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伦理

伦理

伦理
伦理

曹德旺案件:

1 如何看待曹德旺捐股行为?

一、符合人道主义原则,“强者有义”---善于倾听弱者的呐喊

人道主义宗旨:关心人类幸福,尤其表现在对慈善活动和社会改革感兴趣;人道主义原则的实践或表现——亦称“博爱主义”、“慈善行为”。

人道主义精神,更着重体现以人为本的,以人类自身功能观念意义上的一种良知,及其在这个意识的作为支配下,形成一种以高度文明为基础,以人类和谐发展为目的的这样的普世观。

在西方,大多数人有着根深蒂固的基督教信仰。基督教强调博爱和救世观念,把慈善看成是核心价值观之一,西方人由此崇尚慈善精神。人们把公益捐赠,看成是一种公民义务,而不是恩赐。所以,企业家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后,还要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这种社会责任不需要社会舆论的强加,而是出自于西方企业家的内心,是整个西方道德文化的熏陶的结果。企业家们把社会的责任看成是自己的,自觉承担起来。他们认为,自身的财富是社会财富的一部分,理应回报于社会。这种企业家的道德高度,何其难得。在我国,在儒家思想熏陶下,同样强调类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以及博爱思想”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知识水平和道德观念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社会中对弱者的关注度也日益加强,一些很有影响力的成功的企业家也纷纷慷慨解囊,救助弱者,正体现出了强者有义的人道主义原则。

曹德旺小时候的坎坷经历使得他很早就经历了生活的辛酸,他自幼家贫,14岁辍学。放过牛,卖过烟丝,贩过水果,修过自行车。经年累月一日两餐食不果腹,在歧视者的白眼下艰难谋生。这使得他从心理上和行动上更倾向于关注弱者,在自己强大以后来回馈社会,他想力所能及地造福穷苦人民。他说:“人活一世,就是为了给他人带来幸福。”他的理念事救别人就是救自己。而“福耀”两个字凝聚了曹德旺毕生的梦想,融会了许多传统的智慧、尊严与勇气。正如他所说:“我认为做人第一就是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家里,为人子要尽人子之责,为人夫必须尽人夫之责,为人父要尽父之责;在社会上,要尽公民之责,要有强烈的民族和国家意识,这样你才会成功。”

他在善款下发之后,制定了苛刻的执行“条款”——由曹氏父子组成的监督委员会随机抽检10%的家庭,如发现超过1%的不合格率,中国扶贫基金会按照查抽获得的超过1%部分缺损比例的30倍予以赔偿。对于具体发放善款给“最穷的地方,最穷的人”还做了规定。

二、体现出危机之中企业家的精神

2008年以来,中国企业家经历了多重考验。“三聚氰胺”事件掀起了人们对企业家道德的追问;黄光裕风波引发人们对于企业家自制能力的思考。金融危机的深化,则对企业的“耐寒”能力、对企业家的商业道德,提出全面的考量。对于崇尚商业文明的社会,人们乐见的是:危机之中,企业家精神能够熠熠生辉。

必须有信仰讲诚信讲道德。他认为做企业如做人,企业的创品牌之路离不“仁、智、勇、义”。他认为新世纪的企业家雄心、才智、专长、果断与信,缺一不可。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境界,他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第二方面他必须有信仰,做任何事情讲道德,讲诚信,而且不断的追求完美,从小做大,把自己贡献给这个世界。

品格与责任的魅力结合,企业家精神的完美彰显。“方向决定结果。追求的目标端正了,就决定了你的进步”。董事长说,“回忆起我这些年的发展,我觉得一个企业家要把事情做好,一定要热爱自己的国家,这种热爱不仅会给自己带来财富,而且还会成为做事业的动力。”坚定的目标方向,坚毅的性格锻造和强大的意志品质,使得经

历过刻骨铭心岁月的他明白了,中国的希望在于中国人自己的觉悟。如果每个行业都有人执着地把自己的事业与国家联系起来,而执着于这项事业的人,不但能够成为自己这个行业的领袖,为自己与社会创造财富,而且有机会跻身于世界这个大舞台,为世界创造价值和财富。作为一名商界领袖,在这二十多年的企业家生涯中,他认为自己的成功,最大的经验就是不论做人做事,还是做产品,都要始终“以诚为本”。从创建福耀以来便将这种思想、这种精神带到了企业中来,带到了每位福耀员工的精神上来,始终把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提供优质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不走私,不偷税,不投机取巧。

