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五年级奥数练习:最大公约数 (1)

人教版五年级奥数练习:最大公约数 (1)

人教版五年级奥数练习:最大公约数 (1)
人教版五年级奥数练习:最大公约数 (1)

人教版五年级奥数练习:最大公约数

例题用一张长1072毫米、宽469毫米的长方形纸,剪成面积相等的正方形,并且最后没有剩余,这些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多少?

分析前面的例题已经告诉了我们,解决这道题只要求出长方形长和宽的最大公约数就行了。但是这题中,长和宽的数比较大,最大公约数比较难求出,这里再介绍一种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第一步:1072÷469,余134;

第二步:469÷134,余67;

第三步:134÷67,没有余数,所以用67毫米为正方形的边长来剪,正好能剪(1072÷67)×(469÷67)=112个正方形,即这些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67毫米。

这种求两个较大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叫辗转相除法。

练习

1,用辗转相除法求568和1065的最大公约数。

2,试用辗转相除法判断1547与3135是否互质。

3,判断11111/15015是不是最简分数。

小学五年级经典奥数题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经典奥数题 题1、营业员把一张5元的人民币和一张5角的人民币换成了28张票面为1元和1角的人民币,求换来的这两种人民币各多少张? 题2、有一元,二元,五元的人民币共50张,总面值为116元,已知一元的比二元的多2张,问三种面值的人民币各多少张? 题3、有3元,5元和7元的电影票400张,一共价值1920元,其中7元和5元的张数相等,三种价格的电影票各多少张? 题4、用大、小两种汽车运货,每辆大汽车装18箱,每辆小汽车装12箱,现在有18车货,价值3024元,若每箱便宜2元,则这批货价值2520元,问:大、小汽车各有多少辆? 题5、一辆卡车运矿石,晴天每天可运20次,雨天每天可运12次,它一共运了112次,平均每天运14次,这几天中有几天是雨天? 题6、运来一批西瓜,准备分两类卖,大的每千克元,小的每千克元,这样卖这批西瓜共值290元,如果每千克西瓜降价元,这批西瓜只能卖250元,问:有多少千克大西瓜? 题7、甲、乙二人投飞镖比赛,规定每中一次记10分,脱靶每次倒扣6分,两人各投10次,共得152分,其中甲比乙多得16分,问:两人各中多少次?

题8、某次数学竞赛共有20条题目,每答对一题得5分,错了一题不仅不得分,而且还要倒扣2分,这次竞赛小明得了86分,问:他答对了几道题?

小学五年级经典奥数题(一)答案 答案: 1.解:设有1元的x张,1角的(28-x)张 x+(28-x)= = x=3 28-x=25 答:有一元的3张,一角的25张。 2.解:设1元的有x张,2元的(x-2)张,5元的(52-2x) x+2(x-2)+5(52-2x)=116 x+2x-4+260-10x=116 7x=140 x=20 x-2=18 52-2x=12

五年级奥数组合图形面积

1、有一个梯形,他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7厘米,如果只把上底增加3厘米,那么面积就增加4.5厘米。求原 来梯形的面积。 例1、下图正方形中套着一个长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12厘米,长方形的四个角的四条边各分成两段,其中长的一段是短的2倍。求中间长方形的面积。 1、如下图。已知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2厘米,求中间最小正方形的面积。 2、下图长方形ABCD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E、F都是所在边的中点。求AEF的面积。

例2、图中的甲和乙都是正方形,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例3、下图中正方形的边长为8厘米,CE为20厘米,梯形BCDF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如图,正方形ABCD中,AB=4厘米,EC=10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1、在一个直角三角形铁皮上剪下一块正方形,并使正方形面积尽可能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提示:连接 DB)单位:厘米。 例4、图中ABCD是长方形,三角形EFD的面积比ABF的面积大6平方厘米,求ED的长。

疯狂操练5 1、如图,平行四边形BCEF中,BC=8厘米,直角三角形中,AC=10厘米,阴影部分面积比三角形ADH的面积大8 平方厘米。求AH长多少厘米? 2、下图中三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1厘米、2厘米和3厘米。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课后作业: 1、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7厘米,求正方形EFGH的面积。 2、求下图长方形ABCD的面积。(单位:厘米) 1、如图,已知四条线段的长分别是:AB=2厘米,CE=6厘米,CD=5厘米,AF=4厘米,并且有两个直角。求四边 形ABCD的面积。

