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文学综合练习题

幼儿文学综合练习题

幼儿文学综合练习题
幼儿文学综合练习题

幼儿文学综合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儿童文学的最大特征在于富有儿童情趣;它有别于成人文学的其他四个特征是:韵文性、直观性、幻想性和叙事性。

2.儿童的年龄特点是指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与一定年岁相对应的相对稳定的

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文化程度的综合表现。

3.婴幼儿是靠视觉和听觉感受儿童文学的。婴幼儿文学的基本要求是游戏性、趣味性、直感性、幻想性。

4.婴幼儿文学的常见样式有儿歌、幼儿诗、短童话等,主要表现手法有对比、夸张、反复。

5.婴幼儿文学的主要功能有:愉悦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8.少年前期年龄的界定大致在 11、12 岁到 14、15 岁,相当于我国的教育阶段。

6.少年前期的生理发展以性成熟为主要特征,并使少年产生了“成人感”。

7.少年社会化程度的最显著标志是“成人感”。

8.对少年前期文学的基本要求是,主要体现在真实性、深刻性、新奇性和艺术性四个方面。

9.少年后期又叫青春初期,它是整个儿童时期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青春时期的开始阶段。

10.少年后期的年龄特点是个体在生理、心理上基本成熟,并已接近成人;在社会化程度上,初步形成了作为社会成员所应具备的各种条件。

11.儿歌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主题单一、内容浅显、结构简单、语言通俗,音乐性强。

12.儿歌创作除遵循儿童文学的一般创作规律之外,还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口头文学的特征、体现婴幼儿时期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诗体文学的特征。

13.儿童诗最重要的艺术特征是:题材选择是严格的,主题确立是严肃的,感情抒发是健康的,总的基调是明朗的。

14.童话是一种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的故事,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幻想。

15.童话通过幻想折射式地反映现实,其具体情形有二:一是幻想与现实和谐地统一起来;二是童话和现实的不和谐的,非凡的结合。

16.童话的常用表现手法主要有三:夸张、拟人和假定。

17.寓言是一种隐含着明显讽喻意义的简短故事。作者把所要说明的道理利用故事形式巧妙地表达出来。

18.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身体,所给予人的教育好比是灵魂。

19.寓言的表现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和夸张。

20.儿童小说是根据少年儿童的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和心理特点创作的,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

21.广义的散文相对韵文而言,狭义的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体。儿童散文被包容在狭义的散文内,专指为儿童所创造,或虽不专为儿童所创造但能为儿童阅读欣赏的散文。

22.少年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是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自然的母题。

23.少年儿童诗最重要的艺术特征是:题材选择是严格的,主题确立是严肃的,感情抒发是健康的,总的基调是明朗的。

24.报告文学是介于新闻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具有报告性;迅速、及时和真实地反映生活;它又具有文学性;有鲜明的形象和生动的情节。

25.文体上说,故事是一种叙事文体。儿童故事是指那些为儿童创作的,适合于儿童阅读的故事。

26.寓言的表现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

27、童文学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成长发育程中与一定年岁相对应的相对稳定的

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化程度的综合表现。

28、幼儿是靠视觉和听觉感受儿童文学的。婴幼儿文学的基本要求是游戏性、趣味性、直感性、幻想性。

29、童年期儿童与婴幼儿期相比,其接受作品的方式,从以听为主转向以读为主,因而童年期文学被理解为供儿童阅读的文学。

30、创作除应遵循儿童文学的一般创作规律之外,还应体现1、体现口头文学的特征、体现婴幼儿时期儿童的年龄特征、要体现诗体文学的特征等三个方面的特征。

31、画又叫卡通,意思是连续的图画。动画片以图画表现人物形象、戏剧情节,并使静止的图画活动起来,是美术电影中最基本的形式,深受儿童喜爱。

32、儿童故事具有主题集中而明朗、情节曲折而单纯、叙述明快而有童趣语言质朴而活泼、等四大特征。

33、儿童文学鉴赏是一种艺术思维活动,具有主动性,创造性的特点。儿童期文学的常用手法主要有写实手法、夸张手法、幽默手法等几种。34、遵循少年儿童的思维规律,儿童戏剧的结构主线宜单纯、层次宜清晰、悬念不宜太多、以便让小观众一看就明白。

35、少年前期的小说与童年期小说的最大不同表现在内容更深刻、形式更多样。

二、单项选择题

1.幼儿文学应特别注重( D )

A.简单性B.故事性和新奇性C.教育性D.趣味性和娱乐性

2.提出儿童意识中的“自我中心状态”的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 A )

A.皮亚杰B.桑代克C.弗洛伊德D.斯腾伯格

3.儿童诗是儿童文学中b 最强的种类之一。

A.思想性B.文学性C.抒情性D.叙事性

4.幼儿文学中最古老的两种文体形式是( C )

A.神话、儿歌B.神话、故事C.儿歌、童话D.儿歌、寓言.儿歌中最具增强语言5. 童话名篇《大萝卜》的作者是( B )

A.安徒生B.阿?托尔斯泰C.列夫?托尔斯泰D.马雅可夫斯基

6.“夜里老鼠吱吱叫,/我学猫儿‘妙唔妙……’/老鼠吓得不敢动,/我在床上偷偷笑。”赵家瑶的这首《我学猫儿》着重体现了幼儿文学的哪一美学特征( A )

A.稚拙美B.纯真美C.朴素美D.荒诞美

7.幼儿文学首先是( D )

A.儿歌B.童话C.故事D.文学

8.下列作品中哪一篇(首)出自柯岩之手( C )

A.《春天的雪花》B.《野葡萄》C.《小熊拔牙》D.《小猴吃瓜果》

9.童话《圆圆和方方》的作者是著名作家( B )

A.刘心武B.叶永烈C.叶圣陶D.叶君健

10.童话《黑黑在诚实岛》的作者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A )

A.郑渊洁B.樊发稼C.陈万鹏D.葛翠琳

11.认为儿童文学家的“基本品格应该首先是热爱儿童”的是著名文学家( C )

A.列夫·托尔斯泰B.阿·托尔斯泰C.高尔基D.肖霍洛夫

12.幼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但这种想象主要是( C )

A.有意想象B.不随意想象C.无意想象D.艺术想象

13、幼儿文学的想象特别强调( D )

A.新鲜性B.独特性C.新奇性D.创造性

14.长篇童话《大林与小林》的作者是( A )

A.张天翼B、严文井C.金近D.包蕾

15.童话《小鲤鱼跳龙门》的作者是( B )

A.张继楼B.金近C.刘饶民D.季华

16、 A 是儿童文学中最具儿童文学特点的样式之一。

A.儿歌B.儿童诗C.儿童小说D.儿童散文

17.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是B 。

A.超人体童话B.常人体童话C.拟人体童话D.知识童话

18.童年期文学常用的艺术手法有B 。

A.拟人写实夸张B.夸张写实幽默

C.象征拟人幽默D.意识流梦幻联想

19.深受孩子们欢迎的儿童戏剧作品是 C 。

A.《没有牙齿的大老虎》B.《坐火车》C.《小熊请客》D.《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20.少年前期文学的表现手法,除写实、夸张、幽默手法外,还应加上( B )手法。

