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1算法概念

1.1.1算法概念

1.1.1算法概念
1.1.1算法概念

1.1.1算法的概念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2)能够用自然语言叙述算法。(3)掌握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4)会写出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5)会写出一个求有限整数序列中的最大值的算法。(6)会应用Scilab求解方程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体会解方程的一般性步骤,从而得到一个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这些步骤就是算法,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算法。由于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同一个问题也可能有多个算法,能模仿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写出一个求有限整数序列中的最大值的算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我们对计算机的算法语言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明确算法的要求,认识到计算机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各有力工具,进一步提高探索、认识世界的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算法的含义、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判断一个数为质数的算法设计。

难点: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算法语言。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1、写出的算法,必须能解决一类问题(如:判断一个整数n(n>1)是否为质数;求任意一个方程的近似解;……),并且能够重复使用。

2、要使算法尽量简单、步骤尽量少。

3、要保证算法正确,且计算机能够执行,如:让计算机计算1×2×3×4×5是可以做到的,但让计算机去执行“倒一杯水”“替我理发”等则是做不到的。

教学用具:电脑,计算器,图形计算器

四、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

算法作为一个名词,在中学教科书中并没有出现过,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没有接触算法概念。但是我们却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算法,熟悉许多问题的算法。如,做四则运算要先乘除后加减,从里往外脱括弧,竖式笔算等都是算法,至于乘法口诀、珠算口诀更是算法的具体体现。我们知道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算法,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算法,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算法等。因此,算法其实是重要的数学对象。

2、探索研究

算法(algorithm)一词源于算术(algorism),即算术方法,是指一个由已知推求未知的运算过程。后来,人们把它推广到一般,把进行某一工作的方法和步骤称为算法。

广义地说,算法就是做某一件事的步骤或程序。菜谱是做菜肴的算法,洗衣机的使用说明书是操作洗衣机的算法,歌谱是一首歌曲的算法。在数学中,主要研究计算机能实现的算法,即按照某种机械程序步骤一定可以得到结果的解决问题的程序。比如解方程的算法、函数求值的算法、作图的算法,等等。

3、例题分析:

例1 任意给定一个大于1的整数n ,试设计一个程序或步骤对n 是否为质数1做出判定。 算法分析:根据质数的定义,很容易设计出下面的步骤:

第一步:判断n 是否等于2,若n=2,则n 是质数;若n>2,则执行第二步。

第二步:依次从2至(n-1)检验是不是n 的因数,即整除n 的数,若有这样的数,则n 不是质数;若没有这样的数,则n 是质数。

这是判断一个大于1的整数n 是否为质数的最基本算法。

例2 用二分法设计一个求议程x 2–2=0的近似根的算法。

算法分析:回顾二分法解方程的过程,并假设所求近似根与准确解的差的绝对值不超过0.005,则不难设计出以下步骤:

第一步:令f(x)=x 2–2。因为f(1)<0,f(2)>0,所以设x 1=1,x 2=2。

第二步:令m=(x 1+x 2)/2,判断f(m)是否为0,若则,则m 为所长;若否,则继续判断f(x 1)·f(m)大于0还是小于0。

第三步:若f(x 1)·f(m)>0,则令x 1=m ;否则,令x 2=m 。

第四步:判断|x 1–x 2|<0.005是否成立?若是,则x 1、x 2之间的任意取值均为满足条件的近似根;若否,则返回第二步。

小结:算法具有以下特性:(1)有穷性;(2)确定性;(3)顺序性;(4)不惟一性;(5)普遍性

典例剖析:

1、基本概念题 x-2y=-1,①

例3 写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算法

2x+y=1②

解:第一步,②-①×2得5y=3;③

第二步,解③得y=3/5;

第三步,将y=3/5代入①,得x=1/5

学生做一做:对于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说,上述步骤应该怎样进一步完善?

老师评一评:本题的算法是由加减消元法求解的,这个算法也适合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下面写出求方程组)0(002121222111≠-??

?=++=++A B B A C y B x A C y B x A 的解的算法: 第一步:②×A 1-①×A 2,得(A 1B 2-A 2B 1)y+A 1C 2-A 2C 1=0;③ 第二步:解③,得12212212B A B A C A C A y --=; 第三步:将12212212B A B A C A C A y --=代入①,得1

2212112B A B A C B C B x -+-=。 此时我们得到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公式,利用此公司可得到倒2的另一个算法:

第一步:取A 1=1,B 1=-2,C 1=1,A 2=2,B 2=1,C 2=-1;

第二步:计算12212112B A B A C B C B x -+-=与1

2212212B A B A C A C A y --= 第三步:输出运算结果。 可见利用上述算法,更加有利于上机执行与操作。

基础知识应用题

例4 写出一个求有限整数列中的最大值的算法。

解:算法如下。

S1 先假定序列中的第一个整数为“最大值”。

S2 将序列中的下一个整数值与“最大值”比较,如果它大于此“最大值”,这时你就假定“最大值”是这个整数。

S3 如果序列中还有其他整数,重复S2。

S4 在序列中一直到没有可比的数为止,这时假定的“最大值”就是这个序列中的最大值。

学生做一做写出对任意3个整数a,b,c求出最大值的算法。

老师评一评在例2中我们是用自然语言来描述算法的,下面我们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本题的算法。

S1 max=a

S2 如果b>max, 则max=b.

S3 如果C>max, 则max=c.

