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评课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英语评课稿【优秀12篇】英语评课稿篇一张老师这节课能根据四年级学生好奇心浓厚的特点,并根据小学英语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认真观察,注意倾听并能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的目的,联系本课特点,从培养的语言能力入手,通过各种方式,运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合理地运用语言材料,培养了学生的思维与使用英语的能力。
一开始,张老师用一首歌曲导入,让孩子们在歌曲中捕捉信息,引出本课新授单词,并用简笔画画出学生们比较喜爱的一个动画人物——图图,通过观察图片,引出了本课新句型。
在教授完新句型后张老师及时安排了一个pair work来操练句型,张老师这样的设计一环扣一环,由易及难,层层递进,值得我们学习。
小学中低年级的课堂最难开展的是课堂活动,因为它常常易于使孩子们处于混乱的局面而不是开口讲英语。
但是张老师的课上得从容自如,不慌不忙组织多个活动,让孩子有秩序的动起来。
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起来了。
每次活动后张老师把评价的权利充分的放给了学生,让学生给学生评价,这样就使评价变得更贴近学生,更体现出了评价的有效性。
张老师的句型教授非常扎实,但是也导致后面的内容在时间上来不及,语篇输出没有得到很好地体现。
英语评课稿篇二四年级上的是译林版四年级下册Unit 7 What’s the matter?的Story time板块。
赛课是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开展的。
本单元的Story time的教学目标是依托文本情景理解会说单元部分词汇:thirsty,water, ill, tired,初步运用文本情景表达基本信息:What’s the matter? I’m ...Can I have...? Here you are. Come and have (I)want to… Good night.我听课的整体感受就是这几节课都上得非常的扎实、实在,对学生的朗读训练到位。
通过适当铺垫、整体感知、理解掌握、尝试运用这一小学生自然习得的学习规律开展教学活动,在自然创设的情境渲染下,教师与学生的Free talk中帮助学生理解词汇,避免了刻板的词汇操练。
小学英语评课稿(精选15篇)小学英语评课稿(精选15篇)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
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
对其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英语评课稿,以供参考。
小学英语评课稿篇1《Toys I like》是3BModule2 Unit2的一课内容。
我也已将这一课内容教授完毕,但是与陈老师的一课相比较,我的课就显得比较单一,设计思路似乎也比较狭窄,也可以说是属于"传统"型的,并没有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由此也想到,我班的学生阅读能力较差实在也不能太怪罪于那群孩子们,纯属"教导无方"。
陈老师的课在教授单词的基础上,还进行了拓展阅读。
学生在学习了一些熟知的玩具的基础上,她又介绍了三种传统玩具:翻花绳,元宵节的兔子灯,更有民族特色的京剧面具。
通过这一节课,她班上的孩子不仅是了解了如何玩,对于其中的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也能有所感受,更重要的是阅读技能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这节课上,陈老师选择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玩具为话题,首先从简单的玩具翻花绳入手,先由教师演示玩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去阅读文章。
而传统玩具兔子灯以及色彩绚丽的面具,也为学生喜爱和感兴趣。
因此,顺势呈现的5篇阅读文章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围绕着话题层层推进,轻松扫除了阅读时的障碍。
在这一课上,陈老师基本采用学生自主阅读的方式,有的是教师提出关键词,引导学生用关键词去理解整篇文章,有时利用关键问题来提纲挈领,抓住文章的中心意思。
也有时学生自己排序,阅读完成的阅读文章。
在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由易到难,从扶到放。
这样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所获也更多。
这一堂课是值得我去学习的,如果说还有什么建议的话,我认为在教授传统的京剧面具的时候,还可以介绍一下西方国家的一些面具,这样学生可能对外面的世界会了解的更多,也会与我们传统的京剧面具有一个比较。
英语教师通用评课稿及常用语(含评课案例11篇)万能评课用语1,这堂课很有意义,听后很受启发。
总的说来,师生的精神面貌、学习氛围、课堂流程、目标落实、双基训练、德育渗透都做得比较好。
下面简要谈谈我的听课感受,有褒有贬,说得不对之处请指正。
2,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导入,必然拨动学生的心弦,为整节课的顺利进行定下完美的基调。
这节课的导入就很新颖,有趣味性、启发性,学生的学习欲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3,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一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
遗憾的是,这节课没有明确目标(或目标制订得不合理,形同虚设)。
4,新的课程观认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最大资源。
各小组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组员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共同解决。
这些都做得很好,只是评价没有跟进,也没有兑现积分奖励。
5,课堂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提醒、矫正、劝诫、引导与鼓励。
恰如其分的表扬、充满关怀的批评、满怀希望的鼓励,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平台。
优秀是夸出来的——让学生互相赞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效果会更好。
6,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学用语规范,体态大方,板书美观,声音不高不低,圆润动听。
只是讲得过多,抢了学生的风头。
如果这节课再少讲20分钟,效果会好些。
7,传统课堂的特征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关注的是教师的教,新课改强调关注学生的学。
按照学生的思路去设计教学,还是按照教师的思路去照本宣科,这是教学指导思想的问题。
这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还有待进一步解放,直到彻底解放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
