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探火箭发动机

初探火箭发动机

初探火箭发动机
初探火箭发动机

初探火箭发动机

目录

一、简介 (1)

二、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1)

三、火箭发动机的整体性能 (5)

四、火箭发动机的冷却 (6)

五、火箭发动机的机械问题 (7)

六、火箭发动机的声学问题 (7)

七、火箭发动机的化学问题 (9)

八、火箭发动机的分类 (9)

一、简介

定义:由飞行器自带推进剂,不依赖外界空气提供氧化剂的喷气发动机。

火箭发动机是喷气发动机的一种,将推进剂箱或运载工具内的反应物料(推进剂)变成高速射流,由于牛顿第三定律而产生推力。火箭发动机可用于航天器推进,也可用于导弹等地面应用。大部分火箭发动机都是内燃机,也有非燃烧形式的发动机。

二、火箭发动机工作原理

大部分发动机靠排出高温高速尾气来获得推力,固体或液体推进剂(由氧化剂和燃料组成)在燃烧室中高压(10-200 bar)燃烧产生尾气。

向燃烧室供入推进剂

液体火箭通过泵将氧化剂和燃料分别泵入燃烧室,两种推进剂成分在燃烧室混合并燃烧。而固体火箭的推进剂事先混合好放入储存室,工作时储存室就是燃烧室。固液混合火箭使用固体和液体混合的推进剂或气体推进剂,也有使用高能电源将惰性反应物料送入热交换机加热,这就不需要燃烧室。火箭推进剂在燃烧并排出产生推力前通常储存在推进剂箱中。推进剂一般选用化学推进剂,在经历放热化学反应后产生高温气体用于火箭推进。

燃烧室

化学火箭的燃烧室通常呈圆柱体形,其尺寸要满足推进剂充分燃烧,所用推进剂不同,尺寸不同。用L * 描述燃烧室尺寸

这里:

Vc 是燃烧室容量

At 是喷口面积

L* 的范围通常为25-60英尺(0.6 - 1.5 m)

燃烧室的压力和温度通常达到极值,不同于吸气式喷气发动机有足够的氮气来稀释和冷却燃烧,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的温度可达到化学上的标准值。而高压意味着热量在燃烧室壁的传导速度非常快。

喷嘴

发动机的外形主要取决于膨胀喷嘴的外形:钟罩形或锥形。在一个高膨胀比的渐缩渐阔喷嘴中,燃烧室产生的高温气体通过一个开孔(喷口)排出。

如果给喷嘴提供足够高的压力(高于围压的2.5至3倍),就会形成喷嘴阻流和超音速射流,大部分热能转化为动能,由此增加排气的速度。在海平面,发动机排气速度达到音速的十倍并不少见。

一部分火箭推力来自燃烧室内压力的不平衡,但主要还是来自挤压喷嘴内壁的压力。排出气体膨胀(绝热)时对内壁的压力是火箭朝向一个方向运动,而尾气向相反的方向。

推进剂效率

要使发动机有效利用推进剂,需要用一定质量的推进剂产生最大可能压力作用于燃烧室和喷嘴,此外以下方法也能提高推进剂效率:

将推进剂加热到尽可能高的温度(使用高能燃料、氢,碳或某些金属如铝,或使用核能)

使用低比重气体(尽可能含氢)

使用小分子推进剂(或能分解成小分子的推进剂)

因为所有的措施都是出于减轻推进剂质量的考虑;压力与被加速的推进剂量成比例关系;也因为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于发动机的压力也作用于推进剂。废气出燃烧室的速度似乎是由燃烧室压决定的。然而该速度明显受上述三种因素影响。综合起来,排气速度就是检验发动机效率的最好证明。

由于空气动力的原因,废气在喷口产生阻流效应。音速随温度平方根增长,因此使用高温尾气能提高发动机性能。在室温下,空气中的音速为340 m/s,而在火箭的高温气体中可达1700 m/s以上,火箭的大部分性能都是由于高温。加之火箭推进剂通常选用小分子,这也使得在同等温度下,废气中音速高于空气中音速。

喷嘴的膨胀设计使排气速度翻倍,通常是1.5至2倍,由此产生准高超音速排气射流。速度的增量主要由面积膨胀比决定,即喷口面积与喷嘴出口面积的比值。而气体的性质也很重要。大膨胀比的喷嘴尺寸更大,但能使废气释放更多的热,由此提高排气速度。

喷嘴效率受工作高度影响,因为大气压力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但由于尾气是超音速的,因此射流的压力只会低于或高于围压,不能与之平衡。如果尾气压力以围压不同,喷嘴就可以称为完全膨胀,围压或过度膨胀。如果尾气压力以围压不同,喷嘴就可以称为完全膨胀。

反压力和最佳膨胀

要获得最佳性能,尾气在喷嘴末端的压力需要与围压相等。如果尾气压力小于围压,运载器就会因为发动机前端与末端的气压差而减速。而如果尾气压

力大于围压,本该转换成推力的尾气压力没有转换,能量被浪费。

为了维持尾气压力和围压的平衡,喷嘴直径需要随高度升高而增大,是尾气有足够长的距离作用于喷嘴,以降低压力和温度。而这增加了设计难度。实际设计中通常采用折衷的办法,因而也牺牲了效率。有许多特殊喷嘴可以弥补这种缺陷,如塞式喷嘴、阶状喷嘴、扩散式喷嘴以及瓦形喷嘴。每种特殊喷嘴都能调整围压并让尾气在喷嘴中扩散更广,在高空产生额外的推力。

当围压足够低,如真空,就会出现一些问题:一个问题是喷嘴的剪重,在一些运载器中,喷嘴的重量也影响着发动机效率。第二个问题是尾气在喷嘴中绝热膨胀并冷却,射流中某些化学物质会凝结产生“雪”,导致射流的不稳定,这是必须避免的。

动力循环

相对喷管处的热能损失而言,泵气损失微乎其微。大气中使用的发动机使用高压动力循环来提高喷管效率,而真空发动机则无此要求。对于液体发动机,将推进机注入燃烧室的动力循环共有四种基本形式:

1.挤压循环利用高压气体经减压器减压后进入氧化剂、燃烧剂储箱,将其分

别挤压到燃烧室中,受制于储箱的材料,不可能做到多大压强,因此只用在小型低性能的发动机上。

2.燃气发生器循环中,一部分燃料和氧化剂流过一个燃气发生器,燃烧后推

动燃料泵和氧化剂泵运转,燃料泵和氧化剂泵则把燃料压倒燃烧室中,预燃的废气直接排放。初始燃料和氧化剂的流动,有的是通过储箱的挤压,有的是依靠自然的重力引导。

3.分级燃烧循环又称补燃方式,同样是燃料和氧化剂在预燃器中燃烧,推动

燃料泵和氧化剂泵,不过不同的是,预燃器中的燃气不是直接排放,而是压入燃烧室,这样避免了燃料和氧化剂的浪费,可以做到更大的比冲。追求高比冲发动机一般都会采用分级燃烧的循环方式,分级燃烧的时为了追求更高比冲,一般燃烧室压力要燃气发生器循环高得多,又称高压补燃方式。

