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源分配图

资源分配图

资源分配图
资源分配图

资源分配图

表示:进程p1

表示:有3个R1类资源

表示:进程p1申请一个R1类资源 表示:系统分配一个R1类资源给进程p1

,此时,系统还剩下2个R1类资源

表示:进程p1申请2个R1类资源

表示:系统分配2个R1类资源给进程p1,此时,系统还剩下1个R1类资源

表示:系统分配一个R1资源给进程p2,然后又分配一个R1类资源给进程

p1,最后进程p1收到一个R1类资源后又继续申请1个R1类资源,此时,还剩下一个R1类资源可以分配给P1,但还没分配给P1。(注意:图中P1的申请是还没得到响应的,不要以为R1指向P1的那个箭头是响应P1的申请,而分配了资源给P1)

表示:系统分配一个R1资源给进程p2,然后又分配一个R1类资源给进程

p1,最后进程p1收到一个R1类资源后又继续申请1个R1类资源,此时,系统已经没有R1类资源可以分配给进程P1了,于是p1进程受到阻塞。

(注意:千万不要误认为:

进程P1申请一个R1类资源,然后系统便分配一个R1类资源给P1。上图的“右箭头”跟“左箭头”是没任何关系的,并不是“右箭头响应左箭头的申请,而分配内存给P1”,先后顺序不能乱,时间顺序是先“分配一个R1类资源给P1”,再“P1申请一个R1类资源”;而不是先“P1申请一个R1类资源”,再“分配一个R1类资源给P1”)

R1

R1

R1

化简资源分配图

方法步骤:

先看系统还剩下多少资源没分配,再看有哪些进程是不阻塞(“不阻塞”即:系统有足够的空闲资源分配给它)的,接着把不阻塞的进程的所有边都去掉,形成一个孤立的点,再把系统分配给这个进程的资源回收回来,这样,系统剩余的空闲资源便多了起来,接着又去看看剩下的进程有哪些是不阻塞的,然后又把它们逐个变成孤立的点。最后,所有的资源和进程都变成孤立的点。这样的图就叫做“可完全简化”。

如果一个图可完全简化,则不会产生死锁;如果一个图不可完全简化(即:图中还有“边”存在),则会产生死锁。这就是“死锁定理”

例1

第一步:先看R1资源,它有三个箭头是向外的,因此它一共给进程分配了3个资源,此时,R1没有空闲的资源剩余。

第二步:再看R2资源,它有一个箭头是向外的,因此它一共给进程分配了1个资源,此时,R2还剩余一个空闲的资源没分配。

第三步:看完资源,再来看进程,先看进程P2,它只申请一个R1资源,但此时R1资源已经用光了,所以,进程P2进入阻塞状态,因此,进程P2暂时不能化成孤立的点。

第四步:再看进程P1,它只申请一个R2资源,此时,系统还剩余一个R2资源没分配,因此,可以满足P1的申请。这样,进程P1便得到了它的全部所需资源,所以它不会进入阻塞状态,可以一直运行,等它运行完后,我们再把它的所有的资源释放。相当于:可以把P1的所有的边去掉,变成一个孤立的点,如下图所示:

第五步:进程P1运行完后,释放其所占有的资源(2个R1资源和1个R2资源),系统回收这些资源后,空闲的资源便变成2个R1资源和1个R2资源,由于进程P2一直在申请一个R1资源,所以此时,系统能满足它的申请。这样,进程P2便得到了它的全部所需资源,所以它不会进入阻塞状态,可以一直运行,等它运行完后,我们再把它的所有的资源释放。相当于:可以把P2的所有的边都去掉,化成一个孤立的点,变成下图:

由于这个资源分配图可完全简化,因此,不会产生死锁。

例2

化简下面的进程---资源图

第一步:先看R1资源,它有2个箭头是向外的,因此它一共给进程分配了2个资源,此时,R1没有空闲的资源剩余。

第二步:再看R2资源,它有2个箭头是向外的,因此它一共给进程分配了2个资源,此时,R2还剩余一个空闲的资源没分配。

第三步:看完资源,再来看进程,先看进程P1,它申请一个R1资源和一个R2资源,但此时R1资源已经用光了,所以,进程P2进入阻塞状态,因此,进程P2暂时不能化成孤立的点。

