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

1.“神舟七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发生变化。该过程中NiFe2O4是()

A.生成物B.反应物C.催化剂D.氧化剂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条的质量等于它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B.蜡烛燃烧时逐渐变短,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D.12 g碳和16 g氧气反应,可生成28 g二氧化碳

3.将铜投入浓硝酸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为()

A.二氧化碳B.氢气C.氯化氢D.二氧化氮

4.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Cl2B.H2C.NH3D.HCl

5.某仓库工作人员违章操作,在雨天转运“保险粉”引起爆炸。“保险粉”化学名为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主要用于印染工业。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X 的化学式为 SO2

B.连二亚硫酸钠与水能剧烈反应,化学性质很活泼

C.Na2SO3 是一种盐,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

D.Na2S2O4 通常要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

6.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C.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 C2H2O 表示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1:1

7.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物质X Y Z Q

反应前质量/g410121

反应后质量/g01215待测

A.反应物是X和Y,成物是Q和Z

B.参加反应的Y和Q的质量比是1∶1

C.参加反应的X与Q的质量比是1∶3

D.反应后生成15 g Z

8.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分子在不断运动,原子静止不动

C.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D.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9.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项中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加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

10.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有()

A.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B.化学反应的快慢

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D.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1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g100.3 4.8 2.8

反应后质量/g 3.2待测8 6.4

A.待测值为0.6

B.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

C.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

D.甲一定是化合物

12.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的质量(g)561820

反应后的质量(g)1002X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为64B.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18g

C.参加反应的甲物质的质量为46g D.丙物质一定作催化剂

13.对于复分解反应:X+2NaOH=2Y+Cu (OH )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相对分子质量大小:X Y > B .X 一定是2CuCl C .Y 可能是2H O

D .Y 可能是24Na SO

14.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 6H 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关

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

C .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 .苯完全燃烧产物有CO 2和H 2O

15.工业制钛反应为:TiF 4+2H 2SO 4Δ4HF+2X+TiO 2,X 的化学式为 A .H 2S B .P 4

C .SO 2

D .SO 3

16.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密闭容器里反应,质量变化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20

4

20

20

反应后质量/g

2 待测 32 26

A .乙一定是与该反应无关的杂质

B .甲是一种化合物

C .丙、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是16:13

D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17.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 .3个硝酸根离子:3NO 3- B .2个铝原子:Al 2

C .五氧化二磷分子:O 2P 5

D .标出氯化镁中氯元素的化合价:-2

2Mg Cl

18.常温下,氯气与苛性钠溶液反应产物是氯化钠、次氯酸钠(NaClO)和水。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

B .+1

C .-2

D .+2

19.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

B .丁表示的是阴离子

C .甲、丙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 .乙元素在化合物通常中显+1 价

20.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 )

A .反应前后均为混合物

B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 .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①②⑤

D .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④⑤

21.科学家发现亚硝酸氮是一种新型火箭燃料,亚硝酸氮的化学式为N (NO 2)3,下列有关N (NO 2)3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N (NO 2)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B .N (NO 2)3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 C .N (NO 2)3属于氧化物

D .N (NO 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8% 22.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为:CO 2+2X 一定条件

CO (NH 2)2+H 2O ,X 的化学式为( )

A .NH 3

B .N 2H 4

C .HNO 3

D .NH 3?H 2O

23.下列关于反应C+2H 2SO 4(浓)===

CO 2↑+2X↑+2H 2O 的分析,正确的是 A .X 的化学式为SO 3

B .X 的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C .CO 2和X 的质量比为11:16

D .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由0价变为+4价

24.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

B .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 .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

D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25.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

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的质量

(g)

24.550.10.4

反应后的质量

(g)

0515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是反应物B.丁是催化剂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D.x=10

26.过氧化钠(Na2O2)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 ) A.Na2CO3和H2 B.Na2O和O2 C.NaOH和O2 D.Na2CO3和O2

27.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a=56%B.b=6%C.c=17%D.d=8%

28.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每年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毒品冰毒的化学式为C10H15N,下列关于冰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0:15:1

B.该物质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该物质由10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

D.该物质充分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9.下列是酒精被氧化,最终生成乙酸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

B .转化②中乙和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

C .转化①和转化②都是化合反应

D .丙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甲物质 30.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 A .H 2O

B .He

C .O 2

D .NaCl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 1.C 【解析】 【分析】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反应物化学反应速率(提高或降低)而不改变化学平衡,且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 【详解】

利用24NiFe O 将航天员呼出的2CO 转化为2O ,而24NiFe O 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发生变化,则24NiFe O 为催化剂,故选C 。 2.C 【解析】

试题分析:A .镁条的质量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和等于它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错误。B .蜡烛燃烧时逐渐变短,是因为其中的C 变为CO 2气体,其中的H 元素变为H 2O 蒸汽逸出,逸出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C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得到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因此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蒸汽。D .C+O 2

CO 2。12 g.由方程式可知12g 碳和32 g 氧气恰好反应,而给出的

氧气的质量是16g,不足量,因此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按照氧气来计算。可生成22g.错误。

考点: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级反应物有一种是过量时的计算的知识。 3.D 【解析】 【详解】

浓硝酸中含有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铜中含有铜元素,所以生成的气体中可能含有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二氧化碳、氢气无味,故选:D 。 4.A 【解析】 【详解】