8,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利用对子检测过关;小组内能够解决的问题,不用拿到班内展示;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
总之,教师要相信学生、利用学生。
本节课的知识点,老师讲得面面俱到,使得学习效率难以提高。
9,某某环节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学生的兴趣高涨,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激活了学生的表现欲。
小学英语评课用语精选说明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些小学英语评课时可使用的精选用语,以帮助评课工作更加准确和有针对性。
这些用语旨在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听说读写技能以及综合能力。
请参考以下评课用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个性化使用。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的英语发音准确,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 学生的英语语音语调合理,流利自然,有自信地与他人交流。
- 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英语的基本语法和词汇,构建正确的句子和对话。
- 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较强,能够用简单而连贯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
- 学生能够清晰地回答问题,提供具体的细节和例子支持自己的观点。
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 学生在听力理解方面表现良好,能够听懂老师的讲解和他人的对话,并能正确回答相关问题。
- 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强,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和对话。
-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较好,能够读懂简单的英语文章,并提取关键信息。
- 学生的写作能力较强,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写出短文、日记等,表达个人观点和感受。
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现出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 学生有较强的自主研究能力,能够独立完成英语研究任务,并展示出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沟通问题。
- 学生对英语研究有积极的态度和兴趣,能够主动参与研究活动,提高自身的英语能力。
总结在小学英语评课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听说读写技能以及综合能力,使用上述提供的评课用语进行评价和总结。
通过评课,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态度,为他们提供更准确的学习指导和支持。
第1篇一、会议时间:2021年10月15日二、会议地点:学校会议室三、参会人员:英语教研组全体教师四、会议主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与改进五、会议记录:一、开场致辞会议开始,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课堂教学评价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本次教研活动的目标和要求。
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解读1. 教学目标达成度: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通过课堂活动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 教学内容处理:教师应合理处理教学内容,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3. 教学方法运用: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5. 教学态度: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三、课堂教学案例分析1. 案例一:《My family》(1)教学目标达成度:教师通过展示家庭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家庭成员,达到了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处理:教师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家庭成员,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3)教学方法运用:教师运用实物、图片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4)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用英语描述家庭成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5)教学态度:教师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2. 案例二:《What's the weather like?》(1)教学目标达成度:教师通过展示天气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天气状况,达到了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处理:教师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天气状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3)教学方法运用:教师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小学英语意见信的课堂教学评课稿小学英语评课稿(通用16篇)小学英语评课稿篇1下午听了老师的英语课,觉得自己又收获了一把。
两位老师的课堂都很精彩,教学设计巧妙、安排合理、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师生关系和谐,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老师教态自然、语调亲切,并能不断地鼓励学生,给学生以勇气。
以无私的爱心、童心去包容学生,用甜甜的微笑面对学生,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研究,推动了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旧知引入新知。
