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 格式:docx
- 大小:74.86 KB
- 文档页数:19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花卉产业发展的意见【法规类别】农业管理【发文字号】云政发[1998]117号【发布部门】云南省政府【发布日期】1998.07.02【实施日期】1998.07.0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花卉产业发展的意见(云政发[1998]117号一九九八年七月二日)各州、市、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花卉作为云南省生物资源开发工程的重点产业,经过几年的培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可望成为云南省的新兴骨干产业。
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花卉产业整体运作机制尚未形成,市场开拓不够,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滞后等,如不及时加以解决,将会制约整个花卉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为了进一步加大对花卉产业的培育力度。
为企业和花农营造最适宜的发展条件,省政府决定出台加快花卉产业发展的意见,请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
一、云南省花卉产业现状(一)优势资源初步形成优势产业。
云南具有发展花卉的资源优势,已得到国内外专家和花卉种植者的一致认可。
这一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世界上所有大宗商品花卉在云南都能找到适宜的生长地,且大多数品种都能实现周年、均衡、规模化生产;二是云南素有“植物王国”之称,花卉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有望培育出适应国内外市场的优质品种。
省委、省政府从实际出发,把生物资源开发工程列为全省着力培植的四大支持产业之一,纳入我省“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目标。
花卉作为生物资源开发工程的重点项目,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支持下,企业和花农积极参与,在4至5年的时间内迅速由农民自发种植和少数外资企业涉足的起步阶段发展成为全国第一大鲜切花生产省。
从1994年至今,我省鲜切花发展速度一直保持全国第一,鲜切花种植面积从1991年的240亩增加到1997年的15000亩。
国内外花卉市场发展趋势对比目录一、引言 (2)二、国内外花卉市场发展趋势对比 (3)三、中国花卉市场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 (5)四、花卉行业的分类 (7)五、国内外花卉市场竞争格局对比 (10)六、国内外花卉市场结构差异 (12)一、引言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公开渠道或根据行业大模型生成,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为了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全球花卉行业不断进行品种创新。
通过杂交育种、基因工程等技术手段,培育出更多花色丰富、花期长、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花卉新品种,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花卉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通过互联网平台,消费者可以更方便地购买到心仪的花卉产品,同时也能够获取更多的产品信息。
互联网技术还可以用于花卉种植的管理和监控,提高生产效率。
观赏型花卉是花卉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盆栽植物、鲜花、干花等。
这类花卉以观赏为主要目的,具有美化环境、装饰空间、净化空气等功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观赏型花卉在居室、办公室、公共场所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花卉行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产业规划等,为花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花卉作为生活必需品和装饰品,其消费需求不断增长。
未来,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花卉消费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二、国内外花卉市场发展趋势对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花卉行业作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广阔市场前景的产业,其发展势头迅猛。
国内外花卉市场发展趋势对比,不仅体现在市场规模的扩张,更在于消费理念、技术创新、产业融合等方面的差异与共性。
(一)市场规模及增长速度1、国际花卉市场发展趋势近年来,全球花卉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以欧洲、北美和亚洲为主的主要花卉消费区域驱动着全球花卉市场的快速发展。
