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期末复习(文言文)

期末复习(文言文)

期末复习(文言文)
期末复习(文言文)

文言文复习卷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憗憗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博。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这则寓言描写了老虎惧驴、识驴、戏驴、吃驴的全过程,表现了老虎的聪明。

2、文中哪些文句表现老虎不放弃、反复试探的精神和做法?

“然往来视之”、“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3、分别找出文中描写老虎心理活动及动作的词句,并说说它们对刻画老虎形象有什么作用?心理活动:以为神;以为且噬己也;觉无异能者;技止此耳。动作:蔽、窥、遁、视、出、荡倚冲冒、阚、断、尽。作用:细腻、逼真、传神的刻画了老虎的形象。

4、“黔驴技穷”的技穷是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

开始是“一鸣”而已,后来被老虎激怒,也只是“蹄之”,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5、如果你是驴子,你会想什么办法避免被老虎吃掉?

只要合理即可。如在老虎未弄清自己的本领之前,从气势上吓跑老虎等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等表现了狼的狡诈,“暴起”“劈”“毙”“转视”“断”等表现了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D )。

A盖以诱敌.恐前后受其敌. B其一犬坐.于前满坐.寂然C骨已尽.矣食之不能尽.其材 D恐.前后受其敌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3、解释下列加点的“其”是具体指代什么。

(1) 恐前后受其敌 (指狼) (2) 场主积薪其中 (指麦场)

(3) 屠乃奔倚其下 (指柴草堆) (4) 一狼洞其中 (指柴草堆)

(5)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指屠户) (6) 屠自后断其股 (指狼)

4、用“/ ”为下面这句话划出正确的朗读节奏。

其一 / 犬坐 / 于前。

5、文段中表现狼“黠”的本性的句子有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表现屠户警觉的句子是 :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6、读了这个故事,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心存幻想、妥协让步不能求得安然无恙,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要懂得借助外在条件,变被动为主动;

化整为零,一一击破。(答案合理即可)

古文两则

(一)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忽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天亮)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值)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二)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出不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猪被杀后,屠户在猪脚下割开皮吹气,便于去其皮毛)。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1、请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瞰.担上肉(看)

②遥望

..树上悬巨物(远看)

③逡巡近视

..(近看)

④仰首细审

..(观察)

⑤侧目

..莫敢过其门(斜着眼睛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爬到树上去捕鱼,狼就犯了这样的错,这真是可笑啊!

②屠急捉之,令出不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

屠户迅速抓住它的脚,使它出不去,却想不出可以杀死它的办法。

3、三则《狼》分别侧重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又共同表现了人的什么?

第一则着重表现狼的贪婪和可笑,第二则(课文)着重表现狼的欺诈伎俩,第三则着重表现狼的凶险性和爪牙的锐利,但最终却落得个被杀死的下场。三则都表现了人的智慧的胜利。

4、读了这三则《狼》后,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对于像狼那样的敌人,不应该有丝毫畏惧,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够战胜他们。

公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

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1、选文第一节哪一句交代了事件的起因?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2、选文第一节中交待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神?

几个动词是“闻”“起”“行”“至”。这一连串的动词反映了墨子焦急的心态和为了阻止楚宋之战不辞劳苦的精神。

3、墨子见到公输盘,就请他帮助自己去杀人,而且进一步说可以‘“献金”,其真正的意图是什么?

真正的意图在于步步激怒公输盘,逼使他说出“吾义固不杀人”一类的话来。因为墨子料到公输盘虽然在积极准备血腥的战争,但表面上必然会装出坚持正义的样子。公输盘果然中计。

4、联系全文思考,第一段为什么略写?

文章各部分的详略应随主题的需要而定。本文是表现墨子怎样以自己大智大勇的精神止楚攻来的。所以不能过多地渲染楚国的准备情况和墨子赴楚的详细经过,否则不仅会使行文显得雍肿,而且容易冲淡主题。

5、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只要标一处)

(1)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2) 宋无罪/而攻之

6、墨子“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的目的是阻止楚国攻打宋国(反对侵略战争、反对不义战争)体现了墨子的非攻主张。

7、“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墨子真的要请公输盘替他做这件事吗?请简答。

当然不是。其实墨子是先用激将法,诱使对方说出“吾义固不杀人”,然后指出对方行为与观点相违背,从而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中而无法争辩。(或墨子是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使公输盘理屈词穷)

8、用原文回答:

⑴墨子与公输盘一见面,就向他提出了怎样的请求?

