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浪儿童违法成因研究

流浪儿童违法成因研究

流浪儿童违法成因研究
流浪儿童违法成因研究

流浪儿童违法成因研究

在个案工作小组中我们的研究对象是流浪人口,在流浪人口这一大的群体下有这样一群少年,他们因各种原因失学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城市,或偷或抢或是在犯罪团伙的掌控下干着违法犯罪的行为。一群未满十八岁的孩子过着怎样的流浪生活,这不禁使我迫切地想要研究。

“今年1月份,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提出2006年全国综治工作八要点,其中把推进流浪儿童管理和救助问题、做好青少年群体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列为重点工作。近年来,流浪儿童的生存生活状况比较恶劣,大量调查表明,失学、失业、失管的这帮青少年群体已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危群体。”(摘自《西部法制报》2006年6月3日第004版)随着我国经济日新月异地发展,一些社会问题也不断严重。我国流浪儿童的违法犯罪行为早已引起中央的重视,并不断开展着各种活动来解决这一群体的犯罪率不断增高问题。流浪儿童与一般青少年具有很大的不同:家庭条件差;因流浪而无安全保障;经常受到社会不良分子的骚扰和胁迫等等。这些特殊的因素造成他们违法的比例远大于一般青少年。针对有违法行为的流浪儿童的救助和预防也不能简单地与一般流浪儿童救助工作同等对待。因此,对违法流浪少年儿童进行系统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好多学者专家也对流浪儿童的违法犯罪行为做了大量研究。作为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更有义务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下面我想就流浪儿童的违法行为的成因进行文献回顾。

首先应明确违法流浪儿童及违法流浪儿童的概念。

流浪少年儿童是指18 岁以下的离开家人或监护人在外游荡超过24 小时且无可靠生存保障并最终陷于困境的人。违法流浪少年儿童包括两部分,一是指实施了触犯我国刑法的行为,因其年龄不满14周岁,或虽满14周岁,但其情节轻微,尚不构成犯罪的流浪少年儿童;二

是指实施了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应受处罚的流浪少年儿童。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乔宏伟①在2006年4月的《平原大学学报》第二期中发表的为

《违法流浪少年儿童的矫治与回归》文章中写道流浪儿童违法犯罪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 家庭方面的原因

(1) 家庭贫困为少年儿童外出流浪、违法“创造了条件”;(2) 不良教养方式及家庭暴力导致少年儿童离家流浪,继而沾染恶习; (3) 家长对孩子疏于管教也会促使少年儿童流向社会,上犯罪的道路;(4) 离婚、单亲家庭是导致少年儿童外出流浪、违法的另一原因。

(二) 学校方面的原因

学校收费过高及不当教育方式把一部分少年儿童逼向流浪、违法的边缘。调查中反映的问题可以看到现在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三个问题,一是中小生的学习费用过高,二是学校的教育不合理,三是学校的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三)社区方面的原因

少年儿童与不良朋党的交往是他们违法的重要诱因。在有关数据中,有21. 4 %的流浪少年儿童是受朋友的怂恿而从事违法行为的。被访的违法流浪少年儿童中绝大多数在违法前曾与违法少年儿童交往过。

2007年11月张明锁②、乔宏伟、胡莹③三人共同在《学习论坛》第11期发表名为《违法流浪儿童的成因与社区矫治策略》,文中分析的流浪儿童违法犯罪的原因为以下内容:

1. 生存需求是流浪儿童违法的直接动因。由于流浪儿童四处流浪,生存问题紧迫,吃饱饭是这些流浪儿童每天的重要主题。要吃饭,但又没有劳动能力,他们就通过偷窃和抢夺等手段获取财物。在对B 学校的流浪儿童调查中, 33. 3%的流浪儿童回答,他们的违法动机是“为了填饱肚子”。说明“吃饭问题”是他们违法的最主要内部动因。

2. 流浪儿童与不良朋党的交往是他们违法的重要诱因。在对A、B 两校的调查中发现, 64. 5% 的学生都与违法儿童交往过。他们希望获得朋辈的认可,而被认可的方式就是“要讲义气、有事一起扛”或者“有能力”。拒绝伙伴的要求,意味着自己不够朋友,其后果可能是

现有伙伴的轻视以及落下“不够义气”的名声,这将严重影响他以后与同伴的交往。因此,这种情况下,流浪儿童为了得到朋辈的认可与友谊,为了让自己在朋友面前有面子,往往会

不计后果地加入到违法活动中去。

3. 种种家庭问题对儿童产生不良影响,成为他们走上违法道路的间接原因。家庭是儿童生活的基础环境,家庭对儿童性格、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流浪儿童中的大多数都来自有这样或那样问题的家庭。据调查,来自不完整家庭的违法流浪少年儿童在A 学校占有效数值的46. 3% ,在B学校中占有效数值的47. 6%。在有两次以上违法行为的流浪儿童中,来自不完整家庭的比例则达到了77. 8%。家庭暴力严重,也会扭曲孩子的人格,影响其健康成长。

4. 流浪儿童缺乏一定辨别力,容易受到不良思想观念的影响。流浪儿童在流浪过程中,生活经历复杂,见识或体验到很多社会的负面现象,容易受到坏人的胁迫或教唆,形成错误

的价值观。还有一部分流浪儿童由于贫富差距问题,产生心理不平衡,仅为了“摆阔气”而进行偷窃和抢夺等违法活动。

第一个文献原因的分析只是简单的从家庭、学校、社会这三方面进行分析,很片面笼统,没有考虑到儿童自身的原因,也没有考虑学校中同辈群体的问题。从研究者的角度看,这三点原因缺乏客观性,给读者的感觉好像只是笔者的主观臆断,并没有真实的反应这一现象的原因;从研究对象的角度看,这三点原因并没有普遍认同性。所以早期的对违法流浪儿童的成因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和可发展性。

对这两份文献比较不难发现,第二个文献对流浪儿童的违法成因的分析显然更全面了一些,并且每个原因后还有一个案例对其支持。

第二个文献中对第一个文献所缺少的儿童自身原因和同辈群体这两项内容进行了补充,并且提到了生存需求的诱因。的确,在马斯洛的五个需求层次中生存的需求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流浪儿童没有其他的生存本事,只能靠一些违法行为来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这就给那些犯罪团伙有机可乘。而且,第二个文献较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成因,在成因

