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及方向

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及方向

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及方向
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及方向

对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的分析及建议班级:船舶与海洋工程1304 学号:0121302920433 姓名:赵帅

摘要: 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

要求,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 发展潜力无限的新能源势在必行。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天然气水合物、核能、核聚变能等共9 种类型。由于种类繁多、资源禀赋和物化特征差异悬殊, 开发利用新能源需要面对比化石能源复杂得多的规划、管理和技术问题。如果措施不当, 不但会造成经济损失, 而且可能会威胁到人类安全。在全面深入了解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 制定合理的发展

战略, 是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先行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内新能源资源情况、技术水平、总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并对我国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剖析, 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新能源

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能源; 发展现状;战略对策

Development Obstacles of New Energies in China and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current energy consumption pattern dominated by fossil energy to meet the deman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 it is imperative to optimize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to cut down the dependence on fossil

energy. Under this background,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ies with infinite potential has become common understanding in various countries .New energies include totally nine types: solar energy, wind energy, biomass energy, geothermal energy, ocean energy ,hydrogen energy, gas hydrate, nuclear energy and fusion energy. In exploiting and using new energies, many problems have to be tackled in planning,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and these problems are more complicated than problems existent in fossil energy. This is because of the abundant sorts of new energies and their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aspects of resource endowment and physical-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mproper development measures would not only cause economic loss but also possibly endanger human security. On the basis of overall land deep understanding of China new energy development, and the formul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constitute the antecedence work with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developing and utilizing new energies. Based on a review of the resource potential, technological level and gener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a thorough analysis of obstacles in the new energy development process in Chin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new energy development polici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ality of China.

Key words: new energy; development status; strategic countermeasures

一新能源范围的界定

相对传统能源而言, 新能源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第一, 尚未大

规模作为能源开发利用, 有的甚至还处于初期研发阶段; 第二, 资

源赋存条件和物化特征与常规能源有明显区别; 第三, 开发利用技

术复杂, 成本较高; 第四, 清洁环保, 可实现二氧化碳等污染物零

排放或低排放; 第五, 资源量大、分布广泛,且大多具有能量密度低的缺点。按照上述特征, 可以把新能源范围确定为以下9 个品种: 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天然气水合物、核能、核聚变能。其中, 生物质能分为传统生物质能和现代生物质能, 传统生物质能属于非商品能源, 利用方式主要为柴草、秸秆等免费生物质的直接燃烧, 用于烹饪和供热; 现代生物质能包括生物质发电、沼气、生物燃料等, 是生物质原料加工转换产品。新能源中的生物质能仅指现代生物质能。传统生物质能与水电可合称为传统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则合称为新型可再生能源, 是新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新能源技术发展现状

自 20 世纪后期以来, 新能源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生产成本也随之降低, 部分新能源率先进入产业化阶段。美国、日本、欧洲非常重视新能源技术的研发, 水平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产业化和市场化水

平也领先于世界。近年来, 我国明显加大了新能源技术研发力度, 在

太阳能热水器、户用沼气等个别领域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2001 年11 月, 《京都议定书》中引入的灵活履约机制-清洁发展机制(CDM)正式启动, 该机制为发展中国家开发和引进新能源所需要的资金和

技术提供了绝佳机会, 我国成为清洁发展机制的最大受益国之一。按照技术水平成熟度和技术转化情况, 新能源的发展可分为研发、示范、推广和产业化4 个阶段(图1)。核电、太阳能热水器、沼气等技术已

经成熟, 进入产业化成熟阶段; 太阳能光伏发电、风电、生物质发电、地热发电、生物燃料等技术基本成熟, 已经进入产业化初期或中期阶段; 地源热泵、大中型沼气池需要靠规模化来降低成本, 处于推广阶段;太阳能热发电、潮汐发电、氢能的制备和储存、燃料电池在技术

上已经成功, 但需要做进一步的提升,目前还处于示范阶段; 纤维素

乙醇、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和开采、受控核聚变等技术尚未成熟, 还处于研发阶段。

从资源和经济角度分析,目前中国大力推进新能源发展的时机基本成熟。尽管如此,中国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些差距。2012 年水电、风电、核电、太阳能等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仅为 8.3%,而在 2009 年不包括核电在内的新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丹麦是 17%,瑞典高达 34%。

1.水电资源现状

水电是清洁能源,可再生和无污染、运行费用低,便于进行电力调峰,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

2013 年底,全国水电装机将达到 2.78 亿千瓦,增长约 11.6%,占发电总装机比重为 22.5%。2013 年的 1-10 月,全国累计新增新

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 3595 万千瓦,是去年同期的 2 倍,占

新增发电装机 57.1%,占比比去年同期提高 19.5 个百分点。在水

电的整体规划布局上,西部地区常规水电装机规模达到 9500 万千瓦,占全国的 55%,开发程度为 21.5%,其中水能资源量丰富的四川、云南水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 2700 万千瓦和 700 万千瓦,开发程度

分别为 22.5%和 17%;中部地区常规水电装机规模达到 5000 万千瓦,占全国的 30%,开发程度达到 68%;东部地区装机规模达到2500 万千瓦,占全国的 15%。国家能源局统计,到 2020 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可能达到 9.5 亿千瓦左右,其中水电 2.46 亿千瓦(含

抽水蓄能 2600 万千瓦),煤电 5.62 亿千瓦,核电 4000 万千瓦,气电 6000 万千瓦,新能源发电 4100 万千瓦。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步伐将会加快。在“十二五”期间,中国每年水电新开工规模将为 2000 万千瓦,5 年达 1 亿千瓦,2020 年全国水电将实现 3.5 亿千瓦的

装机,能源供应结构将得到相当程度的改善。水电能源开发利用率从改革开放前的不足 10%提高到 25%。水电事业的快速发展为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还带动了中国电力装备制造业的繁荣。三峡水电机组全部国产化,迈出了自主研发和创新的可喜一步。小水电设计、施工、设备制造也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使中国成为小水电行业技术输出国之一。

2 太阳能资源现状

中国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利用前景广阔。目前,中国太阳能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是全球生产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最