答: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⑵墨子采取什么措施让公输盘答应他的请求?

答:请献十金

9、墨子抓住公输盘的哪句话进行批驳?从哪句话可以看出公输盘的虚伪性?

答:吾义固不杀人义不杀少而杀众

10、怎样理解墨子的五个“不可谓”中的“智”“仁”“忠”“强”“知类”?墨子用五个“不可谓”的目的是什么?

答:智:聪明;仁:对人亲善、友爱;忠:忠诚;强:坚强;知类:懂得事理。目的是步步深入地揭示公输盘的行为是不义的,使公输盘陷入矛盾之中。

11、子墨子诱使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之后,从“智”、仁、“忠”、强、“知类”五个方面,劝阻公输盘攻宋,体现了他的非攻的思想。

12、公输盘就是鲁班,子墨子就是墨子。请分别写出一个与这两个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1)与鲁班有关的成语:班门弄斧

(2)与墨子有关的成语:墨守成(陈)规

13、“公输盘服”一句中的“服”字有何作用?

“服”字表明了墨子的论说有理有力,使公输盘无话可说。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日:“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候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候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蔡桓公为什么多次拒绝扁鹊给他治病?

因为他讳疾忌医。

2、文中几个分号对指出蔡桓公的病情有什么作用?

说明蔡桓公的病情由轻到重,终于不可救药的发展过程。

3、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B)

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B.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C.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D.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4、选出和“寡人无疾”中“疾”的意愿相同的一项(B)

A.深恶痛疾B.积劳成疾C.大声疾呼D.手疾眼快

5、学了这则故事,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

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意近即可)

6、扁鹊先说“君之疾”,后说“君之病”,如果把这种用法看成是文言文中规律性的东西,那么古文中“疾”和“病”有什么区别?

“疾”是文中是指一般的小病,“病”则是指达到一定程度的疾病。

医扁鹊见秦武王

《战国策》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⑵:“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⑶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注释:⑴除:去掉,此处引申为医治。⑵石:石针,即砭,古人用以扎皮肉治病。⑶此:如此。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除之未必已也(已:治愈)

②将使耳不聪,目不明(聪:听觉灵敏)

③扁鹊怒而投其石(投:丢、扔 )

2.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①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

君王同聪明的人商量,又同不聪明的人一道来败坏

②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凭这一点就可以了解秦国的内政,如此下去,君王随时都有亡国的危险。

3.透过“君以告扁鹊”一句,你能看出秦武王有哪些性格特点?

缺谋少断,个人主断能力差,容易被别人所左右,愚蠢而又显得老实。

4.分析扁鹊的话语,想一想:扁鹊所认为的治国道理是什么?

要善于听取贤人的意见,要远离庸才。

5.请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B )

A、“武王示之病”的正确语序是:武王以病示之,翻译成现代汉语是:武王把他的病情告诉给了扁鹊。

B.扁鹊仅从武王治病的犹豫上就得出结论:“知秦国之政”、“君一举而亡国”,未免显得过于草率、武断。

C“扁鹊怒而投其石”中的“怒”字用得好,它写出了扁鹊的神情态度:不愿与庸人为伍。

D.左右大臣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但扁鹊却能“怒而投其石”,这是因为他有高深的医疗水平。这一点能启发我们:艺高人胆大。

(提示:管窥而知全豹,扁鹊从武王对小事的处理态度、方法及过程中了解到武王的性格特点,从而推知秦国的内政,应该说很有道理。)

(七)天时不如地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能体现《天时不如地利》一文论点的句子是(B)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根据课文,“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是指仁政

5.第一段概括起来的观点是人和是战争中最关键的因素,如果扩展开来,它的内容实际上包含了文章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句话。

6.本文的论证层次十分清楚,全文围绕中心分别从天时不如地利和地利不如人和两个方面逐层论证。从内容上看,其层次之间在意思上存在着递进关系。

7.文中的“君子”即为得道者

8.从文中可以看出孟子的思想。

9.文章论证天时不如地利时,指出城小易攻的句子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表明攻势之大的短语是环而攻之(用原文回答)。

10.第三段中“故曰”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过渡。

11.第三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

增强语言气势,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

12.就本文表述的范围来看,“地利”包含了哪些内容?。

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

13.本文针对什么问题提出什么观点?

