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上册数学 圆 几何综合专题练习(解析版)

九年级上册数学 圆 几何综合专题练习(解析版)

九年级上册数学 圆 几何综合专题练习(解析版)
九年级上册数学 圆 几何综合专题练习(解析版)

九年级上册数学圆几何综合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三数学圆易错题压轴题(难)

1.如图,矩形ABCD中,BC=8,点F是AB边上一点(不与点B重合)△BCF的外接圆交对角线BD于点E,连结CF交BD于点G.

(1)求证:∠ECG=∠BDC.

(2)当AB=6时,在点F的整个运动过程中.

①若BF=22时,求CE的长.

②当△CEG为等腰三角形时,求所有满足条件的BE的长.

(3)过点E作△BCF外接圆的切线交AD于点P.若PE∥CF且CF=6PE,记△DEP的面积为S1,△CDE的面积为S2,请直接写出1

2

S

S的值.

【答案】(1)详见解析;(2)①

182

5

;②当BE为10,

39

5

44

5

时,△CEG为等腰三角形;(3)

7

24

.

【解析】

【分析】

(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BD=∠BDC,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出∠ABD=∠ECG,即可证得结论;

(2)根据勾股定理求得BD=10,

①连接EF,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出∠CEF=∠BCD=90°,∠EFC=∠CBD.即可得出sin∠EFC =sin∠CBD,得出

3

5

CE CD

CF BD

==,根据勾股定理得到CF=62CE

18

2

5

②分三种情况讨论求得:

当EG=CG时,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圆周角定理即可得到∠GEC=∠GCE=∠ABD=

∠BDC,从而证得E、D重合,即可得到BE=BD=10;

当GE=CE时,过点C作CH⊥BD于点H,即可得到∠EGC=∠ECG=∠ABD=∠GDC,得到CG=CD=6.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CH=

24

5

,即可根据勾股定理求得GH,进而求得HE,即可求得BE=BH+HE=

39

5

当CG=CE时,过点E作EM⊥CG于点M,由tan∠ECM=

4

3

EM

CM

=.设EM=4k,则CM

=3k,CG=CE=5k.得出GM=2k,tan∠GEM=

21

42

GM k

EM k

==,即可得到tan∠GCH=

GH CH =

1

2

.求得HE=GH=

12

5

,即可得到BE=BH+HE=

44

5

(3)连接OE、EF、AE、EF,先根据切线的性质和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EF=CE,进而证得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进一步证得△ADE≌△CDE,通过证得△EHP∽△FBC,得出EH=

1 6BF,即可求得BF=6,根据勾股定理求得CF=10,得出PE=

10

6

,根据勾股定理求得

PH,进而求得PD,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得结果.【详解】

(1)∵AB∥CD.

∴∠ABD=∠BDC,

∵∠ABD=∠ECG,

∴∠ECG=∠BDC.

(2)解:①∵AB=CD=6,AD=BC=8,

∴BD=10,

如图1,连结EF,则∠CEF=∠BCD=90°,

∵∠EFC=∠CBD.

∴sin∠EFC=sin∠CBD,

3

5 CE CD CF BD

==

∴CF

∴CE

②Ⅰ、当EG=CG时,∠GEC=∠GCE=∠ABD=∠BDC.∴E与D重合,

∴BE=BD=10.

Ⅱ、如图2,当GE=CE时,过点C作CH⊥BD于点H,∴∠EGC=∠ECG=∠ABD=∠GDC,

∴CG=CD=6.

∵CH=BC CD24 BD5

?

=,

∴GH

18

5 =,

在Rt△CEH中,设HE=x,则x2+(24

5

)2=(x+

18

5

)2

解得x=7

5

∴BE=BH+HE=32

5

+

7

5

39

5

Ⅲ、如图2,当CG=CE时,过点E作EM⊥CG于点M.

∵tan∠ECM=

4

3 EM

CM

=.

设EM=4k,则CM=3k,CG=CE=5k.

∴GM=2k,tan∠GEM=

21

42 GM k

EM k

==,

∴tan∠GCH=GH

CH

=tan∠GEM=

1

2

∴HE=GH=12412 255

?=,

∴BE=BH+HE=321244 555

+=,

综上所述,当BE为10,39

5

44

5

时,△CEG为等腰三角形;

(3)解:∵∠ABC=90°,

∴FC是△BCF的外接圆的直径,设圆心为O,如图3,连接OE、EF、AE、EF,

∵PE是切线,

∴OE⊥PE,

∵PE∥CF,

∴OE⊥CF,

∵OC=OF,

∴CE=EF,

∴△C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ECF=45°,EF=

2

FC,

∴∠ABD=∠ECF=45°,

∴∠ADB=∠BDC=45°,

∴AB=AD=8,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PE∥FC,

∴∠EGF=∠PED,

∴∠BGC=∠PED,

∴∠BCF=∠DPE,

作EH⊥AD于H,则EH=DH,

∵∠EHP=∠FBC

90°

∴△EHP∽△FBC,

1

6

EH PE

BF FC

==,

∴EH=

1

6

BF,

∵AD=CD,∠ADE=∠CDE,

∴△ADE≌△CDE,

∴AE=CE,

∴AE=EF,

∴AF=2EH=

1

3

BF,

1

3

BF+BF=8,

∴BF=6,

∴EH=DH=1,CF=22

BF BC

+=10,

∴PE=

1

6

FC=

5

3

∴PH=22

4

PE EH

3

-=,

∴PD=

47

1

33

+=,

∴1

2

7

7

3

824

S PD

S AD

===.

【点睛】

本题是四边形的综合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三角形的面积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作出辅助线构建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①,已知Rt△ABC中,∠ACB=90°,AC=8,AB=10,点D是AC边上一点(不与C 重合),以AD为直径作⊙O,过C作CE切⊙O于E,交AB于F.

(1)若⊙O 半径为2,求线段CE 的长; (2)若AF =BF ,求⊙O 的半径;

(3)如图②,若CE =CB ,点B 关于AC 的对称点为点G ,试求G 、E 两点之间的距离.

【答案】(1)CE =42;(2)⊙O 的半径为3;(3)G 、E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9.6 【解析】 【分析】

(1)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出∠OEC=90°,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 (2)由勾股定理求得BC ,然后通过证得△OEC ∽△BCA ,得到OE OC BC BA =,即8610

r r

-= 解得即可;

(3)证得D 和M 重合,E 和F 重合后,通过证得△GBE ∽△ABC ,

GB GE

AB AC

=,即12108GE =,解得即可. 【详解】

解:(1)如图①,连接OE ,

∵CE 切⊙O 于E , ∴∠OEC =90°,

∵AC =8,⊙O 的半径为2, ∴OC =6,OE =2,

∴CE 2242OC OE -=; (2)设⊙O 的半径为r ,

在Rt△ABC中,∠ACB=90°,AB=10,AC=8,∴BC=22

AB A C

-=6,

∵AF=BF,

∴AF=CF=BF,

∴∠ACF=∠CAF,

∵CE切⊙O于E,

∴∠OEC=90°,

∴∠OEC=∠ACB,

∴△OEC∽△BCA,

∴OE OC

BC BA

=,即

8

610

r r

-

=

解得r=3,

∴⊙O的半径为3;

(3)如图②,连接BG,OE,设EG交AC于点M,

由对称性可知,CB=CG,

∵CE=CG,

∴∠EGC=∠GEC,

∵CE切⊙O于E,

∴∠GEC+∠OEG=90°,

∵∠EGC+∠GMC=90°,

∴∠OEG=∠GMC,

∵∠GMC=∠OME,

∴∠OEG=∠OME,

∴OM=OE,

∴点M和点D重合,

∴G、D、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连接AE、BE,

∵AD是直径,

∴∠AED=90°,即∠AEG=90°,

又CE=CB=CG,

∴∠BEG =90°,

∴∠AEB =∠AEG +∠BEG =180°, ∴A 、E 、B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E 、F 两点重合,

∵∠GEB =∠ACB =90°,∠B =∠B , ∴△GBE ∽△ABC ,

GB GE AB AC = ,即12108GE

= ∴GE =9.6,

故G 、E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9.6.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轴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以及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质,证得G 、D 、E 三点共线以及A 、E 、B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是解题的关

3.已知:

图1 图2 图3 (1)初步思考:

如图1, 在PCB ?中,已知2PB =,BC=4,N 为BC 上一点且1BN =,试说明:

1

2

PN PC =

(2)问题提出:

如图2,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圆B 的半径为2,点P 是圆B 上的一个动点,求

1

2

PD PC +的最小值.