课堂伊始,教师对A部分的食物类单词进行了复习。
通过free talk活用旧知,把学生带入到一定的情景中,并过渡到新知。
新旧知识相联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新知引入新知。
老师在用旧知引入新知时,还能利用新知引入新知。
如:从drink the Coke到drink the juice.利用刚刚学过的单词Coke来引入drink the Coke,继而也引入了drink the juice.循序渐进,使学生在新知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非常注重情境的创设。
将学生带入到真实贴切的情境中,将每个单词在一定的情境中呈现。
如:前面讲的“I‘m thirsty. Can I he some water?”呈现“water”,而后以a bottle, a cup 这样贴切学生实际的教具,依次呈现了“coffee”,“milk”,教学了“pour the water”这一动作。
又如:show the milk,教师又是在Listen and do当中呈现,而不是生硬地把它搬到学生面前。
在课堂结束,教师设计了一个Group work,要求学生操练所学单词,运用所学语句:I like…。
Can I he some…? He some…。
此活动设计一方面能巩固所学,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促进生生之间的交流,增进同学之间的情谊。
其次,课文中的Let‘s do,经老师巧妙设计,以一个Listen and number的形式得到了应用,注重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练习中。
篇一:评八里小学英语课评课稿评八里小学英语课评课稿三元桥小学xx第一次听八里中心小学的乔老师的英语课,感触颇深。
乔老师执教的这节英语课思路非常清晰,从free talk中自然导入本课的课题,由学生熟知的节日引入新学节日,从熟悉的节日所做的事,再引导学生学习诸如“visit friends”等一类新学的动词词组,乔老师并没有单纯地说教,而是通过各式图片从视觉方面着手,刺激学生的感官,根据心理学研究,人对初次接触的材料会具有很深的印象。
这样,学生对于每个节日的风俗习惯就能够灵活掌握了。
她还通过游戏让学生猜相关的节日,进一步巩固新学词句,游戏中所提供的key words,也为接下来所教授的新句型提供了可说的材料。
有点不足之处可能还有一些节日的风俗有点相似,给学生猜带来了一定难度,毕竟是新授单词最好还是要多呈现和挖掘该节日相关特征。
另外,个人觉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的可能还不够,也可能学生到了高年级参与性,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明显低于中低年级的同学,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想方设法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很多学生都能说的很好,这主要和老师夯实基础密不可分。
乔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很注重学生语音语调的培养,让学生不断模仿自己的读音,学生整堂课听的也很认真,课堂小练笔,学生完成的情况还不错,但发现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可能有点短。
主要是所填内容确实比较多,再加上毕竟是新授课很多同学对相关知识掌握的还不是很牢靠,乔老师这节课的许多操练形式非常丰富多样,值得我好好学习。
在乔老师课上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热情被完全调动起来,这样的课堂氛围更体现出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和谐和民主,让孩子们快乐学英语。
每次听课都觉得自己成长不少,收益良多,希望自己能够多和其他老师取长补短,不断积累经验上好以后的每一节英语课。
篇二:小学英语教师评课稿小学三年级英语课观课稿宋林平老师的这节课非常成功,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这节课亮点很多,听了这节课,我受益匪浅。
1.学生的行为习惯,课堂活跃程度和气氛。
2、复习旧知识,新旧知识衔接,同时揭示了课题。
3、课堂中注重语句篇哪方面的学习,解决了哪些语言点,突破重点。
操作方面。
循序渐进。
由旧到新,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有序地进行。
4、听说读写方面。
教学方法多样,个人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小组学习,小组创新方面。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的能力比较强。
)
5、教师在课堂教学运用了哪些优胜的方法使学生解决难题。
6、信息量大,重点突出。
教师善于发挥主导作用,使教学引人入胜,轻松自如,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学得津津有味。
(输入和输出量)
7、有无面对全体学生。
8、板书重点突出,知识点明确。
一堂课板书的内容是突出教学重点,与整堂课中教师的讲授,练习等有机结合,相互衔接,教师能把重点内容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一目了然,清晰构建知积要
9、课堂设计应力求简洁,避免重复。
(动作大方自然优美,想像力和创造力很强,有创造性,发挥了团体合作精神,幽默,口语形式多样,无论是合作表演,还是个人的展示,从这些方面都看到他们的实力和基础扎实。
这里面包含着老师许多的心血)。
一、听课记录1. 课程名称:Greetings主题:问候语内容概要:通过介绍不同的问候方式,学习如何用英语进行问候。
教学形式:听说读写教学资源:PPT、课件、练习册评课记录: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有趣且实用,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介绍问候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使用了多媒体资源,使课堂更具吸引力和互动性。
但是,教师在课堂管理上有一些问题,学生在课堂中有些分散。
建议教师在课堂管理上加强控制。
2. 课程名称:Numbers主题:数字内容概要:通过介绍数字0-9的发音和书写,学习数字的基本用法。
教学形式:听说读写教学资源:教学卡片、练习册评课记录:这堂课的教学形式多样,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巩固学生对数字的认识。
教师使用了教学卡片,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数字的形状和发音。
但是,教师在课堂中的语言表达不够简洁明了,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
建议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更简洁明了的语言。
3. 课程名称:Colors主题:颜色内容概要:通过介绍不同的颜色,学习如何用英语表达颜色。
教学形式:听说读写教学资源:卡片、颜色笔评课记录:这堂课的教学资源丰富,通过卡片和颜色笔等教具展示不同的颜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颜色的表达。
教师还通过多次练习巩固学生对颜色的记忆和认知。