4.膨胀循环则是燃料或是氧化剂流过燃烧室壁和喷管壁,在那里冷却燃烧室

和喷管的同时,自身升温具有更大压力,推动燃料泵和氧化剂泵运转,很明显的,燃气发生器和分级燃烧的循环同样会流经这些高温部位,但是却加以预燃器高压燃气的驱动,可以做到大得多的推力。膨胀燃烧循环的发动机一般的说具有很高的比冲,理论上其他条件相同时是最高的比冲,不过推力很难做大。

三、火箭发动机的整体性能

火箭技术集合了高推力(百万牛顿),高排气速度(海平面音速的10倍),高推重比(>100)以及能在大气层外工作的能力。而且往往可以通过削弱一种性能而使另一种性能更高。

比冲

衡量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指标就是单位质量的推进剂产生的冲量,即比冲(通常写作Isp)。比冲可用速度(Ve 米每秒或英尺每秒)或时间(秒)度量。比冲大的发动机往往是性能极佳的。

净推力

以下是发动机净推力的近似值计算公式:

由于火箭发动机没有喷气式发动机的进风口,因此不需要从总推力中扣除冲压阻力,因为净推力就等于总推力(排除静态反压力)。

节流

发动机可通过控制推进剂流量(通常以kg/s或lb/s计)来达到节流的目的。

原则上,发动机可通过节流使出口压力降至围压的三分之一(喷嘴流动分离)而上限可至发动机机械强制允许的最大值。

实际上发动机可节流的范围要出入很大,但大部分火箭都可以轻易达到其机械上限,主要的限制因素就是燃烧稳定性。例如推进剂喷嘴需要一个最小压力来避免引起破坏性振动(间歇性燃烧和燃烧不稳定),但喷嘴往往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调整和测试。而且有必要保证喷嘴出口压力不会低于围压太多,以避免流动分离问题。

能量效率

火箭发动机是一种效率极高的热力发动机,产生高速射流,结果如同卡诺循环一样产生高燃烧室温度和高压缩比。如果运载工具的速度达到或略微超过排气速度(相对于运载器),那么能量效率是很高的。而在零速度下,能量效率也为零。(所有喷气推进都是如此)

四、火箭发动机的冷却

材料工艺

反应物料在燃烧室的反应温度可达约3500 K (~5800 °F)。这个温度远超出喷嘴和燃烧室材料的熔点(石墨和钨除外)。的确在某些材料自身承受范围内能找到合适的推进剂,但要保证这些材料不会燃烧,熔化或沸腾也很重要。材料工艺决定了化学火箭尾气温度的上限。

另一种方法就是使用普通材料如铝、钢、镍或铜合金并采用冷却系统来防止材料过热。如再生冷却,使推进剂燃烧前通过燃烧室或喷嘴内壁的管道。其

他冷却系统如水幕冷却、薄膜冷却可以延长燃烧室和喷嘴的寿命。这些技术可以保证气体的热边界层在接触材料时温度不会影响材料的安全性。

火箭中的热流通量往往在工程学上是最高的,其变化范围在1-200 MW/m2。而喷口处热流通量又是最高的,通常是燃烧室和喷嘴处的两倍。这是由于喷口处尾气的高速(导致边界层很薄)和高温造成的。

大部分其他的喷气式发动机的燃气轮机运转在高温下,但由于其表面积过大,难以冷却,因此不得不降低温度,损失了效率。

常用的冷却方式

不冷却:用于短时运行或测试

烧蚀壁:室壁有烧蚀材料,可不断吸热脱落

辐射冷却:使室壁达到白热状态以辐射热量

热沉式冷却:将一种推进剂(通常是液氢)沿室壁倒下

再生冷却:推进剂在燃烧前先流经室壁内的冷却套管

水幕冷却:推进剂喷射器被特殊安置,以使室壁周围的燃气温度降低

薄膜冷却:室壁被液体推进剂浸湿,液体蒸发吸热使之冷却

所有的冷却措施都是要在室壁形成一层比室内温度低的隔离层(边界层),只要这层隔离层不被破坏,室壁就不会出问题。而燃烧不稳定或冷却系统故障常常会导致边界层的保护中断,随后导致室壁被破坏。

再生冷却系统还有第二层边界层,就是围绕室壁的冷却管道壁。由于这层边界层充作室壁和冷却剂的隔离层,因此其厚度要尽可能地薄,这可以通过加快冷却剂流速来实现。

五、火箭发动机的机械问题

火箭燃烧室工作在高压下,通常是10-200 bar (1--20 MPa),压力越高,通常性能也越好(因为可以使用更高效的喷嘴)。这使燃烧室外部处于很大的圆周应力之下。也由于高温工作环境,结构材料的抗张强度显著降低。

六、火箭发动机的声学问题

火箭发动机内的极端振动和声学环境导致其峰值应力远高于平均值,尤其是类风琴管共振和气流扰动的问题。

燃烧不稳定

燃烧不稳定有以下集几种:

间歇性燃烧

这是运载器加速度变化引起推进剂输送管压力变化,导致的燃烧室压力的低频振动。可使运载器推力发生周期性变化,导致载荷和运载器受损。间歇性燃烧可通过使用高密度推进剂配上充气阻尼涡轮泵来防止。

嗡鸣现象

这是由于推进剂喷射器中压力不足导致的。主要是令人不悦,并无实质性危害。然而在某些极端情况,燃烧可能进入喷射器内,引发单元推进剂的爆炸。振荡燃烧

这种情况往往造成直接损伤,且很难控制。它往往是伴随化学燃烧过程的声学过程,是能量释放的主要驱动力。可导致不稳定共振,使隔热边界层变薄,产生悲剧性后果。这种影响很难在设计阶段预先分析,只能通过旷日持久的测试,并不断修正来。修正手段通常有细调喷射器,改变推进剂化学性质,或在将推进剂喷射进亥姆霍兹阻尼器(用以改变燃烧室共振状态)前蒸发成气态。

还有一种常用测试方法是在燃烧室引爆少量炸药,以确定发动机的脉冲响应,并估算室压的响应时间:恢复越快,系统越稳定。

排气噪音

火箭发动机(特小型除外)比起其他发动机,其噪音十分大。特超音速尾气与周围空气混合,形成冲击波。冲击波的声音强度取决于火箭的尺寸。

土星五号发射时,在离其发射点很远处的地震仪检测了这一噪音。产生的声音强度依赖于火箭尺寸和排气速度。在现场听到的冲击波特征音主要是爆裂音。这种噪音的峰值超过了传音器和音频电子设备的许可上限,因此在录音或广播音频

