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佳一数学2016年春季精英版教案 六年级-6 列表法、还原法

佳一数学2016年春季精英版教案 六年级-6 列表法、还原法

佳一数学2016年春季精英版教案 六年级-6 列表法、还原法
佳一数学2016年春季精英版教案 六年级-6 列表法、还原法

第6讲列表法、还原法

[教学内容]

《精英版数学思维训练教程》春季版,6年级第6讲“列表法、还原法”。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继续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到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2.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数学思考

1.使学生经历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并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会通过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经历应用列表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感知数学的应用价值。问题解决

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从中发现规律,使学生掌握用列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

1.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初步建立自我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用列表法和还原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体会解题的策略与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

动画多媒体语言课件、透明玻璃水杯和水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答案: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同学们,今天的课就到这里,我们主要学习了用列表法来解

答案:

例1:100条线段最多能将长方形分成5051个部分。例2:342个

例3:甲筐30千克乙筐18千克

例4:甲8千克、乙14千克、丙26千克

例5: 10次

拓展练习:

1、4种

2、9次

3、22个

4、36位

5、甲30枚乙17枚丙9枚丁8枚

2016年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试卷-答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小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26分 1.遇到火灾我们应该拨打(119 )。 2.家人病重应该拨打(120 )。 3.遇盗应该拨打( 110 )。 4.我们一周上( 1 )节综合实践课。 5.重庆火锅有(麻)、(辣)、(烫)的突出特点。 二.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3分,共54分) 1.上网是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 2.我们不能随便听信谣言,应该做信息的主人。(√) 3.综合实践课就是美术课。(×) 4综合实践活动只能以小组形式进行。(×) 5.植物是绿色食品,可以随便吃。(×) 6.上体育课穿不穿运动服和运动鞋无所谓。(×)

7.遇到劫匪我们应该拨打110。(√) 8.郊游时遇到突发事件我们应该镇定,听从老师的指挥。(√) 9.任何蘑菇都不能吃。(×) 10.拱型具有稳定性。(√) 11.放学后,一个自称是爸爸朋友的陌生人来接我回家,我高高兴兴的跟他走了。(×) 12.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们的中秋节。(√) 13.一月一日是国庆节。(×) 14.上下楼梯应该靠右行。(√) 15.冬季用煤炭取暖,应该关闭窗户。(×) 16.我们可以用湿布擦电视。(×) 17.人人都潜藏着智能,我们应该要发掘。(√) 18.重庆火锅以麻、辣、烫而出名。(√)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一个人在家时,如果遇到陌生人要强行进入,你应该怎么办?( C ) A.开门让他近来 B、紧张的不知所措。

C、立即到窗口大喊或者拨打110。 2.准许人通过人行道的指示灯是( B ) A 红灯亮 B 绿灯亮 C 黄灯亮 3.如果发现邻居家发生火灾你应该拨打( B A、 110 B、119 C 122 4、放置时间(B )的食品,不能食用。 A、短 B 、过长 C、不久 5.如果发现小朋友要假报警时,你应该(C )。 A、配合他 B、不理他 C、制止他 6.小学生不能到(B )去玩。1. 2. 3. 4. 5. A、公园 B、建筑工地 C、图书馆 7.校园里的植物落叶,落在( A )的,只剩下叶脉,没有叶肉。 A、花台里 B、水泥地板上 C、石头上 8.3月12日是(B )。 A、劳动节 B、植树节 C清明节 9.下面哪块泥胚更结实。(A ) A、加了稻草的 B、没有加稻草的 10.在外面不能吃(A )给的东西。 A、陌生人 B 、家人 C、老师

六年级上册奥数第12讲 倒推法解题

第12讲倒推法解题讲义 专题简析 倒推法解题是从最后的结果出发,运用加和减、乘和除之间的互逆关系,从后往前一步一步地推算,直到找到最初的数据,这种方法又常被称为“还原法”。适合用倒推法解题的数学问题常满足以下条件:已知最后的结果和到达最后结果时的每一步具体的过程。 例1、筑路队修一段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又100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还剩500米。这段公路全长多少米? 练习:1、一堆煤,上午运走,下午运的比余下的还多6吨,最后剩下14吨还没有运走。这堆煤原有多少吨? 2、用拖拉机耕一块地,第一天耕了这块地的又2公顷,第二天耕的比余下的多3公顷,还剩下35公顷没有耕。这块地共有多少公顷? 3、一批水泥,第一天用去多1吨,第二天用去余下的少2吨,还剩下16吨。原来这批水泥有多少吨?