针对战争胜负的原因,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点。

14.“兵革非不坚利也”中“坚”是相对“革”而言;“利”是指“兵”而言。(以上两空从“兵”、“革”中选择)

15.仿照“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正反对举的形式,用现代汉语写一个句子。

(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第1段举了六个人的事例,从论证方法的角度看,这属于_举例论证__。这些人的共同

点是什么?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都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2、第2段主要阐述要成就大业,必先经受一番苦难磨炼的道理,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炼的

句子是:____苦其心志 __,在行动上受到磨炼的句子是:__行拂乱其所为___ 。

3、在3段中,从__个人____推论到治国,提出了什么论断?(用原文回答)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必先苦其心志……曾益其所不能。

4.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围绕既有积极上进的主观因素,又有良好的客观条件(顺境)更能促使人成才的观点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小古文100篇(打印版))

小学生小古文100篇

低段30篇言物篇 第1篇放风筝 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我后行。 第2篇芦花 水滨多芦荻。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第3篇乡村 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第4篇菊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第5篇雪人 大雪之后,庭中积雪数寸,群儿偕来,堆雪作人形。目张、口开,肢体臃肿,跌坐如僧。有顷,日出雪融。雪人亦消瘦,渐化为水矣。 第6篇雨 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第7篇日月星 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第8篇日时 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夜半为子,日中为午。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第9篇雨雪霜露 天热则下雨。天寒则下雪。热天夜有露。寒天夜有霜。雪为雨所变;霜为露所成。雨雪霜露,随天之寒热而异也。 第10篇猫捕鱼 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第11篇猫斗 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第12篇幼学琼林五岳五湖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之谓五岳;饶之鄱阳,湘之青草,巴之洞庭,润之丹阳,苏之太湖,此之谓五湖。 第13篇不倒翁 不倒翁,状似老人。头大。身短。须长。发秃。耳、目、口、鼻皆全。上轻下重。以手推之,随倒随起。 第14篇湖 四面陆地,水潴其中。小者曰池,大者曰湖。湖水深阔,巨舟可以往来。水中产鱼虾,多菱藕,而灌田尤便。故湖滨之田,收获恒丰。 智慧篇第15篇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第16篇王戎七岁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

常见文言文多义词

常见文言多义词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备: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长:chánɡg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ɡ,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ɡ,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成语:惩前毖后)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小学生小古文诵读100篇(直接整理编辑版)

小学生小古文诵读100篇 上册 第一组乡村即景 1、放风筝 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我后行。 2、乡村 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3、芦花 水滨多芦荻。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4、荷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5、菊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第二组天的魔术 6、雨 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7、雪 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夜半,北风起,大雪飞。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8、日月星 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9、日时 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夜半为子,日中为午。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第三组别样的争和辩 10、猫捕鱼 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11、猫斗 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12、龟兔竞走 龟与兔竞走, 兔行速,中道而眠, 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 13、五官争功 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我谈古今是非,而何能居上我?” 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 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上我?” 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若无眉,成何面目?” 第四组读书要得法 14、读书 飞禽走兽, 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其异者,能为人言.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人不读书,则于禽兽何异?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整理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整理 具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②具答之 3.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a动词:齐备、准备好b副词:通“俱”,全、都) 绝 1.以为妙 ②群响毕绝 ③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a动词:完全没有b动词:断绝c形容词:陡峭的、无路走的d形容词:独特、独一无二) 君 ①问君能有几多愁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死后名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a代词:妻子对丈夫的尊称b代词:古代对主人、对上司的尊称c代词:彼此相称,或自指d代词:古代各级据有土地的统治者的通称,后指君主制国家元首) 空 1.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②莫等闲,白了少年头(a副词:白白地b动词:消失,消散,没有了) 乐