多的国家和太阳能光伏电池的重要生产国。中国拥有较为成熟的太阳能产品: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中国《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和实施,对于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签署“京都议定书”,出台环保政策和国际承诺,提高了太阳能产业发展的机会;西部大开发,为太阳能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国内市场;中国能源战略调整,使得政府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所有这些都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为中国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根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王思强公布的数据显示,到 2010 年年底,全国太阳能发电总装机达到 60 万千瓦,比上年增长 1 倍。太阳能热水器总面积 1.8 亿平方米,增长 24%。根据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国将以发展绿色能源为重点,且中国希望为太阳能企业提供更稳定的市场环境。预计到 2015 年全国光伏装机目标可望达到1000 万千瓦,2020 年可望达到 2000 万千瓦,据此,中国太阳能产业前景一片光明。中国国家能源局表示 2013 年底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将达1000 万千瓦(10GW,吉瓦),较上年末增长 200%。2014 年 1-5 月份新增太阳能发电 62 万千瓦。中国太阳能技术主要集中在电池为主的产业,生产设备部分实现国产化,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已开始产业化。晶硅、薄膜等太阳能电池以及其他新型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展,为太阳能发电行业发展和市场开拓奠定了基础。目前具有 10MW 级并网光伏集成技术,已有 500kW 级光伏并网逆变器、数据采集和进程监控系统等关键设备。预计光伏发电装机增速总体平稳,保持在 20%以上。国内用户光伏发电系统的发展有望加速。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在

塔式、槽式热发电和太阳能低温循环发电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光热发电有望实现新的突破。但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具有一定差距。这主要是由于太阳能热发电对光照条件要求较高,中国大多数地区基本情况并不适用太阳能热发电。中国光伏发电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上也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些差距同时表现在技术水平、产业和市场发展方面。

3 核能资源现状

中国内地的核电起步较晚,20 世纪 80 年代才开始兴建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 30 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工程建设自 1985 年 3 月20 日开工,1991 年 12 月 15 日并网发电,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实现了零的突破。使中国成为继美国、英国、法国、前苏联、加拿大、瑞典之后世界第七个能够自行设计、建设核电站的国家。根据世界核能协会(WNA)的统计,截至 2010 年年底,中国在建和规划中的核电机组多达 77 台。此外,各地有意向建设的核电机组更达到 140 台左右。两者累计,已接近全球正在运行核电机组的半数。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核产业的大户。目前,中国在建的核反应堆和计划建设的反应堆都是世界上最多的,因此它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铀市场、新

反应堆设计的试验场以及全世界核发展的重要潜在伙伴。截至 2012 年 5 月,中国正在运行的核电站只有 16 座,2011 年核电在中国总发电量中的比例只有 1.85%,是所有拥有核电站的国家中最低的。尽管是一个后来者,但直到福岛事故前,中国在此领域都非常活跃,

近年来的核电建设速度令人惊叹。目前中国在建的核电站有 26 座,占世界新建电站总数的 39%。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7 年10 月通过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到 2020 年,中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 4000 万千瓦;这一目标今天显然

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据专业预计,到 2020 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 7000 万-8000 万千瓦,到 2030 年,核电装机将提高到 2 亿千瓦,2050 年则将提高到 4 亿千瓦,占总装机的比

例将达 5%,以扩大清洁能源供应并减少煤炭依赖。

4 海洋能源资源现状

中国海洋能源开发已有 40 多年的历史,解放初期就兴建了 8

座潮汐电站。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加快潮汐能开发利用步伐,在沿海各地区陆续兴建了一批中小型潮汐电站,其中最大的潮汐电站是

1980 年 5 月建成的浙江省温岭市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它是世界上已建成的较大双向潮汐电站之一,也是中国潮汐发电的国家级试验基地,共安装 6台每昼夜可发电 14-15 小时,比单向潮汐电站增加发电量30%-40%。江厦电站每年可为温岭、黄岩电力网提供 100 亿瓦时的电能。经过多年的探索,中国的海洋发电技术已有较好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小型潮汐发电技术基本成熟,已具有开发中型潮汐发电站的技术条件。但是现有潮汐电站的整体规模和单位容量还很小,单位千瓦造价高于常规水电站,水工建筑物的施工还比较落后,水轮发电机组尚未定型标准化。这些均是中国潮汐能开发现存的问题。其中关键问题是中型潮汐电站水轮发电机组技术问题没有完全解决、电站造价

亟待降价。

据估算,中国仅长江口北支就能建 80 万千瓦的潮汐电站,年发电量为 23 亿千瓦,接近新安江和富春江水电站发电总量;钱塘江修建 500 万千瓦的潮汐电站,年发电量约 180 亿千瓦,约相当于 10 个新安江水电站的发电能力,海潮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的前景十分广阔。

5 风能资源现状

中国风能资源起步较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是各种木结构的风篷式风车的使用,1959 年仅江苏省就有木风车 20 多万台。到 60 年代中期主要是发展风务提水机。70 年代中后期风能开发利用列入“六五”国家重点项目,得到迅速发展。进入 80 年代中后期,中国先后从丹麦、比利时、瑞典、美国、德国引进一批大中型风力发电机组。在新疆、内蒙古的风口及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的岛屿建立了8 座示范性风力发电场。1992 年装机容量已达 8 兆瓦。进入 21 世纪后,中国在风能的开发利用上加大投入力度,使高效清洁的风能在中国能源的格局中占据应有的地位。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和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于2011年6 月 16 日共同发

布的《风光无限——中国风电发展报告 2011》显示,中国风电经济性提升,产业进一步成熟。随着风电设备单位投资水平的下降、风场选址水平的提高以及风电机组效率的提高,风电成本将进一步降低。中国已经颁布的风电区域上网电价为 0.51-0.61 元/瓦时,比常规价格高出 30%左右。风电装备制造在成本和质量上的竞争日益激烈,

风电装备价从 2010 年年初的 4000 元/千瓦下降到 2011 年的

3500 元/千瓦左右,降幅高达 12.5%。这一局面将进一步提升开发商的积极性,大力推动风电的发展。截至到 2013 年 12 月末,2013 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为 1125.61 万千瓦,与 2012年相比增速放缓。但是,新增并网风电容量达到 1450 多万千瓦,与 2012 年相比增速增加。从风电开发商市场份额来看,截至到 2013 年 12 月末,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 9174.46 万千瓦,分布在 32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台湾装机未统计),中国风电累计核准容量已达 13425 万千瓦,其中,并网风电累计容量 7758 万千瓦。风电累计装机超过 100 万千瓦的省级地区共有 15 个,该 15 个省级地区风电累计装机占全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的 94.29%。其中内蒙古风电累计装机以 23.97%市场份额位居全国第一。河北与甘肃分别位居第二位和第三位。中国风机制造企业对于国内风电市场建设前景充满信心。据预测,到 2020 年时中国风电装机容量有望达到 3 亿千瓦左右,大幅高于官方最新预期的 2.3 亿千瓦。以市场份额计全球第三、中国最大风力电机制造商——华锐风电董事长韩俊良在参加 2010

