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肥国际马拉松赛对促进合肥城市软实力发展的重大意义

合肥国际马拉松赛对促进合肥城市软实力发展的重大意义

合肥国际马拉松赛对促进合肥城市软实力发展的重大意义
合肥国际马拉松赛对促进合肥城市软实力发展的重大意义

合肥国际马拉松赛对促进合肥城市软实力发展的重大意义

1. 对城市文化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表示,必须要积极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提倡富强、和谐、文明、民主、公平、自由、法治、诚信、爱国、奉献,明确价值目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将个体的价值目标和国家的价值目标相统一[i]。马拉松等一些竞技项目利用媒体的视角来拍摄,为公众呈现了城市的文化氛围与形象,是城市的精神面貌展现前台,也是城市文明的窗口。传扬体育文化不单单是改善民生、对国家有益的事业,同时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产业,因此,必须要明确着手点,紧握发展机会,使城市里的公民能够维持积极、愉悦、乐观的心态,进而潜移默化的受到文化的熏陶,享受到极致的精神体验,提高城市软实力,构建和谐城市。[ii]国际马拉松赛作为一张城市名片,呈现的是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面貌。城市文化指的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平稳的且于社会群体生活里展示出的城市观念、精神力量、道德品质、文化诉求等的集合[iii]。体育赛事唯有和城市精神面貌、城市文化相结合,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弘扬和传播永不言败的马拉松精神,对外传达团结协作、平等竞争的奥运会精神,唤起全民健身的热情,激励市民们追求更加健康美好的生活。

在举办合肥国际马拉松赛之前,合肥为人所知可能更多的是因为中国科技大学或是逍遥津之类,城市形象特点单一。目前合肥正在努力建设成中东部国际化大都市,但是国际影响力低下一直是限制其发展的短板。成功举办三届城市马拉松赛事使得“合肥国际马拉松赛”作为一张新名片,让世界重新认识合肥。它让合肥从人们思维中固定的“科教城”,“三国城”逐渐转向一座宜居宜游的“环湖生态休闲城市”。渡江战役纪念馆、环巢湖大道、滨湖湿地公园这些新合肥元素正通过合马逐步取代老合肥元素为人所知,成为合肥市新的象征。

2.对政府服务的影响

合肥市委、市政府对办好2016合肥国际马拉松赛高度重视,将之写入了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为加强赛事领导,成立了市委书记任名誉主任、市长任主任,30多家省市单位组成的高规格赛事组委会。比赛筹办期间,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听取马拉松筹备情况汇报;副市长姜明亲自挂帅督导安保工作,并在现场指挥部坐镇指挥;组委会时刻关注着各项工作落实情况,特别是在最后半个月里,

有时连夜召开会议研究工作,对存在的问题随时沟通、随时调度、随时解决。现在很多合肥市的政府机构、企业单位等积极引导员工开展培训,组成团队参与竞赛,以期能够将企业的形象和向心力彰显出来,提升员工的体质。可以说马拉松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合肥广大市民的生活方式,同时推动了合肥体育事业全方位发展。

合肥市公安局精心组织,全警动员,全力以赴,以最高的安保等级、最扎实的工作作风做好安保工作,共出动警力2000余人次、车辆280余台次,全面落实了情报信息、反恐处理、重点人员管控、安全检查等各项安保工作措施,圆满完成了本次马拉松赛的安全保卫工作。按照“统一指挥、分段负责、实名布岗、责任到人”的总体思路,市公安局启动立体动态安保机制,分设现场和后台两个指挥部,确保现场指挥调度及时到位、全局协调联动高效有力。赛道划分为7个责任赛段,明确每个赛段安保工作牵头单位。警用直升机在赛事区域开展空中动态巡逻,实时传输现场俯瞰画面至指挥部,水上分局安排巡逻船沿赛道附近水域开展巡视工作,指挥部利用“天网”探头实时监控路线情况,3000余名安保力量在各责任赛段开展定点和动态步巡,形成了以赛事区域为核心的空中、水上和地面立体安保防控网络。为落实交通分流管控,提高路面通行率,先期向社会公布了周边道路封闭和通行路线,部署充足警力做好交通疏导和保障工作。

相关单位按照“预防在先、细致入微、万无一失”的要求,确保比赛后勤保障工作不出差错,市政府应急办多次组织保障单位到现场检查准备工作情况,确保落实到位;指定合肥市滨湖医院为2016合肥国际马拉松赛定点医院,指示省立医院、合肥市一院与二院、安医二附院等作为定点医院,要求合肥市中心血站承担血源存储的职责,在赛道上每隔一百米配备医疗救助者,设定医疗服务站20余个,配备救护车辆17辆,保证出现突发事件时可以对伤者实施救助。喷雾剂、葡萄糖、擦伤膏等均存储充分,除颤仪设施配置了40余部。市城管局增加重点区域清扫保洁力度,加强垃圾收运力量,安排移动公厕410个;市食药监管局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对接待酒店食品安全全程监管;市气象局赛前提前10天滚动制作赛事专报,比赛当天在起(终)点和运动员入住酒店设立2台便携式自动气象站,10分钟发布一次气象预报;合肥供电公司制定了施工方案和保电措施,通过加班加点施工,完成敷电力保障工作;电信、移动、联通公司调用全省

优质资源,从周边省、市调用应急通信车、布设专用光缆,安排转人现场保障;市公交集团抽调辆大运量公交车开通两条马拉松赛公交临时直达专线,发送营运车辆180余台次,平安运送运动员约1.5万人次;团市委组织了2400名志愿者活跃在医疗救护、赛务保障、礼宾接待等岗位,以饱满的热情、专业的技能、优质的服务圆满完成了大赛志愿服务工作,获得了参赛运动员广泛赞誉,成为向世界宣传合肥、展示合肥、推介合肥的一道靓丽风景。

3.对居民素质的影响

根据国际体育旅游委员会发布的相关数据,这几年,国内外的体育旅游在旅游行业中占据的比重高达30%,逐渐变成了现代旅游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城市经济发展而言,体育经济是不容忽视的构成部分,平稳有序的体育经济能够推动城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又能够刺激体育经济的蓬勃发展,两者之间相互推动、相辅相成。[iv]马拉松运动给人们注入了健康的生活理念,从社会群体体质监测产生的结果而言,60%左右的体育运动者运用的是跑步这一方便、科学的强身健体方法[v]。马拉松竞技产生以后,给社会群体形成正确的健身观念提供了必要的引导,使参与体育训练的人员受益颇多。马拉松赛事旨在引导全民参与健身活动,将竞技精神中的“团结协作、永不言败、互帮互助”等潜移默化的传递于公众。[vi]马拉松运动自其创始之日起,就具有“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在参与马拉松运动之中时,不仅能够使身体得到充分锻炼,还可以为自己带来精神上的磨砺。

