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全国卫生计生系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改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逐步提升,生育服务管理、中医药等工作得到加强,综合监督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从2016年到2017年,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76.5岁提高到76.7岁,孕产妇死亡率从19.9/10万下降到19.6/10万,婴儿死亡率从7.5‰下降到6.8‰。

一、卫生资源

(一)医疗卫生机构总数。2017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86649个,比上年增加3255个。其中:医院3105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33024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9896个。与上年相比,医院增加191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6506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减少4970个(由于机构职能调整和资源整合,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减少4965个)(见表1)。

医院中,公立医院12297个,民营医院18759个。医院按等级分:三级医院2340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360个),二级医院8422个,一级医院10050个,未定级医院10244个。医院按床位数分:100张床位以下医院18737个,100-199张医院4547个,200-499张医院4223个,500-799张医院1798个,800张及以上医院1751个。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4652个,乡镇卫生院36551个,诊所和医务室211572个,村卫生室632057个。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20444个。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57个,其中:省级31个、市(地)级412个、县(区、县级市)级2773个。卫生计生监督机构2992个,其中:省级31个、市(地)级395个、县(区、县级市)级2523个。

表1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及床位数

注:#系其中数。以下各表同。

机构数(个)床位数(张)

2016201720162017

总计98339498664974104537940252医院291403105656888756120484公立医院127081229744552384631146民营医院164321875912336371489338医院中:三级医院2232234022137182359911二级医院7944842223028872450707一级医院92821005051783758491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2651893302414419401528528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432734652202689218358 #政府办1803118014144837156855乡镇卫生院367953655112238911292076 #政府办363483608312109421277665村卫生室638763632057--

诊所(医务室)201408211572154167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486619896247228262570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813457--

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21312004004840833妇幼保健机构30633077206538221136卫生计生监督机构29862992--

其他机构287026733241028670

(二)床位数。2017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794.0万张,其中:医院612.0万张(占77.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52.9万张(占19.3%)。医院中,公立医院床位占75.7%,民营医院床位占24.3%。与上年比较,床位增加53.0万张,其中:医院床位增加43.1万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增加8.7万张。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由2016年5.37张增加到2017年5.72张。

(三)卫生人员总数。2017年末,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1174.9万人,比上年增加57.6万人(增长5.2%)。

2017年末卫生人员总数中,卫生技术人员898.8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96.9万人,其他技术人员45.1万人,管理人员50.9万人,工勤技能人员83.2万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339.0万人,注册护士380.4万人。与上年比较,卫生技术人员增加53.4万人(增长5.9%)。(见表2)

2017年末卫生人员机构分布:医院697.7万人(占59.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82.6万人(占32.6%),专业公共卫生机构87.2万人(占7.3%)。与上年比较,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总数增加1556人。(见表3)

2017年末卫生技术人员学历结构:本科及以上占34.0%,大专占39.1%,中专占25.1%,高中及以下占1.8%;技术职务(聘)结构:高级(主任及副主任级)占7.8%、中级(主治及主管)占20.5%、初级(师、士级)占61.4%、待聘占10.3%。

2017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44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2.74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1.82人,每万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6.28人。

表2全国卫生人员数

20162017

卫生人员总数(万人)1117.31174.9

卫生技术人员845.4898.8

#执业(助理)医师319.1339.0

#执业医师265.1282.9

注册护士350.7380.4

药师(士)43.945.3

技师(士)45.348.1

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00.096.9

其他技术人员42.645.1

管理人员48.350.9

工勤技能人员80.983.2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人) 2.31 2.44

每万人口全科医生(人) 1.51 1.82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人) 2.54 2.74

每万人口公共卫生人员(人) 6.31 6.28

注:卫生人员和卫生技术人员包括公务员中取得“卫生监督员证书”的人数。下表同。

表3全国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数(万人)

人员数卫生技术人员

2016201720162017总计1117.31174.9845.4898.8医院654.2697.7541.5578.5

公立医院534.0554.9449.1468.5

民营医院120.3142.892.4110.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68.3382.6235.4250.5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2.255.544.647.4

乡镇卫生院132.1136.0111.6115.1专业公共卫生机构87.187.264.666.2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219.114.214.2卫生计生监督机构8.28.3 6.8 6.8

其他机构7.87.4 3.8 3.7

(四)卫生总费用。据初步推算,2017年全国卫生总费用预计达51598.8亿元,其中:政府卫生支出15517.3亿元(占30.1%),社会卫生支出21206.8亿元(占41.1%),个人卫生支出14874.8亿元(占28.8%)。人均卫生总费用3712.2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百分比为6.2%。(见表4)

表4全国卫生总费用

20162017卫生总费用(亿元)46344.951598.8

政府卫生支出13910.315517.3

社会卫生支出19096.721206.8

个人卫生现金支出13337.914874.8

卫生总费用构成(%)100.0100.0

政府卫生支出30.030.1

社会卫生支出41.241.1

个人卫生现金支出28.828.8

卫生总费用占GDP(%) 6.2 6.2

人均卫生费用(元)3351.73712.2

注:2017年系初步推算数。

二、医疗服务

(一)门诊和住院量。2017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81.8亿人次,比上年增加2.5亿人次(增长3.2%)。2017年居民到医疗卫生机构平均就诊5.9次。

2017年总诊疗人次中,医院34.4亿人次(占42.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4.3亿人次(占

54.2%),其他医疗机构3.1亿人次(占3.8%)。与上年比较,医院诊疗人次增加1.7亿人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增加0.6亿人次。

2017年公立医院诊疗人次29.5亿人次(占医院总数的85.8%),民营医院4.9亿人次(占医院总数的14.2%)。(见表5)

2017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量达18.8亿人次,比上年增加0.8亿人次。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量占门诊总量的23.0%,所占比重比上年上升

0.3个百分点。

表5全国医疗服务工作量

诊疗人次数(亿人次)入院人数(万人)

2016201720162017医疗卫生机构合计79.381.82272824436医院32.734.41752818915公立医院28.529.51475015595民营医院 4.2 4.927773321医院中:三级医院16.317.376868396二级医院12.212.775708006一级医院 2.2 2.21039116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3.744.341654450其他机构 2.9 3.110351071合计中:非公医疗卫生机构17.618.428523401

2017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入院人数24436万人,比上年增加1708万人(增长7.5%),年住院率为17.6%。

2017年入院人数中,医院18915万人(占77.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450万人(占

