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夜莺的歌声

夜莺的歌声

夜莺的歌声
夜莺的歌声

12夜莺的歌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沉寂、埋伏、聚精会神”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过程与方法

1.学习之前,师生共同搜集资料,了解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

2.通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结合课内外资料,深刻感受作者传达的思想感情。

3.通过作者的描写,理解作者塑造的“小夜莺”的形象,感受他的勇敢和机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夜莺是一种体态小巧玲珑,叫声清脆婉转的鸟。本文中的“夜莺”是指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担任侦察工作的小男孩。他为什么被称为“小夜莺”?这只“夜莺”是怎样通过自己的歌声为游击队员传送情报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聆听“夜莺”的动人歌唱,感受他的勇气与爱国情怀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学生先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教师通读课文,读准字音。

(1)对本课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削”的“月”竖撇变为竖,“刂”竖钩有力。

“哨”的“口”扁小偏上,“肖”上部小。

“挺”捺要平,托住被包围部分。

“斯”的“其”窄长,“斤”撇短,悬针竖稍长。

“甩”第一笔撇应长些,竖弯钩右伸。

“踢”左小右大,右下部“勿”三撇角度协调。

“鬼”第一笔撇小,第六笔撇在竖中线上起笔。

“毁”左右宜紧凑,“臼”上宽下窄。

“惯”右上宜扁,“贝”撇点略伸。

(2)多音字。

劲?

?? jìn :干劲jìn ɡ:强劲 缝????? fén ɡ:缝补fèn ɡ:缝隙 钉?????

dīn ɡ:钢钉dìn ɡ:钉扣子 (3)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沉寂——沉静 注视——凝视

轻蔑——轻视 大概——大约

觉察——发觉

兴致勃勃——兴致盎然

断断续续——时断时续

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反义词:

大概——准确 沉寂——喧闹

轻蔑——尊敬

垂头丧气——兴高采烈

不慌不忙——心急如焚

聚精会神——心不在焉

断断续续——连接不断

(4)重点词语释义。

空旷:地方广阔,没有树木、建筑物等。

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

阴沉:天阴的样子。文中形容神色阴暗。

不慌不忙:不慌张也不匆忙。形容从容不迫,非常镇定。

耷拉:下垂。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共有多少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明确:本文记叙了在苏联卫国战争中,一个被称为“夜莺”的孩子,利用自己的机敏,把一支德国部队引进游击队埋伏圈全歼德国兵的故事。

全文一共有37个自然段,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24):写德国兵发现了“小夜莺”,并让其带路,“小夜莺”机智勇敢地应对德国军官的盘问,取得了军官的信任,将敌人引入密林。(诱敌上钩)第二部分:(25~34):写聪明勇敢的“小夜莺”成功地用歌声把敌人引进了游击队的埋伏圈,并准确地把敌情报告给了游击队员,让他们做好了战斗准备。(巧妙传讯)第三部分(35):写游击队员顺利歼灭了德国兵,“小夜莺”完成任务后也成功脱身。(脱身歼敌)第四部分(36、37):写“小夜莺”又投入到了新的战斗中。(返岗坚守)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对“小夜莺”的形象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作者是怎样组织文章结构、安排故事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读了这篇课文,你又从“小夜莺”身上得到了什么启发呢?我们在下节课继续探讨。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削笔喂养口哨

挺身而出斯文甩开踢球开枪

防止鬼子汉语滚动毁灭习惯

2.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内容和背景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初步感知了“小夜莺”的形象。这节课,我们将重点分析文章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大道两旁全是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这两句话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环境描写。“黑色的碎瓦”“烧焦的树”写出环境的惨不忍睹,表明德国兵的入侵给这里的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突出了敌人的凶恶和残暴,揭示了战争的残酷。

2.怎样理解夜莺的歌声停了一会儿后又唱起来?

明确:表面上看写的是夜莺的叫声,但实际上是说机警的“小夜莺”已发现了敌人,经过思考,他决定用歌声吸引敌人,把敌人引入游击队的埋伏圈,消灭敌人。

3.第7自然段中“快活”一词体现了“小夜莺”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快活”一词,一方面表现出“小夜莺”是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面对敌人时表现出的超乎寻常的镇静、坦然。一个孩子能在凶残的敌人面前做出如此表现,足见他的勇敢。

4.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第9自然段中军官的两句话的。

明确:军官对小夜莺的赞美是虚情假意的,结合后一句话就不难发现,军官这是故意说好话想套近乎,问话中暗藏着对情报的巧妙打探,可见其阴险和狡猾。

5.第13、15自然段中,“小夜莺”的话有什么深层的含义和作用呢?

