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瑞安市城市燃气专项规划

瑞安市城市燃气专项规划

瑞安市城市燃气专项规划
瑞安市城市燃气专项规划

瑞安市城市燃气专项规划

2006年-2020年

前言

建国初期,瑞安的城区面积只有1.7平方公里。加上国家对瑞安的投资极少,地方财政又相当困难,基础设施十分落后,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严重脱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撤县设市以来,瑞安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作为二次创业的重点之一,加大力度,加快建设。1985年城区面积扩大到2.34平方公里。1987年撤县设市后,先后三次向北延伸,向东扩展,至1999年建成区面积扩大为8.4平方公里。1999年以来,瑞安市又抓住城市化的契机,全面推进城市建设和发展,在原有城区的基础上将东部城镇群进一步纳入到城市发展区域内,目前瑞安市已经初步具备了中等城市的框架,使中心城区和东部城镇群的建成区总面积之和达到了51.9平方公里。

瑞安市区是指政府所在地安阳片(包括玉海、锦湖、安阳、上望、东山、潘岱六个街道办事处),但是由于相邻城镇群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逐渐连绵成片,为了在空间布局,功能结构和基础设施方面统一考虑,根据总体规划所述,本次规划区域范围为玉海、锦湖、潘岱、安阳新区、东山、上望、莘塍、汀田、塘下、飞云等街道办事处(镇)。

在《瑞安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999-2020》中,根据对市域内各城镇的分析,进一步提出了瑞安市东部城镇群在2020年发展成为大城市的设想,同时在其附件《瑞安市扩镇并乡规划》中,通过逐步调整东部各镇行政区划,在2020年形成新的城关镇,包含总体规划市区范围内各镇。

根据以上规划和瑞安市已经实施了扩镇并乡的行政区划调整措施,目前鲍田、海安、罗凤、场桥各镇已经并入塘下镇,莘塍镇部分地区(安阳新区)和潘岱乡并入安阳片形成新的市区,逐渐形成了塘下片区和中心城区两个组团。

根据《瑞安市总体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瑞安市区为市域范围内的第一等级——中心城市。在城镇扩展和规划引导的双重作用下,东部城镇群逐渐完成一体化过程,成为瑞安市市区。市区既是市域行政、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具有区域意义的生产基地和商贸流通中心。规划形成78-85万人口的综合性的大城市。为配合瑞安市总体规划的执行及实施,制订瑞安市城市燃气专项规划在2002年初已提上有关部门的议程。

根据瑞安市总体规划要求,瑞安近期燃气气源采用管道液化石油气,并为燃气主气源向天然气转换作准备,远期城区燃气主气源为天然气,天然气到2007年后由东海油气田供应。

“瑞安市城市燃气专项规划”的编制将力求结合燃气发展新动态、新技术,切实保护环境。加快城市建设及经济发展,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实现燃气事业快速、有序地与瑞安现代化建设同步发展。

受瑞安市市政园林局的委托,本公司承担了《瑞安市城市燃气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瑞安市当地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的大力协助,使规划编制得以顺利进行,在此表示衷心感谢!由于编制工作量大,时间仓促,文中难免存在一些缺点和问题,敬请批评与指正,以使我们进行修正及完善。

第一章概述

1.1 瑞安市城市概况

1.1.1 历史沿革

瑞安市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地理坐标为东经120°10′-121°15′,北纬

27°40′-38′之间,东临东海,西连文成县,南接平阳县,北邻瓯海区、龙湾区

,西北界青田县。陆域总面积约127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37平方公里,海

岸线长20.36公里。瑞安市区北距温州市区34公里,104国道自北而南穿越市

区。

瑞安市为东瓯古邑。最早于新石器晚期,飞云江下游两岸已有先民繁衍生息,

建立聚落。夏、商、西周、春秋为扬州之域瓯地。其后受时局变化,朝代更迭,

行政所属动荡变化,直到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始建县治,迄今为止

已有1767年的悠久历史。建县之始,县名罗阳,相继改名安阳县、安固县、

瑞安县;吴宝鼎三年(268年)被更名安阳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称安固

县,唐天复二年(902)年有白鸟栖于集云阁,以为祥瑞,遂改名瑞安。元成宗

元贞元年(1295年)瑞安县升为瑞安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复为瑞安县。

1949年5月瑞安解放,建立瑞安县人民政府。

1987年4月撤县设市,称瑞安市。

1992年在城关镇东开辟安阳新区,设置安阳新区管委会,为市直属单位,

1999年,市政府由城关镇搬迁至此。

2001年调整行政区划,将原属瑞安市的仙岩、丽岙、梅头三镇划归温州市。

2004年调整行政区划,撤消安阳镇,市区建立玉海、锦湖、安阳、上望、东山、

潘岱六个街道办事处。

1.1.2 瑞安气候

瑞安市全境属中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气候,全年无严寒酷暑,冬短夏长,四季分明,雨

水充沛。

全境所处纬度较低,又受海洋影响,温度条件为全省最佳。境内常年平均气温17.9℃,北麂等海岛略低,为17.5℃,海拔400-800米的山区稍低,在14℃-16℃之间。

境内年平均降水量1110-2200毫米,历史年平均降水量1527.2毫米。年内各月降水分布很不均匀,全年降水高峰期3次,分别为3-4月春雨期、5-6月梅雨期及8-9月热带风暴暴雨期,各占全年降水量的18.3%、26%、26.2%。