S4 max就是a,b,c中的最大值。

综合应用题

例5 写出求1+2+3+4+5+6的一个算法。

分析:可以按逐一相加的程序进行,也可以利用公式1+2+…+n=

2)1

(+

n

n

进行,也可以根据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过程。

解:算法1:

S1:计算1+2得到3;

S2:将第一步中的运算结果3与3相加得到6;

S3:将第二步中的运算结果6与4相加得到10;

S4:将第三步中的运算结果10与5相加得到15;

S5:将第四步中的运算结果15与6相加得到21。

算法2:

S1:取n=6;

S2:计算

2)1

(+

n

n

S3:输出运算结果。

算法3:

S1:将原式变形为(1+6)+(2+5)+(3+4)=3×7;S2:计算3×7;

S3:输出运算结果。

小结:算法1是最原始的方法,最为繁琐,步骤较多,当加数较大时,比如1+2+3+…+10000,再用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算法2与算法3都是比较简单的算法,但比较而言,算法2最为简单,且易于在计算机上执行操作。

学生做一做求1×3×5×7×9×11的值,写出其算法。

老师评一评算法1;第一步,先求1×3,得到结果3;

第二步,将第一步所得结果3再乘以5,得到结果15;

第三步,再将15乘以7,得到结果105;

第四步,再将105乘以9,得到945;

第五步,再将945乘以11,得到10395,即是最后结果。

算法2:用P表示被乘数,i表示乘数。

S1 使P=1。

S2 使i=3

S3 使P=P×i

S4 使i=i+2

S5 若i≤11,则返回到S3继续执行;否则算法结束。

小结由于计算机动是高速计算的自动机器,实现循环的语句。因此,上述算法2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在计算机上能够实现的较好的算法。在上面的算法中,S3,S4,S5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每经过一次循环之后,变量P、i的值都发生了变化,并且生循环一次之后都要在步骤S5对i的值进行检验,一旦发现i的值大于11时,立即停止循环,同时输出最后一个P的值,对于循环结构的详细情况,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介绍。

4、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了算法的概念,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步骤,平时列论我们做什么事都离不开算法,算法的描述可以用自然语言,也可以用数学语言。

例如,某同学要在下午到体育馆参加比赛,比赛下午2时开始,请写出该同学从家里发到比赛地的算法。

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可写为

(1)1:00从家出发到公共汽车站

(2)1:10上公共汽车

(3)1:40到达体育馆

(4)1:45做准备活动。

(5)2:00比赛开始。

若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可写为:

S1 1:00从家出发到公共汽车站

S2 1:10上公共汽车

S3 1:40到达体育馆

S4 1:45做准备活动

S5 2:00比赛开始

大家从中要以看出,实际上两种写法无本质区别,但我们在书写时应尽量用教学语言来描述,它的优越性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体会到。

5、自我评价

1、写出解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的一个算法。

2、写出求1至1000的正数中的3倍数的一个算法(打印结果)

6、评价标准

1、解:算法如下

S1 计算△=b 2-4ac

S2 如果△〈0,则方程无解;否则x1=

S3 输出计算结果x1,x2或无解信息。

2、解:算法如下:

S1 使i=1

S2 i 被3除,得余数r

S3 如果r=0,则打印i ,否则不打印

S4 使i=i+1

S5 若i ≤1000,则返回到S2继续执行,否则算法结束。

7、作业:1、写出解不等式x 2-2x -3<0的一个算法。

解:第一步:x 2-2x -3=0的两根是x 1=3,x 2=-1。

第二步:由x 2-2x -3<0可知不等式的解集为{x | -1

评注:该题的解法具有一般性,下面给出形如ax 2+bx +c >0的不等式的解的步骤(为方便,我们设a >0)如下:

第一步:计算△= ac b 42-;

第二步:若△>0,示出方程两根a

ac b b x 2422

,1-±-=(设x 1>x 2),则不等式解集为{x | x >x 1或x

b 2-

≠}; 第四步:若△<0,则不等式的解集为R 。 2、求过P(a 1,b 1)、Q(a 2,b 2)两点的直线斜率有如下的算法:

第一步:取x 1= a 1,y 1= b 1,x 2= a 2,y 1= b 2;

第二步:若x 1= x 2;

第三步:输出斜率不存在;

第四步:若x 1≠x 2;

第五步:计算1

212x x y y k --=

; 第六步:输出结果。 3、写出求过两点M(-2,-1)、N(2,3)的直线与坐标轴围成面积的一个算法。

解:算法:第一步:取x 1=-2,y 1=-1,x 2=2,y 2=3; 第二步:计算

1

21121x x x x y y y y --=--; 第三步:在第二步结果中令x =0得到y 的值m ,得直线与y 轴交点(0,m);

第四步:在第二步结果中令y =0得到x 的值n ,得直线与x 轴交点(n,0); 第五步:计算S=||||2

1n m ?; 第六步:输出运算结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目标是了解算法的概念,重点是掌握算法的特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总体感觉不是很难,只是算法的书写步骤较为繁琐,所以要求学生要寻求最简便的算法。

AI人工智能的几种常用算法概念

一、粒子群算法 粒子群算法,也称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缩写为PSO,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进化算法((Evolu2tionary Algorithm - EA)。PSO 算法属于进化算法的一种,和遗传算法相似,它也是从随机解出发,通过迭代寻找最优解,它也是通过适应度来评价解的品质,但它比遗传算法规则更为简单,它没有遗传算法的交叉(Crossover) 和变异(Mutation) 操作,它通过追随当前搜索到的最优值来寻找全局最优。这种算法以其实现容易、精度高、收敛快等优点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并且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展示了其优越性。 优化问题是工业设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许多问题最后都可以归结为优化问题.为了解决各种各样的优化问题,人们提出了许多优化算法,比较著名的有爬山法、遗传算法等.优化问题有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要求寻找全局最小点,二是要求有较高的收敛速度.爬山法精度较高,但是易于陷入局部极小.遗传算法属于进化算法(EvolutionaryAlgorithms)的一种,它通过模仿自然界的选择与遗传的机理来寻找最优解.遗传算法有三个基本算子:选择、交叉和变异.但是遗传算法的编程实现比较复杂,首先需要对问题进行编码,找到最优解之后还需要对问题进行解码,另外三个算子的实现也有许多参数,如交叉率和变异率,并且这些参数的选择严重影响解的品质,而目前这些参数的选择大部分是依靠经验.1995年Eberhart博士和kennedy博士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粒子群优化(ParticalSwarmOptimization-PSO)算法.这种算法以其实现容易、精度高、收敛快等优点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并且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展示了其优越性. 粒子群优化(ParticalSwarmOptimization-PSO)算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进化算法(Evolu2tionaryAlgorithm-EA).PSO算法属于进化算法的一种,和遗传算法相似,它也是从随机解出发,通过迭代寻找最优解,它也是通过适应度来评价

