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课程复习提纲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课程复习提纲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课程复习提纲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课程复习提纲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复习提纲

(20XX年6月)

一、教学设计概述

1、教学设计的定义是什么?

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的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它们的

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

操作程序。

2、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系统科学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教育传播理论

3、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哪些?

1、分析教学目标

2、确定教学策略

3、进行教学评价

4、教学设计应用在哪些领域?试举例说明。

教学类型(过程)的设计教学资源的设计

1、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 1、多媒体(网络)课件

2、基于局域网的网络教学 2、专题学习网站

3、广播电视远程教学3、网络课程

4、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学 4、专业资源库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目标的定义是什么?

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

的表述,是教学设计和课程设计的基础,是学习者在教学活动实施中应达到

的学习结果。

2、教学目标分类的代表性理论有哪些?

布卢姆等的教学目标分类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国内对教学目标的

3、教学目标分析方法有哪些?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有哪些?试举例说

明。

教学目标的分析方法:

(1) 分析教学内容

(2)分解目标层次

(3)表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

(一)行为目标的ABCD 表述法

对象(audition )、行为(behavior )、条件(conditions )、标准

(degree ) Ex :(“给予20个要填写形容词的未完成的句子,学生能在15分钟内分别写出形容词以完成句子”)

(二)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表述法 (三)表现性目标的表述法

4、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哪几类?

事实、概念、技能、原理、问题解决

5、教学内容分析方法有哪些?教学内容分析的关键在什么地方?

归类分析法 图解分析法 层级分析法 信息加工分析法

教学内容分析的关键:

知识点的分析:

①依据知识点的内容属性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②依据知识点的教学需要考虑媒体的选择和使用 理论

理论: 分类 认知领域(识记、理解、

综合、应用、分析、评价)

言语信息,智力技能 知识与技能 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 情感

态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知策略 过程与方法

③依据知识点与知识点的关系和联系形成知识结构

④以知识点为单位检测教学目标

6、如何理解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二维层次模型的内涵,能结合具体问题分析理解。

每一个小格都是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结合体

每一个小格是循序渐进的

二维层次模型清楚地显示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所要达到的认知层次

直接表达了随着层级的递进,学习内容由简单到复杂,认知层次由低水平上升到高水平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习者特征分析的内涵是什么?

学习者特征是指对学习者学习有关学科内容产生影响的心理的和社会的特点。

一方面指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原有的认知能力;

另一方面指学习者在进入学习以前所具有的一般心理特征,如社会背景、情感态度、性格特点等。

2、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及特点是什么?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知觉的集中倾向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主义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如A>B,B>C则A>C,但缺乏抽象性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

假设—演绎思维、抽象思维、系统思维认知发展阶段的特点:(1)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固定不变,不能跨越,也不能颠倒。它们经历不变的、恒常的顺序,并且所有的儿童都遵循这样的发展顺序,因而阶段具有普通性。

(2)每一个阶段都有独特的认知结构,这些相对稳定的结构决定儿童行为的一般特点。

(3)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建构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延伸,是在新水平上对前面阶段进行改组而形成的新系统。

3、学习风格的定义是什么?能举例分析学习风格的类型。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感知不同刺激、并对不同刺激做出反映产生影响的所有心理特性。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综合。

所罗门(Barbara A. Soloman)从信息加工、感知、输入、理解四个方面将学习风格分为4个组对8种类型,它们是:活跃型与沉思型、感悟型与直觉型、视觉型与言语型、序列型与综合型。

4、学习动机的定义是什么?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学习动机的分类:(1)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2)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一种内部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一种外部动机。附属内驱力也只一种外部动机。

5、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什么?

学习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身完成某项任务或工作行为能力的信心或信念,是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或自我评估。

四、学习环境设计

1、网络学习环境的特点是什么?

网络学习环境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学生开展网络学习活动的各种条件的总和,包括硬件设施,软件资源,系统平台和人际关系等

2、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要素是什么?

?情境:学习环境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协作:学习过程不能仅仅是机械的被动授受过程,协作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

?会话:协作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

?意义建构:学习者在学习新的知识内容时,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知识,而是通过学习者对知识的经验解释,从而将知识转变成自己的内部表达

3、构建网络学习环境的核心是什么?

构建网络学习环境的核心:LMS软件(学习管理系统(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是一种网络应用软件,通过它可以建立一个基于Web 的在线学习环境,为网络教学的实施提供服务。LMS提供了学习者、教师、管理员等用户管理功能,课程创作、存储与发布功能,学生学习过程支持功能,教师组织教学、评价教学功能等等,它是实施网络教学的基础平台。)

五、学习资源设计

1、各类网络学习资源的定义、特点和结构是什么?(网络课件、WebQuest 主题学习网页、专题学习网站、网络课程)

网络课件是根据教学目标,针对某一个或几个知识点的教学而开发的教学资源,其主要解决的是单元知识点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辅助性教学软件。

根据课件的内容与作用的不同,网络课件可以划分为:课堂演示型、自主学习型、模拟实验型、训练复习型、教学游戏型、资料工具型和综合型。

结构:并列结构,层次结构,网状结构

Webquest 是由美国教育技术专家伯尼·道格和汤姆·马奇首创的一种基于因特网资源的课程单元探究教学模式。通过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或一个需要完成的项目作为“任务”呈现给学生,通过任务的驱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开展问题相关资源的检索,通过对获得信息的综合分析,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完成“任务”的一种学习资源。培养合作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基本结构:

情境(具体情境)任务过程(活动步骤,必要支架)

资源评价(量规)总结(结论)

专题学习网站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围绕某门课程或多门课程密切相关的某一项学习专题进行较为广泛深入的探究、发现学习活动的资源学习型网站。

结构:

特点:内容上,以专题知识为导向;形态上,可以是一个网站或网页。

功能上,是供学生开展课程专题知识学习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平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

网络课程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

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

支撑环境。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则是指支持网络教学活动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

及网络教学平台。

2、如何设计网络课件?如何设计WebQuest主题学习网页?如何设计专

题学习网站?试分别举例说明。(网络课件设计时媒体信息应如何选择?)网络课件:

目标与内容的确定

课件知识结构的设计

课件系统结构的设计(突出教学重难点的解决,体现某种教学策略的使用)

媒体信息的选择

如何选择媒体信息:确定媒体的使用目标,分析各类媒体的特点

媒体使用目标含义

展示事实媒体能提供有关科学现象、形态、结构,或者是史料、文献等客观真实的事实。创设情境媒体能提供有关的画面、动画、活动现场等,说明故事的情节,展示特定的情境。提供示范媒体能提供一系列的标准行为,如语言、动作、技能等,供学生模仿和练习。解释原理媒体能提供典型事物的运行、成长、发展的完整过程,解释其特点和规律。

设疑思辨媒体能提供典型现象或过程,通过设置疑点和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和发现。

Webquest网页设计:

主题确定情境设计任务设计过程设计资源设计评价设计总结

设计

专题网站:

专题内容的选取(体现知识的整合性)

知识结构体系的设计

信息资源的选择与设计

自主学习的设计

协作交流的设计

学生评价系统的设计

3、微课的定义与特点是什么?