后面还有一个案例进行对其的支持,这样更能说服读者,且能较准确客观地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文献二不仅从儿童最初出现违法犯罪行为分析了原因,也从他们流浪后为何出现了违法行为做出了分析。也就是说,儿童最初不一定是因为违法走上流浪这一道路,也许是因为一些其它原因出来流浪从而开始了违法犯罪。大多数情况下这两种原因是相辅相成的。

通过对文献的仔细阅读学习,我们可以看出现有关文献对违法流浪儿童的成因做了很认真的研究,并给我们举出了一些实例让我们得到了一些基本概念和命题。流浪儿童犯罪基本上属于“穷犯罪”, 其主要成因包括经济失衡、教育失当、家庭失和、控制失利。所以我觉得除了以上文献提到的原因还应具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学校中教师的原因。流浪儿童的价值观的形成是有问题的。在儿童的价值观培养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结合我国的公民义务及权利,进行利他主义及革命人生观的教育,使学生摆脱错误、庸俗的人生观,形成正确高尚的价值观。并且老师应成为儿童的榜样。流浪儿童多来自于一些偏远地区,这些地区的经济条件不好,所以师资力量也就达不到这个要求,这直接导致他们的价值观出现了问题,出现了违法犯罪的行为。

二、学校中儿童厌学的心理。上述文献对学校中可能导致儿童流浪犯罪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但我认为儿童本身的这种厌学心理,对学习的抵触也可能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

三、儿童早期社会化的失败。一个人只有得到了社会的接纳和认可之后,才能够形成稳定的自尊感和确立稳定的自我同一性,才有可能获得自信和安全感,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儿童早起社会化。流浪儿童没有达到与适应社会生活、成功履行一个人的社会角色有关的知识、态度、情感、行为方式与思想观念、生活技能等,所以这个人群的早期社会化是失败的。所以我觉得这也是导致流浪儿童违法犯罪的原因。

四、缺少来自父母亲戚的爱。大多数流浪儿童是因为所缺少爱,想引起家人亲戚的重视离家出走并且干一些违法的事情。随母亲再嫁,到了新的家庭母亲生了弟弟妹妹从而忽

略了他们;或是父亲再娶,导致他们不再受重视,甚至被打骂。所以在家庭原因中还应该加上这一点原因。

流浪儿童违法犯罪问题是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大气候和大环境下,对流浪儿童的违法犯罪现象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我只是通过根据我现有的知识对这两个文献做了评论,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其中一定也是存在这很大问题的,不过我会在今后的学习实践中不断充实自己改变自己,我想我会一直认真研究这一群体的,大量认真阅读有关方面的文献著作,并且会进一步研究该群体的社区矫治、犯罪控制与权益保护等其它研究主题。

①乔宏伟(1976 - ) ,男,河南许昌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青少年犯罪研究。

②张明锁(1951—) ,男,河南内乡人,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③胡莹(1980—) ,女,湖北省襄樊市人,郑州轻工业学院法政系教师。

关爱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救助流浪儿童工作总结

2012年潍坊外国语学校 “关爱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救助流浪儿童”工作总结 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社会现象。据由于与父母长期分离,这些儿童在生活、教育、安全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残疾儿童由于自身的残疾,也缺乏融入社会,融入学校的动力,也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急需学校的支持和教育,在这方面,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在教育中,我校采取了多项措施,保证了此项工作的正常开展,确保了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功能。 一、多措并举关爱留守儿童 每逢过年过节,学校都会为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送去慰问款物,使孩子们切实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学校积极组织关爱活动,为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充分发挥学校组织优势,协助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切实维护了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各项权益。 二、家教环节不容忽视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正确引导教育。如何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家长怎么看待考试分数……为有效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成立了“家长学校”,通过组织参观、培训等,帮助家长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巧,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三、开辟“帮扶通道”,学校教职工对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进行帮扶,

注重解决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心理问题,对他们进行心理访谈,用真心呵护爱心缺位,用细心牵手监管缺位,用耐心关注学习缺位,用热心弥补生活缺位,用真诚的话语重燃残疾儿童的生活希望,用谆谆的教导指引留守儿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时刻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四、引导优秀学生与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建立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关系,利用课余时间对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促进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学习成绩的提高;利用假期组织和带领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参与社会实践,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我校在关爱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问题也比较突出,有些问题需要亟待解决,在今后工作中,要不断提高学校关爱工作的实效,将工作落到实处。 潍坊外国语学校

关于救助和保护街头流浪、乞讨幼儿的报告

关于救助和保护街头流浪、乞讨幼儿的报告 目前,在唐山市各个主要交通路口出现了一些妇女怀抱婴幼儿或携带孩童行乞。这些孩子小的仅有几个月大,大的也不过三、五岁。每到交通灯变成红色的时候,这些妇女便带领孩子穿行于车辆中间,向车内的人乞讨。为了博得人们的同情,孩子成为行乞的道具。 从乞讨原由来看,现在的乞丐亦可归纳为三类:一类是生活无着人员,流落街头,确实需要政府救助的人员。二是从“传统”乞讨地区出来的人员,这些人主要来自安徽、河南、西北等一些乡村,一般选择在农闲季节外出乞讨,他们乞讨目的不是维持生计,而是以乞讨为第二职业解决家庭如盖房、子女读书等经济问题。第三是幕后有团伙操纵的乞讨,一般是由不法分子操纵一批弱势群体,如:老人、儿童、残疾人等,以收买、胁迫等手段,强迫他们乞讨,从中获利。 利用幼儿行乞的社会危害性大、影响严重。首先,利用幼儿乞讨,有时甚至是强索强要,严重破坏了城市的文明形象。其次,在车流中穿行,给交通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一旦有事故发生,后果将不堪设想。最后,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被携带乞讨的幼儿处于心理、生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久而久之就会染上诸多恶习,形成不良人格、不当价值观。设想如果从小就乞讨惯了,养成了惰性,长大之后又怎么会依靠自己的劳动来创造自己的生活呢?因此对这些乞讨的孩子进行强制性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形成街头流浪、乞讨现象原因主要归纳如下:

第一、地方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使乞讨人员数量增多。 目前,地方经济贫富差别明显,身处经济落后地区、个人生存靠天吃饭的人群,逐渐流入经济发达或较好地区谋生,因无一技之长或难以求职,特别是妇女儿童,便在城市里乞讨谋生,而乞讨所供给的生活标准又高于其家乡,故某些贫困地区存在着全家全村老、小、残、弱人员都外出乞讨的现象,形成众多的乞讨人群。 第二、利益驱动使乞讨现象成为痼疾。 据调查,乞讨者乞讨一天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元,这些钱财不仅可以养活行乞者及家人,还能供行乞者享乐或修房置业,乞讨带来的利益收获和不劳而获的敛财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催生着乞讨现象的繁衍 第三、个别家庭的不负责行为,造成流浪乞讨人员层出不穷。 个别家庭对其患精神病、危重病的孩子,不履行家庭责任和义务,故意任其流浪,弃之于社会,造成该类人员被护送返乡后仍会被家庭所弃而再次流浪乞讨,以此恶性循环,难以有效遏制。 从法律的角度说,流浪乞讨人员指的是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奔,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目前唐山街头的乞丐,却不是上面所说的那么单一,乞丐群落处于“结构复杂”的局面,因此在治理这些乞丐流浪人员方面,我们必须采取分而治之、多管齐下的办法。对有效整治街头行乞,保护流浪儿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市助管理站做好对流浪乞讨人员的宣传教育及劝导工作;

贫困家庭儿童的生活状况及需求

第一章中国的贫困儿童:概念及规模 一.概念的界定 基于研究主题,与贫困儿童有关的概念包括两类,即基础概念和与现行救助政策有关的操作性概念。 ㈠.基础概念 基础概念主要有两个:儿童和贫困(家庭)儿童。如有需要,本报告也会把贫困儿童的概念延伸至低收入家庭中的儿童。 1.儿童 本报告指称的“儿童”,采用的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有关儿童的定义,即18周岁以下的任何人。这与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的“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下的人)的年龄界定相同。如无特别说明,下文中的“儿童”和“未成年人”指的是同一群体。 2.贫困家庭儿童 本报告把贫困家庭儿童简称“贫困儿童”。由于贫困标准有绝对与相对之分,特别是我国城乡、地区之间贫困状况和实践标准仍存在较大的差异,要认定科学统一的贫困儿童概念实属不易。基于研究主题和困境儿童的实际状况,本文把贫困儿童聚焦于下列三类群体:城乡低保家庭中的儿童、孤儿和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之所以如此界定,一个最主要的理由是:衡量儿童贫困的标准相对统一,即其家庭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所有儿童,一方面避免了贫困儿童多样性特征给本研究带来的困扰,另一方面,上述数据无论是完整性还是可及性也较为理想。 3.低收入家庭儿童 低收入家庭儿童是指城乡低收入家庭中的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简称“低收入儿童”)。由于“低收入家庭”尚无全国性标准,各地各部门执行的标准也有很大差异,本文在使用这一概念时,尊重各地各部门的现行标准,不刻意强求统一。从目前的情况看,低收入户一般是指家庭月人均收入在当地城乡低保标准的110—150%之间的家庭。

㈡.与现行政策相关的操作性概念 讨论了概念以后,还要将这些基本概念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这就引出了一系列与现行政策相关的操作性概念,这包括:低保家庭儿童、孤儿、农村五保儿童、城市福利机构收养的孤残儿童、城市救助保护机构收容的流浪儿童和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 1.低保家庭儿童 低保家庭儿童在本报告中亦简称“低保儿童”。是指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以及农村特困户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城镇低保家庭中的儿童(简称“城镇低保儿童”)和农村低保家庭及农村特困户中的儿童(简称“农村低保儿童”)。之所以把农村特困户中的儿童作为农村低保儿童统计,是因为农村特困户救济制度仅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一种过渡形式,其覆盖人口将于2007年绝大部分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孤儿 是指父母双亡和事实上无人抚养的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主要包括两类群体:一是失去父母的未成年人,包括集中或散居的孤儿、弃婴;二是事实上无人抚养的未成年人,包括暂时查找不到家庭或无法查明身份的流浪儿童,因父母服刑或其他原因暂时失去生活依靠的未成年人。 3.农村五保儿童 农村五保儿童特指已经或即将被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救助的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在本报告中亦简称“农村五保儿童”。这包括两个部分人:已经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的未成年人和应该享受但仍未享受五保供养待遇的未成年人。农村五保儿童是我国农村孤儿中处境较为困难的群体。 4.城市福利机构收养的孤残儿童 系指由城市中的专门的儿童福利院以及其他福利机构中的儿童部集中收养的孤儿或被家长遗弃的儿童(弃婴)。 5.城市救助保护机构收容的流浪儿童 系指由城市救助保护机构收容,18周岁以下,脱离监护人有效监护,无力自行返家或者不愿返家,在外游荡、乞讨、捡拾的未成年人。 6.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 是指受艾滋病打击的儿童。主要包括四种类型: 一是感染艾滋病毒的儿童;

