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一)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一)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一)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一)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一)姓名: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1、本套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48分)

1.“长征二号”系列火箭用的燃料是液态的偏二甲肼(C2H8N2),氧化剂是液态的N2O4,已知1.5 g偏二甲肼完全燃烧生成N2、CO2和液态H2O放出热量50 kJ。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燃料在火箭发动机中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机械能

B.偏二甲肼在N2O4中的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

C.该反应中偏二甲肼和N2O4总能量低于CO2、N2和H2O的总能量

D.偏二甲肼在N2O4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CO2+3N2+4H2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吸热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C.所有的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需要持续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3517Cl

B.二氧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

C.HClO的电子式:

D.对羟基苯甲醛的结构简式:

4.下列事实不能

..说明非金属性Cl>I的是()。

A.Cl2+2I-==2Cl-+I2 B.稳定性:HCl>HI

C.酸性:HClO4>HIO4 D.酸性:HClO3>HIO3

5.甲、乙、丙、丁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乙为地壳含量最多的元素,乙和丙同主族,甲与丙、丁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均呈酸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丁>丙>乙>甲

B.单质的氧化性:乙>丙>丁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乙>丙>丁

D.甲与乙、丙、丁形成的化合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6.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组成的混合物共10g,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

H2密度的12.5倍.该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溴水的试剂瓶时,试剂瓶的质量增加了8.4g,该混合气体可能是()

A.乙烷和乙烯 B.乙烷和乙烯 C.甲烷和乙烯 D.甲烷和丙烯

7.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X与Z同主族,Y与W同主族,R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R>Z

B.W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

C.Z与W形成的是离子化合物

D.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比R的弱

8.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H2SO4,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下列图表示产生H2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5、6、1。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和c的次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c2-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元素b、c的离子半径大小为:c<b

B.a和b、c均能形成电子数为18的分子。

C.元素a、b、c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2、4

D.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10.人们对未发现的第114号元素很感兴趣,预测它有良好的力学、光学、电学性质,它被命名为“类铅”。以下对“类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最外层有6个电子

B.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七周期

C.主要化合价为-4价、+4价

D.电解硝酸铜与硝酸“类铅”的混合溶液时首先会析出“类铅”

11.已知反应X+Y=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

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D.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

12.将镁片、铝片平行插入到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用导线连接成闭合回路,该装置在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镁比铝活泼,镁失去电子被氧化成Mg 2+

B .铝是电池负极,开始工作时溶液中会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

C .该装置的内、外电路中,均是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D .该装置开始工作时,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可不必处理 13.有5种单核粒子,它们分别是

(“□”内元素符号

未写出),则它们所属元素的种类有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14.A 的化学式为NH 5,常温下呈固态,构成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结构。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1mol NH 5中含有5N A 个N —H 键(N A 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B .NH 5中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

C .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 5+H 2O==NH 3·H 2O +H 2↑

D .NH 5的电子式为:

15.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 蔗糖和葡萄糖不是同分异构体,但属同系物

C. 苯酚、甲醛通过加聚反应可制得酚醛树脂

D. 石油裂解和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而石油的分馏和煤的气化都是物理变化 16.下列各组元素的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A .Li 、Be 、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 .P 、S 、Cl 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C .N 、O 、F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 .Na 、K 、Rb 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17.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位于第VA 族,乙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甲原子多1,乙与丁同族,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丁>丙>乙

B .甲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

C .乙与丙形成的化合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D .同周期元素中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非金属单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B.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 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 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 19.可逆反应:A +3B 2C + 2D 在4种不同的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 A mol L s ()./()=?015 ②v B mol L s ()./()=?06 ③)/(4.0)(s L mol C v ?= ④v D mol L s ()./()=?045该反应进行速率最快的是:

A . ①

B . ②和③

C .④

D .①和④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油的炼制过程都是化学变化过程

B .石油分馏目的是将含碳原子数较多的烃先气化经冷凝而分离出来

C .石油经过常、减压分馏、裂化等工序炼制后即能制得纯净物

D .石油分馏出来的各馏分仍是多种烃的混合物 2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H4H的电子式为

B.NH4Cl的电子式为

C.NH4H含有极性共价键和离子键

D.NH4H固体投入少量热水中,有两种气体生成

22.在常温常压下,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A.甲烷 B.乙醇 C.苯 D.乙酸乙酯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元素A、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A>B

B.一定条件下,D单质与E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DE2

C.D、E和氢三种元素能够形成离子化合物

D.A、E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化学键

24.把A、B、C、D四块金属泡在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D上有气泡逸出;A、C相连时,A极减轻;B、D相连时,B为正极。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排列为

A.A>B>C>D B.A>C>B>D C.A>C>D>B D.B>D>C>A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34分)

25.下表是中学化学教科书中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标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每个编号

(1)⑤表示的元素是;

(2)④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3)由①和⑥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4)②和③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更稳定的是(填“②”或“③”)。26.一定温度下在某定容容器中发生反应:2A(g) +3B(g) ===2C(g),开始时,A的浓度为

3 mol·L -1,B的浓度是5 mol·L-1,2 min后,B的浓度减少1.2 mol·L-1,则(1)v(C) = 。(2)在2min末,B的浓度是 ____________。

27.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进一步简化成键线式,如:

写出下列物质的分子式:

(1)

(2

(3

(4

28.现有部分短周期主族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1)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

(2)元素Y与氢元素形成一种离子YH4+,写出该微粒的电子式 (用元素

符号表示)。

(3)元素Z与元素T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

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 ___。

a.常温下Z的单质和T的单质状态不同

b.Z的氢化物比T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Z和T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4)T的一种氧化物能使Z单质的水溶液褪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__。

(5)探寻物质的性质差异性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T、X、Y、Z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

化物的水化物中化学性质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酸的是,理由

是。

三、实验题

29.为了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8分)