微课,是指讲授某个知识点的教学短片,视频内容聚焦于知识讲解,授课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主要用于帮忙学生完成某个知识概念的理解与建构。例如:知识点授课视频、操作过程演示视频等。

特点:

知识内容短小精悍

视频长度短小精悍

数据量小

六、教学模式与策略设计

1、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征是什么?教学策略的内涵是什么?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能举例分析。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的环境中教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

特征:

1、依附性

2、简约性

3、整体性

4、操作性

5、特殊性

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

关系:

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都是教学理念、教学原理的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多

以精练的语言、象征的图形和明确的符号来概括和表达教学过程。

教学模式是相对稳定的;教学策略是灵活多样的。

教学模式指向整个教学过程;教学策略聚焦单个教学活动(行为)。

2、用案例说明以下模式的概念,并说明其实施程序和步骤:(1)情境探究模式;(2)自主学习模式;(3)小组协作模式;(4)任务驱动模式(1)情境探究模式

(2)自主学习模式

(3)小组协作模式

(4)任务驱动模式

3、用案例说明以下策略的概念,并说明其实施程序和步骤:(1)支架式策

略;(2)抛锚式策略;(3)随机进入式策略

支架式策略(webquest:《生活中的统计应用》)

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分解复杂的学习任务,深入理解学习者。

实施程序和步骤:

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合作学习——效果评价支架的类型:范例支架、问题支架、建议支架、工具支架

抛锚式策略(《阳光》)

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

程序和步骤:

创设情境(引出锚)--确定问题--(抛出锚)--自主、协作学习(围绕锚)--解决问题(解决锚)--效果果评价

随机进入式策略

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

4、维果茨基的活动理论基本观点与活动理论模型是什么?根据活动理论模型,在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维果斯基认为,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人的各种高级心理机能都是这些活动与交往形式不断内化的结果。

维果斯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如人的实践活动是以劳动工具为中介一样,也是以各种符号系统为中介而进行的,也就是说人的心理运行过程是靠人所

特有的符号这个工具来实现的。

构成学习活动的主要成分:

学习目标

活动任务

学习资源、学习工具

交互形式、群体组织方式

学习成果形式

活动监管规则、角色和职责规划、评价规则

5、知识建构的内涵、机制与途径是什么?协作知识建构的内涵与过程是什么?试举例说明协作知识建构模式如何开展?

知识建构是指学习者针对学习任务,在原有认知结构或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旧知识与新获得的信息的互动,对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改造、重组,使之产生新的有意义的关联,或创造新的意义,并以自己的方式对新信息的理解和建构其意义的过程和结果。(李克东,2006)

知识建构的机制(皮亚杰)

图式,是指个体认识世界的心理活动框架或组织结构。

同化,是指学习者在感受刺激时,把外来信息纳入头脑中原有的图式之内,

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

顺应,是指学习者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

平衡,是指学习者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知识建构的过程

协作知识建构:协作知识建构是个体在特定的组织中互相协作、共同参与某种有目的的活动,最终形成某种观点、思想、方法等智慧产品的过程。

协作知识建构的过程

共享、论证、协商、创作、反思

6、个人学习环境如何构建?如何开展基于个人学习空间(个人学习环境)的个性化学习?

构建:

①以社会性软件为中心构建:指以某一社会性软件(Blog、Wiki、360图书

馆等)为中心,整合其它社会性软件完成PLE的构建。例如,在Blog里

面可以设置书签、RSS阅读、链接、留言,加入社区,共享资源,交流

学习

②利用社会聚合器构建:指整合社会聚合器自带的服务实现PLE

③基于虚拟学习环境(VLE)构建:

常见的VLE平台有Blackboard、Moodle、Sakai和Dokeos等,可对这些平台进行改进,增加能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的服务

④还可以构建提供反思结构、学习支架和模板、学习者自主管理权限等服务的个人学习空间PLS,学习者可以在获取他人指导和自主学习之间寻求平衡,促成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连接,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开展:

●首先利用ELGG、PebblePad3等平台,通过个性化定制添加模块、创

设群组或讨论组、创建子页、集成博客、RSS订阅、Tag标签等工具,

搭建一个体现个性风格同时具有知识获取、交流互动、发布共享等功能

的个人学习空间

●登录该空间,针对特定主题开展课程学习或非正式学习:围绕预设的主

题,利用所构建的个人学习空间中的知识库、音视频库、日志库进行知

识获取与自主探究,利用空间中的博客、RSS或标签模块进行知识共享,

利用好友圈、群组等与同伴进行交流、协作与互动

7、什么是智慧学习环境?如何开展基于智慧课堂的个性化学习?

智慧学习环境是一种能感知学习情景、识别学习者特征、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与便利的互动工具、自动记录学习过程和评测学习成果,以促进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学习场所或活动空间。

开展:

课前,学生可登录智慧课堂的云平台通过资料查询、在线交流来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

课中,教师根据课程需要进行桌椅、个性设施的布局,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呈现各种真实的学习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头盔式显示器、多点触控设备与这些场景和各种信息源进行实时、动态交互获得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也可以就某个特定问题进行分组探究,利用云端系统的便捷交互工具进行互动和即时反馈

课后,学生可以登录云平台检索回放课中的经历,或进行反思和交流

七、教学评价设计

1、网络教学评价的内涵是什么?教学评价的类型有哪些?

