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5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相关因素分析

125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相关因素分析

125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相关因素分析
125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相关因素分析

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肌梗死后心绞痛(PIA)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P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及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心绞痛症状改善、检验指标及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6.3%,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83.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6%,53.8%(P<0.05)。治疗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水平降低明显,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的应用可有效控制PIA发作,并且显著改善心绞痛症状,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麝香保心丸;心肌梗死后心绞痛;临床观察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post-infarction angina,PIA)是指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24 h~1个月内发作的心绞痛[1],此病发病率较高,占全部急性心肌梗死的20%~60%。PIA往往是再梗死的先兆症状,需高度警惕,其临床治疗非常重要。麝香保心丸由于其促进血管新生、抑制炎症反应、稳定易损斑块及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2,3],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但在PIA应用中报道较少,本研究对54例PIA患者应用麝香保心丸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PIA患者106例,诊断符合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排除合并肝肾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及对照组(52例)。治疗组中男32例,女22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65.3±7.8)岁;对照组中男33例,女19例,年龄45~81岁,平均年龄(67.6±7.5)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研究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硝酸酯类、他汀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麝香保心丸每次2丸,3次/d,连用8周。患者入院24 h内检查CRP、FIB、D-D 水平及心电图,并常规检测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指标。治疗期间监测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消耗量,于第4周及第8周门诊随访心电图及CRP、FIB、D-D变化情况。 1. 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在心绞痛症状改善(包括发作频次、硝酸甘油用量等)、心电图改变及CRP、FIB、D-D水平。 1. 4 疗效评定标准疗效评定参照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现卫计委)制定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

2017心血管内科出科考试题及答案

一 . 单选题(共 100题,每题 1分) 1 . 不能用于判断急性心肌梗死后溶栓成功的临床指标为E A . 胸痛缓解 B . 心电图示ST段下降 C . 频发的室性期前收缩 D . CK、MB峰值前移 E . 窦性心动过速 2 .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是 B A . P-R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一个P波受阻不能下传到心室 B . 相邻P-R间距进行性延长,直至一个P波受阻不能下传到心室 C . P-R何期进行性延长,直至一个P波受阻不能下传到心室 D . P—R问期>秒;P波无受阻 E . P-R间期固定,P波间断受阻不能下传到心室 3 . 一患者于平卧时频发胸痛,且心率达110次/分,血压升高至/(160/96mmHg),并有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宜首选何药治疗 C A . 维拉帕米 B . 美托洛尔 C . 异山梨酯 D . 卡托普利 E . 地高辛 4 .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预防左室重构的药物为 A A . 卡托普利 B . 美托洛尔 C . 维拉帕米

D . 肼苯达嗪 E . 硝酸甘油 5 . 男,42岁。2年前出现左下肢行走10余分钟后胀痛。休息片刻缓解,再行走后疼痛又出现。无吸烟史,发病前半年左足部外伤已治愈。体格检查:左下肢皮色较苍白,左足背动脉未触及。最可能的诊断是 B A . 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 B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C . 雷诺病 D . 多发性大动脉炎 E . 结节性动脉周围炎 6 . 风心病患者因心衰而用地高辛,每日2次,共10天,同时并用氢氯噻嗪,出现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早搏,血钾31mmol/L,正确处理是E A . 继续服用地高辛 B . 停用地高辛,加用毛花苷丙 C . 停用地高辛,加用利多卡因 D . 停用地高辛,点钾盐,静注利多卡因 E . 停用地高辛,静点钾盐 7 . 下列哪一项是劳力型心绞痛典型的心电图改变 A A . 发作时某些导联ST段呈水平型或下垂型降低,可伴有T波低平或倒置 B . 发作时某些导联ST段呈上斜型降低 C . 发作时某些导联ST段呈抬高型升高,伴高尖T波 D . 某导联ST-T呈鱼钩型降低,伴T波倒置 E . 全部导联(除aVR导联外)ST段下移 8 . 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剂量是 B A . 40~80mg B . 75~100mg