探究活动一:取5 mL 0.1 mol·L-1的KI溶液于试管,滴加0.1 mol·L-1的FeCl3溶液

5~6滴,振荡;

探究活动二:在上述试管中加入2 mL CCl4,充分振荡、静置;

探究活动三:取上述静置分层后的上层水溶液于试管,滴加0.1 mol·L-1的KSCN溶液

5~6滴,振荡。

(1)写出探究活动一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___________。

(2)探究活动二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A.溶液分层,上层呈紫色

B.溶液分层,下层呈紫色

C.溶液分层,均为无色

(3)在探究活动三中,可以证明该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的实验现象是

四、推断题

30.(10分)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图所示物质之间的转化: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CO3·Cu(OH)2(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图中的F是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明矾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写出B电解生成E和D的反应方程式:。

(4)图中所得G和D都为固体,混合后在高温下可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消耗了2 molG,则转移的电子数是。

参考答案

1.C

【解析】由题意知,1.5 g偏二甲基肼燃烧时放出50 kJ热量,故A、B两项正确;偏二甲肼在氧化剂中燃烧是放热反应,则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C项错误;D项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正确。

2.D

【解析】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与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有关,或者与反应物生成物的键能有关,与是否加热无关。只有需要持续加热的反应才是吸热反应,故,A、B项错误,D项正确;并不是所有的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碳酸钙的分解就是放热反应。

3.A

【解析】

试题分析:A.氯元素的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的质量数为37,该原子的正确表示方法为:3517Cl ,故A正确;B.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半径,二氧化碳

正确的比例模型为:,故B错误;C.次氯酸为共价化合物,H原子最外层1个电子,Cl原子最外层7个电子,O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则其电子式为,故C

错误;D.对羟基苯甲醛正确的结构简式为,故D错误;答案为A。

考点:考查常见化学用语的判断,涉及电子式、结构简式图、比例模型与球棍模型、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

4.D

【解析】

试题分析:A、Cl2+2I-==2Cl-+I2中Cl2作氧化剂,氧化性大于I2,则非金属性Cl>I,A错误;

B、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稳定性:HCl>HI,说明非金属性Cl>I,B错误;

C、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酸性:HClO4>HIO4,说明非金属性Cl>I,C错误;

D、HClO3、HIO3中并不是元素的最高价,所以不能说明非金属性Cl>I,D 正确。答案选D。

考点:元素周期律

5.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元素的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甲、乙、丙、丁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分别是H、O、S、Cl。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越强,相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所以选项ABC都是错误的,四种元素都是非金属,所以D 正确。

考点:考查有元素周期律关问题。

6.C

【解析】

试题分析: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H2密度的12.5倍,则有机物的平均摩尔质量

25g/mol,故混合气体中一定有甲烷,混合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为=0.4mol.该混合气通过Br2水时,Br2水增重8.4g为烯烃的质量,所以甲烷的质量为1.6g,物质的量为

0.1mol,故烯烃的物质的量为0.3mol,结合烯烃的质量和物质的量来确定烯烃的摩尔质量,再根据烯烃组成通式确定烯烃.

解: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H2密度的12.5倍,则有机物的平均摩尔质量25g/mol,烯烃中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为28,故混合气体中一定有甲烷,

混合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为=0.4mol.该混合气通过Br2水时,Br2水增重8.4g为

烯烃的质量,所以甲烷的质量为1.6g,物质的量为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1mol,故

烯烃的物质的量为0.4mol﹣0.1mol=0.3mol,所以M(烯烃)==28g/mol,令烯烃的组成为C n H2n,则14n=28,所以n=2,故为乙烯,

所以混合物为甲烷、乙烯,

故选:C.

7.C

【解析】

试题分析: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X是H元素;X与Z同主族,则Z是Na元素;Y与W同主族,R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则R是S元素,W是Cl元素,Y是F元素。A.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所以原子半径:W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的知识。

8.D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酸过量,所以放出的氢气的多少按照金属锌来计算。在a中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Zn+ CuSO4=ZnSO4+Cu,产生的Cu与锌和硫酸构成原电池,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因此反应比b快。但是由于发生上述反应消耗了锌,因此最终产生氢气的量比b 少。故选项是D。

考点:考查原电池反应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知识。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5、6、1,即分别属于第IA、ⅤA、ⅥA、IA族。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则a是H。b和c的次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c2-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b是N,c是O,d是Na。A.元素b、c的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半径大小为:c<b,A 正确;B.氢元素与N元素和O元素分别可以形成18电子分子N2H4和H2O2,B正确;C、氢元素、氮元素的最高价、最低价分别是+1和-1、+5或 -3、但氧元素没有最高价,C错误;C.d 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即NaH、Na3N、Na2O,D正确,答案选C。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元素推断、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等

【名师点晴】该题是高频考点,涉及非金属性强弱比较、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判断以及化合价等。高考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同一周期、同一主族的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了解元素原子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性质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高考命题中常将将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与元素性质结合进行考查,有时还会结合相应物质的性质和制备

进行考查,该种题型是高考经典和必考题型。通过元素周期表考查元素性质(主要包含元素主要化合价、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原子或离子半径等),充分体现了化学周期表中位置反映结构、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基本原理。易错点是氧元素没有最高价。

10.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铅元素的原子序数可知,类铅位于第七周期第ⅣA族,所以选项A不正确,B周期;主要化合价还有+2价,选项C不正确;类铅的金属性强于铜的,所以电解硝酸铜与硝酸“类铅”的混合溶液时首先会析出是铜,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有关问题。

11.D

【解析】

试题分析:A.由吸热反应,则X、Y的总能量小于M、N的总能量,但无法确定X与M、Y 与N的能量高低,错误;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该反应可能需要加热,也可能不需要加热,错误;C.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断裂化学键吸收的热量大于生成键释放的能量,错误;D.反应X+Y=M+N为吸热反应,则X、Y的总能量小于M、N的总能量,正确,

