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与PLC实验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45 MB
- 文档页数:35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实训报告专业年级(班):班组别:第组组长:同组成员:指导老师:实习时间:2018 年8 月20 日至8 月24 日实习报告完成时间:2018 年8 月24 日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实训(实习)学生成绩评定表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实训(实习)报告目录项目1 C650卧式车床电气控制电路 (1)1.1电气原理图分析 (1)1.2电气系统改造 (1)(1)主电路设计 (1)(2)元件清单 (2)(3)I/O分配 (2)(4)PLC外部接线图 (3)(5)元件布置图 (3)(6)安装板接线图 (4)(7)控制面板接线图 (4)(8)梯形图设计与调试 (5)(9)控制过程分析 (7)项目2 工业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 (9)2.1 I/O分配 (9)2.2 PLC外部接线图 (9)2.3顺序功能图设计 (10)2.4梯形图设计 (10)2.5控制过程分析 (17)项目3 四组抢答器PLC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 (17)3.1I/O分配 (17)3.2PLC外部接线图 (18)3.3梯形图设计 (19)3.4控制过程分析 (28)总结……项目1:C650卧式车床电气控制电路1.电气原理图分析KM1得电,主电机正转,KM2得电主电机反转。
KM3得电主电机加速转动。
KM4得电冷却泵转。
KM5得电快移电机转。
2.电气系统改造(1)主电路设计(如图1-1所示)图1-1 C650卧式车床电器控制线路主电路(2)元件清单(如表1-2所示)表1-2 元器件目录表(3)I/O分配(如表1-3所示)表1-3 I/O分配表(4)PLC外部接线图(如图1-4所示)图1-4 PLC外部接线图(5)元件布置图(如图1-5所示)图1-5 元件布置图(6)安装板接线图(如图1-6所示)图1-6安装板接线图(7)控制面板接线图(如图1-7所示)图1-7 控制面板接线图(8)梯形图设计与调试(9)控制过程分析1)点动(正向)按下点动按钮SB2→KM1线圈通电(无自锁)→M1串R全压正向点动,电流表PA不投入。
plc实验报告总结PLC实验报告总结引言: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控制器,它能够根据预设的程序和逻辑进行自动化控制。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PLC的实际应用进行探索和学习,进一步了解其原理和功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搭建不同的电路和编写相应的程序,实现了对电机、传感器和开关等设备的控制和监测。
本文将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实验一:PLC基本控制电路在第一个实验中,我们搭建了一个简单的PLC基本控制电路。
通过连接电源、PLC和输出设备,我们成功实现了对电机的控制。
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PLC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输入信号的变化来触发输出信号的改变。
通过调整程序中的逻辑关系和时间延迟,我们可以灵活地控制输出设备的状态。
这个实验让我们对PLC的基本控制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
实验二:PLC与传感器的应用在第二个实验中,我们进一步探索了PLC与传感器的应用。
通过连接温度传感器和PLC,我们实现了对温度的监测和控制。
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我们学习到了如何读取传感器的信号并进行相应的逻辑判断。
通过设定合适的温度范围和控制策略,我们成功实现了对温度的自动调节。
这个实验让我们体会到了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重要作用,它能够实时监测环境参数并做出相应的控制决策。
实验三:PLC与开关的联动控制在第三个实验中,我们探索了PLC与开关的联动控制应用。
通过连接多个开关和PLC,我们实现了对多个输出设备的控制。
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我们学习到了如何根据不同的开关状态来触发相应的输出信号。
通过合理设置开关的逻辑关系和输出设备的联动关系,我们成功实现了对多个设备的协同工作。
这个实验让我们认识到了PLC在复杂控制系统中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实验四:PLC与人机界面的交互在第四个实验中,我们探索了PLC与人机界面的交互应用。
通过连接触摸屏和PLC,我们实现了通过触摸屏对设备进行控制和监测。
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我们学习到了如何设计人机界面,包括按钮、指示灯和数据显示等元素。
电气控制与PLC实训报告
班级:机制12-2班
组别:第三组
组员:陈晓霞1605120202
陈晓平1605120256
王晓峰1605120259
范泽鑫1605120245
