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0章 药品包装

第20章 药品包装

塑料医药包装的主要形式及特点

塑料医药包装的主要形式及特点 塑料医药包装的主要形式有塑料瓶、铝塑泡罩包装、条包装、袋包装,这些已占到片剂总包装量的95%以上。其中,条包装约占15%,袋包装约占10%,塑料瓶与铝塑泡罩包装各占30%以上。铝塑泡罩包装方兴未艾,不仅占了30%以上,而且呈现与瓶包装一争高下之势。根据业内人士统计,到2005年底,中国药品包装用PVDC及PVC/ PVDC、PVC/PE 复合材料需求量达到6万吨。用于药品包装的塑胶材料种类较多,包括PVC、PE、PP、PS、PET、尼龙等。其中PE、PP和PET所占比例最大,PVC的用量在减少。 1、塑料瓶(袋) 液体药品主要分为注射针剂、大输液和口服液。液体药品主要有瓶和袋两种包装形式。聚酯塑料瓶是当前最重要的药品包装材料之一。作为药品包装容器,PET具有多种优点,首先PET瓶量轻且牢固,强度和弹性明显高于其他塑料材料制作的容器,可以承受相当大的冲击力而不会破损,最适合做成壁薄、质轻、强度高的药品包装瓶。在盛药容积相同的情况下,PET瓶重量只相当于玻璃瓶的1/10,同样外径的包装瓶,PET瓶的容积为玻璃瓶的15倍。药用PET瓶具有良好的气体阻隔性,在常用的塑料中,PET瓶的阻隔水汽、氧气性能最为优良,可完全满足药品包装的特殊存储要求。PET瓶还具有优良的耐化学药品性能,能用于除强碱和一部分有机溶剂外的所有物品的包装。PET树脂的回收再利用率高于其他塑料,作为废弃物燃烧处理时,它的燃烧热卡值低且易燃,而且不产生有害气体。 塑料包装正在大输液药品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通过GMP认证的输液企业大约有200多家,输液生产能力在30亿瓶左右。年生产能力超过1 000万瓶的企业超过100家。其中一些大型输液药生产企业包括双鹤药业、天津大冢等,都在使用塑料瓶或袋做大输液包装。但目前国内输液90%仍采用玻璃瓶包装、软塑包装实际生产

验收药品时包装和标签的检查内容.docx

验收药品时包装和标签说明书的检查内容 【关键词】验收,包装,标签,说明书,内容 【知识点】 1.药品验收内容中关于包装的检查项目 2.药品验收内容中关于标签和说明书的检查项目 【案例】 某天,医院进了一批药品,验收人员小张在认真的对照随货同行单和发票检查堆积在待验区的货物,外包装没有破损,经过抽样,取出一定量的小包装,经检查: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批准文号等都没有问题,可是生产批号有些模糊,标示不清。小张又查看了其他的样品,也是同样的情况。小张认为此批药品存在质量问题,向上级提出拒收申请。 【问题】 1.药品验收内容中关于包装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2.药品验收内容中关于标签和说明书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3.本案中小张的做法是正确的么? 【分析】 1.验收时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药品的包装进行逐一检查: (1)外包装检查内容:包装箱是否牢固、干燥;封签、封条有无破损;包装箱有无渗液、污损及破损。外包装上应清晰注明药品名称、规格、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贮藏、包装、批准文号及运输注意事项或其它标记,如非处方药品标识等。 (2)内包装检查内容:容器应清洁、干燥、无破损;封口严密;包装印字应清晰,瓶签粘贴牢固。 2.标签及说明书检查内容: 验收时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标签、说明书以及有关证明文件进行逐一检查:

(1)药品包装的标签和所附说明书上应有生产企业的名称、地址,有药品的通用名称、规格、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标签或说明书上还应有药品的成份、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以及贮藏条件等; (2)收整件药品包装中应有产品合格证; (3)收外用药品,其包装的标签或说明书上要有规定的警示说明。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按分类管理要求,标签、说明书有相应警示语或忠告语;非处方药的包装有国家规定的专有标识“OTC”字样; 3.药品入库必须严格执行验收制度,没有生产企业的名称、批准文号、生产批号、有效期的药品,视为“四无”产品,应拒绝入库。本案例中,小张的做法是正确的,生产批号模糊,应当按照无生产批号处理,属于四无产品,其质量无法保障,应当拒收。

