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皇传说由来

三皇传说由来

三皇传说由来
三皇传说由来

前四史札记7:三皇传说的由来

现代史学一般认为中国古史确切可信的第一个朝代为商朝,因为这是第一个留下了直接文字记录的朝代。在此之前,虽未必没有文字,但毕竟还没有被发现,所以就全都算作传说时代。其实夏朝以来,基本可信。不过这问题且留待后面再说,今天先要探讨的是传统史学中被普遍接受的古史开端——三皇时代。

三皇传说,起自战国,经秦汉至今,流传较为广泛的大致有如下六种说法:

1:天皇,地皇,泰皇。

2:天皇,地皇,人皇。

3: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4: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

5:伏羲氏,祝融氏,神农氏。

6:伏羲氏,神农氏,黄帝。

“天皇,地皇,泰皇”,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灭了六国后,“大王”这个称呼已不能满足其精神需求,认为若不改名号,便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让群臣议帝号。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与各位博士官讨论了一番后,进言说:古有天皇、地皇、泰皇,而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群臣说“泰皇”最贵,但秦始皇并不喜欢,特命去掉“泰”字,而取上古“帝”位号,与“皇”字合为“皇帝”。)

李斯等与各位博士官的这一番讨论,是见于记载的头一回相对具体地谈到三皇。

在此之前,只有一个笼统的总称。

比如,《周礼·春官》说:“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

《周礼》相传为周公所作,所以名义上这是最早谈到三皇的文献。但此书辗转流传至汉代,词句已多经后人增删改易,不尽原文。故学者多怀疑此一句为后人改窜。

此外《列子》《庄子》《吕氏春秋》等书,也都提到“三皇五帝”。《吕氏春秋》里《贵公》《用众》《孝行》等篇,每提出一个主张,需要论据,便说三皇五帝之所以德垂万古,就因为他们都这么干了,基本是把三皇五帝当万能狗皮膏药来用的,就像我们写作文举例说居里夫人在坡路上给老爷爷推板车,爱因斯坦在公交上给老奶奶让座位一样。

这三皇传到后来有了一个变体,就是“天皇,地皇,人皇”。

吕思勉的《先秦史》说《史记》里的“泰皇”应该就是“人皇”,因为“泰”字以前也

写做“大”(读音tài,同“太”),而“大”也是人的象形,可能“大”字只是由“人”字形近出错,转写传抄,渐渐终于错成了“泰”。

这猜测太过牵强。

“大”字虽然象人形,但它的意思只是以一个大人的形状来象征与“小”相对的“大”,而不做“人”解。这两字在甲骨卜辞中,区别就已相当明显。秦汉时代,把“人”写成“大”是没有道理的。(详见文末附注。)

“泰皇”之所以变成“人皇”,主要是汉朝人爱讲三才天地人。

董仲舒解释“王”字,说那三横就是天地人,中间一竖是将天地人相通,参通天地人,就是王。(《春秋繁露·王道通三》:“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其实,“王”字甲骨文的写法是这样:

所象之形是一把刃口向下的斧子,以主刑杀之斧钺,象征王者之权威。就是不听话老子宰了你的意思,完全没有参通天地人那么玄乎。

由于汉朝人爱讲天地人,于是不讲“泰皇”,只讲“人皇”。

天皇,地皇,人皇,多么完美。

根据《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等书所引的资料,最早提到“天皇,地皇,人皇”的是《春秋纬》等纬书。纬书是汉代的一班俗儒假托孔子之名伪造出来用以预言治乱兴衰的一类纯粹胡扯的书。由于完全胡扯,这种书对古史的叙述,丝毫不受资料匮乏的影响,任意创作,毫无压力。古人崇古,越古越贤,孔子最古讲到尧、舜,《史记》最古讲到黄帝,再往上,人们的生活究竟有多和谐幸福,就不甚了然了,虽然自战国以来就多有三皇传说,但你一句我一句零零碎碎不成系统,纬书正好为学者们填补了这一段空白,省了不少考证工夫,因而即便后来遭了禁,纬书所叙述的古史系统仍然一直流传到现在。

接下来要谈到的其他四种说法中,还有三种出自纬书,纬书概况,不妨再说得详细一点。

《周易·系辞》里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相传古代圣王受命,天地间总有种种祥瑞出现,以证明其政权的合法性——顺天应时,天下就该是你的。除了河图洛书之外,像什么凤凰啊麒麟啊,都是天命所归的表现。

伏羲氏继天而王,有龙马出于黄河,口中衔着一张绿图,图上有红色文字,伏羲受之,以画八卦,是为河图。不过根据各种记载,受河图的远不止伏羲一人,黄帝、尧、舜、禹、汤、文王、周公,无一不受河图,龙马也不嫌累,几乎是随叫随到。明代董斯张所编撰的类书《广博物志》中引《尸子》的记载,禹王治水时,有一只白面人鱼,跳出来对禹王说“吾河精也”,说完以河图授之,则河里出来的也不一定是龙马。(按:上面所说的“各种记载”,参见清代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卷二十五《顾命》篇注疏,及刘宝楠《论语正义》卷十《子罕》第九章注疏。)

