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定律

第三章 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定律

3.5.1质量为2kg 的质点的运动学方程为 j ?)1t 3t 3(i ?)1t 6(r 22+++-=ρ

(t 为时间,单位为s ;长度单位为m).

求证质点受恒力而运动,并求力的方向大小。

解,j ?)3t 6(i ?t 12v ++=ρ j ?6i ?12a +=ρ

j

?12i ?24a m F +==ρ

ρ(恒量)

12

2

57

.262412tg )

N (83.261224F ==θ=+=-

3.5.2质量为m 的质点在oxy 平面内运动,质点的运动学方程为

ωω+ω=b,a, ,j ?t sin b i ?t cos a r ρ

为正常数,证明作用于

质点的合力总指向原点。

解, ,j ?t cos b i ?t sin a v ωω+ωω-=ρ r

,j ?t sin b i ?t cos a a 22ρρω-=ωω-ωω-= r m a m F ρρρω-==

3.5.3在脱粒机中往往装有振动鱼鳞筛,一方面由筛孔漏出谷粒,一方面逐出秸杆,筛面微微倾斜,是为了

从较底的一边将秸杆逐出,因角度很小,可近似看作水平,筛面与谷粒发生相对运动才可能将谷粒筛出,若谷粒与筛面静摩擦系数为0.4,问筛沿水平方向的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使谷物和筛面发生相对运动。 解答,

以谷筛为参照系,发生相对运动的条件是

,g a ,mg f a m 000μ≥'μ=≥'

a ' 最小值为)s /m (92.38.94.0g a 2

0=?=μ='

以地面为参照系:

解答,静摩擦力使谷粒产生最大加速度为

,mg ma 0max μ= ,g a 0max μ=

发生相对运动的条件是筛的加速度g a a

0max μ=≥',

a ' 最小值为)s /m (92.38.94.0g a 2

0=?=μ='

3.5.4桌面上叠放着两块木板,质量各为,m ,m 21如图所示。2m 和桌面间的摩擦系数为2μ,1m 和2m 间的静摩擦系数为1μ。问沿水平方向用多大的力才能把下面的木板抽出来。

解,对于1m :

)1,......(a m g m 1

1

1

1

对于2m :

)2,......(a m g )m m (g m F 2

2

2

1

2

1

1

=+μ-μ- 1

m 和2

m 发生相对运动的条件是:1

2

a a ≥

,

m g

m m g )m m (g m F 1

1

1

2

2

1

2

1

1

μ≥+μ-μ-

g )m m )((F 2

121+μ+μ≥

3.5.5质量为2

m 的斜面可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动,斜面倾角为α,

质量为1m 的运动员与斜面之间亦无摩擦,求运动员相对斜面的加速度及其对斜面的压力。

解,隔离体:,m ,m 21 对于2m :0cos N g m R 2=α--

1

2

a m sin N =α

对于1

m :α-=-αsin a m g m cos N 2

1

1

α-=-α-cos a m a m sin N 2

1

1

1

联立求解:

α

+α+=

2

1

2

2

1

2

sin m m sin g )m m (a ,

α+α=

2

1

2

2

1

sin m m cos g m m N 3.5.6在图示的装置中两物体的质量各为,m ,m 21。物体之间及物体

与桌面间的摩擦系数都为μ。求在力F ρ

的作用下两物体的加速度及绳

内张力。不计滑轮和绳的质量及轴承摩擦,绳不可伸长。

解,对于1m :,a m T g m 11-=-μ )1,......(a m g m T 11=μ-

对于2m :

)2......(a m T g )m m (g m F 2211=-+μ-μ-

解方程得:

g

m

m

g

m

2

F

a

2

1

-

+

μ

-

=

2

1

1

1

m

m

)g

m

2

F(

m

T

+

μ

-

=

3.5.7在图示的装置中,物体A、B、C的质量各为

3

2

1

m

,

m

,

m且两两不等。若物体A、B与桌面间的摩擦系数均为μ。求三个物体的加速度及绳内张力。不计滑轮和绳的质量及轴承摩擦,绳不可伸长。

解,

)1

......(

a

m

g

m

T

1

1

1

=

μ

-

)2

......(

a

m

g

m

T

2

2

2

=

μ

-

)3

......(

a

m

T

2

g

m

3

3

3

=

-

)4

)......(

a

a(

2

1

a

2

1

3

+

=

)

x2

x

x(

C

B

A

λ

=

+

+

由(1)、(2)得:

)5

......(

a

m

g

m

g

m

a

m

1

1

2

1

2

2

+

μ

-

μ

=

由(3)得:

)6

......(

)

a

a(

2

m

)

a

m

a

m

g

m

g

m

(

g

m

2

1

3

2

2

1

1

2

1

3

+

=

+

+

μ

+

μ

-

(5)代入(6):

g

]m m 4

m )m m ()1(m m 2[a 2

1321321μ-++μ+=

g

]m m 4m )m m ()

1(m m 2[a 2

1321312μ-++μ+=

g

]m m 4m )m m ()1(m )m m ([a 2

13213213μ-++μ++=

g

]m m 4m )m m ()

1(m m m 2[T 21321321++μ+=

3.5.8天平左端挂一定滑轮,一轻绳跨过定滑轮,绳的两端分别系上质量为21m ,m 的物体)m m (21≠,天平右端的托盘内放有砝码,问天平托盘和砝码共重若干,才能保持天平平衡?不计滑轮和绳的质量及轴承摩擦,绳不可伸长。

解,a m T g m 22=

- (1)

a m g m T 11=-, (2)

解方程得:

g

m m m m a 211

2+-=

g

m m m m

2T 212

1+=

g

m m m m 4T 2T 212

1+=='

3.5.9跳伞运动员初张伞时的速度为0v ,阻力大小与速度平方成正

比:2av ,人伞总质量为m 。求)t (v v =

的函数。

提示:积分时可利用式)v 1(21

)v 1(21v

112

-++=-

解,

,m dt

av mg dv ,dt dv m av mg 2

2

=-=- ,m dt

)mg /av 1(mg dv 2

=- ,gdt mg /av 1dv 2=-

设常量

==β=βmg a ,mg a 2

,上式写成 ,gdt v 1dv

2

2=β-

,gdt v 12dv

v 12dv =β-+β+)

()(

,gdt v 12v 1d v 12v

1d =β-ββ--β+ββ+)()

()()(积分

C gt 2)v 1v

1ln(+β=β-β+, C )v 1v 1ln(

00=β-β+,代入 )v 1v 1ln(gt 2)v 1v

1ln(00β-β++β=β-β+, gt 2)v 1()v 1()v 1()v 1(ln 00β=β+β-β-β+,

)

1v 1v 1e ()

1v 1v 1e (1

v 0

gt 200gt 2+β-β+-β-β+β=

ββ,

3.5.10一巨石与斜面因地震而分裂,脱离斜面下滑至水平石面之速度为0v ,求在水平面上巨石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摩擦系数为

342.2)308.3v (-+=μ(注:不必求v 作为t 的显函数)。

解,mg dt dv m μ-=, g dt dv μ-=

g )308.3v (dt dv

342.2-+-=,

gdt )308.

