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分配图
- 格式:doc
- 大小:182.00 KB
- 文档页数:10
帕累托图的原理及应用范围1. 帕累托图的原理帕累托图,也被称为80-20法则或者ABC分析,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管理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出资源分配不均或者问题的根源。
它基于帕累托原理,即80%的结果来自于20%的原因,这个原理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
帕累托图的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80-20原则:根据帕累托原理,80%的问题来自于20%的原因。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解决一小部分重要的问题,来取得大部分的改进。
•聚焦关键问题:通过绘制帕累托图,我们可以将问题按照重要程度排序,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最重要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视觉化呈现:通过图表的方式呈现数据,让人们更容易理解和分析数据,以便更好地制定解决方案。
2. 帕累托图的应用范围帕累托图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2.1 问题识别和解决帕累托图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识别出问题,并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可以找出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并着重改进这些原因,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例如,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帕累托图来确定导致次品率高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次品率。
2.2 优化资源分配帕累托图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出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从而优化资源的分配。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可以找出占用大部分资源的关键因素,并考虑重新分配这些资源,以提高整体效率。
例如,在销售领域,我们可以使用帕累托图来确定销售额最高的产品,然后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销售额高的产品上,以提高销售业绩。
2.3 管理决策参考帕累托图可以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底哪些因素最重要,从而在制定决策时有针对性地考虑重要因素。
例如,在项目管理中,我们可以使用帕累托图来确定导致项目延期的关键原因,然后制定解决方案来解决这些关键原因,以提高项目交付的准时性。
3. 如何制作帕累托图制作帕累托图可以简单地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收集数据:首先,需要收集相应的数据,可以是数量或者百分比等。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1-8章-课后答案(全)第四版计算机操作系统课后答案第一章1. 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一种软件,它管理着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并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接口,以方便他们的使用。
2. 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进程管理:负责创建、执行和终止进程,并管理它们的资源分配。
- 存储管理: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内存资源,包括内存分配、虚拟内存和页面置换等。
- 文件系统管理: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和文件夹,包括文件的存储、读写和保护等。
- 设备管理: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如打印机、键盘和鼠标等。
- 用户接口: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系统进行交互的接口,如命令行界面和图形用户界面。
3. 操作系统的类型操作系统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批处理操作系统:按照一系列预先定义的指令集来运行任务。
- 分时操作系统:多个用户可以同时使用计算机系统。
- 实时操作系统:对任务的响应时间要求非常高,用于控制系统和嵌入式系统。