五年级下册数学专项训练 奥数第九讲 数字游戏 _ 全国版 (含答案)-word

第九讲数学游戏 游戏对策问题因常与智力游戏相结合,因此具有很大的趣味性.又由于解题方法灵活,技巧性强,所以对开阔解题思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有益处的。 例1 在一个3×3的方格纸中,甲乙两人轮流(甲先)往方格纸中填写1、3、4、5、6、7、8、9、10九个数中的一个,数不能重复.最后甲的得分是不计中间行的上下两行六个数之和,乙的得分是不计中间列的左右两列六个数之和,得分多者为胜.请你为甲找出一种必胜的策略。 分析把题中的九个格标上字母:a、b、c、d、e、f、g、h、i。 甲的得分为:a+b+c+g+h+i =(a+c+g+i)+(b+h); 乙的得分为:a+d+g+c+f+i =(a+c+g+i)+(d+f) 要想使甲的得分高于乙的得分,必须且只需使b+h>d+f.要想使b +h>d+f,甲有两种策略:一是增强自己的实力——使b、h格内填的数尽可能地大;二是削弱对方的实力——使d、f格内填的数尽可能地小.下面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取胜的总策略是“增强自己,削弱对方”两者兼顾。 为了使叙述方便起见,我们分别用(甲2)和(a5)分别表示“甲第二轮”和“在a处填数字5”,其余如(乙1),(甲1,b10)等含义类同。 一、甲首先使b、h处填的数尽可能大.譬如,(甲1,b10)。 1.乙为了不输,(乙1)必须在h处填数.(否则,即如(乙1)不在h处填数,(甲2)在h处填余下来的最大数后,无论(乙2)怎么填,最后总有b+h≥10+8=18>16=9+7≥d+f,甲胜).这样,必须(乙1,h1).(乙当然在h处填最小数) 2.(甲2)不能在d处或f处填数.(否则,如(甲2,dx),x为任一数,则(乙2)在f处填余下来的最大数后,即有d+f≥3+9=12>11=10+1=b+h,乙胜).当然(甲2)填9,譬如(甲2,eg).(以后,只要甲不填错,即只要把余下数中的最小者填入d或f,就不会输了) 3.显然,(乙2,d8),乙就不会输了.因此不分胜负(此时(甲3)必须(f3))。

五年级下册奥数小综合思维训练

五年级下册奥数小综合思维训练(1) (找规律、包含与排除) 1:18÷11的商的小数点后面第2008位数字是几? 2:有一列数字4……问第31个数字是多少?前面30个数字的和是多少? 3、17÷6的商的小数点后第123位和第124位上的数字的和是多少? 4、5÷7的商的小数部分后面第100位上的数字是几? 5、13.258小数部分第1000位上的数字是几?小数点后面前300个数字的和是多少? 6、不用计算,直接写得数 1÷7=0.142857142857…… 2÷7=0.285714285714…… 3÷7=0.428571428571…… 4÷7= 5÷7= 6÷7= 7、23÷7的商的小数点后面2000个数字之和是多少? 8、15÷52的商的小数点右边第200个数字是多少?小数点后面前200个数字的和是多少? 9、9÷7的商的小数点后第2005位数字是几? 10、18÷13的商的小数点后第2010位的数字是几? 11:五年级有96名学生都订了刊物,有64人订了少年报,有48人订了小学生报,问两种刊物都订的有多少人? 12:学校开展课外活动,共有250人参加,其中参加象棋组和乒乓球组的同学不同时活动,参加象棋组的有83人,参加乒乓球组的有86人,这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25人,问250名同学中,象棋组、乒乓球组都不参加的有多少人? 13、一个班的52人都在做语文和数学作业,有32人做完了语文作业,有35人做完了数学作业。这个班语文,数学作业都做完的有多少人? 14、某班有50名学生,在一次测验中有26人满分,在第二次测验中有21人满分。如果两次测验都没有过满分的学生有17人,那么两次测验都获满分的有多少人? 15、某班的在一次测验中有26人语文获优,有30人数学获优。其中语,数双优的有12人,另外还有8人语,数均未获优。这个班共有多少个学生? 16、第一小组的同学们都在做两道数学思考题,做对第一题的有15人,做对第二题的有10人,两道题都做对的有7人,两道题都做错的有2人,第一小组共有多少人? 17、有122名同学参加语文,数学考试,每人至少有一门得优,已知语文65人得优,数学78人得优,求只有语文一门得优的有多少人? 18、在100位旅客中,有70人懂英语,65人懂日语,既懂英语又懂日语的有45人,那么,既不懂英语又不懂日语的有多少人? 19、老师在统计考试成绩,数学得分90分以上的有25人,语文得90分以上的有21人,两科中有一科的在90分以上有38人,问:两样都得90分以上的有多少人? 20、少年乐团学生中有170人不是五年级的,有135人不是六年级的,已知五,六年级 的共有205人,小年乐团中,五,六年级以外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五年级上册数学竞赛试题-奥数经典例题一(含解析)

