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年元代科举研究 - 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

近年元代科举研究 - 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

近年元代科举研究 - 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
近年元代科举研究 - 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

近年元代科举研究

——以日本的研究介绍做为中心

【日】渡边健哉

序言

科举重要性当然不用说。关于科举,到现在为止阐明科举制度的研究——狭义的科举研究——是中心。但是,近几年,围绕科举的社会、文化的研究——广义的科举研究—繁盛起来。科举研究朝多方面发展。刘海峰提倡包括了狭义、广义的广泛的“科举学”。刘海峰《科举学导论》,概括了到现在为止数量众多的科举研究。书中列举的多种多样的题目表示着科举研究的扩展。本论文介绍的元代科举研究,在近几年也迎了新的局面。

元代科举于仁宗皇庆二年(1313)所颁布。于延祜元年(1314)时在各地施行乡试,翌年56人成为了首批的进士。至元元年(1335)十一月,顺帝下诏罢科举。但是,至元六年再次恢复已经停罢科举制度,以后元代科举一直延续到至正二十七年(1366)。

现在,元代史研究有着很大的变化,元代的科举研究也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本论文探讨近几年的元代科举研究的发展,拟对最近的研究动向做出探讨。

森田宪司、陈高华、樱井智美已经写过关于介绍科举研究的论文[3]。本论文在以上三位老师介绍科举研究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些新的研究介绍。原因有二个:一、史料的大量整理;

二、萧启庆对元代的进士名簿的调查,使得科举研究变得更清楚了。

本论文,首先介绍探讨元代科举制度的“狭义的科举研究”。次之,以萧启庆的研究为主,进而触及近年来逐渐完备之合格者名单。最后,主要以日本学者的“广义的科举研究”为中心作以下介绍。

一、元代的科举制度研究

首先,介绍关于科举制度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元代科举制度的研究以安部健夫、宫崎市定、姚大力等的研究为代表[1]。最近出版了杨学为主编《中国考试通史(全5卷)》[2]。第2卷关于宋、辽、金、元代的科举制度。陈高华执笔的元代内容,由《元朝科举考试制度的确立》、《元朝科举考试制度的内容》、《元朝学校考试和其它考试》的三章而构成。

最近,杨学为主编《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第3卷宋、第4卷辽金元也出版了[3]。该书汇集了有关科举的资料。由陈高华撰写的第5编《元朝学校考试及其它考试验制度》、第6编《元朝科举考试制度》,收集了《元典章》、个人的文集、地方志等之中有关科举的史料。

另外,作为首部有关元代科举的专门著作,桂栖鹏撰写的《元代进士研究》出版了[4]。本书上篇的《通论》是写进士的为官经历和活动的,下篇的《专门讨论》是写各种史料中的高丽、色目人、蒙古族进士的。第l章《元代进士仕官研究》处理进士的为官经历的问题,探讨他们在官僚制度中进士怎么逐级升迁的。同时,第4章《元代进士的文化活动》论述进士的著作、文学活动和教育活动,很有意义。

关于乡试,有李治安《元代乡试新探》[5]。阐明乡试的实施状况,认为乡试可以促进在地域、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关于殿试,有桂栖鹏《元代殿试有无黜落问再探》[6],用《永乐大典》所引用的《衡山县进士题名记》、《正德建昌府志》所引用的《新城县进士题名记》,指出了殿试以名次来确定进行。

根据以上的研究,我们对制度的理解更清楚了。

二、元代的进士一览

在近几年的元代科举研究中,萧启庆的研究最为重要。特别近几年,萧氏元代的进士名簿有了一定的成就。这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成果。

作为元代的进士合格者名簿,除了清代的抄本《元统元年进士录》和北京市孔庙《辛卯(至正十一年)进士题名记》以外没有其它的[7]。因此,其它的年度的名簿,须从各种史料中查找。

这样的工作是由清代的钱大昕亲手做的。《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史部传记类有清钱大昕辑《元进士考》稿本一册,不分卷。[8]近几年,《元进士考》登载在《嘉定钱大昕全集》第五卷上[9]。但是,陈高华、陈得芝和沈仁国发现这个全集,在文字上、标点符号上有很多的问题[10]。所以在看《元进士考》时须加以注意。

关于作为第一次的科举的延祜二年的科举,有由于楼占梅、植松正的二人的研究。楼占梅《〈伊滨集〉中的王征士诗》[11],是研究王沂的功绩的,文中列举了与王沂同年的40位进士的名字。另一方面,植松正《元代江南の地方官任用につぃて》考察了37人[12]。两者一样利用王德毅等编纂的《元人传记资料索引》[13]。还有,桂栖鹏《元代进士研究》收录了《元代科举中的高丽进士》、《元代色目人进士考》、《元代的蒙古族进士》,提出了高丽、色目人、蒙古族进士的名单。同时,陈高华《元泰定甲子科进士考》[14],明确了作为泰定元年进士49人的功绩。

萧启庆的研究超过了前人,进行了元代进士名录的全面复原。根据萧启庆的研究,关于16次的科举的进士合格者的概况可以确认。我想对萧启庆表示衷心的敬意。萧启庆,以《元统元年进士录校注》为开端,先后公布了《元至正十一年进士题名记校补》、《元延祜二年与五年进士辑录》、《元至治元年进士辑录》、《元泰定元年与四年进士辑录》、《元至顺元年进士辑录》、《元至正前期进士辑录》、《元至正后期进士辑录》[15]。在这样的研究基础上,《元代进士辑考》即将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发行。在《科举学论丛》中有萧启庆之《赓续钱大昕的未竟之业:谈元代进士录的重构》,此篇中记录了《元代进士辑考》的构成[16]。依据此论文,《元代进士辑考》可分为正篇及附篇。正篇的第一部分为《元统元年进士录》及《至正十一年进士题名记》。第二部分则是以自己已发表的论文为来源,列出上述两项之外的进士名录,并附有详细之传记。附篇则收录了有关于科举的史料。我也衷心的期待着此书之出版。

沈仁国也同样在做着与萧启庆一样的研究。沈仁国以《元泰定丁卯科进士考》为始,公布了《钱大昕〈元进士考〉中至正甲午科进士续考》、《钱大昕〈元进士考〉中至正末四科进士续考》、《元延祜进士再探》[17]。《钱大昕〈元进士考〉中至正末四科进士续考》,关于至正17、20、23、26年的四次的科举探讨。沈仁国打算着手补充钱大昕《元进士考》的内容。他的研究,为《中国科举辞典》(翟国璋主编)的《附录》奠定了基础[18],沈仁国也据此制作了《进士名录》。以后,我们要以这样的研究为参考。

以上,我概括了介绍了关于元代进士的研究。当萧启庆的研究出版时,元代的科举资料完善时。我们还要有新的研究。

三、围绕科举的研究

关于所谓的“广义科举研究”,发表了许多各形各色之论文。以下,特别以日本学者的研究为中心,介绍广义的科举研究。

近年在日本的科举研究中,对于科举相关出版物的研究逐渐盛行。首先,要提到的是宫纪子《〈对策〉の对策》[19]。宫的论点广泛,可归纳为对考生如何学习这一问题的考察研究。相关研究中稍后将会涉及到《新刊类编历举三场文选》、《太平金策镜》、《答策秘诀》等科举考试用书。最后介绍了《丹墀独对》。《丹墀独对》虽为科举考试用书,但记载了元代政治机构等内容,补充了现有史料。