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

后,元素种类不变,该气体可能是氯气,氢气为无色的无毒气体;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不可能生成氨气;氯化氢气体无色,不可能是氯化氢。故选A。

5.C

【解析】

【详解】

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Na原子个数前后相等,由S、O 原子个数守恒,则X的化学式为SO2,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连二亚硫酸钠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Na2SO3中Na元素为+1价,O元素为-2价,则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由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可知,该物质应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可知,该反应是多变一的反应,故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正确;

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错误;

C.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CH2O2表示,故错误;

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44:2=22:1,故错误。本题选A。

7.C

【解析】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4 g﹣0 g=4 g,故X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4 g;反应前后Y的质量增加了12 g﹣10 g=2 g,故Y是生成物;同理确定Z 是生成物,生成的Z的质量为15 g﹣1 g=14 g;由质量守恒定律,Q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Q的质量为14 g+2 g﹣4 g=12 g,故待测的数值为21g﹣12 g=9 g。A、根据分析,可知反应物是X和Q,生成物是Y和Z,故选项说法错误;B、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12 g ﹣10 g=2 g,参加反应的Q的质量为14 g+2 g﹣4 g=12 g,故参加反应的Y和Q的质量比是1∶6,故选项说法错误;C、参加反应中X、Q的质量比为4 g∶12 g=1∶3,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反应后生成Z的质量为15 g﹣1 g=14 g,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8.C

【解析】A、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离子微观三粒子构成,故错误;

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故错误;

C、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比如碳原子和氧原子可以构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故正确;

D、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可能不变,但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故错误。故选C。

9.B

【解析】

试题分析: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该反应是化合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故A错误;B、由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可知,该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故B正确;C、单质的分子由一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多种原子构成,由图示可知看出反应物是两种单质,而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故C错误;D、由反应的图示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3,故D错误。故选B。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

10.B

【解析】

【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反应在什么条件下发生,还能反映出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和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

【详解】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获得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和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但是无法获得化学反应的快慢。故选B。

11.D

【解析】

【分析】

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

【详解】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在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0g﹣3.2g=6.8g,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6.8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丙的质量为8g﹣4.8g=3.2g;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质量为6.4g﹣2.8g=3.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待测的数值为0.3g。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待测值为0.3,错误;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此反应可表示为:甲→丙+丁,错误;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6.8g:3.4g=2:1,错误;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属于分解反应,甲是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正确。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12.D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X=56+18+2+0-10-0-2=64;根据反应中反应物质量会减少,生成物质量会增加,可以判断反应物为:甲、乙,而生成物为丁,丙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

A、X=56+18+2+0-10-0-2=64,正确;

B、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18g,正确;

C、参加反应的甲物质的质量为56g-10g-46g,正确;

D、丙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错误。

13.A

【解析】

由题中信息知,X是可溶性铜盐,Y是可溶性钠盐。A. 相对分子质量大小:X>Y。故A 正确。B. X不一定是CuCl2。故B错误。C. Y不可能是H2O。故C错误。D. Y不可能是Na2SO4。故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4.D

【解析】

【详解】

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而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6=78,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苯是由苯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由苯的化学式C6H6可知,其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6)=12:1,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苯是由碳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苯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考查了化学式的意义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特别注意质量比和个数比是否混淆。15.D

【解析】

【详解】

由TiF4+2H2SO4加热

4HF+2X+TiO2可知,反应前后钛原子都是1个,氟原子都是4个,氢

原子都是4个,反应前硫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氧原子是8个,反应后应该是8个,其中6个包含在2X中,X的化学式是SO3。

故选:D。

16.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20g-2g=18g,所以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18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丙的质量为32g-20g=12g;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质量为26g-20g=6g;由质量守恒定律,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A、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A错误;

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甲是分解反应的反应物,甲是一种化合物,故B正确;

C、丙、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是12g:6g=2:1,故C错误;

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D 错误。

故选B。

17.A

【解析】

【详解】

A.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离子符号前加相应的数字,3个硝酸根离子:3NO3-,此选项正确;

B.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铝原子:2Al,此选项错误;

C. 五氧化二磷属于氧化物,氧化物的化学式中,氧元素符号在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可表示一个该分子,故五氧化二磷分子:P2O5,此选项错误;

D. 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氯化镁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1

Mg Cl,此选项错

2

误。

故选A。

18.B

【解析】NaClO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 ,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1+x+(-2)=0,得x=+1,故选B。

19.D

【解析】

【详解】

A.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故上图共表示三种不同的元素,选项错误;

B. 丁表示的微粒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带正电,是阳离子,选项错误;

C. 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彼此化学性质相似,不是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化学性质相似,甲、丙不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选项错误;

D. 乙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反应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在化合物通常中显+1 价,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小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的数字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为该层上的电子数。

20.C

【解析】

【分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实质是:2222CO O CO +点燃

【详解】

A 、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前的物质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属于混合物,反应后有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分子和反应过程中过量的氧气分子,为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 、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C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①②③,符合题意;

D 、由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所以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碳原子和氧原子,即④⑤,不符合题意。故选C 。 21.B 【解析】 【详解】

A .亚硝酸根NO 2的化合价为﹣1,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1)×3=0,则x =+3价,故正确;

B .该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每个N (NO 2)3分子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故错误;

C .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N (NO 2)3是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化物,故正确;

D .三亚硝酸氮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6.8%,故正确。

故选:B 。 22.A 【解析】 【分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详解】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22CO +2X

CO(NH )+H O 一定条件

,反应前碳、氢、氧、氮原子个数分别为1、0、

2、0,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氮原子个数分别为1、6、2、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 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和6个氢原子,则每个X 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 的化学式为3NH 。故选A 。 23.D 【解析】 【详解】

根据反应C+2H 2SO 4(浓)===?