第四步:再看进程P2,它只申请一个R2资源,此时,系统还剩余一个R2资源没分配,因此,可以满足P2的申请。这样,进程P2便得到了它的全部所需资源,所以它不会进入阻塞状态,可以一直运行,等它运行完后,我们再把它的所有的资源释放。相当于:可以把P2的所有的边去掉,变成一个孤立的点,如下图所示:

第五步:进程P2运行完后,释放其所占有的资源(1个R1资源和2个R2资源),系统回收这些资源后,空闲的资源便变成1个R1资源和2个R2资源,由于进程P1一直在申请一个R1资源,所以此时,系统能满足它的申请。这样,进程P1便得到了它的全部所需资源,所以它不会进入阻塞状态,可以一直运行,等它运行完后,我们再把它的所有的资源释放。相当于:可以把P1的所有的边都去掉,化成一个孤立的点,变成下图:

由于这个资源分配图可完全简化,因此,不会产生死锁。

例3

第一步:先看R1资源,它有1个箭头是向外的,因此它一共给进程分配了1个资源,此时,R1没有空闲的资源剩余。

第二步:再看R2资源,它有2个箭头是向外的,因此它一共给进程分配了2个资源,此时,R2没有空闲的资源剩余。

第三步:再看R3资源,它有1个箭头是向外的,因此它一共给进程分配了1个资源,此时,R3还剩余一个空闲的资源没分配。

第四步:再看R4资源,它有1个箭头是向外的,因此它一共给进程分配了1个资源,此时,R4没有空闲的资源剩余。

第五步:从上面4步可以看出,整个系统只剩下R3一个空闲资源没分配,第六步:看完资源,再来看进程,先看进程P1,它只申请一个R1资源,但此时R1资源已经用光了,所以,进程P1进入阻塞状态,因此,进程P1暂时不能化成孤立的点。

第七步:再看进程P2,它只申请一个R4资源,但此时R4资源已经用光了,所以,进程P2进入阻塞状态,因此,进程P2暂时不能化成孤立的点。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

b 第十章 数字逻辑基础 补充: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 1.图形图象法:用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求最简与或表达式的方法。卡诺图是按一定规则画出来的方框图。 优点:有比较明确的步骤可以遵循,结果是否最简,判断起来比较容易。 缺点:当变量超过六个以上,就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了。公式化简法优点:变量个数不受限制 缺点:结果是否最简有时不易判断。2.最小项(1)定义:是一个包括所有变量的乘积项,每个变量均以原变量或反变量的 形式出现一次。 注意:每项都有包括所有变量,每个乘积它中每个变量出现且仅出项1次。如:Y=F (A ,B ) (2个变量共有4个最小项 ) B A B A B A AB Y=F (A ,B ,C ) (3个变量共有8个最小项 C B A C B A C B A BC A ) C B A C B A C AB ABC 结论:n 变量共有2n 个最小项。三变量最小项真值表 (2)最小项的性质 ①任一最小项,只有一组对应变量取值使其值为1:②任意两个最小项的乘种为零;③全体最小项之和为1。 (3)最小项的编号:把与最小项对应的变量取值当成二进制数,与之相应的

h i n g s n 十进制数,就是该最小项的编号,用m i 表示。 3.最小项表达式——标准与或式 任何逻辑函数都可以表示为最小项之和的形式——标准与或式。而且这种形式是惟一的,即一个逻辑函数只有一种最小项表达式。 例1.写出下列函数的标准与或式:Y=F(A,B,C)=AB+BC+CA 解:Y=AB(+C)+BC(+A)+CA(+B) C A B =ABC C B A ABC BC A ABC C AB +++++ =ABC C B A BC A C AB +++ =3 567m m m m +++例2.写出下列函数的标准与或式:C B AD AB Y ++=解:))()( C B D A B A Y +++=( ) )((C B D B A ++= D C B C A B A B A +++= D C B A D C B A C B A C B A BC A ++++= D C B A D C B A D C B A D C B A D C B A D BC A BCD A ++++++=_ 8014567m m m m m m m ++++++= =) 8,7,6,5,4,1,0(m ∑列真值表写最小项表达式。