尽管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不高,都并没有阻碍我国企业家的慈善之路。中国在地震中激发起来的社会良知和企业家精神,也不断加强了企业家自身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并转化为一种常态,为中国的盖茨行为打下基础。

三、开创了一种新的“慈善之路”——表决权的信托

而曹德旺就是开路者。不同于国内其他富豪的现金捐赠,曹德旺此举可能创造中国慈善的一条新路。即以捐赠股票的形式成立慈善基金。曹德旺把自己名下的部分股权过户转让给基金会,基金会将代替他行使福耀玻璃大股东的职责。曹德旺将担任基金会的第一任理事长。按照计划,曹德旺向有关部门提出成立基金会的申请,基金收益将用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助学、救灾、救困、救急等慈善公益事业。

中国现有的《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设立基金会的原始基金必须为到账货币资金,目前还不接受股票等有价证券。以及基金会投资应由理事会决定;以及国家关于股权转让的有关规定——股权转让所得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企业捐赠后,必须办理股权变更手续,不再对已捐赠股权行使股东权利,并不得要求受赠单位予以经济回报”等。但曹德旺认为,股票基金会的价值与可持续优势不可轻视。河仁慈善基金会开始运作后,通过每年的股票分红以及一定比例内的股票投资,将可以长期获得稳定收益。每年用于慈善事业的金额可达到3—5亿元。将股票交给基金会,也不会影响企业的决策与运营,曹德旺先生以股权捐赠成立基金会的想法向非公募基金会的管理制度提出了挑战。

中国出不了盖茨,与当下慈善制度有很大关系。美国于1913年开征累进遗产税,税率最低为37%,当遗产达到300万美元时,税率甚至达55%。并且美国法律规定,成立基金会和慈善捐赠可以获得一定幅度的税收优惠,捐出的资金在所得税中会相应扣除。倾向慈善的文化氛围与引导慈善的制度规则从来都是相互养成的。对我国的慈善捐助体系稍加考察就会发现,缺乏在法律上为慈善捐赠作相应减税和监管善款的透明运用的具体措施,也缺乏相对完善的财产保护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对民间自发的慈善活动还有不少限制。汶川大地震后,国人不分穷富都展现出了空前的慈善热情,所以合理的引导企业和企业家甚至民间爱心,使之制度化和常态化,是全社会提升责任的根本保证。从根本上说,如果要培养出我们自己的比尔·盖茨,首要的工作是要完善引导慈善捐赠的制度。

随后,10月20日,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新华都慈善基金会在福州设立,注册资金1亿元,基金会由新华都CEO唐骏负责日常运营。同时宣布将捐出个人持有的价值83亿元人民币的有价证券,这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捐赠。

(5)我们也需要像美国的一套相对完善的慈善基金会管理监督体制,保证慈善基金会的规范运作,使企业家捐赠的资金能够得到合理科学的运用,促进慈善基金健康的成长,以带动全国性的慈善捐赠热潮。

结束语:“一个企业家的最高境界是慈善家。”香港著名爱国人士邵逸夫先生的名言

今天,科学发展、和谐社会伟大构想的提出,为中国的慈善文化增添了更有时代特色、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在这样一种文化薰陶下,我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积极参与慈善事业。而这其中,将会有贡献巨大的慈善家应运而生。

随着全球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也开始理解慈善捐赠的意义,很多大型企业已经开始陆续发布“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书”,其中关于企业进行了多少次捐赠和捐赠的金额等是一项重要内容。尽管中国目前还没有比尔·盖茨这样的巨富之善,但中国人的慈善事业才刚刚起步,在企业家自身、社会和政府的共同行动下,随着经济文化不断发展、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中国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精神也将进一步提高。

2 聚财到散财是怎样的道德升华?