3v (dv

342

.2-=+-, gdt )308.3v ()

308.3v (d 342

.2-=++-,积分 C gt )308.3v (342.31342

.3+-=+, C )308.3v (342.31342

.30=+,代入

342

.30342.3)308.3v (gt 342.3)308.3v (++-=+

3.5.11棒球的质量为0.14kg ,用棒击棒球的力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设棒球被击前后速度增量大小为70m/s ,求力的最大值。打击时,不计重力。

解,0-0.05s 阶段:

,

dt dv m t 05.0F )t (F max == tdt m 05.0F dv max =,,

tdt m 05.0F dv 05.00max

v v 0

??='

05

.0m 2F v max

1?=?,

0.05—0.08s 阶段:

,

dt dv m )05.0t (05.008.0F F )t (F max max =---= dt

)]05.0t (03.0F F [m 1

dv max max --= dt

]03.0t 38[m F dv max -= dt ]03.0t 38[m F dv 08.005.0max v

v ??-

=', ,

03.0m 2F v max

2?=?

04

.0m F v v v max

21?=?+?=?,

)

N (24504.014.07004.0v m F max =?=?=

3.5.12沿铅直向上发射玩具火箭的推力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火箭质量为2kg ,t=0时处于静止,求火箭发射后的最大速率和最大高度(注意,推力>重力时才起作用)。

解,以地面为参照系,因推力>重力时才起作用,所以mg F ≥,

t

2098F = ,8.92mg t 2098

?=≥ )s (4t ≥

由动力学方程

,

dt

dv

m

mg

F

=

-dt

)g

m

F

(

dv-

=

,

dt

)g

m

t9.4

(

dv-

=

积分得

,

dt)g

m

t9.4

(

dv t

4

v

0?

-

=

?

)4

t(g

)

16

t(

4

9.4

v2-

-

-

=

6.

19

t8.9

t

4

9.4

v2+

-

=

速率的最大值为t=20s的速率

)s/

m

(6.

313

6.

19

20

8.9

20

4

9.4

v2

max

=

+

?

-

?

=

当速度达到最大时即t=20s,从此时开始火箭失去推力,开始自由上抛,速率为零时达到最高点。

?=

+

-

=20

4

2

20

)

m

(1.

1672

dt

)6.

19

t8.9

t

2

45

.2

(

y

)

m

(6.

5017

8.9

2

6.

313

g2

v

h

2

2

max=

?

=

=

)

m

(7.

6689

h

y

y

20

max

=

+

=

3.5.13抛物线形弯管的表面光滑,绕铅直轴以匀角速率转动,抛物线方程为

,

ax

y2

=a为正常数。小环套于弯管上。(1)弯管角速度多大,小环可在管上任意位置相对弯管静止?(2)若为圆形光滑弯管,情况如何?

解,(1)设弯管转动角速度为ω时,小环可在管上任意位置相对弯管静止。小环作匀速圆周运动时满足的关系式为:

)1......(mx ma sin N 2

n ω==α

小球在竖直方向上满足的关系式为:

)2......(0mg cos N =-α

由(1)、(2)式得:)

3......(g x

tg 2

ω=α

再由抛物线方程,ax y 2

=得)

4......(ax 2dx dy tg ==α

由(3)、(4)得

g x ax 22ω=

ag 2=ω。

(2)同上:

)1......(mx ma sin N 2

n ω==α

)2......(0mg cos N =-α

得)

3......(g x tg 2

ω=α 由圆的方程,R )y R (x 222=-+ )

4......(y R x dx dy tg -==α

由(3)、(4)得

y R g

-=

ω,

3.5.14北京设有供实验用高速列车环形铁路,回转半径为9km 。将要建设的京沪列车时速250km/h,若在环路上作次项列车实验且欲铁路不受侧压力,外轨应比内轨高多少?设轨距1.435m.

解,)1......(0mg cos N :b ?=-α

)

2......(R v m sin N :n ?2

Rg v tg 2=α, d h tg =α, )

m (078.08.99000444.69435.1Rg d v h 22=??==

3.5.15汽车质量为1.2×10kN,在半径为100m 的水平圆形弯道上行驶。公路内外侧倾斜150,沿公路取自然坐标,汽车运动学方程为

)m (t 20t 5.0s 3+=,自t=5s 开始匀速运动。问公路面作用于

汽车与前进方向垂直的摩擦力是由公路内侧指向外侧还是由外侧指向内侧?

解,以地面为参照系。汽车受力如图,摩擦力的方向设为沿路面指向内侧。

)1......(0mg 15sin f 15cos N :b ?00=--

)2......(

R v m 15cos f 15sin N :b ?200=+

)

N (4.29)15sin g 15cos R v (m f 0

02=-=

f 为正,表示假设摩擦力的方向与实际的方向相同,指向内侧。

3.5.16速度选择器原理如图,在平行板电容器间有匀强电场

j ?E E =ρ,又有与之垂直的匀强磁场k ?B B =ρ,现有带电粒子以速度i ?v v =ρ,进入场中。问具有何种速度的粒子方能保持沿x 轴运

动。此装置用于选出具有特定速度的粒子,并用量纲法则检验计算结果。

解,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力:

j ?qvB B v q F -=?=ρ

ρρ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受力: j ?qE E q F =='ρ

ρ

粒子能保持沿x 轴运动的条件:

B E

v

,qE qvB =

∴=

]

s m []C Am []Am /N C /N []v [===。

3.5.17带电粒子束经狭缝s 1和s 2之选择,然后进入速度选择器(习

题3.5.16),其中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各为E ρ和B ρ,具有“合格”

速度的粒子再进入与速度垂直的磁场0B ρ

中,并开始作圆周运动,经

半周后打在荧光屏上。试证明粒子质量为

E /r qBB m 0=,

r 和q 分别表示轨道半径和粒子电荷。该装置能检查出0.01%的质量差别,可用于分离同位素,检测杂质或污染物。

解,由上题:

)

1......(B E

v =

粒子进入与速度垂直的磁场0B ρ中时,根据 n

?qvB B v q F 00=?=ρ

ρρ,得 )2......(v rqB m ,qvB r v

m 002

==

(1)代入(2)

E

rqBB

m0

=

3.5.18某公司欲开设太空旅馆,其设计为用32m长的绳连接质量相同的两个客舱,问两客舱围绕两舱中点转动的角速度多大,可使旅客感到和在地面上那样受重力作用,而没有“失重”的感觉。

解,旅客在太空旅馆不受重力作用,使旅客感到和在地面上那样受重力作用,而没有“失重”的感觉。就是舱底版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在地面上所受的重力相同。

mg

N

mr2=

=

ω

,或

g

m

N

r

m2'

='

=

ω

'

)s/

rad

(

78

.0

16

8.9

r

g

=

=

=

ω

3.5.20

3.5.21

图表示哺乳动物的下颌骨。假如肌肉提供的力1F ρ和2F ρ

均与

水平方向成450,食物作用于牙齿的力为

F ρ,假设F ρ、1F ρ和2F ρ共点。求1F ρ和2F ρ的关系以及与F ρ

的关系。

解,平衡问题。

2

121F F ,0cos F cos F :ox ==-θ

θ

==-θ+θsin F 2F ,

0F sin F sin F :oy 121

3.5.22四根等长且不可伸长的轻线端点悬于水平面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处。另一端固结于一处悬挂重物,重量为W ,线与铅垂线夹角为α,求各线内张力。若四根均不等长,知诸线之方向余弦,能算出线内张力吗?