ACCAHA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修订版

.~ ACC/AHA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2007年修订版) 1. 引言 1.1. 委员会的组成与资料审查 组成ACC/AHA实用指南工作组的目的,是为了就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做出建议。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美国的头号死亡原因。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和与之密切相关的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on-ST-elevation myocardialinfarction,NSTEMI)则是本病非常常见的形式。 本委员会成员通过计算机检索2002年以来的英文文献,并且辅以手工检索,复习和编辑了所有公开发表的报告。对某一问题特殊研究的具体情况,予以必要叙述,并且列表展示具体数据。本指南中提出的建议,主要是依据这些已经发表的资料。若资料是来自多中心大规模临床随机试验,则证据的权重序位列为最高(A)到最低(C)。对UA/NSTEMI患者某一诊断性操作或具体治疗或介入治疗适应证的最终建议,总结了资料和专家们的意见。有关建议分类和证据级别的制定原则与ACC/AHA的一贯方式相同,没有新的变化。 本指南编写委员会由著名专家组成,分别来自代表美国医师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ACP)的一般内科学领域,来自代表美国家庭医师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Family Physicians,AAFP)的家庭医学领域,来自代表美国急诊医师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Emergency Physicans,ACEP)的急诊医学领域,来自代表胸腔外科医师学会(Society of Thoracic Surgeons,STS)的胸腔外科领域,来自心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学会(Society for Cardiovascular Angiography和Interventions,SCAI)的心脏介入专家,一般和重症监护心脏病学领域,以及来自无创检查、心脏病预防医学、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tion,PCI)和心血管外科这些高度专业化领域的知名专家。无论是学术机构还是私人医疗机构,均有代表参加。该指南得到ACC和AHA任命的2名外部评阅者的评阅。 1.2. 本指南2002版发表以来的变化. 本编写委员会参考了2002年以来发表的资料,并根据大的临床试验结果对建议进行了修订。对上一版指南进行重新编写,力图反映这些进展。重点放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急性早期医疗评估,避免患者自我处理导致的延误,加快在急诊科进行诊断和分诊。已经涌现出新的影像检查(心脏磁共振成像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可 以作为某些患者的诊断手段。肌钙蛋白已经成为心脏坏死的主要生化标志物,可以再次证实NSTEMI,并且改变了其人口统计学和预后。目前B型脑钠肽(BNP)可以作为生化标志物的补充,可能有助于风险评估。临床试验的资料进一步支持在高危UA/NSTEMI患者(通过肌钙蛋白阳性或正式风险评分来确定)采用早期有创治疗策略。相反,这种治疗策略在低危女性不能受益并且可能有害,因此建议采用早期保守治疗策略。两种新的抗凝药物—磺达肝睽钠和比伐卢定已经经过临床试验的良好检验,并且建议应用于某些特殊情况作为替代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可供选择的药物。目前更加有力地支持应用噻吩并吡啶类药物(主要是氯吡格雷),包括选择大负荷剂量、早期(上游)应用和长期应用(尤其是置入药物洗脱支架之后)。如何最佳整合应用噻吩并吡啶类药物和静脉糖蛋白IIb/III受体拮抗剂,在UA/NSTEMI治疗的早期(包括心脏导管检查)提供最佳的抗血小板治疗,是一个热点问题并且仍然面临着挑战。本版指南融入了有关 UA/NSTEMI患者的PCI和二级预防的最新资料。有关特殊患者的详细讨论认识到对有多种特征的患者强调需要进行诊断与治疗的特殊考虑。还要强调治疗过程是患者结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这些进展还强调了理论与治疗上的重要不足,通过研究和临床应用,这些应当能够促进在 UA/NSTEMI方面的不断进步。.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分析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分析。方法择取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中,显效有32例,有效为7例,无效为1例,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中,显效有22例,有效为12例,无效为6例,有效率为85%;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比较可得,x2为4.832,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疗效十分确切,但其作用机制还没有完全阐明,尚需进一步研究。 标签:血府逐瘀汤;加减;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后的一个月内所出现的心绞痛称之为梗死后的心绞痛,即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范畴。发生梗死后的心绞痛,说明存在着残余的心肌缺血及高度狭窄冠状动脉和冠脉循环的贮备能力有明显的下降。发生这种心绞痛,通常为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结果。由于此类心绞痛的病情变化起伏较大,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对于AMI的近期和远期的预后都有影响[1]。本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40例梗死后的心绞痛患者,并与进行常规治疗的40例患者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AMI梗死后的心绞痛80例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将上述患者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在31至79岁间,平均年龄为(57.93±3.26)岁。对照组中,男21例,女9例;年龄在34至76岁间,平均年龄为(56.69±1.14)岁。上述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且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2] 参照《中医内科学》相关标准。中医辨证当属瘀阻气滞患者。其临床症状为头痛、胸痛,久治不愈,如针刺般疼痛,或是呃逆不止、失眠多梦,入暮潮热、急躁易怒、心悸怔仲、舌质暗红、弦紧或脉涩。 1.3 方法 上述患者在入院后同时进行心电图、血常规检查。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及阿司匹林肠溶片。研究组在常规的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血

