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基础》教学大纲.doc

《机械基础》教学大纲.doc

《机械基础》教学大纲.doc
《机械基础》教学大纲.doc

江苏省高港职业教育中心校

《机械基础》教学大纲

—、本课程的性质、任务

本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基础课。通过学习要熟悉和掌握机械传动、常用机构以及轴系零件的基本知识、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懂得分析机械工作原理的基本方法,能作简单的计算, 为学习专业技术知识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

1、熟悉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系零件的基本概念和应用特点。

2、掌握机构传动、常用机构、轴系零件的工作原理。

3、熟悉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系零件的各主要组成部分的结构、参数、工作特点。

4、掌握分析机械工作原理的基本方法,能进行相应的计算与分析。

5、学会使用标准手册查阅次料。

6、培养实事求是、勤于思考的工作作风。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绪论

教学要求:

1、了解机摇、构件和零件的概念;

2、掌握构件和零件的区别;

3、了解《机械基础》课程的研究对象、学习目的和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

课程性质、任务、内容;机械基础概述

笫一?章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

教学要求:

1、理解摩擦轮传动与带传动的类型、传动特点及应用场合。

2、掌握带传动的主要参数、传动比的计算。

3、熟悉三角带的型号,了解其选用方法。

4、理解止确使用带传动的方法及带传动的张紧和调整方法。

教学内容:摩擦轮传动;带传动

第二章螺旋传动

教学要求:

1、熟悉螺纹的种类、应用和主要参数,正确识读螺纹标记。

2、了解螺旋传动应用形式,掌握差动螺旋传动移距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螺纹的种类、应用;螺旋传动

第三章链传动和齿轮传动

教学要求:

1、了解链传动和齿轮传动的常用类型与应用特点。

2、了解渐开线齿廓的形成与渐开线的性质。

3、掌握宜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的计算。

4、了解渐开线齿轮的啮合特点。

5、了解斜齿圆柱齿轮、宜齿圆锥齿轮和齿条的形成和应用特点,和其相关参数及正确啮合条件。

6、掌握常用齿轮的受力分析。

7、了解齿?轮的加工方法、根切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数。

8、了解变位齿轮、齿轮的精度及齿轮常见失效形式。

9、了解蜗杆传动的组成与应用特点。

10、掌握蜗杆传动的传动比与几何尺寸计算。

11、掌握蜗杆传动的旋转方向与受力方向的判定方法,了解其正确啮合条件。

教学内容:链传动和齿轮传动

第四章轮系

教学要求:

1、了解轮系传动的应用与分类。

2、掌握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教学内容:轮系的应用与分类;定轴轮系

第五章平面连杆机构

教学要求:

1、了解钗链四杆机构的类型、特点及应用。

2、掌握三种基本形式的判别条件。

3、了解急P1运动特性及应用,了解“死点”的产生及克服方法。

4、了解钗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平面连杆机构

第六章凸轮机构

教学要求:

1、了解凸轮机构的分类、应用及特点。

2、了解凸轮机构的有关参数以及它们对工作的影响。

3、熟悉从动件具有等速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的凸轮机构工作特点。

教学内容:凸轮机构的分类、应用;从动件运动规律

第七章其它常用机构

教学要求:

1、了解常用变速、变向机构的类型、工作原理及应用特点。

2、掌握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熟悉其应用。

教学内容:变速、变向机构;棘轮机构、槽轮机构

第八章轴系零件

教学要求:

1、了解键联接的类型、特点及应用,熟悉平键的选用及标记。

2、了解销联接的应用形式及特点。

3、了解常用轴的种类和应用特点。

4、了解轴径的估算方法。

5、理解常用轴的结构对轴的加工、减少应力集中和轴上零件的固定、轴上零件的装拆等要求,并能结合实际分析应用。

6、了解滑动轴承的类型、结构及应用特点,了解润滑装置和方法。

7、了解滚动轴承的结构组成、代号和应用特点。

8、掌握滚动轴承的选用方法及选用轴承类型时应考虑的因素。

9、了解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工作原理。

10、了解其类型、结构性能和应用场合。

教学内容:键、销联接: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

四、学时分配表

章节名称学时

绪论4

第-章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8

第二章螺旋传动10

第三章链传动和齿轮传动28

第四章轮系10

第五章平面连杆机构10

第六章凸轮机构10

第七章其它常用机构10

第八章轴系零件26

机动2

合计118

五、说明

1、本大纲根据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通用教材《机械基础》(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年4月第1版)制定。

2、本大纲适用于07级机电综合高中。

机械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基础》教学计划及大纲 教材:《机械基础》(机械类) 主编:栾学刚