回放中这种噪音被削弱或消失了。大型火箭发射时的噪音可以直接致死周围的人。航天飞机起飞时基地周围的噪音超过200 dB(A)。

通常火箭在地面附近的噪音最大,因为噪音从羽流中辐射出去,并被地面反射。还有当运载器缓慢上升时,只有很少的推进剂能量转换成运载器动能(有用功P转移到运载器P = F * V,F是推力,V是速度),因此大部分能量被分散到尾气中,再与周围空气相互作用,产生噪音。这种噪音可通过有顶火焰隔离槽,向羽流喷水,偏转羽流角度等方法消减。

七、火箭发动机的化学问题

火箭推进剂要求使用高比能(能量每单位质量)物质,因为在理想情况下所有反省物质全部转化为废气动能。除了不可避免的损失和发动机设计缺陷,不完全燃烧等因素,根据热力学定律,一部分能量转化为分子的动能,无法产生推力。单原子气体如氦气只有三个自由度,相当于一个三维空间坐标{x,y,z},只有这种球形对称分子没有这种损失。二原子分子如H2可以绕连接方向的轴和垂直这个方面的轴旋转,按照统计力学的均分定律,有效能量会均分给各个自由度,因此这种分子在热平衡中有3/5的能量转化为单向运动,2/5转化为旋转运动。三原子分子如水分子有六个自由度。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是第三种情况。喷管的功能就是将自由热能转化为单向分子运动产生推力,只要废气在膨胀时保持平衡状态,扩散型喷管足够大,而让废气充分膨胀和冷却,损失的旋转能能最大限度地恢复为动能。

虽然推进剂比能起关键作用,低平均分子质量的反应产物在决定尾气速度上作用依然明显。因为发动机工作在极高温度下,而温度与分子能量成正比,一定温度一定定量的能量分配给更多的低质量的分子最终可以获得更高的尾气速度。因此使用低原子质量元素更优。液氢(LH2)液氧(LOX或LO2)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相对尾气速度而言效率最高的推进剂。其他物质如硼,液态臭氧在理论上效率更高,但付诸使用任存在许多问题。

八、火箭发动机的分类

能源在火箭发动机内转化为工质(工作介质)的动能,形成高速射流排出而产生动力。火箭发动机依形成气流动能的能源种类分为化学火箭发动机、核火箭发动机和电火箭发动机。

化学火箭发动机是目前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发动机。核火箭的原理样机已经研制成功。电火箭已经在空间推进领域有所应用。后两类发动机比冲远高于化学火箭。化学火箭发动机主要由燃烧室和喷管组成,化学推进剂既是能源也是工质,它在燃烧室内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生成高温燃气经喷管膨胀加速,将热能转化为气流动能,以高速(1500~5000米/秒)从喷管排出,产生推力。化学火箭发动机按推进剂的物态又分为液体火箭发动机、固体火箭发动机和混合推进剂火箭发动机。液体火箭发动机使用常温液态的可贮存推进剂和低温下呈液态的低温推进剂,具有适应性强、能多次起动等特点,能满足不同运载火箭和航天器的要求。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采用分子中含有燃料和氧化剂的有机物胶状固溶体(双基推进剂)或几种推进剂组元的混合物(复合推进剂),直接装在燃烧室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长期贮存处于待发射状态,适用于各种战略和战术导弹。混合推进剂火箭发动机极少使用。

【CN210103278U】一种常规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专用吊具【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468768.X (22)申请日 2019.04.09 (73)专利权人 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 地址 710100 陕西省西安市航天基地航天 西路289号 (72)发明人 赵明 丁佳伟 赵涛 翟文化  郭浩 彭飞 寇兴华 王乃世  张俊锋 王晓华 王颖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61211 代理人 张举 (51)Int.Cl. B66C 1/1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常规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专用吊 具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箭发动机工装,具体 涉及一种常规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专用吊 具,用于解决国家标准系列U型环与发动机的吊 点不匹配,且国家标准系列U型环操作繁琐、销轴 易跌落误伤发动机等问题。该吊具包括第一卡 扣、钢丝绳、第二卡扣、U型环、销轴;所述钢丝绳 在设定位置对折后由第一卡扣将两段钢丝绳固 定;两段钢丝绳端头各穿过一个U型环吊耳并由 第二卡扣固定;由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形成的钢 丝绳闭环处设有耐磨环;销轴一端设有可移动限 位挡片,另一端设有通孔,可移动限位挡片一顶 角为圆角;U型环吊耳侧面焊接有圆环。本实用新 型的常规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专用吊具可 广泛应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领域行业。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CN 210103278 U 2020.02.21 C N 210103278 U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10103278 U 1.一种常规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专用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卡扣(1)、钢丝绳(2)、第二卡扣(3)、U型环(4); 所述钢丝绳(2)在设定位置对折后由第一卡扣(1)将两段钢丝绳(2)固定,形成的闭环为该吊具的吊环(8); 两段钢丝绳(2)端头各穿过一个U型环(4)的吊耳,所述第二卡扣(3)将两段钢丝绳(2)端头与该段钢丝绳(2)固定,形成的闭环分别为该吊具的第一挂环(9)和第二挂环(10); 所述吊环(8)、第一挂环(9)和第二挂环(10)的钢丝绳内环面上分别设有吊环耐磨环(81)、第一挂环耐磨环(91)和第二挂环耐磨环(101); 所述U型环(4)包括销轴(5)、可移动限位挡片(6)、销钉和圆环(7); 所述可移动限位挡片(6)通过销钉与销轴(5)连接; 所述销轴(5)穿过U型环(4)的环体并由可移动限位挡片(6)固定; 所述可移动限位挡片(6)上长条孔一端且靠近U型环(4)的顶角为圆角; 所述销轴(5)的不可拆卸的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U型环(4)吊耳侧面焊接有圆环(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规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专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2)由设定位置对折后的两段钢丝绳的长度分别为2150~2200mm与2200~225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常规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专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2)由设定位置对折后的两段钢丝绳的长度分别为2175mm与22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规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专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耐磨环(81),第一挂环耐磨环(91)和第二挂环耐磨环(101)均采用钢丝绳索具套环,该钢丝绳索具套环由沿轴向被切割的钢管弯曲而成,其外侧具有钢丝绳槽,弯曲的部分采用加厚管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规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专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5)上的通孔和圆环(7)设置在U型环(4)的同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常规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专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U 型环(4)的拐角处设置有倒圆和倒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常规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专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U 型环(4)采用40Cr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常规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专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U 型环(4)表面镀铬。 2

全国发动机产量分析

全国发动机产量分析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2017年1-11月全国发动机产量分析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显示:2017年11月中国发动机产量为27138.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3.1%。2017年1-11月中国发动机产量为2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 从全国各省的生产情况来看:全国共有28个省生产发动机,在全国发动机产量排行榜中,吉林省以月产量为3442.79万千瓦时位于排行榜首位,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09%。上海市产量为3178.29万千瓦时,排名第二。重庆市11月发动机产量为3087.64万千瓦时,排名第三。在11月全国发动机产量排行榜中,前三名产量都超过3000万千瓦时。另外,11月发动机产量同比增速最快的是湖南省,当月产量为1146.28万千瓦时。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源于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发动机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中商产业研究院简介 中商产业研究院是深圳中商情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下辖的研究机构,研究范围涵盖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金融、新消费、大健康、“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公司致力于为国内外企业、上市公司、投

