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京津冀一体化体会文章

京津冀一体化体会文章

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精神

充分发挥京广传媒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

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概念的提出及核心思想

1957年,地理学家戈特曼首次提出大都市圈概念,提出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是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集团,是大都市区的联合体。(1)目前,全世界出现了六个相对大的城市群,其中有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北美五大湖城市群;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伦敦为中心的英伦城市群;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将迅速推进世界第七大城市群的形成速度。

京津冀一体化概念出现之前,京津冀的发展一直是新中国几代领导人密切关注的问题,早在建国初期,第一代国家领导人就十分重视这个课题,只是受当时的条件和认知限制,那时还仅仅局限于农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层面。改革开发以后,北京区域管理面积虽然没有进一步扩大,但是北京的教育、工业等部分功能有计划的开始分散到天津、河北区域,进一步加大了京津冀的协同发展程度。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

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并为此提出了七点要求:加强顶层设计、明确三地功能定位;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

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会议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京津冀协调发展的顶层设计终于浮出水面,“协同发展”成为了今后一段时间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核心主题。

二、文化传媒产业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

习总书记七点意见中的最后一点至关重要,提出不能再“穿新鞋走老路”,寄希望于通过中央一个命令、一个文件就解决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而应更多通过市场的力量来解决三地之间资源要素的平等交换和顺畅、无障碍的流动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种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文化传媒产业发挥作用提供了宽广的舞台。京津冀三地的协同发展需要在各有特色基础上进一

步文化融合,形成一体化城市生活氛围和接纳力,促进京津冀人才的无障碍交流。如何发挥好文化传媒产业的作用,重点应该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1、建立健全京津冀三地的文化联动的市场机制

2、建立完善京津冀三地文化信息共享平台

3、进一步促进三地文化的共同发展又互有特色

三、京广传媒集团在一体化发展中的定位和努力方向

1、凭借北京歌华有线的独家广告代理的经验和资源优势,进一步整合京津冀三地的有限电视等广告资源。建成一个以北京为核心,辐射三地的非实时在线广告龙头企业。

三地机场广告互动、城市坐标建筑物户外广告互动、O2O线上线下三地网络信息共享无障碍,形成京津冀三地大社区概念。

2、进一步加强与津冀文化传媒企业的合作力度,建立完善三地文化传媒企业互

动平台,积极参与三地文化传媒产业园区联盟的筹建。

北京:北京国家广告产业园区、1949国家创意设计产业园、798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大兴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宋庄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天津:意库创意产业园区、聚力梅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园区、天津6号院文化创意园。河北:唐山市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园、北戴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3、在服务好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这一知名会展品牌的同时,为津冀地区的

会展品牌做好服务,共同提升三地的文化类会展影响力。

河北有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天津有中国(天津滨海)国际文化创意展交会等知名的会展品牌,应积极走去北京,将所具备的国际性会展的优质服务辐射延伸至津冀两地。

注:(1)见百度百科。

京津冀三地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29日讯(记者张静)28日上午,北京市文化局、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河北省文化厅三方在天津签署了《京津冀三地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

议》。协议指出,京津冀三地应在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统一开放的原则下,推动三地文化发展实现同城化谋划、联动式合作、协同化发展。以下为协议全文:

京津冀三地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

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是我国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文化特色鲜明、文化发展最具活力的重要地区之一,具有广泛的合作前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京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于谋划京津冀地区文化领域协同发展大局,以整合优势文化资源为重点,以构建跨区域文化战略合作机制为抓手,推动京津冀三地文化交流与合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在各省市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经北京市文化局、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河北省文化厅三方协商,达成以下框架协议: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统一开放的原则,通过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多方参与、资源整合,政策引导、互利合作,在整合区域文化资源、提升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力和辐射力等方面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合作,推动京津冀三地文化发展实现同城化谋划、联动式合作、协同化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优势互补原则。充分发挥三地在资源、市场、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快形成以政府规划为先导、以协调机制为动力、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以分工协作为方式、以市场运作为手段的文化协作发展新模式。

(二)共建共享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三地加大在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演艺、动漫游戏、艺术品业、民俗节庆、非遗保护、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商务、文化消费、文化金融等领域具体项目的沟通与对接,共建共享,稳步推进,加快形成合作共赢的新

机制。

(三)统一开放原则。坚持以开放的理念、开放的机制、开放的市场推进三地文化合作,打破区域限制,促进文化市场要素合理流动,统筹资源,优势互补,加快培育统一开放的现代文化市场,推动京津冀区域文化一体化。

三、合作内容

(一)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区域文化发展布局

推动建立三省市文化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在文化部的指导下,与“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前期研究和制定工作相结合,共同开展专题调研,系统研究三地文化协同发展整体规划,对接专项合作规划和实施方案,共同出台推进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建立信息互通和情况通报制度,推进区域文化一体化发展和规划协作的有关重大事宜,推动有关合作项目的具体落实。

