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ndroid7.0ActivityManagerService(4)启动Activity的过程:三分析

Android7.0ActivityManagerService(4)启动Activity的过程:三分析

Android7.0ActivityManagerService(4)启动Activity的过程:三分析
Android7.0ActivityManagerService(4)启动Activity的过程:三分析

Android 7.0 ActivityManagerService(4) 启动Activity的过程:三

一、startPausingLocked函数

根据启动Activity的过程:一,我们知道在启动Activity的过程中,当已经将Activity对应的Task移动到前台,同时将待启动的Activity放置到栈顶后,将会调用ActivityStack中的resumeTopActivityInnerLocked函数,在该函数中:

private boolean resumeTopActivityInnerLocked(......) {

...........

//mResumedActivity保存者当前在前台显示的Activity

if (mResumedActivity != null) {

.............

//调用startPausingLocked函数,中断正在显示的Activity

pausing |= startPausingLocked(userLeaving, false, true, dontWaitForPause);

}

if (pausing) {

..........

return true;

} ..........

............

}

此处,跟进一下startPausingLocked函数:

//Start pausing the currently resumed activity.

final boolean startPausingLocked(boolean userLeaving, boolean uiSleeping, boolean resuming, boolean dontWait) {

.................

//mResumedActivity保存着当前正在显示的Activity

ActivityRecord prev = mResumedActivity;

.................

mResumedActivity = null;

//mPausingActivity保存准备中断的Activity

mPausingActivity = prev;

................

//更新状态

prev.state = ActivityState.PAUSING;

................

if (prev.app != null && prev.app.thread != null) {

................

try {

............

//通知该Activity所在的进程,调用schedulePauseActivity函数

prev.app.thread.schedulePauseActivity(prev.appToken, prev.finishing,

userLeaving, prev.configChangeFlags, dontWait);

} catch (Exception e) {

...............

}

} else {

..............

}

// If we are not going to sleep, we want to ensure the device is

// awake until the next activity is started.

if (!uiSleeping && !mService.isSleepingOrShuttingDownLocked()) {

//在启动Activity的第二部分中提过

//该WakeLock防止在Activity切换过程中,系统发生休眠

//当Activity切换成功后,将会释放该WakeLock

mStackSupervisor.acquireLaunchWakelock();

}

if (mPausingActivity != null) {

// Have the window manager pause its key dispatching until the new

// activity has started. If we're pausing the activity just because

// the screen is being turned off and the UI is sleeping, don't interrupt

// key dispatch; the same activity will pick it up again on wakeup.

if (!uiSleeping) {

//暂停输入事件的派发

prev.pauseKeyDispatchingLocked();

} ........

.........

if (dontWait) {

// If the caller said they don't want to wait for the pause, then complete

// the pause now.

completePauseLocked(false);

return false;

} else {

// Schedule a pause timeout in case the app doesn't respond.

// We don't give it much time because this directly impacts the

// responsiveness seen by the user.

Message msg = mHandler.obtainMessage(PAUSE_TIMEOUT_MSG);

msg.obj = prev;

prev.pauseTime = SystemClock.uptimeMillis();

//延迟时间500ms,当这个消息被处理时,也会调用completePauseLocked函数

mHandler.sendMessageDelayed(msg, PAUSE_TIMEOUT);

}

} else {

.............

}

}

容易看出,这段代码最主要的操作是与应用进程的ApplicationThread进行Binder通信,调用其schedulePauseActivity函数。

与之前的流程一样,ApplicationThread仅作为通信接口,它将发送消息触发进程的ActivityThread调用handlePauseActivity进行实际的操作。

二、handlePauseActivity函数

private void handlePauseActivity(IBinder token, boolean finished,

boolean userLeaving, int configChanges, boolean dontReport, int seq) { ActivityClientRecord r = mActivities.get(token);

..............

if (r != null) {

..............

r.activity.mConfigChangeFlags |= configChanges;

//执行pause的实际操作

performPauseActivity(token, finished, r.isPreHoneycomb(), "handlePauseActivity");

..............

// Tell the activity manager we have paused.

if (!dontReport) {

try {

//通知AMS

ActivityManagerNative.getDefault().activityPaused(token);

} catch (RemoteException ex) {

throw ex.rethrowFromSystemServer();

}

}

mSomeActivitiesChanged = true;

}

}

这段代码比较简单,就是调用performPauseActivity完成中断Activity的实际工作,然后再通过Binder通信通知AMS中断完成。

我们稍微看一下performPauseActivity函数:

final Bundle performPauseActivity(IBinder token, boolean finished,

boolean saveState, String reason) {

ActivityClientRecord r = mActivities.get(token);

return r != null ? performPauseActivity(r, finished, saveState, reason) : null;

}

final Bundle performPauseActivity(ActivityClientRecord r, boolean finished,

boolean saveState, String reason) {

................

