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种病害诊断

各种病害诊断

各种病害诊断
各种病害诊断

各种病害诊断

随着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的快速发展,区域的不断扩大,连茬、重茬种植、农药化肥不规范施用等现象频繁发生,严重影响蔬菜生产。

1、防治用药乱、杂、混。主要是不按农药的药理、药性施药,随意加大用药量和盲目混用药剂,导致药害,增加成本。

2、贪图便宜,不重防效,劣假农药贻误防治时机。许多菜农预防意识薄弱,前期不用好药,一旦病虫发生又拼命喷药,导致防效差。

3、高毒、高残留农药影响蔬菜价格。

4、防治技术落后,高投入低产出。表现在病虫害防治上缺乏系统综合防治,病急乱投药,有的一个棚年仅农药开支就达700-800元,甚至上千元,钱没少花,病虫却依旧发生严重。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帮助菜农走出混乱用药和高成本的误区,生产低残留、无污染和无公害蔬菜,我们编写了这本册子,其中摘录了河北省农科院著名蔬菜专家孙茜研究员的“黄瓜、番茄一生病虫害防治大处方”。该处方被广大菜农称为“傻瓜处方”即使不懂植保知识的人,按此处方施用农药,也能基本解决地里的病虫害,实用、省钱,比常规方法节约钱30-40%,且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要求。下面展示的几张图片就是“傻瓜处方”指导下的蔬菜长势,看了这些

长势的蔬菜,你能不佩服“傻瓜处方”的神奇吗?

田间病虫害诊断方法

病症诊断是决定何种防治措施的前提,病虫害的种类不同,采取的对策就不相同。所选用的农药也就不同,特别对病虫害药剂的选择,首先要分清是真菌病害还是细菌病害或者是病毒病害。而真菌病害又要分清是高等真菌病害还是低等真菌病害(常见的霜霉病、疫病、晚疫病等均是低等真菌病害,其余的真菌病害基本都是高等真菌病害)。弄清了病症种类才能“对症下药”判断病虫害的种类,可以按以下步骤逐步排除确认。

田间病虫害诊断检索表

(1)由病原寄生物侵染引起的植物不正常,生长和发育受到干扰所表现的病态,常有发病中心由点到面---------病害A 蔬菜遭到病菌寄生侵染,植株感病部位生有霉状物、菌丝体并产生病斑--------------------------------真菌病害

B 蔬菜感病后组织解体腐烂、溢出菌脓有臭味------细菌病害

C 蔬菜感病后引起畸形、丛簇、矮化、花叶、皱缩等,并有传染扩散现象-----------------------------病毒病害

(2)人昆虫如蚜虫、棉铃虫等刺吸、啃食、咀嚼蔬菜引起的植株非正常生长和伤害现象,无病原物,可见虫体---虫害(3)受不良生长环境限制以及天气、种植习惯、管理不当等因素影响,蔬菜局部或整株或成片发生的异常现象,不见

虫体、病原物-------------------------------生理性病害

①因过量施用农药或误施、飘移、残留等因素对蔬菜生长造成的生长异常、枯死、畸形现象------------药害

A 因施用含有对蔬菜花、果实有刺激作用成分的杀菌剂造成落花、落果以及过量药剂所产生植株及叶片异形现象------------------------------------------杀菌剂药害

B 杀虫剂过量或多种杀虫剂混配喷施,蔬菜所产生的烧叶、白斑等现象--------------------------杀虫剂药害

C 除草剂超量使用造成土壤残留,下茬受害黄化、抑制生长等现象,以及喷除草剂飘移造成的近邻蔬菜受害畸形现象------------------------------------------除草剂药害

D 因气温、浓度过高、过量或喷施不当,造成植株异形、畸形果、裂果、僵化叶等现象---------激素药害

②偏施化肥,造成土壤盐渍化或缺素,造成的植株烧灼、枯萎、黄叶、化瓜等现象-----------肥害

A 施肥不足,脱肥或过量施入单一肥料造成某些元素固定,缺乏微量元素现象---------------缺素症

B 过量施入某种化肥或微肥,或环境污染造成的某种元素中毒----------------------------------中毒症

③因天气的变化、突发性天灾造成的危害----天气灾害

A 冬季持续低温对蔬菜造成的低温障碍------寒害

B 突然降温、霜冻造成的危害-----------------冻害

C 因持续高温对不耐热蔬菜造成的高温障碍-----热害

D 阴雨放晴后的超高温、强光下枝叶灼伤-------烫伤

E 暴雨、水灾使植株泡淹造成的危害--------------淹害

番茄、黄瓜苗期猝倒病

病害症状:

蔬菜幼苗被害后,茎基部出现水浸状病斑,很快变成黄褐色,病部缢缩呈线状,病情迅速发展,幼苗子叶尚未凋萎之前,幼苗便倒伏面死,苗床湿度大时,病株及其附近表土层往往长出一层棉絮状白霉。

防治技巧:

1、苗床土处理:在配好的苗床营养土中,每方营养土加68%金雷或64%杀毒矾100克,将药剂和营养土搅拌均匀后作苗床营养土。

2、出苗后,用75%达可宁600倍液喷雾,间隔10天喷一次。

3、苗床中发现个别染病幼苗时,及时拔出病苗,并用亮盾1500倍或金雷500倍喷淋苗床。

番茄、黄瓜苗期立枯病

病害症状:

发病初期,病苗茎基部变褐,产生椭圆形病斑,叶片白天萎蔫,早晚尚可恢复。此后病斑逐渐凹陷扩大,绕茎一周,叶片萎蔫不能复原,最后病部收缩干枯,病苗枯萎死亡,病部有同心轮纹及褐色蛛网状菌丝。

防治技巧:

1、用适乐时10毫升对水70毫升配药液,按1份药液50份种子的比例包衣,防病效果优异。剩余药液则加水稀释至1500倍浇灌苗床。做到种子、土壤全面消毒。

2、穴盘育苗或苗床土用亮盾1500倍液或适乐时1500倍喷淋消毒。

3、避免阴天灌溉,合理灌水。

4、幼苗未发病时,用达可宁600倍液喷雾,可预防多种苗期病害。

亮盾是最新推出的广谱杀菌剂,作用机理独特,对其他药剂产生抗药性的病原菌效果明显,主要用于苗床消毒和根部处理,能解决作物苗期的绝大多数土传、种传病害,如猝倒、立枯、枯萎病等,如果你分不清这三种病,就用亮盾处理,效果很好。

番茄、黄瓜苗期病虫害防治技巧

俗话说:“苗壮五成收”。苗壮、苗好是保证丰产的前提,也是种好蔬菜的关键!

苗期防治病虫害,消毒(包括土壤、种子)、防病保苗、带药移栽三个措施是关键。这三个措施比以往的老办法要先进得多,效果要好得多,三个措施主要体现为:

一、消毒技术:不光苗床土壤消毒,而且种子消毒,这样保证种子在“安全无菌”的环境下生长。所推荐的亮盾能够消

毒土壤,基本可解决所有土传病害和种传病害问题。亮盾还有刺激植物根系生长发育的独特功效,作物出苗快,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无病害,为今后的高产打好了基础。

1、种子包衣消毒。适乐时10毫升加水70毫升配成药液。把称量的种子倒入盆中,按50份种子用1份药液的比例倒入药液,快速摇动,看到种子外面包裹上红色药液即可,拌种后凉干10多分钟就可播种。蔬菜用种量很少,只需少配制睥药液,可将多余的药液倒入喷雾器中,加水30斤,用于喷淋苗床以及杀灭土壤中的根腐、立枯等病原菌。

2、土壤消毒:取没有种过蔬菜的大田土与腐熟有机肥按6:4混匀,每方苗床土中加入金雷或杀素矾100克,过筛混匀,放入营养钵或铺在育苗畦上。播种前用亮盾1500倍液喷洒苗床表土,将种子播在药土里,可有效避免苗期立枯和猝倒病的发生,效果显著。

二、防病保苗:

幼苗出土后,在苗床上还要过渡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是立枯病、猝倒病的发病期。许多菜农对这两种病不会识别,也不知用啥药防治好,钱没少花,可病没治住,若用药不当,产生烧苗现象,损失可就大了,以下三个关键措施可培育出健壮、无病虫的幼苗。

1、出苗后注意苗床保温排湿,创造不利于发病的环境条件。

2、未发病前,用达可宁预防病害。一般用药2次,每次间

隔7-10,达科宁不含金属离子,对作物很安全,不烧苗、不烧花、特别适用于幼苗期和开花期。

3、如果发病,及时用亮盾1500倍液喷淋苗床。

三、带药移栽:

幼苗从苗床移栽到大田后有7天左右的缓苗过程,这段时间菜农处于怕增加湿度而不敢喷药,不喷药又怕病害发生的两难选择,带药移栽可有效解决这一难题。用亮盾+福戈或亮盾+锐胜灌根,既防病又防虫,不但消灭病菌,同时在缓苗中阻止新病菌的入侵和蚜虫、白粉虱的危害,保证安全缓苗。