YBB00132002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

YBB_00132002_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 复合膜系指各种塑料与纸、金属或其它塑料通过黏合剂组合而形成的膜其厚度一般不大于0.25mm。 复合袋系将复合膜通过热合的方法而制成的袋,按制袋形式可分为三边封袋、中封袋、风琴袋、自立袋、拉链袋等。 本标准适用于非注射剂用的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药品包装用复合膜按材料组合分类,如表1所示: 表1 复合膜分类 种类材质典型示例 Ⅰ纸、塑料纸或PT/粘合层/PE或EV A、CPP Ⅱ塑料 BOPET或BOPP、BOPA/粘合层/PE或EV A、CPP Ⅲ塑料、镀铝膜 BOPET或BOPP/粘合层/镀铝CPP BOPET或BOPP/粘合层/镀铝BOPET/粘合层/PE或EV A、CPP、 EMA、EAA、离子型聚合物 Ⅳ纸、铝箔、塑料纸或PT/粘合层/铝箔/粘合层/PE或EV A、CPP、EMA、EAA、 离子型聚合物涂层/铝箔/粘合层/PE或CPP、EV A、EMA、EAA、 离子型聚合物 Ⅴ塑料(非单层)、铝箔 BOPET或BOPP、BOPA/粘合层/铝箔/粘合层/PE或CPP、 EVA、EMA、EAA、 离子型聚合物 注1:玻璃纸简称PT;双向拉伸聚丙烯简称BOPP:双向拉伸聚酯简称BOPET;双向拉伸尼龙简称BOPA;聚乙烯简称PE;流延聚丙烯简称CPP;乙烯与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简称EV A;乙烯与丙烯酸共聚物简称EAA;乙烯与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简称EMA。 注2:复合时可用干法复合或无溶剂复合,这时粘合层为一般的粘合剂。也可用挤出复合,这时粘合层为PE或EV A、EMA、EAA等树脂。 [鉴别] 红外光谱选取适宜方法,取每层材料,照分光光度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ⅣC)测定,应符合规定。(铝、纸成分可不做)。 [外观] 取本品适量,在自然光线明亮处,正视目测。不得有穿孔、异物、异味、粘连、复合层间分离及明显损伤、气泡、皱纹、脏污等缺陷。复合袋的热封部位应平整、无虚封。 [阻隔性能] 水蒸气透过量照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杯式法(GBl037-88)的规定进行。试验时热封面向湿度低的一侧,试验温度(38±2)℃,相对湿度(90±5)%,应符合表2的规定。 氧气透过量除另有规定外,按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压差法(GB/T1038-2000)的规定进行。试验时热封面向氧气低压侧,试验温度(23±2)℃,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阻隔性能 种类水蒸气透过量g/(m2·24h) 氧气透过量cm3/(m2·24h·0.1MPa) Ⅰ≤15 ≤4000 Ⅱ≤5.5 ≤1500 Ⅲ≤2.0 ≤10 Ⅳ≤1.5 ≤3.0 Ⅴ≤0.5 ≤0.5 [机械性能] 内层与次内层剥高强度取膜适量,将样品宽度方向两端除去50mm,沿宽

常见药品的包装形式

常见药品的包装形式 薄膜直接包装包装袋颗粒剂最常用的包装形式。一般选用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 复合药袋外层为纸、铝箔、尼龙、聚酯、拉伸聚丙烯等高熔点热塑性材料或非塑性材料。内层为未拉伸聚丙烯、聚乙烯等低熔点热塑性材料。泡罩包装用于片剂、胶囊剂和瓿的新颖的复合包装形式,俗称“水泡眼”或称铝塑包。 中空包装采用注射吹塑或挤出吹塑方法在一定形状模具上制得的瓶、管、罐、桶、盒等包装形式,多用于药片、胶囊、软膏、液体药剂的分装。 压塑包装条形包装 特殊包装为防止儿童打开误用药物的安全包装或防止药品被偷换的安全包装 我国医药包装的特点 部分药品注重使用原则,符合药品管理的要求。(大多数为西药) 部分药品包装粗糙,得不偿失(多数为中成药) 有些药品包装瓣小体大,华而不实.盲目的加大外盒的尺寸,内小外大.增加了包装的成本有些药品包装偏软.以片剂包装居多.特别是糖衣片,体重,片与片摩擦增加.裂片严重 在医药包装中其主导.作用的瓶装橡胶密封材料多为天然橡胶和丁基橡胶。天然橡胶性能不能满足要求,易受到污染 简要概括药品包装材料的特殊性 1 安全性 1)包装材料与安全用药包装材料,尤其是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对药品的稳定性起决定性的作用,不适宜的材料引起活性药物成分的迁移,吸附甚至发生化学反应。药效失败甚至中毒。 (2)包装材料的选择选择适宜的包装材料以保护压药品质量的完整主要是保护药品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与药品不反应不应使药品污染无毒适应一般高速包装机的要求(3)包装材料的控制包装材料进入包装过程之前必须建立适当的制度以保证正常的验收,测试和储存和科学合理的包装形式确保药品安全有效的发挥作用 药品包装材料除满足包装材料的一般性能外,还要满足安全性和适用性等特殊要求。 2.包装材料的适用性 (1)固体制剂的包装 片剂和胶囊剂现已趋向塑料/铝箔或铝箔/铝箔板包装。例如复方甘草片氨茶碱片 有些用塑料瓶包装的药品易吸潮而变质失效,宜用玻璃瓶盛装。需遮光保存的药物用铝箔/铝箔板包装。例如维生素b1 (2)口服液体制剂的包装 多采用易拉盖小瓶单剂量(一次用量)包装,使用方便,不易污染。带有量杯的口服液瓶装使用也方便。例如一些口服液 (3)注射剂和大输液的包装 注射剂全面采用易折安瓶,大大方便了临床应用。使用涤纶不干胶标签可解决安瓶上印字不清、易擦去的问题,大输液由原来的玻璃瓶正全面向一次性使用的聚丙烯塑料包装发展。医院制剂室采用软聚氯乙烯(PVC)袋作为大输液包装例如酚妥拉明等 (4)其他类型剂含有矿物油植物油一些油性的溶液以及外用酊剂不能用聚乙烯塑瓶装我国药品包装经历的三个阶段以及特点 第1阶段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如棕色玻璃瓶、草板纸盒、直颈安瓿等药品包装,以实用为原则。 第2阶段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初,此阶段处于调整、徘徊状态。