4.对城市形象传播与媒体宣传的的影响

2014年之后,央视体育频道对合肥马拉松竞赛做了全程直播,使社会群体利用电视、网络等一些媒体来观看比赛,把巢湖周边的优美环境与合肥市社会群体的精神风貌展露的一览无余。伴随合肥赛事知名度的提升,品牌效应明显增强,获得了很多行业和民众的肯定,许多著名厂家与公司相继与合肥马拉松赛事构建了亲密协作关系。

在总结前两届办赛经验,保持成熟的办赛体制基础上,2016年,组委会加强了赛事筹备的标准化,按照金牌赛事的标准做好竞赛组织,按照规范的程序、规定的节点运行赛事,确保了赛事组织的有序、高效。同时,成功导入CIS系统,设计出自主的视觉识别系统,进一步丰富、提升了合肥国际马拉松赛形象,深入

公众心中,产生认同,选手和网友对“合马”的奖牌设计纷纷点赞。

为加强竞赛组织工作,市体育局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了马拉松赛竞赛部。竞赛部紧扣三大环节,逐次推进竞赛工作:一是认真制订规程,规范组织报名工作。综合其他城市办赛经验,结合合肥实际,竞赛部按时完成了竞赛规程的拟定、报批工作。依据规程,设计了科学规范、操作简便的报名形式、报名流程、报名确认等报名手续,达到了预期的报名效果;二是做好裁判组织工作。为确保赛事安全、顺利、公平举行,共配备了裁判者四百人,在此之中,总局派遣的人员有七个,省选调的人员有三十六个,市级选调人员有三百六十个,裁判者里拥有国际职称的人员有一个,国家级裁判员有十六个。另外,比较重要的职务,比方说饮用水站、赛事监管等都是国家级的审判员来承担。并组织了赛前联合演练,对整个竞赛流程进行了认真推演,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比赛当天,检录、发令、成绩、名次等各环节严谨到位、精准无误,赛后及时完成了成绩公告、市民奖金发放、证书领取等工作,确保了赛事圆满完成。三是完善竞赛服务。赛事组织上更加注重精密化、细节化,详细研究了运动员、裁判员、竞赛志愿者的乘车地点、行车路线等;赛会饮用水由去年的90000瓶增加到120000瓶,功能性饮料由去年的20000瓶增加至40000瓶;并且从17.5公里直至40公里中间,每隔四公里设定了能量补充中心。从22.5公里直至40公里,每隔五公里设定了食品站,使参赛者能够获得能量棒、香蕉、蛋糕等一些能量补充物。为活跃现场氛围、帮助运动员热身,在各个项目区设置健身操表演。奖金设置上,继续设置合肥市民奖,鼓励合肥市民参赛。为方便运动员参赛,采用了一次性不回收计时芯片;在后半程运动员疲劳感增加的环湖北路组织了多处啦啦队布点。由于这一连串的优化和完善,使合肥国际马拉松整个赛事运行更加高效和顺畅。

本赛期间,重庆、武汉、长沙、南昌、南宁、六盘水、周口、淮南、亳州等城市来肥观摩比赛,交流办赛经验。2016年合肥国际马拉松赛继续在央视直播5套进行直播,除了中央、香港驻皖和省市新闻单位参加赛事报道外,日本东京电视台也派出采访团队对比赛进行全方位纪录,充分说明了“合马”赛事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提升。

组委会在2016年成功对合肥国际马拉松赛官网、微官网及微信公众号进行了改版、优化,不仅升级报名系统、完善服务功能,还增强了与选手的互动,使

之成为各项宣传工作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赛事官网、微信公众号的作用,结合“合肥体育发布”微信公众号,每天都对相关赛事信息、马拉松运动建议、训练指导、趣闻等进行推送,先后发布了赛事摆渡车方案、领取参赛物资、赛前天气信息提醒、参赛保险等多方面服务信息,做到受众在哪里,宣传工作就延伸到哪里。除了日常的基本宣传,组委会办公室还制定了以月为时间节点的主体活动推广方案,通过官网及微信公众号举行了六类关联活动,依次为“马拉松竞赛奖牌征集”、“我与马拉松赛事的故事”、“马拉松形象大使”、“特色号码牌抢注”、“亲子特色号码牌”、“报名倒计时”等一系列活动,利用举行活动来提高合肥马拉松赛事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在滨湖新区主干道、赛道沿线,统一悬挂了精心设计的宣传道旗,重要路口设置了宣传桁架,印制了20000份旅游宣传品;先后召开3场新闻发布会,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有效引导舆论走势;组织了“2016合肥国际马拉松”摄影大赛,200多名摄影师参加,用光影记录马拉松赛的动人瞬间;市级媒体统一开辟了马拉松倒计时栏,市新闻办邀请中央、香港驻皖和省市媒体以及网站、新媒体的记者,组建了近100人的采访报道记者团对赛事进行了全方位报道,据不完全统计,在“徽商银行杯”2016合肥国际马拉松赛期间,中央、香港、省市媒体以及网站刊发文字稿、图片、视频、微文等1200多篇;克服一切困难,积极做好央视直播服务工作,召开了直播工作调度会、航拍空管协调会,对央视提出的需要支持和配合事项进行分解,明确责任分工,保障了直播效果。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使马拉松赛成为了集中展示合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提供合肥美誉度的一次盛会。

赛事组委会坚持早招商、招大商,继徽商银行成为2016合肥国际马拉松赛总冠名企业之后,金种子集团、特步(中国)有限公司、志邦橱柜、东方航空、华润怡宝、阳光保险有限公司、别克汽车、中海地产等企业也先后与组委会签订了合作协议,以现金、实物、保险等多种方式进行赞助,比赛实际招商现金和实物总价值1300多万元,为赛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i]胡锦涛.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N][J]. 2012.

[ii]华梦雨, 刘剑. 新余市:体育事业提升城市形象[J]. 公关世界月刊.

[iv]邵晓春. 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初探[J]. 集团经济研究, 2006(12S):159-160.

[v]宋霞. 马拉松运动世健康更要安全[J]. 新体育:社会体育指导员:55-57.

