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课《春》导学案MicrosoftWord文档

11课《春》导学案MicrosoftWord文档

11课《春》导学案MicrosoftWord文档
11课《春》导学案MicrosoftWord文档

温馨寄语:全力以赴,激情参与,享受成长的快乐

【学习目标】

1、 借助工具书,会读会写会用“朗润、酝酿”等词的音、形、义。

2、 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划分文章结构。

3、 能说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歌颂和赞美之情,从而热爱生活,热爱自然。 【学习重点】

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学习难点】 能说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歌颂和赞美之情,从而热爱生活,热爱自然

【知识链接】 利用班班通、 《课时达标》了解作者朱自清及其代表作品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 初读课本 51-53 页课文,注意在每段段前标出序号,用红笔画出读不准或不认识的生字 词,结合工具书

解决,并识记 54 页读一读写一写的生字词。

2、 再读课文,思考:

1) 你能按照盼春、绘春、赞春的提示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吗

?请在书上标出起止段落。

2) 请找出文中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用铅笔圈出。

3) 作者具体描写了哪几种景物,用红笔圈出。

4)你能给这些景物命一个诗意的小标题吗?如 ----------- 图

二、合作学习

1) 从文中找出描写春天景物特点的句子,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其特点,标注在课本上。

2) 综合自主学习 2 及合作学习 1 完成下列图表 ( )盼春 ------------- ( ) 绘春 -------------- ( )赞春

结构特点:

3、完成表格后,想一想盼春、绘春、赞春这三个部分,按什么样的思路写的?

三、拓展延伸

1、 散文阅读既要抓结构特点,还要抓“文眼” ,即文中的“点睛”之笔,文章的主旨。 《春》 的文眼是什么?

2、 积累有关描写春的成语、诗句各两个。

四、课堂小结

(从内容,自己获得的能力两方面总结) 五、课堂检测

《课时达标》 32 页

六、课后反思

课题:第三单元

第11课《春》 第二课时 编写人:车海娜

审核组长: 孙晓玉 审核领导:张向阳 使用人:

温馨寄语:快乐课堂我做主 【学习目标】 1、 找出文章中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品读、说出其表达作用;找出描写景物特 征的动词,说出其编写人: 课题:第三单元 第 11 课《春》 第一课时

审核组长:

审核领导: 使用人:

准确和巧妙之处。

2、会用作者抓住能表现春天的景物的主要特征、有层次地描绘景物的写法写作文。

【学习重点】

找出文章中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品读、说出其表达作用;找出描写景物特

征的动词,说出其准确和巧妙之处。

【学习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能表现春天的景物的主要特征、有层次地描绘景物的写法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课

1、默写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生字词。

2、(口头提问,学生抢答)在作者笔下,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主要特征分别是什么?

二、自主学习

1、读课文第2---6段,找出描写景物特征的动词,用红笔圈住,并结合句子分析其好处。提示:动词的准确运用是为了更好地突出景物的特征。

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长)出来。

2、读课文2---6段、8---10段。找出文中运用比喻、拟人修辞的句子,标注在书上,并分析其作用。答题思路:某句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的特点。

三、合作学习

1、讨论、交流自主学习情况。

2、自主读课文第3----6段,思考:

1)作者是如何描绘春草的?(注意从物、人两方面入手)

2)作者是如何全方位描绘春花的?(可以从观察顺序、虚实方面入手)

3)作者是从哪些感觉角度描绘春风的?

4)作者是如何描绘春雨的?(注意远近结合、动静结合)

四、拓展延伸

归纳整理写景抒情散文写景方法

五、课堂小结

(从内容,自己获得的能力两方面总结)