解,(1),W cos T 4=α

α=

cos 4W T ,

(2)四线均不等长,则运用平衡方程不足以确定线内张力。这种用静力学方程不足以解决的问题称静不定问题。

3.6.1小车以匀加速度a 沿倾角为α的斜面向下运动,摆锤相对于小车保持静止,求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自惯性系和非惯性系中求解)。 解,(1)坐标系o —x y 建立在惯性系上,如图。

)2......(sin ma mg cos T )

1......(cos ma sin T α-=-θα=θ

解方程

,

sin ma mg cos ma tg α-α=θ,

sin a g cos a tg 1

α-α=θ- (2)坐标系y x o ''-'建立在非惯性系上,如图。

)2......(0mg sin ma cos T )

1......(0cos ma sin T =-α+θ=α-θ

解方程

,sin ma mg cos ma tg α-α=θ,

sin a g cos a tg 1

α-α=θ- 3.6.2升降机A 内有一装置如图示。悬挂的两物体的质量各为m 1,m 2

且m 1≠m 2,若不计绳及滑轮质量,不

计轴承处的摩擦,绳不可伸长,求当升降机以加速度a (方向向下)运动时,两物体的加速度各为多少?绳内的张力是多少?

解,以升降机A 为参照系,建立坐标系y o '',如图所示。 受力分析如图(包括惯性力)。

,a m g m a m T ,a m g m a m T 2

2

2

2

1

1

1

1

'=+--'=+-- ,a a 2

1

'-='它们本身含有符号。

解方程得:,

m m a )m m (g )m m (a 1

2

1

2

2

1

1

+-+-='

1m 相对地面的加速度2

11

2

2

1

1

m m g )m m (a m 2a a a +--=

'+=

,

m m a

)m m (g )m m (a a 1

2

1

2

2

1

1

2

+-+--='-='

2m 相对地面的加速度2

11

2

1

2

2

m m g

)m m (a m 2a a a +-+=

'+=,

)a g (m

m m m 2a

m g m m

)a a (g m a m a m g m T 2

1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

--=

3.6.3图示柳比莫夫摆,框架上悬挂小球,将摆移开平衡位置而后放手,小球随即摆动起来。(1)当小球摆至最高位置时,释放框架使它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技巧及练习题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技巧及练习题 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动量守恒定律 1.如图所示,质量M=1kg 的半圆弧形绝缘凹槽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凹槽部分嵌有cd 和ef 两个光滑半圆形导轨,c 与e 端由导线连接,一质量m=lkg 的导体棒自ce 端的正上方h=2m 处平行ce 由静止下落,并恰好从ce 端进入凹槽,整个装置处于范围足够大的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中,导体棒在槽内运动过程中与导轨接触良好。已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5T ,导轨的间距与导体棒的长度均为L=0.5m ,导轨的半径r=0.5m ,导体棒的电阻R=1Ω,其余电阻均不计,重力加速度g=10m/s 2,不计空气阻力。 (1)求导体棒刚进入凹槽时的速度大小; (2)求导体棒从开始下落到最终静止的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 (3)若导体棒从开始下落到第一次通过导轨最低点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16J ,求导体棒第一次通过最低点时回路中的电功率。 【答案】(1) 210/v m s = (2)25J (3)9W 4 P = 【解析】 【详解】 解:(1)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212 mgh mv = 解得导体棒刚进入凹槽时的速度大小:210/v m s = (2)导体棒早凹槽导轨上运动过程中发生电磁感应现象,产生感应电流,最终整个系统处于静止,圆柱体停在凹槽最低点 根据能力守恒可知,整个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25Q mg h r J =+= (3)设导体棒第一次通过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1v ,凹槽速度大小为2v ,导体棒在凹槽内运动时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故有:12mv Mv = 由能量守恒可得: 22 12111()22 mv mv mg h r Q +=+- 导体棒第一次通过最低点时感应电动势:12E BLv BLv =+ 回路电功率:2 E P R =

2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四种模型

例2.如图所示,一根质量不计、长为1m,能承受最大拉力为14N的绳子,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端系一质量为1kg的小球,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一颗质量为10g、水平速度为500m/s的子弹水平击穿小球后刚好将将绳子拉断,求子弹此时的速度为多少(g取10m/s2) 练2、一颗质量为m,速度为v0的子弹竖直向上射穿质量为M的木块后继续上升,子弹从射穿木块到再回到原木块处所经过的时间为T,那么当子弹射出木块后,木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多少 例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轨道上放置长板A(上表面粗糙)和滑块C,滑块B置于A的左端,三者质量分别为m A=2 kg、m B=1 kg、m C=2 kg.开始时C静止,A、B一起以v0=5 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A与C发生碰撞(时间极短)后C向右运动,经过一段时间,A、B再次达到共同速度一起向右运动,且恰好不再与C发生碰撞.求A与C碰撞后瞬间A的速度大小. 练3.质量为M的滑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块的光滑弧面底部与水平面相切,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v0向滑块冲来,设小球不能越过滑块,求:小球到达最高点时的速度和小球达到的最大高度。 例4.如图,光滑水平直轨道上有三个质量均为m的物块A、B、的左侧固定一轻弹簧(弹簧左侧的挡板质量不计).设A以速度v0朝B运动,压缩弹簧;当A、B速度相等时,B与C恰好相碰并粘接在一起,然后继续运动.假设B和C碰撞过程时间极短,求从A开始压缩弹簧直至与弹黄分离的过程中, (1)整个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2)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的弹性势能.

