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信托商业银行

中国信托商业银行

中国信托商业银行
中国信托商业银行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開戶總約定書

第五版 94/6/1

開戶總約定書

凡立約人在中國信託銀行各分行(以下稱「貴行」)開立存款、信託或其他帳戶者,經雙方協議,立約人使用下列任何服務,皆應在各適用範圍內,依照貴行相關規定,並遵守後開條款所規定及應負之一切責任:

第一章、一般約定條款

除了各約定條款內另有約定者從其約定外,在本約定書下之各項服務約定條款及嗣後新增之任何服務約定條款皆適用以下所列之一般約定條款。

第一條開戶條件及方式

立約人開立各項帳戶時,須依照「姓名條例」第四條規定使用本名,如係商號、公司等法人,應填明負責人姓名。嗣後留存於貴行之資料遇有更正時,應以書面簽蓋原留印鑑或經貴行認同方式通知貴行。未成年人不得開立支票存款帳戶,未成年人申請開立支票存款以外之其他存款帳戶,應經其全部法定代理人書面同意。

如法令變更立約人同意隨之變更。

第二條印鑑

立約人於簽署本約定書並首次開立帳戶所留存之往來印鑑一份,原則上適用各項存款帳戶、信託、保管箱或其他帳戶;如另有約定留存者,從其約定。立約人在貴行各項存款所簽蓋有關之書件或取款憑證所簽蓋印鑑,貴行如已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辨別核對,認為與立約人原留印鑑相符而處理或支付之後,如有因印鑑、書件之遺失、盜用、詐欺、偽造、變造或塗改等情事而發生之損失,概與貴行無涉。立約人之印鑑,如有遺失或損毀時,請立即向貴行辦理掛失或變更手續,但在立約人向貴行辦妥掛失止付書面申請以前存款被領取,不論是否被人冒領,概由立約人負責。立約人之印鑑如因遺失、被竊或其他情事等,由第三人持有,致被偽造立約人印鑑冒領,非肉眼所能辨認需付款者,應對立約人生清償之效力,貴行概不負責。

立約人辦理印鑑更換、印鑑掛失止付兼更換、更換戶名(含立約人/承租人之代表人)印鑑時,新印鑑啟用之當日仍有用舊印鑑與貴行往來,在貴行未收到申請書前已予付款、交付、開箱或准為某種行為者,貴行不負任何責任。但立約人前於貴行以舊印鑑所定各種契約及擔保仍屬有效。

第三條嗣後開新戶

立約人於簽署本約定書並開立帳戶之日起,除貴行另有特別規定者外,於法令允許之範圍內,得透過電話或電子網路銀行服務或其他經貴行同意方式開啟尚未往來之各種存款(支票存款除外)及其他帳戶,但以此方式所開啟之帳戶其留存印鑑皆應與所指定之帳戶取款印鑑同。如有辦理更換或掛失印鑑等書面申請,則以新印鑑為憑。

第四條收費及扣帳立約人僅以本約定書之約定為憑,授權貴行無須事先通知而逕自立約人存款帳戶內扣帳抵付立約人應付貴行之各項本金、利息、違約金、各項手續費、帳戶管理費、郵電費、承兌費、貼現息、承諾費、退票違約金、註銷退票紀錄手續費、存入票據退票手續費及其他應付款項等。各項手續費用額,嗣後倘有需要,貴行得調整之,但貴行應以顯著方式公開揭示於營業場所或登載於貴行網路首頁或書面通知。

第五條最低帳戶餘額及手續費

貴行得就不同客戶別或帳戶分別訂定不同之每月最低日平均餘額,立約人各相關存款之平均餘額未達該最低限額者,各應給付帳戶管理費予貴行,且貴行得逕自存款之各帳戶內直接扣取該等帳戶管理費。貴行得隨時修改有關存款餘額及帳戶管理費之規定,並將修改內容及生效日期列印於月結單或其他書面通知寄送予立約人或以公告方式為之。倘立約人不同意貴行之修改,得隨時終止與貴行之帳戶往來關係及本約定書。

第六條外匯申報

於執行與本約定書下任何交易,而涉及須向中央銀行申報結購、結售外匯者,立約人須依規定,據實申報並填寫「外匯收支或交易申報書」或由貴行在相關法令許可之範圍內,代立約人為各項相關申報手續(就貴行代為申報者,立約人應悉數承認)。於申報結購、結售外匯時,倘因法令規定之限制或因立約人已用滿相關之外匯結匯額度致不能結匯時,應由立約人自行負責。倘由貴行代為申報者,貴行對立約人之結匯額度,無主動查詢義務,但倘貴行獲知立約人已超出當時結匯額度,貴行即有權不予執行該相關交易,若已兌換,則貴行得就立約人結匯金額逾限額部份,依貴行認為適當之方式逕行沖回。

第七條國外匯入

國外匯款指示逕行入帳者,倘匯款電文指示之英文戶名及帳號與立約人開戶留存之資料相符時,貴行得依立約人之指示直接撥入,無須立約人於匯入指示書上簽章,該項匯款一經轉存入戶即視為立約人業已取得該筆款項,立約人不得以匯入指示書未經簽章而對貴行有所抗辯。

國外匯款逕行指示兌換為新台幣入帳者,立約人同意其兌換匯率以存入當時貴行牌告各該幣別之買入匯率為準,如有匯率變動損失及任何糾葛,概由立約人自行負責。然結匯金額若大於等值新台幣五十萬元(含)者,因涉及外匯收支及交易申報書填寫,立約人仍需至貴行辦理;立約人應繳付之各項費用,授權貴行得自匯入款項中扣取或自立約人於貴行開立之存款帳戶中扣取。

第八條立約人資料之使用及委外作業

一、立約人同意:貴行得將其支票存款戶之開戶日期、法人資本額、營業額、存款不足之退票紀錄、撤銷付款委託紀錄及是否被票據交換所列為拒絕往來等各項有關票據信

用之資料在法令所允許之範圍內提供與同業、財團法人聯合徵信中心、有關徵信單位、政府機構查詢、鍵檔。

二、立約人茲同意貴行得為:(一)、處理立約人與貴行往來交易及向立約人推介各項業務,(二)、一般金融同業徵信、財務資訊交換之目的,(三)、於貴行所登記之特定目

的範圍內,(四)、其餘法令許可範圍內,蒐集、電腦處理、國際傳遞及利用立約人之個人資料(包括委託第三人電腦處理、利用)。

三、立約人特別同意貴行得將立約人之各項往來資料提供與(一)、擬自貴行受讓資產及負債之人,(二)、對貴行、貴行總行或其他分行有管轄權之金融、司法主管機關或

其他政府機構。

四、立約人並茲同意貴行得將立約人與貴行往來交易業務及作業,委由第三人代為處理,並同意得將立約人之各項往來資料,揭露予受貴行委任處理事項之第三人,受委託

之第三人得於委託範圍內使用及利用立約人資料。

第九條抵銷

立約人若有對貴行之任一債務到期或經貴行依約主張視為全部到期而未清償之情形或有違約情事發生時,或貴行認為必要時(如立約人涉及以各項帳戶從事非法活動或貴行得依法或依約行使抵銷權等),貴行得隨時於事前或同時通知立約人(惟無須立約人同意),終止本約定書下之各項存款(包括定存、活存及支存)及其他約定(即立約人之存款或權益即視為已屆清償期)。屆時,貴行有權依法逕對該等帳戶之存款及其他客戶對貴行主張之各項合法權益逕行主張抵銷或為必要之處分或以之抵償立約人對貴行之各項債務,貴行所出具給立約人各項存單或其他憑證應於貴行抵銷或抵償範圍內失其效力視為作廢,且抵銷或抵償之債務內容及先後順序均由貴行自行選定。

第十條修改

除本約定書有特別規定者外,貴行為因應法律及相關規定之修訂及中央銀行、主管機關及銀行公會之函釋或因貴行產品變更時,得隨時修改本約定書之相關規定。惟每次修改,貴行應將其內容以顯著方式,於營業場所公開揭示。倘立約人不同意貴行之修改,得隨時終止與貴行之帳戶往來關係及本約定書。

第十一條文書送達

立約人同意以訂約時所指明之地址為相關文書之送達處所,倘立約人之地址變更,應即以書面、與貴行新往來業務之申請書或其他經貴行同意方式(如聯絡貴行客服人員)等通知貴行,並同意依變更後之地址為送達處所;如立約人未以書面或依貴行同意方式(如聯絡貴行客服人員)等通知變更地址時,貴行仍以訂約時所指明之地址或最後所通知貴行之地址為送達處所。貴行之通知發出後,經通常之郵遞期間,即視為已合法送達。

第十二條撥薪戶資料異動條款

立約人於貴行開立撥薪帳戶後,同意日後貴行得依立約人授權所屬公司所提供之資料更新立約人留存於貴行之資料,立約人亦可以書面或貴行同意方式(如聯絡貴行客服人員)進行資料之更新異動。

第十三條靜止戶

立約人存款帳戶餘額於貴行結息前,未達貴行規定之金額(貴行得隨時調整之)且一年以上無任何存提往來記錄,貴行得將此帳戶轉為「靜止戶」帳內並自轉入之日起不予計息,該帳戶之金融卡與語音等自動化服務皆停止使用,並向立約人收取保管手續費。另針對該靜止帳戶保管手續費之收取,立約人同意悉依貴行規定辦理。立約人之存款帳戶已為靜止戶後,貴行得隨時終止與立約人之各項存款關係並逕行結清該帳戶,若有餘額,立約人可自行領回;若立約人於貴行尚有其他使用同一印鑑之帳戶時,同意貴行得將已成靜止戶帳戶結清,將帳務集中於單一帳戶。倘立約人帳戶轉為靜止戶時,若欲恢復往來,立約人需提示身分證件正本及貴行所定之相關文件並親至營業櫃檯或依貴行同意之其他方式,於存提款時一併申請恢復,並同意依貴行規定繳付保管手續費。如為公司行號者,需檢附登記證照正本或其他證件正本及負責人國民身分證正本。

第十四條錯帳之更正

如因貴行作業錯誤而入帳,或由第三人誤寫帳號或戶名或匯入匯款如因貴行或貴行聯行之誤寫帳號、戶名、金額、操作錯誤或電腦設備故障原因或其他原因,致發生誤入立約人帳內或溢付情事者,貴行得於發現時立即追還並更正之而無須另通知立約人,倘該存入款項業經支用,立約人應於貴行通知後立即返還支用款項及貴行所訂之利息。第十五條存入票據

各種存入之票據,須俟貴行收妥入帳後,始能提領。倘發生退票或糾葛情事,致未能收取票款時,所有先前入帳票款,貴行得逕自存款帳戶內如數扣除,一經貴行於合理作業期間內通知後,立約人須出具申請書並加蓋原留印鑑,換回原退票票據,對該項退票貴行並無代辦保全票據上權利手續之義務及其他一切責任。

第十六條遺失、被竊

立約人存摺、支票、金融卡、取款圖章、定期存單(含可轉讓存單)等均應自行妥為保管,如有遺失、被竊、被搶或其他情事而脫離占有時,應立即依貴行相關規定辦理掛失(止付)手續。倘立約人無法立即來行辦理書面手續或遇非營業時間(支票、定期存單及可轉讓存單除外)者,得先以電話或其他經貴行同意方式做暫時掛失手續,俟立約人至貴行完成書面手續後始生效。如立約人已尋獲時,需立約人持掛失物件及原留印鑑並提示身分證件至貴行辦理取消暫時掛失手續。惟在貴行未受理立約人掛失止付之書面申請以前已經付款者,如印鑑、存摺等係真正,而貴行非明知領款人係冒領者,對立約人仍有清償之效力。

第十七條利息計算

貴行之新台幣存、放款利息依一年365天(閏年366天)實際天數/365(閏年實際天數/366天)計算,按日計息;外幣各幣別存、放款利息則依國際慣例計算之。立約人在貴行所開立活期性存款帳戶之起息點,願依貴行規定計算之。計息規定願依貴行作業規則調整之。

第十八條生效

立約人使用電話、行動電話通訊設備或網路等方式,透過貴行客服人員或經由密碼、認証機構或經雙方以書面約定之辨識系統等方式所為之辨識,確認為立約人之申請並依立約人申請之項目,委託貴行辦理,其與立約人憑存摺印鑑及簽發支票加蓋原留印鑑或其他約定方式提領、轉帳之行為具同等效力,其交易後之帳戶餘額均以貴行電腦主檔之記錄為準。立約人與貴行均同意依此方式,其效力與書面文件相同,立約人與貴行就事後所生之任何糾紛,於審判、仲裁、調解或其他法定爭議處理程序中,均不得主張該約定方式不具書面或簽名要件而歸於無效或不成立。

立約人於簽署本約定書並開立新台幣活期性期性存款帳戶之日起,留存於貴行之總約定印鑑卡中,需留存立約人之簽名及提款印鑑章。爾後立約人於貴行申請之各項業務,貴行得依此留存簽名字樣作為立約人申請各項業務之確認。惟以提款憑證時之印鑑仍必須與約定之提款印鑑相符,貴行始得付款。

第十九條終止

除定期性存款或法律另有規定外,貴行與立約人均得隨時終止本約定書下之各項存款約定,並於終止之通知到達時發生效力。屆時,貴行應按規定將存款餘額返還立約人。

立約人不得將帳戶、存摺、金融卡等借予他人使用,亦不得作為洗錢、詐欺等不法或不正當之用途,或以詐術損害貴行之信用,若法律有規定並經貴行查證屬實,或經貴行研判立約人之帳戶有疑似不當使用之情事或貴行接獲第三人檢附治安機關報、備案證明,書面申訴時,貴行得立即終止本消費寄託契約且終止使用相關自動化設備、提款卡、語音轉帳、網路轉帳及其他電子支付之轉帳,並得逕行結清存款,存款餘額則俟依法得領取者領取時,始為支付。

第五版94/6/1 1 -

第二十條存款保險

立約人於貴行所往來之業務,依存款保險條例所規範之存款項目為標的範圍內,受中央存款保險公司之存款保險保障。

第二一條法令適用

關於本約定書或其附件各項約定如有未盡事宜,悉依貴行規定及銀行慣例暨有關法令辦理。如立約人為外國人時,其法律行為之成立要件、效力、方式,均適用中華民國法律及法令。

第二二條法院管轄

立約人與貴行如因本約定書涉訟時,除法律所規定之法院有管轄權外雙方並同意以貴行總行或分行所在地之地方法院或台灣台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但法律有專屬管轄之特別規定者,從其規定。

第二三條標題

本約定書各條標題,僅為查閱方便而設,不影響約定書有關條款之解釋、說明及瞭解。

第二四條約定書之效力期間

本總約定書除雙方任一方終止外,永久有效。約定書內各項業務之各別條款如經部分終止,其他條款仍為有效。其餘各章未約定事項,立約人同意依據本章約定。

第二章、電話暨行動銀行使用申請暨網路銀行密碼設定查詢約定條款

第一條立約人申請使用電話、行動銀行及網路銀行密碼設定服務應憑身分證明文件及原留印鑑或本人親簽至貴行辦理或立約人申請郵寄辦理並領取密碼函,但本人因特殊情況無法親自領取時,得委任或授權第三人領取,惟因委任或授權第三人而發生爭議時概與貴行無涉,其中,如立約人欲使用行動銀行服務,尚須至與貴行有合作之電信業或資訊業者處等,需視電信業或資訊業者申請辦法提出申請,如領取IC卡或申請連線設備手機等。

第二條立約人持貴行製發之密碼第一次使用時應於按鍵電話、立約人個人行動電話上或貴行同意之方式作密碼啟用變更,日後並可隨時變更密碼不受次數限制。立約人應妥善保管密碼、行動電話IC卡或通訊設備等,如有被竊、遺失、遭第三人占有或知悉時,應即向貴行辦理註銷(或變更設定)功能手續。

第三條立約人申請後,得在貴行辦理下列業務:

一、轉帳/消費購物:轉出帳號均需立約人事先以書面申請或經貴行同意方式申請為限;使用「約定帳號」轉帳者,轉入帳號亦需以書面申請或經貴行同意方式申請為限,

惟轉入帳號係立約人本人在貴行所開立之帳號者(「本人帳戶」),不在此限;立約人使用「非約定帳號」之功能轉帳者,轉入帳號無需事先與貴行約定,其轉出金額,以每戶每筆不超過新台幣五萬元、每天累計不超過新台幣十萬元、每月累計不超過新台幣二十萬元為限。(消費購物業務目前僅限於行動銀行使用,日後若開放其他通路時,另行公告之。)

二、查詢:餘額查詢包括各類存、放款餘額、代收票據、匯款入帳金額、支存待補票據查詢等及明細傳真。

三、掛失:經由密碼確認立約人身分辦理金融卡、存摺、存單、印鑑等掛失止付者,視為立約人本人親自書面辦理掛失止付,免事後至原單位補辦書面掛失止付手續。

四、通知:本項服務由貴行以短訊方式通知立約人,限行動銀行使用。

五、設定網路銀行密碼:經由密碼確認立約人身分後,由立約人自行設定其網路銀行密碼與使用者代號,俾便辦理網路銀行業務。

六、其他:本業務之其他服務暨陸續開發之服務。

第四條立約人使用電話、行動電話通訊設備,經由密碼所為之交易(含各項約定之申請),其與立約人憑存摺印鑑及簽發支票加蓋原留印鑑或其他約定方式提領、轉帳之行為具同等效力,其交易後之存款餘額均以貴行電腦主檔之記錄為準。

第五條立約人遺忘密碼時,得向貴行辦理終止使用手續,如欲繼續使用時,須重新申請。立約人如欲終止使用或變更電話、行動銀行服務,應親赴貴行申請。另貴行認為立約人有不當往來之情形或本項服務有遭他人非法使用之虞時,貴行得隨時逕行終止本項服務,而不須另行通知。

第六條立約人輸入密碼錯誤連續達規定次數或結清銷戶時,貴行將自動終止電話、行動銀行及網路銀行密碼設定服務;立約人如擬回復使用,須重新向貴行申請。

第七條立約人使用電話、行動銀行轉帳/消費購物除電信中斷或電腦離線等事由外,可24小時作業,立約人於貴行營業時間外所為之轉帳/消費購物交易記帳日悉依貴行之相關規定辦理。

第八條貴行得隨時修改本項服務之相關章程,並得由貴行酌收手續費,手續費及相關章程若有調整,貴行可於營業場所公開揭示或登載於貴行網路首頁而不另行通知,立約人並特此授權貴行得逕自立約人之帳戶扣繳。

第九條電話、行動銀行以約定帳號方式轉帳轉入本行新台幣帳戶,每次轉出最高金額為新台幣(以下同)二佰萬元整,每日最高限額為二佰萬元整;如轉入他行帳戶,每次轉出最高金額為二佰萬元整,每日高限額為二佰萬元整,並與貴行所約定之金融卡轉帳限額合併計算。

前項限額之調整由貴行核定,一經公告即生效力;惟立約人若因業務需要而與貴行另行約定提高每日最高限額者,則從其規定。

第十條立約人利用行動電話(以行動電話撥打貴行服務專線所進行之交易除外)之轉帳服務可使用電話語音密碼或SSL機制之密碼兩種方式,且轉入帳號可以採約定帳號及非約定帳號方式轉帳。以約定帳號方式轉帳轉入本行及他行新台幣帳戶之約定同上述第九條規定,另立約人以非約定帳號方式轉帳轉入本行及他行新台幣帳戶,其轉出金額,以每戶每筆不超過新台幣五萬元、每天累計不超過新台幣十萬元、每月累計不超過新台幣二十萬元為限。

第十一條上述第十條規定,立約人利用行動電話(以行動電話撥打貴行服務專線所進行之交易除外)之轉帳服務時,使用電話語音密碼方式,則共用其電話語音轉帳額度,若使用SSL 機制之密碼方式時,則與貴行所約定之個人電腦銀行及網路銀行轉帳限額合併計算。

第十二條立約人同意以行動電話使用SSL轉帳服務功能時,為求簡便及迅速得不使用憑證確認身份,而以SSL(至少128bit押密)之加解密安全機制傳送電子訊息,事後立約人不得因未使用憑證,而主張或抗辯該電子訊息不完整、錯誤、有瑕疵、無效或不成立;使用SSL之加解密安全機制以貴行所定之服務項目為依據。

有關SSL之交易機制,以主管機關所訂之規範為依據。

第十三條立約人使用語音密碼以電話進行外幣轉帳時,僅限貴行同幣別間帳戶轉帳操作,且轉出及轉入帳號均須與貴行約定,每次轉出最高金額以該帳戶下所有幣別總累計不超過等值美金五十萬元為限,每營業日累計限額最高等值美金伍十萬元整,並同意以貴行前營業日公告之中心匯率為換算標準,前述限額之調整由貴行核定且不經通知即生效力。轉帳金額除日幣、義大利里拉以元為單位外,其餘外幣均以元以下小數兩位為單位。可轉帳幣別的調整由貴行核定且不經通知即生效力。

第十四條立約人辦理網路銀行密碼設定時,應以語音密碼簽入貴行指定網站,經確認無誤後,立約人須自行分別設定使用者代號及網路銀行密碼,以為立約人日後辦理各項網路銀行業務之身分確認憑據。

前項立約人設定之使用者代號及網路銀行密碼均應為6至12位數之混合英數字,且不得有下列各款情事:

一、使用者代號及網路銀行密碼相同。

二、與立約人之身分證字號完全相同或前六碼相同。

三、使用相同英數字、連續英文字或連號數字?