儿童龋病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建议

儿童龋病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建议 龋齿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严重影响着儿童的口腔健康和全身发育。本文综合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儿童龋齿的报道,探讨了影响儿童龋齿形成的主要因素如致龋菌、饮食结构、牙齿发育状况、年龄、性别以及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等,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关的防护措施如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采用窝沟封闭技术、加强氟化物的吸收以及咀嚼木糖醇等,希望以此引起家长和社会的关注,为儿童的健康口腔发展提供一些保护措施。 [Abstract] Dental caries is a common children’s oral disease that has serious influence on children’s oral health and body development.In this paper,the synthesis of dental caries for children published both i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were summarized.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ing the formation of children’s dental caries such as cariogenic bacteria,diet structure,tooth development status,age,gender and parental socioeconomic status were investigated,and according to these factors,the relevant protective measures such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relevant good oral hygiene habits,the use of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technology,the enhancement of fluoride absorption and the xylitol chewing were recommended.Hoping to attract parents’and community’s attention,and provide some prot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oral health. [Key words] Children;Caries;Influence factors;Protective measures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牙齿和口腔健康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龋齿仍然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有研究显示,多达19%的2~5岁的儿童和52%的5~9岁的儿童都有过龋齿的经历[1-2]。龋齿是含糖类食物进入口腔后,在牙菌斑内经过致龋菌的作用产生酸,酸腐蚀牙釉质致其变软变色,逐渐发展为实质缺损而形成的[3]。龋齿造成的牙体缺损可引起疼痛,影响咀嚼效率,干扰儿童的消化吸收,导致儿童的营养缺乏,还可导致恒牙的釉质发育及异位萌出,造成颌面部发育异常,影响美观和正常发音。 在发达国家,儿童龋病的患病率呈下降趋势;而在发展中国家,儿童龋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善,儿童龋齿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我国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乳牙龋病的患病率高达66.6%。儿童龋齿的发生并没有引起大多数家长的重视,目前我国儿童龋齿的治疗率还不到3%。 1 影响儿童龋病形成的因素 1.1 致龋菌 细菌是儿童龋齿发生的必要条件,口腔中的致龋菌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变形链球菌、放线菌属和乳杆菌产酸菌属为代表的产酸菌属,可分解糖类物质产生

关于流浪儿童的需求报告 完整版

关于流浪儿童的需求报告、介入计划和评估方式 ——以社会工作为视角 刘建永一、背景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精神,在我国,流浪儿童是指年龄在18岁以下,脱离家庭和离开监护人流落社会连续超过24小时,失去基本生存和可靠保障而陷入困境的少年和儿童。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加剧以及城市人口流动的加速,流浪儿童的数量日益增多,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其负面效应已经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城市流浪儿童的生存状况极其恶劣。居住无定所。一般都把车站、码头、桥洞、城市待拆废墟作为暂时的栖身场所;衣食无保障。很多初次流浪的儿童以乞讨或拾破烂为生,常常忍饥挨饿、食不果腹;生病无人照料;受到家庭和社会歧视;受到不法的侵害。普遍存在下列问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法律知识欠缺;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措施;生活习惯和行为偏差,几乎都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如邋遢、随意、无组织、无纪律、相容性较差等;存在消极的心理倾向,主流社会的歧视和排斥,给流浪儿童心灵带来了很大的创伤。在当今大力倡导以人为本,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关注流浪儿童,对其进行有效的社会救助亦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关于流浪儿童的需求分析 “ERG”理论认为,人们共存在3种核心的需要,即:生存的需求(Existence),包括心理与安全的需求;相互关系和谐的需求(Relatedness),包括有意义的社会人际关系;成长的需求(Growth),包括人类潜能的发展、自尊和自我实现。具体而言,流浪儿童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需求: 1.基本需求 基本需求指流浪儿童在衣、食、住、医疗等生存和安全层面上的需要。我们发现,无论是逃家儿童、打工受挫儿童还是长期在外流浪乞讨的儿童,他们中很多都有过食不果腹、衣不遮体、露宿街头、有病无法医治的经历。在这方面,未保中心提供了比较完善和有效的救助保护服务,完全能够满足流浪儿童的需求。 2.心理健康的需求 调查显示,,流浪儿童都曾受到过不同程度的身体伤害和心理伤害,这些伤害在每个流浪儿童的身上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来,轻微的可能只表现为不适当的行为偏差,严重的则表现为

我国流浪儿童救助的问题分析

我国流浪儿童救助的问题分析 1、对流浪儿童的救助究竟是强制还是自愿存在争议 按照1982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对流浪儿童的收容和遣送可以带有行政强制色彩;而按照新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在救助流浪儿童方面完全是自愿的,他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寻求救助,也可以自由出入救助站,而有关机关将不再具有强制性权力。按照法理上的原则,新的法律颁布实施后,旧的法律自然失去效力,所以,对全体流浪人员的救助应当贯彻新法“自愿性”原则的精神,但是,实践操作中,对流浪儿童的强行救助的做法依然存在,究其原因,正是人们对“自愿性”原则是否适用于流浪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存在分歧意见。 按照我国民法的规定,未成年人一般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他们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都需要得到监护人的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这些立法的前提假设是未成年人还处于身心发育阶段,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需要得到家庭的照顾和保护。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对于流浪儿童这一脱离监护之外的特殊群体的救助应该是必须的,而不是任其选择的。所以,《未保法》第29条规定,“对流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负责交送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暂时无法查明其父母或监护人的,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容抚养。”但是是否因此,我们就有理由沿袭强制性做法,从善良意愿出发,强制流浪儿童接受救助呢?这似乎又与《儿童权利公约》的精神相违背。救助流浪儿童如果一味采取强制手段,除了助长成人世界的权威作风之外,也不利于流浪儿童自身主动性的调动,特别是他们的信任机制已经出现了危机,强制性做法极易引起逆反、抵触等消极心理,从而对救助工作留下障碍和阴影。 2、已有的救助机构普遍面临资金、设备、人力不足的问题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的经费、人员欠缺问题非常突出。很多救助场所是由收遣站旧设施改建而成的,起点低,条件简陋,保障能力和保障水平很低,许多救助教育措施因条件限制无法有效开展,直接影响到救助方式改善和救助水平的提高。流浪儿童在中心必需的衣、食、医疗、安置等均无专项经费,工作难度很大;教育培训困难重重,尚未形成合力;缺少必需的器材设备,新方法难以引入实际工作;生活经费、包干费标准低,实际花费多,挤占收容遣送经费越来越严重。 3、矫治方法的专业化问题 我国目前对流浪儿童的教育主要是文化知识、传统的思想品德,以及技能培训,但是这些教育矫治方法是否能够修复流浪儿童受到伤害的身心和情感呢?流浪儿童曾经被自己最可敬可亲的人欺骗、抛弃或虐待,从而对衡量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标准有了偏颇的认识;流浪期间的艰难生活不仅使他们身体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内心世界也承受了创伤。他们已经丧失了最起码的人际间的信任,以一种敌视的目光看待大千世界。与正常少年儿童不同是,流浪儿童的信任机制发生扭曲,他们把说谎作为家常便饭,谎言就像一个痼疾一样深深地嵌在他们的身体中,使真正想帮助他们的好心人无从下手,也为他们自己与外界的交流加