(二)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交流机制,共同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投入、建设、运行、管理的新办法、新机制,相互借鉴,互通有无,共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构建辐射毗邻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京津冀三地公共文化设施水平。搭建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充分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推动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推动跨区域文化交流,以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天津市合唱节、运河文化艺术节、河北民俗文化节等活动为依托,组织举办三地群众文化的展演展示、研讨交流等活动,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三地联合制定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措施,对京津冀地区符合条件的文化单位一视同仁,打破地域限制,促进三地公共文化资源流动和共享。

(三)推进演艺文化交流与合作

建立舞台艺术精品剧目交流演出机制,加强艺术院团交流与合作,鼓励和推动三地

艺术院团共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舞台艺术精品,整合艺术创作力量,挖掘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加强艺术创作交流与合作。在三地河北梆子巡演活动成功举办基础上,积极支持京剧、评剧、曲剧以及曲艺等开展京津冀三地巡演活动。推动跨区域文化交流,以“圆梦中国-春苗行动”北京市优秀少儿题材舞台剧目展演、北京国际戏剧-舞蹈演出季、天津市名家经典演出季、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中国评剧艺术节等品牌文艺活动为抓手,引导支持三地演艺团体参加,互动交流,资源共享。加强三省市演艺业协同发展政策研究,推动三省市文化系统的演艺机构、文艺院团在政府购买服务、政策支持、活动参与、资源利用等方面互惠互利。以市场机制推进剧院院线建设,推动三地演艺业联动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建立互通互联的演艺信息共享平台,统一发布京津冀地区的演艺信息。三地共同出台艺术院团演出补贴政策,鼓励各类所有制艺术院团在三地惠民演出。

(四)加强文化产业协作发展

加强三地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合作,对接产业规划,明确各自文化产业发展定位及特色,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协同研究文化企业在政策指导、市场要素、信息服务方面的需求,重点加强动漫游戏、艺术品产业、广告会展等领域的深度对接和项目合作。依托各自文化资源优势,共同打造文化产品综合展示交易平台,充分利用“动漫北京”、“艺术北京”、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中国(天津滨海)国际文化创意展交会、河北省特色文化产品博览会等专项产业门类交易展会,为三地文化企业在企业融资、授权交易、人才培养、市场拓展等方面搭建平台。发挥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海空两港的区位优势,以及中新生态城国家动漫综合示范园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带动作用。鼓励各自文化企业到对方地投资兴业,并相互给予便利。

(五)加快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

联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重点针对在三地具有广泛基础的河北梆子、评剧、泥人张彩塑、相声、京剧、京韵大鼓、冀中笙管乐等非遗项目,拓宽交流渠道,促进活态传承。打造三地非遗文化活动品牌,利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联合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非遗展览、演出、讲座、论坛以及咨询服务等活动;利用民族传统节日,联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活动,展现与节日主题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探索三地非遗生产性保护方式,推动非遗项目单位与高校、研究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帮助一批具有京津冀特色的非遗项目扩大市场。

(六)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坚持以文化为魂推动旅游项目的文化创新,推动实现文化旅游互为目的地和客源地。围绕三地具有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推动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农业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打造文化旅游精品。

(七)培育统一开放的区域文化市场

探索建立知识产权共同评估体系、文化市场综合管理和执法联防协作机制,进一步净化区域文化市场,促进区域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三地文化生产要素市场联网,鼓励组建跨区域经营的现代文化企业,支持打造一批文化自有品牌,提升地区文化品牌影响力。

(八)加强文化人才的交流培训

着眼区域文化长足发展,建立文化人才信息资源库,积极推进人才资源信息互动和引进交流。实施三地文化人才联合培养工程,拓展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渠道,通过支持课题研究、学术研讨、国际交流、著述创造和舞台表演等手段,发掘一批懂文化、知经营、善管理、跨领域的文化高端人才。建立京津冀地区文化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党政管理人员等挂职、交流机制。发挥各自文化艺术门类优势和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中国北方曲艺学校的人才优势,为三地提供培训服务。各自选派舞蹈、声乐等青年人才到对方艺术院校或院团进行培训。共同建设集剧目创作、艺术交流、人才培养为一体的文化交流基地。

四、战略合作组织机制

(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三地文化部门同意就加强和扩大京津冀文化领域协同发展建立高层协商机制和具

体工作层面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工作会议,就文化区域协同发展的重大事宜进行协商交流,提出推进合作的指导意见,做出重要决策。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由三地文化部门轮流筹办。

(二)成立合作协调工作小组

合作协调工作小组由三地文化部门主管厅(局)长牵头,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参加,负责落实联席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定期通报合作进展情况,及时研究合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并推动解决,促进各项合作具体措施的落实。

五、其他事项

(一)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提出合作协议落实细化方案,经三部门协商后,共同或各自推动落实。

(二)本协议一式三份,自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