第十五條立約人申請之行動銀行服務,應保持通話待機狀態,如因個人因素造成停話或因讓與、轉借、提供擔保等原因而發生任何糾葛或損害,概由立約人自行負責,與貴行無涉。第十六條立約人使用電話、行動電話所為之交易,貴行每月定期將對帳單寄送予立約人憑以對帳,如立約人發現對帳單內容與事實不符時,應於收到對帳單起七日內內向貴行提出異議,逾期推定其內容無誤,對帳單之方式得以書面、自動化設備或網路等方式呈現。

第十七條立約人因個人行為,如未繳通信費用,造成通信功能喪失或中斷,貴行得視情況暫停或終止行動銀行服務,無須另行通知立約人。如立約人欲恢復行動銀行功能,需於復話後重新執行啟用程序。

第十八條行動銀行服務功能涉及金融交易部份之立約人權利義務,概由立約人自行負責,且傳輸訊號品質不在貴行負責範圍之內。立約人不得以立約人與交易商家之任何消費糾紛,拒絕履行與貴行間之約定,且不得此損害貴行之權益及名譽。

第十九條若有上述第十五、十八條之情事發生,貴行得視情況暫停或終止行動銀行服務,無須事先通知立約人。

第廿十條立約人同意貴行得暫停、終止、或增加電話暨行動銀行使用及網路銀行之部分密碼設定服務項目,惟應提前將暫停或終止之服務項目及處理方式以顯著方式,於營業場所公開揭示。

第廿一條其他未盡事宜悉依貴行規定及銀行慣例暨有關法令辦理。

第三章、支票存款約定條款

支票存款一般約定事項

第一條本條款所用名詞定義如下:

一、「退票」:指金融業者對於提示之票據拒絕付款,經填具退票理由單,連同票據,退還執票人之謂。

二、「清償贖回」:指對於存款不足、發票人簽章不符、擅自指定金融業者為本票之擔當付款人或本票提示期限經過前撤銷付款委託等理由所退票據及其退票理由單,由支票

存款戶以清償票款等消滅票據債務之方法予以贖回之謂。

三、「提存備付」:指存款不足退票後,支票存款戶將票款存入辦理退票之金融業者,申請列收「其他應付款」帳備付之謂。

四、「重提付訖」:指退票後重新提示,於支票存款帳戶或其他應付款帳戶內付訖之謂。

五、「註記」:指支票存款戶如有退票紀錄、清償贖回或其他涉及其票據信用之事實時,由票據交換所予以註明,備供查詢之謂。

六、「終止擔當付款人之委託」:指金融業者終止受託為支票存款戶所簽發本票之擔當付款人之謂。

七、「拒絕往來」:指金融業者拒絕與票據信用紀錄顯著不良支票存款戶為支票存款往來之謂。

第二條立約人申請使用支票,應遵照中華民國銀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公佈之「支票存款戶處理規範」之規定辦理。

第三條立約人開戶時,應填具申請書、印鑑卡及票據領取證交付貴行,經貴行向票據交換所查詢立約人之票據信用情形,並認可後發給空白票據。

立約人如為法人戶,其名稱或負責人變更,而未依前項約定辦理時,於貴行發現該項情事並通知立約人辦理變更手續,逾一個月未辦理者,貴行得終止支票存款往來契約,並通知立約人結清帳戶。

第四條立約人開戶,初次存入金額以不低於貴行規定之金額為原則,以後續存則不拘數額。留存貴行之任何文件所記載內容如有更動時,願隨時以書面加蓋原留印鑑或其他經貴行同意之方式通知貴行。

第五條立約人瞭解,存入款項中如有票據時,須俟貴行收妥票款後方得支用,倘發生退票及糾葛情事,不論由立約人自行存入或由第三人代為存入,所有退票款額貴行得逕自帳內如數扣除,一經貴行通知,立約人須出具加蓋原留印鑑換回原退票票據,對該項退票,貴行並無代辦保全票據上權利手續之義務及其他一切責任。又存入票據,於貴行未收妥票款前,倘因銀行經辦之疏失,致誤讓立約人支用或抵用時,一經貴行發覺並通知後,立約人應即返還,或由貴行逕自立約人帳內扣除該票款。

第六條立約人提款時須開具貴行發給之支票,並於支票上簽蓋原留印鑑,如設有代理人時亦同。

第七條經由貴行通匯行匯入之電匯或信匯款項,如存入帳戶後由該匯出行通知取消,貴行可逕將該項存入額如數沖銷更正,倘該存入額已經支用,一經貴行通知,立約人當即返還或立即補足存額及利息,絕不拖延。

第八條立約人簽發之支票,如逾提示付款期限始由執票人向貴行提示時,在該支票之法定有效期限內,貴行仍得付款。

第九條立約人簽發之支票金額如日後字跡難於辨認或其他情形致發生糾紛時,概由立約人自行負責,又所簽發支票票面文字金額或簽章如有被偽造、變造、塗改等情事時除當時普通視力所能辨別者外,一經憑票付款,貴行已盡善良管理人當不負損失賠償之責,立約人願自行負責絕無異議。

第十條立約人或執票人如以支票申請保付時,貴行即由立約人帳內照數付出。

第十一條貴行對於支票憑票付款,不論發票日期之先後,或提示之先後,其支付順序貴行得任意排定。

第十二條立約人除與貴行訂有透支契約者外,絕不簽發超過存款額之支票,否則貴行得依照規定予以退票之處分。

第十三條立約人同意應繳納票據交換所規定之違約金及其他應付款項,貴行得逕自立約人帳內扣除或要求立約人提出同額款項。

第五版94/6/1 2 -

第十四條立約人使用之支票或印鑑,如有遺失或被竊時,應依照貴行所訂掛失止付辦法辦理掛失止付,其止付票款貴行得逕自立約人帳內扣除存提備付。但在貴行未接受掛失止付之書面通知以前,如有被冒領款項情事,立約人願自行負責。又立約人喪失未經簽章之空白支票時,應登報聲明後向貴行辦理掛失。

第十五條貴行按立約人存款餘額抄送之對帳單,立約人核對後如有不符,願於對帳單發送日起七日內向貴行查明,否則即認為核對無誤,對帳單之方式得以書面、自動化設備或網路等方式呈現。立約人地址變更而未通知本行者,本行依其最後地址送達。本行留存寄送立約人之付迄支票或有關憑證之影印本或縮影本,立約人同意視同與合法原始憑證具有同樣法律效力,憑以證明立約人一切往來之依據,立約人並願意遵照本國法律規定之保管期間妥為保管前述之付迄支票及有關憑證。

第十六條立約人同意將其開戶日期,法人之資本額與營業額、退票及清償註記、撤銷付款委託紀錄暨票據交換所為彙整退票紀錄及列為拒絕往來戶等有關票據信用資料提供予他人查詢。

第十七條立約人倘有與貴行另定訂約定,委託貴行撥付立約人或立約人指定人應付款項時,貴行得逕自立約人帳內扣除撥付。

第十八條立約人同意本行得無須經事先通知逕自立約人帳內扣除抵償本行或聯行之已到期或即將到期之各種貸款、各項費用或其他任何欠款,若因此而發生存款不足退票記錄時,立約人願自行負責,絕無異議。

第十九條貴行如認為立約人使用票據不正常或發生存款不足退票情事或經常於退票後再予辦理清償註記者,得嚴格限制發給空白票據或停止立約人往來,並收回剩餘之空白票據。

貴行為前項限制時,應以立約人留存地址書面或其他方式告知限制之理由,立約人地址變更而未通知本行者,本行依其最後地址寄送;對於限制理由,立約人認為不合理時,得向貴行提出申訴。

立約人之存款被扣押者,貴行應即停止發給空白票據。但被扣押之存款額經貴行如數提存備付者,不在此限。

立約人未依規定在指定期間補驗營利事業登記證者,貴行得停止發給空白票據。立約人結清銷戶時,亦願立即將剩餘之空白票據全部繳還貴行;倘有部份票據未返回貴行時,願依張數預扣留存退票手續費,立約人絕無異議。

第廿十條立約人以貴行為擔當付款人而簽發本票或承兌匯票時,願遵照後載「本票、承兌匯票約定事項」規定辦理。

第廿一條立約人向貴行領用空白支票、本票時,倘支票存款戶之平均餘額未達貴行之規定時,同意貴行得酌收票據工本費每張五元;立約人向貴行申請票據掛失止付時,貴行得酌收掛失工本費每份壹佰元,立約人絕無異議。前二項之費用,貴行得調整之,並於營業場所公開揭示。

第廿二條立約人同意倘帳戶餘額未達本行規定,且於一年以上未有往來者,貴行得逕自轉入靜止戶,而不另行告知。立約人如欲恢復往來時,應提示身分證件,如為公司行號者應檢附登記證照及負責人國民身分證或其他證件,並經貴行查核無拒絕往來或不良情事,始得辦理恢復往來之手續。

第廿三條立約人簽發之票據,因存款不足而退票時,貴行得向立約人收取手續費。前項手續費,不得逾越票據交換所向貴行所收取手續費之百分之一百五十。

立約人應負責繳納之手續費、票據交換所規定之違約金其他應付款項,貴行得逕自立約人帳內扣除或立約定書人活期性帳戶內扣除或要求立約人提出同額款項。

第廿四條立約人於其簽發之支票或以貴行為擔當付款人之本票退票之次日起算三年內,有清償贖回、提存備付、重提付訖或其他涉及票據信用之情事者,得向貴行申請核轉票據交換所依「支票存款戶票信狀況註記須知」辦理註記。

第廿五條立約人在各地金融業者所開立之支票存款戶,因下列情事之一所發生之退票,未辦妥清償贖回、提存備付或重提付訖之註記,一年內合計達三張,或因使用票據涉及犯罪經判刑確定者,貴行得自票據交換所通報日起算,予以拒絕往來三年:

一、存款不足。

二、發票人簽章不符。

三、擅自指定金融業者為本票之擔當付款人。

前項各款退票紀錄分別計算、不予併計。

第廿六條立約人被列為拒絕往來戶,或因其他情事終止支票存款往來之約定時,立約人應於貴行通知後之一個月內,結清帳戶並返還剩餘空白支票及本票。

第廿七條立約人如為公司組織,於拒絕往來期間屆滿前,經法院裁定准予重整後,得向貴行申請核轉票據交換所辦理重整註記;經重整註記者,貴行得暫予恢復往來。

前項公司在暫予恢復往來之日起至拒絕往來期間屆滿前再發生存款不足退票,貴行得自票據交換所再通報之日起算,予以拒絕往來三年。

第二八條立約人如經拒絕往來而有下列情事之一,經貴行同意後,得恢復往來並重新開戶:

一、拒絕往來期間屆滿。

二、構成拒絕往來及其後發生之全部退票,均已辦妥清償贖回、提存備付或重提付訖之註記。

第二九條立約人願確守以上各項條款,及貴行其他有關之一切規章及作業規定、中央銀行管理票據交換業務辦法及政府相關法令,否則因而發生之一切損失,立約人願自行負責絕無異議。

本票、承兌匯票約定事項

第三十條貴行得依據本約定事項,將立約人所簽發之本票或承兌之匯票款項,由立約人支票存款帳戶內逕行代為付款。

第三一條立約人願在每次簽發或承兌之票據到期日前,將足夠支付該票據之款項存入立約人支票存款帳戶內備付。

第三二條立約人簽發由貴行所發給載明以貴行為擔當付款人之本票時,由貴行自立約人名下之支票存款戶內代為付款。

前項本票,執票人提示時雖已逾付款之提示期限,但仍在該本票自到期日起算(見票即付之本票,自發票日起算)三年之內,且立約人未撤銷付款委託,亦無其他不得付款之情事者,貴行仍得付款。

第三三條倘因立約人支票存款戶內存款餘額不足或簽章不符,致使所簽發之本票或承兌之匯票退票時,其退票紀錄與支票之退票紀錄合併計算。

第三四條立約人在各地金融業者所開立之支票存款帳戶,因簽發以金融業者為擔當付款人之本票,於提示期限經過前撤銷付款委託,經執票人提示所發生之退票,未辦妥清償贖回、提存備付或重提付訖之註記,一年內達三張時,貴行得自票據交換所通報日起算,予以終止為立約人擔當付款人之委託三年。

前項情形貴行終止受立約人委託為擔當付款人時,立約人應於貴行通知之壹個月內,返還剩餘空白本票。

第三五條立約人簽發本票,除經短期票券交易商或金融機構保證之商業本票得自行印發外,應以使用貴行印發之本票為限,否則同意貴行以退票處理,立約人絕不異議。

第三六條立約人簽發之本票或承兌之匯票,倘貴行對其日期或金額等記載事項,認為有存疑時,得予退票處理。

第三七條立約人簽發之本票,於提示期限經過前撤銷付款委託,經執票人提示退票後,未依規定辦妥清償註記一年內達三張時,毌需通知,貴行得逕行終止立約人委託擔當付款之約定,並收回剩餘之空白本票。

第三八條本約定未規定事項,悉依「支票存款一般約定事項」之規定及有關法令規章辦理。

第四章、個人電腦銀行、網路銀行業務服務條款

立約人茲為個人電腦銀行業務及網路銀行業務服務之提供及使用,經雙方協議願依照貴行相關規定,並共同遵守後開條款所規定及應負之一切責任。

第一條契約之適用範圍

本契約係個人電腦銀行業務及網路銀行業務服務之一般性共通約定,除個別契約另有

約定外,悉依本契約之約定。

個別契約不得牴觸本契約。但個別契約對立約人之保護更有利者,從其約定。

第二條名詞定義

一.「個人電腦銀行業務」(PC Banking):指立約人端電腦經由銀行專屬網路或加值網路與銀行電腦連繫,無須親赴貴行櫃台,即可直接取得銀行所提供之各項金融服務。

二.「網路銀行業務」(Network Banking):指立約人端電腦由網際網路與貴行電腦連繫,無須親赴貴行櫃台,即可直接取得銀行所提供之各項金融服務。

三.「電子訊息」(Electronic Message):指貴行或立約人經由電腦及網路連線傳遞之訊息。

四.「數位簽章」(Digital Signature):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指貴行及立約人將傳送電子訊息所附經雙方認同之電子識別碼或符號視為當事人一方之簽名,用以確認訊息發

送者之身份。

五.「私密金鑰」(Private Key):指一組具有配對關係之數位資料中,由簽章製作者保有之數位資料,該數位資料係作電子訊息解密及製作數位簽章之用。

六.「公開金鑰」(Public Key):指一組具有配對關係之數位資料中,用以對電子訊息加密、或驗證簽署者身份及數位簽章真偽之數位資料。

七.「憑證」:指由憑證機構以數位簽章方式簽署之資料訊息,用以確認憑證申請者之身份,並證明其確實擁有一組相對應之公開金鑰及私密金鑰之數位式證明。

八.「服務時間」:銀行共同營業時間指週一至週五上午九點至下午三點三十分(以中華民國銀行同業公會之最新公告為準),惟銀行對外停止營業之日除外。但不受「銀

行間共同營業時間」限制之營業項目,貴行得另行約定或公告提供延長或二十四小時之全天候服務時間。

九.「帳戶」:指訂約雙方以書面或貴行同意之方式約定,作為立約人支付相關款項之指定活期性存款、信用卡等帳戶。

十.「SSL(Secure Socket Layer)安全機制」:資料係以SSL通訊協定在網際網路上傳輸,確保訊息之隱密性及訊息之完整性。

第三條連線所使用之網路

立約人同意使用貴行專屬網路或雙方各自約定之相關網路進行電子訊息傳輸。使用雙方各自約定之相關網路者,雙方應分別就各項權利義務關係與各該網路業者簽訂網路服務契約,並各自負擔網路使用之費用。

第四條電子訊息之接收與回應

貴行接收立約人或立約人接收貴行任何電子訊息,若無法辨識其內容時,視為自始未傳送。但可確定立約人身份時,貴行應將內容無法辨識之事實通知客戶。貴行接收含數位簽章之電子訊息後,應對數位簽章進行檢核,並將檢核或處理結果通知立約人。

第五條電子訊息之不執行

如有下列情形之一,貴行將不執行任何接收之電子訊息:

一、有相當理由懷疑電子訊息之真實性或所指定事項之正確性者。

二、貴行依據電子訊息處理,將違反相關法律、命令之規定者。

三、貴行無法於帳戶扣取立約人所應支付之相關費用者。

四、立約人有第廿十條第二項所述情形之一者。

貴行不執行前項電子訊息者,應同時將不執行之結果通知立約人,立約人受通知後得以電話向貴行確認。

第六條電子訊息交換作業時限

電子訊息係由貴行電腦自動處理,立約人發出電子訊息傳送至貴行後即不得撤回、撤銷或修改。若電子訊息經由網路傳送至貴行後,因涉及銀行間共同營業時間限制或其他不可抗力的因素而無法於當天完成交易時,貴行應即通知立約人,該筆交易將依約定不予處理,或自動改於次一營業日處理。

貴行因特殊因素(如例行維修等)無法提供服務時,貴行得於七日前於貴行網頁明顯處公告之。

第七條費用

立約人自使用本契約服務之日起,願依貴行規定收費標準繳納服務費及其他費用,並授權貴行自立約人之帳戶內自動扣繳。所訂收費標準於訂約後如有調整,貴行應於調整日一個月前於貴行網頁上明顯處公告其內容,並告知立約人得於該期間內終止契約,逾期未終止者,視為承認該調整。

立約人因使用本契約所衍生應付予金融資訊系統之跨行連線等費用,授權貴行自前項帳戶內自動扣繳,並依金融資訊系統之跨行業務參加規約及業務處理規則處理。

立約人應付貴行之所有費用,均不包括任何稅捐。若有稅捐,立約人應另行支付之,並授權貴行自前項帳戶內自動扣繳。

第八條客戶連線準備及其責任

立約人申請使用本契約之服務項目,應自行安裝所需之電腦軟體、硬體,以及其他與安全相關之設備。安裝所需之費用及風險,由立約人自行負擔。與貴行有特別約定者,必須與貴行為必要之測試後,始得連線。

第五版94/6/1 3 -

立約人對貴行所提供或自行設定之授權使用者代號、密碼(包含但不限於憑證密碼、網路銀行密碼)、憑證申請識別碼、軟硬體及相關文件,應負保管之責,並不得洩露予第三人知悉。立約人未盡上述保管及保密責任而發生遭盜用所致之損害,由立約人自行負責,貴行不負任何賠償責任。

立約人輸入前項密碼連續錯誤達規定之次數時,貴行電腦即自動停止立約人使用本契約之服務。立約人如遺忘使用者代號、網路銀行密碼或擬恢復使用本契約之服務,則須親回貴行櫃檯或以貴行同意之方式重新辦理申請手續。

立約人自行保有之私密金鑰(Private Key)或對憑證發放機構所發放之憑證,未妥善保管而遭盜用或遭偽造所致之損害,由立約人自行負責,貴行不負任何賠償責任。

前項軟硬體設備及相關文件如係由貴行所提供,立約人同意僅於約定服務之範圍內使用,不得將之轉讓、轉借或以任何方式交付第三人。倘因立約人之行為致侵害貴行或第三人之智慧財產權或其他權利,或因不當之操作使用致生損害時,應自負其責任。立約人並應於契約終止時即返還所有之設備及相關文件。立約人如因電腦操作需要而安裝其他軟體,有與貴行所提供之軟硬體設備併用之必要者,應自行負擔其費用及風險。

第九條帳戶及額度之約定

申請使用本契約服務之轉出帳戶均需事先以書面或經貴行同意之方式向貴行約定,且以立約人在貴行開立之帳戶為依據,轉入帳戶無需事先約定。個人戶轉出帳戶之約定除前述所指定之轉出帳戶外,立約人另同意在貴行電話暨行動銀行服務業務所指定之轉出帳戶亦為本契約之轉出帳戶,且電話暨行動銀行服務業務所指定之轉出帳戶若有變動,本契約之轉出帳戶亦隨同變動。