有关中国企业家和富人们投资慈善事业的话题,曾引起媒体长期关注。作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先富群体,衡量他们的成功不仅来自财富数据,也涵盖了其社会声望、财富正向运用度、投身慈善事业的积极程序。当今社会对企业家们的关注,开始从他们的创富成就转向致富之后对社会的回报上来。

中国古语有云:“财聚人散,人散财散;财散人聚,人聚财聚。”聚财的过程是将社会财富据为己有,而散财则是它的补集,即将取自于社会的财富最终归还给社会。仗义疏财,侠骨柔肠。然而今天企业家的疏财散财具有更多、更大、更丰富、更广阔的社会意义。

首先,是企业家仗义疏财,侠骨柔肠,回报社会。一家企业经营得好,并不完全是企业家个人的成果,这之中更有社会提供的环境和条件,和利益相关者的忠诚和合作。曹德旺的慈善行为,恰好反映出一名优秀企业家应具备的两个特性:一是人性,一是社会性。所谓人性,是指企业家有同情心和仁爱心,同情弱者,自重爱人;所谓社会性,是指企业家不是孤立的原子式的个人,而是处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社会人,与他人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互动。企业家疏财散财,就可以通过各种基金组织资助弱者,缩小贫富差距,消解贫富对立。

其次,是促进社会进步和繁荣,功德无量。企业家疏财散财,支持社会组织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为企业的发展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为自己树立起一块丰碑,而且会造福于社会,造福于后代,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业。因为社会组织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既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巨大的财力支持,后者主要来源于企业家的散财行为,即来自企业家致富以后去创办社会事业和向社会的捐赠。

最后,带动更多人从事到慈善事业中。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就算曹德旺把家底掏空,把全部的财产捐给社会,这些财富能帮到也仅仅只是少数人。但是曹德旺的散财行为,会使更多的企业家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从而投身到慈善事业中去。而且经过媒体的宣传,除了企业家,社会上将会有更多有能力去帮助他人参与到慈善事业中去。更重要的是,那些受到帮助的人们,走出了困境,有的甚至发家致富,有了很大成就的人们,他们更加会对社会存在感恩之心,更加会热心的从事慈善事业,来回报社会,报答那些帮助过他们的人。这样就会由个人的道德提升,演变为整个社会的道德升华!

诚然,社会鼓励企业家的疏财散财行为。然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政策制度,贫富差距不同,疏财散财的方法和途径也应有所区别。像盖茨和巴菲特,他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富裕的社会,在拥有巨额财富后,他们希望用钱去改变贫困人群的命运,使自己对社会的贡献达到另一个高度,为自己带来快乐和满足感。而中国的大多数企业家们,一方面,还处于积累物质和财富的阶段,谈慈善还为时过早;另一方面,他们绝大多数生在贫困人家,经历过许多艰辛的日子,从根本上来说,并未从心理上真正摆脱曾经的贫困给自身带来的深刻影响。就这一点来看,曹德旺亦是一位聪明的企业家。人首先要追求物质,满足自己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然后,才可能追求精神上的价值。曹德旺经历过一段贫苦的时期,却从未对生活带有

抱怨,每一次的收获在他看来,都是自身努力和命运交织的结果;但也并不盲目开始慈善,当自身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开始慷慨资助那些尤其是与之经历类似的年轻人。这样他即实现了他的人身价值,成为了一名出色的企业家,又完成了自己的社会责任,股捐36亿元创办了河人慈善基金,为社会的慈善事业做出贡献。有经济学家说:经济学不讲道德。赚钱的时候,就一门心思地赚钱,不要努力地扮演什么慈善家的角色,否则就太虚伪了!由于种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民营企业家们在企业还需要输血时,不断地向外界捐款,最终拖垮企业的不乏其人。还有的企业家原先承诺用于慈善的资金,此后竟然被抵押给了摩根士丹利,用于贷款,这不仅仅是企业家自身违反了诚信原则,毁坏了企业和自身的名誉,而且让慈善捐助变得毫无意义,给社会带来了不好的影响。这些都应该引起企业家们的注意和警惕。我觉得一个企业家只有聚的集中,聚得强大,才能散得彻底。聚财都没有完成,何谈散财?当然我们也说,经济学是讲道德的。一个强大的企业,往往能造福一方百姓。企业家们最大的贡献,就是把企业做好,使企业获得永续的经营和良好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合理散财,利人利己,方是当今社会对于企业家们道德升华的具体期盼。

真功夫案件:

1.真功夫前董事长蔡达标,从一个一无所有的落魄青年,到红极一时的企业家,到现在的阶下囚,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大起大落的经历呢?