- 网络操作系统:支持多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资源共享。
- 分布式操作系统:在多台计算机上分布式地管理和调度任务。
第二章1. 进程与线程的区别进程是计算机系统中正在运行的程序实例,而线程是进程内的一个执行单元。
进程拥有独立的地址空间和资源,而线程共享进程的地址空间和资源。
多个线程可以在同一进程内并发执行,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2. 进程的状态转换进程可以处于以下状态:- 创建状态:进程正在被创建。
- 就绪状态:进程准备好执行,等待分配CPU资源。
- 运行状态:进程占用CPU资源执行。
- 阻塞状态:进程等待某种事件发生。
- 终止状态:进程完成执行或被终止。
3. 进程调度算法操作系统使用进程调度算法来决定哪个进程应该被执行。
常见的调度算法有:- 先来先服务(FCFS)调度算法:按照进程到达的顺序进行调度。
- 最短作业优先(SJF)调度算法:选择运行时间最短的进程进行调度。
时域频域资源分配NR频域资源分配有三种类型,分别是:●Type0:Bitmap分配方式●Type1:Bitmap分配方式●Dynamic Switch:由DCI字段决定Type0:在这种类型中,将多个连续的RB捆绑到RBG中,并且仅以RBG的倍数分配PDSCH/PUSCH。
RBs中的RB数量取决于BWP的大小和配置,如下表所示。
配置类型由RRC消息中PDSCH-Config中的rbg-size字段确定。
在DCI中的位图指示携带PDSCH或PUSCH数据的RBG编号。
因为这是位图,所以RBG不需要是连续的。
资源分配Type0.xlsxType1:在这种类型中,资源被分配给一个或多个连续的RB。
资源分配区域由两个参数RB_Start和特定BWP内的连续RB数定义。
当在DCI中指定资源分配时,RB_Start 和BWP内连续RB的数量被组合成一个特定的单一值,称为RIV(Resource Indicator Value)。
RIV按以下公式计算。
Dynamic Switch用DCI来决定使用Type0还是Type1.●UE收到DCI format 1_0就使用Type1●如果调度的DCI是资源分配Frequency-domainPDSCHresource字段中的一部分,那就用该字段决定用Type0还是Type1,否则通过RRC配置参数Resource-allocation-config来决定用Type0还是Type1.资源的时域分配要复杂的多,下面重点介绍下。
先看一张大图现网层3消息如下:我们看两个协议中的例子(38.523),第一个是K0=0,第二个是K0>0Example for time 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K0 = 0Example for time 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K0 > 0 SLIV计算公式如下:if (L-1) <= 7 thenSLIV = 14 x (L-1) + SelseSLIV = 14 x (14-L+1) + (14-1-S), where 0 < L <= 14 - S而K0决定的是分配的时域是否和DCI所在的时隙是否相同,如果K0=0,就是在同一个时隙中,否则就是间隔K0个时隙。
第4章为任务分配资源本章内容:⏹为任务分配工时资源⏹控制Project如何安排额外的资源分配⏹为任务分配材料和成本资源如果阅读完第2章和第3章,应该已经创建了任务和资源。
现在准备将资源分配给任务。
工作分配(assignment)是为任务匹配能工作的资源。
从任务的角度,可能将分配资源的过程称为任务分配;从资源的角度,可能将其称为资源分配。
其实两者是一回事,任务加上资源等于工作分配。
重要提示本章提及的资源是工时资源(人员和设备),除非特别说明是材料或成本资源。
要回顾资源类型,请参见第3章。
在Microsoft Office Project 2007中将资源分配给任务并不是必需的,您可以只处理任务。
但是有许多理由支持在项目计划中分配资源。
如果为任务分配资源,就可解答以下问题。
⏹谁应为任务工作以及何时工作?⏹您是否掌握完成项目所需工作的确切资源数?⏹您是否希望资源在不能工作的时间工作(如资源休假时)?⏹您是否将资源分配给过多的任务,以至于超出了资源的生产能力,换言之,是否过度分配资源?在本章中,将分配资源给任务。
您将为任务分配工时资源(人员和设备)以及材料和成本资源,并观察工时资源的分配应在何处影响任务工期,以及不应在何处影响。
重要提示在使用本章的练习文件之前,需要先将它们安装到默认位置,参见前言获得安装提示。
4.1 为任务分配工时资源分配工时资源给任务可使您跟踪资源工作的进度。
如果输入资源费率,Project将为您计算资源和任务成本。
第Ⅰ部分管理简单项目4第4章为任务分配资源最大单位。
在下面的练习中,将为项目计划中的任务做初始资源分配。
确保已启动Microsoft Office Project 2007。
重要提示如果使用的是Project Professional,可能需要一次性的设置,使用“计算机”账户并脱机工作。
这样确保使用的本章练习文件不会影响Project Server数据,详情参见1.3节。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读中国水资源供需状况图,了解水资源“东多西少、南丰北缺”的分布特点。
2.了解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特点,能够联系降水的时间分配特点以及夏季风的进退理解对此的影响。