CO 2↑+2X↑+2H 2O 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和原子个数不变,

则可知:反应前C原子个数为1、H原子个数为4、S原子个数为2、O原子个数为8;反应后C原子个数为1、H原子个数为4、O原子个数为4;可以推测X气体为SO2;因此:

A、根据分析,X气体为SO2;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SO2的水溶液呈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CO2和SO2的质量比为44:128=11:32;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碳单质中碳元素化合价为0,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由0价变为+4价,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D

24.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题中信息可知,丙的化学式为CH3OH,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6=32;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不是“g”;

B.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4:(3×2)=22:3

D.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的种类不变。选C

25.D

【解析】

【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由表格的数据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24.5g+5g+0.1g+0.4g=5g+15g+x,则x=10g,物质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故甲为反应物,而质量增加的丙、丁为生成物;即反应物为一种,而生成物为两种,符合“一变多”的特点,故属于分解反应.

【详解】

A、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可能没有参与反应;

B、丁的质量由0.4g,变为10g,不可能是催化剂;

C、由分析可知:反应物为一种,而生成物为两种,符合“一变多”的特点,故属于分解反应;

D、由分析可知:由表格的数据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24.5g+5g+0.1g+0.4g=5g+15g+x,则x=10g.故选D.

26.D

【解析】由题中信息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与另一种物质,另一种物质中必定含有钠元素和碳元素,故选D。

点睛: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是解题关键。

27.A

【解析】

对比图1、图2和图3得,反应后甲和乙质量减少了,丙质量增加了,丁反应前后质量没

有变化,则甲+乙丁丙。A、甲由70→42,减少了28,图2应减少14,a=70%-14%=56%;B、乙由14%→11%,减少了3%,图3应减少6%,b=14%-6%=8%;C、丙由6%→40%,增加了34,图2应增加17,c=6%+17%=23%;D、对比图1和图3得,丁反应前后质量分数没有改变,d=10%。故选A。

28.B

【解析】

A、冰毒中的C、H、N元素的质量比=(12×10):(1×15):14=120:15:14,错误;

B、根据冰毒的化学式可知,冰毒有

C、H、N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正确;C、根据冰毒的化学式可知,一个冰毒分子由10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构成,错误;

D、根据冰毒的化学式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充分燃烧除额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还应生成含有氮元素的物质,错误。故选B。

29.B

【解析】

【详解】

A、甲乙均为有机物,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故A错误;

B、由反应的图示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2,故B 正确;

C、根据反应图示可知,转化①不属于化合反应,故C错误;

D、根据甲和丙的化学式,丙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甲物质,故D错误。

故选B。

30.D

【解析】

【详解】

A、H2O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B、He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C、O2是由氧分子直接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D、NaCl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符合题意;

故选D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别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们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最基本的手段是()。 A. 逻辑推理 B.大气探测 C.化学实验 D.精确运算 2. 下列生活中发生的变化,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玻璃破碎 B.滴水成冰 C.铁钉生锈 D.酒精挥发 3. 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春天,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 B. 夏天,放置半天的饭菜变酸 C. 秋天,铁路上铁轨的对接处与夏季相比间隔变大 D. 冬天,玻璃窗上凝结出漂亮的冰花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总在不断地变化 B.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用途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C. 食盐不但是一种调味品,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D. 化学只能研究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物质,不能创造新物质 5. 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蜡烛,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

动后,发现小块蜡烛并未减少,并浮在水面上,由此不能说明蜡烛具有的性质是()。 A. 受热易熔化 B.密度比水小 C.较软,硬度不大 D.不溶于水 6. 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 中 操作如图,该操作说明该气体()。 A.极易溶于水 B.易溶于水 C.不易溶于水 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 7. 下列关于各物质的叙述中,其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B.石蜡受热会熔化 C.酒精挥发 D. 氧气能变成淡蓝色液氧 8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的最简便方法是() A.测密度 B.用澄清石灰水 C.闻气味 D.用燃着的木条 9. 某同学将蜡烛置于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发现瓶壁有水雾产 生,接触瓶壁的手感到发烫。由此,他得出了以下结论,你认为不符合实际的是()。 A.蜡烛燃烧放出热量 B.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培优能力提升卷附答案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培优能力提升卷附答案 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 1.如图所示:3个甲分子与1个乙分子反应生成两个丙分子.根据图示所得信息正确的是() A.物质甲的化学式为H6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化学反应中,分子是最小的微粒 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X 反应前质量 3.211.2000 /g 反应后质量 007.2 4.4待测 /g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X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反应后X的质量为2.8g C.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D.反应中甲烷与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7 3.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4.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 7