考点:考查反应热与物质含有的能量及化学键键能的关系的判断的知识。

12.D

【解析】

试题分析:将镁片、铝片平行插入到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用导线连接成闭合回路,构成原电池,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铝是负极,镁是正极。铝失去电子被氧化,故A错误;

AlO ,没有白色沉淀生成,故B错误;该装置的内电路中,铝是电池负极,开始工作时生成

2

是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故C错误;氧化铝与氢氧化钠能反应,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可不必处理,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

13.B

【解析】

试题分析:元素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所以粒子表示3种元素。选B。

考点:元素的种类。

14.A

【解析】

试题分析: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应为NH4H,为离子化合物,NH5中存在NH4+和H-,1molNH5中含有4N A个N-H键,故A错误; NH5为离子化合物,NH5中存在NH4+和H-,含有离子键,N-H键是共价键,故B正确;它与H2O反应,H-具有还原性,H2O具有氧化性,可生成氨气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为NH5+H2O==NH3·H2O +H2↑,故C正确; NH5为离子化合物,NH5中存在NH4+和H-,电子式为

,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离子化合物的组成与性质。

15.A

【解析】

A. 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A正确;

B. 蔗糖和

葡萄糖不是同分异构体,也不属于同系物,B错误;C. 苯酚、甲醛通过缩聚反应可制得酚醛树脂,C错误;D. 石油裂解和煤的气化、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D错误,答案选A。

16.C

【解析】

试题分析:A.Li、Be、B是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A项正确;B.P、S、Cl元素都属于第三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最高正价依次升高,B项正确;C.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N、O、F原子半径依次减小,C 项错误;D.Na、K、Rb属于同族元素,金属性依次增强,D项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7.C

【解析】

试题分析:甲位于ⅤA族,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乙与丁是同族,甲:N,乙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甲原子多1,则乙:O,丁:S,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丙:Al,A、原子半径看电子层数,一般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半径减小,所以原子半径:Al>S>O,错误;B、甲的气态氢化物是NH3,中学阶段唯一的显碱性的气体,错误;C、乙与丙形成的化合物是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正确;D、第三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第三周期酸性最强的是氯元素,错误。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等知识。

18.C

【解析】

A. 非金属单质中不一定存在共价键,如稀有气体单质,故A错误;

B.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或HMnO4,故B错误;

C. 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NaOH是离子化合物,故C正确;

D. HCl的水溶液能导电,但HCl是共价化合物,故D错误;答案为C。

点睛:考查化学键、共价化合物与离子化合物的判断,注意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而共价键存在于所有价化合物、部分离子化合物和部分单质中,特别注意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19.C

【解析】将各选项数值按方程式的系数比转化为同一物质,例如A来表示反应速率,则可比较各速率的快慢:

故答案为C

20.D

【解析】石油的分馏是指依沸点不同的原理,将原油中的碳氢化合物予以分离,得到的馏分仍然是混合物,属于物理过程,可得到各种轻质油和原油。而为了得到更多的汽油或柴油等,可采用裂化或裂解的方法,生成新的小分子,但得到的仍然为混合物,属于化学变化。21.B

【解析】

试题分析:A.氢化铵(NH

4H)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NH4H是离子化合物,铵根离子和氢阴

离子形成离子键,电子式为,A项正确;B.氯化铵是氯离子和铵根

离子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未标出,正确的电子式为,B 项错误;C.NH4H是离子化合物,铵根中含有极性共价键,铵根离子和氢离子形成离子键,NH4H含有极性共价键和离子键,C项正确;D.NH4H固体投入少量热水中反应生成氢气和氨气,NH4H+H2O=NH3↑+H2↑+H2O,有两种气体生成,D项正确;答案选B。

【考点定位】考查电子式,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电子式;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等知识。具体分析如下:①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NH4H是离子化合物,铵根离子和氢阴离子形成离子键;②氯化铵是氯离子和铵根离子形成的离子化合物;③NH4H 是离子化合物,铵根中含有极性共价键,铵根离子和氢离子形成离子键;④NH4H固体投入少量热水中反应生成氢气和氨气。

22.C

【解析】

试题分析:物质的分子中含有的碳元素、氢元素的原子个数越多,含有的氧元素的原子个数越少,则等物质的量物质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就越多。1mol甲烷完全燃烧消耗2molO2;1mol乙醇完全燃烧消耗3molO2;1mol苯完全燃烧消耗7.5molO2;1mol乙酸乙酯完全燃烧消耗5molO2。可见等物质的量的上述物质消耗氧气最多的是苯。答案是C。

考点:考查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氧气多少的比较的知识。

23.B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目信息可知,A、B、C、D、E五种元素分别为Na、Mg,CI、N、O。A.由于钠的金属性比镁强,所以NaOH溶液的碱性强于Mg(OH)2,正确;B.N2、O2在电火花作用下反应产生NO,不可能直接化合生成NO2,错误;C.N、O、H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NH4N03,该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正确;D.Na、O两种元素可以形成Na2O、Na2O2两种化合物,在Na2O2中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正确。

考点:考查元素的推断、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的知识。

24.C

【解析】

试题分析:原电池中,若A、B相连时,A为负极,说明活泼性A>B,C、D相连,D上有气泡逸出,说明D做原电池的正极,C是负极,所以活泼性时C>D,A、C相连时A极减轻,所以A是负极,所以活泼性是A>C,B、D相连,B为正极,所以活泼性是D>B,可知金属的活泼性顺序是:A>C>D>B,选项C符合题意。

考点:原电池的正负极材料与金属的活泼性之间的关系

25.(1)钠或Na;(2);(3)(4)③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①为H,②为C,③为N,④为O,⑤为Na,⑥为Cl;

(1)⑤表示的元素是Na;

(2)④为O,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3)由①和⑥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HCl,电子式为;

(4)②和③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分别为CH4和NH3,更加稳定的是NH3。

考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26.(1)v (C) = 0.4 mol · L -1 ·min-l (2)c (B) = 3. 8 mol · L -1