個人戶每一轉出帳號每一日累計轉帳最高限額為新台幣二佰萬元正;惟立約人若因業務需要,得與貴行另行約定提高每日最高限額。

立約人如使用SSL之加解密安全機制以非約定帳號方式轉帳轉入本行及他行新台幣帳戶,其轉出金額,以每戶每筆不超過新台幣五萬元、每天累計不超過新台幣十萬元、每月累計不超過新台幣二十萬元為限;惟經貴行報請主管機關另行核定上述限額或主管機關另有規範時,從其規範。

第十條交易核對

立約人應於每次使用服務後,核對其結果有無錯誤。如有交易不符之任何情事,立約人應於使用完成之日起七日內以書面通知貴行查明。

貴行應於每月對立約人以平信寄送上月之交易對帳單(該月無交易時不寄)。立約人核對後如認為交易對帳單所載事項有錯誤時,應於收受之日起七日內以書面通知貴行查明。對帳單之方式得以書面、自動化設備或網路等方式呈現。

貴行對於立約人之通知,應即進行調查,並於通知到達貴行之日起一個月內將調查之情形或結果覆知立約人。

第十一條電子訊息錯誤之處理

立約人利用本契約之服務,如其電子訊息因不可歸責於貴行之事由而發生錯誤時,貴行不負更正責任,惟貴行同意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因可歸責於貴行之事由而發生錯誤時,貴行應負責更正。

第十二條授權及防範

立約人同意確保所傳送至貴行之電子訊息均經合法授權。

雙方同意於發現有第三人冒用或盜用授權使用者代號、密碼(包含但不限於憑證密碼、網路銀行密碼)或憑證申請識別碼、私密金鑰,或其他任何未經合法授權之情形,應立即以電話、書面或貴行同意之方式通知他方停止使用該服務並採取防範之措施。貴行接受通知前,對第三人使用該服務已發生之效力,除非貴行故意或重大過失而不知係未經合法授權之電子訊息,貴行不負責任。

第十三條資料安全

雙方應確保電子訊息安全,防止非法進入系統、竊取、竄改或損毀業務記錄及資料。因第三人破解授權使用者代號或密碼而入侵系統(駭客行為)所發生之損害,由貴行負擔其危險。

第十四條保密義務

雙方應確保所交換之電子訊息或一方因使用或執行本契約服務而取得他方之資料,不洩漏予第三人,亦不可使用於與本契約無關或非法之目的,且於經他方同意告知第三人時,應使第三人負本條之保密義務。

第十五條損害賠償責任

雙方同意依本契約傳送或接收電子訊息,或依據付款指示訊息而付款時,因可歸責於當事人一方之事由,致有延遲、遺漏或誤傳、誤收訊息之情事,而致他方當事人受有損害時,該當事人僅就他方之積極損害(不包含所失利益)及其利息負賠償之責,且賠償之金額以下列之較低者為限:

一、該損失、傷害或損害之金額。

二、若該損失、傷害或損害係屬可補救者,則因為該補救措失所需支付之金額。

前項所述之延遲、遺漏或誤傳、誤收訊息情事,若係直接或間接由於電腦及其相關設備、電話線路、通信設備、網路之無法取得、故障、當機或任何第三方之行為或不行為,致超出任一方合理控制範圍內者則任一方均無需負責。

第十六條不可抗力

雙方於發生不可抗力情事時,對於本契約所生義務之不履行或遲延履行均不視為違約,亦無須負任何賠償責任。

第十七條記錄保存

立約人應保存所有含數位簽章之電子訊息之記錄,並應確保記錄之真實性及完整性。立約人如未保存者,推定以貴行所保存之記錄為真正。

貴行對前項記錄之保存,應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保存期限至少為五年。

第十八條電子訊息之效力

立約人與貴行均同意依本契約交換之電子訊息,其效力與書面文件相同,立約人與貴行就事後所生之任何糾紛,於審判、仲裁、調解或其他法定爭議處理程序中,均不得主張該電子訊息不具書面或簽名要件而歸於無效或不成立。

於前項之審判、仲裁、調解或其他法定爭議程序中,立約人與貴行同意相關之訊息推定以貴行保存之電子訊息紀錄證明之。貴行不得拒絕提供。

第十九條暫禁/暫禁取消作業

茲因立約人需要向貴行申請暫禁/暫禁取消網路銀行所有需使用電子憑證之一切交易,在辦妥電腦登錄以前,所有使用立約人電子憑證之網路銀行交易,及立約人如不實之申請,而致貴行蒙受損害時,其一切損失及責任概由立約人負責。若為申請註銷電子憑證,同意由貴行代理向憑證機構註銷電子憑證,其註銷之電子憑證自次一營業日開始生效,且遵守貴行及憑證機構相關規定。

第廿十條契約終止

立約人得隨時終止本契約,但應親自或以書面委託代理人至貴行處辦理。貴行欲終止本契約時,需於終止日一個月前以書面或依貴行同意方式通知立約人。但立約人如有下列情事之一者,貴行得隨時以書面或依貴行同意方式通知立約人終止本契約:

一、立約人未經貴行同意,擅自將契約之權利或義務轉讓第三人者。

二、立約人受法院破產或重整宣告者。

三、立約人違反本契約第十二條至第十四條之規定者。

四、立約人違反本契約之其他規定,經催告改善或限期請求履行未果者。

五、立約人違反憑證發放機構之相關規定者。

第廿一條SSL(Secure Socket Layer)安全機制

立約人同意使用本契約之部份服務項目時,為求簡便及迅速得不使用憑證確認身分,而以網路銀行密碼及使用者代號確認身分後,並藉由SSL(至少128bit 押密)之加解密安全機制傳送電子訊息,事後立約人不得因未使用憑證,而主張或抗辯該電子訊息不完整、錯誤、有瑕疵、無效或不成立;得使用SSL之加解密安全機制之服務項目以貴行所定之服務項目為依據。

立約人使用此安全機制時,轉入帳號應事先與貴行約定,惟轉入帳號若為立約人開立於貴行之帳號時,則不在此限。

其餘有關SSL之交易機制,以主管機關所訂之規範為依據。

第廿二條外匯業務條款

立約人辦理本契約各項業務,如涉及外匯交易時,同意依下列各款約定辦理:

一、立約人辦理外匯相關之網路銀行轉帳交易,應遵照中央銀行公布之「外匯收支或交易申報辦法」辦理,貴行得逕依相關外匯法令之規定,據實彙報水單或交易憑證

資料。

二、立約人辦理台幣活期存款帳戶與外匯活期存款帳戶間轉帳作業,僅限轉入立約人約定之帳戶,且每日累計(依立約人ID累計)最高限額(含台幣帳戶轉外幣帳戶、

外幣帳戶轉台幣帳戶)分別不得逾等值新台幣伍拾萬元(不含)。上述每日累計轉帳金額限制,貴行得視情況調整,並於公告後生效。

三、立約人辦理不同幣別間外匯活期存款轉帳,適用匯率依轉帳當時貴行牌告之即期買匯或賣匯匯率為準。

第廿三條服務範圍

立約人同意本契約所使用之服務項目,以貴行網路銀行上所提供之服務項目為準,未來貴行新增或異動經主管機關核准之網路銀行服務項目,立約人毋需另立書面約定即可使用,並願遵守貴行該新增服務項目有關規定辦理。

第廿四條契約修訂

本契約定如有未盡事宜,悉依貴行規定及銀行慣例暨有關法令辦理。

第五章、提款密碼約定條款

第一條立約人若有設定提款密碼,同意每次在貴行各營業單位提款,應憑存摺、原留印鑑及取款憑證辦理,並將提款密碼填具於取款憑證上,否則貴行得拒絕付款。

第二條立約人提款密碼變更、停用應立即向貴行申請並依有關規定辦理。

第三條立約人對提款密碼應妥善保密,如因遺忘或有被他人得知等情事,應儘速向貴行辦理變更、終止使用手續,在未向貴行辦妥掛失止付前,如遭他人冒領存款者一律視為立約人本人之提款,貴行概不負賠償責任。如欲繼續使用時,立約人應親赴貴行申請。另貴行認為立約人有不當往來之情形或本項服務有遭他人非法使用之虞時,貴行得隨時逕行終止本項服務,而不須另行通知。

第四條提款密碼連續錯誤達貴行規定次數時,貴行即得逕行終止提款業務。立約人得由本人持身分證明文件申請查閱提款密碼並依貴行辦法申請恢復提款密碼業務。

第六章、綜合存款約定條款

第一條本存款項下分設活期存款(以下簡稱活存)、定期存款(以下簡稱定存)及擔保放款,立約人應憑存摺與存款憑證、取款憑證或其他約定方式,辦理存、取款及貸款。

第二條本存款項下定存轉存方式,立約人可選擇逐筆通知貴行轉存定期存款,或憑晶片金融卡於自動化設備辦理轉存,或委託貴行依約定之轉存條件,於轉存金額達約定條件之當天由系統批次辦理自動轉存。

第三條立約人如欲變更轉存定存之儲存期間時,應以書面或以其他經貴行同意方式通知貴行。

第四條立約人為擔保本存款項下對貴行所負債務,約定在貴行所存存款項下之定存全部提供貴行設定質權,並同意不將本存款轉讓或設定質權與第三人,且以貴行存摺「定期存款明細」所載存款明細為定存憑據,貴行不另發給存單。

第五條倘立約人提領本存款項下活存金額或依另約委託貴行自立約人活存帳內自動撥付立約人(或立約人指定人)應付款項金額,致活存餘額不足支付時,視為立約人請求貴行准予在前條設質之全部定存金額之九成範圍內陸續貸款支用,並以期別較短者優先支用,期別如相同,則以利率較低者優先支用;其貸款期限,不得超過該提供設質定存

第五版94/6/1 4 -

之到期日,並以立約人嗣後存入活存或定存到期轉入活存之款項自動抵償之。立約人如未依約將動用金額存入活存返還貴行,且積欠金額已達所支用設質定存金額之一半時,授權貴行得將設質定存辦理解約轉存活存,並就解約後轉入活存之款項自動抵償之。前項貸款金額悉依貴行活存所載之正確墊款金額為準,並依所支用之設質定存利率加計百分之一點五按日計算貸款利息,立約人不另行簽具貸款憑證。

立約人如擬申請取消第一項約定之質借功能,應檢具貴行所規定之證(文)件並親至貴行櫃台辦理。

第六條立約人所有本存款項下之定存,其孳生之利息授權貴行自動轉入活存。

若本存款項下之定存到期時,立約人同意若貴行墊款金額超過貴行規定成數時,貴行得自動解約轉入活存並自動抵償借款;若無超過貴行所規定之成數且立約人未辦理自動回存活期者,該存款會按原存款或按立約人約定轉存期間及種類自動轉期續存,並提供予貴行設定質權,且不自動抵償借款,該借款將自動延續。

第七條本存款之貸款金額,以立約人提供設質定存金額之九成為額度,惟貴行認為必要時,得酌減其額度或停止貸款。本存款項下之貸款額如超過貸款額度時,立約人當即以金償還,如經貴行通知後於特定期間內仍未清償者,貴行得自動將該定存解約,以清償貸款本息。

第八條本存款項下各種存款之利息,按貴行牌告利率計息;貸款利息按定存之利率逐筆加百分之一點五計息。

第九條本存款項下各種存款,其利息由貴行自動轉帳存入活存內。貸款除利息依前條規定計算外,其餘比照貴行透支規定辦理,每月結息一次,由貴行逕入活存帳之借方,如貸款額度不足墊付應付款項時,不足部分立約人應於結息日以現金存入。

第十條本存款項下定存之中途提取或定存之到期解約,悉依照貴行有關規定及相關法令分別辦理。惟立約人不得逕行提領現款,須先經轉帳存入活存後,憑本存款存摺及取款憑證提現,如尚有貸款時,須先抵償貸款本息。

第十一條本存款項下之定存中途解約,應將存款全部一次結清,其利息之計算悉依貴行規則辦理。

第十二條立約人終止本存款約定時,願先將貸款本息全部清償。

第十三條立約人與貴行往來期間,倘有任何一筆債務未按期清償或攤還本金、或依破產法聲請和解、聲請宣告破產、聲請公司重整、票據拒絕往來、停止營業、清理債務時,本存款項下之借款均得視為全部到期,不經貴行通知或催告,應即清償。倘有任何一筆債務不依約付息,或受強制執行、假扣押、假處分或其他保全處分致貴行有不能受償之虞者,或違背、不履行貴行因有保全債權之必要,經契約具體約定之情事者,於貴行通知或催告後即視為全部到期,借款人應即清償。

第七章、定期性存款約定條款(不包括可轉讓定期存單)

第一條立約人若臨櫃辦理無單定存者,貴行以存入憑證副聯或各自動化設備所顯示之訊息所載,為立約人辦理定存之證明,不另製發存單。

第二條定存利率按存入當時牌告利率計息,並應依稅法規定扣繳利息所得稅;若嗣後貴行新增大額存款牌告利率,立約人同意仍按原約定牌告利率計息。

立約人存入定存時如已約定按大額存款牌告機動利率計息,倘貴行於未到期前取消大額存款牌告利率,立約人同意自貴行取消之日起改一般定存牌告機動利率計息;若遇貴行牌告大額存款額度變更,立約人同意自貴行變更之日起,視立約人定存金額改依變更後之大額存款牌告機動利率計息,惟立約人定存金額無法適用變更後之大額存款額度時,則自貴行變更日起改依一般定存牌告機動利率計息。

外幣定存除另有約定外,一律單利計息。

第三條定存存款於到期時除立約人事先與貴行另有約定外,皆依其原存款所約定之存款方式自動轉存,立約人屆期若不自動轉存應親臨貴行或其他經貴行同意方式辦理解約手續。

定存到期若轉存不同期別,則需立約人逐期申請轉期,其續存之利率依照轉期當日貴行牌告利率訂定。

第四條外幣定存如結售為新台幣應依中央銀行訂定「外匯收支或交易申報辦法」規定辦理。立約人提領外幣現鈔時,應按貴行牌告即期匯率與外幣現鈔匯率之差額乘上提領現鈔數額計收手續費。每筆手續費至少為新台幣壹佰元整。前項之費用,貴行得調整之,惟應以顯著方式,於營業場所公開揭示。

第五條立約人之定期存款到期前不得提取,但尚未屆到期日前欲中途解約者,須於七日前通知貴行且應將存款全部一次結清,其利息之計算悉依貴行所頒定規則辦理。

第六條存放本行之各項定期性存款均不得轉讓他人。

第七條立約人存放於貴行之無單定存(包含台、外幣及綜活存項下之定期存款),均同意在貴行之自動化設備上以貴行同意之方式進行交易(包含但不限於解約、變更到期續存方式、匯息等)。

第八條立約人如已開立自動存款帳戶且未取消定存質借功能,可於自動櫃員機以晶片金融卡設定開立無存單定期性存款;立約人除得自行指定期別外,並同意該筆定期性存款交易一律設定為固定利率;前述定存於到期時將自動轉存,立約人同意交易一經確認,如欲中途解約,應檢具貴行所規定之證(文)件並親自回貴行櫃檯辦理。

第九條未到期定期存款如經法院或行政執行署依法強制執行,視為存戶辦理中途解約。

第八章、金融卡約定條款

第一條立約人應親持身分證明文件、原留印鑑或本人親簽,至貴行申請金融卡(含晶片金融卡、磁條金融卡等,下同)、密碼及辦理啟用登錄手續,但本人因特殊情況無法親自領取時,得委任或授權第三人代辦領取或申請以郵寄方式領取,若因此發生其他任何損失概由立約人負責,概與貴行無涉。

辦理啟用登錄手續除前述之方式外,立約人同意得依其他經貴行同意之方式辦理之。

立約人於收到卡片後應於四個月內執行開卡作業,逾期未開卡者,貴行基於安全考量得以將金融卡及密碼函逕行作廢,前述期間貴行並得視需要隨時調整之。

第二條立約人領得金融卡後,應自行牢記密碼,並妥善保管,不得轉讓或質借予他人或由他人占有,立約人為法人戶時,金融卡應由負責人自行使用,如因業務上需要,而轉交他人使用以致發生任何糾葛或損失,概由立約人自負授權責任,不得否認任何交易之有效性。立約人得視需要,隨時變更密碼,次數不受限制。晶片金融卡在自動化服務設備因輸入密碼錯誤連續達三次時,自動化服務設備將自動鎖卡,但不留置卡片,該卡片將無法進行任何交易,立約人應攜帶本人國民身分證正本及原卡片回貴行處理。

立約人因遺忘密碼或所持晶片金融卡遭自動鎖卡而向貴行申請密碼重設或解鎖時,貴行得酌收手續費每次新台幣100元整,立約人同意並授權貴行得自金融卡所屬帳戶扣帳。第三條貴行或金融資訊系統(簡稱金資系統)之自動化服務設備如遇停電、電信斷線、故障、電腦系統故障、第三人之行為或其他不可抗力情況致無法操作時,得暫停晶片金融卡交易,立約人不得主張任何權利。貴行存款業務離線狀態下,立約人若憑存摺及原留印鑑要求提款,其可提領餘額應以貴行規定為準。

立約人持金融卡前往自動化服務設備使用時,如忘記取回金融卡、使用已掛失之金融卡進行交易或其他原因被貴行自動化設備留置,立約人如有疑義,應於留置之次日起三個營業日內,親持身分證明文件正本及原留印鑑向貴行洽詢,逾期貴行得將金融卡打孔作廢。若遭他行自動化設備留置,立約人同意依他行規範處理。

第四條立約人使用金融卡存、提款、轉帳、相關約定之申請或消費轉帳扣款時,金融卡如同存摺,自動櫃員機(以下簡稱櫃員機)、營業場所交易端末機或銷售點轉帳端末機(以下簡稱端末機)印發之交易紀錄如同存、提款、轉帳憑證及約定書,密碼之使用如同原留印鑑之使用;所有以金融卡交易之案件,均視為立約人自行交易行為,與憑存摺及填具存、取款及轉帳憑證加蓋原留印鑑之行為,具同等效力。

第五條立約人申請換發新卡、停卡、帳戶轉入靜止戶或帳戶結清時,除金融卡預付功能未使用之餘額,由立約人繼續使用外,貴行得停用原持有金融卡之其他功能。

第六條立約人得請求指定其本人、或第三人在貴行所開設之活期性存款帳戶或信用卡帳戶作為其轉帳存入對象,轉帳戶數、轉帳金額則依貴行作業規定辦理。又立約人使用金融卡從事轉帳交易,其轉帳轉出帳戶及轉帳轉入帳戶之記帳時間,悉依貴行之作業時間為準。

第七條立約人使用貴行、參加金資系統行庫或國外他行之自動化服務設備,概依各行庫公告自動化服務設備之受理業務及營業時間為限,且於貴行所訂一般營業時間後之交易,概屬次營業日交易。營業時間後之轉帳均屬次營業日交易帳款。

第八條立約人以金融卡於國內、外提款或消費時,貴行將透過當地之櫃員機或端末機以等額之當地(取款地或消費地)貨幣付款,其兌換依立約人提款或消費當日與貴行合作之國際組織美元掛牌匯率為準。立約人同意貴行每筆酌收手續費(手續費金額以卡友手冊內容或貴行公告為準)外,並同意依立約人提款金額百分之一點一,支付與貴行合作之國際組織網路服務費(該費用隨該國際卡片組織之調整而調整),並於交易當時折算為新台幣金額後自立約人於貴行開設之新台幣活期(儲)帳戶扣帳。

第九條立約人使用貴行與參加金資系統之行庫所屬自動化服務設備或晶片卡共用系統端末設備時,除應依本約定事項及貴行之規定辦理外,並依金資系統跨行業務參加規約及業務處理規則處理,並同意貴行自指定帳戶逕行扣帳及扣繳應付之跨行服務手續費,手續費按貴行作業規定計收。

第十條立約人使用金融卡於國內、外提款或消費時,提款或消費金額每日交易金額累計最高以新台幣(以下同)十二萬元整為原則;立約人因業務需要而需提高本限額者,應另行申請。惟立約人每日於櫃員機提領之外幣現鈔其換算等值之台幣金額與提領台幣現鈔之金額需合併計算,且不得逾十二萬元或立約人申請提高之限額。使用金融卡從事約定轉帳交易,每次轉出金額最高為二佰萬元整,每日累計限額最高為二佰萬元整。前述限額之調整由貴行核定且不經通知即生效力,立約人如需提高或降低每日限額者,應另行向貴行申請。

第十一條立約人利用櫃員機辦理約定轉帳業務須事先與貴行約定帳號,俾憑辦理約定帳戶間之轉帳;惟立約人如擬利用櫃員機辦理非約定帳戶之轉帳業務,須事先以書面向貴行請求提供該項轉帳功能,立約人並得隨時向貴行要求取消非約定帳戶之轉帳功能。立約人利用櫃員機辦理非約定帳戶之轉帳時,每日轉帳金額不得逾新台幣三萬元,並得在櫃員機上自行輸入存入帳號以完成轉帳,惟立約人應自行負責檢核入戶之銀行代號、帳號與金額,始得按鍵確認,倘因誤入他人帳戶,致發生損失時,貴行概不負責賠償,立約人絕無異議。立約人使用櫃員機轉帳納稅,轉帳金額在新台幣十萬元整以上,也無須事先約定。