我国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我国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1、我国花卉的种植规模不断壮大,产值持续攀升。
我国花卉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起,历经恢复发展、巩固提高、调整转型等不同阶段,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值持续攀升,逐步形成了现代花卉产业格局。
2021年,我国花卉种植面积达159万公顷,销售额2161亿元。
从主流品类来看,2021年全国蝴蝶兰盆栽产量7000万株,产地集中在广东、山东和江浙沪地区,全年行情一直保持理想状态。
近年来,电商平台加快了花卉产业转型升级,也催生了更多销售方式,激发了人们更强烈的购买欲望,花卉产业呈现更多新活力。
越来越多的花商、花店主开通抖音账号,重新经营淘宝店铺,开启直播卖货,大量花卉园艺品类网红博主也纷纷在各大平台营销推广花卉园艺产品。
2013年全国鲜花电商交易额12.1亿元,到2016年已达73.7亿元,年均增长83.03%。
2021年,花卉电商持续发力,电商群体需求较同期大幅增长,达到204.39%,成为各片区中入场交易人数增长率最高的版块,带动消费愈加明显。
2、我国花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趋势明显。
花卉产销数据的倍增不仅折射出社会进步、人们对花卉产品的旺盛需求,还体现了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花卉品种创新始终是我国花卉研究和产业发展的主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科研团队和育种人将重心放在新品种选育和推广上,摆脱对国外品种的依赖,具有自主产权的新品种总数显著上升、成绩斐然。
林业授权植物新品种中,木本观赏植物数量最多,占比达六成。
其中,蔷薇属植物新品种授权量最大,达711件,占授权总量20.89%,芍药属、杨属和杜鹃花属也较多。
3、我国花卉产业的富民成效愈加凸显。
我国花卉生产结构不断优化、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全国各地花卉产业布局趋向合理、呈现出差异化发展势头,产业富民成效也愈加明显。
作为中国花木之乡,山东青州始终将花卉产业视为“当家”产业。
从最初的传统单一花卉种植,到如今的千亿元产业链,青州依靠电商走出了花卉销售新路径。
Special Planning 花卉产业云南现代花卉产业的优势和问题杨明珊1,陆继亮1,魏国震1,陆 琳2*(1.云南省花卉技术培训推广中心,昆明 650034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昆明 650224)|摘要|云南花卉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成为了云南最具发展优势的绿色新兴产业,也是全球3大新兴花卉产区之一和全球第二大的鲜切花交易中心。
文章阐述了云南现代花卉产业的优势与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新趋势,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
云南与非洲的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哥伦比亚是世界3大适宜花卉生产的地区,具有周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光照充足、气候类型多样等优势,可周年生产几乎所有种类的商业花卉,且品质较好、成本较低。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云南花卉产业从斗南逐步扩大至整个滇中地区,成为云南最具发展优势的绿色新兴产业。
云南鲜切花种植面积全球第一,产量连续25年全国第一,占全国50%以上的市场份额,奠定了其亚洲鲜切花中心的地位。
自2009年至今,云南花卉产业从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在保持鲜切花优势地位的同时,盆花、绿化苗木、加工花卉发展迅速,成为全球3大新兴花卉产区之一和全球第二大的鲜切花交易中心。
但云南现代花卉产业仍然存在产业聚集化程度不足、创新驱动力较弱、技术质量标准不够完善、运输过程损耗严重等突出问题,迫切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种植面积云南是中国最大的鲜花生产区,“十二五”以来云南省花卉种植规模年均增长14.04%,高于全国平均增幅7.58%,产值增幅高于全国5.75%(图1),2017年种植面积156.2万亩(10.4万hm2),总产值503.2亿元,占全国花卉总产值的33.37%(图2)。
DOI: 10.16815/ki.11-5436/s.2020.13.0022500200015001000500全国花卉面积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云花总面积面积/(667万m)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图1 2011~2016年全国和云南花卉总面积与增幅30.0025.0020.0015.0010.005.000.00全国花卉面积增幅云花总面积增幅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增幅/%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图2 