对于科举考试时唯一可以带进考场的韵书的研究,樱井智美已发表了两篇论文。樱井智美在《〈礼部韵略〉与元代科举》中[20],对唯一许可带入考场的《礼部韵略》的版本问题和《礼部韵略》系统的韵书进行了介绍。《元代科举受验持込许可书をめぐつて》[21],首先从属于《礼部韵略》系统韵书的《文场备用排字礼部韵注》这本书,探讨了皇帝的避讳问题。论文的后半部分,论述了科举制度恢复之前各种韵书大量出版、购买,与恢复科举制度的密切联系。这在展开讨论恢复科举的历史问题中,是一个意义深远的论点。

关于《事林广记》中收录的恢复科举时史料,“元代の社会と文化”研究班编《〈事林广记〉学校类(二)、家礼类(一)译注》中用现代日语作出了译注[22]。另外,关于《事林广记》,宫纪子对学界未知的两本《事林广记》——对马藩宗家保存的元刊本和睿山文库所藏的抄本——作了介绍[23]。

森田宪司在《元朝の科举资料につぃて》[24]中对《宋元科举题名录》、《元统元年进士录》(《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21卷)、《元进士考》、《三场文选》其各自结构和内容进行了解说。关于早就关注的科举考试用书《新刊类编历举三场文选》、《皇元大科三场文选》很大地研究也发展。森田宪司《元朝の科举资料につぃて》与陈高华《两种〈三场文选〉中所见元代科举人物名录》大体上同时被发表了。特别陈高华论文,利用《新刊类编历举三场文选》,列举乡试、会试合格者的名字,补充了进士一览的缺少内容。陈高华《元朝科举诏令文书考》[25],介绍《新刊类编历举三场文选》甲集《圣朝科举进士格式》的诏令。关于在那里利用《事林广记》《新编事文类翰墨大全》等订正了十四种的诏令,对这十四种的诏令逐一进行探讨。陈高华的研究是关于《新刊类编历举三场文选》《皇元大科三场文选》的有效利用。他给我们一个新的启示。再者,黄仁生《元代科举文献三种发复》是关于《新刊类编历举三场文选》《皇元大科三场文选》的目录学的考察[26]。

樱井智美《元代カルルクの仕官と科举》[27],是关于庆元路哈剌鲁的进士讨论。从现存的史料,庆元路的进士可以确认5人,5人中的3人是哈剌鲁,指出,元代的哈刺鲁仕官可能利用科举制度。

众所周知,元代的科举存在着南北间和民族间的种种差异,也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现象。饭山知保从多角度展开分析金代的士人层,阐明了金代华北社会的容貌。在《金元代华北における外来民族の儒学习得とその契机》中[28],就驻屯于濮阳县的探马赤军人家系唐兀台家为何学习儒学的,从社会状况的角度讨论了其契机。并推断出,由于外来民族的驻屯军家系无法与蒙古上层、高官相互勾结,学习儒学是其提升社会地位的可能手段之一。另外,《女真、モンゴル支配下の华北の科举受验者数につぃて》考察了金代至元代的华北科举考生的人数[29],推测出华北地区蒙古时代初期“儒人选试”有两万人、恢复科举后有两万三千人参加考试。由于出仕途径多样化,汉人考生人数比金代减少。

另一方面,关于江南士人的仕途,三浦秀一发表了从思想史观点出发的研究成果。首先,三浦秀一在《元朝南人における科举と朱子学》讨论了恢复和科举对江南士人的影响[30]。着眼于袁桷和虞集等考官的史料,直面恢复科举,描绘出了当时的混乱状况。论文后半部分就江南学者许谦、程端礼、吴当对恢复科举做出了怎样回应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另外,三浦秀一在《学生吴澄与南宋末叶的江西书院》一文中[31],追随吴澄青年期的思想形成轨迹的同时,对南宋最末期江西书院的学问倾向进行了分析。其考察了南宋末期的状况,而因为探讨了元代以后江西人才辈出的事实,可以称得上是意义深远的研究。

由广义科举研究之观点所写成的渡边健哉《科举制ょりみた元の大都》中[32],从于大都举行之科举礼仪,探讨元代中期的大都。对于科举进行之场所探讨,第一阶段之乡试考场、第二阶段之会试考场、由全国聚集而来之考生歇宿于何处、第三阶段之殿试考场以及于此之后与合格者有关之仪式的举行会场。从关于场地之研究中,可发现元代中期以后,举行科举之场所为大都的中央地方。总之,大都之发展由宫城所在之南部区域所展开,渐而向北边扩展,于元代中期时开发拓展至大都之中央区域。

近几年的研究,从分析制度的研究摆脱出来,从仅仅限于历史学这个范畴,发展到横跨几个领域的研究。今后,这种方向更加迅速地发展。

小结

如上所述,和有着丰富积蓄的宋代、明代科举研究相比,数量极少的元代科举研究,近年来情况开始渐渐好转。作为背景,由陈高华和萧启庆所做出的基础研究的丰富成果不用多

说。特别是本文未介绍到的萧启庆陆续发表的探讨元代科举的整体性论说。本文虽未全部论说,希望亦能予以参考。特别是萧启庆《元代科举特色新论》中[33],网罗了目前为止的问题,加以分析改正,并提出了新的见解。

沿着那样的研究步伐,从文学、语言学、历史学、哲学等多角度进行探讨,可以说科举研究正逐渐发展成为“广义的科举研究”。

附记:

本论文于《近年の元代科举研究につぃて》(《集刊东洋学》96,2006年)之上,添加了近年研究内容之论述。于日本以外之研究仅触及了一部分而已,恳请原谅。此外,本论文为日本学术振兴会科学研究费补助金(三浦秀一〔代表〕“科举文献にょる明代中国の思想史と社会史”)之下之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注释:

[1]安部健夫:《元代知识人と科举》,载《史林》(42-6),1959年,后收入《元代史の研究》,创文社,1972年;宫崎市定:《元朝治下の蒙古的官职をぁぐる蒙汉关系——科举复兴の意义の再检讨》,载《东洋史研究》(23-4),1972年,后收入《宫崎市定全集》,岩波书店,1992年;姚大力:《元代科举制度的行废及其社会背景》,载《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6),1986年等。

[2]杨学为主编:《中国考试通史(全五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3]杨学为主编:《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第3卷:宋、第4卷:辽金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4]桂栖鹏:《元代进士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

[5]李治安:《元代乡试新探》,《南开学报》,1999年第6期;李治安:《元代乡试与地域文化》,载《元代文化研究》(1),2001年,后收入《元代政治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年。

[6]桂栖鹏:《元代殿试有无黜落问再探》,载《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3期。

[7]关于《元统元年进士录》,也参看杨讷:《关于〈元统元年进士录〉的版本与校勘》,载《祝贺杨志玖教授八十寿辰中国史论集》,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另外,邢鹏在《北京国子监元代进士题名刻石调查研究——元至正十一年进士题名记刻石考弁》(《中国历史文物》,2007年第5期)中论证,孔子庙的碑石不是元代的,而是清代康熙年间的制作。

