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供给不足和资源浪费巨大的矛盾同时存在

教育供给不足和资源浪费巨大的矛盾同时存在

教育供给不足和资源浪费巨大的矛盾同时存在

教育供给不足和资源浪费巨大的矛盾同时存在

目前,中国一方面教育供给严重不足,一方面却是教育资源浪费巨大。未来,我们该如何进一步整合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网络教学资源,实现教育的资源共享?

由于学校办学条件、质量的差距,不少家庭正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购买学区房,由此也加剧了教育不公平。而民办学校的准入门槛又太高,这影响了很多人对教育的个性化需求。

目前,考虑到很多个性化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社会上已出现了一些高学历父母自己在家为孩子辅导的现象。北京也出现了一些民间草根教育机构,包括父母自办的幼儿园、在家学校等,虽然办得红红火火,却无法在法律上得到承认和鼓励。占地面积、校舍等硬件条件标准过高,使得很多资金和人才无法进入教育领域。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有些办学条件放宽一些呢?

有的学生现在白天在学校学完了以后,晚上还要到培训机构学。这就说明,我们目前需要进一步将网络、培训机构以及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我认为,未来,传统的学校概念将会被打破,那些19世纪流行的“考试工厂”将不会存在,那些鼓励你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学习的学习中心,包括那些小微学校、非出国留学学校,会渐渐成为学校教育非常重要的方式。

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研究及建议以四省略育资源配置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例向彦

《经济师》2013年第2期 áá??????èéé éé ?? èéé ???èéé ???èéé ???èéé !é"#$% á&é '(# é)01é213453é2)5631é)75831é11236é1528)é 9#é61é17710é)8231é255420é0720é3 735 é "#@A B é6é773é2)36é)386é664é)86é C #é)65é73437é76)55é175246é2)148é2127)é "#@A B é18é6287é4)42é2816)é318é863é D é))6é788)4é00)82é463213é14513é1)853é "#@A B é7)é6718é855)é)6518é2644é21)0é 表22010年达州市教育事业基本情况表 ———————————————————————————————————————————————————————————————————————— ——————— ——————— ——— 表1 普九程度情况比较表 摘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关键。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体现教育的公平,体现社会科学发展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一个范围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对国家教育战略决策的实施有决定性的作用。文章从达州市基础教育现状以及资源配置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出发,结合本市区域社会、经济、教育发展实际,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发展达州市教育制度 中图分类号:G40-0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053-03《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保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必须把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地位并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切实予以保障。①可见,国家对基础教育的重视。重视基础教育,就要优先考虑资源配置。本文对达州市基础教育资源配置谈谈粗浅看法。 一、达州市义务教育发展实证调查1.达州市普九情况。2010年,达州市教育经费总投入37.06亿元,比2009年增长16.54%,改扩建校舍8.56万平方米,新建校舍14.68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达到680.09万平方米。全市为12.70万名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资助家庭困难职工子女上学1375人,为2622人贫困大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491.37万元。12333名教师参加骨干教师、普通高中新课程等培训,小学教师中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达80.14%,初中教师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54.94%,共认定各类教师资格4467人,28名中小学教师被省政府授予“四川省中小学特级教师”称号。学前一年入园率为84.36%,三年入园率为73.43%,小学入学率达到99.99%,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7.95%,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比例为77.71%,初中辍学率2.89%,15周岁人口中文盲率控制在0.05%以内。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比例为5.1∶4.9。全市有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4所,省示范性普通高中3所,市示范性普通高中14所。近几年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教育规模迅速扩展,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建立起初、中、高等教育相互衔接、协调发展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体系,教育服务经济和人民群众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基础教育教师现状。以渠县为例,虽然每年达州市渠县都 会招考一定数量的教师,调配到农村学校去,但农村教师缺口仍 然偏大,如三汇五小近6年未进一个教师。就现有教师来说,学科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及职称结构很不合理,而城区都存在学科缺编,据调查渠县第三中学需语数外理化等学科教师60名左右。目前,全县教师缺编800多人,尚有代课教师800多人。巨光小学校还有代课教师20余人,三汇五小有代课教师10人。而天星三小、渠江一小、渠江二小、渠江三小等城区学校分别有数十人甚至上百人富余师资。 从上表数据②可以看出, 普通中学的生师比是19.37:1,初中的生师比是23.79∶1,其中民办初中的生师比是25.10∶1;小学 的生师比是23.17∶1,其中民办小学师生比为27.488∶1,从这 里的比值觉得小学初中生师比差别都不是很大,不存在超级大班。但是渠县的实际情况是农村小学大多数教师实行包班制,所有课程,语文、数学、思想、政治、美术、书法、体育等由一个老师上。试想每天的每节课都是同一个老师出现在你的面前,就算这个老师很优秀,也难免感觉疲倦。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教学效果很差。 3.办学条件方面。办学条件方面城乡差别很大。渠县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在区域间、校际间也存在较大差距,生均占地面积,校舍面积、绿化用地面积、体育活动场地严重不足,学校功能室、实验仪器设备及生活用房等设施设备严重滞后。按省定标准计算,小学需教室282间,差91间。初中需166间,差44间。总计差教室135间,学校严重超负荷运行。渠县二中40余亩土地承载了7000多名学生,渠江镇一小20余亩土地承载了4000多名小学生和900多名幼儿,办学形势十分严峻。而农村学校校舍相对富余,并出现闲置现象。据调查全县闲置教室2863间,闲置其 他用房1865间,计23.5万平方米② ,主要集中在农村偏远学校。 4.教育经费方面。一是资金投入问题仍然困扰学校运转。国家虽然锁定普九债务,但新的债务不断增加。普九债务的资金利 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研究及建议 ———以四川省达州市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例 ●向彦 ●新视点 53——