数学111算法的概念文字资料1素材新人教b版必修3

1.1.1 算法的概念 算法是指完成一个任务所需要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也就是说给定初始状态或 输入数据,经过计算机程序的有限次运算,能够得出所要求或期望的终止状态或输出数据。 算法常常含有重复的步骤和一些比较或逻辑判断。如果一个算法有缺陷,或不适合于某个问题,执行这个算法将不会解决这个问题。不同的算法可能用不同的时间、空间或效率来完成同样的任务。一个算法的优劣可以用空间复杂度与时间复杂度来衡量。 〖算法的历史〗 “算法” (algorithm)来自于9世纪波斯数学家比阿勒?霍瓦里松的名字al-Khwarizmi ,比阿勒?霍瓦里松在数学上提出了算法这个概念。“算法”原为"algorism",意思是阿拉伯数字的运算法则,在18世纪演变为"algorithm" 第一次编写算法是Ada Byron于1842年为巴贝奇分析机编写求解解伯努利方程的程序,因此Ada Byron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员。因为巴贝奇(Charles Babbage)未能完成他的巴贝奇分析机,这个算法未能在巴贝奇分析机上执行。因为"well-defined procedure" 缺少数学上精确的定义,19世纪和 20世纪早期的数学家、逻辑学家在定义算法上出现了困难。20世纪的英国数学 家图灵提出了著名的图灵论题,并提出一种假想的计算机的抽象模型,这个模型被称为图灵机。图灵机的出现解决了算法定义的难题,图灵的思想对算法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算法的特征〗 一个算法应该具有以下五个重要的特征:

有穷性:一个算法必须保证执行有限步之后结束; 确切性:算法的每一步骤必须有确切的定义; 输入:一个算法有0个或多个输入,以刻画运算对象的初始情况,所谓0 个输入是指算法本身定除了初始条件; 输出:一个算法有一个或多个输出,以反映对输入数据加工后的结果。没 有输出的算法是毫无意义的; 可行性:算法原则上能够精确地运行,而且人们用笔和纸做有限次运算后即可完成。 〖形式化算法〗 算法是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本质,因为计算机程序本质上是一个算法来告诉计算机确切的步骤来执行一个指定的任务,如计算职工的薪水或打印学生的成绩单。一般地,当算法在处理信息时,会从输入设备或数据的存储地址读取数据,把结果写入输出设备或某个存储地址供以后再调用。 〖算法的实现〗 算法不单单可以用计算机程序来实现,也可以在神经网络、电路或者机械设备 上实现。 ?例子 这是算法的一个简单的例子。 我们有一串随机数列。我们的目的是找到这个数列中最大的数。如果将数列中 的每一个数字看成是一颗豆子的大小,可以将下面的算法形象地称为“捡豆 子”:

算法的概念的教学设计说明

算法的概念的教学设计 杭二中分校海玲 一.容和容解析 算法是规则系统一种循序渐进解决问题的过程,尤指一种为在有限步骤解决问题而建立的可重复应用的计算过程。(概念的涵广义) 在数学中,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现在,算法通常可以编成计算机程序,让计算机执行并解决问题。(概念的涵狭义) 算法概念这一节,立足于用自然语言描述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明确顺序,是实现用程序框图、程序语言的表示方式的基础。(容及在本章的地位) 算法的思想方法几乎贯穿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所有章节,如解三角形、数学归纳法、数学建模等.本节的容能为以后学习本章程序框图、基本算法语句以及选修1-2第四章“框图”容奠定基础.由于程序框图体现的是算法的思想,故其思想方法可运用到数学的各个领域之中.(在学科中地位)算法也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算法是连接人和计算机的纽带。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需要算法。首先研究解决问题的算法的自然语言表达,再把算法转化为程序,所以本节课学习用自然语言进行算法设计是使用计算机解决具体问题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体现其应用性)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本节课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与步骤的分析,让学生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具体目标为: 1.要求学生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 2.在分析实例的基础上了解算法的基本特征。 3.能够用自然语言描述一些具体问题的算法。 本节课教学重点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算法思想,会用自然语言表达一些具体问题的算法.三.教学问题诊断 本节算法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生活中很多问题是按照指定的要求一步步解决的;小学的四则混合运算所遵循的先乘除、后加减的规则,括号的处理规则等,都是学生最初接触到的算法实例。初中学习的方程组的解法等,也是算法的典型体现。高中学习的必修1中求函数零点的二分法的解题步骤、必修5中线性规划的解题规律等更成了算法的经典问题。还有数列的求和、质数的判定、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等,都涉及到算法。同时,在其他学科、甚至生活中也离不开算法。 算法的实质是将人的思维过程处理成计算机能够一步一步执行的步骤,进而转化为一步一步执行的程序。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学生以往有一些经验,如教师对某些题型总结的较为固定的解题步骤。不过这种经验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升华。只有在完整地学习了算法后,学生才能把这些知识提升到新的高度来认识。算法是对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构造性的描述。算法并不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容。教学难点是对算法概念的理解和对算法的描述,尤其是对循环问题的递归语言表达,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更加难以掌握。 教师可以首先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生动有趣的例子帮助学生了解算法的含义,明白算法是规则系统一种循序渐进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之下回顾特殊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自然展示求解的“步骤”,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白算法是在有限步骤解决问题而建立的可重复应用的计算过程,并能够编成计算机可以执行的程序让计算机执行并解决问题的。 在建立了算法的概念以后,教师可以通过进一步介绍学生熟悉的例子,并尝试着让学生自己举算法的例子,帮助学生进一步领会算法的思想。 接着通过例1和例2设计算法,帮助学生学会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质数的判断是学生小学就

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基础(一)