// Next have the activity save its current state and managed dialogs...

if (!r.activity.mFinished && saveState) {

//完成调用Activity的onSaveInstanceState接口等操作

callCallActivityOnSaveInstanceState(r);

}

//调用Activity的onPause接口

performPauseActivityIfNeeded(r, reason);

// Notify any outstanding on paused listeners

ArrayList listeners;

synchronized (mOnPauseListeners) {

//ActivityThread提供了对外接口registerOnActivityPausedListener

//可以注册观察者监听某个Activity进入paused状态

listeners = mOnPauseListeners.remove(r.activity);

}

int size = (listeners != null ? listeners.size() : 0);

for (int i = 0; i < size; i++) {

//回调

listeners.get(i).onPaused(r.activity);

}

return !r.activity.mFinished && saveState ? r.state : null;

}

performPauseActivity整体的逻辑很清晰,就是调用Activity生命周期中对应的接口,同时通知观察者Activity paused。

现在我们将视线移回到AMS,看看定义于其中的activityPaused函数。

public final void activityPaused(IBinder token) {

final long origId = Binder.clearCallingIdentity();

synchronized(this) {

ActivityStack stack = ActivityRecord.getStackLocked(token);

if (stack != null) {

stack.activityPausedLocked(token, false);

}

}

Binder.restoreCallingIdentity(origId);

}

从上面的代码可以看出,activityPaused的主要工作将交给ActivityStack的activityPausedLocked函数:

final void activityPausedLocked(IBinder token, boolean timeout) {

...............

final ActivityRecord r = isInStackLocked(token);

if (r != null) {

//从消息队列中移除该事件

mHandler.removeMessages(PAUSE_TIMEOUT_MSG, r);

if (mPausingActivity == r) {

..............

completePauseLocked(true);

return;

} else {

................

}

}

...............

}

上述代码中的completePauseLocked函数,将负责完成本次中断Activity的剩余的工作,同时重新进入启动Activity的流程。

//此处resumeNext的值为true

private void completePauseLocked(boolean resumeNext) {

ActivityRecord prev = mPausingActivity;

..................

if (prev != null) {

final boolean wasStopping = prev.state == ActivityState.STOPPING;

prev.state = ActivityState.PAUSED;

if (prev.finishing) {

................

//如果已经进入finishing状态,调用finishCurrentActivityLocked(本流程中,Activity还没有finishing)

//此处参数为FINISH_AFTER_VISIBLE,仅将Activity加入到mStoppingActivities中

prev = finishCurrentActivityLocked(prev, FINISH_AFTER_VISIBLE, false);

} else if (prev.app != null) {

.................

//将Activity从等待可见的Activity中移除

if (mStackSupervisor.mWaitingVisibleActivities.remove(prev)) {

...................

}

if (prev.deferRelaunchUntilPaused) {

.............

} else if (wasStopping) {

.............

} else if ((!prev.visible && !hasVisibleBehindActivity())

|| mService.isSleepingOrShuttingDownLocked()) {

// If we were visible then resumeTopActivities will release resources before

// stopping.

//如果Activity变为不可见时,才会进入此分支,本流程实际上不会直接进入该分支

//但当Activity真的不见了,ActivityStack将调用makeInvisible,重新对中断Activity调用addToStopping函数

//将暂停的Activity保存mStoppingActivities中

addToStopping(prev, true /* immediate */);

}

} else {

..................

}

..........

//将mPausingActivity置为null

mPausingActivity = null;

}

if (resumeNext) {

final ActivityStack topStack = mStackSupervisor.getFocusedStack();

if (!mService.isSleepingOrShuttingDownLocked()) {

//将重新开始启动前台栈顶的Activity,由于此时mResumedActivity为null,于是进入到启动目标Activity的流程

mStackSupervisor.resumeFocusedStackTopActivityLocked(topStack, prev, null);

} else {

..............

}

}

if (prev != null) {

//将启动新的Activity,可以恢复事件分发

prev.resumeKeyDispatchingLocked();

..................

}

................

}

这部分代码的主要工作是:

1、若中断的Activity变为不可见时,调用addToStopping函数,将中断的Activity加入到mStoppingActivities;

2、将mPausingActivity置为null后,重新进入启动目标Activity的流程。

虽然本流程不会直接调用addToStopping函数,但我们还是进一步看看,中断之后的Activity 变为不可见后将如何被AMS处理。

三、addToStopping函数

//此流程中immediate的值为true

private void addToStopping(ActivityRecord r, boolean immediate) {

if (!mStackSupervisor.mStoppingActivities.contains(r)) {

mStackSupervisor.mStoppingActivities.add(r);

}

// If we already have a few activities waiting to stop, then give up

// on things going idle and start clearing them out. Or if r is the

// last of activity of the last task the stack will be empty and must

// be cleared immediately.

// 原生中MAX_STOPPING_TO_FORCE的值为3

boolean forceIdle = mStackSupervisor.mStoppingActivities.size() > MAX_STOPPING_TO_FORCE

|| (r.frontOfTask && mTaskHistory.size() <= 1);

if (immediate || forceIdle) {

............

//ActivityStackSupervisor发送消息IDLE_NOW_MSG,最终由activityIdleInternalLocked函数处理

mStackSupervisor.scheduleIdleLocked();

} else {

................