前項之限額悉依主管機關及金資系統跨行連線金融單位之規範,如遇調整,由貴行視需要隨時調整。但應以顯著方式於營業場所公開揭示。

第十二條立約人使用金融卡提款、轉帳或國外消費轉帳扣款時,其紀錄在未經補登存摺或因電腦故障、斷線等情事,致存摺結餘金額與貴行帳上餘額不符時,概以貴行帳上資料為準。如立約人因使用櫃員機產生異常交易未完成取款,需俟貴行查明事實後再予付款。

第十三條立約人使用金融卡辦理聯行或跨行轉帳發生錯誤時,應於接到貴行之對帳單或「客戶交易明細表」七個營業日內,向貴行提出異議,逾期則視同核對無誤,異議之處理方式依貴行之規定辦理。(對帳單之方式得以書面、自動化設備或網路等方式呈現)

第十四條立約人使用櫃員機辦理存款,存入項目以本行開放之業務為限(如:現金),存入之款項經貴行兩名行員會同開櫃查證無誤後執行入帳作業。若查證金額不符,貴行應即通知立約人,於立約人同意後由貴行將正確金額逕予入帳,惟若無法聯繫時,立約人同意貴行得先行入帳再行通知,惟如經立約人證明入帳金額確有錯誤,貴行應即更正。

第十五條立約人憑金融卡至特約商店轉帳消費,如對特約商店提供之商品或服務之品質、數量或價格等有爭議,均與貴行無涉,立約人應自行向特約商店尋求解決,立約人不得以與特約商店之抗辯事由對抗貴行。

第十六條預付款項於撥轉時,即自立約人帳戶扣除,不再計付存款利息,其未使用之餘額立約人不得主張退還或掛失。

第十七條立約人對於國外提款或消費帳款有疑義時,得自當期帳單寄送日起一個月內,向貴行請求複查,逾期視為無異議。立約人經複查,對貴行處理仍有異議時,消費帳款交易得自交易日起二個月內,逕向財金公司規約執行委員會申請調查及協調,逾期不得再提出。立約人願遵守財金公司規約執行委員會之協調結論,並將該結論視為本約定書內容之一部份。

第十八條立約人之金融卡如遺失、被竊或滅失等情形時,應立即通知貴行,並在營業時間內,親持身分證明文件正本及原留印鑑至貴行或以其他經貴行同意之方式(例:經由貴行客服人員辦理、郵寄至作業處理中心…)辦理掛失止付及補發金融卡手續,在尚未依上開方式辦妥掛失止付之電腦登錄交易前,任何用立約人原發金融卡取款、消費案件,致生糾葛或損害,概由立約人自行負責;已經付款者,視同對立約人為給付,生清償效力。貴行並得酌收補發金融卡之費用,立約人同意並該費用授權貴行得逕自金融卡所屬帳戶扣帳。

第十九條立約人依前開約定方式辦妥掛失手續及繳交掛失費後,得依貴行金融卡遺失、被竊風險免責規定處理,於下列時點起被冒用所生之損失,除預付款項未用餘額外,全數由貴行負擔:

一、以金融卡提領現款及轉帳入戶者,係於貴行受理掛失止付電腦登錄完成後生效。

二、立約人行為若有違反誠信原則或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貴行不承擔被冒用之損失:

(一)、未依約定方式辦妥掛失手續及繳交費用者。

(二)、立約人就本金融卡之使用顯有詐欺之事實者。

(三)、遺失被竊之金融卡係由立約人之配偶、家屬、與其同住之人、受僱人、代理人、直系血親或四親等內旁系血親、三親等內姻親冒用者,但立約人證明已對其提出

訴追者,不在此限。

(四)、金融卡被冒用後,拒絕接受調查或提出訴追者。

第五版94/6/1 5 -

(五)、其他不法情事者。

第二十條立約人同意貴行得暫停、終止、或增加本金融卡全部或部份服務功能項目,惟應事先將暫停或終止之服務項目及處理方式以顯著方式,於營業場所公開揭示。

第二一條立約人所持之金融卡毀損不堪使用或卡片之晶片資料無法讀寫時,應依貴行作業規定申請換發金融卡。貴行得酌收換發金融卡之費用,立約人同意並授權貴行得逕自金融卡所屬帳戶扣帳。

第二二條立約人如有1.金融卡毀損不堪使用2.不再繼續使用金融卡等情形之一時,均應前往貴行填具終止申請書申請註銷金融卡,否則因此而發生糾葛或損失,概由立約人自行負責。第二三條金融卡之所有權為貴行所有,貴行有權決定卡片之收發;立約人金融卡使用方式不當、違反本約定、貴行有關之業務規定或立約人帳戶如有疑似不當使用之情事時,貴行得終止立約人使用金融卡全部功能或部分功能,並得收回卡片作廢。

第二四條立約人得隨時向貴行申請停用金融卡,並將金融卡交回貴行終止本約定,惟對卡片內尚有預付餘額者,可繼續使用預付功能,無須繳回卡片,俟款項用完卡片即自動作廢。

但於終止前立約人對消費帳款及其他衍生債務仍應負清償之責。

第二五條立約人對貴行所發給之金融卡,如有偽造或變造之行為,一經發現,貴行得報請有關機關追究偽造、變造或行使之刑責,並得請求立約人賠償貴行因而所遭致之損失。

第二六條立約人如為外國人,其法律行為之成立要件、效力及方式等均應適用中華民國之法律。

第二七條本金融卡之功能種類及立約人使用金融卡所為各項交易之限制、幣別、貨幣單位、次數暨應付之手續費用標準等由貴行訂定,並得視實際需要隨時調整,且於營業場所以顯著方式公告。立約人自調整之日起願依調整後新規定使用金融卡。

第二八條立約人使用金融卡於國外提款或消費時,貴行有權逕依有關外匯法令之規定,據實代立約人為結匯申報,就貴行依本項授權代為之申報內容,立約人應悉數承認,絕不得異議。立約人應自行計算並控制其已使用之外匯額度,如立約人提款超出其得使用之外匯額度時,應由立約人自行負責,概與貴行無涉。貴行對立約人使用外匯額度之情形並無義務主動查詢,但貴行獲知立約人已超出其使用之外匯額度時,貴行有權拒絕付款。

第二九條基於主管機關對於外匯管制之限制,立約人如係公司戶或未滿20歲之自然人時、大陸地區人民、無居留證或屆滿居留期間之外國人,同意不在國外使用金融卡。但當未滿20歲之自然人屆滿20歲時,貴行即自動開啟本卡在國外使用之功能。

第三十條持卡人除本契約外,另應遵守貴行活期儲蓄存款及VISA金融卡之相關約定。

本契約或其他附件各項約定如有未盡事宜,依貴行作業規定及銀行慣例暨有關法令辦理。

第九章、VISA金融卡約定條款

第一條定義

本契約所用名詞定義如下:

一、「VISA金融卡」:指持卡人除得依金融卡契約為一般金融卡之使用外,並得憑貴行之信用,向特約商店取得物品、勞務或其他利益,而委託貴行於該特約商店向貴行

請款時,將帳款自持卡人指定於貴行開立之活期儲蓄存款帳戶直接轉帳付款所使用之卡片。

二、「持卡人」:指經貴行同意並核發VISA金融卡之人。

三、「收單機構」:指經各信用卡組織授權辦理特約商店簽約事宜,並於特約商店請款時,先行墊付持卡人交易帳款予特約商店之機構。

四、「特約商店」:指與收單機構簽訂特約商店契約,並依該契約接受VISA金融卡交易之商店。

五、「每日刷卡消費額度」:指如無其它特別約定時,係指貴行核給持卡人每日累計使用VISA金融卡刷卡消費之最高限額。

六、「扣款日」:指貴行代持卡人給付款項予收單機構或特約商店或為持卡人負擔墊款義務,並自持卡人指定之活期儲蓄存款帳戶轉帳支付該款項之日。

七、「結匯日」:指持卡人於國外持卡消費後,由貴行或貴行授權之代理人依各信用卡組織按約所列匯率,將持卡人之外幣應付帳款折算為新台幣結付之日。

第二條申請

VISA金融卡申請人應將個人、財務資料及其他相關資料據實填載於申請表格各欄,並依貴行要求提出真實及正確之有關資料或證明文件;並於貴行依規定及程序開立活期儲蓄存款帳戶(以下簡稱〝活儲帳戶〞),指定為VISA金融卡帳款直接轉帳付款之帳戶。

VISA金融卡持卡人於原申請時填載資料之連絡地址、電話、職業或職務有所變動時,持卡人本人應立即通知貴行更正。

第三條個人資料之蒐集、利用、電腦處理及國際傳遞

VISA金融卡申請人或持卡人同意貴行、往來之金融機構、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及財團法人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得依法令規定蒐集、電腦處理、國際傳遞及利用其個人資料(包括供貴行行政研究、宣傳推廣、寄送消費資訊……..等),其餘依總則約定。

第四條每日刷卡消費額度

持卡人當日以VISA金融卡實際刷卡消費金額及於自動櫃員機提領現金金額之總和,以新台幣十二萬元為限,縱實際刷卡消費金額仍未達「指定轉帳付款活儲帳戶存款餘額」時,亦同。

持卡人除有第七條第四項第五款但書所定情形外,於「指定轉帳付款活儲帳戶存款餘額」內不得超過前項所訂限額使用VISA金融卡。但持卡人對超過前項所訂限額及「指定轉帳付款活儲帳戶存款餘額」使用之帳款仍負清償責任。

第五條契約雙方之基本義務

貴行應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為持卡人處理合法使用VISA金融卡交易款項之清償事宜,並自行或由各收單機構提供特約商店供持卡人使用VISA金融卡交易。

持卡人之VISA金融卡屬於貴行之財產,持卡人應妥善保管及使用VISA金融卡。貴行僅授權持卡人本人在VISA金融卡有效期限內使用,不得讓與、轉借、提供擔保或以其他方式將VISA金融卡之占有轉讓予第三人或交其使用。

持卡人不得與第三人或特約商店偽造虛構不實交易行為或共謀詐欺,以VISA金融卡簽帳方式或其他方式折換金錢或取得利益。

持卡人不得以VISA金融卡向第三人直接或間接取得資金融通。

持卡人違反第二項至第四項約定致生之帳款者,亦應對之負清償責任。

貴行應確保廣告內容之真實,對持卡人所負之義務不得低於廣告之內容。但貴行提供關於信用卡之各項活動、服務或約定,如無特別註明,則專屬信用卡持卡人,VISA金融卡持卡人不適用之。

第六條契約審閱期間

申請人於收到核發之VISA金融卡九日內,得以第十九條第三項所定之方式通知貴行解除契約,無須說明理由及負擔任何費用或價款。但已使用核發新卡者,不在此限。第七條一般交易

申請人收到VISA金融卡後,應立即在VISA金融卡上簽名,以降低遭第三人冒用之可能性。

持卡人使用VISA金融卡交易時,於出示VISA金融卡刷卡後,經查對無誤,應於簽帳單上簽名確認,並自行妥善保管簽帳單收執聯,以供查證之用。

持卡人於特約商店同意持卡人就原使用VISA金融卡交易辦理退貨、取消交易、終止服務、變更貨品或其價格時,應向特約商店索取退款單,經查對無誤後,應於退款單上簽名確認,並自行妥善保管退款單收執聯,以供查證之用。但經持卡人及特約商店同意,得以特約商店自行簽認,並以持卡人保留退貨憑證或其他足資證明文件之方式代之。

特約商店於下列情形得拒絕接受持卡人使用VISA金融卡交易:

一、VISA金融卡為偽造、變造或有破損、斷裂、缺角、打洞、簽名模糊無法辨認及簽名塗改之情事者。

二、VISA金融卡有效期限屆至、業依第十四條第一項辦理掛失或本契約已解除或終止者。

三、貴行已暫停持卡人使用VISA金融卡之權利者。

四、持卡之人在簽帳單上之簽名與VISA金融卡上之簽名不符,或得以其他方式證明持卡之人非貴行同意核發VISA金融卡之本人者。

五、持卡人累計本次交易後,已超過第四條第一項所訂限額或「指定轉帳付款活儲帳戶存款餘額」者。但經貴行特別授權特約商店接受其使用VISA金融卡交易者,不在

此限。

前項第一款、第二款或第四款之情形者,特約商店得拒絕返還該VISA金融卡。

持卡人如遇有特約商店依第四項各款以外之事由拒絕持卡人使用VISA金融卡交易,或以使用VISA金融卡為由要求增加商品或服務價格者,得向貴行提出申訴,貴行應自行或於轉請收單機構查明後,依貴行作業規定將處理情形告知持卡人。如經查明就特約商店上述情事,貴行有故意或重大過失者,應對持卡人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八條特殊交易

依一般交易習慣或交易特殊性質,其係以郵購、電話訂購、傳真等其他類似方式訂購商品、取得服務、代付費用而使用VISA金融卡付款等情形,貴行得以密碼、電話確認、收貨單上之簽名、郵寄憑證或其他得以辨識當事人同一性及確認持卡人意思表示之方式代之,無須使用簽帳單或當場簽名。

持卡人如以網際網路(Internet)或電子資料交換(EDI)方式直接進行VISA金融卡之電子交易服務時,應事先與貴行另行簽訂相關契約。但持卡人對於簽訂相關契約前已進行電子交易服務所生帳款,仍應負清償之責。

第九條交易爭議之處理程序

持卡人如與特約商店就有關商品或服務之品質、數量、金額有所爭議時,應向特約商店尋求解決,不得以此作為向貴行請求返還帳款之依據。

持卡人使用VISA金融卡時,如符合各信用卡組織作業規定之下列特殊情形:如預訂商品未獲特約商店移轉商品或其數量不符、預訂服務未獲提供時,應先向特約商店尋求解決。如無法解決時,應於當期消費款對帳單寄送日起一個月內,檢具貴行要求之相關證明文件,請求貴行就該筆交易以第十一條帳款疑義處理程序辦理。

持卡人使用VISA金融卡進行郵購買賣或訪問販賣交易後,依消費者保護法第十九條規定向特約商店解除契約者,準用前項之約定。

其餘交易爭議之處理程序依據貴行作業規定及VISA金融組織之規範。

第十條消費款對帳單

貴行如自持卡人指定之活期儲蓄存款帳戶轉帳支付VISA金融卡刷卡消費款項,貴行應按時寄發消費款對帳明細。如持卡人於當期消費款對帳單寄送日起七日內,仍未收到消費款對帳明細,應即向貴行查詢(至遲不得逾當期消費款對帳單寄送日起十四日內),並得請求以掛號郵件、普通郵件、傳真或其他適當方式補送,其費用由貴行負擔。

但如持卡人請求貴行補送三個月以前之消費款對帳明細,則每次每個月份應繳交補寄帳單手續費新台幣壹佰元,前項之費用,貴行得調整之,且應以顯著方式,於營業場所公開揭示。

VISA金融卡持卡人於申請表格所載之連絡地址或其他聯絡方式有所變更而未通知貴行者,則以最後通知之連絡地址或申請表格上所載連絡地址為貴行應為送達之處所。貴行將業務上有關文書或應為之通知,向持卡人最後通知之連絡地址或申請表格所載連絡地址發出後,經通常郵遞之期間,即視為已合法送達。對帳單之方式得以書面、自動化設備或網路等方式呈現。

第十一條帳款疑義之處理程序

持卡人於當期消費款對帳明細寄送日起一個月內,如對消費款對帳明細所載事項有疑義,得檢具理由及貴行要求之證明文件(如簽帳單或退款單收執聯等)通知貴行,或請求貴行向收單機構調閱簽帳單或退款單,或請求貴行就該筆交易依各信用卡組織之作業規定,向收單機構或特約商店主張扣款。

持卡人未依前項約定通知貴行者,推定消費款對帳明細所載事項無錯誤。

貴行依第一項後段規定向收單機構或特約商店主張扣款,經貴行證明無誤或因非可歸責於貴行之事由而不得扣款時,如該款項已暫時先行返還持卡人,貴行經通知持卡人後,得於通知之扣款日自持卡人「指定轉帳付款活儲帳戶」扣除該款項支付之,不足部分,持卡人仍應負清償責任,並依第十二條第二項、第三項規定辦理。

持卡人如有請求貴行向收單機構調閱簽帳單或退款單時,應給付貴行調閱簽帳單手續費,國內消費為每筆新台幣伍拾元,國外消費為每筆新台幣壹佰元,前項手續費貴行得調整之,惟應以顯著方式,於營業場所公開揭示。

第十二條付款

第五版94/6/1 6 -

持卡人同意於刷卡消費時,貴行得先自持卡人「指定轉帳付款活儲帳戶」將該應付消費款項暫時保留(持卡人無法提領該保留款項),俟特約商店或收單機構向貴行請款時(即扣款日),貴行再將該應付消費款項轉帳支付之。但如特約商店或收單機構自刷卡消費日起三十個日曆日止仍未向貴行請款,貴行即應解除該保留款項。

持卡人「指定轉帳付款活儲帳戶」存款餘額於應扣款日不足支付某筆應付消費款項時,貴行得拒絕扣除該筆之存款餘額,持卡人並應於扣款日前儘速將不足部分款項存入該「指定轉帳付款活儲帳戶」,如至當期消費款對帳單寄送日前一日止仍未存入或仍有不足,貴行得自當期消費款對帳單寄送日(含)起,按月計收「逾期補款手續費」(即違約金)新臺幣貳佰元,至應付消費款項全部支付完畢為止,上述之費用,貴行得調整之,惟應以顯著方式,於營業場所公開揭示。

前項情形貴行得自應扣款日起,逐日自持卡人「指定轉帳付款活儲帳戶」扣除存款餘額,至應付消費款項、逾期補款手續費及其他費用全部支付清償完畢為止。

第十三條國外交易授權結匯

持卡人所有使用VISA金融卡交易帳款均應以新台幣結付,如交易(含辦理退款)之貨幣非為新台幣時,則授權貴行依各信用卡組織依約所列之結匯日匯率換算為新台幣,並加收百分之一點五五之手續費後結付。

持卡人授權貴行為其在於中華民國境內之結匯代理人,辦理VISA金融卡在國外使用VISA金融卡交易之結匯手續,但持卡人應支付之外幣結匯金額超過法定限額者,持卡人應以外幣支付該超過法定限額之款項。

第十四條卡片被竊、遺失或其他喪失占有

持卡人之VISA金融卡如有遺失、被竊、被搶、詐取或其他遭持卡人以外之第三人占有之情形(以下簡稱遺失或被竊等情形),應儘速以電話或其他方式通知貴行辦理掛失停用手續,並繳交掛失停用手續費新台幣參佰元。惟如貴行認有必要時,應於受理掛失手續日起十日內通知持卡人,要求於受通知日起三日內向當地警察機關報案或以書面補行通知貴行。前項掛失停用手續費,貴行得調整之,惟應以顯著方式,於營業場所公開揭示。

持卡人自辦理掛失停用手續時起所被冒用所發生之損失,概由貴行負擔。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持卡人仍應負擔辦理掛失停用手續後被冒用之損失:

一、第三人之冒用為持卡人容許或故意將VISA金融卡交其使用者。

二、持卡人與第三人或特約商店偽造虛構不實交易行為或共謀詐欺者。

辦理掛失停用手續前持卡人被冒用之自負額以新台幣參仟元為上限。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持卡人免負擔自負額:

一、持卡人於辦理信用卡掛失停用手續時起前二十四小時以後被冒用者。

二、冒用者在簽單上之簽名,以肉眼即可辨識與持卡人之簽名顯不相同或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而可辨識與其持卡人之簽名不相同者。

(在自動櫃員機提領現金、轉帳及一切使用金融卡密碼交易部分,仍應依金融卡約定條款第十四條之約定辦理,不適用本條之約定。)

持卡人有本條第二項但書及下列情形之一者,且貴行能證明已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者,其被冒用之自負額不適用前項約定:

一、持卡人得知VISA金融卡遺失或被竊等情形而怠於立即通知貴行,或持卡人發生VISA金融卡遺失或被竊等情形後,自當期繳款截止日起已逾二十日仍未通知貴行者。

二、持卡人違反第七條第一項約定,未於VISA金融卡簽名致第三人冒用者。

三、持卡人於辦理VISA金融卡掛失停用手續後,未提出貴行所請求之文件、拒絕協助調查或其他違反誠信原則之行為者。

第十五條補發新卡、換發新卡及屆期續發新卡

持卡人發生VISA金融卡遺失或被竊等情形,並依第十四條規定辦理掛失停用手續後,或污損、消磁、刮傷或其他原因致令VISA金融卡不堪使用,貴行得依持卡人之申請補發新卡。