资源分配图

资源分配图 表示:进程p1 表示:有3个R1类资源 表示:进程p1申请一个R1类资源 表示: 系统分配一个R1类资源给进程p1,此时,系统还剩下2个R1类资源 表示:进程p1申请2个R1类资源 表示:系统分配2个R1类资源给进程p1,此时,系统还剩下1个R1类资源

表示:系统分配一个R1资源给进程p2,然后又分配一个R1类资源给进程p1,最后进程p1收到一个R1类资源后又继续申请1个R1类资源,此时,还剩下一个R1类资源可以分配给P1,但还没分配给P1。(注意:图中P1的申请是还没得到响应的,不要以为R1指向P1的那个箭头是响应P1的申请,而分配了资源给P1) 表示:系统分配一个R1资源给进程p2,然后又分配一个R1类资源给进程p1,最后进程p1收到一个R1类资源后又继续申请1个R1类资源,此时,系统已经没有R1类资源可以分配给进程P1了,于是p1进程受到阻塞。 (注意:千万不要误认为: 进程P1申请一个R1类资源,然后系统便分配一个R1类资源给P1。上图的“右箭头”跟“左箭头”是没任何关系的,并不是“右箭头响应左箭头的申请,而分配内存给P1”,先后顺序不能乱,时间顺序是先“分配一个R1类资源给P1”,再“P1申请一个R1类资源”;而不是先“P1申请一个R1类资源”,再“分配一个R1类资源给P1”) R1 R1 R1

化简资源分配图 方法步骤: 先看系统还剩下多少资源没分配,再看有哪些进程是不阻塞(“不阻塞”即:系统有足够的空闲资源分配给它)的,接着把不阻塞的进程的所有边都去掉,形成一个孤立的点,再把系统分配给这个进程的资源回收回来,这样,系统剩余的空闲资源便多了起来,接着又去看看剩下的进程有哪些是不阻塞的,然后又把它们逐个变成孤立的点。最后,所有的资源和进程都变成孤立的点。这样的图就叫做“可完全简化”。 如果一个图可完全简化,则不会产生死锁;如果一个图不可完全简化(即:图中还有“边”存在),则会产生死锁。这就是“死锁定理”

卡诺图化简法

卡诺图化简 一卡诺图的构成 卡诺图是一种平面方格图,每个小方格代表一个最小项,故又称为最小项方格图。 1.结构特点 卡诺图中最小项的排列方案不是唯一的,图2.5(a)、(b)、(c)、(d)分别为2变量、3变量、4变量、5变量卡诺图的一种排列方案。图中,变量的坐标值0表示相应变量的反变量,1表示相应变量的原变量。各小方格依变量顺序取坐标值,所得二进制数对应的十进制数即相应最小项的下标i。 在五变量卡诺图中,为了方便省略了符号“m”,直接标出m的下标i 。 图2. 5 2~5变量卡诺图 从图2.5所示的各卡诺图可以看出,卡诺图上变量的排列规律使最小项的相邻关系能在图

形上清晰地反映出来。具体地说,在n个变量的卡诺图中,能从图形上直观、方便地找到每个最小项的n个相邻最小项。以四变量卡诺图为例,图中每个最小项应有4个相邻最小项,如m5的4个相邻最小项分别是m1,m4,m7,m13,这4个最小项对应的小方格与m5对应的小方格分别相连,也就是说在几何位置上是相邻的,这种相邻称为几何相邻。而m2则不完全相同,它的4个相邻最小项除了与之几何相邻的m3和m6之外,另外两个是处在“相对”位置的m0(同一列的两端)和m10(同一行的两端)。这种相邻似乎不太直观,但只要把这个图的上、下边缘连接,卷成圆筒状,便可看出m0和m2在几何位置上是相邻的。同样,把图的左、右边缘连接,便可使m2和m10相邻。通常把这种相邻称为相对相邻。除此之外,还有“相重”位置的最小项相邻,如五变量卡诺图中的m3,除了几何相邻的m1,m2,m 7和相对相邻的m11外,还与m19相邻。对于这种情形,可以把卡诺图左边的矩形重叠到右边矩形之上来看,凡上下重叠的最小项相邻,这种相邻称为重叠相邻。 归纳起来,卡诺图在构造上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n个变量的卡诺图由2n个小方格组成,每个小方格代表一个最小项; ☆卡诺图上处在相邻、相对、相重位置的小方格所代表的最小项为相邻最小项。 二卡诺图的性质 卡诺图的构造特点使卡诺图具有一个重要性质:可以从图形上直观地找出相邻最小项合并。合并的理论依据是并项定理AB+AB=A。例如, 根据定理AB+AB=A和相邻最小项的定义,两个相邻最小项可以合并为一个与项并消去一个变量。例如,4变量最小项ABCD和ABCD相邻,可以合并为ABD;ABCD和ABCD 相邻,可以合并为ABD;而与项ABD和ABD又为相邻与项,故按同样道理可进一步将两个相邻与项合并为BD。 用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的基本原理就是把上述逻辑依据和图形特征结合起来,通过把卡

