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本文网络发展对文学影响

文本文网络发展对文学影响

试论网络文本对当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陈传万 薛娟
(安徽科技学院,安徽凤阳,233100)

摘 要 网络文本的出现,改变了当代文学现状。本文就网络文本现状、网络文本特性以及网络文本对当代文学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粗线条勾勒。
关键词 网络文本 现状 特性 当代文学 影响

近十多年来,“文本”一词开始流行起来。但有一些写作者,对“文本”的真正涵义并不清楚,误以为“文本”与“作品”的意义差不多。在西方现代文论中,“文本”的概念很复杂,各派有各派的说法。本文所称的网络文本,是指以互联网为传媒,以文字为主要载体,在互联网上首发并具有网络文化特制的原创性文本。与所有的传统媒介一样,互联网络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建立了一整套属于自己的符号系统和话语体系;与所有的传统媒介不同的是网络文本更具有天生的开放性、不稳定性和功利性。
网络文本的出现给当代文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同时也对传统文学提出了挑战。网络为所有的文学爱好者、网络写手等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平等发表言论的平台。不同层次的写手们自由地创作、自由地发表,没有人为障碍,也没有严格的选稿标准。这在传统文学简直是天方夜谭。可以说,网络文本使当代文学产生了质的飞跃。当文学从平面走向立体,当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网络文本就不可避免地要充斥我们的生活空间。
1 网络文本的现状
互联网于1994年登陆中国,1995年我们就有了文学网站。走过10年的历程,可以说,网络文本还是个孩子,他有着鲜活的气息、蓬勃的朝气和不可限量的前景,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幼稚、粗糙的毛病。用“文学网站”一词通过google搜索, 约有1,350,000项符合文学网站的查询结果。以文学门户网站“榕树下”为例,网站目前注册用户已达250万之多,每日的页面浏览次数约500万次之多。其他如“黄金书屋”、“新语丝”、“中国网络文学”、“文学精品屋”等特色文学网站也是门庭若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号称四大门户网站的搜狐、新浪、雅虎和网易等大型综合性网站都开辟了“文学”视窗,登录大量的网络原创文本,提供了丰富的文学信息。网络文本的热度由此可见一斑。
网络文本虽然浩如烟海,但就其体裁来说,也不过小说、散文随笔、诗词韵文、文学评论等几类,并没有超出传统文学体裁的范畴。就内容来说,网络文本在题材上也没有太多新的开拓。据统计,情爱题材、搞笑题材和武侠题材占据了原创作品题材的前三位。其中,以网恋故事为题材的作品竟然占到了43%。大批网络文本情节雷同、千人一面。有一点爱情