练4.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A 、B 、C 三个物块,其质量分别为m A =2.0 kg ,m B =m C =1.0 kg ,现用一轻弹簧将A 、B 两物块连接,并用力缓慢压缩弹簧使A 、B 两物块靠近,此过程外力做功108 J(弹簧仍处于弹性限度范围内),然后同时释放,弹簧开始逐渐变长,当弹簧刚好恢复原长时,C 恰好以4 m/s 的速度迎面与B 发生碰撞并瞬时粘连.求: (1)弹簧刚好恢复原长时(B 与C 碰撞前),A 和B 物块速度的大小; (2)当弹簧第二次被压缩时,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 1.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平板小车C ,质量为m C =3kg ,物体A 、B 的质量为m A =m B =1kg ,分别以v A =4m/s 和v B =2m/s 的速度大小,从小车的两端相向地滑到车上.若它们在车上滑动时始终没有相碰,A 、B 两物体与车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求: (1)小车的最终的速度; (2)小车至少多长(物体A 、B 的大小可以忽略). 2.如图,水平轨道AB 与半径为R=1.0 m 的竖直半圆形光滑轨道BC 相切于B 点.可视为质点的a 、b 两个小滑块质量m a =2m b =2 kg ,原来静止于水平轨道A 处,AB 长为L=3.2m ,两滑块在足够大的内力作用下突然分开,已知a 、b 两滑块分别沿AB 轨道向左右运动,v a = 4.5m/s ,b 滑块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5.0=μ,g 取10m/s 2.则 (1)小滑块b 经过圆形轨道的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通过计算说明小滑块b 能否到达圆形轨道的最高点C . 附加题:如图,两块相同平板P 1、P 2置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均为 的右端固定一轻质弹簧,左端A 与弹簧的自由端B 相距L .物体P 置 于P 1的最右端,质量为2m 且可看作质点.P 1与P 以共同速度v 0向 右运动,与静止的P 2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P 1与P 2粘连在一起.P 压缩弹簧后被弹回并停在A 点(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P 与P 2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1)P 1、P 2刚碰完时的共同速度v 1和P 的最终速度v 2; (2)此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压缩量x 和相应的弹性势能E p . O C B a b A B v A v B C

最新物理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20篇

最新物理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20篇 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动量守恒定律 1.在相互平行且足够长的两根水平光滑的硬杆上,穿着三个半径相同的刚性球A、B、C,三球的质量分别为m A=1kg、m B=2kg、m C=6kg,初状态BC球之间连着一根轻质弹簧并处于静止,B、C连线与杆垂直并且弹簧刚好处于原长状态,A球以v0=9m/s的速度向左运动,与同一杆上的B球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求: (1)A球与B球碰撞中损耗的机械能; (2)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3)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B球的最小速度. 【答案】(1);(2);(3)零. 【解析】 试题分析:(1)A、B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碰后A、B的共同速度 损失的机械能 (2)A、B、C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三者速度相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三者共同速度 最大弹性势能 (3)三者第一次有共同速度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A、B在前,C在后.此后C向左加速,A、B的加速度沿杆向右,直到弹簧恢复原长,故A、B继续向左减速,若能减速到零则再向右加速. 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取向左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此时A、B的速度,C的速度

可知碰后A 、B 已由向左的共同速度减小到零后反向加速到向右的 ,故B 的最小速度为零 .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 【名师点睛】A 、B 发生弹性碰撞,碰撞的过程中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结合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A 球与B 球碰撞中损耗的机械能.当B 、C 速度相等时,弹簧伸长量最大,弹性势能最大,结合B 、C 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能量守恒求出最大的弹性势能.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由系统的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结合解答 2.如图:竖直面内固定的绝缘轨道abc ,由半径R =3 m 的光滑圆弧段bc 与长l =1.5 m 的粗糙水平段ab 在b 点相切而构成,O 点是圆弧段的圆心,Oc 与Ob 的夹角θ=37°;过f 点的竖直虚线左侧有方向竖直向上、场强大小E =10 N/C 的匀强电场,Ocb 的外侧有一长度足够长、宽度d =1.6 m 的矩形区域efgh ,ef 与Oc 交于c 点,ecf 与水平向右的方向所成的夹角为β(53°≤β≤147°),矩形区域内有方向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质量m 2=3×10-3 kg 、电荷量q =3×l0-3 C 的带正电小物体Q 静止在圆弧轨道上b 点,质量m 1=1.5×10-3 kg 的不带电小物体P 从轨道右端a 以v 0=8 m/s 的水平速度向左运动,P 、Q 碰撞时间极短,碰后P 以1 m/s 的速度水平向右弹回.已知P 与a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A 、B 均可视为质点,Q 的电荷量始终不变,忽略空气阻力,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大小g =10 m/s 2.求: (1)碰后瞬间,圆弧轨道对物体Q 的弹力大小F N ; (2)当β=53°时,物体Q 刚好不从gh 边穿出磁场,求区域efgh 内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 1; (3)当区域efgh 内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2=2T 时,要让物体Q 从gh 边穿出磁场且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求此最长时间t 及对应的β值. 【答案】(1)2 4.610N F N -=? (2)1 1.25B T = (3)127s 360 t π = ,001290143ββ==和 【解析】 【详解】 解:(1)设P 碰撞前后的速度分别为1v 和1v ',Q 碰后的速度为2v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动量守恒定律 1.如图所示,质量M=1kg 的半圆弧形绝缘凹槽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凹槽部分嵌有cd 和ef 两个光滑半圆形导轨,c 与e 端由导线连接,一质量m=lkg 的导体棒自ce 端的正上方h=2m 处平行ce 由静止下落,并恰好从ce 端进入凹槽,整个装置处于范围足够大的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中,导体棒在槽内运动过程中与导轨接触良好。已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5T ,导轨的间距与导体棒的长度均为L=0.5m ,导轨的半径r=0.5m ,导体棒的电阻R=1Ω,其余电阻均不计,重力加速度g=10m/s 2,不计空气阻力。 (1)求导体棒刚进入凹槽时的速度大小; (2)求导体棒从开始下落到最终静止的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 (3)若导体棒从开始下落到第一次通过导轨最低点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16J ,求导体棒第一次通过最低点时回路中的电功率。 【答案】(1) 210/v m s = (2)25J (3)9W 4 P = 【解析】 【详解】 解:(1)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212 mgh mv = 解得导体棒刚进入凹槽时的速度大小:210/v m s = (2)导体棒早凹槽导轨上运动过程中发生电磁感应现象,产生感应电流,最终整个系统处于静止,圆柱体停在凹槽最低点 根据能力守恒可知,整个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25Q mg h r J =+= (3)设导体棒第一次通过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1v ,凹槽速度大小为2v ,导体棒在凹槽内运动时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故有:12mv Mv = 由能量守恒可得: 22 12111()22 mv mv mg h r Q +=+- 导体棒第一次通过最低点时感应电动势:12E BLv BLv =+ 回路电功率:2 E P R =