此乐何极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a形容词:快乐b作动词用c使用用法,“感到……快乐”、“以……为快乐”) 疠 呼嘘毒疠 ②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a名词:瘟疫、疫气b名词:恶疮) 临 ①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渐近临之 ③把酒临风(a动词:面对、面临b介词:靠近、从高处往下看) 虏 ①壮志饥餐胡虏肉 ②虏太子申以归(a动词:俘获b名词:俘虏) 旅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a动词:外出(的)、在外作客(的)b作名词用:指外出旅行的人) 履 ①直堕其履圯下

②父曰:“履我!” 因长跪履之 良业为取履 下取履(a名词:鞋子b动词:替……穿鞋) 妙 ①众妙毕绝 ②以为妙绝(a形容词:奇妙b名词:妙处) 名 ①不能名其一处也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③命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④此“双龙”之名所由起(a名词:名字、名称b动词:说出c动词:命名d名词:名声) 命 ①其命使各有所主 ②太医以王命聚之(a名词:命令、指示b名词:命运c动词:派遣) 能 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小学生必备小古文100篇

小学生小古文100课 上册 第一组乡村即景 1、放风筝 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我后行。 2、乡村 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3、芦花 水滨多芦荻。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4、荷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5、菊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第二组天的魔术 6、雨 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7、雪 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夜半,北风起,大雪飞。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8、日月星 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9、日时 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夜半为子,日中为午。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第三组别样的争和辩 10、猫捕鱼 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11、猫斗 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12、龟兔竞走 龟与兔竞走, 兔行速,中道而眠, 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 13、五官争功 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我谈古今是非,而何能居上我?” 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 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上我?” 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若无眉,成何面目?” 第四组读书要得法 14、读书 飞禽走兽, 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其异者,能为人言.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人不读书 ,则于禽兽何异? 15、读书有三到 读书须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有不到者乎?

(完整word版)小学生小古文100课上册

小学生小古文100课上册 第一组乡村即景 1、放风筝 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我后行。 2、乡村 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3、芦花 水滨多芦荻。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4、荷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5、菊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第二组天的魔术 6、雨 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7、雪 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夜半,北风起,大雪飞。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8、日月星 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9、日时 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夜半为子,日中为午。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第三组别样的争和辩 10、猫捕鱼 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11、猫斗 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12、龟兔竞走 龟与兔竞走, 兔行速,中道而眠, 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 13、五官争功 口与鼻争高下。口曰:“我谈古今是非,而何能居上我?”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上我?”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若无眉,成何面目?” 第四组读书要得法 14、读书 飞禽走兽, 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其异者,能为人言.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人不读书,则于禽兽何异? 15、读书有三到 读书须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有不到者乎? 16、读书需有疑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7、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白笑其拙。老妪曰:“功到自然成耳。”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第五组智慧少年 18、称象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 不能称。操之幼子名冲,告操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复称他物, 则象重可知矣。” 19、道边李苦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20、破瓮救友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归纳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归 纳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文言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陈太丘与友期行》 (1)尊君在不(“不”同“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2)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4)止有剩骨;止露尻尾;止增笑耳(“止”通“只”,只、仅)二、古今异义 三、一词多义 顾: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看到) 知:人不知而不愠(动词,了解);温故而知新(动词,得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动词,知道) 其:择其善者而从之(代词,指他);仁在其中矣(这、那;指的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恐前后受其敌(代词,它,这里指狼); 止:一狼得骨止(停止);止增笑耳(同“只”,只、仅) 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盖以诱敌(敌人) 意:意暇甚(神情、态度);意将隧入以攻以后也(打算) 前:恐前后受其敌(前面);狼不敢前(上前) 之:学而时习之.(代词,学到的东西);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的);又数刀

毙之(代词,它,指狼);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复投之(代词,它,指狼) 以:投以骨(“以骨投之”,把);以刀劈狼首(用) 四、词类活用 (1)友人惭(形容词用作动词,感到惭愧) (2)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3)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4)传不习乎(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5)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的知识,新的理解与感悟),(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用作动词,喜欢,爱好)(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趣)(7)饭疏食饮水(名词用作动词,吃饭) (8)恐前后受其敌(名词用为动词,攻击,胁迫) (9)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犬一样) (10)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打洞) (11)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从柴草堆中打洞) (12)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五、文言句式 (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省略句、判断句)(2)白雪纷纷何所似(倒装句,宾语前置,应为“所似何”)(3)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省略句,省略主语)(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省略句,“其不善者而改之”前省略了“择”) (5)投以骨(倒装句兼省略句,应为“以骨投之”)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

