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菌培养基配制及灭菌操作

细菌培养基配制及灭菌操作

细菌培养基配制及灭菌操作
细菌培养基配制及灭菌操作

实验教案

在称取时动作要迅速。另外,称药品时严防药品混杂,一把牛角匙用于一种药品,或称取一种药品后,洗净、擦干,再称取另一药品,瓶盖也不要盖错。

2.溶化

在上述烧杯中可先加入少于所需要的水量,用玻棒搅匀,然后,在石棉网上加热使其溶解。待药品完全溶解后,补充水分到所需的总体积。如果配制固体培养基,将称好的琼脂放入已溶化的药品中,再加热溶化,在琼脂溶化的过程中,需不断搅拌,以防琼脂糊底使烧杯破裂。最后补足所失的水分。

3.调pH

在未调pH前,先用精密pH试纸测量培养基的原始pH值,如果pH偏酸,用滴管向培养基中逐滴加入1mol/L NaOH,边加边搅拌,并随时用pH试纸测其pH值,直至pH达7.6。反之,则用1mol/L HCl进行调节。注意pH值不要调过头,以避免回调,否则,将会影响培养基内各离子的浓度。

对于有些要求pH值较精确的微生物,其pH的调节可用酸度计进行

4.过滤

趁热用滤纸或多层纱布过滤,以利结果的观察。一般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这一步可以省去(本实验无需过滤)。

5.分装

按实验要求,可将配制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内或三角烧瓶内。

分装过程中注意不要使培养基沾在管口或瓶口上,以免沾污棉塞而引起污染。

(1)液体分装分装高度以试管高度的1/4左右为宜。

(2)固体分装分装试管,其装量不超过管高的1/5,灭菌后制成斜面。分装三角烧瓶的量以不超过三角烧瓶容积的一半为宜。

(3)半固体分装试管一般以试管高度的1/3为宜,灭菌后垂直待凝。

6.加塞

培养基分装完毕后,在试管口或三角烧瓶口上塞上棉塞,以阻止外界微生物进入培养基内而造成污染,并保证有良好的通气性能。

7.包扎

加塞后,将全部试管用麻绳捆扎好,再在棉塞外包一层牛皮纸,以防止灭菌时冷凝水润湿棉塞,其外再用一道麻绳扎好。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组别、日期。三角烧瓶加塞后,外包牛皮纸,用麻绳以活结形式扎好,使用时容易解开,同样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组别、日期。

8.灭菌

将上述培养基以1.05kg/cm2(15磅/英寸2),121.3℃,20分钟高压蒸汽灭菌。

9.搁置斜面

(完整版)大肠杆菌培养基配制及培养方法

大肠杆菌培养 一、菌种冻存液的制备 含有足量细菌的液体培养基离心后在沉淀中加入等量40%甘油,-80o C冻存。 二、培养基制备 LB培养基配方(胰化蛋白胨(Trypton):10 g/L;酵母提取物(Yeast Extract):5 g/L;NaCl:10 g/L;pH 7.4) 液体培养基 胰化蛋白胨 10.0g 酵母粉 5.0g 氯化钠 10.0g 水 1000ml pH 7.4 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的基础上再加入1.5%-2.0%的琼脂 三、平板的制备 1)称取胰化蛋白胨10.0g,酵母粉5.0g,NaCl 10.0g,加入800mL二次水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用1mol/L的NaOH调pH至7.4左右,定容至1L,调pH 7.4(若溶液pH大于7.4,用1mol/L HCl回调)。 2)分装在锥形瓶中,每瓶量不宜太多,没过瓶底一指左右。如需固体培养基在分装后的液体培养基内加入约2%的琼脂(150mL液体培养基加入2.5g琼脂)。3)在锥形瓶口依次覆盖带滤纸通气小孔的塑料膜和硬质纸,用皮筋捆好。所有锥形瓶如上述操作。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配制日期。 4)高压蒸汽灭菌锅121 oC灭菌15min。 5)灭菌后的培养基取出置电热鼓风干燥器内60oC烘干,待锥形瓶的封口纸干燥后取出。液体培养基可直接保存或使用,此时加有琼脂的培养基不会凝固,可在预先紫外杀菌30min以上的无菌操作台上,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内,每个培养皿培养基约10-15mL(直径90mm),在培养皿中厚度大约4mm左右。将平皿叠放在无菌操作台上,放置10min左右,待琼脂基本凝固可涂平板。6)若平板不直接使用,灭菌后将培养基在锥形瓶中保存,待需制备平板时,微波炉中火加热约3min,使琼脂熔化,室温冷却20min至不烫手可制备平板。 四、接种大肠杆菌 1)取实验室储备的大肠杆菌BL21冻存液,管口用酒精灯灼烧,打开离心管。2)接种方法一:用灭菌枪头蘸取冻存液在平板边缘上划横条,每三道为一组,旋转平皿一圈,最后中间划之字;接种方法二:用移液枪吸取100uL溶液于平板上,用酒精灯灭菌厚的涂抹棒划十字,涂布平板。 3)因实验一般都要求挑取单菌落,故涂平板适应考虑冻存液内细菌数量,若菌量过大应适当稀释。一般方法一获得单菌落的可能性比较大。涂平板应在酒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实验报告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实验报告 (文章一):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实验报告xx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生物学实验报告报告题目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姓名刘伟学号专业生物科学批次/层次指导教师学习中心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及包扎方法。 2. 掌握培养基的配置原则和方法。 3. 掌握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基本原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有时又称为普通培养基。由于这种培养基中含有一般细胞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营养物质,所以可供细菌生长繁殖之用。高压蒸汽灭菌:主要是通过升温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杀死微生物的效果。将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和加压的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内水沸腾而产生蒸汽。待蒸汽将锅内冷空气从排气阀中趋尽,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此时蒸汽不溢出,压力增大,沸点升高,获得高于100℃的温度导致菌体蛋白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 1. 药品: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1mol/L的NaOH和HCl溶液。