【解析】

试题分析:(1)由于?c(B)= 1.2 mol/L,由于物质改变的浓度比等于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的比,所以?c(C)= 0.8mol/L,V(C)= ?c(C)÷?t=0.8mol/L÷2 min=0.4mol/(L·min) ;(2)c(B)(开始)= 5 mol/L, ?c(B)= 1.2 mol/L,所以在2min末,B的浓度是c(B)(末)= 5 mol/L,-1.2 mol/L=3.8mol/L。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的关系的知识。

27.(1)C6H14;(2)C5H10;(3)C7H12;(4)C10H8。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物质分子中碳原子价电子是4的原则,该物质分子中含有的的碳碳单键,物质属于烷烃,可知该物质的分子式是C6H14;(2)根据物质分子中碳原子价电子是4的原则,结合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该物质属于烯烃,其分子式是C5H10;(3)根据物质分子中碳原子价电子是4的原则,可知该物质含有一个碳碳双键和一个环状结构,分子式符合C n H2n-2,其分子式是C7H12;(4)根据物质分子中碳原子价电子是4的原则,结合分子的结构简式可知该物质是稠环芳香烃,其分子式是C10H8。

考点:考查物质键线式结构书写分子式的知识。

28.(1)14C(23)Cl;b

(4)Cl2+SO2+2H2O=SO42—+2Cl—+4H+

(5)H2CO3;弱酸性或非氧化性酸(合理即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短周期元素,X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X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X为碳元素;Y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则Y为氮元素;T元素M层上电子数是K层上电子数的3倍,处于ⅥA族,故T为S元素;Z 元素最高正价是+7价,则Z为Cl元素;(1)根据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的含量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14C;(2)N元素与氢元素形成一种离子NH4+,写出该微粒的电子

3)Cl元素与S元素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Cl,比较非金属性强弱可根据

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弱,而不根据单质物理性质判断,故选项b正确;(4)SO2能使氯水溶液褪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SO2+2H2O=SO42—+2Cl—+4H+;(5) S、C、N、Cl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化学性质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酸的是碳酸,理由是碳酸是弱酸,硫酸、硝酸及高氯酸均为强酸。【考点定位】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应用

【名师点晴】准确推测元素是解题关键;短周期元素,X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X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X为碳元素;Y单质为双原子

分子,其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则Y为氮元素;T元素M层上电子数是K层上电子数的3倍,处于ⅥA族,故T为S元素;Z元素最高正价是+7价,则Z为Cl元素,据此解答。

29.(1)2Fe3+ + 2I-2Fe2+ + I2(2分);(2)B(2分);(3)溶液变血红色(2

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在探究活动一中KI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KCl、FeCl2、I2,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是2Fe3+ + 2I-2Fe2+ + I2;(2)由于I2容易溶于有机物,而难溶于水,所

以探究活动二的实验中加入CCl4振荡,看到分层,下层为紫色,上层颜色变浅,不选项是B。(3)在探究活动三中,取上述静置分层后的上层水溶液于试管,滴加0.1 mol·L-1的KSCN 溶液5~6滴,振荡,看到溶液变为红色,可以证明该溶液中存在Fe3+,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考点:考查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的实验方案的设计及反应现象的判断的知识。30.(每空2分,共10分)(1)CO2(2)Al3++ 4OH-=AlO2-+2H2O

(3)2Al2O2↑(4)2O3 4N A(或2.408х1024)

【解析】

试题分析:(1)明矾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CO3·Cu (OH)2(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铜、CO2和水。CO2能与A反应,则F是CO2。(2)明矾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 4OH-=AlO2-+2H2O。

(3)CO2能与偏铝酸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分解生成氧化铝和水,电解氧化铝

生成氧气和铝,则B电解生成E和D的反应方程式为2Al2O2↑。

(4)图中所得G和D都为固体,分别是是氧化铜和铝,混合后在高温下可发生铝热反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O3。反应中铜的化合价从+2价降低到0价,

因此若该反应消耗了2mol氧化铜,则转移的电子数是4N A。

考点:考查无机框图题推断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键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键练习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本小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各组原子序数所表示的两种元素,能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A.6和8 B.11和13 C.11和16 D.12和17 2.下列微粒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A.Ca(OH)2B.H2O2C.Na2O D.MgCl2 3.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A.可溶于水B.有较高的熔点C.水溶液能导电D.熔融状态能导电4.下列表示电子式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5.NaF、NaI、MgO均为离子化合物,现有下列数据,试判断这三种化合物的熔点高低顺序()物质①②③ 离子电荷数 1 1 2 键长(10-10m) 2.31 3.18 2.10 A.①>②>③B.③>①>②C.③>②>①D.②>①>③ 6.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A.碘晶体升华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C.酒精溶于水D.HCl气体溶于水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7.M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该2个电子转移到Y元素的2个原子中去,形成离子化合物Z,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Z的熔点较低B.Z可表示为M2Y C.Z一定溶于水中D.M形成+2价阳离子 8.80年代,科学研制得一种新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状的结构,分子式为C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C60含有离子键 C.C60和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D.C60中的化学键只有共价键 9.膦(PH3)又称为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它的分子呈三角锥形。以下有关PH3的叙述正确的是()A.PH3是非极性分子 B.PH3分子中有未成键的电子对(或称孤对电子) C.PH3是一种强氧化剂 D.PH3分子中P—H键是非极性键 10.1999年曾报道合成和分离了含高能量正离子N的化合物 N5AsF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N正离子共有34个核外电子B.N中氮—氮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结合 C.化合物N5AsF6中As化合价为+1 D.化合物N5AsF6中F化合价为-1 1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共价化合物的是()A.H2S和Na2O2B.H2O2和CaF2 C.NH3和N2D.HNO3和HClO3 12.A+、B2+、C-、D2-四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现有以下排列顺序:①B2+>A+>C ->D2-; ②C->D2->A+>B2+; ③B2+>A+>D2->C-; ④D2->C->A+>B2+。四种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以及四种元素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是()A.①④B.④①C.②③D.③② 13.下列事实中,能够证明HCl是共价化合物的是()A.HCl易溶于水B.液态的HCl不导电 C.HCl不易分解D.HCl溶于水能电离,呈酸性 14.下面几种离子化合物中,离子键极性最强的是()A.KCl B.NaCl C.AlCl3 D.Na2S E.MgS 15.已知:A、B两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元素的阴离子半径大于B元素的阴离子半径;C和B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C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A元素的原子半径。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关系是()A.A>B>C B.B>A>C C.C>A>B D.A>C>B 1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人教 高中化学必修2 教师用书