揭文博1605120217
肖峰1605120247
刘土宇1605120225
制作人:陈晓霞
指导老师:万学春
日期:2013年12月29日
目录
一、实训目的3
二、实训内容3
1、三相电机的正反转控制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绘制3
2、完成运动校车PLC控制的IO地址分配表
4
3、画出PLC的接线原理图
4
4、程序梯形图5
三、实训心得
9
一、实训目的
电气控制是实践性很强的自动化类、机电类专业的专业课程。
学习理论知识是为了使用知识,实训是重要的教学活动。
通过机床
电气过程实训,使得我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拉近抽象理论符号与
真实元器件,真实的控制之间的距离,从而获得对工厂电气控制真
实的感受。
通过实训操作过程及对实训现象的观察分析,可以进一
步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熟悉机床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接线,
学会PLC的编程方法,熟悉其指令系统。
通过PLC实验,为学会设计简单的机床(PLC)控制系统。
二、实训内容
1、三相电机的正反转控制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绘制
2、完成运动校车PLC控制的IO地址分配表(输入输出地址分
配表)
3、画出PLC的接线原理图
4、程序梯形图。
电气控制与PLC实训总结一、实训背景及目的电气控制与PLC实训是电气工程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用于工控系统的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的自动化设备中。
通过对电气控制与PLC的实训,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电气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PLC编程以及实际应用等知识。
本文将对电气控制与PLC实训进行总结,包括实训的内容、学习收获以及对未来的应用和发展等方面进行描述。
二、实训内容本次电气控制与PLC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电气控制系统基础知识:学习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电气元件的分类和特点,以及常用的电气控制电路等知识。
•PLC原理与编程:了解PLC的工作原理,学习PLC的编程方法和语言,掌握PLC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PLC应用实例: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仿真实验,学习如何使用PLC 控制设备进行自动化操作,例如小型流水线、温度控制系统等。
•实验报告撰写:每位学生需要完成相应的实验报告,详细记录实验过程、结果及分析。
三、学习收获通过本次电气控制与PLC实训,我获得了以下几方面的学习收获:1. 理论知识的掌握通过课堂学习和实际操作,我深入了解了电气控制系统和PLC的原理及工作方式。
我了解到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和运行原理,学会了正确选择和使用各种电气元件。
在PLC方面,我学会了PLC的编程方法和语言,能够自主完成简单的PLC程序编写。
2. 实践能力的提升在实训过程中,我利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完成了多个实际应用案例的仿真实验。
例如,我成功实现了一个小型流水线的控制系统,通过PLC编程实现了自动化生产线上的零件传输和工序切换。
这些实践过程不仅提升了我的动手能力,还加深了我对电气控制与PLC的理解。
3. 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在实际操作中,我与同学们组成小组,共同完成了一些较复杂的实验项目。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相互协作、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分工合作。
通过与他人合作,我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并学会了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
实训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职业技术学院
2020年12月
教师评分
《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PLC程序设计、调试》任务书
一、控制要求:
该实验在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控制实验区内完成,交通灯分1、2两组,控制规律相同,工作时序图如下:
二、I/O分配
输入信号信号元件及作用元件或端子位置
0 1 起动按钮
停止按钮
直线区任选
直线区任选
输出信号控制对象及作用元件或端子位置
0 1 2 3 4 5 6 1红信号灯
1黄信号灯
1绿信号灯
2红信号灯
2黄信号灯
2绿信号灯
交通信号灯实验区
交通信号灯实验区
交通信号灯实验区
交通信号灯实验区
交通信号灯实验区
交通信号灯实验区
三、设计要求
(1)根据控制要求,分配PLC的输入/输出端子,并画出PLC外部接线图;
