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教材介绍

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教材介绍

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教材介绍

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教材介绍

摘自:《广州教研》
一、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简介
经教育部核准,江苏教育出版社于2001年初启动了与课程标准配套的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的编写工作。目前已编就一、二年级共三册,并先后通过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查。2001年秋,该教科书开始在全国12个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试用,受到实验区广大教师的欢迎。现将该教科书编写的有关情况作如下简介。
(一)编写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确立了如下的编写思想和思路:
1.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以《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遵循母语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精品教材。
2.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目标定位,着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其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3.坚持“民族化、现代化、简约化”的教材建设方向。
“民族化”----教材要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讴歌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
“现代化”----教材要体现时代特点,宣传现代文明和现代科技成果,渗透现代意识,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境,关注人类,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要根据未来社会的需要,培养作为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各种语文能力和素养。
“简约化”----教材内容的安排要避免烦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使教学目标集中明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要给教师留有余地,给学生留有空间,要有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4.注意从我国丰富的传统语文教学经验中汲取精华,从长期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中吸取营养,并且注意研究、学习国内外其他版本的母语教材,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5.坚持选文的高品位、典范性。其标准是:(1)选文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富有童心童趣;(2)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为儿童喜闻乐见;(3)广开“材”路,多编少搬;(4)选文力求文质兼美。6.坚持“集思广益,开门编书”。精心组建一支结构合理、精诚合作、
乐于奉献的编写队伍。在此基础上,发动广大语文教育工作

者和有志于语文教材建设的各界人士参与编写工作,争取知名专家的指导,走编写人员、专家、第一线教师“三结合”的教材编写路子,真正使教材能够凝聚起集体的智慧。
(二)框架体例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已出版的低年级各册大致有四个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识字、课文和单元练习。一年级上册设有汉语拼音部分。拟编写出版的中、高年级各册亦有四部分内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习作和单元练习。整套教科书在结构上力求脉络分明,便教利学。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该教科书每册开头都安排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内容,以图片方式呈现,将小学生应该养成的“听说读写”的习惯生动而又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如一年级上册安排了“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爱惜学习用品”,一年级下册安排了“认真写字”,“专心听讲,积极发言”,二年级上册安排了“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今后还将陆续安排勤查字典、读报、写日记、收集信息、整理资料以及多种渠道学语文等方面的内容。这样做,意在有计划、分层次地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汉语拼音。
该教科书汉语拼音教学的内容仍然安排在首册,但内容编排和呈现方式与众不同。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汉语拼音的教学重点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