}

}

从上面的代码,可以看出启动Activity和中断Activity的最后一部均是调用activityIdleInternalLocked函数,

我们看看该函数中处理中断的Activity相关的流程:

//中断Activity时,fromTimeout的值为true

final ActivityRecord activityIdleInternalLocked(final IBinder token, boolean fromTimeout, Configuration config) {

...............

ActivityRecord r = ActivityRecord.forTokenLocked(token);

if (r != null) {

.........

if (fromTimeout) {

//该函数中也会调用mService.notifyAll(),因此会唤醒等待Activity启动的ActivityStarter

//但ActivityStarter会检测到目标Activity还未可见,因此会重新进入等待状态

reportActivityLaunchedLocked(fromTimeout, r, -1, -1);

}

.........

}

.........

// Atomically retrieve all of the other things to do.

final ArrayList stops = processStoppingActivitiesLocked(true);

NS = stops != null ? stops.size() : 0;

..........

// Stop any activities that are scheduled to do so but have been

// waiting for the https://www.doczj.com/doc/fb4142461.html,next one to start.

for (int i = 0; i < NS; i++) {

r = stops.get(i);

final ActivityStack stack = r.task.stack;

if (stack != null) {

if (r.finishing) {

stack.finishCurrentActivityLocked(r, ActivityStack.FINISH_IMMEDIATELY, false);

} else {

//调用ActivityStack的stopActivityLocked函数

stack.stopActivityLocked(r);

}

}

}

//AMS处理无用的进程等

...............

}

跟进一下ActivityStack的stopActivityLocked函数:

final void stopActivityLocked(ActivityRecord r) {

..............

//如果Activity携带了FLAG_ACTIVITY_NO_HISTORY,那么当这个Activity结束时,将从Task中被移除掉

if ((r.intent.getFlags()&Intent.FLAG_ACTIVITY_NO_HISTORY) != 0

|| (https://www.doczj.com/doc/fb4142461.html,.flags&ActivityInfo.FLAG_NO_HISTORY) != 0) {

高一数学必修4模块训练1(答案版)

高中数学精品资料 2020.8 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 高一数学必修4模块训练1 一.选择题: 1.-215°是 ( B ) (A )第一象限角 (B )第二象限角 (C )第三象限角 (D )第四象限角 2.角α的终边过点P (4,-3),则αcos 的值为 ( C ) (A )4 (B )-3 (C )54 (D )53 - 3.若0cos sin <αα,则角α的终边在 ( C ) (A )第二象限 (B )第四象限 (C )第二、四象限 (D )第三、四象限 4.函数x x y 22sin cos -=的最小正周期是 ( A ) (A )π (B )2π (C )4π (D )π2 5.给出下面四个命题:① =+;②=+B ;③=; ④00=?。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B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向量)2,1(-=,)1,2(=,则 ( B ) (A )∥ (B )⊥ (C )与的夹角为60° (D )与的夹角为30° 7. 在下面给出的四个函数中,既是区间)2,0(π 上的增函数,又是以π为周期的偶函数的是( D ) (A )x y 2cos = (B )x y 2sin = (C )|cos |x y = (D )|sin |x y = 8.若=(2,1),=(3,4),则向量在向量方向上的投影为( B ) (A )52 (B )2 (C )5 (D )10 二.填空题: 9.已知点A (2,-4),B (-6,2),则AB 的中点M 的坐标为 (-2,-1) ; 10.若21 tan =α,则ααα αcos 3sin 2cos sin -+= -3 ; 三.解答题: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2单元 第4讲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练习

【走向高考】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2单元第4讲生态系统 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确叙述是() ①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②“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 ③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其抵抗力稳定性 ④热带雨林在遭到严重的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仍很强 A.①④ B.①② C.①③D.②③ 答案 C 解析注意两种稳定性的区别,“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恢复力稳定性;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其抵抗力稳定性,否则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较强,但是一旦遭到严重的破坏后,很难恢复,所以恢复力稳定性较低。2.下列有关干旱区域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食物链少,抵抗力稳定性强 B.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弱,恢复力稳定性强 C.经干旱环境长期诱导,生物体往往发生耐旱突变 D.种群密度是限制干旱区域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 答案 B 解析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相对简单,食物链较少,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抵抗力稳定性弱,恢复力稳定性较强。生物发生耐旱突变不是因为环境干旱造成的,干旱环境只是将耐旱突变选择出来。水是限制干旱区域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3.(2015·常州质检)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这是通过() A.种群密度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而实现的 B.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物质循环而实现的 C.生态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来实现的 D.人工进行的绿化和环境保护来实现的 答案 C 解析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群落的丰富度有关,群落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靠生态系统内部各成分间相互作用,反馈调节来实现的。 4.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个种群间信息传递方向是甲→乙 B.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生态系统和结构和功能

