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高一第一册专题3第一单元课时3氧化还原反应

苏教版高一第一册专题3第一单元课时3氧化还原反应

苏教版(2019)高一必修第一册专题3第一单元课时3氧化

还原反应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

A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B .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氧元素参加

C .有单质参与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 .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也可能同时发生还原反应

2.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 .Mg +2HCl===MgCl 2+H 2↑

B .2NO +O 2===2NO 2

C .CuO +H 2Cu +H 2O

D .CaCl 2+Na 2CO 3===CaCO 3↓+2NaCl

3.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下列反应中,画线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A .2232SO 2NaOH Na SO H O ++═

B .22CuO

C Cu CO ++↑高温 C .322FeCl Fe 3FeCl +═

D .22Zn 2HCl ZnCl H ++↑═ 4.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失去电子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B .作氧化剂的物质不能是还原剂

C .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氧化剂

D .失去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

5.某国外化学教材中有一张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插图,由图可知,在该反应中

是( )

A .还原剂

B .氧化剂

C .氧化产物

D .还原产物

6.吸入人体内的氧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它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生

命杀手”,服用含硒元素(Se)的化合物亚硒酸钠(Na 2SeO 3),能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由此推断Na 2SeO 3在人体中的作用是( )

A .作氧化剂

B .作还原剂

C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 .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

7.氧化还原反应中,水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与22224Br SO 2H O H SO 2HBr +++═相比较,水的作用不相同的是( )

A .22Na O H O 2NaOH

+═ B .

()()22234Fe OH O 2H O Fe OH ++═4

C .22Cl H O HCl HClO

++═ D .

2222Al 2NaOH 2H O 2NaAlO 3H ++=+↑

8.下列电子转移表示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

9.酸性溶液中离子还原性强弱顺序为2222SO I Fe

H O Cl -+->>>>,则下列反应不

可能发生的是( )

A .3222242Fe +SO 2H O 2Fe SO 4H ++-++++═

B .2322Fe Cl 2Fe 2Cl ++-++═

C .22224I SO 2H O H SO 2HI +++═

D .2224222H O H SO SO O 2H O +↑+↑+═

10.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A .24Mn MnO +-→

B .22H H O →

C .3NO NO -→

D .2Zn Zn +→

11.工业上制取2ClO 的化学反应为322422NaClO SO H SO 2ClO +++═42NaHS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SO 在反应中被氧化

B .3NaClO 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C .24H SO 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D .生成1个2ClO 分子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

12.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3322210NaN +2KNO K O+5Na O+16N ↑═。对于该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分子个数之比为15∶1

B .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同一物质

C .反应过程中转移10个电子,则产生10个2N 分子

D .3NaN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13.实验室制备2Cl 的反应为2222MnO +4HCl()

MnCl +Cl +2H O ↑浓△。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A .该反应中HCl 作还原剂,2MnO 作氧化剂

B .每生成1mol 2Cl ,转移2mol 电子

C .每消耗1mol 2MnO ,有4mol HCl 被氧化

D .利用该反应制备的2Cl 粗产品中,除含有水蒸气外,还含有HCl 气体

14.废水脱氮工艺中有一种方法是在废水中加入过量NaClO 使+4NH 完全转化为2N ,

该反应可表示为+--+4222NH +3ClO N +3Cl +2H +3H O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氯元素被还原

B .还原性:4NH Cl +-

>

C .经此法处理过的废水不用再处理就可以直接排放

D .反应中每生成1个2N 分子,转移6个电子

15.把图乙中的物质补充到图甲中,可得到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未配平)。

对于该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4KIO 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B .氧化性:KMnO 4>KIO 4

C .4MnSO 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D .若有2mol 4MnSO 参加反应,则转移10mol 电子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在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非金属在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B .氧化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还原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C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D .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二、原理综合题

17.(1)铁钉与氯气反应生成棕黄色物质3FeCl ,而铁钉在盐酸中生成浅绿色的2FeCl 溶液。则在2Cl 、Cl -、H +中,具有氧化性的是______,其中氧化性较强的是_______。

(2)HCl 在不同的反应中,可以分别表现出酸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现有如下反应,请写出HCl 在反应中表现出的性质。

①2NaOH HCl NaCl H O ++═:______。

②:______。

(3)找出第(2)小题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

三、结构与性质

18.氧化亚铜(2Cu O )是一种鲜红色粉末状固体,几乎不溶于水,可在酸性溶液中发生

反应,与硫酸、盐酸、硝酸反应如下:

①22442Cu O H SO CuSO Cu H O +++═

②222Cu O 4HCl 2HCuCl H O ++═

③()233223Cu O 14HNO ()6Cu NO 2NO 7H O ++↑+稀═

(1)2Cu O 中Cu 的化合价为_______。

(2)反应①中氧化剂为_______,还原剂为_______。

(3)反应②_______(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若是请说明转移电子情况,若不是请说明判断依据:_______

19.(1)某同学写出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未配平)

①3232NO HNO N O H O +??

→+ ②322NH NO HNO H O +??

→+ ③24232N O H O HNO HNO +??

→+ 其中你认为不可能实现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最强的物质是___________。

①3222FeCl 2KI 2FeCl 2KCl I +++═

②2232FeCl Cl 2FeCl +═

③42222KMnO 16HCl()2KCl 2MnCl 5Cl 8H O +++↑+浓═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故A 错误;

B. 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有氧元素参加,故B 错误;

C. 有单质参与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故C 错误;

D. 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也可能同时发生还原反应,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氯气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故D 正确;

故答案为:D 。

2.D

【详解】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反应前后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4个反应中,只有D 中没有任何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D ,本题选D 。

3.C

【详解】

A .氧化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升高。223SO Na SO →,硫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2SO 未发生氧化反应,A 错误;

B .CuO Cu →,铜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降低到0价,发生还原反应,B 错误;

C .2Fe FeCl →,铁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2价,发生氧化反应,C 正确;

D .2HCl H →,氢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0价,发生还原反应,D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

4.D

【分析】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可能是同一物质,也可能是不同物质。

【详解】

A .失去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故A 错误;

B .作氧化剂的物质也可能是还原剂,例如反应Cl 2+2NaOH =NaCl +NaClO +H 2O 中,氯气既

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B错误;

