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表格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表格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表格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表格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教学目标

教材简析

本单元以“留心观察”为主题,安排了精读课文《花钟》《蜜蜂》和一篇略读课文《小虾》,从动物和植物两方面来反映主题。本单元还安排了“习作”和“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这几个栏目。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学会借助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学会用多种形式表达同一个意思,并将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要学会留心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有趣现象。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26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积累文中的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花钟》第1自然段。

3.读懂课文内容,积累好词佳句。

4.了解作者的观察、表达方法,学习作者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

5.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习本单元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花钟》第1自然段。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教法与学法

1.在分段朗读中设置疑问,引导学生跟随作者去探究发现事物的奥秘,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

2.设计练习让学生在比较运用中体会不同句子的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观察实际生活和周边事物,培养其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13.花钟

课题花钟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先要学生去查找有关不同的花在不同时间开放的资料,以备在上课时交流,使课内外相结合。这节课在设计环节上,我根据学生的阅读期待,从最有趣的段落开始学,打破了顺序式的教学模式,并对文中的内容进行了取舍,突出重点段。由段落的深入理解,引导学生体会用不同的说法表现鲜花开放的特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打破常规,在兴趣中学习,在学习中理解,在理解中得到感悟。

课前准备1.通过网络搜集各种花开放时间的资料。(师生)

2.采集生活中花的标本,写一两篇观察日记。(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语。

课前准备1.制作教学课件。(教师)

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学生)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设疑激趣。(用时:5分钟)

1.出示时钟、花。

2.出示课件,引出课

题“花钟”。

3.走近文本,揭示奥

秘。

1.学生猜一猜这两种物

体之间会有什么联系。

2.说一说自己喜欢什么

花,这种花是什么样的,在什

么时候开放。

3.学生谈谈对“花钟”的

理解。

花钟是什么?为什么

起名字叫花钟?花为

什么能做钟呢?花和钟

怎么联系在一起,花怎

么成为花钟呢?同学

们读书有疑问很好,在

心里记下你的问题,到

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学生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用时:20分钟)

1.出示课件。把本课

的生字呈现给学生,教师

领读一遍。

2.引导学生初读课

文。

3.组织学生识记生字

和新词。教师检查自学情

况。

4.引导学生再读课

文。

1.自由阅读,圈出生字。

先在小组内认读,再开火车读

生字,给生字组词。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

3.(1)小组讨论,分享

识字方法。继续运用前面学过

的识字方法识字。注意“苏”

是平舌音,“寿”是翘舌音。

(2)开火车读新词,利

用工具书了解新词的意思。

4.大声朗读课文,把课文

读正确、读流利。

学生用简练的话表

达自己的感受,锻炼学

生的概括能力,为后面

的概括段意铺垫。

三、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用时:12分钟)

1.请3个学生分段朗

读课文。

2.引导学生交流:明

确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3.引导学生根据段意

归纳整篇课文的内容。

1.先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学生分自然段来朗读课文。学

生评价。

2.小组讨论交流每个自

然段的意思。

3.分组汇报交流的情况。

第一自然段:不同的花开

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第二自然段:揭示植物开

花时间不同的原因。

第三自然段:写一位植物

学家曾有意修建“花钟”,其

做法很有趣。

4.学生自由挑自己最喜

欢的段落读一读。学生进行评

价。

引导学生根据段意

归纳整篇课文的内容。

四、夯实基础,指导书写。(用时:3分钟)

1.教师选取有代表性

的字,让学生观察。

2.指导学生书写。引

导学生分析结构、发现规

律,把字写正确、写端正。

1.学生观察字的结构。

2.学生练习书写,注意

“修”“昆”在田字格中的比

例要协调;“强”在书写时注

意左边稍微比右边窄;“醒”

在书写时左右宽窄差不多。

学生分析结构、发

现规律,把字写正确、

写端正。

教学反思

《花钟》这篇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植物学家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组成花的“时钟”。可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是难以理解的。在教学中,我推崇创造性学习,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快快乐乐地获取新知,从而品尝到成功的乐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

2.学习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的方法。

课前准备1.制作教学课件。(教师)

2.搜集有关花儿开放时间的资料。(学生)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练写词语,巩固反馈。(用时:5分钟)

1.老师拿出词语卡

片,检测。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

内容,说说课文主要写了

什么。

1.学生读词语卡片,如

“芬芳、苏醒、强烈、展示、

昆虫、修建、组成”。学生还

可以用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2.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复习导入,可以检查学

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

落实词语这个基础目

标。

二、细读课文,感悟文意。(用时:17分钟)