云计算的资源分配现状

云计算的资源分配现状 云计算的资源分配是指在一个共同的云环境中使用者根据一定是使用规则来调度资源的过程。目前云计算资源调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人工智能算法 人工智能算法是指以学习的方式对解空间进行人工搜索,以减少任务的平均时间,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云计算的负载均衡 不同的用户对云计算有不同的需求,云计算必须满足服务器网络带宽、吞吐量、延迟和抖动等负载需求。因此,在进行云计算时,更应该注意云计算的负载均衡。 (3)云计算的能耗管理 数据中心作为云计算的中心,能耗过大,不仅浪费电能,还会降低系统的稳定性,影响环境。因此,加强云计算能耗管理也是云计算资源配置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章对于多目标优化、遗传算法、SPEA-II做出了详细的基础知识介绍,通过数学模型以及流程图对于该问题进行了解析分析。通过此小结可大致了解多目标问题的优劣端以及如何利用遗传算法和SPEA-II进行修饰,避免局部最优解,从而获得优秀的目标最优解集。

基于改进 SPEA-II动态资源配置 通过分组编码和多目标优化模型可知,根据遗传算法在交叉和突变阶段提出的TMR,便可以指出基因的类型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选择已经分层的Pareto前沿时,使用预筛选操作来维持种群分布的均匀性。当达到一定的进化代数时,上一代种群中平均功耗最低的个体被输出。 MOGAISP可以采用自适应概率突变和交叉概率突变进行遗传操作,以帮助我们防止遗传算法进化的过程陷入局部停滞的状态,保持遗传算法种群的多样性,提高了遗传算法进化和全局最优搜索的速度和能力。MOGAISP选择机制选择EFP种群的最优个体,使

卡诺图化简

卡诺图化简法 卡诺图化简法又称为图形化简法。该方法简单、直观、容易掌握,因而在逻辑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卡诺图的构成 卡诺图是一种平面方格图,每个小方格代表一个最小项,故又称为最小项方格图。 1.结构特点 卡诺图中最小项的排列方案不是唯一的,图2.5(a)、(b)、(c)、(d)分别为2变量、3变量、4变量、5变量卡诺图的一种排列方案。图中,变量的坐标值应0表示相变量的反变量,1表示相应变量的原变量。各小方格依变量顺序取坐标值,所得二进制数对应的十进制数即相应最小项的下标i。 在五变量卡诺图中,为了方便省略了符号“m”,直接标出m的下标i。

图2. 5 2~5变量卡诺图 从图2.5所示的各卡诺图可以看出,卡诺图上变量的排列规律使最小项的相邻关系能在图形上清晰地反映出来。具体地说,在n个变量的卡诺图中,能从图形上直观、方便地找到每个最小项的n个相邻最小项。以四变量卡诺图为例,图中每个最小项应有4个相邻最小项,如m5的4个相邻最小项分别是m1,m4,m7,m13,这4个最小项对应的小方格与m5对应的小方格分别相连,也就是说在几何位置上是相邻的,这种相邻称为几何相邻。而m2则不完全相同,它的4个相邻最小项除了与之几何相邻的m3和m6之外,另外两个是处在“相对”位置的m0(同一列的两端)和m10(同一行的两端)。这种相邻似乎不太直观,但只要把这个图的上、下边缘连接,卷成圆筒状,便可看出m0和m2在几何位置上是相邻的。同样,把图的左、右边缘连接,便可使m2和m10相邻。通常把这种相邻称为相对相邻。除此之外,还有“相重”位置的最小项相邻,如五变量卡诺图中的m3,除了几何相邻的m1,m2,m7和相对相邻的m11外,还与m19相邻。对于这种情形,可以把卡诺图左边的矩形重叠到右边矩形之上来看,凡上下重叠的最小项相邻,这种相邻称为重叠相邻。 归纳起来,卡诺图在构造上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 n个变量的卡诺图由2n个小方格组成,每个小方格代表一个最小项; ☆ 卡诺图上处在相邻、相对、相重位置的小方格所代表的最小项为相邻最小项。 二卡诺图的性质 卡诺图的构造特点使卡诺图具有一个重要性质:可以从图形上直观地找出相邻最小项合并。合并的理论依据是并项定理AB+AB=A。例如,