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时表示,2008 年他预计 2020 年时国内风电装机可达 2 亿千瓦,但现在可以更为大胆地说届时风电装机有望超过2.5 亿千瓦,甚至达到 3 亿千瓦。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风能应该能够承担起全球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发展的重任。中国已经做出承诺,争取到 2020 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15%、到 2020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量比 2005 年减少 40%-45%。风

电设备生产商——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亦做出呼应,认为 2020 年风电装机可以达到 3.2 亿千瓦上下。中国 2009 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3,800 兆瓦(0.138 亿千瓦),同比增长高达 124%,新增市场容量超过美国居全球第一;累计装机容量连续第四年翻番,超越德国和西班牙,规模排在美国的 35,159 兆瓦之後,位居世界第二。中国2013 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 75,335 兆瓦(0.75335 亿千瓦)。

三中国新能源发展的路径选择

3.1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发达国家在新能源领域的研发一直走在世界的前沿,引领着世界前进的脚步。尽管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世界风电装机第一大国、太阳能电池生产第一大国,但基础研发领域投入明显不足,核心技术瓶颈始终存在,这制约着新能源产业的长远发展。而对于新能源生产企业来说,既要依赖于国外技术,又要参与国际激烈的竞争,但发展新能源所需资金不足以及融资难成为制约其自主创新能力的

主要问题,一个有效解决途径就是制定一份详细的融资战略并认真执行。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必须要迎合世界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趋势,以新技术研发为核心,抢占新能源发展制高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3.2继续加大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

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自2009年以来,我国对新能源产业发展所持态度从“积极引导”提升为“战略高度重视”。“十二五”期间,我国新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初步适应大规模新能源发展的电网等重大基础设施体系,推

动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壮大和升级,促进新能源市场的不断扩大,争取到2015年将非化石能源

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12%左右。预计到2020年,除水电外,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升至6%以上。国家将投入超过3万亿元的资金,推动包括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等新能

源的开发利用。

3.3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新能源发展也在不断加快。然而,我国能源利用的主体还是传统能源(煤炭、石油),传统能源占我国能源消费的总量在80%以上。因此,发展新能源需要从长远考虑,因地制宜,需要优先开发利用具有资源优势的新能源。我国新能源资源品种齐全、数量多,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资源等十分丰富。据统计,我国的农业废弃物资源量每年约有3.0亿TCE,薪柴资源为1.3亿TCE,加上城市有机垃圾等,资源总量近7亿TCE。我国需要充分发挥这些资源优势以开发新能源,形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一条能源链,实现可再生能源发展。

3.4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需要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如生物质能、海洋能源、光能等,优化能源结构,以缓解矿物能源压力,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此外,我国需要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着手提高能源利用率。在管理方面,需要制定各行业节能降耗

的标准、目标和政策措施,对各行业的耗能情况进行监督和奖罚等,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率。在技术方面,通过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生产,发展和推广节能新技术,提高原煤和原油利用率,并加强在煤炭洗选加工、型煤、燃煤脱硫、使用清洁能源等方面的投资。

参考文献

[1]闫强, 陈毓川, 王安建, 王高尚, 于汶加, 陈其慎,我国新能源发展障碍与应对: 全球现状评述

[2]刘志雄,王玥,中国新能源发展分析及路径选择

[3] 张海龙,中国新能源发展研究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对进口石油依存度过高,能源安全和环保问题日益严峻。本文通过对各种可再生性能源的利用状况进行比较,认为我国发展生物质资源产能潜力巨大,如麻风树、油桐等陆生植物制备的生物柴油在近期会有较大的发展,特别以微藻为主的水生植物制备生物柴油,将有可能成为最有竞争力的替代性能源,在我国未来能源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比重。 关键词:能源安全;温室气体;可再生性能源;微藻;生物柴油1. 中国能源构成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连续多年都位居世界前列。统计数据表明2001~2006年间,我国每年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比重均在90%以上(见表1),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率仍然很低。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1)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比重偏高。近五年来煤炭年产量占能源总产量的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这一比重上升至76.7%。(2)石油的生产量低,消费量高,供需缺口需依赖进口石油满足。与煤炭资源相反,石油在能源总产量的比重逐年递减,2006年仅为11.9%,而其消费量的比重五年来均超过20%。(3)新能源利用率低,发展潜力大。目前对新能源的利用率不足10%,而我国地域辽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等能源蕴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2. 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石油短缺与能源安全

我国石油储量占世界总量的2%,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自1993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到2002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第七大石油进口国。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见表2),1995之后的十年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也基本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全国48.2%的石油消耗量需从国外进口。而2008年4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8)》蓝皮书预计,2010年和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4.07亿吨和5.63亿吨,分别比2006年提高17.42%和62.47%。BP世界能源统计(2008)的数据表明,全球石油探明储量约1.24万亿桶,以目前的开采速度仅够开采40多年。 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和中国对进口石油的过度依赖使我们不得不面 对能源安全问题,特别是全球已进入高油价时代,能源安全更成为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影响到中国整体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性问题。 2.2 煤炭消耗与环境恶化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全世界的37%。作为中国的主要能源,在1995~2006十年间,煤炭在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均在65%以上,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仍将保持煤炭占据主导地位的状况。大量煤炭的燃烧导致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粉尘等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大。据美国EIA(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统计,1990年世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为215.6亿吨,预计2010年将为277.2亿吨,2025年达到371.2亿吨,年均增长1.85%。目前,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仅次于美国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新能源的利用现状与趋势 1 引言 随着全球化石能源枯竭供应紧、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了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性,特别是中国长期以来主要依靠煤炭,在一次能源供给中一直保持在2/3以上的比例。而中国的石油进口量连续增长,2009年进口原油约2.04亿吨。据测算,中国石油消费进口依存度已达到50%的“警戒线”。同时随着2000年以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城镇燃气行业改革加速,燃气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对天然气的需求一直处于高速增长,这种状况将在未来将长时间存在,毕竟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耗只有的美国的1/11。随着中国的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生活水平的改善意味着人均能源消耗量将有十分巨大的增长,近几年来汽车保量的快速增加即是例证。 随着传统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矿、天然气等储存量不断减少,而同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及环境恶化的巨大压力,新能源被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虽然中国还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但是仍然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提出努力的方向,“到2020年单位国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新能源是一个有力的工具。 2 新能源的利用现状 2.1 新能源 新能源,是指新的能源利用方式,既包括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又包括对传统能源进行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新能源,如煤层气、煤制天然气等。新能源