18.2%),其他医疗机构1071万人(占4.4%)。与上年比较,医院入院增加1387万人,基层

医疗卫生机构入院增加285万人,其他医疗机构入院增加36万人。

2017年,公立医院入院人数15595万人(占医院总数的82.4%),民营医院3321万人(占医院总数的17.6%)。(见表5)

(二)医院医师工作负荷。2017年,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7.1人次和住院2.6床日,其中:公立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7.6人次和住院2.6床日。医院医师日均担负工作量与上

年相比略有下降。(见表6)

表6医院医师担负工作量

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

2016201720162017医院7.37.1 2.6 2.6

公立医院7.67.6 2.6 2.6

民营医院 5.5 5.3 2.2 2.3

医院中:三级医院8.17.9 2.7 2.6二级医院 6.9 6.8 2.7 2.7一级医院 6.1 5.7 1.9 1.9

(三)病床使用。2017年,全国医院病床使用率85.0%,其中:公立医院91.3%。与上年比较,医院病床使用率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公立医院上升0.3个百分点)。2017年医

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9.3日(其中:公立医院9.4日),与上年比较,医院出院者平均住

院日缩短0.1日。(见表7)

表7医院病床使用情况

病床使用率(%)出院者平均住院日

2016201720162017医院85.385.09.49.3

公立医院91.091.39.69.4

民营医院62.863.48.68.7

医院中:三级医院98.898.610.19.8二级医院84.184.08.88.7

一级医院58.057.59.08.6

(四)改善医疗服务。截至2017年底,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中,42.0%开展了预约诊疗,

81.4%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43.3%开展了远程医疗服务,86.3%参与同级检查结果互认,76.1%

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

(五)血液保障。2017年,全年无偿献血人次数达到1459万人次,采血量达到2478万单位,较2016年分别增长4.2%和5.0%,千人口献血率接近11。

三、基层卫生服务

(一)农村卫生。2017年底,全国2851个县(县级市)共设有县级医院14482所、县级妇幼保健机构1917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109所、县级卫生监督所1839所,四类县

级卫生机构共有卫生人员288.6万人。

2017年底,全国3.16万个乡镇共设3.7万个乡镇卫生院,床位129.2万张,卫生人员136.0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5.1万人)。与上年比较,乡镇卫生院减少244个(乡镇撤并后卫生

院合并),床位增加6.8万张,人员增加3.9万人。2017年,每千农村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达

1.35张,每千农村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达1.42人。(见表8)

表8全国农村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情况

20162017

乡镇数(万个) 3.18 3.16

乡镇卫生院数(个)3679536551

床位数(万张)122.4129.2

卫生人员数(万人)132.1136.0

#卫生技术人员111.6115.1

#执业(助理)医师45.546.6

每千农村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张) 1.26 1.35

每千农村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人) 1.36 1.42

诊疗人次(亿人次)10.811.1

入院人数(万人)38004047

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9.59.6

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 1.6 1.6

病床使用率(%)60.661.3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日) 6.4 6.3

注:*农村人口系推算数。

2017年底,全国55.4万个行政村共设63.2万个村卫生室。村卫生室人员达145.5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5.1万人、注册护士13.5万人、乡村医生90.1万人。平均每村村卫生室人员2.30人。与上年比较,村卫生室数减少0.7万个,人员总数增加1.9万人。(见表9)

表9全国村卫生室及人员数

20162017行政村数(万个)55.955.4

村卫生室数(万个)63.963.2

人员总数(万人)143.6145.5

执业(助理)医师数32.035.1

注册护士数11.613.5

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100.096.9

#乡村医生93.390.1

平均每村村卫生室人员数(人) 2.25 2.30

注:村卫生室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数包括乡镇卫生院设点的数字。

2017年,全国县级(含县级市)医院诊疗人次达11.4亿人次,比上年增加0.6亿人次;入院人数8364.2万人,比上年增加514.8万人;病床使用率82.0%,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2017年,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为11.1亿人次,比上年增加0.3亿人次;入院人数4047万人,比上年增加247万人。2017年,医师日均担负诊疗9.6人次和住院1.6床日。病床使用率61.3%,出院者平均住院日6.3日。与上年相比,乡镇卫生院医师工作负荷略有下降,病床使用率提高0.7个百分点,平均住院日比上年下降0.1日。

2017年村卫生室诊疗量达17.9亿人次,比上年减少0.6亿人次,平均每个村卫生室年诊疗量2831人次。

(二)社区卫生。2017年底,全国已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4652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14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5505个。与上年相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加22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增加9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43.7万人,平均每个中心48人;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11.7万人,平均每站5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人员数比上年增加3.3万人,增长6.3%。

表10全国社区卫生服务情况

20162017街道数(个)8105824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个)89189147床位数(张)182191198586卫生人员数(人)410693437400 #卫生技术人员347718370260 #执业(助理)医师143217151310诊疗人次(亿人次) 5.63 6.07入院人数(万人)313.7344.2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15.916.2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0.60.7病床使用率(%)54.654.8出院者平均住院日9.79.5社区卫生服务站数(个)2540925505卫生人员数(人)111281117294 #卫生技术人员98458103750 #执业(助理)医师4448246893诊疗人次(亿人次) 1.56 1.60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14.514.1

2017年,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人次6.1亿人次,入院人数344.2万人,医疗服务量比上年增加;平均每个中心年诊疗量6.6万人次,年入院量376人;医师日均担负诊疗16.2人次和住院0.7日。2017年,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站诊疗人次1.6亿人次,平均每站年诊疗量6266人次,医师日均担负诊疗14.1人次。(见表10)

(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7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从45元提高至50元,健康素养促进和免费提供避孕药具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项目内容从12类整合扩展至14类。

四、中医药服务

(一)中医类机构、床位及人员数。2017年末,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54243个,比上年增加4716个。其中:中医类医院4566个,中医类门诊部、诊所49632个,中医类研究机构45个。与上年比较,中医类医院增加328个,中医类门诊部及诊所增加4391个。(见表11)

表11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数和床位数

注:中医类临床科室包括中医科各专业、中西医结合科、民族医学科。

2017年末,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13.6万张,其中:中医类医院95.1万张(占83.8%)。与上年比较,中医类床位增加10.2万张,其中:中医类医院床位增加7.4万张。

2017年末,提供中医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同类机构的98.2%,社区卫生服务站占85.5%,乡镇卫生院占96.0%,村卫生室占66.4%。(见表12)

