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论文-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讲解

微生物论文-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讲解

微生物论文-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讲解
微生物论文-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讲解

沈阳理工大学

研究生课程考试卷

课程名称: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年级:2014级

专业:环境科学

考号: 1482060276

学号:1482060276

姓名:高文皓

阅卷人: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摘要:通过分析微生物与食品、医药卫生、工业及农业的关系来说明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关键词:微生物,人类健康,食品,工业,农业,医药卫生,关系

引言

比起搏击长空的雄鹰和遨游大海的鲸鱼,微生物对多数人来说是比较陌生的,除了生病的时候,平常很难会想起它。实际上,微生物和人类的关系绝不比高等生物疏远,甚至更加密切。微生物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巨大:他们清洁环境并使土壤肥沃,他们在食品工艺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在我们的身体里制造维生素。它们能够在体内外与我们和平共处,其中一些甚至还保护我们免受别的有害微生物的侵犯,当然这也并不排除有些微生物也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伤害,甚至是致命的。微生物与人类社会和文明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和对于人类文明所作出的贡献以及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贡献潜力,都有着光辉的记录并将继续创造者新的功绩。在现代科学中,对人类健康关系最大、贡献最为突出的应该算是微生物学了。所以现代微生物学时一个具有许多不同专业方向的大学科,它对食品、工业、农业生态环境及医药卫生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目录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3)

引言 (3)

1 微生物与食品的关系 (5)

1.1微生物在食品中应用的利与弊 (5)

1.2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与人类健康 (5)

2 微生物与工业的关系 (7)

2.1微生物对工业发展的意义 (7)

2.2新兴微生物技术 (7)

2.3新兴微生物技术的优势与人类健康 (8)

3 微生物与农业生态环境 (9)

3.1 二十一世纪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9)

3.2解决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 (9)

3.2.1有效微生物技术 (9)

3.2.2微生物肥料 (9)

3.2.3土壤微生物 (10)

3.2.4微生物循环农业 (10)

4 微生物与医药卫生的关系 (11)

4.1微生物病源菌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11)

4.2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1)

4.3微生物在医药卫生中的应用与人类健康 (12)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1 微生物与食品的关系

1.1微生物在食品中应用的利与弊

你能够想象依靠微生物解决温饱问题吗?你能够想象细菌会成为我们的重要食品吗?随着人类的基因图组绘制的日趋完善和克隆技术的不断改进,上面所提出的假想真的有可能在某天变为现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曾预言:“微生物有可能帮助我国过农业关。”现代微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可使人类告别向土地要粮的历史。

当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应用并不只是有利的一面。微生物与食品的关系主要有有益、有害、有益和有害相互转化几种情况。有益分为直接有益和间接有益,又可进一步分为有益于人体健康和有益于生产;对于食品有害的微生物,有些是微生物自身是病原菌、致病菌,可以引起食品污染,有些是因为这些微生物并无危害,但是其代谢产物有毒性,危害人体健康;还有一些微生物自身不会致病也不会产生有害代谢物,但是其生长繁殖会给生产带来一些影响。一些微生物对生产和健康的影响较小,而另一些微生物在一些情况下有利于生产和健康,但在另一些情况下则不利于生产,有害于健康。

我们日常食用的很多食品都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生产的。如食醋是用粮食等淀粉质为原料,经微生物制曲、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等阶段酿制而成;发酵乳制品是用良好的原料乳经过杀菌作用接种特定的微生物进行发酵作用,产生具有特殊风味的食品;啤酒是以优质大麦芽为主要原料,大米、酒花等为辅料,经过制麦、糖化、啤酒酵母发酵等工序酿制而成的一种含有二氧化碳、低酒精度和多种营养成分的饮料酒。像这类食品还有很多中,可见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受微生物的污染。

1.2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与人类健康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快速检测技术来检测食品受微生物的污染情况。如:气相色谱法、“既用胶”测定法、以生物化学手段建立的快速检测技术、以免疫学方法建立的快速检测技术、活细胞计数检测、PCR检测技术、生物芯片技术、传感器技术、流式细胞术FCM和基因探针技术在食品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等。微生物在食品中存在

着很大的不安全性,会产生很多不安全因素,食品因微生物污染而腐败变质不仅对食品造成损失浪费,同时也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对食品中病原菌的快速检测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此可见,微生物在食品中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有益亦有害。我们需要通过一些新的研究、新的技术完成有害到有益的转化或是将有害方面减少到最小,从而使微生物对人体健康起到积极作用而不是相反。

2 微生物与工业的关系

2.1微生物对工业发展的意义

微生物在工业中的应用涉及轻工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化学工业、农林渔牧业、和环境保护等许多领域,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对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微生物在工业中相关应用的产业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柱,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无论是传统的发酵工业还是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都离不开微生物这个主角,是微生物独有的生长特性和代谢活动造就了这些研究和生产领域。事实上,也是工业微生物发酵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使得人类对微生物这类微小的生物更加刮目相看,人类对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正在不断地深入和拓展。近几十年来, 工业微生物技术方面的创新异常活跃, 已经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最有希望的技术。

2.2新兴微生物技术

生物催化, 尤其是微生物催化手性合成由于具有副产物少, 辅因子再生简单, 选择性高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 已成为制备手性化合物的最有前景的方法之。微生物催化合成新技术包括手性合成新进展——环氧化化合物不对称合成、氧化还原反应的新热点——辅因子再生、微生物催化和发酵调控新技术——代谢合成网络调控和重建等。

油藏微生物及其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油藏是一种特殊环境, 其高温、高压、高矿化度、无氧、多孔介质及其流体等因素对微生物的存活及生长繁殖都会产生明显影响,油藏极端环境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和数量也会有大的影响,利用烃降解菌、发酵菌、硫酸盐还原菌及产甲烷菌等微生物群落,激活本源微生物和筛选外源微生物来提高石油采收率。

工业有益微生物菌种选育技术在现代生物技术中, 特别是发酵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工业有益微生物菌种育种技术提高了发酵工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该技术已从常规的突变和筛选育种技术发展到诱变育种、杂交育种、代谢控制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等。各个阶段是相互交叉, 相互联系的。育种方法大大提高了有益微生物育种的效

果。

2.3新兴微生物技术的优势与人类健康

这些新兴的微生物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相较于以往有一些特殊优势:①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主要原料碳源或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或二氧化碳来源广、产量大而且价格低廉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污染小,十分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②与化学反应一般要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不同,微生物发酵和转化通常在常温常压和中性pH 范围内进行,反应条件十分温和,而且能源利用率高,生物转化反应的专一性好,产品的转化率高。③由于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代谢途径的多样性,我们可以不断地从微生物代谢产物中分离出新的、对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的新产品。④由于微生物的变异性,采用各种办法改变微生物的遗传性质,调节代谢途径,为不断提高目标产物的生产水平或生产新的产品提供了可能性。⑤微生物的培养基、他们的代谢产物及微生物菌体本身都是可降解的,而且可以通过综合利用增加它们的使用价值,因此利用微生物生产目标产物的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比较少,而且容易处理。