第二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理解营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掌握营养级的概念以及营养级与食物链的关系。2.通过指导学生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3.通过了解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相互关系及食物网,渗透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的教育;通过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渗透“人是生态系统中一员”的观点,从而对学生进行生态观点的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 1.生态系统生物功能类群及其地位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因为: (1)生态系统的组成可分为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两大部分,生物成分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依据它们各自代谢类型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特征而划分的。因此,将它们统称为三大功能类群,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各不相同。 (2)三大功能类群之间以及它们与非生物部分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是研究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基础。 (3)三大功能类群之间以及它们与非生物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渗透普遍联系辩证观点的教育素材,人作为消费者的一员,是渗透“人是生态系统中一员”观点的教育素材。 2.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教学内容也是本节的重点知识,因为: (l)尽管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范围有大有小,但它们组分中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食物的关系,也就是吃与被吃的关系。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的这种复杂的营养关系构成了食物链、食物网,这就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2)食物链与食物网是生态系统功能的结构基础,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网)的各个营养级而流动的。掌握了有关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知识,就为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等知识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3)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分析过程,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食物链和食物网概念中渗透着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 3.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三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是本节的难点知识,因为 (l)食物链是生物间单方向的食物联结,食物网是生物间多方向的食物联结,而营养级是食物链上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所以有的生物会占有不同的营养级。三个概念之间有相互包容的成分,也有本质的不同,要加以区分。 (2)三个概念在被运用解答新的问题情景时,容易出现混淆,应在对食物网中某一生物的营养级分析时加以区分。 教学内容分析: 第2节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学生在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的基础上,要继续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本节包括三个部分,首先认识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然后了解这种结构具有什么主要功能。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每一部分都安排了分析讨论活动。 (1)知识结构: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人教版数学必修四模块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数学必修四模块综合测试题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三角形的内角必是第一象限或第二象限的角 B.角α的终边在x 轴上时,角α的正弦线、正切线分别变成一个点 C.终边相同的角必相等 D.终边在第二象限的角是钝角 思路解析:由正弦线、正切线的定义可知B 正确,A 中漏了直角的情况,直角终边在y 轴上,不属于第一象限也不属于第二象限. 答案:B 2.若α、β的终边关于y 对称,则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 A.sinα=sinβ B.cosα=cosβ C.tanα=tanβ D.cotα=cotβ 思路解析:因为α、β的终边关于y 对称,所以β=2kπ+π-α,k ∈Z ,sinβ=sin(2kπ+π-α)=sinα.或者通过定义sinα=r y ,也可判断. 答案:A 3.函数y=2sin2xcos2x 是( ) A.周期为2π的奇函数 B.周期为2π 的偶函数 C.周期为4π的奇函数 D.周期为4 π 的偶函数 思路解析:y= 22sin4x,T=42π=2π,又f (-x )=22sin (-4x )=-2 2 sin4x=-f (x ),它是奇 函数. 答案:A 4.已知向量a =(3,2),b =(x,4),且a ∥b ,则x 的值为( ) A.6 B.-6 C.38- D.3 8 思路解析:因为a ∥b ,所以3×4-2x=0,解得x=6. 答案:A 5.下面给出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对于实数m 和向量a 、b ,恒有m(a-b)=ma-mb ;②对于实数m 、n 和向量a ,恒有(m-n)a=ma-na ;③若ma=mb(m ∈R),则a=b ;④若ma=na(a≠0),则m=n. A.1 B.2 C.3 D.4 思路解析:正确的命题有①②④,③当且仅当m≠0时成立. 答案:C 6.已知|a|=1,|b|=2,a 与b 的夹角为60°,c=2a+3b,d=k a -b (k ∈R ),且c ⊥d ,那么k 的值为( ) A.-6 B.6 C.5 14- D.514 思路解析:a·b=1×2×cos60°=1.∵c ⊥d,

2014高三人教生物解题高效训练必修3第4单元2讲生态系统的.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第二讲 与稳定性 [课堂考点集训] 考点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1 ?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 为雌鸟发出信号;某种植物根系能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如将这类物质 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可以使休眠孢子提前发芽,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类信息的作用() A .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B .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 D .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 解析:选B 萤火虫通过闪光识别同伴,这是利用了光的信号,属于物理信息;草原上 的雄鸟用扇动翅膀的形式给同伴发出信号,同伴辨别的是它的动作,属于行为信息;第三个 实例中,是特殊的化合物在起作用,属于化学信息。 2. 森林中,狼能够依据兔子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子,兔子也同样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 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该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A .可以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B. 可以维持生物种群的繁衍 C. 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 .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解析:选D狼能够依据兔子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子,兔子也同样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

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该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考点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2013吉林一模)若森林持续干旱,树木往往会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以保证获得足 够水分,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这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 A .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B .抵抗力稳定性较强 C.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D ?抵抗力稳定性较弱 解析:选B 由题分析可知,森林生态系统在干旱环境下通过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以保证获得足够水分,这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稳定性。 4. 下列哪个图能正确表示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 解析:选B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其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考点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5?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光合作用是CO2进入生物群落的唯一途径 B. 动物细胞的无氧呼吸是大气CO2的产生途径之一 C. 没有分解者,碳循环仍可保持平衡状态 D .初级消费者通过消化系统摄入生产者合成的含碳有机物 解析:选D 在碳循环过程中,CO2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 动物细胞只能通过有氧呼吸产生CO2进入大气;分解者分解作用产生的CO2是大气中CO2