五年级奥数精典例题一 例1: 甲乙两车同时分别从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7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4千米。两车相遇时距全程的中点20千米。两地之间相距多少千米? 解答:20×2÷(72-64)=40÷8=5(小时)……相遇时间 (72+64)×5=136×5=680(千米) 答:两地之间相距680千米。 解析:在相同的时间内,甲的速度快,行的路程多,比全程的一半多20千米,而乙则比全程的一半少20千米,所以甲应该比乙多行20×2=40(千米)。而甲1小时比乙多行72-64=8(千米),多少小时甲比乙多行40千米呢?40÷8=5(小时),这就是他们行驶的时间,即相遇时间。 例2: 甲、乙、丙三人中,甲每分钟走50米,乙每分钟走60米,丙每分钟走70米,甲、乙两人从A地,丙从B地同时相向出发,丙遇到乙后2分钟遇到甲,A、B两地相距多远?解答:(50+70)×2=240(米) 240÷(60一50)=24(分钟) (60+70)×24=3120(米) 答:A、B两地相距3120米。 解析:丙与乙相遇时,甲与丙还相距一段路程,这段路程甲、丙还要行2分钟相遇,说明甲、丙还相距(50+70)X2=240(米)。由于乙、丙相遇处在同一位置,所以240米也是甲、乙相距的路程,即甲、乙的路程差,根据路程差÷速度差=时间,列式240÷(60-50)=24(分),这也是乙、丙的相遇时间,就可求出全程。 例3:

3头牛和4只羊一天共吃草77千克,6头牛和5只羊一天共吃草130千克。每头牛、每只羊每天各吃草多少千克? 解答:(77×2-130)÷(4×2-5)=24÷3=8(千克) (77-8×4)÷3=45÷3=15(千克) 答:每头牛每天吃草15千克,每只羊每天吃草8千克 解析:本题中,牛的头数和羊的只数都不相同,这样比较时不能直接消去一个量。我们观察比较发现,后面条件中的6头牛是前面条件中3头牛的两倍。把前面的牛的头数和羊的只数各扩大2倍得6头牛和8只羊,吃的草也扩大2倍是154千克。这样再与后面比较就可以消去牛吃的草。 例4: 五(2)班同学去公园划船。如果租来的船每条船坐4人,则有7人不能上船;如果每条船坐5人,则多一条船。五(2)班租了多少条船?共有学生多少人? 解答:设租了x条船。 4x+7=5(x-1) 4x+7=5x-5 X=12 4×12+7=55(人) 答:五(2)班租了12条船,共有学生55人。 解析:解答这道题目,可以用盈亏问题的思路来思考,如果用列方程来解答,同样很合适。 前后两种安排座位的方法总人数是不变的。如果设租了X条船,那么总人数既可以表示为(4x+7)人,也可以表示为5(x-1)人,就可以列出方程。例5: 在平行的轨道上两列火车齐头并进。快车车长320米,每秒行25米,慢车车长280米,每秒行20米,问:以并头并进经过多少时间快车完全超过慢车?

小学五年级奥数专项练习 专题38 最大最小问题

小学五年级奥数专项练习 专题38 最大最小问题

【理论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遇到“路程最近”、“费用最省”、“面积最大”、“损耗最少”等问题,这些寻求极端结果或讨论怎样实现这些极端情形的问题,最终都可以归结成为:在一定范围内求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我们称这些问题为“最大最小问题”。 解答最大最小问题通常要用下面的方法: 1.枚举比较法。当题中给定的范围较小时,我们可以将可能出现的情形一一举出再比较; 2.着眼于极端情形,即充分运动已有知识和生活常识,一下子从“极端”情形入手,缩短解题过程。

【经典题型1】 把1、2、3、…、16分别填进图中16个三角形里,使每边上7个小三角形内数的和相等。问这个和最大值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为了方便描述,我们把图中部分三角形注上字母,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心处D中填的数和三条边上的和没有关系,因此,应填最小的数1。而三个角上的a、b、c六个三角形中的数都被用过两次,所以要尽可能填大数,即填11——16。然后根据“三角形三边上7个小三角形内数的和相等”这一条件,就可以计算出这个和的最大值了。 (2+3+4+…+16+11+12+13+14+15+16)÷3=72 练习一 1.将5、6、7、8、9、10六个数分别填入圆圈内,使三角形每条边上的和相等,这个和最大是多少? 2.把2——9分别填入下图圆圈内,使每个大圆上的五个数的和相等,并且最大。

3.将1——9这九个自然数分别填进九个小三角形中,使每4个小三角形组成的三角形内的4个数的和都等于20。

有8个西瓜,它们的重量分别是2千克、3千克、4千克、4千克、5千克、6千克、8.5千克、10千克。把它们分成三堆,要使最重的一堆西瓜尽可能轻些,那么,最重的一堆应是多少千克? 分析与解答: 3堆西瓜的总重量是42.5千克,要使最重的一堆尽可能轻些,另两堆就得尽可能重些。 根据42.5÷3=14千克……0.5千克可知:最重的一堆是14+0.5=14.5千克,即由6千克和8。5千克组成,另外两堆分别是14千克。 练习二 1.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现有9把钥匙和9把锁,但不知道哪把钥匙开哪把锁。最多要试开多少次才能配好全部钥匙和锁? 2.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5岁,其中没有小于17岁的,且四人年龄都不相同。那么年龄最大的最多是几岁? 3.五位同学捐款,他们捐的钱有3张1元的,4张2元的,3张5元的和3张10元的。这五位同学捐款数各不相同,问:捐款最多的同学至少捐了多少元?