例2、王大伯屋后有一棵桃树。他孙子每天从树上摘下一些桃子和邻居的小伙伴分着吃,第一天摘下桃子总个数的合,以后8天分别摘下当天树上现有桃子的、、、…、,摘了9天,树上还留下10个桃子。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子? 练习:1、把一根绳子对半剪开,再取其中一段对半剪开,这样剪了四次,剩下的正好是1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2、《九章算术》中有一道题:“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持米几何?”题意是:有人背米过关卡,经过外关时,用全部米的纳税,过中关时用所余米的纳税,经过内关时用再余米的纳税,最后还剩下5斗米。这个人原来背多少斗米出关? 3、仓库里存粮若干吨,第一次运出总数的又4吨,第二次运出余下的又3吨,第三次运出余下的又5吨,最后还剩下12吨。这个仓库原有粮食多少吨?

2016-2017六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2016-2017六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 学校: 年级: 姓名: 一、填空(共20分,其中第1题、第2题各2分,其它每空1分) 1、31 2 吨=( )吨( )千克 70分=( )小时。 2、( )∶( )=40 ( ) =80%=( )÷40 3、( )吨是30吨的13 ,50米比40米多( )%。 4、六(1)班今天出勤48人,有2人因病请假,今天六(1)班学生的出勤率是( )。 5、0.8:0.2的比值是( ),最简整数比是( ) 6、某班学生人数在40人到50人之间,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6,这个班有男生( )人,女生( )人。 7、从甲城到乙城,货车要行5小时,客车要行6小时,货车的速度与客车的速度的最简比是( )。 8、王师傅的月工资为2000元。按照国家的新税法规定,超过1600元的部分应缴5%个人所得税。王师傅每月实际工资收入是( )元。 9、小红15 小时行3 8 千米,她每小时行( )千米,行1千米要用( )小时。 10、用一根长12.56米的绳子围成一个圆,这个圆的直径是( ),面积是( )。 11、在一块长10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铁板上,最多能截取( )个直径是2分米的圆形铁板。 12、请你根据图形对称轴的条数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在括号里填上适当 的图形名称。 圆、( )、( )、长方形。 二、判断(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7米的18 与8米的1 7 一样长。 ………………………… ( ) 2、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 3、1 100 和1%都是分母为100的分数,它们表示的意义完全相同( ) 4、5千克盐溶解在100千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5%。……( ) 5、比的前项增加1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1.1。……( ) 三、选择(5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若a 是非零自然数,下列算式中的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 a × 58 B. a ÷ 58 C. a ÷ 32 D. 32 ÷a 2、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37 米,第二段占全长的3 7 ,两段相比( )。 A. 第一段长 B. 第二段长 C. 一样长 D. 无法确定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基础知识+课文讲解一、我会写 莹:yíng(晶莹、莹白、蓝莹莹) 裹:guǒ(包裹、裹着、裹足不前) 篮:lán(花篮、竹篮、篮球) 蔼:ǎi(蔼然、和蔼、和蔼可亲) 资:zī(资本、资费、资格) 矿:kuàng(铁矿、铁矿、煤矿) 慷:kāng(慷慨) 慨:kǎi(慨然、慨叹、感慨) 贡:gòng(贡献、贡品、进贡) 滥:làn(滥用、滥伐、宁缺勿滥) 基:jī(基础、基本、基金) 睹:dǔ(目睹、熟视无睹、先睹为快) 二、多音字 空:kōng(空话)kòng(空地) 难:nán(困难)nàn(难民) 供:gōng(供应)gòng(供品) 处:chǔ(处理)chù((处处) 三、近义词 遥望——眺望晶莹——明亮枯竭——干枯 和蔼——慈祥渺小——微小恩赐——赏赐 慷慨——大方节制——限制贡献——奉献 毁坏——破坏感叹——感慨指望——渴望 威胁——胁迫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四、反义词