六、当堂检测

《课时达标》33页七、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导学案

11、蝙蝠和雷达: 学习目标12个生字和相关词语①认识课文中的7个生字,正确书写②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③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学习重点: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学法提示:、课前充分自读课文,不懂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达 1 到正确流利,能正确的识写生字生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把握课文内容,与同桌或小组合作学习,理解飞 2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图文对照,自己组织语言,说清蝙蝠探路的秘密和雷达工作的原理,或者3课上向同学介绍在课下搜集的有关仿生学的图文资料,培养语言表述能力。学习准备:学生在课下搜集有关仿生学的图文资料,准备在课上与同学交流。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3至5遍,我能独立的完成下列任务:、通过正确的读课文 1 ①、瞧,本课的生字我都会写了。 i) (māǐn ruì)i zhu) (bǔō) (fēé) (wén zi) (bì k n f(biāú (líng dāng)(cāng yíng)(zhàng ài) (jiē kāi)(yíngguāng píng) ②、我能抄写下列词语并能听写 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 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 ③、下列形近字,我能注音组词。 1 / 4 骗()饿()绳() 蝙()蛾()蝇() 。我要展示自己的识字方法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预习,我要批注24、我 把几点疑问批注在课文中。 【挑战自我】:我想仔细读课文圈点批注,思考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发明雷达的?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1课《春》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1课《春》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读:本文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1课《春》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 课文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民,披着

蓑戴着笠。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教案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领会作者赞美春天,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珍惜春光,奋发向上。 3、学习作者全面而细致地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有条理地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景物,表现景物特点的方法。 4、了解文章寓情于景,表达对春天赞美之情的特点,体会精确的词语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 教学重点: 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1、培养“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 2、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

11 春 微课教学设计

11 春 一、导入新课 1、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用笔来描绘春天,歌颂春天,今天要学的散文《春》描写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树、花、鸟、风、雨等等,让我们来学习今天的课文《春》。(板书课题及作者) 2、简介作者及作品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背影》,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散文代表作有:《绿》、《春》、《荷塘月色》、《背影》等。 3、检查预习情况。 二、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1、文中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怎样的感受? 2、课文围绕“春”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1、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第一部分(1)盼春第二部分(2—7)绘春第三部分(8—10)赞春 3、作者笔下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等五幅图画。 四、研读第一部分--盼春 齐读课文第一部分。 ①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急切、喜悦) ②哪些词语最能表达这种心情?(盼望着,盼望着) ③为什么只是春天的脚步近了,而不直接写春天到了,或者春天快到了? (此时春天还没有到,所以用一个“近”字非常准确,写它的脚步,把春天拟人化,让人倍感亲切。) 小结: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展开,描绘了五幅春天的图画,把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展现在我们眼前。 五、作业设计 1搜集有关春天的俗语、成语、歌曲、诗词等。 2利用早晚读多读全文,仔细体会本文用词造句的妙处。并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春 朱自清 盼春 春绘春(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 颂春

11秋天的雨

小学师友互助“四步八环节”导学案模拟设计 设计人:何华课题11《秋天的雨》课型精读 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并结合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积累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默读课文,了解秋雨的特点,感受秋雨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通过搜集资料,拓展延伸,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交流合作能力。 5、积累好词佳句。 学习重难点1、了解课文是抓住哪些景物特点来写秋天的雨的。 2.让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策略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课前预习配乐《秋日私语》、搜集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词语、句子等资料、多媒体课件 1、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划出不认识的字。 3.根据课文第二自然段内容绘制成各种秋景图,如,枫叶图、菊花图。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师友互查(一)自主学习 1、自由读,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师友交流学习: ⑴大声读课文,边读边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⑵师友读一读这些词语,根据上下文或借助工具理解词语的意思。 ⑶师教友写一写你认为难写的字。 (二)师友互查 1、屏幕出示生字新词,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2、指名读课文。 3、师友互读课文,纠正字音。 4、师友交流识字方法。 5、在小组内互相听读课文,读通课文之后,看看有没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二、合作探究, 师友互助(一)合作探究, (1).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2).指名逐段读文,随机正音,认识、书写生字词。 (3)到课文中找出描写秋天的雨的的句子。读完后师友交流读后感受。(4).这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秋天的雨?请从每个自然段找出中心句,加以朗读、体会。 (二)师友互助 1、交流找到的句子,反复朗读。 1、再次默读课文,与同桌交流: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 三、精讲点拨 总结提升(一)精讲点拨 1.抓“钥匙”,赏秋雨:(1)秋雨是怎么来的呢?(2).钥匙,是一件常用的东西,它有什么作用?(3).你从文中哪些语句体会到“秋天像一把钥匙”?(4).指导学生再次读文 2.抓“五彩缤纷”,品秋色:(1).秋雨,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秋天的大门,它给大地带来了什么变化呢?(多媒体展示:秋天美丽景色)。(2)还有其他颜色吗?你从哪里看出来了?(3).引导学生用“五彩缤纷”说话。(4).秋天的雨还会把五彩缤纷的颜色送给谁呢?请根据课文内容或课前赏秋色__离开的经验,运用文中的句式“它把给,像,。仿写句子,描绘自己心中的秋色。 3.抓“气味”,展秋收:(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其它同学边听边想象:你闻到了那些好闻的气味?写了那些事物?(2).你还能闻到那些香味呢?请把喜欢的香味的果子贴到板画上的相应的果树上。(3).读文 4、抓“小喇叭”,悟秋趣:(1).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冬天快要到了,动植物做了那些准备呢?(2).请同学们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想想:秋雨吹起了小喇叭,她会对动植物说些什么呢?(3).点评学生的表演。 (二)总结提升 1.回读全文,说说:这真是一个的秋天啊! 2.指名答,板书答案。 和学生一起配乐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导学案样板11