五年级数学培优综合训练试题(含答案).doc

小学五年级数学培优综合训练试题 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中,共10 分) 1.A+5.2=b+6.4 那么() A . a>b B.a<b C. a=b 2.连续自然数a,b,c,…,g,h 一共有()个自然数。 A. h B. h-a +1 C. h-a 3.数学书的封面面积约是250 () A. 平方厘米 B. 平方分米 C. 平方米 4.画一个长和宽都是整数的长方形,要求面积为24,那么可以画出不同的长方形有()种 A. 3 B. 4 C. 5 D. 6 5.用1、0、3、5 组成()个不含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A. 24 B. 8 C. 18 D. 12 二、填空(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在0.6、20÷3 和0.666 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2.有数组{1,2,3,4},{2,4,6,8},{3,6,9,12}.....那么第100 个数组的四个数的和是()。 3.某同学在计算一道除法题时,误将除数32 写成23,所得的商是32,余数是11,正确的商与 余数的和是()。 4.3÷7 的商是一个循环小数,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后第2006 个数字是()。 5.在一个面积为10 的平行四边形的纸片中剪出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最大为()。6.某年的九月份有五个星期天,已知这个月的1 号不是星期天,那么这个月的25 号是星期()7.幼儿园里买来一些玩具,如果每班分8 个玩具,就多出2 个玩具,如果每班分10 个玩具,就 少12 个玩具,幼儿园里有()个班。 8.一个长方形若长增加 2 厘米,面积就增加10 平方厘米,若宽减少3 厘米,面积就减少 18 平方厘 米,原长方形的面积为()平方厘米。 9.在a÷b=5.....3 中,把a、b 同时扩大3 倍,商是(),余数是()。 10.用3 个大瓶和5 个小瓶可装墨水5.6 千克,用1 个大瓶和3 个小瓶可装墨水2.4 千克。那么 用 2 个大瓶和 1 个小瓶可装墨水(三、计算下面各题(12 分) (1)5×125×5×32 )千克。 (2)89+899+8999+89999+899999 (3)4.27×8.3+42.7×1.9-0.427×2 (4)105.5+〔(40+9.338÷2.3)×0.5-1.53〕÷\u65288X53.6 ÷26.8×0.125) 四、完成下列各题(第1、2、3 小题每题 2 分,第4、5 小题每题 5 分,共16 分) 已知长方形甲的面积为32,长方形乙的面积为20 1.将它们如图1 摆放在桌面上,根据图中条件,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2.将它们如图2 摆放在桌面上,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 )。 3.将它们如图3 摆放在桌面上,若组成的图形的面积为40,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五年级奥数经典习题及解析答案

五年级奥数经典习题及解析答案 1、某仓库运出四批原料,第一批运出的占全部库存的一半,第二批运出的占余下的一半,以后每一批都运出前一批剩下的一半。第四批运出后,剩下的原料全部分给甲、乙、丙三个工厂。甲厂分得24吨,乙厂分得的是甲厂的一半,丙厂分得4吨。问最初仓库里有原料多少吨? 2、计算199999+19999+1999+199+19 3、有一根长为180厘米的绳子,从一端开始每隔3厘米作一个记号,每隔4厘米也作一个记号,然后将标有记号的地方剪断。问绳子共被剪成了多少段。 4、小虎训练上楼梯赛跑,他每步可上1阶或2阶或3阶,这样上到16阶但不踏到第7阶和第15阶,那么不同的上法共有( )种。 5、将1--9这九个数字分别填入九个□中,组成等式,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 □□□×□□=□□×□□=5568 答案解析 1、解答: 24+24÷2+4=24+12+4=40(吨) 40×2×2×2×2=640(吨) 【小结】最初仓库里有原料640吨。

先求第四批运出后剩下多少吨原料: 24+24÷2+4=24+12+4=40(吨) 再用倒推法求最初仓库里有原料多少吨: 40×2×2×2×2=640(吨)。 2、解答: 此题各数字中,除最高位是1外,其余都是9,仍使用凑整法.不过这里是加1凑整。(如199+1=200) 199999+19999+1999+199+19 =(19999+1)+(19999+1)+(1999+1)+(199+1)+(19+1)-5 =200000+20000+2000+200+20-5 =222220-5 =222215。 3、解答: 1-180中,3的倍数有60个,4的倍数有45个,而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的数一定是12的倍数,这样的数有180÷12=15个。注意到180厘米处无法标上记号,所以标记记号有:(60-1)+(45-1)-(15-1)=89,绳子被剪成90段。 4、解答: 本题属于一道加法原理的一个题目,就是从第四个台阶开始,后一项的上法等于前三个台阶上法的和。第一阶只有1种,上第二阶有2种,第三阶4种(直接上

五年级奥数组合图形面积一

第18周组合图形面积(一) 例1 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最长的边是12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单位:厘米) 2,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7厘米,求正方形EFGH的面积。3,有一个梯形,它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7厘米。如果只把上底增加3厘米,那么面积就增加4.5平方厘米。求原来梯形的面积。 例2 正图正方形中套着一个长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12厘米,长方形的四个角的顶点把正方形的四条边各分成两段,其中长的一段是短的2倍。求中 间长方形的面积。 1,(如下图)已知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2厘米,求中间最小正方形的面积。

2,如下图长方形ABCD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E、F都是所在边的中点,求三角形AEF的面积。 3,求下图长方形ABCD的面积(单位:厘米)。 例3 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DEFG都是正方形,已知三角形AFH的面积是7平方厘米。三角形CDH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图中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6厘米和4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下图中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重叠在一起,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3,下图中,甲三角形的面积比乙三角形的面积大多少平方厘米? 例4 下图中正方形的边长为8厘米,CE为20厘米,梯形BCDF的面积是多 少平方厘米?