网络教学评价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借助网络技术与工具,采用相应的评价方法,对网络教学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并作出价值性判课前预习资料查询在线交流课后个人反思作业巩固在线交流课中自主学习即时反馈

在线测试智慧课堂云平台个性设施桌椅组合虚拟现实

空间布局交互白板录播系统学习终端头盔式显示器终端

断。

类型:

(1)按照评价的功能不同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2)按评价基准的不同分:相对评价、绝对评价、自身评价

(3)按照评价分析方法的不同分: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4)按照评价主体的不同分:教师评价、同伴评价、自我评价、家长评价

2、教学评价的取向有哪些?说一说各种评价取向的内涵与特点。

新目标取向的评价把评价视为课程计划或教学结果与预定的课程目标相对应的过程。预定目标是评价的唯一标准。(“客观性”、“科学化”)过程取向的评价强调把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全部情况纳入评价范围。主张凡是具有教育价值的结果,不论其是否与教育目标相符,都应受到评价的支持与肯定。(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景的理解,强调评价过程本身的价值。)

主体取向的评价评价是评价者和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这种过程是多元的。真正的主体性评价不是靠外部力量的督促和控制,而是每一个主体对自身行为的“反省意识和能力”。

特点:价值多元,尊重差异

3、网络教学评价的内容有哪些?

1、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2、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3、教师指导活动的评价

4、学习资源质量的评价

5、支撑服务系统的评价

4、网络教学评价的方法有哪些?理解每种评价方法的内涵,并能举例说明。

1、课堂练习(三角形分类)

2、教学测验(口语能力)

3、作品展示(电子板报)

4、评价量规(解决数学问题)

5、电子学档

6、概念图(氯气制取)

八、以绩效为导向的教学设计

1、绩效、绩效技术的内涵是什么?绩效技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绩效指与组织总体目标及价值追求相一致的行为倾向和业绩成就。(T. F.

Gilbert)

●绩效技术是一种整体、有序地解决问题的工具、手段、程序和方法;

它研究与关注的是工作场所中个体、团体和组织的绩效问题;它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都遵循基本的工作过程模型;

它注重识别与分析绩效问题,强调解决绩效问题方案的综合性、多样性与成本——效益型;

它的最终目的是改进组织绩效,实现组织的最高发展目标。

特征:

1.整体性

2.有序性

3.目的性

4.效益性

2、绩效技术的系统设计包括哪几个阶段?

1、绩效分析阶段

2、原因分析阶段

3、干预选择与设计阶段

4、干预实施与变革阶段

5、评价阶段

3、以绩效为导向的教学设计程序如何?

九、前沿动向

教学设计的研究热点有哪些?试举例说明。(可以结合柯清超老师那次课《智慧学习与下一代学习者》和我那次课《教学设计前沿热点与发展趋势》的内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点来复习作答。)

1.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情境认知理论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在这种背景下,被认为是实施建构性、情境性学习入手点的学习共同体研究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今天人们更是积极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一个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就是一个虚拟的学习者组织,他们分享知识和经验,就相同的学习目标和兴趣进行协作,并致力于推进共同的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更便利,学习者可以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取得联系,然而如何使用不断出现的信息技术工具去建构充满情感和活力的网络学习共同体,如何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是需要教学设计人员深入研究的问题。

2.学习资源与环境的设计研究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知识是由学习者主动建构

的,要把学习者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扮演帮助者和指导者的角色。为了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和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显得非常

重要,而网络技术和各种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学习资源开发和学习环境建设提供了技术条件。

因此,网络学习资源与环境的设计与开发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研究者投入了设计各种优质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的活动中。大量的教学课件、网络课程、专题学习网站、电子图书、网络学术会议、远程教育资源库、视听点播资料等相继问世,这些资源都有效支持了网络时代的学习。除了上述资源,人们还在积极探索游戏的教育价值,并投入到教育游戏的设计开发与应用中。

说起学习环境,不得不提的是网络教学系统。网络教学系统是开展网络教学的基础和保障,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 的教学系统,它是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的集合。作为一种具有综合性与便捷性的学习平台,网络教学系统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和电教产业界的注意,目前已有多种网络教学系统产品问世并投入教学使用。

3.教学模式与策略设计的研究

网络及网络资源的出现迅速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以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成为当务之急,诸多研究者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探索信息化教学模式与策略的征程,希望用更合理的教学模式与有效的教学策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学习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直接决定了教学过程及教学模式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探索,各种教学模式不断涌现,有“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情境探究模式”、“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个别化自主学习模式”、“基于因特网的校际远程协作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及“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等,针对不同的学习者和学习内容,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此外,还有众多研究者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教学的多种策略。这些教学模式与策略的形成,标志着我国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的进步与成熟。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操作系统综合实践课程设计 实习类别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李旋 专业软件工程 学号130521105 指导教师崔广才、祝勇 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二〇一六年一月

- 1 -

- 2 -

一、概述 一个目录文件是由目录项组成的。每个目录项包含16B,一个辅存磁盘块(512B)包含32个目录项。在目录项中,第1、2字节为相应文件的外存i节点号,是该文件的内部标识;后14B为文件名,是该文件的外部标识。所以,文件目录项记录了文件内、外部标识的对照关系。根据文件名可以找到辅存i节点号,由此便得到该文件的所有者、存取权、文件数据的地址健在等信息。UNIX 的存储介质以512B为单位划分为块,从0开始直到最大容量并顺序加以编号就成了一个文件卷,也叫文件系统。UNIX中的文件系统磁盘存储区分配图如下: 本次课程设计是要实现一个简单的模拟Linux文件系统。我们在内存中开辟一个虚拟磁盘空间(20MB)作为文件存储器,并将该虚拟文件系统保存到磁盘上(以一个文件的形式),以便下次可以再将它恢复到内存的虚拟磁盘空间中。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可采用位示图方法。 二、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1 设计任务 多用户、多级目录结构文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可以实现下列几条命令login 用户登录 logout 退出当前用户 dir 列文件目录 creat 创建文件 delete 删除文件 open 打开文件 close 关闭文件 - 3 -

read 读文件 write 写文件 mkdir 创建目录 ch 改变文件目录 rd 删除目录树 format 格式化文件系统 Exit 退出文件系统 2.2设计要求 1) 多用户:usr1,usr2,usr3,……,usr8 (1-8个用户) 2) 多级目录:可有多级子目录; 3) 具有login (用户登录)4) 系统初始化(建文件卷、提供登录模块) 5) 文件的创建:create (用命令行来实现)6) 文件的打开:open 7) 文件的读:read8) 文件的写:write 9) 文件关闭:close10) 删除文件:delete 11) 创建目录(建立子目录):mkdir12) 改变当前目录:cd 13) 列出文件目录:dir14) 退出:logout 新增加的功能: 15) 删除目录树:rd 16) 格式化文件系统:format 2.3算法的总体思想 - 4 -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编译原理/Compiler Principles 周数/学分:1周/1学分 先修课程: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汇编语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 开课学院,系或教研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是对学生的一种全面综合训练,是与课堂听讲、自学和练习相辅相成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通常,设计题中的问题比平时的练习题要复杂,也更接近实际。编译原理这门课程安排的课程设计的目的是旨在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化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数据逻辑结构表示问题,然后编制算法和程序完成设计要求,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 要求学生在上机前应认真做好各种准备工作,熟悉机器的操作系统和语言的集成环境,独立完成算法编制和程序代码的编写。 设计时间: 开发工具: (1) DOS环境下使用Turbo C; (2) Windows环境下使用Visual C++ 。 (3) 其它熟悉语言。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设计题一:算术表达式的语法分析及语义分析程序设计。 1.目的