高考物理练习题库28(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高考物理练习题库28(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相向运动的A 、B 两辆小车相撞后,一同沿A 原来的方向前进,这是由于( ).【0.5】 (A)A 车的质量一定大于B 车的质量 (B)A 车的速度一定大于B 车的速度 (C)A 车的动量一定大于B 车的动量 (D)A 车的动能一定大于B 车的动能量 答案:C 2.一个静止的质量为m 的不稳定原子核,当它完成一次α衰变.以速度v 发射出一个质量为m α的α粒子后,其剩余部分的速度等于( ).【0.5】 (A)v m m α- (B)-v (C)v m -m m αα (D)v m -m m α α- 答案:D 3.在两个物体碰撞前后,下列说法中可以成立的是( ).【1】 (A)作用后的总机械能比作用前小,但总动量守恒 (B)作用前后总动量均为零,但总动能守恒 (C)作用前后总动能为零,而总动量不为零 (D)作用前后总动景守恒,而系统内各物体的动量增量的总和不为零 答案:AB 4.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球A 和B,B 球静止,A 球以速度v 和B 球发生碰撞,碰后两球交换速度.则A 、B 球动量的改变量Δp A 、Δp B 和A 、B 系统的总动量的改变Δp 为( ).【1】 (A)△p A =mv,△p B =-mv,△p=2mv (B)△p A ,△p B =-mv,Δp=0 (C)Δp A =0,Δp B =mv,Δp=mv (D)△p A =-mv,Δp B =mv,Δp=0 答案:D 5.向空中发射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当此物体的速度恰好沿水平方向时,物体炸裂成a 、b 两块,若质量较大的a 块的速度方向仍沿原来的方向,则( ).【1】 (A)b 的速度方向一定与原来速度方向相同 (B)在炸裂过程中,a 、b 受到的爆炸力的冲量一定相同 (C)从炸裂到落地这段时间里,a 飞行的水平距离一定比b 的大 (D)a 、b 一定同时到达水平地面 答案:D 6.大小相同质量不等的A 、B 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发生正碰撞后分开.已知碰撞前A 的动量p A =20㎏·m/s,B 的动量p B =-30㎏·m/s,碰撞后A 的动量p A =-4㎏·m/s,则:【2】 (1)碰撞后B 的动量p B =_____㎏·m/s. (2)碰撞过程中A 受到的冲量=______N·s. (3)若碰撞时间为0.01s,则B 受到的平均冲力大小为_____N. 答案:(1)-6(2)-24(3)2400 7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A 、B 两个小球向右沿同一直线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两球的动量分别为p A =5㎏·m/s,p B =7㎏·m/s,如图所示.若两球发生正碰,则碰后两球的动量增量Δp A 、Δp B 可能是( ).【2】 (A)Δp A =3㎏·m/s,Δp B =3㎏·m/s (B)Δp A =-3㎏·m/s,Δp B =3㎏·m/s

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专题

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 A、B、C三个质量相等的小球以相同的初速度v0分别竖直上抛、竖直下抛、水平抛出.若空气阻力不计,设落地时A、B、C三球的速度分别为v1、v2、v3,则 [ ] A、经过时间t后,若小球均未落地,则三小球动量变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A球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动量变化的大小为mv1-mv0,方向竖直向下 C、三个小球运动过程的动量变化率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三个小球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A球所受的冲量最大 2. 某消防队员从一平台上跳下,下落2m后双脚触地,接着他用双腿弯屈的方法缓冲,使自身重心又下降了.在着地过程中地面对他双脚的平均作用力估计为[ ] A、自身所受重力的2倍 B、自身所受重力的5倍 C、自身所受重力的8倍 D、自身所受重力的10倍 3. 一个质点受到合外力F作用,若作用前后的动量分别为p和p’,动量的变化为△p,速度的变化为△v,则 A、p=-p’是不可能的 B、△p垂直于p是可能的 C、△P垂直于△v是可能的 D、△P=O是不可能的。 4. 一粒钢珠从静止状态开始自由下落,然后陷人泥潭中。若把在空中下落的过程称为过程Ⅰ,进人泥潭直到停止的过程称为过程Ⅱ, 则( ) A、过程I中钢珠的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 B、过程Ⅱ中阻力的冲量的大小等于过程I中重力的冲量的大小 C、I、Ⅱ两个过程中合外力的总冲量等于零 D、过程Ⅱ中钢珠的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零 5. 质量为m的木块下面用细线系一质量为M的铁块,一起浸没在 水中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沉(如图),经时间t1s后细

v 1 线断裂,又经t2s 后,木块停止下沉.试求铁块在木块停上下沉瞬间的速度. 6、 质量为M 的楔形物块上有圆弧轨道,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小球以速度v1向物块运动。不计一切摩擦,圆弧小于90°且足够长。求小球能上升到的最大高度H 和物块的最终速度v 。 7、设质量为m 的子弹以初速度v0射向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 的木块,并留在木块中不再射出,子弹钻入木块深度为d 。求木块对子弹的平均阻力的大小和该过程中木块前进的距离。 8、质量为m 的人站在质量为M ,长为L 的静止小船的右端,小船的左端靠在岸边。当他向左走到船的左端时,船左端离岸多远 9、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平板车B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为m 的小木块A ,m <M ,A 、B 间动摩擦因数为μ,现给A 和B 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初速度v0,使A 开始向左运动,B 开始向右运动,最后A 不会滑离B ,求: (1)A 、B 最后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从地面上看,小木块向左运动到离出发点最远处时,平板车向右运动的位移大小。 s 2 d s 1 v 0 v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一、系统、内力和外力┄┄┄┄┄┄┄┄① 1.系统:相互作用的两个(或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2.内力:系统内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3.外力:系统以外的物体对系统内部的物体的作用力。 [说明] 1.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 2.组成系统的各物体之间的力是内力,将系统看作一个整体,系统之外的物体对这个整体的作用力是外力。 ①[填一填]如图,公路上有三辆车发生了追尾事故,如果把前面两辆车看作一个系统,则前面两辆车之间的撞击力是________,最后一辆车对前面两辆车的撞击力是________(均填“内力”或“外力”)。 答案:内力外力 二、动量守恒定律┄┄┄┄┄┄┄┄② 1.内容: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0,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2.表达式:对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常写成: p1+p2=或m1v1+m2v2=。 3.适用条件: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0。 4.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适性 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独立的实验规律,它适用于目前为止物理学研究的一切领域。 [注意] 1.系统动量是否守恒要看研究的系统是否受外力的作用。

2.动量守恒是系统内各物体动量的矢量和保持不变,而不是系统内各物体的动量不变。 ②[判一判] 1.一个系统初、末状态动量大小相等,即动量守恒(×) 2.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发生碰撞,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3.系统动量守恒也就是系统的动量变化量为零(√) 1.对动量守恒定律条件的理解 (1)系统不受外力作用,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情形,如宇宙中两星球的碰撞,微观粒子间的碰撞都可视为这种情形。 (2)系统受外力作用,但所受合外力为零。像光滑水平面上两物体的碰撞就是这种情形。 (3)系统受外力作用,但当系统所受的外力远远小于系统内各物体间的内力时,系统的总动量近似守恒。例如,抛出去的手榴弹在空中爆炸的瞬间,弹片所受火药爆炸时的内力远大于其重力,重力可以忽略不计,系统的动量近似守恒。 (4)系统受外力作用,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但在某一方向上合外力为零,则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2.关于内力和外力的两点提醒 (1)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内力,内力会改变系统内单个物体的动量,但不会改变系统的总动量。 (2)系统的动量是否守恒,与系统的选取有关。分析问题时,要注意分清研究的系统,系统的内力和外力,这是正确判断系统动量是否守恒的关键。 [典型例题] 例 1.[多选]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两小车中间夹一压缩了的轻弹簧,两手分别按住小车,使它们静止,对两车及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手同时放开后,系统总动量始终为零