[8]《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

[9]《嘉定钱大昕全集》第五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10]陈高华:《两种〈三场文选〉中所见元代科举人物名录——兼说钱大昕〈元进士考〉》,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1),2001年,后收入《陈高华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陈得芝:《〈嘉定钱大昕全集〉元史著述部分点校勘误》,《燕京学报(新)》(11),2001年,后收入《蒙元史研究丛考》,人民出版社,2005年;沈仁国:《〈嘉定钱大昕全集·元进士考〉点校补正》,载《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20).2008年。

[11]楼占梅:《〈伊滨集〉中的王征士诗》,载《史学汇刊》(12),1983年。

[12]植松正:《元代江南の地方官任用につぃて》,载《法制史研究》(38),1989年,后收入《元代江南政治社会史研究》,汲古书院,1997年。

[13]王德毅等编:《元人传记资料索引(全五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1982年。

[14]陈高华:《元泰定甲子科进士考》,载南京大学元史研究室编:《内陆亚洲历史文化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后收入《元史研究新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15]萧启庆:《元统元年进士录校注》,载《食货月刊复刊》(13-1、2,3、4),1983

年;萧启庆:《元至正十一年进士题名记校补》,载《食货月刊》(16-7、8),1987年;萧启庆:《元延祜二年与五年进士辑录》,载《台大历史学报》(24),1999年;萧启庆:《元至治

《宋旭轩教授八十荣寿论文集》,元年进士辑录》,载宋旭轩教授八十荣寿论文集编辑委员会编:

宋旭轩教授八十荣寿论文集编辑委员会,2000年;萧启庆:《元泰定元年与四年进士辑录》,载《蒙古史研究》(6),2000年;萧启庆:《元至顺元年进士辑录》,载《文史哲学报》(52),2000年;萧启庆:《元至正前期进士辑录》,载《燕京学报(新)》(10),2001年;萧启庆:《元至正后期进士辑录》,载《燕京学报(新)》(15),2003年。

[16]萧启庆:《赓续钱大昕的未竟之业:谈元代进士录的重构》,载《科举学论丛》,线装书局,2009年。

[17]沈仁国:《元泰定丁卯科进士考》,载《元史及民族史研究集刊》(15),2002年;沈仁国:《钱大昕〈元进士考〉中至正甲午科进士续考》,载《学海》,2003年第2期;沈仁国:《钱大昕〈元进士考〉中至正末四科进士续考》,载《元史及民族史研究集刊》(16),2003年;沈仁国:《元延祜进士再探》,载《燕京学报(新)》(20),2006年。

[18]翟国璋主编:《中国科举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

[19]宫纪子:《〈对策〉の对策——科举と出版》,载木田章义编:《古典学の现在V》,特定领域研究《古典学の再构筑》总括班,2003年,后收入《モンゴル时代の出版文化》,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06年。

[20]樱井智美:《〈礼部韵略〉与元代科举》,载《元史论丛》(9),2004年。

[21]樱井智美:《元代科举受验持込许可书をぁぐつて》,载岩井茂树编:《中国近世社会の秩序形成》,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2004年。

[22]“元代の社会と文化”研究班编:《〈事林广记〉学校类(2)、家礼类(1)译注》,《东方学报》(77),2005年。

[23]宫纪子:《对马宗家旧藏の元刊本〈事林广记〉につぃて》,载《东洋史研究》(67-1),2008年;宫纪子:《睿山文库所藏の〈事林广记〉写本につぃて》,载《史林》(91-3),2008年。

[24]森田宪司:《元朝の科举资料につぃて——钱大昕の编着を中心に》,载《东方学报》(7

3),2001年,后收入《元代知识人と地域社会》,汲古书院,2004年。

[25]陈高华:《元朝科举诏令文书考》,载《暨南史学》(1),2002年。

[26]黄仁生:《元代科举文献三种发复》,载《文献》2003年第1期,后收入《日本现藏稀见元明文集考证与提要》,岳麓书社,2004年,第49-60页。

[27]樱井智美:《元代カルルクの仕官と科举》,载《明大アジア史论集》(13),2009年。

[28]饭山知保:《金元代华北における外来民族の儒学习得とその契机——モンゴル时代华北驻屯军所属家系の事例を中心に》,载《中国——社会と文化》(22),2007年。

[29]饭山知保:《女真、モンゴル支配下の华北の科举受验者数につぃて》,载《史观》(157),2007年。

[30]三浦秀一:《元朝南人における科举と朱子学》,载《中国心学の棱线——元朝の知识人と儒道佛三教》,研文出版会,2003年。

[31]三浦秀一:《学生吴澄与南宋末叶的江西书院》,载《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32]渡边健哉:《科举制ょりみた元の大都》,载《宋代史研究会研究报告集第9集“宋代中国”の相对化》,汲古书院,2009年。

[33]萧启庆:《元代科举特色新论》,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81-1),

2010年。

(作者系日本东北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专门研究员)

2018-2019年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九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模拟复习题含答案

2018-2019年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九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模拟复习题含答案 一、想一想,填一填(填空题) 1. 根据课文《蚂蚁和蝈蝈 》填空 ①西北风________地刮起来; ②小芳在大树下________ 2. 比一比,再组词。 桃________ 洒________ 枝________ 轻________ 跳________ 醒________ 支________ 青________ 3. 把古诗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 春眠_________,______闻啼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 4. 补充完整,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大地 ________物复苏 百________争鸣 冰________融化 泉________叮咚 柳绿________________ 5. 请你读一读,选一选。 啦 吧 啊 呀 (1)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________! (2)你还是请别人帮忙________! (3)你们是谁________? (4)她咧开嘴笑________! 6. 比一比。 伙________火________ 们________门________ 法________去________ 7. 选反义词填空。 湿 收 脱 难受 出 少 穿________ 舒服________ 多________ 干________ 放________ 进________ 8. 照样子,写词语。 例:(碧绿碧绿) ________ ________ 9. 读下面的句子,并加上标点。 ________六一________那天大家又唱又跳可高兴了________ 10.句子中划线的词可以换成哪个词?意思不变。 (1)下雨了,我赶紧拿出雨伞。 ________ (2)渐渐地,他们成了好朋友。 ________ (3)小老鼠美美地吃着。 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联盟系

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联盟系统 成员协议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广州达伯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 本协议条款系由与广州达伯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就甲方成为使用乙方提供的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联盟系统的正式成员,乙方通过“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联盟系统服务平台”为甲方提供会员服务,所订立的相关权利义务规范。 一、定义: “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联盟系统服务平台”:由乙方自行研制开发的参考咨询服务平台及数字文献搜索系统,为用户提供包括实时咨询,文献咨询,表单咨询在内的咨询服务,并结合元数据检索和全文检索在内的深度文献检索,超大附件传送等服务,可同时满足用户的文献搜索的需求和知识学习需求。 二、服务内容: 1、“全国图书参考咨询服务联盟系统服务平台”内容包括: 1)提供咨询服务平台,集成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包括期刊,论文,专利数据库,拥有资源上百万条。 2)通过在自己网站平台首页嵌入代码的方式实现加盟。 3)整合图书馆馆藏纸书与电子图书,与图书馆资源系统挂接。 4)将“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联盟系统服务平台”改为甲方的名称和标志,即“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联盟系统服务平台”,并以咨询平台形式向读者提供服务,快捷、方便。 5)提供深度检索(全文检索、目录检索等)。 6)提供任意一个检索结果的文献原文阅读。 7)提供任意一个检索结果的文献传递服务。 8)专家坐席数:不限。