瑞安季风气候明显,夏季多东南偏东风,冬季多西北偏西风,年均风速1.9米/秒,瞬时最大风速16米/秒。

1.1.3 地形地貌

瑞安市地势西高东低,分为西部山区,中部丘陵,东部平原和沿海岛屿四类。西部为中、低山丘陵地,属南雁荡山与洞宫山的余脉,是天然的林业基地。其间群山绵亘,峰峦起伏,海拔一般在600米-1000米,最高峰巾子山海拔1320米;中部为丘陵与河谷冲击平原,是主要经济作物产区;东部为沿海淤积平原,是飞云江下游的冲击平原,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平均海拔在10米以下,由于受新华夏系构造运动影响,地势陡峻,河谷多呈北东及北西向发育,在岩性和构造等因素的影响下,常形成山间小盆地。海岸线较曲折,多为淤泥质海岸。东海大陆架上散布着北麂、北龙、铜盘、凤凰、齿头等大小岛屿三十九个,是天然的渔场。

1.1.4瑞安市区状况表

(1)人口资料

截止2004年底,瑞安市目前中心城区与北部城区共59.20万人。由安阳、莘塍和飞云构成的中心城区城镇人口为34.2万人,由塘下和汀田构成的北部城镇人口为25.0万人。在59.20万总人口中,常住户籍人口为44.97万,占城区人口的76%,暂住人口为13.9万人,占城区人口的24%。

瑞安市市区人口构成表1-1

注:上表数据为在2001年人口资料基础上按瑞安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至2004年底得出。 根据《瑞安市总体规划》第7.3.2.3,瑞安市区规划人口规模为:

2005年,65万人; 2020年,78-85万人;

(2) 市区居住区

除旧城、安阳新区和塘下各镇区作为居住用地建设以外,发展安阳新区以南用地、瑞祥新区作为新的居住组团。

在结合旧镇区改建,改造目前的村镇住宅模式,逐步降低居住用地的标准。按照城市标准建设新区住宅,改造旧镇区住宅,进一步降低居住用地比例。根据城规,市区居住用地为2982.7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33.35%,人均35.09平方米。

居住用地分为7个居住片区。 a 、市区(安阳新区除外)

居住用地规模约293ha ,居住人口约14万人; b 、安阳新区

居住用地规模约762 ha ,居住人口约16万人;

c 、莘塍

居住用地规模约408ha ,居住人口约12万人; d 、汀田

居住用地规模约278 ha ,居住人口约6万人; e 、塘下

居住用地规模约601 ha ,居住人口约15万人; f 、塘下西

居住用地规模约394 ha ,居住人口约10万人; g 、飞云

居住用地规模约338ha ,居住人口约12万人。 (3)市区工业区状况

瑞安市经济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在第二产业中又主要来自轻工业的贡献,2001年瑞安市工业增加值占GDP 的56.6%。

瑞安市轻型加工业发达,形成以机械电器制造、橡胶靴鞋、交通设备制造(汽摩配)、塑料、化工、针织为主导的六大支柱行业。2000年瑞安市汽摩配、化工、针织、机电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长率都达到20%以上,而橡胶靴鞋制造业则为负增长。

瑞安市支柱产业主要经济指标

在工业经济的各种组织形式中,个体企业在瑞安市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6.66%,吸纳的就业人数占全市工业就业人数的52.16%,企业个数则占全市的83.95%。但是,个体企业经济效益不高,上交税金仅占全市工业企业的23.61%,主要贡献在于解决当地就业问题。另外,股份制企业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形式,虽然企业个数不多,却创造了全市23.35%的工业产值,上交税金占全市工业企业上交税金的34.53%,是主要的纳税大户。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瑞安市工业经济中只占很小的比重。

瑞安市工业经济组织形式表万元、%

瑞安市工业企业规模较小,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工业企业是工业经济的主要组织形式,规模以下企业创造产值、上交利税和就业人数分别占全市的60.62%、38.38%和68.11%,个体企业全部是规模以下企业。规模较小、数量众多的个体私营工业企业在给当地经济带来活力的同时,也造成空间布局混乱、企业缺乏竞争力等问题。

根据《瑞安市总体规划》瑞安市的工业发展目标:

a. 省级经济开发区和市级工业区,包括瑞安市西北部的汽摩配工业区和塘下东工业区。同时,结合瑞安市的个私经济特点在汀田、莘塍布局几处保留以一类工业为主的特色工业区。

b. 瑞安市经济开发区(省级):适当提高准入的门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培育龙头企业,保证其示范与带动作用。同时随着用地规模的扩大,应当以综合性新城区的标准建设,提高生活舒适度,吸引外来投资与人才。根据发展需要,可在飞云江南岸发展部分工业,在区内可再单独设置高新技术工业用地。总面积约17.5平方公里(江北11平方公里,江南6.5平方公里,含配套的居住、商业、仓储、绿地等)

c. 北工业区:以汽摩配为主,在用地规模上应适当控制,保留一部分用地提供给物流中心以及其他城市功能使用。其中工业用地总面积约9平方公里。

d.东工业区:靠近梅头隔离绿地一侧以三类工业为主,向南逐渐过渡到二类工业,规模约为5平方公里。该工业区除为北部组团服务外,还接受温州城区向外疏散的工业,并且要为浙江省金色产业带在温州-瑞安滨海的工业区预留发展空间,因此可根据实际需要逐步扩大规模。

e. 镇级工业区:此类工业区建设标准普遍不高,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莘塍和汀田镇级工业区在近期保留,区内以一般工业为主。高新技术工业及能够形成产业链的工业逐渐进入市、省级工业区,在远期根据城市总体布局的需要再做适当调整。

(4)公建企业情况

a. 酒店及餐饮企业调查表:

瑞安市共计有250家大小旅馆,但以床位数10~30张的私营旅馆居多。瑞安中心城区以处于饱和状态,旅馆饭店客源不饱和,客房空置率较高,达到20~40%。旅馆业需要有控制地发展。目前瑞安市只批准建设30张床位以上的旅馆。

瑞安市主要宾馆饭店情况一览

数据来源:瑞安市经贸委

b.学校或教育机构调查表

(5)瑞安市城区道路情况

根据《瑞安市城市交通规划》,瑞安市区道路由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及主干道、次干道