(3)推广运用:

如图3,已知菱形ABCD 的边长为4,∠B ﹦60°,圆B 的半径为2,点P 是圆B 上的一个动点,求1

2

PD PC -的最大值.

【答案】(1)详见解析;(2)5;(3)最大值37DG =【解析】 【分析】

(1)利用两边成比例,夹角相等,证明BPN ?∽BCP ?,得到

PN BN

PC BP

=,即可得到结

论成立;

(2)在BC 上取一点G ,使得BG=1,由△PBG ∽△CBP ,得到1

2

PG PC =,当D 、P 、G 共线时,1

2

PD PC +

的值最小,即可得到答案; (3)在BC 上取一点G ,使得BG=1,作DF ⊥BC 于F ,与(2)同理得到1

2

PG PC =,当点P 在DG 的延长线上时,1

2

PD PC -的值最大,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1)证明:∵2,1,4PB BN BC ===, ∴2

4,4PB BN BC =?=, ∴2PB BN BC =?,

BN BP

BP BC =, ∵B B ∠=∠,

∴BPN BCP ??∽, ∴

1

2

PN BN PC BP ==, ∴1

2

PN PC =

; (2)解:如图,在BC 上取一点G ,使得BG=1,

∵24

2,212

PB BC BG PB ====, ∴

,PB BC

PBG PBC BG PB =∠=∠, ∴PBG CBP ??∽, ∴

1

2

PG BG PC PB ==, ∴1

2

PG PC =, ∴1

2

PD PC DP PG +

=+; ∵DP PG DG +≥,

∴当D、P、G共线时,

1

2

PD PC

+的值最小,

∴最小值为:22

435

DG=+=;

(3)如图,在BC上取一点G,使得BG=1,作DF⊥BC于F,

与(2)同理,可证

1

2

PG PC

=,

在Rt△CDF中,∠DCF=60°,CD=4,

∴DF=CD?sin60°=23,CF=2,

在Rt△GDF中,DG=22

(23)537

+=,

1

2

PD PC PD PG DG -=-≤,

当点P在DG的延长线上时,

1

2

PD PC

-的值最大,

∴最大值为:37

DG=.

【点睛】

本题考查圆综合题、正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构建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用转化的思想思考问题,把问题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题目比较难,属于中考压轴题.

4.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a>0,c<0)交x轴于点A,B,交y轴于点C,设过点A,B,C三点的圆与y轴的另一个交点为D.

(1)如图1,已知点A,B,C的坐标分别为(-2,0),(8,0),(0,-4);

①求此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

②若点M为抛物线上的一动点,且位于第四象限,求△BDM面积的最大值;

(2)如图2,若a=1,c=-4,求证:无论b取何值,点D的坐标均不改变.

【答案】(1)①y=x2-x-4;②△BDM的面积有最大值为36;(2)证明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①只需运用待定系数法就可解决问题;②过点M作ME∥y轴,交BD于点E,连接BC,如图1.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ACB=90°,从而可得AB为直径,根据垂径定理可得OD=OC,即可得到D(0,4),然后运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得直线BD的解

析式为y=-x+4,设M(x,x2-x-4),则E(x,-x+4),从而得到ME=-x2+x+8,运用割补法可得S△BDM=S△DEM+S△BEM=-(x-2)2+36,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最值性就可求出△BDM 的面积的最大值;

(2)连接AD、BC,如图2.若a=1,c=-4,则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bx-4,可得C(0,-4),OC=4.设点A(x1,0),B(x2,0),则OA=-x1,OB=x2,且x1、x2是方程x2+bx-4=0的两根,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OA?OB=4.由A、D、B、C四点共圆可得

∠ADC=∠ABC,∠DAB=∠DCB,从而可得△ADO∽∽△CBO,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C?OD=OA?OB=4,从而可得OD=1,即可得到D(0,1),因而无论b取何值,点D的坐标均不改变.

试题解析:(1)①∵抛物线y=ax2+bx+c过点A(-2,0),B(8,0),C(0,-4),∴,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4;

②过点M作ME∥y轴,交BD于点E,连接BC,如图1.

∵A(-2,0),B(8,0),C(0,-4),

∴OA=2,OB=8,OC=4,

∴AB=10,AC=2,BC=4,

∴AB2=AC2+BC2,

∴∠ACB=90°,

∴AB为直径.

∵CD⊥AB,

∴OD=OC,

∴D(0,4).

设直线BD的解析式为y=mx+n.

∵B(8,0),D(0,4),

∴,

解得,

∴直线BD的解析式为y=-x+4.

设M(x,x2-x-4),则E(x,-x+4),

∴ME=(-x+4)-(x2-x-4)=-x2+x+8,

∴S△BDM=S△DEM+S△BEM

=ME(x E-x D)+ME(x B-x E)=ME(x B-x D)

=(-x2+x+8)×8=-x2+4x+32=-(x-2)2+36.

∵0<x<8,

∴当x=2时,△BDM的面积有最大值为36;

(2)连接AD、BC,如图2.

若a=1,c=-4,则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bx-4,

则C(0,-4),OC=4.

设点A(x1,0),B(x2,0),

则OA=-x1,OB=x2,且x1、x2是方程x2+bx-4=0的两根,∴OA?OB=-x1?x2=-(-4)=4.

∵A、D、B、C四点共圆,

∴∠ADC=∠ABC,∠DAB=∠DCB,

∴△ADO∽△CBO,

∴,

∴OC?OD=OA?OB=4,

∴4OD=4,

∴OD=1,

∴D(0,1),

∴无论b取何值,点D的坐标均不改变.

考点:圆的综合题

5.我们把“有两条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同族三角形”,如图1,在△ABC和△ABD中,AB=AB,AC=AD,∠B=∠B,则△ABC和△ABD是“同族三角形”.

(1)如图2,四边形ABCD内接于圆,点C是弧BD的中点,求证:△ABC和△ACD是同族三角形;

(2)如图3,△ABC内接于⊙O,⊙O的半径为32AB=6,∠BAC=30°,求AC的长;(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若点D在⊙O上,△ADC与△ABC是非全等的同族三角

形,AD>CD,求AD

CD

的值.

【答案】(1)详见解析;(2)3;(3)AD

CD

62

+6

2

【解析】

【分析】

(1)由点C是弧BD的中点,根据弧与弦的关系,易得BC=CD,∠BAC=∠DAC,又由公共边AC,可证得:△ABC和△ACD是同族三角形;

(2)首先连接0A,OB,作点B作BE⊥AC于点E,易得△A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继而求得答案;

(3)分别从当CD=CB时与当CD=AB时进行分析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1)证明:∵点C是弧BD的中点,即BC CD

=,

∴BC=CD,∠BAC=∠DAC,

∵AC=AC,

∴△ABC 和△ACD 是同族三角形.