晶莹——晦暗节制——放纵渺小——巨大 慷慨——吝啬指望——失望枯竭——充足 随意——慎重和蔼可亲——冷若冰霜 五、理解词语 遨游:漫游;游历。 晶莹:光亮而透明。 和蔼可亲:指说话、待人态度和气,让人容易接近。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资源: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来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恩赐:原指帝王给予赏赐,现泛指因怜悯而施舍(多含贬义)。 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枯竭:(水源)干涸;断绝。 滥用:胡乱地或过度地使用。造句:滥用抗生素会使人体的免疫力下降。 证明: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 感叹:有所感触而叹息。 六、句子解析 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地球是人类及其他生命繁衍的地方,地球与世间万物是不可分割的,读起来极富感染力。 2.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矿物资源为例,具体地说明了地球上矿物资源生成非常不易,而且是有限的,提醒我们珍惜资源,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会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3.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本来”是“原先、先前”的意思,用在这里说明水资源等自然资源以前是可以再生的,但由于人类的破坏,变成不能再生了,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人教版2016-2017年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2016-2017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___________ 一、填空(共20分,其中第1题、第2题各2分,其它每空1分) 1、31 2 吨=( )吨( )千克 70分=( )小时。 2、( )∶( )=40 ( ) =80%=( )÷40 3、( )吨是30吨的13 ,50米比40米多( )%。 4、六(1)班今天出勤48人,有2人因病请假,今天六(1)班学生的出勤率是( )。 5、0.8:0.2的比值是( ),最简整数比是( ) 6、某班学生人数在40人到50人之间,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6,这个班有男生( )人,女生( )人。 7、从甲城到乙城,货车要行5小时,客车要行6小时,货车的速度与客车的速度的最简比是( )。 8、王师傅的月工资为2000元。按照国家的新税法规定,超过1600元的部分应缴5%个人所得税。王师傅每月实际工资收入是( )元。 9、小红15 小时行3 8 千米,她每小时行( )千米,行1千米要用( )小时。 10、用一根长12.56米的绳子围成一个圆,这个圆的直径是( ),面积是( )。 11、在一块长10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铁板上,最多能截取( )个直径是2分米的圆形铁板。 12、请你根据图形对称轴的条数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图形名称。 圆、( )、( )、长方形。 二、判断(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7米的18 与8米的1 7 一样长。 ………………………………( )

2、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 ) 3、1 100 和1%都是分母为100的分数,它们表示的意义完全相同。( ) 4、5千克盐溶解在100千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5%。( ) 5、比的前项增加1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1.1。…( ) 三、选择(5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若a 是非零自然数,下列算式中的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 a × 58 B. a ÷ 58 C. a ÷ 32 D. 3 2 ÷a 2、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37 米,第二段占全长的3 7 ,两段相比( )。 A. 第一段长 B. 第二段长 C. 一样长 D. 无法确定 3、林场去年种植了10000棵树苗,年底抽查了其中的1000棵,死亡率是2%。你预计一下,林场种植的这批树苗的成活率是( )。 A. 20% B. 80% C. 2% D. 98% 4、一个饲养场,养鸭1200只,养的鸡比鸭多3 5 ,养的鸡比鸭多多少只?正 确的列式是( ) A. 12000×35 B. 1200+1200×35 C. 1200-1200×35 D. 1200÷3 5 5、要剪一个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的圆形纸片,至少需要面积是(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π取3.14)。 A. 12.56 B. 14 C. 16 D. 20 四、计算题(共35分) 1、直接写出得数5分 67 ÷3= 35 ×15= 2-37 = 1+2%= 78 ÷710 = 5÷23 = 43 ×75% = 78 ×4×87 = 16 +56 ×15 = 12 ×99+99×12 = 2、解方程9分 X -27 X=114 X ÷18 =15×23 40%X-14 =712

六年级奥数专项(用倒推法解题)

用 倒 推 法 解 题 【知识与方法】: 倒推法,即从后面的已知条件(结果)入手,逐步向前一步一步地推算,最后得出所需要的结论。这种方法对于解答一些分数应用题同样适用。 【例题精讲】 例题1:有一条铁丝,第一次剪下它的12 又1米;第二次剪下剩下的13 又1米;此时还剩下15米。这条铁丝原来长多少米? 模仿练习1:一堆水泥,第一次用去它的12 又3吨,第二次用剩下水泥的13 又3吨,第三次又用去第二次余下的14 又3吨,这时这堆水泥正好剩下3吨。这堆水泥原来有多少吨? 例2:甲、乙两仓库各存粮若干,先将乙仓库中存粮的15 运到甲仓库,再将甲仓库此时存粮的14 运到乙仓库,这时甲仓库有粮食600吨,乙仓库有粮食720吨。那么,原来甲仓库和乙仓库中各存粮多少吨? 模仿练习2:三只猴子分一筐桃,第一只猴子分得全部桃子的27 多12个,第二

只分到余下的23 少4个,第三只分到20个。这筐桃子共有多少个?(竞赛决赛试题) 例3:李老师在黑板上写了若干个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1、2、3、……。后来擦掉其中一个,剩下的数的平均数是10.8。那么,被擦掉的那个自然数是多少? 模仿练习3:☆黑板上写着从1开始的若干个连续自然数,擦去其中的一个后。 其余各数的平均数是35517 。擦去的数是多少?(奥赛初赛A 卷试题) 例4:有一种细胞,每秒钟分裂成2个,两秒钟可分裂成4个,3秒钟可分裂成8个…在瓶中开始放进1个这样的细胞,刚好1分钟后就充满整个瓶。如果一开始就放进8个这样的细胞,要充满整个瓶的41 ,需要多少秒? 模仿练习4:一种微生物,每小时可增加一倍,现在有一批这样的微生物,10小时可增加到100万个。那么增加到25万个需要多少小时?