用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

1.4 用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 本次重点内容 1、卡诺图的画法与性质 2、用卡诺图化简函数 教学过程 应用卡诺图化简 一、卡诺图 逻辑函数可以用卡诺图表示。所谓卡诺图,就是逻辑函数的一种图形表示。对n 个变量的卡诺图来说,有2n个小方格组成,每一小方格代表一个最小项。在卡诺图中,几何位置相邻(包括边缘、四角)的小方格在逻辑上也是相邻的。 二、最小项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1、最小项的定义 在n个变量的逻辑函数中,如乘积项中包含了全部变量,并且每个变量在该乘积项中或以原变量或以反变量的形式但只出现一次,则该乘积项就定义为该逻辑函数的最小项。通常用m表示最小项,其下标为最小项的编号。编号的方法是:最小项的原变量取1,反变量取0,则最小项取值为一组二进制数,其对应的十进制数便为该最小项的编号。如最小项C B A对应的变量取值为000,它对应十进制数为0。因此,最小项C B A的编 号为m 0,如最小项C B A的编号为m 4 ,其余最小项的编号以此类推。 2、最小项的基本性质: (1)对于任意一个最小项,只有一组变量取值使它的值为1,而其余各种变量取值均使它的值为0。 (2)不同的最小项,使它的值为1的那组变量取值也不同。 (3)对于变量的任一组取值,全体最小项的和为1。 图1.4.1分别为二变量、三变量和四变量卡诺图。在卡诺图的行和列分别标出变量及其状态。变量状态的次序是00,01,11,10,而不是二进制递增的次序00,01,10,11。这样排列是为了使任意两个相邻最小项之间只有一个变量改变(即满足相邻性)。小方格也可用二进制数对应于十进制数编号,如图中的四变量卡诺图,也就是变量的最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

第十章 数字逻辑基础 补充: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 1.图形图象法:用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求最简与或表达式的方法。卡诺图是按一定 规则画出来的方框图。 优点:有比较明确的步骤可以遵循,结果是否最简,判断起来比较容易。 缺点:当变量超过六个以上,就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了。 公式化简法优点:变量个数不受限制 缺点:结果是否最简有时不易判断。 2.最小项 (1)定义:是一个包括所有变量的乘积项,每个变量均以原变量或反变量的 形式出现一次。 注意:每项都有包括所有变量,每个乘积它中每个变量出现且仅出项1次。 如:Y=F (A ,B ) (2个变量共有4个最小项B A B A B A AB ) Y=F (A ,B ,C ) (3个变量共有8个最小项C B A C B A C B A BC A C B A C B A C AB ABC ) 结论: n 变量共有2n 个最小项。 三变量最小项真值表 (2)最小项的性质 ①任一最小项,只有一组对应变量取值使其值为1: ②任意两个最小项的乘种为零; ③全体最小项之和为1。 (3)最小项的编号:把与最小项对应的变量取值当成二进制数,与之相应的十进制数,就是该最小项的编号,用m i 表示。 3.最小项表达式——标准与或式 任何逻辑函数都可以表示为最小项之和的形式——标准与或式。而且这种形式是惟一的,即一个逻辑函数只有一种最小项表达式。 例1.写出下列函数的标准与或式:Y=F(A,B,C)=AB+BC+CA 解:Y=AB(C +C)+BC(A +A)+CA(B +B) =ABC C B A ABC BC A ABC C AB +++++ =ABC C B A BC A C AB +++ =3567m m m m +++ 例2.写出下列函数的标准与或式:C B AD AB Y ++=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 由前面的学习得知,利用代数法可以使逻辑函数变成较简单的形式。但要求熟练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而且需要一些技巧,特别是经化简后得到的逻辑表达式是否是最简式较难确定。运用卡诺图法可以较简便的方法得到最简表达式。但首先需要了解最小项的概念。 一、最小项的定义及其性质 1.最小项的基本概念 由A、B、C三个逻辑变量构成的许多乘积项中有八个 被称为A、B、C的最小项的乘积项,它们的特点是 1. 每项都只有三个因子 2. 每个变量都是它的一个因子 3. 每一变量或以原变量(A、B、C)的形式出现,或以反(非)变量(A、B、C)的形式出现,各出现一次 一般情况下,对n个变量来说,最小项共有2n个,如n=3 时,最小项有23=8个