(2)连接PLC外部(输入、输出)电路,编写用户程序;
(3)输入、编辑、编译、下载、调试用户程序;
(4)得到正确的运行结果;
(5)调试正确的程序附于报告后面。
四、实训报告要求
(1)程序设计方案说明(包括I/O分配表);
(2)程序调试步骤;
(3)个人实训总结;
(4)设计程序清单;
(5)统一使用A4版面;
(6)正文字号使用小四号(宋体);
(7)提交报告截止日期: 2010年1月15日。
电气控制及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电气控制及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气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2.了解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学会使用和编写简单的PLC程序;3.掌握使用PLC进行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调试和运行。
二、实验原理1.电气控制的基本原理电气控制是利用电流、电压等电气信号来控制元件、装置、设备运行的一种控制方式。
电气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信号采集、信号处理、逻辑运算、输出驱动等部分。
2.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基本概念和应用PLC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它以程序控制为基础,在工业过程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PLC具有可编程、灵活、可靠、高效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工业设备等领域。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PLC控制系统:包括PLC主机、输入模块、输出模块;2.开关按钮、指示灯、继电器等元器件;3.脉冲发生器、电机等。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基础电气控制实验(1)连接电源和所需的元器件,确保电路正常工作;(2)设计一个简单的电气控制电路,如利用按钮控制指示灯的亮灭;(3)调试电路并进行实验验证。
2.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实验(1)连接PLC主机、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2)编写控制程序,指定输入、输出及逻辑判断条件;(3)调试程序并进行实验验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基础电气控制实验通过设置合理的电路连接和元器件参数,成功实现了利用按钮控制指示灯亮灭的功能。
通过实验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电气控制的工作原理和方式。
2.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实验通过编写PLC程序,成功实现了控制模拟设备(如脉冲发生器、电机等)的运行。
通过实验可以感受到PLC的灵活性和可编程性,在工业控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电气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初步掌握了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在实验过程中,我对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调试和运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电气与PLC综合实习报告电气与PLC综合实习报告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十分的重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
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电气与PLC综合实习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是基于《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这门课程之上的一次基础性实习,旨在让学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和生活中,是学生对这门课程印象更加深刻,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熟练学会识读电气控制线路图,并能熟练的分析各种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加深对电气控制系统各种保护、自锁、互锁等环节的理解,掌握电气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在电路中的作用。
同时,在这次实习过程中,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电路故障检查的.能力。
二、实习器材PLC实验操作台,电气控制实验台,万用表,电机、接触器、过载保护器、时间继电器、导线、行程开关、按钮开关,钳子、十字一字螺丝刀等。