说明 为了帮助教师理解和体会课程标准,更好地使用教科书,我们根据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的内容和要求,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实际,组织编写了本教师教学用书,供高中化学教师教学时参考。 全书按教科书的章节顺序编排,每章包括本章说明、教学建议和教学资源三个部分。 本章说明是按章编写的,包括教学目标、内容分析和课时建议。教学目标指出本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内容分析从地位和功能、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教学深广度以及内容结构等方面对全章内容做出分析;课时建议则是建议本章的教学课时。 教学建议是分节编写的,包括教学设计、活动建议、问题交流和习题参考。教学设计对各节的内容特点、知识结构、重点和难点等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并对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提出建议。活动建议是对科学探究、实验等学生活动提出具体的指导和建议。问题交流是对“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等教科书中栏目所涉及的有关问题给予解答或提示。习题参考则是对各节后的习题给予解答或提示。 教学资源是按章编写的,主要编入一些与本章内容有关的教学资料、疑难问题解答,以及联系实际、新的科技信息和化学史等内容,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科书,并在教学时参考。 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有:王晶、王作民、李桢、吴海建、孙琳琳、张晓娟、宋锐等。 本书的审定者:李文鼎、王晶。 责任编辑:吴海建。 图稿绘制:李宏庆、张傲冰。 由于时间仓促,本书的内容难免有不妥之处,希望广大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修订改进。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2004年6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 本章说明 (1) 教学建议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2)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5) 第三节化学键 (6) 教学资源 (8)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14) 本章说明 (14) 教学建议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汇总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汇总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e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期末测试题附解析答案

一、选择题 1.3 2He可以作为核聚变材料。下列关于3 2 He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2 B.电子数为3 C.中子数为2 D.质量数为2 2.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气态化石燃料是( ) A.水煤气B.一氧化碳C.天然气D.氢气3.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葡萄糖B.蔗糖C.淀粉D.油脂4.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 ) A.合金B.半导体材料C.催化剂D.农药5.鉴别某种白色织物是否是蚕丝制品,可选用的适宜方法是( ) A.滴加盐酸B.滴加浓硫酸 C.滴加氢氧化钠溶液D.滴加浓硝酸 6.卤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单质熔、沸点逐渐降低B.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C.原子半径逐渐增大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7.下列金属中,通常采用热还原法冶炼的是( ) A.Na B.Al C.Fe D.Ag 8.下列关于甲烷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烷分子中C、H原子间是离子键B.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是正方体C.甲烷的结构式为CH4D.甲烷分子中4个碳氢键完全相同9.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用氨气制氮肥B.可用氯气制漂白粉 C.可用蔗糖制食品D.可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 10.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 A.充电后可再使用 B.回收利用石墨电极和金属材料 C.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和水源 D.防止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腐蚀其他物品

11.山梨酸(CH 3—CH =CH —CH =CH —COOH )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关于山梨酸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可与钠反应 B .可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 .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 D .可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12.下列关于右图所示原电池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铜片是负极 B .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 .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 .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13.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 A .酒精和碘 B .苯和水 C .乙酸和水 D .溴和四氯化碳 14.已知反应A +B =C +D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15.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 A .氯气与氢气反应 B .次氯酸分解 C .甲烷与氯气反应 D .甲烷与氧气反应 16.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A .乙烷 B .甲烷 C .苯 D .乙烯 17.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一氯乙烷的结构式CH 3Cl B .丁烷的结构简式CH 3(CH 2)2CH 3 C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D .苯的分子式 18.下列对能量转化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主要转化为化学能 稀硫酸 Cl ····Cl Cl ····C Cl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键