《机械基础》教学计划及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农业机械维修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机械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分析机械的功能、动作及使用一般机械能力,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熟悉构件的受力分析、基本变形形式和强度计算方法; 掌握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和应用; 了解机器的组成; 熟悉机械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初步具有分析一般机械的功能和动作的能力; 初步具有使用和维护一般机械的能力; 了解与本课程相关的技术政策和法规,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 1.绪论 了解本课程的内容、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掌握机器的组成。 了解金属材料的性能。 了解零件的强度。 了解摩擦和磨损。 2.机械零件的精度 掌握互换性与标准化的术语、定义和相互关系; 掌握孔和轴的概念;尺寸的分类定义; 了解形状公差项目和基准的选用: 3.杆件的静力分析 掌握力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了解力矩、力偶、力向一点平移的结果及应用。 熟悉约束、约束反力和受力图。 掌握平面受力时的平衡方程及应用。 平面受力的特殊情形。 4.直杆的基本变形 了解拉伸和压缩的概念。 熟悉拉伸和压缩时的内力、截面法、应力、变形、应变。 了解静载荷下低碳钢和铸铁的拉伸和压缩的应力—应变曲线。

了解拉伸和压缩时的强度计算。 了解压杆稳定的概念。 了解剪切和挤压的概念。 了解扭转的概念。 了解外力矩的计算和扭转的计算。 熟悉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应切力的分布规律和计算。 了解抗扭截面系数的计算。 了解直梁弯曲的概念。 了解弯矩图及纯弯曲时横截面上应力的分布规律和计算。 掌握常用截面的惯性矩和抗弯截面系数的计算。 熟悉梁的强度计算。 了解组合变形的概念。 了解交变应力及疲劳的概念。 5.工程材料 掌握铸铁、碳素钢及合金钢的分类、牌号、性能和用途。 掌握钢的热处理及其目的。 了解常用有色金属的分类、牌号、性能和用途。 了解常用非金属材料的性能、分类和用途。 6.连接 了解键联接的功用和分类。 熟悉平键联接的结构和标准,掌握普通平键联接的选用。 了解花键联接的特点和类型。 掌握常用螺纹的特点、类型和应用。 熟悉螺纹联接的基本型式、结构尺寸及螺纹联接件。 了解螺纹联接的防松装置。 了解联轴器的功能、熟悉联轴器的主要类型、结构、特点和应用。了解离合器的功用、主要类型、结构、特点和应用。 7.平面连杆机构 了解平面运动副及分类。 熟悉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特点和应用。 了解含有一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的特点和应用。 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压力角和死点。 了解凸轮机构的组成、特点、类型及应用。 掌握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 了解对心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的绘制。 8.机械传动 了解带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类型和应用。 了解V带的结构和标准;了解V带轮的材料和结构。 了解V带传动的安装、紧张和维护。 了解链传动。

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模板.doc

附件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课程名称》实验课程(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依据培养方案的课程编码) 课程性质:(见编写说明) 适用专业:****** 学时学分:**学时**学分 ****** 所需先修 课: 编写单位:****** 编写人:****** 审定人:****** 编写时间:20**年**月 一、实验课程简介 简述课程内容、本门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作用。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明确本门实验课总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总体上了解或掌握什么方法或技能,达到什么目标;对学生有什么具体要求(比如:理解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案,掌握正确操作规程;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了解其性能参数、适应范围及注意事项等)。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提出本课程在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等方面与其它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包括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 四、考核形式及要求 明确说明是考试课还是考查课,考试的形式是开卷还是闭卷,成绩的合成及评分标准,平时、期中、期末或实验操作等各教学环节的考核各占总分数的百分比等。考核应以考核实验技能为主。

六、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使用教材和参考书按作者、教材名称、版次、出版社所在地、出版社、出版时间顺序填写,小四号宋体,[体例]如下: 使用教材:童庆炳.文学理论课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参考书[体例]如下: 参考书: [1]霍元极.高等代数(第一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王垒,等译.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3] 七、其他说明 针对本实验课程的特点,提出应当采取的教学方法、实验教学组织方法和实验考核等方面的建议等(也可省去该项)。 编写说明: 1.本大纲原则上全系统一按本参考模式编写。 2.每个项目里的填写说明作为参考,在大的框架统一(尤其是项目名称和顺序要统一)和版面格式统一的前提下,各系可根据学科的具体情况对填写内容适当修改。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教学设计依据 本课程教学设计的依据是以下三方面: (1)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核心课程,也是机电类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学生的后续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2)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课程重构中的论证结论,确立了本课程的知识点。(3)通过市场调研和毕业生反馈确定的当前高技能人才对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前导课程:高等数学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工艺学后续课程:机械制造技术液压传动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数控加工等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正确分析、使用和维护机械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初步具备运用手册设计简单机械的能力,为学习有关专业机械设备课程以及参与技术改造奠定必要的基础。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一般机械中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组成、性能特点,初步掌握选用和设计方法。 2(具有对机构和零件进行分析计算的能力、一定的制图能力和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 3(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设计简单机械和简单传动装置及分析、解决一般工程问题的初步能力。 (二)职业技能目标:

1(认识《机械设计基础及课程设计》课程学习的一般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理论教学、实验课程、课程设计、课外综合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 2(认识《机械设计基础及课程设计》课程学习的基本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工程实际问题。 3(养成踏实、严谨、进取的品质及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三)素质目标: 1(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人民在机械历史上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进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认识到我国机械设计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 3(感受机械设计成果的美感,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并以此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 4(培养学生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 5. 在以实际操作为主的项目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采用项目化教学,按项目的不同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培养专业技术交流的表达能力;制定工作计划的方法能力;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三、教学单元与学时安排 学习 项目项目名称学习型工作任务学时 序号 教学项目1 概论任务1-1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任务 任务1-2 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与结构工艺性 1 2 任务1-3 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准则及设计步骤

浅谈技校机械基础教学(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浅谈技校机械基础教学 机械基础是技校机械和汽修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涉及一些专业概念、名词解析和相关原理的理论知识,又有对常见机械结构的概述,内容广且杂。对于只有初中毕业的技校学生,难度很大。因此,要求机械基础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理论结合实际,充分运用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兴趣,增强课堂互动,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下面笔者结合教学经历,探析技校机械基础教学。 一、技校机械基础教学现状 1.学生综合素质较低 近年来高中扩招,技校的生源受到很大影响。很多技校不得不降低招生分数线,甚至不设置分数线来吸引学生,这导致技校招收的学生大部分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方法和态度存在问题。 2.理论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 机械基础教学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知识比较抽象、枯燥,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学生兴趣不高,难以产生学习积极性。 3.缺少配套的设备 由于经费原因,大部分技校仅有简单的机械模型,缺乏机械基础教学设备和实验实习器材,没有与课程相关的实验安排。 技校的现状,使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较差。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机械基础教学的改进措施 1.打造适合技校学生的知识体系 技校学生学习知识,最终要运用于实际,所以在讲授知识时,要侧重讲解与实践密切联系的知识,理论性较强的仅作了解即可。比如机电一体化这类理论性和概念性较强的内容,就要降低对学生的要求,而如凸轮机构、带传动、齿轮传动、轴承等在实

践中常接触的知识则要认真讲授,结合实践。 2.寻找贴近实际的模型,提高学生的兴趣 大多技校虽然没有机械基础专门的教学设备和实验实习器材,却有数控以及汽修实训场地。机械基础的授课教师不妨带学生去实训场地寻找机械构造并解释它的作用,这样会让学生发现学习机械基?A是与今后的工作紧密相关,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讲授轮系知识时,先向学生提问,为什么汽车换挡会让汽车加速或者减速。由于汽车贴近生活实际,学生们会激烈讨论,在讨论效果达到后,先不要急于公布答案,带学生们去汽修实训场地一探究竟。教师操作汽车档位变化,让学生观察变速箱哪里发生了变化,这时候一部分学生已经能观察到变化,并知道原理。这时再告诉学生换挡是变换了变速箱中齿轮的位置,改变的轮系的传动比,从而实现汽车加减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把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3.利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能够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功能。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通过3D技术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这种善于表现事物变化、运动及原理的手段,极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是教学中的好帮手。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钟表、汽车的一部分,缝纫机、起重机工作时的动画。让学生看,寻找当中的机械基础知识,增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自豪感。比如通过3D 动画可以清晰地看到缝纫机的工作原理是曲柄连杆联动机构的组合,由脚踏驱动曲轴带动大轮旋转,再经皮带带动机头的主曲轴旋转,主轴端部联有曲柄轮带动连杆、针杆上下运动,主轴的曲轴部带动车杆驱动摇杆秆和送布机构,完成缝纫工作。缝纫机启动曲轴的受力点不同,会向不同的方向旋转,而缝纫机不允许反转,所以在启动时旋一下飞轮是为了定向旋转避免反转。熟练车工掌握脚踏的停止点位置恰当,便不需要用手了,仅凭脚感直接启动也能保证正转。通过学习缝纫机的工作原理,学生们会感到机械基础课程的用处,而且会感叹机械设计的精妙,产生浓厚