以上这些微生物在工业中应用优势足以说明:现代微生物技术能为工业生产节约资源能源,降低工业生产生活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将减少因工业污染对人类健康产生的危害。

3 微生物与农业生态环境

3.1 二十一世纪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21 世纪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人们把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推上当今社会发展主旋律的位置。它预示着人类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文明时代,即生态文明建设时代。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遭遇了一系列的问题。第一,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化肥利用率和化肥增产效益下降; 第二,农药使用量逐年上升,引起环境污染,对农产品安全构成威胁; 第三,土壤肥力下降,土壤退化加剧; 第四,土壤生态环境恶化,土壤生态功能下降。

3.2解决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

3.2.1有效微生物技术

有效微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于中国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它在土壤肥力的提高与保持、营养元素的转化、提高化肥利用率、促进作物生长、拮抗土传病害、环境净化、生态系统的平衡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和发挥微生物肥料的以上诸多功能,为设施农业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发展设施农业是集约利用资源、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竞争力的一项战略措施。近年来,随着我国设施农业的蓬勃发展,设施栽培在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改变了土壤的生态环境。目前微生物技术正在设施种植业和新型肥料研制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步成为中国国家生态示范区、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基地等的主力军,在设施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2.2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促使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是农业生产中使用肥料的一种。微生物肥料的使用可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使用微生物肥料还可充分利用再生资源、增进土壤肥力、协助农作物吸收营养、增强植物抗病和抗旱能力、刺激和调控生长、减少或降低植物病(虫)害、和对作物品质有良好的影响。根据微生物肥料的功能、作用机理、其制品中特定的微生物种类的不同划分不同

的种类,但生物肥料的功效主要是与营养元素的来源和有效性有关或与作物吸收营养、水分和抗病有关。

3.2.3土壤微生物

微生物在土壤中有丰富的储量,且随着环境的差异和时间的延续发生着变化。新菌株的筛选将极大提高微生物在农业中应用的效率。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筛选获得的新菌株的功能性基因片段分离克隆,进行人工构建,塑造新的生物活性菌种,将成为重要的科研方向,用微生物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将是主题。但是,随着土壤的破坏,微生物的栖息地也在被逐渐的破坏,因此,保护土壤微生物资源也尤为重要。土壤微生物从农药到饲料,从肥料至食品都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2.4微生物循环农业

以微生物为核心做循环农业,就是要利用微生物对农产品生产加工消费剩余物,如农作物秸秆、动植物产品加工下脚料、人畜粪便、城乡有机垃圾等进行分解消化吸收合成新的营养物再输入到农业生产的循环过程。发展以微生物为核心的循环农业,不但可以促进传统的植物生产、动物生产“二维农业”向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微生物生产“三维农业”的转变,而且可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减少资源浪费,维持生态平衡,增加社会就业,提升劳动者素质,其经济、生态、社会意义深远。

利用微生物工程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环境和质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使人们能够生活在相对健康无污染的环境中,吃上绿色无污染的健康食物,这对人类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4 微生物与医药卫生的关系

4.1微生物病源菌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微生物病原菌可使人和动植物致病,给人类健康及生命带来严重威胁。14世纪中叶,鼠疫耶森式菌引起的瘟疫导致了欧洲总人数三分之一的人死亡。解放前我国也经历了类似的灾难。即使是现在,人类社会仍然遭受着微生物病源菌引起的疾病灾难威胁。艾滋病、肺结核、疟疾、霍乱正在卷土重来和大规模传播,还有正在不断出现的新的疾病如疯牛病、军团病、埃博拉病毒病、大肠杆菌O157、霍乱O139新致病菌株、SARS病毒、西尼罗河病毒、禽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等,正在给人类带来新的疾病与灾难。

4.2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及生产中, 食品、药品、化妆品、其他产品及物品、生活饮用水及污水、环境空气及生物体内外等也均存在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我们体内有利有弊, 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及健康都有重要影响。与人类健康相关的微生物包括存在于自然界的所有微生物,生存所涉猎到宇宙空间中已知乃至未知的微生物, 都可能对人类带

来影响; 包括了对人类致病与非致病性微生物, 对人体有害和有利的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可引起人类患各种疾病, 影响人的健康、生活和生存质量, 乃至致命, 这些体现出微生物的有害作用方面。另一方面, 微生物对人体和生产生活有有利的一面, 人作为微生物的宿主,是其最大的微生态空间, 是其繁衍的最佳领地之一。

人一出生, 体表及与外界相同的体腔中的就有微生物并伴随到人生命的终结。人肠道中的细菌依靠消化道提供生存环境, 同时宿主可以从胃肠道的正常菌群获得营养物质, 如B 族维生素( B1、B2、B6 和B12) 、泛酸及烟酸及维生素k 等, 碳水化合物[ 微生物几乎有与宿主同样多的碳水化合物酶, 其中有些酶( 如溶纤维素酶) 宿主( 反刍动物) 缺乏, 依赖细菌酶降解多糖为营养物质] , 蛋白质( 细菌参与蛋白质代谢, 某些菌体蛋白也可为宿主利用) ; 细菌参与宿主代谢和吸收( 细菌的B- 葡萄糖醛酸酶、硫化酶, 对多种化合物的肝肠循环起重要作用; 肠道菌参与了胆红素、胆汁、雌激素、胆固醇等肝肠循环的大部分; 微生物生长繁殖中合成自身结构组成部分的营养物质最终会被宿主消化、吸收和利用) ; 参与宿主免疫( 正常微生物群具有

对人和动物不可少的免疫刺激作用) ; 发挥生物拮抗作用( 对抗外籍菌群定植) 。从上述事实也可看出在宿主环境下正常微生物群和外来微生物群等之间要竞争生存空间和食物, 要从其所在环境中捕食, 它们寄居于宿主又与宿主合作, 主要是一种互利共生关系, 可以说人和动物离开了微生物就不能生存, 反之, 相关微生物也亦然。

4.3微生物在医药卫生中的应用与人类健康

适者生存, 不适者淘汰, 这是众所周知的自然法则。自有人类历史以来, 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和与大自然搏击的生存斗争中积累了同创伤、病痛和瘟疫抗争以促进健康的丰富经验, 创立和发展了预防保健医学和临床医学。医学是现、诊断、治疗、预防、控制疾病和保持身体健康的技术和科学。现在有不少微生物一杯用来生产各种药物,如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酶制剂、酶抑制剂、菌体制剂和微生物表面活性剂等都是微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合成代谢产物或由微生物本身制成的。在生物毒素危害人类健康的同时我们还应用它作为药物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如肉毒梭菌产生的肉毒神经毒素是第一个被用于治疗人类斜视、斜颈、面部痉挛等肌肉障碍症的微生物毒素药物; 一些海洋生物毒素如河豚毒素、芋螺毒素等也在呈现良好的应用前景。微生物毒素是一把“双刃剑” , 它既是人类的敌人, 也是人类的朋友。