表12提供中医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同类机构的比重(%)

注:本表不含分支机构。

2017年末,全国中医药卫生人员总数达66.4万人,比上年增加5.1万人(增长8.3%)。其中: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52.7万人,中药师(士)12.0万人。两类人员较上年有所增加。(见表13)

表13全国中医药人员数

20162017中医药人员总数(万人)61.366.4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48.252.7见习中医师 1.4 1.6中药师(士)11.712.0中医药人员占同类人员总数的%

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15.115.5见习中医师 6.67.7中药师(士)26.626.6

(二)中医医疗服务。2017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10.2亿人次,比上年增加0.6亿人次(增长5.9%)。其中:中医类医院6.0亿人次(占59.3%),中医类门诊部及诊所1.6亿人次(占15.7%),其他医疗机构中医类临床科室2.6亿人次(占25.0%)。

2017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3291.0万人,比上年增加342.0万人(增长11.6%)。其中:中医类医院2816.1万人(占85.6%),中医类门诊部1.2万人,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类临床科室473.7万人(占14.4%)。(见表14)

表14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量

诊疗人次(万人次)出院人数(万人)

2016201720162017中医类总计96225.1101885.42949.03291.0中医类医院57670.460379.82556.72816.1中医医院50774.552849.22270.42481.9中西医结合医院5927.36363.0227.5259.9民族医医院968.71167.558.874.3中医类门诊部1978.32322.6 2.1 1.2

中医门诊部1757.42063.9 1.4 1.1

中西医结合门诊部217.9253.00.60.1

民族医门诊部 3.0 5.7--

中医类诊所12517.913660.9--

中医诊所9886.010894.3--

中西医结合诊所2517.92644.4--

民族医诊所114.1122.2--

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类临床科室24058.525522.2390.2473.7中医类服务量占医疗服务总量的%15.815.913.113.6

五、病人医药费用

(一)医院病人医药费用。2017年,医院次均门诊费用257.0元,按当年价格比上年上涨4.7%,按可比价格上涨3.0%;人均住院费用8890.7元,按当年价格比上年上涨3.3%,按可比价格上涨1.7%。日均住院费用958.8元。(见表15)

2017年,医院次均门诊药费(109.7元)占42.7%,比上年(45.5%)下降2.8个百分点;医院人均住院药费(2764.9元)占31.1%,比上年(34.6%)下降3.5个百分点。

2017年各级公立医院中,三级医院次均门诊费用上涨3.8%(当年价格,下同),人均住院费用上涨1.9%,涨幅比上年有所下降,低于公立医院病人费用涨幅。(见表15)

表15医院病人门诊和住院费用

医院

公立医院

三级医院二级医院

20162017201620172016201720162017次均门诊费用(元)245.5257.0246.5257.1294.9306.1190.6197.1上涨%(当年价格) 5.0 4.7 4.8 4.3 3.9 3.8 3.5 3.4

上涨%(可比价格) 2.9 3.0 2.7 2.7 1.9 2.2 1.5 1.8

人均住院费用(元)8604.78890.79229.79563.212847.813086.75569.95799.1上涨%(当年价格) 4.1 3.3 4.5 3.6 2.0 1.9 4.0 4.1

上涨%(可比价格) 2.0 1.7 2.4 2.00.00.3 1.9 2.5

日均住院费用(元)914.8958.8965.31017.41272.91334.3636.4665.9上涨%(当年价格) 6.1 4.8 6.9 5.4 5.7 4.8 5.1 4.6

上涨%(可比价格) 4.1 3.2 4.8 3.7 3.6 3.2 3.1 3.0

注:①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②次均门诊费用指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人均住院费用指出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日均住院费用指出院病人日均医药费用。下表同。201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6。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病人医药费用。2017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次均门诊费用117.0元,按当年价格比上年上涨9.1%,按可比价格上涨7.4%;人均住院费用3059.1元,按当年价格比上年上涨6.5%,按可比价格上涨4.8%。(见表16)

2017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次均门诊药费(80.4元)占68.7%,比上年(69.6%)下降0.9个百分点;人均住院药费(1208.4元)占39.5%,比上年(41.8%)下降2.3个百分点。

表16基层医疗机构病人门诊和住院费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

2016201720162017次均门诊费用(元)107.2117.063.066.5上涨%(当年价格)9.79.1 4.8 5.6

上涨%(可比价格)7.67.4 2.8 3.9

人均住院费用(元)2872.43059.11616.81717.1上涨%(当年价格) 4.0 6.58.7 6.2

上涨%(可比价格) 2.0 4.8 6.6 4.5

日均住院费用(元)296.0322.2251.2272.0上涨%(当年价格) 5.58.97.78.3

上涨%(可比价格) 3.47.2 5.6 6.6

“医院卫生事业发展计划”医院工作计划

“医院卫生事业发展计划”医院工作计划 2021年是医疗卫生体制全面改革的重要一年。我们将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队伍建设,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强化医疗安全意识,严防医疗差错和医疗纠纷;着力推进科技兴院、人才强院战略,不断增强医院综合实力;注重医院文化建设,增强职工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优化就医环境。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将带领全院干部职工为××卫生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一、坚持以人为本,狠抓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是做好医疗工作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将把提高干部职工的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加强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培训,进一步完善原有的规章制度,强化管理,以制度管人,努力做到管理出人才,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效率。 二、严格绩效考核标准,推动绩效工资和奖金分配制度改革 **年我院开始实施绩效工资和奖金分配制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还有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2021年我们将对绩效考核标准进一步修订,建立和完善岗位考核制度,进一步推进绩效工资和奖金分配制度改革。三、强化医疗安全意识,严防医疗差错和医疗纠纷 1、突出重点,完善制度。根据医疗卫生制度、医疗行为规范和医疗技术规范及其操作规程等,完善有关制度,并编写出言简意赅、操作性强的有关条目,促使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各项医疗工作、各个医疗岗位、各个诊疗环节之中,并建立相应的考评体系。