有机组成。

城市快速路为三横四纵,分别是罗山大道、瑞枫路、外环南路及滨海大道、南塘大道-新

城大道、甬台温高速公路绕城南路以北段、高桐公路。

城市主干道为十一横十一纵干道网络,横向干道有货场路、塘梅路-塘梅东路、新104国

道、瑞湖路-瑞祥-民莘路、隆山路、瑞光大道、火车站路、滨江大道等;纵向道路有东海二路、

东海四路、东海六路、港口大道、瑞安大道、塘下大道、罗阳大道、瑞祥大道、虹桥路等。道路红线断面设60米与45米两种。

瑞安市主干路共43条,形成方格网状骨干路网,见下表

瑞安市规划主干道一览表

(6)市区机动车辆及公共交通运输情况

瑞安市近年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发展迅猛,全市和市区的车辆也随之迅速增长,统计瑞

安市现状小汽车数量为38000辆,货车10000辆,摩托车总量46541辆,简易车655辆,机动车总量为68058辆;根据瑞安市城市交通规划市区小汽车中期保有量将达16万辆,远期小汽车保有量达24万辆;摩托车拥有量最终达10万辆;货车中期保有量为2.5万辆,远期为4万辆。

瑞安出租车业务由市运输公司等多家公司经营管理,共有出租车约2177辆。

(7)瑞安市城市燃料情况

a 锅炉用燃料消耗工业(单位:吨)

民用(单位:吨)

2、燃料来源

瑞安市煤炭主要来自大同、淮北两地。液化气主要来自距瑞安市南20Km的敖江镇、龙港镇二级液化气储存站,占95%,其余少量来自临海等地。

3、燃料需量分析

目前,瑞安市的燃料构成以工业用煤炭和民用液化气为主。由于规划发展低耗能工业,

所以近几年工业用煤量将呈下将趋势;而民用燃料结构则逐渐由柴草、煤炭向液化气过渡,并且几年来液化气用量逐年明显增加。

1.2 瑞安市城市燃气专项规划总体目标

1.2.1

《瑞安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对瑞安市燃气发展的天然气气化率、燃气气源进行规划和制订规划措施主要原则:

结合城市道路、居住用地及人口等相关因素,因地制宜,统筹规划。

(1)、注重近远期相结合,以近期建设为主,分步实施,逐步形成规模。

(2)、近期以居民用气为主,兼顾部分公共建筑用气;中远期应大力发展其他用户。

(3)、在输配管网建设中,应充分考虑供气规模的扩大和气源种类的变化,做到一次建设,各期受用。

(4)、为避免交叉、重复建设现象发生,城市燃气行业应由燃气公司统一管理、经营和维护。

1.2.2 瑞安市城市燃气总体要求(摘自《瑞安市总体规划》)

(1)经比较确定,瑞安市近期城市气源以液化石油气为主,并逐步发展城区管道气工程。远期城区管道气源采用天然气。

(2)规划瑞安市居民用气指标2006年2720(兆焦/人年);2020年3140(兆焦/人年),规划近期总气化率95%,其中管道气化率40%;远期总气化率100%,其中管道气化率80%。

(3)瑞安市瓶装用户用气量2005年32547万吨/年,2020年18198万吨/年;瑞安市管道用户用气量2005年866.25万立方米/年,2020年8045.1万立方米/年。

(4)在飞云江南岸拟建一座3000立方米的储存站,并在与其相临处建设一座1500吨级的液化石油气专用码头。

(5)气化站的设置可根据近期气化用户数,按服务半径进行设置。

(6)根据《省天然气利用规划》,在城区设置瑞安天然气储配站(含门站)并在城区建设若干个高中压调压站。

(7)瑞安市城区燃气输配管网采用次高压、中压二级制,中压干管成环布置。

1.2.3 瑞安城区管网按发展中心分为四大片区,细分八小片,最终连网,互为备用。

具体分为:

(1)中心片区

1)市区(锦湖、玉海、安阳、东山、上望五个街道办事处);

2)瑞祥;

3)莘塍;

4)经济开发区(江北)

(2)北部片区

1)塘下;

2)汀田;

(3)南部片区

1)飞云镇、站前区块

2)经济开发区(江南)

(4)东部滨海片区

1.3 燃气专项规划范围和年限

1.3.1 规划范围

按照《瑞安市总体规划》及《规划设计任务委托书》,本次市区规划范围:市区、莘塍、塘下、汀田、飞云等区域,市区范围内远期(2020年)规划人口达78-85万人,本燃规按85万人口进行计算。在规划范围内布置管道燃气系统,包括管道燃气的气化、调压、输配系统

及燃气汽车加气站等。并为城市的持续发展,在燃气用量及输配管网的延伸留有充分余地。供气领域:

(1)城市居民:凡符合民用天然气使用条件的居民均可供应天然气,居民用气包括炊事和生活热水等;

(2)公建:包括宾馆、饭店、招待所、浴室、学校、医院、机关、餐馆等公共建筑,主要用途为属公共建筑的天然气空调、天然气锅炉、餐饮、科研用气等;

(3)城市工业:除已列入其他专项规划的工业、天然气化工、天然气发电和以天然气作燃料的大型天然气工业外的一般工业,均列入城市工业范围;

(4)车用天然气(CNG):指改造成或直接利用天然气为燃料的车辆用气。包括公共汽车、出租车、邮政车、垃圾清运车等;

(5)区域供热锅炉。

1.3.2 规划年限

根据燃气发展的外部阶段趋势,瑞安市城市燃气专项规划分三期开发建设,为保证燃气工程的建设顺利实施,本规划尽量与城市规划实施分期相协调并与之相协调。本规划年限为:近期(2006年—2010年)

远期(2011年—2020年)

远景(2020年后)