第六章 氧化还原反应

第六章 氧化还原反应 一、选择题 1. 对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各组中正确的关系式应是…………………… ( ) (A) m r G ?>0; E <0;K <1 (B) m r G ?>0; E >0;K >1 (C) m r G ?<0; E <0;K >1 (D) m r G ?<0; E >0;K <1 2. 在-272O Cr + I - + H + ?→? Cr 3+ + I 2 + H 2O 反应式中,配平后各物种的化学计量数从左至右依次为……………………………………………………………………… ( ) (A) 1,3,14,2,12 1,7 (B) 2,6,28,4,3,14 (C) 1,6,14,2,3,7 (D) 2,3,28,4,121,14 3. 常用的三种甘汞电极,即(1) 饱和甘汞电极 (2) 摩尔甘汞电极 (3) 0.1 mol ·dm -3 甘汞电极,其电极反应为:Hg 2Cl 2(s) + 2e - = 2Hg(l) + 2Cl -(aq),在25℃ 时三种甘汞电极的 ?的大小次序 为…………………………………………………………………… ( ) (A) 1?> 2?> 3? (B) 2?> 1?> 3? (C) 3?> 2?> 1? (D) 1?= 2?= 3? 二、填空题 4. 已知: ?(Cl 2/Cl -) = 1.36 V , ?(O 2/H 2O) = 1.23 V ,但电解NaCl 水溶液的石墨阳极放出的是氯而不是氧。事实上只产生痕量氧,这是由于 。 5. 在298K ,101.3kPa 的条件下,在酸性溶液中, ?(H +/H 2)为_____________V ;在碱性溶液中, ?(H 2O/H 2,OH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V 。 6. 有下列几种物种:I -、NH 3·H 2O 、CN - 和 S 2- ; (1) 当________________存在时,Ag + 的氧化能力最强; (2) 当________________存在时,Ag 的还原能力最强。 (K sp (AgI) = 8.51 ? 10-17,K sp (Ag 2S) = 6.69 ? 10-50, K 稳(Ag(NH 3)+ 2) = 1.1 ? 107, K 稳(Ag(CN)- 2) = 1.3 ? 1021 ) 三、计算题 7. 用计算说明酸性条件下([H 3O +] = 1.0 mol ·dm -3),Ag 能把FeCl 3水溶液中的Fe 3+还原成Fe 2+的原因。写出相应方程式,计算相应平衡常数。 ?(Ag +/Ag) = 0.80 V ?(Fe 3+/Fe 2+) = 0.771 V K SP (AgCl) = 1.77 ? 10-10 四、问答题 8. 在碱性溶液中,多硫化物离子-2 S x 与-3BrO 离子起氧化—还原反应,产物为-24SO 和Br - 离子。在反应中,所消耗的-3BrO 离子与OH - 离子之比为2:3。试求x 值,并写出离子方程式。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 六年级数学试卷 (总分100分 ) 一、书写。(2分) 要求:①蓝黑墨水钢笔书写。②卷面整洁。③大小适当。④行款正确。 二、认真读题,谨慎填空。(每空0.5分,共16分) 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分数。 ( )( ) ×( )( ) =( ) ( ) 2. 把73 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3份,每份长( )米,其中一份占全长的( )( ) 。 3. 10÷( )= 0.4 =( ) ( ) =( ):20=( )%。 4.( )米比20米短 1 5 米; ( )米比20米长 1 5 。 3m 是5m 的( )% ( )吨的10%是25吨 5.“小明体重比爸爸的体重轻15 8 ”这句话中把( )看作单位“1”, 数量关系式是:( )×( )=小明体重;如果小明的体重是35千克,那么爸爸的体重是( )千克。 6. 10吨花生可榨3.5吨花生油,花生的出油率是( ),榨一吨花生油需要( )吨花生。 7 . 5 2 ∶20的比值是(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8.要运10吨水泥,如果每次运它的51,( )次可以运完;如果每次运5 1 吨, ( )次可以运完。

9.学校把栽38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两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5人,二班有50人。六年级一班栽树( )棵,六年级二班栽树( )棵。 10.用圆规画一个周长为12.56cm 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 11.某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35 ,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女生 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12.把一个直径是2厘米的圆分成若干等份,剪开后,照右图的样子拼起来,拼成图形的面积是( ) 平方厘米。拼成图形的周长比原来圆的周长增加( )厘米。 13. 1=12 1+3=22 根据左边各式的规律填空: 1+3+5=32 ⑴ 1+3+5+7+9+11+13=( )2。 1+3+5+7=42 ⑵从1开始,( )个连续奇数相加的和是202 。 三、仔细推敲,认真诊断。(正确的打上“√”,错误的打上“×”。)(5分) 1.圆的周长一定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 ( ) 2. a 和b 都是非零自然数,已知a × 76=b ÷7 6 ,则b