关于校园资源浪费现象的调查报告

关于校园资源浪费现象的调查报告

校 园 资 源 浪 费 调 查 报 告第七组

关于校园资源调查报告 一、前言 勤俭节约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在这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能源资源浪费也成了当今社会的一大问题。地球只有一个,而地球上的资源也是有限的,但很多人并不能正确的认识到这一点,铺张浪费的现象层出不穷。学生中浪费的现象更是随处可见, 提高同学们的节约意识刻不容缓。 二、调查团队 1)组员:钱金曦唐彬卞春花曹威吴星汀许涛殷金凤 2)分工:卞春花胡清商文群殷金凤负责照片收集,纷发问卷调查其余人负责照片汇总,制作PPT,整理问卷,撰写报告 三、调查时间 4月14日— 4月25日 四、调查方法 1)拍摄照片 2)问卷调查 五、调查地点 学校三个食堂,寝室等 六、调查目的 为提高大学生的节约意识,引起对身边浪费现象的关注,为建设节约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号召大家以行动影响身边的人来

共同努力,为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添砖加瓦。 七、调查内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浪费的现象是愈发的严重。特别是对于当代的青少年来说,勤俭节约甚至是遥不可及的事。在校园中,各种各样的资源浪费想想也是随处可见的。比如粮食的浪费、水龙头没有关上、宿舍无人的情况下没有断电等等。在校园且如此,在社会这样的大环境中资源浪费的现象更是严重。青少年节约意识的薄弱,资源浪费现象的愈发严重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这项调查主要是针对校园的资源浪费现象。 无论社会经济如何发展,勤俭节约始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有责任去继承发扬,再者,中国的人口不断的增加,许多资源也正面临着枯竭,这一切都是对我们生存环境的威胁。为了我们地球妈妈的寿命,为了我们人类自身,节约资源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只有节约资源,才能实现我们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将节约意识传播开来,并从自身做起,才能实实在在的实现构建节约型社会。我们的报告就是希望能引起大家对资源浪费现状的重视,唤起大家的资源节约意识,让人人树立“节约资源,从我做起”的意识。 根据上述内容,我们设计了问卷调查(见附录) 八、调查总结 校园浪费的主要是粮食浪费、水电浪费和纸张浪费,面对校园里种种浪费现象,我们深觉痛心疾首。下面进行分析总结。

中国教育资源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语新词的翻译 2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英语广告中修辞手法的翻译 3 中英习语之间差异的原因和用法 4 A Brief Comparison of Spring Festival and Christmas Day 5 涉外商务用餐中的非言语交际 6 功能对等视角下汉语广告的英译策略 7 霍桑《红字》女性主义的探析 8 荒岛主义在《蝇王》中的映射 9 《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 10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11 新闻英语中的委婉语及其翻译策略 12 英汉句子状语的对比与翻译 13 浅析《白牙》中爱的力量 14 基于中西文化差异的翻译策略研究 15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形象 16 与苦难嬉戏——透析《查尔斯兰姆散文集》 17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谈美剧《生活大爆炸》双关翻译 18 A New View of Feminism in The Mill on the Floss River 19 从语域理论角度分析商务发盘函的翻译策略 20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of American Black English from Social Perspectives 21 On“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 in Translation of Business Contract 22 以拉康的镜像理论分析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 23 分析课堂教学中的肢体语言 24 论《米德尔马契》的人物塑造策略 25 26 A Study of Fu Donghua’s Translation of Gone with the Wi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writing 27 苔丝悲剧的解读 2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29 理雅各与林语堂《道德经》英译本的比较 30 浅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31 从《远大前程》看狄更斯的家庭理想 32 《尤利西斯》与《春之声》中意识流手法的不同 33 从宝洁公司的运营模式看美国文化的多样性 34 从文化角度探析中英基本颜色词的比较和翻译 35 从大学校训看中西方大学文化差异 36 浅析《嘉莉妹妹》中的新女性形象 37 新闻英语的特征及其翻译 38 目的论视角下《瓦尔登湖》两个中文译本的分析 39 英汉恭维语的对比研究 40 法律英语翻译中的动态对等理论分析