1.3.3 规划依据原则和任务

1.3.3.1 规划依据

(1).《城市燃气专项规划编制纲要》——浙江省建设厅

(2).《浙江省城市天然气利用规划》

(3).《城市天然气利用的实施方案》

——浙建城(2000)178号2001.12

(4). 瑞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

——瑞安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5).《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 (2002版)

(6).《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93

(7).《汽车用燃气加气站技术规范》CJJ84-2000

(8).《瑞安市城市交通规划》(2005.9)

(9).《瑞安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送审稿)

1.3.3.2 规划原则

天然气开发利用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领域。这项规划将纳入我国“十五”能源发展规划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快开发和利用天然气,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制定城市天然气利用规划,主要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天然气的需求,以及环境保护的要求,充分考虑资源供给的可能性;研究近、远期情况,利用天然气的主要领域和利用数量,提出利用的目标和任务,确定城市天然气利用和重大建设项目,提出促进利用天然气的主要政策措施。具体规划原则如下:

(1)符合瑞安市社会和经济发展总体战略方针,符合瑞安市城市总体规划,满足瑞安市今后的城市建设发展需要。

(2)积极响应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要求,配合“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做好、做准瑞安市近期天然气专项规划和瑞安市天然气总需求量。

(3)天然气利用规划,应坚持需要与可能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近期具有可操作性,远期尽可能达到一定深度。

(4).以国家政策、法规为基础,以瑞安市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战略方针为依据,充分利用全省的能源资源,进一步发挥市场潜力,从实际出发,面向21世纪,积极提高瑞安市城市现代化水平,增强瑞安市的综合竞争能力。

(5).符合国家能源开发利用政策以及浙江省相关产业政策,与瑞安市总体规划、浙江省城市天然气规划相吻合,做到资源合理利用、合理分配,坚持节约能源,按照经济、能源、环保协调发展的原则,巩固和强化城市天然气在环境保护的重要地位。

(6).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贯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指导思想,力求做到技术经

济可行、统筹安排、规模适度、留有余地。并实行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逐步完善的发展策略。正确处理需要和可能,近期与远期的关系,做到近远期相结合,以近期为主的方针。

(7) 本规划气源:近期以液化石油气为主,远期为以天然气为主。

(8).管网输配能力以远期用气负荷为依据;管网设计以天然气为主气源计算。

(9).充分考虑到城市燃气各种形式的用户,拓展燃气的用气市场。优先保证城市居民用气,尽可能的考虑公建、工业等用户的发展。

(10).根据城市的特点,力求技术先进合理,工艺流程安全可靠,积极采用新设备、新材料,充分体现燃气事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

(11).充分考虑目前气化站、加气站,管网与天然气工程实施时与天然气接轨,节省投资。

(12).在工艺设计中,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范,规定,政策,重视消防安全和环境保护节约能源。

(13)天然气规划要充分考虑到现有燃气事业的发展,考虑到现有小区液化气管网与天然气规划管网的接轨。

(14)天然气规划在优先解决居民生活用气的同时,重点规划工业用气、公建用气。

(15)天然气管网规划应与城市道路规划及地下其它管线规划相协调,做到统一规划,协调发展。管网规划应考虑充分利用现有小区液化气管网,达到安全、经济。同时指导天然气到来之前小区液化气管网的发展,考虑和天然气接轨,避免近期内重复建设。

(16)天然气管网的压力级制,应结合瑞安市的城市规模、城市工业用户性质、现状液化气管道化小区管网压力情况来确定。

(17)坚持科学态度,运用详实的资料,深入分析研究,得出科学的结论,做到系统全面、技术先进、科学合理。

(18)强化法制意识,增强法制建设,维护本规划的严肃性,使得本规划在瑞安市天然气利用和政府决策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3.3.3 燃气专项规划的任务

本规划的主要任务

(1).选择气源,确定近期、中、远期规划的气化范围,气化人口,气化率。

(2).测算各类用户的用气量。

(3).确定门站、储气站、气化站、汽车加气站、高中压调压站址及规模。

(4).确定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5).确定输配方案及管网位置。

(6).确定天然气接轨转换流程。

(7).提出实施期限和方案。

(8).投资匡算。

(9).结论和建议。

第二章燃气发展现状

2.1供气设施现状

2.1.1 储配站现状

目前瑞安市的燃气供应为液化石油气,起步于1990年,现已建有七座储配站。液化气主要来自距瑞安市南20公里的鳌江镇和龙港镇的二级液化气储存站,其余少量来自临海等地。供气方式除安阳新区建有部分燃气管道外,大部分仍为瓶装供应。现状储配站详情见下表。

瑞安市储配站现状一览表表2-1

(1).目前瑞安市气源需从温州等周边市县转运,现有储配站的储配能力仅能供瓶装用

户及少量的管道燃气用户。

(2).现有储配站分布不均。

2.1.2 中心气化站及瓶组气化站现状

市区内已陆续建设起2-3座液化气中心气化站及6座瓶组气化站,城区内已有少量用户

使用管道燃气。其余燃气供应靠液化石油气15kg钢瓶零星供应,供气方式少、气源单一。

瑞安市已建及在建中心液化气气化站一览表

表2-2

气化站、瓶组站现状调查表表2 – 3

2.1.3 燃气干管现状

瑞安市市区管道燃气工程起步与上世纪90年代末,主要在新城区(安阳新区)有计划

的已逐步铺设市政中压(A)级燃气管线约13.5km。在老城区(万松路、虹桥路、滨江大道)

和塘下(塘下大道)、莘塍(东街)等地少量铺设燃气管线约6.0km左右。

安阳新区主要已敷设干管如下:

安阳路——马鞍山路~ 安康路

拱瑞山路——塘河北路~ 烟墩山路

塘河北路——拱瑞山路~ 火车站路

安康路——安阳路~ 拱瑞山路

隆山路——安阳路~ 拱瑞山路

2.1.4 居民瓶装供应站

瑞安市现有注册登记瓶装供应网点493个,主要集中在东部城镇群,其中市区、飞云一线以东的15个镇,占有306个,占总数的62%。而最西端的东岩、枫岭、永安还未布点。