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句中的意义往往不同,阅读时应根据不同的语境确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现将初中文言文中常见的多义词整理如下。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锐不可当”)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 度:1、duó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1小古文100篇

第一组乡村即景 1、放风筝 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我后行。 2、乡村 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3、芦花 水滨多芦荻。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4、荷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5、菊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第二组天的魔术 6、雨 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7、雪 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夜半,北风起,大雪飞。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8、日月星 日月星 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9、日时 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夜半为子,日中为午。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第三组别样的争和辩 10、猫捕鱼 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11、猫斗

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12、龟兔竞走 龟与兔竞走, 兔行速,中道而眠, 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 13、五官争功 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我谈古今是非,而何能居上我?” 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 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上我?” 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若无眉,成何面目?” 第四组读书要得法 14、读书 飞禽走兽, 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其异者,能为人言.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人不读书 ,则于禽兽何异? 15、读书有三到 读书须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有不到者乎? 16、读书需有疑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7、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白笑其拙。老妪曰:“功到自然成耳。”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第五组智慧少年 18、称象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 不能称。操之幼子名冲,告操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复称他物, 则象重可知矣。” 19、道边李苦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文言文必考一词多义词

十、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词语总汇 安(1)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2)衣食所安(养) 卑(1)非天质之卑(低下) (2)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备(1)前人之述备矣。(周全、详尽)(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具备)比(1)其两膝相比者(靠近,挨着)(2)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 (等到) 鄙(1)肉食者鄙(鄙陋、目光短浅)(2)先帝不以臣卑鄙(出身鄙野)兵(1)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武器)(2)上使外将兵(军队) 薄(1)不宜妄自菲薄(轻视) (2)薄暮冥冥(迫近) 策(1)策之不以其道(驱使) (2)执策而临之(鞭子,马鞭)(3)策勋十二传(记录) 诚(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实在, 的确) (2)帝感其诚(诚心) (3)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项燕(果真) 称(1)称其气之小大(相称,适合) (2)不以千里称也(著称) (3)流辈皆称其贤(称赞) 辞(1)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辞)(2)未尝稍降辞色(语言) 驰(1)愿驰千里足(骑) (2)公将驰之(驱车(追赶)到)(4)计将安出(产生)着)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2)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3)伐无道,诛暴秦(正道,封建 社会认为好的政治局面)(4)得道者多助(仁政) (5)不足为外人道也(说,告诉)得(1)既出得其船(寻到,找到)(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领会,体会)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 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看到)(5)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取得,这 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6)二者不能得兼(能够) (7)余因得遍观群书(得以,能够)度(1)不教胡马度阴山(度过)(2)度已失期(揣测,估计) 端(1)东坡右手执卷端正(端头)(2)不能指其一端(项目) (3)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端 正) 等(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同样)(2)公等遇雨(诸位,表多数) 方(1)方七百里(见方) (2)方以长(长方形) (3)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当…… 时候) 发(1)野芳发而幽香(开) (2)一时齐发(发出) (3)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迹) (4)发闾左谪(征发)

人教版文言文一词多义

人教版文言文一词多义 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2.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备: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5.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 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 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 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 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 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15.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 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 19.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 24.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 度若飞) 25.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恶:1、怎么(恶能无纪)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019年文言文专题复习——多义词.doc