1,如下图,正方形ABCD中,AB=4厘米,EC=10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在一个直角三角形铁皮上剪下一块正方形,并使正方形面积尽可能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单位:厘米)3,图中BC=10厘米,EC=8厘米,且阴影部分面积比三角形EFG的面积大10平方厘米。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例5 图中ABCD是长方形,三角形EFD的面积比三角形ABF的面积大6平方厘米,求ED的长。 练习五 1,如图,平行四边形BCEF中,BC=8厘米,直角三角形中,AC=10厘米,阴影部分面积比三角形ADH的面积大8平方厘米。求AH 长多少厘米?

五年级奥数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

五年级奥数专项培训 (满分100+20分) 2018.03 答题人得分 基础题 一、选择题(共4题,每题3分) 1.用0、4、5、6可以组成若干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把这些三位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546是第()个。 A. 9 B.10 C.11 D.12 2.数一数右图中有()个长方形。 A.60 B.80 C.100 D.120 3.王楚涵利用寒假看了一本课外书,第一个星期看了这本书的一半少30页,第二个星期看了剩下的一半多40页,第三个星期看了60页,正好看完,这本书共有()页。 A.340 B.460 C.260 D.140 4.甲、乙两数的和是990,如果将乙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与甲相等。甲数是 ()A.90 B.110 C.1100 D.900 二、填空题(共8题,第7、8题每题3分,其余每题2分) 1.已知等差数列的第二项是15,第六项是39,则第八项 是。 2.由9个数组成等差数列,其中第五个数是450,这9个数的和 是。 3.在1—100自然数中,所有不能被11整除的偶数之和 是。 4.一只甲虫从A点沿着线段爬到B点,要求任何线段和点不得重复经过,这只甲虫最多有种不同的走法。 5.一位老爷爷问小明多大了,小明回答说12岁。小明又问老爷爷今年多大年龄,老爷爷说:“把我的年龄加上你的年龄后用3除,再减去8后用5乘,恰好是100岁。”那么这位老爷爷今年岁。 6.张老师用66元钱买了红、蓝铅笔若干枝,其中蓝铅笔比红铅笔多30枝。已知红铅笔每枝4角,蓝铅笔每枝8角。张老师共买了枝铅笔。 7.李芸买了2本练习本和2支钢笔,共用去14元;周华买了同样的4本练习本和1支钢笔,共用去10元。那么一支钢笔比一本练习本贵元。 8.元旦时,老师把剩下的一包糖果分给留下打扫卫生的同学们。如果每人10粒,有2人分不到;如果每人分8粒,还多出4粒。这包糖果有粒。

小学五年级奥数题综合训练卷A

小学五年级奥数题集锦及答案 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行驶了全程的5/11,如果甲每小时行驶4.5千米,乙行了5小时。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开出。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五分之四,货车行了全程的四分之一后,再行28千米与客车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甲乙两人绕城而行,甲每小时行8千米,乙每小时行6千米。现在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相背出发,乙遇到甲后,再行4小时回到原出发点。求乙绕城一周所需要的时间?

走余下的5\6时,乙走完全程的7\10,求AB两地距离是多少米? 5、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75千米,乙车行完全程需7小时。两车开出3小时后相距15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甲,已两人要走完这条路,甲要走30分,已要走20分,走3分后,甲发现有东西没拿,拿东西耽误3分,甲再走几分钟跟已相遇? 7、甲,乙两辆汽车从A地出发,同向而行,甲每小时走36千米,乙每小时走48千米,若甲车比

8、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36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从a地出发至1千米时,发现有物品以往在a地,便立即返回,去了物品又立即从a地向b地行进,这样甲、乙两人恰好在a,b两地的终点处相遇,又知甲每小时比乙多走0.5千米,求甲、乙两人的速度? 9、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400千米两地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小时行40千米, 10、甲每小时行驶9千米,乙每小时行驶7千米。两者在相距6千米的两地同时向背而行,几

11、甲乙两车从相距60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8千米两车相遇时乙车行了多少千米? 12、两车相向,6小时相遇,后经4小时,客车到达,货车还有188千米,问两地相距? 13、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客车和货车从两地相向而行,6小时相遇,已知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3分之2 ,求二车的速度?