C.得电子的物质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故C错误;

D.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故D正确;

答案选D。

5.A

【详解】

由图可知,反应中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因此为还原剂;

答案选A。

6.B

【详解】

“活性氧”氧化性极强,服用含硒元素(Se)的化合物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表明Na2SeO3能将“活性氧”还原,“活性氧”为氧化剂,Na2SeO3为还原剂,由此可知Na2SeO3在人体中作还原剂,故答案为:B。

7.D

【分析】

氧化剂在反应中得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还原剂在反应中失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反应Br2+SO2+2H2O═H2SO4+2HBr中,水中各元素在反应中价态没有变化,即不做氧化剂,也不做还原剂,水是反应物。据此分析该题。

【详解】

A.在该反应中,没有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元素,水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是反应物,A选项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铁元素化合价升高,氢氧化亚铁做还原剂,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水中各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水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是反应物,B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氯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水中各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水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是反应物,C选项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铝元素化合价升高;铝做还原剂,水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水做氧化剂,作用与Br2+SO2+2H2O═H2SO4+2HBr中水的作用不同,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判断方法,可根据如下顺口溜:升失氧降得还,若说剂,两相反。

8.B

【详解】

A. ,H2O中H元素应为得到2e-,O元素应为失去2e-,A 错误;

B. ,Fe失去2e-,S得到2e-,B正确;

C. ↑,KCO3中的Cl元素应为得到12e-,O元素应为失去12e-,C 错误;

D. ,得电子的箭头错误,应从反应物中的Fe箭头指向生成物

中的Fe,D错误。

故选B。

【点睛】

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时,反应物中化合价升高元素应为失去电子的元素,反应物中化合价降低元素应为得到电子的元素。得、失电子的数目应等于化合价升高总数,也等于化合价降低总数;电子转移的方向应为反应物中的化合价升高(降低)元素,指向生成物中该变价元素。

9.D

【分析】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利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强弱的顺序是SO2>I->H2O2>Fe2+>Cl-来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A.因该反应中S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Fe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SO 2为还原剂,还原性强弱为SO 2>Fe 2+,与已知的还原性强弱一致,故A 能发生;

B.因该反应中Fe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l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Fe 2+为还原剂,还原性强弱为Fe 2+>Cl -,与已知的还原性强弱一致,故B 能发生;

C.因该反应中S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I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SO 2为还原剂,还原性强弱为SO 2>I -,与已知的还原性强弱一致,故C 能发生;

D.若该反应发生,S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O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H 2O 2为还原剂,还原性强弱为H 2O 2>SO 2,与已知的还原性强弱矛盾,故D 不可能发生。

故答案选D

【点睛】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利用化合价来分析反应中的还原剂,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并利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来解答。

10.C

【详解】

A .24Mn MnO +-→,Mn 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7价,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A 不符合题意;

B .22H H O →,H 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1价,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B 不符合题意;

C .3NO NO -

→,N 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到+2价,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C 符合题意;

D .2Zn Zn +→,Zn 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2价,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D 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C 。

11.A

【详解】

在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46322424452Na ClO S O H SO 2ClO 2NaH S O +++++++═。 A .在该反应中, S 元素化合价由SO 2中的+4价变为反应后NaHSO 4中的+6价,化合价升

高,失去电子,被氧化,A 正确;

B .在反应中Cl 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3NaClO 中的+5价变为反应后ClO 2中的+2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所以3NaClO 作氧化剂,B 错误;

C .24H SO 中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未发生变化,所以24H SO 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C 错误;

D .反应中Cl 元素由+5价降低到+4价,降低1价,所以每生成1个2ClO 分子时,转移的电子数为1,D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

12.A

【分析】

该反应中叠氮化钠中N 元素化合价由13-价变为0价、硝酸钾中N 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0价,所以硝酸钾是氧化剂、叠氮化钠是还原剂,再结合方程式分析解答。

【详解】

A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都是2N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分子个数之比为15∶1,故A 正确;

B.氧化剂为3KNO ,还原剂为3NaN ,故B 错误;

C.反应过程中转移10个电子,则生成16个2N 分子,故C 错误;

D .3NaN 中氮元素的平均化合价为13-价,故D 错误。

答案选A 。

13.C

【详解】

A .在实验室制备2Cl 的反应方程式为:2222MnO 4HCl()MnCl Cl 2H O ++↑+浓△。在该反应中,Mn 元素化合价降低,Cl 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2MnO 作氧化剂,HCl 作还原剂,A 正确;

B .根据方程式可知:每反应生成1mol 2Cl ,转移2mol 电子,B 正确;

C .反应每反应生成1mol 2Cl ,就会消耗4 mol HCl ,其中2 mol 被氧化为Cl 2,另外2 mol HCl 起酸的作用,与反应产生的金属阳离子Mn 2+结合形成盐MnCl 2,C 错误;

D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因此用该方法得到的2Cl 中含有挥发出来的HCl 气体及水蒸气,D 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

14.C

【详解】

A .反应4222NH 3ClO N 3Cl 2H 3H O +-+

-+↑+++═中,Cl 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1价,被还原,N 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0价,被氧化,故A 正确;

B .该反应中,4NH +中氮元素化合价升高,为还原剂,Cl -为还原产物,所以还原性:

4NH Cl +

->,故B 正确; C .由4222NH 3ClO N 3Cl 2H 3H O +-+-+↑+++═可知,经此法处理过的废水显酸性,不能直接排放,故C 错误;

D .N 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0价,所以反应中每生成1个2N 分子,转移6个电子,故D 正确。

选C 。

15.B

【详解】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降数值以及电子守恒知识,可以得出该反应方程式为:

2Mn 2++54IO -+3H 2O=24MnO -

+53IO -

+6H +。 A .4IO -

在反应中I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电子,所以4KIO 作氧化剂,表现氧化性,A 正确;

B .反应中4IO -是氧化剂,4MnO -

是氧化产物,根据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可知物质

的氧化性:KIO 4>KMnO 4,B 错误;

C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氧化剂是4KIO ,还原剂是4MnSO ,所以具有还原性,4MnSO ,C 正确;

D .在该反应中每有2 mol 4MnSO 发生反应,就会转移电子10 mol 电子,D 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