2、参考咨询与文献传递服务系统: 1)读者可以匿名和专家进行实时咨询。 2)全文检索、目录检索的传递结果查看整篇文献。 3)读者进入文献传递系统,通过订单把需传递的图书信息及页数、E-mail 地址填上,点击“确认提交”即可,读者打开邮箱,按回复的邮件提供的信息进行文献的阅读即可,使用简单、方便、快捷。 4)文献传递服务中心是提供版权范围内的文献局部使用。 5)提供同一本图书单次不超过50页的文献传递,同一本一周累计文献传递里不超过整本的20%。 3、开通使用: 1)甲方认真填写会员服务中心的相关用户信息,详见附件。 2)乙方在收到会员费并核实相关信息,3个工作日内为甲方开设帐号,并提供可嵌入的代码,确保“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联盟系统服务平台”及时开通并正常运行。 三、甲方权利与义务 1、甲方拥有“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联盟系统服务平台”的年度使用权。 2、甲方负责及时向乙方反馈用户的使用情况与需求信息。 3、该服务平台仅供甲方服务范围内的读者学习,科研使用,甲方不得以任何方式恶意下载、非法复制服务平台的数据。 4、甲方不得将使用权转让或以其他形式给第三方使用。 5、甲方是“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联盟”的成员馆和发起单位之一,可在本馆网站首页设立“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联盟——_____________图书馆虚拟咨询台”,与全国公共、高校、科技系统图书馆合作开展面向读者的网上参考咨询服务。 四、乙方权利与义务 1、乙方负责服务平台升级与维护工作。 2、乙方长期设置技术支持E-mail接受客户的技术支持请求,E-mail为sf@https://www.doczj.com/doc/fb2579690.html,,乙方上述E-mail若有变化应及时通知甲方。 3、乙方拥有该服务平台的所有权,当甲方有违反合同规定行为时,乙方有权立即终止服务,不退费并依法追究甲方的法律责任。 4、乙方积极协助甲方在本馆网站设立“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联盟——_____________图书馆虚拟咨询台”,解决合作开展网上参考咨询服务的各种技术

关于我国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述评

关于我国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述评 陈宇旸 摘 要 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本文回顾了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三个方面,同时指出了发展中的不足之处,对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图书馆学;研究方法;述评 分类号 G250 Abstract T 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method of library science should be kept up with the time.Though there be much achievement in the research method of library scienc e,some i ssues also exi t.This paper points out countermeasures in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method of l-i brary science. Keywords Library science;Res earch method;Review C lass Number G250 研究方法是人类进行科学研究的思维形式和研究手段,是构成一门学科的重要的科学要素。要建立科学的图书馆学,就要加强图书馆学方法的研究。在图书馆学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和知识结构的专家学者,分别根据自己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图书馆学性质以及图书馆与具有一定历史和时代特征的社会环境的关系的理解,相继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图书馆学研究方法或方法论体系。[1]我国也根据自己的国情、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水平,创建了图书馆学研究方法体系,并不断地加以完善。我国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不但与国情相结合,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科学技术、图书馆服务理念、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动态发展。 1 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三个方面 1.1 图书馆学方法论体系的创建发展 我国图书馆学方法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1年,刘讯认为科学的图书馆学研究方法极大地促进图书馆学的研究,揭开我国图书馆学方法论的研究序幕。[2]1982年,邱昶和黄昕认为 图书馆学研究水平的高低与研究方法的优劣有着直接的关系。 [3]1983年,乔好勤认为 建立方法论体系是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首次提出了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专门方法的三层次方法论体系,其中哲学方法是马克 思主义哲学唯物论和科学辩证法,一般科学方法包括逻辑方法、历史方法、数学方法、系统方法、控制论等,对专门方法没有进一步的归纳。[4]纵使专门方法研究不足,也标志着图书馆学方法论体系的创建与科学研究的开始。 此后关于方法论体系的探讨不断深入,充实完善三层次理论并且提出其它多层次理论。 1988年,王崇德强调科学研究的一般性和图书情报学研究的特殊性,充实了图书情报学方法论3个层次,即:一般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法、理性思维方法、形象思维方法、数学方法、现代科学方法)、特殊研究方法(文献计量学方法、引文分析方法)和哲学方法。[5]1988年,黄宗忠提出了四层次方法论体系(综合说体系),该体系结构分为:(1)研究课题选择方法;(2)信息获取方法;(3)科学抽象与逻辑思维方法;(4)综合方法。[6]目前,较有影响力的仍是三层次方法论体系,学术界在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上基本达成共识。方法论体系的创建和发展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是研究方法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为图书馆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2 图书馆学专门方法的创新发展 我国图书馆学专门方法伴随着方法论体系的发展而发展,专门方法的创新研究持续至今。 1983年,周文骏提出图书馆学专门方法有文献计量分析法、图书馆实践经验的综合、读者藏书以及其他方面记录的分析等。[7]1984年开始, 罗式胜和邱均平等学者对引证分析方法作了介 理论研究|009