通过设计、编制、调试一个算术表达式的语法及语义分析程序,加深对语法及语义分析原理的理解,并实现词法分析程序对单词序列的词 法检查和分析。 2.设计内容及要求: 算术表达式的文法: 〈无符号整数〉∷= 〈数字〉{〈数字〉} 〈标志符〉∷= 〈字母〉{〈字母〉|〈数字〉} 〈表达式〉∷= [+|-]〈项〉{〈加法运算符〉〈项〉} 〈项〉∷= 〈因子〉{〈乘法运算符〉〈因子〉} 〈因子〉∷= 〈标志符〉|〈无符号整数〉|‘(’〈表达式〉‘)’ 〈加法运算符〉∷= +|- 〈乘法运算符〉∷= *|/ (1) 分别选择递归下降法、算符优先分析法(或简单优 先法)完成以上任务,中间代码选用逆波兰式。 (2) 分别选择LL(1)、LR法完成以上任务,中间代码选 用四元式。 (3) 写出算术表达式的符合分析方法要求的文法,给出 分析方法的思想,完成分析程序设计。 (4) 编制好分析程序后,设计若干用例,上机测试并通 过所设计的分析程序。 设计题二:简单计算器的设计 1.目的 通过设计、编制、调试一个简单计算器程序,加深对语法及语 义分析原理的理解,并实现词法分析程序对单词序列的词法检 查和分析。 2.设计内容及要求 算术表达式的文法:

华北电力大学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 2012-- 2013年度第一学期) 名称:电子技术综合实验 题目:数字电子钟的设计 院系: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班级:电气1112 学号: 学生姓名:张三 指导教师:赵东 设计周数:1周 成绩: 日期:2014 年1 月17 日

任务书 (1) 一、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3) 二、设计框图及电路系统概述 (4) 三、各单元电路的设计方案及原理说明、参数计算 (5) 四、调试过程及结果分析 (6) 五、设计、安装及调试中的体会 (7) 参考文献 (8) 附录(设计流程图、程序、表格、数据等) (9)

《电子技术》综合实验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1.目的 1.1综合实验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巩固、深化和扩展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初步的专业技能,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增强实际工程训练。 1.2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综合实验的主要内容、步骤和方法。 1.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协作工作能力。 1.4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其基本工程素质。 2.要求 2.1 能够根据设计任务和指标要求,综合运用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独立完成一个设计课题。 2.2根据课题需要选择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图表等有关文献资料。要求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课程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培养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3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掌握合理选用的原则。 2.4学会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技能,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利用“观察、判断、实验、再判断”的基本方法,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2.5学会撰写综合实验总结报告。 2.6通过综合实验,逐步形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树立一定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要求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从现有条件出发,力争少损坏元件。 2.7在综合实验过程中,要做到爱护公物、遵守纪律、团结协作、注意安全。 二、主要内容 共有8个既有学习价值又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趣味性的设计课题,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其中之一。 1.移位寄存器型彩灯控制器 2.智力竞赛抢答器 3.电子拔河游戏机 4.交通信号灯控制器 5.数字电子钟 6.电子密码锁 7.电子秒表 8.数字电子钟(硬件)

华北电力大学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电子密码锁

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 ( 2013 -- 2014 年度第 1 学期) 名称:综合实验 题目:电子密码锁 院系: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1周 日期:2012年1 月14 日

一、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锁是人们生活中的常用物品。本题要求用电子器件设计制作一个密码锁,使之在输入正确的代码时,输出开锁信号以推动机构动作,并用红灯亮、绿灯灭表示关锁,而绿灯亮、红灯灭表示开锁。 1.在锁的控制电路中存储一个可修改的8421BCD码作为密码,当输入代码和锁的密码相等时,进入开锁状态使锁打开。 2.从第一次密码输入之后的5秒内若未将所打开,则电路进入自锁状态,使之无法再打开,并由扬声器发出持续20秒的报警信号。 二、设计(实验)正文 1.电子密码锁的原理框图如图6.1 图6.1 电子密码锁的原理框图 2.设计思路 (1)该题的主要任务是产生一个开锁信号,而开锁信号的形成条件是输入代码和已设置的密码相同。实现这种功能的电路构思有多种。比如:用2片8位数据锁存器或2片4 位寄存器,一片存入开锁的代码,另一片存入密码,通过比较的方法判断,若二者相等,则形成开锁信号。 (2)在产生开锁信号后,要求输出声、光信号。其中音响的产生可以由开锁信号去触发一个音响电路。其中的光信号可以用开锁信号点亮LED指示灯。 (3)用按钮开关的第一个动作信号触发一个5S的定时器,若在5秒内未将锁打开,则电路进入自锁状态,使之无法再打开,并由扬声器发出持续20秒的报警信号。

3.具体方案 1)密码修改与储存电路: 该题的主要任务是产生一个开锁信号,而开锁信号的形成条件是输入代码和已设置的密码相同。利用74LS148实现编码,用两个相同的74LS148,非常易于操作,底下的电路用于设置密码,上面的用来输入密码。 2)比较电路 利用74LS85比较器进行比较,是一个重要的枢纽环节,前面的密码输入正确时,A=B 时可令后面的绿灯亮,红灯灭,还可以决定后面的计时电路工作与否。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上海电力学院 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名称:编写程序模拟虚拟存储器管理 姓名:杜志豪.学号: 班级: 2012053班 . 同组姓名:孙嘉轶 课程设计时间:—— 评语: 成绩: 目录 一、设计内容及要求 (4) 1. 1 设计题目 (4) 1.2 使用算法分析: (4)