,有一点离别,有一点意外,有一点抑郁,有一点药品,有一点做爱,有一点音乐。《第一次的亲密接触》里的经典对白被无数次翻版滥用,网上飘荡着无数个“轻舞飞扬”。即使某些水平较高的网络写手也走不出重复的圈子。作家陈村就这样评价过安妮宝贝的文本:“它的最大弱点是不能一篇接一篇地读,有一点同义重复,有一点单薄。”
互联网给网络写手提供了圆梦之地,同时,也给肆意灌水的文字垃圾提供了尽情挥洒的乐园。随心所欲的杜撰、漫不经心的表达、无病呻吟的抒情乃至粗鄙的漫骂、肉麻的吹捧、不负责任的讥讽,在网上可谓比比皆是。个别写手甚至想利用网络文本的迅捷来实现自己一夜成名的梦想。如曾在网上风行的木子美和竹影青瞳,她们刻意迎合低俗的欣赏口味,作品充斥大量色情内容,甚至不
惜暴光自己的肉体,公然挑衅社会道德底线。这些垃圾文本的出现说明网络文本还处于不成熟状态,还需要进一步地规范和引导。
2 网络文本的特性
目前,网络文本创作主体的不确定性、文学素养的差异性和审美趣味的多样性,使得网络文本呈现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局面。尽管网络文本面貌各异,但从其张扬的个性中我们还是不难发现网络文本的共性。我们把它概括为网络文本的三重特性:开放性、不稳定性和功利性。
2.1 开放性
网络文本的传煤是互联网。这种特殊的载体使文本摆脱了严格的编辑、审查、修订和出版等烦琐的中间环节,而直接展现在读者面前。网络以一种海纳百川的气势包容着一切的原创文本。不论作者出身,不论学历高低,不论文化素养,也不论其文章是字字珠玑还是辞不达意,只要作者懂得利用计算机,均可直接将作品上传到网上面对读者,接受读者的阅读、欣赏、批评和再创造。作品的发表速度和传播速度都是传统文学所无法比拟的。今晚写下的文章,可能明天一早就有诸多评论出现。有的连载小说甚至是一边连载以便评论就出来了。作者还可以根据读者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写作思路和写作风格。这种开放的文学交流在传统文学中也是不可想象的。罗兰?巴特在《一个结构主义的文本》中提出过文本开放的概念:文学文本既有供读者接受的“阅读性”部分,又有需要读者去创造的“创造性”成分,作者既不是文本的源头,也不是文本的终极,文本向读者开放,读者作为合作者和消费者对文本进行驱动和创造。
一些网络文本的创作过程正好体现了这种开放性。1999年,新浪网上有一批年轻作家与网民共同读写网络接龙小说《网上跑过斑点狗》,后来,“花脸道”网站开展了“花脸道双

媒互动小说接龙”活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BBS留言跟帖小说《风中玫瑰》,“榕树下”网站出现了网友接龙小说《城市的绿地》,“亿龙网”开设了《菁菁校园我唱我歌》、《情爱悠悠、共渡爱河》等接龙作品栏目,等等。这类只有通过电脑才能创作、通过网络才能欣赏的作品,在真正意义上体现了网络文本的开放性。
2.2 不稳定性
网络虽然是一个绝对开放和自由的空间,但英特网带来的高度自由环境也滋生了另一个问题:即选择的盲目和生存的困难。在网络中,自由意味着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和无用信息的急剧膨胀。每一位作者精心构造的网络文本,也许仅仅是信息海洋里的一滴海水,充其量也不过是一叶扁舟,根本算不上什么丰功伟绩。因此网络文本的生存环境看似宽松、广阔,实则狭隘、渺小,但又有无限广阔的可能。而这种可能的存在,又使得作者崇拜文学的心理得到张扬。可是在无限浩瀚的英特网上,文学的无奈和乏力又是显而易见的。
目前,网络文本的保存主要是靠个人主页、文学网点、大众网站等得以保存,但由于容量的限制,这些文学网点常常根据点击率的高低,把某些受欢迎的文本放在醒目位置,而绝大多数的文本的命运是被打入冷宫,甚至被删除。以国内发表网络原创作品最多的文学网站“榕树下”为例,截止2004年6月10日,该网站共发表文章2,652,916篇,而且正以平均日发表作品2500篇左右的速度剧增。但能有幸被选中在首页《每日绝品》中推荐的不过9篇而已。由于网站的日常更新,这些作品也会逐渐被放到不起眼的位置。
与传统作品的出版印刷、最终进入图书馆并得以流芳百世相比,网络文本的积累和保存缺乏一种社会的权威机制,网络文本找不到传统意义上的归宿,没有良好的保存机制就意味着没有生命。也就是说,网络文本可能是瞬息即逝的,是脆弱的、易毁灭的,这便使网络文本呈现出一种不稳定性的特征。为了能在令人眼花缭乱的英特网上占有一席之地,创作者们散漫的心态开始紧张起来,他们抓住机遇,各显神通,奋力争取别人的认同,由此导致了网络文本的第三个特征:功利性。
2.3 功利性
有人认为网络文本天生就是纯粹的精神产品。的确,很多网络文本都比较偏重于心灵的释放和情感的宣泄,创作者大多独抒性灵,没有太多的政治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但是每一个作者之所以选择网络作为媒介,在他内心肯定期望大批读者的欣赏和共鸣。自身的需要在创作的过程中得到满足。他希望能得到高点击率,哪怕迎来的不是鲜花而是西红柿和鸡蛋。这种创作时的功利心理赋予了网络文本的