因此,即使微生物病原菌在肆虐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在与微生物的较量中我们总希望一举消灭所有的病原微生物,但不可否认我们与微生物的相互依存关系使得我们无法将其彻底消灭。所以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契合点——让微生物减少对人类健康的损害,甚至为人类健康服务。

结语

综上所述,微生物对人类社会和人类健康的发展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面对21世纪,展望微生物的未来,我们可以看到:微生物基因组和后基因组研究将全面展开,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也将广泛深入的发展,微生物和环境治理的重要性更加受重视,微生物致病性和寄主免疫机制的研究将继续受到重视和加强,了解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其他生物和和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能更有效的控制污染,更深入地了解微生物与高等动物的共生关系,而且能够改善植物、家禽和人类健康的状况。可以预计,在21世纪的今天,微生物学仍将是领先的学科,也将为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何永梅,刘建中 2012 农用微生物菌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ASPT

[2] 赵晓宇,张先成,王佳龙,孟立强 2009 土壤微生物资源在农业中的开发和利用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3] 张国香,费香球,张文骥 2012 以微生物为核心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及效益现代农业科技

[4] 赵勤瑞,常婷婷,王春芳,王伟娜,陈竞楠,邵孝侯 2012 有效微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与展望江苏农业科学

[5] 赵超敏, 车振明 2008 工业有益微生物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食品研究与开发

[6] 张朝武 2003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从SARS 谈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现代预防医学

[7] 王景林微生物毒素与人类健康

[8] 贾会坤,张奕南,冯进辉,许平 2007 近期工业微生物关键技术和应用化学进展

[9] 曹务春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挑战与应对

[10] 夏爱萍,龚鸿萍,郑睿行 2012 微生物对食品安全的危害及其快速检测技术生命科学仪器

[11]卢剑 2005 微生物防腐剂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食品科学

[12]杜瑛 2010 微生物肥料在农业中的应用内蒙古农业科技

[13] 陆建中,林敏,邱德文 2007 我国农业微生物产业发展战略与对策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14]刘莹娜 2009 微生物与食品的关系品牌与标准化

[15] 刘静娜 2012 微生物与食品的主要关系现代农业科技

[16] 唐珊熙 1996 微生物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7] 岑沛霖,蔡瑾 2000 工业微生物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18] 韦革宏,王卫卫 2008 微生物学科学出版社

[19] 邓紫筠 2006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农业与技术

[20] 李俊,沈德龙,林先贵 2011 农业微生物研究与产业化进展科学出版社

[21] 向廷生,王莉,张敏 2005 油藏微生物及其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生物技术

[22] 池振明 2004 现代微生物生态学科学出版社

[23] 王宜磊 2010 微生物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24] 杨苏声,周俊初 2004 微生物生物学科学出版社

[25] 姜成林 2001 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6] 孟瑶,徐凤花,孟庆有 2008 中国微生物肥料研究及应用进展中国农学通报

[27] 唐春林,车振明 2006 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食品工程

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的论文.123

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 10级机电三班楚忠坤学号:1004360326 摘要: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提供人体维持生命、生长发育以及进行各种活动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然而,随着近代工农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有毒、有害物质对食品的污染逐步加剧,已经危及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在世界贸易中于其他国家的食品贸易往来日益增加,食品安全已成为影响食品工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Abstract:the food is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aterial base, it provides the human body to maintain lif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of various activities for energy and nutrition. However, with the modern agricultural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o the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destruction, the poisonous and harmful material to food pollution increased gradually, has endanger human body health and life safety. At the same time, along with our country in world trade in other countries trade growing food, food is safe has become the influence of the key factors in the food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关键词:原料污染加工过程污染包装材料污染食品添加剂加强食品安全的几点建议 Keywords: raw material pollution process food additive pollution packing material pollution to strengthen the food safety several Suggestions 近年来,全球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恶性食品污染事件接二连三,食品生产/加工新技术与新工艺带来新的危害,世界范围内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贸易纠纷不断,并且已经越来越关系到各国的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和国家声誉。

2018年度尔雅微生物与人类健康期末考试标准答案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1 根据基因重排,流感病毒共可产生()种病毒。(1.0分) 1.0分 ?A、 256种 ? ?B、 257 ? ?C、 258种 ? ?D、 259种 ? 我的答案:A 2 病毒的大小大概为()。(1.0分) 1.0分 ?A、 10纳米-200纳米

? ?B、 20纳米-300 纳米 ? ?C、 30纳米-400纳米 ? ?D、 40纳米-500纳米 ? 我的答案:B 3 ()是DNA转移杂交的第二步。(1.0分)1.0分 ?A、 将DNA从胶转移到膜 ? ?B、 在膜上进行杂交、显色 ? ?C、 电泳将DNA片段分开 ? ?D、

得到有关基因位置的信息 ? 我的答案:A 4 截止2008年,中国的艾滋病位居世界第()。(1.0分) 1.0分 ?A、 十四 ? ?B、 十五 ? ?C、 十六 ? ?D、 十七 ? 我的答案:A 5 世界上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总数在2007年达到了()人。(1.0分)1.0分 ?A、

3300万 ? ?B、 2500万 ? ?C、 2000万 ? ?D、 1200万 ? 我的答案:A 6 流感病毒基因组是由()个片段组成的。(1.0分)1.0分 ?A、 5 ? ?B、 6 ? ?C、 7 ?

8 ? 我的答案:D 7 1498年,西班牙商船队将梅毒带入()。(1.0分) 1.0分 ?A、 亚洲 ? ?B、 欧洲 ? ?C、 印度 ? ?D、 美洲 ? 我的答案:C 8 双相生活史的真菌,在人体内主要是以()方式生长。(1.0分)1.0分

丝状 ? ?B、 群落状 ? ?C、 酵母型 ? ?D、 腐生型 ? 我的答案:C 9 如果不进行适当治疗,黑死病的死亡率达到()。(1.0分)1.0分 ?A、 0.6 ? ?B、 0.65 ? ?C、 0.7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课程论文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课程论文 论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姓名:骆泽钰学号:20152240113 院系:物理工程学院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摘要:微生物是我们对于一些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还有属于真核类的真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等。它们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它们与人类关系密切,它们既能造福于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很多麻烦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 关键词:微生物人类健康 参考文献: [1] 卢剑2005 微生物防腐剂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食品科学 [2] 杜瑛2010 微生物肥料在农业中的应用内蒙古农业科技 [3] 陆建中,林敏,邱德文2007 我国农业微生物产业发展战略与对策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4] 唐珊熙1996 微生物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5] 岑沛霖,蔡瑾2000 工业微生物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6] 韦革宏,王卫卫2008 微生物学科学出版社 [7] 邓紫筠2006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农业与技术 一微生物对人类的危害 人类既然生活在微生物的世界里,那么一些和我们紧密生活