A:在深入了解了“真功夫”事件后,分析得出:是其道德败坏导致的悲剧。他的道德认知水平低下,他不仅没有家庭美德,也没有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他对于家庭的不负责,对于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以及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不负责任等,这些都是他最终自食其果的原因。蔡达标的所作所为,不仅破坏了自己家庭,还危害了真功夫多年以来辛苦建立的诚信、正直、守法的企业形象,使真功夫的股东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2.从“真功夫”的内部权力争夺之战,可以看出:我国家族企业在构建内部控制制度方便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谈谈这个问题?

A:在我国民营企业中,家族企业占了90%以上,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期真功夫、土豆网、赶集网这些企业后院相继起火,可以看出,无论这些家族企业在初期的时候是多么的辉煌,随着企业的发展,内部控制的问题总是会逐渐的凸显出来,并且有可能成为致命的一击。所以,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与否直接的决定了企业经营的成败。

从真功夫陷入内斗之战,我们可以分析出:它陷入这样的僵局,主要原因是其股权结构的不合理,蔡达标和潘宇海各持了一半的股权。这种势均力敌的股权结构很容易会引起股东之间的纠纷。

其次,真功夫的公司治理不合理,它和我国其他家族企业一样,股东之间、股东和关键管理人员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血缘和亲友关系,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不大,这样会形成一种家族文化,导致公司在治理上比较倾向于人性化,而不是专业化、正式化的管理,当利益发生冲突时,没有可以用来协调的第三方。那么就真功夫而言,它应该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着手,先解决利益的分配问题,然后再完善自己的公司治理结构,比如可以引进独立的董事制度,也可以在董事会下面设立一些专门的委员会如审计委员会、战略委员会来保证董事会决策的科学合理性。

总之,我国家族企业在构建内部控制制度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何将家族企业转为市场化企业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我们必须重视这类的问题。因为在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类似于真功夫这样的家族企业有很多,或许在保证企业不断的高速发展的同时,将规范公司管理中有序、稳定的管理要素结合自己公司的情况,不断完善家族企业的内部控制,也就是走有中国特色的内部控制之路,使其真正的靠国际接轨但又不失自己的特色,才能让我们国家的

家族企业不断的延续下去,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

3.如何管理家族企业?

内部方面: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建立科学的股权结构安排;加强董事会的决策和监督能力。

外部方面:加强经理人市场约束机制;完善资本市场;充分发挥政府支持的作用。

在中国如果家族企业想要做大做强,那么就必须要正视和规范公司治理的问题。指定一套对的规矩,并且严格的按照既定的规矩办事,这样才能避免家族成员之间或者家族成员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矛盾。

李真案件:

1.谈谈道德变变迁与当代道德问题的困惑。

当代的道德变迁:

我们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转型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道德体系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传统道德已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经济关系、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传统文化越来越不能适应剧烈的社会变迁,也不能再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提供所需要的价值意义。

当代的道德困惑:

现代化转型时期的道德困惑,其实质是一种“文化堕距”。

“道德滑坡”。物质文化的发展与非物质文化的发展总是有一定的距离。用传统道德来看待新的社会现象,因而产生了“道德滑坡”的观点。“道德滑坡”的观点正是社会经济发展与道德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的一种反应。

当代道德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社会现实道德方面的反道德主义倾向。

2 缺乏与市场经济相关的道德规范。

3作为社会发展方向导引的社会理想道德出现暂时真空。

4现代化变迁本身提出了新的伦理道德要求。

对新时期道德建设的思考:

第一,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第二,确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第三,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第四,重视大众文化、大众传媒的潜移默化作用。

2如何开展社会公德的建设?

社会公德基本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讲究卫生

1、政府积极倡导,加大宣传,重视和加强公民公德意识教育

2、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建立系统的维护社会公德的法律法规

3、加强公德建设,需要我们大家从点滴做起。

3如何理解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与社会功能?

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基本特征:职业性实践性继承性

社会功能:

1、调节职业交往中从业人员内部以及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间的关系。

2、有助于维护和提高本行业的信誉。

3、促进本行业的发展。

4、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4李真是如何腐败的?对我们有何警示作用?

1.个人职业道德低下,权为私用

2.个人信仰的缺失

3.缺乏对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信念。

警示作用:

当代中国反腐倡廉任重道远

1从个人来讲;2 从政府角度来讲;3从广大人民群众来讲

反腐倡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法制文明建设刻不容缓!