3.知道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及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水资源供需现状、长江黄河某河段径流量逐月变化示意图,让学生从直观上了解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工程示意图很清楚的显示了南水北调及其他调水工程,边读图,边看资料,了解我国重大的项目发展情况;中国主要水电站的分布及相关表格的练习,加深了学生对兴修水利工程可以改善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这个知识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家乡的水资源实际状况,进行乡土教育,融合新课程中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身边的地理的理念;2、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严重污染和浪费的现象,渗透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教育,让学生明白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滴水,科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才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危机的根本途径。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
难点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
教学突破配合相关地图资料,了解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解决方案。
可以课前布置同学搜集与南水北调工程相关的信息,在课上做信息交流。
如果有条件,可以组织参观污水处理厂,了解怎样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每一滴水。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南水北调及其他跨流域工程的相关资料。
2.布置学生搜集一些跨流域调水、我国主要水利枢纽等的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一些老师布置的以及自己感兴趣的地理问题和地理图片。
教学步骤本节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导入新课。
1.激发学生求知欲。
2.引导学生说出水资源地区分布特点。
2.联系降水的分布、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看水资源供需现状图学习。
3.引导学生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特点。
3.分析长江黄河某河段径流量逐月变化图,结合夏季风进退理解。
施工组织设计网络图引言概述:施工组织设计网络图是指在施工项目中,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示施工组织的结构和流程,以便于项目各方了解施工进度和工作安排。
本文将详细介绍施工组织设计网络图的意义、构成要素、制作方法、应用场景以及优势。
一、施工组织设计网络图的意义1.1 项目管理:施工组织设计网络图可以帮助项目经理进行项目管理,明确各个工作阶段的任务和责任,确保施工进度的合理安排。
1.2 资源优化:通过施工组织设计网络图,可以合理规划和调配施工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冲突,提高施工效率。
1.3 风险控制:网络图可以帮助识别和评估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施工风险。
二、施工组织设计网络图的构成要素2.1 工作分解结构(WBS):将施工项目划分为不同的工作包,明确每个工作包的任务和交付物,为后续的工作安排提供基础。
2.2 项目关系图(PERT):通过绘制项目关系图,展示各个工作包之间的依赖关系和工作流程,帮助项目团队了解项目的整体进度和关键路径。
2.3 资源分配图(RAM):根据工作分解结构,将不同的资源分配给相应的工作包,明确资源的使用情况和工作的负责人。
三、施工组织设计网络图的制作方法3.1 确定项目目标:首先需要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要求,以便合理设计网络图的结构和内容。
3.2 收集项目信息:收集项目的相关信息,包括工作包、任务、资源、时间等,为绘制网络图提供依据。
3.3 绘制网络图:根据项目的要求和信息,使用专业的绘图工具绘制施工组织设计网络图,确保图形清晰、信息准确。
四、施工组织设计网络图的应用场景4.1 项目计划:施工组织设计网络图可以作为项目计划的重要依据,帮助项目团队了解项目的整体进度和工作安排。
4.2 项目沟通:通过网络图,项目团队可以清晰地了解各个工作包之间的依赖关系和工作流程,促进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4.3 风险管理:网络图可以帮助项目团队识别和评估项目中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项目风险。
资源分配图
表示:进程p1