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清洁程度高、潜在市场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优势,正在成为富有活力、最具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2 太阳能 太阳能利用主要有太阳能的热利用和发电两种途径。热利用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代表,主要集中在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由于城市土地紧以及政策、规划和设计等因素,太阳能的热利用在城市属于个案,如位于市龙岗区的振业城是华南第一个大规模应用太阳能技术的社区,整个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采用的是联集式全玻璃真空式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板和屋顶结合,与保温水箱分离,这种安装方式达到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与建筑较为完美的结合,这些太阳能热水器还设置了电辅助加热设施,即使在阴雨天也可正常使用,能提供适宜身体的水温。而集中利用则较少。 另一种主要的途径就是太阳能光伏发电,虽然近些年来光伏发电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与常规发电方式和核发电相比太贵了,经济性不强。 2.3 风能 中国的风能资源丰富和较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两个大带:一是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风能功率密度在200W/㎡~300W/㎡以上,有的可达500 W/㎡,可利用的小时数在5000h以上,有的可达7000h以上。二是沿海及其岛屿地丰富带。年有效风能功率密度在200W/㎡以上,可利用小时数在7000h~8000h。这一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由海岸向陆是丘陵连绵,所以风能丰富地区仅在海岸50km之。 《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以来,中国的风电产业和风电市场发展十分迅速,截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资源与环境学院自地1501 朱楷20152125041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过分依赖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的传统能源结构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为促进我国经济与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寻找和开发清洁高效的可再生新能源已是当务之急,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主要出路。关键词: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现状;展望。引言:本篇文献综述是为了探讨中国在新的发展时期面对的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新能源的开发问题已早早引起中国和国际上的关注,关于此类主题的文献在国内外已有较多发表,在未来仍将呈现上升的趋势。 新能源(NE),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国家通过科技攻关计划,863 计划,973 计划和产业化计划等,使先进的技术和政策支持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热利用、氢能和燃料电池研发的产业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风电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不匹配,上游的生产能力和在世界上的研究和发展水平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而下游的风电建设的发展速度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1] 主体部分 1 国际新能源发展现状 1.1 新能源的发展背景 20 世纪先后爆发了三次石油危机,油价不断上涨,人们开始意识到化石能源供应的不可持续性。同时,以伦敦雾事件为代表的环境公害事件频发,也引发了对化石能源产生的环境污染的担心。化石燃料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加速全球变暖,由此促成了《京都议定书》的签订。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造成的双重压力凸显了新能源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终促成了世界新能源产业的兴起。[2] 1.2 国际新能源发展现状 1.2.1 日本 自身能源缺乏的日本是最早重视发展新能源的国家之一。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日本就实施“新能源技术开发计划” (也被称为“阳光计划” ), 其核心是大力推进太阳能的开发利用。1993年,日本政府将“新能源技术开发计划” (阳光计划)、“节能技术开发计划” (月光计划)和“环境保护技术开发计划”合并成规模庞大的“新阳光计划”,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合理平衡。 根据2008 年 3 月修订的《京都目标实现计划》,日本新能源发展的中长期目标是:到2020 年, 可再生能源占比为7 %,水电之外的新能源占比为 4 .3%;到2030 年, 日本的可再 生能源占比大约为11%, 其中, 新能源为7 %, 大约为 3 200 万千升原油当量。[3] 1.2.2 欧美 美国、欧盟等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最先开始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美国《2009年美国经济复苏和再投资法》中,明确要求到2020年所有电力公司的电力供应中要有15%来自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4] 欧盟于2007年通过“能源和气候变化一揽子计划”,承诺到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20%,温室气体排放减少20%。[5] 到2010年,风电已经满足了欧盟 5.3%的电力消费,其中在丹麦,这一比例已经达到20%。[6] 2 国内新能源发展现状 2.1 国内新能源发展条件及方向 2.1.1 非常规油气资源 (1)油页岩资源丰富 我国油页岩资源丰富,探明资源量315 X 10 8 t ,预测资源量4520 X 10 8 t , 其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我国更是将其列入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我国减少石油消耗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其发展高度关注,陆续出台了各种扶持培育政策,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行业标准、产业联盟、企业布局、技术研发等方面也取得了明显进展,有望肩负起中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的历史重任。针对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国研网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王晓明。 一、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国研网:目前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趋势是怎样的? 王晓明:目前,全球能源和环境系统面临巨大的挑战,汽车作为石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大户,需要进行革命性的变革。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形成了共识,从长期来看,包括纯电动、燃料电池技术在内的纯电驱动将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技术方向,在短期内,油电混合、插电式混合动力将是重要的过渡路线。目前来看,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难题,例如关键技术的突破、汽车工业的转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消费者的接受度等。 具体到各国,应该说,引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还是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这些国家起步比我国要早很多,它们的发展也各有侧重。 美国长期侧重降低石油依赖、确保新能源安全的战略,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交通领域实现根本上摆脱石油依赖的重要措施,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了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地位。早在克林顿时期,美国就提出了以提高燃油经济性为目标的计划,混合动力是当时主要的技术解决方案。到了布什时期,变为追求零排放和零石油依赖,技术解决方案主要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后来还有一个计划,想用十年的时间实现20%的石油替代和节约,主要措施是生物质燃料。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奥巴马政府将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作为实施新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提出了总额40亿美元的动力电池以及电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的计划,产品上,选择了以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为重点。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精)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he Future Trend of Chinese New Energy 新能源发展趋势、前景 从新能源行业发展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新能源利用方式始于20世纪70年底,并在90年代开始普及应用,虽然部分技术趋向成熟,但无论从市场扩张速度还是成长前景看,新能源行业仍然处于生命发展周期中的成长期,并将在3年左右的时间内陆续进入成熟期。 由于技术的限制,短期内电力行业没有替代品,电力行业生命周期的问题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具体的电源类型,比较的是这些电源类型之间的替代和生命周期。新能源由于具有清洁、可持续的特性,因此新能源行业的成熟期持续时间将较长,即使到了行业的饱和衰退期,其衰退速度也将很慢。 具体来看,水电行业历史悠久,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可以看作是步入成熟期的行业;风电产业在20世纪70年代末起始西欧国家,风电设备行业克服了“能量不稳定”、“转换效率低”等弱点,在丹麦、德国、西班牙、荷兰、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得到广泛应用,风电设备产业在部分国家开始饱和,逐步向外技术输出。从这些特征可以确定,风电设备产业在先发国家已经进入了成熟期,但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风电产业仍处于快速成长期;太阳能发电行业目前在技术研发、试点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脱离了幼稚期,但由于成本仍然过高,限制了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看作刚刚进入成长期的朝阳产业。 新能源行业目前投资成本仍然较高,尤其是大型风电基地、核电站的投资规模要求很高,行业存在一定风险,但短期来看,国家新能源发电优先上网的政策对新能源行业盈利水平提供了基本的保障。虽然风电设备、多晶硅等部分潜在产能过剩或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行业竞争趋向激烈,部分企业发展面临困难。但在2020年前,在国家节能减排及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行业均将保持在景气区间,行业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提高。一、中国能源行业发展历史