《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管理规定》暂行

《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管理规定》(暂行)(局 令第23号) 《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管理规定》(暂行)(局令第23号) -------------------------------------------------------------------------------- 《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管理规定》(暂行)于2000年3月17日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1年1月1日起执行。 局长:郑筱萸 二○○○年十月十五日 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管理规定 (暂行) 第一条为加强药品监督管理,规范药品的包装、标签及说明书,以利于药品的运输、 贮藏和使用,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药品包装、标签及说明书必须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要求印制,其文字及 图案不得加入任何未经审批同意的内容。 第三条药品包装内不得夹带任何未经批准的介绍或宣传产品、企业的文字、音像及其他资 料。 第四条凡在中国境内销售、使用的药品,其包装、标签及说明书所用文字必须以中文 为主并使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的规范化汉字。 第五条药品的通用名称必须用中文显著标示,如同时有商品名称,则通用名称与商品 名称用字的比例不得小于1:2,通用名称与商品名称之间应有一定空隙,不得连用。 第六条药品商品名称须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后方可在药品包装、标签及说明书 上标注。

第七条提供药品信息的标志及文字说明,字迹应清晰易辨,标示清楚醒目,不得有印 字脱落或粘贴不牢等现象,并不得用粘贴、剪切的方式进行修改或补充。 第八条药品的包装分内包装与外包装。 (一)内包装系指直接与药品接触的包装(如安瓿、注射剂瓶、铝箔等)。内包装应能保证药品在生产、运输、贮藏及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并便于医疗使用。 药品内包装材料、容器(药包材)的更改,应根据所选用药包材的材质,做稳定性试验,考察药包材与药品的相容性。 (二)外包装系指内包装以外的包装,按由里向外分为中包装和大包装。外包装应根 据药品的特性选用不易破损的包装,以保证药品在运输、贮藏、使用过程中的质量。 第九条药品的标签分为内包装标签与外包装标签。 (一)内包装标签与外包装标签内容不得超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所限定的内容;文字表达应与说明书保持一致。 (二)内包装标签可根据其尺寸的大小,尽可能包含药品名称、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规格、贮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等标示内容,但必须标注药品名称、规格及生产批号。 (三)中包装标签应注明药品名称、主要成分、性状、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症、规格、贮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有效期、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等内容。 (四)大包装标签应注明药品名称、规格、贮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有效期、批准文号、生产企业以及使用说明书规定以外的必要内容,包括包装数量、运输注意事项或其它标记等。 (五)标签上有效期具体表述形式应为:有效期至×年×月。 (六)由于尺寸原因,中包装标签不能全部注明不良反应、禁忌症、注意事项的,均应注明“详见说明书”字样。 第十条原料药的包装参照本规定第八条第(一)项执行,标签按制剂大包装标签规定 办理。 第十一条药品的每个最小销售单元的包装必须按照规定印有或贴有标签并附有说明 书。 第十二条药品说明书应包含有关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等基本科学信息。 药品的说明书应列有以下内容:药品名称(通用名、英文名、汉语拼音、化学名称、分子式、分子量、结构式(复方制剂、生物制品应注明成分)、性状、药理毒理、药代动力学、

药品基础知识大全

药品基础知识大全 药品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 中药饮片 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可直接用于调配或制剂的中药材及中药材的加工炮制品。 毒性药品 是指毒性剧烈,治疗量与中毒剂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 毒性中药管理的品种有27种按卫生部规定,它们是: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水银、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青娘子、红娘子、生甘遂、生狼毒、藤黄、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闹羊花、雪上一枝蒿、红粉、白降丹、蟾酥、轻粉、雄黄、洋金花。 医疗器械 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国家对医疗器械实行产品生产注册制度。有效期是4年。 消毒产品

消毒产品包括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消毒产品不是药品,其外包装、说明书、标签上不应出现或暗示对疾病有治疗效果。 保健食品 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的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特殊用途化妆品 是指用于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防晒的化妆品。化妆品标签、小包装或者说明书上不得注有适应症,不得宣传疗效,不得使用医疗术语。 药品和保健品的区别 保健食品与药品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保健食品没有确切的治疗作用,不能用作与治疗疾病,只是具有保健功能,既不可宣传治疗功效。对某些保健食品利用非法广告进行夸大宣传,号称“包治百病”,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以免受到广告的欺骗耽误正常的治疗、加重病情。 药品本身的特殊性