融资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提供各类数据服务、研究报告及高价值的咨询服务。 中商行业研究服务内容 行业研究是中商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我们通过对特定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盈利能力、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进出口情况和市场需求特征等,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各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分析与预测。中商行业研究报告是企业了解各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资料。 中商行业研究方法 中商拥有10多年的行业研究经验,利用中商Askci数据库立了多种数据分析模型,在产业研究咨询领域利用行业生命周期理论、SCP分析模型、PEST分析模型、波特五力竞争分析模型、SWOT分析模型、波士顿矩阵、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等、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和产业评估体系。在市场预测分析方面,模型涵盖对新产品需求预测、快速消费品销售预测、市场份额预测等多种指标,实现针对性的进行市场预测分析。 中商研究报告数据及资料来源 中商利用多种一手及二手资料来源核实所收集的数据或资料。一手资料来源于中商对行业内重点企业访谈获取的一手信息数据;中商通过

国产最大推力火箭发动机

国产最大推力火箭发动机 火箭发动机是发展航天事业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自主研发的火箭发动机攻克了不少的难题,直到今天,国产发动机的最大动力已达到120吨。下面随着一起来看看详细内容。 该火箭发动机目前推力最大 近日,由中国航天六院生产的“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通过国防科工局现场验收。这种大推力发动机将成为中国未来实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空间实验室乃至执行深太空探索任务等工程的主要动力。 据介绍,我国此前发射的神舟系列运载火箭的主发动机推力都是75吨,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这种推力的发动机已不能满足对更深远太空探索的需求。“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就是航天六院针对上述现状,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系列研制的无毒、无污染、高性能、高可靠的基本动力装置,也是今后探月工程、空间实验室乃至深太空探索任务等必要的动力基础,是目前我国推力最大的火箭发动机。 该发动机的研制填补了我国补燃循环发动机技术空白,掌握了核心技术,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之后第二个掌握高压补燃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技术的国家,实现了从常规有毒推进剂开式循环液体推进技术,到绿色无毒推进剂闭式循环液体推进技术的巨大跨越。未来,它

将替代现用的常规动力发动机。 是中国航天动力史的里程碑 5月27日至28日,国防科工局胡亚枫副局长带队在航天六院组织进行了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项目验收会。来自国防科工局、省国防工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及所属科研院所,以及哈工大、北航、西工大等单位的专家,达成一致通过验收的最终意见。 5月27日至28日,国防科工局胡亚枫副局长带队在航天六院组织进行了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项目验收会。来自国防科工局、省国防工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及所属科研院所,以及哈工大、北航、西工大等单位的专家,达成一致通过验收的最终意见。 胡亚枫副局长说,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研制成功是中国航天动力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 另据了解,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研制上月底在天津顺利完成助推器大型分离试验,这标志着中国“大火箭”初样研制阶段最重要的大型地面试验之一获得圆满成功。“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正是“大火箭”的主推力发动机。 不过,不久将进行的我国首次载人航天空间交会对接即“神九”发射任务的主推力发动机仍然为75吨。

能源号运载火箭资料

能源号 “能源号”是苏联的一种重型通用运载火箭,也是目前世界上起飞质量与推力最大的火箭。西方国家取的代号是SL-17。 为实现载人登月,苏联从50年代末就开始研制H-1重型运载火箭(西方国家称之为G型火箭,取代号为SL-15),但在研制过程中屡遭挫折。1974年5月,苏联停止执行H-1火箭计划开始了“能源号”火箭的方案论证工作。 能源号”是苏联为了满足90年代、特别是21世纪初载人与不载人、车用与民用航天任务的需要,推进近地空间的工业化和战略防御研究而研制的。它的主要任务包括:发射多次使用的轨道飞行器;向近地空间发射大型飞行器、大型空间站的基本舱或其它舱段、大型太阳能装置;向近地轨道或地球同步轨道发射重型军用与民用卫星;向月球、火星或向深空发射大型有效载荷“能源号”是作为火箭-空间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和这个大系统的其它组成部分统一协调发展的。大系统自1976年开始,由能源科研生产联合体负责研制。整个系统的研制费用高达140亿卢布或224亿美元(1989年币值)。 “能源号”火箭的总设计师是古巴诺夫。有近百个设计局、工厂、企业和研究所直接参加了“能源号”的研制工作。目前投入使用的仅是“能源号”的基本型,于1987年5月15日首次发射,1988年11月15日第二次发射,运载了“暴风雪号”轨道飞行器,两次发射都获得成功。 主要技术性能(基本型) 级数2级起飞推力34833kN 全长60m 推重比 1.48:1 最大宽度20m 运载能力105t 子级质量2400t 推进剂质量~2000t 助推级 级长32m 推进剂液氧/煤油 子级质量~1500t 地面比冲3033N·S/kg

中国汽车发动机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15版)

深圳市深福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发动机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15版) 内容介绍: 2014年,我国汽车发动机产销分别完成2108.16万台和2116.95万台,比上年同期累计分别增长3.31%和4.54%,增幅略有增降,产量下降0.62个百分点,销量增幅增长0.1个百分点。 2014年,中汽协统计到的有发动机销量的企业有62家,年销量累计达到10万台以上的企业有42家。其中,一汽-大众、上汽通用五菱、上海大众动力、上海通用东岳动力和重庆长安5家全年销量均在100万台以上,5家企业合计完成684万台,占行业全年总销量的32.31%。前5家企业中,排名第一的一汽-大众累计销量超过181万台,同比增幅18.76%,市场份额同比上升超过1个百分点,全年销量高于第二名企业26万台以上。上海通用五菱以全年155万台的销量跃上行业第二,同比增长17.59%,全年市场份额占到了7个百分点。上海大众动力和上海通用东岳动力2014年表现也很出色,全年销量分别完成127万台和118万台,同比累计分别增长16.46%和9.21%,市场份额分别占到整个行业的6%和5.56%;排在第五名的是自主企业领军者重庆长安,2013年排在第六位,今年进军前五阵营,全年累计销量超过103万台,同比累计整张25.83%,远远高于整个行业的增速。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产业相关概述 第一节发动机基础概述 第二节发动机排列方式 第三节发动机标准规范 第二章 2014-2015年世界汽车发动机产业运行状况分析 第一节 2014-2015年世界汽车发动机产业运行环境浅析 第二节 2014-2015年世界汽车发动机产业现状综述 一、汽车发动机发展回顾 二、国外汽车发动机的新技术分析 三、世界十佳汽车发动机 四、世界汽车发动机生产与销售情况 五、世界汽车发动机贸易分析 第三节 2014-2015年世界部分国家汽车发动机产业动态分析 一、美国 二、德国