2、严格执行各项制度。抓好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会诊、术前讨论、“三查七对”等制度,规范医疗过程中的不良行为;进一步完善疫情信息报告制度和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强化感染知识及防护技能的训练,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能力;严把药品进货质量关,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与反馈,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加强医疗器械及材料购进管理,杜绝无“三证”器械及伪劣材料流入,保证医疗安全。 3、加强医疗文书书写的规范,提高病历质量。病历质量是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的具体体现,也是医院总体水平的重要方面。今年要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新病历书写规范,规范、统一医疗文书的格式、内容,不断提高病历书写的内涵质量,防范医疗纠纷。四、着力推进“科技兴院、人才强院”战略,不断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 1、根据当代医学技术发展方向和科室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今年将对××科、××科等科室加大扶持力度,在人员和设备上重点投入,突出重点,发展强项,扶持特色。如,××科要上腹腔镜,科室人员要做好外出进修学习的准备;创造条件使一批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不断拓展医疗服务领域,逐步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精”的新格局,全面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 2、加快科研步伐,推动医院的医疗技术创新。年初对各科室的医疗设施进行一次清理,更新那些使用时间较长、效率不高的设备,同时重点考虑一些能迅速产生效益的项目,依托先进仪器设备,提升医院的诊治水平;在引进新技术过程中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为我所用,为我所创。**年有一科研项目已通过专家鉴定,今年做好申报奖项工作,其它项目要尽快立项,并按程序申请专家鉴定。要

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八大工程”行动计划(2019—2022年)

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八大工程”行动计划(2019—2022 年) 为贯彻落实《“健康贵州2030”规划纲要》,既抓紧解决当前脱贫攻坚冲刺期卫生健康的现实短板,又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服务能力和品牌资源“两个不足” 的突出问题,促进卫生健康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健康贵州建设,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目标任务 以按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奋力实现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六大目标: (一)医疗服务更加可及。2020 年,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5 人、注册护士3.14 人、公共卫生人员0.83 人、基层卫生人员3.5 人、全科医生0.2 人。2022年,实现90%以上的居民15 分钟内能够达到最近的医疗点,65%以上的患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 (二)疾病防控更加有力。2020 年,法定传染病总发病率控制 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5%以上;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预警预报率、报告及时率、处置及时率100%;符合条件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抗病毒治疗率90%以上。2022 年,甲乙丙类法定传

染病总发病率控制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 (三)诊疗技术更加先进。2020 年,孕产妇死亡率降到20/10 万,婴儿死亡率降到7.5‰,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到9.5‰。2022 年,孕产妇死亡率降到18/10 万,婴儿死亡率降到7‰,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到9‰,人均预期寿命75 岁以上。 (四)服务模式更加科学。2020 年,探索建成省互联网医院,积极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西部中心。2022 年,进一步深化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内涵,初步建成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信息管理体系,形成智慧医疗网络,构建智慧医疗生态。 (五)人口发展更加均衡。2020 年,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预期目标为8‰左右,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11 以内。2022年,人口自然增长水平、出生人口性别结构、人口城乡结构等与全面小康社会更加适应,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更加配套衔接,进一步实现人口均衡发展。 (六)健康素养更加提升。2019 年,推动实现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电子化监测县(市、区、特区)全覆盖;推进公共场所禁烟工作,逐步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2020 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覆盖所有县(市、区、特区);创建健康促进县(市、区、特区)达到18个;50% 的中小学校达到健康促进学校标准。2022 年,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18%。

xx区卫生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word版

XX区卫生事业“十四五” 发展规划 一、“十四五”总体发展规划 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地域特色鲜明、丰富、布局合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xx特色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健康产业政策趋于完善,健康产业结构基本合理,使健康产业成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基本满足广大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把xx区建成较有影响力的集健康保健、旅游休闲、养生康复与体育健身为一体的配套完善的地域,打造具有资源和要素配置能力的''健康XX”。 ——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改善人群生存质量,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8岁,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300/10万元以下,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5/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5%o以下,慢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提高服务水平和队伍素质。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

达到100%;甲级村卫生室达到100%;农村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100%达到执业助理医师标准。 ——引进专业人才,推进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建设,提升医学科教水平。以医疗为主线、以专科为基础、以人才为根本,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强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建设。 ——贯彻落实《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室建设。 二' 卫生健康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主要工作任务 (一)全面打造全民基础医疗服务网络 1 .大力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区八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全部村卫生室面向全区36万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卫生服务,实施“家庭医生责任制"。建立以三级医院为龙头,二级医院为支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的“医联体",实施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新模式。 2.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做大做强特色专科医疗服务。在完成桥头镇卫生院改造、新建区妇幼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基础上,大力促进社会资本办医,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鼓励境内、外资本举办医疗机构;鼓励社会资本设置独立的医学影像诊断、医学检验、病理诊断等医疗机构,在高端医疗服务领域举办医疗机构,在新建小区、园区、旅游景区、大型住宅区等区域举办康复、老年病、

2017年事业单位面试题及解析

2017年事业单位面试题及解析 【题目】 你所在的小区有一块空置的绿化地,有居民提议建停车场,也有居民提议保留绿地,双方因此产生争吵,领导让你去调解,你会怎么做? 【参考答案】 作为社区工作人员,我有责任维护小区居民的和谐和安全。针对此次出现的居民因为空置绿地而产生的争吵,我会采取如下方法加以调解。 首先,第一时间赶到争吵现场,拉开双方进行劝架,告知双方争吵无益于问题解决,希望双方能够在心态平和的情况下推举出代表以促成问题的解决。 其次,联系小区物业及开发商,详细查询设置此块绿地的目的及本小区的车位数量和日常停车情况,以做到对绿地去留心中有数。 再次,与两方居民代表进行交谈,了解双方诉求。有居民提议建停车场,可能是因本小区存在停车难的问题,鉴于此我会结合前期在小区物业管理部门得到的信息以及居民的陈述,综合考虑于空置绿地上兴建停车场的建议是否可行。有居民提议保留绿地,可能是出于绿地的紧急避难功能,我也会认真考虑该部分居民的意见,同时结合从物业部门和开发商处了解到的信息综合考虑解决方案。 再次,联系物业部门负责人、交通部门负责人及居民代表等坐下来共同商讨空置绿地的处置办法。若空置绿地是为小区居民保留紧急室外避难场所而建,且小区内停车难问题并不严重,则会从保护居民人身安全角度出发,空置绿地需要保留。如果小区内车位紧张,停车难现象严重,则我会和物业及交通部门商讨,考虑能否在不影响绿地作为紧急避难场地之功能的前提下,从绿地中划出一小块地方用于停车,以缓解小区内部停车难的现状。 最后,召开小区居民大会,将全部保留绿地和部分保留绿地两种预设方案公诸于众,并详细阐明两种方案制定的原因及绿地的作用和小区内当前面临的停车难问题。由小区居民公开投票,自己选择绿地的处置办法。待投票结束后,总结居民的意愿,妥善处理空置绿地,以使空置绿地更好发挥作用。 【题目】 目前,针对老年人的电话诈骗事件越来越多,为提高老年人防骗意识,你所在的社区要组织一次老年人防骗知识讲座,领导将此任务交给你负责,你将如何组织? 【参考答案】