[vi]廉涛, 黄海燕. 上海居民对本市大型体育赛事感知情况的调查[J]. 体育科研, 2016, 37(2):53-59.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划成果公示内容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划成果公示内容 发布时间:2006年09月25日 前言 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长江、淮河之间,江淮分水岭南侧,巢湖西北岸,淝河之水穿流而过。合肥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著称于世。 合肥是安徽省的省会,建国后城市得到快速发展,由一个五万人的小城,迅速成长为现代化大城市。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城市通过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到2005年底,合肥中心城区人口已达224万人,城市建设用地225平方公里。《合肥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所确定的社会、经济及城市建设的各项目标到2005年底均已实现或突破。经建设部同意,合肥市人民政府组织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在新的时期,合肥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国家“中部崛起”及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合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市委、市政府面向未来的“141”城市空间发展布局,紧扣“大环境、大建设、大发展”的主题,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和全国科教基地的优势,促进合肥奋力率先崛起,《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提出把合肥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独具魅力的现代化滨湖城市。 为了更好地谋划合肥的长远发展,体现“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规划编制方式,现将《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草案)予以公示,请广大市民献计献策。 总体规划主要内容简介: 一、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人口与用地规模

合肥特大城市建设的五大定位

合肥特大城市建设的五大定位 2011-09-01 09:31 来源: 合肥日报跟贴 0 条手机看新闻“十二五”期间,合肥要努力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是省委、省政府从推进安徽科学发展、加速崛起进程大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今年2月,市社科联通过媒体公开征文。8月29日~30日,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合肥市社科联(讲师团)围绕“特大城市建设与区域发展”主题,举办了专题理论研讨会。会议收到省、市社科界专家学者论文60余篇,从不同层面为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言献策。本期理论版特选登其中几篇文章,以飨读者。 城市定位关系到一个城市发展的目标、性质和方向。城市如何定位是城市建设和发展中首先必须作出回答的问题,是最大的战略。城市定位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涉及到多方面。 空间定位 城市空间定位本质要回答的是,作为增长极的城市其腹地大小或者说其要影响和带动的地域范围。合肥要实现由大城市向特大城市的发展转变,就要完成由地区中心向区域中心的跨越。就是说合肥要在中部区域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不仅仅局限于江淮地区之间,辐射带动力要南越长江、北跨淮河,要与南京、武汉具有大体相似的功能和作用。合肥空间如此定位,既是相对于邻省区域而言的,也是本省自身发展的需要。 从东西向看,无论是南京还是武汉,也无论是从历史或现实或将来的趋势看,均无法取代合肥在安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联系与影响力。南京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提出南京经济圈,企图把附近的安徽几个市拉进去,但从实践看,效果并不大。这些城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重点方向是跨越南京而直达上海。 从安徽自身来说,近7000万人口的大省也迫切需要有一个特大城市作为全省的中心城市,发挥增长极的核心作用,以辐射带动更大区域的联动发展。从现实看,合肥与淮南已开始同城化建设。这意味着合肥可以通过淮南而影响到沿淮及淮北地区。另外,安庆的桐城市列入合肥经济圈,进而会加强与安庆联系并影响到皖西南。而与芜湖共同成为皖江示范区的两核,也完全可能通过芜湖辐射到长江以南。 经济功能定位 从一定意义上说,城市经济功能定位的实质是要确定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分工和经济关联方式。总的原则是优势互补,定位准确,尽可能消除低水平的竞争,实现协调发展,形成共同优势。 作为特大城市的合肥,其经济功能的定位,应作为全省崛起的动力之源,起到引领的作用。为此:一是要加快产业升级,避免与周边地区在低水平上的同构化。合肥要尽可能地为周边地区提供高端服务,低端加工为主的产业尽可能让位给周边地区,全力推进城市的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二是要创新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所谓发展城市经济就是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媒体、保健、体育、住房等产业。当然这些产品许多属于公共产品,仅仅靠政府的投入是无力解决的,这就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新模式加以解决,如采取政府与市场共同推进的路子。三是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力求在新兴服务业上有所突破。发展服务业既是推进城市产业升级的需要,同时也是扩大就业的要求。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这意味着有人口大量进入,发展服务业有利于实现更多人口的就业。而且,新兴服务业处于产业分工的前后端,属智力密集型,对扩大高层次人才就业有利。新兴服务业还控制

合肥都市圈的发展

合肥都市圈构建及其发展策略研究 范毓灼刘复友程国辉 (安徽省城市规划协会)(安徽省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合肥都市圈构建的必要性 都市圈构建的理论基础源于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理论。 作为安徽省会的合肥,绝不能把影响区仅囿于安徽皖中一隅,省域中心城市的定位决定着合肥要从省域以至于更大的区域角度来看待都市圈的发展,都市圈应在未来的发展中建成具有省域影响或省际影响的中心城市集结地。 其次,合肥都市圈建设应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国内外都市圈概念上一般指以特定的通勤时间为半径,可以接受城市的某一方面功能服务的地域范围。发展中的合肥,其自身的辐射力和集聚力都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据《合肥市近期建设规划》,合肥市实际居住人口近期(2005年)达200万人,远期(2010年)达300万人。其相应的腹地和影响区域也在逐步拓展。 合肥都市圈建设的必要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 1、建设强大的省域中心城市,带动省域经济腾飞的需要 合肥作为省会城市的规模偏小,必须实行跨越式发展策略。安徽省域城市首位度低,中心城市实力不强,省域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一个经济实历程强大的中心城市带动,合肥都市圈的空间拓展必将增强区域整体的经济实力。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的用地和腹地范围都必然随之发展,以支撑中心城市的发展,合肥城市的发展在从“点”走向“面”的同时,都市圈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2、增强省会城市竞争力,赢得与周边都市圈竞争优势地位的需要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资源在空间上的自由流动必然导致竞争。谁占有的地域空间和腹地范围越广阔,谁就能在运筹空间和资源方面更加得心应手,也更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合肥周边东有南京都市圈,西有武汉都市圈和昌九经济走廊,北有徐州都市圈。这些都市圈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安徽省边境的一些城市。合肥要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必须努力扩大腹地范围,在与周边城市的竞争和合作中不断发展壮大。 3、整合区域资源,实施联动发展,避免重复建设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从根本上改进城市发展的传统模式,要求中心城市建设从更大的区域范围整合区域各种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环境共保、设施共建,避免重复建设。 二、合肥都市圈构建的原则及区域范围 合肥都市圈构建按以下原则: ①中心城市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 ②区域协同发展的原则; ③资源共享、设施共建的原则; ④生态环境保护和协调的原则。 根据以上原则确定合肥都市圈以合肥为中心,将半径200公里范围或2小时通勤圈从空间联系紧密程度分为核心圈层,紧密圈层和经济协作圈层。 (1) 核心圈层。包括合肥市区、肥东、肥西两县城以及长丰县南部中心城镇,基本和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市区范围基本一致。远期城市发展规划中肥东、肥西两县将撤县设区,合肥北面的双墩镇也将发展为卫星城镇。核心圈层即都市圈中的中心城市的建设范围。远景中心城市人口规模应达到300万人左右;GDP的中心度要大于45%;外围地区到中心城市的通勤率要不小于其本身人口的15%。 (2) 紧密圈层。指与中心城市经济、社会联系较为紧密的商圈和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下重要节点城市合肥经济发展规划研究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下重要节点城市合肥经济发展规划研 究 摘要:近几年来合肥经济发展形势良好,且2015年国 家将合肥规划为一带一路战略下重要的节点城市,合肥经济发展迎来的新机遇。经过考察与研究,本文总结出合肥市经济发展的优势以及现状,讨论了合肥市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其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合肥市;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经济发展 合肥自从被设立为安徽省的省会,经济一直快速增长。近年来随着国家的“中部崛起”的战略的实施,合肥市在慢慢成长为中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的领军城市。2015年3月 28日,外交部、国家发展委员会、共同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新疆、福建成为“一带一路”核心区,合肥与武汉、南昌、长沙等10个城市被定位为“节点城市”,在安徽省内引起强烈反响。着眼于合肥市的优劣势,研究合肥如何履行好重要“节点城市”的使命,并如何利用好这难得的发展机遇具有极大的理论与经济意义。 一、合肥市经济发展的优势 1.地域优势