浅析学龄前儿童龋病的诱发因素及龋病的预防

浅析学龄前儿童龋病的诱发因素及龋病的预防 发表时间:2016-07-18T15:10:38.833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0期作者:李茂娇[导读] 通过调查鄂西北地区幼儿园3-6岁学龄前儿童龋病的发病情况,分析其与口腔卫生习惯、饮食情况、家庭因素的关系。 湖北医药学院 442000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鄂西北地区幼儿园3-6岁学龄前儿童龋病的发病情况,分析其与口腔卫生习惯、饮食情况、家庭因素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鄂西北地区5所幼儿园中的1536名学龄前儿童进行龋病检查并对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龋病的相关因素。结果:据报告数据显示:自身牙体组织、口腔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等因素对儿童龋病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龋病的相关因素;龋病的预防 引言: 龋病(dental caries)是人类最常见的牙齿疾病,引起牙齿颜色、形态、质地的进行性破坏,严重影响牙齿的发音、咀嚼、语言、美容、社交等功能。龋病的发病率高,病程长,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严重影响人类的口腔和全身健康,尤其是以发病率较高的儿童。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龋病列为人类重点防治的三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排居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所以,对于学龄前儿童龋病诱发因素的调查对临床学龄前儿童龋病的治疗和预防有着重要意义。 正文: 儿童龋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儿童口腔疾病。由于儿童生长发育,牙体硬组织的解剖结构、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等特点,导致儿童较成人更容易患龋,病变发展更为迅速,对全身的危害更为严重。 一、牙体硬组织解剖结构对龋病的影响 在牙齿表面,只要菌斑能够形成并维持一段时间,龋病就有可能发生。生物膜的存在并不一定会导致龋损(局部硬组织的破坏,是龋齿的表现),但它却是一个必要因素。在龋损表面的菌斑中,代谢活跃,这些代谢活动可以引起牙齿表面和菌斑界面间PH频繁波动,而每一次PH波动都将打破牙釉质和菌斑间的平衡,最终使得牙齿的硬组织溶解,形成龋损。 所有的龋病诊断都是对病人口腔所有牙齿表面的详细检查为基础的,不可否认的是,少数学龄前儿童口腔中存在多个易感牙面。这也就大大加大了龋病的产生。 二、口腔卫生习惯对学龄前儿童龋病的影响 据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可得,12.3%学龄前儿童没有刷牙习惯,即使剩余部分有刷牙习惯,也因为儿童不正确的刷牙方式,并不能很好的去除牙垢上的软垢,导致细菌常常停留在牙齿不规则的表面和难以清洁的地方,例如:邻面和点隙窝沟。因此,牙齿的清洁在刷牙的效果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些临床试验已经显示,每天刷牙至少一次的儿童比那些不经常刷牙的儿童较少发生新的龋损(Tucker et al.,1976;Chestrutt et al.,1998),因此牙齿清洁一贯好的儿童龋的增长较牙齿清洁一贯差的儿童要低。多元变量分析已经显示当控制各种次要因素如糖的摄取和氟化物的暴露时,口腔卫生状况成为龋病最重要的危险性指标。简言之,牙齿清洁是一种高效控制龋齿发生发展的方法。 三、饮食习惯对学龄前儿童龋病的影响 根据Fejerskov和Manji所提出的龋的概念,牙面上的生物膜是龋发生的唯一先决条件,它们是必要非充分原因。多食盐、多脂肪的食物和粘性大、清除慢、容易产酸的食物,都是诱导龋病的好发因素。原因在于,比如:学龄前儿童对糖的摄入增加,降低唾液的分泌量,由于牙斑菌的酸化从而加速了龋病的过程。由于学龄前儿童对糖、软饮料等食物的摄取量较大,其患龋病的概率也大大增加。 四、学龄前儿童的龋病预防 随着儿童的成长,婴幼儿乳牙列完成后,特别应注意牙龋病的预防,维护乳牙列完整,作好口腔清洁指导。学龄前儿童后期恒牙开始萌出,乳牙患龋率增高,此时应对儿童做定期检查,有患龋病早起治疗。根据调查报告显示,大多父母并不重视儿童的口腔卫生,没有起到照料、监督作用。 在家庭方面,龋病防治的重点是培养儿童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定期检查,早期治疗。刷牙可用少量含氟牙膏,去除牙菌斑。在学校方面,做好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做好儿童口腔保健工作,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及饮食习惯。从根本上避免发生龋病的因素才是预防龋病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樊明文《龋病诊断》人民卫生出版社 [2]樊明文《口腔卫生的作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3]樊明文《龋病的预防及其发展控制》人民卫生出版社 [4]周学东、岳松龄《龋病学的发展》人民卫生出版社 [5]周学东、岳松龄《儿童龋病学的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 [6]周学东、岳松龄《特定人群的龋病预防》人民卫生出版社

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结课作业 论文题目:浅谈当前我国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浅谈当前我国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 摘要: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问题是我国社会救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很好的解决流浪儿童的管理救助事关未成年弱势群体的未来发展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目前在解决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方面还存在非常多的问题,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本身具有很大难度,但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社会救助制度还不够完善。本文通过数据以及相关的文字分析来阐述中国的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关于改进的一些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流浪儿童社会救助 一、我国流浪儿童的基本情况及成因 (一)基本情况 根据《儿童权利公约》的精神,我国政府将流浪儿童(street child)定义为年龄在18周岁以下,离开家庭或监护人,流落于社会超过24小时,造成基本生存条件失去可靠保障而陷于困境中的少年儿童。 流浪儿童数量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体制的改革不断成上升趋势发展。据国家民政部门统计,目前我国约有15万人次的流浪儿童。从性别上看,男性占70%,女性占30%;从流出地看,来自农村的占83%,来自城镇的占17%;从受教育程度看,文盲占20%,小学以下的占65%,初中以上的占15%;从年龄分布上看,7岁以下的占10%,8~12岁的占23%,13~15 岁的占63%,16~18 岁的占4%;从离家次数看,初次流浪的占60%,有两次以上流浪经历的占40%。我国流浪儿童无论是来自农村还是城市,却几乎都是集中在城市进行流浪乞讨。流浪儿童群体的形成,对城市环境和治安构成一定的威胁,也对现代文明和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城市犯罪后备军。 (二)成因 造成儿童离家出走、四处流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经济原因 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目前约有592个贫困县和4600万的贫困人口。贫困

