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文地理复习资料(全)

人文地理复习资料(全)

人文地理复习资料(全)
人文地理复习资料(全)

一、名词解释:

CLUE 文化

CORE 人地关系

LENS 空间

Culture area文化区

Natural landscape 自然景观

Cultural landscape 人文景观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 地理环境决定论Possibilism 或然论

Adjustment theory 适应论

Human ecology 生态论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环境感知论Cultural determinism 文化决定论

Harmony theory 和谐论

人文地理学研究三大主题: 人地关系的传统;区域研究的传统;空间分析的传统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 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起源于古希腊伟大诗人荷马,最早关于人文地理学的记述性著作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埃拉托色尼——地理学之父

德国:近代人文地理学的中心

洪堡——使地理变成一门单独的学科

李特尔——近代人文地理学开山大师

环境学派:拉采尔(德)——地理环境决定论

人地相关学派:白吕纳、白兰士(法)——人地相关论

区域学派:哈特向(美)、赫特纳(德)

景观学派:索尔(美)、施吕特尔(德)

人文地理五大研究主题:

①人文事项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②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

③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学

④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整合

⑤文化景观

文化区(culture area)概念和分类:

概念: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或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①形式文化区

概念:形式文化区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文化区。(静态分布)举例:语言、民族等

②功能文化区

概念:功能文化区是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举例:国家、城市、行政区等。

③乡土文化区

概念: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除在感情上有所反映外,有的还有一种符号作标志。

举例:民俗、信仰等。

文化扩散:

①扩展扩散

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

类型:接触、等级、刺激扩散

②迁移扩散

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新的地方。特征:比扩展扩散要快;

易于保持这种文化的本身特点;

空间上与其原文化区不联系(孤立的点或小区)

文化生态学

核心观点:文化的发展与生物一样离不开其所在的环境。

地域文化系统:“人—文化—环境”

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4点)

①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②地理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

③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

④人类活动产生文化,改变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

文化整合

概念: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相对的、动态的、非稳定的)

文化整合的作用:发挥文化上的正向功能作用;

促进该文化系统的迅速发展;

极大提高其内部的凝聚力;

有利于增强该文化系统的扩散力。

文化景观

景观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地理现象的综合体

自然景观

文化景观——人文景观:指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有关人文地理学德理论:区位论、行为论、文化景观论、人地相关论(一)人地关系论

1)环境决定论(地理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

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代表人物——拉采尔

2)可能论(或然论possibilism)

代表人物—白兰士、白吕纳

3)适应论(adjustment theory)

4)生态论(human ecology)

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

5)环境感知论(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受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这种思想意识就是环境感知。对环境感知影响人对环境的认识和利用。

6)文化决定论(cultural determinism)

7)和谐论(harmony theory)

一方面是人类应顺应自然规律,另一方面要对已经破坏的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进行优化调控。

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原则:挑战与应战、逆境美德和中庸之道

人地关系图式的结构组成四个要素:

人口、自然环境、社会组织、技术

四要素形成彼此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的六对联系带。

第三章

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有

1.经验主义方法论指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判断与评价,得出结论的方法。

2.实证主义方法论科学的两大支柱是观察和逻辑(或理性),建

立科学的理论描述世界

万物间的逻辑,并通过观察进行证实。

3.人文主义方法论以人这个主体为出发点,重视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

4.结构主义方法论把可观察的事物用一个潜在结构或秩序联系在一起

第四章

一.人口地理学研究什么?

questions that population experts study.

1.the why of where. why do particular aspects of population growth and change occur where they do.

2.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make up population dynamic :birth and death; population movement.

3.how can the global economy provide the world's growing population with enough resoures and sustainable environment.

4.how can all the people in the world enjoy happy, healthy and satisfying lives.