心内科出科试题

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 心内科出科试题(2017.2) 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范围:xxxxx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请使用2B铅笔填涂 2.提前5分钟收答题卡 一、单5选1 (本大题共30小题,共30分。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 的一项) 1.下列哪项不是慢性永久性房颤的治疗原则:D A. 控制心室率 B. 减轻症状 C. 治疗 原发病 D. 恢复窦性心律 E. 防止动脉栓塞 2.男性患者,46岁,急性心肌梗死,伴四肢厥冷,出汗。检查:心率110次/分,血压 90/70mmHg,尿比重1.024,中心静脉压30mmH2O。首要治疗是 C A. 毛花苷 C B. 呋塞米 C. 硝普钠 D. 补充血容量 E. 地塞米松 3.下列哪些不符合肥厚型心肌病的特征 E A. 心室肥厚 B. 多源性早搏 C. 主动脉有狭窄后扩张 D. 室间隔增厚 E. 舒张期奔马律 4.急性心梗发生室颤时最重要的抢救措施是 D A. 静注利多卡因 B. 同步直流电复律 C. 高流量吸氧 D. 非同步电除颤 E. 静注尼可刹米 5.β受体阻滞剂适用 A A. 劳力性心绞痛 B. 急性心功能不全 C. 支气管哮喘 D. 心动过缓 E. 房室传导阻滞 6.治疗洋地黄中毒所致的室性心动过速,首选的处理措施是 C A. 体外同步电复律 B. 静注心律平 C. 静注利多卡 因 D. 静注胺碘酮 E. 静注β受体阻滞剂 7.病毒性心肌炎反复发作可能发展为下列哪种疾病 B A. 肥厚型心肌病 B. 扩张型心肌病 C. 缩窄型心包 炎 D. 限制型心肌病 E. 风湿性心脏病

09第九章 心绞痛与心肌梗死

第九章心绞痛与心肌梗死 第 1题: 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 A.年龄 B.脂质代谢异常 C.髙血压 D.糖尿病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ABCD项均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其中脂质代谢异常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TG)、LDL、VLDL增髙等均是危险因素。 第 2题: 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先决条件是 A.动脉内膜解剖性损伤 B.动脉内膜功能性损伤 C.血液黏稠度增加 D.血流动力学改变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根据血管内皮损伤反应学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是由于各种危险因素导致动脉内膜损伤后, 作出的炎症-纤维增生性反应的结果。动脉内膜受损分为功能紊乱和解剖损伤。其中功能紊乱起主要 作用,即在长期髙脂血症的情况下,增高的脂蛋白(主要是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对动脉内 膜造成的功能性损伤。 第 3题: 关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防治措施,错误的是 A.控制体重指数于20 ~24 B?每日脂肪摄人量不超过总热卡的40% C.每日胆固醇摄入量不超过200mg D.不宜作剧烈体育活动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控制膳食总热量,维持体重指数(BMI)在20 ~24的正常范围内。超 过正常标准体重者,应采用低脂(脂肪摄人量不超过总热量的30% )、低胆固醇(每日不超过200mg)膳 食。同时,应进行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但不宜勉强作剧烈活动。 第 4题: 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积极预防冠状动脉和脑动脉血栓栓塞,最常用的药物是 A.阿司匹林 B.氯吡格雷 C.辛伐他汀 D.吉非贝齐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积极预防冠状动脉和脑动脉血栓栓塞,应选用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的药 物,最常用者为阿司匹林,其他尚有氯吡格雷、阿昔单抗等。辛伐他汀和吉非贝齐为降脂药物。 第 5题: 下列哪项符合稳定型心绞痛的特点? A.多见于60岁以上的女性 B.硝酸甘油往往不能缓解症状 C.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内常有出血 D.活动时可诱发,停止活动后症状可缓解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心绞痛分稳定型心绞痛(即典型的劳力性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①稳定型心绞痛好发于40 岁以上的男性,冠状动脉内可见稳定的粥样硬化斑块,一般无继发性病理改变,如斑块内出血、斑块纤维帽 出现裂痕、表面有血小板聚集等。劳力负荷增加时可诱发心绞痛,一般停止活动后症状可消除(d对)。硝 酸甘油可使々2%的患者缓解症状。①“硝酸甘油往往不能缓解症状”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特点。 第 6题: 临床上作为估计心肌氧耗量的指标是 A.心率X脉压 B.心率X收缩压 C.心率X舒张压 D.心率X平均动脉压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心肌氧耗的多少主要由心肌张力、心肌收缩强度和心率决定,故常用“心率X收缩压” (即二重 乘积)作为估计心肌氧耗的指标。 第 7题: 心绞痛发作的典型部位是 a.胸骨中下1/3交界处 b.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波及心前区 c.心前区 d.胸骨中段伴左肩、左臂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心绞痛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前胸,界限不很清楚。胸痛常呈压榨痛、发闷或紧缩感,大多数患者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后几分钟内可 缓解。

心绞痛不能大意,极易发展成心梗!