我们生活中浪费资源和破坏 环境的现象

在我们生活中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现象显而易见,比如:使用一次性木筷.使用一次性纸杯.浪费水资源.随地扔垃圾,这样下去会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受到严重破坏,所以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防止滴漏 2.购买低氟家用制冷器具,无氟发用摩丝,减少对臭氧层的污染。3.慎用清洁剂,尽量用肥皂,减少洗涤剂中的化学物质对水的污染。4.用无铅汽油,无镉铅电池,无磷洗涤剂,减少对水与空气的污染,5.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 6.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和餐盒,减少白色污染。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妈妈给予我们这么多,而我们却不懂得珍惜,这样人类必将受到最严厉的惩罚,希望人们就此醒悟好好保护这美丽而又璀璨的星球吧! 为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倡议我校全体同学,从我做起,从班级及个人所在家庭做起,将日常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都纳入环保文明化与科学化、健康美好化的轨道上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认识、去行动:一.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处处节约资源,节约用水、用电等等,节约要从零星点滴做起,杜绝各种流失与浪费资源的漏洞与死角;各个方面的物质、物资消费使用都要追求节俭化,科学合理化,绿色环保化--即从购物到使用(消费)直至结束全过程都要合乎绿色生态环保的无害化、资源回收循环利用化等要求。 二.废纸、废塑料、废旧金属等等所有可回收利用的物资都应尽量分类回收,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从而节约资源、减少垃圾污染。为此,建议各班级设立废旧资源回收箱......回收资金积累起来可以开展文体与健身及艺术与科学等活动,对于健身活动,在此特别推荐简单宜行且综合性强的踢毽子活动。此项也应推广到学校所有成员各自的家庭生活中。 三.努力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与先进文化理念与知识,学习掌握有关环保知识与技术;要充分认识当前国家与地方以及全球环境问题的严峻性,提高保护人类共同家园的意识,要认识到“世界上只有一个地球家园--所有人也只有一个身体,节约循环使用好各种东西”(摘自网易环保论坛),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与建立循环社会、循环生活这一科学发展观、科学生活观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热爱和平,热爱大自然,树立没有大家美好就没有小家安康的意识,树立环保伦理道德与环保法制意识;追求崇高意义与生命无限价值的大写人生价值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促进人与精神的和谐--即自我身心之健康、健美与和谐。总之,通过不断学习努力,立志做有

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及解决对策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班级:动物营养2班 姓名:李久日学号:201140511215 课程论文题目: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及解决对策 课程名称:市场经济学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

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及解决对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资源日趋完善。但其办学条件与城市基础教育相比,仍相差甚远。因此,了解中国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现状,对于我们研究如何加强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的开发,优化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的效益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对策。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对策 教育资源,总的来说,包含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人力资源及管理资源等几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资源日趋完善。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与城市基础教育相比,仍相差甚远。因此,了解中国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现状,对于我们研究如何加强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的开发,优化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的效益有重要意义。一、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现状(一)财政投入严重不足。 较之城市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情况,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经费长期处于较低水平。近十年来这种状况虽有所改变,但其在教育投入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偏低,甚至近年来又有下降的趋势。 事实上,国家财政投入中有限的教育经费被更多用于城市基础教育。尽管国家在保证义务教育投入的工作中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在实际投入中偏向城市基础教育,城乡差距拉大的格局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正是由于财政投入的低水准,很多农村基础教育的正常运转都很困难,更别提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素养、提升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改革。 (二)农村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差,城乡差距逐渐拉大。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受旧的办学体制的影响,基础教育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速度轻成效的现象,造成农村基础教育人、财、物资源严重浪费的一系列问题。 教育公平,是我国在新时期致力发展的一种新教育观。然而在基础教育方面,政策仍然向城市倾斜,城乡差距仍然在拉大,导致学校与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等各个方面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以亳州为例,好的学校不仅有图书馆、实验室,还有配套齐全的体育馆、塑胶跑道;差的乡村学校连像样的教室都没有。其结果必然是如报纸所报道的:“最好的中小学校在中国,最差的中小学校也在中国。” (三)师资力量配置不合理。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各级各类学校,其教师资源配置存在相当大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从纵向上来看,对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有失公平。实施教师资源配置的主体单位,

学校资源浪费现象调查报告

学校资源浪费现象调查报告 导语: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以下是小编整理学校资源浪费现象调查报告,以供参考。 勤俭节约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在这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能源资源浪费也成了当今社会的一大问题。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因此,建设节约型、可持续发展校园是全球环境和资源问题對学校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教育资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也是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础性条件之一。当人们出于對国家和社会长远发展的忧虑而大力呼吁加大教育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经费的时候,對已有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却关注不多。学校,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实施基地,其教育资源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学校办学效益的发挥,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且极大地限制了整个教育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物质资源,主要是指学校内部各组织机构在完成教育活动或教育目标的过程中,不断转化部分财力而积累起来