A.拟人联想B.抒情象征C.反复自然D.意识流荒诞

21.( C )是人格初步形成的时期。

A.少年期B..少年前期C.少年后期D.青年期

22.少年前期儿童最喜欢的文学体裁是( B )。

A.诗歌小说B.小说C.童话寓言D.散文报告文学

23.儿童诗的( B )在儿童文学中是最强的种类之一。

A.思想性B.文学性C.抒情性D.叙事性

24.童话《两兄弟》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C )。

A.反复法 B. 误会法C.巧合法D.对比法

25.儿童文学的三大层次是指( B )。

A.婴儿文学幼儿文学儿童文学

B.婴幼儿文学童年期文学少年期文学

C.童年期文学学龄期文学少年期文学

D.幼儿期文字学龄前文学少年前期文学

26. B 在所有年龄阶段的各种文学样式中普遍存在。

A.直观性B.叙事性C.幻想性D.韵文性

27.通过描写小白狼与猎人爷爷的交往,赞美了天真无邪的纯真童心的童话作品是(C )。A.《诺言》B.《什么叫做好,什么叫做不好》C.《小儿郎,小儿狼》D.《快乐王子》28.将生活故事作为儿童故事的一个门类,其划分的依据是 D 。

A.作者

B.表现形式

C.表现内容

D.读者对象

29.儿童诗有别于成人诗的最显著的艺术特征是 B 。

A.健康积极的主题B.浓郁的儿童情趣C.鲜明的形象性D.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

30.童话《小蝌蚪找妈妈》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B ) 。

A.反复法 B. 误会法C.巧合法D.对比法

31.爱的母题的儿童文学作品,其审美基调是( B )

A.悠远率真B.亲切温馨C.奇异狂放D.端庄深邃

32. 儿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是(B)

A.内容浅近,单纯活泼B.节奏明朗,音韵和谐

C.构思精巧,简洁工整D.篇幅短小,易记易诵

33. 总而言之,儿歌的功能是(A)

A.让孩子快乐B.陶冶孩子情性C.启迪孩子心智D.训练幼儿语言

34. “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河里看不见。”这首传统儿歌属儿歌中的哪一特殊形式A.游戏歌B.绕口令C.连锁调D.谜语歌(D)

35. “板凳,板凳,歪歪,/菊花,菊花,开开!/开几朵?/开三朵。/爹一朵,/娘一朵,/剩下那朵给白鸽”。这首河南传统儿歌《菊花开》鲜明地体现了哪一种儿歌特点:A.内容浅近B.篇幅短小C.节奏明朗D.句式整齐(C)

36.就语体来说,婴幼儿文学应是( C ) 。

A.诉诸于听觉的文学B.以婴幼儿为对象的文学C.口头文学D.说唱文学

37. “小耗子,/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哎儿吱儿叫奶奶,/奶奶不肯来,/叽里咕噜滚下来。”这首传统儿歌是一首典型的(D)

A.绕口令B.连锁调C.字头歌D.游戏歌

38、我国出现专为儿童创作的诗歌是在(B)

A.明代中期B.晚清时期C.“五四”时期D.建国初期

39.( C ) 是人格初步形成的时期。

A.少年期 B.少年前期 C.少年后期 D.青年期

40.说儿童诗“不是儿歌,而是儿童诗”的是现代文学大师是(C)

A.郭沫若 B.巴金C.茅盾 D.老舍

三.阅读下列作品节选并按要求回答

1.饥饿的狐狸看见在树架上有葡萄挂着,想要取得,却是不能够。在走去的时候,他对自己说,这是生葡萄。这就是说,有些人因为没有力量不能做的事情,也就这样错时机来做口实。

体裁:寓言;作者:伊索。

2.我家有个小弟弟,聪明又淘气,每天爬高又爬低,满头都是泥。

作者:柯岩;体裁:儿童诗。

3.真正的海员坚强英勇,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你们能不能学习英雄,不看帽子要看行动! 出自:《帽子的秘密》;作者:柯岩。

4.太阳争论谁的威力大。他们议定,谁能剥去行人的衣裳,就算谁胜利。北风开始猛烈地刮,行人冷得厉害,又加了更多的衣裳。北风终于刮累了,就让位给太阳。太阳光温和地晒,行人脱掉了添加的衣裳;太阳越晒越猛,行人热得难受,就把衣裳脱光,跳到附近的河里洗澡去了。

这故事是说,说服往往比压服更有效。

出自:《北风与太阳》体裁:寓言。

5、别以为人才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这语言到处都有,睁开眼就能看见。你看天上的白云,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个晴天。

作者:戴巴棣;出自《大自然的语言》。

6.我们的土壤妈妈,是地球的女工。在大自然的建设计划中,她担负着,几部门最重要的工作。

作者:高士其;体裁:科学童话诗。

7.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

作者:陶行知;出自《小孩不小歌》。

8.从前有个老头,住在蔚蓝的大海;他们同住在一所破旧的小泥棚里,整整地过了三下十又三年。老头儿每天出去撒网打鱼,老太婆就在家纺纱结线。有一次他向大海撒下网,拖上来的只是一网泥沙。他再撒一次网,拖上来的是一网海草。他又撒下第三次网,这次网到了

一条鱼,不是条平常的鱼,却是一条金鱼。

出自:《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作者:普希金。

9.在城市,有数不清的垃圾堆,都要经过她的改造,才能变成美好的肥料。我们的土壤妈妈,完成了清洁队员未了的工作。

作者:高士其;体裁:科学童话诗。

四、名词解释

1.儿童文学批评:是以儿童文学鉴赏为基础,在一定的文学理论指导下,对儿童文学文学作家作品及有关文学现象进行判断(分析、评论)的实践活动。

2.幼儿文学:幼儿文学是指以3~6岁的幼儿为主要读者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求的文学。幼儿文学必须是“文学”而不是幼儿读物;幼儿文学必须是“幼儿”的文学即为幼儿创作、幼儿能够接受的文学。

3. 艺术想象:一种情感型思维活动,即一种在情感支配下展开,同时又虚拟出各种形象来表现情感的思维活动。同日常生活中的想象相比,它克服了日常生活中想象的那种偶发性、随意性、无定性和易逝性,而是指向明确地奔往某种想象天地并且积聚和凝结在特定的艺术情景中。

4. 题材:文学作品中用以构成艺术形象、体现主题的具体活材料,即作品中所描绘的那一组有着内在联系的、相对完整的具体事物。

5. 情节: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经历的种种矛盾和他的整个活动过程,它由一个、几个或一系列能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特定关系的具体事件组成。

6. 类型化形象:文学作品中具有某些共同特征或类似特征的人物形象,类型化形象的好处是形象具有鲜明性。由于具有易于识别和易于读者记忆的特点,“类型化形象”在幼儿文学作品中常被较多采用。

7. 语言的音乐性:音调和谐,节奏鲜明,读得流畅,念得响亮,听得舒服。语言的音乐性可以较快地唤起幼儿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可以引起幼儿学习艺术语言的兴趣,增进幼儿的愉快情绪。

8. 连锁调:也叫连珠体、连句或衔尾式。这种儿歌用“顶真”的修辞手法去结构,即将前一句末尾的词语作为后一句的起头,或者前后句“随韵接合”,逐句相连。

9. 绕口令:又称拗口令、急口令。它由一些读音相近的词语组合而成。由于语言拗口,而又要求清晰、快速、顺畅地念出,可以用来训练幼儿口齿清楚,吐字辨音正确,提高口语能力,促进思维的敏捷,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儿歌。

10. 童话诗:童话故事与诗歌形式的结合。童话诗属于叙事诗类的一支,它有完整的童话故事情节,其中人物多是拟人形象。

11. 散文诗:用散文形式写的抒情诗。它比一般的抒情诗自由灵活,在语言形式上,分段不分行,不要求有严格的韵律,但比一般的散文注重节奏。

12.寓言诗:这是一种诗体的寓言,它借用孩子们能理解的诗的语言来讲述一个简短生动的故事,以寄寓一定的教训和讽喻之意。

13.超人体童话:这类童话以异乎寻常的神仙妖怪、魔法宝物为主人公,它们都具有超乎人

类的神秘而奇幻的力量。

14.儿童小说:小说是文学作品中重要的体裁之一,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广泛而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作品。儿童小说是根据少年儿童的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和心理特点创造的,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