明确:第13自然段中,“小夜莺”一语双关。“麻雀、乌鸦、猫头鹰”都是外形丑陋的鸟类,这句话表面上指的是鸟,实际上是对敌人的谩骂。他告诉敌人自己叫“夜莺”,又同其他的鸟名一起说出来,既巧妙地回答了敌人的盘问,又为下文学各种鸟叫做了铺垫,起到了麻痹敌人的作用。第15自然段中,“小夜莺”的话揭露了敌人的凶残,表达了自己对敌人的强烈憎恨。无所顾忌的童言进一步打消了敌人的疑虑,使他们彻底相信了这只是个幼稚的孩子,体现了“小夜莺”的勇敢智慧。

6.怎样理解第20自然段中对“小夜莺”的动作描写?这些动作描写表现出了“小夜莺”怎样的特点?

明确:“有时候……有时候……有时候……”这个排比句式展现了“小夜莺”的天真顽皮。其实,这都是在麻痹敌人,“学夜莺唱”“学杜鹃叫”,既进一步让敌人确信自己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从而放松警惕,又为后面同游击队联络做准备。这些动作描写表现出“小夜莺”确实是一个勇敢、机智、出色的小侦察员。

7.怎样理解第23自然段“小夜莺”的话?你觉得这些话体现出“小夜莺”的什么特点?

明确:“小夜莺”答非所问,把两个完全不沾边的东西扯到了一起。正是“小夜莺”的这一回答,使敌人完全相信了他,彻底打消了疑虑,放松了警惕。敌人认为他确实只是个不懂事、顽皮的孩子,达到了诱敌深入的目的。“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在这些言行中得到充

分的体现。

8.文中第27自然段写道:“他紧张起来,仔细听,可又什么也听不见了。”这句话中“紧张”表明了什么?

明确:“紧张”并不是说游击队员心里害怕(从后文看出游击队员部署缜密,作战神勇),而是敌人来了,他们要准备战斗,更重要的是要听清楚“小夜莺”传递的消息。

9.“夜莺的叫声”和“杜鹃的叫声”在文中分别表示什么?

明确:一声夜莺叫表示一个鬼子,一声杜鹃叫表示一挺机关枪。这里明确地交代了“小夜莺”在用鸟叫声传递情报,与前文写他“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照应。

10.从游击队员的“如果我们出了什么事,你们可不要忘了小夜莺”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明确:我体会到“小夜莺”的侦察任务很重要,也很危险,他在游击队员的心目中是个出色的小英雄,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句话也表现出战士们不畏牺牲的气魄和对小战友的关爱之情。

11.第35自然段中战斗场面的描写为什么只是寥寥几笔就带过了?

明确:本文的重点刻画对象是“小夜莺”,主要故事情节是他巧送情报并把敌人引进埋伏圈。而战斗场面只是“小夜莺”巧送情报后的一个结果,所以略写。

12.结尾两段和文章开头三个自然段,都在描写“夜莺”在河边的一系列活动,其含义是什么?它们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明确:这两段告诉我们文中叙述的故事并不是一次偶然的巧遇。“小夜莺”在村口放哨是他的职责,以夜莺的歌声传递信息则是他和敌人进行斗争的特殊方式。照应了文章的开头,结构上使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总结本文的中心思想。

明确:《夜莺的歌声》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敌人的故事,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2.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悟,结合“小夜莺”的故事,和全班同学分享一下。

明确:“小夜莺”用歌声引诱敌人,把敌人带进埋伏圈,又用歌声给游击队传递信息,

协助游击队歼灭了敌人。他的机智、勇敢不能不让我们佩服,同时也让我想到了海娃、张嘎等抗日小英雄。他们在战火中成长,比同龄人多了一分成熟和稳重,战争也在一定程度上磨炼了他们的性格。正因他们有对祖国的热爱,对侵略者的痛恨,才有了面对敌人时的那份不怕牺牲、无所畏惧的决心。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夜莺的歌声??????????????诱敌上钩????? 动作顽皮答话天真巧妙传讯????? 引敌入林鸟鸣传信脱身歼敌????? 迅速隐蔽完成任务返岗坚守????? 地点依旧歌声依旧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