化学键 A组基础达标 1.短周期元素X、Y可以形成化合物XY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XY2是共价化合物,则X与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相差1 B.若XY2是离子化合物,则X与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相差8 C.若X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离子化合物XY2不溶于水 D.若X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6,则共价化合物XY2不可溶于强碱溶液 2.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化学键是相邻分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B.共价化合物中各原子都一定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 C.某化合物熔融态能导电,该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 D.某纯净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则组成该物质的微粒一定含共价键 3.由短周期元素形成的某离子化合物X中,一个阳离子和一个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则有关X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一定相等 B.X中可能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C.若X只含两种元素,则两种元素可在同一周期也可在同一主族 D.X中阳离子半径一定大于阴离子半径 4.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的离子化合物是( ) A.NaF、HNO3B.NaOH、KHS C.HCl、MgF2D.Na2O、Na2O2 5.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有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I2升华 B.NaCl颗粒被粉碎 C.乙醇溶于水 D.NH4HCO3加热分解时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 6.有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Z、W同周期,Z、M同主族;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2->W-;Y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M两种元素只能形成X2M型化合物 B.M与X、Y形成的化合物均为离子化合物 C.X2M、YM2中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D.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比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高 7.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表示中,正确的是( )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二章测试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二章测试题2011-11 此试卷满分为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答案必须写在指定的位置,否则所做答案无效。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S:32 Na:23 Mg:24 Al:27 Cl:35.5 K:39 Ca:40 Fe:56 Zn:65 Cu:64 Ag:108 Ba:233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3分共36分) 1、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NaCl不导电,所以NaCl不是电解质 B、SO3水溶液的导电性很好,所以SO3是电解质 C、液态的铜导电性很好,所以铜是电解质 D、Na2O液态时能导电,所以Na2O是电解质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溶液都是纯净物②含氧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③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④能电离出OH-的化合物都是碱⑤能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都是盐⑥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A、全部 B、⑤⑥ C、③④ D、①② 3、能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H+ 4、Ag+、PO-3 4 、Cl--B、Fe3+、H+、I-、HCO- 3 C、K+、Na+、NO- 3、MnO- 4 D、Al3+、Ca2+、SO-2 4 、CO-2 3 4、下列各组物质中,第一种是酸,第二种是混合物,第三种是碱的是() A、空气、硫酸铜、硫酸 B、水、空气、纯碱 C、氧化铁、胆矾、熟石灰 D、硝酸、食盐水、烧碱 5、在标准状况下,下列气体含有的分子数最多的是() A、4 g H2 B、22.4 L O2 C、36.5 g HCl D、0.5 mol SO2 6、食盐分散到酒精中形成直径在1nm-l00nm之间的超细粒子,这样的分散系是 A、悬浊液 B、胶体 C、溶液 D、乳浊液 7、用饱和的氯化铁溶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正确的操作是() A.FeCl3溶液滴入蒸馏水中即可 B.将FeCl3溶液滴入热水中,生成棕黄色液体即可 C.将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液体即可 D.将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沉淀即可。 8、关于容量瓶的四种叙述:①是配制准确浓度溶液的仪器;②不宜贮存溶液;③不能用来加热; ④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这些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9、下列溶液中Cl-浓度最大的是() A、250mL 1mol/L AlCl3溶液 B、300mL 5mol/L KClO3溶液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一)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一)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1、本套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48分) 1.“长征二号”系列火箭用的燃料是液态的偏二甲肼(C2H8N2),氧化剂是液态的N2O4,已知1.5 g偏二甲肼完全燃烧生成N2、CO2和液态H2O放出热量50 kJ。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燃料在火箭发动机中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机械能 B.偏二甲肼在N2O4中的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 C.该反应中偏二甲肼和N2O4总能量低于CO2、N2和H2O的总能量 D.偏二甲肼在N2O4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CO2+3N2+4H2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吸热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C.所有的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需要持续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3517Cl B.二氧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 C.HClO的电子式: D.对羟基苯甲醛的结构简式: 4.下列事实不能 ..说明非金属性Cl>I的是()。 A.Cl2+2I-==2Cl-+I2 B.稳定性:HCl>HI C.酸性:HClO4>HIO4 D.酸性:HClO3>HIO3 5.甲、乙、丙、丁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乙为地壳含量最多的元素,乙和丙同主族,甲与丙、丁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均呈酸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丁>丙>乙>甲 B.单质的氧化性:乙>丙>丁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乙>丙>丁 D.甲与乙、丙、丁形成的化合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6.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组成的混合物共10g,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H2密度的12.5倍.该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溴水的试剂瓶时,试剂瓶的质量增加了8.4g,该混合气体可能是() A.乙烷和乙烯 B.乙烷和乙烯 C.甲烷和乙烯 D.甲烷和丙烯 7.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讲义全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金属:Na、Mg、Al 单质 非金属:S、O、N 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 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 氧化物:Al2O3等 纯盐氧化物:CO、NO等 净含氧酸:HNO3、H2SO4等 物按酸根分 无氧酸:HCl 强酸:HNO3、H2SO4、HCl 酸按强弱分 弱酸:H2CO3、HClO、CH3COOH 化一元酸:HCl、HNO3 合按电离出的H+数分二元酸:H2SO4、H2SO3 物多元酸:H3PO4 强碱:NaOH、Ba(OH)2 物按强弱分 质弱碱:NH3·H2O、Fe(OH)3 碱 一元碱:NaOH、 按电离出的HO-数分二元碱:Ba(OH)2 多元碱:Fe(OH)3 正盐:Na2CO3 盐酸式盐:NaHCO3 碱式盐:Cu2(OH)2CO3 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 混悬浊液:泥水混合物等 合乳浊液:油水混合物 物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液、烟、雾、有色玻璃等 二、分散系相关概念 1. 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 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 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 -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 ????→→???→→→→???乳浊液悬浊液浊液胶气溶胶;液溶胶;固溶粒子胶体:分子胶体胶体溶液 分散系分散剂分散质 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胶体 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 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的分类: ①. 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 如:3)(OH Fe 胶体胶粒是由许多3)(OH Fe 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 ~100nm 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又如:淀粉属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1nm ~100nm 围之,这样的胶体叫分子胶体。 ②.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 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 溶胶、3)(OH Fe 溶胶、3)(OH Al 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必修2 期末考试卷

期末测试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互称为同位素的一组是( ) A. U 23592 和U 23892 B.H 2O 和D 2O C.金刚石和石墨 D.Ca K 402040 19和 2.上海环保部门为了使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近年来逐步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方法。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 ) A.有机物 B.无机物 C.盐类 D.非金属单质 3.下列各组内的两种物质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 A.甲酸和乙酸 B.葡萄糖和蔗糖 C.麦芽糖和蔗糖 D.葡萄糖和果糖 4.暖宝宝(如图所示)采用铁的“氧化放热”原理,用一些材料组成一个原电池,铁粉在原电池中充当( ) 原材料名:铁粉、水、活性炭、蛭石、食盐 A.负极 B.正极 C.阴极 D.阳极 5.下列物质中既含有非极性键,又含有极性键的是( ) A.CO 2 B.C 2H 6 C.NaOH D.H 2O 6.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第ⅠA 族元素单质的熔点从上到下逐渐降低 B.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为第Ⅷ族