禹王治水时,有神龟出于洛水,背负天书,赤文朱字,禹王受之,演为洪范九畴,是为洛书。《洪范》是《尚书》中的一篇。此文传到商朝末年,由纣王的叔父箕子掌管。纣王无道,箕子屡谏不听,不但不听,还将箕子囚禁为奴。后来武王伐纣,灭商之后,将箕子放出来,并向他请教天道之常,于是箕子就将这篇《洪范》献给了武王,武王很高兴,遂封箕子于朝鲜,另立一国而不必称臣。(这是《史记·宋微子世家》中的记载。《尚书大传》记载了另一个说法,说箕子不忍看商亡于周,而远走朝鲜,武王听说后顺便封其为诸侯,箕子又觉得自己既已接受周朝的册封,便不能无臣子之礼,遂不远万里前往朝贡,这时武王向他请教,他便献出了这篇《洪范》。)(箕子朝鲜的疆域,大致是现在的辽东半岛与北朝鲜。)孔子自叹生不逢时,言不见用,道不能行,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论语·子罕》)。“吾已矣夫”就是“我这一生算是完了”的意思。(董仲舒将这一段解释为,孔子自知有盛德,本该受命为天子,可偏偏龙马、河精、凤凰都不待见他,于是自叹“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孔子修《春秋》,最后一段是鲁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孔子见作为太平仁兽的麒麟,竟然被当作寻常牲畜猎杀,不禁掩面痛哭,悲叹道:“吾道穷矣!”(见《春秋公羊传》。)

历朝帝王,也总不肯作为正常人类出生,他们的母亲,要么与灵兽做人兽交,要么踩个大脚印或吃个鸟蛋什么的做无性生殖,以此来表示其天生不凡。

秦末陈胜吴广造反,便以朱笔帛书“陈胜王”塞在鱼肚子里,让人剖开吓一跳;又派人半夜躲在古庙里,阴气森森地呼喊“大楚兴,陈胜王”,叫人听了毛骨悚然。

以上各例说明,这种鬼鬼神神的预言,自古以来就很有市场。而且这事简单的很,人人都会。

两汉间的一班俗儒,以此类预言解释儒家经义,极尽穿凿附会之能事,伪造出《河图》《洛书》及“河洛纬”等书。继而又造出“诗纬”“书纬”“礼纬”“乐纬”“易纬”“春

秋纬”“孝经纬”等七种,相对于七经,称七纬,说是孔子手定六经后,又别立谶纬,以遗来世。每一纬又有若干种,如“春秋纬”有《春秋运斗枢》《春秋元命苞》《春秋命历序》《春秋纬》等等——“春秋纬”三字,既是这一类的总称,也是其中的一部。此外还有“候”与“谶”,如《尚书中候》《论语谶》之类,与纬书一起连称“谶纬”“纬候”,都属于同一类书。

汉末大儒郑玄,和他的弟子宋均(三国时魏国博士),都曾为各种纬书作注。

纬书的流行,主要是两汉间的皇帝们都很喜欢(王莽与光武帝刘秀,都曾借此以登大位)。东汉时大盛,称为“内学”。直到南朝刘宋时才开始禁止。隋炀帝更是挨家挨户搜缴,有不遵令者论死罪。自此谶纬之学就绝灭了。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各种注疏中的零星引文。

纬书有多扯淡,我举个例子你就知道了。

上面提到麒麟被杀而孔子痛哭,详细叙述,是这样的:

《春秋》经文:“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

《公羊传》:为什么要记载获麟呢?因为此事极不寻常。为什么不寻常呢?因为作为灵兽的麒麟,本非中国(中原之国)所有。那么是谁猎杀了它呢?是一个在山上砍柴的。既然只是一个砍柴的,足见其身份微贱。既如此之微贱,怎么能称之为“狩”呢?“狩”字是只有王侯才能用的。经文用“狩”字,乃是特意抬高,特别尊重。为什么要特别尊重呢?因为他猎杀的是麒麟啊。为什么猎杀的是麒麟就要特别尊重呢。因为麒麟是仁兽啊,非有圣帝明王天下太平,麒麟不会出现。有人跟孔子说,那边打了一只野兽,像是獐子却长着一只肉角,好不奇怪。孔子听了忙赶去查看,见是麒麟,不禁掩面痛哭,悲叹道:“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吾道穷矣!”(原文:“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非中国之兽也。然则孰狩之?薪采者也。薪采者则微者也,曷为以狩言之?大之也。曷为大之?为获麟大之也。曷为为获麟大之?麟者,仁兽也,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有以告者曰:‘有麕而角者。’孔子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沾袍。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西狩获麟,孔子曰:‘吾道穷矣。’”)

东汉何休注《春秋公羊传》,广采纬书,将这一段解释为:麒麟是稀有仁兽,有圣帝明王才会出现,然而春秋时代并没有圣帝明王,为什么麒麟却出现了呢?原来这是预示着将来会有一个圣帝明王——刘邦建立起一个大汉朝来代替周王朝。你看,仁兽麒麟是被一个砍柴的所猎杀的吧,砍柴的身份低微,对应庶人,刘邦正是庶人。周王朝是木德,刘邦是赤帝之子——火德。砍了柴拿去烧,正好是火德灭了木德。孔子早已知道将来会有一个刘邦建立汉朝代替周朝,故见了麒麟便说,你是为谁而来啊,为谁而来啊。又因早已知道,将有“六国