五年级数学奥数专题组合图形面积

五年级数学奥数专题组 合图形面积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组合图形面积(一) 【知识点击】 组合图形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的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组合的形式分为两种:一是拼合组合,二是重叠组合。由于组合图形具有条件相等的特点,往往使得问题的解决无从下手。要正确解答组合图形的面积,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切实掌握有关简单图形的概念、公式,牢固建立空间观念; 2.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清所求图形是由哪几个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 3.适当采用增加辅助线等方法帮助解题; 4,采用割、补、分解、代换等方法,可将复杂问题变得简单。 【典型例题1】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最长的边是12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对点演练1】1.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单位:厘米) 2.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7厘米,求正方形EFGH的面积。 【典型例题2】正图正方形中套着一个长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12厘米,长方形的四个角的顶点把正方形的四条边各分成两段,其中长的一段是短的2倍。求中间长方形的面积。 【对点演练2】1.(如下图)已知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2厘米,求中间最小正方形的面积。 2.正图长方形ABCD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E、F都是所在边的中点,求三角形AEF 的面积。 【典型例题3】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DEFG都是正方形,已知三角形AFH的面积是7平方厘米。三角形CDH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对点演练3】1.图中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6厘米和4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下图中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重叠在一起,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典型例题4】下图中正方形的边长为8厘米,CE为20厘米,梯形BCDF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对点演练4】1.如下图,正方形ABCD中,AB=4厘米,EC=10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在一个直角三角形铁皮上剪下一块正方形,并使正方形面积尽可能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单位:厘米) 【典型例题5】图中ABCD是长方形,三角形EFD的面积比三角形ABF的面积大6平方厘米,AB=4厘米,BC=6厘米。求ED的长。 【对点演练5】1.如图,平行四边形BCEF中, BC=8厘米,直角三角形中,AC=10厘米,阴影 部分面积比三角形ADH的面积大8平方厘米。 求AH长多少厘米? 2.图中三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1厘米、2厘米和3厘米,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答记者问】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学以致用】 1.有一个梯形,它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7厘米。如果只把上底增加3厘米,那么面积就增加4.5平方厘米。求原来梯形的面积。 2.求下图(上右图)长方形ABCD的面积(单位:厘米)。 3.下图中,甲三角形的面积比乙三角形的面积大多少平方厘米?

2020年五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专项专题训练

2020年五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专项专题训练 1. 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2. 最小的合数和最小的质数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 3. 因为34÷85=0.4 所以3.4÷8.5=0.04 4. 一个长方体木箱,竖着放和横着放时所占的空间不一样大。 5. 5.095精确到0.01是5.10。 6. 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另外四个面的面积是相等的.() 7.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3厘米,它的体积是18立方厘米 8. 这是轴对称图形 9. 这是轴对称图形 10. 把1块正方体橡皮泥捏成长方体,它的体积没有变。 11. 如果一个质数与一个合数不是互质数,那么这个合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2. 一块铁,第一次把它做成长方体,第二次熔化后把它做成正方体,它们的体积相等 13. 4.9699···保留三位小数约是4.970。 14. 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6倍,体积也扩大到原来的6倍。

15. 公鸡可能下蛋 16. A=2×2×3×5,B=2×3×7,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2。 17. 五星红旗是轴对称图形 18. 这是轴对称图形 19. 7.4÷5=1.4······0.8 20. 5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1. 21. 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二分之一倍 22. 体积为1立方米的木块摆在地上,它的占地面积一定是1平方米。 23. 两个数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大。 24. 如果将一块长方体的橡皮泥捏成一个正方体,我们看到它的形状变化,但是它所占的空间的大小没变。 25. 12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3。 26. 3.6+7.6÷0.4-3.7要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减法。 27. 用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最少用4个这样的小正方体。 28. 7.42÷7=1.6 29. 这面国旗有2条对称轴 30. 3.65+3.65×1.2-1.2 =7.3×0

2019-2020年五年级数学上册综合练习目标检测题

2019-2020年五年级数学上册综合练习目标检测题 学校班级姓名评分 一、用心思考,正确读写(22' 每空1分,其中第4题2分) 1、王老师上个月的收入记作+2700元,他上个月支出1600元,就记作()元。 2、有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底是9厘米,那么它的高是()厘米。 3、70.707这个数中,左边的“7”在()位,它表示7个();中间的“7”在()位上,它表示7个();右边的“7”在()位上,它表示7个()。 4、把下面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0.329 3.32 3.300 0.003 1 0.33 () 5、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后是8.4,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6、比1.6大2.5的数是();比()少0.18的数是3.72。 7、有一列图形,按下列规律排列。 △□□□△□□□△□□□……第26个图形是()。 8、360米=()千米210厘米=()米 3.46吨=()千克0.8公顷=()平方米 9、129533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是(),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精确到十分位是()亿。 二、仔细推敲,正确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 1、像+15,+27,5,0都是正数。() 2、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大于0.2而小于0.8的小数有4个。() 4、把11.50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扩大100倍。() 5、一个不等于0的数除以小数时,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三、反复比较,正确选择。(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6') 1、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是10.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小学五年级经典奥数题 -(用鸡兔同笼方法解决)