2.2 现状分析

2.2.1 燃气设施

(1)、现有几座中心气化站供气规模不大,总计设计供气户数约2.6万户,当城市建设达到规划要求程度时,市区范围内要全部实现供气管道化的目标,近期必须新建若干座中心气化站(或混气站)及远期时在中心站基础上改建成若干座高中压调压站。

(2)、从瑞安市储配站储量来看,已能满足市区各类用户对液化气的需求,同时还能满足近期发展管道液化气的资源要求,因此本规划不再进行新增液化气储配站的布点。

(3)、新建设的城区管道供气与城市同时规划,可随城市建设同步建设。

2.2.2. 燃气用户

(1)、除老城区、安阳新区等原住户外,主要对象是新进住户。

(2)、有使用燃气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工业用户、公建用户及机关事业单位。

第三章瑞安市城市燃气气源规划

城市燃气主要气源有液化石油气(LPG)、人工煤气(MG)、天然气(NG),其他还有工业余气、沼气等。大多数国家都经历了人工煤气到液化石油气,直到天然气的一个发展过程。气源的选择与很多因素有关,如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国家政策导向、燃气气源状况、城市人口、交通、气候、环保,以至于人的思想观念等。气源选择好坏关系着城市燃气发展的速度和品位,为此确定主要选择原则:(1).必须以国家的政策为导向。

(2).必须适合当地的燃气状况。

(3).必须适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4).必须顾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性。

(5).必须适合瑞安市城市化建设进程。

3. 1 气源比较

(1).液化石油气

液化石油气是石油提炼过程的副产品,其成分以C3、C4为主,进口气以纯丙烷和纯丁烷按比例混合而成。LPG在我国城市燃气用户中占第一位,约占使用人口的60%。LPG的供应由主要依靠国内的炼油厂,逐步变成国内外两个市场兼重。

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是一种主要的供应方式,在广大农村及小城镇被广泛接受,管道气化供应也逐步接受,许多经济较发达的中小城市纷纷以管道液化石油气作为城市燃气化的一种主要途径。

瑞安市的液化石油气由国际和国内市场供给。杭州、温州、宁波的一些液化石油气一、二级中转站是瑞安市的液化石油气重要来源之一。

液化石油气已是目前瑞安市主要燃气气源,其作为瑞安市的燃气气源是合适的,近期也是现实的。

(2). 人工煤气

人工煤气指利用煤炭、石油等组分为原料经过加工而生成的煤气。煤制气是以固体燃料煤炭为原料经过干馏或气化方式而得。干馏制气主要设备有焦炉、直力气化炉;气化制气有鲁奇炉、两段炉和水煤气炉;油制气是由重油经过热裂解或催化裂解而得。人工煤气,尤其是煤制气在我国煤气发展的初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目前在一些大中城市还在使用,但由于其存在成本和环保的问题,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国内外还在进行煤制气的研究,作为技

术储备之用。

人工煤气工程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占地多、工艺复杂、环境污染严重,故煤油制气不适合作为新城燃气供应途径。

(3)天然气

天然气可分为气田气、油田伴生气、凝析气田气和矿井气,是城市燃气理想的气源,具

有运行成本低,燃气热值高、洁净、价格较低等优点。我国东北、华北、西南等一些天然气产区的城市已经将天然气作为城市主要气源。

我省天然使用前景展望:

根据国家计委关于天然气利用工作的总体部署,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按照我省天然气利用规划,浙江省天然气利用的序幕已揭开,杭州等地已用上了天然气。

根据国内外天然气情况及浙江省所处的地理位置,我省的天然气需求将充分依靠国内外两个市场,从上海引进天然气和从陆上引进天然气(西气东输),两者互为补充和备用。

天然气是一种优质、高效、清洁的能源,其主要成分为甲烷,基本不含硫,无色、无臭、无毒、无腐蚀性,它不但具有热值高、燃烧效率高等优点、而且燃烧排放废气污染物很少。用天然气代替煤和石油可使燃烧后废物排放量大幅度降低,有效抑制大气污染,明显改善空气质量。表1-1为燃油、燃煤、燃天然气排放量对照表。表1-2为不同燃料电厂每年废气排放总量对照表。

油、煤、天然气燃烧排放污染物(kg)

资料来源:《世界燃气会议报告》

1000MW不同燃料电厂废气排放总量

燃料,其环保效益是十分显著的。据国外有关资料统计:大气中67%的CO、33%的HC、41% 的NO X等来自汽车尾气。而据国内有关资料统计:北京市大气污染物中有63%的CO、73%的HC、46%的NO X是机动车排放尾气所造成的;上海市中心城区测得的大气污染物中86%的CO、96%的HC、56%的NO X来自机动车辆。由此可见,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相当严重。由机动车排放废气造成的空气污染,分一般烟雾污染和光化学烟雾污染。一般烟雾污染是由SO2、NO X、CO、挥发性有机物(VOC S)和铅等机动车排放混合物构成的污染。光化学烟雾污染是NO X和VOC S等先驱物在合适的气候、地理条件下受强烈光照而发生反应形成的。用天然气代替柴油,可大大降低SO2、NO X、非甲烷类有机物和粉尘的排放;用天然气代替汽油,可减少SO2、CO、非甲烷类有机物和铅的排放,NO X的排放量亦不大于汽油车NO X 的排放量。这对于防止运输区域烟雾生成、减轻空气酸化和净化城市空气是极为有利的。同时由于NO X和VOC S等先驱物排放量及浓度的减少,臭氧等强氧化剂生产的可能性会明显降低,运输区域内的光化学烟雾污染会受到有效抑制。