争强,纵横相灭”,“秦项驱除,积骨流血”,数百年战乱,使百姓流离,故而痛哭。而那个狩猎的“狩”字,表示刘邦将以武力夺取天下。至于在“狩”字前面加一个“西”字,是因为周朝在西边,而刘邦起兵于沛县,正是自东而西。总括起来,这只麒麟预示着三个事情:一,时无圣王而麒麟至,预示着周朝将亡。二,但是麒麟毕竟是祥瑞的表现,所以这是预示着数百年后将有圣王刘邦出现。三,麒麟是太平之符圣人之类,好不容易出来一只,却被打死了,这预示着孔夫子也要死了。(按:金木水火土五德终始,有多种说法,后人根据自己立论的需要,周朝有时是木德,有时是火德,汉朝则有水德,土德,火德三种。)两汉讲《春秋》,最推重的就是《公羊传》。这个何休,《后汉书·儒林传》里说他“精研六经,世儒无及者”,是独步当时的一代大儒。他殚精竭虑,花了十七年才写成这部《春秋公羊解诂》。你说他胡扯吧,他又实在是很用功,一般人比不了。由此也可见当时纬书的流行程度。

“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见于《洛书甄耀度》,宋均注《孝经援神契》所引。也见于《礼含文嘉》与《尚书大传》。《礼含文嘉》中顺序不一样,是“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尚书大传》则不光说三皇是燧人、伏羲、神农,还说燧人以火纪,火为阳,阳为尊,故托燧皇于天,伏羲以人事纪,故托羲皇于人,神农以地纪,故托农皇于地,算是将这三皇与天地人三皇完美结合起来了。

“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见于《春秋运斗枢》,郑玄注《尚书中候勅省图》所引。唐代司马贞所补的《三皇本纪》,沿袭此说法。

“伏羲氏,祝融氏,神农氏”,见于《礼号谥记》,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所引。

“伏羲氏,神农氏,黄帝”,见于伪《古文尚书孔安国传》。又见于西晋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帝王世纪》久已散佚,所传下来的各种辑本中,包括了“天皇,地皇,人皇”“伏羲氏,神农氏,黄帝”“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三个不同说法,其中又说伏羲氏为天皇,与《尚书大传》的“托羲皇于人”不同。

《洛书甄耀度》《孝经援神契》《礼含文嘉》《春秋运斗枢》《尚书中候勅省图》《礼号谥记》,都属于纬书。

《尚书大传》是伏生的弟子们辑录伏生讲解《尚书》的话而成的,久已残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此书“或说《尚书》,或不说《尚书》,与经义在离合之间”,“于经文之外,掇拾遗文,推衍旁义,盖即古之纬书”。所以《四库全书》中所收的辑本,也只是以纬书之例,附在《书》类之末。

《古文尚书孔安国传》是一部伪书。

《尚书》原有今文古文之别,伏生的《尚书》是今文,孔安国家里祖传的《尚书》是古文,但当年孔安国受“巫蛊事件”牵连,所献《古文尚书》,未能立于学官,渐致失传。

现在流传下来的《古文尚书》及《孔安国传》,是东晋梅赜所献。唐朝初年,孔颖达奉诏作“五经正义”,其中《尚书正义》选用梅赜的《古文尚书》做底本,从而确立了《古文尚书孔安国传》的正统地位。自南宋以来学者多有怀疑,然而直至清朝初年阎若璩作《尚书古文疏证》,才确定其书实属伪造。

(按:解说经义的文字称为“传”,《尚书孔安国传》的“传”与《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的“传”一样,都是注解的意思,而不是人物传记的意思。另,伏生生平,参见前面第五节《今古文之辩》。)

三皇传说,出处大致如此。至于传说中的三皇事迹,且待下一节再讲。

附注:

吕思勉《先秦史》:“《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博士议帝号,谓‘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泰与大同音,大字亦象人形,疑泰为大之音借,大为人之形讹,二说实一说也。”

大,象人正立之形。与象幼儿之形的“子”相对。本义为大人,引伸为与“小”相对之“大”。卜辞中“大”字多省略头形,如上图第一字。不省略的,头形笔画各异,或作虚框,或作圆点,或作一二短横,这些形状的“大”字,为后世“天”“夫”等字所本。

人,象人侧立之形。

(参考徐中舒《甲骨文字典》。)

“太”与“大”本是一字。太,就是极大,大到难以用“大”形容的,就称“太”——本亦作“大”,后世为示区别而加点作“太”,如大极、大初、大室、大庙、大子、大宰、大史等等。“太”亦作“泰”,如“太初”作“泰初”,“太古”作“泰古”,“太王”作“泰王”,等等。