2. 仪器及玻璃器皿:天平、高压蒸汽灭菌锅、移液管、试管、烧杯、量筒、三角瓶、培养皿、玻璃漏斗等。 3. 其他物品:药匙、称量纸、pH试纸、记号笔、棉花等。 (四)、操作步骤(一)玻璃器皿的洗涤和包装1.玻璃器皿的洗涤玻璃器皿在使用前必须洗刷干净。将三角瓶、试管、培养皿、量筒等浸入含有洗涤剂的水中.用毛刷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净。移液管先用含有洗涤剂的水浸泡,再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洗。洗刷干净的玻璃器皿置于烘箱中烘干后备用。2.灭菌前玻璃器皿的包装(1)培养皿的包扎:培养皿由一盖一底组成一套,可用报纸将几套培养皿包成一包,或者将几套培养皿直接置于特制的铁皮圆筒内,加盖灭菌。包装后的培养皿须经灭菌之后才能使用。(2)移液管的包扎:在移液管的上端塞入一小段棉花(勿用脱脂棉),它的作用是避免外界及口中杂菌进入管内,并防止菌液等吸入口中。塞入此小段棉花应距管口约0.5cm左右,棉花自身长度约1~ 1.5cm。塞棉花时.可用一外围拉直的曲别针、将少许棉花塞入管口内。棉花要塞得松紧适宜,吹时以能通气而又不使棉花滑下为准。先将报纸裁成宽约5cm左右的长纸条,然后将已塞好棉花的移液管尖端放在长条报纸的一端,约成45℃角,折叠纸条包住尖端,用左手握住移液管身,有手将移液管压紧.在桌面上向前搓转,以螺旋式包扎起来。上端剩余纸条,折叠打结,准备灭菌。(二)液体及固体培养基的配制过程1.液体培养基配制(1)称量(假定配制1000ml 培养基)按培养基配方比例依次准确地称取

细菌真菌放线菌培养基配方

。 细菌培养基: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广泛用于培养细菌的一. 培养基,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是牛肉膏、蛋白胨和NaCl。 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1.药品比例: 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5g,琼脂15~20g,水1000mL, PH7.4~7.6 2.实验器材: 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可溶性淀粉、葡

萄糖、孟加拉红、链霉素、 1mol/L NaOH、lmol/L HCl、KNO、NaCl、K HPO·3HO、MgSO·7HO、222434 FeSO·7HO、4.5mL 无菌水6 管,10%酚液,49.5mL 无菌水( 带玻璃珠)124 瓶。土壤样品、试管、培养皿、移液管、三角瓶、烧杯、量筒、玻璃棒、天平、称量纸、牛角匙、pH试纸、棉花、报纸、记号笔、线绳、纱布、酒清灯。电炉、高压蒸气灭菌锅、超净工作台 . 3.配置方法 (1)称药品:按实际用量计算后,按配方称取各种药品放入大烧杯中。牛肉膏可放在小烧杯中称量,用热水溶解后倒入大烧杯。蛋白胨极易吸潮,故称量时要迅速。 (2)加热溶解:在烧杯中加入少于所需要的水量,然后放在石棉网上,小火加热,并用玻棒搅拌,待药品完全溶解后再补充水分至.

所需量。若配制固体培养基,则将称好的琼脂放入己溶解的药品中, 再加热融化,此过程中,需不断搅拌,以防琼脂糊底或溢出,最后补 足所失的水分。 (3)调pH:检测培养基的pH,若pH 偏酸,可滴加lmol/L NaOH,边加边搅拌,并随时用pH试纸检测,直至达到所需pH 范围。若偏碱,则用lmol/L HCl 进行调节。pH 的调节通常放在加琼脂之前。应注意 pH值不要调过头,以免回调而影响培养基内各离子的浓度。 (4)过滤:液体培养基可用滤纸过滤,固体培养基可用4 层纱 布趁热过滤,以利培养的观察。但是供一般

培养基的配置和灭菌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及包扎方法。 2.掌握培养基的配置原则和方法。 3.掌握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基本原理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有时又称为普通培养基。由于这种培养基中含有一般细胞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营养物质,所以可供细菌生长繁殖之用。 高压蒸汽灭菌:主要是通过升温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杀死微生物的效果。将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和加压的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内水沸腾而产生蒸汽。待蒸汽将锅内冷空气从排气阀中趋尽,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此时蒸汽不溢出,压力增大,沸点升高,获得高于100℃的温度导致菌体蛋白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 1.药品: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1mol/L的NaOH和HCl溶液。 2.仪器及玻璃器皿:天平、高压蒸汽灭菌锅、移液管、试管、烧杯、量筒、三角瓶、培养皿、玻璃漏斗等。 3.其他物品:药匙、称量纸、pH试纸、记号笔、棉花等。 四、操作步骤 (一)玻璃器皿的洗涤和包装 1.玻璃器皿的洗涤 玻璃器皿在使用前必须洗刷干净。将三角瓶、试管、培养皿、量筒等浸入含有洗涤剂的水中.用毛刷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净。移液管先用含有洗涤剂的水浸泡,再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洗。洗刷干净的玻璃器皿置于烘箱中烘干后备用。 2.灭菌前玻璃器皿的包装 (1)培养皿的包扎:培养皿由一盖一底组成一套,可用报纸将几套培养皿包成一包,或者将几套培养皿直接置于特制的铁皮圆筒内,加盖灭菌。包装后的培养皿须经灭菌之后才能使用。 (2)移液管的包扎:在移液管的上端塞入一小段棉花(勿用脱脂棉),它的作用是避免外界及口中杂菌进入管内,并防止菌液等吸入口中。塞入此小段棉花应距管口约0.5cm左右,棉花自身长度约1~1.5cm。塞棉花时.可用一外围拉直的曲别针、将少许棉花塞入管口内。棉花要塞得松紧适宜,吹时以能通气而又不使棉花滑下为准。 先将报纸裁成宽约5cm左右的长纸条,然后将已塞好棉花的移液管尖端放在长条报纸的一端,约成45℃角,折叠纸条包住尖端,用左手握住移液管身,有手将移液管压紧.在桌面上向前搓转,以螺旋式包扎起来。上端剩余纸条,折叠打结,准备灭菌。 (二)液体及固体培养基的配制过程1.液体培养基配制 (1)称量(假定配制1000ml培养基) 按培养基配方比例依次准确地称取3.0g牛肉膏、10.0 g蛋白胨、5.0gNaCl放入烧杯(或1000ml刻度搪瓷杯)中.牛肉膏常用玻棒挑取,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用热水溶化后倒入烧杯。 (2)溶化 在上述烧杯中先加入少于所需要的水量(如约700ml),用玻棒搅匀,然后,在石棉网上

