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好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单元测试(答案解析)

《好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单元测试(答案解析)

《好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单元测试(答案解析)
《好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单元测试(答案解析)

《好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单元测试(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图中纵轴一格代表()箱。

A. 100

B. 20

C. 120

2.下面是某商场店庆打折时,四种电器的价格变化情况统计图,分析统计图,哪种商品降价最多?

A. 音响

B. 电视机

C. MP5

3.下面是某品牌冰箱在甲、乙两个商场的销量情况统计图,根据图片这个品牌的冰箱在甲、乙商场哪一天的总销量最大?

A. 星期三

B. 星期六

C. 星期天

4.六年级4个班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为了清楚地表示三月份各班做好事件数的多少,应制作()统计图。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5.一个饲养场养鸡400只,鸭200只,鹅120只。在制作条形统计图时,表示鹅的直条高6厘米,那么表示鸡的直条高()厘米。

A. 10

B. 20

C. 12

D. 15

6.花坛里三种花的种植面积情况统计图如下,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应该是()。

A. B. C. D.

7.如图表示各种颜色气球的数目:

红色、蓝色和白色的气球总共有()个.

A. 45

B. 46

C. 51

D. 69

8.如图是某校四年级学生体育成绩统计图.根据统计图,下面()的说法是错误的.

A. 一格表示60人

B. B等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一半

C. A等人数比C等人数少30人

9.在一个圆形花坛内种了三种花(如图所示),统计图( )能准确地表示各种花的占地面积。

A. B. C.

10.一个圆形花坛内种了三种花(如下图),用条形图表示各种花占地面积的关系应该是( )。

A. B. C. D.

11.右边条形图是从曙光中学800名学生中帮助四川地震失学儿童捐款金额的部分抽样调查数据,扇形图是该校各年级人数比例分布图.那么该校七年级同学捐款的总数大约为()

A. 870元

B. 4200元

C. 5010元

D. 250560元12.

下面是五一班同学喜欢吃的水果情况纵向条形统计图,将它转化成横向条形统计图,正确的是哪一个?

A.

B.

二、填空题

13.根据条形图中4个同学采集昆虫标本的个数回答问题.

①________采集的标本最多.

②王冬比李芳多采集________个.

③李芳比张军少采集了________个.

④4人一共采集了________个.

14.下图是超市里最近几天大米销售情况的统计图.(单位:千克)

①________天卖得最多。________天卖得最少。

②5天一共卖了________千克。

③平均每天卖了________千克。

15.下面是某小学课外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填空.

(I)参加________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________小组的男生人数最少.

(II)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中,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________%.

(III)参加课外兴趣小组的女生,平均每个小组有________人.

16.如图是王平六年级第一学期四次数学平时成绩和数学期末测试成绩统计图.请根据图填空:

(I)王平四次平时成绩的平均分是________分.

(II)数学学期成绩是这样算的:平时成绩的平均分×60%+期末测验成绩×40%.王平六年级第一学期的数学学期成绩是________分.

17.六(1)班举行了射击打靶比赛,此次比赛规定,每位同学射击两次,射到靶心得10分,射到圆环部分得2分(如图1),射不中不得分.王老师根据同学们的比赛成绩绘制了统计图.

(I)有________人参加这次比赛;

(II)全班平均每人得________分;

(III)两次都射中的有________人.

18.如图是小红、小军、小亮三个人单独打扫教室卫生所需时间统计图,请看图填空.

①小红、小军同时打扫教室卫生,________分钟可以完成.

②先由小红打扫3分钟,剩下的小亮打扫还需要________分钟完成.

19.(I)一张边长62.8厘米的正方形纸刚好卷成一个圆柱形纸筒.这个圆柱形纸筒的底面半径是________厘米,高是________厘米.

(II)如图显示了四个同学的数学比赛成绩.图中没有学生的名字,小王说:我不是最后一名;小强说:我的名次在小芳的前面;小芳说:我的名次在小王的前面,小张说:我的名次在小芳的后面,请问小芳的成绩是________分.