16.C

【详解】

A .反应中金属只能失去电子,非金属可以得到电子,也可能失去电子,则非金属可作氧化剂、还原剂,如氯气与水的反应,A 错误;

B .氧化剂在反应中得电子,还原剂在反应中失电子,B 错误;

C .氧化剂在反应中化合价降低得电子,则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在反应中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则还原剂具有还原性,C 正确;

D .阳离子处于中间价态是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阴离子也可能具有氧化性,如ClO ﹣具有强氧化性性,D 错误;

答案选C 。

17.Cl 2、H + Cl 2 酸性 氧化性和还原性

【分析】

(1)根据元素化合价与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规律分析;

(2)根据HCl 组成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情况判断HCl 的性质;

(3)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元素化合价升降与电子转移、反应类型关系,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

【详解】

(1)Cl -中氯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表现还原性;H +中氢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表现氧化性;2Cl 中氯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所以具有氧化性的是2Cl 和H +;

又由于铁钉与氯气反应生成3FeCl ,而铁钉与盐酸反应生成+2价的2FeCl ,

Fe 与Cl 2反应则产生+3价的FeCl 3,所以氧化性:2Cl >H +;

(2)①NaOH 与HCl 反应生成盐和水,发生的是中和反应,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未发生变化,HCl 仅表现酸性;

②HCl中H元素化合价降低,Cl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HCl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HCl 表现氧化性和还原性;

(3)在反应中,H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2×e-电子;Cl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2×e-电子,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为:。

【点睛】

本题综合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元素化合价与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

18.+1 Cu2O Cu2O 不是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分析】

(1) Cu2O中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计算;

(2)反应①中只有Cu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3)反应②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详解】

(1)Cu2O中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知,Cu元素化合价为+1价;

(2)在反应①中只有铜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1价的Cu变为CuSO4中的+2价和Cu单质中的0价,Cu2O中Cu元素的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故Cu2O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3)在反应②中任何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点睛】

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注意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分析判断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结合元素化合价与反应类型的关系分析,侧重于基础知识的应用的考查。

19.②KMnO4

【分析】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判断;

(2)根据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1)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有升必有降。

①中,NO 、3HNO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价、+5价,反应生成23N O (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的过程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升有降,此反应可能实现;

②中,3NH 、NO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价、+2价,生成2HNO (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的过程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都升高,此反应不可能实现;

③中,24N O (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生成3HNO (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2HNO (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的过程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升有降,此反应可能实现;

故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②;

(2)由反应①可知氧化性:FeCl 3>I 2;由反应②可知氧化性:Cl 2>FeCl 3;由反应③可知氧化性:KMnO 4>Cl 2,由此推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KMnO 4>Cl 2>FeCl 3>I 2,所以氧化性最强的物质是KMnO 4。

【点睛】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一般情况下物质的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物质的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当多种氧化剂、还原剂在一起反应的时候,要抓住强者优先的思想,还要熟练掌握并判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顺序。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中学化学新课程降低了对化学事实性知识的学习要求,突出了对科学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和基本观念的形成。化学学习的重心从背诵、记忆具体事实及概念原理转移到理解可迁移的核心概念和对更为根本的学科知识结构进行深层理解上。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有序思维是指思考和解决化学问题时遵循一定的顺序、按照特定的线索和步骤去探索的一种思维方式。合理的、科学的、优化的思维程序能够加速解决问题的思维进度,提高思维活动的实际效益;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快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思维方式有利于解决较复杂的开放性问题,避免盲目地或纯凭经验来解决问题。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内容。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知识点,它贯穿、延伸于整个中学化学教材。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进行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此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建立氧化和还原概念的基础上学习,具体有两个核心:1、氧化性和还原性与价态以及电子转移的关系;2、怎样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具有氧化性、还原性,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形成过程方法,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深化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发现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规律及其运用。 另外,也想通过此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形成有序思维,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打下基础。 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知识基础:学生已初步形成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对于氧化还原理论的学习感觉枯燥,大多数学生能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来进行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有些学生则是靠死记硬背来解决问题。凭已有的经验,能说出一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但不多也不成规律。对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认识和体验不足。 实验基础:经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和必修1一二单元的实验探究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但由于初中校的差异,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方法不清楚。 (三)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1. 教学目标:

专题3常见的烃第一单元脂肪烃第3课时练习答案(精).doc

专题3常见的坯第一单元脂肪坯第3课时练习 例1?聚甲基丙烯酯疑乙醇的结构简式为,它是制作软质隐形眼镜的材料。请写出由甲基丙烯酸疑乙酯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疑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 例2.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之间也能通过加聚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请写出下列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 (1(2 [参考答案](1CH2=CH2,(2,CH2=CH-CH=CH2 [针对训练] 1.由乙烯推测丙烯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A.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 B.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能使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 [参考答案]C 2.具有单、双键交替长链(如.,CH二CH—CH二CH—CH二CH■…的高分子有可能成 为导电塑料。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即授予开辟此领域的3位科学家。下列高分子中,可能成为导电塑料的是( A.聚乙烯

B.聚丁二烯 C.聚苯乙烯 D.聚乙块 [参考答案]D 3.1,3-T二烯和苯乙烯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丁苯橡胶。下列结构简式中, 能正确反映丁苯橡胶结构的是( A. B . C. D. [参考答案]A、D 4.形成下列高聚物的单体相同的是 ( ①②③④ A.①③ B ?③④ C.①② D .②④[参考答案]C

5.聚四氟乙烯在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上都超过了其它塑料,号称“塑料王二在工业上有广 泛的用途,其合成线路如下图所示。请在方框内写出各物质的结构简式。 6?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氯乙烯制聚氯乙烯(2丙烯制聚丙烯 (31,3 —丁二烯制顺丁橡胶7.按题目要求写岀结构简式 (1氯乙烯与丙烯按1:1的物质的量比在一定条件下加聚成高分子化合物时?,有三种加聚产 物(每个链接中有5个碳原子,试写出这3种物质的结构简式。、、、、。 (2CH 3-CH =CH 2与加聚所得产物可能有:、、 o (3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分别是: -CH 2-CH 2-CH -CH 2- []n| CH 3 -CH 2-CH 2-CH 2-CH - [ ] n | CH 3 -CH 2-CH =CH -CH 2-CH -CH 2- []n CH 3 | -CH 2-CH =CH -CH -CH 2-CH 2- [ ] n CH 3 | 氯仿A二氟一氯甲烷B四氟乙烯C聚四氟乙烯CH 3C =C -CH 3 CH 3 CH 3 11 -CH 2CH(CH 3CH 2CH 2- []n