各种培养基配方

146种培养基配方 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细菌用) 牛肉膏3g 蛋白胨5g 氯化钠10g 琼脂15~20g pH 7.0~7.2 水1000mL 2、2、高氏(Gause)1号培养基(培养放线菌用) 可溶性淀粉20g 硝酸钾1g 氯化钠0.5g 磷酸氢二钾0.5g 硫酸镁0.5g 硫酸亚铁0.01g 琼脂20g 水1000mL pH 7.2~7.4 配制时,先用少量冷水将淀粉调成糊状,倒入煮沸的水中,在火上加热,边搅拌边加入其他成分,溶化后,补足水分至1000mL。121℃灭菌20min。 查氏(Czapek)培养基(培养霉菌用) 硝酸钠2g 磷酸氢二钾1g 氯化钾0.5g 硫酸镁0.5g 硫酸亚铁0.01g 蔗糖30g 琼脂15~20g 水1000mL pH 自然 121℃灭菌20min。

4、马丁氏(Martin)琼脂培养基(分离真菌用) 葡萄糖10g 蛋白胨5g 磷酸二氢钾1g 七水合硫酸镁0.5g 1/3000孟加拉红 100mL (rose bengal,玫瑰 红水溶液) 琼脂15—20g pH 自然 蒸馏水800mL 112℃灭菌30min。 临用前加入0.03%链霉素稀释液100mL,使每毫升培养基中含链霉素30μg。 5、马铃薯培养基(简称PDA)(培养真菌用) 马铃薯200g 蔗糖(或葡萄糖)20g 琼脂15—20g pH 自然 培养基的配制:马铃薯去皮,切成块煮沸30min,然后用纱布过滤,再加糖及琼脂,熔化后补足水至1000mL。121℃灭菌30min。 6、麦芽汁琼脂培养基 培养基的配制: (1)、取大麦或小麦若干,用水洗净,浸水6—12小时,至15℃阴暗处发芽,上面盖纱布一块,每日早、中、晚淋水一次,麦根伸长至麦粒的两倍时,即停止发芽,摊开晒干或烘干,贮存备用。 (2)、将干麦芽磨碎,一份麦芽加四份水,在65℃水浴中糖化3—4小时,糖化程度可用碘滴定之。加水约20mL,调匀至生泡沫时为止,然后倒在糖化液中搅拌煮沸后再过滤。 (3)、将糖化液用4—6层纱布过滤,滤液如混浊不清,可用鸡蛋白澄清,方法是将一个鸡蛋白加水约20mL,调匀至生泡沫时为止,然后倒在糖化液中搅拌煮沸后再过滤。 (4)、将滤液稀释到5—6波美度,pH约6.4,加入2%琼脂即成。121℃灭菌30min。 7、无氮培养基(自生固氮菌、钾细菌)

芽孢杆菌常用培养基配方

芽孢杆菌常用培养基配方 (按理说,该实验的所有培养基都在这了,后红字更为清楚些。。。摘自百度) 一、肉汤琼脂培养基:蛋白胨10g ,牛肉膏15g ,NACL15g ,蒸 馏水1000ml ,琼脂18g 。调节PH7.2,0.1MPA20min 灭菌。如果用液体做培养基,则去掉琼脂即可。100 mL/组,其中20 mL 液体培养基/250 mL△中(内装玻璃珠10颗);50 mL固体斜面培养基分装在试管中:5mL/支,10支。 2、或是(J-琼脂培养基:胰蛋白胨5g,酵母膏15g, 磷酸 氢二钾3g,葡萄糖2g, 琼脂20g, 蒸馏水1000ml。调节 PH7.3—7.5Mpa 30min灭菌。) 二、过氧化氢酶测定 1、试剂:3-10%过氧化氢 2、接种与培养:一般将测试菌种接种于肉汤琼脂斜面上,30度下 培养1-2天。 3、试验方法: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上面加一滴3-10%的双氧水, 挑取1环1-2天的的菌苔,在双氧水溶液中涂抹,如有气泡出 现(O2),作为过氧化氢酶阳性,无泡为阴性。也可以将过氧 化氢液直接加入斜面上,观察气泡的产生。 三、需氧性测定

1、培养基:酪素水解物20g,葡萄糖 10g, ,NACL5g,HOCH2SO3Na1g,HSCH2COONa2g,琼脂15g,蒸馏水1L。调节PH7.2,分装试管,0.06Mpa,30min灭菌,培养基不摆斜面。 2、接种与观察:用一小环的肉汤菌液,穿刺接种到上述培养基中 (穿刺管底),一般与30 度培养3-7天观察结果。若芽孢杆菌在琼脂柱表面生长为好氧菌,沿穿刺线生长则为厌氧菌。四、酪素水解(用于检测不同种类的芽孢杆菌是否具有分解酪素的 特点) 1、培养基 (1)脱脂牛奶制备取新鲜牛奶,煮沸后去掉上层油脂,再经离心脱脂(3000r/min,10min),除去上层油脂,即为脱脂牛奶。(2)牛奶平板的制备取50ml的脱脂牛奶放入一只三角瓶中,另外称1.5g琼脂置于含有50ml蒸馏水的另外3只三角瓶中,然后将两液分开灭菌,0.06Mpa-20min,带冷至45-50摄氏度时, 速将两液混匀倒平板,即为牛奶平板。将平板倒置过夜,使表面水分干燥。 2、接种与观察 将测试菌种以三点法点接在牛奶平板上,一般于30度培养1,3,5,7和14天,如菌落周围和下面呈透明,表明酪素已被分解。