素描课程教学大纲.doc

素描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学科教育平台、学科基础课。 课程地位:设计素描是现代设计的前沿基础课题,是绘画表现基础向设计表现基础的衔接与过渡。是在二维平面中表现三维立体与空间塑造的基本方法。 课程作用:它的作用主要是在设计过程中,为设计师收集形象资料,表现造型创意,交流设计方案的语言和手段,也是现代设计绘画的训练基础,是认识形态、创新形态的重要途径。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很多专业课程中将起到重要作用,对各专业课都起决定性的作用,是所有艺术专业如构成基础的前导课。 三、课程教学对象、目标和方法 课程教学对象:艺术设计专业、动画专业、摄影专业,本科层次学生。 课程教学目标:设计素描教学是以感觉训练为基础,以透视原理为依据,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正确的分析力,透彻的理解力,使学生了解掌握设计素描的表现规律,理解物象的表现设计形态。 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透视的基本原理,并能准确的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在进行实物写生的过程中能熟练掌握造型规律及表现技法。 四、课程总学时及个主要环节学时 课程总学时:48学时 理论教学: 32学时 实践教学: 16学时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绘画素描》刘汉民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8年第1版 参考书:《设计素描》田敬韩风元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8年第1版 六、大纲管理 大纲版本号:2011-0602101 负责教研室:传媒教研室 编写日期: 2011年11月 启用日期: 2012年3月 大纲编写者:闻海鸣 大纲审核者:翟浩澎

第二部分教学大纲正文 第一章设计素描的概述 教学目标与要求 学生在课堂上了解并掌握什么是设计素描、设计素描的表现特征、设计素描教学的认识、绘画工具与材料、“线”的表现与分类、构图的处理、透视规律的应用、结构特点的体现、设计素描训练的方法及内容。实践教学 教学时数10学时(理论学时6,实践学时4)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1素描概述(了解) 一、什么是素描 要求学生了解什么事素描。 二、什么是设计 要求学生了解什么是设计。 三、什么是设计素描 要求学生了解什么是设计素描。 §1.2素描的表现特征(了解) 一、说明性 要求学生了解素描的说明性。 二、表现性 要求学生了解素描的表现性。 三、设计性 要求学生了解素描的设计性。 §1.3素描教学的意义(理解) 一、素描的基础性 要求学生理解素描的基础性。 二、素描的艺术性 要求学生理解素描的艺术性。 三、素描的时代性 要求学生理解素描的时代性 §1.4 “线”的表现与分类(了解) 要求学生了解“线”的表现与分类。 §1.5结构特点的体现(理解) 要求学生理解结构特点的体现。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课程标准

目录 1、《工程图样的识读与绘制》课程标准 (1) 2、《机械零部件的手工制作与拆装》课程标准 (9) 3、《机械零件的普通切削加工》课程标准 (16) 4、《机械零件的数控加工》课程标准 (23) 5、《机械基础》课程标准………………………………………………………………30 6、《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 (36) 7、《产品加工综合实训》课程标准 (42) 8、《电工基础》课程标准………………………………………………………………48

《工程图样的识读与绘制》课程 (NZZB/K1101-2013) 一、概述 本课程是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必修课。 1、课程类别:专业基本能力课程 2、适用专业: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工程图样的识读与绘制》课程的开发、建设和实施。 3、学时:建议课程实施时量为128学时。 4、建议开课学期: 第一、二、三学期。 二、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关于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专业基本能力课程,是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学生从学习文化基础课转向专业课学习的奠基石。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读图、绘图,运用各种作图手段来构思、分析和表达工程问题的能力,在专业学习中起到夯实基础的作用。 2、相关课程 本课程以初中所学的立体几何知识基础为前导,直接相关的后续课程包括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等课程,间接后续课程包括机械零部件的手工制作与装配、机械零件的普通切削加工、机械零件的数控加工等专业课程。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绘图和手工实际绘图的技能。 1、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图纸图幅、字体、图线、比例、尺寸标注等相关

机械基础学期总结

北京市丰台职业教育中心校 汽车机械基础2011——2012年第一学期学期总结季米特洛夫说过:要找出时间来考虑一下,一天中做了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其含义要告诉我们要进行及时的总结,这样才有利于下一步工作更好的进展。教学更是如此,忙碌的一个学期已经过去,同样要做认真的总结和反思,以帮助今后的教学更好,更有序的进行,保证学生跟好的学习知识。现将本学期工作做一下几方面的总结。一、既定任务完成情况 根据本行业及本专业对学生知识技能要求,以及学校本学期校教学处对教学的要求,本学科教师依据《汽车机械基础》课程设计共同商议制定出本学期高一汽车维修专业《汽车机械基础》的教学计划。用来指导本学期的教学工作。 本学期的总体目标中涵盖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其中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每次课的讲授、练习以及实际操作已经完成。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完成还有待完善,应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练习和资料查询。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本位主义思想比较重,合作、分享意识欠缺;其次是查阅资料的能力较差,很多同学不愿主动做,存储等、靠、抄的现象。因此真对这种情况需要制定更为系统和细致的教学设计,已解决这个问题。 教学内容方面,由于我校根据教学改革要求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