在一起的微生物通常对人体无害,甚至可以幫助我们消化食物和产生人体所需的物质,如维生素等。更重要的是,當有致病性微生物入侵的时候,人体往往还得靠這些共生菌一起将它们驱逐出去。只是当人体的免疫力因先天或后天的种种因素而变差時,有些共生菌就会立刻翻脸,露出狰狞的面目,进一步侵入宿主体內的组织和器官,造成致命的感染。因此,保持身体健康有一部分也意味着维持人体和共生菌之間的微妙平衡,而达到一种互利的关系。我们应该时刻意识到,在我们的周围和机体内都有其他生命体与我们共存。 微生物对人类最明显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在人类传染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我们再熟悉不过流行性流感病毒,根据流感病毒感染的对象,可以将病毒分为人类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马流感病毒以及禽流感病毒等类群,其中人类流感病毒根据其核蛋白的抗原性可以分为三类: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丙型流感病。常言道:“病从口入”,病毒的传染的主要途径,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其次为隐性感染者,主要传播途径是带有流感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体内。少数也可经共用手帕、毛巾,餐具等间接接触而感染等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资料显示: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疾病中占据第一位。在人类的历史中,无时无刻与病毒再做斗争,进而使医学不断进步,不断发达。虽然人们在不断与病毒做斗争,但是由于病毒变异的速度非常快,即使人们治愈了以前的疾病,

水污染与人体健康论文

青岛农业大学 学生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上课时间:2012 – 2013 学年第2 学期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2013 年 6 月 1 日

0% 20% 40%60%80%100%城市水域城镇水源 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摘要: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口的迅猛增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生态系统也会随之遭到破坏,环境问题已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人类必须爱护地球,共同关心和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关键字:水污染 污染源 节约用水 循环用水 提高利用率 在这里,我就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展开以下论述: 1、有关污水的数字: 据调查,我国有65.4%的人常年在饮用不符合饮用标准的水。其中大约有 7 亿人饮用大肠菌群超标的水,1.6亿人饮用含有有机污染物严重的水,3500万人饮用硝酸盐超标的水。据京、津、沪、渝等8城市的病因调查,水源污染使这些城市市区发病率高于郊区3倍以上。据环境部门监测,全国城镇每天至少有1亿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全国1/3的水体不适于鱼类生存,1/4的水体不适于灌溉,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50%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40%的水源已不能饮用,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① 。如下表图: 有关部门要求②,到2002年,全国要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2000万吨/日。集中处理率达25%。据测算,仅处理厂的配套管网投资将达850亿元,至2010年,城市集中污水处理率将达40%。预计将新增城市污水处理厂1000余座③。 2、水质三大污染源 : 水污染主要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而造成的,它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 工业废水为水域的重要污染源,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据199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资料显示:这一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共539亿吨(不包括火直电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409亿吨,占69%。实际上,排污水量远远超过这个数,因为许多乡镇企业工业污水排放量难以统计④。 农业污染源包括牲畜粪便、农药、化肥等。农药污水中,一是有机质、植物营养物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二是农药、化肥含量高。我国目前没开展农业面上的监测,据有关资料显示,在1亿公顷耕地和220万公顷草原上,每年使用农药110.49万吨。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惩的国家之一,每年表土流失量约50亿吨,致使大量农药、化肥随表土流入江、河、湖、库,随之流失的氮、磷、钾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论文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专业班级:制药类11班姓名:甘青玉学号:20108094 摘要: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在人类生活中占有的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与之相接触,它既能引起人类疾病也能造福于人类。目前,微生物大致分类为细菌、真菌(包含酵母菌和微菌)、藻类和俗称为寄生虫的原虫和蠕虫、病毒。在现今科学如此发展的时代,我们要正确对待和使用微生物,让微生物给我们带来最小的伤害和最大的益处。 关键词:疾病、青霉素、健康、菌群 我们今天已经进入了21世纪,虽然我们能够制服引起一般传染病的微生物,但是,艾滋病和新出现的疾病依然严重威胁着人类,还有些一度被控制的传染病又开始死灰复燃。人类每天都和这些恐怖的传染病作斗争,在精神和资源方面深受侵害,人力和物力财力不断投入。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全世界每年死亡的5千2000000人中,有1/3是由传染病造成的。 鼠疫,艾滋病(AIDS),癌症,肺结核、疟疾、霍乱“卷土重来”,伊波拉病毒、疯牛病、SARS、禽流感等都是由一些极少部分的微生物所致,拿鼠疫来说吧,1347年的一场由鼠疫杆菌引起的瘟疫几乎摧毁了整个欧洲,有1/3 的人(约2500万人)死于这场灾难,在此后的80年间,这种疾病一再肆虐,实际上消灭了大约75%的欧洲人口,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这场灾难甚至改变了欧洲文化。我国在解放前也曾多次流行鼠疫,死亡率极高。而且还证实,这些病毒还在变异,这就更加增加了对这些疾病研究的困难。全世界虽然已经花费了无法统计的经费,但有些疾病的危害力不减小,甚至艾滋病的患者和感染者还在每年成倍增长。人类和病原微生物的斗争也许是一场永远看不到尽头的战争。 在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资料显示: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疾病中占据第一位。微生物导致人类疾病的历史,也就是人类与之不断斗争的历史。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还是不断发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一些疾病的致病机制并不清楚。大量的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强大的选择压力,使许多菌株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人类健康受到新的威胁。一些分节段的病毒之间可以通过重组或重配发生变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

浅谈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浅谈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微生物,是生存在自然界里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到,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在数十万种以上。与医学最相关的称为医学微生物,医学微生物大致分以下数种: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真菌及病毒等。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对人类既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 一、人类与微生物和平共处,相互制药,相互依存,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在人身体的体表及其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腔、鼻腔系统、咽喉腔、眼结合膜、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等部位都有大量的微生物的存在,其中一部分为长期寄居的微生物,在机体防御机能正常时是无害的,称为正常菌群或正常微生物群。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无害,而且是必须的。正常菌群是由相当固定的细菌组成,有规律地定居于身体一些特定部位,成为身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常菌群数量是巨大的,大约为1014个左右,在长期的 进化过程中,通过个体的适应和自然选择,正常菌群中不同种类之间,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正常菌群、宿主与环境之间,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中,形成一个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因此,人体在正常情况下,正常菌群对宿主表现不致病。 除正常菌群外,还有一种称为过路菌群,又称外籍菌群,是由非致病性或潜在致病性细菌所组成,来自周围环境或宿主其它生境,在宿主身体存留数小时,数天或数周,如果正常菌群发生紊乱,过路菌群可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引起疾病。 正常菌群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1、如菌群之间生物的拮抗作用,正常菌群在人体某一特定位粘附, 定植和繁殖,形成一层菌膜屏障。通过拮抗作用,抑制并排斥过路菌群的入侵和群集,调整人体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状态。 2、免疫作用,正常菌群能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及清除功能。 3、营养作用,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如双岐杆菌,乳酸杆菌, 大肠埃希菌等能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须的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K等,营养并参与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