具体做法是在移栽前3-4天,用内吸性强、持效期长的亮盾1500倍在苗床上灌根,可消灭幼苗体内病菌,同时在幼苗缓苗时可阻止大田土壤中新病菌的入侵。

若要考虑移栽后的蚜虫、白粉虱的防治,可在灌亮盾时加入福戈(福戈8克兑水30斤喷淋苗床两平方米)或(锐胜10克兑水150斤喷淋苗床10平方米),对虫害有极好的控制作用,福戈和锐胜持效期长达20天以上,可有效压低虫口基数,对蚜虫、白粉虱的效果非常好。另外福戈或锐胜灌根,对植物有明显的“伟哥效应”,灌根后幼苗根系粗壮、发达,叶色浓绿、苗子壮实,这个效应在国外已注册了专利。锐胜的成份是70%噻虫嗪,噻虫嗪是一种全新结构的第二代烟碱类高效低毒杀虫剂,对害虫具有胃毒、触杀及内吸活性,

用于叶面喷雾及土壤灌根处理。其施药后迅速被内吸并传导到植株各部位,对刺吸式害虫防效显著。

番茄晚疫病

病害症状:

整个生长期都可发病,病斑初期为水浸状软腐,多在叶尖或叶缘发生,呈暗绿色并迅速扩大,湿度大时病部可见白霉。茎干染病,病斑呈黑褐色腐败状,引起植株萎蔫。果实多发生在青果上,边缘明显呈云纹状,病部褐色较硬。潮湿时长出少量白霉并腐烂。

防治技巧:

1、发病前用25%阿米西达1500倍或山德生600-800倍喷雾预防病害。

2、发现中心病株时,及时用瑞凡1500或金雷500-600倍液喷雾。

3、浇水前用亮盾1500倍液或64%杀毒矾500倍液喷淋植株茎基部。

晚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在高湿、低温条件下易发病,发病严重时,大量落果损失惨重。用高效药剂瑞凡提早预防病害最为重要,瑞凡是专一防治晚疫病的特效药剂,具有跨层传导作用,持效期长,耐雨水冲刷,可快速控制病害发展蔓延。

番茄早疫病

病害症状:

病斑暗褐色,有明显同心轮纹。潮湿时病部可见黑色霉层,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发展。

茎上病斑呈梭形,多发生在分杈处。果实上病斑多在蒂部或裂缝处发生,凹陷并密生黑霉。

防治技巧:

1、移栽前用25%阿米西达1500倍液喷雾,可提前预防并减缓病害的发生程度和发病速度。

2、发病初期用32.5%阿米妙收1500倍液或山德生600-800倍液喷雾,间隔7天一次,连续2-3次。

3、发病期用阿米妙收1500倍液喷雾,7-10天一次,连续2-3次。

4、对茎干和分杈的病斑可轻轻刮除病斑后,用10%世高800倍液涂抹病株病部。

番茄灰霉病

病害症状:

一般从叶片尖端开始发病,病斑呈“V”型向内扩展。病部呈灰白色水浸状软腐,后期表面生有灰褐色霉层。

防治技巧:

1、及时摘除残花、病果和病叶,深埋或烧毁,掐断灰霉病菌侵染的桥梁。

2、看天气浇水,小水勤浇,避免大水漫灌和阴天前浇水。

3、因花期是灰霉病的主要浸染时期,蘸花时一定要带药蘸花。可在4斤配制好的蘸花激素药液中,加入2.5%适乐时10毫升蘸花,具有促进座果、预防灰霉病的双重效果。

4、发病初期用最新型药剂卉友5000倍液或2.5%适乐时1500倍液喷雾效果都很好。

卉友是新型农药,与其它药剂无交互抗性,用于防治灰霉病应加大用水量将灰霉病霉层冲去,防效显著。

番茄叶霉病

病害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叶片正面为边缘不清晰微黄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退绿斑,其相对背面产生紫灰色绒状霉层。病斑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蔓延。

防治技巧:

1、加强通风,降低棚内湿度。

2、发病前用阿米西达1500倍液或山德生600-800倍液喷雾。

3、发病初期用阿米妙收1500倍液或世高1500倍液喷雾。

阿米西达对所有真菌性病害均有很好的防效,很多农户由于不能正确辨别病害初期症状,因而耽误了最佳时机。在幼苗移栽成活后、花期、果实膨大期三个关键时期各用一次阿米西达,能预防多种病害,并诱导植物健壮生长。提高果菜商品性,增产增收。

番茄斑枯病

病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茎和花等。一般下部老叶先发病,逐渐向上蔓延。发病初期,叶背面出现渍状小圆斑,不久正反两面都出现近视圆形病斑,边缘深褐色,中央灰白色,并生有小黑点,茎上病斑呈褐色椭圆形。

防治技巧:

1、适当摘除老叶、病叶。

2、发病前用阿米西达1500倍液或山德生600-800倍液喷雾。

3、发病初期用阿米妙收1500倍液或世高1500倍液喷雾。连续喷雾2次。

世高是一种内吸性强、杀菌谱广的高效杀菌剂,集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效于一身。对高等真菌引起的病害防治效果极佳,发病初期使用效果好,可铲除病斑。世高对叶片、果实无影响,防病用世高,瓜菜叶色清秀,果实色泽鲜艳,大大提高了果菜的商品性。

番茄灰叶斑病

病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重症时为害叶柄。发病初期叶面布满浅褐色小圆点,病斑水渍状呈不规则形状,病斑中部为灰褐色或黄褐色,病斑边缘为黄褐色晕圈,病斑凹陷,后期病斑易穿孔。

防治技巧:

1、合理密植。适当增施生物菌肥及磷、钾肥。

2、降低湿度,增强通风透光。

3、因其突发性强,防不胜防,发病前用25%阿米西达1500倍液喷雾预防,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4、发病初期用32.5%阿米妙收1500倍液或世高1500倍液喷雾。

番茄溃疡病

病害症状:

番茄溃疡病是细菌性病害,病菌侵染幼苗、茎干、果实,在植株主茎上形成灰褐色病斑,病斑沿主茎上下扩展,感病后期茎干基部变粗。杆内中空,病斑下陷或裂开。严重时全枯死,果实染病在果面上隆起白色圆点,每个圆斑中央有一个微小的木栓化突起,称为鸟眼斑。

防治技巧:

1、种子消毒:用55℃温水浸种30分钟,清水冲洗后播种。

2、高垄栽培,晴天高温条件下进行农事操作,避免带露水或潮湿重要条件下整枝打杈等操作活动,减少感染机会。

3、用47%加瑞农800倍液或77%可杀得500倍液喷雾。

4、亩用硫酸铜3-4公斤撒施浇水处理土壤,中预防该病。细菌性病害危害极大,在连阴雨、浇水量大的条件下易发病,多数病害在发病处溢出菌浓,具臭味,是其主要的发病特点,在雨水多,湿度大条件下,防治时应加上杀细菌性药剂。

黄瓜霜霉病

病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整个生育期限均可发病,发病初期在叶面产生水渍状褪绿色斑点,潮湿重要条件下,叶背病斑长出灰褐色霉层,叶正面病斑呈黄褐色多角形,后为淡褐色,以病后期全叶干枯卷曲,叶部病斑后期不穿孔。

防治技巧:

1、高温闷棚,晴天中午密闭大棚,使气温达到45℃持续半小时后放风,闷棚前要喷药浇水。

2、发病前用25%阿米西达1500倍液或山德生600-800倍液喷雾。发病初期用瑞凡1500倍液或金雷600-800倍液,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

霜霉病来势猛、发病快,必须选用治病速度快预防效果好的药剂进行防治。在发病前用阿米西达控制病害发生蔓延(用过阿米西达的植株发病轻,后期易控制)。发病后,用金雷治,具有治病迅速,药效持久等优点。

黄瓜枯萎病

病害症状:

病症一般发生在开花至结果初期,感病植株初期表现为上部叶片在中午萎蔫,早、晚恢复原状,此后萎蔫叶片不断扩大增多,逐步遍及全株,直至植株枯死,地面茎蔓纵裂,剖开茎干可见维管束变褐色,湿度大时感病茎干表面生有白

色霉状物。

防治技巧:

1、种子包衣:用2.5%适乐时10毫升,包衣3-4公斤种子。

2、育苗期用亮盾1500倍液或适乐时1500倍液对幼苗灌根。

3、嫁接:用黑籽南瓜和黄瓜嫁接。

4、花期、结果初期和盛果期连续用亮盾1500倍液或适乐时1500倍液每株250毫升灌根,早灌早治效果显著。

黄瓜疫病

病害症状:

主要浸染叶、茎、果。叶片典型症状是形成暗绿色水浸状圆开大病斑,病斑干枯,初期呈青色,后期成褐色,多薄、透明、高温干燥时病斑易破裂。幼果感病后,初为水浸状暗绿色,逐渐溢缩凹陷,表面长出稀蔬白毛,腐烂有臭味。

防治技巧:

1、药剂消毒苗床土,每方苗床土加68%金雷100克配制营养土,或用亮盾1500倍液喷淋苗床土消毒。

2、高垄栽培,避免积水,控制棚内湿度。

3、及时排拔除病株并深埋。

4、25%阿米西达或75%达科宁600倍液发病前预防。

5、发病初期用瑞凡1500倍液或64%杀毒矾500倍液喷雾。黄瓜炭疽病

病害症状:

主要侵染叶片、幼瓜。苗期到成株期都可民发生,叶部典型病斑近圆形,大小不等,初为水浸状,很快干枯呈红褐色,边缘有黄色晕圈,病斑上有黑色小点,后发展为1-2厘米病斑。病部褪色,变薄,易开裂或穿孔。病叶易脱落。蔓和叶柄上产生长椭圆形黄褐色稍凹陷病斑,往往纵裂,潮湿时长出橙红色粘稠物,果实上产生红褐色凹陷病斑,后期病斑开裂。