每一任务所涉及的学科比较繁杂。因此我们共同认真分析学材,及每一任务给定需要完成的目标,制定出每个任务的重点难点。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和教学实施的调整,已经完成了各个任务单元的学习任务目标,同时通过技能大赛的形式强化个各任务知识和技能目标的掌握。 二、学生方面 由于学生的基础原因,造成同学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通过平时的课堂表现,完成作业和任务情况,技能大赛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价,每个班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同学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非常好,另有五分之一的同学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其余的同学属于中等掌握水平。根据以上情况,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不同层面的学生制定学习任务和目标,使优秀的学生比例有提高,让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一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本学科教师备课情况 本学科是由两位老师担任教学任务。一位是王全玉老师,来自企业,有着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同时能很好的将学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位是周娜老师,多年在一线教学,能够很好的把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每次在开展个各教学任务前,两位老师都会进行同头备课,共同探讨各个教学任务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进行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同时,针对各个任务中的实操任务,会共同探讨如何进行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并结合企业的要求进行练习。 四、其他方面

校本课程教学大纲.doc

校本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自然与环保》、《学生低碳环保手册》 课程由来: 人类在高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造成了许多严重的环境问题,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极大关注。中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获得高速增长的同时,也意识到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的严重性,如何协调人和环境的关系,使中国的社会经济获得可持续发展,这是二十一世纪中国新一代人的任务,也是对世界、对人类发展的贡献。因此校本课程《环保》的开发与实施具有以下的实践意义: 1:塑造现代公民的素质。 2: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促进学校德育的实效化。 5:使环境教育具有系统性。 课程性质:跨年级必修课。 课程对象:小学一——六年级学生。 课程目标: 1、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 帮助学生获得对整个环境及其有关问题的意识和敏感,欣赏大自然的生态关系,培养学生积极的环境态度,进而关怀未来时代的生存和发展。 2、了解一定的环保知识: 引导学生了解生态学基本概念、环境问题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机会与行动。 3、掌握一定的环保技能: 培养学生具有辨认环境问题,研究环境问题、收集资料、建议可能解决方法、评估可能解决方法、环境行动分析与采取环境行动的能力,积累一定的环保经验。 4、积极参与生活中的环保实践:

为学生提供在各个层次积极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机会,将环境行动经验融于学习生活中,使教学活动生活化,培养学生处理生活周遭环境问题的能力,在学校、社区和家庭中具有自觉的环保行为。 课程内容: 《自然与环保》 1、绿色家园篇 2、自然环保篇 3、工业环保篇 4、农业环保篇 5、科技环保篇 《学生低碳环保手册》 1、现实警示篇 2、文件倡导篇 3、知识方法篇 4、榜样实例篇 5、未来畅想篇 6、宣传资料篇 课程实施: 以跨年级授课制为主,每周2课时。 课程实施形式: 1、课堂实验: 通过一些浅显易懂的环保小试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一些环保的基础知识。如:通过用不同的水来浇花,观察结果,从而知道污染过的水会让植物死亡,知道了保护水质的重要性。 2、野外观察: 在春游、秋游以及各种外出参观活动中,了解身边的环境情况,关注身边的环境。 3、家庭社区调查:

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设备专业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机械基础 二、课程性质和价值: (一)课程性质 《机械基础》课程是电气设备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它以培养学生处理一般工程机械问题为主要目标,同时也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本课程标准设计为中等职业学校三年制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设备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计划学时为60课时。 (二)课程价值 《机械基础》课程为学生机械工程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以及部分专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课程支撑;为学生胜任岗位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机械基础》课程在学生的专业学习链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由偏重理论学习向结合工程实践学习的过渡和转折点;对建立学生工程机械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 1、坚持以人为本,以应用知识传授为基础,以工程技术能力培养为重点,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与他人相处。 2、以专业岗位职责需求整合相关教学内容,不求原课程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注重工程知识了解、掌握的广度,培养学生的横向扩展能力。 四、课程的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以就业为导向,强调知识与技能一体化教学,根据国家规定的职业能力标准来确定课程内容。把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设备专业中需要掌握的

相关知识分解为一定的模块,由浅入深。本课程在内容上综合了传统学科课程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有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促进知识与技能的同步式一体化教学,有利于基础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呈现形式上讲究文字精练、图文并茂,做到直观感性化,以适应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学习特点。根据教学组织环节划分了学习目标、入门引导、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并穿插安排了观察思考、讨论分析、资料链接等各种教学活动,以便教师在教学时能够有效地组织教学 五、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解决相关设备应用与维护中具有共性的工程机械问题,培养学生将来在生产现场管理中所需的严谨的工作作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公差与配合基本概念,公差与配合的标注,形位公差基本概念,形位公差的标注,表面粗糙度基本概念,表面粗糙度的标注,常用量具的认知应用,静力学基本概念,静力学公理,约束与约束反力,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力矩,力偶,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一般物体面积、体积、质量的计算方法,力学基础知识,起重设备的类别及主要参数,麻绳,钢丝绳,绳夹,吊具,滑轮与滑轮组,手拉葫芦和电动葫芦,千斤顶,电动卷扬机,抱杆,缆风绳,地锚,自行式起重机,起重机械常见故障的排除,撬与拔,滑与滚,转与扳,顶与提,起重指挥信号,起重绳索的打结方法,吊装常用的系结方法,钢丝绳的插接方法相关知识,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分析和处理本专业实际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二)、分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公差与配合基本概念,公差与配合的标注,形位公差基本概念,形位公差的标注,表面粗糙度基本概念,表面粗糙度的标注,常用量具的使用。(2)、掌握静力学的基本概念,静力学公理,约束和约束力以及物体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3)、关于力矩的概念及其计算,关于力偶的概念,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完整版

