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VIP专享]《人因工程》复习题

[VIP专享]《人因工程》复习题

[VIP专享]《人因工程》复习题
[VIP专享]《人因工程》复习题

《人因工程》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人因工程学有两个主要目标:第一是为了提高活动和工作效率;第二是为了满足生活水平和生命价值。

2.人因工程学的研究方法有测量法、个体测试法、询问法、实验法三类。

3.人的神经组织主要是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组成。

4.人对20 Hz~20000 Hz频率范围内的声音较为敏感。频率越高,音调越低。

5.人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

6.皮肤有三种感觉系统:一是触觉感受器;二是温度感受器;三是痛觉感受器。

7.平衡感觉器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和耳石器中。

8.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接和肌肉三部分组成。

9.坐眼高是指坐立面到眼角的距离。

10.高温对人的生理影响主要有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和循环系统。

11.人的身体与环境间热交换的方式有传导、对流、辐射和

蒸发4种。

12.能量代谢分为基础代谢量、安静代谢量和能量代谢量三种。

13.常规有效温度(ET)表示人在不同的气温、湿度和气流速度的作用下产生的主观冷暖感受指标。

14.控制器按操纵的身体部位不同,可分为手控制器、脚控制器

和膝控制器三类。

15.人机系统中,人的基本界限包括、、

和。

16.视觉显示器的设计必须保证3项基本要求:①能见性、②清晰性

、③可视性。

17.作业空间根据其大小及特点的不同,可分为近身作业空间、个体作业空间

和总体作业空间三类。

18.控制器和显示器的布置应遵循的原则有、、和。

19.人体测量的基本姿势可分为:_立姿__、_坐姿__。

20.通过铅垂轴和纵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__矢状面_。

21.在矢状面中,把通过人体正中线的矢状面称为正中__正中矢状面_。

22.通过铅垂轴和横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___冠状面_。

23.与矢状面及冠状面同时垂直的所有平面都称为_水平面__。

24.通过左、右耳屏点及右眼眶下点的水平面称为_眼耳平面_或_法兰克福。

25. 空气的_冷热程度__叫做气温。

26. 空气的_干湿程度__叫做湿度。

27. 我国法定温标采用摄氏温标__。

28. 生产环境的湿度常用__________表示。

29.高气湿是指_相对湿度高于70%___。

30.低气温是指_相对湿度在低于30%__。

31.周围物体表面温度超过人体表面温度形成的热辐射称为__正辐射_。

32. 周围物体表面温度低于人体表面温度形成的热辐射称为_负辐射_。

33.人体的基本热平衡方程式是_S=M-W-H_________。

34.人体单位时间向体外散热的平衡方程式是__H=R+C+E+K________。

35.人体对微气候环境的主观感觉,除了与气温、气湿、气流速以及热辐射有关以外,还与_服装和作业负荷_等因素相关。

36. 高温作业环境,是指热源散热量大于_23W/M3_________的环境。

37. 高温作业环境的改善措施主要哪四个方面考虑:合理设计工艺流程、隔热、通风降温、降低温度。

38. 低温作业环境的改善措施包括:做好防寒和保暖工作、采用热辐射取暖、提高作业负荷、注意个人防护、增强耐寒体质。

39.一般把视野分成三个主要视力范围区:_静视野_、注视野_、_动视野___。

40.影响坐姿作业空间的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1.影响立姿作业空间的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人体测量数据常以百分位数表示人体尺寸等级,第95%百分位数是指B 。

A.有95%的人群身体尺寸大于此值,5%的人群身体尺寸小于此值;

B.有95%的人群身体尺寸小于此值,5%的人群身体尺寸大于此值;

C.有95%左右的人群身体尺寸等于此值。

2.人的短时记忆保持时间一般在 B 以内。

A.4s B.1min C.5min

3.实验表明,在人的各种感觉通道的简单反应时中, C 的反应时间最长。

A.听觉B.视觉C.痛觉

4.关于人手的运动速度,下列B 说法是正确的。

A.右手由右向左比由左向右运动速度快;

B.手朝向身体的运动速度比离开身体的运动速度快;

