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过渡段路基沉降观测施工作业指导书

过渡段路基沉降观测施工作业指导书

过渡段路基沉降观测施工作业指导书
过渡段路基沉降观测施工作业指导书

新建铁路xx至xx客运专线(江西段)

8标段路基工程

编号:

过渡段路基沉降观测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二○一○年五月三十日发布二○一○年六月一日实施

过渡段路基沉降观测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为满足杭长客运专线对桥梁、涵洞等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的技术要求,确保观测质量;为评估预测线下工程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合理确定无碴轨道铺设时间,确保铺设质量,特制定本施工作业指导书。

二、编制依据

(1)《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2)《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4)《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5)《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

(6)《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

(7)《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8)《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

(9)《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

(10)盘营客运专线工程设计文件;

(11)铁道部有关规定。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杭长客专(江西段)8标路基过渡段路基沉降观测施工。

四、观测断面和观测点的设置原则

过渡段应考虑线路纵向平顺性和不同结构物差异沉降的观测和评估,桥涵两端的过渡段需进行沉降观测。

(1)不同结构物起点处、距起点5~10m 、20~30m 处分别设置观测断面。每个横向结构物每侧各设置一个观测断面,沿涵洞轴线设路基观测断面。横向结构物顶面埋设一根剖面沉降管。具体设置见附图。

剖面沉降管

基层表层基层底层路堤本体

级配碎石

掺3%~5%水泥

桥台桥头搭板

1:2

纵断面示意图

(2)I 型监测断面包括沉降监测桩和沉降板。沉降监测桩每断面设置5个,施工完基床底层后,预压土填筑前,距左、右线中心4.7m 处于基床底层顶面埋设2个沉降监测桩,其余3个于基床表层施工完成后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及距两侧路肩1m 处的基床表层顶面上,沉降板位于路堤中心,基底铺设碎石垫层的地段埋设盱垫层顶面,基底设混凝土板地段置于板顶面,随填土增高而逐渐接高测杆及保护套管。

(3)II 型监测断面包括沉降监测桩和定点式剖面沉降测试压力计。沉降监测桩每断面设置5个,埋设方法同I 型监测断面;定点式剖面沉降测试压力于路堤中心,基底铺设碎石垫层的地段埋设于垫层顶面,基底设混凝土板地段置于板顶面。

(4)III 型临测断面包括沉降监测桩、沉降板和剖面管。沉降监测桩每断面设置3个,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及距两侧路肩1m 处的基床表层顶面上;沉降板位于路堤中心,底板埋设于基床底层顶面上,随填土增高而逐渐接高测杆及保护套管,横剖面管埋于路堤基底碎石垫层顶面处。

3、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于横向结构物顶部沿横向结构物的对角线方向铺设剖面沉降管。横向结构物两侧外边缘各2m 处设置一个I 型观测断面,平面布置见IV 型。

4、软土路基地段每隔1公里左右设置水位观测井,监测填土和顶压过程中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五、观测元件与埋设技术要求

⑴沉降观测桩:选择Φ20mm 不锈钢,顶部磨圆,底部焊接弯钩,待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完成后,在观测断面通过测量埋置在设计位置,埋置深度不小于0.3m ,桩周0.15m 用C20混凝土浇筑固定,完成埋设后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

⑵沉降板: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埋设,一般情况如下:由底板、金属测杆(φ40镀锌铁管)及保护套管(φ75 PVC 管)组成。钢筋混凝土底板尺寸为50cm ×50cm,厚5cm 或钢底板尺寸为30*30cm ,厚0.8cm 。