另外,天然气在限制大气变暖、保护臭氧层等方面亦起着一定的作用。在人为的温室效应中,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约占整个人为温室效应的68%,第二大气体是CH4,约占19%,其它温室气体N2O占7%,氟氯烃(CFC S)占6%。CFC S被世界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定是破坏臭氧层、危及人类生存环境的祸首之一。而天然气燃烧后产生的CO2和N2O要少于燃煤和燃油,具体数据见表3-3和表3-4。另外,传统的空气调节系统大都使用CFC S或含氢氟氯烃(HCFC S)作为其制冷剂,这样的物质与地球的臭氧层破坏有关。而天然气驱动的吸收式冷凝器不含这些化学物质,而是采用绝对安全的溴化锂与水相配合的液体,对臭氧层无任何破坏。

矿物燃料的CO2排放系数

表3-3

电站和工业锅炉的NO X排放系数

天然气在远期可作为区域能源站燃料,区域能源站在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欧洲等地使用得非常普遍和广泛,技术十分成熟可靠,发展十分迅速。

天然气区域能源站的原理是:天然气通过燃气轮机发电以后,高温烟气或用做制冷,或进入热锅炉产生蒸汽,这些蒸汽或用来发电,或用作其它工艺热源利用,比单用来烧锅炉的效率要高得多。因为天然气在燃气轮机发电利用了30%-40%的效率以后,余热产生的蒸汽再发电或供热或制冷,这就叫电热冷联产效应,热效率可达到80%以上。采用热电冷三联供系统,一次能源利用率可高达1.49的比值,比热电冷分供要高一倍,标准气耗则降低一半。预计到2020年时,楼宇能源的主要形式将会有一半被热电冷三联供的形式代替,这是21世纪能源的发展方向。

从天然气运输方式可分以下几种:

a. 压缩天然气:从天然气加气母站中经过短距离运输至用气子站供气,具有气源稳定,运输方便的优点。

b. 液化天然气:目前,浙江省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已完成关于华东引进LNG项目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海油公司与浙江省联合在宁波建设规模为300万t/a的LNG项目,预计2008年建成。引进的LNG先期以发电为主,逐步启动城市燃气市场。

c.长输管线天然气:目前我国“西气东输”工程就采用大口径长距离、高压输送方式。

从天然气来源看可分为:

a. 西气东输天然气: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规划,“西气东输”工程将作为国家“十五”期间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建设。目前,经国土资源部油气储量评估中心评审认定,西部地区累计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已超过1.5万亿立方米,预计可新增探明储量6000亿立方米,2010年累计达到上万亿立方米,不仅可以为长期稳定供气120亿立方米/年提供可靠的后备资源,而且为进一步增加东输气量200亿立方米/年奠定资源基础。

作为西气东输主供气田所在的库车-塔北地区,探明储量为3900亿立方米,可采储量2700亿立方米,基本可满足向长江三角洲以及沿线地区年供120亿立方米商品气,是西气东输工程的储量基础。其中克拉2气田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的高丰度整装气田,储量比较落实,设计年产100亿立方米,是西气东输的主力气田。

b.川渝气东送工程:根据国家有关规划,川渝气田东送主要供应华中湖北、湖南地区。

c. 东海天然气:

东海西湖凹陷天然气

东海海域面积为77万平方公里,含有东海大陆架和冲绳海槽两个沉积盆地。

西湖凹陷包括8个油气田,其天然气探明储量为484.23亿立方米,探明、控制储量为1483.66亿立方米,探明、控制、预测储量为2030.05亿立方米。这一储量规模可保证向市场稳定供应40亿立方米/年的资源条件。

平湖油气田已开发,探明、控制储量260.47亿立方米。春晓、残雪等油气田的储量规模和开发条件比平湖油气田开发项目启动时的条件优越得多,特别是春晓气田,目前由计算而得的控制、预测储量,只需再投入一定的勘探工作量就可以有400~6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探明储量,奠定该气田开发启动的资源基础。

作为东海西湖凹陷油气开发的核心基地,春晓气田资源前景最好的春一区块勘探井距浙江沿海的最短距离仅300多公里,且沿线海底工程地质情况良好,完全具备登陆的条件。根据中国石化集团的开发方案,一期生产规模16亿立方米/年(2004年登陆),到2010年达到40亿立方米/年的能力。

d. 温东丽水气田天然气

紧邻温州的丽水西次凹油气田,属于东海盆地台北凹陷,该气田距温州市的最近距离仅120公里,经国外专家的分析,预测该区块的油气储量可超过平湖气田,估计天然气地质可采储量150亿立方米,凝析油60~70万吨。

e.进口LNG气源:

LNG在宁波大榭岛登陆后,经LNG终端站——宁波管道进入管网,2008年建成供气,一期终端的接受能力为300万吨,最终规模为600万吨,由镇海附近接入全省输气管网。从长远来看启动LNG项目可确保华东地区利用天然气的安全和稳定。

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及根据上述情况,目前供浙江省选择的主要气源含西气东输天然气、东海西湖凹陷油气田、温东丽水气田。在远期华东地区的LNG进口接收站也将建在浙江。各种气源将于不同的时间和方式进入浙江市场,如此形成多气源供气的有利格局。

浙江省管网在西气东输管道常州分输站接收西气东输来气,进入常州压气站;东海春晓气田在宁波三山登陆后,经三山——宁波管道进入宁波压气站;LNG在宁波大榭岛登陆后,经LNG终端站——宁波管道进入管网;温东丽水气田来气在温州沙城登陆后,经沙城——温州管道进入温州压气站。杭州市崇贤分输站至钱塘江的浙江省天然气主干管道正在建设中。(瑞安市天然气要在省网逐步形成时实施)

浙江省天然气资源量汇总表单位108m3/a 表3-5

(4).工业余气

工业余气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具有一定的回收利用价值,如化肥厂生产过程中的弛放气等。由于瑞安市区及周围设有产生工业余气的大型工厂,故没有利用工业余气的可能。