(2)解:如图1,连接OA ,OB ,作点B 作BE ⊥AC 于点E ,

∵OA=OB=32,AB=6, ∴OA 2+OB 2=AB 2,

∴△AO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OB=90°, ∴∠C=∠AOB=45°, ∵∠BAC=30°, ∴BE=AB=3, ∴AE=

22AB BE -=33,

∵CE=BE=3, ∴AC=AE+CE=33+3.

(3)解:∵∠B=180°﹣∠BAC ﹣∠ACB=180°﹣30°﹣45°=105°, ∴∠ADC=180°﹣∠B=75°,

如图2,当CD=CB 时,∠DAC=∠BAC=30°,

∴∠ACD=75°,

∴AD=AC=33+3,CD=BC=2BE=32, ∴

AD 333CD 32

+=

=62

2+; 如图3,当CD=AB 时,过点D 作DF ⊥AC ,交AC 于点F ,

则∠DAC=∠ACB=45°,

∴∠ACD=180°﹣∠DAC ﹣∠ADC=60°,

∴DF=CD?sin60°=6×

3

2

=33, ∴AD=2DF=36, ∴

AD 36CD =

=62

. 综上所述:AD CD =62

2+或62

. 【点睛】

本题考查圆的综合应用问题,综合运用弧与弦的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结合图形作辅助线进行分析证明以及求解,难度较大.

6.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AC 为对角线,∠ACB =∠ACD

(1)如图1,求证:AB =AD ;

(2)如图2,点E 在AB 弧上,DE 交AC 于点F ,连接BE ,BE =DF ,求证:DF =DC ;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点G 在BC 弧上,连接DG ,交CE 于点H ,连接GE ,GF ,若DE =BC ,EG =GH =5,S △DFG =9,求BC 边的长.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70 【解析】 【分析】

(1)如图1,连接OA ,OB ,OD ,由∠ACB =∠ACD ,可得AD

AB ,可得AB =AD ;

(2)连接AE ,由“SAS”可证△ABE ≌△ADF ,可得∠BAE =∠DAC ,可证BE =CD =DF ; (3)如图3,过点F 作FN ⊥GD 于N ,过点C 作CM ⊥GD 于M ,连接GC ,通过证明△FDN ≌△DCM ,可得FN =DM ,CM =DN ,由面积公式可求FN =2,DM =2,DH =4,通过证明△EGC ∽△DMC ,△GEH ∽△CHD ,可得EC =52

CD ,CD 2=40

3,由勾股定理可求

解. 【详解】

证明:(1)如图1,连接OA ,OB ,OD ,

∵∠ACB=∠ACD,∠AOD=2∠ACD,∠AOB=2∠ACB

∴∠AOD=∠AOB

∴AD AB

∴AD=AB;

(2)如图2,连接AE,

∵AE AE

∴∠ABE=∠ADE

在△ABE和△ADF中

AB AD

ABE ADF

BE DF

∴△ABE≌△ADF(SAS)

∴∠BAE=∠DAC

∴BE CD

∴BE=DC

∵BE=DF

∴DF=DC;

(3)如图3,过点F作FN⊥GD于N,过点C作CM⊥GD于M,连接GC,

∵DE=BC,BE=CD,

∴四边形BCDE是平行四边形,

∴∠EBC=∠EDC,

∵四边形BEDC是圆内接四边形,

∴∠EBC+∠EDC=180°,

∴∠EDC=∠EBC=90°,

∴EC是直径,

∴∠FGC=∠EDC=90°

∴∠FDN+∠MDC=90°,且∠MDC+∠MCD=90°,

∴∠FDN=∠MCD,且∠FND=∠CMD=90°,DF=DC,∴△FDN≌△DCM(AAS)

∴FN=DM,CM=DN,

∵EG=GH=5,

∴∠GEH=∠GHE,且∠GHE=∠DHC,∠GEH=∠GDC,∴∠HDC=∠CHD,

∴CH=CD,且CM⊥DH,

∴DM=MH=FN,

∵S△DFG=9,

∴1

2

DG×FN=9,

∴1

2

×(5+2FN)×FN=9,

∴FN=2,

∴DM=2,DH=4,

∵∠GEC=∠GDC,∠EGC=∠DMC,∴△EGC∽△DMC,

5

2 EC EG

CD DM

∴EC=5

2

CD,且HC=CD,

∴EH =

3

2

CD , ∵∠EGD =∠ECD ,∠GEC =∠GDC , ∴△GEH ∽△CHD , ∴EG EH

CH

DH

, ∴35

24

CD

CD

, ∴2

403

CD , ∵EC 2﹣CD 2=DE 2, ∴22

2254

CD CD DE ,

2214043

DE ,

∴DE =70 ∴BC =70 【点睛】

本题是圆的综合题,考查了圆的有关知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添加恰当辅助线是本题的难点.

7.已知ABD △内接于圆O ,点C 为弧BD 上一点,连接BC AC AC 、,交BD 于点E ,CED ABC ∠=∠.

(1)如图1,求证:弧AB =弧AD ;

(2)如图2,过B 作BF AC ⊥于点F ,交圆O 点G ,连接AG 交BD 于点H ,且

222EH BE DH =+,求CAG ∠的度数;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圆O 上一点M 与点C 关于BD 对称,连接ME ,交AB 于点N ,点P 为弧AD 上一点,PQ BG ∥交AD 于点Q ,交BD 的延长线于点R ,

AQ BN =,ANE 的周长为20,52DR =O 半径.

【答案】(1)见解析;(2)∠CAG=45°;(3)r=62 【解析】 【分析】

(1)证∠ABD=∠ACB 可得;

(2)如下图,△AHD 绕点A 旋转至△ALE 处,使得点D 与点B 重合,证△ALE ≌△AHE ,

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推导角度;

(3)如下图,延长QR交AB于点T,分别过点N、Q作BD的垂线,交于点V,I,取QU=AE,过点U作UK垂直BD.先证△AEN≌△QUD,再证△NVE≌△RKU,可得到NV=KR=DK,进而求得OB的长.

【详解】

(1)∵∠CED是△BEC的外角,∴∠CED=∠EBC+∠BCA

∵∠ABC=∠ABD+∠EBC

又∵∠CED=∠ABC

∴∠ABD=∠ACB

∴弧AB=弧AD

(2)如下图,△AHD绕点A旋转至△ALE处,使得点D与点B重合

∵△ALB是△AHD旋转所得

∴∠ABL=∠ADB,AL=AH

设∠CAG=a,则∠CBG=a

∵BG⊥AC

∴∠BCA=90°-a,∴∠ADB=∠ABD=90°-a

∴在△BAD中,BAE+∠HAD=180-a-(90°-a)-(90°-a)=a

∴∠LAE=∠EAH=a

∵LA=AH,AE=AE

∴△ALE≌△AHE,∴LE=EH

∵HD=LB,222

EH BE DH

=+

∴△LBE为直角三角形

∴∠LBE=(90°-a)+(90°-a)=90°,解得:a=45°

∴∠CAG=45°

(3)如下图,延长QR交AB于点T,分别过点N、Q作BD的垂线,交于点V,I,取QU=AE,过点U作UK垂直BD

由(2)得∠BAD=90°

∴点O在BD上

设∠R=n,则∠SER=∠BEC=∠MEB=90°-n ∴∠AEN=2n

∵SQ⊥AC

∴∠TAS=∠AQS=∠DQR,AN=QD

∵QU=AE

∴△AEN≌△QUD

∴∠QUD=∠AEN=2n

∴UD=UR=NE,

∵△ANE的周长为20

∴QD+QR=20

在△DQR中,QD=7

∵∠ENR=∠UDK=∠R=n

∴△NVE≌△RKU

∴NV=KR=DK=

2 2

∴BN=5

∴22r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的证明,涉及到全等、旋转和勾股定理,解题关键是结合图形特点,适当构造全等三角形

8.如图,AB为⊙O的直径,CD⊥AB于点G,E是CD上一点,且BE=DE,延长EB至点P,连接CP,使PC=PE,延长BE与⊙O交于点F,连结BD,FD.