C.图示中x的数值为4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5.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值为36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3 6.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Cl2B.H2C.NH3D.HCl 7.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C.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 D.1个X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的原子 8.在化学反应A+B2=2C中,已知20gA和足量B2充分反应后,生成30gC。已知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20B.32C.48D.96 9.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易错单元测试题(B卷)附答案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易错单元测试题(B卷)附答案 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 1.将一定质量的铝粉和锌粉加入到硝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定有锌和铜 B.若滤渣中加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一定为无色 C.若滤液中有硝酸锌,则滤渣中一定没有铝和锌 D.若滤渣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锌和铜 2.某同学利用自制的紫色紫薯汁进行“溶液酸碱性检验”的探究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溶液白醋盐酸蔗糖水肥皂水石灰水加入紫薯汁后溶液的颜色红色红色紫色绿色绿色 下列结论或推论错误的是() A.蔗糖水呈中性 B.溶液的pH:肥皂水>蔗糖水>白醋 C.将等体积的盐酸与石灰水混合,溶液pH一定等于7 D.将等体积的白醋与盐酸混合,溶液pH一定小于7 3.“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如图是金属钠 投入水中所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以下解释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钠原子在该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 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D.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因为溶液中存在OH- 4.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HCl、NaCl 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5.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澄清石灰水属于纯净物B.纯碱属于碱 C.过氧化氢属于氧化物D.干冰属于冰

6.如图所示装置(不可倒置)有多种用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H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 B.若用水将此装置中的O2排出,水应从B端进入 C.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CO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 D.若要除去H2中的CO2可在此装置中装入NaOH溶液,气体从B端通入 7.取石灰石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的溶液A,向其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图(pH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A中的溶质有两种 B.A、B段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C.B、C段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呈无色 D.D、E两点溶液中的溶质种类相同 8.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 项 实验现象结论 A 铁片表面有少量气泡,锌丝表面 有较多气泡 说明铁与锌的 活泼性 Fe

初三化学单元测试

初三化学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有化学变化的是:() ①鲜牛奶变成酸奶②液化石油气燃烧③橙子榨成橙汁 ④葡萄变成葡萄酒⑤湿衣服凉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2、下列做法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A、燃放烟花爆竹 B、汽车排放的尾气 C、利用太阳能发电 D、拆房修路 3、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A、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B、火的发现和使用 C、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D、孔雀石的发现 4、下列仪器中,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 A、试管 B、烧杯 C、量筒 D、集气瓶 5、固态碘受热后变成紫红色的碘蒸气,无论是固态碘还是碘蒸气都能使切开的土豆变蓝色,这说明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很小 C、分子是运动的 D、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B、每100g空气中约含氧气21g C、化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 D、在水电解的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有变化 7、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醋 B、白酒 C、糖水 D、蒸馏水 8、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与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B、硬水与软水——肥皂水 C、氮气与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D、水与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 9、下列方法中,可明显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A、过滤 B、静置 C、煮沸 D、吸附 10、常温下,碘与镁化合时速度很慢,若滴入几滴水,则反应剧烈且形成一股美丽的紫色烟雾,