中医药事业发展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促进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五”时期,中医药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基本建立,城乡中医医疗机构基础条件和服务设施得到改善。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能力提高。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防治重大疾病能力有一定提高,特别是在防治非典的战役中,中医药的作用得到社会的公认,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积极评价;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取得较好的效果。中医药学术得到继承与创新,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发挥。一批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文献得到挖掘和整理,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和民族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得到继承,一批学术特点突出、临床优势明显的中医药重点学科和专科初步形成;中医药科研能力进一步增强,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设施和支撑条件,形成了全社会、多学科、多部门参与的格局,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实施《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中药产业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医药队伍建设步伐加快,人员素质有所提高。初步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多专业的中医药教育体系;院校教育规模不断拓展,建立了中医药继续教育制度,扩大了中医药继续教育覆盖率和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受教育率,提高了中医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中医药法制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第一部专门的中医药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颁布实施,中医药立法列入日程,24个省(区、市)颁布了地方性中医药法规,中医药标准化建设步伐加快。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更加活跃,层次进一步提升。“十五”期间,政府间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与16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专门的传统医药双边合作协议;目前,已有70多个国家政府卫生部门与我国签订了包括传统医药内容的合作协议。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基本实现。 中医药事业发展状况简表

《“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解读

《“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解读 新华社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均预期寿命在2015年基础上提高1岁,超过77.3岁。 《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健康、转模式、强基层、重保障为着力点,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更加注重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更加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实现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显著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奋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规划》确定了卫生与健康领域要重点推进的10项工作任务。一是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建立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防控机制。二是推动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促进,推进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增强人民体质。三是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和生育服务,保障妇女、儿童和青少年健康,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四是发展老年健康服务,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五是维护好贫困人口、流动人口、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健康,促进健康公平。六是完善计划生育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保持适度生育水平。七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八是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健全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推进中西医协调发展。九是加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体系建设,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十是加快健康产业发展,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健康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健康需求。 《规划》提出,要加强卫生计生服务体系、人才队伍、人口健康信息化和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卫生与健康发展提供支撑。通过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公平有效可持续的筹资体系,完善卫生计生法制体系,做好国际交流合作,强化宣传引导,加强组织实

“十三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为加快我市卫生改革与发展,提高卫生事业发展水平和人民健康素质,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XX省卫生现代化建设纲要(2001~2020年)》、《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及XX市卫生强市建设要求,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年限为2016-2020年。 一、卫生事业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我市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医疗卫生体制各项改革有序推进,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得到加强,群众的健康状况得以明显改善,卫生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驾护航作用进一步彰显,为卫生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十二五”期间,反映人群主要健康水平的三大指标有了较大提升,一是孕产妇死亡率为1.94/10万,比“十一五”下降了4.86个十万分点;二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6‰,比“十一五”下降了3.25个千分点,三是2015年的全市人均期望寿命79.27

岁,比2010年提高了2.28岁,人群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中上收入国家水平。 (二)医疗卫生体制各项改革有序推进 我市先后启动了卫生部的统筹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试点市、五县两区列为省农村卫生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全省公立医院改革唯一试点市三个层次的改革试点。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推动了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为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是努力开展统筹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障体系。一个由政府引导、集体资助、居民自愿参加、多方筹资、协调发展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已基本形成,初步实现了城乡居民和新居民的“医保”全覆盖。全市合作医疗政策实行“十一个统一”(注1)[1],建立了筹资动态增长机制,从政策措施上确保到2015年全市合作医疗人均总筹资额在300元以上,筹资额达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以上的目标,5年全市总筹集资金21.84亿元,其中政府投入14.16亿元,政府投入比重从2010年的54.55%提高到2015年的64.5 3%。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参保率从2010年的90.84%提高到2015 年的97.97%,5年总补偿金额22.4亿元,累计有3003.25万人次享受了合作医疗补偿。对参保农民开展两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工作,2015年开始的第三轮农民健康体检参检人数106.79万人次。我市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水平及住院补偿率、住院结报率、门诊结报率三项指标列全省前茅。

2018年5月27日南京及各地市事业单位面试试题及解析

2018年5月27日南京及各地市事业单位面试试题及解析 第一题:有两个和尚他们分别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这两座山之间有一条溪,于是这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就这样不知不觉过了五年。突然有一天开始左边这座山的和尚不再下山挑水,右边这座山的和尚好奇找到他去探一究竟。原来这五年来,左边山的和尚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井,即使有时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如今终于挖出井水,他就不用再下山挑水。请结合工作谈谈对你的启示。 【解析】这个故事对我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要善于思考总结。甲乙俩和尚一起去山下小溪挑水五年,甲和尚每天循规蹈矩,但是乙和尚善于思考,每天观察地形并付诸行动,最终挖出了水井,为以后的生活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就是在洗澡的时候都勤于思考,从而总结出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在工作中踏实肯干是值得肯定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勤于思考,及时总结,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取得成功。 二是要懂得灵活变通,富有创新精神。乙和尚下山打水五年,虽然每天非常辛苦,但一直不知道变通,没有创新精神,等到别人成功后已经后悔莫及。创新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必须有的一种思想与能力,不思进取原地踏步只能被时代所淘汰。曾经著名的相机胶卷巨头柯达公司,由于缺乏创新精神和前瞻性,只是按部就班的躺在业务舒适区,埋头生产胶片相机,未曾想到会迅速被数码相机取代,濒临破产。在知识经济与互联网经济的新时代,只有努力的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变幻的步伐。 三是确定目标后须坚持不懈。乙和尚勘察地形后,每天回来挖一点,终于挖出了水井。选定目标后一定要为之努力坚持下去,退休老书记杨善洲为了实现“帮家乡办点实事”的承诺,放弃安稳的退休生活,毅然选择扎根林场20年,最终将山秃水枯的大亮山改造成价值超过3亿元郁郁葱葱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捐献给国家,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比宝贵的财富。人首先要有正确的目标,然而树立正确的目标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为之努力奋斗,不然再好的目标也只能成为空谈。 四是要懂得团队协作。乙和尚如果早点将计划告知甲和尚,两个人一起努力,定能更快的挖出水井,让两个人都能早点喝到更为便捷、干净的井水。众人拾柴火焰高,所有巨大的成功都不是靠一个人完成的,蔺相如有廉颇、马云有十八罗汉,为了同样的目标而团结协作、努力奋斗更能激发出潜力,更加有机会取得成功。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定会努力的完成好本职工作,同时要及时的思考总结,努力寻求工作中的创新点;要明确个人的奋斗目标,且个人目标要与团队目标相契合,加强团队合作,提升为群众的办事效率。