第27讲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基础(一)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掌握逐步求精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初步掌握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的内涵,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 逐步求精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算法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算法的复杂度。 教学内容 程序设计的风格 结构化程序设计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算法的基本概念 算法的复杂度 教学时间 1学时 7.1 程序设计概述 7.1.1程序设计的风格 1.程序设计风格 程序设计风格是指编写程序时所表现出的特点、习惯和逻辑思路。 程序设计的风格总体而言应该强调简单和清晰,程序必须是可以理解的。 主导的程序设计风格:“清晰第一,效率第二” 。 2.良好程序设计风格 (1)源程序文档化 ①符号名的命名 见名知意 名字不宜太长 不要使用相似的名字 不要使用关键字做标识符 同一个名字不要有多种含义 ②程序注释 序言性注释: 通常位于每个程序的开头部分,它给出程序的整体说明。主要描述内容包括:程序标题、程序功能说明、主要算法、接口说明、程序位置、开发简历、程序设计者、复审者、复审日期、修改日期等。 功能性注释: 一般嵌在源程序体之中,主要描述其后的语句或程序做什么。 ③视觉组织 在程序中利用空格、空行、缩进等技巧使程序层次清晰。 (2)数据说明的方法 ①数据说明的次序规范化:数据说明次序固定,便程序理解、阅读和维护,可以使 数据的属性容易查找,也有利于测试、排错和维护。 ②说明语句中变量安排有序化:当一个说明语句说明多个变量时,变量按照字母顺 序排序为好。

③使用注释来说明复杂数据的结构。 ④显式地说明一切变量。 (3)语句的结构 ①在一行内只写一条语句。 ②程序编写应优先考虑清晰性,除非对效率有特殊要求,即清晰第一,效率第二。 ③首先要保证程序正确,然后才要求提高速度。 ④避免使用临时变量而使程序的可读性下降。 ⑤避免采用复杂的条件语句和不必要的转移,尽量使用库函数。 ⑥数据结构要有利于程序的简化,程序要模块化,且要尽量使模块功能单一化,利 用信息隐蔽,确保每一个模块的独立性。 ⑦尽量只采用3种基本控制结构来编写程序。 (4)输入和输出 ①对所有的输入数据都要检验数据的合法性以及检查输入项的各种重要组合的合理 性。 ②输入格式要简单,以使输入的步骤和操作尽可能简单。 ③输入数据时,应允许使用自由格式和缺省值。 ④输入一批数据时,最好使用输入结束标志。 ⑤以交互式方式输入、输出数据时,要在屏幕上有明确的提示符,数据输入结束时, 应在屏幕上给出状态信息。 ⑥当程序设计语言对输入格式有严格要求时,应保持输入格式与输入语句的一致性; 给所有的输出加注释,并设计良好的输出报表格式。 7.1.2 结构化程序设计 1.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原则 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模块化、限制使用GOTO语句。 (1)自顶向下 先总体,后细节;先全局目标,后局部目标。 (2)逐步求精 设计一些子目标作为过渡,逐步细化。 (3)模块化 把程序要解决的总目标分解为分目标,再进一步分解为具体的小目标,把每个小目标称为一个模块。 (4)限制使用GOTO语句 使用GOTO语句有时会使程序执行效率较高,但也容易造成程序混乱,程序不易理解、不易排错、不易维护,因而要尽量限制使用GOTO语句。 2.结构化程序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结构化程序的基本结构只有3种:顺序、选择和循环 (1)顺序结构 如图7-1所示,顺序结构是顺序执行结构。所谓顺序执行,就是按照程序语句行的自然 图7-1 顺序结构

11算法的概念

1.1算法的概念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通过生活实例感官认识算法,通过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初步了解高斯消 去法的思想并初步认识和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及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案例的过程,发展对具体问题的过程与步骤的分析能力,发展从 具体问题中提炼算法思想的能力,发展有条理地清晰地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讨算法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情感。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根据求解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与步骤,体会算法和算法的基本思想。 2.难点:算法分析与可行性 三,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 采用先整体感悟再模仿后亲历操作的教学思路。通过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学中适时点拨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启发学生通过主动思考、动手操作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接受,进而完成知识的内化。 根据学情分析,我设计了如下6个层次的学法:①创设情境—引入概念;②观察归纳—形成概念;③讨论研究—深化概念;④及时训练—巩固新知;⑤总结反思—提高认识;⑥任务后延—自主探究。 四,教学过程: ⑴创设问题情景: 请研究解决下面的几个问题: 问题1:汉诺塔问题:如图三根柱子,甲柱上从大到小放置了三个圆环A、B、C,现在要将这三个圆环移至乙柱,也要从大到小放置。要求一次移动一个,移动过程中,大圆环不能放于小圆环上,如何移动? (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移动方法与策略如下 S1将C环移至乙柱; S2将B环移至丙柱; S3将C环移至丙柱; S4将A环移至乙柱; S5将C环移至甲柱; S6将B环移至乙柱; S7将C环移至乙柱。 问题2:两个大人和两个小孩一起渡河,渡口只有一条小船,每次只能渡1 个大人或两个小孩,他们四人都会划船,但都不会游泳。试问他们怎样渡过河去?请写出一个渡河

算法与程序设计(教科版)教案

算法与程序设计(教科版)教案 1-1节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算法、穷举法、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等概念。 (2)让学生知道对现实问题的自然语言的描述,特别是类似程序设计语言的自然语言描述。 (3)让学生理解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这一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认识其在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的作用。 2、方法与过程 (1)培养学生发现旧知识的规律、方法和步骤,并把它运用到新知识中去的能力。 (2)培养学生调试程序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讨论、观摩、交流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韩信点兵”这个富有生动情节的实例和探究、讲授、观摩、交流等环节,让学生体验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二、重点难点 本节的重点用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分析问题、设计算法、和上机调试程序等步骤。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分析问题、设计算法也是本节的难点。 三、教学环境 1、教材处理 教学内容选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2003年4月版)中信息技术部分的选修模块1“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一章的第一课“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材选用《广东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一: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三章第一节,建议“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在高中一年级下学期或高中二年级开设。 根据2003年4月版《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的阐述,“算法与程序设计”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的选修模块之1,它的前导课程是信息技术的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学生在“信息技术基础”模块里已经学习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掌握了启动程序、窗口操作和文字编辑等基础知识。学生可以利用上述的基础知识,用于本节课的启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环境,输入程序代码,运行程序等操作。本节课“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的第一节课,上好这节课是使学生能否学好“算法与程序设计”这一模块的关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认识其在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也是后续课程如模块化程序设计、各种算法设计等课程的基础。 让学生在人工解题中发现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等步骤,并把它应用到用计算机解决问题中去,这是构建主义中知识迁移的方法。本节课还采用了探究、讲授、观摩、交流、阅读材料等多种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的方法。 2、预备知识 本节课相联系的旧知识是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中鼠标、键盘操作,启动、关闭程序,窗口、菜单操作和文字编辑等基础知识,还有解决数学问题的步骤等知识。 3、硬件要求