事业单位考试图书馆参考咨询复习资料

事业单位图书馆参考咨询复习资料 ◇参考咨询馆员的职责:图书馆利用指导、解答读者提问、馆藏建设、图书馆公共关系 ◇参考咨询工作是一项对于需求知识和信息的读者给予直接的、个别帮助的服务工作 ◇参考咨询是图书馆员对读者在利用文献和寻求知识、信息方面提供帮助的活动。它以协助检索、解答咨询和专题文献报道等方式向读者提供事实、数据和文献线索 ◇参考咨询的重要特色是由图书馆员对读者提供个别帮助,参考馆员可能是在指导读者追求资讯或自己提供资讯。在研究和专业图书馆中,馆员可能提供文献检索、摘要及翻译服务 ◇参考服务的历史分成三个阶段:古典时期,理论基础没有形成,基本停留在咨询工作的描述层面;实验时期,技术进步、信息爆炸深刻影响着社会组织的演进方式;折衷时期,注重实践问题的理性思考,如为读者应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提供多少服务等。 ◇第一个设置参考部并开展服务的是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戴志骞在20世纪20年代从美国学成归来在该校从事参考咨询工作。 ◇1929年北京图书馆除开展国内参考咨询外还解答国际间的学术咨询,编制书目,提供代查、代检服务。 ◇参考咨询萌芽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参考咨询初步发展(20世纪50年代)参考咨询发展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参考咨询提高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 ◇参考咨询的方式:导向性咨询、事实与数据检索、专题性咨询、自助咨询 ◇导向性咨询:指导读者对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利用,包括指明馆藏布局、阅览地点、信息查询渠道、信息获取方式、图书馆服务介绍、推荐阅读书目等。。通常由参考馆员口头直接解答。为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指明方向,而不是文献资料。 ◇事实与数据检索:通过参考工具书解答一些事实型或数据型的问题,包括公式、数据、图表、词语等,无需进一步查找相关一次文献。国外称“Ready Ref erence ◇专题性咨询:根据读者所提出的专题需求,提供有关部门某个课题的研究现状、发展动态乃至课题的整体解决方案等信息,某些深度需求也需要提供书面咨询报告。需要参考馆员利用多种信息源和工具书,涉及二次文献和一次文献,进行检索或综合分析才能最后解决,难度大、智能化。国内查新检索、成果评价、申报基金等。◇参考咨询服务内容:解答问题、编制书目索引、定题服务、专题文献研究、科技查新、信息服务、文献检索课、信息素质教育与读者培训 ◇3.3国外参考咨询服务特点:1.咨询台(Reference Desk)是参考咨询服务的核心,资深馆员值班。2.虚拟参考咨询台(Virtual Reference Desk),20世纪90年代在国外,成为数字参考咨询的核心。这是一个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图书馆员为广大用户提供回答式的智能服务系统,其特点是跨越时空,用户随时访问。 ◇参考咨询服务的发展态势:1.服务对象由馆内读者扩大为社会用户 2.信息源突破馆藏局限,通过网络、馆际协作等途径 3.内容由指导和帮助读者利用馆藏文献资料、解答一般咨询问题,发展为不仅提供文献、文献知识和文献检索途径,而且提供定题服务、调查研究服务、培训服务等内容在内的综合性信息服务,提供文献研究成果、决策参考方案、信息研究报告等信息产品。 4.功能兼有引导、教育和传播知识等 5.方式从开始设置个别专职参考咨询人员,建立实体参考咨询台,到设立网上虚 拟参考咨询台、建立专职参考咨询队伍,学科馆员(Subject Librarian) ◇网络环境对参考咨询服务挑战:1.访问量大幅度下降2.信息资源海量却使用便捷3.用户需求变化迅速4.服务竞争激烈 网站:Webhelp Public Library、Ask a Scientist、AskERIC ◇参考咨询服务的跃变:1.参考咨询信息源的变化2.参考咨询服务手段的改变3.参考咨询服务功能的加强4.研究性功能加强5.参考咨询组织管理的改变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发展:1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提出2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发展历程3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类型与内容4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特点5中国数字参考服务的起步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提出:1虚拟参考咨询服务(Virtual Reference Services)2数字参考咨询服务(Digital Reference Services)3电子参考咨询服务(E-references)4网上参考咨询服务(Online Reference Services) ◇数字图书馆通常是组织一馆或联盟中订购的数字资源如百科全书、索引与文摘数据库、事实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等,以及互联网上大量的免费参考资源,建立网络资源导航,形成内容丰富的数字资源网页,提供跨系统、跨数据库的统一检索界面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借鉴了电子商务中在线客户服务的成熟经验,通过FAQ数据库、电子邮件、在线聊天、

北京市公共图书馆文明服务规范

北京市公共图书馆文明服务规范 目录 序言 文明服务规范标准 第一章职业道德规范第二章环境规范 第三章仪表规范第四章行为规范 第五章语言规范 序言 北京市图书馆是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是弘扬优秀文化遗产、宣传先进文化、提高全民素质、服务大众的基地。图书馆工作人员应是读者的良师益友,是传播文明的使者。为了规范市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行为,提倡文明服务、礼貌服务,全面提升北京市各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形象,特制订下列服务规范,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共同遵守。 《北京市公共图书馆文明服务规范条例》是以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总结北京市各公共图书馆活动的实践经验,为履行图书馆承担的社会职责而制定的行业自律规范。规范的贯彻落实,有赖于图书馆员的自觉行动、图书馆馆长的具体指导、图书馆组织的引导激励,图书馆间的积极合作,以及全社会的支持与监督。 本规范所言图书馆,指北京市各公共图书馆。 本规范所言图书馆员,指北京市各公共图书馆所有从事图书馆和信息服务工作的人员。 文明服务规范标准 恪尽职守,敬业奉献 挂牌上岗,仪表端庄 态度热情,导引准确 业务精湛,答复正确 以人为本,服务周到 标识明确,用语规范 环境整洁,设施完备 安全设施,应急有效

第一章职业道德规范 第一条热爱图书馆事业,增强主人翁责任意识,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第二条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观念,热情接待读者并执行首次接待责任制,维护读者的合法权益,一视同仁对待读者,虚心听取读者意见,不断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第三条遵守社会公德,从自身做起,为树立良好的馆风、良好的图书馆形象而努力。第四条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和本馆各项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出满勤、干满点,服从组织安排,严格执行工作细则和操作规程,及时准确完成各项任务。 第五条结合本职工作,努力学习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文化素质、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 第六条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完成本职工作,注意总结工作经验,工作专心、细致、耐心,勇于探索,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第七条积极参加本馆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热心参与义务劳动,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 第八条同事间要以诚相待,团结友好,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工作中要互相支持,坚持原则,敢于抵制各种不良倾向。 第二章环境规范 第九条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简朴大方的风格,办公设施摆放有序。 第十条在内部办公室,办公桌上除了文件材料、水杯、必须的办公用具外不得置放其它物品;书柜、文件柜中的书籍、材料和物品必须归放整齐;私人物品一律不得放于办公桌(台),下班前将办公桌(台)清理干净。 第十一条在读者活动场所,出纳台上除了读者借阅的书刊、电脑及必须的办公用品外,不得放置其它杂物;除茶水杯外,工作人员的私人物品均须放置于屉、柜内。 第十二条工作人员的自行车、摩托车等代步工具应停放在车棚内,不得停靠在读者活动场所和门厅内外。 第十三条《服务公约》、《读者须知》、《工作人员守则》、《借阅规则》等告示,须统一格式并悬挂于各读者活动场所的正面墙上;提醒读者注意的警示语应张贴于醒目处;公告、海报、通知等应按指定区域集中张贴;在读者活动场所和内部办公室一律不得贴挂用于读者宣传以外的画报插页、图片等。 第十四条读者活动场所中的阅览桌椅摆放整齐合理,便于读者使用;待读者离开后或下班清场时,应及时将椅子归放在阅览桌(台)下方。 第十五条读者活动场所应严格遵守开放时间,按时开馆、闭馆,闭馆铃声未响不得提请读者离开。 第十六条电扇、空调、门帘等季节性用品,需正确使用并保持清洁。 第三章仪表规范 第十七条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应精神饱满、精力集中,面带微笑,着装整齐得体,

图书馆学概论_(整理版)

绪论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成为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知识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社会信息资源管理机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的图书馆将继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图书馆将在信息社会中长期存在并为社会信息资源管理做出巨大贡献。 ?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各专业通常都要设置本专业的入门基础课,对初次接触本专业的学习者提供专业启蒙教育,使学习者在学习之初便能够从整体上较为全面地认识本专业的主要知识体系和课程构成。对于图书馆学专业来说,这一任务是由《图书馆学概论》来承担的。 第一章图书馆学:对象、体系与内容 在第一、第二章中,我们将分别就图书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国内外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图书馆学的内容及体系结构,图书馆学的研究任务,图书馆学的性质,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图书馆学的发展趋势等问题,分别加以讨论。 第一节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 一、图书馆学研究的微观对象和宏观对象 所谓微观对象,是指图书馆的各个组成要素,及作为其工作对象的知识、信息等; 所谓宏观对象,是指图书馆系统、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与环境的关系。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应当包括微观与宏观两个方面。 二、图书馆学研究的角度与方法 考察中外图书馆学的研究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发生了这样几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由对个体图书馆的研究,发展到对群体图书馆的研究,即对图书馆事业的研究; 第二,由只研究图书馆本身,发展到研究与图书馆有关的知识、信息及其组织等问题; 第三,由孤立地去研究图书馆及其各个组成部分,发展到用整体的、联系的观点,从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经济的、科学的观点去研究图书馆与社会、图书馆与文化、图书馆与人类信息交流的关系; 第四,由静止地看待图书馆,发展为将图书馆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有机体?±; 第五,由单纯地研究图书馆学的对象问题,发展到找寻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 第六,从近期图书馆学发展来看,由于信息技术对于图书馆发展与进步的决定作用