C.垂直面内的运动比水平面内的运动速度快。

5.当人体 A 、躯干与大腿成适度弯曲时,脊椎形状最接近自然状态。

A.侧卧B.仰卧C.放松坐

6.在作业空间设计中,当容膝空间较小时,应优先考虑采取 B 作业。

A.坐姿B.立姿C.坐--立姿

7.人的两眼综合视野是 A 。

A.水平方向约为180°,垂直方向约为120°;

B.水平方向约为120°,垂直方向约为180°;

C.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各为120°。

8.持续时间长、强度小的各种劳动供能主要是由人体的 C 系统

提供。

A.ATP-CP B.乳酸能C.有氧氧化

9.劳动之初和极短时间内的极强体力劳动的供能主要是由人体的 A 系统提供。

A.ATP-CP B.乳酸能C.有氧氧化

10.短时间内强度大的体力劳动供能主要是由人体的 B 系统提供。

A.ATP-CP B.乳酸能C.有氧氧化

11.人体测量基准面中, A 将人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

A.正中矢状面B.冠状面C.水平面

12.当两种颜色相配在一起时,则最易辨认的是 A 。

A.黄底黑字B.蓝底白字C.白底黑字

13.人因工程学的研究范围之一是( C )。

①探讨人机系统的标准②探讨人机系统的负荷

③探讨人和机器的合理分工及其适应④探讨人和环境的特点

14.下面不属于人因工程学主要研究方法的是(D )。

①观测法②实验法③心理测验法④工作分析

15.人体活动的直接能源是( A )。

①三磷酸腺苷(ATP)②磷酸原()系统

ATP-CP

③乳酸能系统④有氧氧化系统

16.不属于能量消耗测定方法的是(③)。

①直接法②间接法③观察法④相关估算法

17.人对空气干湿程度的感受与以下因素相关(D )。

①空气中水汽的含量②空气中水汽的绝对数量

③每m3空气内所含的水汽克数④空气中水汽距饱和状态的程度

18. 人体单位时间内的热辐射量仅取决于下列因素(D )。

①热辐射常数和反射率②皮肤表面积和服装热阻值

③平均环境温度和皮温④上述全部因素

19. 人体单位时间内的对流传热量仅取决于下列因素( D )。

①空气流动速度和皮肤表面积②对流传热系数和皮温

③气温和服装热阻值④上述全部因素

20. 人体单位时间内的蒸发散热量仅决定于下列因素( D )。

①皮肤表面积和蒸发散热系数②服装的热阻值

③环境的相对湿度④上述全部因素

21. 人体单位时间内的传导散热量,仅取决于下列因素( D )。

①皮肤与接触物体的温差②皮肤与物体的接触面积

③物体的传导热系数④上述全部因素

22. 人体对傲气候环境的主观感觉,仅取决于下列因素( D )。

①环境气候条件②服装的热阻值

③作业负荷的大小④上述全部因素

23.WBGT指标用下列因素来评价微气候条件(D )。

①干球温度②湿球温度

③气流速度④干球、湿球和黑球的加权平均温标

24. 高温作业环境条件下,人体的耐受度与人体“核心”温度有关,“核心”温度取决于( A )。

①在一定环境温度范围内的劳动强度②作业负荷

③热疲劳④人体热平衡机能

25. 人体长期处于低温条件下,会产生以下生理反应( D )。

①神经兴奋性提高②人体机能增强

③代谢率提高④神经传导能力减弱

26.波长在380-780nm范围的电磁波,给人眼的色感是(D )。

①单色光②多色光③彩色光带④白光

27. 在视觉功能正常条件下,白光照射物体后,人的色彩感觉决定于下列因素( B )。

①照射光波长②物体表面反射光波长

③自然光波长④是否为发光体

28.光的辐射功率相同时,亮度最敏感决定于下列因素( D )。

①长波光②短波光③红光④绿或黄绿光

29.工作面物体鲜明可见,可借助于下列措施的改变( D )。

①尽可能增加工作面的中心亮度

②尽可能增加工作面周围的照度值

③尽可能降低工作面周围的照度值

④使工作面周围照度与中心照度接近,同时又突出工作面中心照度值

30.导致视觉疲劳是因为以下原因( C )。

①工作面周围和中心的照度值相同

②工作面周围的亮度稍暗,而工作面中心的亮度比较突出

③工作面中心的亮度突出,而周围黑暗

④受注视物体的亮度比较亮

31. 下列对是互补色光( D )。

①红光与绿光②青光与黄光③青光与紫光④蓝光与黄光

32. 将三种基色光同时投射在一个全反射的表面上,会出现以下情况( C )。

①合成不同色调的色光②只产生一种色调的色光③白光④黑光

33. 不同的色彩对心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暖色调会产生如下的感觉( D )。