的具体实物。包括学校所拥有的不动资产,用于教学和科研的固定资产,以及维持日常工作生活的固定设备。笔者根据相关数据和采访调查,對学校物质资源的浪费现象进行了统计。如下表所示: 近年来,由于农村地区学校撤点并校的实施,大量的校舍资源和办公资源出现严重浪费现象,许多学校的课桌堆砌成山,成为“垃圾”,许多教室闲置,成为了“危房”。而同时,在城市地区,一些学校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扩建新校区的过程中,出现了盲目跟风,贪大求高的现象,然而,学校开发能力不足,新的校舍变成沉重的包袱,导致资源浪费。 汶川地震后,灾区孩子的上学问题成为全社会最关注的焦点。目前,四川学校重建完成率已超过85%,但个别学校耗资上亿重建,也引发不少公众對学校重建可能存在不合实际的奢华浪费问题的担忧和质疑。灾区有些学校的图书馆、电脑室、游泳池等设备堪比一些高校的设施,但是学校的利用率低,后期维护成本却加大,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也给学校增加了负担。 目前,我国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购置了大量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并运用于学校教育教学,但从实际效果看,除了部分教师在有意识地运用这些技术,并取得了一些成功之外,大部分教师對现代技术工具的应用还视若旁物,即便不得已而采用,也收效甚微。学校几十万元甚至是几百万元花下去

我国的教育资源配置问题

此处有 8430 字相似 莱特依照人们拥有这几种财产的情况,基本描述资本主义发达社会里一种模型-阶级结构分层,这种层级结构的改变使得技能资本也由此成为了相对独立且具有影响的阶级结构。再生产这种理论对于教育和社会分层关系研究影响非常巨大,我们知道的再生产理论里面有这样几个比较清楚的理论派别:1.经济掣肘下再生产与教育、教育和反钳制思潮、文化产业再生产。北美社会活动家S.鲍尔斯同他的伙伴H.金蒂斯都是经济再生产这块领域的泰斗,两位先生合著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美利坚校园教育:社会经济同教学变革》(1976)作品里充足表述了这一精髓。文中提到:社会的一块是教育,教育和经济,社会制度都有必要联系。育化在美利坚起着继承和再生产资本的用途,是必要的维护巩固社会统治经济走向的方式。法兰西社会学家P.布迪厄主要持文化再生产观点。P.布厄迪再三提及文化过程之于维持当下经济关系的不可或缺性,他表示教育有利于维持一个特权的、阶级关系对立的社会,并使这样的存在合法化。在他的观点里,有阶级的现实世界,它的意识形态以及物化的体制结构,涵盖了阶层构造,以一些人号称的符号暴力(Symbolic Violence)为依托介质并且不断重复生产。阶级控制不再只是单纯意义上政治经济的话语权,而借由统治阶级对学校系统的掌握,把统治阶级想要的合法地传递信息给社会中其他个体,潜移默化的强制他人接受了新的秩序和话语。上述教育再生产不公平社会的概念忽视现代教育课程里单个个体的能动性,这些抵制论者抵制社会教育对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绝对功用。阿普尔和P.威利斯等人都是较有名的抵制论者。这些抵制理者考虑,群众创造历史,人的思想和人的本体对于社会具有意义。学生作为人应该拥有创造空间的自由而非被迫接受统治观点。他们看到了资本主义教育模式对不平等社会再生产的改变,然而却没有对方式深入有意义探讨。教育在社会在生产中的突出地位是所有学派的共识,教育也成为重要理论工具用来帮助解释社会不公。随着时代发展,教育在社会分层和流动里扮演起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文化、经济、政治成为社会分层三个维度,其中教育更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命脉。受教育人口的分布决定了社会分层的基本特质。J.斯普林曾把教育系统称之为社会的“ sorting machine??说成是一个筛选的大工具,克尔科霍夫也认为:“在工业社会中,所有学校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对学生进行评判分类,并把他们分配到一个等级化的分层体系中去。”索罗金更有极端的看法,他觉得学校是统治工具,主要目的在于筛选精英,进行社会分层,最好的学校也正是最好的机器,他们都在有条不紊的运转。这里的说法都指向一个关键,教育对于社会分层有重大的指向性,人们接受教育,接受文凭,也就是接受了社会分层的预先安排。阿普尔的著作里一些观点值得一提,譬如《意识形态和课程》、《学校教育与政治权利》、《教育中的文化与经济再生产》等;吉鲁在《新教育社会学中的再生产和抵制理论:一种批判性分析》一书中明确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威利斯提出了反对学校文化霸权的理念。如同邓中同崔门两位研究者所说的,“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是社会流动的动力机制。在我们能获得数据而加以分析的所有工业化或正在工业化的国家中,对…谁走在最前面?这一问题的最好回答,就是…那些获得了教育的人?”。正如是,教育机会的问题就变成了资本主义社会分层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而言被看做是诱导社会经济分化的要素性质机制就是高考制度所代表的教育选拔制度。中国人的接受教育程度,很大程度会影响其工作和社会地位。在新时代以来,经济发展迅猛,个人社会地位倚重经济能力,教育的投资回报风险小回报高,经济收入与教育密切关系。职业地位获得也受教育水平掣肘。各个职务对于教育条件也相应增加,教育职业化,教育资格越来越重要,教师资格证,律师资格证蜂拥出现。劳动力市场越来越严格。随着“教育准入”规则的实施,社会底层向上浮动的可能性就更小。受教育机会更直接受制于家庭经济状况,穷人的孩子没钱读书的情况出现,没钱读书到社会地位低,社会地位低下工资不高,到下一代没钱读书,成了社会死结。当下中国,社会不公和教育不公是相互砥砺的。教育作为关键要素牵系社会分化,它能成为社会平等的关键,带动社会发展缩小阶级差别;它也可能成为社会不公的催化剂,