1.指导学生读第1自

然段,把活动卡片发给学

生。

2.引导学生集体订

正。

3.引导学生交流自己

1.学生读第1自然段后,

在小组内合作完成活动卡片。

2.小组之间互相检查。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

说明理由。

4.指名学生读出自己的

对比阅读,把欣赏花的

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

生选择他们喜欢的花朵

进行品读,有助于激发

学生的朗读兴趣,更利

于学生读出感情,读出

喜欢哪种花。

4.引导学生读第1自然段。

5.指导学生找出描写不同的花开放的句子。

6.指导学生评议这几句话。

7.指导学生欣赏图片。

8.指导学生品读句子。感受和理解。学生评价。

5.学生找出作者用不同

的句式来描述各种花开放时

的样子的语句,讨论这样写的

好处。

6.学生欣赏课件中盛开

的花的图片。

7.品读你最喜欢的句子。

花开放的美丽。

三、课后拓展。(用时:10分钟)

1.让学生拿出课前收

集到的资料,在小组内交

流。

2.理解运用:让学生

用课文中学到的句式描述

花儿开放的时间。

1.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

流其他花开放的时间。

2.通过合作交流,把有创

意的想法在全班交流。

学以致用,让学生将所

学所得运用在书写中,

深入了解不同表达的效

果。

四、浅谈体会。(用时:8分钟)

引导学生说一说:这

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体

会?

1.全班轻声读课文。

2.说一说自己的收获与

体会。(重点从两个方面:文

章内容和学习方法)

这个环节,主要是

让学生了解花的奇妙应

用,以及知道在生活中

要学会细心观察、认真

思考,才会有意想不到

的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因此,我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无论是初读时认读生字,还是认识九种花,了解花儿开放的时间,以及体会课文中描写鲜花开放的多种说法,我都能够以学生的需求为根基,由浅到深,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学习。

14.蜜蜂

课题蜜蜂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对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对片段的学习是阅读的重点。所以本课在设计上,重点抓住作者的实验准备阶段,以及实验结论的表述几个部分,通过“作者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等问题的提出带动全文,深入品味,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词语,通过抓住重点词语品析句子等方法深入研读体会,进行文本细读,从而达到体会人物品质的目的。

课前准备1.根据法布尔实验的过程,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了解关于蜜蜂更多的知识;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本能现象。(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第1、2自然段。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语,弄清“我”做实验的原因。

课前准备1.收集有关蜜蜂的图片、资料。(学生)

2.制作教学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蜜蜂图

片。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收

集的有关蜜蜂的资料。

2.课件出示法布尔的

图像及简介,引出新课。

1.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

到的有关蜜蜂的资料,如蜜蜂

的生活习性、赞美蜜蜂的诗句

等。

2.了解法布尔。

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

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

流分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2分钟)

1.引导学生读课文。

2.出示词语:蜜蜂、

辨认、阻力、包括、检查、

准确无误、沿途、陌生。

3.组织学生交流理解

词语的方法。

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

边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小组内读词语,互相正

音。

3.在小组内交流理解词

语的方法。

组织学生交流理解词

语的方法。

4.检查学生读文情况。

5.引导学生说出课文大意。

4.小组内活动:组员逐段读文,读后互相评价。

5.全班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感悟,经历探究。(用时:13分钟)

1.指导学生读第1自

然段。

2.引导学生思考:

“我”为什么要做这个实

验?

3.引导学生读第2自

然段。

4.指导学生画出能说

明实验做法的词语或句

子。

5.引导学生质疑:你

怎样看待“我”的这些做

法?是否都是必须的?

6.引导学生再读第2

自然段。

1.一名学生读,其他学生

认真听,学生评价。

2.小组讨论“我”做这个

实验的原因。

3.学生齐读第2自然段,

画出描写实验做法的词句。

4.小组内交流:“我”这

样做有没有必要。交流时要从

“让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和

“做记号”两个方面入手,体

会“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5.接力读第2自然段。

引导学生质疑,提

高学生质疑能力。

四、课堂练习,落实基础。(用时:10分钟)

1.教师出示要求会写

的生字,让学生观察。

2.教师示范写“蜜、

蜂”。

3.教师检查书写情

况。

1.学生先观察这些生字,

然后交流写字时要注意些什

么。如结构、写法、布局等。

2.学生先认真观察教师

书写,然后练习书写,注意这

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比例要

协调。

3.互相评议书写,接纳合

理的建议,重新书写。

注意这两个字在

田字格中的比例要协

调。

教学反思

本节课出现的问题有:1.学生预习不充分,大部分学生只是停留在生字词的预习上,只有少数学生能够按老师的要求读通课文并收集相关的资料。2.小组合作学习只能停留在文章表面,不能细致深入地加以体会。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实验的过程和方法,学习法布尔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精神,激起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体会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课前准备准备生字词卡片,制作教学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新旧衔接。(用时:5分钟)

1.识字小游戏:我说

你猜。

2.法布尔的实验非常

有趣,请你讲一讲实验的

做法。

1.一名同学说出词语其

中的一个字,其他同学猜一猜

这是什么词。

2.同桌之间交流,看谁说

得最有条理,其他同学评议。

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

握情况。

二、精读课文,探究结果。(用时:17分钟)

1.引导学生学习第3、

4自然段。

(1)引导学生抓住关

键词语质疑。

(2)引导学生找一找

描写小女儿神态、语言的

句子,并做上记号。

(3)引导学生思考:

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描写

小女儿神态和语言的句子

呢?