2.最小项的性质 为了分析最小项的性质,以下列出3个变量的所有最 小项的真值表。 由此可见,最小项具有下列性质: (1)对于任意一个最小项,只有一组变量取值使得它的值为1,而在变量取其他各组值时,这个最小项的值都是0。 (2)不同的最小项,使它的值为1的那一组变量取值也不同。 (3)对于变量的任一组取值,任意两个最小项的乘积为0。 (4)对于变量的任一组取值,全体最小项之和为1。 3.最小项的编号 最小项通常用mi表示,下标i即最小项编号,用十进制数表示。以ABC为例,因为它和011相对应,所以就称ABC 是和变量取值011相对应的最小项,而011相当于十进制中的3,所以把ABC记为m3 按此原则,3个变量的最小项

二、逻辑函数的最小项表达式 利用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可以把任一个逻辑函数化成一种典型的表达式,这种典型的表达式是一组最小项之和,称为最小项表达式 。下面举例说明把逻辑表达式展开为最小项表达式的方法。例如,要将化成最小项表达式,这时可利用的基本运算关系, 将逻辑函数中的每一项都化成包含所有变量A、B、C的项,然后再用最小项下标编号来代表最小项,即 又如,要将化成最小项表达式,可经下列几步: (1)多次利用摩根定律去掉非号,直至最后得到一个只在单个变量上有非号的表达式; (2)利用分配律除去括号,直至得到一个与或表达式; (3)在以上第5个等式中,有一项AB不是最小项(缺少变量C),可用乘此项,正如第6个等式所示。 由此可见,任一个逻辑函数都可化成为唯一的最小项表达式。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

卡诺图     3.3.1 卡诺图化简的基本原理(略)   3.3.2 逻辑函数的标准式—最小项   1. 最小项的定义 先看一个有三变量的真值表: 三变量的真值表 A B C 三变量与因式最小项编号 0 0 0 ABC m0 0 0 1 ABC m1 0 1 0 ABC m2 0 1 1 ABC m3 1 0 0 ABC m4 1 0 1 ABC m5 1 1 0 ABC m6 1 1 1 ABC m7 对于n个变量,有2n个可能的取值,全部变量的“与”项,称为最小项。 观察表中,在一个最小项中,每个变量只能以原变量或反变量出现一次。 举例: 下列三变量乘积项中,哪些是最小项,哪些是一般项? ABCA A(B+C) AB ABC ABC 一个变量有21=2个最小项, A, A 二个变量有22=4个最小项, AB,AB,AB,AB。 n个有2n个最小项。   2.最小项的性质(看表) (1)对于任意一个最小项,只有一组取值使得它的值为1,而在其他各组值时,这个最小项的值都是0 (纵向看)

(3)对于变量的任一组取值,任意两个最小项的乘积为0。 (4)对于变量的任一组取值,全体最小项之和为1。(横向看)     (2)真值表法 A B C A B C BC AC F 0 0 0 1 0 0 1 0 0 1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1 1 0 1 0 1 1 0 0 0 0 1 1 1 0 1 0 0 0 0 1 1 0 0 0 1 1 写逻辑表达式 F=ABC+ABC+ABC+ABC+ABC (根据最小项性质:逻辑函数,对于任意一个最小项,只有一组变量的取值使其为1,而其他组取值为0。)。 1 1 1 0 1 0 1