文言文专题复习——多义词(136 个)13、诚:①诚心(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A③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 1、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安能辨我是雄雌《木14、乘:①坐车,驾车(公与之乘《陈涉世家》) 兰诗》)② sh èng 辆(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 ②安生,养身(衣食所安《曹刿论战》)15、驰:①骑(愿驰千里足《木兰诗》) ③安全,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②驱车(追赶)(公将驰之《曹刿论战》) ④哪里(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奔走,引申为效劳(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B16、弛:①放松,放心(则弛然而卧《捕蛇者说》) 2、卑:①低下(非天质之卑《送东阳马生序》)②放下(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 ②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17、从:①听从,服从(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3、悲:①悲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跟随(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隶而从者《小石潭记》 ②哀怜,同情(余悲之《捕蛇者说》)③ zòng 堂房亲属(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4、备:①详尽,完备。(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18、次:①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②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③准备。(有奇字素无备者《活板》)《陈涉世家》 / 次北固山下) 5、比:①及,等到(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D ②靠近,挨着(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天涯若比邻《送19、当:①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杜少府之任蜀川》)②将要。(今当远离《出师表》) ③比较,比起(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③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6、鄙:①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④值,正在。(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②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20、道:①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③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②道义。(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7、毕:①用尽,竭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③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②完成,完毕(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活板》)④学说(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③全部(群响毕绝《口技》)⑤说,谈论。(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8、病:①疾病,重病。(王子猷、子敬俱病笃《人琴俱亡》)21、得:①能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②困苦不堪(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也《捕蛇者说》)②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鱼我所欲也》) ③辱(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③施行(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9、薄:①迫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④同“德” ,感激恩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②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22、等:①等同,一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③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②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陈涉世家》) C23、敌:①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10、才:①刚刚(此印者才毕《活板》)②敌人(盖以诱敌《狼》) ②只,仅仅(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24、毒:①毒气(呼嘘毒疠《捕蛇者说》) ③能力,才能(才美不外见《马说》)②毒害(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11、策:①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③怨恨(又安敢毒耶?《捕蛇者说》) ②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25、度:① dúo 估计、推测(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③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②度过、越过(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12、称:①称作,号称(袒右,称大楚《陈涉世家》)26、端:①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核舟记》) ②称赞(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②端正(其人视端容寂《核舟记》) F 27、发:①征发(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 )②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表达(征于色,发于声。同上) ④打开(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赵普》 ⑤开放(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 ⑥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⑦ f à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⑧启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⑨出发(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三峡》) 28、法:①方法,办法(其法:用胶泥刻字《活板》) )②法律,法令(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 ③有法度,掌握法度(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 29、方:①区域,地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②方圆(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方七百里《 移山》) ③正,正在(方出神《幼时记趣》 /方为秋田之害《以虫治虫 ④将要(今方来,吾欲辱之《晏子使楚》) 30、分:① f ē n分开,分裂(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②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③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④ f èn,职责,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31、奉:①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②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32、夫:① f ú,那(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② f 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 ③丈夫(夫齁声起《口技》) ④成年男子的通称,人(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33、扶:①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②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34、拂:①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轻轻擦过(以手拂之《活板》) ③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5、复:①再,又(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 ②恢复(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36、赋:①赋税(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②征收,敛取(岁赋其二《捕蛇者说》) ③一种文体(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G 37、苟:①如果(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

小学生小古文诵读100篇

小学生小古文诵读100篇 第一组乡村即景 1、放风筝 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我后行。 2、乡村 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3、芦花 水滨多芦荻。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4、荷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5、菊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第二组天的魔术 6、雨 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7、雪 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夜半,北风起,大雪飞。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8、日月星

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9、日时 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夜半为子,日中为午。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第三组别样的争和辩 10、猫捕鱼 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11、猫斗 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12、龟兔竞走 龟与兔竞走, 兔行速,中道而眠, 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 13、五官争功 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我谈古今是非,而何能居上我?” 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 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上我?” 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若无眉,成何面目?” 第四组读书要得法

经典小古文100篇(上)

小学生经典古文诵读篇目 1、曹冲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zhì)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xián)莫能出其理。冲曰:“置(zh ì)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zhì),称物以载(zài)之,则校(jiào)可知矣(yǐ)。”太祖悦,即施(shī)行焉(yān)。 【注释】:①智意:聪明才智②致:送给③群下:部下,下属④咸:都、全部⑤校:考察,衡量⑥太祖悦,即施行焉:太祖(曹操)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作了。 【译文】:曹冲五六岁的时候,聪明才智所达到的程度,像成人一样。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太祖想知道这象的重量,问过属下,都没有提出有效的办法。曹冲说:“把象赶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用其他东西代替大象,然后称一下这些东西就知道大象的重量了。”太祖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作了。 2、望梅止渴 魏武行役(yì),失汲(jí)道,军皆(jiē)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ráo)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