高考物理专题汇编物理动量守恒定律(一)

高考物理专题汇编物理动量守恒定律(一) 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动量守恒定律 1.运载火箭是人类进行太空探索的重要工具,一般采用多级发射的设计结构来提高其运载能力。某兴趣小组制作了两种火箭模型来探究多级结构的优越性,模型甲内部装有△m=100 g 的压缩气体,总质量为M=l kg ,点火后全部压缩气体以v o =570 m/s 的速度从底部喷口在极短的时间内竖直向下喷出;模型乙分为两级,每级内部各装有2 m ? 的压缩气体,每级总质量均为 2 M ,点火后模型后部第一级内的全部压缩气体以速度v o 从底部喷口在极短时间内竖直向下喷出,喷出后经过2s 时第一级脱离,同时第二级内全部压缩气体仍以速度v o 从第二级底部在极短时间内竖直向下喷出。喷气过程中的重力和整个过程中的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 取10 m /s 2,求两种模型上升的最大高度之差。 【答案】116.54m 【解析】对模型甲: ()00M m v mv =-?-?甲 21085=200.5629 v h m m g =≈甲甲 对模型乙第一级喷气: 10022 m m M v v ??? ?=-- ???乙 解得: 130m v s =乙 2s 末: ‘ 11=10m v v gt s -=乙乙 22 11 1'=402v v h m g -=乙乙乙 对模型乙第一级喷气: ‘120=)2222 M M m m v v v ??--乙乙( 解得: 2670= 9 m v s 乙 2 2222445=277.10281 v h m m g =≈乙乙 可得: 129440 += 116.5481 h h h h m m ?=-≈乙乙甲。 2.如图所示,质量M=1kg 的半圆弧形绝缘凹槽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凹槽部分嵌有cd 和ef 两个光滑半圆形导轨,c 与e 端由导线连接,一质量m=lkg 的导体棒自ce 端的正上方h=2m 处平行ce 由静止下落,并恰好从ce 端进入凹槽,整个装置处于范围足够大的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中,导体棒在槽内运动过程中与导轨接触良好。已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动量与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高二物理3-5:动量与动量守恒定律 1.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从某一峭壁上水平跳出,跳入湖水中,已知 运动员的质量m =70kg ,初速度v 0=5m/s 。若经过1s 时,速度为v = 5m/s ,则在此过程中,运动员动量的变化量为(g =10m/s 2 ,不计空气阻力): ( ) A. 700 kg·m/s B. 350 kg·m/s B. C. 350(-1) kg·m/s D. 350(+1) kg·m/s 2.质量相等的A 、B 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A 球的动量p A =9kg?m/s ,B 球的动量p B =3kg?m/s .当A 追上B 时发生碰撞,则碰后A 、B 两球的动量可能值是( ) A .p A ′=6 kg?m/s ,p B ′=6 kg?m/s B .p A ′=8 kg?m/s ,p B ′=4 kg?m/s C .p A ′=﹣2 kg?m/s ,p B ′=14 kg?m/s D .p A ′=﹣4 kg?m/s ,p B ′=17 kg?m/s 3.A 、B 两物体发生正碰,碰撞前后物体A 、B 都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其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物体A 、B 的质量之比为: ( ) A. 1∶1 B. 1∶2 C. 1∶3 D. 3∶1 4.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的装有砂子的小车,小车和砂子总质量为M ,速度为v 0,在行驶途中有质量为m 的砂子从车上漏掉,砂子漏掉后小车的速度应为: ( ) A. v 0 B. 0Mv M m - C. 0mv M m - D. ()0M m v M - 5.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小球A 正以速度v 0匀速运动.某时刻小球A 与质量为3m 的静止 小球B 发生正碰,两球相碰后,A 球的动能恰好变为原来的14.则碰后B 球的速度大小是( ) A.v 02 B.v 06 C.v 02或v 06 D .无法确定

高中物理动量定理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动量定理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动量定理 1.如图所示,一质量m 1=0.45kg 的平顶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车顶右端放一质量m 2=0.4 kg 的小物体,小物体可视为质点.现有一质量m 0=0.05 kg 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 0=100 m/s 射中小车左端,并留在车中,已知子弹与车相互作用时间极短,小物体与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最终小物体以5 m/s 的速度离开小车.g 取10 m/s 2.求: (1)子弹从射入小车到相对小车静止的过程中对小车的冲量大小. (2)小车的长度. 【答案】(1)4.5N s ? (2)5.5m 【解析】 ①子弹进入小车的过程中,子弹与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有: 0011()o m v m m v =+,可解得110/v m s =; 对子弹由动量定理有:10I mv mv -=-, 4.5I N s =? (或kgm/s); ②三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0110122()()m m v m m v m v +=++; 设小车长为L ,由能量守恒有:22220110122111()()222 m gL m m v m m v m v μ= +-+- 联立并代入数值得L =5.5m ; 点睛:子弹击中小车过程子弹与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小车的速度,根据动量定理可求子弹对小车的冲量;对子弹、物块、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对系统应用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小车的长度. 2.如图所示,在倾角θ=37°的足够长的固定光滑斜面的底端,有一质量m =1.0kg 、可视为质点的物体,以v 0=6.0m/s 的初速度沿斜面上滑。已知sin37o=0.60,cos37o=0.80,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不计空气阻力。求: (1)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物体在沿斜面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克服重力所做功的最大值; (3)物体在沿斜面向上运动至返回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 【答案】(1)6.0m/s 2(2)18J (3)20N· s ,方向竖直向下。 【解析】 【详解】