常用细菌培养基配方

常用抗生素 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100mg/ml) 溶解1g氨苄青霉素钠盐于足量的水中,最后定容至10ml。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常以25ug/ml~50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羧苄青霉素(carbenicillin)(50mg/ml) 溶解0.5g羧苄青霉素二钠盐于足量的水中,最后定容至10ml。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常以25ug/ml~50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甲氧西林(methicillin)(100mg/ml) 溶解1g甲氧西林钠于足量的水中,最后定容至10ml。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常以37.5ug/ml终浓度与100ug/ml氨苄青霉素一起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卡那霉素(kanamycin)(10mg/ml) 溶解100mg卡那霉素于足量的水中,最后定容至10ml。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常以10ug/ml~50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25mg/ml) 溶解250mg氯霉素足量的无水乙醇中,最后定容至10ml。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常以12.5ug/ml~25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链霉素(streptomycin)(50mg/ml) 溶解0.5g链霉素硫酸盐于足量的无水乙醇中,最后定容至10ml。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常以10ug/ml~50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萘啶酮酸(nalidixic acid)(5mg/ml) 溶解50mg萘啶酮酸钠盐于足量的水中,最后定容至10ml。分装成小份于-20℃贮存。常以15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四环素(tetracyyline)(10mg/ml) 溶解100mg四环素盐酸盐于足量的水中,或者将无碱的四环素溶于无水乙醇,定容至10ml。分装成小份用铝箔包裹装液管以免溶液见光,于-20℃贮存。常以10ug/ml~50ug/ml的终浓度添加于生长培养基。 常用培养基 LB培养基 将下列组分溶解在0.9L水中: 蛋白胨10g 酵母提取物5g 氯化钠10g 如果需要用1N NaOH(~1ml)调整pH至7.0,再补足水至1L。注:琼脂平板需添加琼脂粉12g/L,上层琼脂平板添加琼脂粉7g/L。(实验室一般都不调PH) SOB培养基 将下列组分溶解在0.9L水中: 蛋白胨20g 酵母提取物5g 氯化钠0.5g 1 mol/L 氯化钾2.5ml

培养基配方

1、PDA培养基(用于分离、培养植物内生真菌): 马铃薯(去皮)200g , 葡萄糖20g , 蒸馏水1000 ml , 琼脂粉15g。用于分离内生真菌时在倒平板之前加入已过滤除菌的氯霉素和硫酸链霉素各50 μ g/ml,用于抑制细菌的生长。2、NA培养基(用于分离、培养植物内生细菌): 牛肉膏3g,蛋白胨5g,葡萄糖2.5g,琼脂粉15g,蒸馏水1000ml,pH 7.0。用于分离内生细菌时在倒平板之前加入已过滤除菌的放线菌酮50μg/ml,用于抑制真菌生长。115℃,20min 灭菌。 3、LB培养基:胰蛋白胨10 g,酵母提取物5 g,NaCl 10 g 蒸馏水至1000 mL,pH=7.0; 4、DSM1培养基:磷酸三钾26.631 g(pH=7.0),二水柠檬酸三钠9.999 g,硫酸镁0.2465 g,硫酸铵19.821 g,牛肉膏3 g,NaCl 5 g,胰蛋白胨10 g,葡萄糖1 g 蒸馏水至1000 mL,pH=7.0; 5、DSM2培养基:磷酸三钾26.631 g(pH=7.0),二水柠檬酸三钠9.999 g,硫酸镁0.2465 g,硫酸铵19.821 g,牛肉膏3 g,NaCl 5 g,细菌学蛋白胨10 g,葡萄糖1 g 蒸馏水至1000 mL,pH=7.0; 6、Msgg培养基:磷酸钾5 mmoL/L(pH7.0),MOPs 100 mmoL/L(pH7.0),MgCl2 2 mmoL/L,CaCl2 700 mmoL/L,MnCl2 50 μM,FeCl3 50 μM,ZnCl2 1 μM,VB1 2 μM,甘油0.5 %,谷氨酸0.5 %,色氨酸50 μg/mL,苯丙氨酸50 μg/mL,蒸馏水1000 mL,pH 7.0。 7、N%NA培养基:牛肉膏3.0 g,细菌学蛋白胨10 g,NaCl 5 g,琼脂粉N*10 g, 8、BGM1培养基:牛肉膏3 g,胰蛋白胨10 g,NaCl 5 g,磷酸三钾26.631 g(pH7.0),二水柠檬酸三钠9.999 g,硫酸镁0.2465 g,硫酸铵19.821 g,葡萄糖1 g,蒸馏水1000 mL,pH 7.0。 9、BGDM培养基:牛肉膏3 g,细菌学蛋白胨10 g,NaCl 5 g,磷酸三钾26.631 g(pH7.0),二水柠檬酸三钠9.999 g,硫酸镁0.2465 g,硫酸铵19.821 g,葡萄糖1 g ,蒸馏水1000 mL,pH 7.0。 10、镰刀菌酸配制:10 mM标准品FA储存液(40 μg/mL)的配制:精密称取0.1792 g定溶于18%(v/v)谱纯甲醇100L,用1N NaOH 调节pH到6.5。换算的质量浓度(w/v)=1792 μg /mL。 11、LB培养基:胰蛋白胨1 g,酵母提取物0.5 g,NaCl 1 g,琼脂1.5 g,水100 mL,pH7.0, 121℃20 min。 24、PCR产物的电泳 主要仪器: 电泳仪、电泳槽、凝胶成像系统、水浴锅、微波炉、离心机等。 主要实验试剂: 1、50×TAE (2 M Tris,1M 醋酸,50 mM EDTA(pH8.0)) 2、10×上样缓冲液(loading buffer) 3、分子量标准DNA Marker 4、琼脂糖 5、EB (溴化乙锭)(黑暗保存) 2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基因组DNA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硼酸、乙二胺四乙酸(EDTA)、溴酚蓝、蔗糖、琼脂糖、溴化乙锭、DNA marker(λHindIII digest,自带6×loading Buffer,在103房间海尔冰箱中存放)