2011~2016年全国和云南花卉总产值与增幅30.0020.0010.000.00-10.00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全国花卉总产值(销售额)全国花卉总产值(销售额)增幅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云花总产值云花总产值增幅产值/亿元增幅/%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加工用花卉61%绿化观赏苗木19%盆花6%鲜切花14%产值数据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数据数据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数据数据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数据图3 2018年云南花卉种植面积与产值占比2018年,云南省花卉种植总面积达171.4万亩(11.4万hm 2),同比增长9.7%;总产值达525.9亿元,同比增长4.5%;鲜切花产量112.2亿枝,同比增长1.7%;盆栽花卉产量4.28亿盆,同比增长28.5%;出口额2.06亿美元,同比减少1.9%;花卉企业数2316家,同比增长8.3%;其中省级及以上龙头企业29家,销售收入1000~5000万元花企137家,5000万~1亿元花企17家,1亿元以上花企10家。
云南省花卉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作者:曾婷来源:《价值工程》2018年第26期摘要:花卉物流行业作为云南省花卉流通的载体,是直接影响花卉品质的关键因素。
云南省花卉物流行业目前存在采后处理、包装运输技术落后、流通效率低、物流服务水平和信息化建设发展滞后、行业标准不完善等行业痛点。
通过制定相关的花卉物流行业标准、提升相应技术水平、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能解决行业痛点,改变花卉物流行业业态。
Abstract: As a carrier of flower circulation in Yunnan Province, flower logistics industry is a key factor which directly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flowers. There are some pain points in the industry,such as post processing, backward packaging an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low circulation efficiency, lag in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service level and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imperfect industry standards and so on, in the flower logistics industry of Yunnan Province., It can solve the pain points and change the format of the industry of flower logistics by formulating the relevant standards of flower logistics industry, upgrading the corresponding technological level and speeding up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industry.关键词:花卉;物流;云南;现状分析Key words: flowers;logistics;Yunnan;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中图分类号:F326.13;F25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26-0026-030 引言自1994年云南省昆明市把花卉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优势产业开始,云南省花卉产业形成了以鲜切花拍卖交易为主,对手交易、批发交易、零售交易为辅的交易形式,产业集群效应和辐射效应初显。
昆明市花卉产业发展现状透析杨建琼张郑华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摘要】昆明市作为我国最大的鲜切花生产、贸易基地,对昆明市的就业、税收及产业多元化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政府甚至一直将花卉产业纳入到云南省支柱产业中。
但随着花卉产业物流成本高、缺乏网络拍卖系统、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育种能力不足、没有自主品牌、花卉产业链短等问题的凸显,严重影响了花卉产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本文就昆明市花卉产业的现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并提出花卉产业长足发展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网络拍卖系统东方阿斯米尔集散中心一、昆明市花卉产业现状昆明市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云贵高原中部。
是世界上最适宜发展花卉的产区之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呈贡县农户小规模种植起,昆明市花卉产业呈现出井喷式发展。
至2011年底,昆明已有花卉市场6个,花卉生产合作组织到64个,并带动花农23976户,从业人口增至86217人。