15.儿童散文:专指为儿童所创作,或虽并不专为儿童所创作但能为儿童阅读欣赏的散文。16.儿童戏剧文学:即儿童戏剧剧本。它即为排练、演出提供脚本,又可供少年儿童阅读欣赏。

17.儿童戏剧:是一种以儿童为主体,并适合于儿童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的戏剧,它是以表演艺术为主,融合了文学、语言、美术、音乐、舞蹈乃至造型、灯光、服饰等等各种艺术的综合体。

18.儿童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时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是由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引发的一种艺术思维活动和审美活动。

四、简答题

1.简述童话和寓言的区别并举例说明。(书134)

2.试举例说明儿童诗大致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书107-108)

3.怎样理解童话中的夸张?(书124 )

4.怎样理解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意义。(书64-65)

5.试结合作品说明儿童故事的艺术特征(书112-114)

6.简述少年前期小说形式多样的具体含义。(书76-77)

7.简述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与儿童文学的三大层次。(书20-21)

8.简述儿童文学的主要内容构成。(书1)

9.请简述儿童文学鉴赏的性质和意义。P176-181

10.进行儿童小说人物形象分析应注意哪些问题?P137

11.阐述儿童报告文学这一体裁对语言、结构的具体要求。P164

12.怎样理解童年期文学的宣泄作用?P66

14.简述儿童寓言与童话的区别。P134

15. 简述少年后期少年的社会化程度。P84

六.论述题

1.举例对绕口令这一儿歌特殊形式作出解释。(书98)

2.寓言通常分为哪两部分?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寓言为例,请加以分析说明。(书134-135)

3.试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说明童话的显著特征。(书127儿童文学作品选读109-110)4.为什么普希金的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能在世界各地广泛流流(儿童文学作品选读64-65)

5.寓言通常分为哪两部分、请以教材中的一篇寓言为例,加以分析说明。(书134-135)6.阅读小说《诺言》(《儿童文学引论》P143),请根据儿童小说理论及儿童文学批评的标准,

写一篇300—500字的评论。

7.试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说明童话的显著特征。(书127 儿童文学作品选读109-110)8.寓言通常分为哪两部分、请以教材中的一篇寓言为例,加以分析说明。(书134-135)9.儿童文学评论与成人文学评论有何异同。各举实例说明之。(书195)

10.从儿歌《我吃水果身体壮》(《儿童文学引论》P52)看儿歌的基本艺术特点(书91-93)。12.阅读洪汛涛的童话《神笔马良》(《儿童文学作品选读》P174),写一篇300—500字的评论。

儿童文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上课讲义

儿童文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10分 1.儿童文学对孩子成长的意义和作用主要有--------------作用、--------------作用、----------作 用、------------作用。 2.童话形象主要是指-------------,其中主要有-------------,----------------,-----------------三大 类。 3.寓言由本体和寓体两部分组成,本体是作者要说明的----------,寓体是寓意的载体,也就 是-------------.. 4.儿童科学文艺的体裁多种多样,主要有科学童话、科学小说、------------、--------------等。 5.儿童小说是以-------------为读者对象,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进行创作并为儿童所能理解和 接受的小说。 二,选择16分 1,儿童美术电影有很多种形式,下列哪一项不包括在内() A卡通片B木偶片C折纸片D生活片 2,“找哇找,找哇找,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来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再见”这首儿歌是() A摇篮曲B连锁调C数数歌D游戏歌 3,不属于儿童文学的三大层次的是() A婴幼儿文学B童年文学C儿童期文学D少年期文学 4,不属于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的选项是() A爱的母题B顽童的母题C自然的母题D幻想的母题 5、选择下列中不属于儿童小说对主题的要求的一项是() A鲜明B积极性C针对性D单一 6、请选择对寓言的特征表述错误的一项() A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和强烈的讽刺性B具有故事情节的真实性 C篇幅短小,结构紧凑,语言精练D通过幻想折射式的反映现实 7、《稻草人》开创了中国现代童话创作之路,作者是() A叶圣陶B严文井C张天翼D周作人 8、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我国的寓言作品() A《南辕北辙》B《望洋兴叹》 C《滥竽充数》D《朋友的获得》 三、判断10 1.儿童文学指为少年儿童所理解、所喜爱,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学作品。()2,每一个儿童读者心目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形象都是不同的。() 3,儿童文学作家可以划分为两大群体:“自觉”的儿童文学作家群和“自发”的儿童文学作家群() 4,儿童故事的最大特征是在其语言质朴而活泼。() 5、一则完整的寓言应包括故事、寓意、寓示三个要素。() 6、童话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夸张、拟人、假定。() 7、儿童故事着重于故事情节,儿童小说着重于典型人物的塑造。() 8、6岁以前是学龄前期,这一时期的文学统称为婴幼儿文学。() 9、儿童小说一般只允许有1个情节。()

自考《幼儿文学》考前试题和答案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幼儿文学》考前试题和答案0038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童话”这一名称出现在我国() A. 明代中期 B. 清代末年 C. “五四”时期 D. 民国初年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1分 第2题寓言在世界上的三大发祥地是印度、希腊和() A. 埃及 B. 中国 C. 法国 D. 俄国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1分 第3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审美个性心理的是() A. 审美个性倾向性 B. 审美感知 C. 审美期待 D. 审美情感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分 第4题配合踢毽的儿歌《一个毽儿踢八踢》属于() A. 摇篮歌 B. 游戏歌 C. 数数歌 D. 谜语歌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1分 第5题被誉为西方寓言的始祖的是()

A. 《五卷书》 B. 《寓言诗》 C. 《伊索寓言》 D. 《寓言三卷集》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6题着名童话《大萝卜》的作者是() A.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B. 俄国作家阿·托尔斯泰 C. 前苏联作家阿尔卡基·盖达尔 D. 前苏联作家马尔夏克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1分 第7题下列幼儿生活故事中,哪篇不是奥谢耶娃的作品() A. 《卡佳和玛莎》 B. 《蓝色的树叶》 C. 《三个小伙伴》 D. 《有魔力的话》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分 第8题“天上星啦斗,地上鸡啦狗,园里葱啦韭,河里鱼啦藕”,这是儿歌里的特殊形式() A. 游戏歌 B. 连锁调 C. 绕口令 D. 颠倒歌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9题幼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但这种想象主要是() A. 有意想象 B. 不随意想象 C. 无意想象 D. 艺术想象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10题鲁兵的《冬娃》属于幼儿散文中的()

幼儿文学期末试题B

《幼儿文学》期末试题 一、填空题 1、为适应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这一特点,要求幼儿文学作品() A.篇幅不宜过长 B.故事情节要紧张 C.选择幼儿不熟悉的内容 D.夸张的细节描写 2、幼儿文学作品中较多的形象是() A.宝物形象 B.超人形象 C.类型化形象 D.个性化形象 3、“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河里看不见”。这首儿歌的句式是() A.三言句式 B.五言句式 C.三三七句式 D.三五七句式 4、.以“子”、“儿”等字做每句结尾的儿歌叫() A.数数歌 B.字头歌 C.谜语歌 D.颠倒歌 5、童话适合幼儿是因为低龄儿童的思维方式主要是() A.科学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逻辑思维 6、寓言在世界上的三大发祥地有() A.法国 B.英国 C.印度 D.阿拉伯 7、我国最早的儿童戏剧是________发表的儿童歌舞剧________________。 8、幼儿戏剧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9、被称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的是________。 10、我国第一部长篇童话是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2.发展幼儿想象力的最佳时期是() A.幼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年期 3.《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 A.卢梭 B.托尔斯泰 C.普希金 D.安徒生 4.我国的儿歌历史十分悠久,出现“童谣”远在() A.一千年前 B.二千年前 C.三千年前 D.四千年前 5.“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河里看不见”。这首儿歌的句式是() A.三言句式 B.五言句式 C.三三七句式 D.三五七句式 6. 以“子”、“儿”等字做每句结尾的儿歌叫() A.数数歌 B.字头歌 C.谜语歌 D.颠倒歌 7.名胜风光、山水人情是属于() A.叙事散文 B.知识散文 C.游记散文 D.抒情散文 8.叶圣陶的《稻草人》是我国() A.第一部创作童话集 B.当代作家的童话作品集 C.第一部民间童话集 D.第一部长篇童话 9.幼儿文学的对象是() A.0~3岁 B.3~6岁 C.3~11岁 D.3~15岁