液体火箭发动机工作原理

液体火箭发动机工作原理: 液体火箭发动机是指液体推进剂的化学火箭发动机。 常用的液体氧化剂有液态氧、四氧化二氮等,燃烧剂由液氢、偏二甲肼、煤油等。氧化剂和燃烧剂必须储存在不同的储箱中。 液体火箭发动机一般由推力室、推进剂供应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组成。 推力室是将液体推进剂的化学能转变成推进力的重要组件。它由推进剂喷嘴、燃烧室、喷管组件等组成,见图。推进剂通过喷注器注入燃烧室,经雾化,蒸发,混合和燃烧等过成生成燃烧产物,以高速(2500一5000米/秒)从喷管中冲出而产生推力。燃烧室内压力可达200大气压(约200MPa)、温度300℃~4000℃,故需要冷却。 推进剂供应系统的功用是按要求的流量和压力向燃烧室输送推进剂。按输送方式不同,有挤压式(气压式)和泵压式两类供应系统。挤压式供应系统是利用高压气体经减压器减压后(氧化剂、燃烧剂的流量是靠减压器调定的压力控制)进入氧化剂、燃烧剂贮箱,将其分别挤压到燃烧室中。挤压式供应系统只用于小推力发动机。大推力发动机则用泵压式供应系统,这种系统是用液压泵输送推进剂。 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功用是对发动机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工作程序包括发动机起动、工作、关机三个阶段,这一过程是按预定程序自动进行的。工作参数主要指推力大小、推进剂的混合比。 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点是比冲高(250~500秒),推力范围大(单台推力在1克力~700吨力)、能反复起动、能控制推力大小、工作时间较长等。液体火箭发动机主要用作航天器发射、姿态修正与控制、轨道转移等。 液体火箭发动机是航天发射的主流,构造上比固体发动机复杂得多,主要由点火装置,燃烧室,喷管,燃料输送装置组成。点火装置一般是火药点火器,对于需要多次启动的上面级发动机,则需要多个火药点火器,如美国战神火箭的J-2X发动机,就具备2个火药点火器实现2次启动功能,我国的YF-73和YF-75也都安装了2个火药点火器,具备了2次启动能力;燃烧室是液体燃料和氧化剂燃烧膨胀的地方,为了获得更高的比冲,一般具有很高的压力,即使是普通的发动机,通常也有数十个大气压之高的压力,苏联的RD-180等发动机,燃烧室压力更是高达250多个大气压。高压下的燃烧比之常压下更为复杂,同时随着燃烧室体积的增加,燃烧不稳定情况越来越严重,解决起来也更加麻烦。目前根本没有可靠的数学模型分析燃烧稳定性问题,主要靠大量的发动机燃烧试验来解决。美国的土星5号火箭的F-1发动机,进行了高达20万秒的地面试车台燃烧测试,苏联能源号火箭的RD-170发动机,也进行了10多万秒的地面试车台燃烧测试,在反复的燃烧测试中不断优化发动机各项参数,

液体火箭发动机综述

液体火箭发动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述 摘要:介绍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缺点、工作原理,总结了大推力和小推力发动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提出了未来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液体火箭发动机,推进系统,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1 引言 液体火箭发动机作为目前最为成熟的推进系统之一,具有诸多独特的优势,仍然是各国努力发展的主力推进系统,并且在大推力和小推力方面都取得了诸多成果,本文将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中国等国家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综述,目前美国仍然在大多数推进系统方面领先世界,俄罗斯则继续保持液体推进特别是大推力液体火箭方面的领先地位,欧盟和日本在追赶美国的技术水平,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也开始在液体推进领域同传统强国展开竞争。 2 定义与分类 液体火箭发动机(Liquid Rocket Motor)是指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即使用液态化学物质作为能源和工质的化学火箭推进系统。按照推进剂供应系统,可以分为挤压式和泵压式;按照推进剂组元可分为单组元、双组元、三组元;按照功能分,一类用于航天运载器和弹道导弹,包括主发动机、助推发动机、芯级发动机、上面级发动机、游动发动机等,另一类用于航天器主推进和辅助推进,包括远地点发动机、轨道机动发动机、姿态控制和轨道控制发动机等。 3 工作原理 液体火箭发动机工作时(以双组元泵压式液体火箭发动机为例),推进剂和燃料分别从储箱中被挤出,经由推进剂输送管道进入推力室。推进剂通过推力室头部喷注器混合雾化,形成细小液滴,被燃烧室中的火焰加热气化并剧烈燃烧,在燃烧室中变成高温高压燃气。燃气经过喷管被加速成超声速气流向后喷出,产生作用在发动机上的推力,推动火箭前进。

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研究

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研究 范玮,严传俊,李强,丁永强,胡承启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西安,710072) 摘要本文论述了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介绍了西北工业大学脉冲爆 震火箭发动机(PDRE)研究组从2002年以来在863-702主题项目的资助下,对PDRE进 行探索性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详细阐述了课题组在采用航空煤油/氧气为推进剂的脉冲 爆震火箭发动机试验模型上攻克两相爆震起爆、稳定可控工作、PDRE加与不加尾喷管时性 能测试等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两相;起爆;性能实测;喷管增益。* 1、引言 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Pulse Detonation Rocket Engine,简称PDRE)是一种利用周期性爆震波发出的冲量产生推力的非稳态新型推进系统。PDRE是脉冲爆震发动机(Pulse Detonation Engine,简称PDE)的一种,它自带燃料和氧化剂,由控制系统、燃料和氧化剂储存系统、点火和流动控制用附属能量系统、燃料/氧化剂喷射系统、爆震触发系统及推力壁等基本部件组成[1]。每个爆震循环包括推进剂填充、点火起爆、爆震形成和传播、已燃气排出和隔离气填充隔开废气几个过程。与常规液体火箭发动机连续输出推力不同,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的推力是间歇式的。随着爆震频率的增加,推力趋于稳态。 与目前推进系统中常用的爆燃波不同,爆震波的特点是它能产生极快的火焰传播速度(Ma>4)和极高的燃气压力(1.51~5.57MPa)。火焰传播速度快意味着没有足够的时间达到压力平衡,从热力学的角度分析爆震循环更接近等容循环。显然,与以等压循环为基础的大多数推进系统相比,PDRE具有更高的热循环效率。由于爆震波能增压,对液体火箭发动机而言,可不用高压涡轮泵,从而大大降低了推进系统的重量、复杂性、成本及体积。据国外研究报道,PDRE可在0~25的宽广的飞行Mach数下工作[1,2]。 由于脉冲爆震发动机具有上述独特的优点,它在军用和民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能成为本世纪新型动力装置。目前美国、法国、加拿大、俄国、中国及其他国家,正在积极实施脉冲爆震发动机的研究计划。 2003年5月,美国GE公司在2003年度的“航空百年国际论坛(中国部分)”报告资料中明确提出,下一代新型循环的航空发动机是基于PDE技术的。GE公司在PDE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方向主要有:(1)以PDE代替涡喷发动机发展纯PDE发动机;(2)以PDE 代替涡扇发动机的核心机发展先进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3)以PDE代替核心机和加力燃烧室发展先进战斗机用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4)以PDE吸气式加力涡轮发动机/脉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106012,50336030)