但是,教师在授课时语速过快,学生跟不上。
建议教师适当放慢授课速度,给学生更多时间理解和跟读。
4. 课程名称:Fruits主题:水果内容概要:通过介绍常见的水果,学习如何用英语表达水果的名称。
教学形式:听说读写教学资源:PPT、绘本评课记录:这堂课的教学资源丰富,通过PPT和绘本介绍不同的水果,呈现给学生丰富多样的图像和文字信息。
教师还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记忆水果的名称,如听说读写等。
但是,教师在教学组织上有点混乱,学生容易产生困惑。
建议教师在教学组织上更加清晰。
5. 课程名称:Transportation主题:交通工具内容概要:通过介绍常见的交通工具,学习如何用英语表达交通工具的名称。
第1篇一、教研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校英语教研组于2022年10月20日开展了以“提高英语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由我校英语教研组长主持,全体英语教师参与。
二、教研活动内容1. 课堂教学展示本次教研活动首先由我校青年教师张老师展示了一节四年级英语课。
张老师以“Unit 3 What’s the matter?”为教学内容,通过情境导入、小组合作、游戏互动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2. 评课环节(1)自我反思张老师在课后进行了自我反思,她认为本节课的优点有: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多样,课堂氛围活跃。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管理有待加强等。
(2)同行评议在同行评议环节,其他英语教师对张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
大家一致认为,张老师的课堂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针对张老师的不足,其他教师也提出了改进意见:①加强课堂管理,关注全体学生,提高课堂参与度;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③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如:听、说、读、写等能力。
3. 教研组讨论在教研组讨论环节,英语教研组长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了以下建议:①加强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②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③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④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教研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通过课堂展示、评课交流和教研组讨论,全体英语教师对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以本次教研活动为契机,不断反思、改进,努力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四、活动反思1. 教师自身反思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如:课堂管理有待加强,关注全体学生不够等。
小学英语评课稿
--- 简评PEP6 Revision of unit2
蔡老师执教的这一堂课是一堂清晰实在,扎实系统的小学英
语复习课。我个人觉得上一节复习课的难点在于:如何有效整合一个
单元的教学内容,做到既连贯一致又突出重点,并且突破难点。而蔡
老师的这节课就很好把握住了这一点。在本课的教学设计和组织上蔡
老师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1、良好的开头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本堂
课以“Chant”导入,Chant的内容充分贴合本科教学内容,如:Snowy,
windy, cold, I can play with snow.运用这一环节既调动起学生兴
趣,又复习巩固了语言点。本堂课一开始,教师就用TPR活动导入新
课,使学生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时间里,被激活。接着教师利用一个“击
鼓传花”的游戏引出大小的比较,从而引出big ,small?我觉得这
是本堂课的一大亮点,新词引入自然,有效。
2、关注教学方法,体现了一个活字。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
新单词呈现形式多样。应该说整一堂中,教师在引入新词时,都是比
较新颖而又自然,而且具有生活化的。比如开头的big ,small的游
戏引出,比如又由学生猜老师手中的物品,引出:橡皮筋,从而由橡
皮筋的变长变短,引出了long ,short .由老师与学生比高矮引出
了他tall , short.教师还注意利用实物,图片,卡片,多媒体,
身体语言,表情动作等作为教学资源,创设讲解,操练和运用英语的
情景。
汤老师能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关注教学过程,尽可能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实的去感受知识,体验知识,积极参
与,努力实践,在活动中学会用语言表达交流,较好的体现了从不懂
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 ,
3、教学活动的设计丰富多彩,有效,训练方式多样,有全班
活动,师生互动,小组活动,双人活动,个人活动等,在活动中突破
难点,在活动中发展能力。
教师为了巩固本课的内容,精心设计了多个活动:有歌曲,
谜语,游戏,内容非常丰富,特别是:hide and seek , 这一个游
戏的设计,运用了奥尔夫教学法,听音辨别,新颖而有实效,不但使
单词的操练面面变广,练习次数多,而且还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参与
热情。将热闹的形式与有效的语言实践有机结合。
在英语课中,活动的设计和开展还应该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
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英语课
堂的活动应该以语言运用为落脚点,本堂课上,汤老师很好的贯彻了:
在用中学,学中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 比如每学一个形
容词,就让学生说说,身边的事物,比如:the elephant is big .
等等。在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处于相对自然的态势,不断
的在习得和使用语言,学和用每分每秒都和谐的交织在一起。
本课中值得探讨的地方:
1、用语稍微再规范一点,比如教师在出示牛皮筋教学:long ,
short 的时候,教师称它为:皮宽筋,认为不是很规范。
2、教师语言不是很丰富。其实这也是我自己的一个毛病。我
们说当我们老师有足够多的:input(输入) 的时候,学生才能有:
out put(输入)。这可能就需要我们老师平时多多进行阅读,丰富
自己的课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