1. FIFO算法(先进先出淘汰算法) (4) 1. LRU算法(最久未使用淘汰算法) (5) 1. OPT算法(最佳淘汰算法) (5) 分工情况 (5) 二、详细设计 (6) 原理概述 (6) 主要数据结构(主要代码) (6) 算法流程图 (9) 主流程图 (9) Optimal算法流程图 (10) FIFO算法流程图 (10) LRU算法流程图 (11) .1源程序文件名 (11) . 2执行文件名 (11)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11) Optimal页面置换算法结果与分析 (11) FIFO页面置换算法结果与分析 (16) LRU页面置换算法结果与分析 (20) 四、设计创新点 (24) 五、设计与总结 (27)

六、代码附录 (27) 课程设计题目 一、设计内容及要求 编写程序模拟虚拟存储器管理。假设以M页的进程分配了N

块内存(N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_LL(1)分析过程模拟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软件学院学院软件工程专业07-1班 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LL(1)分析过程模拟 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自 2010 年 6 月 22日起至 2010 年 6月 28 日止。 三、课程设计(论文) 地点: 四、课程设计(论文)内容要求: 1.本课程设计的目的 (1)使学生掌握LL(1)模块的基本工作原理; (2)培养学生基本掌握LL(1)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使学生掌握LL(1)的调试; (4)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高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2.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1)基本要求: (1)分析LL(1)模块的工作原理; (2)提出程序的设计方案; (3)对所设计程序进行调试。 2)创新要求: 在基本要求达到后,可进行创新设计,如改算法效率。 3)课程设计论文编写要求 (1)要按照书稿的规格打印誊写课程设计论文 (2)论文包括目录、绪论、正文、小结、参考文献、附录等 (3)课程设计论文装订按学校的统一要求完成 4)答辩与评分标准: (1)完成原理分析:20分; (2)完成设计过程(含翻译):40分; (3)完成调试:20分;

(4)回答问题:20分。 5)参考文献: (1)张素琴,吕映芝,蒋维杜,戴桂兰.编译原理(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丁振凡.《Java语言实用教程》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6)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内容天数地点 构思及收集资料2图书馆 编程与调试4实验室 撰写论文1图书馆、实验室 学生签名: 2009 年6 月22 日 课程设计(论文)评审意见 (1)完成原理分析(20分):优()、良()、中()、一般()、差();(2)设计分析(20分):优()、良()、中()、一般()、差();(3)完成调试(20分):优()、良()、中()、一般()、差();(4)翻译能力(20分):优()、良()、中()、一般()、差();(5)回答问题(20分):优()、良()、中()、一般()、差();(6)格式规范性及考勤是否降等级:是()、否() 评阅人:职称: 年月日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名称: C-语言编译器设计(scanner和parser) 提交文档学生姓名: 提交文档学生学号: 同组成员名单:无 指导教师姓名:金军 指导教师评阅成绩: 指导教师评阅意见: . . 提交报告时间: 2011年 6 月 17 日

1.课程设计目标 设计C-Minus编译器分为scanner和parser两个部分。scanner主要作用是对目标代码进行扫描,列出关键字,变量等内容;parser主要对语法进行分析并生成语法树。 2.分析与设计 ●实现方法:代码用C语言编译而成。其中scanner为手工实现,主要采用switch-case结构实现 状态转换;parser部分采用递归下降分析方法实现。 ●扫描器:C-的词法如下: 1、语言的关键字:i f el se i nt return void while 2、专用符号:+ - * /< <= > >= == != =; , ( ) [ ] { } /* */ 3、其他标记是变量(ID)和数字(NUM),通过下列正则表达式定义: ID = letter letter* NUM = di git digi t* letter = a|..|z|A|..|Z digi t = 0|..|9 4、空格由空白、换行符和制表符组成。空格通常被忽略,除了它必须分开ID、NUM关键字 5. 注释用通常的C语言符号/ * . . . * /围起来。注释可以放在任何空白出现的位置(即注释不能放在 标记内)上,且可以超过一行。注释不能嵌套 其DFA图如下:

分析器:以下为C-的语法规则BNF: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一个完整的编译器)

编译原理程序设计报告 一个简单文法的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专业班级:计算机1406班 组长姓名:宋世波 组长学号: 20143753 指导教师:肖桐 2016年12月

设计分工 组长学号及姓名:宋世波20143753 分工:文法及数据结构设计 词法分析 语法分析(LL1) 基于DAG的中间代码优化 部分目标代码生成 组员1学号及姓名:黄润华20143740 分工:中间代码生成(LR0) 部分目标代码生成 组员2学号及姓名:孙何奇20143754 分工:符号表组织 部分目标代码生成

摘要 编译器是将便于人编写,阅读,维护的高级计算机语言翻译为计算机能解读、运行的低阶机器语言的程序。编译是从源代码(通常为高阶语言)到能直接被计算机或虚拟机执行的目标代码(通常为低阶语言或机器语言)的翻译过程。 一.编译器的概述 1.编译器的概念 编译器是将便于人编写,阅读,维护的高级计算机语言翻译为计算机能解读、运行的低阶机器语言的程序。编译器将原始程序作为输入,翻译产生使用目标语言的等价程序。源代码一般为高阶语言如Pascal、C++、Java 等,而目标语言则是汇编语言或目标机器的目标代码,有时也称作机器代码。 2.编译器的种类 编译器可以生成用来在与编译器本身所在的计算机和操作系统(平台)相同的环境下运行的目标代码,这种编译器又叫做“本地”编译器。另外,编译器也可以生成用来在其它平台上运行的目标代码,这种编译器又叫做交叉编译器。交叉编译器在生成新的硬件平台时非常有用。“源码到源码编译器”是指用一种高阶语言作为输入,输出也是高阶语言的编译器。例如: 自动并行化编译器经常采用一种高阶语言作为输入,转换其中的代码,并用并行代码注释对它进行注释(如OpenMP)或者用语

CMinus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设计编译器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书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名称:C- Minus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设计 提交文档学生姓名:X X X 提交文档学生学号:XXXXXXXXXX 同组成员名单:X X X 指导教师姓名:X X 指导教师评阅成绩: 指导教师评阅意见: . . 提交报告时间:2015年6月10日

1.课程设计目标 实验建立C-编译器。只含有扫描程序(scanner)和语法分析(parser)部分。 2.分析与设计 C-编译器设计的整体框架,本实验实现扫描处理和语法分析程序(图中粗黑部分)。 2.1 、扫描程序scanner部分 2.1.1系统设计思想 设计思想:根据DFA图用switch-case结构实现状态转换。 惯用词法:

①语言的关键字:else if int return void while ②专用符号:+ - * / < <= > >= == != = ; , ( ) [ ] { } /* */ ③其他标记是ID和NUM,通过下列正则表达式定义: ID = letter letter* NUM = digit digit* letter = a|..|z|A|..|Z digit = 0|..|9 大写和小写字母是有区别的 ④空格由空白、换行符和制表符组成。空格通常被忽略,除了它必须分开ID、NUM 关键字。 ⑤注释用通常的C语言符号/ * . . . * /围起来。注释可以放在任何空白出现的位置(即注释不能放在标记内)上,且可以超过一行。注释不能嵌套 scanner的DFA

说明:当输入的字符使DFA到达接受状态的时候,则可以确定一个单词了。初始状态设置为START,当需要得到下一个token时,取得次token的第一个字符,并且按照DFA与对此字符的类型分析,转换状态。重复此步骤,直到DONE为止,输出token类型。当字符为“/”时,状态转换为SLAH再判断下一个字符,如果为“*”则继续转到INCOMMENT,最后以“*”时转到ENDCOMMENT状态,表明是注释,如果其他的则是字符停滞于当前字符,并且输出“/”。 2.1.2程序流程图

华北电力大学实验报告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超外差收音机安装与调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 电子器件图书。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万用表。 2.学习并掌握超外差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3.了解超外差式收音机的调试方法。

4.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 接技术。 二、实验原理图 三、元器件清单 元件型号数量位号元件型号数量位号 三极管9013 2只V6、V7 电阻56Ω1只R5 三极管9014 1只V5 电阻100KΩ2只R7、R10 三极管9018 4只V1、V2、V3、V4 电阻120KΩ1只R1 发光二极管红色1只LED 瓷片电容103 1只C2 磁棒及线圈4x8x80mm 1套T1 瓷片电容C1、C4、C5 振荡线圈TF10(红色)1只T2 瓷片电容223 7只C6、C7、C10 中频变压器TF10(黄色)1只T3 瓷片电容C11 中频变压器TF10(白色)1只T4 电解电容 4.7uF 2只C3、C8 中频变压器TF10(绿色)1只T5 电解电容100uF 3只C12、C13、C9 输入变压器蓝色1只T6 双联电容CBM-223PF 1只CA 扬声器0.5W 8Ω1只BL 耳机插座?3.5mm 1只CK 电位器10KΩ1只RP 装配说明书1分 电阻51Ω1只R8 机壳上盖1个 电阻100Ω2只R13、R15 机壳下盖1个 电阻120Ω2只R12、R14 刻度面板1块 电阻150Ω1只R3 调谐拨盘1只 电阻220Ω1只R11 电位器拨盘1只 电阻510Ω1只R16 磁棒支架1只

(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实验名称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实验成绩 2013 年06月

一、实验目的 通过设计、编写和调试,将正规式转换为不确定的有穷自动机,再将不确定的有穷自动机转换为与之等价的确定的有穷自动机,最后再将确定有穷自动机进行简化。 通过设计、编写和调试构造LR(0)项目集规范簇和LR分析表、对给定的符号串进行LR分析的程序,了解构造LR(0)分析表的步骤,对文法的要求,能够从文法G出发生成LR(0)分析表,并对给定的符号串进行分析。 二、实验内容 正规式——>NFA——>DFA——>MFA 1.正规式转化为不确定的有穷自动机 (1)目的与要求 通过设计、编写和调试将正规式转换为不确定的有穷自动机的程序,使学生了解Thompson算法,掌握转换过程中的相关概念和方法,NFA的表现形式可以是表格或图形。 (2)问题描述 任意给定一个正规式r(包括连接、或、闭包运算),根据Thompson算法设计一个程序,生成与该正规式等价的NFA N。 (3)算法描述 对于Σ上的每个正规式R,可以构造一个Σ上的NFA M,使得L(M)=L(R)。 步骤1:首先构造基本符号的有穷自动机。 步骤2:其次构造连接、或和闭包运算的有穷自动机。

(4)基本要求 算法实现的基本要求是: (1) 输入一个正规式r; (2) 输出与正规式r等价的NFA。(5)测试数据 输入正规式:(a|b)*(aa|bb)(a|b)* 得到与之等价的NFA N

(6)输出结果 2.不确定的有穷自动机的确定化 (1)目的与要求 通过设计、编写和调试将不确定的有穷自动机转换为与之等价的确定的有穷自动机的程序,使学生了解子集法,掌握转换过程中的相关概念和方法。DFA的表现形式可以是表格或图形。(2)问题描述 任意给定一个不确定的有穷自动机N,根据算法设计一个程序,将该NFA N变换为与之等价的DFA D。 (3)算法描述 用子集法将NFA转换成接受同样语言的DFA。 步骤一:对状态图进行改造 (1) 增加状态X,Y,使之成为新的唯一的初态和终态。从X引ε弧到原初态结点, 从原终态结 点引ε弧到Y结点。 (2) 对状态图进一步进行如下形式的改变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自顶向下语法分析器 学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姓名:xxxxxxxxx 学号:xxxxxxxxx 班级:电计1102 大连理工大学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目录

1 系统概论 语法分析是编译过程的核心部分。它的任务是在词法分析识别出单词符号串的基础上,分析并判定程序的语法结构是否符合语法规则。语法分析器在编译程序中的地位如图1所示: 图1 语法分析器在编译程序中的地位 语言的语法结构是用上下文无关文法描述的。因此,语法分析器的工作本质上就是按文法的产生式,识别输入符号串是否为一个句子。这里所说的输入串是指由单词符号(文法的终结符)组成的有限序列。对一个文法,当给你一串(终结)符号时,怎样知道它是不是该文法的一个句子呢?这就要判断,看是否能从文法的开始符号出发推导出这个输入串。或者,从概念上讲,就是要建立一棵与输入串相匹配的语法分析树。 自顶向下分析法就是语法分析办法中的一类。顾名思义,自顶向下就是从文法的开始符号出发,向下推导,推出句子。这种方法是带“回溯”的。 自顶向下分析的主旨是,对任何输入串,试图用一切可能的办法,从文法开始符号(根结)出发,自上而下地为输入串建立一棵语法树。或者说,为输入串寻找一个最左推导。这种分析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试探过程,是反复使用不同产生式谋求匹配输入串的过程。 实现这种自顶向下的带回溯试探法的一个简单途径是让每个非终结符对应一个递归子程序。每个这种子程序可作为一个布尔过程。一旦发现它的某个候选与输入串相匹配,就用这个候选去扩展语法树,并返回“真”值;否则,保持原来的语法树和IP值不变,并返回“假”值。 2 需求分析 以前,人们对语法的分析都建立在人工的基础上,人工分析虽然能够做到侧类旁推,但终究人力有限,再精密的分析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错误。为减少因人为产生的错误,并加快