儿童文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学习资料

儿童文学期末考试试 题及答案

儿童文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10分 1.儿童文学对孩子成长的意义和作用主要有--------------作用、--------------作 用、----------作用、------------作用。 2.童话形象主要是指-------------,其中主要有-------------,----------------,--------- --------三大类。 3.寓言由本体和寓体两部分组成,本体是作者要说明的----------,寓体是寓意 的载体,也就是-------------.. 4.儿童科学文艺的体裁多种多样,主要有科学童话、科学小说、------------、--- -----------等。 5.儿童小说是以-------------为读者对象,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进行创作并为儿 童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小说。 二,选择16分 1,儿童美术电影有很多种形式,下列哪一项不包括在内() A卡通片B木偶片C折纸片D生活片 2,“找哇找,找哇找,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来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再见”这首儿歌是() A摇篮曲B连锁调C数数歌D游戏歌 3,不属于儿童文学的三大层次的是() A婴幼儿文学B童年文学C儿童期文学D少年期文学 4,不属于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的选项是() A爱的母题B顽童的母题C自然的母题D幻想的母题

5、选择下列中不属于儿童小说对主题的要求的一项是() A鲜明B积极性C针对性D单一 6、请选择对寓言的特征表述错误的一项() A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和强烈的讽刺性B具有故事情节的真实性 C篇幅短小,结构紧凑,语言精练D通过幻想折射式的反映现实 7、《稻草人》开创了中国现代童话创作之路,作者是() A叶圣陶B严文井C张天翼D周作人 8、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我国的寓言作品() A《南辕北辙》B《望洋兴叹》 C《滥竽充数》D《朋友的获得》 三、判断10 1.儿童文学指为少年儿童所理解、所喜爱,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学作品。() 2,每一个儿童读者心目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形象都是不同的。()3,儿童文学作家可以划分为两大群体:“自觉”的儿童文学作家群和“自发”的儿童文学作家群() 4,儿童故事的最大特征是在其语言质朴而活泼。() 5、一则完整的寓言应包括故事、寓意、寓示三个要素。() 6、童话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夸张、拟人、假定。() 7、儿童故事着重于故事情节,儿童小说着重于典型人物的塑造。() 8、6岁以前是学龄前期,这一时期的文学统称为婴幼儿文学。() 9、儿童小说一般只允许有1个情节。()

江南大学儿童文学第阶段测试题答案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2年下半年第二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儿童文学》第5章至第8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从主题角度分,儿歌又可分为丰富生动的(知识性)儿歌,寓教于乐的教育性儿歌与童趣盎然的(游戏性)儿歌。 2、童话形象可分为(超人)体、拟人体和(常人)体三种基本类型。 3、按照题材样式儿童小说可分为(传记)体、(日记)体、系列儿童小说等。 4、儿童散文之美主要体现在(情感)美、(意境)美及语言美等三方面。 5、寓言文学在世界上有三大发祥地:印度、(中国)和(古希腊)。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丑小鸭》的故事元是“丑小鸭成为美天鹅”。 2、(×)有“童话大王”之称的郑渊洁属于“自觉型”的儿童文学作家。 3、(√)儿童小说的主题不宜过于含蓄、隐晦,而应该是明朗的。 4、(×)儿童故事可供儿童阅读认辨,更主要用来讲述,因此它可划归为口头文学范畴。 5、(×)寓言起源于民间,神话传说是它的摇篮。 三、选择题(本题共15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5分。) 1、( D )中国现代童话创作中以一种幽默夸张的方式讽刺揭露了现实黑暗的作家是: A.陈伯吹 B.巴金 C.洪汛涛 D.张天翼 2、( D )下列童话形象中属于宝物形象的是: A.《小熊温尼·菩》中的“温尼·菩” B.《木偶奇遇记》中的“皮诺曹” C.《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的“金鱼” D.《宝葫芦的秘密》中的“宝葫芦” 3、( C )世界上最早的民间童话集是: A.《五卷书》 B.《一千零一夜》 C.《格林童话》 D.《列那狐的故事》 4、( C )安徒生的《海的女儿》中长着人身鱼尾的美人鱼属于: A.常人体形象 B.超人体形象 C.拟人体形象 D.宝物形象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试题

幼儿文学试题 1 班别姓名学号分数 一、用线条将作者和作品连起来(5分) 柯岩《小弟和小猫》 蒋应武《小熊过桥》 鲁兵《雨后》 冰心《圆圆和圈圈》 郑春华《小猪奴尼》 二、填空题(15分) 1、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主要有三个、、。 2、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划分,儿童文学可分为三个层次:①, ②,③。 3、幼儿文学可分为三大类:①唱诵类,②,③ 。 4、常用的幼文学鉴赏方法四种;①朗读讲法述,②、③ ④。 5、儿歌的主要功能有三个方面:①、②、③。 6、节奏是由句子的决定的。 三、简答题(20分) 1、幼儿诗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幼儿文学的本体特征是什么 3、儿文学的教育功能主要有哪些 4、歌主要有哪些特征 四、选择题(5分) 1、连锁调与其他儿歌的区别在于采用的手法构成全歌。 A、设问 B、顶针 C、夸张 D、拟人 2、“青菜青,绿盈盈,辣椒红,像灯笼”这首儿歌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A、顶针 B、起兴 c 、摹色 d、摹声 3、是通过设问作答的方式表现内容的一种儿歌 A、绕口令 B、摇篮曲 C、数数歌 D、问荅歌 4、幼儿诗按创作手法可分为抒情诗和两大类。 A、题画诗 B、自由诗 C、叙事诗 D、格律诗 5、马尔夏克的《笨耗子的故事》是一篇。 A、儿童小说 B、童话诗 C、古怪歌 D、散文诗 五、判断题(5分) ()1、幼儿文学是社会生活在人脑中反映的产物。 ()2、幼儿文学在艺术上要求比成人文学低。 ()3、在人类幼年时期,孩子们凭借耳朵接受着文学的熏陶。 ()4、幼儿的理解能力不高,因此,幼儿文学取材于幼儿生活本身就 可以了。 ()5、数数歌是数字和文学结的产物。 六、分析题(20分)

《幼儿文学》考试试题及答案教案资料

《幼儿文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为6、7岁儿童服务的文学体裁主要有( D ) A.诗歌 B.小说 C.散文 D.童话 2.广义的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是( A ) A.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 B.婴儿文学、幼儿文学、儿童文学 C.婴儿文学、儿童文学、青春期文学 D.儿童文学、少年文学、青春期文学 3.“狼外婆”的形象类型是( A ) A.凶狠狡诈的形象类型 B.愚笨狂妄的形象类型 C.心狠手毒的形象类型 D.愚蠢滑稽的形象类型 4.对幼儿发音有帮助的儿歌是( B ) A.谜语歌 B.绕口令 C.游戏歌 D.字头歌 5.幼儿诗是指( C ) A.幼儿写的诗 B.有幼儿形象的诗 C.适合于幼儿听赏诵读的自由体短诗 D.幼儿听赏的格律诗 6.童话“稻草人”中的稻草人形象是( A ) A.拟人形象 B.超人形象 C.常人形象 D.巨人形象 7.《丑小鸭》的作者是( D ) A.普希金 B.卢梭 C.夏尔?贝洛 D.安徒生 8.幼儿文学的想象特别强调( D ) A.科学性 B.逻辑性 C.创造性 D.现实性 9.童话最重要的特征是( A ) A.幻想 B.怪诞 C.象征 D.拟人 10.我国现代童话的创始人是( A )