①物体密度大②稳定性好③空间宽敞④距离缩短

34. 人从自然现象中得到启迪和联想,因此色彩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C )。

①冷色调有前凸感②暖色调有体积收缩感

③饱和度高的物体有轻感④明度高时产生远感

35. 选择适当的色彩,利用色彩效果,可以构成良好的色彩环境,一般有以下要求( D )。

①工作房间尽可能色调单一,避免视觉疲劳

②提高配色的饱和度加强剌激,以使注意力集中

③工作房间配色时使明度悬殊,以期增加层次感

④配色尽可能不要单一,增加舒适愉快,减少疲劳

36.声音由物体机械振动产生,它可分为( D )

①复合音与噪声②纯音和噪声③复合音和元音④纯音和复合音

37. 响度级的单位是(C )。

①分贝②分贝(A)③方④宋

38. 人耳感觉哪个声音响些,可以比较声音的哪个度是(B )。

①声级②响度③响度级④声压级

39.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64年规定,5OOHz、1KH、2KHz平均听力损失25~40dB时的生理表现是哪个(B )。

①听觉适应②轻度耳聋③中度耳聋④显著耳聋

40. 听力损伤是指下述哪种类型( D )。

①疲劳②不适应③不舒适感④噪声性耳聋

41. 产能一般通过以下途径之一完成( C )。

① ADP-CP 系列②氧债系列③需氧系列④乳化系列

42. 氧需能否得到满足主要取决于以下功能之一( C )。

①供氧条件②氧上限③循环系统④呼吸深度

43. 静态作业通常表现出以下特征之一( C )。

①能量消耗水平较高②后继性功能减弱③容易疲劳④肌肉为等张收缩

44. 测定疲劳必须有一系列能够表征疲劳的指标,你认为是哪个指标(D )。

①结果数量化②方法方便,被试者易接受

③方法科学,能表示疲劳的程度

④测定疲劳时 , 不能导致被测者不愉快或造成心理负担或病态感觉

45. 疲劳可以从以下哪种特征上表露出来( C )。

①身体发生突出的变化②感觉疲倦③进行特定作业的作业能力下降④病态体验

46. 频闪融合阂限检查法,一般以下述哪个指标表征疲劳的理论 ( D )

①融合度②闪变度③频闪融合变化率④日间或周间变化率

47. 单调作业采用下列哪种姿势为佳( C )