实验十 细菌常用生理生化反应实验培养基的制备

实验十细菌常用生理生化反应实验培养基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 熟习生理生化反应培养基的配制原理和一般方法步骤 2 熟悉高压蒸汽灭菌的原理方法 3为生理生化反应实验准备培养基 二培养基配方 1 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用于V. P. 反应和甲基红试验):蛋白胨0.5g,葡 萄糖0.5g,K2HPO40.2g, 水1000mL,pH7.2,115℃湿热灭菌20min 2 蛋白陈水培养基(用于吲哚试验):蛋白胨10g,NaCl 5g,水1000mL, pH7.2-7.4,121℃灭菌20min 3 硫化氢实验培养基:蛋白胨10g,NaCl 5g,牛肉膏10g,柠檬酸铁铵5g, 硫代硫酸钠, 5g, 蒸馏水1000mL,pH 7.0~7.4,分装试管,每管高度4~5cm。115℃灭菌20min 4 硝酸盐还原培养基:蛋白胨10g,NaCl 5g,KNO3(分析纯)1~2g, 蒸馏水1000mL,pH7.4,分装小试管,121℃灭菌20min 5 柠檬酸盐培养基:NH4H2PO4 1g,K2HPO4 1g,NaCl 5g,MgSO4·7H2O 0.2g,柠檬酸钠2g,琼脂15-20g,蒸馏水1000mL,1%溴麝香草酚蓝酒 精液10mL。将上述各成分加热溶解后,调pH6.8,然后加入指示剂,摇匀。 制成后为黄绿色,分装试管,112℃灭菌20min后制成斜面。 6 富氏明胶培养基:NaCl 5g,K2HPO4 1.5g,KH2PO4 0.5g,明胶4.0g,蛋 白胨0.1g,牛肉膏5g,琼脂15-20g,葡萄糖0.05g,蒸馏水1000mL,pH7.2,115℃灭菌20min 7 淀粉培养基:蛋白胨10g,NaCl 5g,牛肉膏5g,可溶性淀粉2g,蒸馏水 1000mL,琼脂15-20g,121℃灭菌20min 8 葡萄糖发酵培养基:蛋白胨10g,NaCl 5g,葡萄糖10g,蒸馏水1000mL, 琼脂5g, pH7.4,加1%溴甲酚紫指示剂至紫色, 115℃灭菌20min 。 三实验器材 1 药品和试剂:牛肉膏、蛋白胨、NaCl 、1NHCl、1NNaOH 溶液等。 2 器材:小烧杯、1000mL不锈钢杯、电炉、天平、牛角匙、 玻棒、pH试纸、试管、分装漏斗、棉塞、三角瓶、橡皮圈。 3 高压灭菌锅

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

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 姓名 摘要: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供给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培养基须经灭菌后方可使用。培养基一般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此次实验我们配制LB(Luria Broth)培养基和麦康凯(MacConkey)培养基并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目的是掌握LB培养基和麦康凯培养基的配制方法,了解高压蒸汽灭菌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范围,并且熟悉培养基的灭菌方法。通过此次实验,我们成功地进行了LB培养基和麦康凯培养基的配制,熟悉了培养基的灭菌方法,达到了预期目的。 关键词:LB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 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供给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培养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水分和合适的pH。培养基种类较多,按其营养物来源不同,可分为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按其物理状态分为液体、固体、半固体三种类型。在一定的条件下,培养繁殖得到的微生物群体叫做培养物。培养物分为纯培养物和混合培养物。只有一种微生物的培养物叫做纯培养物,含有多种微生物的培养物叫做混合培养物。通常情况下只有纯培养物才能提供可以重复的结果,自然环境中极少存在纯培养物,纯培养物通常是由人工方法获得的。获得纯培养的关键一是所有的相关物品必须无菌,二是分离出单个的微生物细胞并将其培养成一个群体。因此,无菌技术是保证微生物学研究正常进行的关键。 在分离、转接和培养纯培养时,防止其被其他微生物污染的技术称为无菌技术。无菌技术包括灭菌和无菌操作。灭菌是杀死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灭菌的目的是让用于分离、培养微生物的器具和基质事先不含任何微生物。微生物培养的常用器具(例如试管、三角瓶、培养皿等)和培养基都需要灭菌。无菌操作要在火焰附近(酒精灯、煤气灯)进行,并且接种工具(接种环、接种针等)需要灼烧灭菌。 培养基一般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高压蒸汽灭菌是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的加压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隔套间的水沸腾而产生蒸气。待水蒸气急剧地将锅内的冷空气从排气阀中驱尽,然后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此时由于蒸汽不能溢出,而增加了灭菌锅的压力,从而使沸点增高,得到高于100℃的温度。高温使蛋白质、核酸等重要生物大分子发生变性、破坏,以及破坏细胞膜上的类脂成分,导致微生物死亡。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的杀菌效力比干热大。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和试剂 实验试剂:蛋白胨、酵母粉、NaCl、NaOH、琼脂、麦康凯培养基、去离子水 实验器材:2个300mL三角瓶、2个100mL三角瓶、1个500mL三角瓶、量筒、电子天平、称量纸、称量匙、500mL烧杯或搪瓷缸、试管、pH试纸、电炉、高压蒸汽灭菌锅 1.2方法 1.2.1 LB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①清洗三角瓶。需要清洗2个300mL三角瓶和2个100mL三角瓶。三角瓶用自来水洗净, 然后蒸馏水冲洗2遍,最后沥干。