2018-2019年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一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含答案(1)

2018-2019年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一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含答案 一、想一想,填一填(填空题) 1. 读《世界多美呀》,按课文内容填写词语 叽叽,叽叽,小鸡是在说:________________ 原来世界这么美丽呀!小鸡可高兴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2. 读一读句子,在横线上选填词语。 要求 不要 主要 (1)每次写字,邓小平爷爷都能按先生的 去做。 (2)下雨时, 站在大树下。 (3)当时,写毛笔字是小学生的 功课。 3. 把句子补充完整。 ①冬冬和明明________。 ②________在教室里________。 4. ______的落叶 _______的水果 春天是个_______的季节 5. 组词。 足________ 台________ 倒________ 勾________ 过________ 加________ 6. 我会照样子补充句子。 (1)例:天一黑我就不敢往外瞧。 ①饭一熟________。 ②太阳一出来________。 ③________一________就________。 (2)例:哥哥,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呢? ________呢? (3)例: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 ________十分________。 7. 按课文内容填空。 ①________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________席。 ②举头望明月,________头思________。 ③春天的________该画________颜色呢?哦,画个彩色的。________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 ④回家睡着了,倒可以做________的梦呢! 8. 比一比组成词语。 江________ 秋________ 忙________ 红________ 伴________ 志________ 雨________ 看________ 晚________ 雪________ 着________ 兔________ 9. 用下列词语造句。 班级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书室借阅须知

图书室借阅须知 一、读者借阅书籍前应先在图书借阅登记册上登记好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借阅和归还时间、借阅时间以及借阅人姓名等相关信息。 二、保持阅览室安静,禁止在阅览室内喧哗。 三、图书阅览室是重点防火单位,严禁在阅览室内吸烟。 四、保持室内清洁卫生,禁止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 五、爱护阅览室内设施和书籍,严禁随意涂抹刻画和破坏设施。违者 将视污损及破坏程度予以赔偿、罚款处理。 六、每次借书应自觉和及时归还,借阅时间为30天,借书以后在一 个月之内将图书自行放到阅览室的原位,并在图书借阅登记册上填写还书相关信息,方便他人借阅和图书阅览室的日常管理。 七、保持和维护室内秩序,不抢占阅览座位,不随意挪动阅览桌椅。 八、禁止在阅览室内进餐、吃零食等。 九、借到书刊资料时,应仔细检查是否有掉页、刻画、污损等情况,如发现应立即声明并将情况报给图书管理员。 借阅须知

阅览须知 〃凭本人读者卡在各阅览室阅览书刊资料,须刷卡确认有效后方可入内。 〃阅览室的书刊资料仅供室内阅览。 〃阅览开架图书,每次限取四册;阅览开架报刊,每次限取1种/1年,阅后放在指定地点,请勿自行归架。 〃阅览闭架书刊资料,须填写索书单,交由工作人员提取,阅毕归还,请勿随意乱放。 〃由工作人员提取书刊资料。书到出纳台而不取书刊者须交纳违约金0.03元/册。基藏库书刊须当日归还,逾期归还须交纳违约金0.05元/册/日。 〃阅览室的书刊资料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携出室外,私自将书刊资料夹带出室者,按偷窃行为处理。 外借须知 〃外借图书须持本人持有借书卡。 〃中文图书每次限借3册,借期为31天。如无人预约,方可续借1次,续借期为31天。外文图书每次限借3册,借期为31天,不提供续借服务。 〃借到图书时,应仔细检查是否有掉页、刻画、污损等情况,如发现应立即声明并请工作人员盖章。归还时如发现未经工作人员盖章的污损情况,按违规处理办法中有关规定执行。

北京市东城区小学排名

北京市东城区小学排名 1.府学小学 我认为:它是北京最早的学校,640年了,文化底蕴的积淀北京任何一所小学也无法比拟,古代、近代、现代教育融合和-谐,它的文化熏陶是任何一所小学也无法复制的;师资、校园设施在东城区位居首位,生源多元但素质高,学校教育质量出类拔萃,是北京公认的第一阵营的一流小学,它是东城区课外竞赛获奖学生人数、比例最多的小学,是市奥校最佳生源来源地。虽然近几年府学的在外名声,尤其对于教育口外的人士而言,可能没有史家大了,可是它多年形成的学校文化和积攒的资源优势,还是足以傲视群校。 2.史家小学 我认为:史家小学也是所有历史的学校,至今已有73年历史,是全国闻名的“红旗小学”,自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一直承担国宾献花任务,连续被评为北京市外事工作先进单位,是北京市为数不多市属对外参观小学之一,所以它也能成为北京四大名小之一。由于在多任校长,尤其是卓立校长的多年努力,对教育理念创新、教师队伍培养、学校文化树立、对外宣传等方面都颇有建树,致使史家小学的知名度显著提升,甚至在府学之上。它也是各大机关重点选择共建的小学,有了这方面原因,所以史家小学的地位逐步提高,自然令人刮目相看。

3.景山学校 我认为:多少年来的事实无以辩驳地证明它是北京市直升学校中做的最好、重点中学、大学升学率最高的学校。景山学校实行小学、初中、高中“五、四、三”学制,小学、初中实行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是专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验学校。它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属于东城区现代化教育的第一名片,虽有些神秘,但实力超群,实验举措自成体系;小学、中学的衔接中尖子生层出不穷。 东城区一流二类小学顺序排名(共4所): 4.丁香小学 5.灯市口小学 6.黑芝麻小学 7.西中街小学 东城区二流一类小学顺序排名(共8所): 8.和平里九小、和平里四小 9.史家小学分校、分司厅小学、北官厅小学 10.曙光小学、东交民巷小学、和平里一小 东城区二流二类小学顺序排名(共4所): 11.东四九条、东师附小 12.美术馆后街、地坛小学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东政办发…2009?15号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转发区城管委关于东城区2009年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属机构:区城管委制定的?东城区2009年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ОО九年八月三日 — 1 —

东城区2009年全面推进 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方案 区城管委 东城区自2002年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每年将此项工作列入区政府折子工程,区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和分工,全面组织和落实了此项工作。六年来,我区按照北京市总体工作部署,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截至2008年底全区共有268个小区、大厦(其中仅2008年就完成60个小区、大厦的垃圾分类工作,创历年来数量之最),37万人口参与垃圾分类,人口覆盖率达到62%。 按照?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京发…2009?14号)及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关于全面推进我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工作方案?、?第一阶段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措施任务分解?要求,2009年在全市完成10%以上城镇常住人口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的达标工作,完成30%以上党政机关和学校垃圾分类达标工作,同时要开展100个生活垃圾“零废弃”管理试点工作。为巩固我区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成果,进一步提高我区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水平,根据市里对我区的任务分解,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 2 —