国内外药品包装体系及其包材相应试验

国内外药品包装体系及其包材相应试验(一) 药品包装是指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属于专用包装范畴,它具有包装的所有属性,并有其特殊性:1、能保护药品在贮藏、使用过程中不受环境的影响, 保持药品原有属性2、药品包装材料自身在贮藏、使用过程中性质应有一定的稳定性3、药品包装材料在包裹药品时不能污染药品生产环境。4、药品包装材料不得带有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消除的对所包装药物有影响的物质。5、药品包装材料与所包装的药品不能发生化学、生物意义上的反应。为了确认药品包装材料可被用于包裹药品, 有必要对这些材料进行质量监控 一、药品包装分类 (一)按药品包装材料、容器所使用的成份可分为:塑料、橡胶(或弹性体)、玻璃、金属及其它类(如布类、陶瓷类、纸类、干燥剂类)等五类。 (二)按药品包装材料、容器的形状也可分为:容器(如口服固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等)、硬片或袋(如PVC固体药用硬片、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等)、塞(如药用氯化丁基橡胶塞)、盖(如口服液瓶撕拉铝盖)、辅助用途(如输液接口)等五类。 二、药品包装材料标准体系为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使用,各国均对药品包装材料和容器进行质量控制,标准体系主要有 1、药典体系:各发达国家药典附录均收载有药品包装材料的技术要求 2、ISO体系:根据材料及形状制定标准(如铝盖、玻璃输液瓶) 3、各国工业标准体系:如英国工业标准BS等,已逐渐向ISO标准转化 4、国内标准体系:工业标准形式上与ISO标准相同,安全项目略少于先进国家 药典。为有效控制药品包装材料的质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于2002年始,制定并颁布相应的药品包装材料容器的质量标准,加强对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化学性能、安全性能的控制。 国际标准、各国药典都是药品包装国际市场共同遵循的技术依据,其中,药典侧重于材料、容器的安全性评价,国际标准侧重于产品使用性能的评价。

药品分包装备案程序和要求-药品外包装要求

药品分包装备案程序和要求:药品外包装要 求 附件1 药品分包装备案程序和要求(征求意见稿)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7号,以下简称《办法》)要求,自2020年7月1日起,进口药品分包装改为备案管理。进口药品分包装是指原《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第九十六条“药品已在境外完成最终制剂生产过程,在境内由大包装规格改为小包装规格,或者对已完成内包装的药品进行外包装、放置说明书、粘贴标签等”。现将进口药品分包装备案程序和要求公布如下: 一、备案程序(一)申请进口药品分包装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与进口药品分包装生产企业签订药品分包装合同,在药品注册证书的有效期届满1年前提出。 (二)进口药品分包装的申报资料要求,按照《已上市化学药品变更事项及申报资料要求》、《已上市生物制品变更事项及申报资料要求》、《已上市中药变更事项及申报资料要求》(以下简称《变更事项及申报资料要求》)等执行。 (三)申请进口药品分包装的,由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报进口药品分包装生产企业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二、备案要求(一)进口药品分包装应为药品已完成最终制剂

生产过程,在境内由大包装规格改为小包装规格,或者对已完成内包装的药品进行外包装、放置说明书、粘贴标签等。 (二)申请分包装的药品应已取得药品注册证书; 同一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的同一品种应当由一个药品生产企业分包装,分包装的期限不得超过药品注册证书的有效期。 (三)除片剂、胶囊外,进口药品分包装的其他剂型应当已完成内包装。进口药品分包装生产企业应当持有《药品生产许可证》,且应当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 (四)分包装药品使用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来源和材质应与已获准上市药品一致。如有变更,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需按照《已上市化学药品药学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已上市生物制品药学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已上市中药药学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进行变更后,方可进行进口药品分包装申请。 (五)境内分包装用进口大包装规格及分包装的药品统一使用进口大包装规格的批准文号,应当执行本药品相应注册证书所附的生产工艺和药品质量标准,说明书和标签必须与药品注册证书所附的说明书和标签一致。进口分包装的药品说明书和标签应当标注进口分包装药品生产企业的相关信息。 (六)药品注册证书信息发生变更的,药品注册证书信息变更后,方可进行进口药品分包装相应信息变更。 (七)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和分包装生产企业应当对分包装后药品质量负责。

药品包装用铝箔(YBB00152002)

精心整理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药品包装容器(材料)标准 (试行) YBB00152002 药品包装用铝箔 Aluminiumfoilspackagingformedicine 囊剂等)检查台0.1—的规定0.5g/(m 2的向PVC 度155±进行180°角方向剥离,不得低于7.0N/15mm(PVC);不得低于6.0N/15mm(PVDC)。 【保护层粘合性】取一张纵向长90mm ,宽为全幅的试样(注意试样不应有皱折)。将试样平放在玻璃板上,保护层向上,取聚酯胶粘带(与铝箔的剥离力不小于2.94N/20mm)一片,横向均匀地贴压试样表面,以160°~180°方向迅速剥离(见图1),保护层表面应无明显脱落。 图1 【保护层耐热性】取100mm×100mm 试样三片,分别将试样的保护层与铝箔原材叠合,置于热封仪中,进行热封(热封条件:温度200℃,压力0.2Mpa ,时间1s),取出放冷,将试样与铝箔原材分开,观察保护层表面应无明显粘落。

【粘合剂涂布量差异】取100mm×100mm试样五片,分别精密称定(质量m1),用乙酸乙酯或其他溶剂擦去粘合剂,再精密称定(质量m2)。m1与m2之差即为粘合剂的涂布量,同时计算五片涂布量的平均值,各片涂布量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异均应在±10.0%以内。 【开卷性能】取100mm×100mm试样四片,将试样粘合层与保护层叠合,置于一块大小适宜的平板上,依次在试样上放置20mm×20mm的小平板与1.0kg砝码(见图2),于40℃烘箱中,保温2h后,取出,观察,粘合层面与保护层面不得粘合。 图2 【破裂强度】取40mm×40mm试样三片,分置破裂强度仪上,测定,均不得低于98Kpa。 【荧光物质】取100mm×100mm试样五片,分别置于紫外灯下,在254nm和365nm波长 4mg。 500ml)℃维持30min 1ml,煮沸3)滴 国药典 0.9%2 1分钟, J)测定。 氯化钠注射液 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I C),应符合规定。 【贮藏】内包装用低密度聚乙烯固体药用袋密封,保持于清洁、通风处。 附件:检验规则外观检验每卷取2米。 表1规格尺寸允许偏差 注:

(医疗药品)农药包装标准知识讲解

国农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国家农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沈阳) 楼少巍 2007-7-28 农药包装、标签相关标准: 农药包装通则 GB3796 农药产品标签通则 GB20813 农药乳油包装 GB4838 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 GB12475 商品农药验收规则 GB/T1604 商品农药采样方法 GB/T1605 1.农药包装通则GB3796-2006 “农药包装通则”标准是一项重要的农药产品基础标准。该标准于1993年首次发布,1999年第一次修订,代号为GB3796-1999。2006年第二次修订,代号为GB3796-2006(于2007-11-1实施)。 2002年12月20日农业部发布实施了NY608-2002“农药产品标签通则”,其中部分内容出

现交叉,个别地方不能统一。农药生产企业执行标准出现困难。为此,2002年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立项同时修订该两项标准,并将“农药产品标签通则”标准列入国家标准范围。标准的修订为更好地规范农药包装标签和标识,规范农药包装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1标准提要及适用范围 1.1.1标准提要 农药包装通则规定了农药的包装类别、包装技术要求、包装件运输、包装件贮存,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1.1.2适用范围 农药包装通则适用于农药包装。 1.2包装类别 1.2.1分级 农药产品按危险程度分为两级。一级属于危险品,分为三类;二级属于非危险品。 1.2.2农药产品运输包装件和容器的试验项目和定量值 表1试验项目和定量值 试验项目一级二级 Ⅰ类Ⅱ类Ⅲ类 堆码(一般包装,24h;塑料包装桶,40℃,28d),m≥3.03.03.03.0 气密(5min),kPa≥30202020 液压(一般包装,5min;塑料包装桶,30min)kPa≥250100100— 1.2.3不同危险等级的农药对包装容器和包装材料的要求 一级产品包装: 使用钢桶、塑料桶、铝瓶、玻璃瓶、高密度聚乙烯氟化瓶、塑料瓶、塑料袋、高密度纸桶、箱和

药品包装材料综述

药品包装材料综述 摘要:药品作为一类特殊产品在维护公众健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质量一直受到各国政府的密切 关注。对药品或药物制剂进行包装,有利于在运输储藏、管理过程和使用中为药品提供保护、分类和说明的作用。同时,由于药品中起作用的是活性化物质,它的稳定性受包装材料及包装形式的直接影响,因此药品的包装尤需重视。 关键字:药用包装材料分类发展阶段发展前景 引言:药品包装与一般物品的包装不同,药品的包装受到药品固有性质的制约,即必须确 实保持药品的效能、保障安全卫生、保持服用者的信赖,这就必须充分防止由于吸潮、漏气和光照而引起的分解变质。因此,药品包装是维持药物性质和药品正确使用的保障。合格的药品包装应具备密封、稳定、轻便、美观、规格适宜、包装标适规范、合理、清晰等特点,满足药品流通、贮藏、应用各环节的要求。我国的《药品管理法规》:药品包装管理第五十二条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必须符合药用要求,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安全的标准,并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审批药品时一并审批。药品生产企业不得使用未经批准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对不合格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使用。第五十三条药品包装必须适合药品质量的要求,方便储存、运输和医疗使用。发运中药材必须有包装。在每件包装上,必须注明品名、产地、日期、调出单位,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第五十四条药品包装必须按照规定印有或者贴有标签并附有说明书。标签或者说明书上必须注明药品的通用名称、成份、规格、生产企业、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外用药品和非处方药的标签,必须印有规定的标志。综上可以得出,药品的包装在药品生产中占据着重要作用。 正文:现阶段在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药用包装材料也得到了较快速度的发展。药 用包装材料的种类日益繁多,医用包装材料包括有:用来包装医药品的或用来包装医疗器模拟包装材料:可服用的、接触医药品的或用作功能性(如防潮、阻隔等)外包装的包装材料等等。由于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塑料包装材料在医用包装材料中占有越来越主要的位置。其中可服用医药包装材料;这类包装材料主要是胶囊、微胶囊和辅料。通常用的有食用淀粉、明胶、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等。 传统的包装材料:如蜡、玻璃、陶瓷、纸张(板)、金属等。 塑包装材料:在医用包装材料中占有越来越主要的位置、由于塑料作为包装材料具有强度高、阻隔性好、质轻携带方便、透明等许多优良特性,从而成为现代医用包装中主要的材料,无论是医药品还是医用器械的包装。在医药品的包装方面,除了各种塑料袋(包括输血袋等)、塑料瓶等之外,应着重指出的是药片的泡罩包装是借助塑料才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包装,它解决了要几片取用几片及取用后往往影响其他未用药片保存的问题。再有用塑料制成的合成纸,可做到阻挡细菌透过,为实现无菌纸包装提供了条件。 按材料不同分类: 1.医用塑料瓶。由符合医药卫生要求的塑料制成;现实际应用的塑料品种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酯(PET)等。聚乙烯分为高密度(HDPE,0.92-0.93g/cm3)