A.叶圣陶 B.鲁迅 C.郑振铎 D.郭沫若 11.幼儿文学的对象是( B ) A.0~3岁 B.3~6岁 C.3~11岁 D.3~15岁 12.儿童文学的根本意义在于( D ) A.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B.传播文学作品 C.促进儿童智力发展D.培养身心健全的人 13.幼儿文学作品要求故事情节( A ) A.单纯和生动B.复杂和曲折 C.复杂和变化D.简单和离奇 14.幼儿文学的语言要求是( A ) A.浅显、形象性B.深刻、动作性 C.幽默、文学性D.荒诞、音乐性 1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 C ) A.孟浩然的《春晓》B.李白的《静夜思》 C.白居易的《草》D.骆宾王的《咏鹅》 16.普希金的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的金鱼形象是( B )A.拟人形象B.超人形象 C.常人形象D.非人形象 17.好的图画故事书中文字与图画的关系应该是( C ) A.文字说明图画B.图画解释文字 C.图画与文字互补D.图与文字无关 18.著名幼儿诗《欢迎小雨点》的作者是( A ) A.圣野B.郑春华 C.叶圣陶D.柯岩 19.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边玩边唱的儿歌叫( A ) A.游戏歌B.问答歌 C.饶口令D.字头歌 20.在儿童文学作品的结构安排上要做到条理清楚,应使用( A )A.顺叙的方法B.倒叙的方法

儿童文学期末考试试卷(A)

《儿童文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注意事项 1、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专业、姓名、学号和所在的班级名称;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3、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内容。 使用对象:幼师班考试时间:90 分钟考试方式:考试 题 一二三四总分统分人号 得 分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20 分) 1、广义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是( ) A. 婴儿文学、幼儿文学、儿童文学 B. 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 C. 婴儿文学、儿童文学、青春期文学 D. 儿童文学、少年文学、青春期文学 2、狭义儿童文学的对象是( ) A.3 ~6 岁的儿童 B.6 、7 岁~11、12 岁的儿童 C.11 、12 岁~15 岁的儿童 D.15 岁以下的孩子 3、“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河里看不见”。这首儿歌的句式是() A. 三字句 B. 五字句 C. “三三七”字句 D. “三五七”字句 4、叶圣陶的《稻草人》是我国( ) A. 第一部创作童话集 B. 第一部搜集、整理的民间童话集 C. 当代作家的童话作品集 D. 第一部长篇童话 5、童话的基本特征是( ) A. 怪诞 B. 幻想 C. 象征 D. 拟人 6、《白雪公主》的作者是() A. 王尔德 B. 安徒生 C. 格林兄弟 D. 阿?托尔斯泰7.“五四”时期,成立歌谣征集处,后又成立歌谣研究会,使“儿歌”这一名称沿用至今,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学者是() A.鲁迅B.周作人C.胡适D.黎锦辉 8、幼儿戏剧的戏剧冲突往往( ) A. 紧张激烈 B. 单纯有趣 C. 生动具体 D. 曲折复杂 9.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作者是() A. 普希金 B. 林格伦 C. 亚历山大·亚兰·米尔恩 D.阿·托尔斯泰 10. 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应当具有() A. 稚拙美崇高美形式美 B. 稚拙美纯真美想像美 C. 稚拙美荒诞美浅显美 D. 稚拙美纯真美质朴美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8 分,共32 分) 1. 情节 2. 超人体童话形象 3. 格林童话 4. 幼儿散文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幼儿文学试卷试题.doc

课程代码: 00386 一、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 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儿童文学可分为() A. 二个层次 B. 三个层次 C.四个层次 D.五个层次 2. 幼儿读物和幼儿文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关系是() A.幼儿读物比幼儿文学范围广 B.幼儿文学包含幼儿读物 C.幼儿读物是幼儿文学的一个种类 D.幼儿读物和幼儿文学都属于儿童文学 3. 造成儿童“自我中心”状态的根本原因在于() A.儿童掌握语言缓慢,未掌握更多的词 B.儿童感觉器官对外界不敏感 C.儿童的意识世界是一种主客体不分的混沌世界 D.缺乏教育和引导 4. 为适应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这一特点,要求幼儿文学作品( ) A. 篇幅不宜过长 B. 故事情节要紧张 C.选择幼儿不熟悉的内容 D.夸张的细节描写 5. 成人文学分类的四分法是() A.诗歌、小说、童话、报告文学 B.诗歌、散文、通讯、民间故事 C.叙事、抒情、议论、报告 D.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6. 《小王子》的作者是() A. 德国作家豪夫 B. 法国作家圣. 埃克絮佩里 C.法国作家夏尔·贝洛 D.丹麦作家安徒生 7. 发展幼儿想象力的最佳时期是() A. 幼年期 B. 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年期 8. 叶永烈的童话《圆圆与方方》讲述的故事是() A.圆形物体和方形物体各有各的用途 B.小朋友圆圆与方方的历险故事 C.男孩方方和女孩圆圆互相帮助的故事 D.圆的可以变成方的,方的可以变成圆的 9. 幼儿文学的创作面临的最大难题是() A.让幼儿适应成人的审美意识 B.让成人适应幼儿的审美意识 C.调适并融合两种审美意识的距离 D.强化两种不同的审美意识 10. 属于知识性题材的幼儿文学作品是()

幼儿文学试题1

幼儿文学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 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60分) 1.儿歌在我国古代叫童谣,而童谣还有种种别称,指出下列诸项中不是童谣别称的一项( D )。 A.童子歌 B.孺子歌 C.小儿语 D.神童诗 2.为适应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这一特点,要求幼儿文学作品(B) A.开头要尽量长一些 B.篇幅不宜过长 C.人物和发展线索出现要晚 D.故事情节要紧张 3.儿童逻辑思维处于萌芽阶段是在(B) A.4岁左右 B.6岁左右 C.8岁左右 D.10岁左右 4.幼儿想象主要以(D) A.再造想象为主 B.创造性想象为主 C.有意想象为主 D.无意想象为主 5.幼儿文学中使用拟人手法是因为幼儿思维具有(B) A.直觉行动的特点 B.泛灵观念的特点 C.抽象性特点 D.逻辑性特点 6.“幼儿文学”与“幼儿读物”(D) A.没有联系 B.没有区别 C.幼儿文学的范围更宽泛 D.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7.培养和发展想象力的最佳时期是(A) A.幼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老年期 8.幼儿文学的创作题材主要应当以(C) A.动物故事为题材 B.神话故事为题材 C.幼儿熟悉的生活为题材 D.民间传说为题材 9.幼儿文学语言要少用(C) A.名词 B.形容词 C.虚词 D.动词 11.幼儿文学作品中同样的语言多次反复,有助于幼儿(B) A.对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 B.熟悉、理解和认识作品的内容 C.避免幼儿遗忘 D.激发新奇感和趣味性 12.把事理相悖的事物和现象加以描写并具有幽默感的儿歌类型是(A) A.颠倒歌 B.问答歌 C.游戏歌 D.谜语歌 1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C) A.李白《静夜思》 B.白居易《草》 C.孟浩然的《春晓》 D.杜牧的《清明》 14.“春雨沙沙,春雨沙沙,沙沙的春雨,像千万条丝线飘下,穿梭的燕子衔着雨丝,织出一幅美丽的春天图画……”这首诗属于(D) A.讽喻诗 B.叙事诗 C.题画诗 D.散文诗 15.我国的创作童话出现于(A) A.“五四”运动前后 B.清代末年 C.上世纪三十年代 D.解放初期 16.《寄小读者》的作者是(B) A.叶圣陶 B.冰心 C.严文井 D.茅盾 17.《小熊温尼·菩》的作者是(B) A.姜尼·罗大里 B.亚历山大·亚兰·米尔恩 C.林格伦 D.盖达尔 18.《木偶奇遇记》的作者是(D) A.英国斯威夫特 B.意大利罗大里 C.丹麦安徒生 D.意大利科罗迪