貴行於VISA金融卡有效期間屆滿時,如未依第十九條終止契約者,應續發新卡供持卡人繼續使用,惟貴行基於風險、安全、持卡人之財務、信用、消費及還款狀況等考量,立約人同意於VISA金融卡功能終止、停用或發生無法使用之原因時,得不續發新VISA金融卡予持卡人,持卡人得向貴行申請一般金融卡且並同意接受及履行存款開戶總約定書內一般金融卡約定條款說明之規定。

VISA金融卡有效期間屆滿前,持卡人如無續用之意願,須於有效期限屆滿前,或於接獲續發新卡後九日內以第十九條第三項所定之方式通知貴行終止本契約,無須說明理由及負擔任何費用或價款,但已使用核發新卡者,不在此限。

第十六條抵銷及抵充

持卡人經貴行依第十九條終止契約時,貴行得將持卡人寄存於貴行之各種存款、款項及對貴行之一切債權期前清償,並得將期前清償之款項抵銷持卡人對貴行所負之債務。

(支票存款須另依支票存款往來約定書之約定,終止支票存款契約後,貴行始得行使抵銷權)

貴行預定抵銷之意思表示,自登帳扣抵時即生抵銷之效力。同時貴行發給持卡人之存摺、存單及其他債權憑證,在抵銷範圍內失其效力。如抵銷之金額不足抵償持卡人對貴行所負之全部債務者,依民法第三百二十一條至第三百二十三條規定抵充之。但貴行指定之順序及方法較民法第三百二十三條之規定更有利於持卡人者,從其指定。

第十七條契約之變更

本契約約款如有修改或增刪時,貴行以書面、法令允許之方式或其他經貴行同意之方式通知持卡人後,持卡人於九日內不為異議者,視同承認該修改或增刪約款。但下列事項如有變更,應於變更前二個月以書面通知持卡人,並於該書面以顯著明確文字載明其變更事項、新舊約款內容,暨告知持卡人得於變更事項生效前表示異議,及持卡人未於該期間內異議者,視同承認該修改或增刪約款;並告知持卡人如有異議,應於得異議期間內以第十九條第三項所定之方式通知貴行終止契約:

一、增加向持卡人收取之年費、手續費及提高其利率、變更利息計算方式及增加可能負擔之一切費用。

二、VISA金融卡發生遺失、被竊等情形或滅失時,通知貴行之方式。

三、持卡人對他人無權使用其VISA金融卡後發生之權利義務關係。

四、有關VISA金融卡交易帳款疑義之處理程序。

五、其他經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規定之事項。

第十八條VISA金融卡使用之限制

持卡人如有下列事由之一者,貴行無須事先通知或催告,得降低持卡人之每日刷卡消費額度或暫時停止持卡人使用VISA金融卡之權利:

一、持卡人違反第二條第一項、第五條第二項、第三項或第四項者。

二、持卡人之「指定轉帳付款活儲帳戶」存款餘額自應扣繳日起連續二個月不足支付應付消費款項時。

三、持卡人依破產法聲請和解、聲請宣告破產、聲請公司重整、經票據交換所宣告拒絕往來、停止營業或清理債務者。

四、持卡人為法人或非法人團體之法定代理人、代表人、管理人者,關於該法人或非法人團體經票據交換所公告拒絕往來者。

五、持卡人因刑事而受有期徒刑以上之宣告或沒收主要財產之宣告者。

六、持卡人如使用VISA金融卡不當或貴行研判持卡人帳戶有疑似不當使用之情事時,得隨時停止或終止持卡人使用卡片,並收回VISA金融卡予以作廢。

持卡人如有下列事由之一者,經貴行事先通知或催告後,得降低持卡人之每日刷卡消費額度或暫時停止持卡人使用VISA金融卡之權利:

一、持卡人違反第二條第二項,貴行已依原申請時填載資料之連絡地址、電話通知而無法取得聯繫,或持卡人職業或職務有所變動足以降低原先對持卡人信用之估計者。

二、持卡人之「指定轉帳付款活儲帳戶」存款餘額自應扣繳日起連續一個月不足支付應付消費款項時。

三、持卡人違反第四條第二項約定超過「每日刷卡消費額度」或「指定轉帳付款活儲帳戶存款餘額」使用VISA金融卡交易者。

四、持卡人存款不足而退票,或其為法人或非法人團體之法定代理人、代表人、管理人,而該法人或非法人團體存款不足而退票者。

五、持卡人遭其他發卡機構暫停使用信用卡或VISA金融卡之權利或終止信用卡或VISA金融卡契約者。

六、持卡人受強制執行或假扣押、假處分或其他保全處分者。

七、持卡人因其他債務關係被提起訴訟,或因涉及刑事被偵查或起訴者。

八、對貴行(包括總機構及分支機構)其他債務延不償還,或其他債務有遲延繳納本金或利息者。

九、持卡人依約定負有提供擔保之義務而不提供者。

貴行於第一項或第二項各款事由消滅後,或經貴行同意持卡人釋明相當理由,或持卡人清償部份款項或提供適當之擔保者,得恢復原核給持卡人之每日刷卡消費額度或使用VISA金融卡之權利。

第十九條契約之終止

持卡人得隨時以第三項所定之方式通知貴行終止本契約。

持卡人如有前條第一項或第二項之事由,或VISA金融卡有效期限屆至者,貴行得以書面或其他經貴行同意之方式通知持卡人終止契約。

持卡人因第六條、第十五條第三項、第十七條或本條第一項之事由終止或解除本契約時,應將VISA金融卡截斷並註明事由寄回貴行或以電話向貴行索取〝VISA金融卡註銷授權書〞並填妥寄回貴行或依貴行同意之方式處理後,始生終止或解除之效力。

持卡人之「指定轉帳付款活儲帳戶」契約如終止時,本契約亦同時終止。

本契約終止或解除後,持卡人不得再使用VISA金融卡(含有效期限尚未屆至者)。

貴行基於風險、安全、持卡人之財務、信用、消費及還款狀況等考量,於不停止持卡人使用一般金融卡功能及終止本契約之情況下,得一個月前以書面通知停止或取消持卡人使用停止VISA簽帳功能。

第二十條適用法律

本契約之準據法為中華民國法律。

依本契約發生債權債務之關係,其法律行為之成立要件、效力及方式適用中華民國法律。

第廿一條管轄法院

因本契約涉訟時,除法律所規定之法院有管轄權外,持卡人並同意以台灣台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但法律有專屬管轄之特別規定者,從其規定。

第廿二條業務委託

持卡人同意貴行之交易帳款收付業務、電腦處理業務或其他與本契約有關之附隨業務(如資訊系統之資料登錄、處理及輸出,資訊系統之開發、監控及維護,行銷,客戶資料輸入,表單列印、裝封及付交郵寄,表單、憑證等資料保存,卡片製作及送達,帳款催收及法律程序,……等【含符合特定目的之相關個人資料搜集及電腦處理】),於必要時得依金管會規定或經金管會核准,委託適當之第三人或與各信用卡組織之會員機構合作辦理。持卡人並同意貴行將其個人資料提供予該第三人,該第三人於電腦處理及利用持卡人個人資料時,仍應依法令規定並保守秘密。

第廿三條其他約定事項

持卡人除本契約外,另應遵守貴行活期儲蓄存款及金融卡之相關約定。

本契約或其他附件各項約定如有未盡事宜,依貴行作業規定或由雙方另行協議訂定之。

第十章、無摺便利存款約定條款

第一條立約人若在貴行開立無摺便利存款帳戶,同意以貴行寄發之「對帳單」代替存摺,以確認立約人之存款餘額。對帳單之方式得以書面、自動化設備或網路等方式呈現。

第二條開立本項存款時,立約人須填具印鑑卡留存貴行,以備日後付款時核對之用。

第三條立約人在貴行存款或取款時,應使用二聯式之存款或取款憑證,第二聯為立約人之收據聯,應由貴行交立約人妥為保存,若有遺失時,立約人同意以貴行留存之第一聯傳票為憑。

第四條貴行每月按立約人往來情形,寄送對帳單予立約人,若立約人當月未有往來者,貴行得免寄送。立約人於收到貴行對帳單若逾七日未向貴行查詢或退回者,即視為核對無誤。

第五條立約人得依需要,申請將「存摺存款」變更為「無摺便利存款」或將「無摺便利存款」變更為「存摺存款」,申請變更時,貴行得酌收手續費。

第五版94/6/1 7 -

第十一章、證券交割委託約定條款

茲因委託人在證券公司買賣證券(含信用交易)或委託申購證券等,特就應付證券公司(或證券公司代收代付)買賣證券款項、申購處理費及認購價款或應向證券公司收取買賣證券款項等委託貴行辦理。

第一條委託人同一日買賣證券金額經相抵後,應繳付證券公司之款項(依據證券公司編製之「交割清/憑單」所載淨收金額為準)由貴行於規定交割日逕自委託人在貴行開立之活期存款約定之帳戶轉撥交付證券公司。

第二條委託人參加公開申購應繳付證券公司(或證券公司代收)之申購處理費、認購價款(依據證券公司編製之「公開申購配售處理費代收/有價證券認購價款代收清單」所載金額為準)由貴行於規定扣款日逕自委託人約定之帳戶轉撥交付證券公司。委託人並同意證券公司依相關規定向貴行查詢委託人約定之存款帳戶之餘額。

第三條委託人同一日買賣證券金額相抵後應向證券公司收取款項(依據證券公司編製之「交割清/憑單」所載淨收金額為準)於規定交割日由證券公司撥交貴行時,由貴行逕行撥入委託人約定之存款帳戶。

第四條證券公司所編製之「交割清/憑單」、「公開申購配售處理費代收清單」或「有價證券認購價款代收清單」內容倘有錯誤,或委託人對買賣證券應收、應付金額或參加公開申購處理費或認購價款有爭議,願由委託人負責與證券公司清理概與貴行無涉。

第五條其他依法令或經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核定,委託人與證券公司間得以劃撥方式收付(或證券公司代收代付)之款項,委託人均委託貴行依相關規定辦理。第十二章、外匯證券交割委託約定條款

茲因委託人在證券公司買賣外國有價證券,特就應付證券公司及應向證券公司收取買賣證券之款項,委託貴行辦理:

第一條委託人買進外國有價證券成交後,由貴行於撥帳日憑證券公司所簽發之買進報告書或製作取款轉帳清冊、磁帶或其他電子媒體等記載委託人應付金額暨國外費用,免憑存摺並免由委託人簽具取款憑條逕行自委託人在貴行開立之外匯活期存款一般帳戶或證券交易戶,轉撥證券公司之交割專戶。委託人並同意其外匯活期存款證券交易戶非經證券公司交付蓋有其立約印鑑之劃撥轉帳清冊、本行受託代理撥帳資料媒體遞送單或同意提領、結清單據者,不得辦理提領、結清。

第二條委託人賣出外國有價證券成交後,於撥帳日憑證券公司填具賣出報告書或製作存款轉帳清冊、磁帶或其他電子媒體等記載委託人應收金額扣除國外費用後淨額,由貴行免憑存摺逕行撥入委託人之外匯存款一般帳戶或證券交易戶。委託人並同意證券公司得向貴行查詢本人外匯活期存款任何帳戶之餘額。

第三條委託人如於當日同時有買進、賣出外國有價證券時,貴行得依據證券公司將同一幣別之應收(付)金額及國外費用合併沖抵後之應收(付)淨額逕行撥帳。

第四條交易未完成或結清等其他因素款項之劃撥,貴行得依據證券公司製作之劃撥轉帳清冊、同意提領、結清單據、磁帶或其他電子媒體等記載委託人應收金額由貴行免憑存摺並免由委託人簽具取款憑條由委託人外匯活期存款證券交易戶逕行撥入委託人外匯存款一般帳戶。

第五條倘撥帳日委託人上開外匯存款(證券交易戶)內之存款餘額,不足支付委託人應付金額及國外費用時,在委託人補足前,貴行得不辦理撥帳,由委託人與證券公司自行釐清,概與貴行無涉,委託人絕無異議。

第六條如因證券公司遞送資料延誤,或因貴行電腦設備故障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致撥帳作業無法如期辦理時,委託人同意依貴行與證券公司另行洽商之方式辦理交割事宜。

第七條證券公司所編制之買進報告書、賣出報告書、劃撥轉帳清冊或資料磁帶(磁片),其正確性與真實性,貴行不負認定之責;委託人對買賣外國有價證券應收、應付金額有爭議時,並願自行與證券公司釐清,概與貴行無涉。

第八條委託人如欲撤銷上述委託,須檢附證券公司所出具書面同意書後,並以書面通知送達貴行且經貴行同意後,方可撤銷。倘同一委託人向貴行申請款項撥帳服務,致須於同一天內自同一帳戶執行數筆撥帳交易時,則貴行得自行決定各筆撥帳交易之先後順序。

第十三章、外匯活期存款約定條款

第一條立約人在貴行開立無摺便利外匯活期存款帳戶,同意以貴行寄發之對帳單代替存摺及確認立約人之存款餘額。

第二條開立本項存款時,立約人須填具印鑑卡留存貴行,以備日後付款時核對之用。

第三條立約人同意每次取款時,憑留存印鑑或自動化設備辦理。

第四條貴行每月按立約人往來情形,寄送對帳單予立約人,若立約人當月未有往來者,貴行得免寄送。立約人於收到貴行對帳單逾七日未向貴行查詢或退回者,即視為核對無誤對帳單之方式得以書面、自動化設備或網路等方式呈現。

第五條本存款不得轉讓或質押。

第六條本約定條款未記載事項,悉依貴行存摺存款規定及一般銀行慣例暨有關法令辦理。

第七條立約人存提外幣現鈔者,同意按本行牌告外幣即期買入匯率與外幣現鈔買入匯率之差額計收費用(每筆至少新台幣壹佰元整)。

第八條立約人同意貴行依國外匯入匯款行之指示,可逕行存入立約人之外匯活期存款帳戶;但若匯款有錯誤或重覆匯款等情事,立約人同意貴行亦得依國外匯款行之指示直接自帳上逕行扣除,不須另行通知立約人。

第九條為因應未來於不同國家證券市場交易,茲由立約人同意授權貴行可逕行依交易之證券市場,代為開設相關交易幣別之外匯活期證券帳戶。

第十條凡遇有貴行條文修訂時,立約人同意依貴行頒發「業務簡介」及作業規定辦理。

第十四章、代繳代轉款項約定條款

第一條凡立約人在貴行開設活期性存款帳戶者,均得委託貴行代繳各項款項,惟以支票存款帳戶委託代繳者,當日因扣繳後致存款不足而遭退票者,其一切責任概由立約人自行負責。

第二條立約人委託貴行代繳各款項時,應以書面,或透過自動化設備、網路或其他經貴行同意之方式申請(平台繳費於開戶時DEFAULT為20萬,客戶可申請至200萬)。

第三條貴行自接受委託並取得委託機構同意後,始提供代繳服務,在未洽妥同意前,各月份之代繳款項仍由立約人自行繳納。

第四條立約人委託代繳之各項款項限繳日期,係依各代繳單位所規定,立約人應每期預存酌量款項備付,因存款不足累計次數達各代繳單位所規定者,或存款遭法院扣押,抑或未中止委託前自行結清或其他不可歸責貴行原因致無法代繳而退據者,貴行得逕為終止代繳之委託,其因此所致之損失及責任,概由立約人自行負責。

第五條立約人委託貴行代繳稅款,如因存款不足,致貴行無法代繳,其逾期加徵滯納金由立約人自行負責,貴行並得終止代繳之委託。立約人委託代繳稅款,如對所課稅額有異議需以行政救濟程序申請復查時,應事先向貴行申請,否則喪失權利所致之損失概由立約人自行負責。

第六條立約人如係委託貴行代繳利息,借款到期後應辦之一切手續仍應照辦,絕不藉詞已委託代繳利息而不來行辦理,否則由立約人自負一切責任。

第七條立約人委託代繳各款項後,不因存款帳戶印鑑遺失或變更而失其效力,其機關或法人組織、負責人等變更者亦同。

第八條貴行或立約人皆得隨時以書面通知或其他約定方式終止委託約定,立約人擬終止委託時,應填具終止申請書(其簽章必須與指定存款帳戶戶名及原留印鑑相符)或依貴行認可之方式,並應於停止扣繳月份兩個月前辦理終止手續,立約人同意於尚未完成終止代繳代轉手續,仍繼續以約定帳戶代繳代轉。

第九條貴行在代繳各款項之收據聯所蓋印戳與各代繳單位收款印章具同等效力。原則上由貴行依指定之限繳日由電腦逕行自立約人指定扣繳之帳戶扣除,如須繳款證明,向繳款單位申請。

第十條立約人委託代繳各項費用之用戶編號或號碼,倘本行接獲有關代繳單位改號通知時,立約人同意本行以新編號或號碼發生之費用,繼續自立約人存款帳戶逕行撥付代繳。第十一條立約人對代繳費用費率金額之計算暨退補費等事項,如有疑議,應自行向代繳單位洽詢,立約人如有住址遷移、電話過戶、停用等變動事項,應即向各有關代繳單位辦妥應辦之各項手續並通知貴行,其因未辦妥各項手續而招致之損失及責任,概由立約人自行負責。

第十五章、自動轉帳約定條款

第一條凡立約人在貴行開設活期性存款帳戶者,均得委託貴行依事先約定而執行自動轉帳服務。

第二條立約人委託貴行自動轉帳時,應指定轉出及轉入之存款帳戶並填具申請書一份。

第三條立約人申請此項服務,貴行自接受立約人申請之次日起生效,不因存款帳戶印鑑遺失或變更等情事而失其效力,其機關或法人因組織、負責人等變更者亦同。

第四條立約人申請轉出或轉入之帳戶,如遇轉出或轉入帳戶其中之一結清即視為終止此項約定,貴行無通知義務;或因立約人轉出帳戶餘額不足,致貴行無法執行此約定時,因而造成立約人損失概由立約人自行負責。

第五條立約人申請不定期差額轉帳服務至轉入帳戶時,無論設定轉入帳戶為本人或他人帳戶,一旦轉入帳戶逕行提款,而動用到轉出帳戶之款項時,立約人不得以限定『約定轉入帳戶之提款目的』為由拒付款項。

第六條立約人皆得隨時以書面或依貴行同意之方式通知終止委託約定,立約人擬終止委託時應填具申請書一份或依貴行認可之方式,並應於申請日起當日生效。

第七條立約人申請定期定額轉帳服務而轉入約定帳戶時,授權貴行於立約人約定之時間(遇例假日自動順延),逕自約定人指定之轉出帳戶扣款處理,但若遇電腦系統故障時或其他不可抗力事故,故未能於指定日期進行處理時,立約人同意順延至障礙事由排除後貴行始進行處理。

第八條立約人使用自動提款機,透過卡片、密碼或經雙方以書面約定,確認為立約人之授權並依立約人之委託貴行辦理,其與立約人憑簽發支票加蓋原留印鑑之行為具同等效力,其交易後之對帳單均依貴行電腦主檔之記錄為準。立約人同意依此方式提取支票存款,立約人與貴行就事後所生之任何糾紛,於審判、仲裁、調解或其他法定爭議處理程序中,均不得以任何理由否認該約定方式。

委託貴行以支票存款戶利用自動化設備提款轉帳、自動轉帳或代繳各項款項者,當日因提現、轉帳或代繳後致存款不足而遭退票者,其一切責任概由立約人負責。

立約人指定之轉帳、代繳其轉出帳號或代繳帳號如有存款不足、結清、拒絕往來、遭法院強制執行或其他不可歸責貴行原因致無法辦理轉帳、代繳業務者,貴行得停止辦理轉帳、代繳,倘因此發生任何損失或事故,立約人願負全部責任,與貴行無涉;若立約人使用不當或貴行認為有必要時,貴行得逕行終止立約人使用本項服務。

其餘有關自動化設備提款轉帳、自動轉帳及代繳代轉款項約定仍以本「存款總約定書」相關條款辦理。

第十六章、聯名戶約定條款

客戶辦理聯名帳戶,以自然人二人聯名為限。並共同留存聯名戶所有人之印鑑式樣於貴行,嗣後凡辦理提款等一切業務往來或申請相關文件皆以印鑑式樣為憑。如係商號、公司法人,貴行不接受辦理。茲為明確聯名戶所有人權利義務關係,聯名戶所有人同意貴行各項業務規定。