(1)连结BC,求证:△BCD≌△DFB;

(2)求证:PC是⊙O的切线;

(3)若tan F=2

3

,AG﹣BG

5

3

3

,求ED的值.

【答案】(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3)DE=133

9

【解析】

【分析】

(1)由BE=DE可知∠CDB=∠FBD,而∠BFD=∠DCB,BD是公共边,结论显然成立.(2)连接OC,只需证明OC⊥PC即可.根据三角形外角知识以及圆心角与圆周角关系可知∠PEC=2∠CDB=∠COB,由PC=PE可知∠PCE=∠PEC=∠COB,注意到AB⊥CD,于是

∠COB+∠OCG=90°=∠OCG+∠PEC=∠OCP,结论得证.

(3)由于∠BCD=∠F,于是tan∠BCD=tanF=2

3

=

BG

CG

,设BG=2x,则CG=3x.注意到AB是

直径,连接AC,则∠ACB是直角,由射影定理可知CG2=BG?AG,可得出AG的表达式(用

x表示),再根据AG-BG=53

求出x的值,从而CG、CB、BD、CD的长度可依次得出,

最后利用△DEB∽△DBC列出比例关系算出ED的值.【详解】

解:(1)证明:因为BE=DE,

所以∠FBD=∠CDB,

在△BCD和△DFB中:

∠BCD=∠DFB

∠CDB=∠FBD

BD=DB

所以△BCD≌△DFB(AAS).

(2)证明:连接OC.

因为∠PEC=∠EDB+∠EBD=2∠EDB,

∠COB=2∠EDB,

所以∠COB=∠PEC,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圆知识点归纳及练习含答案完整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圆知识点归纳及练习含 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圆 24.1.1圆 知识点一圆的定义 圆的定义:第一种: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形成的图形叫作圆。固定的端点O叫作圆心,线段OA叫作半径。第二种:圆心为O,半径为r的圆可以看成是所有到定点O的距离等于定长r的点的集合。 比较圆的两种定义可知:第一种定义是圆的形成进行描述的,第二种是运用集合的观点下的定义,但是都说明确定了定点与定长,也就确定了圆。 知识点二圆的相关概念 (1)弦: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经过圆心的弦叫作直径。 (2)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 (3)等圆:等够重合的两个圆叫做等圆。 (4)等弧: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弧叫做等弧。 弦是线段,弧是曲线,判断等弧首要的条件是在同圆或等圆中,只有在同圆或等圆中完全重合的弧才是等弧,而不是长度相等的弧。 24.1.2垂直于弦的直径 知识点一圆的对称性 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知识点二垂径定理 (1)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如图所示,直径为CD,AB是弦,且CD⊥AB, A B AM=BM 垂足为M AC=BC AD=BD D 垂径定理的推论: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如上图所示,直径CD与非直径弦AB相交于点M, CD⊥ABAM=BMAC=BC AD=BD 注意:因为圆的两条直径必须互相平分,所以垂径定理的推论中,被平分的弦必须不是直径,否则结论不成立。 24.1.3弧、弦、圆心角 知识点弦、弧、圆心角的关系(1)弦、弧、圆心角之间的关系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 (2)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的各组量也相等。 (3)注意不能忽略同圆或等圆这个前提条件,如果丢掉这个条件,即使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弧、弦也不一定相等,比如两个同心圆中,两个圆心角相同,但此时弧、弦不一定相等。

九年级数学旋转几何综合专题练习(解析版)

九年级数学旋转几何综合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三数学旋转易错题压轴题(难) 1.探究:如图①和②,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90°,点E、F分别在BC、CD 上,∠EAF=45°. (1)如图①,若∠B、∠ADC都是直角,把ABE △绕点A逆时针旋转90°至△ADG,使AB与AD重合,则能得EF=BE+DF,请写出推理过程; (2)如图②,若∠B、∠D都不是直角,则当∠B与∠D满足数量关系时,仍有 EF=BE+DF; (3)拓展:如图③,在ABC中,∠BAC=90°,AB=AC=22,点D、E均在边BC上,且∠DAE=45°.若BD=1,求DE的长. 【答案】(1)见解析;(2)∠B+∠D=180°;(3)5 3 【解析】 【分析】 (1)根据已知条件证明△EAF≌△GAF,进而得到EF=FG,即可得到答案; (2)先作辅助线,把△ABE绕A点旋转到△ADG,使AB和AD重合,根据(1),要使EF=BE+DF,需证明△EAF≌△GAF,因此需证明F、D、G在一条直线上,即 180 ADG ADF ∠+∠=?,即180 B D ∠+∠=?; (3)先作辅助线,把△AEC绕A点旋转到△AFB,使AB和AC重合,连接DF,根据已知条件证明△FAD≌△EAD,设DE=x,则DF=x,BF=CE=3﹣x,然后再Rt BDF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x的值,即DE的长. 【详解】 (1)解:如图, ∵把△ABE绕点A逆时针旋转90°至△ADG,使AB与AD重合, ∴AE=AG,∠BAE=∠DAG,BE=DG, ∵∠BAD=90°,∠EAF=45°,

∴∠BAE+∠DAF=45°, ∴∠DAG+∠DAF=45°, 即∠EAF=∠GAF=45°, 在△EAF和△GAF中 AF AF EAF GAF AE AG = ? ? ∠=∠ ? ?= ? ∴△EAF≌△GAF(SAS), ∴EF=GF, ∵BE=DG, ∴EF=GF=BE+DF; (2)解:∠B+∠D=180°, 理由是: 如图,把△ABE绕A点旋转到△ADG,使AB和AD重合,则AE=AG,∠B=∠ADG,∠BAE=∠DAG, ∵∠B+∠ADC=180°, ∴∠ADC+∠ADG=180°, ∴F、D、G在一条直线上, 和(1)类似,∠EAF=∠GAF=45°, 在△EAF和△GAF中 AF AF EAF GAF AE AG = ? ? ∠=∠ ? ?= ? ∴△EAF≌△GAF(SAS), ∴EF=GF, ∵BE=DG, ∴EF=GF=BE+DF; 故答案为:∠B+∠D=180°; (3)解:∵△ABC中,2BAC=90°, ∴∠ABC=∠C=45°,由勾股定理得:22 AB AC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圆

初中数学试卷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圆 章节测试 时间:40分钟 满分:120分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54分) 1. 如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母线长为6,则侧面积为( ) A. 4π B. 6π C. 12π D. 16π 2. 一个扇形的弧长是10πcm ,面积是60πcm 2,则此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 ) A. 300° B. 150° C. 120° D. 75° 3. 下列圆的内接正多边形中,一条边所对的圆心角最大的图形是( ) A. 正三角形 B. 正方形 C. 正五边形 D. 正六边形 4. 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D 是⊙O 上位于AB 异侧的两点.下列四个角中,一定与∠ACD 互余的角是( ) A. ∠ADC B. ∠ABD C. ∠BAC D. ∠BAD 5. 如图,在⊙O 中,AB 是直径,AC 是弦,连接OC ,若∠ACO =30°,则∠BOC 的度数是( ) A. 30° B. 45° C. 55° D. 60°