首先合肥位于安徽中部,是安徽省省会,市域面积1.1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52万元,坐拥800平方公里的璀璨明珠--巢湖。合肥名人辈出,历史上出现出现过比如宋朝著名的清廉的官员包拯,包拯孤立就是坐落在合肥。其次在合肥方圆500公里范围内,包括了中国东中部地区7省1市102万平方公里疆域、5亿多人口,占据中国50%的GDP和40%的消费市场。等到合肥到南京,合肥到武汉的高速铁路建设完成后,南京到合肥只需要45分钟左右,而从合肥到上海和武汉只需要大约两个小时。最后水上运输通道途中经过安徽巢湖连接至海上,正在处于启动阶段的江淮运河项目也在紧张建设中,这一系列的规划将会让合肥成为沟通长江和淮河重要水运枢纽。另外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还在紧张的规划建设之中,建成之后的新桥国际机场将会达到国际4E级标准。由此可以看出合肥极为有利的地域优势将为合肥市的经济增长提供巨大的潜力。 2.政策支持 在交通建设规划方面,2014年9月,在国务院交通规划发展计划中,首次明确了合肥作为中部重要省会城市的交通枢纽地位。2015年1月,合肥市城市交通规划经过了国务院的评审,并最终获得批准。在国家层面首次明确支出:合肥将成为联接东西、承南启北、覆盖长江、淮河流域的国家级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以合肥为中心,努力打造60分钟生活

合肥城市化发展现状及特点

合肥城市化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合肥,安徽省省会,安徽第一大城市,古称“庐州”、“庐阳”。安徽省政治、经济、教育、金融、科技和交通中心,中国四大科教城市之一,皖江城市经济带核心城市,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城市,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是华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之一。同时也是国家综合交通和通信枢纽之一。 城市化,是指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它主要包括社会产业结构的转变、社会人口所从事职业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合肥市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近年来随着“工业立市”、“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等政策的推出, 城市化有了长足的发展。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合肥城市化进程,实现合肥市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应对合肥市目前城市化中存在问题提出加快推进合肥市城市化进程的具体对策。 合肥市下辖包河、蜀山、庐阳和瑶海4 个区,肥东、肥西、长丰 3 个县, 辖区总面积7029.48 平方公里, 其中市区面积838.52 平方公里。近几年,合肥市市域户籍人口478.90 万人。其中, 非农人口203.73 万人, 占总人口的42.6%。加上暂住人口, 合肥市城镇化率约为51.5%, 处于城市化加速期为30%- 70%。近年来合肥市实

现地区生产总值1334.2 亿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500 美元, 据综合128 个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比较研究: 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500 美元、800 美元、1000 美元、1000 美元以上时, 城市化水平相应为52.2%、60.1%、63.4%、65.8%。与此标准相比,合肥市城市化水平是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合肥的城市人口和经济规模及其占全省总量的比重明显偏低, 与其作为中部地区人口大省的省会城市地位极不相称。受城市综合实力的影响, 合肥直接辐射的范围主要限于六安、巢湖等紧邻城市, 稍远的淮南、芜湖、安庆等城市与合肥经济联系则较弱。 合肥市域城镇分布现状是: 中心城区人口在200 万人以上, 3 个县城人口在5- 15 万人, 除此之外, 人口在2- 5 万人的乡镇 3 个, 1- 2 万人的乡镇8 个, 1 万人以下的乡镇17 个。城镇体系表现为:中心城市不够大, 缺少有实力的小城镇, 城镇体系断层明显, 城镇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与三个县城。城镇职能单一, 中心服务型城镇多, 产业型城镇少, 特色不明显, 各城镇自身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相互之间缺少分工与协作, 重复建设和分散投入的现象比较突出。 合肥市城市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多, 尽管近两年合肥市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近两年完成新建、续建道路125 条、桥梁24座。但由于资金有限, 迄今为止, 作为城市动脉的道路, 框架还没有完全拉开, 建设标准也不够高, 还有不少断头路待完善。目前合肥市区的污水管网基本建成, 但是与市区紧密相连的双凤开发区、上派、店埠污水管网尚不完善, 生活污水与工业污水对环境污染依然存在。合

马鞍山与省内城市及合肥芜湖经济发展情况比较分析

2010年马鞍山与省内城市及合肥、芜湖经济 发展情况比较分析 2010年,面对省内城市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局面,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紧抓机遇,奋发进取。全市经济总量指标继续位居全省前列,主要指标增幅位次显著提升。 一、经济总量: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多项指标居全省前列 地区生产总值(GDP):2010年,全市GDP为811亿元,占全省(12263.4亿元)比重达6.6%,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4位。合肥(2702.5亿元)、芜湖(1108.6亿元)和安庆(988.1亿元)分列前3位。与合肥、芜湖相比,我市GDP 分别为两市的30%和73%。 工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458.1亿元,继续居全省第3位,占全省(5601.9亿元)比重为8.2%。合肥(1052.7亿元)居首位,芜湖(641.2亿元)居第2位。与合肥、芜湖相比,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为两市的43.5%和71.5%。 财政收入:2010年,全市财政收入为140.0亿元,占全省(2063.8亿元)比重为6.8%,继续居全省第3位。合肥(476.2亿元)、芜湖(200.7亿元)分列前两位。与合肥、芜湖相比,我市财政收入分别为两市的29.4%和69.8%。