防治技巧:

1、加强通风,防止天幕滴水。

2、与非瓜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因此病有潜伏期,发病后防不胜防,采取25%可米西达或75%达科宁600倍液喷雾,有非常好的效果。

3、发病初期用32.5%阿米妙收1500倍液或爱苗4000-5000倍液喷雾治疗。

黄瓜黑星病

病害症状:

主要侵染叶片、嫩茎、幼瓜。典型病斑是梭形凹陷病斑和叶片小型不规则斑点穿孔。嫩茎感病初期呈水浸状暗绿色梭形斑,后颜色变暗,病斑凹陷龟裂。湿度大时病斑长出灰黑色霉层。叶片受害初期为暗绿色圆形斑,穿孔后,空的边缘有一浅黄色晕圈。幼瓜感病病斑部位凹陷形成疮痂状病斑,表面上有一层霉层。感病部位停止生长形成畸形弯瓜。

防治技巧:

1、发病重的大棚应轮作倒茬。

2、膜下浇水,降低棚内湿度。

3、发病前用25%阿米西达1500倍液或75%达科宁600倍液喷雾。

4、发病初期用10%世高1500倍液或阿米妙收1500倍液喷雾。

黄瓜白粉病

病害症状:

黄瓜全生育期均可感病,主要感染叶片。发病重时感染枝干、茎蔓。发病初期主要在叶面或叶背关系到白色圆形霉状物粉斑点,从下部叶片开始感病,逐渐向上发展。严重感染后叶面会有一层白色霉层,发病后期感病部位白色霉层成灰褐色,叶片发黄坏死。

防治技巧:

1、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

2、降低湿度,增强通风透光。

3、发病前用75%达科宁600倍液或山德生600-800倍液喷雾。

4、发病初期用30%爱苗4000-5000倍液或秀特4000-5000倍液喷雾。

秀特是新型高效杀菌剂,内吸到植物体内速度很快,可快速杀死体内的病菌。秀特的铲除效果很好,初显病斑时用

药可铲除病斑,使叶片恢复生长。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病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幼瓜,植株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叶片感病初期为浅绿色水浸状病斑,以后病斑逐渐变灰褐色。湿度大时旰背面会产生白色菌脓,干燥后病斑处脆裂穿孔,这是区别霜霉病的特征。

防治技巧:

1、清除病株并烧毁,病穴撒入石灰消毒。

2、严格控制在潮湿条件下整枝、绑蔓等作业。

3、40%加瑞农800倍液或77%可杀得500倍液喷雾。

细菌性角斑病和霜霉病外观相似,容易混淆。霜霉病的病斑为我角形,叶背面有黑色霉层;细菌性角斑病叶背面无霉层,叶片后期病斑形成穿孔。霜霉病由真菌引起,用瑞凡1500或金雷600倍液防治;角斑病属细菌性病害需用铜制剂或农用链霉素防治。

黄瓜病毒病

病害症状:

新叶上产生黄色斑纹,叶片皱缩,叶片小。严重病株下部叶枯黄。有些品种老叶产生许多黄白色坏死斑。瓜条发病,果面出现凹凸不平的浓绿与浅绿斑驳。

防治技巧:

1、蚜虫、白粉虱等虫害传播病毒,发病前预防最关键。用福戈或锐胜在苗期灌根;成株期用顶峰1500倍液喷雾是预防病毒病的有效措施。

2、及时拔除田间个别病株。

3、阿米西达能诱导作物抗病毒反应,发病前喷25%阿米西达1500倍液可减轻危害在,也可用20%病毒A500倍液或1.5%植病灵1000倍液喷雾。

蚜虫、白粉虱是传播病毒病的重要途径之一,预防病毒病的关键是消灭传播媒介。顶峰是防治传播病毒病的特效药剂,育苗期、种植前用顶峰防治蚜虫、白粉虱是防治这类病的关键,发病后用药效果很差,但可用一些药剂减轻病害危害。

黄瓜线虫病

病害症状:

根结线虫危害植株根部和须根,受害后根部产生大小不等的瘤状根结,地上植株生长衰弱,中午有不同程度萎蔫现象。

防治技巧:

1、无虫土育苗,在配好的营养土中加入害极灭100毫升混匀育苗。

2、高温、水淹灭虫;拉秧后的夏季,深翻土壤40-50厘米,每亩混入生石灰200公斤,作物桔杆500公斤,挖沟浇透大

水漫灌,然后盖棚膜高温闷棚,15天后可深翻地两次大水漫灌后闷棚持续20-30天可杀死多数线虫降低虫口数量。

3、定植前沟施10%福气多2.5-3公斤,施药后覆土洒水封闭盖膜,一周后松土定植。

白粉虱

为害特点;

在温室一年发生10余代,以成虫和若虫吸食汁液使植株长势衰弱而影响果菜的产量和品质,白粉虱还分泌蜜液污染叶面和果面,同时传播病毒病。

防治办法:

1、幼苗移栽前3-4天用福戈8克兑水30斤喷淋苗床两平方米,或用锐胜10克兑水150斤喷淋苗床10平方米。

2、当秧苗长到封行时,最好用顶峰喷雾防治白粉虱,一般是每喷雾器加入顶峰10毫升。

茶黄螨

虫体极其微小,呈浅黄色。需仔细观察才能看清。成螨和幼螨群集在作物幼嫩部位刺吸为害,受害植株叶片变窄,皱缩和扭曲呈畸形,受害植株常被误认为病毒病。

防治办法:

茶黄螨生活周期短,繁殖力强,应注意早期防治。用宝剑2000-3000倍液或1.8%害极灭2000-3000倍液喷雾。

蚜虫、斑潜蝇

蚜虫是传播病毒病的主要媒介,预防病毒病首先应从防治蚜虫开始,经常查看棚内作物上是否有蚜虫,随有随防。

斑潜蝇主要为害叶片,以幼虫潜入叶片里刮食叶肉,在叶片上留下弯弯曲曲的虫道。

防治办法:

1、黄板诱杀,在黄纸板上涂抹机油,在棚内每30-50平方米范围内挂一块诱虫板。

2、用阿米立卡3000倍液或顶峰1500倍液喷雾。

阿立卡是新型广谱杀虫剂,其剂型微胶囊悬浮-悬浮剂是第一个瑞士先正达引进中国的全新专利剂型,杀虫快速、持久,安全性好,对果蔬表面无污染,生产出的果蔬干净,表面光洁,果蔬商品性好。阿立卡微囊内所含有效成分浓度非常高,被誉为“微囊浓缩液”。

几种易混淆病害的区别及防治要点

1、番茄早疫病、晚疫病:生产中很多人把晚疫病和早疫病两个病害混为一谈。其实,晚疫病是低等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大棚菜生长前期(10月至第二年3月);早疫病是高等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大棚菜生长后期(3-5月),因此用药时间和农药种类上有很大的差别。瑞凡、金雷、杀毒矾是专门防治晚疫病的特效药剂,阿米妙收、世高、爱苗对早疫病有特效。就这两种病而言,不同的病害要用不同的药剂,千万不能用错。

植物病虫害诊断与防治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概述 一、园林害虫概述 (一)害虫危害植物方式和危害性 1.食叶 将园林植物叶片吃光、吃花,轻者影响植物生长和观赏,重者可造成园林植物生长势衰弱,甚至死亡。 2.刺吸 以针状口器刺入植物体吸取植物汁液,有的造成植物叶片卷曲、黄叶、焦叶,有的引起枝条枯死,严重时使树势衰弱,可引发次生害虫侵入,造成植物死亡。刺吸害虫还是某些病原物的传媒体。 1.蛀食 以咀嚼方式钻入植物体内啃食植物皮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等,直接切断植物输导组织,造成园林植物枯枝干杈,严重的,甚至整株枯死。 2.咬根、茎 3.以咀嚼方式在地下或贴近地表咬断糼嫩根茎或啃食根皮,影响植物生长,严重时可造成植物枯死。 4.产卵 某些昆虫在产卵器插入树木枝条产下大量的卵,破坏树木的输导组织,造成枝条枯死。 6.排泄 刺吸害虫在危害植物时的分泌物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还能引起某些植物发生煤污病。(二)检查园林植物害虫的常用方法 1.看虫粪、虫孔 食叶害虫、蛀食害虫在危害植物时都要排粪便,如槐尺蠖、刺蛾、侧柏毒蛾等食叶害虫在吃叶子时排出一粒粒虫粪。通过检查树下地面上有无虫粪就能知道树上是否有虫子。一般情况下,虫粪粒小则虫体小,虫粪粒大说明虫体较大;虫粪粒数量少,虫子量少,虫粪粒数量多,虫子量多。另外,蛀食害虫,如光肩星天牛、木蠹蛾等危害树木时,向树体外排出粪屑,并挂在树木被害处或落在树下,很容易发现。通过检查树木有无虫粪或虫孔,可以发现有无害虫。虫孔与虫粪多少能说明树上发生的虫量多少。 2.看排泄物 刺吸害虫在危害树木的排泄物不是固体物而是呈液体状,如蚜虫、介壳虫、斑衣蜡蝉等在危害树木时排出大量“虫尿”落在地面或树木枝干、叶面上,甚至洒在停在树下的车上,像洒了废机油一样。因此,通过检查地面、树叶、枝干上有无废机油样污染物可以及时发现树上有无刺吸害虫。 3.看被害状 一般情况下,害虫危害园林植物,就会出现被害状。如食叶害虫危害植物,受害叶就会出现被啃或被吃等症状;刺吸害虫会引起受害叶卷曲或小枝枯死,或部分枝叶发黄、生长不良等情况;蛀食害虫危害,被害处以上枝叶很快呈现生长萎蔫或叶片形成鲜明对比;同样,地下害虫危害植物后,其植株地上部也有明显表现。只要勤观察,勤检查就会很快发现害虫的危害。 4.查虫卵 有很多园林害虫在产卵时有明显的特征,抓住这些就能及时发现并消灭害虫。如天幕毛虫将