6.如图,CD为⊙O的直径,弦AB⊥CD,垂足为M,若AB=12, OM:MD=5:8,则⊙O的周长为() A. 26π B. 13π C. D. 7.如图,将半径为2,圆心角为120°的扇形OAB绕点A逆时针旋转60°,点O,B的 对应点分别为O′,B′,连接BB′,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B. 2- C. 2- D. 4- 8.如图,在半径为4的⊙O中,CD是直径,AB是弦,且CD⊥AB,垂足为点E,∠AOB=90°,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4π-4 B. 2π-4 C. 4π D. 2π

(完整)初三数学几何的动点问题专题练习及答案

动点问题专题训练 1、如图,已知ABC △中,10 AB AC ==厘米,8 BC=厘米,点D为AB的中点. (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 ①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 △与CQP △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②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 △与CQP △全等?(2)若点Q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 △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 △的哪条边上相遇? 2、直线 3 6 4 y x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动点P Q 、同时从O点出发,同时到达A点,运动停止.点 Q沿线段OA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P沿路线O→B→A运动.(1)直接写出A B 、两点的坐标; (2)设点Q的运动时间为t秒,OPQ △的面积为S,求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当 48 5 S=时,求出点P的坐标,并直接写出以点O P Q 、、为顶点的平行四 边形的第四个顶点M的坐标.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y=-2x-8分别与x轴,y轴相交于A,B两点,点P(0,k) 是y轴的负半轴上的一个动点,以P为圆心,3为半径作⊙P. (1)连结PA,若PA=PB,试判断⊙P与x轴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当k为何值时,以⊙P与直线l的两个交点和圆心P为顶点的三角形是正三角形? 4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是坐标原点,四边形ABCO是菱形,点A的坐标为(-3,4), 点C在x轴的正半轴上,直线AC交y轴于点M,AB边交y轴于点H. (1)求直线AC的解析式; (2)连接BM,如图2,动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BC方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向终点C匀速运动,设△PMB的面积为S(S≠0),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要求写出 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当 t为何值时,∠MPB与∠BCO互为余角,并求此时直线OP与直线AC 所夹锐角的正切值. A Q C D B P x A O Q P B y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练习题及答案

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圆锥,可以是椭圆 B、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相等 C、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圆柱体,截面可以是梯形 D、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长方体截面不能是正方形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球的截面一定是圆 B、组成长方体的各个面中不可能有正方形 C、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正方体,得到的都是正方形 D、圆锥的截面可能是圆 3、下列图形中,是棱锥展开图的是() A、 B、 C、 D、 4、下面图形不能围成一个长方体的是() A、 B、

C、 D、 5、下列图形是四棱柱的侧面展开图的是() A、 B、 C、 D、 6、下列图形中,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是() A、 B、 C、 D、 7、将选项中的四个正方体分别展开后,所得的平面展开图与如图不同的是()A、 B、

C、 D、 8、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这个正方体可能是() A、 B、 C、 D、 9、一个几何体的展开图如图所示,这个几何体是() A、棱柱 B、棱锥 C、圆锥 D、圆柱 10、在下面的图形中,不可能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是()A、 B、

C、 D、 11、下列图形中,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 A、 B、 C、 D、 12、下列四个图形中是如图展形图的立体图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3、一个棱锥有7个面,这是________棱锥. 14、如果一个棱柱共有15条棱,那么它的底面一定是________边形. 15、长方体是一个立体图形,它有________个面,________条棱,________个顶点. 16、六棱柱有________个顶点,________个面,________条棱. 17、如图是由________、长方体、圆柱三种几何体组成的物体.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圆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数学第二十四章圆测试题(A) 时间:45分钟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 .若O O所在平面内一点P到O O上的点的最大距离为10, A . 14 B . 6 C . 14 或6 D. 7 或3 2. 如图24—A —1 , O O的直径为10,圆心O到弦AB的距离 A . 4 B . 6 C . 7 I 3. 已知点O ABC的外心,若/ A=80 A . 40 4. 如图 A . 20° B . 80 24—A — 2, B . C. 160° △ ABC内接于O 最小距离为 OM的长为 4则此圆的半径为( 3,则弦AB 的长是 D . 8 ,则/ BOC的度数为( D. 120° 若/ A=40 °,则/ OBC的度数为( O 图24—A — 4 图24—A — 3 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圆直径的工具, 垂直,在测直径时,把O点靠在圆周上, A . 12个单位 B . 10个单位 6. 如图 A . 80° 7. 如图 PB于点 A . 5 24—A —4, AB为O O的直径,点 B. 50° C. 40 ° 24—A —5, P 为O O 外一点, 5 .如图24—A —3, 标有刻度的尺子OA、OB在O点钉在一起, 读得刻度OE=8个单位,OF=6个单位,则圆的直径为( D . 15个单位 ,则/ A等于() 并使它们保持 ) PA 、 C、D,若PA=5,则△ PCD的周长为( B . 7 C . 8 D . 10 C . 1个单位 C 在O O 上,若/ B=60 ° D . 30° PB分别切O O于A、B, ) CD切O O于点E,分别交PA、 &若粮仓顶部是圆锥形,且这个圆锥的底面直径为 毡,则这块油毡的面积是() 4m,母线长为3m,为防雨需在粮仓顶部铺上油 A . 6m2 C . 12m22 D . 12二 m 9.如图24—A —6,两个同心圆,大圆的弦AB 点P,且 CD=13 , PC=4,则两圆组成的圆环的面积是( A. 16 n B . 36 n 10 .已知在△ ABC中, 10 A . 3 11.如图 C、D E、 C. 52 n AB=AC=13 , 与小圆相切于点P,大圆的弦CD经过) D. 81 n BC=10,那么△ ABC的内切圆的半径为( 12 B . 5 24—A —7,两个半径都是4cm的圆外切于点C, 一只蚂蚁由点A开始依A、B、 F、C、G A的顺序沿着圆周上的8段长度相等的路径绕行,蚂蚁在这 C. 2 径上不断爬行,直到行走2006 n cm后才停下来, A . D 点 B . E 点 C . F 点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 .如图24—A —8,在O O中,弦AB等于O 则蚂蚁停的那一个点为( .G点 O的半径,0C丄AB交O O于点C,则 8段路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圆 几何综合(篇)(Word版 含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圆 几何综合(篇)(Word 版 含解析) 一、初三数学 圆易错题压轴题(难) 1.已知圆O 的半径长为2,点A 、B 、C 为圆O 上三点,弦BC=AO ,点D 为BC 的中点, (1)如图,连接AC 、OD ,设∠OAC=α,请用α表示∠AOD ; (2)如图,当点B 为AC 的中点时,求点A 、D 之间的距离: (3)如果AD 的延长线与圆O 交于点E ,以O 为圆心,AD 为半径的圆与以BC 为直径的圆相切,求弦AE 的长. 【答案】(1)1502AOD α∠=?-;(2)7AD =3) 331331 22 or 【解析】 【分析】 (1)连接OB 、OC ,可证△OBC 是等边三角形,根据垂径定理可得∠DOC 等于30°,OA=OC 可得∠ACO=∠CAO=α,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表示出∠AOD 的值. (2)连接OB 、OC ,可证△OBC 是等边三角形,根据垂径定理可得∠DOB 等于30°,因为点D 为BC 的中点,则∠AOB=∠BOC=60°,所以∠AOD 等于90°,根据OA=OB=2,在直角三角形中用三角函数及勾股定理即可求得OD 、AD 的长. (3)分两种情况讨论:两圆外切,两圆内切.先根据两圆相切时圆心距与两圆半径的关系,求出AD 的长,再过O 点作AE 的垂线,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 (1)如图1:连接OB 、OC. ∵BC=AO ∴OB=OC=BC ∴△OBC 是等边三角形 ∴∠BOC=60° ∵点D 是BC 的中点 ∴∠BOD=1 302 BOC ∠=? ∵OA=OC ∴OAC OCA ∠=∠=α ∴∠AOD=180°-α-α-30?=150°-2α