据此可知,“泰”字与“人”字,虽然有着一层远房表哥的关系,但终究只是远房表哥而已。

四年级语文《重阳节的传说》教案范文

四年级语文《重阳节的传说》教案范文 四年级语文《重阳节的传说》教案范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语文《重阳节的传说》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一、导入 瘟魔拆散了一个个快乐、和睦的家庭。桓景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一个个死去,他的心情怎么样?他会想些什么? 学生甲:桓景很难过。他想一定要为家里人报仇。 学生乙:桓景特别伤心。他想一定要除掉瘟魔,不让瘟魔再害人了。 学生丙:桓景看到家人死去,伤心得都哭了。他想不管有多困难,一定要学好武艺,杀死瘟魔。 就是这种一定要斩妖除魔的信念支撑着桓景,他排除万难去拜师学艺。最后,他杀死瘟魔了吗?他是怎样铲除瘟魔的?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细读课文 1、上节课我们画出了表现桓景不怕困难、特别勇敢的句子。请你快速看看自己画出的句子,一会儿和同学们交流。 2、集体交流。 对于句子的分析,要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1)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蹚过了一条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 对比朗读: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山,蹚过了一条河,磨破了一双鞋,见到了费长房。 ①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②从这些不同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甲:我觉得桓景走了很远的路,才见到费长房。 学生乙:路特别远,又不好走,桓景很辛苦。 ③桓景在路上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学生甲:可能会碰到野兽,有生命危险。

学生乙:他的干粮吃完了,鞋磨破了,他挨饿受冻。 学生丙:山路很危险,有几次夜里赶路他差点儿摔下山崖。 ④遇到这么多困难,他为什么仍不放弃? (为家里人报仇,要除掉瘟魔的决心支撑着他坚持下去。) ⑤是啊!每当想起家人,桓景就有了力量。他终于见到了费长房。从“终于”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桓景克服了很多困难,经过了很长时间,历经千辛万苦才见到费长房。) ⑥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⑦桓景见到费长房时,他会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甲:他的衣服和鞋子都破了。 学生乙:他的身上可能还有伤。 学生丙:桓景一定又黑又瘦。 ⑧如果你就是费长房,你会说什么? (2)桓景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 ①想象桓景每天都是怎样练习的。 学生甲:他每天特别早就起来练习武艺。 学生乙:有时候他练武入了神,忘记了吃饭。所以课文中用了“勤学苦练”这个词。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恒景武艺学成之后,师傅费长房让他下山,斩妖除魔。默读第6、7自然段,找找从哪些词句看出桓景特别勇敢。 ①桓景手持宝剑从山上直冲下来,和瘟魔展开了搏斗。 (看课文中的插图)想象他们搏斗的情景。 体会“见势不妙”的意思。 ②此时山上的乡亲们看着桓景和瘟魔搏斗,会是什么心情? 学生甲:他们心里很紧张,因为瘟魔很厉害。 学生乙:他们担心桓景会受伤。 学生丙:看着桓景和瘟魔搏斗,他们相信桓景一定能赢。 (4)桓景对准他的后背嗖地掷出宝剑,哧的一声就把他扎死了。

中秋节的由来和传说,中秋节的神话传说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下面是关于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希望大家对中秋节有更多的了解!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元旦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0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起源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神话传说 【嫦娥奔月】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9月9日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9月9日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篇一: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 关于重阳节的来历,大致有三种说法。 1、据《续齐谐记》记述:汉代桓景随《易》学大师费长房游学多年。一天,费大师对徒弟讲,九月九日那天应系茱萸登高,桓景及家人因听从师言幸免于难,而未及撤离的家畜全部患瘟疫而死亡。故每年九月九日外出登高,躲避灾难,相沿成习。 2、源于汉代的道学。道家奉为经典的《易经》中,把奇数视为阳数,偶数视为阴数,阳数中“九”又被视为“极阳”,九月九日是两个“极阳”相遇,所以称作“重阳”。阳又表示钢,重阳是“二钢相逢”而相克,所以被视为“厄日”,登高和系茱萸,目的是为了“解厄”,重阳习俗由此而来。 3、源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战国时代的齐景公。九月初九的这天他带了很多人登高山,爬城垣,感到秋高气爽,心旷神怡,于是认定是个吉日。以后,每年这天他都要外出登高。后人仿之,形成习俗。 重阳节的习俗:1、吃重阳糕: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2、赏菊并饮菊花酒: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3、插茱萸: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东汉时期,汝河边一个村子里,住着一个小伙子,名叫桓景。他家里有父母和妻子,一家人和和睦睦,日子过得十分快乐。 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年,汝河里忽然出了一个瘟魔,岸边很多村庄流行起了瘟疫,死了不少人。看到乡亲们不断死去,非常着急,就决定求仙学艺,为民除害。桓景回到家里告别父母和妻子,一个人上路去了。 桓景访遍了天下名山,才寻访到在东南方的山中有一个叫费长房的神仙。桓景带上一袋干粮上路了。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蹚过了一条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费长房和蔼地对他说:“我看你一心想为民除害,就收下你这个徒弟吧。”他交给桓景一把青龙剑,又教他降魔的武艺。桓景每天勤学苦练,终于把剑术练得炉火纯青。 有一天,费长房把桓景叫到跟前,说:“今年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害人。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吧。“他送了桓景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又嘱咐了几句,先让乡亲们登高避灾,然后再去斩妖除魔。就用手招来一只仙鹤,把桓景