植物病害习题

植物病害诊断部分习题: 1.植物病害诊断意义? 2.怎样才能快速、准确地诊断植物病害? 3.植物病害诊断的步骤? 4.简答导致植物受病的原因。 5.如何区分伤害与病害? 6.植物病害常规诊断的注意事项。 7.植物病害的诊断技术? 8.植物病害的理化技术主要适用的范围是什么? 9.血清学技术的适用范围既注意事项? 10.抗原、抗体? 11.血清学技术的原理? 12.如何根据琼脂双扩散中的沉淀线的形状判断抗原和抗体的相互关系? 13.酶链免疫吸附法的原理? 14.常用的ELISA包括几种类型? 14.柯赫氏法则及其应用范围。 15.非侵染性病害的发生特点? 16.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要点? 17.植物缺氮、磷、钾后的表现? 18.植物缺少铁、锌、镁后的表现症状? 19.植物病害防治原理有那些? 20.如何判断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 21.侵染性病害: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植原体病害、线虫病害、寄生性植物造成的诊断。 22.不同亚门真菌造成病害的特征? 23.举例说明常用于致病性鉴定的敏感植物。 24.如何鉴定软腐细菌和癌肿土壤杆菌? 25.论述检测鉴定细菌性病害的方法与技术。 26.常用线虫的分离方法? 27.植物病毒病害室内诊断的方法与技术? 28.植物病毒的生理生化特性? 29.稀释限点、钝化温度? 30.如何在田间诊断树木的病害? 31.熟悉大田病害的发病特征,对主要的常见病还能够识别。 32.观察标本园中蔬菜、花卉病害,并对之作出诊断。 21.植物检疫有何特点和基本措施? 22.当前在农作物抗病品种选育和使用方面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23.怎样合理使用杀菌剂防治植物病害? 植物病虫害基础综合练习题

植物病害的特征及防治措施

植物病害的特征及防治措施 根据植物病害检测仪多年对植物病害种类的观察分析及统计,园艺植物病害可以被分为两大类,非传染性病害和传染性病害。这两种植物病害都是什么特征呢?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进行防治,下面详细进行介绍: 非传染性病害和传染性植物病害的特征: (1)非传染性病害的识别。此类病害在田间发生一般为较大面积的均匀发生,没有由点到面逐步扩展的过程。通常有病植株均表现为全株发病。此类病害不是由病原生物引起的,因此发病植物表现出的症状只有病状没有病征。这类病害的发生往往与土质、气象条件的特殊变化、栽培管理(施肥、排灌和喷洒化学农药是否适当)以及与某些工厂相邻而接触废水、废气、烟尘等有密切关系。因此诊断这类病害除观察田间发病情况和病害症状外,还必须对发病植物所在的环境条件等有关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才能最后确定致病原因。非传染性病害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更密切、发生面积更大、无明显的发病中心和中心病株,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恢复(环境条件改变)。 (2)传染性病害的识别。传染性病害分为真菌类、细菌类和病毒类。真菌类病害的识别。由病原真菌引起的病害统称真菌病害。诊断这类病害主要根据症状观察和病原检查来进行。真菌病害的症状以坏死和腐烂居多,而且大多数真菌病害均具有明显的病征,环境条件适合时可在病部看到明显的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颗粒状物等特定结构。诊断真菌病害时,除仔细观察症状外还应对病原进行鉴定。做病原检查时根据不同的病征采取不同的鉴定方法。当病征为霉状物或粉状物时,可用解剖针或解剖刀直接从病组织上挑取子实体制片;当病征为颗粒状物或点状物时,采用徒手切片法制作临时切片;当病原物十分稀疏时,可采用粘贴制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特征,根据子实体的形态、孢子的形态、大小、颜色及着生情况等与文献数据进行对比,对于常见病、多发病一般即可确定。细菌类病害的识别。由病原细菌引起的病害称为细菌性病害。细菌病害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害的症状和病原细菌的种类来进行。细菌性病害在潮湿条件下一般在病部可见一层黄色或乳白色的脓状物,干燥后形成发亮的薄膜即菌膜或颗粒状的菌胶粒。菌膜和菌胶粒都是细菌的溢脓,是细菌病害的病征。如果怀疑某种病害是细菌性病害。但在田间病征又不明显,可将该病株带回室内进行保湿培养,待病征充分表现后再进行鉴定。病毒类病害的识别。识别病毒病害主要依据症状特点、病害田间分布、病毒的传播方式、寄主范围以及病毒对环境影响的稳定性等来进行。病毒和类病毒引起的病害都没有病征,但它们的病状具有显着特点,如变色(黄化、花叶)、畸形(小叶、丛枝)等全株性病状。这些病状表现首先从分枝顶端开始,然后在其它部位陆续出现。除此之外还可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病毒粒体的形态和用血清学方法等进行鉴定。

农作物常见病害有哪些

农作物常见病害有哪些 叶绿素形成不均匀,叶片上出现深绿与淡绿相互间杂的现象称为花叶,有的褪绿部分形成环纹状或水纹状,也是病毒病害的一种症状类型,如月季花叶病和郁金香碎色病,那植物病害的种类有哪些呢?植物病害的种类很多,根据病原的种类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非侵染性病害包括由非生物引起,例如营养元素的缺乏,水分的不足或过量,低温的冻害和高温的灼病,肥料、农药使用不合理,或废水、废气造成的药害、毒害等;另一类是侵染性病害,包括由生物引起,有传染性,病原体多种,如真菌、细菌、病毒、线虫或寄生性种子植物等,最初病小穗外面包一层灰色薄膜,成熟后破裂,散出黑粉(病菌的厚垣孢子),黑粉吹散后,只残留裸露的穗轴。病穗上的小穗全部被毁或部分被毁,仅上部残留阔数健穗。一般主茎、分蘖都出现病穗,但在抗病品种上有的分蘖不发病。小麦同时受腥黑穗病菌和散黑穗病菌侵染时,病穗上部表出腥黑穗,下部为散黑穗。散黑穗病菌偶尔也侵害叶片和茎秆,在其上长出条状黑色孢子堆。 2、黄瓜细菌性缘枯病 叶部发病,最初在水孔附近产生水渍状小斑点,后扩大成淡褐色不规则病斑,并沿叶脉向叶片扩大呈现V字形,病斑似水烫过。

叶柄、茎卷须上的病斑也为水渍状呈褐色。瓜条从尖端开始软化。湿度大时,病部溢出大量乳白色菌脓,严重时瓜条会软化。 病菌在种子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初侵染源。病菌由叶缘水孔等自然孔侵入,在棚室靠气流,灌水等田间作业传播和重复发生需要高湿,降雨、叶面结露,有利于病害发生流行,病斑出现多。黄瓜叶缘吐水有种于病菌活动侵入,黄瓜长势弱,病害发生严重。 3、辣椒枯萎病 发病症状全株性病害。发病初期茎基部皮层出现水浸状腐烂,叶片迅速凋萎并脱落;有时症状只一侧发展,后期全株枯死。根系发病呈水浸状软腐,皮层极易剥落,木质部暗褐色。湿度大时病部常产生白色或蓝绿色霉状物。 发病特点该病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辣椒镰孢霉(Fusarium oxysporium f.sp vasinfectum)。病原菌在土中越冬,营腐生生活。通过灌溉水传播或随病土借风吹往远处。病原菌发育适宜温度24-28℃。

农作物细菌性病害大全

农作物细菌性病害大全 细菌性病害名录大全 粮食作物细菌病害: 1、水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白叶枯病、水稻基腐病、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水稻细菌性褐斑病。 2、马铃薯:*马铃薯青枯病、马铃薯软腐病、马铃薯黑胫病、马铃薯环腐病。 3、*甘薯瘟病; 4、玉米茎腐病; 5、小麦黑颖病; 6、木薯细菌性枯萎病; 果树细菌病害: 1、*柑桔溃疡病(包括脐橙、橙、柚、文旦、柠檬、巨桔、枳壳、枳橙等); 2、*沙田柚溃疡病; 3、梨根癌病、梨火疫病; 4、桃细菌性穿孔病(包括李、杏、油桃、樱桃等); 5、苹果根癌病; 6、菠萝心腐病; 7、枇杷芽枯病、枇杷癌肿病; 8、核桃黑斑病; 9、猕猴桃溃疡病; 10、芒果细菌性黑斑病; 11、果树细菌性根癌病(包括桃、梨、苹果、板栗、梅、李、杏、葡萄等); 瓜菜类细菌病害: 1、*西瓜细菌性青枯病、西瓜细菌性果腐病; 2、茄科蔬菜青枯病(番茄、茄子、辣椒)软腐病、疮痂病; 3、*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黄瓜、甜瓜、丝瓜) 4、*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细菌性黑腐病、细菌性黑斑病(大白菜、甘蓝、萝卜、花椰菜等) 5、*菜豆细菌性角斑病(菜豆、扁豆、豇豆、豌豆、绿豆等) *菜豆细菌性疫病(菜豆、扁豆、豇豆、、绿豆) 6、*姜瘟病(姜腐败病、姜腐烂病) 7、*瓜类青枯病 8、*辣椒细菌性斑点病(辣椒疮痂病)、辣椒细菌性叶斑病; 9、萝卜黑腐病; 10、葱类细菌性软腐病; 11、莴苣细菌性斑点病; 12、芋艿细菌性斑点病,芋艿腐败病(即芋软腐病、芋艿腐烂病); 13、芹菜软腐病; 14、魔芋软腐病; 15、葱类细菌性软腐病; 经济作物类细菌病害: 1、*棉角斑病,棉红叶根腐病;