2018高考苏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讲义: 必修3 第9单元 第4讲 生态系统的功能

第4讲 生态系统的功能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 (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2)过程: ①输入??? 能量来源:太阳能输入生物:生产者输入过程:主要是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将光 能转化为化学能。 ②传递转化、散失过程 通过上述图解可以看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能量流动相同的三个去向是: a .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b .被下一营养级同化。 c .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2.能量流动的特点 (1)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 (2)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研究意义 (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1.判断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说法的正误。 (1)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提示】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能量的输入=输出(散失)。 (2)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 (3)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 【提示】生态系统的能源主要为太阳能,也可源自某些无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如硝化细菌、硫铁细菌等化能自养型生物。 (4)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输入生态系统,通过呼吸作用输出生态系统。(√) 2.判断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作用的说法的正误。 (1)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提示】防治稻田害虫,可以使能量更多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但是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2)农业生态系统中,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提示】沼液和沼渣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肥料,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又能成为人类的能源物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而能量不能循环利用。 (3)拔去田地中的杂草是人为地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提示】拔去田地中的杂草是人为地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不会改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4)研究能量流动,可合理设计人工生态系统,高效利用能量。(√) 1.某一营养级能量的来源与去路分析

高一数学必修4模块训练3

高一数学必修4模块训练3 一.选择题: 1.已知角α 的终边过点P (-4,3),则ααcos sin 2+的值为( ) A .5 4- B .53 C .52 D .2 2.若θθcos sin ?>0,则θ在( B ) A .第一、二象限 B .第一、三象限 C .第一、四象限 D .第二、四象限 3.在)2,0(π 内,使x x cos sin >成立的x 取值范围是( ) A .)4 5,()2,4(πππ π? B .),4(ππ C .)45,4(ππ D . )2 3,45(),4(ππππ? 4.设)2,0(πα∈,若53sin =α,则)4 cos(2πα+等于 ( ) A .57 B . 51 C . 57- D . 51- 5.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是 ( ) ① 0·a =0;② a ·b =b ·a ;③ a 2=|a |2 ④ |a ·b |≤a ·b ( ) A 1 B 2 C 3 D 4 6.已知2tan()5αβ+=, 1tan()44πβ-=, 则tan()4 πα+的值为( ) A 16 B 2213 C 322 D 1318 7.cos 2cos sin 2sin 55y x x ππ=+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A 5,()1212k k k Z ππππ??-+∈???? B 3,()105k k k Z ππππ??++∈??? ? C 55,()126k k k Z ππππ??++∈???? D 52,()63k k k Z ππππ??++∈???? 8. 如图, E F G H 、、、分别是四边形ABCD 的所在边的中点, 若()()0AB BC BC CD +?+=,则四边形EFGH 是 ( ) A 平行四边形但不是矩形 B 正方形 C 菱形 D 矩形 二.填空题: 9.函数x x y sin 2sin 2-=的值域是∈y ; 考查三角函数的值域,简单题。 10 21==,与的夹角为 3π -+= 。 三.解答题: 11. 已知tan 34πα??+= ??? , 计算 : B