大气污染与健康论文我国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研究文献分析

大气污染与健康论文: 我国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研究文献分析 摘要: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可以发现论文除在年代分布以及期刊分布上有不同的特征外,不同时期的文献研究在内容上也存在很大差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生存质量要求的提高,相关的研究内容已从单纯的研究危害后果向析因、预防大气污染危害的方向发展,研究角度也逐步多元化。 Abstract: From the search of "database in full of Chinese periodical",we can find in the papers,beside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t distribution and periodical distribute in times,there is a difference in content in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of different periods,with technology advances and the human quality of life improved,related research has developed from the content of simple harmful consequences to the factorial,and preven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tmospheric pollution hazards,research directions are diversified. 关键词:大气污染;健康;危害;文献分析 Key words: air pollution;health;hazard;literatures analysis 1材料与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年限为1975-2007年,检索词为“大气污染”逻辑加“健康”,范围为全部期刊,匹配精确,总目录为理工B(化学化工冶金环境矿业)、医药卫生、经济与管理,搜索后命中文献347篇。对命中文献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进行归类、分析,同时对文献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结合研究背景、研究领域、研究方向梳理、概括出这些文献的主要内容及指导意义。 2分析结果 2.1 文献发表的年代相关分析 2.1.1 文献发表的年代分布。我国关于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方面的研究文献,最早发表于1975年,当年有两篇关于这一领域的文章发表,之后的四年是这一领域研究的起步阶段,随后的四年除1981年发表3篇外,每年的发表篇数都在6篇以上,1985年开始进入了文献发表的第一个高峰期,1996年开始,迎来了文献发表的第二个高峰期,2003年至2009年,文献发表进入一个飞跃期,每年发表论文20篇以上,数量稳定总体呈上升趋势,五年年均发表论文22篇。 2.1.2 文献年代分布特征及形成因素。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在大气污染对健康危害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1975年才出现第一篇相关文献,之后的几年也由于当时年代的影响和科技实力的因素,发展较为缓慢,导致文献数量没有增加。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分析如下:改革开放后,工业发展迅速,经济上的巨大成果使人们忽视了环境保护。 2.2 文献在不同种期刊上的分布情况 这次调查研究中,目标文献共分部在190种期刊上,其中发表5篇以上(含5篇)的期刊9种,共发表文献107篇,占总文献总数的30%,发表5篇以下的期刊181种,共发表文献240篇。 2.3 文献的主要研究内容概要 2.3.1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近年来国内外一系列的研究表明,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有些甚至是低浓度的空气污染(空气质量标准值以下)也可引起人群(尤其是敏感人群)的健康反应[1],因此不断完善和重新修定空气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等技术研究低浓度下的潜在危害及其特征, 对保护人群健康是有重要意义的[2]。 2.3.2 大气污染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种类。①对呼吸系统及肺功能的影响:根据我国五大城市20个全球大气监测点连续12年的SO2和TSP (总悬浮颗粒物)监测结果分析后认为,五大城市有80%的人生活在TSP年平均浓度超过200毫摩每立方米的环境中,在重污染的工业区,呼吸道疾病明显增加[3]。②对人群免疫功能的影响:对某污染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未超标准(二级),仅TSP最高日平均值1.87摩尔每立方米,某对照区共1300名儿童。调查后认为污染区儿童较对照区儿童淋巴细胞应激能力差(P<0.01),即污染区儿童的淋巴细胞由幼弱型转化成淋巴母细胞的能力差,空气污染对儿童的细胞免疫功能产生一定影响[4]。 2.3.3 主要研究方法。流行病学是主要的研究大气污染与疾病相关的方法[5],所以在众多的文献中,这类方法应用最广。某研究采用主成分Possion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大气污染物与COPD住院率、脑血管疾病住院率二个剂量反应关系模型;为评价大气颗粒物污染对人群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急性效应,研究人员应用时间分层的病例交叉设计,分析了杭州市2002~2004年间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日平均浓度短期增加与人群每日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关系;在分析上海市卢湾区2001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大气污染与居民每日死亡数的关系时,在控制死亡的长期趋势、气象因素、“星期几效应”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分别采用了时间序列的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GAM)和广义线性

2015 微生物与人类课程论文格式

注意:蓝色字体为考核要求,请在打印时删除。 广东海洋大学2015—2016学年第2学期 《微生物与人类》 课 程 论 文 题目:微生物与科学 学院:信息学院 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133 姓名:周晨阳 学号:201311621332

微生物与生活 摘要:微生物的分布很广泛,虽然它们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们也常常使工业器材受到腐蚀,使食品及原料腐败和变质,甚至以食物作媒介引起人体中毒、染病、致癌和死亡。本文在此就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意义及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生活健康疾病 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可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健康、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 1 1.1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在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资料显示: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疾病中占据第一位。微生物导致人类疾病的历史,也就是人类与之不断斗争的历史。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还是不断发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一些疾病的致病机制并不清楚。大量的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强大的选择压力,使许多菌株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人类健康受到新的威胁。一些分节段的病毒之间可以通过重组或重配发生变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每次流感大流行流感病毒都与前次导致感染的株型发生了变异,这种快速的变异给疫苗的设计和治疗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耐药性结核杆菌的出现使原本已近控制住的结核感染又在世界范围内猖獗起来。 1.2微生物能够致病,能够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发霉腐烂,但微生物也有有益的一面。最早是弗莱明从青霉菌抑制其它细菌的生长中发现了青霉素,这对医药界来讲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后来大量的抗生素从放线菌等的代谢产物中筛选出来。抗生素的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一些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发酵,生产乙醇、食品及各种酶制剂等;一部分微生物能够降解塑料、处理废水废气等等,并且可再生资源的潜力极大,称为环保微生物;还有一些能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例如:高温、低温、高盐、高碱以及高辐射等普通生命体不能生存的环境,依然存在着一部分微生物等等。看上去,我们发现的微生物已经很多,但实际上由于培养方式等技术手段的限制,人类现今发现的微生物还只占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的很少一部分。 1.3 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也相当奥秘。例如健康人肠道中即有大量细菌存在,称正常菌群,其中包含的细菌种类高达上百种。在肠道环境中这些细菌相互依存,互惠共生。食物、有毒物质甚至药物的分解与吸收,菌群在这些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还不明了。一旦菌群失调,就会引起腹泻。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广东海洋大学2015—2016学年第2学期《微生物与人类》 课 程 论 文 题目: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学院:理学院 班级:信记1142 姓名:梁进 学号:201411921220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摘要: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多数微生物对人体是无害的。实际上,人体的外表面 (如皮肤)和内表面(如肠道)生活着很多正常、有益的菌群。它们占据这些表面并产生天然的抗生素,抑制有害菌的着落与生长;它们也协助吸收或亲自制造一些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和氨基酸。这些菌群的失调(如抗生素滥用)可以导致感染发生或营养缺失。然而另一方面,人类与动植物的疾病也有很多是由微生物引起,这些微生物叫做病原微生物或病原。 关键字:微生物流感病毒青霉素微生物发酵 1 1.1 我们生活中的世界,其实是到处布满微生物的世界,从远古时期起人类就和微生物在地球上共处,人类类在适应了微生物的同时,又不断遭遇微生物所引起的各种疫病,因此人类与微生物之间就展开了战争。 1929 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研究培养葡萄球菌时,偶然发现了青霉素,这是人类历抗菌素类药物的诞生。青霉素能抑制病菌细胞壁的形成,使菌体的新陈代谢失调,达到抑菌和之后又出现了很多抗菌素类药物,如头孢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庆大等。一时间,人们就觉得在人类与微生物的斗争中,人类已经领先了。 1.2 微生物对人类有着众多的影响。微生物千姿百态,有弊也有利,有害之处:它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在人类疾病中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有些微生物是腐败性的,即引起食品气味和组织结构发生不良变化;还可以够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发霉腐烂等。有益之处:作为分解者,它们可用来生产如奶酪,面包,泡菜,啤酒和葡萄酒;很多菌种的次级代谢产物是对人类疾病非常有用的抗生素。如绿色丝状菌产生的青霉素;一些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发酵,生产乙醇、食品及各种酶制剂等;一部分微生物能够降解塑料、处理废水废气等,并且可再生资源的潜力极大,称为环保微生物;由于微生物生长周期短,繁殖迅速等特点,被用于遗传育种上,具有重要意义[1]。 2 2.1 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流感病毒。根据流感病毒感染的对象,可以将病毒分为人类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马流感病毒以及禽流感病毒等类群,其中人类流感病毒根据其核蛋白的抗原性可以分为三类: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丙型流感病。常言道:“病从口入”,病毒的传染的主要途径,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其次为隐性感染者,主要传播途径是带有流感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体内。少数也可经共用手帕、毛巾等间接接触而感染等方式。 2.2 病毒传入人群后,传染性强并可迅速蔓延,传播速度和广度与人口密度有关。进入人体的病毒,如果不为咳嗽反射所清除,或不为机体的特异性抗体中和及粘膜分泌物中非特异性抑制物灭活,则可感染少数呼吸道上皮细胞,引起细胞产生空泡、变性并迅速产生子代病毒体扩散至邻近细胞,再重复病毒增殖周期。