同时,花卉企业发展到225个,出现了英茂花卉、杨月菊、兄弟花卉、锦苑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花卉园艺总种植面积达到12920.49公顷(193807.35亩),其中鲜切花种植面积为6492.57公顷,占花卉园艺总种植面积50.25%,其产量5.1亿枝,产值1.9亿元。
昆明市14个县(市)区(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东川区、呈贡县、富民县、宜良县、石林县、晋宁县、嵩明县、禄劝县、寻甸县和安宁市)的鲜切花种植面积平均占整个园艺种植面积的50.2%,产量平均64.9%,产值平均55.1%。
昆明市花卉产业中的鲜切花种植业依然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
1.昆明市花卉市场现状。
交易市场一般可分为网络虚拟市场、拍卖市场、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和专营店五大类,目前昆明市尚未建立网络虚拟市场。
截至2011年底,昆明市规模以上花卉市场共6个:1个拍卖市场—斗南国际花卉拍卖市场;4个批发交易市场—斗南花卉批发市场、斗南兵尚花卉市场、晋宁市场和安宁市场;__________1个零售市场—加盟花卉市场。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起步于民间,发展于民营”,通过广大农户根据市场消费需求的效益比较分析,以市场为导向,在适宜地区选择了花卉生产种植作为种植结构调整的品种,10 多年来一个新的农业种植品种 --- 花卉已经成为云南农业种植业新的经 济增长点,呈现出勃勃生机,产业前景明朗。一、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1、云南花卉产业发展历程 云南花产业起步之时,只有几亩地、几万元的产值,发展到1994 年,以呈贡县花农为主的花卉种植面积为 6000 亩,鲜切花产量达到 2.1 亿枝,已排全国第一。 从二十世纪 90 时年代中期开始,特别在近 10 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花卉产业开始从农户自发进行种植业调整,逐步转向政府引 导、企业参与的新格局,国家、省政府及省花卉产业联合会,审时度势,高度重视,积极培育花卉产业,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使云南花卉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形成了以鲜切花为主导的新格局。
云南花卉产业经过 10 多年不懈努力的发展,截止至 2005 年末,全省花卉种植面积达到 24 万亩,花卉总产值 60 亿元。鲜切花产量 36 亿枝,鲜切花产量连续 12 年全国排名第一。花卉产品 出口创汇额达到 5000 万美元。形成了以鲜切花为主体,盆花、盆栽观赏植物、绿化苗木、地方野生特色花卉等多品种产业化发展, 以花卉企业为主导、花农为主体的生产格局。目前全省花卉企业1035 家;花农合作组织 115 个;从事鲜切花、盆花及食用、药用、工业用花卉生产种植的农户 75662 户。 云南省 1998—2005 年花卉种植情况 单位:公顷
年 份品 种 1998 年 1999 年 2000 年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花 卉 2146.4 3402.2 5671.7 6262.4 7864.7 10600.0 21426.32 23572.23
切 花 972.8 1729.1 1995.1 2596.2 3429.7 4933.0 5520.14 5990.24
切 叶 6.6 8.7 30.8 34.3 41.4 37.8 73.48 89.10
干 花 6.7 5.0 39.1 242.6 254.3 238.2 143.03 87.63
盆 花 140.7 334.1 335.6 428.1 285.3 333.9 375.21 403.41
观叶盆花 126.6 184.3 122.8 125.4 41.2 60.2 128.52 143.25
盆 景 36.1 42.4 94.3 98.4 17.9 28.5 107.36 105.19
观赏苗木 90.2 237.9 220.3 137.1 121.5 185.1 4546.21 6148.62
花卉种苗 384.7 71.9 92.8 78.9 60.2 57.8 82.63 129.32
花卉种球 118.3 55.1 63.0 47.5 39.6 218.9 225.57 124.21
花卉种子 38.7 56.3 772.7 80.2 14.0 45.5 20.81 12.8
草 坪 70.1 423.3 477.1 1186.2 970.3 300.5 247.53 397.04
药用花卉 73.3 164.9 89.8 523.9 564.3 588.9 3932.02 3571.85
工业用花卉 80.0 89.2 1338.4 683.7 2025.0 3572.0 4894.75 5042.26 云南省 1998—2005 年花卉种植情况趋势图 单位:公顷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本表、图引自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编著《云南花卉产业发展规划与研究》及 2004 年、2005 年《云南省花卉产业统计报表》) 2、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区域布局概况 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初期,花卉生产主要集中在以呈贡为主的滇中局部地区,种植品种也相对单一,基本上是温带鲜切花。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从产业经济发展的角度,结合传统的生产基础、资源、区位和社会经济条件,遵循适地适栽的原则,云南花卉产业初步形成相对合理的区域布局: (1)滇中地区形成了以昆明、玉溪、曲靖、楚雄为主的温带鲜 切花片区,这个片区是云南花卉产业的特色区域; (2)滇南地区宣传了以西双版纳、思茅及元江、峨山为主的热带花卉及配叶植物片区; (3)滇西北(东北)地区形成了以丽江、迪庆、昭通为主的球根 类种球繁育片区; (4)滇西地区形成了以大理、保山为主的观赏植物片区。