2.引导学生以小组为

1.学生自由学习第3、4

自然段。

(1)学生大声朗读第3、

4自然段。

(2)找出“推测”一词,

体会“我”此时的心情。交流

这个词的作用。

(3)找出描写小女儿神

态、语言的句子,用“____”

画出来。

(4)学生自告奋勇,用

激动的心情来读这部分。

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

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

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表

达能力。

而在默读中边读边画,

可以促进学生养成不

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

思考的好习惯。

单位自学第5-7自然段。

(1)引导学生理解第7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2)引导学生想象:后飞回来的蜜蜂可能会遭遇什么?

3.引导学生读第8自然段。

引导学生质疑:你同意法布尔这么说吗?谈谈你的看法。

2.以小组为单位自学第

5-7自然段。用接力读的方式读。思考第7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3.每组选一个学生交流,其余学生做补充。

4.全班齐读第8自然段。交流中自由表达合理看法。

三、语言实践,拓展积累。(用时:18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十

五只蜜蜂飞回来了,作者

得出了什么结论?

2.组织讨论:什么是

本能?说一说生活中哪些

现象是本能。

3.引导学生交流:通

过学习这篇课文,你学到

了什么?

1.默读课文,在文中找一

找。

2.同桌交流。

3.全班归纳总结:

(1)蜜蜂有辨认方向的

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

可以回到原处。

(2)蜜蜂靠的不是超常

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无法解释

的本能。

4.全班交流讨论:如鸭子

天生就会游泳;蜘蛛不用教就

会织网;人生下来就会哭……

5.学生交流,总结。

对于较复杂的内容,交

给学生用一定的句式

组织语言,可以有效地

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并把语言的实践与内

容的感悟巧妙地结合

在一起。在实践中通过

同桌互说的形式,让每

个孩子都得到了训练

提高的机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的教学,意在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者观察、思考、实验的方法和探索精神。课文的描写处处体现着作者严谨的科学作风。作者严谨的作风体现在:课文的开头,作者用了“听说”一词。是听说的就不一定真实可靠,因此这既成了“我”做实验的原因,也体现了“我”不轻信盲从的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认真理解“听说”一词在文中的作用。捉自家草料棚里的蜜蜂,为的是便于观察;给蜜蜂做上记号,是为了与其他蜜蜂进行区分;走了四公里路后再放飞蜜蜂,路程远了,更能测试出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叫小女儿等在蜂窝旁,是为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等等。这一系列实验过程,充分体现了作者做事严谨的品质。

15*.小虾

课题小虾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文介绍了小虾的外形、生活习性、繁殖情况等方面的知识,并通过观察小虾的样子、打架等细节,突出了小虾有趣、脾气不好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课文比较浅显易懂,所以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以生为本,以读为本,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体会小虾的特点,感悟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1.课前观察小虾。(学生)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的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学习,了解小虾的样子和打架时的有趣,体会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会认本课生字,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观察图片,激趣导入。(用时:5分钟)

1.出示小虾的图片,

学生观察,交流。

2.说说你对小虾的了

解。

3.板书课题:小虾。

1.学生交流与小虾有关

的知识和见闻。

2.学生齐读课题。

学生交流与小虾有

关的知识和见闻,引起

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生

字,引导学生认读生字。

2.学生自读课文,了

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认读生字。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

式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

要内容。

3.标出每个自然段的序

号,思考:每个自然段讲了小

虾的什么特点?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

方式自由读课文,学生

积极性高。

三、精读探究,了解特

1.自读第二自然段,

说说小虾的外形特点。

1.画出相关语句,了解小

虾的样子。(有的……有

此时,通过对第一自然

段的改读,及在教师引

点。(用时:15分钟)

2.默读第三自然段,

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

3.自读第四、五、六

自然段,体会“我”对小

虾的喜爱之情。

的……)

2.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

是本段的中心句,从小虾的活

动中体现小虾的有趣。

3.“我”对小虾的喜爱:

采金鱼草,捡石块;发现

小虾产卵。

导下的一句三读,使学

生从中得到了感的迁

移,情的激发,智的启

迪。从而体察作者透过

文字传递的感情。

四、读说结合,训练表达。(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小虾各种

表现的图片和句子。

2.联系生活实际,说

说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特

点。

1.交流小虾的各种表现。

2.小组交流自己喜爱的

小动物,再在全班交流。

抓住朗读训练点,充分

地进行朗读训练,培养

学生语感,在读中感悟

人物内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因为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所以本次教学我主要是采取学生自主读悟、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独立品悟的基础上彼此交流,相互补充,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感情。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习效果不错。