琼民源案件:

1.“琼民源”一案是制度问题还是道德问题,并说明理由。

既是制度问题,也是道德问题,但主要原因是后者。

制度上:首先,由于当时的会计制度还未和国际接轨,设计上不尽合理,致使琼民源有机可乘,将未取得土地使用权,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立项和确认的情况下的四个项目进行所谓的资产评估,并将增值部分列入“资本公积”处理。其次,由于旧会计制度对收入的确认和关联方交易收入的披露制度不完善,致使琼民源可以通过与关联公司和他人签订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合作建房、权益转让等无效合同来编造收入,凭空捏造利润。再次,当时上市公司的监管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并不是很严格,社会媒体的舆论监督也不是很到位,

给了琼民源可乘之机。

道德上,本案件中,琼民源的会计行为主体为了小团体的利益,牺牲社会公众利益,有悖于功利论视角下的伦理道德;同时,他们抛弃了职业道德规范和社会美德,也违背了道义论视角下的伦理道德。具体来讲,首先,琼民源董事会存在职业道德问题,不是通过合法经营,诚信守约来获取利润,而是通过造假这种不劳而获的手段来为自己公司再融资,欺骗投资者。其次,该公司会计班文绍不但没有对该公司管理层会计造假这种违法行为进行抵制,反而在公司董事长马玉和的授意下,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严重违背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再次,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也有问题,在众多投资者对琼民源巨额利润表示怀疑的情况下,对“琼民源”年报进行审计的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竟然公开站出来,对种种质疑进行“辟谣”。

2.如何解决企业作假问题?

根据前面分析,产生会计造假的伦理原因是利益失衡和道德失范,因此,总的来说,

为了治理会计造假,主要思路是利益制衡和道德约束,可以采取以下两方面的措施:一是以利制利,从源头上防范会计造假;二是以义制利,强化道德约束力。

以利制利:

1.加大会计造假的查处率和惩罚力度,提高会计造假的经济成本

对会计造假的查处率低和惩罚力度小是会计造假普遍存在的重要原因,它造成会计造

假收益与可能受到的惩罚之间的不平衡。为了治理会计造假,一方面要提高会计造假的查处率,另一方面,要加大对造假的惩罚力度,如此便可以加大会计造假的风险,提高造假成本,使造假者不敢轻易造假。

2.建立道德谴责与惩罚机制,加大道德代价,提高会计造假的道德成本

败德行为不受谴责,违规无需付出道德代价或代价低廉,也是会计造假屡犯难止的原因之一。加大会计造假的成本,就必须建立会计造假这一败德行为的道德谴责与惩罚机制,让违规行为及时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让大众对企业及相关行为主体的会计行为进行道德评价与监督,对败德行为给予及时披露,谴责与惩罚。通过加大会计造假的道德代价,提高会计造假的道德成本,也将有效抑制会计造假行为的发生。

3.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加强企业内部各会计相关行为主体之间的利益制衡,也是防范会计造假的有效措施,这需要通过完善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来实现。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目标是实现各会计行为相关主体之间的相互制衡,如此某一会计行为主体很难一家独大,会计造假的难度也会提升。

以义制利:

1.培育社会诚信环境,优化会计道德环境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是环境的产物,一个社会的道德环境与氛围如何将影响人们的道德行为,社会诚信则是道德环境的核心和基石。诚信的社会道德环境无疑会增加诚信的会计行为,因而增加会计信息的真实、客观、公正性。一个缺失诚信的社会,会计造假也必然会泛滥成灾。我国企业会计造假之所以大面积地发生,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存在着诚信缺失、信用缺位的弊病。因此,避免会计造假这种失德行为,有赖于培育社会的诚信环境,健全社会的信用机制。

2.加强主观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行为主体的道德内律

主观职业道德是主体基于内心道德情操及对自身责任和义务的内在自觉而形成的对其行为的职业道德内容的个人确信。主观职业道德体现为内律。加强主观职业道德建设也主要是提高行为主体的内心道德情操及责任意识,并使主体以此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3.加强客观职业道德建设,增强会计行为主体的道德外律

道德内律不能离开道德外律,实际上,内律往往需要足够的外律作为基础,也是以外律为保证的内律。因此,要强化职业道德建设,还需要实现道德外律。比如制定可操作的会计道德规范体系、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奖惩机制等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