LTE中PDSCH的资源分配

从上图可以看出,资源单元RE对应频域上一个载波,时域上一个时系的资源。物理资源块PRB对应的是频域上12个连续的载波(在15K载波间隔的情况下是180K),时域上是一个时系(半个子帧,0.5 ms)的资源。虚拟资源块VRB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其大小与PRB 相同,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前者,VRB和PRB是相同的,可以认为VRB就是PRB。对于后者,分布式的VRB,其与PRB的对应关系将在后面介绍。 在资源分配时,同一个子帧内两个时系上的VRB是成对分配的,尽管是用一个VRB号来表示的。 PDCCH中有一个资源分配域,定义了相应的PDSCH使用的VRB(PRB)资源。PDSCH的资源

分配类型有0,1和2三种。每一个PDCCH中的资源分配域包括两部分,即一个类型域以及包含真正资源分配的信息。UE根据检测到的DCI格式对于PDCCH中的资源分配域进行解释。DCI格式1,2,2A和2B中资源分配域具有类型0和类型1两种方式,其资源分配信息部分具有相同的格式,使用类型域进行区分(0代表类型0而1代表类型1),对于带宽小于或者等于10个PRB的系统,总是使用类型0的资源分配,在每一个PDCCH中的资源分配域也只包含真正资源分配信息。具有DCI格式lA,1B,1C和1D的PDCCH使用类型2的资源分配,与类型0或者类型1资源分配的PDCCH资源分配格式不同。具有类型2资源分配的PDCCH 没有类型域。(36.213 Section 7.1.6, 36.212 Section 5.3) 类型0的资源分配中,分配给UE的资源由位图(bitmap)来表示,其中位图中的每一位代表一个资源块组(RBG),置1表示相应的资源块分配给了此UE,0则表示未分配。资源块组RBG是由一个或多个连续的VRB组成,VRB是集中类型的,RBG的大小P(包含的RB数 那么在系统带宽为下RBG的数目(也就是资源位图的bit数)为,其中最后一个RBG的大小可能小于P。同RB的编号一样,RBG的编号也是从最低的频率开始的。 在类型1的资源分配中,与类型0相同,资源块同样划分为大小为P(与系统带宽有关)的资源块组,数目为。不同的是,个资源块组被分为P个子集,其中RBG子集m是由起始点为m,间隔为P的RBG组成的集合。其中0=1的情况下无法覆盖RBG中所有的RB,因此才引入了1个Bit的对齐位,置0时表示位图的MSB(也就是最左边)对应RBG子集中编号最小的RB(再次注意,是RB而非RBG),也就是左对齐,此时位图的LSB(也就是最右边)并不对应RBG子集中编号最大的RB。对齐Bit置1时表示位图的LSB对应RBG子集中编号最大的RB,也就是右对齐。 对比类型0和类型1的资源分配方式,可以看出:类型0是以RBG为单位进行分配的。比较简单,但对于小数据量的业务,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类型1是以RB为单位,资源分配相对灵活,可以获得更好的频率分集增益。但类型分配1每次最多只能分配一个RBG子集中的部分RB。 资源分配类型2中,可以采用集中式的资源分配方式,也可采用分布式的资源分配方式。在PDCCH 的DCI类型1A,1B和1D中,使用1个Bit的标志位来表示使用集中类型的VRB还是分布类型的VRB,0表示是集中型而1表示是分布型。DCI格式为1C的PDCCH中,总是使用分布形式的VRB。