幼儿文学期末试题

2014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 幼儿文学 考试时量 8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选项填入答题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童 话的基本特征是( ) A .逻辑 B .幻想 C .童话形象 D .叙事 2、创办了中国第一份儿童读物《童话》丛刊的是( ) A.叶圣陶 B .鲁迅 C .孙毓修 D .张天翼 3、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应当具有( ) A.稚拙美 崇高美 形式美 B. 稚拙美 纯真美 逻辑美 C. 稚拙美 荒诞美 浅显美 D. 稚拙美 纯真美 梦幻美 4、《木偶奇遇记》的作者是 ( ) A .英国 斯威夫特 B .意大利 罗大里 C .丹麦 安徒生 D .意大利 卡洛·科洛迪 5、普希金的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的金鱼形象是 ( ) A .拟人形象 B .超人形象 C .常人形象 D .非人形象 6、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里的皇帝是 ( ) A .非人形象 B .拟人形象 C .常人形象 D .超人形象 7、幼儿文学作品要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必须 ( ) A .展示人物内心活动 B .表现人物复杂的性格 C .多描写人物的动作和外部特征 D .细致刻画人物的外貌 8、“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这首儿歌是( ) A .谜语歌 B.饶口令 C.颠倒歌 D.字头歌 9、“连锁调”、“绕口令”都是幼儿文学中( ) A .儿歌的一种形式 B .幼儿诗中的一种形式 C .童话的一种形式 D .故事的一种形式 10、安徒生写的作品是 ( ) A .《灰姑娘》 B .《睡美人》 C .《卖火柴的小女孩》 D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11、幼儿文学的审美功能是指 ( ) A .引导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 B .增长幼儿的知识,培养幼儿的求知兴趣 C .培养幼儿的美感和审美情趣 D .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12、儿歌中的颠倒歌集中体现了( ) A.节奏美 B.荒诞美 C.稚拙美 D.生活美 13、神话故事《夸父追日》中描写夸父形象采用的手法是( ) A.夸张的手法 B.拟人的手法 C.比喻的手法 D.摹状的手法 14、我国最早的一部儿歌专集是明代学者吕坤在16世纪末编辑成的( ) A .《天籁集》 B .《天籁续集》 C .《演小儿语》 D.《歌谣》 15、“春雨沙沙,春雨沙沙,沙沙的春雨,像千万条丝线飘下,穿梭的燕子衔着雨丝,织出一幅美丽的春天图画……”这首诗属于( ) A.讽喻诗 B.叙事诗 C.题画诗 D.散文诗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请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1、世界寓言的三大发祥地( ) A.印度 B.希腊 C.英国 D.中国 系(部) :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幼儿文学》期末试卷和答案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广义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是( ) A.婴儿文学、幼儿文学、儿童文学 B.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 C.婴儿文学、儿童文学、青春期文学 D.儿童文学、少年文学、青春期文学 2、狭义儿童文学的对象是( ) A.3~6岁的儿童 B.6、7岁~11、12岁的儿童 C.11、12岁~15岁的儿童 D.15岁以下的孩子 3、“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河里看不见”。这首儿歌的句式是() A.三字句 B.五字句 C.“三三七”字句 D.“三五七”字句 4、叶圣陶的《稻草人》是我国( ) A.第一部创作童话集 B.第一部搜集、整理的民间童话集 C.当代作家的童话作品集 D.第一部长篇童话 5、童话的基本特征是( ) A.怪诞 B.幻想 C.象征 D.拟人 6、《白雪公主》的作者是() A.王尔德 B.安徒生 C.格林兄弟 D.阿?托尔斯泰 7.“五四”时期,成立歌谣征集处,后又成立歌谣研究会,使“儿歌”这一名称沿用至今,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学者是() A.鲁迅 B.周作人 C.胡适 D.黎锦辉 8、幼儿戏剧的戏剧冲突往往( ) A.紧张激烈 B.单纯有趣 C.生动具体 D.曲折复杂 9.《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作者是() A.普希金 B.林格伦 C.亚历山大·亚兰·米尔恩 D.阿·托尔斯泰 10.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应当具有() A.稚拙美崇高美形式美 B. 稚拙美纯真美想像美 C. 稚拙美荒诞美浅显美 D. 稚拙美纯真美质朴美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8分,共32分) 1.情节 2.超人体童话形象

3.格林童话 4.幼儿散文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1.简述幼儿文学的教育功能。 2. 谈谈幼儿童话的分类。 3.幼儿戏剧主要有哪些特征? 四、材料改写题(每题30分,共30分) 请根据下面文字,将《镜子的故事》改写或续写成适合幼儿听赏的新故事。 要求:1.扩展情节,故事有趣;2.添加细节,丰富原有形象;3.语言浅显,符合幼儿听赏水平。 原文:《镜子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聪明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面镜子。聪明人侧侧脑袋,镜子里的人也侧侧脑袋,聪明人抓抓耳朵,镜子里的人也抓抓耳朵。这镜子真是多么巧妙的东西呀!聪明人心里想,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照镜子多好。后来聪明人就把做镜子的法子传到全世界。 这时候,有一个国王,他的一个官吏献给他一面镜子。在此之前他还从来没有见过镜子,国王问那个官吏说:“喂,这是什么东西呀?” 官吏回答说:“国王呀!这是一种非常珍奇的东西,叫作镜子,您把它照什么东西,它就可以映出什么东西来!” 国王搔搔下巴说:“嗳,那倒很奇妙呀,让我看看。” 国王把镜子端在手里,他在镜子里看到的是一个非常难看的面孔。整个脸象个冬瓜、金鱼眼睛、鼻子又圆又大,国王越看越生气,就骂道:“你给我的是什么怪物,把我照成妖怪了!这种东西一定不许传开,下令!不许用镜子!” 以后……

《幼儿文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幼儿文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为6、7岁儿童服务得文学体裁主要有( D ) A、诗歌? B、小说 C、散文 D、童话 2、广义得儿童文学得三个层次就是( A ) A、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B、婴儿文学、幼儿文学、儿童文学 C、婴儿文学、儿童文学、青春期文学 D、儿童文学、少年文学、青春期文学 3、“狼外婆”得形象类型就是( A ) A、凶狠狡诈得形象类型? B、愚笨狂妄得形象类型 C、心狠手毒得形象类型 D、愚蠢滑稽得形象类型 4、对幼儿发音有帮助得儿歌就是( B ) A、谜语歌B、绕口令 C、游戏歌 D、字头歌 5、幼儿诗就是指( C ) A、幼儿写得诗? B、有幼儿形象得诗 C、适合于幼儿听赏诵读得自由体短诗? D、幼儿听赏得格律诗 6、童话“稻草人”中得稻草人形象就是( A ) A、拟人形象? B、超人形象 C、常人形象? D、巨人形象 7、《丑小鸭》得作者就是( D ) A、普希金? B、卢梭 C、夏尔?贝洛 D、安徒生 8、幼儿文学得想象特别强调( D ) A、科学性 B、逻辑性 C、创造性 D、现实性 9、童话最重要得特征就是( A ) A、幻想? B、怪诞 C、象征 D、拟人 10、我国现代童话得创始人就是(A) A、叶圣陶B、鲁迅