20.某校四年级一班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统计如图所示,其中,参加________小组的人数最多。

三、解答题

21.下图是2006年东风公司汽车销售情况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完成下列填空。

(1)这张统计图中每一格表示________台汽车。

(2)第________季度销售量最高,是________台;

(3)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

22.杏杏调查同学们喜欢喝的饮料,记录如下:(绿茶被遮住了)

(1)根据调查记录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最喜欢喝的饮料雪碧可乐绿茶橙汁

人数

(3)根据统计图进行分析:统计图每1格表示________人;最喜欢喝________的人数最

多;最喜欢喝________的人数最少,只有________人。

23.下面是四(2)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统计表(每人只选一种):水果种类苹果香蕉橘子梨

人数(人)312189

(2)根据上图回答问题。

①图中每一格代表________人。

②四(2)班一共有________名同学。

24.下面是二年级四个班参加数学竞赛的情况统计图。

(1)二年级共有________人参加数学竞赛。

(2)参加人数最多的班级比参加人数最少的班级多________人。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25.下面是蓝天小学四年级学生最喜欢的体育项目的统计情况.

蓝天小学四年级学生最喜欢的体育项目统计表

项目乒乓球跳绳丢沙包踢毽子跳皮筋

人数3024202526

(1)完成上面的条形统计图.

(2)喜欢________项目的人数最多,喜欢________项目的人数最少.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选择一个写在下面并解答.

26.中兴路小学的学生练习足球颠球,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四年级共145名男生一次性颠球情况如下图:

(1)根据条形统计图的数据,请你把条形统计图补完整。

(2)一次性颠球个数在21个及以上的人数共有________人。

(3)你觉得这个项目的达标个数应该规定________个比较合适,你的理由是________。【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 B

【解析】【解答】纵轴一格代表20,故选B。

【分析】纵轴0到100之间用曲线省略了,从100、120、140等数据可以看出一格代表20箱。

2.C

解析: C

【解析】音响降价780-650=130(元);电视机降价1052-960=92(元);复读机降价350-210=140(元);MP5降价850-700=150(元);所以降价最多的是MP5。

3.B

解析: B

【解析】将甲、乙两个商场每天的销售额相加,即得星期六的总销量最大。

4.A

解析: A

【解析】【解答】六年级4个班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为了清楚地表示三月份各班做好事件数的多少,应制作条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A。

【分析】条形统计图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

5.B

解析: B

【解析】【解答】设表示鸡的直条高为x厘米。

400:x=120:6

120x=400×6

x=20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等量关系“ 鸡的数量:鸡的直条的高度=鹅的数量:鹅的直条的高度”,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6.C

解析: C

【解析】【解答】花坛里三种花的种植面积情况统计图如下,,用条形统

计图表示应该是。

故答案为:C。

【分析】观察扇形统计图可知,黑色部分占种植面积的一半,灰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合起来占一半,灰色部分相当于白色部分3倍,据此选择合适的条形统计图。

7.A

解析:A

【解析】【解答】解:12+15+18=45(个)。

故答案为:A

【分析】一格表示2个,红色有12个,白色有15个,蓝色有18个,用加法计算总数。8.A

解析:A

【解析】【解答】解:从0到30可知一格表示30人,所以一格表示60人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竖轴上的单位确定每格表示的人数;根据长条对应的数据判断总人数,还能计算不同等级人数之间的关系。

9.C

解析: C

【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可知,统计图C能准确地表示各种花的占地面积.

故答案为:C.

【分析】观察扇形统计图可知,花坛中一共种了三种花,玫瑰和菊花的占地面积相等,百合的占地面积是玫瑰或菊花占地面积的2倍,据此选择合适的条形统计图即可.

10.D

解析: D

【解析】【解答】迎春花占总面积的50%,月季和菊花各占总面积的25%,故选择:D。【分析】根据扇形统计图可知:迎春花占总面积的50%,月季和菊花各占总面积的25%;那么在条形统计图上月季和菊花的高度就相同,而迎春花的高度就是它们的2倍,由此求解.