(一)按照市里完成10%的常住人口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目标要求,在我区完成50个小区或单位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 (二)建立8个居民小区或单位的生活垃圾“零废弃”管理试点。 (三)生活垃圾年产生量增长率控制在5%以下。 (四)在全区已推行垃圾分类的小区,试行免费发放定量的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和垃圾袋,并制定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和垃圾袋使用标准。 (五)全面落实垃圾分类达标标准,组织开展达标标准的培训与宣传。 (六)按照市里完成所在地30%以上的在京党政机关、学校全部实现垃圾分类达标的目标要求,在我区区属党政机关、学校中全部实现垃圾分类达标。 (七)完成19个密闭式清洁站等垃圾分类配套收集、运输、贮存等设备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任务,配套采用节能环保的垃圾分类收集和运输车辆。 (八)扶持和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垃圾分类运输队伍,建立收运有序、监管有效的运行秩序。 (九)对生活垃圾中分类收集的废电池、塑料等废物,按照环保部门的技术要求,实行单独收集、运输、贮存和处置。 (十)按照市里建立健全市、区、街、社区“四级”垃圾管 — 3 —

公共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工作发展探讨

公共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工作发展探讨 发表时间:2016-01-28T09:42:30.80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5年12月总第177期供稿作者:吴长兰 [导读] 遵义市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作为读者服务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更能体现图书馆服务的增值作用和馆员的价值。 ——以遵义市图书馆为例 ◆吴长兰遵义市图书馆贵州遵义563000 摘要:文章以书目参考、定题服务、在线参考咨询、参考咨询记录、用户培训工作为切入点,结合遵义市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实际,对如何发展公共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发展探讨 公共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作为读者服务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更能体现图书馆服务的增值作用和馆员的价值。特别是在当今网络环境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文献资源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文献的存储方式、检索方式以及交流与传播方式的更新,在给传统的馆藏文献结构和图书馆管理模式带来根本性变化的同时,也给读者利用图书馆带来越来越多的问题,读者越来越需要图书馆参考咨询员提供导向和个性化的帮助。 为此,笔者结合遵义市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实际,对公共图书馆如何进一步开展好参考咨询工作进行了探讨。 一、遵义市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 1.参考咨询部机构设置 遵义市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以参考咨询部为主,为读者提供参考咨询服务。参考咨询部由地方文献阅览室(黔北文艺家作品陈列室、陈沂书库、黎焕颐赠书专柜、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室、政协文史资料专柜)、古籍阅览室、工具书库及研修室、遵义地方志馆(遵义市地方志办公室书库)组成。参考咨询部以地方文献、古籍、工具书为优势,凸显了遵义市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特色。 2.书目参考服务 书目参考服务是较为深层次的参考咨询服务,是参考咨询部常规性工作。在书目参考服务工作中,参考咨询部采用传统的代检代查方式给读者提供所需文献信息的书目,主要是靠馆员对馆藏文献的熟悉以及掌握图书分类排架的规律,以分类目录、题名目录、著者目录为途径替读者开展书目参考服务。 2002年,我馆引进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ILSA以后,参考咨询部除古籍文献外,对其它文献分步进行了书目数据的回溯,使书目参考服务工作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读者只要点开ILSA查询系统,输入所要查询文献的关键词,清晰的书目数据就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无疑大大提高了书目参考服务工作的效率。但是,参考咨询部古籍阅览室的古籍文献书目查阅,除新版古籍可以通过ILSA查询系统查阅以外,古籍的书目参考服务仍然沿用的是传统的书目参考服务方式。新版古籍按《中国图书分类法》(第五版)分类,古籍则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分类。 2011年,随着全国古籍普查工作研究和探索的发展,古籍分类由国家古籍中心统一为经、史、子、集、类丛、新学六部分类法。 2014年9月,我馆自动化管理更新为“图创”集成管理系统,为读者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书目参考服务。 3.定题服务 我馆定题服务工作主要集中在参考咨询部,参考咨询员采用定题服务方式,使研究型读者、图书馆自修群体利用图书馆的馆藏文献完成他们的专题研究、课题、考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比如:地方文献阅览室为黔北作家漆春华提供黔北史志方面的资料,使他顺利地完成了他的作品《娄山鹤鸣》。古籍阅览室为遵义市文化研究者龙先绪提供“沙滩文化”专题资料,使他的《郑子尹交游考》、《巢经巢诗钞注释》、《屈庐诗集笺注》等相继问世。工具书及研修室为大连医科大在读研究生袁翠提供工具书服务,使她于2015年顺利考上华西医科大博士。参考咨询部为遵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曾祥铣、道真县民宗局副局长傩文化研究者冉文玉、浙江大学在读博士生李美芳、遵义师范大学原副院长王刚教授和黎铎教授、遵义市政协谢爱临主任、遵义市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胡云燕、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原镇长赵光强等研究遵义地方文化长期提供定题服务。 4.在线参考咨询 我馆2010年1月建起了遵义市数字图书馆网站,同时开通了网上咨询,设有本馆咨询、常规问题咨询、联合参考咨询网三个栏目。本馆咨询采用的是网上表单咨询方式,为读者服务,咨询解答的条目网站上均有记录。常规问题咨询也有记录。全国联合参考咨询网,是2006年由广东省中山图书馆牵头,全国12个省市的30个公共图书馆联合建立的,依托各图书馆参考咨询专家资源和电子馆藏文献,为广大读者提供专业、方便、快捷、免费的网上参考咨询和文献远程传递服务,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图书馆网上参考咨询的著名品牌。我馆与全国“联合参考咨询网与文献传递网”只是建立了链接,还不属于加盟馆。 5.图书馆参考咨询记录 图书馆参考咨询记录,是参考咨询工作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文化部对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评估的一个重要依据。 1994年,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第一次开展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遵照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我馆就开始对参考咨询工作进行了比较规范的记录。 2009年以后,参考咨询部改用标准的表格式的记录,使参考咨询记录更趋于规范,也便于装订成册存档。现在,参考咨询部每个服务窗口都放有我们完成参考咨询服务工作的成果记录——“解答咨询记录”和“定题服务记录”,这一对工作成果记录的完善得益于2009年文化部地市级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的要求,以及贵阳市馆有关专家的指导。 2011年,借阅部的参考咨询记录也变成了表格式记录,我馆的参考咨询记录工作达到了一个统一的标准。 6.用户培训工作 用户培训工作是公共图书馆参考咨询常规性工作,我们馆在检索大厅、综合借书处配备有专供读者使用的检索机,用于检索馆藏文献及查询读者个人借阅信息。但是,如何通过检索机查询到读者所需馆藏文献书目信息和一些相关内容呢?我们馆在检索机旁张贴有“读者检索机使用须知”,这就是对读者的一种导引。但是,仍旧需要工作人员对读者进行现场指导,告诉他们怎么操作,对于有的读者,特别是第一次到馆读者,工作人员还必须亲自演示给他们看。目的就是要向读者介绍馆藏文献的检索途径、检索技巧,培养、提高他们利用图书馆