C.金属元素的种类多于非金属元素 D.第n周期第n主族的元素均为金属 7.某种有机物在氧气里充分燃烧,生成CO2与H2O的质量比为22∶9,由此对该有机物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1∶2∶3 B.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1∶2 C.该有机物中肯定不含氧元素 D.该有机物中肯定含有氧元素 8.吸烟对人体危害极大,香烟燃烧产生大量污染物。下表为某品牌香烟烟雾中各物质的含量,香烟烟雾中( ) A.只有尼古丁有毒 B.有害物质的含量超过了40% C.含有的烃类在常温下均为气态 D.有气味的是C2H6、NO x、尼古丁 9.(2009山东济宁1月)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性强弱:Rb>Ca>Al B.阴离子还原性:O2->S2->Se2- C.氢化物稳定性:HCl

化学必修二离子键共价键判断练习题(附答案)

2020年03月08日化学必修二离子键共价键判断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1卷 一、单选题 A.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称为离子键 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不一定形成离子键 C.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 D.非金属元素原子间也可能形成离子键 2.下列关于离子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离子键是由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达到平衡时形成的 B.只有金属和非金属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C.凡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3.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不同的是( ) A.NaCl和K2S B.H2O和NH3 C.CaF2和CsCl https://www.doczj.com/doc/fc8480263.html,l4和Na2O 4.下表物质与其所含化学键类型、所属化合物类型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称为离子键 B.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C.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一定形成离子键

D.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 6.下列关于离子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B.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存在离子键 C.离子键不可能存在于单质分子中 D.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Cl的电子式为H:Cl B. H2O2中含有离子键 C. 质量数为12的C原子符号为12C D. 用电子式表示KBr的形成过程: 二、填空题 :①碘的升华②氧气溶于水③氯化钠溶于水④烧碱熔化⑤氯化氢溶于水⑥氯化铵受热分解 (1)化学键没有被破坏的是;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 (2)既发生离子键破坏,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 (3)N2的电子式为;Na2O2的电子式为;CO2的电子式为 。 9.写出NH3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 10.写出(NH4)2S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 1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1)H2O2 ; (2)N2 ; (3)NaClO ; (4)CCl4; (5)用电子式表示MgF2的形成过程. 12.写出下列各粒子的化学式。 (1)由2个原子构成的具有10个电子的分子是;阴离子是。 (2)由4个原子构成的具有10个电子的分子是;阳离子是。 (3)由3个原子构成的具有18个电子的分子是。 (4)由5个原子构成的具有10个电子的阳离子是。 13.写出Cl-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超全总结--新版

高一化学必修-知识全点 第一章从科学实验中学习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 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②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的火焰呈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用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5)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6)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7)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 (8)Fe3+能与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Fe(SCN)3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9)Cu2+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CuO沉淀。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③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3)Br-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I-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生成I2,使淀粉溶液变蓝。(5)SO42-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6)SO32-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 (7)S2-能与Pb(NO3)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PbS沉淀。 (8)CO32-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二、常见事故的处理 三、化学计量 ①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约为6.02x1023 N 公式:n= NA 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m 公式:n= M 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 V 公式:n= Vm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

志强教育一对一讲义 教师: 王转转 日期: 星期: 时段: 学生签字:______ 课 题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学习目标 知道物质的分类,掌握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学习重点 离子反应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 学习方法 讲练结合 学 习 内 容 与 过 程 一、 物质的分类 物质??????? ????? 单质????? (如 ) (如 )化合物????? (如 ) (如 ) (如 )氧化物(如 )混合物 例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O 2 B .Na 2O C .NaClO D .FeSO 4 2、 按要求给下列物质分类: ?Ba(OH)2 ? AgNO 3 ? BaCl 2 ? BaCO 3 ? FeCl 3 ?Mg(OH)2 ? BaSO 4 ?AgCl ?Ag 2CO 3 属于碱的是_______ ___ ___ 属于硝酸盐的是____ ____ 属于碳酸盐的是____ ____ 属于硫酸盐的是____ ___ 属于盐酸盐的是 ____ ____ 属于钡盐的是_____ ______ 以上题中的物质为例 ,填空。 易溶于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溶于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海水 ②蒸馏水 ③氨水 ④食盐水 ⑤汞 ⑥液溴 ⑦硝酸溶液 ⑧硝酸银 ⑨纯碱 ⑩烧碱 ⑾乙醇⑿生石灰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盐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有机物的是 。 二、离子反应 1、电离: 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解离成自由离子的过程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能够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全是电解质。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也不是非电解质。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

绝密★启用前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2018年4月22日是第49个“世界地球日”,宣传主题是“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为满足人类发展对水的需求,我们应优先开采地下水 B.在工业生产中引入“绿色化学”的理念,使原料尽可能被利用 C.节约能源,降低能耗 D.改善汽车发动机的性能,减少尾气排放 【答案】A 【解析】善待地球、珍惜资源应减少资源开发,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节约能源、降低能耗。 2.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答案】C