六年级奥数专题讲义:倒推法解题

六年级奥数专题讲义:倒推法解题 一、知识要点 有些应用题如果按照一般方法,顺着题目的条件一步一步地列出算式求解,过程比较繁琐。所以,解题时,我们可以从最后的结果出发,运用加与减、乘与除之间的互逆关系,从后到前一步一步地推算,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叫倒推法。 二、精讲精练 【例题1】一本文艺书,小明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3,第二天看了余下的3/5,还剩下48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思路导航】从“剩下48页”入手倒着往前推,它占余下的1-3/5=2/5。第一天看后还剩下48÷2/5=120页,这120页占全书的1-1/3=2/3,这本书共有120÷2/3=180页。即48÷(1-3/5)÷(1-1/3)=180(页) 答:这本书共有180页。 练习1: 1.某班少先队员参加劳动,其中3/7的人打扫礼堂,剩下队员中的5/8打扫操场,还剩12人打扫教室,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少先队员? 2.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第一天走了全程的3/8,第二天走了余下的2/3,第三天走了250千米到达乙地。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3.把一堆苹果分给四个人,甲拿走了其中的1/6,乙拿走了余下的2/5,丙拿走这时所剩的3/4,丁拿走最后剩下的15个,这堆苹果共有多少个? 【例题2】筑路队修一段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5又100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2/7 ,还剩500米,这段公路全长多少米? 【思路导航】从“还剩500米”入手倒着往前推,它占余下的1-2/7=5/7,第一天修后还剩500÷5/7=700米,如果第一天正好修全长的1/5,还余下700+100=800米,这800米占全长的1-1/5=4/5,这段路全长800÷4/5=1000米。列式为: 【500÷(1-2/7)+100】÷(1-1/5)=1000米 答:这段公路全长1000米。 练习2: 1.一堆煤,上午运走2/7,下午运的比余下的1/3还多6吨,最后剩下14吨还没有运走,这堆煤原有多少吨? 2.用拖拉机耕一块地,第一天耕了这块地的1/3又2公顷,第二天耕的比余下的1/2多3

【人教版】2015-2016年六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 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36千克比( )千克多12,比( )千克少12 。 (2)( )米的25 是12米,5米的 ( )( )是3 7 米。 (3) A 的1 4 与B 的15相等,如果A 是100,B 是( )。 (4)一件工作,8小时完成,每小时完成这件工作的(——), 3小时完成这件工作的(——)。 (5)把2 1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10段,每段是全长的(—), 每段长( )米。 (6)一根钢管,用去它的4 3 后,还剩下6米,用去了( ) 米。 (7)比一比,在○里填上“>”“<”或“=”。 57÷4○57 910÷34○910 13÷2 3○13 512÷1○512 16÷15○15÷16 78÷14○7 8 ÷4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4分) 1.同样长的两根绳子,第一根用去它的4 1 ,第二根用去4 1米, 剩下的相比较( )

A 、一样长 B 、第一根剩下的长 C 、第二根剩下的长 D 、无法比较 2.一套西装调价,先上调18,再下调18 ,现在的价格( ) A. 比原价提高了 B. 比原价降低了 C. 与原价相同 D. 无法确定 3.一个大于0的数除以( )所得的商比被除数大。 A. 真分数 B. 假分数 C. 1 D. 0 4.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5 3,则男生人数相当于女生人数的( )。 A 、5 2 B 、12 1倍 C 、3 2 三 、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10克盐溶解在100克水中,这时盐和盐水的比是1:10。( ) 2.比的前项乘5,后项除以5 1。比值不变。( ) 3.男生比女生多5 2,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7:5. ( ) 4.5 9既可以看作分数,也可以看成一个比。( ) 5.任何数都有对应的倒数。 ( ) 四、计算。