1.指导学生进行有趣的实验,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和及时记录。

2.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按照实验的过程写作,把实验中最精彩或最关键的部分写具体,写生动。

3.通过交流平台,学会利用关键句理解段落大意,并学会在习作中运用关键句。

4.通过词句段运用,学会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

5.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文段。

6.会读会背古诗《滁州西涧》,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古诗词的兴趣。

【教学重点】

1.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小实验,按照先后顺序把实验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注意写出做实验过程中的心情等。

2.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文段。

3.会背古诗《滁州西涧》。

【课前准备】

1.做小实验,用图表记录实验过程。(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生字词卡片。(教师)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一、激趣入题,引导探究乐趣。

你们做过哪些实验,还记得吗?今天我们就来回忆一下这些实验的内容和过程。

二、组织活动,示范引导。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乌鸦喝水》这篇文章,乌鸦靠它的聪明才智喝到了水。我们今天就来做做这个实验。那么做这个实验需要准备什么呢?

1.出示实验所需材料:小石子、瓶口小的瓶子、水。

2.开始实验,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做实验时动作是怎样的?(先……再……最后……)实验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3.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4.反馈、评价。

(1)小组讨论,再派代表针对上述问题讨论交流。

(2)师生共同评议。

5.口述练习,随机指导。

三、回顾自己的实验,完成习作。

1.把自己做的实验过程写下来,写的时候可以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把实验的过程写清楚。还可以写实验时的心情变化和实验中有趣的现象。

2.学生自由习作,放手试写全文,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

四、作业。

完成习作。

第二课时

(习作讲评)

一、回顾上节课习作的情况。

二、小组交流习作。

1.指名读完成的初稿,师生共同讲评。

2.引导学生就实验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是否写具体了,实验的过程是否写清楚了,有没有用得不合适的词语等方面发表自己的意见。

3.学生完成习作草稿后,各自朗读一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议修改。

三、文后指导。

1.出示优秀片段或者全文,教师相机指导。

2.学生先自己修改,然后同桌互改,最后自己再次修改习作。

四、誊写张贴。

1.誊写自己的作文。

2.将优秀习作张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里展览。

第三课时

(语文园地)

一、交流平台。

1.学生自读“交流平台”,交流读后的感受。

2.小组讨论怎样找关键句,再全班交流。

3.师总结:

(1)关键句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2)关键句可能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

4.你能找一找本单元课文《花钟》《蜜蜂》《小虾》中其他自然段的关键句吗?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1)小组内交流评议。

(2)全班交流。

二、词句段运用。

1.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是个好习惯。读下面两段话,照样子写一写你的观察和思考。

(1)出示课本第57页的两个语段。

①指名读一读。

②小组讨论:这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③全班交流:这两段话都是先写观察到的现象,再提出问题。

(2)照样子,写一写。

①生活中你观察了哪些现象?看到这些现象你有什么疑问呢?

②写一写: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提出了什么疑问?

③同桌交流。

④全班交流。

2.下面这段话只修改了一部分。读一读,看看还有什么问题,用修改符号改一改。

(1)课件出示课本第58页的语段。

(2)读一读,看看修改了哪些内容,修改的这些内容属于什么毛病。

(3)认识表示对调和表示移动的修改符号。

(4)再读一读,看看这段话中还有什么问题,用修改符号改一改。

(5)师巡视辅导。

(6)全班交流修改。

三、日积月累。

1.自读古诗《滁州西涧》,圈出生字,组内互学。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简介诗人韦应物。

4.再次逐句朗读古诗,边读边弄清诗句的意思,师生互评。

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的细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横在水面。

5.指名读,全班交流评价,齐读。

6.师指导背诵。

7.全班进行朗诵比赛,获胜者给予奖励。

2020年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优质教案(全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优质教案 第一单元 单元教学初探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想象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大青树 下的小学》《花的学校》和《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组成。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把 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 2.本单元重点: (1)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3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比如,《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的提到的“傣族、景 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使学生感到这是一所体现民族大团结的学校;《花的学校》中的“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是拟人的句子,使花草树 木皆有童趣;《不懂就要问》中“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 是挨打也值得。”感受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 些词句的含义,学会积累,学会体会。 (2)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的乐趣。本单元安排了习作《猜猜他是谁》,由于本单元是三年级上册的第一个单元,意味着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书面表达,第一次有了习作的概念。学会先说后写,抓住人物主要特点写,学习习作的格式。二、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内容教学要点课时教学建议 1 大青树下的小学本课讲述了大青 树下民族小学学 生幸福的学习生 活,重点是能够抓 住关键句子,产生 民族团结的自豪 感。 2 1.鼓励学生多种 方法识字。 2.借助图片、描写 窗外的安静和小 动物凑热闹的句 子理解课文内容。

