看护。2年半后测试智力水平,结果,控制组下降30分,实验组平均增长28分。21年后的跟踪调查发现,控制组平均受教育水平不到3年级,只有2人结婚;实验组平均12年级,5个上过大学,1人读研。所有人都能自立成家。 此例说明:互动可能对人的智商水平起决定性作用。 例2:加州一个女孩叫吉尼,20个月大的时候被父亲关在房子里,绑在椅子上。13岁的时候被人解救,但智力水平只有1岁,后虽经过训练,但语言能力很差,不会与人相处,

社会心理学-第2章 社会化

第二章社会化 第一节社会化的含义与内容 一、社会化的定义(掌握) (一)西方社会心理学家的定义 1、弗洛姆的定义 社会诱导社会成员去做那些要想使社会正常延续就必须做的事,它是使社会和文化得以延续的手段。 2、赖兹曼的定义 没有任何一个儿童是在完全的真空状态中成长起来的,从婴儿出生的时候起,他就受着各种不同的人物和事件影响,而这些人和事塑造了他对世界的认知,个体意识到它所属的社会的各种价值并把它们都吸收进去的过程。 3、安德烈耶娃的定义 社会化是一个两方面的过程:一方面是个体通过加入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系统途径掌握社会经验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个体对社会关系系统的积极再现的过程。 4、霍兰德的定义(目前被广泛采用) 一个婴儿是带着众多的行为潜能来到人世间的,这些行为的发展有赖于各种复杂因素的相互联系,包括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儿童在人类社会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抑制某些冲动,并被鼓励获得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所具有的特征和价值,这个过程叫做社会化。 (二)我国社会心理学者的定义 1、一般的定义: 社会化是人在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中形成自己个性的过程,是人们能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吸收社会价值文化、发展和丰富自己个性的过程。

2、沈德灿的定义: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指出,社会化是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 3、时蓉华的定义: 从社会文化传承角度来看社会化,把社会化看成是文化的继承,是使社会发挥维持与继承的作用。 4、陈元晖的定义: 提出“濡化”,即社会化的观点,也是从社会文化传承角度出发,认为社会化起的作用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人类长期所积累下来的文化为中介而起作用的。 (三)本书的定义 1、上述观点的共性: 第一,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技能、知识、价值、动机以及在社会群体中应该扮演的角色的过程,它使个体知道社会或群体对其有哪些期待,规定了哪些行为规范; 第二,社会化是使个体逐步具备实现这些期待的条件,自觉地以社会或群体的行为规范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让自然人变为一个社会人; 第三,社会化是使社会和文化得以继承的手段。 2、本书的定义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历程(了解) 1、儿童期社会化(基本社会化) 基本社会化:指个体在儿童期学习生活知识、语言,培养其他认识能力、掌握行为规范、建立感情联系、确立道德及价值判断标准的过程。 大约3个月,婴儿能辨认照料者的面貌,必须开始发出和接收强烈的情感信息。12-18个月,对外部世界产生兴趣,发展语言,理解符号。

社会学概论第五章-社会化

S o c i o l o g y o f H U S T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与其它的动物物种相比,人类是以不成熟或者说未完成的个体形式进入这个世界的。人一出生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但在复杂丰富的社会环境中逐渐变成了符合社会期望和要求并具有自己独立意识的人。归根到底,人正是在与周围社会环境互动的过程中获得了各种知识,形成了自己的各种态度、价值观以及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各种行为方式,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是社会的产物。试想,一个从小在与世隔绝环境中长大的人,他能认识自己,理解他人,能与他人正常沟通吗?他能自觉遵守各种社会规范,保持与整体社会的一致性吗?本章将讨论这些问题,分析个人进入社会的条件、过程和特点,以此深入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一节 什么是人的社会化 一 社会化的含义 在诸多社会科学研究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社会化一词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例如,生产社会化、教育社会化、家务劳动社会化、养老保险社会化等。这是指人们某方面活动的集中化、统一化与标准化,是社会生活发展的一种趋势。而与此不同,在社会学中,社会化作为一个专门术语,有着特定的内涵。 每个人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他(她)的社会化过程。许多年轻的父母在孩子出生前就准备好了两个名字:一个男孩名与一个女孩名,名字的差 异体现了父母对不同性别的孩子寄予了不同的期望,刚出生的婴儿就背负着各种期望开始了他(她)的生物和社会成长过程。从咿呀学语到确立理想抱负,从不谙世事到人情练达,从家庭到学校到走向社会,从为人子女到为人夫妻再到为人父母,不同的生命历程,不同的社会要求,每个人都要在人类社会的环境中接受塑造和影响,学习生存技能并学会适应日益变化的社会生活。这种学习和适应的过程也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 1895年,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在《社会学问题》一文中首次提出了社会化这

第三章 社会化的发展

第三章社会化的发展 第一节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的定义及其分析 (一)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化(socialization)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个体的社会化是一个过程,是经过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它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 人的社会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每个人从来到社会的第一天起,就比人生活在一个具有某种关系(如阶级关系、亲属关系)的社会环境里,而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化的内容是不同的,因为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社会规范与行为标准,对人们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剥削行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被视为合法的行为,而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则是不允许的。所以说,个体的社会化体现了社会的特点与时代的风貌。 社会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通过各种直接与间接的渠道进行的。所以,个人对社会要求的认识与掌握可能是自觉的、积极的与主动的,也可能是不自觉的、消极的与被动的。也就是说,个人的社会化有时是有意识、有目的进行的,有时是无意识、潜移默化进行的。总而言之,社会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不管个人喜欢还是不喜欢,总是会在他身上实现的。 (二)社会化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的过程 人,作为一个生物体的个人,刚从母胎里分娩出来,就被置身于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任何时代的社会都会使用种种方法对个人施加影响,使其成为一个符合该社会要求的成员,使他懂得什么是正确的,是被社会所提倡与鼓励的;什么是错误的,是被社会所禁止与