生活中的浪费资源环境污染的现象及建议汇编

生活中的浪费资源环境污染的现象及建议

精品资料 生活中的浪费资源环境污染的现象及建议 我们生活中的浪费现象比比皆是,污染环境的现象更是层出不群: 1、吃的方面①吃饭时挑食;②买各种零食吃;③常常跟随电视广告,向父母提出购买的要求。可以看出在吃的方面,凡事多余的、不必要的、过高的需求均会带来浪费。 2、穿的方面①旧的衣裤不穿,总爱买新的衣服;②互相攀比,追求新异穿名牌。过分的攀比、打扮、追求时髦,是穿的浪费。 3、用的方面①这随意丢弃物品、破坏物品,买不适合小学生的高档文具和图书,也是一种浪费。②将铅笔、橡皮、书本、衣服、雨伞等经常丢失。③坐不端正,乱摇桌椅,用小刀刻桌椅,乱撕作业本。④乱买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书籍、杂志,花钱大手大脚。随意丢失物品、破坏物品、买高档文具和不适合小学生看的书籍,也是一种浪费。 4、玩的方面①买很多玩具,又不爱惜,几天就弄坏了。②过生日,大手大脚请客。③到公园时,玩这样那样。不加以选择的贪玩,不爱惜物品等也是一种浪费。 5、资源方面①随便浪费水电。②时间的浪费,做事是磨磨蹭蹭,一边学习一边玩,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今日拖明日,明日拖后日等。③浪费纸张,不会节约用纸,环保用纸。资源是有限,对各种资源不能合理利用也是一种浪费。 6、公用水龙头不关或不关紧;公用的电灯彻夜不关;北方的暖气开的太大了,屋内很热、外面很冷;一些城市为了“面子”工程,晚上把市区中心重点建筑用灯照的非常亮。 夏天开着空调穿夹克,冬天开着空调穿衬衫;在办公室里,大白天拉着窗帘开着大功率的日光灯;下班后不关灯,不关电脑、打印机、复印机,办公设备总是处于待机状态;洗脸、洗手打香皂时水龙头哗哗畅流……诸如此类的浪费现象在日常工作中时有发生。 7、如今十分发达的地球,虽然环境情况看起来十分乐观,但是却有十分重大的隐患,这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大肆砍伐树木、建立化工厂、胡乱排放有害液体。“对人类威胁较大的气体,世界每年的排放量达6亿多吨……;估计到下个世纪中叶,地球表面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面临沙漠化的危险,每年有6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威胁着60多个国家……”看见这一组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人类,你们有何感想?从2300万年到1800万年前森林古猿的出现到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浪费资源的现象

冲水马桶对水的浪费洗手时水的浪费十大浪费水现象 1,洗手、洗脸、刷牙时,不关水龙头,让水一直流; 2,洗澡涂肥皂时不管水龙头; 3,水箱或水龙头漏水,不及时修好; 4,睡觉之前、出门之前,忘关水龙头; 5,用水时的间断(开门接客人,接电话,改变电视机频道时),未关水龙头; 6,不按照盛水容器大小调节水流量; 7,用抽水马桶冲掉烟头和碎细废物; 8,停水期间,忘记关水龙头; 9,公共场所长流水; 10,在食堂用餐时碗筷多拿,增加不必要的洗涤次数。 建议书的格式 1、标题一般只写“建议书”三个字,有时为了突出建议的具体内容,可以写《关于×××的建议书》。 2、称呼 3、正文就是建议的内容,先写提出建议的理由,再写建议的具体内容。如果内容较多,可以分条写。 4、署名在右下角写出建议人的姓名,即提出建议的团体的名称或个人的名字。 5、日期写在建议人姓名的下方。

尊敬的县长: 您好!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地球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保护地球,保护环境,保护资源。我们县的为生情况不太好,保护环境的意识差,尤其是我们的母亲河——南流江。我们的母亲河以前慷慨地给我们提供水资源,美好的环境,空气,河里有着可爱的小鱼,螃蟹........两旁种着高大茂盛的树木,天空有着可爱的小鸟在快乐的歌唱。可是,我们却向她随意的破坏,向她乱丢垃圾,两旁的树木被人们滥砍滥伐,河里被工厂的乱排的污水,死鸡,死鸭等等给污染,河里再没有可爱的水族,臭气熏天,天空的小鸟闻到臭气都不敢再来。这样的环境,会让我们的环境受到破坏,威胁,在此我向县长提建议,以下是我的建议; 1.增强人们的环境知识,在重要的节日宣传。 2.在重要的节日举行植树种花,体验活动,也要在受污染的地方中清理垃圾。 3.把乱开的工厂收费,用在修复污染的地方,植树。 我们要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我们要让地球更加美好!要让地球造福于我们的后代吧! 一个爱护环境的人 2009年11月8日