汽车用材料概述 一、概述 汽车是由上万个零部件组装而成,而这些零部件又是由几百个品种、上千个规格的材料加工制成的,可以说材料是汽车的基础。 用于生产汽车的材料种类很多:有钢铁、有色金属、塑料、橡胶、玻璃、陶瓷等,据统计, 近几年生产的一辆普通轿车,其主要材料的重量构成比大致为:钢铁65%~70%、有色金属10%~15%、非金属材料20%左右。 各种新型材料,如轻金属材料、复合材料、高技术合成材料等越来越多的用于现代汽车 二、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的性能 黑色金属材料 有色金属材料 三、金属材料的性能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 四、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 指金属材料在各种物理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和抵抗各种化学介质侵蚀的能力 密度:单位体积的质量 导热性:传导热量的能力 导电性:传导电流的能力 热膨胀性:受热时体积增大的能力 熔点:由固态变为液态时的温度 磁性:金属材料能导磁的性能称为磁性 抗腐蚀性:金属在常温下抵御同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应而遭破坏的能力 抗氧化性:金属在高温下抵抗氧化作用的能力 五、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是指金属材料在各种载荷(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抵抗能力 机械性能指标: 强度 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 常用强度指标是屈服强度、抗拉强度 塑性 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变形而不被破坏的最大能力 常用塑性值的指标是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硬度 金属材料在抵抗比它更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即抵抗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 常用硬度试验方法有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 冲击韧性 金属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 疲劳强度 金属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产生疲劳裂纹,并导致断裂称为疲劳断裂 在无数次(钢铁约为106~107)重复交变载荷作用下不产生断裂的最大应力称为疲劳强度 疲劳强度值通过疲劳试验测定 当金属材料的应力循环次数达到107次时,零件仍不断裂,此时的最大应力可作为疲劳强度。某些高强度钢,应力循环次数达到108次时的最大应力作为它们的疲劳强度 六、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 铸造性能:铸造性能是指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冷却凝固过程中收缩偏析的大小(金属凝固后其化学成分和组织的不均匀性),以及对气体的排除和吸收等性能 压力加工性能:压力加工性能是指金属在冷、热状态下,进行压力加工时,产生变形而不发生破坏的能力 塑性越大,变形抗力越小,压力加工性能越好 焊接性能:焊接性能是指两块金属材料在局部加热到熔融状态下,能够牢固地焊合在一起的性能 焊接性好,易于用一般方法和工艺施焊,焊时不易形成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焊处强度能与原材料相近 切削加工性能:切削加工性能是指金属材料被切削加工的难易程度 热处理性能:热处理性能是指金属材料适应各种热处理工艺的能力

机械基础学期教学计划

五河县职教中心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 学 工 作 计 划 科目:机械基础 班级:12机电、13机电 教师:王广水 2014年2月15日

《机械基础》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和工作需要,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为中等职业教育教材机电专业高等教育出版社赵玉奇、陈少斌等主编的《机械基础》第五、六、七、八、九、十、十一章内容,期中十、十一为选学内容。 第五章给学生介绍了金属材料的性能、铁碳合金状态图等内容、是学生可以掌握常用材料的热处理工艺灯基本知识。 连接部分主要介绍了键连接和销连接、螺纹连接、弹性连接、联轴器与离合器等。学生学习后对连接有了直观的认识,从而理解日常生活中的连接现象。 常用机构部分介绍了日常生活中的四杆机构及其特性。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是学生明了无论多么复杂的机构都是由四杆机构演化而来的。 机械传动介绍了几种常见的传动系统。是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情况。这对于学生了解传动的原理很有必要。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充分理解传动的原理,细致的领会传动的作用。 作为连接各部件的桥梁部分。连接件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而机械的节能与环保更是当今社会必须注重的一个方面,是不可忽略的。因而对于节能和环保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很有必要。 三:学生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对《机械基础》这门课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于基本的概念和理论有一个系统认识;但是大部分的学生对这门课的解题方法等还是没有条理,因此更要加强学生实际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方法及改进教学措施 1、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学生在学习课本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2、注意在实验、学习、生产劳动中积累经验,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运用知识,深化知识,拓宽视野。 3、深入了解学生情况,言传身教,对症下药,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4、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充分利用好教学资源,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五:整体教学目标: 1、强化专业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正确设定职业生涯规划。