算法的概念教学设计

算法的概念教案 人教A版必修3-1.1.1 授课教师:桂鹏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算法的含义和概念,了解算法的概括性、逻辑性、有穷性、不惟一性和普遍性等特征。 (2)初步了解消去法的思想。 (3)体会算法的思想,能说明解决简单问题的算法步骤。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算法的含义、概念及特征。 教学难点: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算法语言。 【辅助工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概念引入 一个人带三只狼和三只羚羊过河,只有一条船,同船可以容纳一个人和两只动物.没有人在的时候,如果狼的数量不少于羚羊的数量,狼就会吃掉羚羊.请设计过河的算法。 解:算法或步骤如下: S1 人带两只狼过河; S2 人自己返回; S3 人带一只羚羊过河; S4 人带两只狼返回; S5 人带两只羚羊过河; S6 人自己返回; S7 人带两只狼过河; S8 人自己返回; S9 人带一只狼过河. 算法(algorithm)一词源于算术(algorism),即算术方法,是指一个由已知推求未知的运算过程。后来,人们把它推广到一般,把进行某一工作的方法和步骤称为算法。 广义地说,算法就是做某一件事的步骤或程序。菜谱是做菜肴的算法,洗衣机的使用说明书是操作洗衣机的算法,歌谱是一首歌曲的算法。在数学中,主要研究计算机能实现的算法,即按照某种机械程序步骤一定可以得到结果的解决问题的程序。比如解方程的算法、函数求值的算法、作图的算法,等等。 二、新知探究 处理方式 【问题1】 请同学们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x-2y=-1, ① 2x+y=1, ② 求解过程,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步骤: 第一步:②-①×2,得 5y=3; 第二步:解③得y=3/5; 第三步:将y=3/5代入①,得x=1/5; 第四步:得到方程组的解为 从特殊到一半,若上式的数字用字母代替会如何? 【问题2】 对于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其中a 1b 2-a 2b 1≠0,设计一个算法。 第一步:④×b 2-⑤×b 1,得(a 1b 2-a 2b 1)x=b 2c 1- b 1c 2, ⑥ 第二步:解⑥,得 .b 1 2212112b a b a c b c x --= 第三步:,⑤×a1-④×a2,得(a 1b 2-a 2b 1)y=a 1c 2- a 2c 1. ⑦ 第四步:解⑦,得1 2211221b a b a c a c a y --=. 第五步:得到方程组的解为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出算法的概念: 总结:这一例子体现算法具有通用性。在数学中,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 在数学中,现代意义的“算法”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的程序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 x=1/5, y=3/5. . b 1 2212 112b a b a c b c x --= 1 2211221b a b a c a c a y --=

空间集合概念与数学及合概念之差异

一、空間集合概念與數學及合概念之差異 對於在數學的領域而言,其集合概念,如下圖A、B兩區域之間的關係所示: 然而對於空間的概念而言,原理上是相同的,然而當以空間屬性表進行操作時,其參數設定與數學的概念上有些差異,以下就向量圖層之面圖層進行解說

1.面圖層 由上圖可以看到,若以數學交集(and)觀念套用至空間概念,結果為空集合。由上圖可以看到,若以數學聯集(or) 觀念套用至空間概念,此結果為交集。 以Not(A and B)的方式做空間屬性選 由上圖可以看到,若以數學Not(A and 觀念套用至空間概念,結果為空間中A and B的差集合(即選取A、B、C)。 以Not(A or B)的方式做空間屬性選 由上圖可以看到,若以數學Not(A orB)觀念套用至空間概念,結果為空間中or B的差集合(即只選取C)。 以A not B的方式做空間屬性選擇其結果出現錯誤。

二、以MOVING WINDOW找出土地變遷 在影像的應用方面,有些遙感影像的視覺效果較差,例如對比度不夠、影像模糊;有些影像總體視覺效果較好,但對所需要的訊息,如特徵物不夠突出;有些影像波段多數據量大,但各波段的訊息量存在一定的相關性,造成進一步的處理造成困難。為解決上述問題,需要對影像進行影像增揚處理。通過影像增揚技術,改善影像品質、提高影像視覺效果、突顯所需要的訊息、壓縮影像數據量,為進一步的影像分析判讀做好預處理工作。 影像增揚的主要目的有:改變影像的灰度等級,提高影像對比度;消除邊緣和噪聲,平滑影像;突出邊緣或線狀地物;銳化影像;合成彩色影像;壓縮影像數據量;突出主要訊息等。 影像增揚的方法主要可分為空間域增揚和頻率域增揚兩種方法。空間域增揚是通過改變單個像元與相鄰像元的灰度值來增揚影像;而頻率域增揚是對影像進行傅里葉變換,然後對變換後的頻率域影像的頻譜進行修改,達到增揚的目的。 Moving Window的概念主要是建構於空間域增揚的概念之中,透過Moving Window的方式改變單個校園與鄰近像元之間的灰度值,達到影像特徵霧灰度值增揚的目的。 對於影像中的任一像元( x ,y ),距離該像元p個或q個單位的像元皆叫做該像元的鄰域。以33 ?矩陣來說明,此Window範圍關係如下所示。 ※像元間的鄰近關係示意圖 像元位置在(1,) x y-稱為像元(,) x y+、(,1) x y的四正交+、(1,) x y x y -、(,1) 鄰域,像元位置在(1,1) -+、(1,1) x y --稱為像元 x y +-、(1,1) x y ++、(1,1) x y x y的四對角鄰域,此八個像元合稱為像元(,) x y的八鄰域。 (,) Window在運算時的方向為由左至右,由上至下,每次將計算結果賦予中心像元,移動後重新計算至下一個像元,並將結果賦予下一個中心像元。於計算時,可在影像的最外側的行與列分別加上與原影像相同的行與列,運算完成後再予以去除,以免漏掉邊緣的行列像元。而不管使用何種型式之線性濾波器,其基本方法是求遮罩係數和影像中遮罩下特定位置上像元灰度乘積之和。 常用的濾波方法為,低通空間濾波與中值濾波。低通空間濾波又稱均化濾波或平滑濾波,此濾波器會使信號變化變得較平緩,強化變化平緩的部份(低頻成