146种细菌-真菌-酵母培养基配方

146种培养基配方 ——2009年2月1日星期日by尛森蟲1. Acetobacter Medium (醋酸菌培养基) Glucose (葡萄糖) 100g Yeasst extract (酵母膏) 10g CaCO3 20g Agar (琼脂) 15g Distilled water (蒸馏水) 1000ml Adjust (调) pH to 6.8 适用范围:恶臭醋酸杆菌混浊变种 2. Nutrient Agar (营养肉汁琼脂) Pepton (蛋白胨) 5g Beef extract (牛肉膏) 30g NaCl 5g Agar (琼脂) 15g Distilled water (蒸馏水) Adjust (调) pH to 7.0-7.2 [Note]:When cultivation of Bacillus,5mg of to MnSO4.H2O may be added . It is favorable to promote spore formation . 适用范围:产气气杆菌、粪产碱杆菌、蜡状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蕈状变种、地衣形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尘埃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深黑变种、苏云金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蜡螟亚种(青虫菌)、苏云金芽孢杆菌戈尔斯德变种、苏云金芽孢杆菌猝倒亚种、产氨短杆菌、黄色短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北京棒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凸形假单胞杆菌、荧光假单胞菌、弯曲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假单胞杆菌、藤黄八叠球菌、亚黄八叠球菌、尿素八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运动发酵单孢菌 3. Azotobacter Medium (固氮菌培养基) KH2PO4 0.2g K2HPO4 0.8g MgSO4.7H2O 0.2g CaSO4.2H2O0.1g Na2MoO4.2H2O Trace(微量) Yeast axtract(酵母膏) 0.5g Mannitol(甘露醇) 20g FeCl3 Tract(微量) Distilled water (蒸馏水) 1000ml Agar (琼脂) 15g Adjust (调) pH to 7.2 适用范围:固氮菌、胶质芽孢杆菌 4. Corn Meal Medium (玉米粉培养基) Maize flour (玉米粉) 5g Peptone (蛋白胨) 0.1g Glucose (葡萄糖) 1g Tap water (自来水) 1000ml [Note]:Boil the mixture in autoclave at 121℃for 1 hr. distribute the medium into 18ⅹ18 mm tubes , each contains 10 ml of the li quid , then autoclave at 121℃for 1 hr . again (15磅蒸煮1小时,分装入18ⅹ18毫米试管,每管深度达6厘米。15磅再次灭菌15小时。) 5. Lactic-bacteria Medium I (乳酸菌培养基I ) Yeast extract (酵母膏) 7.5g Peptone (蛋白胨) 7.5g Glucose (葡萄糖) 10g KH2PO4 2g Tomato juice (西红柿汁) 100ml Tween (吐温) 80 0.5ml Distilled water (蒸馏水) 900ml pH 7.0 适用范围:植物乳杆菌(胚芽乳杆菌)、嗜热乳酸链球菌 6. Lactic-bacteria Midium Ⅱ(乳酸菌培养基Ⅱ) Lacto-casein peptone (乳酪蛋白胨) 10g Beef extract (蛋白胨) 10g Yeast extract (酵母膏) 5g Glucose (葡萄糖) 5g Tween (吐温) 80 1g K2HPO4 2g Na-acetate (醋酸钠) 5g Diamine citrate (柠檬酸二胺) 2g MgSO4.7H2O 0.2g MnSO4.H2O 0.05g Distilled water (蒸馏水) 1000m pH 6.5-6.8 适用范围:植物乳杆菌(胚芽乳杆菌) 7. Peotone Glucose Yeast extract Medium PGY (蛋白胨、酵母膏、葡萄糖培养基)

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实验报告 篇一: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实验报告(详细) 一、实验题目: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二、实验目的: 1、明确培养基的配置原则,掌握配置方法。 2、了解灭菌的原理,学习掌握灭菌器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器材: 1、药品: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水、琼脂。 2、仪器:三角瓶、培养皿、试管、线绳、棉花、烧杯、报纸、移液管、试管架、铁针、量筒。 四、实验原理: 1、培养基的制备 包括一下几种成分: (1)水分:主要成分。 (2)n源:包括无机氮和有机氮。 (3)c源:主要是含碳有机物、碳氢化合物等。 (4)无机盐:如nacl、Kh2po4等。

微量元素:cu、K、mg、s、p、Zn。 有些还需要添加“生长因子”,通常是维生素类、某些 氨基酸或核酸等。 2、培养基配置的原则 根据不同的培养对象及培养目的,选用不同的培养基,但有机物总量不得超过15%,盐类一般不超过1%。 培养基有以下分类: 按成分: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 按状态: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 按用途: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 培养基配好后应立即灭菌,防止营养物质中的微生物富集。 3、灭菌: 用理化手段杀灭一切微生物的营养体,包括芽孢和孢子,在实验中应对所有仪器、操作场所、药品及培养基灭菌或消毒。 (1)高压蒸汽灭菌:将物品放入封闭的加压灭菌器, 加热使灭菌锅套间的水沸腾产生蒸汽,将冷空气排尽,压力上升,使水沸点变高,导致菌体蛋白质变性,一般0.1mpa、121℃、15~30min可以彻底灭菌,本次实验灭菌20min。若 是含糖培养基,110℃、30min。