麦络喜提醒:心绞痛不能大意,极易发展成心梗!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引起的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患有冠心病的中老年朋友由于心肌供血不好,心肌内积聚了过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等)不能被运走,这些产物可刺激心脏传入性交感神经,传入大脑产生痛觉,故心绞痛是心肌缺血所致的冠心病的症状。然而当冠状动脉较大的分支完全闭塞(血栓形成)时,这条血管供应的心肌因得不到血液营养而坏死,称为心梗,这是冠心病的最严重后果。 慎防心绞痛发展成心梗 因此,当出现心绞痛症状时,应积极采取治疗,否则很有可能发展成心梗,危及生命。在发展中国家,心肌梗死是最大的死亡原因之一。据调查,约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有前驱症状,认识心梗早期症状,早作防范才能减少致命打击。如出现下列症状,不能大意。 1.在近一个月内出现心绞痛,并且发作频繁或突然出现前胸剧痛 2.原有的稳定性心绞痛病人突然心绞痛加重,每日发作的次数增加,持续 时间延长,疼痛程度加重 3.心绞痛疼痛时伴有大汗、恶心、呕吐、心律失常、低血压状态等(梗塞 前状态) 4.近期常在睡眠中发生心绞痛,且发作时没有明显诱因 5.以往身体健康,突然出现憋闷,乏力、运动时心慌气短等,并且进行性 加重 6.中老年患者突然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并且 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者 在出现上述症状后,如果及时救治,可有效降低心梗发病的几率。我们也可以看出,不稳定性心绞痛很容易引发心肌梗死,除了迅速到医院就诊外,还应加强平日心梗的预防。 麦络喜,疏通血管,改善心绞痛,预防心肌梗塞 中医上说,脉络不通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根本原因,通络是治疗心脑血管病的重要方法。由于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吸烟等因素的影响,血管内皮出现损伤,受损的血管内皮会变得像受洪水侵蚀的河堤一样,表面坑坑洼洼,血管内皮细胞的连接也变得不再平整光滑连续。导致血液中升高的脂质、凝集的血小板附着在受损的血管壁上,逐渐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影响血流供应心脏、大脑,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麦络喜中的银杏成分可以促使脑动脉或末梢血管强壮,使硬化的血管恢复弹性,并且扩张变窄的血管,促使血管的直径正常。麦络喜中的天然VE可以抑制某些和血细胞聚合相关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辅助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辅助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1-10-14T09:19:30.0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1期供稿作者:郑子龙1 姜宏1 张振坤1 李海涛2 卢新1 [导读] 许多患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患病前多有反复心绞痛发作史,病程较长,病情较重,致使患者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 郑子龙1 姜宏1 张振坤1 李海涛2 卢新1 (1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 064000;2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 063000)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1-0270-02 【摘要】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辅助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疗效。方法将100例梗死后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给予心绞痛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5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早、午各一片,共2周。两组在治疗前后分别评定心绞痛分级及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总负荷。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分级以及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总负荷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可明显改善梗死后心绞痛症状。 【关键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梗死后心绞痛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指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30天内的心绞痛, 常由于梗死相关血管残余狭窄重或与梗死无关的其他血管亦存在严重狭窄所致;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病情极不稳定, 易发展为猝死或再次心肌梗死。当前各界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防治都予以高度重视。临床治疗它的药物主要有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抗凝/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调脂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以及一些中成药等[1]。我院自 2007年7月~2009年11月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辅助治疗梗死后心绞痛,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均为本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且经内科治疗后仍有心绞痛发作的住院患者共100例,无心功能不全及严重肝肾损害,无严重的躯体疾病或自杀倾向。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45~60岁。所有病例均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1]。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基础情况 1.2 药品与仪器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商品名黛力新,规格:每片含0.5mg氟哌噻吨和10mg美利曲辛,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60474,批号:1614,丹麦灵北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AT-10多功能心电图仪,瑞士席勒Schiller医用电子仪器设备公司产品。 Century 3000 12 导联动态心电分析系统,美国生物医学系统公司(BMS)产品。 1.3 治疗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组50例,所有病例入选后均进行Brawnwald心绞痛分级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测定心肌缺血总负荷。并即给予常规不稳定心绞痛药物治疗,包括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抗凝/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等。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早、午各一片,共2周。观察期满后再次进行Brawnwald心绞痛分级并测定心肌缺血总负荷。 Brawnwald心绞痛分级及评分按以下说明执行: 患者2个月内初发严重的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在2个月内明显加剧,每天发作3次以上,但无静息发作的心绞痛为Brawnwald 1级,评1分;患者在近一个月内出现一次或多次的静息心绞痛,但是在48小时之内没有静息性心绞痛的发作为Brawnwald 2级,评2分;患者在最近48小时内有一次或以上静息心绞痛发作为Brawnwald 3级,评3分。 1.4 统计学分析 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Brawnwald心绞痛分级、缺血总负荷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Brawnwald心绞痛分级、缺血总负荷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3 安全性和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2周后,均无需停药的转氨酶、心肌酶升高等不良反应。观察期间治疗组出现上腹不适1例,腹泻1例,均未影响继续治疗。