我国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影响及治理对策

科技信息2012年第33期 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中国的社会进程与法制改革总是伴随着阵痛进行着,早在2003年6月广州的“孙志刚”事件经媒体披露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全国范围内的轩然大波过后,实施了21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被废止,随后出台了《城市生活无着的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2006年以后,公安部、民政部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救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和流浪未成年人解救保护工作的通知》。这些政策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社会进步和人文关怀,也显现出我国政治文明和法制建设的进步。现如今,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团结协作,根据形势变化,继续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创新观念,共同做好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 1流浪乞讨人员的构成 《城市生活无着的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中明文规定,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指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从目前的现状分析看,流浪乞讨人员大致由生活贫困的农民、下岗职工、残疾人、无人监护、在外流浪的精神病患者、无人监管或不服管教、辍学、离家出走的少年儿童,以及被通缉追捕的犯罪人员或逃犯组成。 现阶段,城市流浪乞讨人员进行乞讨的方式纷繁复杂,一类属于正常型:这类流浪乞讨人员多是由于生活所迫,以乞讨为谋生手段。有的凭借自身残疾见人伸手要钱;或者跪在街头,在路面上写上自己的悲惨遭遇等,或者自称学生,被小偷偷走所有钱财,希望路人施舍回家路费;或者卖唱、卖艺等乞讨;另一类属于反常型。这类人员并非由生活所迫而外出乞讨,而是渴求这种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他们或死缠烂磨、或恐吓威胁,有的甚至形成了职业化。 2流浪乞讨人员对社会治安的影响 非正常流浪乞讨现象已经越来越多的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影响社会治安秩序,给城市管理带来难度。当前流浪乞讨人员对社会治安形势的影响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1流浪乞讨人员违法犯罪危害他人和社会的现象十分严重非正常的恶意流浪乞讨人员通过死缠滥磨方式,物色好人选后,一路跟行,拉拉扯扯,甚至乞讨不成还要骂人打人;或者态度蛮横,利用威胁、自虐等方式逼人掏钱;或者跟随他人唱歌、跳舞等卖艺方式纠缠不休逼人掏钱;虚构悲惨命运骗取钱财、小偷小摸、阻碍交通进行道路乞讨、扰乱单位、企业工作秩序进行强讨等等违法行为更是屡见不鲜。 2.2流浪乞讨人员人身财产安全受不法侵害的现象日益突出2004年在河南有一起特大杀人案,被害者共十一名,全部是精神或智力有点问题的流浪乞讨人员。通过调查摸排警方很快抓获了为报复社会而杀人的犯罪嫌疑人。据犯罪分子交代,他之所以选择流浪乞讨人员下手就是这类人容易侵害且不易被发现。 2.3流浪乞讨人员中混入违法犯罪嫌疑人的现象普遍存在众所周知的马家爵案件,公安机关很快锁定犯罪嫌疑人,但追捕中却无索可寻,广泛调动人民群的力量才将其缉捕归案,原因就是马家爵没有像普通犯罪分子一样藏身潜逃,而是混入流浪乞讨人员中,这样一来,使公安机关在运用通常的追捕方法时就无从下手了。现实中,有很多类似的案例,违法犯罪嫌疑人混入流浪乞讨人员中逃避法律制裁,长期逍遥法外。 3流浪乞讨行为的治理对策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大量非正常存在,对社会治安造成大量负面影响,怎样治理流浪乞讨人员对社会治安造成的影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的地区领导甚至要求若辖区出现乞讨者城管将扣分的强行驱赶等不合理规定。这就迫切要求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拓宽救助渠道、创新管理方式,进一步规范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 3.1借鉴国外经验,规范立法活动 现如今的乞讨现象张显了我国法律的不健全,基层执法者无法可依,处理相关问题时显得底气不足,总是缩手缩脚,不敢处理。 在这方面,国外许多发达的国家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例子。《韩国刑法典》第23条规定,“指使他人乞求而取得不当利益”者,属于“轻犯罪”。美国《模范刑法典》有流浪罪的规定。法国《国内治安法》草案,对流浪汉和乞丐作了严格的限制。对没有获得同意,侵占他人空屋或公共场所的流浪汉,处以六个月的监禁和3750欧元的罚款。对利用恶狗等动物为工具的攻击性乞讨组织者,处以6年徒刑和3750欧元的罚金。还专门规定了危害国家人员罪。对于流浪乞讨人员中严重威胁行政官员和警察等国家人员的人身安全、财产以及他们的配偶和孩子的不法行为者,将被处以5年徒刑和7.5万欧元的罚金。 这些国家的立法精神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根据这些立法精神,结合我国现阶段流浪乞讨的具体现状,应将某些非正常恶意乞讨行为列入处罚之列。 我国现阶段乞讨现象的突出特点之一是未成年人占很大比重。2009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和流浪未成年人解救保护工作的通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城市管理的盲点问题,所以,下一步,要继续依据《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我国参加的《国际儿童公约》的相关规定,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操纵未成年人乞讨规定为违法,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近年来,极大地发挥新型媒体的宣传作用也取得了良好地社会效果。微博救助被拐卖乞讨儿童行动取得巨大成功,让很多深陷窘境的孩子们回到了温暖的家庭。最近网络关注度极高的“小飞燕”数次重返街头表面上是其养父的原因,但根源则是法律的空白以及对职业乞讨者管理的缺陷。”在不断完善相关机制的同时,可以考虑实施流浪儿童国家强制收养制度,剥夺其监护人的监护权,由国家统一抚养,让更多像“小飞燕”这样的流浪儿童回到课堂。 3.2树立保护意识,创新管理方式 取消收容遣送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会给城市流浪乞讨行为和人员管理带来一些潜在压力。收容遣送制度的取消对我们的管理水平和应变能力提出了新考验。我们还应该看到,近年来,外来流动人员的素质正在逐步提高,包括乞丐在内,他们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对自身权益的维护意识不断增强,社会舆论监督的力度也进一步加大,全社会对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一直强调公安等政法机关的专政职能,忽视了其服务职能和人权保障职能,形成了这些部门的特权思想,如“重打击,轻保护”、“重管理,轻服务”、“重尽快破案,轻依法办案”等等。因此,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这样的特殊群体,在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同时,政法机关一定要有保护意识,不断根据新的精神,新的形式,创新管理,以变应变,把加强流浪乞讨管理,维护社会治安和维护流浪乞讨人员正当利益的工作落到实处。 3.3加大财政支持,拓宽救助渠道 政府需要加大财政投入,落实专项救助工作经费和救助安置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对因病、贫、残疾等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应由民政部门牵头,财政和卫生部门分别就财政预算和救治工作给与配合;教育、帮教也是参加公益、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公安、检察机关的救助对象应当拓宽范围与渠道,要区别哪些需要救助,哪些需要从法律视角上予以帮助、疏导、教育。 (下转第355页) 浅析我国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影响及治理对策 任飞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山东济南250000) 【摘要】现如今,城市中流浪乞讨人员的许多行为都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实施,完善了政府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体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中流浪乞讨人员所诱发的不稳定因素及对社会治安的影响越来越突出。通过进一步完善各项法律法规,积极协调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恶意乞讨背后的违法犯罪行为,能够有效地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关键词】流浪乞讨;社会治安;规范立法;治理对策 科 ○职校论坛○ 325