表示:有3个R1类资源
表示:进程p1申请一个R1类资源 表示:系统分配一个R1类资源给进程p1
,此时,系统还剩下2个R1类资源
表示:进程p1申请2个R1类资源
表示:系统分配2个R1类资源给进程p1,此时,系统还剩下1个R1类资源
表示:系统分配一个R1资源给进程p2,然后又分配一个R1类资源给进程
p1,最后进程p1收到一个R1类资源后又继续申请1个R1类资源,此时,还剩下一个R1类资源可以分配给P1,但还没分配给P1。
(注意:图中P1的申请是还没得到响应的,不要以为R1指向P1的那个箭头是响应P1的申请,而分配了资源给P1)
表示:系统分配一个R1资源给进程p2,然后又分配一个R1类资源给进程
p1,最后进程p1收到一个R1类资源后又继续申请1个R1类资源,此时,系统已经没有R1类资源可以分配给进程P1了,于是p1进程受到阻塞。
(注意:千万不要误认为:
进程P1申请一个R1类资源,然后系统便分配一个R1类资源给P1。
上图的“右箭头”跟“左箭头”是没任何关系的,并不是“右箭头响应左箭头的申请,而分配内存给P1”,先后顺序不能乱,时间顺序是先“分配一个R1类资源给P1”,再“P1申请一个R1类资源”;而不是先“P1申请一个R1类资源”,再“分配一个R1类资源给P1”)
R1
R1
R1
化简资源分配图
方法步骤:
先看系统还剩下多少资源没分配,再看有哪些进程是不阻塞(“不阻塞”即:系统有足够的空闲资源分配给它)的,接着把不阻塞的进程的所有边都去掉,形成一个孤立的点,再把系统分配给这个进程的资源回收回来,这样,系统剩余的空闲资源便多了起来,接着又去看看剩下的进程有哪些是不阻塞的,然后又把它们逐个变成孤立的点。
最后,所有的资源和进程都变成孤立的点。
这样的图就叫做“可完全简化”。
如果一个图可完全简化,则不会产生死锁;如果一个图不可完全简化(即:图中还有“边”存在),则会产生死锁。
这就是“死锁定理”
例1
第一步:先看R1资源,它有三个箭头是向外的,因此它一共给进程分配了3个资源,此时,R1没有空闲的资源剩余。
第二步:再看R2资源,它有一个箭头是向外的,因此它一共给进程分配了1个资源,此时,R2还剩余一个空闲的资源没分配。
第三步:看完资源,再来看进程,先看进程P2,它只申请一个R1资源,但此时R1资源已经用光了,所以,进程P2进入阻塞状态,因此,进程P2暂时不能化成孤立的点。
第四步:再看进程P1,它只申请一个R2资源,此时,系统还剩余一个R2资源没分配,因此,可以满足P1的申请。
这样,进程P1便得到了它的全部所需资源,所以它不会进入阻塞状态,可以一直运行,等它运行完后,我们再把它的所有的资源释放。
相当于:可以把P1的所有的边去掉,变成一个孤立的点,如下图所示:
第五步:进程P1运行完后,释放其所占有的资源(2个R1资源和1个R2资源),系统回收这些资源后,空闲的资源便变成2个R1资源和1个R2资源,由于进程P2一直在申请一个R1资源,所以此时,系统能满足它的申请。
这样,进程P2便得到了它的全部所需资源,所以它不会进入阻塞状态,可以一直运行,等它运行完后,我们再把它的所有的资源释放。
相当于:可以把P2的所有的边都去掉,化成一个孤立的点,变成下图:
由于这个资源分配图可完全简化,因此,不会产生死锁。
例2
化简下面的进程---资源图
第一步:先看R1资源,它有2个箭头是向外的,因此它一共给进程分配了2个资源,此时,R1没有空闲的资源剩余。
第二步:再看R2资源,它有2个箭头是向外的,因此它一共给进程分配了2个资源,此时,R2还剩余一个空闲的资源没分配。
第三步:看完资源,再来看进程,先看进程P1,它申请一个R1资源和一个R2资源,但此时R1资源已经用光了,所以,进程P2进入阻塞状态,因此,进程P2暂时不能化成孤立的点。
第四步:再看进程P2,它只申请一个R2资源,此时,系统还剩余一个R2资源没分配,因此,可以满足P2的申请。
这样,进程P2便得到了它的全部所需资源,所以它不会进入阻塞状态,可以一直运行,等它运行完后,我们再把它的所有的资源释放。
相当于:可以把P2的所有的边去掉,变成一个孤立的点,如下图所示:
第五步:进程P2运行完后,释放其所占有的资源(1个R1资源和2个R2资源),系统回收这些资源后,空闲的资源便变成1个R1资源和2个R2资源,由于进程P1一直在申请一个R1资源,所以此时,系统能满足它的申请。
这样,进程P1便得到了它的全部所需资源,所以它不会进入阻塞状态,可以一直运行,等它运行完后,我们再把它的所有的资源释放。
相当于:可以把P1的所有的边都去掉,化成一个孤立的点,变成下图:
由于这个资源分配图可完全简化,因此,不会产生死锁。
例3
第一步:先看R1资源,它有1个箭头是向外的,因此它一共给进程分配了1个资源,此时,R1没有空闲的资源剩余。
第二步:再看R2资源,它有2个箭头是向外的,因此它一共给进程分配了2个资源,此时,R2没有空闲的资源剩余。
第三步:再看R3资源,它有1个箭头是向外的,因此它一共给进程分配了1个资源,此时,R3还剩余一个空闲的资源没分配。
第四步:再看R4资源,它有1个箭头是向外的,因此它一共给进程分配了1个资源,此时,R4没有空闲的资源剩余。
第五步:从上面4步可以看出,整个系统只剩下R3一个空闲资源没分配,第六步:看完资源,再来看进程,先看进程P1,它只申请一个R1资源,但此时R1资源已经用光了,所以,进程P1进入阻塞状态,因此,进程P1暂时不能化成孤立的点。
第七步:再看进程P2,它只申请一个R4资源,但此时R4资源已经用光了,所以,进程P2进入阻塞状态,因此,进程P2暂时不能化成孤立的点。
第八步:再看进程P3,它申请一个R2资源和一个R3资源,但此时R2资源已经用光了,所以,进程P3进入阻塞状态,因此,进程P3暂时不能化成孤立的点。
第九步:从第六步至第八步可以看出,3个进程都不能化成孤立的点,因此,此图不可完全化简,也就是说,这个图会产生死锁。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