功利性特征。
一些网络写手如痞子蔡、安妮宝贝、李寻欢、宁财神、慕容雪村等,“网而优则名”,纷纷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传媒炒作的焦点。他们的作品不仅被许多网站转载,被许多网民模仿,而且被各大出版社争相出版,真可谓名利双收。这种现象有可能催生更多网民的文学热情,诱发新一轮的网络文本创作热潮,在这种情势之下,网络文本的功利性将会日渐凸现出来。
3 网络文本对当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3.1网络文本为当代文学提供了充足的素材
这又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源于互联网的题材,以网络世界中的某个人物为文本原型或以本人或他人的网上际遇为内容的文本比比皆是。如《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绝对在乎你》等,这些文本大多是以“网恋”为主题的,完全可以说,“网恋”同样是描写网络世界文本的永恒的主题。还有一种情况,文本写的虽然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的故事,但文本中角色的原型却是来自某个网友,书写的是与这个网友的感情历程,这类文本可以说是把网络世界“现实化”了。某些科幻题材的文本,又有着“虚拟化”的倾向,在现有网络世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创造出形态各异的“精神网络世界”。如科幻巨制《骇客计划》,虽然有网络世界的影子,也运用了许多时髦的网络名词,但它所描写的却不是真实的网络世界,而是幻想中的网络世界或者说是对网络世界的幻想。《骇客计划》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新的网络题材模式,开拓了思路,启发人们对网络题材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二是由网络文本积缀出书的现象,如素有网络文学“三架马车”之称的李寻欢、宁财神、刑育森都将自己的作品集通过出版社出版发行,其发行量和受欢迎程度似乎还非同一般,另一位著名的网络写手安妮宝贝至今出版的作品也逾10万册。作家出版社、知识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漓江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文汇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纷纷出版网络文学的丛书或作品选集,仅“榕树下”文学网站就已签约出版社37家,签约电台46家,出版图书117本,发行图书235万册,签约媒体521家。许多文学报刊也相继选登网上佳作,网络文本带动了出版业和报刊业,为当代文学提供了充足的素材,推进了当代文学的发展。
3.2网络文本丰富了当代文学的表现手段
作家张抗抗坦言:“网络文学改变文学的载体和传播方式,会改变读者的阅读习惯,会改变作者的事业、心态、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但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改变文学本身?比如说,情感、想象、良知、语言等文学

