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化学期刊_中学化学创新教育的初探论文

中学化学期刊_中学化学创新教育的初探论文

中学化学期刊_中学化学创新教育的初探论文
中学化学期刊_中学化学创新教育的初探论文

中学化学期刊_中学化学创新教育的初探论文

21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 教育、特别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教学、素质教育中创

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创新人才是学校教育的目标,各科教学都要贯穿创新人

才的培养,都要开展创新教育。为此,我对化学创新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并努力探求解决途径和方法的心理取向,是创新的动力源泉。

1、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当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即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不是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个氛围里,

学生才会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

培养和发挥。

2、好奇是创造行为的开始,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在创造性思维中具有触发催化

的作用,从而成为学生行为的内在动力之一。在人类认识史上,正是个别人对事物或某种现

象产生了好奇感、惊奇感,从而导致了重大的发明创造。瓦特对蒸汽冲动壶盖好奇发明了

蒸汽机,巴甫洛夫对司空见惯的狗流唾液的现象感到好奇,通过探索,终于创造了高级神经

活动心理学。

例如,学习“盐类水解”时,首先提出酸溶液pH<7,碱溶液ph>7,那么HaCl、NH4Cl、

CH3COONa水溶液的pH是多少呢?也许学生马上会回答,但通过实验后,学生感到很诧异,为

什么结论与自己不一样,为什么这些盐溶液会呈不同的酸碱性?于是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

探索新知。

二、培养创新思维

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在创造活动中往往具有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而思维的

“发散”是创造思维的基础,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实验教学要创设开放式的创新环境。

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

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

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从化学自身特点来看,化学实验的丰富多彩、生动活

泼使理性的化学充满乐趣,这是许多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的直接原因。但是不少学生往往

停留在对实验现象的感知兴趣上,老师特别要注意在保护这种兴趣的同时,把学生看热闹的

好奇心引入分析现象本质,结合启迪思维,理解概念,掌握

规律

,产生更高层次的兴趣。在开放式的实验环境中,学生可以按自己的课程和兴趣,在

实验室找到所需的器材,制作、拼装和研究一些课题,如学生在研究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硫酸

中的实验中发现,刚开始生成的溶液变为黄色,但放置一段时间后,颜色发生了改变,然后在

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沉淀的颜色也并非红褐色,学生大为不解,老师在这种时候启发

学生一步步的分析原因,分析与课本上的现象不同的根本原因,最终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2、创设情景。

创设情景的目的是让学生进入教师创设的一种激情情境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分设情境的途径可以是提问、展示事实、播放录像、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等。

演示一个趣味实验来创设情景边讲边操作:在烧杯中放入适量蔗糖,加入少量水润湿,

倒入一种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搅拌。让学生观察现象并用大屏幕示文字表述:①看:蔗糖逐

渐变黑,体积膨胀为什么;②摸:烧杯壁发热;③闻:有刺激略带酸味的气体什么气体。问这

种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是什么呢?

利用学生进入教师精心设计的情境之中并积极思考的有利时机,教师及时展示教学目标,学生充分感知教材,有利于学生将已经激发起的学习热情、定向思维与所要完成的教学

目标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从而保证教与学双方在情感上和目标上的一致。

三、培养创新技能

观察是一切知识的门户,周密精确的观察是一切科学

实验、科学新发现的基础。实践能力是将创意付之实现的精心设计和勇于实践的能

力的总和,是创意和创新的桥梁。培养实验观察能力,要加强和补充课堂演示实验,最好是

增加学生实验,要求学生从实验观察、实验操作不同视角去仔细观察,善于发现共同现象和

不同现象,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如上述AlCl3溶液和NaOH溶液的反应,可以让学生自己

动手,得出结论。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亲自动手,亲

自实践,领“创新”成功的滋味。

四、培养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中学生抱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重理轻文态度的人很多,事实上,据国内

外研究,人文科学有着培养人的创造力、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发灵感的作用,而如果局

限于某一专业领域,往往会形成模式化的思维定势,难有创新。另外,消极和错误的人文精

神也会阻碍、压抑创新活动,略举几例:牛顿晚年相信上帝而无所作为;近代化学之父道尔

顿在荣誉和成就面前失去了冷静和谦逊,最终发展

成为思想僵化,固步自封的人等。所以要摒弃“枪打出头鸟”的儒家中庸之道,“天

不变,道亦不变”的保守意识,听天由命的宿命论,“顺者昌,逆者亡”的权威心理,与世无

争的无为思想等。

美能激发创新意识。爱因斯坦说:“我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来源于音乐的启发。”所

以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化学中美育主要有化学物质美如五颜六色的化学物质、化

学结构美如金刚石、石墨、硫酸铜晶体、化学变化美如指示剂变色,沉淀生成等、化学实验美如各种精美化学仪器等、化学用语美具有简洁准确特点等。

综上所述,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大胆改进实验以增强可视效果、简化操作或消除环境污染等,可将某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通过学生对实验的设计、修改、完善,不但加深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熟练基本的实验操作,掌握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而且有助于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化学教师应努力学习现代教育

教学理论和有关创新教育学说,使之与化学教学有机结合,并创造条件,扬已之长,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通过多种途径开发实验,找出其能力培养的生长点,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出不懈的探索。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