投资:201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为740.3亿元,占全省(11849.4亿元)比重达6.25%,居全省第4位,比上年提升了1个位次。合肥(3054.3亿元)、芜湖(1220.1亿元)、安庆(809.4亿元)居前3位。与合肥、芜湖相比,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两市的24.2%和60.7%。 消费:201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8亿元,占全省(4151.5亿元)比重3.6%,继续居全省第13位。合肥(839.0亿元)、安庆(338.7亿元)、阜阳(326.7亿元)居前3位,芜湖(287.4亿元)居第4位。与合肥、芜湖相比,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两市的17.6%和51.4%。 进出口:2010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8.8亿美元,占全省(242.8亿美元)比重为11.9%,居全省第3位。合肥(64.68亿美元)、铜陵(34.11亿美元)分别居前两位。芜湖(26.10亿美元)居第4位。与合肥、芜湖相比,我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为两市的44.5%和1.1倍。 二、经济增速:主要指标保持较快增长,多数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地区生产总值(GDP):2010年,全市GDP增长15.0%,比上年加快2.9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水平(14.5%)相比,我市GDP增幅快0.5个百分点,增幅由上年的全省第14 位提升到第6位,提升8个位次。芜湖(18.2%)、合肥(17.5%)、

合肥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方案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方案在对进行区域定位与空间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三个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分问题与研究、区域与发展、用地与空间三部分对未来20-50年发展思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现将其报告及有关专题研究的主要容摘要如下: 一、面临挑战的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在省际乃至区际中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发展空间也面临逐渐萎缩的危险,偏安一隅,意恐难为。面对这种情况,市必须采取积极的发展策略,主动参加到城市竞争中去,摒弃局限于省的地域观念,从更大的围考虑市的定位和发展,提升的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 1、区域位置尴尬 现实中令倍感顺耳的“承东启西”之区位优势,暂时还没有给带来太多的东西。东部地区利用其优越的区位经济条件,国家的宏观政策优势,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的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的聚集。这种情形之下,甚至全省,与东部沿海地区在空间上的接近“不得反失”,各种资源由于不断被东部沿海吸引而流失,更谈不上接受东部经济辐射带动和产业扩散。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外向度不强,对外经济联系相对较少,而且我国东西向的交通干道建设相对滞后,因此东西向的经济联系一直不成气候。形同“承东”理想的受阻,“启西”的优势也无从发挥。既不能承东又无法启西,的“过渡区位优势”显得十分尴尬。 2、同周边地区差距拉大 从1991年到2000年国生产总值(当年价格)的平均增长速度来看,市增长了6.05倍,为5.22倍,7.86倍,6.89倍,6.34倍,7.56倍,7.13倍,6.66倍。其他几座东部和中部省会城市的增长速度都远远高于,即便的增长速度低于,但是由于较大的经济基数,同之间的绝对差距还是在不断的扩大。与东部乃至中部邻近省份的省会城市相比,相对位置不升反降,增长速度略输一筹。面对兄弟城市的快速发展,似乎变成了一座“失落的城市”,在同周边省会城市的较量中处在下风。 3、经济结构调整缓慢,省会城市功能降低,发展空间受阻 纵观九十年代的产业结构发展状况,各个大中城市都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明显被其他城市甩在了身后。1991年各城市的二产比重都在50%以上,处于工业化的加速发展阶

2020年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doc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 简本 合肥市人民政府

一、规划期限 近期:年年 远期:年年 二、规划层次与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分为两个规划层次,即市域和中心城区。 ()市域:为合肥市市域行政区划范围,面积约平方公里; 其中市区面积约平方公里(含巢湖水面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范围总面积约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平方 公里。 、规划区 规划区:为合肥市域范围,总面积约平方公里。 三、经济发展目标 年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亿元,年均增长,三产结构比达 到::。年,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亿元,全市人均达到美 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万 元。 四、社会发展目标 全面推进人口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加强人口管理 和服务;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改善人居环境。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 进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满足人们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积极促进社会公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事业体系, 推动社会均衡发。 加快建设信息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大力发展信息服务 业。 切实保障城市安全。构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完善 的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障的设施系统,建立有效应对各种公共 突发事件的预警和防范机制。

五、城市性质 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 基地和区域性交通枢纽,长江中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六、城市主要职能 ()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 ()现代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 ()区域性交通枢纽。 ()区域旅游会展、商贸物流、金融信息中心。 七、合肥市域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近期年,合肥市域总人口为万人,城镇化水平为; 远期年,合肥市域总人口为万人,城镇化水平为。 八、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万人; 远期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万人。 九、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平方米; 远期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平方米。 十、城镇规模等级结构:合肥市域城镇规模等级形成四级结构。 ()一级城镇:中心城区。 ()二级城镇个,包括巢湖市区、肥西县城、肥东县城、长 丰县城、庐江县城、双墩。 ()三级城镇个,包括三十头、磨店、大兴、淝河、南岗、 撮镇、长临河、梁园、桥头集、石塘、三河、桃花、高刘、 严店、下塘、吴山、岗集、汤池、同大、矾山、龙桥、中庙、 烔炀、黄麓、槐林、柘皋。 ()四级城镇个,包括三十岗、大圩、栏杆集、苏湾、庙岗、 中垾、夏阁、银屏、散兵、坝镇、白龙、元瞳、众兴、牌坊、 杨店、响导、八斗、陈集、古城、马湖、张集、包公、罗塘、