简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简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无生命物质——无机环境和有生命物质——生物群落(图10-6)。 无机环境包括作为系统能量来源的太阳辐射能;温度、水分、空气、岩石、土壤和各种营养元素等物理、化学环境条件;以及生物物质代谢的原料如CO2、H2O、O2、N2和无机盐类等,它们构成生物生长、发育的能量与物质基础,又称为生命支持系统。 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核心,可以分为三大类群: 第一类为自养型生物,包括各种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细菌,称为生产者。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吸收来的水、CO2和无机盐类转化成为初级产品——碳水化合物,并将其进一步合成成为脂肪和蛋白质等,用来建造自身,这样,太阳能便通过生产者的合成与转化源源不断地进入生态系统,成为其他生物类群的唯一食物与能量来源。化能合成细菌也能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但它们利用的能量不是来自太阳,而是来自某些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产生的能量。例如,氮化细菌能将氨(NH3)氧化成亚硝酸和硝酸,利用这一氧化过程中放出来的能量把CO2和水合成为有机物。 第二类为异养型生物,包括草食动物和食肉动物,称为消费者。顾名思义,这些消费者不能直接利用太阳能来生产食物,只能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获得能量。根据不同的取食地位,又可以分为直接依赖植物的枝、叶、果实、种子和凋落物为生的一级消费者,如蝗虫、野兔、鹿、牛、马、羊等食草动物;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为二级消费者,如黄鼠狼、狐狸、青蛙等;肉食动物之间存在着弱肉强食的关系,其中的强者成为三级和四级消费者。这些高级的消费者是生物群落中最凶猛的肉食动物,如狮、虎、鹰和水域中的鲨鱼等。有些动物既食植物又食动物,称为杂食动物,如某些鸟类和鱼类等。 第三类为异养型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土壤原生动物和一些小型无脊椎动物,它们靠分解动植物残体为生,称为分解者。微生物分布广泛,富含于土壤和水体的表层,空气中含量较少且多数为腐生的细菌和霉菌。微生物是生物群落中数量最大的类群,据估计,1克肥沃土壤中含有的微生物数量可达108个。细菌和真菌主要靠吸收动植物残体内的可溶性有机物来生活,在消化过程中,把无机养分从有机物中释放出来,归还给环境。可见,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着养分物质再循环的作用。土壤中的小型无脊椎动物如线虫、蚯蚓等将植物残体粉碎,起着加速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和转化的作用。此外,这些土壤动物也能够在体内进行分解,将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盐类,供植物再次吸收、利用(图10-6) .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系统的功能-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 课程说明:本课在北京版生物学教材8年级下册 指导思想 从生物科学的本质出发,不拘泥于课本和课程。 内容分析 从结构到功能,可能是生物学中典型思维方式中的一个最普遍的模式。本节课在上节课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结构之后,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实例,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进行了介绍,在比较的过程中,完成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学习,和有害物质随着食物链的传递而进行积聚的介绍。 学情分析 面向全体学生。 教学思路 从小生态瓶实验为什么失败引入本课,介绍生物圈2号实验,归结矛盾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于其生态系统的内部过程。由此,介绍地球上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再运用刚学到的知识对于生物圈2号实验进行分析。介绍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和有害物质积聚的特点,补充对于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 基本目标 教学目标: 1.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都是在生态系统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反复循环的,而且物质的循环具有全球性。 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食物链(网)传给消费者、分解者,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生态系统在一定范围内能保持自身的稳定性,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4.生态系统中的有害物质会累积:大部分的有毒物质很难分解,通过食物链在消费者体内积累、浓缩。营养等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教学重点: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的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 教学难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教学过程 时间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技术 应用对应 PPT 页码 拍摄 要求 3' 导入讲台: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态系 统的结构,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生态系统 的功能。 大屏幕: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 讲台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教案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教学设计 发布者:黄英迈发布日期:2011-06-08 11:14:20.0 一、教材分析: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教学理念,力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有关生物圈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基础上学习的,已经知道了在生物界中影响生物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类是光、温度、水分、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也具备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如捕食关系、竞争关系等。有了以上知识的储备,再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内容,就容易的多了。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为后面学习生态系统调节、类型,以及最大的生态系统等内容做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强,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生态系统的资料(包括图片、网上的文字资料等),课堂上采取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即在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达到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②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收集整理资料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调查、收集资料、分析交流等活动,增强学生保护生物及环境的意识,产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重点: ①生态系统的组成②食物链和食物网。 难点:生产者的学习和生态系统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一个小型的水族箱,里面生活着小鱼和水草 学生: 收集各种图片或拍摄各种风景照片,记录一周来所食用的食物名称 五、教学过程:

第九单元 第4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稳定性

[课时作业·巩固提升]单独成册方便使用 一、选择题 1.关于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 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因此,碳循环具有全球性 C.大力植树造林,利用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可以从根本上治理温室效应D.化石燃料除燃烧外,还可通过微生物的分解途径产生CO2 解析: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的,A正确;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所以碳循环具有全球性,B正确;大力植树造林可以缓解温室效应,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C错误;化石燃料除了燃烧可以产生CO2,还可以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CO2,D正确。 答案:C 2.关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A.蝙蝠对周围环境的识别、取食与飞行,几乎完全依赖于声波 B.某些植物如莴苣、茄、烟草的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信息,才能萌发生长 C.自然界中,某些植物的开花也需光信息刺激 D.生物种群的繁衍无须信息传递 解析:蝙蝠对周围环境的识别、取食与飞行,几乎完全依赖于声波,属于物理信息的应用,A正确;某些植物如莴苣、茄、烟草的种子为需光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才能萌发生长,属于物理信息,B正确;某些植物开花依赖于光周期,属于物理信息,C正确;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D错误。 答案:D 3.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则该生态系统() ①处于大量物种更替的过渡阶段②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③物质和能

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④有比较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⑤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⑥生产者的数量大于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说明可以保持生态平衡,此时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①错误、②正确;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③正确;有比较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④正确;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⑤正确;分解者较小但数量很多,⑥错误。 答案:B 4.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原理,可以有效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下列措施不属于此项原理的是() A.圈养家畜,散养家禽 B.施放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C.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 D.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 解析:生态系统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圈养家畜、散养家禽是为了减少能量的消耗,未利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A符合题意;干扰害虫正常交尾的性引诱剂为化学信息,B不符合题意;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和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都是利用的物理信息,C、D不符合题意。 答案:A 5.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B.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中,未利用的能量保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 D.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态系统各种成分之间,而且往往是双向的 解析: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A正

高中数学必修4重点知识点

高中数学必修4重点知识点-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中数学必修4知识点 ?? ???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1、任意角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零角:不作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2、角α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则称α为第几象限角. 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 36036090,k k k αα?<