初中数学经典几何题及答案

4e d c 经典难题(一) 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 、E 是圆上的两点,CD ⊥AB ,EF ⊥AB ,EG ⊥CO . 求证:CD =GF .(初二) 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点,∠PAD =∠PDA =150. 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初二) 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A 1B 1C 1D 1都是正方形,A 2、B 2、C 2、D 2分别是AA 1、BB 1、 CC 1、DD 1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A 2B 2C 2D 2是正方形.(初二) 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 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 求证:∠DEN =∠F . A P C D B A F G C E B O D D 2 C 2 B 2 A 2 D 1 C 1 B 1 C B D A A 1 N F E C D

P C G F B Q A D E 经典难题(二) 1、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 为外心,且OM ⊥BC 于M . (1)求证:AH =2OM ; (2)若∠BAC =600,求证:AH =AO .(初二) 2、设MN 是圆O 外一直线,过O 作OA ⊥MN 于A ,自A 引圆的两条直线,交圆于B 、C 及D 、E ,直线EB 及CD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 3、如果上题把直线MN 由圆外平移至圆内,则由此可得以下命题: 设MN 是圆O 的弦,过MN 的中点A 任作两弦BC 、DE ,设CD 、EB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 4、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 CBFG ,点P 是EF 的中点. 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初二) 经典难题(三) 1、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AE =AC ,AE 与CD 相交于F . 求证:CE =CF .(初二) · A D H E M C B O · G A O D B E C Q P N M · O Q P B D E C N M · A A F D E

初一数学上册几何图形初步

N M F E D C B A 知识点一(几何图形初步) 【知识梳理】 一、填空题。 1.下列四个平面图形中,不能折叠成无盖的长方体盒子的是( ) (A ) (B ) (C ) (D ) 2.有一个正方体木块,它的六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6,图1是这个正方体从不同方向所观察到的数字情况,则数字1和5对面的数字是( ) A.4,3 B.3,2 C.3,4 D.5,1 3. 如图2,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12=∠∠,若140AOE =∠,则AOC ∠的度数为( ) A.40 B.60 C.80 D.100 4.已知点A B C ,,在同一直线上,若20cm AB =,30cm AC =,则BC 的长是( ) A.10cm B.50cm C.25cm D.10cm 或50cm 5.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沿着EF 折叠,点C 、D 分别落在M 、N 的位置, 且∠MFB= 1 2 ∠MFE.则∠MFB=( ) A.30° B.36° C.45° D.72° 6.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盒子的平面展开图可以是下列图形中的( ) A.只有图① B.图①、图② C.图②、图③ D.图①、图③

7.如图,∠AOB=180°,OD 、OE 分别是∠AOC 和∠BOC 的平分线,则与线段OD 垂直的射线是( ) A.OA B.OC C.OE D.OB 二、画图与说理 8.如图,已知点C 、点D 分别在AOB ∠的边上,请根据下列语句画出图形: (1)作AOB ∠的余角AOE ∠; (2)作射线DC 与OE 相交于点F ; (3)取OD 的中点M ,连接CM . 9.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OP 是∠BOC 的平分线,OE ⊥AB , OF ⊥CD. (1)图中除直角外,还有相等的角吗?请写出两对: ① ;② . (2)如果∠AOD =40°. ①那么根据 ,可得∠BOC = 度. ②因为OP 是∠BOC 的平分线,所以∠C OP=2 1 ∠ = 度. ③求∠BOF 的度数. O P F E D C B A (第9题图) O D C B A O B E C D A

九年级数学几何模型压轴题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九年级数学几何模型压轴题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一、初三数学旋转易错题压轴题(难) 1.探究:如图①和②,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90°,点E、F分别在BC、CD 上,∠EAF=45°. (1)如图①,若∠B、∠ADC都是直角,把ABE △绕点A逆时针旋转90°至△ADG,使AB与AD重合,则能得EF=BE+DF,请写出推理过程; (2)如图②,若∠B、∠D都不是直角,则当∠B与∠D满足数量关系时,仍有 EF=BE+DF; (3)拓展:如图③,在ABC中,∠BAC=90°,AB=AC=22,点D、E均在边BC上,且∠DAE=45°.若BD=1,求DE的长. 【答案】(1)见解析;(2)∠B+∠D=180°;(3)5 3 【解析】 【分析】 (1)根据已知条件证明△EAF≌△GAF,进而得到EF=FG,即可得到答案; (2)先作辅助线,把△ABE绕A点旋转到△ADG,使AB和AD重合,根据(1),要使EF=BE+DF,需证明△EAF≌△GAF,因此需证明F、D、G在一条直线上,即 180 ADG ADF ∠+∠=?,即180 B D ∠+∠=?; (3)先作辅助线,把△AEC绕A点旋转到△AFB,使AB和AC重合,连接DF,根据已知条件证明△FAD≌△EAD,设DE=x,则DF=x,BF=CE=3﹣x,然后再Rt BDF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x的值,即DE的长. 【详解】 (1)解:如图, ∵把△ABE绕点A逆时针旋转90°至△ADG,使AB与AD重合, ∴AE=AG,∠BAE=∠DAG,BE=DG, ∵∠BAD=90°,∠EAF=45°,

∴∠BAE+∠DAF=45°, ∴∠DAG+∠DAF=45°, 即∠EAF=∠GAF=45°, 在△EAF和△GAF中 AF AF EAF GAF AE AG = ? ? ∠=∠ ? ?= ? ∴△EAF≌△GAF(SAS), ∴EF=GF, ∵BE=DG, ∴EF=GF=BE+DF; (2)解:∠B+∠D=180°, 理由是: 如图,把△ABE绕A点旋转到△ADG,使AB和AD重合,则AE=AG,∠B=∠ADG,∠BAE=∠DAG, ∵∠B+∠ADC=180°, ∴∠ADC+∠ADG=180°, ∴F、D、G在一条直线上, 和(1)类似,∠EAF=∠GAF=45°, 在△EAF和△GAF中 AF AF EAF GAF AE AG = ? ? ∠=∠ ? ?= ? ∴△EAF≌△GAF(SAS), ∴EF=GF, ∵BE=DG, ∴EF=GF=BE+DF; 故答案为:∠B+∠D=180°; (3)解:∵△ABC中,2BAC=90°, ∴∠ABC=∠C=45°,由勾股定理得:22 AB AC +,

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整理

几何图形初步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知识点比较简单,都是基础,当看书应该就能理解。 二、知识要点 1、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比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 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比如:三角形、长方形、圆等 2、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4、棱柱及其有关概念: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相等,棱柱的上下两个底面是相同的多边形,直棱柱的侧面是长方形。棱柱的侧面有可能是长方形,也有可能是平行四边形。 5、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种