华北电力大学微机课程设计

. 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 ( 20 14 -- 20 15 年度第1学期) 名称: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课题2 交通灯控制系统 院系: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班级:自动化1203 学号:1121190308 学生:帅__ 指导教师:吴华 设计周数:1周 成绩: 日期:年月日

一、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1.1目的:在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中分别了微计算机各个基本组成模块的原理和编程技术的基础之上,综合应用各部分知识,在实验室现有设备情况下,设计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应用系统,达到对各部分知识加深理解,融会贯通的目的。 1.2要求:用8255实现交通信号灯软件,硬件设计。8255控制LED发光管实现的十字路口信号灯电路及管理程序,并尽量接近真实信号灯的工作情况。 二、设计(实验)正文 1. 设计题目:一个十字路口的交通信号灯,东西向为一组,南北向为一组,组信号灯亮灭情况相同,R6、Y5、G4 作为南北路口的交通灯,R2、Y1、G0作为东西路口的交通等. 程使六个灯按交通等变化规律亮灭。要求进行周期性重复控制: g) 南北路口的绿灯、东西路口的红灯同时亮20 秒。 h) 南北路口的黄灯闪烁3 秒,同时东西路口的红灯闪3 秒。 i) 南北路口的红灯、东西路口的绿灯同时亮90 秒。 j) 南北路口的红灯、同时东西路口的黄灯亮闪烁3 秒。 k) 在LED 上同步显示倒计时。 2 设计过程: 2.1 芯片类型及使用: ( 1 )交通信号灯的灯光变化和数码显示通过8255实现控制。PA口用于输出信号控制灯光的变化,PB口用于输出信号控制数码管的显示,PC0用于输入k0的控制开关信号,PC1用于输入用于硬件延时的方波信号。PC7用于输出控制数码管工作/不工作的信号。故写入方式控制字为10000001B=81H ( 2 )LED数码显示:数码管采用共阴极接法,位选信号为0则数码管工作。 a~dp段发亮条件:对应位输入1,见下表所示:

操作系统(一个小型操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课程设计

南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时间:

操作系统模拟算法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要求 将本学期三次的实验集成实现: A.处理机管理; B.存储器管理; C.虚拟存储器的缺页调度。 设计流程图 主流程图 开始的图形界面 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缺页调度 先来先服务时 间 片 轮 转 首 次 适 应 法 最 佳 适 应 法 先 进 先 出 L R U 算 法

A.处理机调度 1)先来先服务FCFS N Y 先来先服务算法流程 开始 初始化进程控制块,让进程控制块按进程到达先后顺序让进程排队 调度数组中首个进程,并让数组中的下一位移到首位 计算并打印进程的完成时刻、周转时间、带权周转时间 其中:周转时间 = 完成时间 - 到达时间 带权周转时间=周转时间/服务时间 更改计时器的当前时间,即下一刻进程的开始时间 当前时间=前一进程的完成时间+其服务时间 数组为空 结束

2)时间片轮转法 开始 输入进程总数 指针所指的进程是 否结束 输入各进程信息 输出为就绪状态的进程的信息 更改正在运行的进程的已运行时间 跳过已结束的程序 结束 N 指向下一个进程 Y 如果存在下一个进程的话 Y N 输出此时为就绪状态的进程的信息 时间片轮转算法流程图

B.存储器管理(可变式分区管理) 1)首次适应法 分配流程图 申请xkb内存 由链头找到第一个空闲区 分区大小≥xkb? 大于 分区大小=分区大小-xkb,修改下一个空闲区的后向指针内容为(后向指针)+xkb;修改上一个空闲区的前向指针为(前向指针)+xkb 将该空闲区从链中摘除:修改下一个空闲区的后向地址=该空闲区后向地址,修改上一个空闲区的前向指针为该空闲区的前向指针 等于 小于延链查找下 一个空闲区 到链尾 了? 作业等待 返回是 否 登记已分配表 返回分配给进程的内存首地址 开始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 时间:2012年5 月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 - 1 - 二、课堂实验及课程设计的内容 -------------------------------------------------- - 1 - 2.1、课堂实验内容-------------------------------------------------------------- - 1 - 2.2、课程设计内容-------------------------------------------------------------- - 1 - 三、visual studio 2008 简介------------------------------------------------------- - 2 - 四、问题分析及相关原理介绍 ----------------------------------------------------- - 3 - 4.1、实验部分问题分析及相关原理介绍 ---------------------------------- - 3 - 4.1.1、词法分析功能介绍及分析------------------------------------- - 3 - 4.1.2、语法分析功能介绍及分析------------------------------------- - 3 - 4.1.3、语义分析功能介绍及分析------------------------------------- - 4 - 4.2、课程设计部分问题分析及相关原理介绍 ---------------------------- - 5 - 4.2.1、编译程序介绍 ----------------------------------------------------- - 5 - 4.2.2、对所写编译程序的源语言的描述(C语言) -------------- - 6 - 4.2.3、各部分的功能介绍及分析 -------------------------------------- - 7 - 4.3、关键算法:单词的识别-------------------------------------------------- - 8 - 4.3.1、算法思想介绍 ----------------------------------------------------- - 8 - 4.3.2、算法功能及分析 -------------------------------------------------- - 8 - 五、设计思路及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 ------------------------------------------ - 10 - 5.1、编译系统------------------------------------------------------------------ - 10 - 5.1.1、设计思路 --------------------------------------------------------- - 10 - 5.2、词法分析器总控算法--------------------------------------------------- - 12 - 5.2.1、设计思路 --------------------------------------------------------- - 12 - 5.2.2、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 - 13 - 六、结果及测试分析-------------------------------------------------------------- - 14 - 6.1、软件运行环境及限制--------------------------------------------------- - 14 - 6.2、测试数据说明------------------------------------------------------------ - 14 - 6.3、运行结果及功能说明--------------------------------------------------- - 16 - 6.4、测试及分析说明--------------------------------------------------------- - 16 - 七、总结及心得体会 --------------------------------------------------------------- - 17 - 7.1、设计过程------------------------------------------------------------------ - 17 - 7.2、困难与收获 ------------------------------------------------------------- - 17 - 八、参考文献 ------------------------------------------------------------------------ - 18 -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编译原理: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旨在介绍编译程序构造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方法。内容包括语言和文法、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法制导翻译、中间代码生成、存储管理、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设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编译原理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和高等学校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基础及核心课程,同时也是计算机专业课程中最难及最挑战学习能力的课程之一。编译原理课程内容主要是原理性质,高度抽象。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是2007年11月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冯雁、鲁东明、李莹。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着编译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模拟程序设计语言SPL的编译器的设计和实现为主线,结合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代码生成、代码优化、错误处理等各个基本模块,对原理和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该编译器可接受SPL的程序,并将其翻译成汇编语言程序,最终实现汇编语言到8086/8088机器语言的翻译。本书为编译技术等相关课程的实验提供了参考。在附件中还提供了三类不同类型和难度的实验题,可供课程实验选择。 第1章引论: 1.1本书介绍 1.2SPL语言的特点及实验安排