我国中小学教育资源现状及对策浅探

我国中小学教育资源现状及对策浅探 摘要: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与资源相对不足的现实对提高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我国中小学教育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的现状及原因的分析,提出了降低中小学教育资源浪费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留级与辍学;教育布局;脱离;师资;有形资源;教育产权 教育过程的进行是以投入一定量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即以消耗一定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条件的,就必然存在着节约和浪费的问题。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投入相对不足,尤其是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基本上是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投资的,非常有限,所以,更要合理配置和利用教育资源,减少浪费。 一、我国中小学教育资源现状概述 我国目前中小学教育资源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浪费,包括隐性浪费和显性浪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留级与辍学造成的浪费。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留级与辍学现象比较严重,据2004年全国统计显示:小学生辍学平均率为0.59%,初中为 2.49%,全国平均辍学人数大约为230万人,而全国平均留级人数则更为可观。导致留级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校本身的原因是主要的,主要与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态度等有关系。辍学也被视为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因为辍学的学生未达到所就读教育阶段的教育目标,而且他们与修完了义务教育课程的人相比更可能沦为文盲。造成辍学的因素很多,既有学校教育系统内部的因素,如升级制度、教师、课程与教法选择的标准等,也有外部因素,如个别差异、家庭的经济状况与文化水平等。 2.教育布局不合理造成的浪费。目前,我国普通中小学是按人口密度和所跨地区半径设置学校网点的,方便学生就近入学,但也存在不合理、不经济的一面。城镇中小学布局是按原有的人口密度和地区划分设置的,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缺乏对城市发展的远景规划而使学校分布日益呈现出不合理趋势。而在农村,小学一村一校,初中一乡一校,导致学校数量过多而规模过小,师资力量差,班额严重不足,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据调查,贫困地区尤其是山区,地域面积大,人口稀少居住分散,中小学规模小且分散。不少山区村庄的小学几个年级只有十几个学生,有的小学甚至只有四五个学生在一个教室里复式教学,一个教师承担所有课程的教学,加上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校舍简陋,很难提

生活中的浪费水现象

生活中的浪费水现象”学生调查问卷 学校:年级:姓名: 我们此调查问卷目的是为了了解同学们对生活中浪费水现象的认识和看法,以此作为我们本次活动的第一手材料。答案无所谓对错,希望你能以认真的态度,选择与你的真实情况和想法相符合的答案,谢谢你对活动的支持!下面各项问题能选一个或多个答案,并且打“√”。 1.你经常在生活中发现浪费水现象吗? A.经常 B有时 C很少 D不清楚 2.你认为浪费水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吗? A.有 B没有 C有一些 D不清楚 3.你认为自己有浪费水的现象吗? A.有 B有时 C很少 D不清楚 4.你在学校发现有同学浪费水的现象,你会怎样做? A.制止 B不理睬 C看情况 D不清楚 5.你在什么地方发现浪费水的现象最多? A.家里 B公共场所 C学校 D不清楚 6.你在家里发现家长有浪费水的现象,你会怎样做? A.制止 B不理睬 C看情况 D不清楚 7.你在公众场合发现有浪费水的现象,你会怎样做? A.制止 B不理睬 C看情况 D不清楚

8.如果你看到一些浪费水的现象,你会制止他吗? A.会 B不会 C看情况 D不清楚 9.当你制止别人的浪费水行为时,别人不予理睬,你会怎样做? A.继续制止 B不再制止 C帮助他 D不清楚10.你对生活中的浪费水现象还有哪些看法?

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 1、刷牙时不关水。 2、学校寝室水房用水不节俭——比如拖布放到水槽里长时间用水冲;停水后水龙头不关,再来水时用无人问津;4、园林工作者的疏忽——常见到不少园林处 3、洗澡水可以用来冲马桶。 4、桑拿、洗澡——消耗大量水;不用水时,也开着水 5、沐浴洗头抹肥皂时,不关水。 6、洗完菜的水可以浇树木和花草 7、还有一些小朋友喜欢玩打水枪的游戏,也浪费水 8、用流动的水洗东西 9、洗米洗菜用太多水。 0、浇花不用水桶装水。 11、洗车时让水随便流。 12、桶状纯净水没喝完就倒掉。希望被采纳。

教育资源的浪费

教育资源浪费现象探析 教育过程的进行,是以一定量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即以消耗一定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就存在着节约和浪费的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公共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现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用于发展教育的资源有限,这一方面要求我们广辟教育投资的来源,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又要求我们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在我国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教育资源的浪费却十分严重,如何减少和杜绝教育资源的浪费,有效的使用有限的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资源的浪费,才是教育目标实现的障碍。教育资源的浪费主要表现在教师流失,学生的留级与辍学,学校教育与实际工作脱离,校仪器设备的闲置与使用不足以及毕业生的失业和使用不当,学校办学规模不适等等。 为什么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首先是教师流失,在教育经费资源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教师的经济待遇普遍偏低。学校设置部门较多,导致机构膨胀,尤其是行政机关机构臃肿,而且大量地人员跻身于行政和后勤系统,使这两大系统人满为患,学校机构多,“官员”多,人员多,互相扯皮的事业多,一些管理人员不称职,不负责,工作缺乏热情,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这些机构和人员挤占了国家对教育的拨款,无形中增加了教育的行政成本。即使是教学人员,也存在这课时不足的现象,教师利用率低。据统计,我国学校教师和学生之比长期教师工作量不足,潜力也未能完全发挥,学校对教师的使用不充分,制约了教师的使用