6、截一个正方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7、三视图,如: 、 物体的三视图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三、经验之谈 本节知识比较重要的是我们要对常见的立体图形有个概念性的认识,很多图形在小学就学习过,我们要巩固其相关求法。其次画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的时候要小心,多在脑子里形成空间想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圆》

《圆》 圆是常见的几何图形, 是平面几何中基本的图形之一,它具有独特的性质。本章是在学生在小学学过的圆的知识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圆的概念和性质,点与圆、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以及圆的弧长与面积的计算等问题。 本小节是圆这一章的第一节课,主要是研究圆的概念及其相关概念,本节内容是继续研究圆的性质的基础。教材一开始是让学生观察生活中有关圆的形象的物体,结合小学学过的有关圆的知识,通过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导入圆的定义的。圆的定义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描述性定义,一种是集合性定义。圆的描述性定义,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尝试表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画加深理解;圆的集合定义,应通过观察、体会画圆的过程,引导学生从圆和点两个方面去思考得出圆的集合定义。得出圆的定义后,接着介绍圆心、半径、弦、直径、弧、半圆、等圆、等弧等相关性质。教材中的例1是证明四点共圆,只要证明矩形的四个顶点到对角线的交点距离相等即可,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圆的集合定义的应用。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圆、弧、弦、圆心角、圆周角的概念; 2.了解等圆、等弧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从感受圆在生活中大量存在到圆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圆的不同定义方法,感受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探索圆的概念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对圆的两种定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 对圆的集合定义的理解。 多媒体课件、教具等。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1 观察下列图形,你能从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吗? 追问:你能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类似的实例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图形,感受圆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学习圆的相关概念打下基础,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探索新知,形成概念 问题2 观察下列画圆的过程,你能由此说出圆的形成过程吗?

2019 九年级数学 几何综合

如图,在△ABC 中,AC =BC ,∠ACB =90°,D 为AC 上一点(与点A ,C 不重合),连接BD ,过点A 作AE ⊥BD 的 延长线于E (1)①在图中作出△ABC 的外接圆⊙O ,并用文字描述 圆心O 的位置 ②连接OE ,求证:点E 在⊙O 上 (2)①延长线段BD 至点F ,使EF =AE ,连接CF ,根据题 意补全图形 ②用等式表示线段CF 与AB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2 丰台 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D ,E 分别是AC ,BC 边上的点,且AD = CE ,连接BD ,AE 相交于点F (1)∠BFE 的度数是 (2)如果2 1 =AC AD ,那么 =BF AF (3)如果n AC AD 1 =时,请用含n 的式子表示AF ,BF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A B C D E A D B F

已知在△ABC 中,AB =AC ,∠BAC =α,直线l 经过点A (不经过点B 或点C ),点C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为点D ,连接 BD ,CD (1)如图1 ①求证:点,,B C D 在以点A 为圆心,AB 为半径的圆上 ②直接写出∠BDC 的度数(用含α的式子表示)为___________ (2)如图2,当α=60°时,过点D 作BD 的垂线与直线l 交于点E ,求证:AE =BD (3)如图3,当α=90°时,记直线l 与CD 的交点为F ,连接BF .将直线l 绕点A 旋转,当线段BF 的长取得最大值时,直接写出tan FBC ∠的值 4 怀柔 在菱形ABCD 中,∠ADC=60°,BD 是一条对角线,点P 在边CD 上(与点C ,D 不重合),连接AP ,平移ADP ?,使点D 移动到点C ,得到BCQ ?,在BD 上取一点H ,使HQ=HD ,连接HQ ,AH ,PH (1) 依题意补全图1 (2)判断AH 与PH 的数量关系及∠AHP 的度数,并加以证明 (3)若141AHQ ∠=?,菱形ABCD 的边长为1,请写出求DP 长的思路(可以不写出计算结果.........) B B A B C D P A B C D

七年级数学上册几何知识总结讲解学习

七年级上册几何知识总结 一、知识清单 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1)、把 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几何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是 图形;如 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是 图形。如 ▲会画出同一个物体从不同方向(正面、上面、侧面)看得的平面图形(视图)[1]. ▲知道并会画出常见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 (2)、点、线、面、体组成几何图形,点是构成图形的 基本元素。点、线、面、体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联系: ▲ 知道由常见平面图形经过旋转所得的几何体的形状。 2、【直线、射线、线段】、 (1)直线公理: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 一条直线。简述)为: . ·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 时,就称两条直线相交, 这个公共点叫它们的 。 ·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2)、直线、射线、线段的记法【如下表示】 (3)、线段的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 类似的,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三条线段的点,叫线段的三等分点。把线段分成相等的n 条线段的点,叫线段的n 等分点。 (4)、线段公理: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简述为: 之间, 最短。 ·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定义:连接两点之间的 ,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会结合图形比较线段的大小;会画线段的“和”“差”图[2]。 ▲会根据几何作图语句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3],会用几何语句描述一个图形。 点 线 面点 体点 动 交 交 交 动 动

3、【角】的定义 (从构成上看)Ⅰ: 有 的两条 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从形成上看)Ⅱ: 由一条射线 而形成的图形叫做角。 (1)、角的表示方法[4] (1)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任意一个角; (2)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一个独立的角(在一顶点处只有一个角); (3)加弧线、标数字表示一个角 (在一个顶点处有两个以上角时,建议使用此法); (4)加弧线、标小写希腊字母表示一个角。 (2)、角的度量 ●1个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360° ●1°=60′=3600″ ●用一副三角尺能画的角都是15°的整数倍。 (3)、角的平分线 ——从一个角的 出发,把这个角分成 的两个角的 ,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的n 条线段的点,叫线段的n 等分点。 (4)、角的比较与运算 ●会结合图形比较角的大小[5] 。●进行角度的四则运算[6]。 (5)、互余、互补 (1)如果两个角的和为90o,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锐角α的余角是 (2)如果两个角的和为180o,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角α的补角是 。 (3)互余、互补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6)、用角度表示方向:一般以正北、正南为基准,用向东或向西旋转的角度表示方向,如图所示,OA 方向可表示为北偏西60o 。 二、冲刺练习 〖直线、射线、线段〗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直线AB 与直线BA 不是同一条直线( ) (2)用刻度尺量出直线AB 的长度 ( ) (3)直线没有端点,且可以用直线上任意两个字母来表示( ) 图形语言 60o

初三上学期数学圆试题一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 初三数学圆测试题一附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1所示AB 是⊙O 的弦,OC ⊥AB 于C ,若OA=2cm ,OC=1cm ,则AB 长为______. ? 图1 图2 图3 2.如图2所示,⊙O 的直径CD 过弦EF 中点G ,∠EOD=40°,则∠DCF=______. 3.如图3所示,点M ,N 分别是正八边形相邻两边AB ,BC 上的点,且AM=BN,则 ∠MON=_________________度. 4.如果半径分别为2和3的两个圆外切,那么这两个圆的圆心距是_______. 5.如图4所示,宽为2cm 的刻度尺在圆上移动,当刻度尺的一边与圆相切时,另一边与圆两个交点处的读数恰好为“2”和“8”(单位:cm )?则该圆的半径为______cm . 图4 图5 图6 6.如图5所示,⊙A 的圆心坐标为(0,4),若⊙A 的半径为3,则直线y=x 与⊙A?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7.如图6所示,O 是△ABC 的内心,∠BOC=100°,则∠A=______. 8.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5cm ,母线长为8cm ,则它的侧面积为________.(用含 的式子表示) 9.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40cm ,?母线长为90cm ,?则它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为_______. 10.矩形ABCD 中,AB=5,BC=12,如果分别以A ,C 为圆心的两圆相切,点D 在⊙C 内,点B 在⊙C 外,那么⊙A 的半径r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1.如图7所示,AB 是直径,点E 是半圆 AB 中点,弦CD ∥AB 且平分OE ,连AD ,∠BAD 度数为( ) A .45° B .30° C .15° D .10° 图7 图8 图9 12.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 .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 B .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C .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D .过弦的中点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13.半径分别为5和8的两个圆的圆心距为d ,若3