新能源发展现状及方向

“十三五”时期能源发展形势 全球气候变化和新能源发展形势。从2015年全球各国的能源结构来看,煤炭在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不足30%,主要是以石油、天然气为主。但包括中国、印度和南非这三个国家的煤炭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基本为60%或60%以上。能源结构中煤炭比重过高会带来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大气污染加重等后果。 我国能源经济发展形势。《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煤以内,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1亿吨以内。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十三五”时期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速与“十二五”时期相比下降1.1个百分点,为2.5%左右。全社会用电量在目前5.9万亿千瓦时的基础上,到2020年预计为6.8到7.2万亿千瓦时左右,比初始预期结果低约0.8万亿千瓦时。“十三五”时期,整个能源结构也将相应进行调整,煤炭依然是我国的基础能源,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为主要增量。 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当前发展可再生能是全球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应对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双重挑战的重要手段。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可再生能源发展,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达到15%、2030年达到20%的宏伟目标。全球主要国家也纷纷提出2050年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愿景。 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基础 一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具有丰富的资源量。其中水电技术开发量为6.6亿千瓦,到“十二五”末只开发了30%;风电技术开发量102亿千瓦,目前已开发量为1.5亿千瓦;截至2016年底,我国太阳能发电662亿千瓦时,仅占到储量的万分之0.16。当然,可再生能源的开发量与煤炭、石油不可直接对比,但通过数据显示,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但目前开发程度较低,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是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规模逐步扩大。到2016年底,全国水电装机达到3.3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站30542万千瓦,抽水蓄能2669万千瓦,位居世界首位。风电并网容量连续7年领跑全球,到2016年底,全国风电并网装机1.49亿千瓦,年发电量241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到4个百分点。从2013年起,我国太阳能产业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增光伏应用市场,2015、2016年连续两年位居世界首位。2016年全国光伏并网装机容量在2015年4300万千瓦的基础上,增加到7818万千瓦,发电量600多亿千瓦时,太阳能热利用面积超过4亿平方米。另外,生物质能利用规模达到3500万吨标准煤,开发建设规模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新能源发展背景,现状,前景,国家政策

新能源发展背景,现状,前景,国家政策 新能源行业发展背景 近年来,面对能源危机、金融危机以及人类对气候危机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全球范围内新能源出现超常规发展的态势。各国对新能源的投资大幅度增长,新能源产能也急剧扩大。 可再生能源发电是新能源发展的核心,风电是在技术和成本上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形式。尽管短期内新能源还无法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但世界范围内资源的供需紧张以及全球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对温室气体排放所做的限制为新能源发展铺就了宽广的道路。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超乎想象,许多可再生能源资源将逐渐变成商业项目。可以预见,不同能源形式的逐渐替代将改变世界经济和政治版图以及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方式。 石器时代的结束并不是因为没有石头了,石油时代的结束并不是因为没有石油了。 ——艾哈迈德·扎基·亚马尼(Ahmed Zaki Yamani)新能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太阳能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我国的太阳能光热发电行业正在起步,2009年科技部成立“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始发动一轮光热攻坚战。目前,我国已完成建设的光热发电项目只有少数几个,且装机容量均在1MW以下。但我国在建和拟建项目较多,这意味着我国光热发电产业将呈现突破式增长。据统计,如果所有已公布项目均能实施,2015年前,我国的太阳能热发电装机容量将达3GW左右规模,市场总量达450亿元人民币。 (二)风能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012年,中国(不包括台湾地区)新增安装风电机组7872台,装机容量12960MW,同比下降26.5%;累计安装风电机组53764台,装机容量75324.2MW,同比增长20.8%。2012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46台,容量达到127MW,其中潮间带装机量为113MW,占海上风电新增装机总量的89%。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排放标准和环保标准的提升,为新能源汽车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也引领了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仅对我国的经济、环境有着巨大的益处,而且为我国汽车行业赶超欧美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新能源汽车作为当今汽车行业的热潮,受到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目前很多国家已经将新能源汽车列入国家重点发展战略中,并为其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推动其更高效地发展。由此看来,为了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在整体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对其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目前有两种供能方式:一是利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提供动力,二是在使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的基础上仍然使用常规燃料提供动力。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生物燃料汽车等。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现状。虽然欧盟美国的很多汽车生产技术领先于我们,但是我国的电池生产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占有一定的领先地位,因此,目前在世界新能源汽车领域出现了三座大山:中国,美国,欧盟。全世界88% 的新能源汽车是由中国、美国和欧盟生产的,其中中国市场的销售量占比最大,高达34% 。由此看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势态良好。

早在2001 年根据“ 863 ”计划,建立了“三横三纵”的开发布局(三纵指的是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三横指的是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驱动电机和动力蓄电池),随后在“十五”期间、“十一五”期间等相继提出一系列的鼓励扶持政策,推动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关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27 万辆,同比增长59.9% ;同时,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为125.6 万辆,同比增长61.7% 。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和新能源专用车的销售额占比最大。新能源乘用车销售量为56 万辆,包括纯电动乘用车销售45 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销售11 万辆;新能源专用车为42 万辆,其中城市配送车共销售14.8 万辆,大客车为10 万辆左右,大客车基本上为纯电动的公交车和纯电动的通勤车。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现状。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源技术: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其获取能量的方式不同。纯电动汽车主要通过车载电池放电获取电能,混合动力汽车主要通过发动机和发电机转化不同形式能量的方式获取电能,燃料电池汽车通过燃料电池中化学能的转化获取电能。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电控技术利用计算机和无线电波实现较高程度的智能化和较完美的远距离控制。目前汽车电控系统利用高性能的微处理器代替传统的处理器作为控制中心,通过双核心架构的方式对汽车电控系统软件进行设计,实现汽车对信息的综合化处理;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当下的充电方式有便携充电、家用充电和公共充电。其中充电功率超过5kw 为快充,低于5kw 为慢充。在实际的充电过程中电能转化效率并不尽如人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目前已经研发出了无线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我国更是将其列入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我国减少石油消耗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其发展高度关注,陆续出台了各种扶持培育政策,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行业标准、产业联盟、企业布局、技术研发等方面也取得了明显进展,有望肩负起中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的历史重任。针对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国研网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王晓明。 一、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国研网:目前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趋势是怎样的? 王晓明:目前,全球能源和环境系统面临巨大的挑战,汽车作为石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大户,需要进行革命性的变革。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形成了共识,从长期来看,包括纯电动、燃料电池技术在内的纯电驱动将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技术方向,在短期内,油电混合、插电式混合动力将是重要的过渡路线。目前来看,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面