反对的。与此同时,个人也随时随地对当前的社会环境以其自身的独特方式做出种种反应,反作用于环境,从而表现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由此可见,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是一系列的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的过程。 (三)只有经过社会化才能使自然人变为一个社会人 许多事实证明,儿童要能健康地成长,成为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成员,不仅需要在身体上受到照顾,还需要与社会成员进行交往,发生感情上的联系,否则社会化就会受到损害。 对那些故意被安排在与外界隔离的情况下长大的孩子进行研究所提供的证据更有说服力。戴维斯曾报告过发生在美国的两个例子。一个孩子名叫安娜,被人们发现时仅有6岁。她是个私生子,因此她的外祖父坚持把她藏在顶楼的一个房间里,不许她见人。安娜只能得到最起码的身体上的照顾和关心,实际上全无参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机会。人们发现她时,她不会讲话,不会走路,不会保持清洁,也不会自己吃东西;她感情麻木,表情呆滞,对人毫无兴趣。她的状况表明,如果只靠纯粹生物学上的能力,这种能力在使她成为一个完全的人方面的作用是多么微乎其微。为使安娜社会化而付出的努力只取得了很有限的成功。四年半以后,她死去了。不过她在死前已经知道了一些单词和短语,但从未能说出完整的句子。她还学者摆积木、洗手、刷牙、听从指令。她学习走路,但走起来很笨拙。当她接近11岁离开人世时,只达到两、三岁孩子的社会化水平。上述事实表明,作为个体的人,不经过社会化就无法成为一个社会人。 二、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人的社会化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实现的。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社会教化,就没有个体内化;而没有个体内化,社会教化也就毫无意义。 先谈社会教化。社会教化,即广义的教育。它是指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的机构,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大众传播媒介以及法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概念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概念 第一单元社会化 一、概述 人是社会性的产物,社会实际上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不能在社会中生活的个体,或者因为自我满足而地需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体,不是兽类,就是天神。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个体在特定的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生活中,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由自然人转变成社会人的过程)。 社会化涉及社会、个体二个方面。从社会角度看,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是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早期社会化;成人时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 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再社会化。再社会化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 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一)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二)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社会通过教育和舆论力量使其成员掌握并形成信念、习惯和传统,以约束个体行为,调节各种社会关系。 (三)教导社会成员明确生活目标,树立人生理想。 (四)培养社会角色。 三、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一)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人与动物的一个很大的差别,就是人了从出生一直到能独立生活,有一个比较长的对父母或监护人的生活依附期,大致持续13-25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个依附期的变长的趋势。个体可以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接受广泛的教育,被精心地培育。生活依附期的社会化是个体未来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 (二)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第四章 社会化

第四章个体社会化 学习目标 “社会化”是社会学对人类社会生活及社会行为本质的深刻说明,是社会学的重要概念,通过本章学习,应使学生对社会化的本质和特点有系统的了解,同时明确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和主要途径、社会化的基本类型与主要过程,对不同社会和不同社会发展时期社会化的现实特点有所领悟。 第一节社会化的涵义 一、社会化的定义 在社会化研究的初期,人们认为社会化就是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即使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过程。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社会化的研究范围逐渐扩大。社会化不再局限于人的未成年阶段,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由此形成了社会化的广义研究。 广义上,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认识社会,从而达到改造社会,不断完善自己人格的过程。适应社会,包括适应社会已有文化和适应社会发展变化两个方面。 广义社会化表明社会学对社会化这一过程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即: 社会结构的角度:认为社会化的本质就是角色学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人逐渐了解自己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领悟并遵守社会对这一地位的角色期待,从而达到维持和发展社会结构的功能。 文化的角度:是把社会化看成文化延续与传递的过程,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的内化。 个性发展的角度:是从心理学的意义上对社会化的理解,认为社会化是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必要性 社会化是每一个个体都必须经历的过程。这一过程之所以必须发生,是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1、社会需要。社会要发展、延续,就要不断地生产人口,同时社会还必须对新的人口实行社会化,使其具备知识、才能,从而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继承与发展。 2、个体需要。人没有与生俱来的生存能力,或者说没有明显的遗传获得的生存能力和行为模式,因此个体出生后必须接受社会化;人类生存方式的复杂性和变动性也决定了个体必须不断适应变化的社会生活,不断接受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过程,就是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的双向作用的过程。 三、社会化的特性 1、社会强制性。社会为了延续自身,就不得不对新出生的人口实施教化,强迫他们接受社会所规定的行为模式。从个体的角度看,社会化是任何个体所逃避不了、不得不进行的一种社会过程。社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个体身心发展,努力按照某种模式造就一代新人。在个体生命发展的早期阶段,个体往往是被动的,不得已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增多,个体社会化越来越表现出较多的能动性。 2、个体能动性。在社会化进程中,个体并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社会影响,还会主动认识社会,加工、改造环境,影响他人。个体的能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体有选择地将社会价值文化内化并将内化了的社会价值文化有创造性地外化。二是社会化的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个体既是社会化的客体,也是社会化的主体。 3、终身持续性。个体社会化是一个终身不间断进行的过程。根据社会化内容与方式的不同,可以把个体社会化相对区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从出生到成年的社会化初步完成阶段;另一个阶段是成年人继续社会化的阶段。 在社会化的不同阶段上,还存在着一个再社会化的问题。所谓再社会化是对在早期社会化与继续社会化中未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人,通过强制或补偿教育的方式进行再教化的过程。目的是使他们接受社会规定的符合多数人利益的社会规范、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