C、郑振铎D、郭沫若 11。幼儿文学得对象就是( B ) A。0~3岁? B。3~6岁 C.3~11岁D.3~15岁 12。儿童文学得根本意义在于( D ) A.培养儿童得阅读能力?B.传播文学作品 C。促进儿童智力发展?D.培养身心健全得人 13.幼儿文学作品要求故事情节(A) A。单纯与生动?B.复杂与曲折 C.复杂与变化? D.简单与离奇 14.幼儿文学得语言要求就是( A ) A.浅显、形象性B.深刻、动作性 C。幽默、文学性?D。荒诞、音乐性 1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 C ) A.孟浩然得《春晓》B。李白得《静夜思》 C.白居易得《草》?D.骆宾王得《咏鹅》 16。普希金得童话诗《渔夫与金鱼得故事》中得金鱼形象就是( B )A.拟人形象?B。超人形象 C.常人形象?D。非人形象 17.好得图画故事书中文字与图画得关系应该就是( C ) A.文字说明图画B.图画解释文字 C。图画与文字互补 D.图与文字无关 18。著名幼儿诗《欢迎小雨点》得作者就是( A ) A.圣野? B.郑春华 C。叶圣陶D.柯岩 19.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边玩边唱得儿歌叫( A ) A.游戏歌 B.问答歌 C。饶口令D.字头歌 20。在儿童文学作品得结构安排上要做到条理清楚,应使用( A ) A。顺叙得方法?B。倒叙得方法 C.补叙得方法 D.插叙得方法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儿童文学试题修订稿

儿童文学试题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一、词解 儿童文学:指为少年儿童所理解、所喜爱,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学作品。 儿童情趣:指与儿童心理特点相适应的儿童语言、行为的情调趣味。 儿童文学题材:指儿童文学作品中具体描绘的社会生活事件或现象,是作品内容的最主要因素。 儿童文学母题:母题是指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因素,或事件,或场面,或手法, 或意象,也可以指反复出现的主题或题材。 二、简答题 1、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主要区别? 韵文性、直观性、幻想性和叙事性是儿童文学样式上的四大特征。这就是人常说的儿童文学的五个基本特征;也是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最大区别。 2、成人儿童家的取材方向? 1、民间故事; 2、回忆自己的童年; 3、儿童的观察、了解和认识; 4、有意识搜集和整理有关材料; 一、名词解释 儿童文学题材 生活流手法

意识流手法 社会化:指人由“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一个人在与社会交互作用中学习技能和行为规范、以取得 社会适应性的过程。社会化过程最核心的是人际交往。 文学接受 二、简答题 1、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 ①婴儿期(1-3岁); ②幼儿期(3-6岁); ③童年期(6-12岁); ④少年前期(12-15岁); ⑤少年后期(15-18岁)。 2、儿童接受儿童文学作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需要→注意→阅读→兴趣。 3 怎样理解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意义?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社会化程度(发展的物质因素,它为人的活动提供最基本的条件。心理因素——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应,心理因素主要包括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志因素。) 一、词解: 婴幼儿时期: 拟人: 二、简答题

幼儿文学中编模拟测试

幼儿文学中编模拟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的儿歌历史十分悠久,出现“童谣”远在() A.一千年前 B.二千年前 C.三千年前 D.四千年前 2“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河里看不见”。这首儿歌的句式是()A.三言句式 B.五言句式 C.三三七句式 D.三五七句式 3“儿歌”这一名称广泛使用沿用至今,是在() A.明清时期 B.20世纪30年代 C.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D.新中国成立以后 4.以“子”、“儿”等字做每句结尾的儿歌叫() A.数数歌 B.字头歌 C.谜语歌 D.颠倒歌 5.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边玩边唱的儿歌叫() A.游戏歌B.问答歌C.饶口令D.字头歌 6“儿歌”一词广泛使用是从1918年建立歌谣研究会的() A.北京大学B.燕京大学C.清华大学D.大学 7.有助于幼儿正确的掌握字音的儿歌是() A.谜语歌B.绕口令C.游戏歌 D.字头歌 8.具有增强幼儿语言与动作协调性的儿歌有() A.谜语歌B.绕口令C.游戏歌D.摇篮歌 9“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这首儿歌是()A.谜语歌B.饶口令C.颠倒歌 D.字头歌

10.一只小鸟当空飞,两只小鸟后边追,三只小鸟喳喳叫,四只小鸟紧跟随,小朋友,想一想,一共几只小鸟飞?是儿歌中的() A.游戏歌B.数数歌C.谜语歌D.绕口令 11.设问作答的形式表述的儿歌是() A.谜语歌B.问答歌C.颠倒歌D.字头歌 12.小孩子,卷袖子,帮助妈妈扫屋子,忙得满头汗珠子。”这首儿歌是()A.谜语歌B.字头歌C.问答歌D.颠倒歌 13.有丰富知识,开发智力的儿歌形式是() A.谜语歌B.绕口令C.游戏歌D.摇篮歌 14.“什么船儿上月球?什么船儿海底游?什么船儿水上飞?什么船儿冰海走” 这首儿歌的类型是() A.颠倒歌 B.问答歌 C.游戏歌 D.谜语歌 15.能够培养和训练幼儿识数能力的儿歌是() A.谜语歌 B.问答歌 C.数数歌 D.游戏歌 16.“顶真”的手法将前一句末尾的词作为后句的起头,逐句相连的儿歌是 () A.绕口令B.问答歌C.连锁调D.字头歌 17.将事物的正常关系加以悖反,达到以反衬正的儿歌是 A.谜语歌 B.游戏歌 C.问答歌 D.颠倒歌 18.古铜、挂门帘、门帘高、买铡刀、铡刀快、切青菜。”是儿歌中的 A.游戏歌 B.谜语歌 C.连锁调 D.古怪歌

儿童文学复习题

儿童文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长袜子皮皮”的形象出自作者的作品【A】 A、格林伦 B、王尔德 C、儒勒?凡尔纳 D、克雷洛夫 2、《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作者是俄罗斯作家【A】 A、普希金 B、克雷洛夫 C、契科夫 D、柯罗连科 3、《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是美国作家【A】 A、马克?吐温 B、科洛迪 C、安徒生 D、霍夫曼 4、《水孩子》的作家是英国作家【A】 A、查理?金斯莱 B、雅克布?格林 C、卢梭 D、丹尼尔?笛福 5、《鹅妈妈的故事》是法国作家【A】 A、夏尔?贝洛 B、约纳但?斯威夫特 C、塞万提斯 D、拉封丹 6、儿童文学有四种存在状态,下面的哪一种属于:被儿童占为己有的“儿童文学”【A 】 A、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 B、安徒生童话 C、任大霖的《童年时代的朋友》 D、郁秀的《花季?雨季》 7、儿童文学的主题要求不正确的一项是【A】 A、隐晦、模糊、费解 B、明确的 C、富有意义的 D、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 8、在幼儿期和童年期尽管有意想象已经产生,但仍占据着主导地位。【】 A、无意想象 B、幻想 C、创造想象 D、联想 9、金波《带雨的花》是金波走在返回童的路上所捡到的一束花。这说明金波属于 型的作家【A】 A、童年回忆型 B、社会使命型 C、童心型 D、娱乐型 10、《古代英雄的石像》作者是我国作家【A】 A、叶圣陶 B、张天翼 C、陈伯吹 D、严文井 11、不属于儿童文学表现的四中存在状态的是【C】 A、“自我表现”的成人文学 B、“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 C、被儿童占为己有的“儿童文学” D、儿童自己创作的儿童文学 12、儿童文学的主题要求正确的一项是【A】 A、富有意义的、 B、模糊、 C、费解 D、隐晦 13、在儿童文学里,“是起主要作用的力量,创作过程只有通过而完成”【】 A、幻想 B、意象 C、意境 D、情感 14、杨红樱非常关注儿童的生存状态,愿意迁就孩子。她所塑造的淘气包是儿童们心目中精灵使的人物。这说明杨红樱属于型的作家【A 】 A、童心型 B、社会使命型 C、童年回忆型 D、娱乐型 15、被誉为是“东方安徒生”的作家是【A】 A、陈伯吹 B、张天翼 C、贺宜 D、刘绍棠 16、《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作者是【A 】 A、刘易斯?卡罗尔 B、王尔德 C、儒勒?凡尔纳 D、克雷洛夫 17、《木偶奇遇记》的作者是【A 】 A、科洛迪 B、克雷洛夫 C、契科夫 D、柯罗连科 18、《格林童话集》作者是德国作家【A】 A、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 B、科洛迪?格林 C、安徒生?格林 D、霍夫曼?格林