卡诺图化简方法

卡诺图化简方法 学生姓名:陈曦指导教师:杜启高 将输出与输入之间的逻辑关系写成与、或、非等运算的组合式,就是逻辑函数式。 一、逻辑函数的卡诺图表示法 将n变量的全部最小项各用一个小方块表示,并使具有逻辑相邻性的最小项在几何位置上也相邻地排列起来,所得到的图形称为n变量最小项的卡诺图。 为了保证图中几何位置相邻地最小项在逻辑上也具有相邻性,这些数码不能按自然二进制数从小到大地顺序排列,而必须按图中的方式排列,以确保相邻的两个最小项仅有一个变量是不同的。 从卡诺图上可以看到,处在任何一行或一列两端的最小项也仅有一个变量不同,所以它们也具有逻辑相邻性。因此,从几何位置上应当将卡诺图看成是上下、左右闭合的图形。 任何一个逻辑函数都能表示为若干最小项之和的形式,自然也可以用卡诺图来表示任意一个逻辑函数。具体做法是:首先将逻辑函数化为最小项之和的形式,然后在卡诺图上标出与之相对应的最小项,在其余位置上标入0,就得到了表示该逻辑函数的卡诺图。也就是说,任何一个逻辑函数都等于卡诺图中填入1的那些最小项之和。 二、用卡诺图化解逻辑函数 化简时依据的基本原理就是具有相邻性的最小项可以合并,并消去不同的因子。由于在卡诺图上几何位置相邻与逻辑上的相邻性是一致的,因而从卡诺图上能直观的找出那些具有相邻性的最小项并将其合并化简。 合并最小项的原则:若两个最小项相邻,则可以合并为一项并消去一对因子。若四个最小项相邻并排列成一个矩形组,则可合并为一项并消去两队因子。若八个最小项相邻并且排列成一个矩形组,则可以合并成一项并消去三对因子。合并后的结果中只剩下公共因子。 卡诺图化简法步骤:(一)将函数式化为最小项之和的形式; (二)画出表示该逻辑函数的卡诺图; (三)找出可以合并的最小项; (四)画出包围圈并选取化简后的乘积项。 在画包围圈时要注意:(一)包围圈越大越好; (二)包围圈的个数越少越好; (三)同一个“1”方块可以被圈多次; (四)画包围圈时,可先圈大,再圈小; (五)每个圈要有新的成分,如果某一圈中所有的“1”方块均被别的包围圈包围,就可以舍掉这个包围圈; (六)不要遗漏任何方块。 通常我们都是通过合并卡诺图中的1来求得化简结果得。但有时也可以通过合并卡诺图中的0先求出'Y的化简结果,然后再将'Y求反而得到Y。

资源分配图

资源分配图 表示:进程p1 表示:有3个R1类资源 表示:进程p1申请一个R1类资源 表示:系统分配一个R1类资源给进程p1,此时,系统还剩下2个R1类资源 表示:进程p1申请2个R1类资源 表示:系统分配2个R1类资源给进程p1,此时,系统还剩下1个R1类资源

表示:系统分配一个R1资源给进程p2,然后又分配一个R1类资源给进程 p1,最后进程p1收到一个R1类资源后又继续申请1个R1类资源,此时,还剩下一个R1类资源可以分配给P1,但还没分配给P1。(注意:图中P1的申请是还没得到响应的,不要以为R1指向P1的那个箭头是响应P1的申请,而分配了资源给P1) 表示:系统分配一个R1资源给进程p2,然后又分配一个R1类资源给进程 p1,最后进程p1收到一个R1类资源后又继续申请1个R1类资源,此时,系统已经没有R1类资源可以分配给进程P1了,于是p1进程受到阻塞。 (注意:千万不要误认为: 进程P1申请一个R1类资源,然后系统便分配一个R1类资源给P1。上图的“右箭头”跟“左箭头”是没任何关系的,并不是“右箭头响应左箭头的申请,而分配内存给P1”,先后顺序不能乱,时间顺序是先“分配一个R1类资源给P1”,再“P1申请一个R1类资源”;而不是先“P1申请一个R1类资源”,再“分配一个R1类资源给P1”) R1 R1 R1

化简资源分配图 方法步骤: 先看系统还剩下多少资源没分配,再看有哪些进程是不阻塞(“不阻塞”即:系统有足够的空闲资源分配给它)的,接着把不阻塞的进程的所有边都去掉,形成一个孤立的点,再把系统分配给这个进程的资源回收回来,这样,系统剩余的空闲资源便多了起来,接着又去看看剩下的进程有哪些是不阻塞的,然后又把它们逐个变成孤立的点。最后,所有的资源和进程都变成孤立的点。这样的图就叫做“可完全简化”。 如果一个图可完全简化,则不会产生死锁;如果一个图不可完全简化(即:图中还有“边”存在),则会产生死锁。这就是“死锁定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