此时,水的作用是 A、反应物 B、氧化剂 C、催化剂 D、助燃剂 11、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氧原子 B、两个氧原子 C、氢分子 D、氧分子 12、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食物腐烂 B、白磷的燃烧 C、酿酒 D、动植物的呼吸 13、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水是由水原子构成的 14、原子和分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 C、在化学变化中能否再分 D、能否直接构成物质 15、下列物质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能除去氧气而又不增加其他气体成分的是 A、木炭 B、硫磺 C、白磷 D、蜡烛 16、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来水澄清透明,属于纯净物 B、长期饮用纯净水,有益身体健康 C、水覆盖了地球大约3/4的面积,因此不存在水危机 D、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17、某同学要量筒量液时,第一次读数时仰视,得读书为m毫升,倒入一部分液体后俯视,得读数为n毫升,则实际倒入液体的体积 A、ml m n) (- > D、无法确定 (- = C、ml n) n) (- m < B、ml m 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0分) 18、我国科学家在1993年首次利用真空隧道扫描显微镜技术,在一块晶体硅(由硅原子构成)的表面直接移动硅原子写下了“中国”两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述操作中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B、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家已进入了操纵原子的阶段 C、此技术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以再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发光发热B.有颜色的变化C.有其他物质生成D.有气体、沉淀产生 2.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方法中,错误的是() A.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B.熄灭酒精灯,一般用嘴吹熄C.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3.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A.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 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C.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D.修改假说,重新实验 5.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B.风力发电C.光合作用D.牛奶变质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用镁粉制作照明弹 B.液氢常用作航天飞机的燃料C.烧木材取暖 D.金刚石用来切割玻璃 7.胶头滴管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平放或者倒置的原因是() A.防止试剂腐蚀胶管B.防止试剂腐蚀皮肤C.防止试剂挥发D.防止液体流出 8.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9.设计实验: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再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对上述实验设计思路的描述有以下几点: ①将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利于燃烧产物的汇集;②用冷的烧杯可使变化过程中产生的水迅速凝结; ③将烧杯迅速倒置可避免产生的气体向空气中散逸;④振荡有利于产生的气体与石灰水充分接触。对描述的认识正确的是() A.①②正确③④错误B.③④正确①②错误C.①②③正确④错误D.①②③④都正确 10.下列关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有化学变化 B.化学变化就是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反之则为物理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会同时发生 D.不加热就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才是化学变化 11.下列有关纸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B.难溶于水C.可燃性D.易撕碎 12.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A.A B.B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测试卷.docx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测试卷 班别 ________座号 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C-12Ca-40 一、选择题 1.我国的黑白山水画用的墨汁主要成分为炭黑的微粒,用这种墨汁画的国画千百年都不易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炭(重要文件书写时最好使用碳素墨水笔)() A. 具有氧化性 B .具有还原性C.具有吸附性D.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2.碳的单质中,质地较软,常用作电极的是() A. 金刚石B.活性炭C炭黑 D .石墨 () 3.金刚石、石墨、 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碳原子的排列不同B.化学性质相似 C.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D、是同一种物质 4.关于一氧化碳和氢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武汉市 )() A 、都具有可燃性 B .通常状况下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C、都具有还原性 D .都有剧毒 5.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A 、氢气 B .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氧气 6.下列利用的是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 .木碳使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褪色B.石墨电极导电 C.用金刚石制玻璃刀切割玻璃D.用木炭做燃料 7.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密度比空气略大、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会迅速与氧气反应生成 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可采用的方法是() A .排水法收集 B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8.下列有关碳的几种单质的组成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璀璨夺目的天然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B.长期未用而难开启的铁锁,可在锁孔中加入少量铅笔芯末作润滑剂 C.铅笔芯主要是用铅和少量炭粉制成的。 D .活性炭可用作防毒面具的滤毒剂。 9.将燃烧的木条伸入盛有某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一定是 CO2 B .一定不是 O2C.可能是 CO2D.可能是 N2 10.下列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A . MgCO 3B. CO C.CH4D.CO2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古代作的画,年久日深不变颜色,是因为墨中含有的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将金刚石用于钻探机的钻头主要是因为金刚石熔点高,在通常情况下与地壳里 的任何物质不发生反应 C、将炭黑加到橡胶制品里的目的是提高耐磨性能 D、为了防止甲烷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事故,所以煤矿井里严禁烟火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金刚石加工成钻石 C、金刚石切割玻璃 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 、一氧化碳的毒性 C、铜的导电性B 、石墨导电及制铅笔芯 D、在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B 、氢气、一氧化碳、碳的还原性 D 、木炭的可燃性 ()

初三化学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和答案

第一二三单元能力测试题 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2分×16=32分) 1、原子论和分子论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其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 B、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 C、汤姆生 D、爱迪生 2、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3、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 ) 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 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C、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 D、充分利用绿色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产出绿颜色产品。 4、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 ) A、计算 B、推理 C、测量 D、实验 5、人们的习惯性动作中也大有学问,例如:生活中常有揭开盖子(塞子)的动作,如茶杯盖子、锅盖、酒瓶、饮料瓶的盖子等,这些盖子取下后应该怎样放在桌面上,才符合良好的卫生习惯呢?( ) A、翻放 B、正放 C、随意放 6、用酒精灯加热,被加热的试管(或其它器皿)部分应对位于( ) A、火焰的内焰 B、火焰的外焰 C、火焰的焰心 7、对滴管正确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滴瓶上的专用滴管专用,取用试剂后不要洗涤立即回位。 B、非专用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 C、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和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它处。 D、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要悬空,不得伸入试管或与试管壁接触。 8、给3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 )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 A、①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⑦ 9、下列药品图标中,属腐蚀品的是( ) A B C D 10、如下图所示,王欢同学操作正确的是( )

初三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

初三化学上册单元测试 题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一、选择题 1.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人体必须保证足够的铁的摄入。这里的“铁”指的是 A .铁单质 B .铁元素 C .氢氧化铁 D .氧化铁 2.下列化合物中,R 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的是 A .H 2R B .RO 3 C .RO 2 D .H 2RO 3 3.原子的质子数不等于: A 、核电荷数 B 、中子数 C 、原子序数 D 、核外电子数 4.已知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9.227×10-26kg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 kg ,则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 、56 B 、9.227×10-26kg C 、1.993×10-26kg D 、56g 5.在MgO 中,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A .3∶2 B .2∶3 C .3∶4 D .4∶3 6.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 .H 2O 表示水由氢气和氧元素组成 B .如右图所示,该原子核外的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 C .2N 表示2个氮原子 D .P 表示磷元素 7.已知金属元素M (只有一种化合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 2O ,则它的氯化物的化学式 A .MCl 2 B .MCl 3 C .M 2Cl 3 D .MCl 8.硒(Se )是一种非金属元素,饮用含适量硒的矿泉水有益于人体健康。已知 硒的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45个中子,则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 .11 B .34 C .45 D .79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 、Al 2O 3 B 、SiO 2 C 、CaO D 、Fe 2O 3 10.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 .相对原子质量 B .中子数 C .质子数 D .电子数 11.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A .一定是单质 B .一定是混合物 C .一定是纯净物 D .一定不是化合物 12.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它的阳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 B .它的阳离子有10个质子 C .它是一种金属元素 D .它的原子核外有13个电子 13.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之一,而构成分子的粒子则是 A .中子 B .电子 C .原子 D .原子核 14.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 2H 8N 2)。下列有关偏二甲肼组成的叙述是