2 花的学校本课以诗歌的 语言描述了雨 中花儿在绿草 上跳舞、狂欢的 情景,重点是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语言。2 1.多元认字。 2.能够借助图片、 关键句、体会课文 富于童真童趣的 语言和丰富细腻 的想象。 3 *不懂就要问本文讲了孙中山 对待学问不懂就 问,不怕挨打。重 点是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1 1.根据提示,自己 阅读,找出有新鲜 感的词句,学会和 同学交流。 2.多元识字。 口语交际本次口语交际是 以“我的暑假生 活”为交际内容。重点是选择别人感兴趣的内容讲清楚。1 1.选择别人可能 感兴趣的内容重 点讲述。 2.恰当使用图片 和实物。 习作本次习作以《猜猜 他是谁》为题目,重点是抓住人物的显著特征去写。1 1.抓住让人印象 深刻的特点写。 2.注意习作格 式:开头空两格。 语文园地本次学习园地主 要内容是学会积1.学会积累好词好句。

【新教材】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目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要求 (一)识字写字 1、对学习汉字产生深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订识常用汉字250个,会写常用汉字250个。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语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 6、诵读优秀诗文,展开想象,了解诗文大意。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问题不少于10万字。 (三)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4、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句号、逗号等标点符号。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单元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单元教 案完整版 第一单元 本单元以“学校生活”为主题,包含《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 我的暑假生活”“习作:猜猜他是谁”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和“体会习作的乐趣”。本单元所选的3篇课文都给 人带来新鲜感,教学本单元课文要以读为主,在读中学习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略读把握大意、运用拟人化 的表达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并积累有新鲜感的词语和 句子。 本单元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篇章页”,故在开启本单元学习之前,应先引导学生对篇章页进行读读、议 议、说说,明确本单元的整体要求,形成对本单元学习的整 体认识。 内容课时内容简说教学要点 大青树 下的小 学2 本篇课文通过对一所边疆 小学的描写,反映了边疆孩 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 1.认识25个生字和“假、背、 圈”3个多音字,会写26个 生字,会写“早晨、穿戴”等

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2.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 等成语的特点,并积累这样的 成语。 3.能根据语意表达的需要,准确 地读出句子的重音。 4.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 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 5.朗读、背诵古诗《所见》。 1大青树下的小学 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 个生字,会写“早晨、穿戴”等2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找出课 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 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重点 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难点

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新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明确任务 1、导语导入: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美称的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的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课题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绝句》这首古诗。 3.补充绝句知识。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设计意图: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绝句是诗歌体裁。】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1.出示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读检查。课件出示“迟日”“泥融”“鸳鸯”等词语,并正音。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春景 1.杜甫的诗中有画,结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诗中画了什么?并展开想象。

诗中有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2.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师相机总结古诗的意思。 诗中不仅有美好的春色,还有气味呢? 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3.美丽的春色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们。自学三、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4.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什么飞来飞去?诗句中一对鸳鸯在做什么?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诗想象、看课本插图并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中所写的春天的美景。从而产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四、当堂小结,鼓励背诵 引导学生根据诗意背诵并能当堂默写 第二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l.惠崇是北宋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简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学自读,熟读诗句。 出示自学要求: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了解诗意 1.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提醒学生注意停顿。(板书古诗并画出停顿)2.春江晚景这幅画描写的是哪个季节?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到春天的足迹吗? (桃花,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来。) 3.这幅画一定很美,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1)你们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吗?师解释。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学生描述诗中的画面内容。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018秋季改版最新教案 新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 全册教案 教案说明: 本教案是2018年审定最新版教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教案内容详细环节齐全,可A4纸直接打印。本教案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望广大网友谨慎下载. 学科:; 任课班级:; 任课教师:; 2018年月日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创新教案】 《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生字,扫清阅读障碍,对课文整体把握,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插图,激趣导入。 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他们的服饰很漂亮,但各不相同;他们很快乐,他们一同上课。他们是不同民族的小朋友……) 师:对,这些小朋友的确来自不同的民族,他们将要走进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文中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次。 2.交流识字妙法,快速识记生字。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2)学生自由认读后,指名读。 (3)正音后,开火车读。 “摔”是翘舌音。 “坝”读“bà”,不读“bèi”。 (4)做游戏,巩固字词。 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认”游戏,看谁认得的生字多。 (5)学生相互交流识记妙法。 坝——贝汉——汗摔——率跤——交凤——风 (6)重点指导:晨、装、静(注意笔画、笔顺) 3.同桌互相检查课文朗读情况,巩固生字的认读、识记。 三、指导写字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观察:学生自主观察每个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导书写。 “装”:上下结构,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左右结构,右边部分“戎”不要写成“戒”。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写的字。 6.评价:自评、互评。 四、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部编版三上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交流和了解童话,学习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认识口字旁的字,学会三种修改符号。 2.通过、诵读,体会人生格言,帮助小学生积累句子。 【教学重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了解格言意思。 2.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学会积累语句。【教学难点】 感情朗读句子,理解格言意思。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二、交流平台 板块一:交流平台 1.(课件出示) 童话真是一座五彩缤纷的大花园。在童话的世界里,植物、动物不但会说话,而且和人一样,也有喜怒哀乐。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段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了解的童话作品里人物的喜怒哀乐。(板书:交流童话)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 (3)(课件出示)