三、实习内容1) PLC部分全自动洗衣机系统PLC控制1、工作原理全自动洗衣机的洗衣桶(外桶)和脱水桶(内桶)是以同一中心安放的。
外桶固定,作盛水用;内桶可以旋转,作脱水(甩干)用。
内桶的周围有很多小孔,使内桶和外桶的水流相通。
洗衣机的进水和排水分别由进水电磁阀和排水电磁阀来执行。
进水时,通过控制系统将进水电磁阀打开,经进水管将水注入到外桶。
排水时,通过控制系统将排水电磁阀打开,将水由外桶排到机外。
洗涤正转、反转由洗涤电机驱动波盘的正、反转来实现,此时脱水桶并不旋转。
脱水时,控制系统将离合器合上,由洗涤电机带动内桶进行正转甩干。
高、低水位控制开关分别用来检测高、低水位。
启动按钮用来启动洗衣机工作,停止按钮用来实现手动停止进水、排水、脱水及报警。
排水按钮用来实现手动排水。
2、控制要求按下启动按钮后,洗衣机开始进水。
水满时(即达到高水位,高水位开关由OFF变ON),PLC控制停止进水,并开始洗涤正转,正转洗涤15S后暂停,暂停3S后开始洗涤反转。
报告:电气与PLC控制技术实践1. 背景1.1 项目简介本报告旨在介绍电气与PLC控制技术实践项目的背景、分析、结果和建议。
该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实践操作和控制PLC,来进一步了解和应用电气与PLC控制技术。
1.2 任务说明本次实践任务要求参与者使用PLC控制系统控制一个模拟工业生产线。
在实践过程中,需要理解电气设备的使用及PLC编程的技巧,以达到预期的产品加工效果。
2. 分析2.1 系统分析通过分析实践项目所涉及的工业生产线,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生产线包括多个电气设备,如传输机构、传感器、马达等。
•PLC将充当控制中心,接收输入信号,并通过编程控制各个电气设备的操作。
•有效的PLC编程可以实现良好的自动化加工效果。
2.2 任务分析根据实践任务的要求,我们需要完成以下任务:1.熟悉PLC控制系统及相关电气设备。
2.进行PLC的编程设置,以实现预期的产品加工效果。
3.调试和测试代码,确保生产线正常工作。
4.分析实践结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3.1 学习与准备在正式开始实践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以下学习和准备:1.了解PLC的工作原理和编程语言,如Ladder Diagram。
2.研究实践项目中涉及的电气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范。
3.阅读PLC控制系统的使用手册,了解其功能和参数设置。
3.2 实践操作在完成学习和准备后,我们可以进行实践操作:1.连接各个电气设备,并确保其与PLC控制系统的正常通信。
2.编写PLC程序,根据预期的产品加工要求,设置相应的输入条件和输出控制逻辑。
3.将编写好的程序上传到PLC控制系统,并进行调试和测试。
4.检查实践操作的结果,并修改程序和参数,以达到预期的产品加工效果。
4. 结果经过实践操作和调试测试,我们得出了以下结果:1.成功控制了模拟工业生产线,达到了预期的产品加工效果。
2.通过PLC编程,实现了生产线的自动化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3.实践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电气设备的耐久性、PLC程序的复杂性等。
西华大学实验报告(理工类)开课学院及实验室: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电气信息专业实验中心实验时间:2016年 月 日一、实验目的了解和掌握FX2系列PLC 与上位计算机通信的相关知识,包括其通信硬件电路的连接、通信的格式、计算机可对PLC 内各软设备进行的读写操作和强制操作。
通过软件调试助手,完成计算机对PLC 的读写过程。
二、实验原理1、FX2系列PLC 与上位计算机通信描述本设计选用MAXIM 公司的MAX202实现RS-232与TTL 之间的电平转换;选用MAX490实现RS-485与TTL 之间的转换。
每片MAX490有一对发送器/接收器,由于通信采用全双工方式,故需两片MAX490,另外只需外接4只电容即可。
PLC 的RS-422接口配接DB-25型连接器,而PC 机我们一般用DB-9型连接器。
硬件电路图如图3.1、图3.2所示。
2)PLC 的命令码及相关信息如表3.1所示。
图4.1 P L C 与计算机的连接图4.2 通信接口硬件图 3.1 与计算机连接图 3.2 芯片连接图表3.1 代码表2、FX2系列PLC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协议传输速率:9600bps奇偶校验位:偶校验数据格式如图3.3所示。
数据是以帧为单位发送和接收的。
一个多字符帧由图3.4所示的五个部分组成,其中和校验值是将命令码ETX之间的所有字符的ASCII 码(十六进制数)相加,取得所得和的最低二位数。
STX和ETX分别表示该字符帧的起始标志和结束标志。
图3.4 多字符帧的组成图3.3 数据格式的规定3、计算机对PLC的操作1)计算机可对PLC内各软设备进行读操作, 如图3.5所示。
西华大学实验报告例:计算机对PLC 的软设备Y20~Y37进行读操作查装置地址表:Y20~Y27:—00A2读取字节: 2 个字节和校验:SUM=30H+30H+30H+41H+32H+30H+32H+03H =168H →68H2)主机还可向PLC 写数据,进行单点的强迫置位和复位。