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台贮箱增压系统数值仿真

第22卷第1期2007年1月 航空动力学报 Journal of Aerospace Power Vol.22No.1 Jan.2007 文章编号:1000-8055(2007)01-0096-06 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台贮箱 增压系统数值仿真 陈 阳1 ,张振鹏1 ,瞿 骞2 ,朱子环 2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北京100083; 2.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74) 摘 要:在不考虑传热传质的情况下建立了一种简化的贮箱模型,并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台气路系统通用模块化建模与仿真软件对容腔放气过程和某试验台贮箱增压系统在发动机点火工作段的增压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与分析解和试验结果获得了较好的一致,验证了软件的有效性和通用性.对两个系统的建模过程表明软件所采用的模块化建模与仿真方法适用于对复杂管网的建模,在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仿真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对贮箱增压系统的仿真表明,合理设计P ID 控制参数并根据经验预置与额定流量相近的调节阀初始开度,对于提高增压系统起动过程的平稳性有利. 关 键 词:航空、航天推进系统;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台贮箱增压系统;数值仿真;P ID 控制中图分类号:V 43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5-12-12;修订日期:2006-05-09 作者简介:陈阳(1979-),男,河南漯河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动力学与仿真研究.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tank pressurization system of LRE test -bed CHEN Yang 1,ZH ANG Zhen -peng 1,QU Qian 2,ZHU Z-i huan 2 ( 1.School of Astr onautics, Beijing U niversity of A ero nautics and Astro nautics,Beijing 100083,China;2.Beijing Institute of Aerospace Testing Technolog y,Beijing 100074,China )Abstract:A simple mo del of propellant tank w as established by neg lecting m ass and heat transfer betw een the pr opellant and pressurant.T hen by employing the modular ization modeling and sim ulation softw are for liquid r ocket engine(LRE)test -bed g as sy stem(LRET-BMM SS -GS),blow dow n of a tank and pressurization of a LO 2tank pr essurizatio n sy stem during engine firing w ere simulated.T he sim ulation r esults ar e in g ood ag reem ent with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and test data.Accordingly ,the softw are is validated to be effective and versatile.T he prog ress of m odeling tw o sy stems show s that the m ethod of M M S is suitable for modeling complicated LRE system and can be used to sim ulate all kinds of w orking pro cesses of LRE sy stem.T he simulatio n o f LO 2tank pressurization system indicates that PID control parameters should be set reasonably and the initial opening of pneumatic dia -phragm co ntrol valve should be adjusted to nom inal pressurant mass rate,w hich is effective to improv e stability of pr essurizatio n starting transient. Key words:aerospace propulsion system ;liquid rocket eng ine(LRE);tank pressur ization system of LRE test -bed;num erical sim ulation;PID co ntro l 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台作为液体火箭发动机热试车与热检验的试验检测平台,为满足液体火 箭发动机的各种试验要求,需要在试验台设计阶段、安装调试阶段、热试车阶段开展全面的研究.

火箭发动机专业综合实验课程简介

火箭发动机专业综合实验课程简介 课程目标 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来讲,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 (1)巩固和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主要部件的工作特性; (2)学习火箭发动机的实验理论和实验方法,了解实验系统构成和实验设备;(3)通过具体实验过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包括实验方案设计、系统调试、实验操作规程、实验现象观察以及数据处理等; (4)了解火箭发动机实验研究的发展动态,经过动手实践,熟悉先进的实验方法,具备初步的科研实验能力。 从素质与心理角度来讲,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 在认知上,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验理论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识记、领会层面);正确地使用各项实验技能,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运用层面);分析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提炼实验结论(分析层面);根据研究目的,综合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验能力,实施一项完整的研究型实验过程(综合层面);评估实验结果的正确性,评价实验本身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评价)。 在情感上,引导学生密切关注各种实验现象,加深直观感受(注意层面);充分利用火箭发动机专业教学实验中声学、光学、电磁、气动等现象丰富这一优势,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反应层面);培养学生科学规范的实验习惯和客观严谨的实验态度(价值评价层面);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本课程与其未来职业发展的关联性,激发学生的职业性学习动机,培养创新意识(价值观组织层面);促进学生培养务真求实的工作作风,培养紧密协同的团队意识,培养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品格层面)。 在动作技能上,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掌握典型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能进行安装、调试与测量,熟练掌握各项应急处理措施。 课程性质与定位 “火箭发动机专业综合实验”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动力工程(航天)专业的三大主干专业课程之一;是专业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实践教育环节。 本课程是一门要求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来分析、解决具体实践问题的课程。课程以实验为载体,定位于各种联系的“桥梁”——即专业基础理论理解与综合运用的桥梁、专业人才培养与学生职业发展的桥梁。 本课程既是专业知识的形象表现,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专业理论;又是专业知识运用的典型案例,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解决专业问题;还是学生未来职业活动的预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 课程设计的思路 鉴于“火箭发动机专业综合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强、且需要较好专业理论基础的综合教学实验课程,因此从实验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教学要求出发,以及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CZ-3) 简介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CZ-3)是一枚三级液体运载火箭,其一、二子级基本上与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的一、二子级一致,三子级采用了具有高空二次启动能力的液氢液氧发动机。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的研制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具有地球同步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有效载荷,其GTO 运载能力为1.45吨,全箭起飞质量204吨,全长44.56米,一、二子级直径3.35米、三子级直径2.25米,卫星整流罩最大直径3.0米。它的一子级和二子级使用偏二甲肼(UDMH)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为推进剂,三子级则使用效能更高的液氢(LH2)和液氧(LOX)。 结构 全箭由箭体结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遥测系统、外测安全系统、分离系统以及辅助系统等组成。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1984年4月首次飞行成功地将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送入预定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在1990年4月首次执行外星发射服务合同,成功发射了亚洲一号卫星。在此之后,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包括亚太一号卫星、亚太一号甲卫星、风云二号卫星等在内多颗国内外卫星。 主要技术参数 一子级二子级三子级 推进剂 N2O4/UDMH N2O4/UDMH LH2/LOX 发动机型号 YF-21B YF-24D YF-73 推力 (kN) 2962 742.04 (主机) 46.09(游动发动机) 44.43 发动机比冲 (N*s/kg) 2550 2922.4 (主机) 2761.6 (游动发动机) 4119 箭体直径 3.35 m 3.35 m 2.25 m 箭体长度 20.588 m 7.520 m 9.689 m 整流罩直径 3.0 m 整流罩长度 6.540 m 火箭全长 44.56 m 起飞质量 204 ton