培养基配制、分装和灭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培养基的配制、分装方法; 2掌握各种实验室灭菌方法及技术。 二、实验原理 培养基是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代谢的混合养料。由于微生物具有不同的营养类型,对营养物质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加之实验和研究的目的不同,所以培养基的种类很多,使用的原料也各有差异,但从营养角度分析,培养基中一般含有微生物所必需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素以及水分等。另外,培养基还应具有适宜的pH值、一定的缓冲能力、一定的氧化还原电位及合适的渗透压。 琼脂是从石花菜等海藻中提取的胶体物质,是应用最广的凝固剂。加琼脂制成的培养基在98~100℃下融化,于45℃以下凝固。但多次反复融化,其凝固性降低。 任何一种培养基一经制成就应及时彻底灭菌,以备纯培养用。一般培养基的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 三、实验材料 1、器皿及材料 天平、称量纸、牛角匙、精密pH试纸、量筒、刻度搪瓷杯、试管、三角瓶、漏斗、分装架、移液管及移液管筒、培养皿及培养皿盒、玻璃棒、烧杯、试管架、铁丝筐、剪刀、酒精灯、棉花、线绳、牛皮纸或报纸、纱布、乳胶管、电炉、灭菌锅、干燥箱。 2、药品试剂 蛋白胨、牛肉膏、NaCl、K2HPO4、琼脂、NaNO3、KCl、MgSO4、FeSO4、蔗糖、麦芽糖、木糖、葡萄糖、半乳糖、乳糖、土豆汁、豆芽计、磷酸铵、5%NaOH溶液、5%HCl溶液。 3、流程 称药品→溶解→调pH值→融化琼脂→过滤分装→包扎标记→灭菌→摆斜面或倒平板。 四、实验步骤 1 培养基的制备 1.1 称量药品 根据培养基配方依次准确称取各种药品,放入适当大小的烧杯中,琼脂不要加入。蛋白胨极易吸潮,故称量时要迅速。 1.2 溶解 用量筒取一定量(约占总量的1/2)蒸馏水倒入烧杯中,在放有石棉网的电炉上小火加热,并用玻棒搅拌,以防液体溢出。待各种药品完全溶解后,停止加热,补足水分。如果配方中有淀粉,则先将淀粉用少量冷水调成糊状,并在火上加热搅拌,然后加足水分及其它原料,待完全溶化后,补足水分。 1.3 调节pH 根据培养基对pH的要求,用5%NaOH或5%HC1溶液调至所需pH。测定pH可用pH试纸或酸度计等。 1.4 溶化琼脂 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须加入一定量琼脂。琼脂加入后,置电炉上一面搅拌一面加热,直至琼脂完全融化后才能停止搅拌,并补足水分(水需预热)。注意控制火力不要使培养基溢出或烧焦。 1.5 过滤分装 分装时注意不要使培养基沾染在管口或瓶口,以免浸湿棉塞,引起污染。液体分装高度以试管高度的1/4左右为宜。固体分装装量为管高的1/5,半固体分装试管一般以试管高度的1/3为宜;分装三角瓶,其装量以不超过三角瓶容积的一半为宜。

实验一 MS培养基配制和灭菌

实验一MS培养基配制和灭菌 一.目的和要求: 1. 学会MS培养基的制作方法; 2. 掌握高压灭菌的方法和基本操作。 二、仪器与试剂 1. 仪器:灭菌锅、解剖刀、枪状镊子、烧杯(500ml)、培养皿、移液管等 2. 试剂:MS的Macro-e、Micro-e、有机母液、Fe盐、肌醇蔗糖,琼脂粉,1N NaoH 和1N HCl 三、方法步骤 (一)配方设计: 以MS为基本培养基(mg/L) (二)配制培养基 (1)溶化琼脂:量取300ml左右蒸馏水,加入4.8g琼脂粉,加热溶解直至完全融化。 (2) 各种母液的吸取:Macro-e 50ml Micro-e 1ml 有机成分1ml Fe盐5ml 肌醇10ml 加在一起,倒入烧杯(1L) (3)加入糖:称取30g 蔗糖,溶于溶有琼脂的300ml 蒸馏水中。

(4)根据实验设计,量取生长调节剂:加在一起,倒入烧杯。 (5)定容:加蒸馏水(用量杯)。 (6)调节pH至,用pH试纸进行测定,用1molHcl或1Mol NaoH调节。 (7)分装:30~40 ml/瓶6,培养基勿碰三角瓶口。 (8)用具清理和洗涤:各种母液按原位置摆整齐,用过的量筒,移液管、烧杯、铝锅等用水洗涤干净,然后按次序放回原处。 (三)灭菌:用高压蒸汽消毒器灭菌,其压力为~,温度为120~126℃,保持15~20 min。 具体操作步骤: 1. 加水; 2. 把包扎好的培养基装入高压锅; 3. 盖上热压锅盖,上紧螺帽(注意对角拧紧螺帽)关上气阀和安全阀; 4. 加热; 5. 排除冷空气; 6. 排除冷空气后,关闭放气阀,待压力升到1Kg位置时,开始计算灭菌时间,一般在1Kg 压力(121℃)下灭菌15~20 分钟即可,但要注意保持稳定压力。 7. 灭菌时间达到20 分钟后,停止加热,待压力自动降到0磅时,打开放气阀,打开热压灭菌锅盖(注意对角扭松螺帽)稍待冷后再把培养基取出。 四.作业 1. 总结配制培养基的注意事项。 2. 制作培养基前为何要提前配制母液

细菌真菌放线菌培养基配方

。 一.细菌培养基: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广泛用于培养细菌的培养基,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是牛肉膏、蛋白胨和NaCl。 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1. ~7.6 2. 、 6管,10% 3. (1 速。 (2)加热溶解:在烧杯中加入少于所需要的水量,然后放在石棉网上,小火加热,并用玻棒搅拌,待药品完全溶解后再补充水分至所需量。若配制固体培养基,则将称好的琼脂放入己溶解的药品中,再加热融化,此过程中,需不断搅拌,以防琼脂糊底或溢出,最后补足所失的水分。 (3)调pH:检测培养基的pH,若pH偏酸,可滴加lmol/LNaOH,边加边搅拌,并随时用pH试纸检测,直至达到所需pH范围。若偏碱,则用lmol/LHCl进行调节。

pH的调节通常放在加琼脂之前。应注意pH值不要调过头,以免回调而影响培养基内各离子的浓度。 (4)过滤:液体培养基可用滤纸过滤,固体培养基可用4层纱布趁热过滤,以利培养的观察。但是供一般使用的培养基,这步可省略。 (5)分装:按实验要求,可将配制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或三角瓶内。分装时可用漏斗以免使培养基沾在管口或瓶口上而造成污染。 分装量:固体培养基约为试管高度的l/5,灭菌后制成斜面。分装入三角瓶内以 (6 (7 (8 (9 (10)无菌检查:将灭菌的培养基放入37℃温箱中培养24~48h,无菌生长即可使用,或贮存于冰箱或清洁的橱内,备用。 二.放线菌培养基:高氏合成一号培养基是一种用于培养放线菌的合成培养基,培养基中的可溶性淀粉作为碳源和能源,KNO3作为氮源,K2HP04、MgSO4和FeS04作为无机盐等

高氏合成一号培养基 1.药品比例: 可溶性淀粉20g NaCI 0.5g KNO31g K2HPO4 MgSO4 FeSO4 琼脂 水 pH 2. 3. 成分,并依次溶化,对微量成分FeSO4.7H2O可先配成高浓度的贮备 液,按比例换算后再加入。待所有试剂完全溶解后,补充水分到所需的总体积。 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将称好的琼脂放入已溶的试剂中,在加热融化,最后补充所损失的水分。 (2)、调pH