第一條本聯名帳戶之利息所得(含扣繳稅款)等事宜以鍵檔名義人(即由立約人中自行指定一人為聯名戶代表人)為歸屬對象,絕無異議,如有任何糾葛情事,概與貴行無涉。

第二條立約人同意本聯名戶不得申請金融卡、電話、電傳及各類自動化服務業務。

第三條聯名戶之開立、終止及存單、存摺、印鑑等掛失、存單押借,應由聯名戶所有人會同始得辦理。

第四條支票存款聯名戶若有一人拒絕往來、遭變法院扣押、強制執行,聯名人同意自貴行通知起十日內結清該帳戶,逾期如未辦理,貴行得逕行將聯名帳戶結清。

第五條立約人同意聯名戶任一人於若有對貴行之任一債務到期或經貴行依約主張視為全部到期而未清償之情形或有違約情事發生時,或貴行認為必要時(如立約人涉及以各項帳戶從事非法活動或貴行得依法或依約行使抵銷權等),貴行得隨時於事前或同時通知立約人以聯名戶中任一人之債權就聯名帳戶的款項主張抵銷。

第六條本聯名帳戶所有人中任何一人身故時,生存者應即通知貴行,自貴行受通知時起,聯名存款契約即為終止,身故一方之全體繼承人應與其他立約人共同領取存款,但以無損於貴行對該等存款主張抵銷及質權之行使為主。

第七條有關文書貴行之送達應約定檔名義人之地址為送達地址,即視同送達通知另一聯名人,並同意以訂約時所指明之地址為相關文書之送達處所,倘立約人之地址變更,應即以書面、與貴行新往來業務之申請書或其他經貴行同意方式(如聯絡貴行客服人員)等通知貴行,並同意依變更後之地址為送達處所;如立約人未以書面或依貴行同意方式(如聯絡貴行客服人員)等通知變更地址,貴行仍以訂約時所指明之地址或最後所通知貴行之地址為送達處所。貴行之通知發出後,經通常之郵遞期間,即視為已合法送達。如有任何糾葛情事,概與貴行無涉。

第十七章、授權活存轉入支存服務約定條款

第一條立約人向貴行申請本項服務,係立約人於約定之支票存款帳戶餘額不足支付時,授權貴行自指定之活存帳戶轉入支存帳戶,本項服務並需經貴行核准後始得生效力。

第二條本項服務於貴行確認啟用後,須於貴行備置之特定票據(包含支票或委託本行為擔當付款人之本票)背面指定位置上簽署,為特定之轉帳指示。立約人瞭解並同意此約定之支票存款帳戶內使用之每一張票據均應有特定之轉帳指示,若該票據經提示時,未有特定之轉帳指示或特定之轉帳指示不全或不符時,立約人授權貴行將其視為有特定之轉帳指示,立約人並於接獲貴行通知後無條件至貴行補正該指示,立約人不得以特定轉帳指示不全、不符或未有指示等事由主張授權無效。

第五版94/6/1 8 -

該項特定之轉帳指示,立約人同意係不可撤銷之指示,除有下述第五條所列之情形者外,貴行於該票據提示或提領時,即得依指示轉帳。

第三條本項服務僅限於立約人與貴行約定之存款帳戶,並不適用於立約人於貴行開立之其他帳戶。

第四條貴行依特定票據之指示辦理轉帳時,在支存帳戶內可用餘額(含透支額度,但不含交換票據金額)不足支付票據時,貴行得優先依特定票據之面額,自約定轉出之活存帳第五條戶扣款轉帳支付;如該約定活存帳戶不足支付票據面額時,貴行亦得就支存帳戶之不足額部分,自約定轉出之活存帳戶扣款轉帳。又同一授權戶同時有多筆授權票據提示第六條且活存或透支帳戶餘額不足支付時,貴行得自行選擇轉帳支付之票據或不予轉帳。若因而發生與第三人間糾紛等概與貴行無關,存戶願付一切責任。

第七條轉帳指示於下列情況下均為無效之指示,貴行勿庸予以執行:

一、立約人尚未申請本項服務或存戶之申請未被貴行核准。

二、立約人並未以本項服務特定之票據提出轉帳指示。

三、立約人於活存帳戶之存款(含綜合存款項下定期性存款質借額度或其他授予活期融資額度)不足以支付該轉帳指示。

四、該載有轉帳指示之票據因任何原因應予退票,或相關帳戶被強制執行、受假扣押、假處分、刑事扣押或其他保全處分之執行,或有其他依貴行善意判斷應

不予執行者。

五、立約人申請註銷本項服務經辦妥手續並由貴行完成內部作業程序後仍被提示/提領之特定票據。

第八條本項服務之授權轉帳交易明細均於立約人約定之活期存戶帳內列明,立約人應儘速補摺或透過本行提供之服務取得交易明細,並自行負責核對該帳戶內之紀錄,立約人若第九條有異議應於授權轉帳帳載日起五日內至貴行查明,逾期視為同意以貴行帳載為準。

第十條立約人明瞭並同意下列規範:

一、就本項服務之申請,貴行有權決定是否受理。

二、立約人願承擔因使用本項服務而產生之一切風險及損失(包括但不限於該轉帳指示被第三人或因任何原因被塗污、竄改致轉帳不成所生之損失),並同意追

認貴行因提供本項服務所採取之任何行動,立約人亦同意賠償貴行因提供本項服務或採取相關適當措施而遭受之損失。

三、本項服務申請書上所列之帳戶如已結清或立約人違反本項服務之相關約定經確認,貴行得不事先通知逕予終止服務。

四、貴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本條第三項毌須事先通知情形外,得隨時終止本項服務,並於終止通知到達時發生效力。

第十一條立約人自申請本項服務且經貴行核准之日起,立約人同意支付貴行下述手續費及帳戶管理費,該手續費及帳戶管理費並授權貴行於該約定之活存帳戶內直接扣款償付,若連續三個月未繳交帳戶管理費則同意貴行得隨時終止此項服務若因此而造成立約人之損失等,立約人均無異議,另貴行如調整本項服務之收費標準或方式時,得以書面、公告或貴行同意之方式通知立約人:

一、所約定之指定活期帳戶每月之平均餘額未達貴行之標準時,支付貴行帳戶管理費。

二、授權貴行自動轉帳之交易,支付貴行每筆交易之手續費。

第十二條立約人欲終止本項服務須填寫終止服務申請書及繳回尚未使用之特定票據,且以貴行確實收到該書面終止通知並完成內部作業程序後方生效力,即終止該項服務(含已簽發但尚未兌付特定指示轉帳之票據)。

第十三條本約定條款為立約人支存及活存契約之增補約定,除本約定條款有明示規定應優先適用其規定者外,有關活存、支存帳戶之一般作業處理悉依該活存、支存契約之規定處理。

第十八章電子帳單服務條款

第一條立約人向貴行申請電子帳單服務後,貴行除依約除提供各項往來業務之電子帳單發送服務外,亦得於電子帳單內提供立約人理財資訊或貴行金融商品活動訊息。

第二條立約人申請電子帳單服務成功後,貴行將自次月起停止實體帳單郵寄服務,立約人與貴行各項往來之權利義務,除本契約條款另有約定外,不因立約人申請電子帳單服務而有變更;立約人如向貴行申請終止電子帳單服務,自完成終止手續次月起貴行即恢復寄送實體帳單。

第三條立約人申請貴行電子帳單服務時,立約人須提供正確之本人電子郵件信箱予貴行,以供貴行寄送電子帳單至該指定電子郵件信箱地址。立約人留存於貴行之電子郵件信箱帳號如有任何變動時,應立即通知貴行進行更正,以免發生帳單遞送延誤情形;若因立約人留存之信箱資料錯誤或怠未通知

貴行信箱變動所衍生之利息、違約金及其他費用,立約人仍需負清償之責,貴行不負任何調減之義務,立約人如受有其他任何損害,亦應自行負責,

概與貴行無關。

第四條電子帳單之寄送,以貴行送達立約人留存之電子郵件信箱伺服器且未被退回即視為已送達,立約人應於每月帳單日時注意是否收到電子帳單,以免遲誤繳款期間,立約人若未收到帳單,應即向貴行查詢,並得請求補發。

第五條電子帳單內容與貴行帳載資料不符時,悉以貴行電腦主機留存交易記錄為準。立約人收到電子帳單後應即檢視帳單內容,若發現與實際交易內容有任何差異時,應儘速貴行查詢、請求更正或為適當處理。

第六條貴行得基於業務需要隨時修改本契約條款;惟於每次修改時,應於貴行網站及當期電子帳單內公告修改事項及內容,不另行個別通知。

若立約人不同意貴行之修改,得終止電子帳單服務。

第七條立約人得隨時取消或申請電子帳單服務;惟如立約人與貴行就帳單所列之各項業務均已終止往來時,電子帳單服務亦將一併自動終止。

第八條如有下列情形之一,貴行得暫停提供電子帳單服務,惟貴行將儘速修復或預先告知,並視情況採取必要之補救措施:

一、發生天災等外力不可抗拒之因素。

二、發生突發性電子通訊設備或資訊軟硬體設備故障時。

三、貴行電子帳單系統進行必要性之保養維護時。

第九條立約人應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規定,若有人為不當或違法使用情形,貴行保留終止電子帳單服務之權利。

第十條對於立約人使用本電子帳單服務所生之損害,除係因可歸責於貴行所致者外,貴行不負賠償責任。貴行依約對立約人應負損害賠償責任,其賠償範圍僅以於立約人所受之實際損害為限,不包含所失利益。

第十九章、信託業務

一、特定金錢信託投資國內外有價證券信託契約/ 指定集合管理運用金錢信託契約

第一節、各信託共通適用條款

第一條委託人、受託人及受益人

一、委託人及受託人之名稱,詳如本總約定書末頁『約定條款確認同意書』立約人簽署欄所載。

二、各該信託之受益人除另有約定外為委託人本人,由委託人享有各該信託契約項下全部信託利益。

三、前項受益人,除法令另有規定外,應得受託人之同意且依受託人之規定方式始得變更之。

第二條權利轉讓及設質之禁止

委託人/受益人因各該信託契約所生權利義務,不得轉讓或設質予第三人。

第三條風險承擔及預告

一、委託人應確實於合理期間詳閱各該信託運用之相關資料及其規定(包括但不限於基金公開說明書),並瞭解其投資可能產生之風險:包括但不限於運用標的可能發生之跌

價風險、或匯兌損失所導致之本金虧損,或運用標的暫停接受贖回及解散、清算等風險。且委託人承諾其係基於獨立審慎之投資判斷,而自行決定各項運用並向受託人為指示。

二、信託資金管理運用所生之資本利得及其孳息收益等悉數歸受益人所享有;其運用所生風險、費用及稅賦亦悉數由委託人/受益人負擔,受託人依法不得擔保信託本金及

最低收益率。

三、信託資金經運用於存款以外之標的者,不受存款保險之保障。

第四條帳務處理及報告

一、受託人應就信託資金及其管理運用所得之資產與其自有財產及其他信託財產及所設置之各集合管理運用帳戶之信託財產,分別設帳管理。

二、受託人應就信託資金之管理運用情形定期編製投資對帳單或相關報表寄送予委託人/受益人。

三、投資對帳單或相關報表所載信託財產權益與受託人帳載資料不符者,悉依受託人帳載資料為準,惟受託人如發現資料來源錯誤或其他錯誤情形,得逕行更正後通知委託

人。

第五條印鑑卡留存

一、委託人/受益人應依受託人之規定方式,辦理印鑑留存相關手續,以為與受託人間相關業務往來之依據。

二、前項印鑑如有遺失或毀損等情事發生,委託人/受益人應即向受託人辦理相關掛失手續,或前項印鑑或受益人其他資料如有變更,委託人/受益人應即向受託人辦理相關

變更手續,如因未辦理各該相關掛失或變更手續致發生損害者,受託人不負賠償責任。於完成印鑑掛失或變更手續前,受託人依原留印鑑所為之指示或交易仍為有效之指示或交易。

第六條信託財產之公示

一、於法令許可範圍內,信託財產除受託人認為有必要外,得省略信託之登記、註冊或信託表示之記載。

二、受託人為信託財產為信託之登記、註冊或信託表示之記載時,其所生之費用由信託財產中扣除支應或由委託人/受益人負擔之。

第七條個人資料之使用

一、受託人得為以下各項目的,而為蒐集、電腦處理、利用並准許下列第三人在下述所列各目的範圍內利用委託人/受益人之個人資料:

(一)、處理信託相關交易。

(二)、提供予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或其他類似機構,或與委託人/受益人往來之金融機構,為各項合於其營業登記項目或章程所訂業務需要等特定目的之利用(包

括提供資料予其他第三人)。

(三)、一般金融同業徵信、財物資訊交換之目的。

(四)、對持有委託人/受益人所簽發支票持票人之查詢。

(五)、推介、提供受託人之產品及服務。

(六)、准予第三人推介、提供其產品及服務予委託人/受益人,於推介、提供其產品及服務之範圍內。

(七)、受託人依法委託第三人處理事務,於該第三人受任事務之範圍內。

(八)、其他法令所准許之各項目的。

二、受託人得將委託人/受益人與其往來之資料提供/揭露予下列之人或機關:

(一)、主管機關、司法單位或其他有權限之政府機構。

(二)、受託人依法委任處理事務之人。

第八條保密義務

受託人對於委託人/受益人就各信託所涉及之各項往來、交易資料,除另有約定或法令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五版94/6/1 9 -

第九條信託關係消滅時信託財產之歸屬及交付方式

各該信託關係消滅時,受託人應將信託財產返還各該信託歸屬權利人,並就信託財產之管理運用作成結算書及報告書,取得各該信託歸屬權利人之承認。

第十條準據法及管轄法院

一、各該信託契約均應適用中華民國法令。如涉訟時,雙方同意以台灣台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

二、各該信託契約如有未盡事宜,悉依中華民國法令、國內外金融慣例、受託人營業規章、其他各性質相通條款或雙方書面協議辦理之。

第十一條稅賦

委託人/受益人辦理各該信託業務之稅務處理,悉依中華民國稅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但相關法令如有修正,依修正後之規定辦理。

第十二條其他特別約定

一、受託人得訂定或修正相關作業規則,並置於受託人營業處所或網站等,委託人/受益人並同意遵守之。

二、各該信託契約有關金融機構營業日及營業時間之範圍,不包括受託人於星期例假日對外開放營業在內。

三、委託人如另於受託人處開立存款自動管理帳戶者,該相關規定亦應一併配合遵守。

四、關於信託財產之全部或一部返還,委託人/受益人應配合受託人其所定相關規定及方式辦理之。

第十三條附件效力

各該信託契約之其他相關書類或附件(包括但不限於運用指示書、各該信託資金集合管理運用帳戶約定條款及本總約定書所定適用於本信託行為之其他約定條款)均為各該信託契約之一部份,與之具有同等之效力。

第二節、特定金錢信託投資國內外有價證券信託契約

第一條信託目的

本信託目的係委託人將其信託資金信託予受託人,由受託人就該信託資金為受益人之利益及依委託人所為具體特定之運用指示,運用信託資金,投資於經主管機關核准或核備之國內外共同基金、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或其他投資標的,並為信託財產之管理及處分。

第二條信託財產之種類、名稱、數量及價額

一、委託人所交付信託資金之種類、名稱、數量及價額,應依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信託運用指示書(以下簡稱『運用指示書』,以受託人所提供或規定之格式為限)、存款帳

戶自動管理約定或其他約定方式所載,並以經受託人同意收受者為限。

二、前項信託資金之種類、名稱、數量及價額,應符合受託人辦理特定金錢信託投資國內外有價證券相關法令及受託人有關最低額度、幣別等之規定。

第三條信託存續期間

本信託之存續期間,係自委託人依運用指示書、存款帳戶自動管理約定或其他約定方式所示將信託資金交付予受託人起,至依本契約第十五條第四項規定終止本契約之日止。

第四條信託財產之管理運用

一、受託人就本信託財產不具運用決定權,該運用決定權屬於委託人所有。

二、委託人不得為違反法令之運用指示,除委託人之指示違法或不當外,受託人應依信託本旨及委託人之運用指示管理及處分本信託財產。

三、受託人依本信託目的及委託人之運用指示,有權辦理委託人指示投資標的之買賣、交割、結匯及其他與運用本信託資金有關之行為及處分本信託財產,受託人並有

全權代委託人參與投資標的本身有關之各項權利義務之行使(包括但不限於出席股東會或基金受益人大會行使表決權或其他股東或基金受益人權益之行使)。

四、委託人/受益人與受託人應共同遵守本項信託業務或投資運用標的本身之相關規定及其適用之法令。如該運用標的為國內外共同基金時,其基金經理公司所訂之投資

相關規定包括申購、贖回、轉換等之價格、時間、方式、淨值計算、收益分配、費用負擔及其他有關基金營運上之相關事宜等,雙方亦應遵守。

五、倘受託人接獲運用標的有關增(減)資、清算、變更(包括名稱、計價幣別、計價方式、投資數額等)、合併、解散、暫停交易或暫停交割、清算、營運困難、或其

他不得已事由等通知時,或運用標的因法令限制或其發行機構之規定(包括運用對象限制、未達法定最低募集規模而被撤銷、已逾法定最高募集規模或其他法定禁止投資事由等),致受託人不能為運用時,委託人/受益人同意配合辦理相關事務或終止該項運用,其所生之一切損益概由委託人/受益人承受之。

六、受託人就信託資金於撥付投資標的交易對象所指定帳戶前,或於解除、終止本契約或投資標的清算並返還交付予委託人/受益人之期間,委託人/受益人不得向受託人

要求給付利息。

第五條信託資金運用、變更及異動之指示

委託人就信託資金之運用、投資數額、投資標的、扣款帳戶、扣款日期之變更、停止(恢復)扣款、委託人之個人登錄資料、留存印鑑及其他項目之異動等指示,應以受託人規定之方式(包括運用指示書或依電話語音、電腦網路暨其他方式辦理信託約定條款所定之方式)為之,且至遲應於指定投資扣款日之一個金融機構營業日前(若透過郵局帳戶扣款者至遲應於指定投資扣款日之三個金融機構營業日前),向受託人辦妥異動變更手續後始為生效。

第六條信託資金及費用之收付

一、委託人所交付之信託資金,應以投資或運用標的所規定或經受託人同意接受之幣別為之;又,就信託本金及收益之返還,應與委託人所交付信託資金為同一種幣

別或受託人所指定之幣別者為之。但法令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二、受託人所同意收付之幣別或法令所規定收付之幣別與投資標的所規定之幣別不同時,其不同幣別間之匯兌交易,委託人同意授權由受託人全權處理,並同

意得與受託人銀行業務部門從事幣別兌換交易行為。

三、委託人得指定其本人或第三人設於受託人處之(新台幣/外幣)活期(儲)存款帳戶或以信用卡扣帳方式,供作信託資金及相關費用之收付。前述所指定之

存款帳戶為屬第三人之名義者,應徵得該第三人之書面同意。

四、委託人以定期定額方式信託投資或交付信託資金者:

(一)、委託人就信託資金、信託手續費或其他費用,得經受託人同意後,以自動轉帳扣繳或信用卡扣帳方式支付,並授權由受託人於每月投資日(遇例假日自

動順延),逕自委託人指定並經受託人同意受理之金融機構活期(儲)存款帳戶或委託人本人之信用卡信用餘額中逕行扣帳。但若遇電腦系統故障或不可抗力

事故,致未能於指定日期進行扣帳作業時,委託人同意順延至障礙事由排除後之受託人營業時間始進行扣帳。

(二)、前款委託人所指定自動轉帳扣繳之活期(儲)存款帳戶,若為他人帳戶時,須經該帳戶存款人之書面同意,並於相關授權自動轉帳扣繳書件上加蓋該存

款人存款帳戶之原留印鑑後,始生效力。

(三)、委託人應於指定投資日之前一金融機構營業日(若透過郵局帳戶扣款者應於指定投資日之前二個金融機構營業日)起至受託人扣款時止,於指定扣款帳戶內

留存足額之扣款金額,若無法扣帳連續達三次時,受託人得中止繼續扣款投資。另,以信用卡方式扣帳者,亦應經受託人於每次扣帳時,確認持卡人之權限

(包括其信用卡是否有效及可用餘額等),若無法扣帳連續達三次時,受託人得中止繼續扣帳。

(四)、委託人指定扣款帳戶內之存款或信用卡扣帳同意人之信用卡可用餘額不足支付其所指定信託投資之每筆基金或所指定加入之每支集合管理運用帳戶之金額

時,悉依受託人扣款作業處理先後順序為準。

(五)、信用卡扣帳同意人之原信用卡因升等、轉換、到期換卡、掛失補發或毀損補發而更換新卡,或因其他事由致無法繼續使用時,受託人得自其更換後之新卡或

其所持有之其他信用卡可用額度中扣帳。

(六)、以信用卡扣帳者,每期最高可扣帳額度以不超過受託人及信用卡發卡機構所規定者為限。

(七)、本項未盡事宜悉依本總約定書、本契約及扣款帳戶或信用卡發卡機構之規定辦理。

五、前述各項規定均應經受託人之同意始得適用。

第七條投資收益分配

因投資標的而受分配之投資收益及孳息,受託人依分配基準日按委託人/受益人所得享有之信託財產權益比例計算分配予委託人/受益人;委託人/受益人同意受託人得將該收益部分全數滾入信託財產內,再投資運用於相同之投資標的,而不以實物或現金分配交付。惟該投資標的若性質上不得再投資,或再投資之數額不符合該投資標的之最低投資限度規定,或另經受託人同意分配時,不在此限(受託人將逕轉入委託人指定其於受託人銀行業務部門處開立之帳戶)。