①平衡姿势②坐姿③立姿④坐立姿势

48. 单调感一般具有下列哪个特点( D )。

①作业呆板的保持节奏和细节②虽然能坚持作业 , 但工作质量降低

③作业时能耗不大,也不易疲劳④作业能力动态曲线发生特殊变化

49. 能量代谢可以通过以下指标之一测定出来( B )。

①人体释放的热量②人体吸入的氧量③人体呼出的CO2④人的氧热价

50. 选择下列哪种形式供数量识读的指针式仪表为好(D )。

①圆形②水平直线形③竖直弧形④开窗式

51. 在扳动开关中,哪种开关动作速度最快( D )。

①钮子开关 ②滑动开关 ③推拉式开关 ④船形开关

52. 当控制器的操纵扭矩较小的条件下,应采用哪种控制器(D )①转轮 ②手柄 ③曲柄 ④旋纽

56. 立姿作业时,最舒适的作业范围是由上臂与身体躯干夹角不大于45。左右的两个因弧构成,其半径为( B )。

① 500mm ② 300mm ③ 420mm ④ 280mm

53. 误读率最小的仪表表面和刻度的配色哪对最佳( A )。

①黑和白 ②白和黑 ③墨绿和白 ④深蓝和白

54. 哪种属于间断控制器( D )。

①推拉开关 ②手柄 ③旋纽 ④选择旋钮

55.人机系统评价的主要内容 , 至少应包括下列其中的哪一个( A )①作业方法与姿势的合理性

②显示与控制装置的可靠自主

③作业空间的结构性

④声环境的等级

56. 海洛德分析评价法至少分析评价下列哪个内容(B )。

①显示器和控制器的配置 ②系统可靠度

③系统的视野 ④系统的结构

57.1889年,美国学者(A )从提高工作效率的角度出发,对装卸工使用铁铲的劳动效率进行了研究。

A .泰勒

B .吉尔布雷斯

C .甘特

D .莫索

58.下列各式中不符合色光相加混合法则的是( B ) 。

A .红色+绿色=黄色

B .绿色+蓝色=黑色

C .蓝色+红色=品红

D .红色+绿色+蓝色=白色

59.计算相对能量代谢率RMR ,下列公式中 ( B )是正确的。

A .

消耗量安静时的消耗量基础代谢时的消耗量作业时的222O O O RMR -=B .

222O O O RMR -=作业时的消耗量安静时时的消耗量基础代谢时的消耗量C . 消耗量基础代谢时的消耗量基础代谢时的消耗量作业时的222O O O RMR -=

D .

消耗量安静时的消耗量

安静时的消耗量作业时的222O O O RMR -=60.人机系统中,人的基本界限不包括 C 。

A .准确度界限

B .体力的界限

C .机械判断能力的界限

D .动作速度的界限61.国际劳工局在1983年提出的劳动强度划分标准,将工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划分为 B 个等级。

A .7

B .6

C .5

D .462.凡两种色光以恰当比例混合后得到白光或灰色光,则这两种色光称为

互补色。下列 D 不是互补色。

A .红色和青色

B .黄色和蓝色

C .绿色和品红色

D .绿色和蓝色。63.在人体测量基准面中, A 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A .冠状面 B .正中矢状面C .矢状面D .水平面64.响度、响度级的单位分别是 C 。A .dB 、方B .dB 、宋C .方、宋 D. 宋、方 65.研究表明:刻度盘形式不同,模拟显示装置的读数准确度也不同。其中以 B 为最差。A .圆形 B .垂直直线形 C .半图形 D .开窗形66.在人因工程的发展史上,著名的“砌砖实验”是由 B 完成的。A .泰勒 B .吉尔布雷斯 C .甘特 D .莫索67.下列方法中, C 不是人因工程学科开展研究常采用的方法。A .测量法 B .实验法 C .推理法 D .观察法68.计算相对能量代谢率RMR ,下列公式中 A 是正确的。

A .- RMR =能量代谢率安静代谢率基础代谢率

B .安静代谢率基础代谢率能量代谢率-RMR =

C .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率能量代谢率-RMR =

D .安静代谢率安静代谢率能量代谢率-RMR =三、是非题(正确的画“○”,错误的打“×”)1.坐—立姿工作台台面的高度一般要比坐姿工作台台面的高度高。( ○

)2.由人体向物体辐射热量的过程叫“正辐射”。 ( ○

3.坐高是指人在坐姿时,从地面到头顶的垂直距离。(×

4.在人体测量中,人体的结构尺寸主要与区域、民族、性别、年龄和生活状况等有关,而与人所从事的职业无关。(×)

5.坐椅面高度的设计应以使用者群体的腿弯部的高度的第5百分位数的测量值作为参照。

(○)

6.坐眼高是指人在坐姿时,从坐平面到眼睛的垂直距离。(○

7.在正常情况下,人的两眼所能感觉到的波长大约是380 nm~780 nm。

(○)

8.照明水平越好,工作效率的提高就越明显。(×)9.当手作左右方向运动时,则拉力大于推力。(○

10.重作业的工作面的高度一般要比精细作业的工作面的高。(×)

11.由于人们对空气干湿程度的感受与空气中水汽的绝对数量直接相关,所以采用湿度来判断空气的干湿程度。(×)