临着一些共同的难题,例如关键技术的突破、汽车工业的转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消费者的接受度等。 具体到各国,应该说,引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还是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这些国家起步比我国要早很多,它们的发展也各有侧重。 美国长期侧重降低石油依赖、确保新能源安全的战略,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交通领域实现根本上摆脱石油依赖的重 要措施,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了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地位。早在克林顿时期,美国就提出了以提高燃油经济性为目标的计划,混合动力是当时主要的技术解决方案。到了布什时期,变为追求零排放和零石油依赖,技术解决方案主要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后来还有一个计划,想用十年的时间实现20%的石油替代和节约,主要措施是生物质燃料。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奥巴马政府将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作为实施新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提出了总额40亿美元的动力电池以及电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的计划,产品上,选择了以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为重点。 日本长期坚持确保能源安全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双重战略,通过制订国家目标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同时高度重视技术创新。2006年,日本提出了新的国家能源战略,目标是到2030年交通领域对石油的依赖从100%降到80%,为了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胡庭栋 (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1106,201101320108)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he Future Trend of Chinese New Energy Hu Ting-dong 摘要:我国对电力的需求也不断增大。所依靠的主要电力能源在短期内是不可再生的。同时,开发和利用这些能源环境问题,这也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正是基于这个背景,我们展开了《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这个研究来探讨中国新能源的当下与未来。从我国能源形式,并网存在问题着手,研究分布式发电较集中式发电的优势以及新能源发电的未来趋势。 新能源发展趋势、前景 从新能源行业发展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新能源利用方式始于20世纪70年底,并在90年代开始普及应用,虽然部分技术趋向成熟,但无论从市场扩张速度还是成长前景看,新能源行业仍然处于生命发展周期中的成长期,并将在3年左右的时间内陆续进入成熟期。 由于技术的限制,短期内电力行业没有替代品,电力行业生命周期的问题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具体的电源类型,比较的是这些电源类型之间的替代和生命周期。新能源由于具有清洁、可持续的特性,因此新能源行业的成熟期持续时间将较长,即使到了行业的饱和衰退期,其衰退速度也将很慢。 具体来看,水电行业历史悠久,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可以看作是步入成熟期的行业;风电产业在20世纪70年代末起始西欧国家,风电设备行业克服了“能量不稳定”、“转换效率低”等弱点,在丹麦、德国、西班牙、荷兰、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得到广泛应用,风电设备产业在部分国家开始饱和,逐步向外技术输出。从这些特征可以确定,风电设备产业在先发国家已经进入了成熟期,但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风电产业仍处于快速成长期;太阳能发电行业目前在技术研发、试点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脱离了幼稚期,但由于成本仍然过高,限制了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看作刚刚进入成长期的朝阳产业。 新能源行业目前投资成本仍然较高,尤其是大型风电基地、核电站的投资规模要求很高,行业存在一定风险,但短期来看,国家新能源发电优先上网的政策对新能源行业盈利水平提供了基本的保障。虽然风电设备、多晶硅等部分潜在产能过剩或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行业竞争趋向激烈,部分企业发展面临困难。但在2020年前,在国家节能减排及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行业均将保持在景气区间,行业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提高。 一、中国能源行业发展历史 2003年-2012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9.5%,其中传统能源增长9.2%,新能源增长14.5%;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正在发生着改变。然而,其改变的进程相对缓慢,中国的能源危机还是愈发的走向了边缘。从下面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能源占主导地位的一次能源消费 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新能源的广泛利用才是解决能源危机的出口。众所周知,中国是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条件,然而从2009年起我国从煤炭出口大国变为了净进口国,到2012年煤炭的对外依存度已经高达14%。原油对外依存度更是节节攀升,从2003年的36%到达2012年的56.4%;从2006年开始我国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且净进口量持续增加,国内天然气供不应求,2008-2012年净进口量年均复合增速为129.28%,2012年达到378.6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高达28%。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亟待优化,必须改变过于依赖石油和煤炭的现状,加大对天然气、核电和其他新能源的开发使用力度,这不仅有利于节能减排,也是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二、中国新能源发展现状 新能源在我国发展至今,主要有如下几种发展形势;

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精

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 来趋势精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he Future Trend of Chinese New Energy 新能源发展趋势、前景 从新能源行业发展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新能源利用方式始于20世纪70年底,并在90年代开始普及应用,虽然部分技术趋向成熟,但无论从市场扩张速度还是成长前景看,新能源行业仍然处于生命发展周期中的成长期,并将在3年左右的时间内陆续进入成熟期。 由于技术的限制,短期内电力行业没有替代品,电力行业生命周期的问题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具体的电源类型,比较的是这些电源类型之间的替代和生命周期。新能源由于具有清洁、可持续的特性,因此新能源行业的成熟期持续时间将较长,即使到了行业的饱和衰退期,其衰退速度也将很慢。 具体来看,水电行业历史悠久,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可以看作是步入成熟期的行业;风电产业在20世纪70年代末起始西欧国家,风电设备行业克服了“能量不稳定”、“转换效率低”等弱点,在丹麦、德国、西班牙、荷兰、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得到广泛应用,风电设备产业在部分国家开始饱和,逐步向外技术输出。从这些特征可以确定,风电设备产业在先发国家已经进入了成熟期,但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风电产业仍处于快速成长期;太阳能发电行业目前在技术研发、试点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已经脱离了幼稚期,但由于成本仍然过高,限制了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看作刚刚进入成长期的朝阳产业。 新能源行业目前投资成本仍然较高,尤其是大型风电基地、核电站的投资规模要求很高,行业存在一定风险,但短期来看,国家新能源发电优先上网的政策对新能源行业盈利水平提供了基本的保障。虽然风电设备、多晶硅等部分潜在产能过剩或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行业竞争趋向激烈,部分企业发展面临困难。但在2020年前,在国家节能减排及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行业均将保持在景气区间,行业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提高。一、中国能源行业发展历史