⼯⼚电⽓与PLC控制技术实验报告⼯⼚电⽓与PLC控制技术实验报告学院: 核技术与⾃动化⼯程学院专业: 电⽓⼯程及其⾃动化班级: 电⽓⼯程及其⾃动化1班学号:姓名:指导⽼师: 张晴完成时间: 2014.6.22⽬录实验⼀三相异步电机起动控制线路(2节) (3)实验⼆三相异步电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2节) (5)实验四CA6140车床电⽓控制线路(2节) (9)实验五三相异步电机的正反转PLC控制电路(2节) (12)实验⼀三相异步电机起动控制线路(2节)⼀、实验⽬的1、掌握三相异步电机的长动和点动控制线路的⼯件原理及接线⽅法。
2、熟悉线路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故障的⽅法。
三、实验要求和步骤1、按控制电路接线图正确连接线路。
2、检查⽆误后,并经指导教师检查后⽅可合闸通电试验。
3、操作控制按钮,观查并记录实验结果。
解答思考题,书写⼼理体会和实验报告。
4、实验中出现不正常现象时,应切断电源,分析故障并排除后,才能再通电试验。
四、实验电路和原理实验图长动、点动控制电路原理图和接线图L1L2L3L1N五、思考题1、按下SB1后电机可以转动但不能⾃锁。
是什么原因?解:原因⼀,没有接KM的辅助常开触头。
原因⼆,KMKM的辅助常开触头连接错误,与SB3的常开触头串联。
2、在实验图1中,按下SB3后电机可以转动,但松开SB3后电机仍继续转动。
是什么原因?解:原因⼀,SB3的常闭触头没有与KM的辅助常开触头串联。
这样就形成了SB3的常开触头与KM的辅助常开触头并联。
所以按下SB3后造成KM⾃锁。
原因⼆,NP-2型按钮的⾏程较短,按下SB3后其常闭触头断开,如果突然松开SB3,由于KM还没来得及释放,⽽SB3的常闭触头已经重新闭合。
造成KM⾃锁。
所以操作时,当按下SB3后,需要缓慢释放SB3,以免造成错误。
六、实验结果分析和实验过程体会实验的功能是SB1:停⽌,SB2:启动,SB3:点动。
接线完毕后,按下SB2电机开始转动,按下SB1电机停⽌,SB3按下时电机转动,弹起电机停⽌。
实 验 报 告 实验项目名称: 低压电器的认识 同组人 试验时间 实验室 指导教师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常用低压元件的结构、原理、符号、作用,熟悉低压元件规格。 2、 通过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和自锁控制线路的实际安装接线, 掌握由电气原理图变换成安装接线图的知识。能按照原理图实物,并能排除故障。 3、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理解点动控制和自锁控制的特点以及在机床控制中的应用。 二、实验设备
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接触器、时间继电器、热继电器、按钮、熔断器、断路器等。 三、实验方法
1、常用低压元件的识别。根据电器元件实物,了解常用低压元件的结构原理,正确写出电
器元件的名称、型号、符号、作用,填写下表
名称 文字符号 图形符号 作用 线圈/其它 常开触点 常闭触点 接触器 熔断器 热继电器 断路器 控制按钮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
2、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 按图8-1接线。接线时,先接主电路,它是从220V三相交流电源的输出端U、V、W开始,经三刀开关Q1、熔断器FU1、FU2、FU3、接触器KM1主触点到电动机M的三个线端A、B、C的电路,用导线按顺序串联起来,有三路。主电路经检查无误后,再接控制电路,从熔断器FU4插孔V开始,经按钮SB1常开、接触器KM1线圈到插孔W。线接好经指导老师检查无误后,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图8-1 点动控制线路 (1)按下控制屏上“开”按钮; (2)先合Q1,接通三相交流220V电源; (3)按下启动按钮SB1,对电动机M进行点动操作,比较按下SB1和松开SB1时电动机M的运转情况。(记录) 3、三相异步电动机自锁控制线路: 按下控制屏上的“关”按钮以切断三相交流电源。按图8-2接线。 检查无误后,启动电源进行实验: (1) 合上开关Q1,接通三相交流220V电源; (2) 按下起动按钮SB2,松手后观察电动机M运转情况(记录); (3) 按下停止按钮SB1,松手后观察电动机M运转情况(记录)。
ABCKM1
U21V21W21
FU1U11V11W11Q1L1L2L3220VSB1KM1FU4FU2FU3 图8-2 自锁控制线路 4、三相异步电动机既可点动又可自锁控制线路: 按下控制屏上“关”按钮切断三相交流电源后,按图8-3接线,检查无误后通电实验:
图8-3 既可点动又可自锁控制线路 (1) 合上Q1接通三相交流220V电源;
ABCKM1U21V21W21FU1U11V11W11Q1L1L2L3220VSB1KM1
FU4
FR1
SB2
KM1
FR1
FU2FU3
ABCKM1
FU1U11V11W11Q1220VSB1KM1FU4FR1SB2KM1FR1SB3SB3UVWFU2FU3(2) 按下起动按钮SB2,松手后观察电机M是否继续运转(记录); (3) 运转半分钟后按下SB3,然后松开,电机M是否停转;连续按下和松开SB3,观察此时属于什么控制状态(记录); (4) 按下停止按钮SB1,松手后观察M是否停转(记录)。 四、讨论题
1、试分析什么叫点动,什么叫自锁,并比较图8-1和图8-2的结构和功能上有什么区别
2、图中各个电器如Q1、FU1、FU2、FU3、FU4、KM1、FR、SB1、SB2、SB3各起什么作用已经使用了熔断器为何还要使用热继电器已经有了开关Q1为何还要使用接触器KM1
3、图8-2电路能否对电动机实现过流、短路、欠压和失压保护 4、画出图8-1、8-2、8-3的工作原理流程图。