第4讲 生态系统

第4讲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物群落与它所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大气圈的下部、水圈、岩石圈的上部。 (2)生态系统的类型 ①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 ②水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的成分 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大气、水、土壤等。 ②生物因素: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 (4)食物链和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食物链。食物链相互交错成网状,称为食物网。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两者同时进行,不可分割。能量流动从绿色植物开始,沿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并逐渐递减。主要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2 3 4.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个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具有比较稳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有强有弱,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相反,生物种类越单纯,生物种类越少,自动调节能力越弱,稳定性越低。 (3)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人为干预或自然因素的变化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被破坏。 5 【例1】(2008·浙江衢州)《说苑·正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这段话所反映的食物链是()A.蝉→螳螂→黄雀B.树→蝉→螳螂→黄雀C.黄雀→螳螂→树D.黄雀→螳螂→蝉→树【精析】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从题中不难发现,“蝉高居悲呜饮露”,知露是蝉的食物,“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知蝉是螳螂的食物,“黄雀在其(螳螂)傍也”,知螳螂是黄雀的食物。串起来便是树→蝉→螳螂→黄雀。 【解答】B 【失分警示】本题易错选A。关键是要充分掌握食物链的概念,每条食物链都应从生产者(即植物)开始。 【拓展延伸】“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体现的完整的食物链:树叶→蝉→螳螂→黄雀。 【例2】(2008·浙江温州)楠溪江水网密布,流水通畅,是瓯江最大的支流。楠溪江风景区溪水环山,生物种类繁多,属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整个风景区属于一个(选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精析】从题中描述的“溪水环山”可知,该风景区有水和土壤,当然作为自然风景区肯定还有阳光、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又从题中“生物种类繁多”可知该风景区还有各种生物因素。于是由各种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共同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解答】生态系统 【失分警示】解答本题时,容易出现由于强调“生物种类繁多”而忽略非生物因素造成错选“群落”的结果。所以在解类似的题时应充分利用题中的文字信息,找出相应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即可判断出这是一个生态系统。当然对“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三个概念也应该具有辨析能力。 【归纳整理】种群:是生活在一个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生物群落: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的统一的整体。 【例3】(2009·浙江湖州)地球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无私地为我们奉献着她的一切,她为我们提供食物,为我们提供能源。但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积存的碳元素,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打破了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平衡,造成了“温室效应”和能源危机。 (1)我们食物中的有机物是植物通过(选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制造的。 (2)地层中的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出来,并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流动因此“打破了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平衡”这句话所说的“生态系统”指的是。 【精析】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矿物质等,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生物群落与它所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称为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大气圈的下部、水圈、岩石圈的上部。 【解答】(1)光合作用(2)生物圈

高一数学必修4模块训练

高一数学必修4模块训练4 一.选择题: 1、化简8cos 228cos 12 +-+的结果是(C ) (A )( sin4 (B ) (C )(cos4 (D )2、已知tan α,tan β是方程x 2+3 3x+4=0的两根,且-2π<α<2π,-2 π<β<2π,则 α+β等于( B ) (A )3π (B )-32π (C )3π或-32π (D )-3π或-3 2π 3、函数y=sin(2x+2 5π)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的方程是( A ) (A )x=-2π (B )x=-4π (C )x=8π (D )x=4 5π 4、已知sin αcos α= 83,且4π<α<2 π,则cos α-sin α的值是 ( A ) (A)-21 (B)21 (C)-41 (D) 4 1 5、下列命题 ①函数y=sin2x 的单调增区间是[ππππ k k ++4 5,43],(k ∈Z ) ②函数y=tanx 在它的定义域内是增函数 ③函数y=|cos2x|的周期是π ④函数y=sin(x +25π )是偶函数 其 中正确的是 ( D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6、已知|a |=5,|b |=4,a 与b 的夹角为60°,则|a -2b |的值是( B ) (A )9 (B )7 (C ) 129 (D )10 7、若a =(3,5cosx ),b =(2sinx ,cosx ),则a ·b 的范围是( B ) (A )[-6,+∞] (B )[-6,5 34] (C )[6,+∞] (D )[0,534] 8、若△ABC 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向量AB =c ,BC =a ,CA =b ,有下列 命题 ①a ·b =1 ②a +b 与a -b 垂直 ③a 与b 夹角为60° ④a +b =c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B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二.填空题: 9、函数y=Asin(ωx+φ)( A >0,ω>0,|φ|<π),在同一个周期内,当x=3 π 时, y 有最大值2,当x=0时,y 有最小值-2,则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 ____________。y sin x π??=- ??? 232 10、已知a =(-2,5),|b |=|a |,且a 与b 互相垂直,则b 的坐标是___________。()(),,,--5252 三.解答题: 11、已知非零向量a ,b 满足|a |=1,a ·b =21,且(a +b )·(a -b )=21, (1)求|b |;(2)求a 与b 的夹角;(3)求(a -b )2,(a +b )2。