11.C

解析: C

【解析】【解答】解:800×36%=288(人);

4+8+10+16+12=50(人);

4÷50= ;

8÷50= ;

10÷50= ;

16÷50= ;

12÷50= ;

288× ×5,

=23.04×5,

=115.2(元);

288× ×10,

=46.8×10,

=468(元);

288× ×15,

=57.6×15,

=864(元);

288× ×20,

=92.16×20,

=1843.2(元);

288× ×25,

=69.12×25,

=1728(元);

115.2+468+864+1843.2+1728,

=583.2+864+1843.2+1728,

=1447.2+1843.2+1728,

=3290.2+1728,

=5018.2,

≈5010(元).

故答案选:C.

【分析】先由扇形统计图读出年级的七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再用总人数乘这个百分数求出七年级的总人数;

再由条形统计图捐5元,10元,15元,20元,25元的各有多少人,进而求出它们各占抽样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再用七年级的总人数乘这些分率,求出捐5元,10元,15元,20元,25元大约各有多少人,最后用人数乘它们对应捐的钱数然后再加起来即可.本题是根据给出的部分数量来推算全部的数量;关键是要根据统计图读数所需要的数量,特别是由这些数量来求部分人数求出部分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12.B

解析: B

【解析】A选项的图例男女生反了。

二、填空题

13.吴天;3;2;30【解析】【解答】①吴天采集的标本最多;②8-5=3(个)王冬比李芳多采集3个;③7-5=2(个)李芳比张军少采集了2个;

④8+5+7+10=30(个)故答案为:①吴天;②3;③2;

解析:吴天;3;2;30

【解析】【解答】①吴天采集的标本最多;

②8-5=3(个),王冬比李芳多采集3个;

③7-5=2(个),

李芳比张军少采集了2个;

④8+5+7+10=30(个)。

故答案为:①吴天;②3;③2;④30。

【分析】①哪个数大,哪个同学采集的就多;

②王冬采集的数量-李芳采集的数量= 王冬比李芳多采集数量;

③张军采集的数量-李芳采集的数量= 张军比李芳多采集数量;

④四个人采集的数量相加,就等于他们一共采集的数量。

14.周五;周一;290;58【解析】【解答】①周五卖得最多周一卖得最少②5天一共卖了40+50+70+50+80=290(千克)③平均每天卖了290÷5=58(千克)故答案为:周五周一29058【分析】

解析:周五;周一;290;58

【解析】【解答】

①周五卖得最多。周一卖得最少。

②5天一共卖了40+50+70+50+80=290(千克)。

③平均每天卖了290÷5=58(千克)。

故答案为:周五、周一、290、58

【分析】①先根据直条的高度找出5天分别卖的重量②5天分别卖的重量的和就是卖的总重量③总重量÷总天数=平均每天卖的重量

15.文艺;科技;333;26【解析】【解答】解:(I)从统计图中直接看出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科技小组的男生人数最少故答案为:文艺科技(II)女生人数18人男生人数27人则:(27﹣18)÷27≈0

解析:文艺;科技;33.3;26

【解析】【解答】解:(I)从统计图中直接看出,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科技小组的男生人数最少,

故答案为:文艺,科技.

(II)女生人数18人,男生人数27人,则:

(27﹣18)÷27≈0.333=33.3%,

答: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中,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33.3%,

故答案为:33.3.

(III)科技小组女生人数20人,数学小组女生人数18人,文艺小组女生人数39人,则:(20+18+39)÷3≈26(人),

答:参加课外兴趣小组的女生,平均每个小组有26人.

故答案为:26.

【分析】(I)统计图中最高的数量最多,最短的数量最少,在图中直接读出数据.(II)

数学小组的人数中,女生人数减去男生人数的差除以男生人数,(III)把各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加起来的和除以组数.先根据统计图读出数据,再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数量关系解答即可.