龙冉教育学科导学案 教师:学生:日期:星期:时段:课题 学习目标与 考点分析 认清和理解复合句 学习重点重点:复合句难点: 学习方法探究法、分析、对比、归纳总结 学习内容与过程 回顾所学,强化旧知 复合句 复合句是近十几年高考的重点、考点之一。它不仅在单项填空中考查,而且在短文改错中占很大比重;同时,在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中也直接或间接被考查。对复合句掌握的好坏能反映考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情况。 根据从句在句子中的作用,复合句可分为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三类。 名词性从句和定语从句 【考点点拨】 名词性从句可分为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 近几年高考对名词性从句的考查重点如下: 【考点1】名词性从句中引导词that与what的使用场合。 1.that 引导名词性从句时,不在从句中充当任何成分,只起连接作用;而what是连接代词,在从句中充当成分。 ①______ made the school proud was _______ more than 90% of the students had been admitted to key universities. (2003上海春季) A. What / because B. What / that C. That / what D. That / because 2.that在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中不可省略, 但当有两个和两个以上的宾语从句并列时,第二个从句以下的that不可省略。 如:She said (that) she had left school and that her parents would find her a job. ②Word comes ________ a group of Australian guests will come to visit our school next week. A. that B. which C. 不填 D. about which (2005天津·2月) 3.介词后的宾语从句常用what,whether引导,不用that,which引导。但在介词besides,except,in后可用that引导宾语从句。在有it作先行词时,that可用来引导介词后的宾语从句。 ③The other day, my brother drove his car down the street at ____ I thought was a dangerous speed. A. as B. which C. what D. that (2004上海春季) 【考点2】名词性从句中引导词whether与if 的用法区别。 引导及物动词或形容词后的宾语从句 可以互换的场合:He is not sure if / whether he can manage to do it. 当与or not分开使用时 He wondered if / whether we will attend the meeting or not. 引导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及位于句首的主语从句只能用whether不能用if的场合:引导介词后的宾语从句(有时可省略)

福师11春学期《小学语文教学论》在线作业(附答案)

福师11春学期《小学语文教学论》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对学生语文学习水平进行多容量、多项目、多功能的评估是()。 A. 单项评估 B. 定性评估 C. 定量评估 D. 综合评估 满分:2 分 2. 在中小学第一次统一使用“语文”的名称在何时()。 A. 清末 B. 五四时期 C. 建国之初 D. 1964年 满分:2 分 3. 小学作文教学可分为三个阶段。中年级着重训练(): A. 连词成句的能力 B. 连句成段的能力 C. 连段成篇的能力 D. 思想内容统一的能力 满分:2 分 4. 结合作文,训练听说的方式是()。 A. 看图说话 B. 听辨训练 C. 口头作文 D. 答问训练 满分:2 分 5. 小学生识字教学的难点是()。 A. 字音教学 B. 字义教学 C. 字形教学 D. 别字教学 满分:2 分 6. 小学作文教学可分为三个阶段。高年级着重训练(): A. 连词成句的能力 B. 连句成段的能力 C. 连段成篇的能力 D. 思想内容统一的能力 满分:2 分