新能源技术应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录 摘要 (2) 第一章对能源的认识 (3) 1.1能源的定义 (3) 1.2能源的源头 (3) 1.3能源的种类 (4) 第二章新能源的发展趋势 (5) 2.1 多元化 (5) 2.2 清洁化 (5) 2.3 高效化 (5) 2.4 全球化 (6) 2.5 市场化 (6) 第三章启示与建议 (7)

摘要 我们人类生存与发展中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要素是三个:物质、能量和信息。组成我们的世界是物质;人类生存活动决定于对信息的认知和反应;而维持生命,从事发展的活动又地要通过消耗能量来进行。一切能量来自能源,人类离不开能源。能源是人类生存、生活与发展的主要基础。能源科学与技术,能源利用的发展在人类社会进步中一直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 能源发展的里程碑可以这么说,每一次能源利用的里程碑式发展,都伴随着人类生存与社会进步的巨大飞跃。几千年来,在人类的能源利用史上,大致经历了这样四个里程碑式的发展阶段:原始社会火的使用,先祖们在火的照耀下迎来了文明社会的曙光;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与利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导致了欧洲的工业革命;19世纪电能的使用,极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生活的面貌;20世纪以核能为代表的新能源的利用,使人类进入原子的微观世界,开始利用原子部的能量。 未来对能源的要求有足够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储量,并且不会造成影响人类生存的环境污染问题。未来对能源的需求未来的人类社会依然要依赖于能源,依赖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须现在就很清楚地了解地球上的能源结构和储量,发展必须开发的能源利用技术,才能使人类的生存得于永久维持。而我们赖于生存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吗?回答是:不是,也是。事实上,进入21世纪后,人类目前技术可开发的能源资源已将面临严重不足的危机,当今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石燃料资源日益枯竭,甚至不能维持几十年。因此,必须寻找可持续的替代能源。而近半世纪的核能和平利用,已使核能已成为新能源家属中迄今为止能替代有限矿石燃料的唯一现实的大规模能源。而且,未来如能实现核能的彻底利用,人类的能源将是无穷的。 除了物质、能量和信息三大因素外,人类对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要了。安全包括社会安全、健康安全和环境安全等。它们同能源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现在利用的能源已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因此,未来对能源的要求将不仅是储量充足,而且还必须是清洁的能源。相对其它化石能源而言,核能的和平利用已充分证明了核能是清洁的能源之一。 关键字:能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

我国新能源技术应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新能源技术应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三要素 物质、能量与信息。 因此,能源的发展史直接影响人类的发展史。 我们人类生存与发展中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要素是三个:?? 物质、能量和信息。 组成我们的世界是物质;人类生存活动决定于对信息的认知和反应;而维持生命,从事发展的活动又地要通过消耗能量来进行。 一切能量来自能源,人类离不开能源。能源是人类生存、生活与发展的主要基础。能源科学与技术,能源利用的发展在人类社会进步中一直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 能源发展的里程碑可以这么说,每一次能源利用的里程碑式发展,都伴随着人类生存与社会进步的巨大飞跃。几千年来,在人类的能源利用史上,大致经历了这样四个里程碑式的发展阶段:原始社会火的使用,先祖们在火的照耀下迎来了文明社会的曙光;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与利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导致了欧洲的工业革命;19世纪电能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生活的面貌;20世纪以核能为代表的新能源的利用,使人类进入原子的微观世界,开始利用原子内部的能量。 未来对能源的要求 有足够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储量,并且不会造成影响人类生存的环境污染问题。

未来对能源的需求未来的人类社会依然要依赖于能源,依赖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须现在就很清楚地了解地球上的能源结构和储量,发展必须开发的能源利用技术,才能使人类的生存得于永久维持。 而我们赖于生存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吗?回答是:不是,也是。事实上,进入21世纪后,人类目前技术可开发的能源资源已将面临严重不足的危机,当今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石燃料资源日益枯竭,甚至不能维持几十年。因此,必须寻找可持续的替代能源。而近半世纪的核能和平利用,已使核能已成为新能源家属中迄今为止能替代有限矿石燃料的唯一现实的大规模能源。而且,未来如能实现核能的彻底利用,人类的能源将是无穷的。 除了物质、能量和信息三大因素外,人类对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要了。安全包括社会安全、健康安全和环境安全等。它们同能源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现在利用的能源已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因此,未来对能源的要求将不仅是储量充足,而且还必须是清洁的能源。相对其它化石能源而言,核能的和平利用已充分证明了核能是清洁的能源之一。 u能源的定义与源头 究竟什么是“能源”呢?《科学技术百科全书》是这样说的:“能源是可从其获得热、光和动力之类能量的资源”;《大英百科全书》说:“能源是一个包括着所有燃料、流水、阳光和风的术语,人类用适当的转换手段便可让它为自己提供所需的能量”。可见,能源是呈多种形式的、可以相互转换的能量的源泉。简而言之,能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 能源的源头 来自地球以外天体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球本身蕴藏的能源(如地热、核能)、地球与其它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能源(如潮汐)。 而能源是产生能量的源头。 人们通常按形态与应用方式对能源进行分类。一般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水能、电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核能、海洋能和地热能。其中,前三类统称化石燃料或化石能源。已被人类认识的这些能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为人们所需的各种形式的能量。比如薪柴和煤炭,加热到一定温度,能和氧气化合并放出大量热能,可以直接用来取暖,也可用来产生蒸汽推动汽轮机,

新能源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精)

收稿日期:2010-10-20 作者简介:虞华(1963—),男,江苏盐城人,高级统计师,国家统计局盐城调查队副局长,从事统计调查与价格理论研究。 E -mail:yccddyh@https://www.doczj.com/doc/fc14107261.html, 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为主,积极推进新能源产业。其中,风电装备和光伏设备制造业具有先发优势。 1盐城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盐城市新能源主要有风能、太阳能和生物 质能,还有盐城特色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全市新能源及其装备产业共有企业13家,项目20个[3]。 1.1风电装备情况