高考物理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

高考物理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 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右侧有一段与传送带上表面相切的 1 4 光滑圆弧轨道,质量为M =2kg 的小木盒从离圆弧底端h =0.8m 处由静止释放,滑上传送带后作减速运动,1s 后恰好与传送带保持共速。传送带始终以速度大小v 逆时针运行,木盒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木盒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后,先后相隔T =5s ,以v 0=10m/s 的速度在传送带左端向右推出两个完全相同的光滑小球,小球的质量m =1kg .第1个球与木盒相遇后,球立即进入盒中并与盒保持相对静止,第2个球出发后历时△t =0.5s 与木盒相遇。取g =10m/s 2,求: (1)传送带运动的速度大小v ,以及木盒与第一个小球相碰后瞬间两者共同运动速度大小v 1; (2)第1个球出发后经过多长时间与木盒相遇; (3)从木盒与第1个球相遇至与第2个球相遇的过程中,由于木盒与传送带间的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答案】(1)v =2m/s ;v 1=2m/s (2)t 0=1s (3)24J Q = 【解析】 【详解】 (1)设木盒下滑到弧面底端速度为v ',对木盒从弧面下滑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21 2 Mgh Mv = ' 依题意,木箱滑上传送带后做减速运动,由运动学公式有:v v at ='-' 对箱在带上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 Ma μ=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传送带的速度v =2m/s 设第1个球与木盒相遇,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01mv Mv m M v -=+ 代入数据,解得v 1=2m/s (2)设第1个球与木盒的相遇点离传送带左端的距离为s ,第1个球经过t 0与木盒相遇,则00 s t v = 设第1个球进入木盒后两者共同运动的加速度为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 M g m M a μ+=+ 得:2 2m/s a g μ==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动量守恒定律 1.在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用质量分别为3kg和1kg的甲、乙两滑块,将仅与甲拴接的轻弹簧压紧后处于静止状态.乙的右侧有一挡板P.现将两滑块由静止释放,当弹簧恢复原长时,甲的速度大小为2m/s,此时乙尚未与P相撞. ①求弹簧恢复原长时乙的速度大小; ②若乙与挡板P碰撞反弹后,不能再与弹簧发生碰撞.求挡板P对乙的冲量的最大值.【答案】v乙=6m/s. I=8N 【解析】 【详解】 (1)当弹簧恢复原长时,设甲乙的速度分别为和,对两滑块及弹簧组成的系统,设向左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又知 联立以上方程可得,方向向右。 (2)乙反弹后甲乙刚好不发生碰撞,则说明乙反弹的的速度最大为 由动量定理可得,挡板对乙滑块冲量的最大值为: 2.如图甲所示,物块A、B的质量分别是m A=4.0kg和m B=3.0kg.用轻弹簧拴接,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块B右侧与竖直墙相接触.另有一物块C从t=0时以一定速度向右运动,在t=4s时与物块A相碰,并立即与A粘在一起不再分开,物块C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求: ①物块C的质量? ②B离开墙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E P? 【答案】(1)2kg(2)9J 【解析】 试题分析:①由图知,C与A碰前速度为v1=9 m/s,碰后速度为v2=3 m/s,C与A碰撞过程动量守恒.m c v1=(m A+m C)v2 即m c=2 kg ②12 s时B离开墙壁,之后A、B、C及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和机械能守恒,且当A、C与B的速度相等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

【物理】 物理动量守恒定律专题练习(及答案)

【物理】 物理动量守恒定律专题练习(及答案) 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动量守恒定律 1.运载火箭是人类进行太空探索的重要工具,一般采用多级发射的设计结构来提高其运载能力。某兴趣小组制作了两种火箭模型来探究多级结构的优越性,模型甲内部装有△m=100 g 的压缩气体,总质量为M=l kg ,点火后全部压缩气体以v o =570 m/s 的速度从底部喷口在极短的时间内竖直向下喷出;模型乙分为两级,每级内部各装有2 m ? 的压缩气体,每级总质量均为 2 M ,点火后模型后部第一级内的全部压缩气体以速度v o 从底部喷口在极短时间内竖直向下喷出,喷出后经过2s 时第一级脱离,同时第二级内全部压缩气体仍以速度v o 从第二级底部在极短时间内竖直向下喷出。喷气过程中的重力和整个过程中的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 取10 m /s 2,求两种模型上升的最大高度之差。 【答案】116.54m 【解析】对模型甲: ()00M m v mv =-?-?甲 21085=200.5629 v h m m g =≈甲甲 对模型乙第一级喷气: 10022 m m M v v ??? ?=-- ???乙 解得: 130m v s =乙 2s 末: ‘ 11=10m v v gt s -=乙乙 22 11 1'=402v v h m g -=乙乙乙 对模型乙第一级喷气: ‘120=)2222 M M m m v v v ??--乙乙( 解得: 2670= 9 m v s 乙 2 2222445=277.10281 v h m m g =≈乙乙 可得: 129440 += 116.5481 h h h h m m ?=-≈乙乙甲。 2.一质量为的子弹以某一初速度水平射入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 并留在其中, 与木块 用一根弹性良好的轻质弹簧连在一起,开始弹簧处于原长,如图所示.已知弹簧 被压缩瞬间 的速度 ,木块 、 的质量均为 .求: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动量守恒定律 1.在相互平行且足够长的两根水平光滑的硬杆上,穿着三个半径相同的刚性球A、B、C,三球的质量分别为m A=1kg、m B=2kg、m C=6kg,初状态BC球之间连着一根轻质弹簧并处于静止,B、C连线与杆垂直并且弹簧刚好处于原长状态,A球以v0=9m/s的速度向左运动,与同一杆上的B球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求: (1)A球与B球碰撞中损耗的机械能; (2)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3)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B球的最小速度. 【答案】(1);(2);(3)零. 【解析】 试题分析:(1)A、B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碰后A、B的共同速度 损失的机械能 (2)A、B、C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三者速度相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三者共同速度 最大弹性势能 (3)三者第一次有共同速度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A、B在前,C在后.此后C向左加速,A、B的加速度沿杆向右,直到弹簧恢复原长,故A、B继续向左减速,若能减速到零则再向右加速. 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取向左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此时A、B的速度,C的速度

可知碰后A、B已由向左的共同速度减小到零后反向加速到向右的,故B 的最小速度为零.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 【名师点睛】A、B发生弹性碰撞,碰撞的过程中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结合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A球与B球碰撞中损耗的机械能.当B、C速度相等时,弹簧伸长量最大,弹性势能最大,结合B、C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能量守恒求出最大的弹性势能.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由系统的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结合解答 2.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记载,A、B两个玻璃球相碰,碰撞后的分离速度和它们碰撞前的接近速度之比总是约为15∶16.分离速度是指碰撞后B对A的速度,接近速度是指碰撞前A对B的速度.若上述过程是质量为2m的玻璃球A以速度v0碰撞质量为m 的静止玻璃球B,且为对心碰撞,求碰撞后A、B的速度大小. 【答案】v0v0 【解析】设A、B球碰撞后速度分别为v1和v2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2mv0=2mv1+mv2 且由题意知= 解得v1=v0,v2=v0 视频 3.如图所示,静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辆手推车沿一直线排列,质量均为m,人在极端的时间内给第一辆车一水平冲量使其运动,当车运动了距离L时与第二辆车相碰,两车以共同速度继续运动了距离L时与第三车相碰,三车以共同速度又运动了距离L时停止。车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恒为车所受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为g,若车与车之间仅在碰撞时发生相互作用,碰撞时间很短,忽略空气阻力,求: (1)整个过程中摩擦阻力所做的总功; (2)人给第一辆车水平冲量的大小; (3)第一次与第二次碰撞系统功能损失之比。