7. 听别人读程度适合的儿童文学作品和科普作品,能边听边想象,是大纲对 ()年级学生听话训练提出的具体要求。 A. 五年级 B. 三年级 C. 二年级 D. 四年级 满分:2 分 8. 下面对“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原则”理解不恰当的是()。 A. 语言文字与思想内容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B.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自觉地进行思想教育。 C. 寓语言文字训练于思想教育之中 D. 重在潜移默化,渗透式的教育。 满分:2 分 9. 低年级作文训练的形式是()。 A. 造句和写话 B. 练习写一段话 C. 模仿写作 D. 有条理训练 满分:2 分 10. 小学新教师试用期的培训属于()。 A. 职前培训 B. 职后培训 C. 基本功培训 D. 过渡性培训 满分:2 分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是(): A. 是基础工具学科 B. 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学科 C. 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学科 D. 只具工具性不具人文性的学科 满分:2 分 2. 复习方式也应多种多样。为了有效地安排复习,做好练习以巩固识字,要 注意几点(): A. 采用螺旋式识字复习法 B. 使学生及时地清楚地了解自己练习的结果 C. 注意练习的普遍性和综合性

新目标英语九年级下(新版)11单元导学案

新目标英语九年级下(新版)11单元导学案 Unit 11 Sad movies make me cry 第一课时 Section A(1a - 2d) 【学习目标】 1.会运用下列单词和词组drive, lately, friendship, r ather, would rather.... 2.会正确运用“make sb. do”和“makes sb. + adj(形容词). 3.会比较分析事物的优缺点,用所学的目标语言简单谈论或询问事物对人的影响,或人对某一件事或物的看法。 【学习重难点】 能初步理解动词make的用法并能在实际情景中简单地运用. 【学法指导】 1.查词汇表,自学本课时新词汇。 2.互助学习,练习对话。 【自学互助】 1.温故知新:和同伴比一比,看谁能说出更多的表达感受的形容词. 2.看图1a,两人对话. 3.翻译下列短语,并在课文中划出来. (1)使我困倦__________________ (2) 使…发疯_________________ (3).越…越...___________________ (4).好坏参半____________________ (5)是某人的朋友________________ (6).感觉被忽视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互助学习,我存在的疑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互导】 1.比一比,看谁对1a词汇更了解。 2.看图说话,交流熟悉听力材料。 【质疑互究】 1. Sad movies make me cry. 悲伤的电影使我哭泣。 【解读】这个句子中的make是个使役动词,意为“________”,其后接不带to的不定式做宾语补足语,即“make sb. _______sth”. 【展示】 (1)She always makes me____________. 她总是让我发笑。 (2)He lost his key. It made him______ in the cold to wait for his wife’s return. A. to stay B. stayed C. stays D. Stay 2.But that music makes me sleepy. 但是那种音乐使我困倦. 【解读】这里的make 意为“使成为,使处于某状态”,其后跟__________作宾语补足语,即“make + sb.+ ________”. 【展示】

浙大奥鹏11春学期《审计学》在线作业-(含答案)教学提纲

浙大11春学期《审计学》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 被审单位个别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不符合一贯性原则,注册会计师应出具()审计报告。 A. 保留意见 B. 无保留意见 C. 否定意见 D. 拒绝表示意见 正确答案:A 2. 审计人员在审计计划和审计报告阶段,为规范和总结整个审计工作,并发表审计意见所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是()。 A. 业务类工作底稿 B. 一般工作底稿 C. 综合类工作底稿 D. 专用工作底稿 正确答案:C 3. 审计报告的标题统一规范为()。 A. 审计意见 B. 审计报告 C. 审计记录 D. 审计工作底稿 正确答案:B 4.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是指()。 A. 对其出具的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B. 对其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C. 对其出具的管理建议书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D. 对其助理人员的工作负责 正确答案:B 5. 内部控制的目标不包括()。 A. 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B. 审计风险处在低水平 C. 经营的效率和效果 D. 在所有经营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 正确答案:B 6. 下列有关审计证据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如果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对审计证据的要求也越高 B. 注册会计师在获取审计证据时,应当考虑获取审计证据的成本 C. 如果注册会计师从不同来源获取的不同审计证据相互矛盾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追加必要

的审计程序 D. 如果注册会计师获取的审计证据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数量可能越少 正确答案:B 7. 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是()。 A.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 B. 生产发展的需要 C. 会计发展的需要 D. 管理的现代化 正确答案:A 8. 下列各项风险中,对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产生影响的是()。 A. 信赖过度风险 B. 信赖不足风险 C. 误差风险 D. 非抽样风险 正确答案:D 9. 存货盘点计划最好由被审计单位与注册会计师共同制订,但盘点计划的责任应由()承担。 A. 会计师事务所 B. 参与此项工作的注册会计师 C. 被审计单位 D. 被审计单位的主管部门 正确答案:C 10. 以下程序中,属于测试采购与付款循环中内部控制“发生”认定的常用控制测试程序的是()。 A. 检查企业验收单是否有缺号 B. 检查有无未记录的购货发票存在 C. 检查付款凭单是否附有购货发票 D. 审核批准采购价格和折扣的标志 正确答案:C 11. 按抽样决策的(),审计抽样分为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A. 任务 B. 条件 C. 环境 D. 依据 正确答案:D 12. ()为审计报告截止日。 A. 资产负债表日 B. 外勤工作结束日 C. 审计报告完成日