①沉降板埋设位置处可垫10cm 砂垫层找平,埋设时确保底板的水平与垂直度,确保测杆与地面垂直。

图4 路基沉降观测桩埋设布置图

φ20不锈钢

C20混凝土

图5 路基沉降板埋设布置图

②放好沉降板后,回填一定厚度的垫层,再套上保护套管,保护套管略低于沉降板测杆,上口加盖封住管口,并在其周围填筑相应填料稳定套管,完成沉降板的埋设工作。

③测量埋设就位的沉降板测杆杆顶标高读数作为初始读数,随着路基填筑施工逐渐接高沉降板测杆和保护套管,每次接长高度以0.5m为宜,接长前后测量杆顶标高变化量确定接高量。金属测杆用内接头连接,保护套管用PVC管外接头连接。

④接长套管时应确保垂直,避免机械施工等因素导致套管倾斜。

⑶定点式剖面沉降测试压力计:定点式剖面沉降测试压力计底板采用沉降底板,埋设位置应按设计测量确定;埋设位置处可垫10cm砂垫层找平,埋设时确保底板水平,填土至0.6m高度碾压密实后开一个凹坑将压力计放入坑内,用细粒土将坑填平后,继续施工路基填土。埋设完成后,将压力计监测线沿水平方向甩到坡脚后,在坡处设C20素混凝土保护墩(0.5m×0.5m ×0.95m),墩内预埋剖面管管材,监测线从管内穿出;墩旁设观测桩,观测桩

采用C20素混凝土灌注,断面采用0.5m×0.5m×1.6m,并在桩顶埋半圆形不锈钢耐磨测头,监测桩用钢筋混凝土保护盒保护。待上部一层填料压实稳定后,连续监测数日,取稳定读数作为初始读数。

⑷剖面沉降管:路基基底剖面沉降管在地基加固及垫层施工完毕后,填土至0.6m高度碾压密实后开槽埋设,开槽宽度20~30cm,开槽深度至地基加固垫层顶面,槽底回填0.2m 厚的中粗砂,在槽内敷设沉降管(沉降管内穿入用于拉动测头的镀锌钢丝绳),其上夯填中粗砂至与碾压面平齐。Ⅳ型断面中剖面管在涵顶填土0.6m 厚开槽施工埋设,原则同基底剖面管埋设方法。沉降管埋设位置挡土墙处应预留孔洞。沉降管敷设完成后,在两头设置0.5m×0.5m×0.95m C20素混凝土保护墩。并于一侧管口处设置监测桩,监测桩采用C20素混凝土灌注,断面采用0.5m×0.5m×1.6m,并在桩顶预埋半圆形不锈钢耐磨测头,监测桩用钢筋混凝土保护盒保护。待上一层填料压实稳定后,连续监测数日,取稳定读数作为初始读数。

采用横剖仪和水准仪进行横剖面沉降观测。每次观测时,首先用水准仪测出横剖面管一侧的观测桩顶高程,再把横剖仪放置于观测桩顶测量初值,然后用横剖仪测量各测点。

⑷单点沉降计:是一种埋入式电感调频类智能型位移传感器,由电测位移传感器、测杆、锚头、锚板及金属软管和塑料波纹管等组成。挖槽集中从一侧引出路基,引入坡脚观测箱内。一般埋设完成后3~5天待缩孔完成后测试零点。观测路堑换填基底沉降或隆起变形埋设在换填基底面,表面应平整密实;观测路基本体变形按设计断面图埋设。

⑸无砟轨道铺设时路基测点的转移技术要求待补充规定中详细要求。

六、观测技术要求

1、观测方法

⑴采用横剖面仪和水准仪进行横剖面沉降观测。每次观测时,首先用水准仪按二等水准精度测出横剖面管一侧的观测桩顶高程,再把横剖仪放置于观测桩顶测量初值,然后将横剖仪放入横剖管内测量各测点。

⑵沉降板观测采用水准测量方法,路基水准路线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附合水准路线,沉降观测点位布设及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如图6所示。按测量精度要求和频次定期观测沉降板测杆顶面测点高程。沉降板观测时应在测杆头上套一个专用的测量帽。测量帽下部以刚好套入测杆为宜,测量帽上部以中心为一半球型的测点。在沉降板测杆接高时应同时测量接高前后的测杆高程。