心肌梗死后出现心绞痛症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分析

心肌梗死后出现心绞痛症状采取有效措施 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上对心肌梗死后出现心绞痛症状患者采取的治疗措施效果。 方法:选择我科确诊为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病证的出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卡托普利片6.25mg+美托洛尔缓释片23.75mg治疗,对照组采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mg+卡托普利片6.25mg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饮食控制,运动锻炼,戒烟等教育,随访1年,随访期间每月进行一次相关化验检查,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心绞痛再发次数及程度均较对照组轻,其心电图改善状况及心功能恢复情况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 1.2方法。观察组采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卡托普利片6.25mg+美托洛尔缓释片23.75mg治疗,对照组采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mg+卡托普利片6.25mg常规治疗。药物常规口服1年,若出现出血、刺激性干咳、心率过慢等不良反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对患者在治疗中发作心绞痛的次数、持续时间、频率,以及伴有头晕、黑朦、心悸、气短等症状,进行观察、记录、分析。比较治疗前后心电图的ST-T

状况和心功能分级。 1.3疗效评定。评定按照我国关于冠心病的诊疗规定,以胸闷、胸痛症状明显好转,发作次数减少及持续时间缩短(大于75%),心电图缺血导联ST-T改善显著或基本恢复正常,心功能分级转为I级为显效;以胸闷、胸痛症状有所减轻,发作次数减少及持续时间缩短(50-75%),心电图有所改善,心功能分级为II级为有效;未达到上述状况者,均为无效。 1.4统计方法。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差异。 2结果 见表1,表2。 3讨论 2006年ACC会议上公布的COERAGE研究已经证实,PCI+优化药物治疗(OMT)与单纯OMT比较,PCI治疗心绞痛有效,但是其预防MI和减少死亡率的效果并不较药物治疗佳[3],因此,优化药物治疗在冠心病二级预防还是处于重要的位置。心梗后心绞痛可由多种因素诱发:①某种因素阻断闭塞血管与远距离血管床间的侧支循环。②“冠状动脉盗血”:某些血管扩张药如硝普钠、钙拮抗剂硝苯地平使并行的给两处心肌供血的其中一条正常冠状动脉分支扩张,而另

心绞痛和心梗的区别

稳定心绞痛和心梗的区别 稳定心绞痛心梗 概念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 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而 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 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冠脉闭塞,血流中断,使相应的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 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供求之间矛盾加深导致心绞 痛 血管腔狭窄或心肌供血不足 临床表现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 后可波及心前区,界限不很 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 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 颈、咽或下颌部。 ?相似 性质?压迫、发闷、紧缩、 烧灼感,但不尖锐 ?不象针刺或刀割样 痛,偶伴濒死感 ?发作时病人常不自觉 地停止原来的活动 相似但程度更剧烈 诱因 体力劳动 情绪激动 饱餐 寒冷 吸烟 心动过速 休克 不明显 持续时间疼痛出现后常逐渐加重, 3~5min内逐渐消失,可数天 或数周发作一次,亦可一天 内多次发作。 数小时或数天 缓解方式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 解。 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缓 解。

症状以发作性前胸压榨性胸痛?疼痛 ?全身症状 ?胃肠道症状 ?心律失常 ?低血压和休克 ?心力衰竭 体征面色苍白出冷汗心率增快 血压升高心尖部听诊有时出 现第四心音心浊音界正常或增加,心率增加或减慢,心律不齐,S1减弱S3 或S4有奔马律,部分由心包音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ST段压低》0.1M,有时出现 T波倒置?血液检查 ?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 ?ST 段抬高或压低T 倒置或增高 治疗发作时 休息 舌下含服0.3-0.6mg 缓解期治疗 ?硝酸酯制剂 ?β受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 ?抗血小板药物 ?调整血脂药物 ?中医中药治疗一般治疗 ?休息 ?吸氧 ?监测(生命体征出入 量) ?阿司匹林 解除疼痛 溶栓疗法 消除心律失常 控制休克 治疗心衰

心绞痛与心肌梗塞疼痛的区别!