【精选】最新中考化学质量守恒专题汇总

最新中考化学质量守恒专题汇总 知识点 一、质量守恒定律 1.概念: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生成物质量总和 2.适用范围: (1)只适用于化学变化 (2)只适用于质量 (3)只适用于参与反应的物质 3.规律“五”不变: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②元素的种类不变;③元素的质量不变;④原子的种类不变; ⑤原子的个数不变“二”一定变:①物质的种类一 定变;②构成物质的粒子一定变“一”可能变:物 质的状态和分子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书写步骤 (1)写: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并用横线连接 (2)配:在反应物和生成物前配正确的序数 (3)改:改横线为等号 (4)标:正确标出“↑”“↓” (5)查:检查所写方程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 “↑”“↓”的适用条件

(1)“↑”:反应物中无气体参与,生成物中有气体 (2)“↓”:在溶液中的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1)宏观:反应物在反应条件下生成生成物 (2)数量:几个反应物分子在反应条件下生成生成物分子 (3)质量:几份反应物在反应条件下生成几份生成物 三、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书写步骤 1.设:设所求量为 x 注:①通常求什么设什么;②x 后不带单位 2.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3.列:上:系数×相对分 子质量中:实际质 量下:列比例式 4.解:解出 x 的值 5.答:写出答案 例题 (2017?鼓楼二模)在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B 装置中剩余固体成分。

【查阅资料】①四氧化三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铁和水。 ②氯化铁能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③氧化亚铁和氧化铁不能被磁铁吸引,铁和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 【初步探究】装置中剩余固体全部是黑色的,并且都能被磁铁吸引。 【猜想与假设】猜想 1:固体成分是四氧化三铁;猜想 2:。 【探究与结论】小华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她认为若固 体全部溶解, 没有气泡冒出,则猜想 1 正确;若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冒出,则猜想 2 正确。 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与拓展】 ①小张根据查阅资料所得的信息分析得出:“小华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 足量的稀盐酸,若固体全部溶解,没有气泡冒出,就认为剩余固体是四氧化三 铁”的结论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 ②若将 B 装置中剩余的黑色固体 20.3g,经过一系列转化,全部变为氧化铁(设转化过程中铁元素无损耗), 增加的质量为 x,则 x 的取值范围为。 【分析】加热条件下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 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和水反应生成蓝色固体 五水硫酸铜;铁能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

初三化学单元测试卷

初三化学1-2单元练习卷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0分 1、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的是( ) A. 培养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 B. 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质人造纤维 D. 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2、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3、下列现象中最能说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 A. 剧烈燃烧 B. 火星四射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黑色固体 4、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颜色、状态 B.可燃性 C. 溶解 性D.熔点、沸点 5.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 B、电灯发光 C、燃放烟花爆竹 6. 下列物质不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氧气 B 、河水C 、五氧化二磷 7、下列对蜡烛燃烧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蜡烛燃烧火焰为红色,白蜡烛燃烧火焰为黄色 B、蜡烛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C、蜡烛燃烧产生热量 D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C、 木炭在氧中燃烧发出红光D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红 磷燃烧生成大量的白雾 9. 下列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有 A、集气瓶B 、蒸发皿C 10. 正确量取15mL液体,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①5mL量筒②10mL量筒③20mL量筒④胶头滴管 A、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④ D 、只用③ 11.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正确操作是() A、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 B、为避免试管内液体外流,加热时试管不能倾斜 A.取用液体B 50 =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取用固体C ?读取液体体积 ( ) D、锅炉爆炸 ( ) D 、二氧化碳 () 1s后取出,外层碳化最严重 ( ) () 、烧杯D 、试管

(完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详解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考试时间为45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3分) 1.下列对水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在河水中加入明矾可除去所有杂质 B.提倡长期用纯水烧菜、煮饭等 C.水体有自净能力,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D.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考虑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碘酒B.蒸馏水C.空气D.石油 3.过滤时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蒸发皿、量筒、玻璃棒B.烧杯、漏斗、玻璃棒 C.漏斗、试管、玻璃棒D.试管、酒精灯、烧杯 4.下列方法中,可使海水转化为饮用水的是()。 A.过滤B.静置沉淀C.吸附D.蒸馏 5.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入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取的方法和顺序为()。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①④D.①③④ 6.下列关于硬水与软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长期饮用硬水可以补钙,对人体健康有益无害B.软水是一种纯净物 C.可以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D.过滤可以使硬水变成软水7.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氧气 C.正、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是l∶2 D.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8.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单质,后者是氧化物的是()。 A.O2、KMnO4B.H2、Fe2O3C.H2O、Cu D.S、H2SO4