3.1.2 气种确定

根据上述几种气源的比较,规划确定:在浙江省高压天然气管的建成贯通,进入瑞安市以前,近期气源以液化石油气为主;在天然气管道进入瑞安市后,气源以天然气为主供气源。规划中期同时可采用压缩天然气(CNG)或液化天然气(LNG)在局部地区代替滞后进入的天然气,同时CNG、LNG、LPG均可作为备用气源起城市应急之用。

3.1.3 气源介质参数

(1)天然气气源介质参数:

“西气东输”新疆轮南首站的天然气组分(V%)及其特性如下:

西气东输天然气组分

3-6

低热值33.812MJ/Nm3

华白指数52.9MJ/Nm3

燃烧势39.75

爆炸极限

4.98~14.96%(V%)

运动粘度13.7×10-6m2/s

动力粘度 1.06×10-6kg·s/m2

密度0.75kg/Nm3

比重

0.58

(2)液化石油气基本参数:

液化石油气组份:丙烷:丁烷=50%:50%

液化石油气密度:气相-----2.35Kg/Nm3 (标准状态)

液相-----560Kg/Nm3(25℃时)

液化石油气低热值:液相-----46.06MJ/Kg (11000Kcal/Kg )

气相-----108.38MJ/Nm3 (25885Kcal/Nm3 )

爆炸极限: 1.90~10.0%(V%)

气化潜热:412KJ/kg

运动粘度: 3.21×10-6 m2/s

3.2 规划气源参考特性比较

气源特性比较表表3–7

3. 2.1 几种气源的价格比较

(1)、各类燃料的热值当量换算表3-8

(2)、各类燃料的计算价格表3-9

(3)、以人均耗热量70万Kcal/人·年,每户3.5人计算,则每月燃料消耗费用及比价如下:

表3 - 10

(4)、结论

由于燃料价格随市场季节等因素,波动较大,所以没有绝对的可比性。

第四章瑞安城市燃气需求市场预测

城市燃气用户一般包括居民用户,公建用户、锅炉和空调用户、以及市网内的一般工业用户、小型热电厂用户和公交出租车辆等。在气量许可的条件下,凡是具备使用天然气条件的用户都是城市天然气的供气对象。

城市天然气市场预测是做好天然气利用规划的首要工作,是合理布置管网、分配管径的数据依据。要较好地预测不同规划年限的天然气总需求量,分清其中的可确定气量、不确定气量和可能发展的气量,需要综合分析城市的现状、发展方向及水平,城市的性质、地位及地理自然环境,工业水平、构成及发展方向,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环境保护对燃料结构的要求,各类用户对天然气价格的承受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4.1 供气原则及范围

根据本规划的编制指导思想,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天然气供气原则如下:

1)首先供应具有管道输送条件的居民用户。

2)尽量满足用气范围内各类公建用户的用气需求。

3)有计划,分批次的逐步改换锅炉设备;提倡鼓励使用天然气空调。

4)逐步推行汽车用天然气。

5)尽量供应承受能力强,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环保效果、节能效果显著的工业企业

用气。在供气范围内的燃油企业尽可能以气顶油。

用气范围:瑞安市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瑞安市市区范围内的城市居民、公共建筑、锅炉、空调、汽车和工业用气。

4.2 居民用气量

居民用户的用气量与城市规模、性质、经济条件、地理位置、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居民用户用气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即炊事用气、饮用水用气和生活热水用气。直接反映居民用户用气量有三个因素,即居民年耗热指标、气化区域总人口和气化率。

4.2.1 居民用户耗热指标

居民用户耗热指标是城市燃气基础数据之一,是准确确定居民用气量的一个重要数据,对居民的稳定供气及工程投资也有一定影响。本规划力求耗热指标既能较实际地反映近期居民的耗气情况,也能较准确地预测远期居民的耗气情况。

影响居民用户耗热指标的因素很多,从城市天然气发展规律来看,在天然气利用初期的城市,耗气量都较低;随着城市和社会的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和习惯逐渐改善,天然气消费意识逐渐增强,天然气的消费量将会有较大的提高;当居民能源结构逐步趋于稳定,天然气耗量和耗热指标也将逐步趋向稳定。另外,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公共服务设施(如食堂、熟食店、饮食店、浴室、洗衣房等)不断完善,市场主、副食的成品、半成品供应越来越丰富,以及天然气气价等许多因素对居民耗热指标也有很大影响。

a. 现状耗热指标情况

本次规划对瑞安市燃气居民用户热负荷进行了抽样调查,在被调查的用户中,均以液化石油气作为家庭用燃料,约有30%用户使用了燃气热水器,全年户均消耗15Kg装的瓶装液化石油气6.3瓶,人均年耗热量约为1221MJ/人·年(29.2万Kcal/人·年,液化石油气热值按45.22MJ/Kg计)。参照省内其他城市的统计资料也可看出相类似的情况,如杭州市1999年统计表明,管道人工煤气用户的人均年耗热量为33.95万Kcal/人·年,瓶装液化石油气用户为27.68万Kcal/人·年(不排除一户两气的可能);绍兴市2000年统计表明,管道人工天然气用户的人均年耗热量约50万Kcal/人·年,瓶装液化石油气用户为38万Kcal/人·年。

居民用户现状耗气量低的主要原因有:

1)瑞安市尚未普及管道气。一般来讲,管道气比瓶装气的使用数量要多一点,相应耗热量也要高一点;

2)能源多样化,家用电器产品(如电热水器、电热水壶、电饭煲、微波炉等)普及率提高,分散了耗热量;

3)燃具单一,燃气热水器使用较少,更无烧烤、取暖等器具;

4)户均人口数较高,使用同一燃器具的人口多,相应的人均年用气量偏低。

5)社区公福设施日趋完善,家庭用热日趋社会化;