《重阳节的传说》教案

《重阳节的传说》教案 《重阳节的传说》教案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重阳节风俗的由来,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帮助学生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家乡是怎样过重阳节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习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现在哪位同学能背诵,并告诉大家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 在民间流传着关于重阳节来历的美丽传说,同学们想不想了解重阳节到底是怎样来的呢?板书:重阳节的传说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出新课的学习,学生的积极性浓厚。在此基础上学习新课,激发了学生好奇心,和主动探究的学习欲望。]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一读课文(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畅。 (2)学生二读课文(和同座合作读),可以每人读一节,互相指正读错的地方。 (3)学生三读课文(指名读或开火车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后请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4)学生四读课文(默读),想一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多读课文,教师在课上给足时间,每次读书应明确要求,注意读的质量。] (三)指导认字和写字 (1)屏显本课的生字。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要求认识的字。 (3)引导观察要求写的字。重点探讨交流“妻、拜、瓶、侵、袭”这5个字的写法。教师板书给学生看。 (4)学生练习写5个生字、3个词语;及时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价、指点。 (四)语文实践活动:调查访问:家人、邻居是怎样过重阳节的? (五)作业:写生字抄词,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重阳节赏菊的来历.doc

重阳节赏菊的来历 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你知道重阳节赏菊的来历吗?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重阳节赏菊的来历,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吧! 重阳节赏菊的来历 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古人认为季秋是土德当令,土为黄色,所以此节令中的花为黄色的菊花。菊花是我国很早便有记载的花卉。夏小正九月篇有"荣鞠"之句,鞠是菊的古字,说明九月时菊花开放。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到它的踪迹。由于接近重阳节,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

所以重阳节又称"菊花节"。 重阳节赏菊的传说 很早以前,有一个善良的农夫叫阿牛。阿牛母亲因子幼丧夫,生活艰辛,经常哭泣,把眼睛都哭烂了。 一天夜里,阿牛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姑娘来帮他种菜,并告诉他说:"沿运河往西数十里,有个天花荡,荡中有一株白色的菊花,能治眼病。这花要九月初九重阳节才开放,到时候你用这花煎汤给你母亲吃,定能治好她的眼病"。 重阳节那天,阿牛带了干粮,去天花荡寻找白菊花。这株白菊花长得很特别,一梗九分枝,眼前只开一朵花,其余八朵含苞待放。阿牛将这株白菊花连根带土挖了回来,移种在自家屋旁。经他浇水护理,不久八枚花朵也陆续绽开。于是他每天采下一朵白菊煎汤给母亲服用。当吃完了第七朵菊花之后,阿牛母亲的眼睛便开始复明了。 姑娘又继续在梦中介绍种植菊花的方法。阿牛根据菊花仙子的指点去做了,后来菊花老根上果然爆出了不少枝条。他又剪下这些枝条去扦插,再按《种菊谣》说的去栽培,第二年九月初九重阳节便开出了一朵朵芬芳四溢的白菊花。 后来阿牛将种菊的技能教给了村上的穷百姓,这一带种白菊花的人就越来越多了。因为阿牛是九月初九找到这株白菊花的,所以后来人们就将九月九称作菊花节,并形成了赏菊花、吃菊花茶、饮菊花酒等风俗。 重阳节菊花功效 菊花气味芬芳,绵软爽口,有清热明目之效,在我国馔历史悠久,

中秋节由来的故事

中秋节由来的故事 中秋节由来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0-05-24 中秋节是中国有着非常悠久历史也是非常的传统的一个节日。你知道中秋节由来的故事吗?以下是宝岛优品小编为你介绍的中秋节由来的故事,欢迎阅读。 中秋节由来的故事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中秋节民族特色介绍蒙古族 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西方。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 藏族 西藏一些地区的藏族同胞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 广西侗族 广西侗族有行月的习俗。中秋夜临,各山寨的芦笙歌舞队,踏着一路月光,行至临近山寨,和那儿的寨民相聚赏月,赛歌赛舞,彻夜长欢。 云南德昂族 云南德昂族串月。云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挂,分外明亮的时候,山头塞尾,不时传来一阵悠扬动听的葫芦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倾诉衷情。有的还通过串月亮送槟榔、送茶订下婚约。 云南彝族 云南彝族过中秋的传统习俗是跳月。入夜,该族各个村寨的男女老幼都聚集在山村中的开阔地,一个个束腰披纱的姑娘们和头缠布带的小伙子们以及老头、老太太、小娃子们都激情地载歌载舞,尤其是那