心绞痛与心肌梗塞疼痛的区别! 心绞痛与心肌梗塞疼痛的区别! 摘要:心绞痛疼痛部位主要在身体位于胸骨的后部,男性身上比较常见,而心肌梗塞的疼痛的性质、部位和心绞痛类似,但它的发作频率每次都很短,前后差不多为20分钟左右。心绞痛与心肌梗塞疼痛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在以往的几篇心血管疾病的文章中,一直提到秋冬季节是诱发各种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请各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注意保暖等话题。其实重复说这些话题,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就想给各位一个能牢记的印象。现回到主题上,为什么说心绞痛与心肌梗塞在疼痛上有区别,随着我院专家的介绍,详情见如下内容:所谓心绞痛,就是冠状动脉供血缺乏,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与缺氧所导致的临床综合症。它的疼痛部位主要在身体位于胸骨的后部,临床上在男性身上比较常见,大部分病人的年龄平均都在45岁左右或以上,主要的诱因都来源于平时的工作和家庭两头的压力,有时在工作上难免会有点不爽的事情,致使心情变差,然后在每天的午餐和晚餐都是随意解决的,工作忙起来根本就不吃了,饱一顿,饿一顿的状态,再说如今秋冬季节,如在办公室里吹暖气很舒服,但出来后也没一段适应的过程,直接冲向室外

赶赴自家,导致一冷一热受寒,如果在阴雨天气更为严重。而心肌梗塞的疼痛的性质、部位和心绞痛类似,但它的发作频率每次都很短,前后差不多为20分钟左右,如是急性心肌梗塞的疼痛,就更加剧烈,多数人都受不了,因它会持续数小时之久,而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的发作症状来说,多数伴有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症状,且伴有发热的状态,此时服用硝酸甘油也不能缓解这些疼痛的症状;而心绞痛没有发热症状,也很少发生心律失常、休克和心力衰竭等不适症状。

心绞痛相关知识问题

MICROSOFT 心肌缺血引发的疼痛 angina Ms cao 2016/2/16 冠状动脉型心脏病练习题

参考资料:1.北京大学八年制医学教材 2.百度百科 1.心绞痛的定义 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2.诱发心绞痛的诱因是什么? 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疼痛发生于劳力或激动的当时而非劳累之后。 3.典型的心绞痛的部位: 胸骨上段或中段之后,也可以波及心前区,有手掌范围大小,甚至横贯前胸。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致咽颈部,下颌部,牙齿或后背部。 4.不典型的心绞痛疼痛的部位: 上腹部、但心绞痛发作的部位常固定 5.为什么有的人出现心绞痛只在同样的劳力或者早晨发生? 与晨间痛阈较低有关 6.心绞痛发作时持续的时间: 疼痛出现后持续加重,持续时间一般是3—5min ,停止活动或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使疼痛在几分钟内迅速缓解。心绞痛可数日或数周发作一次,亦可一日多次发作。 7.心绞痛发作时的体征: 患者一般无异常体征。心绞痛发作时常见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表情焦虑、皮肤发冷或者出汗,严重时也可出现低血压,有时可以出现第三或者第四心音奔马律。部分患者可有乳头肌缺血和功能失调引起的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暂时性心尖部收缩期杂音,第二心音可有逆分裂出现交替脉。 8.发现心肌缺血、诊断心绞痛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 心电图 9.心绞痛发作时静息心电图特点: 约半数患者在正常范围,有可能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改变或非特异性ST 段和T 波异常,有时出现房室或者束支传导阻滞,房性过早波动等心率失常。 10.心绞痛发作时的心电图临床特点: 绝大多数患者可出现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ST 段移位。心内膜下心肌容易缺血,故常见ST 段压低0.1mv 以上,发作缓解后恢复。有时出现T 波倒置,在平时有T 波倒置的患者,心肌缺血的情况下T 波可变为直立。 11.心绞痛患者发作后心电图表现在相应的导联T 波倒置,说明了什么问题: 冠状动脉病变严重 12.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特点; 相关导联ST 段抬高呈“单相曲线”,心绞痛缓解后,ST 段恢复正常。 13. m p 478063_1415783285317_4.j p g 请分析心电图特点 14.稳定型心绞痛特点; 指劳力型心绞痛发作的性质在1—3个月内无改变,即每日和每周疼痛发作的次数大致相同,诱发疼痛的劳力和情绪激动程度相同,每次发作疼痛的性质好部位无改变,疼痛时线相仿(3—5min ),用硝酸甘油缓解也能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疗效。 15.初发劳力型心绞痛的特点:

尼可地尔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疗效观察

尼可地尔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抗心绞痛基础上加美托洛尔及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组在标准抗心绞痛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联合比索洛尔,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缺血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效果较好,对心肌供血改善有一定療效。 标签:心绞痛;尼可地尔;比索洛尔;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2~30天内病发的心绞痛被称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是不稳定型心绞痛范畴[1]。我们在标准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观察尼可地尔联合比索洛尔及美托洛尔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AMI后心绞痛疗效[2],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64.61±5.30)岁;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63.51±6.36)岁。入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3]中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同时排除肾功能和肝功能障碍的患者、出血性疾病患者、对实验药物过敏或者有禁忌症的患者。两组梗死部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例数及急诊PCI例数、心功能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心绞痛标准治疗,包括吸氧、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对照组给予标准抗心绞痛基础上加美托洛尔及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组在标准抗心绞痛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联合比索洛尔。按照患者心功能情况及静息状态下心率控制在50~60次/ min,提高β受体阻滞剂用量。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4 d。 1.3 疗效判定标准 (1)心绞痛疗效,显效:治疗后心绞痛不发作或标准不发作,且疼痛消失;好转: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且疼痛缓解;无效: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疼痛无变化。

急性心肌梗塞与健康教育

急性心肌梗塞与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通过加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健康教育,促进患者配合治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让护士掌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有效途径。结果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方法,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结论健康教育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发生率。 1认识急性心梗 1.1冠心病概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1.2急性心肌梗死的概念:因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而导致心肌坏死 1.3病例1:患者于1.5小时前晨起跑步过程中突然出现胸痛,呈压迫样剧痛,以左胸部为著,伴周身冷汗及明显乏力,无发热、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无头晕、昏厥及抽搐等,经休息无缓解。为求进一步系统诊治,疾呼120来诊。急诊科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收入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未进饮食未睡眠,未排大小便,精神紧张。既往有高血压病数年,最高达210/100mmHg,间断自服降压0号等药物治疗,未系统监测血压 1.4病例2:发作性胸闷、胸痛24年,再发并持续不缓解90分钟。病人于24年前因“突发胸闷、胸痛12小时”来本院就诊,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住院治疗40天,病情好转后出院,之后一直未规律服药,病情相对稳定,一般活动可良好耐受。近2年来

出现活动或情绪激动时胸闷发作,程度不重,持续数分钟,经休息或含化“速效救心丸”可有效缓解,仍未在意及规律服药,90分钟前患者蹬车时胸痛再发,为胸骨后压榨样疼痛,伴胸闷、冷汗及周身乏力,无呼吸困难、放射痛、咳嗽、咳痰、咯血、头晕、晕厥及抽搐等伴随症状,自行含化“速效救心丸”十余粒无显效,因症状持续不缓解,疾呼120来院,急诊以“冠心病、急性心梗”收入我科,病人此次发病以来,未进饮食未睡眠,小便正常未解大便,精神紧张。患糖尿病史20余年,自服“二甲双胍”治疗,复查血糖水平偏高。 2认识健康教育 2.1健康教育的概念:是指在帮助对象人群或者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 2.2健康教育的核心:行为改变。 2.3健康教育的模式: 2.3.1知信行理论:是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的简称。了解有关健康知识,建立起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才有可能主动地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改变危害健康的行为方式。(KABPModel—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 2.3.2健康信念模式:是最常用于各种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一种模式。人们通过自身的实践,或是他人的实践经验,或是接受他人的劝告,而激发内在的动机,是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并获得预期的结果。这就是备受人们关注的“自我效能” 3健康教育的意义

心肌梗死与心绞痛的临床表现与护理

心肌梗死与心绞痛的临床表现与护理 一冠心病的定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或)动力性病使血管狭窄、阻塞和(或)痉挛,引起心肌氧供和氧需的平衡失调,导致心肌缺氧而造成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高脂血症 高血压 吸烟 糖尿病 年龄与性别 体重超重(BMI=Kg/m2) 体力活动少 心理社会因素 三冠心病的类型 心绞痛 心肌梗死 猝死 缺血性心肌病及心力衰竭 隐性或无症状性冠心病 心绞痛相关知识 一心绞痛症状的五个方面 ?诱因体力活动、吸烟、寒冷、精神紧张、饱餐 ?部位及放射胸骨中、上1/3交界处后,其次为心前区,可放射到下颌、左肩、左上肢内侧,直至左腕、无名指、小指。 ?性质是一种钝痛,为压迫、憋闷、堵塞、紧缩等不适感,重者可伴出汗、濒死感。 ?持续时间一般3~5分钟,超过30分钟者少见。 ?缓解方式停止活动、含服硝酸甘油 二心绞痛分型 劳力性心绞痛 初发劳力性心绞痛 稳定劳力性心绞痛 恶化劳力性心绞痛(休息心绞痛) 自发性心绞痛 发生死亡或心梗的的不良危险因素 ?老年及男性 ?心绞痛分级CCS ?休息心电图有心肌缺血改变 ?既往有心梗史者 ?心脏扩大 ?心室壁瘤