效率,导致教师人力资源的浪费。优质教育的生命在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去,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但现在有些教师把外面的兼职当做第一职业,把学校工作当做第二职业甚至第三职业,许多教师到社会上兼职兼课,办公司甚至办企业,这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对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却不关心,投入的精力不足。教师积极性不高,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因为与社会其他部门从业人员相比,教师待遇总体上偏低,而且高校内部缺乏竞争激励机制,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有的教师为学校做的工作少,但仍然享有与其他教师同等的待遇,在一定的程度上打击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在现在的很多学校,会因教学需要引进很多教学仪器以及实验用品,但是事实上,尽管有仪器实验设备却长期闲置,而其他教学需要使用却用不上,不得不重复购置,。其结果,同样的设备,投资却成倍的增加,使用效率却成倍的减少,这样一增一减,就造成资源投资的极大浪费。 还有就是学校内存在很大财力浪费的现象。不少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从不计较办公经费的“得失”,不讲究勤俭节约,大手大脚,无所顾忌。比如旅差费超范围,超标准支付,使用效益不高;校内用车支出浪费严重;有的单位办公用品采购混乱,办公用品不仅有笔墨纸张,还有与办公无关的礼品和纪念品等,有的甚至包括日常用品;办公用品随便领,办公室电话随便打;教学楼、实验楼、行政办公室及其他公共场所内灯火长明,水长流,人们往往熟视无睹,这些司空见惯的浪费,致使水电费成为高校一笔沉重的负担。 看到这么多教学资源的浪费现象,那学校应该怎样做来减少这样的浪费呢?首先,提高学校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必须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封闭式的管理模式,敞开大门,走向社会,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特别是价格

我国教育资源分配公平性探讨

我国教育资源分配公平性探讨 【摘要】:现今,分配问题已成为国家和普通大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其中包括收入、教育、公共资源、政治等方面的分配问题,其中教育资源分配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表现在分配的起点均等和分配过程的权利公平上。在我国则突出表现在初级教育与高等教育、普通和重点、城乡、东西部之间的分配上。解决这一问题同样得从分配的起点和过程出发,重视和加大基础教育资源分配,教育资源匮乏地区应在政策倾斜之外重视本地区教育人才的培养和任用。在分配的过程中避免教育资源被少数人占有,走产业带动教育之路,最大程度的实现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 【关键词】:教育资源分配公平起点均等过程公平 一.分配公平概念的界定 关于公平的界定,不同时期的不同经济学流派的西方经济学家们有不同的观点。总体来看, 大致有三种观点。[1] 1.福利经济学的功利主义公平观。以庇古为代表的福利经济学以边沁的功利主义为思想基础,认为公平是要使社会所有成员的福利达到最大化,而要使得所有成员的福利得到提高,必须通过国家干预国民收入分配,不断提高收入分配的均等化程度,以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 2.罗尔斯主义的公平观。罗尔斯认为,分配公平就是要使“社会上状况最差的人的福利最大化”,着眼于提高社会劣势群体的经济

福利。罗尔斯主张国家应该通过教育、税收以及其他途径改变现实中不平等状况,并将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化,以保证分配公平,实现正义。 3.自由主义的公平观。哈耶克、弗里德曼等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出于自由主义价值观,认为公平应该是分配起点的机会均等和分配过程的权利公平,反对国家对市场的干预,认为市场机制是分配公平的保障。哈耶克认为,国家强制性地在收入分配方面进行均等化,势必使一部分人根据自已提供的生产资源而本来应得的合理报酬,强制地被别人占去,这是不公平的。他认为,公平不能仅被认为是收入和财富上的均等,而应该是机会均等。 我认为,将公平看作一个过程,保证分配的起点和分配的过程的机会和权利的平等合理化才是公平的真正要义.社会和国家不能保证每个人在分配的起点、过程和结果都是均等的,在前提大致公平的条件下,结果可以是不同的。如果刻意去追求三者的完全公平则就不公平了,就失去了追求公平的真正意义了。同时,寻求分配的公平,光靠市场机制是不够的,需要国家对市场的干预。市场机制虽然利于分配的自由发展和完善,但市场机制是不可靠的,一方面,它容易受到少数人的利用和操控;另一方面,市场机制会有失灵的时候。再一个,分配在市场机制的环境中时不一定会朝着公平的方向发展的,它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鉴于此,分配的公平性需要国家干预,配合市场机制共同完成。 二.教育资源费配不公平的表现及原因