16.85;89【解析】【解答】解:(I)(75+90+75+100)÷4=340÷4=85(分);(II)85×60+95×40=51+38=89(分);故答案为:85;89【分析】(I)从条形统计图中

解析:85;89

【解析】【解答】解:(I)(75+90+75+100)÷4,

=340÷4,

=85(分);

(II)85×60%+95×40%,

=51+38,

=89(分);

故答案为:85;89.

【分析】(I)从条形统计图中知道,四次平时的成绩分别是75分、90分、75分、100分,由此把四次平时的成绩加起来再除以4,就是王平四次平时成绩的平均分;(II)从条形统计图中知道,期末测验成绩是95分,而(I)已经求出平时成绩的平均分,把平时成绩的平均分与期末测验成绩代入“平时成绩的平均分×60%+期末测验成绩×40%”,即可求出答案.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要求的问题,能够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再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与所给出的数量关系,即可求出答案.

17.40;925;23【解析】【解答】解:(I)2+5+7+10+11+5=40(人);(II)2×0+5×2+7×4+10×10+11×12+5×20=0+10+28+100+132+100=370(

解析:40;9.25;23

【解析】【解答】解:(I)2+5+7+10+11+5=40(人);

(II)2×0+5×2+7×4+10×10+11×12+5×20,

=0+10+28+100+132+100,

=370(分);

370÷40=9.25(分);

(III)得4分的有7人,得12分的有11人,得20分的有5人,一共有:

7+11+5=23(人);

故答案为:40,9.25,23.

【分析】由统计图可知:的0分的有2人,得2分的有5人,得4分的有7人,得10分的有10人,得12分的有11人,得20分的有5人;(1)各个分数人数和就是总人数;(2)求出分数和,再用分数和除以人数的和即可;(3)两次都射中可能会得到4分,12分或者20分,求出这些分数对应人数的和即可.解决本题关键是要看懂这两个图,找到需要的数据解决问题.

18.760;20【解析】【解答】解:①1÷(115+120)=1÷760=607(分钟);答:小红小军同时打扫教室卫生607分钟可以完成②1﹣115×3=1﹣15=45;

45÷125=20(分钟);答:

解析:;20

【解析】【解答】解:①1÷(),

=1÷ ,

= (分钟);

答:小红、小军同时打扫教室卫生分钟可以完成.

②1﹣ ×3,

=1﹣,

= ;

=20(分钟);

答:剩下的小亮打扫还需要20分钟完成.

故答案为:,20.

【分析】由统计图可知:小红打扫教室用的时间是15分钟,小军是20分钟,小亮是25分钟;

把打扫教室的工作量看成单位“1”,小红的工作效率就是,小军的工作效率是,小亮

的工作效率是;(1)先求出小红和小军的工作效率的和,再用总工作量除以工作效率的和就是合作需要的时间;(2)先求出小红3分钟打扫了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再求出剩下的工作量是多少,用剩下的工作量除以小亮的工作效率就是还需要的时间.解决本题先从统计图上读出数据,再由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求解.19.10;628;125【解析】【解答】解:(I)根据分析可知:这个圆柱形纸筒的底面周长就是正方形的边长那么:这个圆柱形纸筒的底面半径是:628÷2÷314=10(厘米);这个圆柱形纸筒的高也是正方形的

解析:10;62.8;125

【解析】【解答】解:(I)根据分析,可知:这个圆柱形纸筒的底面周长就是正方形的边长,那么:

这个圆柱形纸筒的底面半径是:62.8÷2÷3.14=10(厘米);

这个圆柱形纸筒的高也是正方形的边长,即高为62.8厘米.

(II)根据小王、小芳、小强说的话,可断定小芳一定是第二名,所以她的成绩是125分.故答案为:10,62.8,125.