2016-2017学年六年级上学期去年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春学期小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六年级数学科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神舟”九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周约42230千米,这个数是 米; 改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 万米; 2.我的身高大约是16 ,我的房间面积大约是16 ; 3.两个正方体的棱长之比是2:3,这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比是 ,这两 个正方体的体积之比是 ; 4.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就是中国领土,钓鱼岛距福建省福州市约38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用20厘米表示38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5.圆锥形容器高12cm ,容器中盛满水。如果将水全部倒入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中,则水面高是 cm ; 6.“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色。”诗中“春”字出现的次数占全诗总字数的 %; 7.一项工作,甲队单独做10天完成,乙队用同样的时间只能完成全部工作的2 3 , 甲、乙两队合做这项工作要 天完成。 8.如果 a 1= b a =1 4 ,那么a = ,b = ; 9.如图所示的线段图(单位:厘米) , ,则图中所有线段的和是 ; 10.下面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请填在每幅图下面的括号中。 二.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计20 分) 1.“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到水下7020米,那么“蛟龙号”下潜的平均速度与下潜的时间(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2.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它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如果π取3,则这个圆柱 的体积是( )。 A .24; B .72; C .144. 3.和你跑步速度最接近的速度是( ) A .0.75米/秒; B .7.5米/秒; C .7.5米/分。 4. 算式1÷1.5的结果为( )。 A .1.5; B .1015; C .3 2 。 5.下面的判断中,正确的个数为( )个。 ①.小数都比1小; ②.整数的最低位是个位,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十分位; ③.a 是整数,它的倒数是a 1 ; ④.虽然5和5.0大小相等,但意义不相同; ⑤.2是唯一的一个偶数质数。 A .3; B .4; C .5. 6.袋子里有8个小球,上面分别写有数字2、3、4、5、6、7、8、9,小明和 彬玩摸球游戏,下面的游戏规则对双方公平的是( )。 A .任意摸一球,摸到的小球上面写质数小明胜,合数小彬胜; B .任意摸一球,2的倍数小明胜,3的倍数小彬胜; C .任意摸一球,小于5小明胜,大于5小彬胜。 7.方程82 1 =x 的解为( )。 A .4; B .16; C .4和16. 8. 三角形中最大的一个内角一定( )。 A .不能小于60°; B .大于90°; C .等于120°。 9. 合唱队有女生20人, ,有男生多少人?列式为:20+12,横线处的条件是( )。 A .比男生多12人; B .比男生少12人; C .男生比女生少12人。 10.大李今年a 岁,小王今年是(15-a )岁,过n 年后,他们相差( )岁。 A .15; B .n ; C .15+n 。 三.计算题(共计27分) 1.直接填得数(5分) 10.8÷0.9= 1.5×0.25= 50%×3.2= 143 2 73??= 9-2÷8= 2.8÷0.25= 1332-199= 2÷23131÷-= 11.25-4 1= =?+6)61 31( 4 3 ( )条 ( )条 ( )条 ( )条 六年数学期末 第一页

六年级奥数专项用倒推法解题

六年级奥数专项用倒推 法解题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用倒推法解题 【知识与方法】: 倒推法,即从后面的已知条件(结果)入手,逐步向前一步一步地推算,最后得出所需要的结论。这种方法对于解答一些分数应用题同样适用。 【例题精讲】 例题1:有一条铁丝,第一次剪下它的1 2 又1米;第二次剪下剩下的 1 3 又1米;此时还 剩下15米。这条铁丝原来长多少米 模仿练习1:一堆水泥,第一次用去它的1 2又3吨,第二次用剩下水泥的 1 3又3吨,第三 次又用去第二次余下的1 4又3吨,这时这堆水泥正好剩下3吨。这堆水泥原来有多少吨 例2:甲、乙两仓库各存粮若干,先将乙仓库中存粮的1 5运到甲仓库,再将甲仓库此时 存粮的1 4运到乙仓库,这时甲仓库有粮食600吨,乙仓库有粮食720吨。那么,原来甲 仓库和乙仓库中各存粮多少吨 模仿练习2:三只猴子分一筐桃,第一只猴子分得全部桃子的2 7多12个,第二只分到余 下的2 3少4个,第三只分到20个。这筐桃子共有多少个(竞赛决赛试题) 例3:李老师在黑板上写了若干个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1、2、3、……。后来擦掉其中一个,剩下的数的平均数是。那么,被擦掉的那个自然数是多少 模仿练习3:☆黑板上写着从1开始的若干个连续自然数,擦去其中的一个后。其余各 数的平均数是355 17。擦去的数是多少(奥赛初赛A卷试题)