合肥经济圈区域分析

合肥经济圈区域分析 姓名:朱杰班级:10地理科学一班学号:170210016 一、经济圈基本概况 合肥经济圈地处皖江城市带和皖北沿淮城市带结合部,紧邻长三角城市群,是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腹地,圈内交通便捷,拥有水、陆、空三级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公路和铁路网纵横密布。合肥经济圈从行政区域上包括合肥市、淮南市、六安市、安庆市的桐城、芜湖市的无为县、马鞍山市的含山县和和县。 二、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一)自然条件分析 1、气候水文 合肥经济圈地处北亚热带,属于典型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年降水量在1200毫米左右。经济圈北有淮河, 南有长江,区域内部有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区内还有多条小河 流(南淝河和北淝河等)。 2、地形地貌 该经济圈西北部和西南部属于山地地貌,东部和北部属于丘陵地貌,地貌总特征是西北高,东南低,本区的地貌类型主要有河流地貌和部分 风化地貌,山地主要是构造山地,但海拔均在2000米以下。 3、土地资源 经济圈内的地带性土壤主要为黄棕壤,在局部地区也会有红壤的出现,本区的人为土壤也比较典型,主要是水稻耕作土。本区土地资源丰 富,但在西北部和西南部主要为山地,可耕地较少,由于本区人口稠密, 人均耕地较少。 4、矿产资源 本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如淮南主要为煤矿资源、六安金寨的有色金属矿产、安庆桐城的铜矿和其他有色金属、巢湖主要为石灰岩矿和建 筑材料、马鞍山市的含山县主要为地热资源丰富,综合起来看,本区矿 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 (二)社会经济条件 1、劳动力资源:本区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2000万左右, 并且有一大部分受过较好的教育,高素质劳动力较多。 2、交通:本区拥有公路、铁路、民航、水运,各种交通齐全,并且 都有较大的运输能力,公路主要有国道、高速,铁路主要有高铁 和普通铁路,民航主要为国内航线,国际航线正在逐步增多,水 运主要有长江的水运和淮河的水运。 3、金融:本区以合肥为经济中心,金融体系健全,信誉良好,实力 雄厚。金融产品功能齐全,业务范围广,可为海内外投资者提供 安全、便捷、迅速的存款、结算、理财、融资等服务。 4、基础设施:本区基础设施较完善,道路设施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2016-05-03 17:10 搜房网房天下 | 分享扫描到手机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简本 合肥市人民政府 2012年3月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划图一、规划期限 近期:2011年~2015年 远期:2016年~2020年

二、规划层次与规划范围 1、本次规划分为两个规划层次,即市域和中心城区。 (1)市域:为合肥市市域行政区划范围,面积约1143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约924.78平方公里(含巢湖水面72.93平方公里)。 (2)中心城区:范围总面积约486.61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360平方公里。 2、规划区 规划区:为合肥市域范围,总面积约11433平方公里。 三、经济发展目标 2015年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500亿元,年均增长15%,三产结构比达到3:55:42。2020年,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400亿元,全市人均GDP达到20000美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万元。 四、社会发展目标 全面推进人口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加强人口管理和服务;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改善人居环境。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满足人们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积极促进社会公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事业体系,推动社会均衡发。

加快建设信息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 切实保障城市安全。构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完善的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障的设施系统,建立有效应对各种公共突发事件的预警和防范机制。 五、城市性质 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交通枢纽,长江中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六、城市主要职能 (1)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 (3)现代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 (4)区域性交通枢纽。 (5)区域旅游会展、商贸物流、金融信息中心。 七、合肥市域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近期2015年,合肥市域总人口为916万人,城镇化水平为71.5%; 远期2020年,合肥市域总人口为1088万人,城镇化水平为80.3%。

合肥城市发展及其形态变迁研究

合肥城市发展及其形态变迁研究 伴随我国当前快速的城市化,城市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出现不同步的矛盾。同时,对城市空间与形态的研究日益向历史与社会层面拓展,这对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丰富城市的特色风貌塑造有着积极的意义。 目前对少量大城市、历史悠久的古城和近代对外开放城市等类型研究较多,但对中西部地区城市的关注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选择地处中部地区的有着较为曲折发展历程的省会城市合肥市作为研究对象,以城市区域关系、城市发展建设及城市形态变迁为切入点,综合系统的研究其城市历史发展及其城市形态变迁,剖析合肥城市历史形态变迁的规律及内、外部影响机制。论文以合肥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区域关系为背景,在梳理合肥城市发展史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自合肥城邑初现至1949年建国前的城市发展及其城市形态变迁的规律与特征,提出萌芽期、兴盛期、激宕期、中兴期、衰落期五个历史阶段划分,从城市功能演变的视角出发,对每个阶段的城市发展及形态变迁,以时间和空间的双主线展开时空分析。 并结合空间句法,对明代至1949年的合肥城市形态的变迁及其成因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多元视角对合肥城市形态变迁的影响因素、演变逻辑进行归纳分析,对每个发展阶段的城市形态变迁过程、变迁途经以及形态特征进行归纳总结。 论文在基于古代城市图学及空间历史信息系统的基础之上,开展了深层次的合肥城市形态变迁的动态分析及内、外部影响机制研究,分别从自然地理特征、政治功能与行政等级、经济功能、军事功能、区域交通、区域联动发展等六个因素层面进行外部影响机制的归纳总结,从城市内部功能空间变迁、城市轴线演变与城市中心空间变迁等方面对内部影响机制的阶段及途径进行总结。尝试初步构

合肥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方案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方案在对合肥进行区域定位与空间发展战略、合肥产业发展战略、合肥可持续发展战略三个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分问题与研究、区域与发展、用地与空间三部分对合肥未来20-50年发展思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现将其报告及有关专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摘要如下: 一、面临挑战的合肥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合肥在省际乃至区际中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发展空间也面临逐渐萎缩的危险,偏安一隅,意恐难为。面对这种情况,合肥市必须采取积极的发展策略,主动参加到城市竞争中去,摒弃局限于安徽省的地域观念,从更大的范围考虑合肥市的定位和发展,提升合肥的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 1、区域位置尴尬 现实中令合肥倍感顺耳的“承东启西”之区位优势,暂时还没有给合肥带来太多的东西。东部地区利用其优越的区位经济条件,国家的宏观政策优势,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的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的聚集。这种情形之下,合肥甚至安徽全省,与东部沿海地区在空间上的接近“不得反失”,各种资源由于不断被东部沿海吸引而流失,更谈不上接受东部经济辐射带动和产业扩散。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外向度不强,对外经济联系相对较少,而且我国东西向的交通干道建设相对滞后,因此东西向的经济联系一直不成气候。形同“承东”理想的受阻,合肥“启西”的优势也无从发挥。既不能承东又无法启西,合肥的“过渡区位优势”显得十分尴尬。 2、同周边地区差距拉大 从1991年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格)的平均增长速度来看,合肥市增长了6.05倍,南京为5.22倍,武汉7.86倍,杭州6.89倍,济南6.34倍,南昌7.56倍,长沙7.13倍,郑州6.66倍。其他几座东部和中部省会城市的增长速度都远远高于合肥,即便南京的增长速度低于合肥,但是由于较大的经济基数,同合肥之间的绝对差距还是在不断的扩大。合肥与东部乃至中部邻近省份的省会城市相比,相对位置不升反降,增长速度略输一筹。面对兄弟城市的快速发展,合肥似乎变成了一座“失落的城市”,在同周边省会城市的较量中处在下风。