专题1 第1课时

第1课时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目标导读] 1.通过回顾“探究酵母细胞的呼吸方式”实验,掌握果酒制作的原理。2.结合教材P3“图1-3”,理解并掌握果酒和果醋制作的过程。3.结合教材P4“图1-4b及操作提示”,学会设计并安装简单的生产果酒及果醋的装置。 [重难点击] 1.掌握发酵作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学习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际操作技能。 3.设计并安装简单的生产果酒及果醋的装置。 1.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依此为分类依据,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醋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 2.酵母菌的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型微生物。 (1)在有氧条件下能进行有氧呼吸 反应式为:C6H12O6+6O2―→6CO2+6H2O (2)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无氧呼吸 反应式为:C6H12O6―→2C2H5OH+2CO2 3.氧气会抑制生物的无氧呼吸,下图是酵母菌释放二氧化碳量与氧气浓度的关系,请在其中画出无氧呼吸强度变化曲线。 答案 4.酒精的检测:酒精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和重铬酸钾反应呈现灰绿色。 课堂导入 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酒的记载中有许多有趣的传说,近几年国内市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果酒、果醋。 果酒中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而且对于抑制脂肪堆积、保护心脏、调节女性情绪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众多品种的果酒中,葡萄酒醇厚、浓郁,耐人寻味,这节课我们就以葡萄酒为例探讨果酒的制作方法。 探究点一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 发酵技术离不开微生物的作用,果酒制作中需要用到酵母菌,酿造果醋需要用到醋酸菌。 1.果酒制作的原理和流程 (1)酵母菌 繁殖方式:出芽生殖和孢子生殖。温度低时形成孢子,进入休眠状态;温度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繁殖速度快。 (2)制作原理 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 (3) 果酒的制作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3课时).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 宜城四中黄仁旭 教学目的: 1、在复习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以及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种分类方法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 2、使学生会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及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并会利用“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3、使学生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 4、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巩固初中化学反应分类的知识和主要反应类型的知识,并加深认识。 2、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3、培养学生“讨论式”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复习提问)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电子转移的结果致使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2、两条线?(升失氧,降得还) 3、在下列各式中,当左边物质能生成右边物质时,划有横线的元素是被氧化还是被还原? (1) K I→ I2 (2)N O2 →HNO3 (3)Fe Cl3→ FeCl2 (4) Na2S O3→ Na2SO4 4、“双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注意事项。

(反映了这个反应的实质和参加反应的各物质间的氧化还原关系) 以CuO + H2Δ= Cu + H2O为例用“双线桥”法表示 (过渡)至此我们已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化合价的升降,其本质是有电子转移。那么,氧化还原反应与我们初中所学四种基本类型反应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板书)5、与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 基本反应类型反应实 例 是 否 氧 化 还 原 反 应 与 氧 化 还 原 反 应 的 关 系 化合反应3Fe + 2O2点燃== Fe3O4 是 交 叉 CaO + H2O = Ca(OH2否 分解反应2H2O 通电== 2H2↑ + O2↑ 是 交 叉 CaCO3高温== CaO + CO2↑ 否 置换反应Fe + CuSO4 = Cu + FeSO4 是 从 属 CuO + H2Δ= Cu + H2O 是

六上第一单元第三课时

但有一路公交车直通地铁站的入口。教师让学生分组活动,设计最佳上学路线,原则是省时方便。教师注意指导学生使用连词then来表示动作的先后顺序。教师要求各组派一人假设自己是Bob或May,上讲台汇报,比如:My name Is Bob.My school is not near my home.I go to school on foot ,then by boat,and then by bike. (2)教师说:“Now let's read the dialogue and find out how Sarah goes to the park Can you draw the route on your paper?'’学生两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对话,教师在教室里巡回走动,解惑答疑,并指导学生简单画出Sarah的路线。 (3)教师展示学生画出的路线并示范如何描述Sarah去公园的路程:“First,Sarah Can go to Zhang Peng's home by bike.Next, Sarah and Zhang Peng go to the bus stop on foot.Then they can go to the park by bus.”教师板书first,next,then,让学生知道恰当使用一些连词有助于表达更为流畅。然后请几名学生依照顺序来描述Sarah和Zhang Peng去公园的路线,比一比谁说得最好。 (4)学生阅读对话,完成文后的两个问答练习。 (5)教师放Let's read部分的录音,学生跟读。 (6)学生两人一组练习对话。 Pronunciation (1)教师先让学生听录音、认音标,再试读例词,让学生把发音的“音”(读音)、发音的的“形”(音标)与发音在单词中的表现形式(字母或字母组合)对照学习。 (2)Read and match 学生先试着将课本上四个单词的音标与词形和配图连线,然后教师公布正确答案。 (3)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说出同时包含Pronunciation部分任意一个元音和一个辅音的单词,说一个,得一分。以下单词可供参考: be bean beef bee bid bill bit bitter dean did deed deep dig dinner dip teacher tease teens till tick tip pea piano pick picnic picture pink pizza 4、巩固和延伸(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教师随意抽取一张学生课前填写的调查表,对该学生说:“You've been to Harbin.Is it a nice city ?What can you see there? How do you go there?”问同组其他三名学生以上几

专题3常见的烃第一单元脂肪烃第3课时练习答案

专题3常见的烃第一单元脂肪烃第 3课时练习 形眼镜的材料。请写出由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例2.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之间也能通过加聚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参考答案]C 2 .具有单、双键交替长链(如…— CH = CH — CH = CH — CH = CH —…)的高分子有可能成 为导电塑料。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即授予开辟此领域的 3位科学家。下列高分子中,可 能成为导电塑料的是 ( ) A .聚乙烯 B .聚丁二烯 C .聚苯乙烯 D .聚乙炔 [参考答案]D 3. 1,3-丁二烯和苯乙烯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丁苯橡胶。 下列结构简式中, 能正确反映丁苯橡胶结构的是 ( 例1.聚甲基丙烯酯羟乙醇的结构简式为 H s 兔 T cl c ICHO - C ,它是制作软质隐 尽一 c — c I CBO H 55n T cl c I CHO - 请写 [参考答案](1) CH 2 = CH 2 , CH=CH H [针对训练] 1 ?由乙烯推测丙烯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A .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 B .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 .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 .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 -X : 二;■■二 出下列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 (2) 2= CH — CH = CH