前源。 【注释】:役:打仗②失:丧失,失掉,没③汲:水源④军:喻指全军⑤乃:就⑥饶:富足,多⑦饶子:果实结得多⑧闻:听说⑨乘:利用⑩及:到了⑴源:水源 【译文】:魏武帝(曹操)行军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们都渴得厉害,于是他传令道:“前边有一片梅子林,结了很多果子,酸甜可以解渴。”士兵听说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利用这个办法部队赶到前方,找到了水源。【寓意】: 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3、翠鸟移巢 翠鸟①先高作巢以避患②,及生子③,爱之,恐坠④,稍下⑤作巢。子长羽毛,复⑥益⑦爱之,又更下巢⑧,而人遂⑨得而取之⑩矣。 ——冯梦龙《古今谭概》 【注释】:①翠鸟:即翡翠鸟,雄的叫翡,雌的叫翠,经常栖息在水边的树洞内,捕食昆虫、小鱼。②避患:避免灾祸。③及生子:等到生了小鸟。④坠:落,掉下。⑤稍下:稍微低一点。⑥复:又。⑦益:更加。⑧又更下巢:又把窝做到更低的地方。下巢:把窝做低⑨遂:于是。⑩之:指小鸟。 【译文】:翠鸟先是把巢筑得高高的用来避免祸患。等到它生了小鸟,特别喜爱它,惟恐它从树上掉下来,就把巢做得稍稍低了一些。等小鸟长出了羽毛,翠鸟更加喜爱它了,又把巢做得更低了一些,于是人们就把它们捉住了。

最新版小学生小古文100篇译文(整理版)

1、放风筝 译文:我们在草地上一起放风筝,你走在前面,我跟在后边! 2、乡村 译文:在乡下的农村,都是用茅草搭盖的房屋和用竹子围城的篱笆。这个村子建在小河边,小河边栽有几棵杨柳树,中间也穿插了桃树和李子树。在树木简有一对燕子,身形矫捷,忽高忽低的飞来飞去?? 3、芦花 译文:水的旁边生长着许多芦荻,秋天的时候开花,一片白色,秋 风吹来,花像雪一样飞舞着。 4、荷 译文:池塘种着荷花,夏天有的开白花,有的开红花。荷叶的茎挺 立在水中。荷叶的形状圆圆的。荷花的横卧在泥土中,它的茎就是我们 叫的“藕”。藕有节,藕的内部有很多孔,把藕掰断会看到藕丝。 5、菊 注释:①溢( yì):原义是水漫出来,这里是流出、散发出的意思。 ②其:它的。③或:有的。④惟:只有。⑤赭 zhě:红褐色 译文:在菊花盛开的时候,清香四处散发。它的花瓣,有的像细丝,有的像鸟雀的爪子。它的颜色,有黄、有白、有褐、有红,种类繁多。 菊花的特性,能经受寒冷,寒霜降落以后,许多花凋谢了,只有菊花在 盛开。 6、雨 译文:今天的天气阴了下来,大雾渐渐的变浓了,雨如丝线般细。 晚上,雨不下了,风儿吹走了乌云,月亮又绽放了光芒。 7、雪 译文:这个冬日非常寒冷,山上的树叶全都落了。天上布满了乌云,阴沉沉的笼罩住了天空。天上飞着成百上千的乌鸦,还没有天黑就回到栖 息的树林。半夜的时候,刮起了北风,大雪纷纷扬扬的下了起来。第二天 的早晨起来后,登上楼台向远处眺望,远处的树林和房屋,白茫茫的一片,就仿佛银装素裹的世界,真是好看极了!