总之,人文地理学研究他们所做调查地方的人口增长和变化,人口动态:出生与死亡;人口流动,全球经济如何为全球人口增长提供充足的资源和可持续的环境,全世界人民如何享受快乐健康满足的生活。二.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1.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的下降。农业改革、工业化、改善运输、社会改革、室内和工作区温度及湿度的控制、公共卫生、改善个人卫生、免疫学等因素。

2.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1)工业化早期有所上升。结婚年龄降低和孩子作为劳动力的重要性。(2)十九世纪后半期出生率下降。限制家庭规模的意愿、婴儿死亡率下降、经济因素和城市化对人们的观念改变等。(3)二十世纪后出生率仍持续下降。计划生育及控制生育

有效性、妇女地位的提高和对传统家庭体系观念的改变等。三.Improving the economic status of women is central to the success of control population growth. Access to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security are seen as critical factors shaping a women's decisions about how many children to have and when to have them. 成功控制人口增长是提高妇女经济地位的关键,现在左右妇女生几个孩子和何时生的关键因素是教育和职业的稳定。

四.人口转变理论与模式

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转变。

人口转变模式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相关规律。

兰迪(A-LANDY)“三个序列”理论:

第一序列即原始阶段(极高、极高、极低)

第二序列即中间过渡阶段(高、高、低)

第三序列即现代阶段(死亡率持续下降、出生率维持不变、人口加速,后出生率也开始下降、自然增长率由高及低。)美国人口学家诺特斯坦发展了兰迪的理论,第一次提出了“人口转变”的概念。将兰迪的第三序列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高低高”阶段、过渡阶段和“低低低”阶段。

布莱克提出的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

1、高位静止阶段,即HS阶段(high stationary),出生率和死亡率高并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

2、早期扩张阶段,即EE阶段(early expanding),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

3、后期扩张阶段(LE),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出生率逐渐下降人口增长至最快后减速;

4、低位静止阶段,即LS阶段(low stationary),死亡率和出生率先后达到低水平并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

5、减退阶段,即D阶段(diminishing),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增长呈现负增长状态。

五.人口分布与转移

人口分布概念: 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

世界人口分布表现的趋向性: 趋向暖湿地区,低平地区和岸边。六.世界种族的划分

将人类分为四大种群(白色种族群,黄色种族群,黑色种族群,棕色种族群)和12个种族。

地理人种: 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有一定影响,导致地理区范围的人群具有一定共性,这些人群称为地理人种。

民族的特征:共同语言,共同区域,共同心理素质,共同经济生活

种族是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对隔离的不同地理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它按人们自然的体形和遗传特征加以区分,属于生物学范畴。

民俗与环境(以建筑来分析)------

1.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地域特色。如云南的傣族,利用丰富的竹子资源,建成竹楼。

2.建筑布局: 1)单元结构:一栋房舍。竹楼一楼用来圈养牲畜,因为气候湿热,毒虫蛇也较多,一楼不适于人居住。2)组合式:有不同大小、式样、功能的房屋以一定的目的集合在一起。如四合院,将住房,谷仓,工具棚等分开了。

3.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 如北方干旱少雨,所以建筑上主要以保湿御寒为主,墙体较厚,屋子不高,窗户开在南墙,内部的床多为土炕,利用做饭的余热来提高室内和炕的温度。

人口移动population movement分为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广义:包括所有人类个体在空间位置上的移动,狭义: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置变动。

第五章

世界范围内的粮食生产问题:

1.粮食价格的大幅度上涨

大量粮食转化为燃料造成粮食供求失衡;粮食生产成本的增加;通货膨胀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等

2.世界范围的粮食库存减少

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粮食生产总量的增长速度放慢;二是粮食消耗速度的加快。

3.粮食总产量的增长速度降低

由于环境的恶化致使自然灾害明显增加,对粮食生产造成恶劣影响;全球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与退化;粮食种植成本的增加对粮食生产者积极性

4.粮食消耗快速增长

经济快速发展,产生食品结构多样化的要求,使部分粮食向饲料等非直接食用领域转化;由于近几年能源的紧张,大量的粮食转化为燃料。农业发展阶段:

(一)原始农业——迁移农业

采集狩猎(hunting and gathering):从自然中直接获取食物

迁移农业(shifting cultivation)

生产方式:“刀耕火种”

是在土壤肥力比较低的地方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使得当地人摆脱凄苦的穷困生活状态,但是水土流失迅速加剧。

(二)传统农业

精耕细作的生计农业(intensive subsistence agriculture):生产用于消费

特点:高密度农业。常年耕种、施肥,维持土壤的肥力。有极高的生产力,可以维持较大的农业人口密度。农业生产受气候条件影响大,实行作物轮作,doubling cropping

类型: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游牧业

(三)现代农业

商品农业(commercial agriculture):生产不是直接用于消费

类型:种植园、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业、乳品业、市场园艺农业和大牧场

农业革命:

第一次农业革命:犁和牲畜的使用

第二次农业革命:18世纪中期西欧

第三次农业革命:19世纪后期到整个20世纪

1)Contract farming(订单农业)

2)Mechanizationfarming(机械化)

3)Chemical farming

4)Food manufacture(食品制造)

5)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农业工业化):

经营过程从农业生产的核心变成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工业过程,包括生产、加工、分散、营销和零售

6)生物技术

农业产业化(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工、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Agribusiness(农业综合企业)概念:

农业企业是在一定地点,集合劳力、土地、设备、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从事经营活动,为社会提供动植物产品和相关服务,并在利润动机和承担风险条件下,实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单位性质

A food chain(食品链)概念:

食品链是从初级生产直至消费的各个环节和操作的顺序,涉及食品及其辅料的生产、加工、分销、贮存和处理。

农业对环境影响:

杀虫剂等农药大量使用,进入全球农业系统。

化肥农药造成土壤退化,

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荒漠化

农业产业化威胁物种存在,一些物种灭绝。

农业工业化和全球扩散问题:

1.环境问题

2.资源问题和政治争端

3.全球粮食生产和消费不均衡性

4.食品安全问题

5.生物燃料生产导致粮食价格的抬升

观光农业(休闲旅游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

农业区位论:是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生产基础和利润收益的地区差异。冯·杜能:《孤立国》假设提出呈同心圆状由内至外分成六个农业圈:自由农作带、林业带、作物轮作带、谷草农作带、三圃农作带、畜牧带

都市农业(Urban agriculture)

CSA(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社区支持农业:

优势:价格优惠,农民受益

多元高品质农产品,消费者受益

环境友善

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凝聚力

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 “低影响社区”

GMOs知识库:The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第六章

工业革命的前提和基础:

14-16C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激发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探索。

地理大发现、新航路开辟和东西方贸易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欧洲的科学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同时发生的经济革命。近代初期,西欧的商业和工业有了迅速发展。

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第一产业(primary activities)

类型:农业、伐木业、捕捞业、采矿业

第二产业(secondary activities)

内涵:第二产业指的是制造业。它加工第一产业提供的原料,将其变成半成品或成品。

第三产业(Tertiary activiteis)

包括交通运输业、电讯业、公用事业等。第三产业是随着第二产业的制造业而发展起来的。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一)自然条件

(二)资源条件

(三)能源条件

(四)市场条件

(五)劳动力条件

(六)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七)区域协作和全球一体化

不同区位条件下的5种指向性工业:

A. 原料指向型工业

B. 市场指向型工业

C.动力指向型工业

D.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E.技术指向型工业

工业布局的新变化: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1)两强两弱趋势明显

a.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减弱

b.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加强

c.工厂对劳动力的数量、体力要求减弱

d.工厂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加强

(2)交通发达地区对工业的吸引力加强

(3)通讯、信息网络化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4)政治文化转向。政府、社会关系

韦伯工业区位论主要内容:

运费最低点是最佳工厂布局点;劳动力工资造成最佳区位第一次偏移,集聚因素造成最佳区位第二次偏移。

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

经济全球化概念:

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经济整合的过程,在不同的地方建立了越来越多的人与公司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商品、服务、资金、信息和人民在国家

和大陆边界的流动。

第七章

聚落的概念:

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又被称为居民点。

城市的定义:

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地。

城市职能(urban function)

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是城市对城市本身及以外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大都市带(Megalopolis)

许多市区连成一体,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密切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区域。

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也可以认为是非农人口和非农活动的过程,也可以认为是非农人口和非农活动在不同规模的城市环境的地理集中过程,以及城市价值观、城市生活方式在乡村的地理扩散过程。

城市化过程的内涵:

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

城市文化扩散

城市化的进程:

内部市区的城市化Urbanization 特点:动态、稳定

郊区城市化Suburbanization

逆城市化Counterurbanzation

再城市化Reurbanization

城市化的机制: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

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

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城市体系的概念:

一定地区内,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城市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进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城市地域体系。

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city-size distribution)

1)等级规模法则(rank-size rule)(奥尔巴哈-济普夫法则)

2)首位城市法则(primary) (与第二保持距离,占明显优势)

3) 中心性(centrality)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