6)价格、生活习惯、气候、人均收入等其他因素。

b. 耗热指标分析

随着燃气事业的发展以及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决定了居民总耗热量的增加,但也不是无限增加,在某一时期最终达到某一稳定值。

居民用户耗热(不包括采暖)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即生活热水耗热、饮用水耗热和炊事耗热。

1)生活热水耗热

生活热水主要包括居民洗浴、冲洗餐具、蔬菜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热水耗热呈增加趋势,但根据目前情况分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生活热水耗量取50升/人·天为宜。假设冷热水计算温度分别取18℃和40℃,则人均年热水耗热为:

Q热水=50×4.186×10-3×(40-18) ×365/0.85

=1977.27MJ/人·年(47.24万Kcal/人·年)

目前,居民热水主要由燃气热水器及电热水器提供,还有少量的太阳能热水器。随着天然气的普及和价格优势逐渐显现,预测天然气热水器将逐渐占主导地位,达75%左右,因此人均年热水耗气指标约为:

1977.27×0.75=1482.95MJ/人·年(35.43万Kcal/人·年)

2)饮用水耗热

居民生活饮用水量一般为2升/人·天,取冷水计算温度为18℃,开水计算温度为100℃,则人均年饮用水耗热为:

Q饮水=2×4.186×10-3×(100-18) ×365/0.60

=417.62MJ/人·年(9.98万Kcal/人·年)

由于电热水瓶装饰精美及使用方便,包括近年来的纯净水,已越来越多地被许多家庭所使用,因此饮用水耗气将减少。考虑到今后天然气的价格优势和人们的传统生活习惯,预测居民饮用水耗热将由天然气提供75%左右,因此人均年饮用水耗气指标约为:417.62×0.75=313.22MJ/人·年(7.49万Kcal/人·年)

3)炊事耗热

炊事耗热一般为Q炊事=1465.1MJ/人·年(35万Kcal/人·年)

电饭煲、微波炉等已成为城市居民家庭的重要炊事用具,各种主副食成品、半成品也步入家庭,居民在外就餐的次数也越来越多,这些对炊事耗气均有一定影响。预计居民炊事耗气将占炊事耗热的85%左右,即:

1465.1×0.85=1245.34MJ/人·年(29.75万Kcal/人·年)

因此,扣除各种因素的影响,居民耗热量为:

1482.95+313.22+1245.34=3041.51 MJ/人·年(72.67万Kcal/人·年)

c)居民用户耗热指标确定

根据以上分析,并结合周边县市的一些取值数据,确定本规划远期居民生活用气耗热指标将达到75万Kcal/人·年,并结合现状和今后燃气发展的趋势确定各个规划时段的耗热指标。预测结果呈自然增长趋势,也符合用户发展的结果。具体见表4-2。

省内部分县市居民耗热指标取值单位:×104Kcal/a·人表4-1

居民用户耗热指标表4-2

4.2.2 气化指标

气化指标主要是指管道气化率、气化人口和气化户数。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可以确定气化区域总人口,其中2020年人口可以按人口平均增长

率进行推测,见表4-3。

市区气化区域规划人口表单位:104人

表4-3

燃气气化率是一个城市天然气普及程度的标志,气化率的合理取值跟瑞安市的经济状

况、生活水平以及管道气的发展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瑞安市一次能源贫乏,居民用气气源仅为液化石油气,管道气化率较低,目前管道燃气

的建设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且主要是以中心气化站、瓶组站为气源的管道供应方式。大多

为瓶装液化气用户。现有液化气用户11万余户(其中管道气用户为0.65万余户),居民气

化率接近100%。

考虑到国家和浙江省天然气工程的实施进度,联系瑞安市的实际情况,在接纳天然气初

期,城市燃气管道化必须达到一定基础规模,方具有一定效益,但由于瑞安燃气管道化基础

较为薄弱,初期就达到较大规模并不实际,必须依靠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扶持使用天

然气,在价格、服务和宣传上吸引居民使用天然气,并配合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普及燃气

管道化,提高管道燃气的气化率。因此本规划确定2005年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政府

大力支持天然气工程,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积极予以配合实施,并积极发展公建、工业用户,

同时带动居民用户的发展,使燃气气化率逐年提高,至2010年达到100%,管道化率65%;

2020年管道化率达到80%,基本实现天然气全管道化。见表4-4。

市区燃气气化率

表4-4

居民管道气化率、气化人口、气化户数

4.2.3 居民预测用气量

根据居民耗热指标和规划气化人口,可得到居民规划用气量。该部分气量作为可确定用

气量,见表4-6。

居民用气量(天然气)预测表

单位:104Nm3表4-6

4.3公建(餐饮、食堂)用气量

公建用户指饭店、饮食店、医院、学校、幼儿园、单位职工食堂等餐饮和热水用气。其发展同国民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饮食文化习惯密不可分,并受到城市性质定位及城市容量的限制。

根据对瑞安市区公建单位的用能情况调查表明,目前主要以液化石油气、煤或柴油作为燃料,用户的耗热指标较低,管道供应的公建用户也较少。

考虑到天然气到来后用气的便捷、政府环保政策的要求及管道气化率的提高等因素,并参照其它城市的经验和《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2002年版),确定瑞安市主要公建用户耗热指标按表4-7取值。

在城市燃气发展过程中,公建用户的燃料价格承受能力最强,其能源结构的转换受各种能源价格的高低、政府所制定的环境政策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同时与城市燃气设施建设速度、供应商的宣传和服务质量有关。瑞安市在天然气到来时,公建用户中使用液化石油气、煤和柴油等燃料的用户均应逐步改为使用天然气。

根据对瑞安市区主要公建用能情况统计而进行的预测,结合城市性质和规模,本规划的公建(餐饮、热水)用户耗气量具体见表4-8。该部分气量也作为可确定气量计。

主要公建用户耗热指标

公建用气量预测表单位:104Nm3 表4-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