废弃药品包装管理制度

废弃药品包装管理制度 1、明确废弃药品包装处置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加强组织领导。确定药械科为废弃药品包装处置的责任部门,医务科、护理部和感控科为协助部门,指定药械科各班组长、临床科室的主任、护士长为责任人。 2、建立废弃药品的包装管理和处置流程涉及部门须落实到人责任人应负责日常检查和监督工作。 3、废弃药品包装包括:药品包装、标签、说明书、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药品“外包装”指批量包装或用物流箱包装。对有温度控制要求的常利用发泡聚苯乙烯装箱内放冰袋。药品“中包装”指单位基数包装。小包装指规格包装。药品拆零指小包装所有注射剂和部分特殊类口服制剂须拆零配并应回收包装材料。 4、外包装或物流箱应集中定点堆放设有专人负责。中包装由药房人员处置毁形致包装无法修复。小包装按药品的类别处置:普通药品附包装配发;拆零药品不附包装盒或瓶必须另外使用药品袋包装填写后核发。

6、严格执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做好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废弃安瓿的回收、核对、记录和监督销毁工作。 7、贵重药品的废弃包装,应当尽量在使用前进行毁形,不易毁形的要进行破坏性标记,并将此类废弃药品包装统一收集后,交由有资质的回收机构统一处理。 8、输液瓶(袋)、注射器、安瓿或西林瓶、容器等包装材料,使用后须回收,分类集中堆放,待由上级主管部门核准的医疗用废弃物回收服务公司负责回收处理。一次性锐器使用后须立即销毁。 9、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各种玻璃(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空安瓿等废弃药品包装,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关于明确医疗废物分类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有关规定进行规范处置。 10、废弃药品的包装管理应有监督机制,责能部门落实到人,防范以废弃药品包装谋利等行为。同时确保卫生安全,消除隐患。 11、对临床医护人员、相关管理人员和废弃药品包装临时收集人员定期组织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相关规章制度的宣传培训,提高法律法规意识。 .

欧盟药品评价管理局(EMEA)直接接触塑料包装材料指导原则(1)教程文件

2003年10月欧盟药品评价管理局(EMEA)起草了直接接触塑料包装材料指导原则(GUIDELINE ON PLASTICIMMEDIATE PACKAGIN GMATERIALS),并与2005年12月1日发布。该指导原则根据风险级别,对于直接接触原料药或制剂的塑料包材应进行哪些研究,如何在申报资料中呈现,提供了指导意见。 这一指导原则对于我国直接接触药品的塑料包材研究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因此笔者进行了翻译,特此供业界参考研究。 以下为指导原则正文。 目录 1 介绍 1.1 目标 1.2 概述 1.3 一般原则 2 在申请上市文件中的位置 3 应提交的数据 3.1 总体信息 3.2 质量标准 4 提取研究 5 相互作用研究 5.1 迁移(浸出)研究

5.2 吸附研究 6 毒理学资料/文献 7 术语解释 附件1 申报资料决策树 附件2 塑料包装材料申报资料决策树 附件3 提交信息对照表 1 介绍 1.1 目标 制定本指导原则旨在替代《医药产品管理办法》3AQ10a的“直接接触塑料包装材料指导原则”,同时进一步强调在原料药和制剂申请上市时,应针对其直接接触药品的塑料包装材料提供相关信息。 本指导原则涉及人用药品和兽药所用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塑料包装材料的申请。对于人用药品,本指导原则涉及欧盟法规2003/63/EC(法规2001/83/EC的修正版)附录I第一部分第3单元的章节3.2.1.6、3.2.2.2和3.2.2.7;对于兽药,则涉及欧盟法规2001/82/EC的附录I 第二部分的章节A、C和G。 1.2 概述 本指导原则囊括了对直接接触药品塑料包装材料的具体要求。对于其他包装材料或容器密封系统的特性,如包材性能,本指导原则不会考虑为它们制定一个合适的总体要求。 本指导原则范围仅限于直接接触药品塑料包装材料,也就是与原料药或制剂发生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它们可能只是容器密封系统中的容

药品说明书、包装和标签相关知识培训

包装\标签 一、认识包装和标签 1、内包装和内标签 药品包装:内包装、外包装 内包装---------直接接触药品的; 内标签---------在内包装上贴有 第十六条药品的标签是指药品包装上印有或者贴有的内容,分为内标签和外标签。药品内标签指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的标签,外标签指内标签以外的其他包装的标签。

片剂

包装尺寸过小无法全部标明上述内容的,至少应当标注药品通用名称、规格、产品批号、有效期等内容。 2、外包装及标签 外包装--------内包装之外的包装。 外标签---------在外包装上贴有或者印有的标签。

3、运输、储存包装及标签 第十九条用于运输、储藏的包装的标签,至少应当注明药品通用名称、规格、贮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批准文号、生产企业,也可以根据需要注明包装数量、运输注意事项或者其他标记等必要内容。

用于运输、储藏包装的标签,至少应当注明药品通用名称、规格、贮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批准文号、生产企业,也可以根据需要注明包装数量、运输注意事项或者其他标记等必要内容。 4、 中药饮片的包装标签必须注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必须注明药品批准文号。