例4:有一种细胞,每秒钟分裂成2个,两秒钟可分裂成4个,3秒钟可分裂成8个…在瓶中开始放进1个这样的细胞,刚好1分钟后就充满整个瓶。如果一开始就放进8个这样的细胞,要充满整个瓶的4 1,需要多少秒 模仿练习4:一种微生物,每小时可增加一倍,现在有一批这样的微生物,10小时可增加到100万个。那么增加到25万个需要多少小时 【巩固与提高】 1、小明今年的岁数加上10后,再扩大5倍,然后减去5,再缩小5倍,刚好是20岁。小明今年多少岁 2、甲、乙、丙三个数,从甲数中取出17加到乙数,从乙数中取出19加到丙数,从丙数中取出15加到甲数,这时三个数都是153,甲数原来是多少 3、一只猴子摘了一堆桃子,第一天它吃了这堆桃子的17 ,第二天它吃了余下桃子的16 ,第三天它吃了余下桃子的15 ,第四天它吃了余下桃子的14 ,第五天它吃了余下桃子的13 , 第六天它吃了余下桃子的12 ,这时还剩12只桃子,那么第一天和第二天猴子所吃桃子的 总数是多少(奥赛初赛试题) 4、学校将一批糖果发给甲、乙、丙、丁四个班。先将全部糖果的13 减去23 千克给甲班, 再把余下的14 加上12 千克给乙班,又把余下的一半给丙班,最后把剩余的一半加上12 千克 给丁班,这时学校还剩5千克。这批糖果有多少千克(邀请赛试题) 5、☆小明每分钟吹一次肥皂泡,每次恰好吹出100个。肥皂泡吹出之后,经过一分钟有一半破了,经过二分钟还有二十分之一没有破,经过两分半钟全部肥皂泡破了。小明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第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1)学习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说出课文的中心思想。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课通过几件具体事例,反映人物品质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积累描写鲁迅神态、动作的词语。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鲁迅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热爱劳动人民,憎恨旧社会,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人。 【教学重点】 1、教会给课文加小标题。 2、能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独立阅读教学策略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收集鲁迅逝世前后的资料。 2、熟读课文。 二、激趣导入 1、提起鲁迅先生,我国甚至世界上有许多人都知道,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深受人民的爱戴和称颂,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寻找答案。 (板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件出示鲁迅像) 2、快速读文,想想文题中的“我”是谁? 3、本文是周晔在鲁迅逝世九周年即一九四五年时写的回忆录。找出描写“我”在灵前行为的句子,指导朗读体会。揭示其与后几段的关系。 三、初读课文 1、自主读书(课文采用隔行分段的方法分为五段,看看各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要求:(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3、汇报交流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

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再读释疑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四、指导列小标题 1、讲列小标题的方法和要求。 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文章的段意概括出最简单的话和词语,二是从文中找出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句子和词语。 2、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小标题。 五、拓展练习 老师用课件展示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相关片段,谈谈体会。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导入课文 1、听写生字 2、复述课文 二、深入理解课文,品读感悟 1、回顾文章内容,了解“伯父”是怎样的人,并画出有关句子。(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原文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人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裏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千米的范围内,

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李剑波、蔡士魁,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重点理解“晶莹、和蔼、慷慨、枯竭”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结合关键语句了解课文讲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4.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六年级奥数倒推法解题

倒推法解题 考点、热点分析 有些应用题如果按照一般方法,顺着题目的条件一步一步地列出算式求解,过程比较繁琐。所以,解题时,我们可以从最后的结果出发,运用加与减、乘与除之间的互逆关系,从后到前一步一步地推算,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叫倒推法。 例题讲解 【例题1】一本文艺书,小明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3,第二天看了余下的3/5,还剩下48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练习1: 1.某班少先队员参加劳动,其中3/7的人打扫礼堂,剩下队员中的5/8打扫操场,还剩12人打扫教室,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少先队员? 2.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第一天走了全程的3/8,第二天走了余下的2/3,第三天走了250千米到达乙地。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例题2】筑路队修一段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5又100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2/7 ,还剩500米,这段公路全长多少米? 练习2: 1.一堆煤,上午运走2/7,下午运的比余下的1/3还多6吨,最后剩下14吨还没有运走,这堆煤原有多少吨? 2.用拖拉机耕一块地,第一天耕了这块地的1/3又2公顷,第二天耕的比余下的1/2多3公顷,还剩下35公顷,这块地共有多少公顷? 【例题3】有甲、乙两桶油,从甲桶中倒出1/3给乙桶后,又从乙桶中倒出1/5给甲桶,这时两桶油各有24千克,原来甲、乙两个桶中各有多少千克油?

练习3: 1.小华拿出自己的画片的1/5给小强,小强再从自己现有的画片中拿出1/4给小华,这时两人各有画片12张,原来两人各有画片多少张? 2.甲、乙两人各有人民币若干元,甲拿出1/5给乙后,乙又拿出1/4给甲,这时他们各有90元,他们原来各有多少元? 【例题4】甲、乙、丙三人共有人民币168元,第一次甲拿出与乙相同的钱数给乙;第二次乙拿出与丙相同的钱数给丙;第三次丙拿出与这时甲相同的钱数给甲。这样,甲、乙、丙三人的钱数相等,原来甲比乙多多少元钱? 练习4: 1.甲、乙、丙三个班共有学生144人,先从甲班调出与乙班相同的人数给乙班,再从乙班调出与丙班相同的人数到丙班。再从丙班调出与这时甲班相同的人数给甲班,这样,甲、乙、丙三个班人数相等。原来甲班比乙班多多少人?