?心力衰竭 ?EF <45% ?心脏负荷试验提示大面积心肌缺血者 ?冠脉造影 急性心肌梗死定义 在冠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并发血管内腔血栓形成或完全闭塞性血管痉挛,造成血管腔持久性闭塞,血流中断,如该动脉与其它冠脉分支血管之间尚未立充分的侧支循环,即可导致该动脉所供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最终发生心肌坏死,即心肌梗死。 一先兆症状 ?突发的初发性心绞痛或出现较以往更为剧烈而频繁的心绞痛 ?含服硝酸甘油疗效差 ?伴出汗、恶心、呕吐、心律失常、低血压状态 二AMI诊断要点 ?持续性胸痛 ?心电图 ?心肌损伤标志物 肌红蛋白起病后1~4小时升高,6~7小时达高峰18~30小时内恢复正常 CK-MB 起病后4小时内升高,16~24小时达高峰,3~4天恢复正常 CTn-I 起病后后平均6.8小时增高,11小时达高峰,4~8天后仍可增高 三AMI并发症 ?心律失常 ?心源性休克 ?乳头肌功能不全和乳头肌断裂 ?室间隔穿孔 ?左室附壁血栓和体循环栓塞 四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 ?前降支LAD ——前壁间壁 ?回旋支LCX ——后壁下壁侧壁 ?右冠RA ——后壁下壁右室 五冠脉造影血管狭窄程度 ?<5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50~70% 临界病变 ?>70% 严重病变 六AMI心电图变化过程 ?缺血-----T波倒置 ?损伤-----ST段抬高 ?坏死-----异常Q波 七AMI护理 一、精神护理:解释安慰工作,卧床休息,谢绝过多探视陪伴,发病1-2天适当给予镇静剂。 二、严格卧床休息,减低心肌耗氧量,尽快建立侧肢循环,利于心肌修复。(1-2周)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的临床分析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9-03-14T14:54:54.66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9月18期作者:刘永谦 [导读] 导致血栓形成阻碍血液的流通,致使冠脉血管堵塞[1]。把本次研究利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以下为具体内容。 (双鸭山市安邦乡卫生院;黑龙江双鸭山155100) 【摘要】目的:探究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所有患者均为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患者,所有患者的病例选取时间均在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32例患者,为了强化对比效果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人,其中对照组所采用的是常规西医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TG、TC。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远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TG、TC也远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临床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8-0074-01 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是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一个月内所产生的心绞痛,其属于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发病机制为患者的冠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破裂,导致血栓形成阻碍血液的流通,致使冠脉血管堵塞[1]。把本次研究利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以下为具体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基础资料 研究对象的选择是要在保证所有患者的疾病一致基础上进行厄,本次研究研究的是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因此要选择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选择32例患者,并且将其进行平均分组,每组患者的人数均为16例,其中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的病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其中观察组的男女比例为9:7,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为78岁和32岁,中位年龄为(55.16±1.04)岁,对照组的男女比例为10:6,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为77岁和31岁,中位年龄为(55.12±1.01)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现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心电图、血常规检查,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所采用的是常规西医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其中血府逐瘀汤中所包含的中药主要有:当归12g、枳壳9g、桔梗10 g、桃仁15 g、甘草6 g、柴胡6 g、赤芍10g、红花15g、生地12g、川芎12g、牛膝10 g[2]。其中气虚患者加用黄芪12g、人参12 g、党参12g治疗,阳虚患者加用细辛3至5 g、附子10 g、桂枝10 g,胸痛严重的患者加用郁金10g、延胡索10g、丹参12g。痰液浑浊的患者加用半夏12g、瓜蒌10g;心悸失眠的患者加用酸枣仁6g、夜交藤10g。患者每日服用1剂,早晚各一次。 1.3 观察指标 在进行研究之前,相关学者要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所采用的不同治疗方式进行明确和了解,其中对照组所采用的是常规西医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TG、TC情况,并得出结论。 1.4 统计学分析 为了进行本次研究所涉及的数据进行研究计算,采用的工具是SPSS17.0软件,计量相关的资料所使用的工具为(均数±标准差),并且进行t检验,应用(%)表示计数,行X2检验,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比较 两组对比之下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的发生主要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延后发展,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发展下去会产生并发症,病情发展较快而且势头凶猛[3],一旦不注意就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另外该疾病的预后性也较差,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目前我国在治疗该疾病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