①去年的树:从鸟儿天天唱歌给树听感受到他们的快乐;从鸟儿第二年春天飞从南方飞回来找不到它的朋友感受到他的忧伤和惆怅。 ②那一定很舒服:从大树变成手推车等感受到小推车为人类服务的快乐。 ③在牛肚子里旅行:从一只不幸被吞进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的经历中感受到红头由绝望、悲痛到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后对朋友的感激的感情变化。 ④蚁王:从蚁王带领自己的队伍搬运粮食的事中感受到蚁王复杂的感情变化。 2.(课件出示) 这个单元的课文中,又会唱歌的鸟、聪明的蟋蟀、快乐的手推车、值得尊敬的蚁王,从他们的语言、动作中,可以感受到生动、鲜明的形象。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段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了解的童话作品里人物的语言、动作中,感受到他们生动、鲜明的形象。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 (3)(课件出示) ①去年的树:从鸟儿的语言和动作中感受到鸟儿的可爱、可敬。 ②那一定很舒服:从大树的语言、动作中了解到大树的优秀品质。 ③在牛肚子里旅行:从青头的语言、动作中感受到青头对朋友的关爱。 ④蚁王:从蚁王带领自己的队伍搬运粮食的事中感受到蚁王的以

部编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挨挨挤挤、清香”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优美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见到的荷花,增强对荷花的感情认识。 2.让学生自己分析和记忆基础知识,表达自己对荷花的看法和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欣赏美丽的荷花时,体会自然的神奇美妙。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上两节课,我们领略了春天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这节课我们将走进夏天。同学们想一想,夏天有什么美好的事物呢?(学生交流)你们见过荷花吗?它是什么样的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题为《荷花》的课文,更深入地了解美丽的荷花。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生字。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后鼻音“蓬、胀”,平舌音“姿、随”,翘舌音“势”和多音字“挨”的读音。 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瓣、蓬、胀、裂、姿、势、仿、佛、随、蹈”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学习“止”时,可以用动作表演的方法。

形近字歌示例: 胀:小店新开张,诚信卖蚊帐。这天肚子胀,出货忘记账。仿:小芳把纱纺,作坊受采访。勤劳人效仿,志坚不彷徨。佛:开水要煮沸,贝雕费用贵。潮急心怫然,仿佛大风吹。瓣:言语来争辩,有点细分辨。种瓜花瓣香,丝线扎小辫。随:小隋进部队,父母紧跟随。一去二三年,抢险伤骨髓。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蓬”的“艹”要盖住“逢”。 “胀”左窄右宽,“长”的撇捺相呼应。 “裂”上下要写得紧凑。 “资”上下均分,下面是个“贝”。 “仿”左窄右宽,右边“方”要写得自然舒展。 “佛”的“弓”要写得稍扁一些。 “蹈”左上“口”小而方正,右部首笔是平撇。 “止”长竖在竖中线上,底横长,托住上面。 易错提示: “蓬”不要写成半包围结构。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列:裂(裂开)-烈(热烈)-冽(凛冽) 次:姿(姿态)-瓷(陶瓷)-咨(咨询)-资(投资)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精品教 案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汉字,会写7个汉字。 2.能按文言文的节奏读好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3.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一 讲这个故事。 4.体会文言文言简义丰的文体特点,激发学生学习 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 1.能按文言文的节奏读好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2.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一 讲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体会文言文言简义丰的文体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 言文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1.齐读课题。 你知道司马光吗?听说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

请你讲一讲! 学生讲故事。 2.了解人物,介绍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 作品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等。主持编撰了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二、听读感知 同学们的故事讲得真精彩,但是你知道吗?在《宋史》中记载的这个故事,只有30个字。古人只用了30个字就把这个惊险的故事讲清楚了。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 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注 意课文朗读的节奏。 2.想一想课文讲的故事和我们平时听到的有什么不同? 3.跟老师一起读课文,读准文章的节奏。 预设: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4.在课本上圈画生字,小组交流识字。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文中有很多生字,在朗读的过程中你都认识了