植物病虫害诊断及防治大全

植物病虫害诊断及防治大全(留着珍藏,慢慢看) 一、望:从远处一眼望去,判定是成片发生还是点片发生 1、成片发 有机肥害:有机粪肥在腐熟发酵过程中造成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引起烧根,僵苗不阿发,叶片畸形,严重时蔬菜逐渐萎蔫枯死。 无机肥害:过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溶液浓度高,土壤中水势降低,导致根系中的水分倒流进土壤,也就是根系吸水困难,进而出现肥害,俗称“烧苗”。沤根:由于土壤温度低、湿度大等因素导致根部不发新根或不定根,根皮发锈后腐烂,致地上部萎蔫,且容易拔起,地上部叶缘枯焦;严重时,成片干枯,似缺素症。 缺水:由于土壤中含水量过少或高温过强的蒸腾作用而导致蔬菜暂时缺水萎蔫,若及时补水,则可恢复正常。 高温障碍:果实上发生日灼,初期受害果实表皮呈灰白色革质状,表面变薄、皱缩,细胞组织坏死、发硬,好像被开水烫过一样;花芽分化差,雌花数量明显少,开花节位提高,有些甚至直接没有雌花;畸形果多,西葫芦、黄瓜等极易出现把长、嘴尖、大头等畸形瓜或者色泽不好等问题,降低或失去商品价值。低温障碍:植株遭受寒害或冷害,造成连片症状。顶芽受冻,生长点遭危害,顶芽冻死,生长停止;叶片受冻,边缘上卷,失绿,甚至发黄或发白,严重时干枯,叶柄和茎杆部位在冻害初期常常出现紫红色,严重时变黑枯死;果实受冻,通常会出现着色不均匀、畸形果和心腐果,茄果类蔬菜还会出现僵果;根

系受冻,生长停止,并逐渐变黄甚至死亡,阻碍了养分和水分的正常吸收,造成营养缺乏。 温室气害:由酸性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气体)或碱性气体(氨气等气体)造成的萎蔫、变色、坏死等症状,通常是由于不恰当施肥造成。温室、大棚内有害气体的检测一般以检测棚室露滴作出判断。露滴酸碱度的检测通常在早晨换气前取样进行,检测方法可用精密pH试纸,根据露滴pH的检测结果,判断气体的种类及伤害程度。如pH值为4.6以下,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严重超标。 药害:一般药害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药害是在喷药后几小时至3-4 天出现,如烧伤、凋萎、落叶、落花、落果,幼嫩组织上出现斑点,如褐斑、黄斑、网斑等,在生长中较常见。慢性药害是在喷药后,经过较长时间才出现明显症状,如枝叶生长不良,叶片变黄脱落;茎叶、果实和根部出现畸形,如卷叶、丛生、肿根等现象;生长缓慢并伴有斑点,成熟期延迟,风味变劣等。 元素缺乏或过量:某种元素缺乏或过量造成的缺乏或过量症。如缺氮时叶子变淡绿色或黄色,逐渐枯干或老叶脱落;缺磷时茎叶变细,生长迟缓,叶变成无光泽的深绿色小叶,叶柄带紫色,根系发育不良,植株矮小,果实成熟期推迟;缺镁时老叶先表现为缺绿症状,逐渐涉及到嫩叶,叶肉褪绿而叶脉保持绿色,严重时枯萎落叶;缺硫时叶片叶脉呈淡绿色,但组织不衰老,茎加粗受阻,一般多从幼嫩部分开始,与缺氮相似;缺铁时嫩叶的叶脉间褪绿,呈黄白色,严重时全叶变为黄白色,干枯;缺硼时主茎和侧枝的生长点萎缩、变褐、干枯,株型呈丛状,叶身和叶柄弯曲,产生"叶烧"病状,根生长受阻,严重缺硼时根变褐、腐败;缺锰时先嫩叶、后老叶出现缺绿症状,或产生褐色斑点、落叶,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方案

2017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方案 一、发生趋势 根据近年我国水稻、百合、玉米、油菜、茶树等作物病虫发生情况、农作物种植情况、气象资料及2011年冬前病虫残留基数,结合农作物病虫发生演替规律综合分析,预测2012年我县农作物主要病虫总体将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92万亩次,发生程度总体重于去年。 二、防治工作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强化重大病虫监测和预警,大力推行现代绿色植保技术为重点的防治技术,提高病虫防治效益,增强病虫应急防控能力,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协调应用多种防治方法,将病虫为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之下,确保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农田生态环境安全,促进我县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 托普云农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流程图 三、防治任务与目标

防治任务:2012年全县农作物重大病虫需防面积约92万亩次:水稻病虫需防面积约为68万亩次,其中“两迁”害虫12万亩次,二化螟18万亩次,稻瘟病15万亩次,纹枯病12万亩次,稻曲病11万亩次;百合病虫需防面积约10万亩次;玉米病虫需防面积约3万亩次;油菜病虫需防面积约5万亩次;茶树病虫需防控面积约为6万亩次。 防治目标:通过有效防治,将水稻、百合、玉米、油菜、茶树重大病虫造成的危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具体目标是:稻二化螟分蘖期为害株率控制在3%以下,穗期白穗率控制在1%以下;稻飞虱百丛虫量分蘖期控制在1000头以下,穗期控制在2000头以下;稻纵卷叶螟卷叶率分蘖期控制在15%以下,孕穗期控制在10%以下;纹枯病病情指数控制在10以下;稻曲病病穗率控制在10%以下;稻瘟病病穗率控制在3%以下。百合重大病虫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10%以下。夏玉米粗缩病病株率控制在3%以下,玉米螟蛀茎株率控制在10%以下。油菜菌核病病株防效达75%以上。茶树重大病虫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10%以下。 通过推广病虫绿色防控技术,使水稻、百合、玉米、油菜病虫防治次数亩平均减少1-2次,化学农药亩使用量下降15-20%,降低病虫防治成本。茶树病虫按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分类治理,大力推广应用农业、物理、生态措施防控,应用生物农药,限制使用化学农药,降低农残。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水稻等作物重大病虫防治涉及面广,事关农业生产安全、生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要高度重视。乡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要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当好政府的参谋,强化政府植保公共服务职能,落实重

植物病理学

第一章什么是植物病害? 1.病害的概念:植物在自然界中遭受到有害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使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受阻,在代谢上发生了改变,造成了损伤或伤害叫植物病害。 2.植物病害的经济学及社会学的后果: (1)造成生产者的受益下降 (2)消费者在食品方面的投入增加 (3)对人和动物的直接毒害 (4)限制了某些作物在特定区域的生产 (5)导致自然资源的损失 (6)对社会、政治、乃至文化都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 3.植物病理学:研究植物病害的发病原因、病害发生发展规律、植物与有害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病害预测及其防治的学科。 4德巴利是植物病理学德奠基人,被尊称为植物病理学之父。 5.植物病害是三种因素作用德一种结果:寄主、病原体以及适宜的环境条件。 (1)寄主:在植物病理学中,寄住是指发病的植物。 (2)环境条件:环境条件是指寄主与病原物生存的物理环境,它可能促进或抑制病害。(3)病原(因):病原(因)是引起植物发病的原因。病原菌、病原物、病原都是指引发植物发病的原因。 病原可分为两类:非生物性的或是生物性的病原。 a.生物性的病原物是指引起植物发病的活的生命体。其种类包括:菌物界、原核生物、病 毒界、动物界、植物界 b.非生物性病原是指非生命体,是任意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病原引起的病害与损伤的区别:损伤发生后一般就能产生可见的症状,而病害则需经过一定的时间的发展才会有可见的症状。 6.症状:是指植物发病后出现的反常现象,包括病症和病状。 (1)病状:是发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反常现象。 (2)症征:是指病原物在植物体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结构。 7.病害症状归纳起来有五类,即变色、坏死、萎蔫、腐烂、畸形。 (1)变色是指病植物的色泽发生改变,本质是叶绿素受到破坏,细胞并未死亡。 a.整株植株、整个叶片或者叶片的一部分均匀变色,主要表现为褪色、黄化、红化或白化等。 b.另一种形式是叶片不均匀变色。如明脉、斑驳、花叶、线纹、饰纹。 (2)坏死:是发病植物的细胞或组织坏死。 (3)腐烂:植物幼嫩多汁组织较大面积坏死,组织或细胞破坏消解。 腐烂和坏死的区别:一般来说,腐烂是整个组织和细胞受到破坏和消解,而坏死则多少还保持原有组织的轮廓。 (4)萎蔫:是指植物根茎的维管束组织受到破坏而发生的凋萎现象,而根茎的皮层组织完好。 (5)畸形:植株受病原物产生的激素类物质的刺激而表现的异常生长。可分为增生、增大、减生和变态。 a.增生:是病组织的薄壁细胞分裂加快,数量迅速增多,使局部组织出现肿瘤或癌肿 b.增大:是病组织的局部细胞体积增大。 (6)典型症状:一种病害在不同阶段或不同抗病性的品种上或者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出现不同的症状,其中一种常见的症状成为该病害的典型症状。