实验一 微生物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知识讲解

实验一微生物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8课时) 一、目的要求 1、学习配制微生物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掌握高压蒸汽灭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基本原理 正确掌握培养基的配制方法是从事微生物学实验工作的重要基础。由于微生物种类及代谢类型的多样性,因而用于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的种类也很多,它们的配方及配制方法虽各有差异,但一般培养基的配制程序却大致相同,例如器皿的准备,培养基的配制与分装,棉塞的制作,培养基的灭菌,斜面与平板的制作以及培养基的无菌检查等基本环节大致相同。 三、实验材料 1、药品: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琼脂粉、1mol/L的NaOH和1mol/L HCl溶液。 2、仪器及玻璃器皿:电子天平、高压蒸汽灭菌锅、超净工作台、酒精灯、移液管、试管、烧杯、量筒、三角瓶、培养皿和玻璃棒等。 3、其他物品:药匙、称量纸、pH试纸、记号笔、棉花、报纸、线绳和注射器等。 四、操作步骤 (一)玻璃器皿的洗涤 玻璃器皿在使用前必须用洗涤剂洗刷干净,然后用自来水冲净,置于烘箱中烘干后备用。 (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制 1、培养基配制 (1)称量:按培养基配方计算出各成分的用量,然后用电子天平进行准确称量后倒入一烧杯中。 注意:称量药品时,一定要用称量纸而不能用滤纸。称药品用的药匙不要混用,称完药品应及时盖紧瓶盖。 (2)溶解:用量筒称量所需体积的水(根据实验需要可用自来水或蒸馏水),倒

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动溶解即可。 (3)调pH:一般用pH试纸测定培养基的pH,可用1mol/L NaOH或1mol/L HCl 溶液进行调节。调节pH时,应逐滴加入NaOH或HCI溶液,防止局部过酸或过碱,破坏培养基中成分。边加边搅拌,并不时用PH试纸测试,直至达到所需pH为止。 注意:pH值不要调过头,以免回调而影响培养基内各离子的浓度。 2、制备液体培养基 (1)用量筒准确量取20ml培养基,倒入100ml三角瓶中,塞好棉塞,用报纸包好瓶口并用棉线包扎好,灭菌。 注意:倒溶液时不要把瓶口沾湿。包扎时不要把瓶子弄倒而把棉塞弄湿。3、制备固体培养基 (1)平板培养基 A、用量筒准确量取100ml培养基,倒入250ml三角瓶中,加入2g琼脂粉,塞好棉塞,用报纸包好瓶口并用棉线包扎好,灭菌。 B、将洗净烘干的培养皿用报纸包扎好,灭菌。 C、在超净工作台中,将装在三角瓶中已灭菌的琼脂培养基冷至50℃左右倾入无菌培养皿中。温度过高时,皿盖上的冷凝水太多;温度低于50℃,培养基易于凝固而无法制作平板。平板的制作应在火旁进行,左手拿培养皿,右手拿三角瓶的底部,左手同时用小指和手掌将棉塞打开,灼烧瓶口,用左手大拇指将培养皿盖打开,倾入10-15ml培养基,迅速盖好皿盖,置于桌上,轻轻旋转平皿,使培养基均匀分布于整个平皿中,冷凝后即成平板。 (2)斜面培养基 A、用量筒量取100ml培养基,倒入一个烧杯中,加入2g琼脂粉,置于石棉网上加热,用玻璃棒搅动溶解至琼脂粉溶解。 B、将洗净烘干的试管放置在试管架上,用注射器将融化琼脂粉的培养基倒入试管至试管高度的1/4处。 注意:不要将试管口弄脏。 C、待培养基冷却凝固后,塞上棉塞,以2支或4支为一组,用报纸将试管口包扎好,灭菌。 D、灭菌后,趁热将试管口端搁在一根长木条上,并调整斜度,便斜面的长度不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实验八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及包扎方法。 2.掌握培养基的配置方法。 3.掌握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方

法。 二、基本原理 正确掌握培养基的配制方法是从事微 生物学实验工作的重要基础。由于微生物种类及代 谢类型的多样性.因而用于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的种类也很多,它们的配方及配制方法虽各有差异。但一般培养基的配制程序却大致相同.例如器皿的准备,培养基的配制与分装,棉塞的制作,培养基的灭菌,斜面与平板的制作以及培养基的无菌检查等基本 环节大致相同。 三、实验材料 1.药品:待配各种培养基的组成成分、琼脂、1mol/L的NaOH和HCl溶液。 2.仪器及玻璃器皿:天平、高压蒸汽灭菌锅、移液管、试管、烧杯、量筒、三角瓶、培养皿、玻璃漏斗等。 试纸、记号笔、其他物品:药匙、称量纸、pH3.

棉花等。四、操作步骤(一)玻璃器皿 的洗涤和包装 1.玻璃器皿的洗涤玻璃器皿在使用前必须洗刷干净。将三角瓶、用量筒等浸入含有洗涤剂的水中.培养皿、试管、移液管然后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净。毛刷刷洗,再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先用含有洗涤剂的水浸泡,洗刷干净的玻璃器皿置于烘箱中烘干后备冲洗。用。.灭菌前玻璃器皿的包装2培养皿由一盖一底组成一培养皿的包扎:1()或者将套,可用报纸将几套培养 皿包成一包,加盖几套培养皿直接置于特制的铁皮圆筒内,灭菌。包装后的培养皿须经灭菌之后才能使用。移液管2)( 的包扎:在移液管的上端塞入一小勿花(棉段移液管的包扎8-1 图 用脱脂棉),它的作用是避免外界及口中杂 菌进入管内,并防止菌液等吸入口中。塞入此小段棉花应距管口约0.5cm左右,棉花 自身长度约1~1.5cm。塞棉花时.可用一 外围拉直的曲别针、将少许棉花塞入管口内。棉花要塞得松紧适宜,吹时以能通气而又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