第八條投資標的之賣出或贖回

一、委託人得以運用指示書(或依雙方當事人其他約定之方式),指示受託人就信託財產投資標的之一部或全部,於合理期間內辦理出售處分或向國內外發行機構申請

贖回。

二、受託人向國內外發行機構申請贖回後,應於接獲匯入款項並扣除信託管理費及其他有關費用後返還委託人/受益人。委託人指示就其信託投資標的之持有單位數為

全數出售處分或贖回者,受託人依指示執行時,若有因原指定處分或贖回之投資標的所衍生而尚有未完成賣出之資產或單位數或因指示出售處分或贖回之投資標的

金額或單位數不足投資標的本身規定最低出售處分或贖回基準時,受託人得不再另行通知委託人,而於接獲國內外發行機構有關衍生資產之通知後,或於受託人合

計其他委託人擬出售或贖回之投資標的及單位數已達上述最低基準時,逕行申請賣出或贖回,並於接獲匯入款項扣除相關費用後返還委託人/受益人。

三、投資標的因國內外共同基金之相關規定或其他規定、事由而強制贖回、賣出結清時,委託人/受益人無條件同意受託人逕行辦理相關事宜。

四、因投資標的之轉換或計價幣別之變更,於委託人申請賣出或贖回所產生另一幣別贖回或處分價金款項時,委託人/受益人同意受託人得將該款項逕行於委託人原於

受託人之銀行業務部門處所開立之同一外幣帳戶中另行開設該幣別相關交易帳戶,以作為該款項匯入之用。

五、委託人辦理投資標的部分贖回或賣出者,其帳上累計之信託金額悉按其所贖回或賣出之單位比例扣減。

第九條投資標的轉換

一、投資標的為共同基金時,委託人得申請共同基金之轉換。共同基金之轉換以經受託人同意,並以轉換同一基金管理公司所發行且已在受託人營業處所公開受理轉換

之其他共同基金為限。

二、委託人辦理投資標的之部分轉換時,該投資標的之信託金額按其所轉換比例扣減之,並以該扣減之金額作為轉換新投資標的之信託資金。

第十條投資單位數分配

受託人就所購得之同一基金或其他投資標的之單位數於分配予各委託人之過程中,若有因計算無法除盡之剩餘單位數時,悉依受託人作業處理準則或慣例分配之,委託人/受益人不得異議。前述分配作業之規定,於贖回款項分配之情形,亦同。

第十一條匯率計算

一、信託資金以新台幣兌換外幣或外幣兌換新台幣,悉依受託人於合理處理期間內實際辦理買匯或賣匯之匯率為準計算。

二、共同基金轉換時其不同幣別間之兌換,係以基金管理公司之作業規則所訂匯率為準。

三、信託資金因兌換所生之匯率風險悉由委託人/受益人負擔。

第十二條受託人之責任

一、受託人應依信託法、信託業法、本契約、投資標的相關法令及相關金融慣例,並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管理運用信託財產,並負忠實義務。

二、受託人得委任第三人代為處理信託事務,惟受託人僅就該第三人之選任與監督其職務之執行負其責任,且因此所生費用概由信託財產負擔。

三、委託人/受益人同意受託人得以信託財產為下列行為:

(一)、以信託財產購買其銀行業務部門經紀之有價證券或票券。

(二)、以信託財產存放於其銀行業務部門或其利害關係人處作為存款。

第五版94/6/1 10 -

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变革历程及展望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变革历程及发展趋势 【摘要】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银行的主体,其改革与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全局。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历程看,国有商业银行实施全面改革已进入了实质性阶段。新一轮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具有诸多显著特点。商业银行金融活动全球化、组织机构虚拟化、业务经营全能化是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关键词】商业银行;变革历程;发展趋势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变革历程 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支持经济体制改革、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银行业的主体,中国商业银行的体制创新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或阶段。1979~1993年是中国商业银行的诞生和成长期,在这个时期,与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商品和市场转化相适应的现代商业银行体系基本形成;1994~1997年是中国现代化的商业银行实质性建立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通过将金融管理任务、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剥离,为专业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创造了条件;1997年~2003年是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体系实现了分离,不良贷款问题开始得到解决,政府控制银行和银行财政化经营机制开始扭转;2003年至今是中国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时期,在这个时期,商业银行和中小商业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革并上市实施产权多元化,市场化经营和股东利益最大化成为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 (一)1979-1993年:基本建成多元化金融业组织体系 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是“大一统”的银行体制,中国人民银行是唯一的银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既承担了“中央银行”的管理职能,集中管理和分配资金,又从事“商业银行”活动,办理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业务,集现金中心、结算中心和信贷中心于一体。这种银行体制承袭了前苏联的银行体制模式,具有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特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着手改革原有的银行体制。由于当时整个社会处在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初始阶段,我国金融体制迫切需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单一银行体制不再适应经济改革开放对金融业的需求,经济和社会呼吁银行体系的多元化和金融业大发展;二是,刚刚诞生的专业银行带有的强烈政府行政色彩与放开搞活的改革要求不相适应,改革要求银行自身走出政府行政序列进入市场;三是,经济改革呼唤金融市场的成立,金融市场建设亟待“零”的突破。在此期间,针对上述问题,我国改革发展采取了相应措施并取得卓有成效的成果,促成了中国金融市场的萌芽和银行间竞争的发端。 1979年2月,国务院决定恢复中国农业银行。1979年3月,专营外汇业务的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设出来。同年3月、8月又先后批准建立了中国银行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1983年国务院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负责领导和管理全国的金融事业。同月,已开展基建和拨改贷业务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脱离财政部,正式归入中国人民银行管理的金融体系。1984年1月,组建专门从事信贷和储蓄业务的中国工商银行。自此,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SWOT分析与战略定位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SWOT分析与战略定位 蒋蔷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一、城市商业银行SWOT分析 美国管理学家安德鲁斯等人(Andrews)采用 SWOT分析法,即“强势—弱势—机会—威胁”(SWOT)模型,通过对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状态等一系列条件的分析判断,帮助决策者在企业内部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es),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iunities)和威胁(Threats)的动态的结合分析中,确定相应的生存和发展战略。作为小型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有着公认的劣势,也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城市银行进行的竞争既有针对所有同时同地开展业务的银行的竞争,也常常针对某一家银行就特定产品、服务或项目开展竞争,因而,准确把握了解自己与每一位竞争对手的优势与劣势,才能扬长避短,保证竞争的效果;在可能及必要的情况下,通过取长补短,甚至合作,改变优势对比及竞争地位,实现战略目标。 1.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条件分析。(1)优势:城市商业银行属于地方性金融机构,容易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和相应的保护,可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才和资源,降低经营成本,形成价格竞争优势。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规模较小,资产负债率较低,不良资产比重较少,呆滞账较少,资本充足率较高,历史包袱轻;由于实行股份制,经营机制较为灵活,员工的积极性较高;机构小,人员少,容易采纳先进的经营管理办法和技术。与外资银行相比,对国内市场特别是地方城市市场比较熟悉,与本地工商企业和政府等机构联系较多,关系比较密切,能够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业务人员都是当地人员,在获取信息方面具有地缘和时效优势,对当地客户的资信状况、经营效果所掌握的情况更详实,有利于银行作出正确选择,增强防风险的能力。(2)劣势:首先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自身资源条件极其薄弱。结构松散,统一的法人体制远未建立起来。人员素质低下,从业人员缺乏现代银行意识与商业银行经营观念,在人才和网络资源方面处于劣势。内部规章制度不完善,内控机制不健全,防范风险能力差。其次城市商业银行的异地业务(尤其是结算、汇兑)需要通过他行代理,中转环节较多,在途时间长,客户资金成本较高,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在与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中存在着大量不公平性,业务创新和中间业务受到制约。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发展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发展建议 叶松盛 摘要: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已逐渐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如何创新盈利模式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存在盈利模式单一、业务品种较少、资金运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而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因素主要有利率市场化、客户金融需求多元化、金融托媒现象加剧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盈利模式利率市场化金融托媒中间业务 2011 年,我国商业银行全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0412亿元,比2010年增加2775亿元,同比增长36.3%。在实现利润高速增长的同时,商业银行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如何解决商业银行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的盈利模式构建问题,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积极探索和实践的重要工作。一、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是指商业银行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下,以资产负债结构为基础的财务收支结构。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主要有利差主导型和非利差主导型两种模式,前者是以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为基础,而后者则与现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及混业经营模式的发展相关。目前我国还处在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阶段,从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盈利模式比较单一,传统业务占主导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现状体现为两个主体:一是收入总额中以利差收入为主体;二是利差收入中批发业务占主体。这是由于各家商业银行运用资金的渠道极为有限,主要通过发放贷款、上存存款金融机构往来等渠道来运用资金,由此决定了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单一。根据实际情况,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比重在50%左右,与之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所占比重较小,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005年中国最大50家商业银行排名

2005年中国最大50家商业银行排名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课题组 依据2005年末的所有者权益数据,我们对中国的145家商业银行 (包括4家国有独资或控股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17家城市商业银行和12家农村商业银行)进行了排名,排出了最大的50家商业银行;同时还列出了这些银行2005年末的总资产排名,以及相应的税前利润、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和资本资产比等指标。此次入围的 50家银行包括4 家国有独资或控股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29家城市商业银行和5家农村商业银行。 一、总体数据分析 2005年中国政府加强 宏观调控, 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 万亿元,增长率为9.9%。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0.02 万亿元,增长18.2%,各项贷款余额20.7 万亿元,增长12.8%。银行间市场利率基本平稳。中国各级政府加快了银行业的改革,许多银行获得政府或民间资本的注资,或者引入了境外战略投资者,或者进行了资产重组以及其他一系列改革。银行业信息透明度有所增强,外在监督所能起到的作用也在增大。在这种情况下,2005年,中国最大的50家银行取得了 5年来最好的成绩。 排名表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商业银行依然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所有者权益总额、总资产和税前利润的增长率分别是:32.62%、 20.22%和89.27%,是近5年来唯一的3个指标均有大幅度增长的年份。

同样,在2005年我国50家大银行的税前平均资本利润率和平均资产利润率也取得了5年来的最好水平,资本利润率达到了创纪录的 23.12%。 2005年按照所有者权益,中国商业银行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7.64,-0.32,-4.02%)和中国银行(6.69,-0.26,-3.74%);按照总资产排名,前三位依次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 ——所有者权益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 在经历了2004年所有者权益的下滑后,2005年入围银行的所有者权益总额比2004 年增长了32.62%,达到了11316.62亿元。所有者权益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2005年多家银行进行了增资扩股或进行了资产置换,补充了资本金;另一方面, 2005年入围的50家银行均实现了税前盈利,大部分银行用部分净利润充实了所有者权益。 2005年最大50家银行的一个特点就是多家银行进行了增资扩股。有13家银行的所有者权益增长超过了50%,16家银行所有者权益增长超过了 30%,21家银行所有者权益增长超过了20%,没有银行出现所有者权益负增长的情况(光大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的所有者权益增长率为2003年数据,合肥市商业银行为2004年数据)。排除5家新入围的农村商业银行后,共有14家银行进行了增资扩股。其中,中国建设银行2005年在香港首次公开募股融资92亿美元,同时还引入了美国银行和新加坡淡马锡投资控股公司两家战略投资者,充实了资本金。交通银行亦于2005年在香港上市,募集资金168 亿港元,充实了资本金。杭州市商业银行股本增长主要来源于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澳洲联邦银行入股2.5亿股,共募集资金6.25亿元,全部用于充实资本金。北京银行的资本增长也主要来源于增资扩股,报告期末完成第四

中国商业银行的雏形

金融小史 理财频道 302010.5 中国信用卡 生活 中国商业银行的雏形 ??蔡宁伟 “储蓄”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据《尉缭子·治本篇》载:“民无二事,则有储蓄。”不过,这里所说的储蓄,是指百姓中财物的积聚、储存。最原始的储蓄是窖藏。古时钱币大都是铜币,人们为了安全,将多余的钱装在缸、坛等容器中,尔后或藏入地窖,或埋入地下,这种方式一直盛行到东汉前后。扑满是我国古代专用储蓄钱币的瓦器。南北朝《西京杂记》记载:“扑满者,以土为器,以蓄钱,具有入窍而无出窍,满则扑之。”这种扑满储蓄大约始于秦以前,盛行于汉朝。唐朝中期,商业日趋繁荣,市场上开始出现代商人保管金银财物的商铺,称为僦柜,也称柜坊。一些富商巨贾为了财物安全和避免搬运麻烦,常将钱存储在僦柜中,需要用钱时可出帖或用信物支取。到了宋代,由于柜坊逐渐成为销熔铜钱和赌博的场所,官府常加取缔,业务逐渐衰落,至元朝就消失了。 在古代,银铺的行业组织就是“银行”。南唐(304~439年)《江宁府图》中已经出现了“银行”。南宋景定《健康志》卷一六《镇市》引旧志说:“今银行、花行、鸡行??皆市也。”据卷首周应合《献皇太子笺》说,旧《健康志》“所记止于乾道”,意指该书所记载的是乾道(1165~1173年)或醇熙(1174~1189年)以前的事,这表明南宋初年健康的银行已经成市。另外,景定《健康志》卷二一《楼阁》中也提到“东南佳丽楼在银行街”。可以推测:街道以“银行”命名,当是金银铺云集之所,类似当今北京的金融街。 在票号产生之前,中国早已产生金融组 织、信用机构和汇票业务。早在周朝,借贷行为就已经很流行了,政府特设“泉府”,相当于今日之财政部和国家银行,负责各种征课税款、稳定物价和办理赊贷。《周礼》中“傅别”一词,就是债券之意。秦代有商业信用的记载,主要是赊买和赊卖,它们是同一买卖行为的两种说法,都是买卖的延期付款。 ,。 盐铁等。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组建始于1995年,1995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通知》,决定在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组建由城市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投资入股组成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取名为“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3月,统一更名为“城市商业银行”。2006年到2010年,城商行数量持续增增加,至2010年达到最大(147家)。 通过处置不良资产、补充资本金、计提拨备,完善经营管理体制,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信息系统,城商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渐成为国内银行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下面就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与现状作简要分析。 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来源于原城市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造,是在原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由地方政府、城市企业和居民投资入股组建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是由众多法人机构合并形成的一级法人单位,是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地方性商业银行。1995年7月,以深圳城市合作银行正式成立为起点,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在中国金融舞台上开始了它的历程。截至2011年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总计144家,城商行资产总额为9.98万亿元,较2010年增长21.7%;负债

总额为9.32万亿元,较2010年增长26.5%;所有者权益总额为0.66万亿元,较2010年增长37.7%(图1、图2、图3)。这期间,城市商业银行既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又背负了沉重负担,暴露出诸多问题。从功能上讲,城市商业银行是商业性金融服务机构,因此,它首先应该具备商业银行的一般特点。同时,由于自身独特的发展过程,城市商业银行又有它自己独有的特点,这就是: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是地方性商业银行,是股份制商业银行。 图1:2003-2011年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及其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比重 图2:2003-2011年城市商业银行负债总额及其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负债总额的比重

第六章 商业银行

第六章商业银行 一、填空题 1、1694年成立的是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也是现代银行产生的象征。 2、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是1897年成立的中国,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事业的创始。 3、商业银行主要通过以下两条途径产生:一是,二是。 4、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5、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职能是建立在职能和职能的基础之上的。 6、商业银行的业务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7、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8、和共同组成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是商业银行用于应付日常提存的现金资产。 9、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和其他资产。 10、传统中间业务包括、、、和。 11、狭义的表外业务大致可分为、、 等资产转换业务,衍生工具的交易以及与等有关的投资银行业务。 12、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是、和。 13、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 以及四个阶段。 14、1988年通过的对表内资产和表外业务都确定了不同的风险权数以及相应的资本充足率,它是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完善与统一的标志。 二、单项选择题 1、是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也是现代银行产生的象征。 A、德意志银行 B、法兰西银行 C、英格兰银行 D、日本银行 2、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A、信用创造 B、支付中介 C、信用中介 D、金融服务 3、下列不属于商业银行的交易存款。 A、支票存款 B、储蓄存款

C、NOWs D、CDs 4、下列不属于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 A、库存现金 B、准备金 C、存放同业款项 D、应付款项 5、下列属于商业银行狭义的表外业务。 A、信托业务 B、融资租赁业务 C、信用卡业务 D、承诺业务 6、信托与租赁属于商业银行的。 A.资产业务 B.负债业务 C.中间业务 D.表外业务 7、下列属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 A、备用信用证 B、信贷便利 C、信用卡业务 D、承诺业务 8、70~80 年代美英等国的通胀率都在两位数以上,这从以下哪一方面影响并促成金融创新? A.使经济环境中的风险增大 B.使金融管理环境变化 C.使国际金融业飞速发展并使竞争日趋激烈 D.促使金融业的技术进步 9、下列金融创新当中,不属于规避利率风险的创新的是 A.大额可转让提单(CDs) B.货币市场共同基金(MMMF) C.利率定价模式的创新 D.“回购协议”交易 10、下列金融工具的创新当中,不属于规避金融管制的创新的是 A.自动转账制度(ATS) B.信用卡 C.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OW) D.回购协议 三、多项选择题 1 、商业银行的功能主要有()。 A 、信用中介与支付功能 B 、社会福利与慈善功能 C 、信用创造与政策功能 D 、服务性功能 E 、政策调节与社会调节功能 2 、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是()。 A 、服务范围日益扩大和银行业务全球化 B 、高新技术广泛应用 C 、证券化趋势明显和金融监管放松 D 、盈利水平越来越高 E 、经营风险逐渐加大 3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是()。 A 、安全性 B 、社会性 C 、流动性 D 、政策性 E 、盈利性 4 、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主要经历了()等阶段。

全国所有银行名称

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 十二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发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 邮政储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合资银行:中德住房储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华一银行、华商银行、中信嘉华银行(中国) 外资银行:花旗银行(中国)、渣打银行(中国)、瑞穗实业银行(中国)、三井住友银行(中国)、星展银行(中国)、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中国)、苏格兰皇家银行(原荷兰银行)(中国)、华侨银行(中国)、摩根士丹利国际银行(中国)、摩根大通银行(中国)、韩国友利银行(中国)、大华银行(中国)、韩亚银行(中国)、韩国企业银行(中国)、德意志银行(中国)、东方汇理银行(中国)、宁波国际银行、华美银行(中国)、法国巴黎银行(中国)、东方汇理银行(中国)、新韩银行(中国)、韩国外换银行(中国)、泰国盘谷银行(中国)、菲律宾首都银行(中国)、正信银行、法国兴业银行(中国)、澳新银行(中国)、山口银行、横滨银行、名古屋银行、瑞士宝盛银行 港资银行汇丰银行(中国)、东亚银行(中国)、恒生银行(中国)、永亨银行(中国)、南洋商业银行(中国)、协和银行、大新银行(中国) 台资银行台湾永丰银行、台湾土地银行、国泰世华银行、彰化商业银行、台湾第一银行、合作金库银行、台湾工业银行、台北富邦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 1、北京银行、北京农商银行(原北京农村商业银行) (1)、天津银行、天津农村商业银行(原天津农村合作银行)、天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 2、河北省:河北银行、邢台银行、唐山市商业银行、秦皇岛市商业银行、沧州银行、承德银行、邯郸银行、保定市商业银行、廊坊银行、张家口市商业银行、衡水市商业银行、沧州融信农村商业银行、河北文山农村商业银行(筹) 3、内蒙古:包商银行、内蒙古银行、乌海银行、鄂尔多斯银行、鄂尔多斯东胜农村商业银行、阿拉善农村商业银行、巴彦淖尔河套农村商业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1.城商行发展历史 城市商业银行的最初形式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创立的城市信用社。早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的城市信用社,是以集体经济和个体工商户为主建立的。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我国的城市信用社发展到3000多家,但是城市信用社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在非公有制的控制之下发展得更好,相反,当时的城市信用社隐含了很大的风险。于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决定改组城市信用社,以城市信用社为基础,组建城市商业银行。 1.1第一次变革—城市信用社组建为城市合作银行 1995年9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通知,决定自1995年起在撤并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在大中城市分期分批组建由城市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投资入股的地方股份制性质的城市合作银行,并选择京、津、沪、深和石家庄五城市作为试点。1996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城市合作银行组建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城市合作银行组建工作在35个大中城市和60个地级城市中全面展开。1997年12月,根据95个城市合作银行的组建进程,国务院又批准在东莞等58个地级城市继续开展城市合作银行的组建工作。 1.2第二次变革—由城市合作银行到城市商业银行 1998年3月13日,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出通知,将城市合作银行统一更名城市商业银行。此后,城市信用社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直到2012年4月,象山县绿叶城市信用社成为最后一家被改制成功的城市信用社。 城商行通过深化改革,推进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整体业务指标也保持了中高速发展势头,同时部分业绩指标高于全国银行业平均水平,相关业务板块呈现出独有的行业亮点。截至2015年末,城市商业银行已经发展到133家。资产总额从不足5000亿元壮大到22.68万亿元,年度利润从10亿元攀升到1993.6亿元,不良贷款率从34%下降到1.4%,资本充足率从负数增加到12.59%。 2.城商行发展现状 2.1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总体财务分析 财务状况是指一定时期的企业经营活动体现在财务上的资金筹集与资金运用状况,它是企业一定期间内经济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综合反映。由于银监会和许多上市城市商业银行官网上公布了一定的财务报表,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城市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看出其发展现状。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以及盈利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浅析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