8、日月星 译文: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晚上又有星星。太阳、月亮、星 星三个里面,太阳最亮,月亮其次,星星最弱 9、日时 译文:一天包括夜晚和白天,共分为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 亥这十二个时辰。夏天白天长而夜晚短,冬天白天短而夜晚长。半夜十 二点为子时,中午十二点为午时,午时之前的白天为上午,午时之后的 白天是下午。 10、猫捕鱼 注释:①伏:趴,脸向下,体前屈。②坠:落 译文:水缸中有金鱼,一只猫趴在缸上面看,想要捕捉金鱼吃,不 小心掉入水缸中,赶快跳起来,全身都湿了。 11、猫斗 译文:有黄猫白猫两只猫在屋顶上打架,两只猫都发出呼呼的叫喊, 四只眼睛相对怒视,两猫对打不相上下,过了很长时间,白猫稍微有些退缩,黄猫奋力打白猫,白猫打不过躲进了屋里,不敢再出来。 12、龟兔竞走 译文:乌龟跟兔子赛跑,兔子跑得很快,却在中途睡觉,乌龟跑得 慢,却总是不停地走,等到兔子醒来,乌龟早就到了终点了。 13、五官争功 注释:(1)居:呆在;(2)唯:只有;(3)乃:还;(4)尔:你;(5)观:仔细看;(6)当:担当;(7)居:处在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 8)虽:虽然。( 9)谓:对某人说。 译文:嘴巴和鼻子争上下。嘴巴说:“我谈古论今,你有什么能耐 待在我上面?”鼻子说:“所有的饮料食物没有我就不能分辨。”眼睛 对鼻子说:“我近可以分辨毫毛尖端(那么细微的事物),远可以观察 到天边,只有我当排名最先。”又对眉毛说:“你有什么功劳待在我上面?”眉毛说:“我虽然没有实际用途,但是如果没有眉毛,那成什么 面目了啊?”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终极修订版

需掌握的文言实词(共136个,按拼音排序)【安】 1.安能辨我是雄雌?怎么 2.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 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 4.君谓计将安出?怎么 5.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怎么 6.多歧路,今安在?哪里 7.子曰“汝安知鱼乐”哪里 8.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安逸 9.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 10.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卑】 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被】 1.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穿 2.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本】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本来 2.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 3.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本来 4.庄子曰:“请循其本”根源 【比】 1.曹操比与袁绍相比 2.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相比 3.其两膝相比者靠近 4.比至陈等到 【鄙】 1.先帝不以臣卑鄙见识短浅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目光短浅 【毕】 1.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全、都 2.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全、都 3.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完毕 4.吾与汝毕力平险用尽 【别】 1.士别三日分别 2.与世无别区别 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告别 4.驱之别院另外 【兵】 1.兵革非不坚利也兵器 2.上使外将兵士兵 【病】 未果,寻病终. 得病 【策】 1.执策而临之鞭子 2.策之不以其道鞭打 3.策勋十二转记录 【曾】 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加强否定语气 2.曾不吝情去留加强否定语气 3.计其长曾不盈寸加强否定语气 4.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尝】(书中该词都解释为曾经) 1.未尝识书具曾经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曾经 【长】 1.惟长堤一痕与“短”相对 2.舟首尾长八分有奇长度 3.北山愚公长息曰长久 4.而或长烟一空大片 5.幼有所长成长 6.以君为长者敦厚 7.宋无长木多余的 【朝】 1.朝服衣冠早晨 2.山间之朝暮也早晨 3.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4.皆朝于齐朝拜 【诚】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确实 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 3.帝感其诚诚心 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如果 【出】 1.卷石底以出露出 2.奋袖出臂露出 3.水落而石出者露出 4.不复出焉出去 5.皆出酒食拿出 6.君谓计将安出产生 7.不敢出一言以复发出 8.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使出 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国外 10.方出神脱离 【初】 1.初极狭起初 2.初,权谓吕蒙曰当初 3.每至晴初霜旦刚 4.令初下刚刚 【辞】 1.未尝稍降辞色言辞 2.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脱 3.旦辞爷娘去告辞 【从】 便舍船,从口入自 问所从来自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自 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跟从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跟从 战则请从跟从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跟从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听从 从民欲也顺从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向 当余之从师也跟...学习 择其善者而从之学习 从流漂荡顺、随 鲦鱼出游从容不急迫 溯洄从之追寻 【达】 1.达于汉阴到达 2.乡书何处达传达 3.不求闻达于诸侯显达 4.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