【解析】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①有活动性不同的两个电极,②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极用导线相连形成闭合回路,④相对活泼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A项中不能形成闭合回路;B项中的电极材料相同;D项中的酒精是非电解质。 3.如图表示一个化学反应过程,图中的黑球表示两个相同的单糖或其单元。 则图中的a、b、c分别表示() A.麦芽糖麦芽糖酶葡萄糖 B.蔗糖蔗糖酶果糖 C.乳糖乳糖酶葡萄糖 D.淀粉淀粉酶葡萄糖 【答案】A 【解析】1 mol麦芽糖水解生成2 mol葡萄糖;1 mol蔗糖水解生成1 mol葡萄糖和1 mol果糖;乳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半乳糖;淀粉属于多糖。 4.原子序数为x的元素E在周期表中位于A、B、C、D四种元素中间(如图所示): 则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不可能是(镧系、锕系、0族元素除外)() A. 4x B. 4x+6 C. 4x+10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书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书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必修一全书复习检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u 64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A.“天宫一号”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合金的硬度可以大于它的纯金属成分C.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铁 D.“84”消毒液是生活中常用的消毒物质,其主要成分是NaClO 2、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下列对概念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 C.金属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D.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3、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 A B.1 mol Fe与足量的稀HNO3反应,转移3 N A个电子 C.常温常压下46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 N A D.标准状况下22.4 L水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4、下列化学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H ++OH -===H 2O 表示的是( ) A .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 B .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C .盐酸和氢氧化铁 D .碳酸和氨水混合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MnO 2与浓盐酸反应制Cl 2:MnO 2+4H ++2Cl -=====△ Mn 2++Cl 2↑+2H 2O B .水玻璃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Na 2SiO 3+CO 2+H 2O===2Na ++CO 2-3+H 2SiO 3 C .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Cu+4H ++SO 42—=====△ SO 2↑+CO 2↑+Cu 2++H 2O D .AlCl 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 3++4OH -===-2AlO +2H 2O 6、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H 2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肯定不能.... 共存的是( ) A .Fe 3+、NO 3-、Cl -、Na + B .Ba 2+、Mg 2+、HCO 3-、AlO 2- C .NO 3-、Na +、K +、CO 32- D .NO 3-、K +、AlO 2-、OH - 7、下列除杂方法不.正确.. 的是( ) A .Fe 2O 3中含Al 2O 3杂质,可以加入足量NaOH 溶液然后过滤除去 B .CO 2中含有CO 杂质,可以通入盛有CuO 的玻璃管且加热 C .Cl 2中含有HCl 杂质,可以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的洗气瓶 D .FeCl 3溶液中混有FeCl 2杂质,可以向溶液中通入Cl 2 8、下列关于物质的保存,说法错误.. 的是( ) A .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里 B .氯水应装在棕色瓶中密封避光保存 C .可以用玻璃瓶盛放NaOH 溶液 D .因为铁会与浓硝酸反应,所以铁罐不可以盛放浓硝酸

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个) 原子核注意: 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X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 核外电子(Z个)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 ........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 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 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 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 期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 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 (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 .......... 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的必然结果。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考试试题(精选课件)

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考试试 题 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考试试 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是:H:1 O:16 C:12 N:14 Zn:65 Cu:64 Ⅰ卷(共54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8题共24分)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 A.氮气的电子式∶N∶∶∶N∶B.CO2分子的结构式: O=C=O C。N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D.钙离子的电子式:Ca2+ 2、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 C.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2 3、美国科学家将两种元素铅和氪的原子核对撞,

获得了一种质子数为118、质量数为 293的超重元素, 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差为...文档交流 仅 供参考... A.57 B .47 C .61 D.293 4、在10L 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N 2 + 3H 2 2NH 3, 3秒钟后,NH 3的物质的量增加0。12mol,用H2浓度 的变化表示3秒钟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为 ...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 A。0.00 3mol /(L·s) B.0。045mo l/(L·s)? C.0。006mol/(L·s) D。0。009 mol/(L·s) 5、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共价化合物的是 A、H2S 和N a2O 2 B、H 2O 2和C aF 2 C 、 NH3和N 2 D 、HNO 3和HClO 4...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 6、下列各对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 A.12 6C与136C ? B .O 2与O 3 C . 33||CH CH H C H ——与H C CH CH H ——||33 D 。 CH C H CH CH CH 33 23|与CH C CH CH CH 333 3——|| 7、某元素X,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键教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第三节 化学键 一. 知识目标: 1. 使学生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2. 使学生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二. 能力目标: 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培养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方法,从微观到宏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四.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2. 难点: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判断. 五. 知识分析: 写出下列微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Ca Mg Na O Cl 、、、、 (一)电子式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

子叫做电子式.例如: ::...Cl . .....O .Na ..Mg ..Ca 1. 原子的电子式:常把其最外层电子数用小黑点“·”或小叉“×”来表示. 例如:锂原子 ?Li 铍原子:..Be 硫原子:. .....S 2. 阳离子的电子式:不要求画出离子最外层电子数(除复杂阳离子如+4NH 等要用中括号外),只要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n ”电荷字样阳离子. 3. 阴离子的电子式: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而且还应用于括号“[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n ”电荷字样. 例如:氧离子:-2....:][:O 氟离子:- :][:....F 电子式是用“元素符号+最外层电子”来表示的,一般要求要表明成对的电子与未成对电子,并注意对称. ..?,..?,...?,....?,.....?,......?,.:. ...? (二)离子键 1. 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 全册

必修2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是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明的 2、写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7个周期(三短、三长、一个不完全),周期数=电子层数 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4、碱金属元素 (1)碱金属元素的结构特点:Li 、Na 、K 、Rb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Na 与K 分别与水、氧气反应的情况 分别与出K 、Na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4)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5、卤族元素 (1)卤族元素的结构特点:F 、Cl 、Br 、I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单质与氢气发生反应的条件与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3)卤素间的置换反应 (4)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5)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结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核素 (1)核素的定义: A P X (2)同位素: 1 1H 、 2 1H 、 3 1H (3)原子的构成: 二个关系式: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 = 质子数P + 中子数N (3)几种同位素的应用: 126C 、146C 、 2 1H 、 3 1H 、238 92U

二、元素周期律 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高的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2)电子总是先从内层排起,一层充满后再排入下一层,依次是K、L、M、N (3)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氦原子是2 个);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 个电子;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32 个电子。 2、元素周期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3、第三周期元素化学性质变化的规律 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钠镁与水反应现象,比较钠镁与水反应的难易(方程式书写) (2)镁铝与盐酸反应的难易(现象,方程式) (3)比较钠镁铝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比较硅、磷、硫、氯与氢气反应的难易以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比较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3)向硫化氢水溶液中滴入氯水的现象 结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4、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5、在周期表中一定区域可以寻找到一定用途的元素 (1)寻找半导体材料 (2)寻找用于制造农药的材料 (3)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合金材料 6、推测钫(与K同一主族在K的下面)的性质 推测铍的性质 推测量114号元素的位置与性质 三、化学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