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_经典阅读

《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一): 中秋节的由来和传说 大家明白,咱们中国有两大团圆的日子,一个是春节,另一个就是中秋节了。中秋节是东亚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起源于中国,为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 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日本、越南、朝鲜半岛等地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 中秋一词始见于《周礼》,周时已有秋分祀月之说,秦汉前后有中秋敬老的活动,还赐以糍粑饼。赏月、祭月、敬老习俗汇合起来,经过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增益,就成了后世的中秋习俗。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由来想必大家也有听说过,最熟悉的大概就是嫦娥奔月了。嫦娥吃了不死药飞上了月亮,她的丈夫后裔为了思念妻子,就在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祈求吉祥平安。由此,中秋节的习俗就延续下来啦! 对于在外打拼的人来说,中秋节也是回家与家人团圆的日子,毕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啊,不管多远,如果有时间都会尽量赶回去跟家人一齐过节。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那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公元785~约827年)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 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之后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简单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此刻,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重阳节的来历及神话传说

---------------------------------------------------------------范文最新推荐------------------------------------------------------ 重阳节的来历及神话传说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正如诗中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么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东汉时,汝南县里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 1 / 4

重阳节的传说_《重阳节的传说》教学设计 (S版四年级上册)

重阳节的传说_《重阳节的传说》教学设计(S版四年级上册) 【--重阳节】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重阳节的由来传说,感受传说故事中的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2.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3.尊老敬长是社会文明行为的体现,教育小学生要从小尊老敬长,奉献爱心。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重阳节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重阳节的有关资料;课件;有关重阳节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我国有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出示节日名称),春节是我们常说的农历新年,可以放假来庆祝。这些都是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节日。人们在不同的节日中可以做不同的事情来庆祝,今天我们就重点来了解其中的一个节日--重阳节。(板书:重阳节) 2.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在民间流传着关于重阳节来历的美丽传说,老师也找到一些相关资料,同学们想不想了解重阳节到底是怎样来的呢?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那动人的传说。 二、重阳节的来历、传说

1.重阳节的来历 在中国,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数字一、三、五、七、九为阳,二、四、六、八为阴。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2.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 第一则:采自河南 很久以前,汝南县有个人名叫桓景。他和父母妻子一家人守着几片地,安分守己的过日子。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汝河两岸忽然流行起瘟疫,夺走了不少人的性命。桓景小时候曾听大人说过,汝河里住了一个瘟魔,每年都会出来散布瘟疫,危害人间。为了替乡民除害,桓景打听到东南山中住了一个叫费长房的神仙。他就决定前去拜访。 ……

中秋节来源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秋节来源 篇一:中秋节由来的教案 中秋节的由来 教学目标: 1、了解中秋节,知道他的时间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佳节。 2、通过故事和图片欣赏等途径,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3、知道中秋节是亲人相聚、团圆的日子。 教学准备: 故事课件 教学重难点: 通过故事和图片欣赏等途径,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他的时间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佳节。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主题。 你们见过什么样的月亮?它像什么? 二、出示故事课件,引起学生兴趣。

1、图片上有什么?这个月亮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它 是哪天的月亮么? 2、教师小结:每个月的农历十五这一天都是月圆的日子,而到了农历的八月十五是全年中月亮最圆最亮的一天,这天叫做中秋节。 三、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1、你知道中秋节是一个怎样的节日吗? 2、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3、中秋节是每年农历的哪一天?八月十五的月亮是什 么样子的?中秋节还有个名字叫什么? 1 4、嫦娥是谁?后羿又是谁?嫦娥为什么会吃下神仙药?吞下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后羿怎么样了?我们经常听到的成语是什么?(嫦娥奔月) 5、请学生自由说一说听了故事后的感受。 四、讨论:自己对中秋节的感受。 1、从这个传说故事中,你感觉中秋节应该是一个怎样 的节日? 2、教师小结:中秋节是亲人相聚、团圆的日子。 2 篇二:简述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简述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中秋节的来历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这就是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的由来之一:“嫦娥奔月”说,早在战国末年成书的《归藏》记载:“昔日嫦娥一西王母的不死药以服之,遂奔月为月精。人们对嫦娥寄以同情,说她登上了天帝的后庭,十分寂寞。所以在唐代开始将八月十五日夜的赏月改称为祭月,期盼嫦娥回归人间。 中秋节的由来之二:“时令节气”说,近人考证,“中秋”一词,始见于春秋末年《周礼》:“中春昼,鼓击士鼓吹幽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云。” 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秋高气爽,历来都有吃月饼与赏月的习俗,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许多诗人也有留下了许多的名篇,一至到宋朝,被正式定为中秋节。以下是一些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及谚语、对联等,供大家欣赏。 篇三: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 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

重阳节的来历故事简短

重阳节的来历故事简短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有一个节日叫做重阳节,它不仅历史悠久,并且还流传着许多的习俗活动,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重阳节的来历,欢迎大家阅读!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的源头,早在《吕氏春秋》中就有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由此可见,在当时,就已经有了以庆祝丰收为名的祭祀天地神灵、祖宗的活动,用来感谢天地、祖先的馈赠。到了汉朝,《西京杂记》中就有记载,在重阳节这天佩戴茱萸、饮菊花酒,以求长寿的习俗。与此同时,还有各种大型的宴会,这都是先秦时期庆祝丰收的祭祀活动演变发展而来的,这便是早期的重阳节的雏形。 纵观整个重阳节的发展历史,庆祝重阳节的活动最开始只是宫廷或者是官方的庆祝活动。直到唐朝,重阳节被定为正式的节日之后,宫廷和民间开始一同庆祝,在节日期间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宋朝的重阳节最为热闹,《武林旧事》一书中详细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便第二天隆重玩乐一番。明清时