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发展的现状及未来

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发展 的现状及未来 李坤鹏 10151157 101513 摘要:本文从燃烧室推力、系统工作循环方式以及最大推力三个方面叙述世界各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技术水平,简单介绍了世界各国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的最新进展,分析了中国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发展的可能前景 主题词:火箭发动机,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运载火箭 1.国内外现状 液体火箭发动机子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实用阶段以来,可以由燃烧室推力、系统循环方式及使用的推进剂来说明其技术上的飞跃,因为无论是采用新的推进剂,或是大幅度提高燃烧室推力,或是大幅度提高发动机推力,都需要采用一些新的技术,要克服研制中的许多困难,要结局许多的技术关键问题,从而将发动机技术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单台发动机推力及燃烧室压力以美国和俄罗斯为最高,按不同推进剂的单台发动机和燃烧室压力来看,我国可贮存推进剂发动机比法国高,日本则没有;液氧-煤油发动机则不如日本,与法国一样同属空白;而氢-氧发动机则不如法国,也不如日本,更不如美国和俄罗斯,我国发动机系统工作循环只有发生器循环,与法国相当,不如美国和苏联,也不如日本。 2.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的新进展 近几年来,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的最大进展是YF-25发动机的研制,目前即将有初样研制转入试样研制,并正为明年的飞行试验进行准备,它使我国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技术达到了早期的国际水平。 我国YF-25发动机的推力及燃烧室压力超过60年代美国的RL-10及70年代末法国的HM-7,接近80年代中期日本的LE-5发动机。YF-25发动机系统功率平

衡采用串联双涡轮,与日本的LE-5相同,优于美国RL-10和法国HM-7的单涡轮齿轮传动。YF-75发动机具有整体双向摇摆的功能,燃气发生器采用单壁不冷却身部。这些与HM-7和LE-5发动机是一致的,YF-75发动机的螺旋管大喷管方案类似于法国正在研制的HM-60发动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YF-75发动机还将我国可贮存发动机上推进剂利用系统的技术移植到液氢=液氧发动机上,并获得成功。此外,YF-75发动机在研制试验中,采用了某些参数红线关机,如涡轮泵最高转速及最低转速限,涡轮泵振动加速度值,氧泵前推进剂温度等,这是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故障监控系统的雏型。 3.国外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发展趋势 国外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发展分为近期和远期。近视发展除法国和日本继续完成HM-60及LE-7氢氧发动机的研制外,只侧重于现有型号发动机的改进,主要有提高工作可靠性,提高性能或降低成本。,其典型代表是美国的SSME和RL-10发动机。 RL-10发动机改进的衍生方案有:为提高发动机工作可靠性而增加涡轮泵冷备份和为提高性能而增加可延伸大喷管方案。 SSME为提高工作可靠性,对现有涡轮叶片材料和涡轮进口温度都在进行改进研究。 远期发展则侧重羽一次入轨的各种发动机系统循环方案研究,这些发动机机要工作可靠,又要有高的效能,同时还要降低研制成本和生产成本,这些方案包括 (1)三组元(液氢、液氧、煤油或甲烷)发动机。 (2)双喷管-双膨胀发动机。 (3)双喉部发动机。 (4)双燃料组合发动机。 (5)双燃料型塞式发动机。 还有一种发展趋势,实在对现有成功使用的运载器进行改进时研制新的氢-氧发动机。用改进现有运载器取代重新设计的运载器,同样可以达到提高运载能力和减少研制费用的目的。大力神-人马座的改进方案就是这样。方案之一是用研制一种500~1000KN的氢氧发动机构成的新级取代原芯级第二级和人马座级;

火箭发动机试验与测试技术复习题2013

火箭发动机试验与测试技术复习题2013

火箭发动机试验与测量复习题 名词解释 ①单端输入方式, ②双端输入方式, ③单极性信号, ④双极性信号, ⑤差模干扰, ⑥共模干扰, ⑦点火时差, ⑧点火延迟期, ⑨压电效应, ⑩多普勒效应, ⑾振动量, ⑿德拜长度 问答题: ⑴叙述火箭发动机试验的特点。 ⑵如何评估传感器的测试精度。 ⑶叙述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的特点。 ⑷给出典型火箭发动机实验测量示意图。 ⑸测控系统干扰来源,并解释其意义。干扰的抑制技术有那些? ⑹叙述高精度固发试车台架的特点 ⑺简述火箭发动机6分力测量原理 ⑻简述被动引射试车台组成及工作原理 ⑼与被动引射式高模试车台相比,叙述主动引射高模试车台的优点 ⑽叙述扩压器的作用 ⑾掌握发动机推力室试验准备阶段推进剂充填时间的测量方法。 ⑿绘图说明振动测试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振动传感器的主要指标要求。 ⒀简述涡轮、涡街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及测量方法。 ⒁绘出量热探针的主要结构图,说明其工作原理、测量步骤和计算公式。 ⒂绘出静电探针的伏安特性曲线,并对探针的不同工作区域做出说明。 ⒃叙述热电偶的均质电路定律、中间金属定律、中间温度定律、标准电极定律。 ⒄熟悉应变式位移传感器和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能够绘图说明两种应变式位移传感器的测量原理。 ⒅涡轮泵试验内容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⒆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主要有哪些方式?并解释 ⒇低温温度高精度测量时需要注意的几个基本原则问题? [21]发动机试验过程中自动器的控制程序包括几种类型? [22]简述常用热电偶的材料和分类。 [23]激光多普勒测速的基本光路有几种,解释说明其特点。绘出参考光束系统简图。

试验用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说明书

目录 1.原始数据 (1) 2.推力室参数计算结果 (1) 2.1.推力室结构参数计算 (1) 2.1.1. 喉部直径 (1) 2.1.2. 燃烧室容积 (2) 2.1.3. 燃烧室直径 (2) 2.1.4. 推力室收敛段型面 (2) 2.1.5. 推力室圆筒段长度 (2) 2.1.6. 推力室喷管扩张段型面 (3) 2.2.推力室头部设计 (3) 2.2.1. 燃料喷嘴设计 (4) 2.2.2. 氧化剂喷嘴: (5) 2.3.推力室身部设计 (5) 2.3.1. 推力室圆筒段冷却计算 (5) 2.3.1.1. 燃气的气动参数 (5) 2.3.1.2. 计算燃气与内壁面的对流换热密度 (6) 2.3.1.3. 计算燃气与内壁面的辐射热流密度 (6) 2.3.1.4. 计算总热流密度、总热流量及冷却剂流量 (7) 2.3.1.5. 确定冷却通道参数 (8) 2.3.1.6. 计算内壁面和外壁面温度 (8) 2.3.2. 推力室喉部冷却计算 (9) 2.3.2.1. 燃气的气动参数 (9) 2.3.2.2. 计算燃气与内壁面的对流换热密度 (9) 2.3.2.3. 计算燃气与内壁面的辐射热流密度 (10) 2.3.2.4. 计算总热流密度、总热流量及冷却剂流量 (11) 2.3.2.5. 确定冷却通道参数 (11) 2.3.2.6. 计算内壁面和外壁面温度 (11) 3.发动机性能计算 (12) 3.1.1. 根据喷嘴结构计算混合比 (12) 3.1.2. 热力计算结果 (13) 3.1.3. 计算发动机推力和燃烧室压力 (13) 4.推力室强度校核 (14) 4.1.1. 推力室圆筒段强度校核 (14) 4.1.2. 喷管强度校核 (14)