五、实验小结 指导教师批阅及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实 验 报 告 实验项目名称: 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同组人 试验时间 实验室 指导教师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接线,掌握由电路原理图接成实际操作电路的方法。培养调试及故障排除的技能。 2、掌握电气自锁、连锁的原理;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手动控制正反转控制、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及按钮和接触器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不同接法,并熟悉在操作过程中有哪些不同之处。 二、实验设备
电源、三相鼠笼异步电机、接触器、时间继电器、热继电器、按钮、熔断器、断路器、导线等。 三、实验方法
1、倒顺开关正反转控制线路: (1) 旋转调压器旋钮将三相调压电源U、V、W输出线电压调到220V,按下“关”按钮切断交流电源。 (2) 按图8-4接线。 (3) 启动电源后,把开关Q1合向“左合”位置,观察电机转向(记录)。 (4) 运转半分钟后,把开关Q1合向“断开”位置后,再扳向“右合”位置,观察电机转向(记录)。 2、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1) 按下“关”按钮切断交流电源。按图8-5接线。经指导老师检查无误后,按下“开”按钮通电操作。 (2) 合上电源开关Q1,接通220V三相交流电源。 (3) 按下SB1,观察并记录电动机M的转向、接触器自锁和联锁触点的吸断情况。 (4) 按下SB3,观察并记录M运转状态、接触器各触点的吸断情况。 (5) 再按下SB2,观察并记录M的转向、接触器自锁和联锁触点的吸断情况。 3、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1)按下“关”按钮切断交流电源。按图8-6接线。经检查无误后,按下“开”按钮通电操作。 (2) 合上电源开关Q1,接通220V三相交流电源。 (3) 按下SB1,观察并记录电动机M的转向、各触点的吸断情况。 (4) 按下SB3,观察并记录电动机M的转向、各触点的吸断情况。 (5) 按下SB2,观察并记录电动机M的转向、各触点的吸断情况。
图8-4 倒顺开关正反转控制线路 图8-5 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4、按钮和接触器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1) 按下“关”按钮切断三相交流电源按图8-7接线。经检查无误后,按下“开”按钮通电操作。 (2) 合上电源开关Q1,接通220V交流电源。 (3) 按下SB1,观察并记录电动机M的转向、各触点的吸断情况。 (4) 按下SB2,观察并记录电动机M的转向、各触点的吸断情况。 (5) 按下SB3,观察并记录电动机M的转向、各触点的吸断情况。
ABCL1
L2L
3
220V
Q1
FU3FU2FU1左合断开右合
ABCKM
1
FU1Q1L1L2L3220VFR1FU4KM2KM1KM2KM2KM1KM1FU2FU3
ABCKM1FU1Q1L1L2L3220VFR1FU4KM2
SB2
SB
1
FU2FU3 图8-6 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图 8-7 按钮和接触器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四、讨论题 1、在图8-4中,欲使电机反转为什么要把手柄扳到“停止”使电动机M停转后,才能扳向“反转”使之反转,若直接扳至“反转”会造成什么后果
2、试分析图8-4、8-5、8-6、8-7各有什么特点并画出运行原理流程图。
ABCKM1FU1Q1L1L2L3220VFR1FU4KM2
SB2
SB
1
KM1KM2
FU3FU2 3、图8-5、8-6虽然也能实现电动机正反转直接控制,但容易产生什么故障,为什么图8-7比图8-5和8-6有什么优点
4、接触器和按钮的联锁触点在继电接触控制中起到什么作用
五、实验小结 指导教师批阅及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实 验 报 告 实验项目名称: 异步电动机星-三角降压起动控制 同组人 试验时间 实验室 指导教师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三相异步电动机降压起动的接线,熟悉三相异步电动机星-三角降压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接线方法、调试及故障排除的技能。进一步掌握降压起动在机床控制中的应用。 2、了解不同降压起动控制方式时电流和起动转矩的差别。 3、掌握在各种不同场合下应用何种起动方式。 二、实验设备
电源、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接触器、时间继电器、热继电器、按钮、熔断器、断路器、导线、交流电流表等。 三、实验方法
1、接触器控制Y-Δ降压起动控制线路: 关断电源后,按图8-15接线。 (1) 起动控制屏,合上Q1,接通220V交流电源。 (2) 按下SB1,电动机作Y接法起动,注意观察起动时,电流表最大读数IY起动= A。 (3) 按下SB2,使电机为Δ接法正常运行,注意观察Δ运行时,电流表电流为IΔ运行= A。 (4) 按SB3停止后,先按下SB2,再同时按下起动按钮SB1,观察电机在Δ接法直接起动时电流表最大读数IΔ起动= 安。 (5) 比较IY起动/IΔ起动= ,结果说明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