1.2.1SPL语言的特点 1.2.2SPL语言编译器的主要结构1.2.3实验安排 1.3平台的选择和介绍 1.3.1LEX简介 1.3.2YACC简介 第2章词法分析: 2.1词法分析器的基本框架 2.2词法分析器的基本原理 2.2.1DFA的构造和实现 2.2.2词法分析的预处理 2.2.3实现词法分析器的注意要点2.3词法分析器的实现 2.3.1SPL语言单词属性字 2.3.2SPL词法分析器的输入和输出2.3.3SPL词法分析器的分析识别第3章语法分析: 3.1语法分析的基本框架 3.1.1上下文无关文法 3.1.2语法分析过程 3.1.3语法分析过程中的数据结构3.2语法分析的基本方法

继电保护定值计算课程设计成果(华电)

继电保护定值计算课程设计成果(华电)

课程设计报告 ( 2014—2015年度第一学期) 名称:继电保护整定计算院系: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两周 成绩: 日期: 2014年 12月29日

一、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1.课程设计的目的 1)巩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国家行业颁布的有关技术规程、规范和标准学习,建立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解我国现行的技术政策。 3)初步掌握继电保护设计的内容、步骤和方法。 4)提高计算、制图和编写技术文件的技能。 2.对课程设计的要求 1)理论联系实际。对书本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对规程、规范的执行必须考虑到任务书所规定的实际情况,切忌机械地搬套。 2)独立思考。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既要尽可能参考有关资料和主动争取教师的指导,也可以在同学之间展开讨论,但必须坚持独立思考,独自完成设计成果。 3)认真细致。在课程设计中应养成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克服马虎潦草不负责的弊病,为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担当建设任务打好基础。

4)按照任务书规定的内容和进度完成。 二、设计(实验)正文 1. 某一水电站网络如图1所示。已知: (1)发电机为水轮立式机组,功率因数为0.8、额定电压6.3kV、次暂态电抗为0.2,负序阻抗为0.24; (2)水电站的最大发电容量为2×5000kW,最小发电容量为5000kW,正常运行方式发电容量为2×5000kW; (3). 平行线路L1、L2同时运行为正常运行方式; (4)变压器的短路电压均为10%,接线方式为Yd-11,变比为38.5/6.3kV。 (5)负荷自起动系数为1.3 ; (6)保护动作是限级差△t =0.5s ; (7)线路正序电抗每公里均为0.4 Ω,零序电抗为3倍正序电抗;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先简要分析一下语法分析的大致流程: 当有句子要进行处理时,首先要对其进行词法分析来分解出该句子中的每个符号,然后将该句子按照算符优先算法压入归约栈中,如果可以顺利归约,则说明这是一个合法的句子,否则该句子非法。 这里有一个需要考虑的地方,就是如何进行归约。由于文法已经给定,所以我们考虑设计一个文法表,文法表中的内容就是可归约串的种别码的顺序,比如v=E可以表示为9,1,13。这样的话当我们要进行一次归约时,只用按顺序存储最左素短语中符号的种别码,然后拿这个种别码序列与文法表进行匹配,就可知道当前归约需要执行哪些操作。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如何对一个表达式进行求值。这里需要我们设计一个二元组的变量名表,这个变量名表可以根据变量的名称来返回变量的数据。变量名表的具体设计见详细设计部分。 由于是简化分析,所以这个程序只考虑整数的处理。 有了上面的分析,可以构造出算符优先分析算法的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详细设计 (1)词法分析部分 由于词法分析的内容在课程设计1中已经介绍,并且这次的状态转换图与课程设计1中的非常相似,所以这里就不过多介绍。(2)优先关系表 在程序中我们用一个二维数组priTable[][]来存储算符间的优先关系。priTable[a][b]=1表示a>b; 。priTable[a][b]=0表示a=b; 。priTable[a][b]=-1表示a

华北电力大学锅炉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 2007 – 2008 年度第 2 学期) 名称:锅炉课程设计 题目:WGZ670/140-Ⅱ型锅炉 变工况热力计算 院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班级:热能0504 学号: 学生姓名:郑宏伟 同组人员:张鹏博张沛 指导教师:王世昌康志忠 设计周数:两周 成绩: 日期:2008年07月04日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1.目的 锅炉课程设计是《锅炉原理》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可以达到如下目的: 1)使学生对锅炉原理课程的知识得以巩固、充实和提高; 2)掌握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并学会使用热力计算标准和具有综合考虑机组设计 与布置的初步能力; 3)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合理选择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算、制图等基本技能; 4)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问题的严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 2.要求 1)熟悉所设计锅炉的结构和特点,包括主要工况参数、烟气流程、蒸汽流程等; 2)掌握锅炉热力计算方法,如烟气焓的计算、炉膛热力计算、对流受热面热力计算等; 3)各个计算环节要达到相应误差要求,如排烟温度校核、对流受热面传热量校核等; 4)计算过程合理、结果可信; 5)提交的报告格式规范,有条理。 二、主要内容 按照本组选定的工况参数(煤种、负荷、冷空气温度),结合《锅炉课程设计相关资料》中提供的结构等数据,完成WGZ670/140-2型锅炉的变工况热力计算。 四、设计成果要求 学生须提交热力设计计算书,正文格式为宋体,五号字,行间距为21,图表、公式及其标注清楚,数据可靠。 五、考核方式 提交报告并以组为单位进行答辩。 学生姓名(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2008 年7月23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