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练习题

动量守恒定律习题课 教学目标:掌握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方法和步骤 能综合运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求解有关问题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有关力学问题的正确步骤教学难点:守恒条件的判断,系统和过程的选择,力和运动的分析教学方法:讨论,总结;讲练结合 【讲授新课】 1、“合二为一”问题:两个速度不同的物体,经过相互作 用,最后达到共同速度。 例1、甲、乙两小孩各乘一辆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相向行驶,速度均为6m/s.甲车上有质量为m=1kg的小球若干个,甲和他的车及所带小球的总质量为M1=50kg,乙和他的车总质量为M2=30kg。现为避免相撞,甲不断地将小球以相对地面16.5m/s的水平速度抛向乙,且被乙接住。假设某一次甲将小球抛出且被乙接住后刚好可保证两车不致相撞,试求此时: (1)两车的速度各为多少?(2)甲总共抛出了多少个小球? 分析与解:甲、乙两小孩依在抛球的时候是“一分为二”的过程,接球的过程是“合二为一”的过程。 (1)甲、乙两小孩及两车组成的系统总动量沿甲车的运动方向,甲不断抛球、乙接球后,当甲和小车与乙和小车具有共同速度时,可保证刚好不撞。设共同速度为V,则: M1V1-M2V1=(M1+M2)V (2)这一过程中乙小孩及时的动量变化为:△P=30×6-30×(- 1.5)=225(kg·m/s) 每一个小球被乙接收后,到最终的动量弯化为△P1=16.5×1- 1.5×1=15(kg·m/s) 故小球个数为 2、“一分为二”问题:两个物体以共同的初速度运动,由于 相互作用而分开后以不同的速度运动。 例2、人和冰车的总质量为M,另有一个质量为m的坚固木箱,开始时人坐在冰车上静止在光滑水平冰面上,某一时刻人将原来静止在冰面上的木箱以速度V推向前方弹性挡板,木箱与档板碰撞后又反向弹 回,设木箱与挡板碰撞过程中没有机械能的损失,人接到木箱后又以速度V推向挡板,如此反复多次,试求人推多少次木箱后将不可能再

最新物理动量守恒定律练习

最新物理动量守恒定律练习 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动量守恒定律 1.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 上表面为一段圆弧的大滑块放在水平面上,圆弧面的最底端刚好与水平面相切于水平面上的B 点,B 点左侧水平面粗糙、右侧水平面光滑,质量为m=0.5kg 的小物块放在水平而上的A 点,现给小物块一个向右的水平初速度v 0=4m/s ,小物块刚好能滑到圆弧面上最高点C 点,已知圆弧所对的圆心角为53°,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L=1m ,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重力加速度为g=10m/s 2.求: (1)圆弧所对圆的半径R ; (2)若AB 间水平面光滑,将大滑块固定,小物块仍以v 0=4m/s 的初速度向右运动,则小物块从C 点抛出后,经多长时间落地? 【答案】(1)1m (2)4282 25 t s = 【解析】 【分析】 根据动能定理得小物块在B 点时的速度大小;物块从B 点滑到圆弧面上最高点C 点的过程,小物块与大滑块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和系统机械能守恒求出圆弧所对圆的半径;,根据机械能守恒求出物块冲上圆弧面的速度,物块从C 抛出后,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求落地时间; 【详解】 解:(1)设小物块在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1v ,根据动能定理得:22011122 mgL mv mv μ= - 设小物块在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2v ,物块从B 点滑到圆弧面上最高点C 点的过程,小物块与大滑块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则有:12()mv m M v =+ 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有:22 01211()(cos53)22 mv m M v mg R R =++- 联立解得:1R m = (2)若整个水平面光滑,物块以0v 的速度冲上圆弧面,根据机械能守恒有: 22 00311(cos53)22 mv mv mg R R =+- 解得:322/v m s = 物块从C 抛出后,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38 sin 532/5 y v v m s =?= 这时离体面的高度为:cos530.4h R R m =-?=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动量守恒定律 1.在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用质量分别为3kg 和1kg 的甲、乙两滑块,将仅与甲拴接的轻弹簧压紧后处于静止状态.乙的右侧有一挡板P .现将两滑块由静止释放,当弹簧恢复原长时,甲的速度大小为2m/s ,此时乙尚未与P 相撞. ①求弹簧恢复原长时乙的速度大小; ②若乙与挡板P 碰撞反弹后,不能再与弹簧发生碰撞.求挡板P 对乙的冲量的最大值. 【答案】v 乙=6m/s. I =8N 【解析】 【详解】 (1)当弹簧恢复原长时,设甲乙的速度分别为和,对两滑块及弹簧组成的系统,设向左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又知 联立以上方程可得 ,方向向右。 (2)乙反弹后甲乙刚好不发生碰撞,则说明乙反弹的的速度最大为 由动量定理可得,挡板对乙滑块冲量的最大值为: 2.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长为L 的木板B ,上表面粗糙,在其左端有一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槽C ,与长木板接触但不相连,圆弧槽的下端与木板上表面相平,B 、C 静止在水平面上.现有滑块A 以初速度0v 从右端滑上B ,一段时间后,以0 2 v 滑离B ,并恰好能到达C 的最高点.A 、B 、C 的质量均为m .求: (1)A 刚滑离木板B 时,木板B 的速度; (2)A 与B 的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圆弧槽C 的半径R ; (4)从开始滑上B 到最后滑离C 的过程中A 损失的机械能. 【答案】(1) v B =04v ;(2)20516v gL μ=(3)2064v R g =(4)20 1532 mv E ?= 【解析】 【详解】

动量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练习及答案

1.如图所示,以质量m=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放置在质量为M=4kg的长木板,左侧长木板放置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初始时长木板与木块一起,以水平速度v?=2m/s向左匀速运动。在长木板的左侧上方固定着一个障碍物A,当物块运动到障碍物A处时与A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无机械能损失),而长木板可继续向左运动,重力加速度g=10m/s2。 (1)设长木板足够长,求物块与障碍物第1次碰撞后,物块与长木板速度相同时的共同速率 1.2m/s (2)设长木板足够长,物块与障碍物发生第1次碰撞后,物块儿向右运动能到达的最大距离,s=0.4m,求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以及此过程中长木板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1.25m/s2 (3)要使物块不会从长木板上滑落,长木板至少为多长?2m 2.如图所示为一根直杆弯曲成斜面和平面连接在一起的轨道,转折点为C,斜面部分倾角为30度,平面部分足够长,滑块A,B放在斜面上,开始时A,B之间的距离为1米,B与C的距离为0.6米,现将A B同时由静止释放.已知A 、B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3/5和√3/2 ,A、B质量均为m,g取10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B发生碰撞时为弹性碰撞。物体A,B可以看作是质点,不计在斜面与平面转弯处的机械能损失,则 (1)经过多长时间滑块A,B第1次发生碰撞. 1s (2)滑块B停在水平轨道上的位置与C点儿的距离是多少?m 10 3 3.如图所示,光滑的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其O点左边为水平轨道,O点右边的曲面轨道高度h等于0.45米,左右两段轨道在O点平滑连接.质量m=0.10kg的小滑块a由静止开始从曲面轨道的顶端沿轨道下滑,到达水平段后与处于静止状态的质量M=0.30kg的小滑块b发生碰撞,碰撞后现小滑块a恰好停止运动,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滑块a通过O点时的速度大小3m/s (2)碰撞后小滑块b的速度大小1m/s (3)碰撞后碰撞过程中小滑块a、b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0.3J A B C b c h o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