) [参考答案]A 、D 4?形成下列高聚物的单体相同的是 ①卡 CH 2一 CH ? — CH — CH 2臨 ② 4 CH 2— CH 2— CH 2— CH ] —n I I CH 3 CH 3 ③-[CH 2— CH = CH — CH — CH 2— CHzb ④—[CH ?— CH = CH — CH ?— CH — CH2H I I CH 3 CH 3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参考答案]C 5 ?聚四氟乙烯在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上都超过了其它塑料,号称“塑料王” 。在工业上有广 泛的用途,其合成线路如下图所示。请在方框内写出各物质的结构简式。 6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氯乙烯制聚氯乙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丙烯制聚丙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 3 一丁二烯制顺丁橡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题目要求写出结构简式 (1) 氯乙烯与丙烯按 1:1的物质的量比在一定条件下加聚成高分子化合物时,有三种加聚产 物(每个链接中有 5个碳原子),试写出这3种物质的结构简式。 CH 3CH 3 I I (2) CH 3 — CH = CH 2与CH 3C = C — CH 3加聚所得产物可能有: (3) 高分子化合物+CH 2CH(CH 3)CH 2CH 2卜n 的单体分别是 : A . B . 氯仿 二氟一氯甲烷 四氟乙烯 聚四氟乙烯 A B C D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3第二单元第1课时

第1课时溶液的酸碱性与pH [目标导航] 1.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2.学会pH的简单计算。3.了解溶液稀释时pH的变化规律,会计算各类混合溶液的pH。4.全方位地比较一强一弱。 一、溶液的酸碱性和pH 1.溶液的酸碱性 (1)溶液的酸碱性与c(H+)、c(OH-)的关系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 ①c(H+)>c(OH-),溶液呈酸性,c(H+)越大,酸性越强。 ②c(H+)=c(OH-),溶液呈中性。 ③c(H+)<c(OH-),溶液呈碱性,c(OH-)越大,碱性越强。 (2)常温下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①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c(H+)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 ②pH=7,溶液呈中性。 ③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c(H+)越小,溶液的碱性越强。 2.pH (1)表达式:pH=-lg c(H+)。 (2)意义:pH越大,溶液碱性越强;pH越小,溶液酸性越强。 (3)适用范围:1×10-14 mol·L-1≤c(H+)≤1 mol·L-1的溶液。 3.溶液酸碱性的测定方法 (1)指示剂法 该法只能测其pH的大致范围,常见指示剂变色范围为 指示剂变色范围 石蕊pH<5红色5~8紫色>8蓝色 酚酞pH<8.2无色8.2~10浅红色>10红色 甲基橙pH<3.1 红色 3.1~ 4.4 橙色 >4.4黄色 (2)pH试纸法

常用的pH试纸有广范pH试纸和精密pH试纸。前者的pH差值为1,后者的pH差值约为0.2或0.3。 pH试纸的使用方法: 把小片试纸放在洁净的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即可确定溶液的pH。 (3)pH计测量法 议一议 1.判断溶液酸碱性的标准是什么?pH=7的溶液是否一定为中性溶液? 答案判断溶液酸碱性的标准是比较c(H+)、c(OH-)的相对大小,pH=7的溶液不一定为中性溶液,只有在常温下pH=7的溶液才为中性溶液,因为K w只与温度有关,如在100 ℃时,K w=1.0×10-12,pH=6为中性,pH=7应为碱性。 2.怎样理解酸的酸性强弱与溶液的酸性强弱? 答案酸的酸性强弱是指酸电离出H+的难易,如HNO3的酸性比H3PO4的强。而溶液的酸性强弱是指溶液中H+的浓度大小,H+浓度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 二、溶液pH的计算 练一练 1.已知在常温下 (1)c(H+)=1.0×10-3 mol·L-1的某溶液中,c(OH-)=____________________,pH为______。 (2)pH=4的盐酸溶液中,c(H+)=________________,c(H+)水=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0×10-11 mol·L-1 3 (2)1.0×10-4 mol·L-1 1.0×10-10 mol·L-1 2.常温下,计算下列溶液的pH。 (1)1.0×10-3 mol·L-1的盐酸的pH为________。 (2)5.0×10-4 mol·L-1的H2SO4溶液的pH为________。 (3)将8 g NaOH固体溶于水得到2 L溶液,其pH为________。 (4)a mol·L-1的Ba(OH)2溶液的pH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2)3(3)13(4)15-lg5+lg a 方法导引单一溶液的pH值计算方法 (1)计算原则 酸性溶液:求c(H+)→求pH的值。 K w求c(H+)→求pH值。 碱性溶液:求c(OH-)――→ (2)公式:pH=-lg c(H+)

高中语文专题三13想北平第1课时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1

文本13 想北平 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 1.字音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廿.七年( ) ②黏.合( ) ③浸.在( ) ④辜.负( ) ⑤空旷.( ) ⑥翩.翩( ) ⑦韭. 菜( ) (2)给多音字注音: ①刹????? 什刹.海 刹.车 ②调????? 调.整 调. 动 ③便??? ?? 很便.宜 便. 宜行事 ④空??? ?? 空.旷 空. 闲 2.辨形组词 ①????? 捡 俭 检 睑 ②???? ? 凑 揍 辏 ③???? ? 敦 墩 淳 ④???? ? 堪 勘 戡 ⑤? ?? ?? 旷 犷 ⑥???? ? 蜓 挺 铤 3.词语释义 ①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陶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枝枝节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俊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义词辨析 (1)九牛一毛·杯水车薪 “九牛一毛”比喻极大数量中的微小数量,表示微不足道。“杯水车薪”指用一杯水去灭一车柴草所烧起的火。比喻力量太小,对于解决困难起不了多大作用。 ①洛克菲勒投资公司掌管的近300亿美元的家族财产,对洛克菲勒家族庞大的家产而言,这可能只是__________。 ②这场小雨也不过是__________,起不到缓解旱情的作用。 (2)寂苦·寂寞 “寂苦”重在“苦”,即感觉寂寞悲苦;“寂寞”重在“寞”即孤单冷清。 ①赵明诚病逝后,李清照经历了一个女人难以面对的风风雨雨,她内心十分_________。 ②离开了熟悉的人群和家园,他孤单一人在外闯荡,很是________,特别是忙碌了一天,回到空荡荡的小屋。 一、整体感知 1.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试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2.题目为“想北平”,为什么不是“写北平”或“忆北平”?结合全文和写作背景回答。 二、深层探究 3.本文第1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4.“可是,我真爱北平”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作者以爱母亲类比爱北平,有什么作用?