9.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含有亚硝酸钠NaNO2的工业用盐所致,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5 B.+4 C.+3 D.+2 10.丙氨酸(C3H7NO2)是一种氨基酸。下列有关丙氨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丙氨酸是一种氧化物 B.丙氨酸中碳和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6∶7 C.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9 D.丙氨酸分子中碳、氢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7 11.下列做法中,不能节约用水的是()。 A.淋浴擦肥皂时暂时关上喷头B.农业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 C.水龙头坏了,及时修理D.用水管不间断地冲洗汽车 二、填空题(共51分) 12.指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 2O ;O2;2H2,。 13.用名称或化学符号填空: (1)I ;(2)2个汞原子;(3)3个硫酸根离子;(4)二氧化硅中硅元素显+4价;(5)氦气。 14.在生活中,为了得到无色、无味的水,通常会利用(填物质名称)对水进行吸附;为了得到澄清透明、无肉眼可见物的水,通常会加入絮凝剂(填物质名称)。在实验室里,常用到静置、吸附、过滤、蒸馏等操作,其中吸附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操作是。 15.(1)如下图所示是表示物质分类和转化关系,请用物质类别、变化类型和具体物质名称完成下列空白。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①化学变化中的〝一定不变〞: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元素种类、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一定不变;②化学变化中的〝一定改变〞;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定改变;③化学变化中的〝可能改变〞:分子数目可能改变。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利用这一定律可以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由此可以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 三。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应用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数目相等,推断反应物或生物的化学式。 〔2〕某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可求出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四。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②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 五。化学方程式定义

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书写原那么:①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方法:①正确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②配平化学方程式,然后将连线改为等号;③注明化学反应的条件及生成物的状态等。 六。纯净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有关纯净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比较简单,但解题时要把握好三个要领,抓住三个关键,注意一个事项。 三个要领: 〔1〕步骤要完整; 〔2〕格式要规范; 〔3〕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 〔1〕准确书写化学式; 〔2〕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3〕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本卷须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统一〔必须是质量单位,如果给出体积需根据密度换算成质量〕。

初三化学1-2单元测试卷

初三化学1-2单元练习卷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0分 1、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的是() A.培养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 B.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质人造纤维 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2、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液体B.取用固体C.读取液体体积D.检查装置气密性 3、下列现象中最能说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剧烈燃烧 B.火星四射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黑色固体 4、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状态 B.可燃性 C.溶解性 D.熔点、沸点 5.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 B、电灯发光 C、燃放烟花爆竹 D、锅炉爆炸 6.下列物质不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氧气 B、河水 C、五氧化二磷 D、二氧化碳 7、下列对蜡烛燃烧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红蜡烛燃烧火焰为红色,白蜡烛燃烧火焰为黄色 B、蜡烛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C、蜡烛燃烧产生热量 D、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外层碳化最严重。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木炭在氧中燃烧发出红光 D、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的白雾 9.下列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有 ( ) A、集气瓶 B、蒸发皿 C、烧杯 D、试管 10.正确量取15mL液体,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 ) ①5mL量筒②10mL量筒③20mL量筒④胶头滴管 A、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只用③ 11.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正确操作是 ( ) A、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 B、为避免试管内液体外流,加热时试管不能倾斜 C、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在试管的中下部小心地加热 D、将液体加热至沸腾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 1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 A、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应该先进行预热 B、滴瓶上的滴管用完后直接放回滴瓶 C、使用酒精灯前,必须向酒精灯里添满酒精 D、量筒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13.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 B、食品的包装是充氧以防腐 C、稀有气体充入灯管形成霓虹灯 D、二氧化碳气体能作大棚肥料 14.不属于空气质量日报的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可吸入颗粒物 D、二氧化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整理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评价试卷 一、我会选(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食物腐烂 B 、轮胎爆炸 C 、西瓜榨汁 D 灯泡通电发光,久了会变黑。 2、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可燃性 B 、挥发性 C 、溶解性 D 、导电性 3、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有许多发明创造。在我国古代的许多发明中不属于化学工艺的是 A 、酿酒 B 、黑火药 C 、指南针 D 、烧制陶瓷 4、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生的变化是 A 、只发生物理变化 B 、只发生化学变化 C 、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 D 、只是状态发生变化 5、李明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水蒸气 D 、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6、小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 、 建立假设 B 、 收集证据 C 、 设计实验 D 、 作出结论 7、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 、发出强白光 B 、放出大量热 C 、镁条减少 D 、有白色固体生成 8、实验时,不宜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仪器是 A 、试管 B 、集气瓶 C 、量筒 D 、烧杯 9、下列对蜡烛燃烧过程中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 、火焰分为三层 B 、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 、蜡烛逐渐变短 D 、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10、下列实验操作中,两者必须接触的是 A 、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与试管。 B 、向试管中加入液体药品时,试剂瓶口与试管口。 C 、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试管与酒精灯芯。 D 、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试管与手。 1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 、发光放热 B 、有新物质生成 C 、有气体生成 D 、颜色、状态发生改变 1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13 A B C 14 A 、嘴嚼米饭时有甜味(物理变化) B 、玻璃窗破裂(化学变化) C 、用清洁球擦洗锅上的水垢(物理变化) D 、水加热后变为水蒸气(化学变化) 15、某同学用量筒取一定量水,平视读数为20ml ,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12ml 。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水的体积是 点燃酒精灯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易错能力提升卷含答案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易错能力提升卷含答案 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 1.过氧乙酸(C2H4O3)是常见的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中含有O3分子B.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6%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g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2:4:3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条的质量等于它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B.蜡烛燃烧时逐渐变短,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D.12 g碳和16 g氧气反应,可生成28 g二氧化碳 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是生成物B.测得反应后丁的质量为4g C.乙可能是催化剂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待测值为0.6 B.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 C.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 D.甲一定是化合物 5.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