版高中数学第一章算法初步111算法的概念学案新人教B版必修3

1.1.1 算法的概念 学习目标 1.了解算法的含义.2.了解算法的思想.3.会用自然语言描述一些具体问题的算法. 知识点一算法的概念 思考1 有一碗酱油,一碗醋和一个空碗.现要把两碗盛的物品交换过来,试用自然语言表述你的操作办法. 思考2 某笑话有这样一个问题:把大象装进冰箱总共分几步?答案是分三步.第一步:把冰箱门打开;第二步:把大象装进去;第三步:把冰箱门关上.这是一个算法吗? 梳理算法概念 知识点二算法的特征 思考1 设想一下电脑程序需要计算无限多步,会怎么样? 思考2 算法与一般意义上具体问题的解法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梳理算法的五个特征 (1)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是________的,它应在有限步操作之后停止. (2)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应该是________的,并且能有效地执行且得到确定的结果,而不是模棱两可的. (3)逻辑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个明确的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完成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而且每一步都是正确无误的,从而组成具有很强逻辑性的____________. (4)普遍性:一个确定的算法,应该能够解决一类问题. (5)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算法不一定只有唯一的一个,也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特别提醒:判断一个问题是不是算法,关键是明确算法的含义及算法的特征. 知识点三算法的设计要求及描述 思考1 求解某一个问题的算法是不是唯一的? 思考2 任何问题都可以设计算法解决吗? 梳理 1.算法的设计要求 (1)写出的算法,必须能解决一类问题,并且能够重复使用. (2)要使算法尽量简单、通俗易懂. (3)要保证算法正确,且计算机能够执行. 2.算法的描述 描述算法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常用的有自然语言、框图(流程图)、程序设计语言等.(1)自然语言 自然语言就是人们日常使用的语言,可以是汉语、英语或数学语言等,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当算法中的操作步骤按顺序执行时比较容易理解,缺点是如果算法中包含判断和转向,并且操作步骤较多时,就不那么直观清晰了. (2)框图(流程图) 所谓框图,就是指用规定的__________________来描述算法(这在下一节中将学习).用框图描述算法,具有直观、结构清晰、条理分明、通俗易懂、便于检查、修改及交流等优点.

111集合的概念1

1.1.1集合的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选择集合不同的语言形式描述具体的问题,提高语言转换和抽象概括能力,树立用集合语言表示数学内容的意识. 2.了解集合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掌握常用数集及其专用符号,并能够用其解决有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15日8点,高一年级学生到操场集合进行军训.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 二、提出问题 ①请我们班的全体女生起立!接下来问:“咱班的所有女生能不能构成一个集合啊?” ②下面请班上身高在1.75以上的男生起立!他们能不能构成一个集合啊? ③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东西能构成集合,比如新华字典里所有的汉字可以构成一个集合等等.那么,大家能不能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呢?请你给出集合的含义. ④如果用A表示高一(3)班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用a表示高一(3)班的一位同学,b是高一 (4)班的一位同学,那么a、b与集合A分别有什么关系?由此看见元素与集合之间有什么关系? ⑤世界上最高的山能不能构成一个集合? ⑥世界上的高山能不能构成一个集合? ⑦问题⑥说明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什么性质? ⑧由实数1、2、3、1组成的集合有几个元素? ⑨问题⑧说明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什么性质? ⑩由实数1、2、3组成的集合记为M,由实数3、1、2组成的集合记为N,这两个集合中的元素相同吗?这说明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什么性质?由此类比实数相等,你发现集合有什么结论? 讨论结果: ①能. ②能. ③我们把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那么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 ④a是集合A的元素,b不是集合A的元素.学生得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两种:属于和不属于. ⑤能,是珠穆朗玛峰. ⑥不能. ⑦确定性.给定的集合,它的元素必须是明确的,即任何一个元素要么在这个集合中,要么不在这个集合中,这就是集合的确定性. ⑧3个. ⑨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这就是

1.1.1算法的概念(练习题)

1.1.1算法的概念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算法就是某个问题的解题过程 B .算法执行后可以产生不同的结论 C .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算法不同所得的结果不同 D .算法执行步骤的次数不可以很大,否则无法实施 2.阅读下列算法. S1 输入n ; S2 判断n 是否是2,若n =2,则n 满足条件;若n >2,则执行S3; S3 依次检验从2到n -1的整数能不能整除n ,若不能整除n ,满足条件. 满足上述条件的数是( ) A .质数 B .奇数 C .偶数 D .4的倍数 3.对于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 a 1x + b 1y + c 1=0, a 2x + b 2y + c 2=0.在写此方程组解的算法时,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 ) A .a 1≠0 B .a 2≠0 C .a 1b 1-a 2b 2≠0 D .a 1b 2-a 2b 1≠0 4.指出下列哪个不是算法( ) A .解方程2x -6=0的过程是移项和系数化为1 B .从济南到温哥华要先乘火车到北京,再转乘飞机 C .解方程2x 2+x -1=0 D .利用公式S =πr 2计算半径为3的圆的面积时,计算π×32 5.下列语句表达中是算法的有( ) ①利用公式S =1 2ah 计算底为1,高为2的三角形的面积; ②1 2 x >2x +4; ③求M (1,2)与N (-3,-5)两点连线的方程,可先求MN 的斜率,再利用点斜式