植物病害诊断手册2

植物病害诊断手册2 分清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病毒病这三种病害,对于防治,特别是药剂防 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不同药剂防治不同病害,能杀真菌的药剂未必能防病毒,能治病毒的又管不了细菌。由于能够使作物生病的真菌是一些丝状体,细菌是单细胞,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分子生物,他们的新陈代谢方式以及脾气秉性也有 很大区别,对症的药剂也就不同了。 病毒性病害症状类型 病毒只在活的细胞内才能进行繁殖。由病毒侵染植物引起的病害称为病毒性病害。病毒性病害主要通过蚜虫、叶蝉、粉虱等昆虫传播,也可以通过病株汁液接触传播。 植物病毒性病害的外部症状主要有变色、坏死和畸形3种。 (辣椒花叶病毒 病)变色变色是植物病毒病最常见的症状。在变色中又以花叶和黄化为最多。变色主要是由于病毒浸染使叶绿素发育受到抑制引起的。

(大白菜病毒病) 坏死坏死是病毒浸染造成寄主的某些组织或器官死亡,如叶片上形成各种坏死枯斑和环斑。此外,病毒有时还能引起全株性坏死。

(葡萄扇叶病)畸形病毒感染寄主后引起卷叶、缩叶、皱叶、萎缩、丛枝、癌肿、丛生、矮化、缩顶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畸形。 病毒性病害特征病毒侵入植物一般不会立刻杀死植物,主要是改变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病毒在侵染寄主后,不仅与寄主争夺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成分,而且破坏植物的养分输导,改变寄主植物的某些代谢平衡,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致使植物生长困难,产生畸形、黄化等症状,严重的造成寄主植物死亡。蔬菜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1.预防舍不得用药,发病后却拼命用好药、重复用药、大量混合用药。老菜农凭经验,任意加大用药量和盲目混用药剂,随意缩短安全间隔期,使得蔬菜生长在“治病也致命(残)、致畸”的环境里。长期落后的栽培措施和病虫害防治手段与优良品种的种植要求不相适应。防治用药现状乱、混、杂现象仍很严重。 2.多元有效成分混合防病时,忽略了对蔬菜生长的安全性,造成药害、肥害,对蔬菜瓜果的生产危害性极大。也给不法农资经销商经营假药、次药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为图一己之利,欺骗(忽悠)新菜农,开出4-5种药剂混用的大药方,以及不科学的混配手段防病,诱使新菜农多用药、混用药,造成植株落花落果,药害现象非常普遍。 3.落后的病虫害防治理念与无公害设施蔬菜施药技术不相适应,施药时忽略了天气、环境、生长期因素等。比如在昼短夜长、弱光环境下,不考虑植株生长现状、恶劣条件和药剂吸收渗透的规律,施药剂量仍然不减,一个浓度用到底,甚至加入增效剂,致使叶片渗透作用加快,引发叶片功能性衰竭枯死斑。

植物病理学实验课程作业—植物病害调查与诊断报告

实验二植物病害的调查与诊断 姓名:班级: 小组成员:** ** ** *** 一、实验目的 1、为了解植物病害的种类、分布、发生发展规律、危害及为预测预报提供 科学依据; 2、通过病害调查,掌握栽培和环境条件对植物病害发生的影响,品种在生产中的抗感性表现,药剂防治效果等; 3、学会病害调查的一般方法,熟悉调查资料的整理、计算和分析等 4、掌握一般的病害诊断方法和技术 二、实验内容 1.马蔺锈病 寄主植物:马蔺 诊断依据:夏孢子堆生在叶的两面,初埋生在马蔺表皮下,后露出,肉 桂色。经询问,学校马蔺长期得锈病。 镜检病原: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夏孢子球形,黄褐色。 2.白菜软腐病 寄主植物:白菜 诊断依据:叶柄发病部位呈水渍状,叶片半 透明,呈油纸状,整株软化、腐烂,散发出 特殊的恶臭 病原:病原菌为欧文菌属细菌,菌体短杆状,革兰染色阴性。夏孢子

3.枣疯病 寄主植物:枣树 诊断依据:花变成叶,花器退化,花柄延长,萼片、花瓣、雄蕊均变成小叶,雌蕊转化为小枝,病枝纤细,节间缩短,呈从状。 病原:植原体 4.白菜黑斑病 寄主植物:白菜 诊断依据:病斑圆形,灰褐色或褐色,有明显的同心轮纹,病斑上生黑 色霉状物,病斑周围有黄色晕环。叶上病斑发生很多时,很易变黄早枯。 镜检病原孢子:链格孢属真菌,分生孢子形态相似,长条形至倒棍棒形,棕褐色。 5.黄栌白粉病 寄主植物:黄栌 诊断依据:白色圆形斑,病斑周围呈放射状,至后期病斑连成片,严重 时整叶布满厚厚一层白粉,多数叶片为白粉覆盖。 镜检病原特征:属球针壳属,闭囊壳球形,黑褐色,附属丝顶端卷曲如 钩状。

6.柑橘青霉病 寄主植物:柑橘 诊断依据:初期果皮软化,水渍状褪色,形成一层厚的白色霉状物。接着又从霉斑中部长出青色或绿色粉状物,外围通常留有一圈白色的菌丝环。 镜检病原特征:青霉菌,病菌分生孢子梗无色,具隔膜,尖端数次分枝,呈帚状,孢子小梗无色,单胞,尖端渐趋尖细,呈瓶状,小梗上串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单胞。 7.葡萄黑腐病 寄主植物:葡萄 诊断依据:果实发病后首先在果面上产生紫褐色 小斑点,逐渐扩大后病斑呈灰白色,边缘褐色, 稍凹陷。随病斑的继续发展,果实软腐。失水后 干缩,变成蓝灰色僵果,在树体上不易脱落。 病原:有性世代为称葡萄球座菌,属子囊菌 亚门真菌 8.葡萄霜霉病 寄主植物:葡萄

常见农业病害分类

常见农业病害分类 农作物病害分类 在农作物浸染性病害中,主要有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和线虫病害等。其中真菌性病害约占病害的80%左右。 1、真菌性病害 1.1根肿菌属和粉痂菌属。多引发细胞膨大分裂,使受害部位呈 根肿或者瘿瘤。 1.2霜霉属和盘梗霉属真菌。多引发霜霉病,腐生和弱寄生菌,使作物的花、果实、块根和块茎等储藏器官的组织坏死。 1.3子囊菌亚门真菌中的白粉病。在寄主的叶片下面呈白色或者 灰色的霉层,布满整个叶片,后期散生黑色小点。 1.4担子菌亚门中的黑粉菌和锈菌。可诱发黑粉病和锈病。1.5半知菌亚门的真菌。引发寄主发生性的组织坏死,其中无孢子目病原真菌,主要浸害根部和茎基部,造成根腐和茎基腐。1.6芽孢纲病原真菌。以浸害作物的疏导组织为主,造成全株系 统发病,如枯萎病和黄萎病等。 1.7肛孢菌纲的黑盘孢属。起表现症状为常见的炭疽病,病斑为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有的还分泌粉红色或者白色的黏液。

1.8球壳菌目的真菌。引起的病状类型很多:斑点型的,主要危害叶片;溃疡型的,主要危害茎、枝条;腐烂型的,被害部位多形成 干腐或者湿腐。 由于真菌性病害的类型和种类繁多,引起的病害症状也千变万化。但是,凡属于真菌性病害,无论发生在什么部位,症状表现如何,在潮湿的条件小都有菌丝和孢子产生。这是判断真菌性病害的主要依 据。 2、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病害的主要表现为:坏死与腐烂,萎蔫与畸形。坏死、腐烂与畸形,都是由于细菌浸染破坏薄细胞和细胞壁组织所导致的后 果。 在网状叶脉的叶片上,病斑呈多角斑,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晕环。 在肥厚的组织或者果实上的病斑,多为圆形。 在柔嫩肉、多汁的组织上,组织死亡易生腐烂。 有的部位被害后发生促进性病变,形成肿瘤,这种现象多发生在 根或茎上。 萎蔫是细胞浸染维管束的结果,可局部或者全部发生。维管束细胞被破坏后,水分、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输送,回造成植株萎蔫死亡。

辐射病的诊断与治疗(DOC)