12.当周围物体表面温度超过人体表面温度时,人体接受辐射能量,故称为负辐射。(×)

13.气流速度对人体散热的影响呈线性关系,所以,当气流速度增加时,将会显著增加人体的散热量。(×)

14.因为不能测量人体深部体温,所以可以通过考察作业负荷和环境有效温度来控制人体的“核心”温度。(○)

15.人体具有一定的冷适应能力,比热适应能力强。(×)

16.人体对微气候环境的主观感觉,是人的心理上感到满意与否的评价。(○)

18. 色彩视觉是由于物体反射的光谱波长所决定的。(○)

19. 若两种色彩的三个基本特性相同,一定会产生相同的色彩感觉。(○

20. 一种波长产生一种色调,即一种色调只与一种波长相联系。(×)

21. 颜料三基色分别是黄、紫、青的补色。(×)

21. 绿色不易引起人们的视觉疲劳,因此在工作房间内都应采用统一的绿

色。(×)

22. 对比色是为了突出安全信息。(○)

25. 系统评价法是指在人为设计的环境中,测试实验对象的行为或反应,以此作为标准,设计出可靠、高效的操作系统的一种方法。(×)

26. 人因工程学的一般研究程序可归纳为以下 4 步:确定目标、界定性质、收集资料和制定方案。(○)

27.人因工程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28.人眼可以感受的光线的波长为:380~680mm之间。(×)

29.不发光物体的色彩视觉,是该物体在特定光照吸收可见光一定光谱成

分所决定的。(×)

30.眼睛的色彩感觉是视觉功能的生理过程。(×)

31. 视力不仅受注视物体亮度的影响,还与周围亮度有关,当周围亮度与中心亮度相同时,由于缺少良好的对比度,视力最差。(×)

32. 提高照度值可以提高识别速度和立体视觉,从而提高作业效率,因此增加照度值与作业效率的增长相关。(×)

33. 一般照明方式适用于工作地较分散或作业时工作地不固定的场所。(×)

34. 眩光效应与眩光源的位置有关,因此提高悬挂高度可以避免眩光。(×)

35. 工作间亮度分布比较均匀, 将使人感到愉快, 动作活跃,因此,工作间的亮度越均匀越好。(×)

36. 噪声是物体机械振动产生的,因此评价噪声只能用客观物理度量。(×)

37. 响度级可以表示两个声音响度相差多少。(×)

38. 噪声可以引起听力阈的提高 , 而造成噪声性耳聋。(○)

45. 响度相同而频率高的噪声不如频率低的噪声更容易引起烦恼。(×

46. 一个声音的听阈因另一个声音的干扰而提高的现象称为掩蔽。(○)

47. 等效连续声级是一定时间内声级的算术平均值。(×)

48.ISO规定:500Hz、1KHz、2KHz、4kHz为中心频率的倍频率声压级算术平均值定义为语言干扰级。(○)

49. 耳塞或耳套可以降低人耳对噪声的感受,而有利于听清楚对方的谈话内容。(×)

50. 音乐词节对噪声有掩蔽效应,因此对噪声环境的改善都有明显的作用。(×)

51. 在大强度作业时,氧需超过氧上限,这种作业不能持久。但作业停止后,机体的耗氧量仍可迅速降到安静状态的耗氧水平。(×)

52. ATP-CP系列提供能量的速度极快,也能维持比较长的时间。 (×)

53. 在中等劳动强度条件下,需氧系列以中等速度提供能量,且不受时间限制。(×)

54. 静态作业消耗能量水平不高,所以不容易引起疲劳。(×)

55. 能量消耗指标主要是两个相对指标:RMR和劳动强度指数I 。(×

56. 劳动强度指数是相对评价指标,它基本能较全面地反映作业时人体生理负荷的大小。(×)

57. 影响作业能力的因素,大致可归纳为:生理因素,环境因素,产品加工的难易程度和工作条件及性质。(○)

58. 技术性疲劳,常见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并重的作业,这种疲劳与对某项工作缺乏认识或兴趣而产生的厌倦感常不易区别。(○)

59. 较长时间的轻或中等强度劳动,引起的疲劳是全身性疲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