方程求得. A.①③B.②③ C.①②D.③ 6.有一堆形状大小相同的珠子,其中只有一粒重量比其他的轻,某同学利用科学的算法,最多两次利用天平找出了这颗最轻的珠子,则这堆珠子最多的粒数是( ) A.4 B.5 C.6 D.7 7.下列对算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算法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对一类问题都有效(而不是个别问题) B.算法要求是一步步执行,每一步都能得到唯一的结果 C.算法一般是机械的,有时要进行大量重复的计算,它的优点是一种通法D.任何问题都可以用算法来解决 8.算法的有限性是指( ) A.算法的步骤必须有限 B.算法的最后必须包括输出 C.算法中每个操作步骤都是可执行的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9.早上起床到出门需洗脸刷牙(5 min),刷水壶(2 min),烧水(8 min),泡面(3 min),吃饭(10 min),听广播(8 min)几个步骤.下列选项中最好的一种算法为( ) A.S1洗脸刷牙、S2刷水壶、S3烧水、S4泡面、S5吃饭、S6听广播 B.S1刷水壶、S2烧水的同时洗脸刷牙、S3泡面、S4吃饭、S5听广播 C.S1刷水壶、S2烧水的同时洗脸刷牙、S3泡面、S4吃饭的同时听广播 D.S1吃饭的同时听广播、S2泡面、S3浇水的同时洗脸刷牙、S4刷水壶 二、填空题 10.写出解方程2x+3=0的算法步骤: S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算法与程序设计》VB教案

1-1节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算法、穷举法、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等概念。 (2)让学生知道对现实问题的自然语言的描述,特别是类似程序设计语言的自然语言描述。 (3)让学生理解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这一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认识其在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的作用。 2、方法与过程 (1)培养学生发现旧知识的规律、方法和步骤,并把它运用到新知识中去的能力。 (2)培养学生调试程序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讨论、观摩、交流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韩信点兵”这个富有生动情节的实例和探究、讲授、观摩、交流等环节,让学生体验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二、重点难点 本节的重点用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分析问题、设计算法、和上机调试程序等步骤。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分析问题、设计算法也是本节的难点。 三、教学环境 1、教材处理 教学内容选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2003年4月版)中信息技术部分的选修模块1“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一章的第一课“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材选用《广东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一: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三章第一节,建议“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在高中一年级下学期或高中二年级开设。 根据2003年4月版《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的阐述,“算法与程序设计”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的选修模块之1,它的前导课程是信息技术的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学生在“信息技术基础”模块里已经学习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掌握了启动程序、窗口操作和文字编辑等基础知识。学生可以利用上述的基础知识,用于本节课的启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环境,输入程序代码,运行程序等操作。本节课“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的第一节课,上好这节课是使学生能否学好“算法与程序设计”这一模块的关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认识其在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也是后续课程如模块化程序设计、各种算法设计等课程的基础。 让学生在人工解题中发现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等步骤,并把它应用到用计算机解决问题中去,这是构建主义中知识迁移的方法。本节课还采用了探究、讲授、观摩、交流、阅读材料等多种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的方法。 2、预备知识 本节课相联系的旧知识是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中鼠标、键盘操作,启动、关闭程序,窗口、菜单操作和文字编辑等基础知识,还有解决数学问题的步骤等知识。 3、硬件要求 可以进行屏幕广播的多媒体电脑室。教师自行设计制作的课件。准备《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活动表。 4、所需软件 学生机要安装VB6.0或以上版本。 5、所需课时 2课时(100分钟)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111(填空)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概念汇总

(填空)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概念汇总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1、()、()、()和()统称()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 )或只有( ),要( )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再算()。 4、在有括号算式里,要先算( ),再算( )。 5、0和()相乘都得0; 6、0除以()得0;()不能作除数。 7、组合成综合算式:12×3=36 240÷60=4 45×2=90 35÷7=5 25×4=100 100-90=10 36+5=41 100-98=2 综合算式:100-(45×2)12×3 + 35÷7 25×(240÷60)- 98 8、陷井题:15×4÷15×4(不等于1,正确等于16)14+6-14+6(不等于0,正确等于12) =60÷15×4 (先、再、最后)=20-14+6 (先、再、最后) =4×4 =6+6 =16 =12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 1、两个()交换位置,()不变,这叫做( ) 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不变,这叫做( )。 3、两个()交换位置,()不变,这叫做( )。 4、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不变,这叫做( )。 6、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 )。 7、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如:127-65-35=127-(65+35) 8、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如:490÷35÷2=490÷(35×2)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 减法运算性质乘法分配律 除法运算性质 5、在简便运算中常用的乘法式有:125×8=1000? 25×4=100? 50×2=100 15×2=30 6. 37+46+63=37+63+46 运用() (46+37)+63=46+(37+63)运用() 37+46+63+54=(37+63)+(46+54)运用() 25×23×4=25×4×6 运用() (23×25)×4=23×(25×4)运用()

算法与程序--教案(1)

第二课算法与程序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分析 算法的描述方法相对灵活,常用的描述算法的方法有自然语言、流程图和伪代码三种,对于小学生来说,会用前两种方法来描述算法即可。程序是算法在计算机上运行时的具体实现,它是指令的集合,需要利用某种具体的计算机语言来编写。本课主要让学生理解算法与程序的关系,并通过一个实例来体验Scratch程序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①通过一个算法的具体设计过程理解算法的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方法,并通过对比体验到两种方法各自的特点,培养学生使用条理化的算法描述自己解决问题过程的习惯。 ②通过体验一个Scratch程序使学生认识到程序的实质以及程序与算法的区别,消除对程序的神秘感,为以后进一步的程序设计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①算法的自然语言描述法及流程图描述法。 ②Scratch程序的特点。 (2)教学难点 程序的概念。