最全的事业单位面试题及答案

2009-2010事业单位面试真题及解析 真题:您是市政府的工作人员,需要调查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情况,面对基层群众(农民)、基层工作人员分别作一个开场白。 【题型分析】情景模拟 【参考答案】 1.面对基层群众(农民):大叔大婶,你们好!我是咱们市政府的小王。眼看着一年又快到头了,今年的天儿不错,家里收成还好吧?…… 听说咱们这儿来了些大学生,到咱这儿当村官,不知道干的咋样啊?…… 2.面对基层工作人员:XX,你好!我是市政府的工作人员王XX(同时出示工作证),这次来到这里,主要是想调查一下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情况,希望得到你们的配合和协助。你们长期在基层工作,比较辛苦,对于大学生们在村里的工作情况也比较了解。知道你工作很忙,所以我会尽量抓紧时间…… 真题: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您有什么缺点和不足?假如您被录用,您将怎么克服您的缺点和不足? 【题型分析】认识自己 【参考答案】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我也一样。我认为我的缺点是有时候有点追求完美,这样一来有可能会拖慢办事的效率,偶尔也会给合作伙伴带来压力。有缺点和不足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能够改正缺点,弥补不足。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习,进行改正。 第一,摆正心态正确认识。在遇到每一项工作的时候,我都应该准确地把握工作实质、明确目标,在思想上做好充分准备。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而偏离工作应有的方向和要求。 第二,制定工作计划表。在开始每一项工作的时候,我都要制定好详细的工作进度控制表,将每个阶段的工作目标、内容以及时间详细列好。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严格按照计划表进行,以免拖慢工作的进程。借此来养成好的工作习惯,以提高办事效率。 第三,加强与同事合作。每一项工作都不可能是自己独立一个人能够做好的,都是需要和同事一起合作才能将其做到真正的完美。这就要求我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多多与同事交流,虚心向同事学习。 假如有幸我能够通过此次考试,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我将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学习,发扬优点,改正缺点,竭尽所能做好领导交办的每一项任务,做一名合格的公务员。 真题:您作为单位的新进工作人员,领导让您制定一份单位的规章制度,您对单位不熟悉,您将怎么办? 【题型分析】如何做事 【参考答案】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好的规章制度能够在保证单位良好工作秩序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领导将这项任务交予我完成,我一定会努力做好,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此项工作。

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

News: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 (2006-2010年) 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2006-2010年) -------------------------------------------------------------------------------- 作者: 来源:搜狐网发布者: 刘斌日期: 2006-08-07 “十一五”时期是中医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中医药(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药,下同)标准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标准化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技术支撑和基础保障作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参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结合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中医药标准化工作面临的形势 标准是构成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是规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制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标准化逐步成为各国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成为国际贸易保护的重要措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标准的竞争将越来越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近年来,美国、日本、加拿大等主要发达国家都制定了各具特点的标准化发展战略,将加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力度和掌握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权作为战略的重点。随着传统医药巨大的医疗价值和市场潜力日益显现,中医药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迅速普及,中医药标准化的国际呼声和需求日益高涨。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展传统医药决议的引导下,日本、韩国及欧美等国家纷纷开展了传统医药标准的研究制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争取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权。中医药标准化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面

卫生事业发展与改革概述

卫生事业发展与改革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卫生事业作为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越来越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重视。一个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居民健康水平的改善。当前,我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改革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效,国家政治稳定,经济逐步增长,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整个国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的改变,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卫生事业是关系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特殊事业,其发展和改革终将影响到整个国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回顾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历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面临的严峻挑战,结合当前国家对卫生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明确未来发展方向的有利形势,阐述卫生事业发展与改革的进展情况。 一、卫生事业发展历程 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1949年到1979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在医治战争创伤,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提出“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通过充分发挥动员能力强、组织水平高的优势,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把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集中财力建设城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构建起我国卫生服务体系的基本架构。预防保健和疾病控制体系不断加强,防治传染病和地方病,推广预防接种,普及新法接种等取得重大进展。在此期间,党和政府建立了符合当时国情国力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有效地缓解职工及其家属患病的经济负担。传统医药学的地位得到确定,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学得到恢复、继承和发展。1965年,毛泽东同志作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重要指示,大批城市医务人员深入农村,为农民提供防病治病服务。到70年代末,全国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国家对承担预防保健任务的卫生机构实行全额拨款,对公立医疗机构实行“包工资并核发发展经费”,对集体所有制卫生机构实行“民办公助”、“社办公助”;医疗机构实行低收费政策,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同时,实行严格的药品生产流通和价格管理,对药厂给与政策性补贴,使药品价格维持在微利水平。这一时期的卫生行政管理体制实行综合管理,医疗服务、公费医疗、合作医疗、卫生防疫、食品药品、卫生监督、国境卫生等均由卫生部门实行统一管理。 (二)改革开放以来

事业单位面试题及答案

事业单位面试题及答案 答面试题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测评的一种重要方法,那你知道事业单位的面试会出什么题目吗?下面是由分享的事业单位面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用。 事业单位面试题及答案(一) 有人说,世界上有三种人。第一种,先知先觉,能够创造机会;第二种,善于抓住机会;第三种,既不能创造机会也不能把握机会。请问你是哪种人? 答案 第一,培根曾说过善于识别与把握时机是极为重要的。在一切大事上,人在开始做事前要象千眼神那样察知时机,而在进行时要象千手神那样抓住时机。 第二,我是一个普通的人,我不能每件事都去创造机会,但是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会去寻找机会,为每一件事的成功做好铺垫。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我会主动抓住机会。西蒙说机会对于不能利用它的人又有什么用呢?正如风只对于能利用它的人才是动力。所以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如果你没有准备,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你还没有反应,当机会消逝的时候你才发现原来机会曾经来过。生活中,工作中,我随时做好准备,做一个能够捕捉机会,能够抓住机会的人。 第三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不属于每件事都先知先觉的人,也不属于让机会溜走的人。我相信机会永远只给有准备的人。有些事没有