浅析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 商业银行是随着近代西方经济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产物。中国在鸦片战争以前不存在银行等近现代金融机构。中国出现近代化的银行始于鸦片战争之后。 一、起步阶段(1840—1897年) 1.银行业发展概况 (1)第一家近代银行:1847年,英国丽如银行分行——第一家在华设立的 外国银行。 (2)在华外国银行或中外合资银行的兴起 19世纪后期,在中国活跃着多家外国银行或中外合资银行,形成外商银行 独大的局面。如:汇丰银行、中华汇理银行、法兰西银行、德华银行等等。 (3)传统金融机构与近代金融机构并存。钱庄、票号等类似银行的传统金融机构与在华外国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并存。 2.影响 对中国传统金融业造成巨大冲击,虽是帝国主义在华攫取经济特权和经济利益的工具,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银行业的近代化,近代银行经营管理理念开始影响中国金融业。 二、发展、兴起、受冲击及遇危机阶段(1897—1949年) (一)第一家中国人自办银行的出现 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中国通商银行。 官督商办,官僚资本与商人资本共同入股。 组织管理与营业规则参照外商银行,设立董事会,在全国各地开设分行。 被清王朝朝廷许可发行银两、代收库银、整理币制。不是纯粹的商业银行。 (二)华商银行、外国银行与传统金融机构并存 1.因不适应历史发展,票号已消失。钱庄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仍然存在。 2.多家华商银行设立:大清银行设立,中国通商银行转型为纯粹的商业银行。1908年,设立交通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均采取官督商办、官僚资本与商人资本 共同入股的形式。众多私营商业银行的设立。 (三)华商银行的兴起和中国银行业的繁荣 1.四大国有银行的形成 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为基本骨架,四大银行为专职 商业银行。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控制国有金融业。 2.私营银行的快速成长(1920年—1930年) 民族工业崛起,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私营银行以“北四行”和“南三行”为代表,官商合办银行以“小四行”为 代表。 “北四行”是指1917年成立的金城银行、1915年成立的盐业银行、1921年成立的中南银行和1919年成立的大陆银行,与北洋军阀均有一定的渊源,均以 华北为业务重心,并曾一度开展广泛的协作,合办“四行储蓄会”和“四行准备库”,联合发行钞票。 “南三行”是指1915年成立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1907年成立的浙江兴业银行和1909年成立的浙江实业银行,后两家均为清末浙江地方金融力量组建。 “小四行”为1897年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1908年成立的四明商业储蓄银

全国所有银行名称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 十二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发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 邮政储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合资银行:中德住房储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华一银行、华商银行、中信嘉华银行(中国) 外资银行:花旗银行(中国)、渣打银行(中国)、瑞穗实业银行(中国)、三井住友银行(中国)、星展银行(中国)、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中国)、苏格兰皇家银行(原荷兰银行)(中国)、华侨银行(中国)、摩根士丹利国际银行(中国)、摩根大通银行(中国)、韩国友利银行(中国)、大华银行(中国)、韩亚银行(中国)、韩国企业银行(中国)、德意志银行(中国)、东方汇理银行(中国)、宁波国际银行、华美银行(中国)、法国巴黎银行(中国)、东方汇理银行(中国)、新韩银行(中国)、韩国外换银行(中国)、泰国盘谷银行(中国)、菲律宾首都银行(中国)、正信银行、法国兴业银行(中国)、澳新银行(中国)、山口银行、横滨银行、名古屋银行、瑞士宝盛银行 港资银行:汇丰银行(中国)、东亚银行(中国)、恒生银行(中国)、永亨银行(中国)、南洋商业银行(中国)、协和银行、大新银行(中国) 台资银行:台湾永丰银行、台湾土地银行、国泰世华银行、彰化商业银行、台湾第一银行、合作金库银行、台湾工业银行、台北富邦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 1、北京银行、北京农商银行(原北京农村商业银行)

(1)、天津银行、天津农村商业银行(原天津农村合作银行)、天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 2、河北省:河北银行、邢台银行、唐山市商业银行、秦皇岛市商业银行、沧州银行、承德银行、邯郸银行、保定市商业银行、廊坊银行、张家口市商业银行、衡水市商业银行、沧州融信农村商业银行、河北文山农村商业银行(筹) 3、内蒙古:包商银行、内蒙古银行、乌海银行、鄂尔多斯银行、鄂尔多斯东胜农村商业银行、阿拉善农村商业银行、巴彦淖尔河套农村商业银行 4、山西省:晋商银行、阳泉市商业银行、长治市商业银行、晋城银行、晋 中市商业银行、大同市商业银行 5、吉林省:吉林银行(原长春市商业银行、吉林市商业银行和辽源城、白山、通话、四平、松原5市城市信用社)、盛京银行、长春农村商业银行、吉林九台农村商业银行、延边农村商业银行 6、辽宁省:锦州银行、葫芦岛市商业银行、大连银行、鞍山银行、抚顺银行、丹东银行、营口银行、盘锦市商业银行、阜新银行、辽阳银行、铁岭市商业银行、朝阳银行、葫芦岛连山农村商业银行、沈阳农村商业银行、大连农村商业银行(筹) 7、黑龙江省:哈尔滨银行、龙江银行(原齐齐哈尔市商业银行、大庆市商业银行、牡丹江市商业银行和七台河城市信用社)、黑龙江东宁农村商业银行 8、上海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 9、江苏省:南京银行、江苏银行(原无锡市商业银行、苏州市商业银行、南通市商业银行、常州市商业银行、淮安市商业银行、徐州市商业银行、扬州市商业银行、盐城市商业银行、镇江市商业银行、连云港市商业银行)、江苏长江商业银行、苏州银行(原江苏东吴农村商业银行)、无锡农村商业银行(原江苏锡州农村商业银行)、江苏江阴农村商业银行、常熟农村商业银行、江苏吴江农村商业银行、江苏太仓农村商业银行、江苏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江苏射阳农村商业银行、江苏靖江农村商业银行、江苏江南农村商业银行、江苏紫金农村商业银行、江苏江都农村商业银行、泰州农村商业银行、江苏高邮农村商业银行、江苏阜宁农村商业银行、宿迁民丰农村商业银行、南通农村商业银行、常州武进农村商业银行、江苏宜兴农村商业、江苏昆山农村商业银行、江苏建湖农村商业银行、江苏丹阳农村商业银行(原江苏丹阳农村合作银行)、江苏邳州农村商业银行、江苏泗阳农村商业银行、江苏姜堰农村商业银行、江苏赣榆农村商业银行、江苏仪征农村商业银行、江苏溧水农村商业银行(筹)

城市商业银行的差异化发展

第一章绪论 城市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最具活力的金融板块之一,在供应区域金融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中小金融体系乃至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今银行体系中,城市商业银行是指除了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外、由城市信用社组建而来的中小商业银行。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末,全国共有的城市商业银行145家,营业网点近万个,遍及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经历十几年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已经逐渐成熟。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壮大,一是扩大了银行业的竞争主体,促进了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和效率的提高;二是推动了利率差异化;三是增强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问题,并推动了金融创新,促进了银行业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四是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有了渠道,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满足了地区金融的多样化需求。 在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商业银行自身经营也面临不少问题,主要有表现为市场定位不清晰,人才和技术薄弱,创新能力不强,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政府干预较多等问题。银行没有以自身核心竞争力为基础进行战略规划,缺少差异化发展理念和战略,使得城市商业银行走上与其它类型商业银行相同的发展道路,并导致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低下、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银行未能根据自身特色,发掘不同于其他银行的优势,确定自身差异化的市场定位,是造成商业银行同业化竞争的原因。必须对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存在的问题充分了解后针对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得出相应结论。建立特色组织构架,保持高效管理,选择差异化市场定位开辟新的盈利模式,开发差别性金融服务产品,占领市场等。只有在立足于自身机制、市场与区域资源的基础上制定实施差别化发展战略,城市商业银行才能确立自身市场竞争优势,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发挥在我国银行业的作用,巩固自身优势。

谈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瓶颈及应对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d11132645.html, 谈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瓶颈及应对措施 作者:高丽丽 来源:《企业文化·中旬刊》2013年第11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商业银行为主,其各类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 金融体系,商业银行面临着更进一步的改革深化,挑战与机遇并存。进入21世纪,我国银行业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自由化、信息化发展的影响和改革开放的推动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14年伴随着国家有关商业银行改革政策的出台和网络金融的进一步兴起,商业银行的 发展遭遇了一系列困难。这就有必要对我国商业银行体制的现状及如何发展作一些分析。本文从不同方面讨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瓶颈,并就此提出应对措施,讲述商业银行下一步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商业银行;发展瓶颈;中间业务;网络金融;利率市场化 引言:2014年伊始,我国的商业银行又一次拉开了改革的大幕,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商 业银行到底会走向何处,现在还不得而知。 一、商业银行的定义 商业银行(CommercialBank)是指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它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信用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商业银行存贷业务在金融体系的存贷业务中占最大比重,是企业贷款的主要供应者,它的业务活动影响着企业经营的方向和规模,业务范围非常广泛,并同其他金融机构发生密切联系;它们通过办理非现金结算加速了货币的周转,起着创造存款货币的作用;它们为客户提供多种服务,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便利。虽然商业银行同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界限已日趋消失,但在许多方面是其他金融机构所不能替代的,仍是银行体系的基本环节。因此对商业银行的研究仍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瓶颈 2014年开始我国将正式施行商业银行破产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一方面,商业银行破产 制度使银行失去了财政的庇护,商业银行再也不能指望国家为其坏账买单;存款保险制度也使得公众的存款损失风险大大降低,维护了公众的合法利益。另一方面,存款保险制度使得公众在选择商业银行时仅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对风险的衡量,这当然也会使得商业银行激进地选择高风险经营,盲目扩大负债经营规模,投资高风险产业,也加剧了商业银行的破产风险。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催生了互联网金融,支付宝、余额宝如雨后春笋般的兴起。最近,阿里巴巴的余额宝以其便利、高利迅速虏获了一大批人。把钱存进银行,选择活期存款,利息太

中国古今的商业银行

中国古今的商业银行 "储蓄"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至于专门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大致起源于唐代.由于唐代的商业发达,城市里不仅大量出现了经营借贷业务的质库,还出现专门替人寄存、保管钱物的柜坊. 到了明代,由于金、银、钱、纸币兑换的需要,出现了许多专门从事钱币兑换的人,并以此为业,开立钱铺,这也就是最早的钱庄,亦称票号或银号.它不仅是经营白银和铜钱置换的场所,一些规模较大的钱铺还开出具有信用票据功能的凭证,也就是钱票,但面额都不大.由于钱铺的信用度较高,签发的钱票可以与货币一样在市场上流通.中国很早就有汇兑业务,唐代的“飞钱”,宋代的“便换”、明朝时期的“会票”,都具有汇兑的性质。但专营汇兑的票号到清中叶后期才出现。中国第一家票号是清嘉庆(1790-1820)年间,山西平遥富商雷履宽开设的“日升昌”票号。票号开设不久即在长沙设有分号,主营汇兑,兼营存款、放款,营业对象多为封建官僚、地主和一般商人。继山西票号之后,上海、云南、安徽票号也在长设有分号。 明末清初时期,商品经济有了更大的发展,大商人为了筹集资金,进一步扩大了钱庄的经营范围,开拓了多元化经营.此时的钱庄作为一种私人性质的金融机构,不仅经营银两的汇兑,同时也吸引存款、放款,还可以签发钱票(称为"庄票"),成为了重要的信用机关,堪称是中国近代银行的前身,对民族工商业的兴起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钱庄又称银号,业务范围比票号更为广泛。清初的钱庄以经营不同货币间的兑换为主,后逐渐发展成以存放款和汇兑为主。其汇兑则先采用同业往来制,即托异地同业办理汇解业务。后逐渐打破了同行业的界限。乾隆时钱庄已形成独立的行业,道光初年,长沙钱庄发展较快,太平军入湘时衰落。到同治光绪年间逐渐恢复不仅小钱庄遍布全城,大钱庄亦有出现。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长沙钱业同业组织成立于坡子街,第三年建成财神庙,俗称“福禄宫”。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湖南首家商办大钱庄湖南南钱局在长沙问世。湖南商钱局由湖南商务总会议董王寿昌等发起组织,采用股份制,每股100两,共募股银10万两,股票是加盖商会大印作为担保,营业比较顺利。

中国商业银行的现状

中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发展趋势 杨晓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经济1221 学号:120112045 【摘要】商业银行业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金融中介作用。在过去几年里,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银行业维持了高速扩张的势头。但是在资产质量、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许多银行面临沉重的历史包袱,如果处理不当,银行系统可能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甚至影响整个经济的稳定。本文对中国银行业的现状作一些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几年的发展轨迹作几点推断和建议。 【关键字】国民经济商业银行现存问题商业银行成就发展趋势 一、引言 商业银行体系一直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对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发挥着关键作用。经济增速放缓、不良贷款增加、利率市场化改革成为中国银行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所要面对的主要挑战。实现可持续化增长、差异化竞争和战略转型将成为中国银行业的必然选择,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从产品创新升级到服务创新已渐成潮流。 二、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看商业银行的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在2013年2月22日刊发了《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37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3531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231626亿元,增长8.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5.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6%。[1]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以上资料看经济的增长的速度依然很快,不过相比已经比往年有了减缓的趋势。随着中国金融行业的开放,逐步走向市场化,伴随全球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发达国家财政金融问题相互交织,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仍然复杂严峻。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至今得到了巨大的成长,但还将要迎接巨大的挑战和面临诸多的问题。 (一)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国内实体经济虽然企稳向好趋势明显,但仍存在下行风险。出口环境仍不理想,全球贸易景气度仍在低位徘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的趋势,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也将削弱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一些地方新投资项目仍在快速增长,部分产业产能过剩现象突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任务艰巨。[2] (二)地方政府代偿性风险还比较突出 据银行业6月末自查初步数据显示,地方政府平台公司贷款余额大约为7万多亿,2013年同比增长了一倍,很多贷款项目都是应对金融危机期间发放的,贷款主体合规性、地方政府担保合法性、贷款项目的现金流和担保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地方财政代偿性风险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应该说,这些平台公司对于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对于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启动内需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去年下半年以来,银监会按照“逐包打开、逐笔核对、重新评估、整改保全”的要求,开展了平台公司贷款的自查和清理。在严控新项目贷款风险的基础上,督促银行开展项目合规性的再评估,落实第一、第二还款来源,做实抵质押和担保管理,年底前重新分类,相应提足拨备,做好坏账核销。从目前初步掌握的情况看,平台公司贷款风险总体上是可控的。但长期来看,如何控制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向银行体系转移,如何完善地方政府举债模式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是银行业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是房地产价格大幅波动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信贷风险 2005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迅猛的发展,主要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价格虚高的现象。近几年来,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多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今年12月,国务院又启动了新一轮的房地产调控新政。为落实国务院房地产调控政策,防范房贷风险,近几年来银监会相继出台了“二套房”政策、完善了土地和在建工程抵押政策、督促银行实行房地产授信名单式管理,开展了房地产信贷以及和房地产紧密相关的钢铁、水泥、建材等行业信贷的压力测试。虽然中国不会出现美国式的“次贷”危机,但房地产信贷质量将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不良率和风险水平。除了房地产外,最近几年来国务院连续出台了多项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严控“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发展,淘汰落后产能,防止产能过剩。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的风险将直接反映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有过这样的教训。另一方面,从产业结构优化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也是银行业长远发展的依

软信息与软服务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基石精编

软信息与软服务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基石 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软信息与软服务: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根基 吴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 何自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银行管理系主任 一、在巨无霸挤压下的中小商业银行 截止2004年底,美国参加存款保险的7678家商业银行中,10家最大的商业银行占全部总资产的比例是%,100家商业银行占总资产的%。也就是说,7578家商业银行占全部总资产的比例仅为%。 截止2005年10月底,全国115家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为万亿元,所有者权益693亿元;按照贷款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为1027亿元,平均不良贷款率%,平均资本充足率%。 从平均资产规模来看,我国115家城市商业银行平均资产为165亿元人民币,而美国按总资产排名第100名以后的全部7578家商业银行平均资产仅为亿元人民币,仅为我国城商行平均资产的%。 这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在美国集中度如此之高的银行业,那些规模如此之小的商业银行,是如何在与那些巨无霸的激烈竞争中生存的呢对这一问题的探寻,会对我们研究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中美不同规模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比较分析 我们选取中美五家商业银行为代表进行分析: 北京银行,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代表; 中国招商银行,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工资;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有银行)的代表; 美国富国银行(Wells Fargo),美国大型商业银行的代 表; 美国社区国民银行(Community National Bank,CNB), 美国小型商业银行的代表。 这些银行的总体状况如表1所示。相对于美国商业银行来说,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相对较低。 表1五家商业银行总体状况 总资产亿元人民币 2005《银行家》 ROA (%) ROE (%) 按资产 排名 按核心 资本排 名 北京银行2088284431中国招商银行6,028139198中国工商银行55,8992332美国富国银行35,0873816美国社区国民银行 CNB 120-

浅析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教学文案

浅析中国商业银行的 发展历史

浅析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 商业银行是随着近代西方经济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产物。中国在鸦片战争以前不存在银行等近现代金融机构。中国出现近代化的银行始于鸦片战争之后。 一、起步阶段(1840—1897年) 1.银行业发展概况 (1)第一家近代银行:1847年,英国丽如银行分行——第一家在华设立的外国银行。 (2)在华外国银行或中外合资银行的兴起 19世纪后期,在中国活跃着多家外国银行或中外合资银行,形成外商银行独大的局面。如:汇丰银行、中华汇理银行、法兰西银行、德华银行等等。(3)传统金融机构与近代金融机构并存。钱庄、票号等类似银行的传统金融机构与在华外国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并存。 2.影响 对中国传统金融业造成巨大冲击,虽是帝国主义在华攫取经济特权和经济利益的工具,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银行业的近代化,近代银行经营管理理念开始影响中国金融业。 二、发展、兴起、受冲击及遇危机阶段(1897—1949年) (一)第一家中国人自办银行的出现 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中国通商银行。 官督商办,官僚资本与商人资本共同入股。 组织管理与营业规则参照外商银行,设立董事会,在全国各地开设分行。 被清王朝朝廷许可发行银两、代收库银、整理币制。不是纯粹的商业银行。 (二)华商银行、外国银行与传统金融机构并存 1.因不适应历史发展,票号已消失。钱庄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仍然存在。 2.多家华商银行设立:大清银行设立,中国通商银行转型为纯粹的商业银行。1908年,设立交通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均采取官督商办、官僚资本与商人资本共同入股的形式。众多私营商业银行的设立。 (三)华商银行的兴起和中国银行业的繁荣 1.四大国有银行的形成 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为基本骨架,四大银行为专职商业银行。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控制国有金融业。 2.私营银行的快速成长(1920年—1930年) 民族工业崛起,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私营银行以“北四行”和“南三行”为代表,官商合办银行以“小四行”为代表。 “北四行”是指1917年成立的金城银行、1915年成立的盐业银行、1921年成立的中南银行和1919年成立的大陆银行,与北洋军阀均有一定的渊源,均以华北为业务重心,并曾一度开展广泛的协作,合办“四行储蓄会”和“四行准备库”,联合发行钞票。 “南三行”是指1915年成立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1907年成立的浙江兴业银行和1909年成立的浙江实业银行,后两家均为清末浙江地方金融力量组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