期则是沿袭了传统,并且从农历九月初一就开始吃花糕庆祝,九月九日重阳节当天,帝王还要登高揽胜。 重阳节是什么节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因《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此外还有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人们在庆祝重阳节时一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另外,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崇孝活动。 重阳节是干什么的 重阳节被正式定为节日,则始于唐代。此后的宋元明清,每逢九月初九,宫廷、民间都会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唐代的许多大诗人如王勃、孟浩然、李白、王维、杜甫等,都留下过关于重阳节的诗篇。 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1989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完整)重阳节教案

(完整)重阳节教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重阳节教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重阳节教案的全部内容。

【活动目标】 1、知道重阳节是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 2、学习如何帮助老人。 3、激发尊敬老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VCD光盘《常回家看看》。 2、老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断。 3、课前和幼儿园的爷爷奶奶取得联系,到重阳节这一天把他们请来. 4、幼儿人手一份自制礼物。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观看VCD光盘《常回家看看》。 1、刚才你看到的是什么?(引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 2、片中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望老人,回家团圆的情景) 3、引出老人节:我们小朋友有自己的节日,老人也有自己的节日,介绍农历九月九日就是 老人节。 4、你们知道老人节是怎么来的吗? 二、介绍重阳节的来历。 1、老人节也称重阳节,相传在我国古代有个叫恒景的名士,九月九日那天,全家一起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据说这样可以避邪。因此,重阳节登高就逐渐形成一种风俗。打那以后, 在九九重阳这一天有不少诗人做诗来纪念. 2、教师讲述:在这一天,许多地方的人们都有登高、爬山、赏菊、吃重阳糕的习俗,其 中登高和吃糕都含有“步步高”的祝愿,为表示对老人的敬意,我国将重阳节又叫老人节. 3、观看专题录像片《百岁老人》(老人们欢乐度晚年的情景) 教师讲述: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我们国家非常重视和关心老人,各地都为老 人修建了敬老院,我们小朋友要尊敬长辈,知道在长辈生病时要表示关心,老人过生日,送一 些礼物给他们. 4、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周围的老人是怎样过重阳节的。(扭秧歌、跑旱舸、打腰鼓等等) 5、在重阳节,你是如何做的?(给老人送礼物等) 6、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尊敬老人的? 三、敬老爱老活动. 1、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是姥姥、姥爷、奶奶、爷爷的节日,在过节的时候,我们在家 里可以给老人买许多东西,和他们一块过节。我们这里的爷爷奶奶们天天为我们做菜做饭很辛苦,我们一起来孝敬一下他们吧。 2、给老人送礼物,并对老人说句祝福的话。 3、请小朋友一起跟爷爷奶奶们合影留念,活动在《常回家看看》乐曲声中结束。 四、延伸活动。 1、取得家长配合,让家长和幼儿一块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买礼物,表达孝心。 2、在家中为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目标: 1、简单地了解重阳节的来历风俗以及古今重阳的不同含义.

中秋节的习俗20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秋节的习俗20字 篇一:中秋节的习俗 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 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祭月、赏月、拜月 《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 中秋节迎寒和祭月,设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

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祭月的风习。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而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同样盛行“拜月”风俗。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 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燃灯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

中秋节的来历故事介绍

中秋节的来历故事介绍 导读: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公元785~约827年)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

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通常有许多人讲,中秋节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据史书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嫦娥此举所付出的代价是罚作苦役,并终生不能返回人间。李白为此颇为伤感,写有诗句:"白兔捣药秋复春,女亘娥孤栖与谁邻?"嫦娥自已虽觉月宫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清之时,返回到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须回到月宫。后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与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许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时,

重阳节的来历习俗诗句一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重阳节的来历习俗诗句一 篇一:重阳节的习俗与诗词汇总 重阳节的习俗与诗词汇总 重阳节,又称“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 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节日起源 其一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

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 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 重阳节的基础。 其二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重阳节的来历 习俗诗句一)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 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

中秋节由来和传说故事

中秋节由来和传说故事 导读:中秋节由来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因为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古时称为仲秋,又因处于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但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 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现在,已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 自汉至唐,墨客骚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如《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所以,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

中秋传说——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

四年级 重阳节的传说 教案

教材分析:《重阳节的传说》这篇课文向人们介绍了重阳节的由来;古时候在汝河边的一个村庄里出现了瘟魔,村庄里流行起了瘟疫,一个叫桓景的小伙子,历经千辛万苦上山拜师学艺,在练就了一身武艺后,让家乡的人们登上高处,带上茱萸,喝了菊花酒避瘟魔,并将瘟魔杀死了。以后大家就把这一天叫做“重阳节”。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由来,反映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赞扬了桓景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课文工有九个自然段,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讲古时候,汝河一带瘟魔为害,疫病流行,死了不少人。 第二部分(第5--8自然段)江桓景除掉了瘟魔,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袭了。 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讲重阳节的一些习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生字以及由绳子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练习用“终于、先……然后……、因为……所以……”造句。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说说桓景是怎样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组词、书写等掌握本课绳子与新词。 (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3)通过理解课文,体会桓景为民除害的精神品质。 (4)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教育学生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遇到困难都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教育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课文,体会桓景为民除害的精神品质。 2、教育学生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遇到困难都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教育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重阳节风俗的由来,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帮助学生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家乡是怎样过重阳节的。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以前我们学习过《清明节的由来》,谁能说说清明节的来历?你还知道哪些节日的来历? 2、其实,在我们国家,有很多节日都跟民间美丽的传说有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民间传说有关的节日,板书课题:29、重阳节的传说 3、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题。