二、标签中文字信息的管理规定 第二十五条药品通用名称应当显著、突出,其字体、字号和颜色必须一致,并符合以下要求: (一)对于横版标签,必须在上三分之一范围内显著位置标出;对于竖版标签,必须在右三分之一范围内显著位置标出; 药品标签使用注册商标的,应当印刷在药品标签的边角,含文字的,其字体以单字面积计不得大于通用名称所用字体的四分之一。 药品标签上药品有效期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药品标签中的有效期应当按照年、月、日的顺序标注,年份用四位数字表示,月、日用两位数表示。其具体标注格式为“有效期至XXXX年XX月”或者“有效期至XXXX年XX月XX日”;也可以用数字和其他符号表示为“有效期至XXXX.XX.”或者“有效期至XXXX/XX/XX”等。 有效期若标注到日,应当为起算日期对应年月日的前一天,若标注到月,应当为起算月份对应年月的前一月。

包装设计要遵守药品包装的管理规定

包装设计要遵守药品包装的管理规定 摘录时间:2008-12-22 18:54:19 修订后的《药品管理法》增加了对药包材监管条款,对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药品包装、药品标签和说明书三方面的监督管理作了规定。 药品包装必须按照规定印有或者贴有标签并附有说明书。标签或者说明书上必须注明药品的通用名称、成份、规格、生产企业、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和外用药品的标签,必须印有规定的标志。 《药品包装、标签规范细则(暂行)》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第23号局令,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药品的包装、标签管理,确保《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管理规定》(暂行)的贯彻实施,特制定本细则。 总体要求: 一、药品包装、标签必须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要求印制,其文字及图案不得加入任何未经审批同意的内容。药品的包装分为内包装和外包装。药品包装、标签内容不得超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所限定的内容。 二、药品包装、标签上印刷的内容对产品的表述要准确无误,除表述安全、合理用药的用词外,不得印有各种不适当宣传产品的文字和标识,如“国家级新药”、“中药保护品种”、“进口原料分装”、“监制”、“荣誉出品”、“获奖产品”、“保险公司质量保险”、“公费报销”、“现代科技”、“名贵药材”等。 三、药品的商品名须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后方可在包装、标签上使用。商品名不得与通用名连写,应分行。商品名经商标注册后,仍须符合商品名管理的原则。通用名与商品名用字的比例不得小于1:2(指面积)。通用名字体大小应一致,不加括号。未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作为商品名使用的注册商标,可印刷在包装标签的左上角或右上角,其字体不得大于通用名的用字。 四、同一企业,同一药品的相同规格品种(指药品规格和包装规格两种),其包装、标签的格式及颜色必须一致,不得使用不同的商标。同一企业的相同品种如有不同规格,其最小销售单元的包装、标签应明显区别或规格项应明显标注。

药物制剂辅料与包装材料知识讲解

药物制剂辅料与包装 材料

药物制剂辅料与包装材料 上篇药用辅料 第一章绪论 药物辅料:系指生产药品和调配处方时使用的赋形剂和附加剂;除活性成分以外,在安全性方面进行了合理的评估,且包含在药物制剂中的物质。 药物辅料影响药品质量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 药物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的作用: (1)药用辅料是制备药物制剂的必要条件—制剂存在的物质基础 (2)药用辅料影响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化学、物理、生物 (3)药用辅料影响药物的吸收—溶解度、体外释放速度 (4)药用辅料影响体内的药物分布—靶向性 药用辅料的分类 来源分类:天然物、半天然物、全合成物 药用辅料的特点:专一性、实用性 第二章表面活性剂 第一节表面活性剂的概述 表面活性剂:具有亲水(极性)基团,亲油(非极性)基团组成,能显著降低表面张力的物质。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表面活性剂分子系由亲水(极性)基团,亲油(非极性)基团两部分组成分别处于分子的两端,具有两亲性。

表面活性剂根据解离得性质不同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O/W型】 (1)高级脂肪酸盐(肥皂类):硬脂酸、油酸、月桂酸等。(常用作软膏剂的乳化剂) (2)硫酸化物: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月桂醇硫酸钠(SLS)【比肥皂类稳定、较耐酸和钙、镁盐】 (3)磺酸化物:二辛基琥珀酸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优良的洗涤剂、去污能力强)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季铵盐类化合物:苯扎氯铵(洁尔灭)、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毒性大、杀菌、防腐作用、用于皮肤、黏膜、手术器械消毒】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天然的:卵磷脂。分为豆磷脂、蛋磷脂。(毒性小、生物相容性好) 合成的:氨基酸型和甜菜碱型。(起泡、去污作用好)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W/O型、毒性小、生物相容性好】 (1)蔗糖脂肪酸酯:脂肪酸单甘油酯、脂肪酸二甘油酯。 (2)多元醇型 1)蔗糖脂肪酸酯 2)脂肪酸山梨坦:司盘类,O/W型 3)聚山梨酯:吐温 (3)聚氧乙烯型:卖泽、苄泽、普良尼克(泊洛沙姆)、