吗?谁可以给大家领读一下? 2.出示5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司、跌、皆、弃、持。 3.学生用自己学过的识字法识字。 预设: 用加一加、减一减、分一分、比一比、换一换的方法,分别识字。 如:“司”加一笔变成“同”;“跌”减去 “⻊”变成“失”;“皆”可以分成“比、白” 两个汉字;“弃”可以跟汉字“弄”进行比较识字;“持”可以换掉部首“扌”,加“牛”变成“特”。 四、了解内容 自由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根据阅读成果填空。 课文主要写________在小伙伴掉入瓮中时,沉着冷 静地________救出了小伙伴。 2.我们都知道一个事件一般包括起因、经过、结果 三部分。作者用这么少的字,有没有把事件说完整呢? 请快速阅读课文,然后说一说读了这篇文章后,你知道 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了吗?(用原文回答) 预设: 起因: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经过: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课题:21 大自然的声音 主备人:姚伶上课时间:第周课时划分: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写12个字,熟悉本课相关的词语,认识7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叙述的顺序),想象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难点: 让学生知道大自然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并感受美妙的声音,说说有些什么新的发现。 个性化设 教学过程 计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情境。 1.师:同学们,这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有花、 草、蝴蝶、小鸟等动植物,这是看到的。大自然里还能听到 什么呢你们可要听仔细啦!(播放大自然的声音)大自然里除 了刚才听到的声音外,还有哪些声音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 大自然,走进语言文字中去感受那来自大自然的美妙声音!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了解文章大意。 1.请同学们轻轻翻开书,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检查反馈: (1)要去参加大自然的音乐会,听那美妙的声音,得带上这群小伙伴。认识他们吗自由读一读。 演奏温柔雄伟充满威力汇聚 呢喃细语汹涌澎湃波澜壮阔敲敲打打 淙淙潺潺哗啦啦唧哩哩滴滴答答叮叮咚咚 (2)先看第一行,谁愿意读 (3)再看第二行词,谁来读 (4)这些词谁会读 三、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看你知道了什么 2.文中写了大自然里的风、水、动物都能发出各种美妙的声音。其实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概况了全文的所有内容,齐读第一自然段。【板书:美妙】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那么风的声音美妙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读完后告诉老师这一段有几句话

部编版三上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

语文园地 【教学要求】 1.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认真读词语,朗读句子,积累语言。 2.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2.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学会积累语句。【教学难点】 感情朗读句子,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二、交流平台 板块一:交流平台 (课件出示) 1.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会怎样做? 2.小组交流,看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方法多。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 (课件出示) (1)查字典理解词语。 (2)运用组合法理解词语。

一个词语,通常由几个字或几个词构成,所以我们只要先分开理解字义、词义,再组合起来就好理解了。如忠勇一词,忠有忠诚的意思,勇是勇敢的意思,忠勇就可解释为忠诚勇敢。又如艰难险阻一词,艰难是困难,险阻有险恶有阻碍的意思,艰难险阻就可以理解为困难险恶。运用组合法理解词语时要注意的是,分开解释字义或词义时,必须十分准确,否则在合起来理解时就会出差错,如:爱不释手中的释应该是放下,如果错误地理解为解释的话,那么合起来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就会让人莫名其妙了。 (3)运用换词法理解词语。 汉语中的词汇是非常丰富的,有些词可以用意思相近的词语来代替;有些词则可以用意思相反的词来进行对比理解。如蜻蜓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这句中的复杂可以用不简单来代替。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读书时还要瞻前顾后,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来解释要解释的词语或句子。 (5)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敲揣摩把握变化。 有些词在实际使用时,词义有了变化。对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分析,推敲揣摩,才能把握变化。例如:他借到一本杂志,贪婪地读起来。贪婪的本义是贪得无厌。放到句子里怎么也说不通。引导学生想一想句子讲了什么,然后再思考贪婪的意思,就能领会这里的贪婪是不知满足,专心入迷的意思了。 (6)同义词法。学生遇到不理解的词时,告诉学生找这个词的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