空气污染与人体健康期末论文

空气污染与人体健康 摘要:众所周知,环境污染不仅对会大自然造成难以弥补的破坏,同时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各种伤害。本文对近年来我国大气环境现状对人体健康影响,包括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急性和慢性作用、气象要素的变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 关键词:空气环境;空气污染物;总悬浮颗粒物;气象因素;人体健康 1.空气污染物 空气污染物即大气污染物,通常以气态形式进入近地面或低层大气环境的外来物质。如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碳氧化物以及飘尘、悬浮颗粒等,有时还包括甲醛、氡以及各种有机溶剂,其对人体或生态系统具有不良效应。空气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空气污染物C)、硫氧化物和颗粒物(PM)等。 2.空气中的污染物分别对人体有哪些影响 2.1二氧化硫SO2 主要危害:形成工业烟雾,高浓度时使人呼吸困难, 是著名的伦敦烟雾事件的元凶;进入大气层后,氧化为硫酸(SO4)在云中形成酸雨,对建筑、森林、湖泊、土壤危害大;形成悬浮颗粒物,又称气溶胶,随着人的呼吸进入肺部, 对肺有直接损伤作用。 2.2悬浮颗粒物TSP(如:粉尘、烟雾、PM10)主要危害:随呼吸进入肺,可沉积于肺,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颗粒物上容易附着多种有害物质,有些有致癌性,有些会诱发花粉过敏症;沉积在绿色植物叶面, 干扰植物吸收阳光和二氧化碳和放出氧气和水分的过程,从而影响植物的健康和生长;厚重的颗粒物浓度会影响动物的呼吸系统;杀伤微生物, 引起食物链改变,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遮挡阳光而可能改变气候,这也会影响生态系统。 2.3氮氧化物Nox(如:NO、NO2、NO3)主要危害:刺激人的眼,鼻, 喉和肺,增加病毒感染的发病率, 例如引起导致支气管炎和肺炎的流行性感冒,诱发肺细胞癌变;形成城市的烟雾, 影响可见度;破坏树叶的组织,抑制植物生长;在空中形成硝酸小滴, 产生酸雨。 2.4一氧化碳CO 主要危害:极易与血液中运载氧的血红蛋白结合,结合速度比氧气快250倍,因此,在极低浓度时就能使人或动物遭到缺氧性伤害。轻者眩晕, 头疼,重者脑细胞受到永久性损伤, 甚至窒息死亡;对心脏病、贫血和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伤害性大;引起胎儿生长受损和智力低下。 2.5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如:苯、碳氢化合物)主要危害:容易在太阳光作用下产生光化学烟雾;在一定的浓度下对植物和动物有直接毒性;对人体有致癌、引发白血病的危险。 2.6光化学氧化物(如:臭氧O3)主要危害:低空臭氧是一种最强的氧化剂,能够与几乎所有的生物物质产生反应,浓度很低时就能损坏橡胶、油漆、织物等材料;臭氧对植物的影响很大。浓度很低时就能减缓植物生长,高浓度时杀死叶片组织, 致使整个叶片枯死,最终引起植物死亡,比如高速公路沿线的树木死亡就被分析与臭氧有关;臭氧对于动物和人类有多种伤害作用, 特别是伤害眼睛和呼吸系统,加重哮喘类过敏症。 2.7有毒微量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多氯联苯、二恶英、甲醛)主要危害:有致癌作用;有环境激素(也叫环境荷尔蒙)的作用。 2.8重金属(如:铅、镉)主要危害:重金属微粒随呼吸进入人体,铅能伤害人的神经系统, 降低孩子的学习能力,镉会影响骨骼发育,对孩子极为不利;重金属微粒可被植物叶面直接吸收,也可在降落到土壤之后, 被植物吸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降落到河流中的重金属微粒随水流移动, 或沉积于池塘、湖泊,或流入海洋, 被水中生物吸收,并在体内聚积, 最终随着水产品进入人体。 2.9有毒化学品(如:氯气、氨气、氟化物)主要危害:对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体有直接危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期末考试有正确答案

1 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属于什么传染病?1.0分 A、?血液传染病? B、?呼吸道传染病?、C?消化道传染病?、D?体表传染病?C :我的答案C 正确答案: 2 艾滋病是什么时候被确认的?1.0分 A、?1990年?、B?. 1980年初?C、?年1969?、D?1959年?B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B 3 霍乱弧菌进入人体后的感染方式是:()1.0分 A、?进入细胞内,产生毒素,引起细胞排出水和盐分? B、?进入细胞内,产生毒素,分解细胞内蛋白质和核苷 酸?、C?吸附到细胞表面,产生毒素,分解细胞内蛋白质和核苷酸?D、?吸附到细胞表面,产生毒素,引起细胞排出水和盐分 ?. D :D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4