【分析】(I)根据“用一张边长62.8厘米的正方形纸卷成一个圆柱形纸筒”,可知这个圆柱形纸筒的底面周长就是正方形的边长,这个圆柱形纸筒的高也是正方形的边长,再根据圆的周长公式求出这个圆柱形纸筒的底面半径即可;(II)根据“小王说:我不是最后一名”,可知小王可能是第一名、第二名或第三名,又根据“小芳说:我的名次在小王的前面和小强说:我的名次在小芳的前面”,可知小王一定是第三名,而小芳一定是第二名;进而观察统计表可知第二名的小芳的成绩是125分.解决第一题,要明确这个圆柱形纸筒的底面周长和高都是原来正方形的边长;解决第二题重点分析他们说的话,进而确定小芳的名次和成绩.

20.计算机【解析】【解答】从统计图中直接看出参加计算机小组的人数最多【分析】此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点的认识及运用统计图中长条最高的数量最多最短的数量最少

解析:计算机

【解析】【解答】从统计图中直接看出,参加计算机小组的人数最多。

【分析】此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点的认识及运用,统计图中长条最高的数量最多,最短的数量最少。

三、解答题

21.(1)50

(2)三;250

(3)第一季度销售量最低,是160台。

【解析】【分析】(1)0~50,说明统计图中每一格表示50台汽车;

(2)250最大,说明第三季度销售量最高;

(3)只要是从统计图得到的信息就可以,答案不唯一。

22.(1)

最喜欢喝的饮料雪碧可乐绿茶橙汁人数8989

(2)

(3)2

;可乐、橙汁

;雪碧、绿茶;8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了数据的收集整理与统计图表的应用,一个“正”字是五画,据此整理数据填表;

(2)观察统计图可知,纵轴每格代表2人,根据统计表的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即可;(3)根据统计图进行分析:统计图每1格表示2人;要求最喜欢喝哪种饮料的人最多,哪种最少,直接比较数据大小即可。

23.(1)

(2)3;42

【解析】【解答】(2)观察统计图可知,

①图中每一格代表3人。

②3+12+18+9=42(人),四(2)班一共有42名同学。

【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观察统计图可知,图中每格代表3人,据此将纵轴上的数补充完整,然后根据统计表的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

(2)①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图中每一格代表3人;

②要求四(2)班的总人数,将喜欢吃四种水果的人数相加,据此列式解答。

24.(1)22

(2)3

(3)解:问题:二班比一班参加数学竞赛的多几人?

7+5=2(人)

答:二班比一班参加数学竞赛的多2人。

【解析】【解答】解:(1)5+7+4+6=22(人)

(2)7-4=3(人)

故答案为:(1)22;(2)3。

【分析】(1)一班由5人,二班由7人,三班有4人,四班有6人,相加后求出二年级参加数学竞赛的总人数;

(2)用减法计算参加人数最多的班级比参加人数最少的班级多的人数;

(3)提出一个合理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即可。

25.(1)

(2)乒乓球;丢沙包

(3)解:喜欢乒乓球的比喜欢丢沙包的多多少人?

30﹣20=10(人)

答:喜欢乒乓球的比喜欢丢沙包的多10人.

【解析】【分析】(1)根据表中的数据作答即可;

(2)统计图中哪个项目的条形图最高,喜欢这个项目的人就最多;哪个项目的条形图最低,喜欢这个项目的人就最少;

(3)表中告诉了每种项目喜欢的人数,所以据此可以提谁比谁多多少,或谁比谁少多少的问题,例如:喜欢乒乓球的比喜欢丢沙包的多多少人?解答时,用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减去喜欢丢沙包的人数即可。

26.(1)解:如图所示:

(2)59

(3)11;能使大部分人都达标(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分析】(1)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纵轴每格代表10人,总人数-颠球10个及以下的人数-颠球11~20个的人数-颠球31个及以上的人数=颠球21~30的人数,据此计算并补充条形统计图;

(2)要求一次性颠球个数在21个及以上的人数共有几人,颠球21~30的人数+颠球31个及以上的人数=一次性颠球个数在21个及以上的总人数,据此列式解答;

(3)根据题意可知,我觉得这个项目的达标个数应该规定11个比较合适,这样大部分人都能达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