第一单元 本单元包括两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个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版块。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有描写小学生欢乐幸福的校园生活的《大青树下的小学》;有讲述自己用童心感受的自然和学校的《花的学校》;还有讲述孙中山小时候不懂就问的《不懂就要问》。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大意。 课题内容简说 大青树下 的小学 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表达了作者的自豪、赞美之情。 花的学校 这首诗写的是当东风吹过,雷响雨降的时候,一群一群的花开始盛开,他们就像放假后的孩子们一样,在狂风大雨中游戏,他们扬起双臂朝着天空呼唤着妈妈,因为他们的家 是在天上星星住的地方。诗歌充分展示了作者大胆的想象力,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生活 的热爱之情。 不懂就要问 这篇课文讲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学习时,发现不懂的问题勇敢向先生请教的故事,赞扬了孙中山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学习态度和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1.认识28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正确读写“服装、鲜艳、打扮、安静、荒野、碰触、灰雀、诚实”等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和重点词语。 2.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3.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间的团结友爱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1.《大青树下的小学》……………………………………………………………… 2~3课时 2.《花的学校》……………………………………………………………………… 2~3课时 3*.《不懂就要问》……………………………………………………………………1~2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 4~5课时 学习本组课文,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的民族团结和大自然的神奇壮美。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自然风光的美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大青树下的小学 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课文描写的是在西南边疆一所建在大青树下的民族小学里,各民族的小学生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快乐地学习生活的情景。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团结的自豪、赞美之情。 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学会通过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读书方法进行朗读,帮助学生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的过渡。运用引读、自读、赛读等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友爱和团结。学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进行语言积累。 学前准备1.查找有关少数民族服饰、风俗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师生) 2.预习生字,制作生字卡片。(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单元学习目标 教材解析 本单元包括两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个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版块。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有描写小学生欢乐幸福的校园生活的《大青树下的小学》;有讲述自己用童心感受的自然和学校的《花的学校》;还有讲述孙中山小时候不懂就问的《不懂就要问》。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大意。 学习目标 1.认识28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正确读写“服装、鲜艳、打扮、安静、荒野、碰触、灰雀、诚实”等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和重点词语。 2.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3.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间的团结友爱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课时分配 1.《大青树下的小学》……………………………………………………………… 2~3课时 2.《花的学校》……………………………………………………………………… 2~3课时 3*.《不懂就要问》……………………………………………………………………1~2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 4~5课时 教法与学法 学习本组课文,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的民族团结和大自然的神奇壮美。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自然风光的美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教材分析】 1.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学校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两篇精读课文和《不懂就要问》1篇略读课文组成。《大青树下的小学》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花的学校》是散文诗,通过丰富的想象,把童真表现的淋漓尽致,表现了孩子和妈妈之间深厚的感情;《不懂就要问》通过孙中山小时候向私塾先生提问的故事,培养学生不懂就要问的学习习惯。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 2.单元重点: (1)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有特色的、自己感兴趣的词句,能主动理解这些词句,交流阅读感受并主动积累。《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的学习中,要鼓励学生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如文中提到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新词、排比等有特点的句式;《花的学校》一文鼓励学生注意文中拟人的表达方式。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词句的含义,学会积累,学习拓展运用。 (2)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的乐趣。本单元安排了习作《猜猜他是谁》,由于本单元是三年级上册的第一个单元,意味着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书面表达,第一次有了习作的概念。学会先说后写,抓住人物主要特点写,学习习作的格式。教材以游戏的形式编排,旨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个转折时期,是一个由低段向高段过渡的中段时期。一二年级的学习以识字写字为重点,三年级更加重视阅读,并开始接触习作。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语文学习内容由词句向篇章过渡。这是三年级开始的第一个教学单元,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积累,享受阅读的乐趣;习作方面要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充分享受运用书面表达见闻、抒发情感的快乐。【教法建议】 1.引导学生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指导,不仅让学生说出自己关注的词句,还要谈自己对这些词句的理解。同时要鼓励学生通过摘抄等方式积累、运用这些词句。 2.把握好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从本册开始,教材中出现了略读课文,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不同,重在培养学生迁移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以及粗略地读课文的能力。教学中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流为主,教师做适当点拨。 3.激发学生的习作乐趣。三年级是习作的起始,教学中要从激趣入手,多种方式让学生产生习作的愿望。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 任课班级:______________ 任课老师:______________

教材分简析: 新人教版部编本于2018年秋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7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 “语文园地”包括五个栏目: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我爱阅读.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富有童趣,语言规范,浅显易懂,插图精美,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 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和句子的理解.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单元及课文内容分析 第一单元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想象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和《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组成.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 2.本单元重点: (1)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3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比如,《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的提到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使学生感到这是一所体现民族大团结的学校;《花的学校》中的“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是拟人的句子,使花草树木皆有童趣;《不懂就要问》中“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感受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020年秋修订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全册教案 2020年12月

第一单元 单元概述 本单元以“学校生活”为主题,依次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篇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大青树下的小学》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花的学校》通过丰富的想象,把童真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了孩子和妈妈之间深厚的感情。《不懂就要问》讲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大胆地向先生提问的故事,培养学生不懂就要问的学习习惯。口语交际围绕“我的暑假生活”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习作以“猜猜他是谁”为主题,要求学生写一写自己的同学。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板块。 1.会认、会写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引导学生交流发现成语的特点。 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能和同学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借鉴课文的表达仿说或仿写。 3.能选择自己暑假生活中的新鲜事,把经历讲清楚。 4.能选择一两点印象深刻的地方,写几句话或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同学,注意写一段话时开头空两格。 5.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 6.朗读、背诵古诗《所见》。 7.能初步了解略读课文的基本学习要求,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点 1.会认、会写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能和同学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借鉴课文的表达仿说或仿写。 难点 1.能选择自己暑假生活中的新鲜事,把经历讲清楚。 2.能选择一两点印象深刻的地方,写几句话或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同学,注意写一段话时开头空两格。 3.能初步了解略读课文的基本学习要求,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大青树下的小学》2课时 《花的学校》2课时 《不懂就要问》1课时 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1课时 习作:猜猜他是谁2课时 语文园地2课时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