2016年春六年级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3年春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测试题 一、填一填,相信你能行(每题2分,共20分) 1、四川汶川地震震造成损失一千五百一十六亿五千三百万元,这个数写作(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为(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是( )。 2、9:( )= 35 =30 ( ) =( )%=( )折 3、能同时被2、3和5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 ),把它分解质因数是( )。 4、育新小学六(2)班到校48人,请假2人,出勤率为( )%。 5、若y ÷4=x , 那么y 与x 成( )比例,如果y 3 =4 x ,x 与y 成( )比例。 6、一个钟时针长5cm ,从6:00走到12:00针尖走过的长度是( ),扫过的面积是( )。 7、一个圆柱削成了一个最大的圆锥体,体积减少了40dm 3,那么圆柱的体积是( )dm 3,圆锥的体积是( )dm 3。 8、一种微型零件的长是5mm ,画在图纸上长20cm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9、把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各10个放到一个袋子里,至少取( )个球就可以保证取到1个红球和1 个蓝球。 10、小王、小张和小李,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农民,一位是战士,已知小李比战士年龄大,小王和农民不同岁,农民比小张年龄小。小王是( ),小张是( )小李是( )。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因为12 >13 所以-12 >- 1 3 ( ) 2、方程就是等式,等式就是方程。 ( )。 3、一个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 ( )。 4、一个圆柱的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圆锥体积多2 3 ( )。 5、一项工程,甲独做10天完成,乙独做8天完成,甲、乙两队工作效率之比是 4:5 ( )。 三、火眼金睛选一选(每题2分,共10分) 1、棱长为1dm 的正方体可以切割成( )个棱长1cm 的小正方体。 A 、10 B 、100 C 、 1000 D 、10000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正方形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 B 、已知一个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则它们一定等底等高 C 、x 比y 多14 ,那么y 比x 少1 5 D 、用10倍的放大镜看100的角大小还是100 3、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711 米,第二段占全长的6 11 ,那么( ) A 、第一段长 B 、第二段长 C 、两段一样长 D 、不能确定 4、把5克盐放入50克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 ) A 、1:9 B 、1:8 C 、1:10 D 、1:11 5、在一幅扑克牌中,任意摸出一张牌是2的可能性是( ) A 、154 B 、113 C 、227 D 、152 四、神机妙算(共29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10.8-1.08= 40÷25%= 1÷32 ×3 2 = 598×101≈ 12÷45 +15 = 20×0.62= 35 ×14+35 = 60%:32 = 2、求x 的值(每题2分,共6分) (1)x-20%x=16 (2)13 :0.75=x 18 (3)2.5×40-3 4 x=55 3、列式计算(每题3分,共6分) (1)50减去30的56 ,所得的差去除1 5 ,商是多少? 120人 比男生少1 5 (2)女生 男生 ?人 乡镇________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命题人:谢坊镇新建小学 郭寿生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小学语文 第18课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18 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11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处”,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句子,把握文章主要观点。 3.学习作者围绕主要观点,从不同方面进行阐述,一步一步得出只有一个地球的结论。【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说明方法,体会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学习作者围绕主要观点,从不同方面进行阐述,一步一步得出只有一个地球的结论。 2.联系实际,让学生从心灵深处认识“只有一个地球”,从而树立起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识。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本课11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处”,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认识,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了解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句子,把握文章主要观点。【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比喻,引导看课文的图片) 3.朗读:地球是如此的可爱和美丽,如果让你们读,你们觉得应该读出怎样的感情?(喜爱,赞美;有没有同学自愿起来示范读一下的?再全班读一读,指导朗读) 容易破碎的原因: 1.自然资源容易枯竭,容易受到人类的破坏,造成生态灾难(第三、四段) 2.读一读具体段落语句 3.在这里提到了两类自然资源,分别是什么?不可再生与可再生资源 4.哪个同学给老师解释一下什么是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都有哪些? 5.对于不可再生资源,我们来齐读一遍第三段最后一句“但是……”有同学知道“不可节制”的意思吗,能否联系实际理解? 6.对于可再生资源,是否就可以无条件再生?不是!为什么?举手告诉我具体的句子。“本来”的意思是什么,去掉行不行,本来就是“原本原来”,原来可以也就是说——现在不可以,原因是——因为人类…… 7.所以:如果人类没有恰当的利用自然资源,随意毁坏,我们的资源必将会枯竭并且造成一系列的灾难 8.第三、四自然段,如果让你们读,你们觉得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轻柔的还是强烈?)——两段都有一个转折词语“但是”,语气加重和强调!特别是“但是”后面的句子,下面我们进行接读,老师读前面,你们从“但是”开始读起,我看哪个小组读出了强调的语气,各自反馈) 同学们,这篇课文是一篇科技小品文,在这两段中,作者就举了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例子来说明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这是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你们还知道其他常见的说明方法吗(课件: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引用),请同学们看看前面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第一段:打比方;第二段: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这一段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目的都是为了说明什么——地球的渺小) 是的,地球是渺小的,而且它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它是那么的容易破碎!如果它破碎了,我们能否到别的地方去?(不能)是的,请同学们看课文五到七(6) (7)(8)(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