辐射病的诊断与治疗 第一章外照射急性辐射病(Acute Radiation Sickness from External Exposure) 一﹑概念 急性辐射病是指人体一次或短时间(数日)内分次受到大剂量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急性辐射病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全身性疾病。人们开始认识它,还是在1945年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进行了核袭击之后。那时,发生了数以万计的伤病员。由于当时对这类疾病的经过与特点缺乏了解,加之原子弹爆炸后多种杀伤因素(如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幅射及落下灰核幅射等)的复合作用,故对当时发生急性放射病的伤病员并没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观察,因而对急性放射病仍缺乏系统了解与认识。但是,通过这一事件,人们开始重视这一特殊疾病的系统研究。同时,随着核科技术应用的广泛发展,大型核设施逐年增加,全世界不断发生重大核事故,各种类型的急性放射病病例,成为世界各国重点观察研究与治疗的对象。我国自60年代初期,也有各类事故病例发生,在急性辐射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二﹑急性辐射病的发病特点 由于急性辐射病是一种非随机效应,故其严重程度与照射量呈正相关,并存在着照射量阈值(见表13-1)。 损伤过程复杂,病变广泛 放射线作用于机体内重要分子,引起它们不同程度的原发损伤,从而导致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生化﹑功能和形态改变。而这些改变,又可继发性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例如:免疫系统受损,可以引起全身或局部感染;凝血机制受损,可以引起全身或局部出血。这些并发症,重者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同时,由于射线作用不可能全身非常均匀﹑各组织和器官的敏感性又不同,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急性辐射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病变十分广泛。 由于不同器官﹑组织敏感性不同,故不同照射量引起的急性放射病,具有不同的规律性表现。从而奠定了急性放射病各种不同类型特征的基础。 骨髓型急性辐射病病程的阶段性 人体全身吸收剂量达1~10Gy,可发生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即其临床表现以骨髓造血抑制为主。这种类型的中度和重度急性放射病,临床表现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三﹑急性辐射病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临床上可以将急性放射病分为骨髓型﹑肠型和脑型。骨髓型又可根据病情轻重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现依次介绍如下: 1. 骨髓型急性辐射病 骨髓型急性辐射病是指全身吸收剂量为1~10Gy时所引起的以骨髓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辐射病。病情轻重主要决定于剂量的大小,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 这种类型的急性辐射病,特别是中度与重度的,病程发展分期明显,即可分为初期﹑假愈期﹑极期和恢复期。

园林植物病害诊断方法

浅谈园林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 【摘要】病害的发生对于园林植物所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要高度重视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将病害消灭在萌芽状态。 一、前言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大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园林景观成为城市重要的景观,却也受到病害的侵害,制约了园林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二、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的特点 1、病虫害的种类繁多。我国北方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是这并不影响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结合近几年我国北方地区出现的各种病虫害,不难发现其种类呈现上升趋势。目前发生的虫害种类包括:金龟子、红蜘蛛、康氏粉蚧、斜纹夜蛾、刺蛾以及柳蓝叶甲等等;植物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病毒枯萎病、合欢枯萎病、桃缩叶病、苗木立枯病、银杏茎腐病以及杨树腐烂病等等。由此可见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种类繁多,对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 2、病虫害结构复杂。人们对城市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园林设计追求的多样化以及实现全绿景观的要求,促使城市园林植物的种类越来越多,这就导致城市大量引入植物,以满足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需要。在园林植物种类增多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的病虫害,这些病虫害不仅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而且也会给植物病害的防治工作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一些病害是当地园林工作人员前期没有遇到过的,为此没有很好的防治和治理措施,近些年石家庄地区爆发的美国白蛾,就是外来物种入侵的体现,这些外来物种的引进大大增加了园林

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的难度。 3、病虫害产生的危害性持续时间比较长。引进的园林植物主要集中在城市,属于人工建造的生态系统,园林植物经过人们的长期驯化,其抗逆性在逐渐降低,尤其是抗虫能力的弱化,再加上园林人员的用药不严谨导致植物自身的抗药性提高,增加了病虫害发生概率;同时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干燥、空气污染严重,这些恶劣的气候为各种病虫害生存提供了条件,因此病虫害一旦爆发就会给当地的植物带来严重的影响,2014年6月内蒙古草原爆发的蝗虫、沙蒿金叶甲、白刺叶甲草原虫害破坏了超过3000万亩的草原,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三、植物病害的诊断 1、传染性病害 (1)真菌病害 一般外部表现为白粉、绣粉、煤污、斑点、腐烂、枯萎、畸形等症状,如园林树木叶片的白粉病、松叶锈病、煤污病、立枯病等[2]。花卉幼苗患立枯病倒地后可看到菌丝,这是鉴别细菌病害与真菌病害的主要依据。 (2)细菌病害 一般外部表现为斑点、溃疡、萎蔫、畸形等症状,由于细菌比真菌个体小,因此常需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常见病如仙客来细菌性软腐病、碧桃细菌病,园林植物冠瘿病(又称根瘤病)等,主要危害丁香和杨柳树。

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

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 一、症状 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和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即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 寄主植物本身的不正常表现称为病状。病原物在病部的特征性表现称为病征。(一)病状植物病害的病状主要分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型。 1、变色 植物生病后局部或全株失去正常的颜色称为变色。原因:由于叶绿素或叶绿体受到抑制或破坏,色素比例失调造成的。 变色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 褪绿和黄化:整个植株、整个叶片或其一部分均匀地变色,褪绿是由于叶绿素的减少而使叶片表现为浅绿色;当叶绿素的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就表现为黄化。属于这种类型的变色,还有整个或部分叶片变为紫色或红色; 不是均匀地变色,如常见的花叶:由于形状不规则的深绿、浅绿、黄绿或黄色部位相间而形成不规则的杂色,不同颜色部位的轮廓是清楚的。 变色部位的轮廓不很清楚,就称作斑驳。斑驳症状在叶片、果实上是常见的。典型的花叶症状,叶上杂色的分布是不规则的;有的可以局限在一定部位,如主脉间褪色的称作脉间花叶;沿着叶脉变色的称作脉带或沿脉变色;主脉和次脉变为半透明状的称作明脉。 病害的病原类型:植物病毒病和有些非侵染性病害(尤其是缺素症)常常表现以上两种形式的变色症状;有些植原体引起的病害往往表现黄化症状。此外,田间还偶尔发现叶片不形成叶绿素的白化苗,这多是遗传性的。 烟草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白菜辣椒病毒病菜豆花叶病苹果花叶病2、坏死指植物细胞和组织的死亡。 原因:通常是由于病原物杀死或毒害植物,或是寄主植物的保护性局部自杀造成的。 表现: 坏死在叶片上常表现为坏死斑和叶枯。坏死斑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因病害而不同,但轮廓都比较清楚。有的坏死斑周围有一团变色环,称为晕环。大部分病斑发生在叶片上,早期是褪绿或变色,后期逐渐变为坏死。 坏死发生在花朵上,则直接降低花卉的观赏和商品价值。 病斑的坏死组织有时可以脱落而形成穿孔症状,有的坏死斑上有轮状纹,这种病斑称作轮斑或环斑。环斑是由几层同心圆组成的,各层颜色可以不同。类似环斑的症状,有叶片上形成的单线或双线的环纹或线纹,形成的线纹如橡树叶的轮廓就称作橡叶纹。以上各种斑纹,如表皮组织坏死的则表现为蚀纹。

园林植物真菌病害诊断要点

园林植物真菌病害诊断要点 发布日期:2010-09-29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24088 知识导读:暂无 2010-09-29日信息: 植物病害防治成立在对病害的正确诊断和对病原物的正确剖断基本上,明晰了对病害所致病原真菌的种类,所属分类地位,其生物学特征,发展发育纪律(糊口史),从而明晰病害的发生成长纪律(病害轮回),才能更有用地节制病害。 植物真菌病害诊断要点搜罗:在把握各类真菌致病特点的基本上,经由过程对病原真菌的分手培育、形态不雅察看与剖断等轨范。 (一)鞭毛菌所致植物病害的首要特点首要病状是:①组织增生;②幼苗猝倒;③植物各部门的腐臭;④叶片局部枯斑或枯焦;⑤花序、花梗畸形。首要病征为棉絮状物、霜霉状物、白锈状物等。 鞭毛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常见的有六年夜类:根肿病、猝倒病、疫病、霜霉病、白锈病和腐臭性病害。腐臭性病害往往按被害部位分袂称为根腐病、茎腐病、基腐病和瓜果腐臭(绵腐)病等。 低等鞭毛菌如根肿菌常引起组织增生,使根茎部膨年夜或形成肿瘤,病部外表往往看不到病征,只能从病组织的切片中发现病原菌的菌体。引起植物病害的鞭毛菌绝年夜年夜都集中于霜霉目内。寄素性水平较低的类群,习居于土壤中,引起幼苗猝倒、根部与茎基部腐臭和瓜果腐臭等症状,其所造成的腐臭,年夜年夜都是软腐性的,伸展十分迅速,可以很快使被害部位完全腐臭;寄素性水平中等的

类群,可侵染植物各个部位,使植物叶片迅速坏死,根部或茎基部腐臭衰亡,发生所谓“疫病(blight)”,它们引起的叶斑,年夜年夜都是水渍状斑或褪色斑,边缘无较着鸿沟;寄素性水平高的类群,已成长为专性寄生菌,常使植物叶片呈现褪色斑块或条纹,茎部和花序发生膨肿、徒长,叶变和畸形等症状,引起诸如“霜霉病”(downy mildew)和“白锈病”(white rust)等病害。 (二)接合菌所致植物病害的首要特点引起植物病害的接合菌种类不多,只有根霉、笄霉等少数几个属,引起植物花器及果实、块根、块茎等贮藏器官的腐臭。首要病状为:①幼苗烂根;②花器及贮藏器官腐臭等。首要病征是初期为白色、后期灰黑色的霉状物,霉层上可见黑色小点。造成的病害常称为软腐病、褐腐病、根霉病和黑霉病等。 接合菌的寄素性较弱,凡是为害受伤或抵当力衰的植物器官。传染幼苗,多在温渡过低或过高和幼苗伤根的情形下发生的。侵染果实时,笄霉首要为害田间幼瓜,根霉首要为害熟果及块根、块茎,多发生于贮藏期及运输过程中,但二者都造成腐臭,伸展迅速。 (三)子囊菌与半知菌所致植物病害的首要特点虽然半知菌不全都是子囊菌的无性阶段,但子囊菌的无性阶段全都是半知菌,所以,子囊菌病害与半知菌病害的症状基秘闻似。它们年夜年夜都引起局部坏死性病害,少数引起系统传染的维管制病害——萎蔫病(枯萎和黄萎)。 这两类真菌所致病害的首要病状:①叶斑;②炭疽;③枝枯;④溃疡;⑤腐臭; ⑥肿胀;⑦萎蔫;⑧发霉等。首要病征是白粉、烟霉、各类光华的点状物(以黑