房寨中学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流浪儿童情况总结

房寨中学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流浪儿童情况总结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广大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学校教育肩负着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为了让广大少年儿童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近年来,房寨中学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及流浪儿童工作方面采取多种积极措施,成效显著。 一、关爱留守儿童。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留守儿童成为社会上一个新的群体。他们大都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爷爷奶奶是实际的监护人,缺少关爱。 1、成立组织。我校首先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组织,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工作高效顺利开展。 房寨中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贾玉江 副组长:孟祥斌霍增良 成员:杨喜才、李铜坤、郭鸿哲、 罗闯、各班班主任老师 2、摸清留守儿童数据、健全留守儿童台账。由学校政教处牵头,各班班主任老师具体负责,建立包括家庭住址、父母姓名、联系电话、务工地点、实际监护人等信息的全校留守儿童台账。同时,结合任课教师,对留守儿童建立“一生一档”,明确帮扶教师、帮扶时间、细化帮扶目标。保证留守儿童数据的真实可靠,建立起“一对一”的帮扶台账。

3、开展好“代理家长”活动。留守儿童常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由于年龄差距等原因,他们与爷爷奶奶往往存在着思想隔阂。为了让留守儿童得到更多关爱、更多扶持、更多锻炼,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发展,我校实行了“代理家长”制度。首先制定好关爱留守儿童“代理家长”活动实施方案,明确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班主任、任课教师等)。其次,开展好相关活动。例如和留守儿童谈一次心、对留守儿童进行一次家访、赠送书籍、送去生日祝福等等,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学校和社会的温暖。最后,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严格考核,对工作创新、效果明显的“代理家长”要大力表扬;对工作拖拉、敷衍了事的“代理家长”要进行惩戒,甚至更换。 二、关注困境儿童。困境儿童同样是我们关爱的重点群体。 1、成立组织。我校首先成立了关爱困境儿童工作组织,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工作高效顺利开展。 房寨中学关爱困境儿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贾玉江 副组长:吴艳勇霍增良 成员:孟祥斌、李铜坤、郭鸿哲、 罗闯、各班班主任老师 2、对于建档立卡、低保、残疾、孤儿、单亲等家庭困境儿童,完善相关档案,落实国家扶贫政策,严格执行“两免一补”政策,保证资金发放到位。同时,确定帮扶人员,不定期对这些困境儿童进行家访,

儿童龋病预防的具体措施

儿童龋病预防的具体措施 【摘要】儿童对龋病有较强的易感性,大庆市东风新村地区1999年调查表明3.5~6岁儿童患龋率呈上升趋势,本组儿童总患龋率为36.8%(主要乳牙)高于黑龙江省城乡儿童总患龋率为36.99%(1991),直接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本文针对普通人群存在龋病不算病和口腔保健知识缺乏的情况,提出了各年龄组的口腔保健的预防措施和实用技术。 【关键词】龋病;口腔保健;预防措施 龋病是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儿童中最常见的口腔疾病就是龋病,龋病不仅使儿童感到患牙疼痛而影响食欲、咀嚼、消化、吸收和生长发育,甚至会引起全身疾病,影响儿童健康。但龋病是可以预防的,龋病的预防是儿童保健的主要任务,所以必须教会每个母亲防龋的实用技术,使儿童的龋病预防从胎儿期开始并贯穿于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避免乳牙的龋坏和早失影响儿童的发音和美观,以至给儿童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抑,下面分3个时期进行论述。 1 胎生期保健 胎儿的牙齿是在胎生期第六周开始发育的,故母亲已知怀孕就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摄入营养合理的平衡膳食,要摄入足量的优质蛋白和足量的含钙磷食品,孕妇应多照日光,妊娠末期如出现指趾和腓肠肌痉挛要在医生指导下补一定量的钙剂。 2 0~1岁组儿童口腔保健及防龋措施 首先,保健医生要做好产后访视和新生儿预防投药工作,同时做好口腔护理指导。避免用各种土办法处理“马牙”以免引起口腔感染,母乳喂养儿无需饮温开水,而人工和混合喂养儿各种代乳品残渣易残留口腔,故喂完后要饮一点温开水清洁口腔,4~6个月乳牙萌出,孩子也开始添加辅食,此时更应加强口腔护理,每餐后均应饮12口温开水清洁口腔,睡前不给小儿糖果等甜食,特别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含糖睡觉,因为口腔细菌分解糖产酸,腐蚀牙质,产生牙菌斑是龋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3 龋病易感期防龋措施 1~3岁小儿乳牙全部萌出,这个时期的牙为龋病易感期,要注意蛋白质,维生素、钙磷的合理搭配,市售小食品,不易做辅助食品常规添加,笔者提倡食用家庭自制食品。饮食膳食平衡不仅能促进身体健康,同时也可促进牙齿的正常发育,增强牙齿对龋病的抵抗力。教育儿童多吃对牙齿有益的食物,如五谷、杂粮、牛奶、蔬菜、鱼肉和蛋等,应从小养成少吃零食或不吃零食,特别是含糖高的食品,尤其是睡前不吃东西的好习惯,吃零食后应及时漱口,4岁以前是儿童预防龋病的重要时期,3岁以前开始刷牙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所以3岁儿童要在母亲帮助和指导下采取正确刷牙方法,有效的刷牙可以清除粘附在牙齿表面的牙菌斑,起到清洁牙齿、预防牙齿光滑面龋和预防牙周疾病的作用。消除牙菌斑是防