人教版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三课时优秀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三课时优秀教案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 教学目标概览 (一)知识目标 1、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知识、初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知识。 2、用化合价变化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加深对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概念的理解。 (二)能力目标 通过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能用辨证的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事物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巩固初中化学反应分类的知识和主要反应类型的知识,并加深认识。 教学方法:设疑、比较、讨论、讲解、练习 教学过程: 一、化学反应类型 1.基本反应类型 [讨论]以上反应类型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小结]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及种类来区分。 [思考]Fe 2O 3 +3CO=== 2Fe+3CO 2 、CH 4 +2O 2 ====CO 2 +2H 2 O两反应属何种基本反应类型? [小结]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说明此种分类方法不能囊括所有化学反应,不能反映所有化学反应的本质。根据上面二个反应可以知道.四种基本类型反应不能包括所有反应,且不能反映化学反应本质。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分类也没有反映反应的本质。 练习:各写出一个符合下列条件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1.两种单质化合;两种化合物化合;单质与化合物化合。 2.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物质;一种物质分解成三种物质。 3.非金属单质置换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置换金属单质。 4.复分解反应:氧化物与酸、氧化物与碱、酸与碱、酸与盐、盐与盐反应。 [讲述:]化学反应还有其他分类方法。例如,从得失氧的角度去分类,我们还学习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 1、实验分析: 高温点燃

【襄樊五中】第一章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第3课时)

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3课时) 第三课时 一、本课要点 1.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及其判断 2.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及有关计算 3.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简单判断(选修) 二、课前思考 1.氧化剂、还原剂和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研究对象有何不同?有何联系?其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如何变化?哪两种具有氧化性?哪两种具有还原性?为什么? 2.氧化性、还原性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是不是得失电子数越多氧化性、还原性就越强?影响其强弱的内因和外因? 3.“强”生“弱”是化学反应的普遍规律,你能否举出一些例子来验证? 4.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总数有什么关系?这说明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根据是什么? 三、同步训练 1.以下反应中盐酸作氧化剂的是()。 A. NaOH+HCl===NaCl+H2O B.MnO2+4HCl(浓) △ MnCl2+Cl2↑+2H2O C. Zn+2HCl===ZnCl2+H2↑ D.CuO+2HCl===CuCl2+H2O 2.以下变化必须加氧化剂才能发生的是()。 A.Fe→FeCl3 B.Cl2→FeCl3 C.HCl→NaCl D.Ca(ClO)2→CaCl2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此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B.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C.失电子越多的还原剂,还原性越强 D.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最强的氧化性 4.对于硫元素来说,下列物质只有氧化性的是()。 A. S B. H2S C. SO3 D. SO2 5.在CaO+3C===CaC2+C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是()。 A.2∶1 B.1∶2 C.1∶1 D.3∶1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里总是作还原剂 B. 非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里总是作氧化剂 C. 钠原子在氧化还原反应里失去1个电子,而铝原子失去3个电子,所以钠的还原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停课不停学)教案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例四,练习二第6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的数学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辩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通过立体进一步体会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方位知识的产生过程,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继续培养学生辩认方向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物体所在方向的数学活动,体会方位知识的作用和价值,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能正确辩认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方位知识的实际运用。 学具准备:课件、准备八个方向的卡片、练习本。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有两个小伙伴想跟你们一起学习,他们是小平和文文。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八个方向,学生根据方位示意图自己摆一摆,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拍照发到在线课堂。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八个方向卡片,根据下面的方位示意图自己摆一摆。给小平和文文介绍一下你们学过的这些方向好么?说一说哪两个方向是相对的?(出示PPT) 出示正确答案,给与点评。二、探究新知 1、下午小平和文文准备去野生 动物园,动物园特别大,也有好多动物。(PPT出示主题图)动物园里也没有导游带路,他们担心会迷路。你们能帮帮他们吗?我们可以看动物园导游图找到要走的路线,对不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导游图,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先熟悉一下可以走的路线。 2、小平在大门口,她说:我想去1.同学们仔细观察动物园导游图。

专题一 课时三

课时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知识点一法令出一 1.创立:秦始皇确立了皇帝制度。 2.特征:皇帝地位独尊,拥有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 3.弊端: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的特点,影响封建国家的政治决策,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 知识点二君权和相权 1.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1)矛盾:中国古代王朝的丞相或职务相当的官员是帝王的政治助手,在执政过程中,帝相之间难免发生矛盾。 (2)解决的措施:帝王采取限制相权的方式独揽行政大权。 2.汉武帝限制相权 (1)频繁更换丞相,使相权受到打击。 (2)汉武帝建立“中朝”,在宫廷内对重要政事做出决策;以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官僚机构则称为“外朝”。 3.唐朝分割相权 (1)唐代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六部。唐初,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 (2)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政的场所,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丞相,相权进一步分散。 4.宋代分散相权

(1)宋代设中书门下(习称政事堂),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 (2)为分散宰相权力,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设枢密院,管军事,长官为枢密使。设三司以总理财政,长官为三司使。 5.影响:历代帝王调整相权,有效地防范了宰相擅权;加强统治,提高了行政效率;弥补了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知识点三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1.监察机构的沿革 (1)秦代:在中央政府和郡一级行政机关内,都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 (2)西汉 ①汉武帝将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设刺史以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②中央行政机构的监察主要由御史大夫属下的官员承担,御史大夫的地位仅次于丞相。 (3)唐至清:历朝都有监察机构的设置,如御史台、都察院等。 2.评价 (1)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 (2)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 知识点四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1.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2.察举制 (1)含义:是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 (2)概况:兴起于西汉时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为九品中正制,即九品官人法。 (3)评价 ①其考选对象、内容、方式、程序体现出封闭的特征。 ②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3.科举制 (1)含义:隋唐以后实行的考试选官的制度。