2018-2019年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四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含答案(1)

2018-2019年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四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含答案 一、想一想,填一填(填空题) 1. 连一连,填一填。 小路 鲜花 鹅卵石 花花绿绿的________ 五颜六色的________ 干干净净的________。 2. 写出近义词。 机灵—________ 舒展—________ 生机—________ 掠过—________ 3. 写出反义词。 买________ 有________ 上________ 大________ 甜________ 进________ 4. 积累展示。 1.《春晓》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描写的季节是_______。古诗告诉我们要______________。 2.《村居》写的是孩子们_______的情景。 5. 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小燕子在电线上休憩。飞倦了的小燕子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 ①柳树发出新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老奶奶在公园里散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照样子,写词语。 例:热热闹闹(AABB 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一字组多词 谜________ ________ 迷________ ________ 8.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水乡________多,________多,________多,________多。 2、山坡上的果树林里开满了________桃花、________梨花。 9.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窗外月儿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欢聚吃汤圆。 ________ 月________ ________ 元宵节,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庆团圆。 2. 元宵节,看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街________ 巷人欢腾。 3.白白的,圆圆的, 下锅一煮黏黏的。 班级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内外比较图书馆学研究现状

国内外比较图书馆学 的研究现状 姓名:苏成龙 学号:104052011043 指导老师:洪秋兰 福建师范大学11信管 [摘要]:本文就图书馆学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这将有利于指导国内图书馆学领域有效开展原创性与跟踪性研究,推动事业沿着理性、健康的轨迹顺利发展。介绍国内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的新动态,指出目前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泛化,实践基础更加广阔,技术研究成 [关键词]:图书馆学;研究热点;概述

1.导论 最近几年,随着因特网的普及,网络信息以指数形式增长,人类几乎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形成,表现出各个学科对信息技术的利用,以及对信息管理相关理论的研究与重视,从而使得信息系统和信息管理学科得到发展和壮大,各种与信息相关的研究也得到蓬勃的发展。图书馆学学科,在此方面受到的影响更加明显。首先是信息技术对图书馆学学科的巨大促进作用,另外即表现出在信息管理大的发展环境下,图书馆研究获得新的发展机遇。web2.0、社会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服务理念在全社会迅速推进,引发了图书情报事业的深刻变革,涌现了一大批学科研究热点。 2.研究意义 对国内外图书馆学学科热点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掌握国内外图书馆学研究的发展动态,同时有利于了解国内外图书馆学领域的重点研究机构、研究项目与研究方向。相关研究迹象表明,国外图书馆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对国内图书学研究与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迄今为止,国内图书馆学研究总体上仍滞后于国外的发展,但在局部领域也不乏一些具有自身价值和优势的研究成果。如何理性看待国内外图书馆学研究热点之间的关系?国外研究对国内研究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未来学科发展趋势如何?对这些问题予以明确并进行深入探讨,将有利于指导国内图书馆学领域有效开展原创性与跟踪性研究,推动事业沿着理性、健康的轨迹顺利发展。 3.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本文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分别下载了图书馆学领域核心期刊10年间(2000-2009)所发表文章的题录数据,通过关键词/标题词进行分析研究。其中中文核心期刊15种(如表1所示),英文期刊14种(如表2所示)。 为深入分析研究主题,本文以关键词为分析单元,通过共词分析的方法揭示研究领域现状。由于部分英文期刊未提供关键词,因此在分析过程中本文抽取出英文文章的标题词作为关键词。 表1 15种中文核心期刊列表及所包括记录数 序号刊名记录数统计词类型 1中国图书馆学报1509 关键词 2图书情报工作5432 关键词 3情报学报1460 关键词 4大学图书馆学报1730 关键词 5图书馆杂志3312 关键词 6图书馆论坛3832 关键词 7图书馆2309 关键词 8情报科学4073 关键词 9图书馆建设3464 关键词 10现代图书情报技术3007 关键词 11图书情报知识1734 关键词 12情报资料工作2616 关键词 13情报理论与实践2174 关键词 14情报杂志5986 关键词

2003年——2020年图书馆学研究的新趋势

2003年——2020年图书馆学研究的新趋势 吴慰慈(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代图书馆学的三个新变化和三个新趋势 变化之一,是图书馆学研究的空间从文献信息管理和知识交流拓展到了信息和信息服务领域。这个情况跟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乃至80年代中期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具体表现是图书馆学这个学科,由单一的研究图书馆学,即研究文献管理或者说文献信息管理,拓展到信息咨询业、咨询服务业。而且在网络环境下,它是从信息共享的角度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所以,在内容上和研究方法上都发生了变化。 1992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系改名了,改成信息管理系。这个改名是分析了国内外的情况之后改名的。这种改名当时是有不同意见的。 现在十年过去了,情况稳定了,原来提泛化、异化意见的人也不提了。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认同。北大信息管理系问世之后,全国有36、7所院校也都改了系名。所以现在叫图书馆学系的单一学科恐怕已经很少了。可能就是一两所了。现在全国有信息管理学科的高校大概有200所左右,其中办图书馆学专业与情报学专业的高校约有38所,比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减少了。 这种改变还要走一段路程。我个人认为,这种改变从大的方向上来看是正确的。别的国家也有这样做的,西方国家也有这样做的。这样一改名之后,整个的教学全变了,老的还有,但是内容有很大的更新。这里面,特别是研究方向有了很大的变化,研究方向跟现代社会信息化和国家的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跟图情机构也能结合。 变化之二,是大量把信息技术,主要是计算机技术、远程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高密度存储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的实践。在初期开展了电子图书馆的研究,使图书馆的现代化技术研究从自动化管理领域向数字化、网络化和虚拟化的方向推进了一大步。中国是这个情况,美国也是这个情况。在国外有一部分人把这种情况称之为图书馆转型,就是从传统的图书馆转向网络化的图书馆。 第二个变化请各位同志注意的是图书馆工作领域的技术含量提高了。从学校来说,它的技术性课程大幅度增加,传统课程大幅度缩减。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它涉及到教师本身,即教师的知识结构。所以,谁变化得快谁就主动,谁不变谁就被动。 变化之三,是在研究图书馆事业宏观现实问题方面着重研究了图书馆如何改革的问题。西方国家把它称之为转型,我们国家称之为改革。那么改革从哪些方面入手呢?首先是管理体制的改革、分配制度的改革、资源组织的改革、人才结构的改革、机构设置的改革。所以这些改革是全方位的。 这种改革我认为主要的目标是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图书馆本身也有一个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光有硬件是不行的,光有网络也是空的,你必须要着力于资源建设,这种资源建设,这几年来,我认为有进展。 在上述三个变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三种新的趋势。 第一个趋势是理论和技术融合的趋势。这个技术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它主要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条件有效地组织和控制知识信息,这是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学和图书馆共同的发展方向。 最近我接触了英国的史蒂文森教授。我们就知识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他实际上从宏观上给我们中国提了意见。他说知识管理在中国炒得太厉害了,他个人认为知识是隐性的,是属于每一个人的。既然知识是隐性的,那你怎么来管理呢?所以这个命题他就持反对的态度。我觉得这个话不是没有道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