3.11《灯笼》导学案(二)

《灯笼》导学案(二) 学习目标: 1、通过习题巩固上一课所学。 2、适当拓展,帮助学生阅读积累。 完成下面的问题 作业:A、完成1-8、14-15、17-21题。 B、完成1-8、14-15题。 C、完成1-8题。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神龛( kǎn) 溺炕(nì) 斡旋(gàn)B.争讼( sòng) 锵然(jiāng) 怅惘(chàng)C.吠声(fèi)焚声(fén) 恐吓(hè)D.源亨( hēng) 裴公(pèi)马前卒(zú)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 )虽然敌我众寡悬殊,但敌军时不时地我军,使我军义愤填膺。 (2)你胆子太大了,竟然如此妄为。 (3)没想到一向优秀的他,居然做出这种事情,真让人。 (4)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凭借的故事情节和细腻深刻的人性描摹赢得观众一致好评。A.挑衅恣意大失所望扣人心弦B.挑战随意大喜过望触目惊心 C.挑衅随意大失所望触目惊心D.挑战恣意大失所望扣人心弦 3.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B.眼前的一切都被浓浓的大雾笼罩着,混沌一片,扑朔迷离,什么都看不清。 C.对于作文中出现错字和病句,很多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问题不必太较真。 D.传统的古筝乐被分为南北两派,现一般分为九派,其曲目及演奏方法各有千秋。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中国民间,最深广的文化,莫过于“年文化”了。中国人过年,与农业关系较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实际是一种努力生活化的理想,一种努力理想化的生活。 ①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是非要强化不可的了 ②这生活与迷人的理想混合在一起,便有了年的意味 ③年在农闲时,便有大把的日子可以折腾 ④一切好吃好穿好玩以及好的想法,都要放在过年上 ⑤在过年的日子里,生活被理想化了,理想也被生活化了 ⑥年又在四季之始,生活的热望熊熊燃起 A.②⑤④③⑥①B.⑤③④②⑥①C.③⑥①④⑤②D.①④③②⑥⑤ 5.班上举办“民风民俗知多少”知识竞赛,为此,语文课代表收集了四首诗,各涉及了我们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如果按时间顺序依次排列,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庭地白树柄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②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④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A.③①②④B.①③④②C.②③④①D.②③①④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第11课

《春》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9课。本单元要点是引导学生学会写景的方法,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而《春》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朱自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回春的动人景象,并感受春天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春》不但在选材上、谋篇上紧紧扣住了春天的特征,而且在语言的技巧上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因此,《春》作为第三单元第一篇课文出现是有其道理的。由《春》这一课开始,继而学习后几篇课文来加深理解人们热爱自然的感情,并在诵读中体会、学习观察自然的方法,学会用形象的语言描写景物。 学习者分析 初一学生年龄小,阅读能力不是很强,特别是对写景抒情的散文,往往缺乏深刻的体会,理解不到作者的情感。我打算从朗读入手,利用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朗读竞赛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不断的“读”中逐步加深对“美”的体验,逐步感受春天带给人们的奋发向上的情感。 教学设计 《春》一直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点篇目之一,本文不管在选材、布局谋篇还是语言上都堪称典范。按照编者的思路,通常我们都是采用盼春—绘春—赞春这一顺序来教,重点带领学生分析作者描绘的五幅图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而这次教学设计,我尝试打破这一常规,整篇课文的教学以朗读为主线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朗读中重点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理论依据 朗读教学既是传统的,又是新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又是审美。朗读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在朗读中,能够体会到文章的内容、神韵、风格。朗读是培养学生精读能力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含义较深的语句段落,可以在反复地朗读中,让学生体会品味。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A.用普通话有感情反复地朗读课文,理解并品味文中美的情景,美的结构,美的语言。 B.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品读精彩句、段。 C.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理解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11《春》教学案