2011年2020年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简本 合肥市人民政府

一、规划期限 近期:2011年~2015年 远期:2016年~2020年 二、规划层次与规划范围 1、本次规划分为两个规划层次,即市域和中心城区。 (1)市域:为合肥市市域行政区划范围,面积约11433平方 公里;其中市区面积约924.78平方公里(含巢湖水面72.93平 方公里)。 (2)中心城区:范围总面积约486.61平方公里,其中建设 用地360平方公里。 2、规划区 规划区:为合肥市域范围,总面积约11433平方公里。 三、经济发展目标 2015年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500亿元,年均增长15%, 三产结构比达到3:55:42。2020年,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 达到11400亿元,全市人均GDP达到20000美元以上;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万元。四、社会发展目标 全面推进人口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加强人口管理 和服务;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改善人居环境。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 进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满足人们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积极促进社会公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事业体系, 推动社会均衡发。 加快建设信息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大力发展信息服务 业。 切实保障城市安全。构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完善 的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障的设施系统,建立有效应对各种公共 突发事件的预警和防范机制。

五、城市性质 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 基地和区域性交通枢纽,长江中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六、城市主要职能 (1)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 (3)现代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 地。 (4)区域性交通枢纽。 (5)区域旅游会展、商贸物流、金融信息中心。 七、合肥市域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近期2015年,合肥市域总人口为916万人,城镇化水平为 71.5%; 远期2020年,合肥市域总人口为1088万人,城镇化水平为 80.3%。 八、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2015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340万人; 远期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360万人。 九、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2015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34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 地100平方米; 远期202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36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 地100平方米。 十、城镇规模等级结构:合肥市域城镇规模等级形成四级结构。 (1)一级城镇:中心城区。 (2)二级城镇6个,包括巢湖市区、肥西县城、肥东县城、 长丰县城、庐江县城、双墩。 (3)三级城镇26个,包括三十头、磨店、大兴、淝河、南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划内容 前言 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长江、淮河之间,江淮分水岭南侧,巢湖西北岸,淝河之水穿流而过。合肥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著称于世。 合肥是安徽省的省会,建国后城市得到快速发展,由一个五万人的小城,迅速成长为现代化大城市。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城市通过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到2005年底,合肥中心城区人口已达224万人,城市建设用地225平方公里。《合肥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所确定的社会、经济及城市建设的各项目标到2005年底均已实现或突破。经建设部同意,合肥市人民政府组织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在新的时期,合肥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国家“中部崛起”及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合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市委、市政府面向未来的“141”城市空间发展布局,紧扣“大环境、大建设、大发展”的主题,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和全国科教基地的优势,促进合肥奋力率先崛起,《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提出把合肥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独具魅力的现代化滨湖城市。 为了更好地谋划合肥的长远发展,体现“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规划编制方式,现将《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草案)予以公示,请广大市民献计献策。 总体规划主要内容简介: 一、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人口与用地规模 (1)市域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近期2010年,合肥市域总人口为58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60万人,城镇化水 平为62%; 远期2020年合肥市域总人口为71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25万人,城镇化水平 为74%。 (2)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

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的唯一黑马-合肥

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的唯一黑马——合肥 1.补充内容:如果省会当初设立在芜湖,那么芜湖跟马鞍山肯定同属一市,而南京市中心新街口距离安徽省界40公里,距离马鞍山市市中心48公里,距离芜湖市市中心88公里。这个距离放到上海,相当于从南京西路到昆山(50公里)和南京西路到苏州市区的距离(80公里),这样的距离,相对于两个省会而言实在是近到可怕。评论里有人说我以上帝视角阻止要素的自然流动,在中国既然行政上分处两省,两省城市必然会有竞争,贫富差距巨大的两个省,省会又紧贴在一起的情况下,必然只能加速要素从弱势方向强势方流动,也必然只能加速安徽的衰落,这明显是不符合我国发展目标和先富带后富共同富裕方向的。 换言之,纯粹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全国要素也不可能像现在这个比例往北上广深及沿海城市流入,安徽跟河南也不可能有耕地红线一说,建国后的豫皖两省土地会更加有效且合理的用来发展第二产业,尤其是皖北和河南全省,拥有巨大体量的廉价劳动力,在没有行政力量引导的情况下,建国初期劳动密集型产业也会布局在当地。 并且南京不像上海。上海从近现代开始发展成型,民国时期号称远东第一城,共和国建国时已经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现在也是以总部经济为主,换言之总部在上海的民营企业和外企,会把工厂或者其他配套设施就近放在靠近上海的苏南一片和浙北一片城市中,并且对于上海而言,能够崛起能够成为中国第一城也是受到自古富庶的苏杭的支持,现今的上海与苏杭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互补的存在。而单独看南京,南京的经济

主体仍然是建国后留下的工业基础,这些重工业的总部在北京属于国企,工厂留在南京作为GDP制造器,不会也不可能像上海那样辐射到周边城市,单不说芜湖如果作为省会能发展如何,仅仅说江苏省内与南京接壤的镇江,同省并且接壤的亲兄弟,水平却比苏南一片低了好几个等级。南京连自家兄弟都没照顾好,你凭什么认为南京会对别家朋友更够意思呢? 而安庆作为省会的情况下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面积着实有限,截图如下,因为北侧有大龙山的阻隔南侧又有天堑长江且隔江相望的平原面积仍 然有限。安庆基本能够成为建成区的土地用红线框出,同比例下的可发展土地甚至不如一个庐江县。

关于合肥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状况的调查报告(1)