田间植物病害的诊断

田间植物病害诊断实验方案 立枯病的田间诊断实验方案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立枯病的田间进行诊断,掌握立枯病诊断的基本方法。 2、掌握区别立枯病与猝倒病的基本方法。 3、了解立枯丝核菌的特点。 二、实验意义 立枯病是常见的植物病害,危害范围广,掌握立枯病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方法,可 对病害进行预测和制定防治措施,提高植物产品质量,减少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三、材料及用具 材料:发生立枯病的新鲜植物组织。 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解剖针、放大镜、刀片等常规用具以 及酒精、盐酸等实验常用药剂。 四、立枯病概况 1、立枯病 立枯病病原物为丝核菌属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属半知菌亚门。菌 丝有隔膜,初期无色,老熟时浅褐色至黄褐色,分枝处成直角,基部稍缢缩。病菌生长后期,由老熟菌丝交织在一起形成菌核。菌核暗褐色,不定形,质地疏松,表面粗糙。有性阶段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属担子菌亚门。自然条件下不 常见,仅在酷暑高温条件下产生。担子无色,单胞,圆筒形或长椭圆形,顶生2-4个小梗,每个小梗上产生1个担孢子。担孢子椭圆形,无色,单胞,大小为6-9微米× 5-7微米。除西瓜外,还可为害甜瓜等160多种植物。 立枯病病原: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类真菌。初生菌丝无色,后变黄褐色,有隔,粗8~12μm,分枝基部缢缩,老菌丝常呈一连串桶形细胞。菌核近球形或无定形,大小0.l~0.5mm,无色或浅褐至黑褐色。担孢子近圆形,大小6~9×5~7μm。 立枯病症状: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立枯病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 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暗褐色病斑,幼苗出土患病后,早期白天萎蔫,茎基部变淡褐色,呈水渍状,夜间恢复。当病斑扩大绕茎一周时,病部逐渐凹陷、溢缩,有的渐变为黑

第一章 植物病害识别与诊断(完全)

第一章 植物病害识别与诊断 植物健康生长并正常发育,才能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各种农产品。植物因受到不良条件或有害微生物的影响超过其忍耐限度时,都可能导致植物的生长与发育出现异常状态——病害,给人类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带来灾害性后果。虽然根据植物表现的异常状态可以对病害进行初步诊断,但必须进一步分析发病原因或鉴定有害微生物,才能作出正确诊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宜的防治措施,以减少病害造成的损失。 (建议:先入为主——引出“植物病害”的概念,既可承前启后,而51页的“概念”也不显突然和滞后) 第一节 植物病害症状识别 植物发生病害后,在其体内外出现的可以观察到的异常现象称为植物病害的 ●分析植物病害发生原因,设计诊断植物病害的方法。●指出病原物分离培养与人工接种在植物病害诊断与防治中的作用。●区别植物病害的病状与病征,判断植物病害的病原类型。

症状。人类对植物病害的认识,主要是从症状观察开始,许多病害的名称与其典型症状特点、受害部位或危害性相联系,因此而言症状是描述、命名和识别病害的主要依据。 植物病害的症状由两类不同性质的特征——病状和病征组成。根据病状和病征的特征,可以比较准确地识别植物病害,达到初步诊断病害的目的。 一、病状识别 病状是发病植物在病变过程中的不正常表现,其特征比较稳定且具有特异性。常见病状可归纳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型(表1.1.1)。 表1.1.1 植物病害常见病状类型

兰大流行, 行,导致重大经济损失; 前美国栗树所剩无几。 二、病征识别 病征是由生长在植物病部的病原微生物群体或器官构成。病征出现与否和明显程度受环境条件影响很大,但一经表现即相当稳定。常见病征可分为6种类型(表1.1.2)。 表1.1.2 园艺植物病害常见病征类型

植物病害的诊断与防治

植物病害的诊断与防治 植物病害的诊断与防治 一、知天、知地、知作物:做到三知方可入门。二、知根、知茎、知叶、知果:做到四知方能知大局。 三、看尖、看叶、看花、看果、看茎、看根:做好六看方诊断。 四、扒根、抓叶、灼病而闻:可断定是病非病。 注:用防风打烧机烤“病害”部分,马上闻气味: 酸味者是真菌病害,臭味者为细菌性病害,又酸又臭者是真、细菌混合性病害,烧焦羽毛味者病毒性病害,有青叶味是日灼、除草剂、缺水、冻害、高温等引起的不是病害。 概述: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和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即生病,寄主植物本身的不正常表现称为病状。病原物在病部的特征性表现称为病症。 (一)病状:主要分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型。 1、变色 植物生病后局部或全株失去正常的颜色称为变色。原因:由于叶绿素或叶绿体受到抑制或破坏,色素比例失调造成

的。变色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 A褪绿和黄化:整个植株、整个叶片或其一部分均匀地变色,褪绿是由于叶绿素的减少造成的,变色规律:嫩绿、浅绿色、浅黄、黄、白、灰、红、褐、紫、黑、干枯死亡。成因如下:缺肥(N、P、K、Mg、Ca、S)、旱、涝、冻、日灼、缺多微素、氯危害、除草剂、药害、肥害、病害….. B非均匀变色:主要表现在叶片(反、正二面)、果面(阴、阳二面),由深绿、浅绿、黄绿、黄色、无色、白、红等色组成。表现为: a)部位相间而形成不规则的杂色,不同颜色部位的轮廓是清楚的。 b)变色部位的轮廓不很清楚,就称作斑驳。成因如下:缺多微素、病毒病、根腐病、冻、日灼、 镁危害、除草剂、药害、肥害、病害….. 2、坏死 指植物细胞和组织的死亡。原因:通常是由于病原物杀死或毒害植物,或是寄主植物的保护性局部自杀造成的。 表现: 坏死在叶片上常表现为坏死斑和叶枯。坏死斑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因病害而不同,但轮廓都比较清楚。有的坏死斑周围有一团变色环,称为晕环。大部分病斑发生在叶片上,早期是褪绿或变色,后期逐渐变为坏死。

病害诊断综述

农作物病虫害诊断综述 国外对作物病害诊断研究开始于20世界80年代。1985年,安冈善文等对有毒气体污染的作物叶片的红外图像进行了研究,其中红外图像显示了作物叶片被污染的区域,同时提出通过颜色来诊断作物的病害这是图像应用于农业的开端。1999年,Yuataka Sasaki等研究了黄瓜白粉病的自动诊断方法,通过研究不同分光反射与光学滤波对作物病害的影响,采用遗传算法建立识别模型,成功的对作物的病害做出了诊断。2003年,Yuataka SASAKI利用作物病斑的形状特征诊断出了作物的病害类型。釆用遗传算法优化多个不同的参数,找到了更符合病害诊断的参数。2004年,Mohammed El-Helly等通过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自动检测叶片病斑来判断病害类型,可较好的识别黄瓜炭疽病、霜霉病和病虫害的叶片。Mohammad Sammany (2006,2007)等研究出了利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参数的方法来识别作物病害。国外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对病害作物图像进行病害识别诊断的研究。Yuataka Sasaki等(1999)对黄瓜的炭疽病进行了诊断研究,针对不同光学滤波和分光反射对病害识别的影响特点,采用遗传算法对炭疽病进行识别,并于2003年利用遗传算法对黄瓜病斑图像的多个形状特征参量进行了优选,最终找到了能够准确识别不同黄瓜病害的有效形状特征参量。Mohammed El-Helly等(2004)基于计算机软件开发平台,综合考虑黄瓜叶部病害的特征,利用图像识别技术设计了黄瓜叶部病害识别系统,该系统可以较好的识别黄瓜叶片病害。Dr.Jeffrey和T.Drake等(2004)在美国农业部研制昆虫识别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大量标本的快速识别分类,其图像分割算法能够在大量昆虫标本中提取单一昆虫标本,并能对大多数昆虫标本进行分割且得到较好的分割效果。Mohammad Sammany等(2006)利用遗传算法优选出神经网络有关结构和参数,并将其应用到作物病害识别诊断研究,获得良好识别效果。之后为减少输入特征向量个数,提高运算效率,加入了粗糙集技术,借此缩短了病害诊断时间。Huang等(2007)运用图像分析和神经网络技术,以蝴蝶兰病虫害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自适应指数变换法将病虫害区域分割出来,然后提取病虫害区域的颜色和纹理特征,最后构建出神经网络模型对蝴蝶兰病虫害进行分类识别,正确识别率可达97.2%。Burks(2000,2002)和Pydipati等(2005,2006)将图像从RGB 颜色空间转换到HSI颜色空间,利用共生矩阵提取颜色和纹理特征参数,并以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