药品的包装材料的选择

直接接触兽药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选择依据及质量标准 棕色瓶:我公司生产的100ML兽药用注射剂玻璃瓶为棕色,可盛装见光易分解的注射剂,材质为钠钙玻璃,这种玻璃是中国市场是用量最多的玻璃材质,因为高温形成,所以无毒,无味.而且有较好的经剂性能,原材料来源广泛、取材方便、成本低廉,使用后的玻璃瓶易处理,不污染环境。符合药用要求,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安全的标准。 自药品生产出厂、储存、运输,到药品使用完毕,在药品有效期内,发挥着保护药品质量、方便医疗使用的功能。因此,选择棕色瓶对药品进行包装,是根据药品的特性要求和药包材的材质、配方及生产工艺,选择对光、热、冻、放射、氧、水蒸气等因素屏蔽阻隔性能优良,自身稳定性好、不与药品发生作用或互相迁移的包装材料和容器。、药品与容器的相容性试验证实药品在整个使用有效期内,所选包装容器中的药品质量稳定、可控,能够保持其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我公司玻璃瓶的检测方式 1 瓶身直径、高度公差范围在±0.5mm。 2 玻璃瓶口螺纹要求清晰完整,不得有残缺。 3 按照GB8452-1987《玻璃容器玻璃瓶垂直轴偏差》,垂直偏差≤1.5mm。 4 瓶子不得出现渗漏等严重质量缺陷。 5 瓶身在高温(500℃以下)高压下不变形、不渗漏。 6 瓶身表面无裂缝、无气泡等工艺缺陷。 7 瓶口和垫片、瓶盖保证密封性,瓶盖不得出现开裂情况。 8 外观要求:目测玻璃瓶表面光洁平整,瓶身饱满。 9 尺寸要求:歪头不大于0.8mm,歪底不大于1.0mm。

注射剂产品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选择考虑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是药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伴随药品生产、流通及使用的全过程。由于包装材料、容器的组成、药品所选择的原辅料及生产工艺的不同,药品包装材料和容器中有的组份可能会被所接触的药品溶出、或与药品发生互相作用、或被药品长期浸泡腐蚀脱片而直接影响药品的质量;而且,有些对药品质量及人体的影响具有隐患性(即通过对药品质量及人体的常规检验不能及时发现的问题)。例如,安瓿、输液瓶(袋),如果不是针对不同药品采用不同的处方和生产工艺进行选择,常常会有药品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组份被溶出及玻璃脱片现象,这些影响在一般的常规药检时不能被发现;再例如,天然橡胶塞中溶出的异性蛋白对人体可能是致热源,溶出的吡啶类化合物是致癌、致畸、致突变的肯定因素,而细微的玻璃脱片是堵塞血管形成血栓或肺肉芽肿隐患等等。从另一个方面讲,由于药品的种类多且有效活性基团复杂,不同药品与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之间的相互影响也不同,所以,一种包装材料和容器适用于所有的药品,或者一种药品可以采用任何可获得的包装材料和容器都是存在巨大的质量和安全性隐患的。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特别是注射剂产品,其质量和由包装材料和容器引起的安全性隐患要高于口服剂型,所以对注射剂产品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包装材料和容器是否能满足药品本身应能达到的无菌保证水平的要求,同时更要关注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与药品之间的相互作用。 1 我国药包材生产企业的现状与管理要求 我国药包材生产企业和药包材产品相对落后。虽然,现有药包材生产企业约1000家,生产药用玻璃、金属、药用明胶制品、橡胶、塑料(容器、片材、膜)及其复合片(膜)等五大类六十多个品种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但是,现有药包材生产企业多为乡镇集体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人员素质、装备、技术及管理水平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因而,质量不高、不符合标准的药包材产品常见;使用不合格药包材产品或使用未经审批药包材问题尚未解决;所以,优新药包材产品的推广应用缓慢,一些落后、使用不便、甚至影响药品质量的药包材淘汰困难,有的仍然在影响着药品的质量。 与国外先进制药公司相比,我国制药企业对包装、包材与药品质量的关系普遍认识不清,对药品包装、包材与药品相互影响的研究重视不够,往往不是依据药物制剂的特性及相容性试验结果选择药包材,而是为了降低成本而选用包装材料。一些落后的包装形式、包装技术在我国制药企业中仍被采用。由此,造成的药品质量问题和使用的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拆零药品专业知识

拆零药品专业知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拆零药品专业知识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1、拆零药品是指所销售的(药品最小单元)包装上,无药 品说明书,不能明确注明(药品名称)、(规格)、(服法)、(用量)、有效期等内容的药品。 2、企业必须设立专门的(拆零柜台或货柜),并配备必要 的(拆零工具),并保持拆零工具的清洁卫生。操作人员不得用手(直接接触药品)。 3、拆零前,对拆零药品必须检查(外观质量),发现质量 可疑或外观形状不合格的药品(不可拆零)。 4、对拆零后的要药品,应集中存放于(拆零专柜),不能 与(其他药品混放),并保持(原包装)、(标签)和(说明书)完整。 5、拆零的药品销售时必须放入(拆零药袋),标明顾客姓 名、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批号)、有效期等,并做好(拆零药品记录)。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拆零药品 答:拆零药品是指销售的单位药品无说明书,必须另附包装袋并填写药品名称、规格、用法、用量、有效期等内容方可进行的销售。

2、药品拆零工具有哪些 答:应配备基本的拆零工具,如带盖托盘、镊子、药匙、药袋、剪刀、一次性医用手套、酒精(75%)、棉签等,并保持拆零工具清洁卫生。 3、请叙述药品拆零过程。 答:1)、拆零药品应陈列在拆零药品专柜,按贮存要求摆放整齐,瓶盖要随时旋紧,以防受潮变质。拆零药品专柜应有明显的标识。2)、拆零药品销售使用的工具、包装袋应清洁卫生,并置于清洁密封袋中。分零使用的药匙(至少两支)应装入防尘、防污染的容器中。拆零用具应整齐摆放。3)、收到需要的拆零药品处方,按处方审核程序通过审核后,方可拆零调配药品;非处方药品的拆零需同顾客核实购买药品品种、规格、数量等信息,确认无误后方可调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