流浪儿童救助方案

流浪儿童救助方案 一、问题分析 1、小刚在行窃被抓住之后被送到流浪儿童保护教育中心,这是一个为流浪儿童提供暂时住所,并对流浪儿童进行教育的机构。该机构提供儿童基本的生活需求,并负责联系流浪儿童的监护人,将流浪儿童送回家。除了流浪儿童教育保护教育中心,我国还有一些面向流浪儿童的服务,如孤儿院,儿童福利院等。 2、这些机构和一些福利、服务并不能解决流浪儿童的问题。正如材料中提到的,小刚不喜欢流浪儿童教育保护中心,因为在他看来一点都不自由,生活枯燥;另外,这里缺少基本的人文关怀,小刚提到在“儿保”挨打,工作人员“不管”,一方面可能是流浪儿童教育保护教育中心的管理不善所致,另一方面可能是管理人员认为只是儿童的打闹,没有过多的制止;而且上的课形式化,不满足儿童的兴趣。 3、窥一斑可见全豹,可见“儿保”在管理流浪儿童方面的工作还要进一步改善。流浪儿童教育保护教育中心会联系流浪儿童的监护人将其带回,但这样就能解决问题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小刚根本不想回家,以至于回家一天后就又去上海流浪了。要想彻底解决问题,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二、救助方案 如果我是社会工作者,我会从两个角度找出最佳方案 (一)直接服务角色角度 1、找到流浪儿童,先将他们安置在流浪儿童保护教育中心。在

这之间不要急于找寻他的家庭地址,而是先和他进行沟通,了解他离家出走的原因,了解他在流浪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修复流浪儿童身心与情感的创伤,矫正其不良行为。和他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尽力拉近和他的距离。 2、对于联系到家长的孩子,先到他家了解情况,主要从经济、家庭、学校按各方面进行调查走访,充分了解各方的情况。和孩子的父母交流,让他们知道孩子的想法,以及自己的孩子在流浪的日子里所经历的苦痛。鼓励父母亲自去流浪儿童保护教育中心接自己的孩子,使孩子在亲情的感化下自愿回家。 3、孩子到家之后和孩子以及父母坐在一起交流,或许他们之间的交流不会那么顺利,尽量做好他们之间的沟通工作,让孩子与父母之间加深了解。 (二)间接服务角色角度 1、依靠基层政府,加强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保障这些儿童的基本生活。对问题家庭,对不履行监护责任的父母,要做好工作,必要时要依法停止或者转移监护人,来保证儿童的权益。对一些流浪儿童的主要流出地区,将对这些地区进行警示,对工作不力的将提请综合治理委员会实行一票否决,并且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2、积极开展外展工作,实施街头帮服,主动救助,并且在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公共场所设立引导牌。现实中有些流浪儿童因年幼、智障患有重病等原因无能为力求助;有些流浪少年儿童受成年人的控制并被当作赚钱的工具,不能求助;还有些流浪少年

流浪乞讨儿童问题分析

流浪乞讨儿童是世界普遍存在的弱势群体,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流浪儿童问题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我国的流浪乞讨儿童群体也日趋庞大,他们的生存、人身、教育、发展等问题得不到切实的保障。在贫富差距悬殊的今天,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法律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它不仅涉及到伦理道德问题,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保证他们良好的生存、发展状况、得到良好的教育,是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流浪乞讨儿童救助 Abstract Child begging is the world's common vulnerable groups, since the 20th century, since the 80's, along with urb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proces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dvance of street children has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Groups of children begging in our country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large, their survival, physic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other problems are not effectively protected.Today disparity in the wealth gap, not just a simple legal issue, or a social issue and concern to us.It is not only ethical issues involved, but also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o ensure their good survival,development,get a good education is undoubtedly an important factor in social harmony and progress. Keywords:Children begging Relief

流浪儿童政治社会化

流浪儿童政治社会化必要性分析 [内容摘要]:政治社会化是人们获及本国政治文化的过程,流浪儿童政治社会化是对流浪儿童进行教育保护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本文从四个角度探讨了流浪儿童政治社会化的必要性,以其为寻找完成政治社会化的现实途径奠定基础。 [关键词]:流浪儿童政治社会化政治文化 流浪儿童作为一个全世界共性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此相关联,对流浪儿童的教育保护这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也逐渐起步了,而流浪儿童的政治社会化恰恰是对其教育保护的一个方面。戴维〃伊斯顿、杰克〃邓民斯《政治系统中的儿童:政治合法性的起源》、阿尔蒙德的一个关于早期的社会化经历对以后政治态度的影响的课题、北师大发展心里研究所教授陈会昌的系列文章《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等都谈到了儿童政治社会化问题。而流浪儿童作为一个特定意义上的劣势群体,其政治社会化研究尤显必要。本文从四个方面来探讨流浪儿童政治社会化的必要性,从而为寻找其完成政治社会化的现实途径以及其政治社会化的功效分析奠定一定的基础。 一、儿童时期是一个人政治社会化过程的开端。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①我采纳了阿尔蒙德的观点,通俗地理解,政治社会化就是人们获及本国政治文化的过程。而政治文化是一种观念形式的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所形成的对于政治信念、政治倾向和政治价值及道德习俗的积淀。比如,对权威的态度,对各种政治象征的情感,对政治体系的热爱和疏远。通过学校教育及大众传媒的影响,我们获及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我们有民族情感,有民主和法制的观念等等。这不是一朝一夕获得的,它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政治体系培植政治文化和其成员学习政治文化的过程的统一。一个自然人从其来到世间就开始了政治社会化,直到其成为有政治意识的政治人。而儿童时期则是这个过程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