二、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好教材资源“课堂练习”中的“大鱼吃小鱼,sb2”。 重要说明:教材资源中所有的Scratch程序均有两个版本,其中扩展名为“sb”的程序适用于Seratch4,扩展名为“sb2”的程序适用于Scratch.2.0,教师与学生在使用时可自行选择合适的文件。 (二)过程设计 (1)新课导入(任务驱动) 完成活动一,分别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两种方式描述一个行程预案。参考方案: 自然语言描述: 如果不下雨,则 ①7:10在中学校门口集合完毕; ②7:20参加升旗仪式; ③7:50到报告厅听数学课(8:00-8:40); ④8:50到学校餐厅参观(30分钟); ⑤带队步行返回小学。 否则 ①15:30在中学校门口集合完毕; ②15:40到学校餐厅参观(30分钟); ③16:20到报告厅听特色校本课(16:30-17:10); ④17:20参加课外活动(17:20-18:00);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算法的概念》教案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中数学算法的概念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3 备课人授课时间 课题1.1.1算法的概念 课标要求 1.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2.掌握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2)能够用自然 语言叙述算法。(3)掌握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4)会 写出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5)会写出一个求有限整数 序列中的最大值的算法。 技能目标 通过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体会解方程的一般性步骤,从而 得到一个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这些步骤就是算法,不 同的问题有不同的算法。由于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同一个 问题也可能有多个算法,能模仿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 骤,写出一个求有限整数序列中的最大值的算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我们对计算机的算法语言有一个基本的 了解,明确算法的要求,认识到计算机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 各有力工具,进一步提高探索、认识世界的能力。 重点算法的含义、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判断一个数为质数的算法设计。 难点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算法语言,写出解决一类问题的算法。 教问题与情境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学过程及方法一.导入新课 思路1(情境导入) 一个人带着三只狼和三只羚羊过河,只有一条船,同船可容纳一个人和两只动物,没有人在的时候,如果狼的数量不少于羚羊的数量狼就会吃羚羊.该人如何将动物转移过河?请同学们写出解决问题的步骤,解决这一问题将要用到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算法 二.研探新知 探究(一):算法的概念 思考1:在初中,对于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你学过哪些方法? 思考2: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 () ? ? ? = + - = - 2 1 2 1 1 2 y x y x 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第一步,①+②×2,得 5x=1 . ③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1 河北武邑中学教师课时教案 教问题与情境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算法与程序框图知识讲解

算法与程序框图 【学习目标】 1.初步建立算法的概念; 2.让学生通过丰富的实例体会算法的思想; 3.让学生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究,初步了解算法的含义; 4.掌握程序框图的概念; 5.会用通用的图形符号表示算法,掌握算法的三个基本逻辑结构; 6.掌握画程序框图的基本规则,能正确画出程序框图. 【要点梳理】 要点一、算法的概念 1、算法的定义: 广义的算法是指完成某项工作的方法和步骤,那么我们可以说洗衣机的使用说明书是操作洗衣机的算法,菜谱是做菜的算法等等. 在数学中,现代意义的算法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的程序和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 2、算法的特征: (1)确定性:算法的每一步都应当做到准确无误、“不重不漏”.“不重”是指不是可有可无的、甚至无用的步骤,“不漏”是指缺少哪一步都无法完成任务. (2)逻辑性:算法从开始的“第一步”直到“最后一步”之间做到环环相扣,分工明确,“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后一步”是“前一步”的继续. (3)有穷性:算法要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当到达终止步骤时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有明确的结果,也就是说必须在有限步内完成任务,不能无限制的持续进行. (4)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算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3、设计算法的要求 (1)写出的算法,必须能解决一类问题(如:判断一个整数35是否为质数;求任意一个方程的近似解……),并且能够重复使用. (2)要使算法尽量简单、步骤尽量少. (3)要保证算法正确.且计算机能够执行,如:让计算机计算1×2×3×4×5是可以做到的. 4、算法的描述: (1)自然语言:自然语言就是人们日常使用的语言,可以是汉语、英语或数学语言等.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的优点是通俗易懂,当算法中的操作步骤都是顺序执行时比较容易理解.缺点是如果算法中包含判断和转向,并且操作步骤较多时,就不那么直观清晰了. (2)程序框图:所谓框图,就是指用规定的图形符号来描述算法,用框图描述算法具有直观、结构清晰、条理分明、通俗易懂、便于检查修改及交流等特点. (3)程序语言:算法最终可以通过程序的形式编写出来,并在计算机上执行. 要点诠释: 算法的特点:思路简单清晰,叙述复杂,步骤繁琐,计算量大,完全依靠人力难以完成,而这些恰恰就是计算机的特长,它能不厌其烦地完成枯燥的、重复的繁琐的工作,正因为这些,现代算法的作用之一就是使计算机代替人完成某些工作,这也是我们学习算法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实上,算法中出现的程序只是用基本的语句把程序的主要结构描述出来,与真正的程序还有差距,所以算法描述的许多程序并不能直接运行,要运行程序,还要把程序按照某种语言的严格要求重新改写才行. 要点二、程序框图 1、程序框图的概念:

111算法的概念教案

1.1.1算法的概念 教学目标: (1)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 (2)能够用自然语言叙述算法。 (3)掌握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 (4)会写出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算法的含义、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判断一个数为质数的算法设计。 难点: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算法语言。. 教学基本流程 (1)由生活实例发邮件和猜价格,体会算法思想。 (2)转到数学问题,,体会算法思想,设计自然语言算法。 (3)总结概括算法的概念和特征。 (4)两个例子巩固提高。 (5)反馈练习,课堂小结。 教学情景设计 一、新课引入 算筹、算盘、计算机等从古到今计算工具的变化,现了中国古代数学与现代计算机科学的联系,它们的基础都是“算法”。 算法这个名词虽然听起来很陌生,但它确是一个古老的概念。我们却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算法,如,做四则运算要先乘除后加减,从里往外脱括弧,竖式笔算等都是算法,至于乘法口诀、珠算口诀更是算法的具体体现。广义地说,算法

就是做某一件事的步骤或程序。现代科学研究的三大支柱是科学计算、科学实验、理论研究。算法的研究和应用正是本课程的主题! 二、问题设计 1、假如你的朋友不会发邮件,你能教他吗?,请你写出步骤。 (设计意图:让S从生活中的实例体会算法就是做某一件事的步骤或程序)第一步:打开电子信箱; 第二步:点击"写邮件"; 第三步:输入发送地址; 第四步:输入主题; 第五步:输入信件内容; 第六步;点击"发送邮件" 2、电视节目中,有一种有趣的“猜数”游戏:?现有一商品,价格在0到8000元之间,釆取怎样的策略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说出正确的答案呢? 第一步:报"4000"; 第二步:若答"高了",就报"2000";否则报"6000"; 第三步:重复第二步的报数方法,直至得到正确结果。 T点评: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按某种顺序执行的一系列操作。解决数学问题也常常如此。例如: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就可以按照某一程序进行操作;将上述程序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语言后,就能借助计算机极大地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因此探索解决问题的统一程序的思想是十分重要的,对一类问题的机械的、统一的求解程序就是算法。 3、面对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设计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怎样用数学语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