九年级数学旋转几何综合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九年级数学旋转几何综合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一、初三数学旋转易错题压轴题(难) 1.在Rt△ACB和Rt△AEF中,∠ACB=∠AEF=90°,若点P是BF的中点,连接PC,PE. (1) 如图1,若点E,F分别落在边AB,AC上,求证:PC=PE; (2) 如图2,把图1中的△AEF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当点E落在边CA的延长线上时,探索PC与P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 如图3,把图2中的△AEF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点F落在边AB上.其他条件不变,问题(2)中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请加以证明;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见解析;(2)PC=PE,理由见解析;(3)成立,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 (2)先判断△CBP≌△HPF,再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先判断△DAF≌△EAF,再判断△DAP≌△EAP,然后用比例式即可; 【详解】 解:(1)证明:如图: ∵∠ACB=∠AEF=90°, ∴△FCB和△BEF都为直角三角形. ∵点P是BF的中点, ∴CP=1 2BF,EP= 1 2 BF, ∴PC=PE. (2)PC=PE理由如下: 如图2,延长CP,EF交于点H,

∵∠ACB=∠AEF=90°, ∴EH//CB, ∴∠CBP=∠PFH,∠H=∠BCP, ∵点P是BF的中点, ∴PF=PB, ∴△CBP≌△HFP(AAS), ∴PC=PH, ∵∠AEF=90°, ∴在Rt△CEH中,EP=1 2 CH, ∴PC=PE. (3)(2)中的结论,仍然成立,即PC=PE,理由如下: 如图3,过点F作FD⊥AC于点D,过点P作PM⊥AC于点M,连接PD, ∵∠DAF=∠EAF,∠FDA=∠FEA=90°, 在△DAF和△EAF中, DAF, , , EAF FDA FEA AF AF ∠=∠ ? ? ∠=∠ ? ?= ? ∴△DAF≌△EAF(AAS), ∴AD=AE, 在△DAP≌△EAP中, , , , AD AE DAP EAP AP AP = ? ? ∠=∠ ? ?= ? ∴△DAP≌△EAP (SAS), ∴PD=PF, ∵FD⊥AC,BC⊥AC,PM⊥AC, ∴FD//BC//PM, ∴DM FP MC PB =,

九年级数学初中常见几何模型汇总(图片版)

初中常见几何模型汇总 全等变换 平移:平行等线段(平行四边形) 对称:角平分线或垂直或半角 旋转:相邻等线段绕公共顶点旋转 对称全等模型 说明:以角平分线为轴在角两边进行截长补短或者作边的垂线,形成对称全等。两边进行边或者角的等量代换,产生联系。垂直也可以做为轴进行对称全等。 对称半角模型 说明:上图依次是45°、30°、22.5°、15°及有一个角是30°直角三角形的对称(翻折),翻折成正方形或者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对称全等。 旋转全等模型 半角:有一个角含1/2角及相邻线段 自旋转:有一对相邻等线段,需要构造旋转全等 共旋转:有两对相邻等线段,直接寻找旋转全等 中点旋转:倍长中点相关线段转换成旋转全等问题 旋转半角模型 说明:旋转半角的特征是相邻等线段所成角含一个二分之一角,通过旋转将另外两个和为二分之一的角拼接在一起,成对称全等。 自旋转模型 构造方法: 遇60度旋60度,造等边三角形 遇90度旋90度,造等腰直角 遇等腰旋顶点,造旋转全等 遇中点旋180度,造中心对称 共旋转模型 说明:旋转中所成的全等三角形,第三边所成的角是一个经常考察的内容。通过“8”字模型可以证明。 模型变换 说明:模型变形主要是两个正多边形或者等腰三角形的夹角的变化,另外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与正方形的混用。 当遇到复杂图形找不到旋转全等时,先找两个正多边形或者等腰三角形的公共顶点,围绕公共顶点找到两组相邻等线段,分组组成三角形证全等。 中点旋转: 说明:两个正方形、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或者一个正方形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及两个图形顶点连线的中点,证明另外两个顶点与中点所成图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证明方法是倍长所要证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转化成要证明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和已知的等腰直角三

(完整)七年级数学上册几何图形初步测试题

(第7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题 《几何图形初步》 一.选择题 (共10小题 每题3分 共30分) 1.如图所示的棱柱有( ) A.4个面 B.6个面 C.12条棱 D.15条棱 2.在如下立体图形中,从正面看可以看到△的是( ) 3.如图,图中有( ) A.3条直线 B.3条射线 C.3条线段 D.以上都不对 4.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 A.如果PA=PB,那么P 是线段AB 的中点; B.作∠AOB 的平分线CD C.连接A 、B 两点得直线AB; D.反向延长射线OP(O 为端点) 5. 平面上有五个点,其中只有三点共线。经过这些点可以作直线的条数是( ) A .6条 B.8条 C.10条 D.12条 6.下列图形中,图中共有8个角的是 ( ) A . B. C. D. 7.把一张报纸的一角斜折过去,使A 点落在E 点处,BC 为折痕, BD 是∠EBM 的平分线,则∠CBD = ( ) A.85° B.80° C.75° D.90° 8.如图,AB=16 cm ,C 是AB 上一点,且AC=10 cm ,D 是AC 的中点,E 是BC 的中点,则线段DE 的长度为 ( ) A .6 cm B.8 cm 姓名: 学号: D C (3) A B C (2) D C (2D B C (2A D B (1)

(第15题) (第16题) C.10 cm D.12cm 9.如图,能用∠1,∠ACB,∠C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的是( ) 10. 下图中是正方体的展开图的共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共6个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11.正方体有______条棱,_____个顶点,个面. 12.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 个,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 13.如图,该图中不同的线段共有_______条. 14.讲台上放着一个圆锥和一个正方体(如图)请说明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1)从面看到的平面图形; (2)从面看到的平面图形; (3)从面看到的平面图形。 15.已知,如图,∠1=∠2,∠3=∠4,∠AOF=? = ∠90 2 1 AOB. (1)射线OD是∠AOC的__________;(2)∠AOC的补角是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是∠AOC的余角;(4)∠DOC的余角是____________; (5)∠COF的补角____________.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圆知识点总结 24.1 圆 定义:(1)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 (2)平面上一条线段,绕它的一端旋转360°,留下的轨迹叫圆。 圆心:(1)如定义(1)中,该定点为圆心 (2)如定义(2)中,绕的那一端的端点为圆心。 (3)圆任意两条对称轴的交点为圆心。 (4)垂直于圆内任意一条弦且两个端点在圆上的线段的二分点为圆心。

注: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圆的直径和半径都有无数条。圆是轴对称图形,每条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二分之一.d=2r或r=二分之d。 圆的半径或直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 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把它叫做圆周率,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无理数),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它的近似值,π≈3.14。

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圆的面积公式: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πr,用字母S表示。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二分之一。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心距也相等。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弧相等,那么他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心距也相等。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弦相等,那么他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心距也相等。 周长计算公式 1.、已知直径:C=πd 2、已知半径:C=2πr 3、已知周长:D=c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