苏教版最新高中化学专题第一单元第三课时物质的聚集状态讲义含解析必修

物质的聚集状态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它们有哪些共性? 提示: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分子、离子等,这些微粒的共同特点有:1粒子是不断运动的;2粒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3粒子间有间隔。 2.物质的存在状态有哪几种?同一物质呈何种状态时,体积最大? 提示:物质按存在状态可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对质量相同的某种物质来说呈气态时体积最大。 [新知探究] 探究1填写下列空白,认识物质的聚集状态 (1)在三种状态的物质中,微粒的运动方式、微粒之间的距离是不同的。 (2)固体物质可分为两类:晶体和非晶态物质。 (3)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和固定的熔点;非晶态物质没有固定的熔点,一般也不具备规则的几何外形。 (4)常见实例:氯化钠、冰等属于晶体,而石蜡、玻璃等属于非晶态物质。

探究2为什么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某些性质存在差异?这与物质的微观结构有何联系?填写表中空白。 不同聚集状态物质的微观结构与性质: 物质的聚集状态微观结构微粒的运动方式宏观性质 固态微粒排列紧密,微粒 间的空隙很小 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 有固定的形状,几乎 不能被压缩 液态微粒排列较紧密,微 粒间的空隙较小 可以自由移动 没有固定的形状,但 不易被压缩 气态微粒之间的距离较大可以自由移动没有固定的形状,容 易被压缩 探究3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有哪些?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为何1 mol不同气体体积大致相同?填写下列空白。 (2)当温度、压强一定时,气体中微粒间的距离近似相等。故在温度、压强一定时,任何具有相同微粒数的气体都具有大致相同的体积。 [成功体验] 1.四种因素:1温度和压强、2所含微粒数、3微粒本身大小、4微粒间的距离,其中对气态物质体积有显著影响的是() A.234B.24 C.134D.124 解析:选D 气态物质微粒之间的距离要比微粒本身的直径大很多倍,故微粒本身的大小对气态物质体积无显著影响。

第3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基础

课时3 氧化还原反应基础 一、选择题 1.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钻木取火B.青铜器生锈 C.燃放烟花爆竹D.利用焰色反应检验Na+ 解析钻木取火、青铜器生锈、燃放烟花爆竹,都有氧气参与反应,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故A、B、C项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D 2.在下列变化中,按氮元素被还原、被氧化、既被氧化又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大气通过闪电固氮②硝酸分解③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消石灰制取氨气 ④二氧化氮溶于水中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 C.①③④②D.②①④③ 答案 D 3.(2017·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已知X和Y是两种单质,X+Y―→X2++Y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X被氧化②X是氧化剂③Y2-是还原产物④X2+具有氧化性⑤Y2- 具有还原性⑥Y单质氧化性比X2+氧化性强 A.①②③B.①②⑥ C.①③④⑤⑥D.①③④⑤ 解析根据X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X是还原剂,X2+是氧化产物;Y化合价降低被还原,Y是氧化剂,Y2-是还原产物;氧化剂和氧化产物都有氧化性,还原剂和还原产物都有还原性,正确的是①③④⑤⑥,故C正确。 答案 C

4.重铬酸铵[(NH 4)2Cr 2O 7]受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下列有关重铬酸铵受热分解的 判断符合实际的是( ) A .分解产物为CrO 3+NH 3+H 2O B .分解产物为Cr 2O 3+N 2+H 2O C .反应中-3价N 元素被氧化,+7价Cr 元素被还原 D .反应中-3价N 元素被还原,+6价Cr 元素被氧化 解析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反应中-3价N 元素被氧化,+6价Cr 元素被还原,只有B 正确。 答案 B 5.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①H 2SO 3+I 2+H 2O===2HI +H 2SO 4 ②2FeCl 3+2HI===2FeCl 2+2HCl +I 2 ③3FeCl 2+4HNO 3(稀)===2FeCl 3+NO ↑+2H 2O +Fe(NO 3)3 A .H 2SO 3>I ->Fe 2+>NO B .I ->Fe 2+>H 2SO 3>NO C .Fe 2+>I ->H 2SO 3>NO D .NO>Fe 2+>H 2SO 3>I - 解析 ①H 2SO 3+I 2+H 2O===2HI +H 2SO 4中,I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S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H 2SO 3为还原剂,还原性H 2SO 3>I -,②2FeCl 3+2HI===2FeCl 2+2HCl +I 2中,Fe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I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HI 为还原剂,还原性I ->Fe 2+,③3FeCl 2+4HNO 3(稀)===2FeCl 3+NO ↑+2H 2O +Fe(NO 3)3中,N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Fe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FeCl 2为还原剂,还原性Fe 2+>NO ,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 2SO 3>I ->Fe 2+>NO ,故选A 。 答案 A 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1 mol Cl 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 A B .在反应KIO 3+6HI===KI +3I 2+3H 2O 中,每生成3 mol I 2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C .根据反应中HNO 3(稀)――→被还原NO ,而HNO 3(浓)――→被还原NO 2可知,氧化性: HNO 3(稀)>HNO 3(浓)