11、春 课型:新授主备:朱敏审核:薛洪莉使用时间:第 8周 集体备课人员:薛洪莉章明武朱敏魏国新陶静李城市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作者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多角度抓住“春”的特点,从不同侧面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具体地、绘声绘色地描绘了春天的各种景象,以表现季节特征的写作特点。 2、引导学生品味作者描绘祖国秀丽的自然风景时那诗一般的抒情笔调,优美的语言,从中得到美的熏陶。 3、体会本文构思精巧、结构严谨的特色。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反复朗读感知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2、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深刻理解作者通过细致、生动地描绘充满生命力的春天景象,来表现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未来、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为建造人类美好的春天而奋发努力的崇高理想。 学习重点: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感。 学习难点: 学习多角度,从不同侧面描写景物的写法。 一、学前准备: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朗.润()眨.眼()抚.摸() 酝酿 ..()嫩.叶()稀疏.() 黄晕.()抖擞 ..()涨.红()赶趟.儿()蓑.()笠.( ) 烘.托()嘹.亮()巢.() 2.解释下列词语。

朗润:酝酿: 卖弄:应和: 宛转:黄晕: 静默:舒活: 欣欣然: 呼朋引伴: 抖擞精神: 花枝招展: 3.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和有关描写春天的古代诗歌2-3首(包括诗的题目、作者及完整内容),整理归纳后写在下面。 作者: 诗歌: 4.根据自己的理解反复朗诵课文,做好在课上朗读的准备。 5. 这篇文章应分几个部分,每部分写些什么?

二、探究活动: (一)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作者多角度,从不同侧面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春景图,作者描绘了哪几幅春景图,请写出来。 2、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归纳中心思想) (二)师生探究·合作交流 1、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有顺序地描绘一幅幅春景图的?绘景时哪些词用得精确,哪些句子写得生动、形象?作者是怎样表现早春季节特征的? 3、结尾三个比喻句的意思怎么理解? 三、学习体会: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惑? 2、你认为老师上课过程中还有哪些须要注意或改进的地方? 3、预习时的疑难解决了吗? 四、应用与拓展:

11. 秋天的雨

●课前预习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扇”;能正确读写“清凉、六一、五彩缤纷、香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重点) 3.理解文中运用修辞手法描写秋天的语句及其表达的情感。(难点) ●课堂学习 ●●字词学习 ●●●生字学习 扇 shan1 枚 mei2 邮 you2 爽 shuang3 柿 shi4 仙 xian1 梨 li2 菠 bo2 萝 luo2 粮 liang2 紧 jin3 杨 yang2 钥 yao3 匙 shi0 趁 chen4 喇 la3 衔 xian2 裳 shang0 ●●●多音字 扇sh n sh n āà ???()扇风 扇动()电扇 折扇 sh n sh n sh n sh n āààā??? 扇()风便凉爽,电扇()嗡嗡响。透过窗扇()看,蝴蝶扇()翅膀。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留意—留心 凉爽—凉快 五彩缤纷—五光十色 反义词 紧—松 炎热—寒冷 欢乐—痛苦 美丽—丑陋 仰—俯(f ǔ) 笔陡—平坦 奋力—松懈 ●●课文全解 11 秋天的雨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y ào )匙(shi )。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ch an )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b īn )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sh ì)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p ín )频点头。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梨香香的,菠(b ō)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l ǎ)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小喜鹊衔(xi án )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shang ),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它们都在准备过冬了。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钥匙]开锁用的东西,有的锁用了它才能锁上。 [清凉]凉而使人感觉爽快。反义词:闷热。 [留意]注意;小心。例句:趁同学们没留意,小明已经把教室里的坏桌椅修好了。 [五彩缤纷]形容色彩繁多艳丽。例句:走进花园,我仿佛进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扇] sh n sh n āà ???:扇风:扇子 风扇 [枫树]落叶乔木,叶子通常三裂,边缘有锯齿,秋天变成红色,花黄褐色。叶、树皮、树脂、果实、根可入药。 [邮(y óu )]不读y ōu 。 [爽(shu ǎng )]不要读成su ǎng.它的笔顺为: [ch ?ng] ???橙:橙色 橙味澄:澄碧 澄澈 [摘(zh āi )]不读z āi ,也不读zh ái 。右下部里面是“古”,不要写成“”。 zh i d āī??? 摘():采摘 摘录滴():滴落 水滴石穿 [菊花]多年生草本植物,除供观赏外,有的品种可入药,有的花可冲泡供饮用。 ['频频]连续不断地。 w n ji n éā??? 闻():新闻 闻名间():中间 课间 [菠萝]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大,边缘有锯齿。果实供食用。 [勾] g u g u ōò ???:勾住 勾画:勾当