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动机RD

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动机RD-180 2015年8月俄罗斯官方表示, 中国提出了向俄罗斯购买RD-180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动机的请求, 具体合同会在当年底准备完成。 但是最新的消息显示这笔合同出现了问题。 近日, 俄媒引用俄罗斯航天署消息称, 俄罗斯暂不能向中国供应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动机, 原因是中国并非“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的成员国。 那么俄罗斯的RD-180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动机到底有多神奇呢? 答案是连美国都要买。 RD-180火箭发动机是由俄罗斯研制生产的 一款双燃烧室双喷嘴的液氧煤油发火箭发动机。1996年, RD-180火箭发动机项目成功竞得

美国最新PH“宇宙神”运载火箭第一级发动机的 研发和交付任务。 1997年, 俄罗斯动力机械科研生产联合体与美国签订合作协议, 要求2018年底, 共向美国交付101台RD-180火箭发动机, 每台价值1000万美元。 到2013年后期, 动力机械科研生产联合体已向美国供应了70多台RD-180火箭发动机。

中国这次抛出购买RD-180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动机意向, 是基于中国当前空间站计划的航天发射需要, 并同步于在此计划上的国际合作。 但这也暗示中国的航天火箭发动机在大推力范围型号和运载能力上的不足。 目前国际上主要的航天火箭发动机基本就是两种型号, 分别是液氧煤油发动机和氢氧发动机。 不过由于氢氧发动机技术更先进, 因此现有各国研/用型号在推力上无法达到俄RD-180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水平。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作为中国运载火箭更新换代、 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一步, 在主要性能指标上已经达到或超过国际主流大型运载火箭的水平。

中国柴油发动机市场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16年柴油发动机市场现状及2017年行业发展趋势 一、发动机泵类行业概况 相关报告: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汽车发动机行业市场研究 预测报告》 发动机是汽车及机械装备的动力系统,包括内燃机、电力发动机、涡轮轴发动机 等种类,其中内燃机是应用最广泛的品种。内燃机又分为柴油发动机与汽油发动 机。 下图:2011-2017年中国内燃机市场工业产值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1世纪以来,我国内燃机工业产值总体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在“十三五”发展期 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面临新挑战。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 规模扩展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内燃机工业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刻不容缓。预计到2017年,中国内燃机市场产值将达5200亿元,增长率1.5% 左右。 1、柴油发动机泵类行业概述 (1)柴油发动机的应用领域 柴油发动机早期只是应用在农业机械、拖拉机等,现代柴油机一般采用电控喷射、 共轨、涡轮增压中冷等技术,在重量、噪音、烟度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达到了 汽油机的水平,能够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及国际标准在排放和噪音方面日益严格 的要求,在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柴油机按气缸数目主要分为四类,即单缸柴油机、小缸径多缸柴油机、中缸径多 缸柴油机和中低速柴油机,后两类通常称为中、重型柴油发动机,为目前柴油机 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柴油发动机应用领域相当广泛,中重型柴油发动机主要 应用在中重型卡车、专用车辆、客车、工程机械、发电机组、船舶动力、矿山机 械、大型农机设备、油田钻井设备等;轻型柴油发动机主要应用在拖拉机、中小 型农机、轻型卡车等。 [FS:Page] (2)柴油发动机的竞争格局 近十几年来,我国柴油发动机在行业整体水平上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渐缩 小,但部分关键零部件产品仍然依靠国外提供。

“快舟”固体运载火箭

“快舟”固体运载火箭 【快舟小型固体运载火箭】作为世界上首个星箭一体,我国首个具有快速集成、快速入轨、栅格翼舵面等创新特点的小型固体运载火箭,该火箭由中国航天科工研制生产。2013年9月25日12时37分,快舟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将快舟一号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成功实现了我国首次采用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快速发射卫星。 快舟小型固体运载火箭是世界上首个星箭一体,我国首个具有快速集成、快速入轨、栅格翼舵面等创新特点的小型固体运载火箭。主要应用于自然灾害突发、地面监测和通信系统发生故障时,实现卫星的快速发射和空间部署,及时获取灾害情况信息,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和组织抗灾救灾创造条件。 此前关于快舟的“星箭一体”设计,在哈工大的宣传中已有所披露,而“栅格翼舵面”则是首次公开。但是在科工集团weibo上公开的图片(或者说CG)中却没有栅格翼——ps的太过分了。尽管如此,笔者还是试图结合公开发表的论文分析一下快舟的渊源和设计特点。航天科工集团发展小型固体运载火箭的最初尝试是2000年开始研制的“开拓者”系列运载火箭,由科工四院在DF-21中程弹道导弹的基础上研制。KT-1火箭长13.6米,直径1.4米,重20吨,

四级固体发动机,运载能力为50 kg@400 km SSO。2002年9月和2003年9月,KT-1的两次飞行试验都未获完全成功。在珠海航展上,还有个1.7米直径的KT-2模型,但从没有进行实际飞行的消息。由于种种原因,“开拓者”项目始终未获得国家立项。于是科工集团另辟蹊径,利用研发地基直接上升式反卫星导弹武器的机会继续研发小型固体 运载火箭,称作KT-409,作为DN-1(动能一号)导弹的助推器。KT-409继承了KT-1的1.4米直径,但整体设计方案有很大改变,连总体单位都变了。根据这篇报道,KT-409是2002年8月竞标的,三家竞标单位可能是科工二院、四院和九院(066基地),最终九院中标。九院的方案可以从一些公开论文看出端倪,总结如下:KT-409推进系统为三级固体发动机液体上面级。其中固体发动机采用耗尽关机、固定喷管,液体上面级兼顾助推段姿控和入轨末修、调姿。采用侧喷流和栅格舵联合进行姿态控制,以期降低系统成本, 减小起飞质量, 达到实现运载器小型化的目的,提高入轨能力。第一级采用栅格舵气动布局,增加了气动静稳定性;取消了传统的摆动喷管及伺服机构, 由集成在末助推级的侧喷流姿控动力系统为运载器飞行的各个阶段提供姿态控制所 需要的力矩。运载能力:100 kg@700 km SSO,起飞质量约20吨,采用WS2500底盘机动发射车运输和发射。KT-409最重要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取消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常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