(完整版)教学大纲范例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程 学分:2 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英语 开课学科部:外语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 学科专业核心课课程类型: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目的:本课程授课对象为完成校本“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任务的本科学生,学制一个学期,每周2学时。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大学英语水平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通过学习跨文化交际原理,增强学生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外语思维能力和拓宽外语习得环境的同时,提高学生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在这两种语言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使学习者具备两种文化意识,能够互补和融合两种不同的文化,并将这种意识有效的运用在实践当中,开拓文化视野,拓展全方位的专业知识及个人素质。 本教程依托“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国家精品课程,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与本教程配套的教学支持网站(210.46.97.180/jpk)内容丰富,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帮助。基础英语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其主要

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练好坚实的语言基本功,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拓宽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灵活地进行有效的社会交际活动。1 培养目标:使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基本具备语篇阅读理解能力,2500左右词汇量;基本掌握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 二、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基础理论。本课程对跨文化交际理论进行系统的、深入浅出的介绍,使学生对学习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理性的认识。虽然跨文化交际是一门新兴学科,但理论并不匮乏,本课程通过对 Sapir-Wolf, Edward Hall, Scollon R., Larry A.Samover, Richard E.Porter, Geert Hofstede, Lisa A.Stefani, Fon Trompanar, Kluckhohn, Strodtbeck,等学者提出的跨文化交际理论的讲解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这门学科的理论有所了解。第二,文化探源。本课程对比较典型的几种文化,如美国文化、欧洲文化、中国文化、阿拉伯文化、非洲文化等进行探究,了解这些文化中人们的不同风俗习惯、行为模式、交际特点、言语及非言语语言的使用等,并进一步对不同文化的深层结构,包括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进行研究,使学生对不同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第三,案例分析。本课程广泛发掘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发现问题,遭遇障碍的案例,以及成功跨文化交际的案例,给学生大量直观的、感性的实例,帮助学生建构跨文化交际的真实场景。 Chapter 1 Culture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机械基础 总学时:95 适用对象: _____机械加工专业中专二年级学生 __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至第四学期 二、编写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机械加工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让学生联系实践进行理论学习,让学生掌握机械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机械分析能力,为这些专业的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提供一个专业基础知识平台。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知识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机械传动原理、特点;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结构及标准;掌握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初步具有分析一般机械功能和运动的能力;初步具有使用和维护一般机械的能力;简单了解机械传动及液压传动等内容。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能基本达到在无老师指导的情况下,能独立分析机械的组成、使用维护、简单机械零件的设计; (2)具有分析常用机构运动特性的能力; (3)初步具有简单设计机械及传动装置的能力; (4)具有应用标准、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5)初步具有把理论计算与结构设计、结构工艺等结合起来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 具有机械设计实验技能 (6)具有对常用机构及通用机构零部件进行维护的能力 综合素质: (1)加强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 (2)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使用工具能力 (4)培养学生与人协助的能力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3. 理解V带及带轮、普通V带传动的应用特点、V带传动的安装维 护及张紧装置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带传动的组成、原理和类型 要点: 1. 带传动的组成与原理 2. 机构传动比i 第二节V带传动 要点: 1. 普通V带结构 2. 普通V带传动的主要参数 3. 普通V带传动的安装维护及张紧装置 4. 普通V带传动的应用特点 5. 普通V带的标记 第三节同步带传动 要点: 1. 同步带传动的特点 第二章螺旋传动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螺纹的代号标注、螺旋传动的应用形式 2. 了解螺纹的种类和应用 3. 理解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螺纹的种类和应用 要点: 1. 螺纹的分类和应用 第二节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 要点: 1. 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 第三节螺纹的代号标注 要点: 1.普通螺纹的代号标注 2.梯形螺纹的代号标注 3.管螺纹的代号标注 第四节螺旋传动的应用形式 要点: 1.普通螺旋传动 2.差动螺旋传动

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大纲.doc

《职业素养提升》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职业素养提升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学时:16学时 学分:1 适用专业:学院所有专业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职业素养提升》课程是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教育部“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文件精神,面向高职院校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旨在通过职业人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和职业通用能力。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在完成学校人――职业人――企业人的转变过程中,由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被忽视,学生被直接从学校人培养成为了企业人,造成学生超过基本职业能力之外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缺失和不健全,造成学校就业难和企业的担忧。为了全面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在发展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优势的基础上,针对企业的需求和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现状,开发了《职业素养》课程。《职业素养》课程能够为其它专业课程、培养专业素养提供有力支撑,奠定坚实基础,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持久的职业热情,该课程能够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做一个“职业人” ,弥补学生社会能力及方法能力培养的缺失和不完善,最大限度地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提高职业教育学生“零距离”就业能力,真正实现高职人文教育的培养目标。 三、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以讲授为途径、以考试为终点的局限,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素质为本位、以探究为途径、以综合考评为结果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还学生以教育主体的地位,引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专业特色明确自己作为职业人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通过亲身实践去主动验证所