关于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思考

中图分类号:G40-0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684(2004)06-0135-04 关于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思考1 姚永强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摘要: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从理论的层面剖析了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并根据基础教育的性质阐释了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以及优化配置方式的选择,从而为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原则;方式 THEORET ICAL CONSI DERAT I ONS ABOUT THE PERFECT ALLOCATI ON OF BA SI C EDUCATI ON RES OURCES YAO Yong-qiang (S chool of Educa tional S cience,Ch i na W est N ormal University,N anchong637002,China) Abst rac t:The perfect allocati o n o f the resources is a key pr oble m o f basic education in our countr y.The thesis consi d ers m ere l y about the t h eoretica l prob le m s o f the perfect allocation of basic education,i n clud i n g the m anner of a lloca ti o n,the nature of basic education and the pri n ciples of allocation.Then it g ives reference to the practice o f the allocati o n of basic educati o n resources. K ey w ords:basic educati o n;resources;a llocati o n;pri n ciple;m anner.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结合其发展的现实需求,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成为我国在发展基础教育时需要研究的首要问题之一。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既是一个实践问题,更是一个理论问题。我们既要强调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实践操作,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首先要从理论的层面对其审视和思考。 一、教育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 任何社会都以最优化作为资源配置的目标,但是不同的生产方式或同一社会制度下的不同阶段对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有着很大的区别。在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纯粹的资源配置机制无外乎两种:一种是以决策的集中性、信息传递的纵向性以及动力结构的行政性为特征的计划形式,另一种是以决策的分散性、信息传递的横向性以及动力结构的市场性为特征的市场机制。当然,也有人认为除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外,还存在着第三种配置力量,即伦理道德等社会文化的影响[1]。 作为资源的两种配置方式,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纯粹的计划配置方式和纯粹的市场配置方式都是不存在的。计划与市场不是截然分开的,现实中只能是计划与市场的某种程度的结合。因此,可供选择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计划或行政手段为基础的计划资源配置方式,一种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市场资源配置方式。教育资源作为社会资源的一种,其配置方式也不外乎计划与市场两种机制。但是,这两种机制如何有机结合,在教育的不同层次和结构中计划与市场两种方式支配地位、运行机制如何确定等,这都是我们教育理论界争论的问题。 1.教育资源的计划配置方式 无论是教育资源在各级教育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宏观配置,还是在学校内部或区域内进行的微观配置,只要是通过计划手段或行政手段来实现的,那么这种资源配置方式就称之为计划资源配置方式。这种教育资源配置的显著特点就是在教育决策权的分配上,实行上级主管部门高度集中,地方部门和运行主体只是执行机构;在教育运行机制或信息结构上,用指令性计划或直接的行政控制取代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从而使教育的供求信息不是通过市场机制实行横向传递,而是通过行政的渠道实行纵向的层层传递;在动力机制上,由于决策权掌握在上级主管部门手中,学校只是单纯执行上级下达的行政指标,学校发展只是单纯依靠外部力量的 1收稿日期:2003-10-20 基金项目:西华师范大学科研启动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姚永强(1976-),男,四川巴中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教育基本原理、教育经济学研究。

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

关于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 柏华明 摘要: 效率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也逐渐成为了教育领域研究的焦点和核心,其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也在不断的拓宽和更新。无论是实证研究还是规范研究,最终要回归到如何来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本文在对我国高教育资源利用现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教育布局合理所谓教育布局,提高教育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效率,利用市场机制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等几点建议。 关键词; 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一、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涵义。 投入教育过程的一般也是人力、物力和财力,它们的总和即教育资源。既然称为资源,就有一个利用效率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用“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来概括教育投入与教育直接产出的比. 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在单纯的教学领域指的是: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同样质量的教育成果,消耗尽可能少的教育资源,或是消耗同样的教育资源,取得尽可能大的的教育成果,即追求“有效教学[1]”后来的研究也逐渐过渡到教育行政领域的讨论,而其存在的意义则在于促进“有效教学”,主要是因为在教育资源有效的前提下,教育行政的消耗开始越来越多地挤占教学用途的教育资源,因此,教育行政效率越来越进入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研究的中心. 对于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在利用

路径上的延展在于教育的非配置效率(生产效率)的提出,是指教育组织由于非配置原因而没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一种状态。它主要来源于组织内部的教职员工之间的合作上的摩擦和个体 的固有的趋利的本性。加上教育组织内部产权安排的不合理,激励机制的弱化,都使得教育组织在运作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投入的教育资源,导致大量的教育资源浪费。 二、教育资源利用的效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知识是一种具有积累性、非消耗性、可增值的取之不尽的资源,而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度离不开教育资源的利用。再经济增长的同时,在社会发展受到资源有限性和环境承载能力的约束时教育资源的利用显得尤为重要,正是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才能使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发挥更大作用。 研究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对提高教育的经济效益以及教育和学校的管理水平,促进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有重要的意义。 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表现形式 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教育成果(产出)/教育资源消耗(投入) 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构成包括财力利用效率构成、人力资源利用效率构成和物力资源利用构成。 其中财力利用效率构成一般由两大部分构成,即用于个人消费部分和公用消费部分,个人消费部分包括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学生助学金和资金等,公用消费部分包括:公务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