关于合肥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状况的调查报告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一直呈粗放特点,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十多年来经济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热点和难点。早在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上中央就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党的十七大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正式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取代片面追求GDP指标增长的做法。众所周知,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经济的强劲增长主要是由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资本积累所带动的。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引发一系列经济和社会的结构失衡,受到环境和生产要素越来越大的制约,从而影响到国民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情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会成为一个如此重要的问题,并引起各界的重视,从各个方面来探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包括从市场机制角度对经济发展方式与体制改革的相关性做出论述,如调整经济结构关系、改革投资体制、优化产业结构、追求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由过度依赖资金、人力、资源和环境投入,转向更多依靠提高技术进步;由主要依靠工业转向工业、服务业共同增长,等等。 合肥的经济伴随着工业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由于其发展方式粗狂,从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开始粗矿经济发展方式所带来的恶果也逐渐影响着每一个合肥市民的日常生活。合肥机器工业在本世纪20年代已开始萌芽,但真正发展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1949~1957年,是合肥工业开创奠基阶段。此阶段初期,合肥工业处于恢复和发展手工业生产阶段,年工业总产值在千万余元。从1954年开始,合肥市开始投资建厂,创办现代工业企业。这一期间,合肥工业之所以发展较快,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得力于上海内迁企业。从1954~1957年,合肥先后从上海内迁近50家工厂。这些工厂的建立和发展,不仅加速了合肥工业启动和发展的步伐,而且解决了当时合肥工业发展存在的人才、技术、设备、资金及生产管理经验不足等诸多困难,为合肥工业的大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至1957年,合肥市工业总产值上升至16000万元,比1949年增长72.67倍,比1952年增长11.2倍,比1954年增长3倍。1958~1976年,是合肥工业曲折发展阶段。此阶段,合肥工业虽在总体上有较大发展,但其间起落波动较大。1958年“大跃进”,以致许多工厂在1961年,或因资金问题,或因技术、设备问题,或因原材料短缺问题,相继被迫下马。使合肥工业发展伤了元气。1962年和1958年相比,合肥市工业总产值下降28.9%。经过1963~1965年的3年调整,合肥工业逐步恢复元气,重又出现健康发展形势。在1966年后,又遭受连续10年的“文革”浩劫,使合肥工业遭受史无前例的冲击和破坏。在1966~1976年的10年中,

合肥市城市空间结构及未来发展之我见

合肥市城市空间结构及未来发展之我见 摘要:文章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的相关研究,探索合肥市在其城市发展历程中的空间结构形态,及其空间结构形态下城市发展出现的问题。文章在总结研究的基础上,以构筑和谐、高效的城市空间,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活环境为宗旨提出了合肥市未来发展的模式建议。 关键词:合肥市;空间结构;问题;未来发展 一、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适应性系统。这种适应性系统的重要特征在于它的开放性[1]。其结果是,它与外部环境以及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每个组成要素或系统整体内可能产生有意义的变化。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是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自然条件和工程技术以及建筑结构空间组合的综合反映[2]。 总的来说,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一般有三个层面的空间尺度[3]:一是城市内部空间,是以主城区为主包括城市的各功能区,是城市空间中最基本的实体空间,最能反映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规律及趋势;二是城市的外部空间,包括城市的郊区卫星城、专业镇、各类飞地及其周围的广大乡村腹地,是城市内部空间增长及向外扩展的发生地区;三是城市群体空间,是在区域层面反映了城市所处的区位及其与其他城市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城市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是城市空间演化的主体,它们将城市看成一个“面”,而城镇群体空间是将城市看成一个“点”,探讨城市在城镇网络中的职能、地位、分工,以及它们所表现出来的结构形态特征。 城市空间结构是生产力在空间存在的形式和载体[4]。这个载体作为特定的地域经济形式具有相应的特征:(l)聚集性。城市聚集了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生产资料,资金,科学技术和劳动力。(2)开放性。城市高密度的经济集聚产生高能量的经济场强,从而形成对周围地区的巨大经济吸引力和辐射力。(3)枢纽性。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导致了高度的专业化分工,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劳动种类和行业。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一直是西方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传统领域[5],从20世纪初期以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诸多的理论流派。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生态学派(最具代表性的是芝加哥学派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三大经典模型,即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和多核心理沦)、区位学派(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于1933年出版的《南部德国的中心地》一书提出了近代空间经济研究的重要理论——中心地理论)、新古典主义学派、行为学派(克服了社会生态学派和经济区位学派对人简单化和理想化假设的缺点,认为在现实社会中土地利用者的区位决策行为因价值观、思维方式、知识水平和掌握信息等方面的影响不可能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程度,而且最大经济效益和最佳效用并非人们进行区位决策的唯一目的)是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主流;20世纪70年代,新马克思主义学派(认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解析应建立在社会结构体的层面上,而不是建立在个体选址行为上,因为社会结构体系是个体选址行为的根源,资本主义的城市问题是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的空间表现)和新韦伯主义学派(将城市视为一个社会——空间系统,分析和解释与城市空间客体相对应的社会现象)成为主流。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又形成了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二、合肥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历程概述 合肥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历程,可以划分为“团城-风扇-大团城”三个阶段。 1.“团城” 1949年以前,由于没有经济条件的支撑,城市建设基本处于无规划状态。合肥城区形态方整,规模较小,基本在现有环城绿带内发展,对外联系依赖水运,城市处于缓慢的自然发展状态。至1949年解放时,合肥城墙内的老城区面积为5.2平方公里,实际建成区只有

安徽省合肥区位分析(经济地理学)

安徽省合肥市区位分析 摘要:合肥市最近几年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经济增长速度领先于中部其他省会,但合肥在省际乃至区际中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发展空间也面临逐渐萎缩的危险,偏安一隅,意恐难为。面对这种情况,合肥市必须采取积极的发展摒弃局限于安徽省的地域观念,同时发挥安徽的区位优势,从更大的范围考虑合肥市的定位和发展,提升合肥的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 关键字:区位、人口、GDP、产业结构 安徽区位优势简介 安徽省紧靠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临江近海的内陆省份。中国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安徽省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独特的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 安徽省处于中国水陆空立体交通网较为有利的位置,便于客商将其产品和技术输往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铁路陇海线亦称欧亚大陆桥和长江通道,分别横贯安徽北部和南部,向西可以挺进中西部腹部开拓市场,向东则可以经长江从安庆、铜陵、芜湖、马鞍山港经数小时到达上海;经陇海线到达连云港,便捷地进入海外市场。铁路津浦、京九两条干线南北纵贯全省,北上直达中国首都北京,南下直达上海、香港两个国际大都市。乘汽车通过合肥至上海的高速公路,只需6小时即可抵达上海口岸。同时,合肥机场已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西安等30多个大中城市通航。 安徽省周边省份人口稠密,市场广阔,安徽省是中外客商投资与发展最佳选择之一。安徽东邻江苏、浙江,北接山东,是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西有湖北、河南,南有江西,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桥头堡,具有独特的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以省会合肥为中心,500公里范围内聚集了近5亿人口,GDP占全国的近40%。其优势如下: 一是资源优势。名山优势,把这些名山组合在一起,形成跨区域的山岳之旅,推动旅游经济。 二是胜水优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共同拥有长江,可以以长江三峡为核心,推出万里长江之旅。河南拥有黄河,中部五省还可以开展中国母亲河——黄河长江之旅。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湖泊众多,较大的湖泊有湖南洞庭湖、江西鄱阳湖、安徽巢湖、湖北洪湖和梁子湖。 三是红色资源优势。安徽金寨、霍山、泾县、旌德、绩溪,江西井冈山、永新、瑞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