11《邓稼先》导学案附答案

11邓稼先导学案 精彩开篇词 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这句邓稼先临终前的遗言,今天依旧响彻在我们的耳畔。邓稼先,用他的朴实的语言和满腔的热血,诠释了一个大写的中国人,让我们感受到了一颗热情澎湃的中国心;邓稼先,用他忠厚纯正的品质,身先士卒,甘于奉献的精神铸就荡气回肠的中国魂。 学习目标 1.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揣摩文中关键语句,领会作者融入笔端的深情,学习邓稼先伟大的爱国精神。 3.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4.学习本文排比、对比、引用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句式多变的语言特色。 5.掌握本文以小标题连缀、自成一体、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行文特征,学习根据中心的需要选择和剪裁材料的方法,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请给下面加粗的汉字注音。 元勋(xūn)鲜(xiǎn)为人知鞠(jū)躬尽瘁(cuì)孕(yùn)育罗布泊(pō)黯(àn)曛(xūn)铤(tǐng)邓稼(jià)先至死不懈(xiè)选聘(pìn) 无垠(yíng)殷红(yān) 2.解释下面的词语。 仰慕:敬仰思慕。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 当之无愧:毫无愧疚地接受(名声、荣誉等)。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 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 尽瘁:竭尽劳苦;瘁:辛劳。已:止。 元勋:立大功的人。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 喻:明白、了解;晓:知道。 截然不同: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 截然:分明地,显然地。

福师11春学期教育学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V 1.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__A__ A. 认识活动 B. 教师教的活动 C. 学生学的活动 D. 课堂活动 满分:2 分 2. 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__B__ A. 并不重要的时期 B. 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 没有效果的时期 D. 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满分:2 分 3. 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__B__ A. 十五大 B. 十四大 C. 十三大 D. 十二大 满分:2 分 4.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__B__ A. 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 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 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 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满分:2 分 5. __D__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A. 课程大纲 B. 课程安排 C. 课程计划 D. 课程实施 满分:2 分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__B__ A. 1985年 B. 1986年 C. 1987年 D. 1988年 满分:2 分 7.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由瑞士学者__C__和美国学者科尔伯格等人创建。 A. 赫尔巴特 B. 斯金纳 C. 皮亚杰

满分:2 分 8.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__B__ A. 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 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 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 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满分:2 分 9. 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__B__ A. 北欧的尼德兰 B. 捷克的夸美纽斯 C. 法国的斯图谟 D. 德国的福禄培尔 满分:2 分 10.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__A__ A. 劳动起源论 B. 生物起源论 C. 心理起源论 D. 生物进化论 满分:2 分 11.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__C__ A.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 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满分:2 分 12. 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__C__ A. 教育制度 B. 学校教育制度 C. 教育体制 D. 学校领导制度 满分:2 分 13. __B__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A. 教育 B. 教学 C. 德育 D. 智育 满分:2 分 14.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__B__ A. 主体 B. 客体

部编版《秋天的雨》教案设计

秋天的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钥、匙、缤”等11个生字。会写“盒、颜、料”等13个字。能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欣赏秋色,育情导学 1.教师引述:这儿有几幅画面,想让同学们欣赏一下,并说说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好吗? 2.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教师一一出示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展示课件。 3.唤起情感: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4.学生交流看法和感受。 5.想象导学: a.请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力,说说是谁把美好的秋色带到我们的眼前? b.有位朋友觉得是那清凉而又温柔的雨把秋天带给了我们。在他的眼里,那细细的雨犹如一位变幻神奇的魔术师,想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吗? 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1.播放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 2.你们觉得秋天的雨神奇吗? 3.你们最喜欢哪几段内容? 三、品读课文,感受神奇 1.品读第1自然段。 a.学生自由朗读。 b.指名多人次地朗读第1自然段:谁愿意把第1自然段内容朗读给大家听听? c.引导学生用审美的情趣体悟情感:你觉得秋天的雨神奇在何处?

