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童心插上诗歌的翅膀——论小学低年段儿童诗的教学

让童心插上诗歌的翅膀——论小学低年段儿童诗的教学

让童心插上诗歌的翅膀——论小学低年段儿童诗的教学
让童心插上诗歌的翅膀——论小学低年段儿童诗的教学

让童心插上诗歌的翅膀——论小学低年段儿童诗的教学

发表时间:2018-05-22T09:25:52.620Z 来源:《知识-力量》3月下作者:谢李芬[导读] 儿童诗的形象、意象和情境,是一种美的体现和求,上好儿童诗不仅能够提升诗歌教学的水平,对其他类型文本的课堂教学也是非常有益的。如果老师们对儿童学习儿童诗的引导到位,那么对儿童进行知识的学习,(浙江省苍南县钱库镇第四小学,325804)

摘要:儿童诗的形象、意象和情境,是一种美的体现和求,上好儿童诗不仅能够提升诗歌教学的水平,对其他类型文本的课堂教学也是非常有益的。如果老师们对儿童学习儿童诗的引导到位,那么对儿童进行知识的学习,情感的体验,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关键词:儿童诗低年级教学

翻阅各版的语文教材,不难发现,儿童诗是一个十分常见的题材。什么是儿童诗?关于儿童诗,著名儿童文学家林良先生的界定是:“凡是适合儿童欣赏的成人诗,成人特地写给儿童欣赏的诗、儿童写的诗,都是‘儿童诗’。”此观点目前为学界所广泛地认可。

想要上好儿童诗,每位老师都必须花心思钻研它。此外,在教学中,笔者逐渐发现儿童诗的精妙之处,儿童诗的形象、意象和情境,是一种美的追求和体现,上好儿童诗不仅能提升诗歌教学的水平,对其他类型文本的课堂教学也十分有益。从小学语文教材整体看,中高年级的儿童诗的比例较之低年级的比例有所降低,在低年级的比重远远大于高年级也说明了儿童诗更适合低段儿童阅读。

那么今天笔者将从低年级的角度谈谈儿童诗的教学。

1.兴趣与诵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中明确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可见,诵读是诗歌教学的第一步。

低年级教师的示范朗读对孩子们的影响很大,范读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诗歌的朗读需要停顿,需要把握节奏、韵律。这样严把关,以防学生读诗时“唱小调”。比如部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比尾巴》,学生们很容易读着读着就“唱”起来,那么教学过程中就利用课文问答的形式,合作诵读,同时配上动作,让诵读成为一种娱乐。

低年级阶段的诵读归根结底是一种记忆,一种无意识记忆和有意识记忆的结合,这一时期儿的智力发育还未充分,引导记忆是最好的教学选择,而诗歌教学中富于节奏感和韵律感的节拍则很能吸引低年级儿童的兴趣,大量的重复也使儿童的记忆有章可循。

2.欣赏与感悟

丁云这样形容儿童诗:“儿童诗是精致、纯美的文学,她有着形象的语言跳跃的节奏、丰富的内涵、独特的美感、鲜明地个性,它能使小读者在感受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被吸引、被打动,从而激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提高其阅读品位,丰富着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是孩子们不可或缺的精神营养品。因此,应引导孩子去感受诗歌语言的美,体验情感的真,激发人性中的善。”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获得情感体验。所以在教学中要鼓励儿童在诗歌的学习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形成自己独特的完整的人格,继承和发扬优良的品质,展现诗性智慧及人文精神,儿童诗教学在此意义上对儿童这一群体增加了人生体验和童真童趣。

儿童诗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实施美育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阅读的材料———诗是美的载体。诗的排列形式上的美,诗的音韵节奏上的美,创设的意境上的美,想象新颖独特的美,抒发感情至真至纯的美,闪烁着哲理光芒的美,都深深地吸引着儿童。儿童诗还有独特的质朴美和稚拙美。学生读诗、写诗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美、享受美、捕捉美、创造美的过程。经历这一过程的孩子,慢慢地将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颗感悟美的心灵,一份创造美的热情。

3.创写与提升

小学语文教学肩负一项不可忽略的任务就是培养儿童语言能力,诗歌反映着儿童于现实生活中交织在一起的各类情感,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儿童诗通俗易懂、浅近有趣相得益彰。儿童诗诵读教学须体现出儿童诗精炼、概括性的语言特点,用简约的文字表达出丰富内涵的特征;引导学生欣赏儿童诗时要发挥想象力,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生活经验,补充诗中“留白”部分。在台湾,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小学低段的课文以韵文为主,小学生从写诗到写文,写诗是写文的基础。台湾教育界认为:让低段的孩子写诗比写文更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而写诗也是前面讲的两点教学方法的升华。“创写”不仅仅时让孩子们动手写,因为低年级孩子识字量有限,或课堂时间有限,“说”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1.提炼改写。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编入了许多短小精悍的课文,如果稍稍改一下,就可以改写“变”成一首整齐、生动的诗。如: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找春天》“变”成:“我们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去寻找春天/我发现———/小草是春天的眉毛/野花是春天的眼睛/点点嫩芽是春天的音符/丁丁冬冬是春天的琴声。”既可以进一步理解课文,又可以培养孩子们诗意的情怀。这样的改写不仅可以将阅读成果外化,还可以锻炼学生基本技能,为创写儿童诗打好基础。

2.脑力激荡。所谓的脑力激荡就是通过各种方法、途径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促使他们以诗的语言创意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如:研读诗歌,拓宽思路;生活回忆,捕捉细节;观察图片,创编童诗等。脑力激荡是儿童诗教学过程中应用较多的方法,它灵活多变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诗热情。

3.采风创作。通过有目的、有组织带领学生到大自然、社会体验生活,然后自主取舍素材,进行诗歌创作。同样还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得第一单元,这个单元以“春天”为主题,那么老师们就可以利用这大好的春光,把孩子们送入大自然,放飞童心,放飞诗意。

4.评价提升。在每周的阅读课中,引导学生分享同学间创作的童诗,可采用师评、生生互评、家长点评的方式欣赏每首童诗的创意表达之处。在教室内设计“童诗角”,把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同时可开通班级博客,刊登诗篇,在互相阅读及点评的过程中,提升创意表达的能力。

童年只有一次,儿童诗是孩子们童年里的一首歌,一双翅膀,愿我们的儿童诗教学可以带领孩子们飞得更高。参考文献

[1]艳敏.从诗歌的语言看诗歌作品的教学[J].濮阳教育研究 199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