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8 32 5 4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16 X 5 24 A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 .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甲、丁两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2:5 D .X 值为28 6.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反 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 A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 B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D .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 7.2018 年 10 月 28 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第三次试海成功。用到的金属钛主要通过下列 反应制得: ①2FeTiO 3+6C+7Cl 2═2X+2TiCl 4+6CO ,②TiCl 4+2Mg ═Ti+2MgCl 2.则 X 的化学式为( ) A .FeCl 3 B .FeCl 2 C .Fe 2O 3 D .FeO 8.对于复分解反应:X+2NaOH=2Y+Cu (OH )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相对分子质量大小:X Y > B .X 一定是2CuCl C .Y 可能是2H O D .Y 可能是24Na SO 9.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 .AlO ﹣﹣氧化铝 B .2N ﹣﹣2个氮元素 C .H +﹣﹣1个氢离子 D .Cl 2﹣﹣2个氯原子 10.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B .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 .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个数比为2:3 D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1.过氧乙酸(C 2H 4O 3)是常见的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中含O 3分子 B .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4:3 C .分子中有9种元素 D .碳的质量分数为24%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标准答案)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作者:————————————————————————————————日期: 2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成冰,冰融化成水 B、鸡蛋变臭,人体呼吸 C、酒精挥发,酒精燃烧 D、铁生锈,电灯通电发光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共有体 B、医用的生理盐水 C、除去氧气后剩余的空气 D、雪碧饮料 3、我国城市及周围地区的环境中,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 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气 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D、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水蒸气 4、如图所示,等体积的甲乙两集气瓶内充满空气, 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碳,点燃使其充分 反应,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出的现象的是: A、甲瓶没有水流入,乙瓶中有水流入 B、甲、乙两瓶均有水流入 C、甲瓶中有水流入,乙瓶没有水流入 D、甲、乙两瓶均无水流入 5、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一定是: A、氮气 B、难溶于水,比空气轻 C、氧气 D 、难溶于 第 3 页共6页

水,比空气重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点燃后伸入氧气中产生大量白雾 B、铁丝伸入氧气中火星四射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 D、氧化反应未必是化合反应,而化合反应必定是氧化反应 7、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如下,正确顺序是: ①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气密性;④把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在试管口堵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 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从水中取出导管。 A、③④①⑤②⑥ B、③④①⑤⑥② C、④①③⑤②⑥ D、 ④①③⑤⑥② 8、如下图所示,点燃和熄灭酒精灯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正确量取8ml液体,应选用的最合适仪器有: ①5ml量筒②10ml量筒③50ml量筒④胶头滴管 A、①④ B、② C、③④ D、②④ 第 4 页共6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九上化学第一单元检测题(RJ)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其中第1~15小题,每小题2分,第16~20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下列内容都属于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的是( D ) 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③物体的运动规律 ④生物体生命的活动规律 ⑤物质的制取和用途 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②⑤ 2.人类认识化学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物质的出现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A ) ①火 ②青铜器 ③火药 ④纳米材料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③④① D .④③②① 3.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 A .设计实验 B .假设 C .观察 D .得出结论 4.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B ) A .木已成舟 B .火上浇油 C .量体裁衣 D .滴水成冰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C ) A .乙醇可作燃料 B .氮气用作保护气 C .金刚石用于制玻璃刀 D .氧气用于炼钢 6.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化学式是CuSO 4·5H 2O ,胆矾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无水CuSO 4;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中都要应用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到的是( A ) A .制法 B .物理性质 C .化学性质 D .用途 7.下列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D ) A .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 B .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C .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 .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布盖灭 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C ) A .称量药品时,将药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 B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 C .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 D .用后的药匙没有擦拭就去取另一种药品 9.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不正确的操作是( D ) A .试管与桌面成45°角 B .酒精灯中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 C .加热时要先进行预热 D .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下部 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A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 3 B .取用块状固体时可直接用手拿 C .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考点复习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考点复习题及答案 质量守恒定律 自主学习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为 _____________,一定不变的为_____________,可能改变的为( ) ①分子的种类②分子的组成③物质的种类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的种类⑥原子的种类⑦各原子的数目及原子总数⑧物质的质量总和 A.⑤⑥⑦⑧ B.①②③ C.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A C 2.加热ag氯酸钾和6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到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得到cg氯化钾,则生成氧气质量为( ) A.(a+b)g B.(a+b-c)g C.(a-c)g D.(b-c)g

答案:C 3.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是我们的义务,下列不属于伪科学的是( ) A.用催化剂将水变为油 B.人可用眼睛直接观察到氧气分子 C.人可发功将铁变成金 D.水可以灭火 答案:D 4.某化合物X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被氧化的方程式为;4X+5O2 4NO+6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化学式为( ) A.N2H2 B.NH2 C.NH4 D.NH3 答案:D 5.铝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铝,则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为( )

A.27∶32:102 B.27∶32∶59 C.9∶8;17 D.108:96:204 答案:CD 基础巩固 6.镁条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加热(含空气),能正确表示容器物质总质量变化情况的是( ) 答案:B 7.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A.物质种类 B.元素化合价 C.元素种类 D.原子数目 答案:A 8.下列说确的是(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 L氢气和1 L氧气反应能生成2L水 B.蜡烛完全燃烧后,蜡烛没有了,这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