中秋节来历、习俗和传说

中秋节来历、习俗和传说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中秋因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又叫团圆节或月夕、仲秋节、八月节等。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众说不一,据专家考证,在中国传统的三大节日——春节、端午和中秋中,中秋节形成最晚。不过,与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中秋也有着悠久的源头,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敬月习俗和秋祀活动。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月亮的礼俗,据《周礼》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农历八月中旬,又是秋粮收获之际,人们为了答谢神祗的护佑而举行一系列仪式和庆祝活动,称为“秋报”。中秋时节,气温已凉未寒,天高气爽,月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因此,后来祭月的成分便逐渐为赏月所替代,祭祀的色彩逐渐褪去,而这一节庆活动却延续下来,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在中秋节的演变过程中,古老的礼俗与众多神话传说及中华传统文化中其他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内涵丰富的重要节庆。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围绕着月宫的一系列神话,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等,它们给月宫挂上了七彩霓虹般神秘绚丽的光环,使之充满浪漫色彩。唐代中秋赏月宴饮之俗已颇为盛行。从流传下来的众多描写中秋的诗句中,可以看到当时已把嫦娥奔月等神话与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了。唐朝初年,中秋节可能已成为固定的节日。不过,当时中秋节似乎还是以赏月和玩月为主,还没有在民间广泛流行。 中秋节的正式形成尤其是在民间盛行应是宋代的事情。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赏月、吃月饼、赏桂、观潮等节庆活动蔚然成风。明清时期,中秋始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每逢中秋,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准备瓜果月饼,“向月供而拜”,所供月饼必须是圆

关于重阳节的传说故事

关于重阳节的传说故事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重阳节传说| 重阳节放假安排| 重阳节活动| 重阳节来历| 重阳节是哪天 导读:对于我国相对传统的中秋节的传说,想必每位国人都知道一些,比如嫦娥奔月等等。然后对于即将到来的重阳节,是否又知道一些关于此的传说呢?接下来就由节假日栏目XX为您介绍一下关于重阳节的传说。 关于重阳节的传说故事 孟嘉落帽 盂嘉是我国古代东晋时的着名文人。他在当时较为有权势的大将军兼荆州刺史桓温的幕下当参军。九月九日,大将军桓温邀请宾客幕僚作登高盛会,在山顶大摆筵席,饮酒赋诗。出席节宴的人都衣冠楚楚,穿戴整齐,杯盏相酬,

兴致很高。突然,一阵风刮过,把盂嘉头上的帽子吹落在地。孟嘉这时已有几分酒意,竟然没有察觉帽子已不在头上。但主人桓温已经看见了,便叫在座的孙盛作文章嘲笑他。孙盛也是当时很着名的文人,他遵照桓温的命令,在席间写了一篇文章责难盂嘉。没料到孟嘉虽已酒醉,但神志不乱,依然文思敏捷。孙盛的文章刚做好,他草草一看,立刻提起笔来,作了一篇文章酬答。满座的人读了他的文章,都叹息称好,一时传为美谈。 白衣送酒 大诗人陶渊明酷爱菊花,菊花是经得起秋后风霜摧折的花卉,象征着高洁的品格。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的乱世,不满当时的政治倾轧和官吏的腐败,也有高洁的品格,正和菊花的精神契合。他辞去官职,回到家乡柴桑隐居,在宅旁东篱边种了许多菊花,朝夕观赏。他的 重阳节传说| 重阳节放假安排|

重阳节活动| 重阳节来历| 重阳节是哪天 导读:对于我国相对传统的中秋节的传说,想必每位国人都知道一些,比如嫦娥奔月等等。然后对于即将到来的重阳节,是否又知道一些关于此的传说呢?接下来就由节假日栏目XX为您介绍一下关于重阳节的传说。 关于重阳节的传说故事 孟嘉落帽 盂嘉是我国古代东晋时的着名文人。他在当时较为有权势的大将军兼荆州刺史桓温的幕下当参军。九月九日,大将军桓温邀请宾客幕僚作登高盛会,在山顶大摆筵席,饮酒赋诗。出席节宴的人都衣冠楚楚,穿戴整齐,杯盏相酬,兴致很高。突然,一阵风刮过,把盂嘉头上的帽子吹落在地。孟嘉这时已有几分酒意,竟然没有察觉帽子已不在头上。但主人桓温已经看见了,便叫在座的孙盛作文章嘲笑他。孙盛也是当时很着名的文人,他遵照桓温的命令,在席间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