机会我会创造机会,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我会紧紧地抓住机会。因为我牢记: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事业单位面试题及答案(二) 现在公务员报考很热,有人说这是一种社会的退步,你怎么看? 答案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进入转型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不高的考试成本和相对公正的录用程序使很多人将国家公务员考试作为职业规划的备选,而长期以来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成效和明显的比较优势,也成为人们报考国家公务员的主要考虑因素。 第一,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实施以来,应该说取得了很大成绩,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得到了较好贯彻,较为全面地向社会开放公共职位,吸纳了大量的社会人才进入公共部门工作,公务员队伍的能力和效率得到了较为全面的提升,也正是这一改革成果使得公务员职位成为众多应届毕业生和社会人才最为关心的职业选择。 第二,近年来,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公务员报考热进一步升温。特别是中央国家机关以及省市机关公务员职位更深得求职者青睐,这主要与这些地区或部门在户籍制度、生活条件、工作条件、薪酬水平、自我实现等方面所具有的比较优势有关。 第三,公务员这个社会岗位吸引了众多的人才,但是由于报考公务的人大多数都是应届毕业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对基层工作了解不多,往往在工作过程当中会出现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执行不到位的现象。在扩大公务员队伍招收的情况下,国家在考试过程当中应当

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

县中医药事业发展 规划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县人民政府 *政文【】16号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市政府各部门, 市直各单位: 《****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已经县政府同意, 现印发给你们, 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一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 中医发展规划通知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1月25日印发 ****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

为了推动我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 ]22号) 、《河南省发展中医条例》、《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标准》并结合我县实际, 特制定本规划。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 坚持中西医结合, 突出中医特色, 加强标准化建设充, 分发挥我县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 进一步提高我县中医工作整体水平, 切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参合农民对中医医疗、预防和保健的需求, 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 推动三个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发展目标 建立起与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地方特色, 能基本满足全县人民群众需要的、比较完善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育、科研体系, 确保中医工作上质量、上水平, 使我县农村中医工作跨进全国先进行列, 主要任务指标 一、加强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 ( 一) 县中医医院基本条件建设。 1.床位数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要求。 2.一级临床科室达到10个以上( 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眼科、针灸科、推拿科、肛肠科、皮肤科等) 。

卫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卫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 划 一、XX 区“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回顾“十二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卫生系统按照《区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认真抓好实施,成绩明显。 (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1.居民健康指标。居民平均期望寿命由79.78 岁提高到80.40 岁,婴儿死亡率从7.89‰下降到5.73‰,孕产妇死亡率为0。 2.具体业务指标。到2015 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稳定控制在“十一五”期间的平均水平以下;全面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结核病患者的督导治疗覆盖率和治愈率均达到85%,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0%;脊髓灰质炎、麻疹、卡介苗、百白破、乙型肝炎和乙型脑炎疫苗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病例成果;孕产妇、儿童保健管理率分别达到98%以上,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0%;形成完善

的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监管体系,食品及餐具卫生合格率保持在85%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和各类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覆盖率达到100%。 (二)各项卫生事业发展情况。1.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共建起了8 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6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基本覆盖全区。加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力度,完成了XX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装修改造。加强内涵品牌建设,我区成功创建了全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XX、XX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市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成为全省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试点区(全省有6 个试点区)。XX 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我区首家国医馆,并建成XX 省、XX 市首家“全国社区健康管理实验基地”,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干预控制的研究》已完成。XX医院建成“XX 区社区康复培训基地”和“XX 医学院康复医学教学培训基地”,XX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脑卒中社区三级康复”获省十二五科技支撑课题。按照条块结合、大团队和小团队结合的

事业单位面试题目和参考答案(新)

事业单位面试题目及参考答案 1.你所在的小区有一块空置的绿化地,有居民提议建停车场,也有居民提议保留绿地,双方因此产生争吵,领导让你去调解,你会怎么做? 作为社区工作人员,我有责任维护小区居民的和谐和安全。针对此次出现的居民因为空置绿地而产生的争吵,我会采取如下方法加以调解。 首先,第一时间赶到争吵现场,拉开双方进行劝架,告知双方争吵无益于问题解决,希望双方能够在心态平和的情况下推举出代表以促成问题的解决。 其次,联系小区物业及开发商,详细查询设置此块绿地的目的及本小区的车位数量和日常停车情况,以做到对绿地去留心中有数。 再次,与两方居民代表进行交谈,了解双方诉求。有居民提议建停车场,可能是因本小区存在停车难的问题,鉴于此我会结合前期在小区物业管理部门得到的信息以及居民 的陈述,综合考虑于空置绿地上兴建停车场的建议是否可行。有居民提议保留绿地,可能是出于绿地的紧急避难功能,我也会认真考虑该部分居民的意见,同时结合从物业部门和开发商处了解到的信息综合考虑解决方案。 再次,联系物业部门负责人、交通部门负责人及居民代表等坐下来共同商讨空置绿地的处置办法。若空置绿地是为

小区居民保留紧急室外避难场所而建,且小区内停车难问题并不严重,则会从保护居民人身安全角度出发,空置绿地需要保留。如果小区内车位紧张,停车难现象严重,则我会和物业及交通部门商讨,考虑能否在不影响绿地作为紧急避难场地之功能的前提下,从绿地中划出一小块地方用于停车,以缓解小区内部停车难的现状。 最后,召开小区居民大会,将全部保留绿地和部分保留绿地两种预设方案公诸于众,并详细阐明两种方案制定的原因及绿地的作用和小区内当前面临的停车难问题。由小区居民公开投票,自己选择绿地的处置办法。待投票结束后,总结居民的意愿,妥善处理空置绿地,以使空置绿地更好发挥作用。 2.某旅行团由于管理组织不善,车辆调度出现问题,导致游客少看了好几个景点,游客要求旅行社赔偿,但是旅行社只进行了赔礼道歉,针对此事你怎么看? 游客选择旅行社跟团出游,是为了更加省时省事,但该旅行团并非因不可抗力因素而不得不改变旅游线路,只是因