年期间在世界范围内有多少次霍乱大流行?1817年-1923在1.0分 A、?7?、B?6?、C?5?D、?4?B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B 5 年流感病毒的流行株的血清型是()19471.0分 A、?H1N1?. 、B?H2N2?、C?H3N2?、D?H5N1?A A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6 所谓的条件致病指的是:()1.0分 、A?一般不致病,只有在接触到真菌的时候才致病?B、?一般不致病,只有体重超过一定标准时候才致病?C、?一般不致病,只有在环境温度降低时才致病?D、?一般不致病,只有在机体免疫防御机能受损时才致病. ?D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D 7 卫星病毒是什么?1.0分 、A?蛋白质病毒?B、?核酸病毒?、C?糖病毒?D、?寄生于病毒的病毒?D :D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8 SARA非常相似的病毒。在()中发现与人类1.0分

、A?鸟 ?B、?猴子?C、?狗?D、?果子狸?D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 9 下列关于抗体的说法正确的是:()1.0分 A、?抗体是蛋白质多聚体分子? B、?抗体全都是呈现球状,又称为免疫球蛋白? C、?所有动物都能产生抗体 ?、D?. 只有人才会产生抗体?A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A 10 快速检测的基础是()。1.0分 A、?PCR? B、?生物芯片?、C?核酸杂交?D、?核酸序列分析?A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11 已经实施的艾滋病的防治措施不包括 1.0分 、A?. 药物治疗?B、?注射疫苗?C、?提供一次性注射器?、D?宣传?B :我的答案B 正确答案:12

环境微生物学论文

根据微生物的特点,谈谈为什么说微生物既是人类的敌人,更是人类的朋友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微生物息息相关的,要对微生物有全面的了解才能让微生物为人类所用。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的,可以说微生物既是人类的敌人,更是人类的朋友。 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在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资料显示: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疾病中占据第一位。微生物导致人类疾病的历史,也就是人类与之不断斗争的历史。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还是不断发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一些疾病的致病机制并不清楚。大量的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强大的选择压力,使许多菌株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人类健康受到新的威胁。一些分节段的病毒之间可以通过重组或重配发生变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每次流感大流行流感病毒都与前次导致感染的株型发生了变异,这种快速的变异给疫苗的设计和治疗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耐药性结核杆菌的出现使原本已近控制住的结核感染又在世界范围内猖獗起来。 微生物能够致病,能够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发霉腐烂,但微生物也有有益的一面。最早是弗莱明从青霉菌抑制其它细菌的生长中发现了青霉素,这对医药界来讲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后来大量的抗生素从放线菌等的代谢产物中筛选出来。抗生素的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一些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发酵,生产乙醇、食品及各种酶制剂等;一部分微生物能够降解塑料、处理废水废气等等,并且可再生资源的潜力极大,称为环保微生物;还有一些能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例如:高温、低温、高盐、高碱以及高辐射等普通生命体不能生存的环境,依然存在着一部分微生物等等。看上去,我们发现的微生物已经很多,但实际上由于培养方式等技术手段的限制,人类现今发现的微生物还只占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的很少一部分。 另外微生物还为人类带来巨大危害,如疫病的传播。并且微生物的遗传稳定性差,容易发生变异,引起疫病传播的新微生物种类总不断出现。 最近出现的超级病菌就是由于变异产生的一种耐药性细菌,这种超级病菌能在人身上造成浓疮和毒疱,甚至逐渐让人的肌肉坏死。更可怕的是,抗生素药物对它不起作用,病人会因为感染而引起可怕的炎症,高烧、痉挛、昏迷直到最后死亡。这种病菌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它对人的杀伤力,而是它对普通杀菌药物——抗生素的抵抗能力,对这种病菌,人们几乎无药可用。2010年,英国媒体爆出:南亚发现新型超级病菌NDM-1,抗药性极强可全球蔓延。 MRSA是一种耐药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s)的缩写。1961年,MRSA在英国被首次发现,它的致病机理与普通金黄葡萄球菌没什么两样,但危险的是,它对多数抗生素不起反应,感染体弱的人后会造成致命炎症。在医院里,“肮脏的白大褂”臭名昭著。现在金黄葡萄球菌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人们从外面带来各种各样的球菌,这些病菌附着在医生和护士们的白大褂上,跟着四处巡视,有时掉在手术器械上,有时直接掉在病人身上。在医院内感染MRSA的几率是在院外感染的170万倍。最令医生们头痛的是,由于MRSA对大多数的抗生素具抵抗力,患者治愈所需的时间会无限拉长,最终转为肺炎而死。很幸运,至今这种多重耐药性的超级病菌仍然只在医院里传播。 钟南山教授提到,“超级细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或不动杆

人类健康与疾病论文

人类健康与疾病论文 疾病是人类健康的杀手。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十大疾病与20世纪也有了很大变化。而这其中排名首位的就是心脑血管疾病。 所谓心脑血管疾病,便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这个是大部分人都知道的概念。大家也都知道心脑血管疾病常发在五十岁以上中老年人身上的几率比较大,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么一个数据么: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超过1000万人,排名居世界死因首位!而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有上百万。 可怕的数据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考,我们更应该全面的了解心脑血管疾病,那么,它有哪些特征呢?据研究人员研究得出,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四高一多”的特征。并且,幸存者也会不同程度的丧失劳动力。 有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疾病的形成原因是人体长期处于不良的状态。饮食习惯出现问题,摄入油脂类和醇类过多,但是又没有进行合理的运动以促进脂类和醇类的新陈代谢,造成体内的杂物增多,进入血液,使毛细血管堵塞。随着时间得推移,那些堆积的脂类和醇类很容易和体内的矿物质离子结合形成血栓。而血栓呢,则容易呆在血管的拐角堆积,进行钙化的过程。当堆在拐角处的血栓越来越多,血管的直径就越来越小,血液的流动就越来越缓慢。而心脏呢,为了保持人体足够的供血量,便会增加血压,自然会造成高血压。自然而然的,血压过高则有可能会导致血管的破裂,所以便产生了出血性的心脑血管疾病。但是,若是因为血管被堵塞,造成供血不足,就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了。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应该防患于未然,在它带来之前就把它拒之门外,而不是在病痛到来的时候才想到自己当初为什么会没有好好预防和珍惜身体。网上流传的很多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秘诀是“合理膳食,适量的运动,戒烟限制饮酒,少吃盐,还要保持内心平衡,情绪要保持稳定”等等。这些都说明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比如,血管在冬季寒冷的时候容易收缩、痉挛,这样就易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所以中老年的人们应该注意保暖;睡眠的时候,人体的各个神经系统都处于一种抑制的状态,没有很大的活跃能力,清晨起来突然的锻炼,神经就会突然的兴奋,非常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吃入大量的补热或者是滋补性质的食物或者是药物,容易造成血脂急剧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情绪激动容易使血压升高,所以情绪激动被公认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大忌;运动量如果减少也会造成血流缓慢,从而血脂升高…… 从以上的原因和例子,结合书上网上查到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要保暖,防止栓塞;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宜晨练,清早起床也不宜过猛烈,应该缓慢起床;冬季进补要适度,不能过量;要心态平衡。尤其是患者要放宽胸怀,使情绪处于平稳状态;要合理安排膳食。增加纤维膳食,多吃鱼或者鱼油(据说鱼油具有调节血脂的功能,能够预防动脉硬化),多吃豆制品,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取量;要有适当的运动。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控制好运动量。冬天要等到太阳升起之后才出去锻炼;尽量少吃干扰血脂代谢的有关药物,避免使血脂升高;定期体检。四十五岁以上的中年人,肥胖者,有遗传家族史者,常应酬者,高度紧张的工作者,都是高发群体,应该至少每年检查一次血脂血压等指标。 还有一个问题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抽烟。前段时间在网络上看到一句话:

微生物与人类——小论文

微生物与人类 微生物是一类肉眼看不清或者看不见的微小生物。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对它们的了解少之又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微生物无处不在,它们和人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作用。 在微生物学创建之前,人类曾长期处在“身在菌中不知菌”或“微盲”的无知状态。这从人类历史上曾遭遇过多次严重瘟疫而大批死亡的惨痛事实就可充分说明,例如鼠疫、天花、肺结核、流感、痢疾和梅毒的大流行。直到今天,多种新发传染病还在疯狂的残害人类,例如艾滋病、萨斯、禽流感、疯牛病等。在人类历史上因传染病的大流行而造成的死亡人数要大大超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作为生物圈中最高物种的人类,也可以因为微生物的肆虐而变得虚弱不堪。所以,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在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资料显示: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疾病中占据第一位。微生物导致人类疾病的历史,也就是人类与之不断斗争的历史。 很多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藻类都可以引起疾病。从流感、某些癌症到艾滋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微生物引起疾病的致病过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微生物在我们的体表或体内生长,引起感染而致病;另一种是在我们的体外生长,产生有毒物质,从而引起疾病。如一些微生物可产生毒素,经由消化道进入人体,引起食物中毒,如肉毒杆菌素、黄曲霉素、毒蘑菇等。与产毒素微生物相反,感染性病原或寄生微生物,可以在我们的体表面或组织上生长(有些是专性寄生的)。这些微生物通常从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人体,有时也可以由伤口或动物如蚊虫叮咬等而感染;一旦进入体内,这些病原微生物便掠夺宿主的营养、生长繁殖或利用宿主的合成体系合成病原体自身,可引起宿主动物的死亡或产生免疫应答从而防止了病原微生物的进一步生长和繁殖。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还是不断发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一些疾病的致病机制并不清楚。大量的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强大的选择压力,使许多菌株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人类健康受到新的威胁。一些分节段的病毒之间可以通过重组或重配发生变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每次流感大流行流感病毒都与前次导致感染的株型发生了变异,这种快速的变异给疫苗的设计和治疗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耐药性结核杆菌的出现使原本已近控制住的结核感染又在世界范围内猖獗起来。 另一方面,微生物千姿百态,有些是腐败性的,即引起食品气味和组织结构发生不良变化。能够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发霉腐烂,甚至以食物作媒介引起人体中毒、染病、致癌和死亡。工业产品中的微生物也会污染各种工业器材,如金属、仪表、电讯器材、绝缘材料和纺织品等,它们或含有一些可被微生物利用的成分,或因种种原因沾染了或多或少的有机物质,因此,都会受到微生物的侵蚀,使之老化变质。铝及其合金制品受到微生物的侵蚀。例如,曾发生过飞机的油槽因受到牙枝霉、铜绿色假单胞菌和弧菌等的腐蚀而漏油。飞机机翼的内铝壁也受到上述微生物的侵蚀。钢铁及其制品因长期与水或土壤接触,受到铁细菌、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选修课 学年论文题目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摘要:本文通过对微生物对人类健康影响的重新定位,阐述了当今人们对微生物的错误理解的一次梳理,。 关键词:微生物、人类健康 正文: 微生物学在它诞生之初,引起全人类关注的焦点也正是这门科学对于防治人类和家畜传染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微生物学家发现了许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家畜繁育的病原菌,阻挡或者消灭它们就能防治疾病。由于巴斯德用不可动摇的实验证据否定了生物自然发生的可能,兼之一整套微生物学方法的建立和完善,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发现病原微生物最频繁的时代,几乎每年都有能导致严重疾病的病原菌被人类缉拿归案。 1.人类生存的头号杀手——传染病 我们今天已经进入了21世纪,虽然我们能够制服引起一般传染病的微生物,但是,艾滋病和新出现的疾病依然严重威胁着人类,还有些一度被控制的传染病又开始死灰复燃。例如,世界各地一度似乎销声匿迹的结核病,近年来却死灰复燃,患病率节节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全世界每年死亡的5千2百万人中,有3分之一是由传染病造成的。 1.1消灭病原微生物是微生物学的首要任务 为了防除这些疾病,全世界虽然已经花费了无法统计的经费,但有些疾病的罪魁 祸首却仍然没有被征服,甚至艾滋病的患者和感染者还在每年成倍增长。人类和病原 微生物的斗争也许是一场永远看不到尽头的战争。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微生物学甚至比 别的学科重要得多,如果人类被病原微生物消灭了,其它科学又有什么意义呢? 每个人都有生病的经验,但不一定了解为什么会生病。人和动植物都会患病,但 不是所有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发的。例如血吸虫病是较高等的软体动物引起的,肺 癌多半由环境因素(如吸烟)造成,流血不止的血友病则是遗传性疾病。虽然今天不 是由微生物引发的疾病,例如某些癌症、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等在人类死亡原因中的比 例逐年在增加,然而大量致病微生物却仍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还是人 类死亡的头号杀手。 致病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即传染病种类繁多。传染病的发生、传播、预防和治疗, 是医学微生物学的任务,也是微生物学的首要任务。 1.2病原微生物简介 可以侵犯人体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叫做病原微生物,或称病原体。病原体中以细菌和病毒的危害性最大。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人体就是病原体生存的场所,我们称为病原体的宿主,病原体在宿主中进行生长繁殖、释放毒性物质等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这一过程称为感染。不过人体或动物不像人工培养细菌的培养基,可以让病菌不受限制地肆意生长繁殖,轻易地导致机体死亡。病原体入侵人体后,在发生感染的同时,能激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一系列免疫应答与之对抗,这称之为免疫。感染和免疫是一对矛盾,其结局如何,根据病原体和宿主两方面力量强弱而定。如果宿主足够强壮,可以根本不形成感染;即使形成了感染,病原体也多半会逐渐消亡,于是患者康复;如果宿主很虚弱而病原体很凶猛,则感染扩散,病人将会死亡。除了宿主自身的力量,有效的抗菌药物和其它措施的协同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多数疾病是可以很快治好的。依靠不断发展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