作为江苏沿海大市的盐城自然把风电开发和风 电装备制造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从2007年 6月28日首台风电机组并网发电到现在,全市风电 装机容量已达45万kW 。从2008年协鑫风电装备第 1片风力机叶片下线到2009年,全市风电装备制造 已实现产值30亿元。现有企业3家,其中华锐风电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风电设备企电站,发展风光互补发电产业。盐城是光伏地面并网电站的重要布点区域,预计可争取100MW 以上的容量,占全省的1/4。目前盐城市太阳能光伏产业现有企业3家,分别落户于亭湖区、盐都区和阜宁县。其中位于阜宁的江苏特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于 2008年11月建成投产,为全国第8家投产的多晶 硅生产企业,一期工程设计年产能为500t 。2009年 1-6月生产多晶硅250t ,实现开票销售1.2亿元,利 税1200万元。 1.3生物质发电产业 盐城是农业大市,年产生秸秆800万t 左右,可 建多个生物质发电厂,综合利用前景十分可观。盐城市目前拥有生物质发电企业2家,其中国能生物发电射阳有限公司于2007年9月投产,总投资2.58亿元,2008年实现产值1亿元,税收800万元;江苏国信盐城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预计项目总投资为

能源发展现状

1.世界能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能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然而随着世界经济持续高速地发展,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逐渐加深,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能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关系到世界的未来,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等多重压力的挑战,而支持社会发展的传统能源资源储量却越来越少,据专家预测,按目前的化石能源消费速度,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将在本世纪中叶枯竭,煤炭资源也只能维持一二百年。因此,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逐步减小化石能源的使用,是保护生态环境、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也出台了相应的新能源政策。 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发达国家温和复苏,新兴经济体增长普遍减速。受大宗商品价格下滑、金融政策收紧以及内部结构失衡等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世界能源消费缓慢增长,国际能源市场整体呈现供给充足、需求乏力的局面。 据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的数据表明,2015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量达到127.6亿toe,同比增长0.7%。 美国为了刺激经济复苏,延续和发展能源战略,变被动为主导,奥巴马提出了“新能源计划”,其目的是保证能源安全和环境。其核心思想是:(1)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对化石尤其是进口石油燃料的依赖;(2)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加大投资力度,鼓励研究和应用新能源相关技术的发展;(3)规定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提高燃油经济性标准,并减少碳排放。 2009 年6 月,美国众议院通过《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法案要求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并规定美国2020 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2005 年的基础上减少17%,到2050年减少83%。

我国新能源发展趋势

我国未来新能源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能源和环境问题是本世纪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了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中国自然也不例外。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对石油需求不断增加,从1993年就由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目前已达到50%以上,然而,寻找石油资源的成本却越来越高。因此,新能源的发展对中国来说更显迫切和重要。 第一,中国新能源发展现状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氢能、海洋能等。 新能源一方面作为传统能源的补充,另一方面可有效降低环境污染。中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利用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以年均超过25%的速度增长。 中国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已经取得显著进展,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产业化已初具规模。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氢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得到较大发展。 新能源作为中国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将为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产业基础。 第二,中国新能源发展趋势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历史阶段,能源需求有着很大的增长空间。为抑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中国政府正研究建立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制度,未来将研究开征化石能源消费税,并实现原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根据中国政府制定的“十二五”能源规划,到2015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将控制在41亿吨标煤左右,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 一是大力发展风能。中国风能储量很大、分布面广,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十一五”期间,中国的并网风电得到迅速发展。2011年中国全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再创新高,海上风电大规模开发也正式起步。“十二五”期间,中国风电产业仍将持续每年10,000兆瓦以上的新增装机速度,风电场建设、并网发电、风电设备制造等领域成为投资热点,市场前景看好。 二是大力发展太阳能。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是指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电池。在光伏发电方面,中国仍处在起步阶段,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但随着中国国内光伏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技术逐步提升,光伏发电成本会逐步下降,未来中国国内光伏容量将大幅增加。按照《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未来5年内中国太阳能屋顶电站装机规模将达现有规模的十倍。在太阳能电池方面,近年来,中国太阳能电池制造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已在太阳能电池生产制造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也将成为使用太阳能的大市场。 三是大力发展水能。目前,中国不但是世界水电装机第一大国,也是世界上在建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已逐步成为世界水电创新的中心。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加快西部水力资源开发、实现西电东送,对于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短缺问题、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无疑将会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是积极发展核能。发展核电是中国调整能源结构的重点之一,未来5~10年,我国新建核电机组将以每年5~8台的速度递增,成为世界核电发展的火车头。 五是大力发展氢能。在氢能领域,中国着重要解决的是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关键技术。虽然这方面的技术已有突破,但还需要更进一步对燃料电池产业化技术进行改进、提升,使产业化技术成熟。中国将加大对氢能研发的投入,以提高中国在燃料电池发动机关键技术方面的水平。 六是大力发展生物质能。中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理论上生物质能资源达50亿吨左右。现阶段可供利用开发的资源主要为生物质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薪柴、禽畜粪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精)

留门沁日,七 产业经济■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童媛媛 (郑州大学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我国交通能源处于转型期,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阐述了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实现新能源汽车跨越式发展的建议。关键词低碳经济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2-015-01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和民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解决交通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模式基本上是政府主导下的市场跟进型,政府积极参与和支持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及市场推广,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政策,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而在研究领域,新能源汽车技术也作为一个研究热点日益受到国内许多研究机构、科研院所以及各大汽车企业的重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的研究中并已取得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成果。与传统车辆相比,目前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技术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对差距不大,但是在产品设计、企业管理、经营理念方面较滞后。这些因素也会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步。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机遇l、政府对发展新能源汽车高度重视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交通领域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已经通过了一系列的政策纲要初步构筑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多元化发展战略,为中国汽车工业朝向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一些优势 目前我国每千人拥有汽车不足50辆,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00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汽车需求量迅速上升,而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设施也日渐完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将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必将飞速发展。国地域辽阔和资源多样性的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基于煤炭的燃料工业、基于生物的农业能源和基于天然气的各种气体燃料技术,则很容易实现交通能源的多样化,为新能源汽车提供用之不竭的能源。另外,我国还拥有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能够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要的基础性科学研究提供大量的智力资源,同时也可以直接为汽车企业提供技研发支持。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面I恪的挑战l、专业人才不足,关键技术没有突破 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关键零部件和先进材料研发的科技人才和专业的管理人才严重不足。国内的科研院所、企业普遍对基础研究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一些重要的核心部件仍需从国外进口。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在车型开发、试验验证等方面的技术能力仍然很不完善。 2、基础设施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配套服务环境不成熟,基础设施不健全,没有完善的配套维修网络等跟进措施,后续保养不方便,这些因素都会降低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整合大量的社会资源和大量的资金投入。另外,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攻关、示范推广也需要大量资金。而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资金筹措渠道非常有限,资金量远远满足不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要。 三、如何实现我国新能源汽车跨越式发展 (一)建立创新合作机制,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完善检测标准与手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