医疗药品北京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

北京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首都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与世界城市的关键时期,是深入推进“健康北京人”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为突出体现中医药在国民健康乃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好地促进北京市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中医事业发展状况 (一)“十一五”时期中医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时期北京市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疾病防治能力和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中医药文化不断普及,在保障人民健康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发挥中医药经济社会效应 “十一五”时期,出台《关于促进首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在人才传承培养、科技创新、产业培育等多个方面实现了突破。实施了中医药服务奥运行动计划,在参与疾病重大防控、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中,中医药发挥了积极有效、稳妥稳定的社会效应。通过政府投资引导,集中力量攻破中医药防治甲流科技攻关项目,成功开发了“金

花清感方”制剂,并实施知识产权转让,在全国创建了中医药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技创新模式。 2、提高中医药健康保障能力 积极参与疫情防治,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加大中医药治未病的科普宣传力度,市民通过《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防治常识》、《北京市民预防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指南》、《首都市民居家防治流感中医药手册》等宣传材料学习掌握中医药防治流感科学知识;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及时向社会发布中药预防处方、制作中药“防疫香囊”等;在手足口、禽流感、艾滋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自然灾害和传染病、慢病防治中,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的防治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3、扩大中医药服务资源总量 “十一五”期末,全市卫生机构提供中医类服务的达到3980所1,中医药人员达到14193人。北京市万人口中医执业(助理)医师6人、万人口中医床位7张,均居全国首位。全市中医类医院及综合医院中医科共有床位数12638张,占全市 1含中医类(指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下同)医院99所、中医类门诊部166所、中医类诊所488所。除以上中医机构外,还有315所综合医院、286个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中医科。有1802个村卫生室和4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提供中医适宜技术服务。此外,还有部分企事业单位医务室、卫生所、综合门诊部、专科门诊部、妇幼保健及其他卫生机构能够提供一定数量的医药门诊服务。

妇幼卫生事业发展规划5年

XXX 妇幼卫生事业发展觃划 2011―2015 年 随着XXX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十二五”时期 卫生事业发展与改革的关键时期。妇幼卫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 部分 障妇女儿童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和卫生事业发展 的重要 标志。为切实推进我县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步明确我县 “十二五”期间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重点领域、主要 目标和对策措施 高全县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 合我 县实际 特制定本觃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 实现 妇 女儿童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 完善妇幼卫生服 务体系 为核心 解决妇女儿童健康突出问题为重点 保健为 中心、 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 行保健与临床相结合 向基

向群体和预防为主的总方针 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 高 母婴保健服务质量为目标 满足社会需求和适应市场为导向 不断增强妇幼卫生整体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 障我县广大妇女 儿童的身心健康 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 二、基本原则 持统筹兼顾 调发展原则。充分体现妇幼保健发展觃划的综合性和全局性 实际出发 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 需要和居民对妇幼保健卫生服务的需求 定适宜的总体觃划目 标和各项具体指标 现供需平衡。 持全面觃划 出重点原则。按照区域覆盖、合理布局、方便就医、资源共享、高效利用的原则 全县妇幼保健 工作进行全面觃划 现妇幼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持政府主导 化改革原则。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化政府职能 一步健全妇幼卫生机构良性运行机

政补偿长效机制 持各级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 证优 质妇幼 保健服务的提供 进与此相关的多部门协调、多部门合作 社会共同参与。 三、总体目标 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部 署 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 体系、 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安全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科学的医疗卫 生机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步形成四位一体 盖城 乡全体 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制度。建立起一个以政府为主导 妇幼保健队伍专业化的医疗保健管理体制 本满足城乡 居民多 —3— 层次、多样化的卫生保健需求。全面提升妇幼卫生服务质量和服 务水平 进妇幼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到2015

事业单位面试题及解析

1、如果你是新招收的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最近有群众投诉你行政不作为,你如何处理? 【测评要素】应变能力 【答题要点】 (1)我会保持冷静。在工作中遇到被投诉以及其他的一些困难是难免的,关键是积极应对,妥善处理。 (2)我会分析被群众投诉行政不作为的原因。一看是否自己确实忽略了群众的要求;二看是否群众不太了解相关的政策规定而提出超出政策规定的要求;三看是否群众不了解相关的规定而提出的要求不合理。 (3)我会把整个事情的具体情况和拟采取的补救措施向领导作出说明,希望得到他的理解和支持。 (4)我会根据原因采取相对的对策。如果是自己忽略了群众的要求,我会按照政策规定尽快将群众的事情办好;如果是群众不太了解政策规定而造成误解,我会向他作出进一步的解释,消除他的误会;如果是群众提出的要求不符合政策规定,我会明确地向他指出。 (5)我不会因为群众投诉了我而丧失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而会一如既往地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争取早日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2、请谈谈你对行政机关效能建设的看法。 【测评要素】综合分析能力 【答题要点】 (1)行政机关效能建设的原因。虽然政府在提高行政效能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还难以尽如人意,可举例说明。 (2)行政机关效能建设的意义。一是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可以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三是可以改善政府形象;四是有利于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3)行政机关效能建设的措施。一是牢固树立效能观念;二是贯彻依法行政原则,提高政府工作的程序化、制度化水平,防止工作的随意性;三是全面提高行政领导者及工作人员的素质;四是正确运用激励手段,充分调动行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五是加强监督评价,大力反对官僚主义,转变机关作风;六是创造条件,逐步实现管理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的现代化。

市级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编制情况汇报

市级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编制情况汇报 摘要 一、“××五”期间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的进展 二、面临的困难问题 三、“××五”规划编制取得的进展 四、建议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市发改委的安排部署,市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按要求全面开展《××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取得明显进展,现将规划编制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五”期间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的进展 20××年以来,全市卫生系统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全面实施“××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充分调动积极性,大力争取项目资金,着力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扎实开展一大批卫生惠民实事,人口增长速度得到有效控制,已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阶段,为保障全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面临的困难问题 主要是:一是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服务能力偏低、优质资源缺乏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打造×西医疗服务中心任务繁重,筹资压力大。二是卫生技术人员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卫生人才基础薄弱, 高素质人才缺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短缺,能力提升难。三是引入社会资本缺乏有效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民营医院还不能为老百姓提供多形式、高品质的医疗服务,民营医疗机构监管难。四是重点疾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任务重、压力大。五是医院科学管理水 第 1 页共 3 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