初中九年级科学下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初中九年级科学下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分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能量关系,概述能量流动的特点。 3、以碳循环为例,说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 4、概述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特点。 ◆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归纳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特点,培养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正确认识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通过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运输和传递的,渗透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食物链与食物网。 2、以食物链和食物网为基础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及其特点。 ◆难点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及其特点。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分析法、归纳法。 五、教学资源 PPT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课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要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旧课提问:(1)生态系 统的概念是什么?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 系统是什么?(2) 生态系统的组成分 为哪两部分?它们 各自包括了哪些成 分? 认真思考,回 答提问: (1)在一定自 然区域内,所 有生物及其生 活的环境共同 构成生态系 统。地球上最 大的生态系统 是生物圈。(2) 生态系统由生 物和非生物环 境两部分组 成。生物包括 植物、动物、 承上启下, 既巩固已 学知识,又 为学习新 知识做铺 垫。

微生物。非生物环境包括:阳光、水分、空气、温度、土壤等。 导入新课讲述:我们已经知道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 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具有各自的生态功 能,那么,生态系统 中各种成分的关系 如何?它们之间的 关系对生态系统会 产生怎样的影响? 这是本节课需要进 一步探讨的问题。 思考,讨论, 进入新课学 习。 问题导入, 明确学习 任务,激发 学习兴趣。 食物链和食物网1、活动:分析草原 生态系统中部分生 物的关系 ppt展示:图23-4 草原生态系统中的 各种生物(不完全)。 提出下列问题,引导 学生思考: (1)草原上的植物 在生态系统中有什 么作用? (2)草原上的各种 动物与草原上的植 被有什么关系? (3)草原上的各种 动物之间存在着什 观察、思考、 讨论、回答: (1)草原上的 植物通过光合 作用制造有机 物,供给该生 态系统中的各 种动物利用。 (2)吃与被吃 的关系。 (3)草原上的 各种动物之间 的关系是捕食 关系,如青蛙 捕食蝗虫,而 培养学生 观察、分 析、解决问 题的能力。 在“做中 学”增强学 生学习的 兴趣。

高一数学必修4模块训练10(答案版)

高中数学精品资料 2020.8 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 高一数学必修4模块训练10 一.选择题: 1、设34sin ,cos 55 α=- α=,那么下列的点在角α的终边上的是( ) (A ) (4,-3) (B ) (-4,3) (C) (3,-4) (D) (-3,4) 2、与向量a =(12,5)平行的单位向量为( ) A .125,1313??- ??? B .125,1313??-- ??? C .125125,,13131313????-- ? ?????或 D .125125,,13131313????-- ? ????? 或 3、已知扇形的周长是12,面积是8,则扇形的中心角的弧度数是( ) A .1 B 、4 C 、1或4 D 、2或4 4、将函数))(6 sin(R x x y ∈+=π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左平行移动4π个单位长度,再把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 扩大到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则所得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 A 、))(1252sin(R x x y ∈+=π B 、))(1252sin(R x x y ∈+=π C 、))(122sin(R x x y ∈-=π D 、))(24 52sin(R x x y ∈+=π 5、已知D 、E 、F 分别是△ABC 三边,AB 、BC 、CA 的中点,则()BF DE FD BF AB ?+?的值为( ) (A ) 2 (B ) 1 (C )12 (D) 13 6、如右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BC 、CD 边中点,CE 与AF 交于点H ,设 a =, b =,则等于( ) A .b a 5452- B .b a 5 452+ C .b a 5452+- D .b a 5 452-- 7、若sin cos αβ=,22ππα- <<,0βπ<<,则αβ+值为( ) (A ) 32π (B ) π (C ) 2 π (D ) 0 8、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x f 满足)()2(x f x f =+且)(x f 在]2,3[--上是减函数,又βα,是锐角三角形的两 个内角,则( ) A 、)(cos )(sin βαf f > B 、)(cos )(sin βαf f < C 、)(sin )(sin βαf f > D 、)(cos )(cos βαf f < 二.填空题:

高一数学必修4模块训练6

高一数学必修4模块训练6 一.选择题: 1、等于则x x x 2cos 1,0tan sin +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3章第3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第3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2.理解生态系统三种成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3.理解营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掌握食物链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相互关系及食物网,渗透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的教育; 2.通过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渗透“人是生态系统中一员”的观点,从而对学生进行生态观点的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1.生态系统生物功能类群及其地位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因为: (1)生态系统的组成可分为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两大部分。生物成分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依据它们各自代谢类型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特征而划分的。因此,将它们统称为三大功能类群,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各不相同。 (2)三大功能类群之间以及它们与非生物部分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是研究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基础。 (3)三大功能类群之间以及它们与非生物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渗透普遍联系辩证观点的教育素材,人作为消费者的一员,是渗透“人是生态系统中一员”观点的教育素材。 2.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教学内容也是本节的重点知识,因为: (l)尽管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范围有大有小,但它们组分中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食物的关系,也就是吃与被吃的关系。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的这种复杂的营养关系构成了食物链、食物网,这就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2)食物链与食物网是生态系统功能的结构基础,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网)的各个营养级而流动的。掌握了有关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知识,就为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等知识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3)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分析过程,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食物链和食物网概念中渗透着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 3.食物链、食物网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是本节的难点知识,因为: 食物链是生物间单方向的食物联结,食物网是生物间多方向的食物联结。两个概念之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