题5、一辆卡车运矿石,晴天每天可运20次,雨天每天可运12次,它一共运了112次,平均每天运14次,这几天中有几天是雨天? 112÷14=8天 假设都是晴天:8×20=160(次)160-112=48(次)20-12=8(次) 雨天:48÷8=6(天)晴天:8-6=2(天) 题6、运来一批西瓜,准备分两类卖,大的每千克0.4元,小的每千克0.3元,这样卖这批西瓜共值290元,如果每千克西瓜降价0.05元,这批西瓜只能卖250元,问:有多少千克大西瓜? (290-250)÷0.05=800千克 假设都是小西瓜:800×0.3=240元290-240=50元0.4-0.3=0.1元 大西瓜:50÷0.1=500千克小西瓜:800-500=300千克 题7、甲、乙二人投飞镖比赛,规定每中一次记10分,脱靶每次倒扣6分,两人各投10次,共得152分,其中甲比乙多得16分,问:两人各中多少次?152÷2=76分16÷2=8分乙:76-8=68分甲:76+8=84分 乙:假设都投中:10×10=100分100-68=32分10+6=16分 脱靶:32÷16=2次投中:10-2=8次 甲:假设都投中:10×10=100分100-84=16分10+6=16分 脱靶:16÷16=1次投中:10-1=9次 题8、某次数学竞赛共有20条题目,每答对一题得5分,错了一题不仅不得分,而且还要倒扣2分,这次竞赛小明得了86分,问:他答对了几道题? 假设都答对:20×5=100分100-86=14分5+2=7分 答错:14÷7=2道答对:20-2=18道

1.甲、乙两地相距465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一段后,每小时加速15千米,共用了7小时到达乙地。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几小时? 15+60=75千米 假设每小时都是60千米:7×60=420千米465-420=45千米75-60=15千米 每小时75千米:45÷15=3小时每小时60千米:7-3=4小时 2.笼中装有鸡和兔若干只,共100只脚,若将鸡换成兔,兔换成鸡,则共92只脚。笼中原有兔、鸡各多少只? 100+92=192只192÷(4+2)=32只 假设都是鸡:32×2=64只100-64=36只4-2=2只 兔:36÷2=18只鸡:32-18=14只 3.蜘蛛有8条腿,蜻蜓有6条腿和2对翅膀。蝉有6条腿和1对翅膀。现在这三种小虫共18只,有118条腿和20对翅膀,每种小虫各几只? (6+6)÷2=6条 假设都是蜘蛛:18×8=144条144-118=26条8-6=2条 蜻蜓和蝉:26÷2=13只蜘蛛:18-13=5只 假设都是蜻蜓:13×2=26对26-20=6对2-1=1对 蝉:6÷1=6只蜻蜓:13-6=7只 4.学雷锋活动中,同学们共做好事240件,大同学每人做好事8件,小同学每人做好事3件,他们平均每人做好事6件。参加这次活动的小同学有多少人?240÷6=40人 假设都是大同学:40×8=320件320-240=80件8-3=5件 小同学:80÷5=16人大同学:40-16=24人

五年级数学奥数专题组合图形面积

组合图形面积(一) 【知识点击】 组合图形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的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组合的形式分为两种:一是拼合组合,二是重叠组合。由于组合图形具有条件相等的特点,往往使得问题的解决无从下手。要正确解答组合图形的面积,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切实掌握有关简单图形的概念、公式,牢固建立空间观念; 2.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清所求图形是由哪几个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 3.适当采用增加辅助线等方法帮助解题; 4,采用割、补、分解、代换等方法,可将复杂问题变得简单。 【典型例题1】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最长的边是12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对点演练1】1.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单位:厘米) 2.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7厘米,求正方形EFGH的面积。 【典型例题2】正图正方形中套着一个长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12厘米,长方形的四个角的顶点把正方形的四条边各分成两段,其中长的一段是短的2倍。求中间长方形的面积。

【对点演练2】1.(如下图)已知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2厘米,求中间最小正方形的面积。 2.正图长方形ABCD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E、F都是所在边的中点,求三角形AEF的面积。 【典型例题3】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DEFG都是正方形,已知三角形AFH的面积是7平方厘米。三角形CDH 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对点演练3】1.图中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6厘米和4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下图中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重叠在一起,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典型例题4】下图中正方形的边长为8厘米,CE为20厘米,梯形BCDF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对点演练4】1.如下图,正方形ABCD中,AB=4厘米,EC=10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在一个直角三角形铁皮上剪下一块正方形,并使正方形面积尽可能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单位:厘米) 【典型例题5】图中ABCD是长方形,三角形EFD的面积比三角形ABF的面积大6平方厘米,AB=4厘米,BC=6厘米。求ED的长。 【对点演练5】1.如图,平行四边形BCEF中,BC=8厘米,直角三角形中,AC=10厘米,阴影部分面积比三角形ADH的面积大8平方厘米。求AH长多少厘米?