花卉切花 3、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优选品种集约化生产种植规模 根据云南省自然资源优势条件和市场需求定位,云南花卉产业的生产优势是鲜切花,经过 10 多年的发展,云南特色鲜切花已形成了以玫瑰、康乃馨、百合三大鲜切花为主的花卉生产种植格局,产地优势集中表现在这三大品种上;与此为基础还带动了一大批温带鲜切花优势品种的发展。三大品种花卉的生产种植量和产品质量在全国乃至整个亚洲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云南省 1998—2005 年鲜切花主要品种种植情况 单位:公顷
年 份 品 种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玫 瑰 90.7 266.7 501.6 730.5 748.7 1210.6 2075.88 2380.65 康乃馨 456.6 707.7 773.5 881.7 886.1 857.9 1186.65 1181.96 百 合 171.6 344.0 493.3 986.90 1103.84 非洲菊 48.9 206.4 296.0 297.80 327.67 菊 花 50.9 55.2 78.0 54.2 66.3 125.6 263.71 71.50 唐菖蒲 26.1 34.8 69.2 32.4 36.9 31.9 86.73 72.63 情人草、勿忘我
满天星 245.3 344.0 493.3 396.20 435.60
(本表引自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编著《云南花卉产业发展规划与研究》及 2004 年、2005 年《云南省花卉产业统计报表》)
云南省 2005 年鲜切花主要品种种植情况 单位:公顷 单位:公顷 4、以设施农业为基础的花卉工业化生产已形成规模 云南花卉鲜切花生产设施化比率起来越高,设施装备的配置水平不断得到优化,温室大棚、喷滴灌及水肥混合系统等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已被广泛采用。生产设施的优化改善,提高了花卉产品的质量,同时增强了对生产的调节控制能力,为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又增添了可控制的花卉生产种植小气候,为花卉生产的调节创造了良好的工业化基础。
云南省 1998—2005 年鲜切花设施栽培情况 单位:万平方米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加温温室 42.8 32.8 40.3 157.6 193.8 237 242.2 293.6 日光温室 8.4 18.3 26.5 大棚 944.2 1076.0 1789.9 3857.0 2986.0 3388.4 3864.9 4413.9
玫 瑰康乃馨百合 情人草、勿忘我 、满天星 非洲菊
菊 花唐菖蒲 加温温室日光温室大棚 遮阴棚
遮阴棚 50.1 79.4 12.1 61.4 124.5 49.6 308.4 121.7 (本表引自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编著《云南花卉产业发展规划与研究》及 2004 年、2005 年《云南省花卉产业统计报表》)。 单位:万平方米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5、形成了一批以市场为导向的花卉生产、营销龙头企业 围绕花卉市场需求,云南形成了一批以生产种植玫瑰、百合 和康乃馨三大鲜切花的龙头企业。 (1)具有代表性的花卉生产企业: ----玫瑰生产企业:杨月季花卉公司、通海丽都花卉公司、海宇花卉公司和云大阳光花卉公司。 ----百合生产企业:云南玉溪明珠花卉公司、澄江鑫荣花业公司、隆格兰园艺公司。 ----康乃馨生产企业:英茂花卉公司和锦苑花卉公司。 (2)具有代表性的花卉营销企业: 云花联合运销公司、华泰联贸易公司、辉记花卉公司、恒丰万里花卉公司、桥丰花卉公司等。 云南省 1998—2003 年花卉生产经营实体情况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花卉市场(个) 38 69 32 35 35 42 93 177
花卉企业(个) 191 291 337 313 365 390 782 1035
其中:大中型企业(个) 19 64 84 85 97 105 218 277
花农(户) 7466 13287 13808 14000 20462 25065 79477 75662
从业人员(人) 159556 26569 37304 59494 66339 89117 158149 144343
专业技术人员(人) 904 1219 1282 1364 1568 2979 2274 4012 注:大中型企业指花卉种植面积在 3 公顷以上或年销售额在 500 万元以上。(本表引自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编著《云南花卉产业发展规划与研究》及 2004 年、2005 年《云南省花卉产业统计报表》)。
6、多种形式的花农经济组织带动花农从事花卉生产的态势 已形成 (1)花农经济合作组织。 云南省的第一个花农合作组织 --- “斗南”农业园艺合作社, 是由 30 多户花农自发于 2002 年底组成的。在实践的基础上2004 年花农经济合作组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昆明、玉溪两地,花农自发组成的合作组织大约在 20 个左右。 (2)花农经济合作组织的类型。 花农经济组织形式主要分产权型和非产权型两种。 ----产权型经济组织:效仿台湾花农合作社构建模式,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