d.指名交流并读出神奇之处。 e.激发情趣:秋天的大门被打开以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2.品读第2自然段。 a.引导学生朗读: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b.指名学生朗读后并回答。(秋天的色彩) c.采取赛读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性地朗读课文,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并把那一句所描画的景物图片贴到黑板上。 d.品说文字: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一句说得格外有趣?(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成理即可。) e.联系生活,丰富想象:你能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色,像书上一样,说得那样有趣吗? 四、变读为述,积累语言 1.师引:假如是在诗歌朗诵会上,你打算用怎样的方式把这两段内容朗诵给大家听? 2.让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进行朗诵练习。 3.指名学生上台进行表演性朗诵并评点。 五、拓展练习 1.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和自己喜欢的语句。 2.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点,仿照书上某一句式写一句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用多种方式激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

第11课《春》三维目标新教案

第11课《春》三维目标新教案第11课《春》三维目标新教案 朱自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朗诵能力,背诵这篇文章。 过程与方法: 品味文章的画面美,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准确把握文中作者的感情脉络,使学生能读出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感情。 2.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21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们渴望春天,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

人希望,给人力量。不少诗人极尽赞美。唐代的杜甫写下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韩愈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高唱“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 二、预习检查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水涨zhǎng捉迷藏cáng酝酿yùnniàng应和hè 笼lǒng着一层薄bó烟黄晕yùn蓑suō衣巢cháo 2、理解下列各词的意义: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 朗润:明朗润泽卖弄。 酝酿: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繁花:密密的开着的花 赶趟儿:文中是各种果树也争先恐后地开花。舒活:舒展,活动。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烘托:本是画画的一种方法,从旁边或者周围涂抹淡墨或浅的颜色,使画的主要部分更鲜明,更突出。 三、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

福师11春学期《生物教学论》在线作业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 3 道试题,共 12 分。) 1. 2、“学、思、习、行的过程”出自:(A ) A. 孔子 B. 《中庸》 C. 荀子 D. 《学记》 满分:4 分 2. 3、下列不属于直观教具在教学中的作用的是(D) A. 用于新课的起始阶段 B. 用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C. 用于突出教学重点 D. 用于突破教学难点 E. 用于开发学生学习兴趣 满分:4 分 3. 3、掌握概念和理论,是生物学教学过程的(C ) A. 前提 B. 基础 C. 中心环节 D. 必要一环 E. 重要标志 满分:4 分 二、多选题(共 3 道试题,共 12 分。) 1. 1、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和环境的交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AB A. 同化 B. 顺应 C. 起草 D. 论证 满分:4 分 2. 1、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ABCDE A. 组织教学 B. 复习旧知识 C. 讲授新知识 D. 巩固新知识 E. 进行课内练习或布置作业 满分:4 分 3. 3、指导课内读书的基本要求是ABC A. 突出指导性 B. 内容要少而精 C. 注意指导识图 D. 要求牢记 E. 组织纪律 满分:4 分 三、判断题(共 19 道试题,共 76 分。) 1. 惩罚是控制行为的消极刺激手段,运用惩罚后,学习者的反应发生的频率会减少,所以惩罚不是一种强化手段。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观察的品质有目的性、条理性、敏锐性、复杂性和理解性。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1.()考查和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成绩的两种形式。经常进行的检查是考

试;分阶段进行的检查是考查。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IQ测试结果是评价一个人智能的最重要的依据。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3、课程目标适用于全部的教育对象;而教学目标适用于特定的教育对象。 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6. 2、效度是指考试的可靠性指标。指测验、考试的一致性、稳定性。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7. “s-o-r联结”理论中的“O”代表有机体的内部变化。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8. 10.(B)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随时观察学生对自己教学的反应,而且在课后听取学生的意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9. 17.(A )新课教授后的复习巩固内容,应根据课上学生的掌握程度现场制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0. 14.(B)讲解实质是通过语言对知识的剖析和提示,剖析其组成的要素和过程程序,提示其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把握其内在规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1. 只要学生都参与教学中,就能保证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得到全面发展。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2. 4.(A)演示技能中的展示法即结合实验操作和变化,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根据实验数据来发现规律,认识实验和微观本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3. 19.(A)教师对复习和检查旧知识的内容,要提问哪些学生等在课前应预先加以考虑并予以确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4. 11.(B )对于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应当放慢速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