幼儿文学试题.doc

幼儿文学(第一章)一组 一. 选择题。 1.____ 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 A. 叶圣陶 B. 凡尔纳 C. 郑渊洁 D. 郑春华 2. 幼儿文学作为专门为幼儿创作的文学,还应当体现出接受对象的精神特征____和 ____。() A. 富有幼儿游戏性和娱乐性 B. 富有幼儿情趣和娱乐性 C.富有幻想性和幼儿游戏性 D. 富有幼儿情趣和幼儿游戏精神 3.“笑这种维他命是儿童必需的,我们应当慷慨发放”。这句话是谁说的。() 4.下列不属于幼儿文学的是 _____。() 5.在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中, ____最具儿童文学特色。() A. 幼儿文学 B. 童年文学 C. 儿童文学 D. 少年文学 6. “用儿童的眼睛去看,用儿童的耳朵去听,用儿童的心灵去感觉”这句话出自谁口___。() A. 黄云生 B. 陈伯吹 C. 郑光中 D. 王泉根 岁的儿童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日渐增强,思维也开始发展,以 ___思维为主,初步形成 ____。() A. 形象思维、逻辑思维 B. 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C. 形象思维、具体逻辑思维 D. 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8.幼儿文学作品中,经常运用的手法有____. () A. 比拟、夸张、象征、变形、荒诞 B.幻想、比喻、拟人、夸张、荒诞、变形 C.幻想、比喻、拟人、夸张、变形 D.比喻、拟人、夸张、象征、变形 9.丰富的 ____是幼儿的一大心理特征。() 10.幼儿读物与幼儿文学的关系 _____。() A. 幼儿读物包括幼儿文学 B. 幼儿文学包括幼儿读物 C.幼儿读物不包括幼儿文学 D. 幼儿文学不包括幼儿读物 11. 幼儿的视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到____时基本与成人相同。() A. 小班 B. 中班 C. 大班 D. 低年级 12. 幼儿年龄越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就越短,大班幼儿也不过____。() 分钟分钟分钟分钟 13. 幼儿到了大班以后,由于知识经验的增多,开始出现了____。() A. 形象思维 B. 具体思维 C. 逻辑思维 D. 想象思维 14.____ 曾说过:游戏是儿童最正常的行为.( ) A. 鲁迅 B. 皮亚杰 C. 陶行知 D. 郑渊洁 15. 幼儿文学文体中的讲述类包括幼儿童话、寓言、幼儿故事和____。() A. 幼儿图画故事 B. 幼儿散文 C. 幼儿戏剧文学 D. 幼儿诗 16. 幼儿是靠听觉来接受文学的,他们不是文学“___” , 而是“ ___”。 ( ) A. 读者、听众 B. 听众、读者 C. 观赏者、听众 D. 听众、观赏者 17.幼儿的语言发展很快, ____ 就能掌握本族语言的全部语音。() 岁岁岁岁

儿童文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儿童文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 班级:姓名: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25分) 1、寓言: 2、儿歌: 3、颠倒歌: 4、讽刺诗: 5、儿童文学: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6分) 1.童年期文学常用的艺术手法有()。 A.拟人写实夸张 B.象征拟人幽默 C.夸张反复写实 D.夸张写实幽默 2.少年前期儿童最喜欢的体裁是()。 A.诗歌 B.小说 C.童话 D.散文 3.儿童故事的最大特征在其()。 A.主题集中而鲜明 B.叙述明快而有童趣 C.情节曲折而单纯 D.语言质朴而活泼 4.《雨来没有死的作者》是()。 A.管桦 B.王统照 C.任大星

D.马丁 5.《金色的海螺》、《神笔马良》、《寒号鸟》分别是()。 A.民间童话创作童话文学童话 B.童话诗童话故事童话剧 C.拟人体童话常人体童话超人体童话 D.传统童话民间童话知识童话 6.将生活故事作为儿童故事的一个门类,其划分的依据是()。 A.作者 B.表现形式 C.内容 D.读者对象 7.童话大师安徒生一生写下了160多篇童话作品,其代表作有。 A.《快乐王子》 B.《七色花》 C.《豌豆上的公主》 8.通过描写小白狼与猎人爷爷的交往,赞美了天真无邪的纯真童心的童话作品是。 A.《诺言》 B.《什么叫做好,什么叫做不好》 C.《小儿郎,小儿狼》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14分) 1.儿童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幻想性是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主要区别。()2.儿童文学批评是指以儿童文学为基础,在一定的文学理论指导下,对儿童文学作家作品及有关文学现象进行判断的实践活动。() 3.儿童诗是为少年儿童创作,切合他们心理特点、适合他们阅读和欣赏的一种诗歌形式。() 4.童话分类的角度很多,从作者看,由劳动人民创作的称为民间童话,由作家整理、加工、创作的称为创作童话。() 5.儿童处在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因此,儿童文学对语言的要求首先要做到规范、优美。() 6.童话大师安徒生一生写了160多篇童话故事,《七色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7.儿童故事的最大特征在于它的情节曲折而单纯。()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 1、试述儿歌与儿童诗的异同。

儿童文学复习题(带答案)

儿童文学复习题(带答案) 一、单选题 答案:B 1、广义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是 A.婴儿文学、幼儿文学、儿童文学 B.婴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 C.婴儿文学、儿童文学、青春期文学 D.儿童文学、少年文学、青春期文学 答案:A 2、幼儿接受文学的主要方式是通过() A.“听”来接受文学 B.“看”来接受文学 C.“读”来接受文学 D.“背诵”来接受文学 答案:A 3、狭义儿童文学的对象是( ) A.3~6岁的儿童 B.6、7岁~11、12岁的儿童 C.11、12岁~15岁的儿童 D.15岁以下的孩子 答案:A 4、所有经典的幼儿文学作品,无不依靠() A.神奇的宝物和魔法 B.作家对幼儿独特精神状态的承认和发掘 C.曲折的情节描写 D.英雄形象和华丽的语言 答案:A 5、幼儿文学结构的基本要求是()

A.条理曲折 B.条理简单 C.条理丰富 D.条理清楚 答案:A 6、“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河里看不见”。这首儿歌的句式是() A.三字句 B.五字句 C.“三三七”字句 D.“三五七”字句 答案:C 7、“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粒黑葡萄,到了夜里毛对毛。”是儿歌中的特殊形式() A.游戏歌 B.问答歌 C.连锁调 D.谜语歌 答案:D 8、古诗《春晓》的作者是() A.孟浩然 B.李白 C.白居易 D.杜牧 答案:A 9、“童话”这一名称,出现在我国() A.清代末年 B.五四运动之后 C.清代初期 D.上世纪三十年代 答案:A 10、叶圣陶的《稻草人》是我国() A.第一部创作童话集 B. 第一部创作诗歌集 C. 第一部儿童戏剧 D. 第一部散文集 答案:A 11.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属于(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