第一单元课时方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 Unit1 Will people have robots ? Section A 【课前基础检测】 句型导航 根据汉语提示完成下列句子 1. People robots in their homes. 人们将会在家庭中拥有机器人。 2. fewer people.将来人口会更少。预习小测 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完成单词 1.Will people have r in the future? 2.There won’t be any p money in the future. 3.I think there will be more tall b in five years. 4.Exercise more ,eat l junk food ,and you will be healthy . 5.we must do something so that there will be f pollution in our city . 【课堂思维碰撞】 师生同台 目标1there+will+be的用法 There an English party in the auditorium this evening.今天晚上礼堂里将有一个英语晚会。○思○维○大○碰○撞○激○活○创○新○思○维 我的答案 老师讲解 活学活用 1. 9 billion people by the year 2010 on the earth.到2020年地球上会有90亿人。 2.I think more cars and fewer trees in ten years . A. there are B.there is C. there will be D. there be 目标2 few的的用法 There will be in the future. 将来会有更少的车. ○思○维○大○碰○撞○激○活○创○新○思○维 我的答案 老师讲解 ( )1. The water in the lake is very dirty. ____ people go to swim in it. A. A little B. Little C. A few D. Few ( )2. She is new here ,so she has friends here . A. few B. little C. more D. less 【课后创新培养】 拓展提升 一.选择填空。 ( )1. Are you _______your winter holiday next week? A. going to have B. will have C. had D. have ( )2. Do you often ______ from your parents? A. heard B. hears C. to hear D. hear ( )3.____Lucy ____her homework in her room now? A. Is, doing B. Does, do C. Do, do D. Did, do ( )4. She dances better than Mary _______. A. is B. has C. does D. dance ( )5. Mary usually _______ up at five o’clock. A. will get B. got C. get D. gets 二.用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1. What _________ you ______(do) this Sunday? There _____________(be) a football match. ______you _________(go) with us? 2. I ____________(go) to see your father as soon as I get to Beijing. 3. I think it _____________ (be) rainy tomorrow.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3 常见的烃 第一单元 脂肪烃 第3课时 脂肪烃的来源与石油化学

第3课时脂肪烃的来源 与石油化学工业 [目标导航] 1.通过阅读教材,能说出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汽油的来源和组成。2.通过联系实际,认识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一、石油的分馏 1.石油和天然气的组成 人类使用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目的是获得能源和化工原料。石油主要是由气态烃、液态烃和固态烃组成的混合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2.石油的分馏 (1)原理:利用烷烃沸点的不同,可对石油加热,使其汽化,然后再按沸点的不同,分离出不同的馏分。 (2)分类:分馏根据所需要的馏分不同,可以分为常压分馏和减压分馏。 ①常压分馏所得的馏分的主要成分是石油气、汽油、煤油、轻柴油等,这些馏分中烃的沸点相对较低,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较少。常压分馏中未被蒸发的剩余物质叫做重油。 ②减压分馏是利用低压时液体的沸点降低的原理,使重油中各成分的沸点降低而进行分馏,避免高温下有机物的炭化。减压分馏能把常压分馏中得到的重油中的烃进行分离。在压强较低时,重油中的烃会在较低温度下汽化,避免了升高温度带来的使烃分解和损害设备等情况。减压分馏可以得到重柴油、润滑油、石蜡、燃料油等馏分,未被汽化的剩余物质为沥青。议一议

1.石油分馏得到的馏分是纯净物吗? 答案 不是。馏分是由不同沸点范围的烷烃组成的,因此馏分是混合物。 2.分馏与蒸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有哪些? 答案 蒸馏:把液体加热到沸腾变为蒸气,再使蒸气冷却凝结成液体的操作。蒸馏可使混合物中沸点较低的组分挥发而达到混合物分离或除杂的目的。被蒸馏的混合物中至少有一种组分为液体。各组分沸点差别越大,挥发出的物质越纯。若不同组分之间沸点差别小,或不同组分互溶形成恒沸液体,馏分则不纯。常见的实验有蒸馏水的制取。 分馏:对多组分的液体混合物在控温条件下先后、连续进行两次或多次蒸馏。分馏可使多组分混合物在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中分离为两种或多种馏分而达到混合物分离或除杂的目的。常见的实验有石油的分馏。 二、石油的裂化与裂解 1.裂化 (1)原理:在一定条件下,使分子里含碳原子多、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分子中含碳原子少、相对分子质量小、沸点低的烃的过程。石油的裂化属于化学变化。 如:C 16H 34――→高温C 8H 18+C 8H 16 C 8H 18――→高温C 4H 10+C 4H 8 C 8H 16――→高温C 5H 10+C 3H 6 (2)分类:石油的裂化可分为热裂化和催化裂化。 石油不使用催化剂的裂化称为热裂化,使用催化剂的裂化称为催化裂化。 (3)目的:为了提高从石油中得到的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 2.裂解 (1)原理:使具有长链的烃分子断裂成各种短链的气态烃和少量的液态烃的方法。石油的裂解属于化学变化。 (2)裂解的原料:石油分馏产品,一般是轻质油。 (3)裂解的目的:得到以“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为主的短链不饱和烃,为石油化工提供原料。其中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在石油加工中,还有催化重整和加氢裂化等工艺,它们都是为了提高汽油等轻质油品质的石油加工工艺。催化重整还是获得芳香烃的主要途径。 议一议 1.直馏汽油与裂化汽油都属于汽油,其成分是否一样? 答案 不一样。直馏汽油是石油分馏的产物,为饱和烃,裂化汽油是石油催化裂化的产物,含有不饱和烃。 2.裂化与裂解的原理相同,其目的也相同吗?

氧化还原反应第三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概览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 2、初步掌握氧化性、还原性及其强弱的判断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及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能力。(三)情感目标 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观点的教育。激发创造意识,培养严谨求实的优良品质。重点与难点:氧化性、还原性及其强弱的判断 教学方法:设疑、讨论、讲解、练习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什么?特征是什么?2.判断下列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出化合价变化,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①PCl(稀)=3Cu(NO 3.用双线桥标出电子得失,指出氧化剂、还原剂;哪种物质被氧化,哪种物质被还原?①2Na+ClO [板书]四、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建议稍作拓展)

1、常见的氧化剂: (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O等; (2)含高价金属阳离子的化合物:FeCl等 (3)含某些较高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浓H等。 2、常见的还原剂: (1)活泼或较活泼的金属:K、Ca、Na、Al、Mg、Zn等;(2)含低价金属阳离子的化合物:FeCl等; (3)某些非金属单质:C、H等; (4)含有较低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HCl、HS、KI等。3、在可变元素的化合价的化合物中,具有中间价态的 物质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如:Cl等;学习中 应注意: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确定要以实际反应为依据, 是相对而言的,同一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以作还原剂,也可以作氧化剂。因此对规律性的知识既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死记硬背,灵活掌握知识,以辩证的观点去看待 问题、解决问题。 4、氧化性、还原性及其强弱的判断 (1)依据元素化合价判断 最高价——只有氧化性 最低价——只有还原性 中间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练习]具有还原的离子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