要素。”这一席话值得我们深思,网络文本冲击着传统的思维模式和阅读习惯,但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也就是说,网络文本的出现并没有改变当代文学的本质。相反,它活泼的形式、清澈的文字、真诚的态度和多样的风格,给沉闷的当代文坛注入了一种生机和活力,极大地丰富了当代文学的表现手段。
网络可以做到影、音、文互相结合,这是传统媒介难以做到的。随着一些主页设计制作技巧的不断进步完善,网页的表现方式也越来越精彩。漂亮的chromeless小窗口、flash动画、以及realplay格式声音文件等等各种网页制作方式的出现、完善,使得文学的表现方式不单单只有平面的文字构成。动画、声音与文字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法。网络文本的高级形态应当是一种超文本的多媒体语言,在网络文本中,作者将有可能充分地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各种图片、声音、动画组合在一起;同时,网络文本语言还可能是一种多向链接语言,在一个母本中链接着不同的子本,这样的文本能给读者提供更为广阔的欣赏视野。葛红兵说,对于文学来说,这是一场表现手段和方式的革命性变革,这种变革,将几何级数地扩大文学话语的表现力,丰富文学表现的范围和手段,在纸面文学经历其过熟而衰退之后使其获得新的生命。
3.3网络文本刷新了当代文学的语言
网络语言是时代和媒体演化产生的新语言,网是一种全新媒介,有人说它是人的神经末梢的另一种延伸。伴随网络发展,流通于网络的新词语应运而生。比如数字语言,584(我发誓)、885(帮帮我);比如表达喜怒哀乐各种表情的脸谱;比如通过符号的特定组合,传递情感意向等。网络语言在一定的语境中,尤其在网络交际中有它的便利性和灵活性。
网络语言的语境的不同使它表现出以下的特点:语言的口语化,简短零碎,直观,虽然采用的是类似书写的方式,但因急于表达谈话主题,常常会直接切入,少铺垫和描述。上网族年龄的年幼化,自我化又使网络语言充满朝气,幽默,活波,富于创新,出现许多新的表达方式,如语言符号的交叉使用。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生活中产生的,不是语言学家制造出来的。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的冲击力是巨大的,网络语言确实为汉语注入了新鲜成分。
3.4网络平台为当代文学准备了大批的写手
网络作为一种媒体是高度开放的,它的入口处没有对于学历的限制,没有对于艺术天赋的苛求;网络作为一种媒体又是豁达大度的,它能容忍各种水准的作品,从初学者的涂鸦到造诣精湛者的杰作。

不仅如此,网络作为一种媒体还具有廉价的特性,如果我们将文本上网也看成一种“出版”的话,那么,网络的出版费用相对于印刷媒体来说是非常低廉的。正因为如此,文学爱好者们面对着网络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跃跃欲试的冲动。甚至完全可以说,在网络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文学家”。
一些网络写手原本是网上撒撒欢,没曾想却无心插柳柳成荫,因网上创作而一举成名。痞子蔡、李寻欢、宁财神、安妮宝贝、刑育森、今何在、黑可可……,他们的作品不仅被许多网站做成个人专集收藏,而且被出版社争相出版。这种现象可能催生更多网民的文学热情,诱发新一轮的网络文学热潮。网络的发明骤然增添了文学两端的张力。一方面,文学赢得了前所未有的传播范围与传播速度;另一方面,文学撤消了作品发表之前的一切审查机制。文化公共空间最大限度地向私人话语敞开。某种意义上说,网络文学似乎返回了文学的原始状态:人人都可以无拘无束地利用文学形式抒情言志,或者叙述种种白日梦。这个意义上,网络或许是惊世骇俗之作的温床,或许是陈词滥调的衍生之地。
如今,一些有才气的网络写手纷纷浮出水面,应邀成为某刊物的编辑或某专栏的撰稿人,济身于传统作家的行列,而一些传统作家如徐坤、刘醒龙、邱华栋、陈村等,都开始尝试上网发表作品,这无形中提升了网络文本的水平,密切了网络文学与当代文学的联系。
3.5网络文本对当代文学的负面影响
从网络与文学碰撞的那一刻起,诗学精神、人文精神就面临严重的滑坡。这是由网络文本自身的快餐性、宣泄性和瞬时性,以及网络写手们自身的文化素养、价值观等诸多因素决定的。
网络文学的传播途径降低了作品质量的门槛,造成了网络原创文学的参差不齐,这是由当前网民和社会整体知识水平所决定的。
中南大学中文系欧阳友权教授认为,网络文学是以“另类”的姿态登上互联网快车的,它在一开始便向本质主义文学范式亮起了叛逆的锋刀。网络文学有着非审美、非人文的先天不足。网络文学对于人类审美精神的解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匿名写作对主体承担的卸落。其次,网络作品对传统价值观的颠覆。再次,读屏模式对诗性体验的拆解。

参考文献
[1]王宏图,葛红兵等. 网络文学与当代文学发展笔谈.社会科学,2001、8
[2]欧阳友权.互联网上的文学风景.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6
[3]孙宜君,桂国民.论我国网络文学创作特点.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