图6 沉降观测点位布设及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

⑶路肩沉降观测桩观测方法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按测量精度要求和频次定期观测沉降板测杆顶面测点高程。

⑷定点式剖面沉降测试压力计直接采用便携式工程测试仪读取数据。

2、监测测量精度及频度

⑴路堤地段从路基填土开始进行沉降观测;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不少于6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观测数据不足以评估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延长观测时间或采取必要的加速或控制沉降的措施。

⑵沉降观测设备的埋设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施工单位的填筑施工要与设备的埋设做好协调,做到互不干扰、影响。观测设施的埋设及沉降观测工作应按要求进行,不能影响路基填筑质量。

⑶路基填筑过程中应及时整理路堤中心沉降观测点的沉降与边桩的位移量,当中心地基处沉降观测点沉降量大于10mm/天或边桩水平位移大于5mm/天、竖向位移大于10mm/天时,应及时通知项目部,并要求停止填筑施工,待沉降稳定后再恢复填土,必要时采用卸载措施。

⑷观测精度要求:路基沉降观测水准测量的精度为±1.0mm,读数取位至

0.1mm;剖面沉降观测的精度应不低于4mm/30m;位移观测测距误差±3mm;方向观测水平角误差为±2.5″。

⑸观测频次要求:路基沉降观测的频次不低于表1的规定。

表1 路基沉降观测频次表

注:1、架桥机(运梁车)通过时观测要求:每1次/3天,连续3次;以后1次/1周,连续

3 次;以后1次/2周。

实际工作进行时,观测时间的间隔还要看地基的沉降值和沉降速率。当两次连续观测的沉降差值大于4mm时应加密观测频次;当出现沉降突变、地下水变化及降雨等外部环境变化时应增加观测频次。观测应持续到工程验收交由运营管理部门继续观测。

3、元件保护要求

各工区应成立专门试验小组,进行元器件的埋设、测量和保记工作,小组人员人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元件埋设时应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编号,有导线的元件应将导线引出至路基坡脚监测箱内。

凡沉降板附近一米范围内土方应采用人工摊平及小型机具碾压,不得采用大型机械推土及碾压,并配备专人负责指导,以确保元器件不受损坏。

4、资料整理要求

(1)采用统一的路基沉降监测记录,做好监测数据的记录与整理。监测资料应齐全、详细、规范,符合设计要求。所有测试数据必须真实准确,不得造假;记录必须清晰,不得涂改;测试、记录人员必须签名。

(2)所测数据据必须当天及时输入电脑,分析,整理,核对无误后在计算机内保存。

(3)按照提交资料要求及时对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汇总,及时绘制路基面、填料及路基各项监测的荷载-时间-沉降过程曲线。并按有关规定整理成册,报送有关单位进行沉降分析、评估。

(4)路基填筑过程中应及时整理路堤中心沉降监测点的沉降量,当路堤中心地基处沉降观测点沉降量大于10mm/天时,应及时通知项目部,并要求

停止填筑施工,待沉降稳定后再恢复填土,必要时采用卸载措施。

附表1 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观测桩)

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观测桩)

工程名称:测量单位: 测点编号

测量负责人:复核:监理:年月日

附表2 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板)

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板)工程名称:测量单位:测点编号

附表3 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剖面管)

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剖面管)

15

附表4 路基分层沉降观测记录表

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分层沉降观测)

里程段落:观测日期:第页共页

2.每次磁环测量均需重复测量两次,并以磁环下部响声为准。

测量负责人:复核:监理:年月日

16

附表5 路基分层沉降观测记录汇总表

沉降观测记录表(分层沉降汇总)

断面里程:第页共页

17

附表6 路基边桩位移观测记录表

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边桩位移)

里程段落:观测日期:第页共页

18

附表7 路基边桩位移观测记录汇总表

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边桩位移汇总)

断面里程:第页共页

1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