五年级下册数学专项训练小学奥数第五讲 同余的概念和性质_通用版(习题无答案)

第五讲同余的概念和性质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你会解答下面的问题吗?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

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问题1:今天是星期日,再过15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问“六·一”儿童节是星期几?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

五年级数学《统计与可能性》综合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统计与可能性》综合练习题 知能联网 1、学校举行蓝球比赛,裁判员抛硬币来决定谁开球,出现正面的可能性与出现反现的可能是(),都是()。 2、盒子里有6个白球,4个黄球,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 3、小正方体的各面分别写着1、2、3、 4、 5、6。掷出每个数的可能性都是(),单数朝上的可能性是(),双数朝上的可能性是()。如果掷30次,“3”朝上的次数大约是()。 4、口袋有大小相同的6个球,3个红球,3个白球,从中任意摸出两个球。 (1)都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2)都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3)摸到一个白球,一个红球的可能性是()。 5、桌子上有3张扑克牌,分别是3、4、5,背面都朝上,摆出的三位数 是2的倍数的可能性是(),摆出的三位数是3的倍数的可能性是()。 摆出的三位数是5的倍数的可能性是()。 应用在线 6、下面是五年级(3)班11名男同学的体重记录单。 姓名梁爽吴彭 袁子 豪杜俊 辉 李 明 袁欣姚远黄超李兴毛禹刘栖宇 体重 /kg 29 34 26 31 37 30 32 34 28 40 52 (1)分别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保留一位小数) (2)如果体重在29∽45kg为正常,这个组男生体重情况如何? 7、五(4)班进行演讲比赛,一共有20个题目,从1到20编号,同学 们进行抽签决定演讲内容。吴阳对其中的4个内容不熟悉,如果吴阳第一个抽签,他抽到熟悉的内容的可能性是多少?如果吴阳第11个抽签,不熟悉的

内容已经有2个被别人抽走,这里他抽到不熟悉的内容的可能性是多少? 8、桌子上有15张卡片,分别写着1—15个数,背面朝上,如果摸到单 数,小丽赢,如果摸到双数,小明赢。 (1)这样约定公平吗?为什么?(2)小明一定会输吗? 9、下面记录的是五(3)班第1组女生的一次跳远成绩。 (单位:m)(12分) 2.83 3.32 2.75 3.17 2.58 2.65 3.24 3.29 3.41 3.26 2.98 3.52 (1)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平均数各是多少?(2)用哪个数代表这个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3)如果2.80m以上为及格,有多少名同学及格了,超过半数了吗? 实践平台 利用下面的空白转盘,设计一个实验,使 指针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分别是停在绿色和 黄色区域的3倍。 智力冲浪 某次考试A、B、C、D、E五人的平均分比C、D、E三人的平均分少5分,A、B两人的平均分是80分。求这五个人的平均分数是多少?

五年级奥数组合图形的面积

五年级奥数组合图形的面 积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组合图形的面积 1.基本平面图形特征及面积公式 特征面积公式 正方形①四条边都相等。 ②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有四条对称轴。 S=a2 长方形①对边相等。 ②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有二条对称轴。 S=ab 平行四边形①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②对角相等,相邻的两个角之和为180° ③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S=ah 三角形①两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 ②两边之差小于第三条边。 ③三个角的内角和是180°。 ④有三条边和三个角,具有稳定性。 S=ah÷2 梯形①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②中位线等于上下底和的一半。 S=(a+b)h÷2 2.基本解题方法: 由两个或多个简单的基本几何图形组合成的组合图形,要计算这样的组合图形面积,先根据图形的基本关系,再运用分解、组合、平移、割补、添辅助线等几种方法将图形变成基本图形分别计算。 1.已知右面的两个正方形边长分别为6分米和4分米,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 积。 2.右图是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叠在一起,求阴影部分的面 积。(单位:厘米) 3.如图,这个长方形的长是9厘米,宽是8厘米,A和B 是宽的中点,求长方形内阴影部分的面积。 4.在右图中,三角形EDF的面积比三角形ABE的面积大6 平方厘米,已知长方形ABDC的长和宽分别为6厘米、4厘 米,DF的长是多少厘米 5.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AE=8厘米,CF=6厘

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6.右图是一块长方形公园绿地,绿地长24米,宽16米,中间有一条宽为2米 的道路,求草地(阴影部分)的面积。 7.如图,三角形ABC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且DC=2AD,E、F分别是AF、BC的中点,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8.如下图,是一块长方形草地,长方形的长是16米,宽是10米,中间有两条 宽2米的道路,一条是长方形,一条是平行四边形,那么有草部分(阴影部 分)的面积有多大 9.如图,一个三角形的底长5米,如果底延长1米,那么面积就增加2平方 米。问原来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米 组合图形的面积作业 1.在右图中,三角形EDF的面积比三角形ABE的面积大75平方厘米,已知正方 形ABCD的边长为15厘米,DF的长是多少厘米 2.如图,ABCD是一个长12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 求阴影部分三角形ACE的面积。 3.已知正方形乙的边长是8厘米,正方形甲的面积是 36平方厘米,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4.如图,A、B两点是长方形长和宽的中点,那么阴影部 分占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C、BC的 三等分点,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54平方厘米,求S△ 。 BEF 6.计算右边图形的面积。(至少用3种方法)(单位: 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