《机械基础》教学工作总结1

《机械基础》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本人在学校的工作安排下,担任了10秋机械加工班的《机械基础》教学工作。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经验也有教训,现将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方面: 《机械基础》是机械加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这门课打下学习机械加工的基础,我们的教学任务不仅是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因此,我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了使学生学得更好,在讲课中力求通俗,多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 1、踏实教学,练好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练好基本功,踏踏实实地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在以下方面加强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措施;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课外作业,减轻学生的负担。 (3)做好课后辅导工作。认真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帮助他们解答疑难,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理解和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和问题。 2、拓展知识、技能,综合提高教学水平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努力拓展各方面知识提高各方面技能,经常听其他老师的课,学习他们好的教育理论、方法,弥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上课时务求每一课都上得生动、活泼、高效,力争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耐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二、个人成长方面: 1、完善师德: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工作中,我始终以一个专业老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给学生做出榜样。其次是关爱学生,我以一颗博爱之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绝不以智力好坏定亲疏,以成绩好坏分优劣。再者,能与周围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工作中能较好地与老师、学生相处,真诚热情,我始终坚信:一个伸手可以拥抱整个世界,敞开胸怀能够容纳整个宇宙的人,一定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接纳。 2、虚心学习: 备课过程中认真向其他教师学习、请教,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交流,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把学习当作自己的工作,真心对待每一位学生。 3、锤炼业务: 在教学中我主动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从每个教学环节入手,大胆进行改革创新。我以转变学习方式为抓手,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新理念,主动探索"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的新课型。 随着教学工作的结束,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我始终坚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励把工作做好。

《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大纲docword版本

《儿童少年卫生学》5年制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303010 课程名称:儿童少年卫生学 英文名称: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课程性质:专业课 总学时:45 学分:2.5 适用专业:预防医学类专业 预修课程: 适用专业:预防医学类专业 预修课程: 建议教材: 课程简介:儿童少年卫生学是研究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与外部环境及遗传等因素的相互关系,以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

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预防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儿童少年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生长发育是本学科的基础内容和重要研究方向。包括身、心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②疾病防治儿少卫生学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疾病防治工作,和临床医学有不同的侧重点;③心理卫生充分反映的有关儿童少年心理、情绪、行为问题发生、发展与个体素质、人文社会环境、社会变革等的相关研究所取得的重大进展; ④学校健康教育进行较全面的改进和更新;⑤学校环境建设和卫生监督的内容和方法。 对于学好儿少卫生学教学方法与要求有:①掌握坚实的学科基础知识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是儿少卫生学的基础学科,并与其它预防医学学科,如营养卫生、劳动卫生、环境卫生、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卫生法学等也有密切的联系;②熟悉自身领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各种知识技能;③熟悉法法规,依法从事儿少/学校卫生工作。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讲授,使学生掌握本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成为在儿童少年卫生方面具有初步的独立工作能力的卫生工作者。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新)

】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汽车机械基础 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1、前言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门核心课程,同时也是本专业的一门先修课程,以识图、工量具使用、受力分析、材料选用、掌握各种机械传动为基本任务,为后续专业课程(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底盘的检修、汽车电气设备检测与维修、车身损坏分析与修复、汽车空调的检修等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因此,它在整个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机械认知和应用能力,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企业培养实用性人才。 设计思路 第一,本课程标准设计遵循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的核心思想。首先,作为课程的基础,它要能够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 第二,以行业调研和邀请行业专家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结论为依据进行编写,它的内容涉及面要广但不应太深,应能包含该课程涉及到的有关汽车上使用的相关理论知识。 第三,在确定本课程内容与要求时,充分考虑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对中级汽车修理工、钣金工等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要求以及交通部对修理工、钣金工等从业资格证的考核要求,力求使本课程内容结合汽车运用与维修各工种考证的相关内容和要求。 第四,采用任务引领型的课程结构,以每个项目以具体工作任务引出必须的课程理论,并针对中职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往往只凭直觉上的好恶的认知特点,在内容的安排上它的理论性不能太强,要能与汽车的基本结构和相关实物相联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与趣味性。 第五,作为一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基础课程,它要具有专业指导性。在此条件下,本课程主要以八个阶段性的任务展开:①识读汽车零件图及装配图、②汽车的运动及受力分析、③认识汽车常用机构、④认识机械传动、⑤认识汽车上的常用联接、⑥认识液压传动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