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增设全校性选修课申报表

增设全校性选修课申报表

增设全校性选修课申报表

青岛农业大学增设全校性选修课申报表

注:1.设课学院为按学科专业归并后课程的归属学院。

2.设置的课程要保持开课的连续性。

3.开设的课程要保证与其他公共选修课程在内容上的不重复。

新开设选修课申请表

新开设选修课申请表 学大纲示例,后附); 2、申请人应在开学1个月内,将申请材料提交教务秘书; 3、选修课的学分一般为1或2学分;课时相应的为20或40学时; 4、学院教务委员会负责审查及建议批准选修课的开课,再由教务处审核、 批准、备案; 5、经审核批准的选修课的开课时间最早为申请学期的下一个学期。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学时数: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生物教育专业及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系统地认识和掌握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以及对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起催化和调节作用的酶和维生素的结构、性质和功能。使学生对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进行的化学变化及其规律,即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化学变化及其规律有比较全面、系统地认识和掌握。使学生初步了解生物体遗传的生物化学机理。使学生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的研究方法,说明和解决生产生活实践中有关生物化学知识的一般问题。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绪论(1学时) 明确生物化学是怎样的一门科学。了解生物化学发展的历史及其在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搞清楚目前生物化学包括的主要领域和研究任务,目前发展的重点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生物化学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蛋白质化学(24学时) 一、蛋白质的生物学意义。 二、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三、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氨基酸的分类;氨基酸的重要理化性质。 四、肽。 氨基酸在蛋白质分子中的主要连接方式;自然界常见的活性肽。 …………………………………..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四、成绩评价方式。 期中考试30%,平时作业20%,期末闭卷笔试50%。 五、主要参考书目: 1.罗纪盛、张丽萍等:《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主编:《生物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4.

2018职业规划100网络选修课测验答案

2018职业规划100网络选修课测验答案

————————————————————————————————作者:————————————————————————————————日期: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如果演讲中要点比较多,应对方法就是对他们进行()(1.0分) 1.0分 ?A、 归类 ?B、 筛选 ?C、 减少说明部分 ?D、 延长时间 我的答案:A 2 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前的准备不包括:(1.0分) 1.0分 ?A、 事先上网查询面试经验,了解最有可能出现的题型 ?B、 事先熟悉各种题型,做到心中有数 ?C、 调整好状态,保证充分展示自身优势 ?D、 按照面经要求包装自己,把自己扮演成最棒的角色 我的答案:D 3 “你知道有可能会在电梯里遇到你的销售对象,在电梯里面的时间大概有15秒,你如何在这段时间里打动他?”这是一道什么类型的面试题?(1.0分) 1.0分 ?A、

?B、 结构化面试 ?C、 压力面试 ?D、 行为面试 我的答案:A 4 在乔哈里视窗(Johari Window)理论中,指“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秘密。”的区域是()(1.0分)1.0分 ?A、 公开区 ?B、 隐藏区 ?C、 盲区 ?D、 未知区 我的答案:B 5 在乔哈里视窗(Johari Window)理论中,指“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信息。”的区域是()(1.0分)1.0分 ?A、 公开区 ?B、 隐藏区 ?C、 盲区 ?D、

我的答案:A 6 职业就是满足人群一种稳定需求的服务体系,所以职业定位与选择需要:(1.0分)1.0分 ?A、 考虑当前的行业分类 ?B、 把握人群的需求趋势 ?C、 能够量己力而行 ?D、 考虑其经济回报 我的答案:C 7 求职的过程中,职业礼仪起什么样的作用:(1.0分) 1.0分 ?A、 没有什么大的作用 ?B、 纯粹是包装而来的 ?C、 呈现一种整体印象 ?D、 可能会给人带来误导 我的答案:C 8 T是由形容词/副词描述的关于一个人的特征(质),那么以下描述正确的是:(1.0分)1.0分 ?A、

中北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实验一 系统的卷积响应 实验性质:提高性 实验级别:必做 开课单位: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学 时:2 一、实验目的:深刻理解卷积运算,利用离散卷积实现连续卷积运算;深刻理解信号与系统的关系,学习MATLAB 语言实现信号通过系统的仿真方法。 二、实验设备: 计算机,MATLAB 软件 三、实验原理: 1、 离散卷积和: 调用函数:conv () ∑∞ -∞ =-= =i i k f i f f f conv S )()(1)2,1(为离散卷积和, 其中,f1(k), f2 (k) 为离散序列,K=…-2, -1, 0 , 1, 2, …。但是,conv 函数只给出纵轴的序列值的大小,而不能给出卷积的X 轴序号。为得到该值,进行以下分析: 对任意输入:设)(1k f 非零区间n1~n2,长度L1=n2-n1+1;)(2k f 非零区间m1~m2,长度L2=m2-m1+1。则:)(*)()(21k f k f k s =非零区间从n1+m1开始,长度为L=L1+L2-1,所以S (K )的非零区间为:n1+m1~ n1+m1+L-1。 2、 连续卷积和离散卷积的关系: 计算机本身不能直接处理连续信号,只能由离散信号进行近似: 设一系统(LTI )输入为)(t P ?,输出为)(t h ?,如图所示。 )t )()(t h t P ??→

)()(lim )(lim )(0 t h t h t P t =→=?→??→?δ 若输入为f(t): ??-?= ≈∑∞ -∞ =? ?)()()()(k t P k f t f t f k 得输出: ??-?= ∑∞ -∞ =? ?)()()(k t h k f t y k 当0→?时:?∑∞ ∞-∞ -∞ =? →??→?-=??-?==ττδτd t f k t P k f t f t f k )()()()(lim )(lim )(0 ?∑∞ ∞ -∞ -∞ =?→??→?-= ??-?==τττd t h f k t h k f t y t y k )()()()(lim )(lim )(0 所以: ? ?-?=-==∑?→?)()(lim )()()(*)()(21 2121k t f k f d t f f t f t f t s τ ττ 如果只求离散点上的f 值)(n f ? ] )[()()()()(2121 ∑∑∞ -∞ =∞ -∞=?-??=? ?-??= ?k k k n f k f k n f k f n f 所以,可以用离散卷积和CONV ()求连续卷积,只需?足够小以及在卷积和的基础上乘以?。 3、 连续卷积坐标的确定: 设)(1t f 非零值坐标范围:t1~t2,间隔P )(2t f 非零值坐标范围:tt1~tt2,间隔P )(*)()(21t f t f t s =非零值坐标:t1+tt1~t2+tt2+1 根据给定的两个连续时间信号x(t) = t[u(t)-u(t-1)]和h(t) = u(t)-u(t-1),编写程序,完成这

山东政法学院学生网上选课指南

山东政法学院学生网上选课指南 一、选择登陆方式 为方便学生进行选修课选课,学校提供了校园网登陆、电信WLAN登录、移动WLAN登录三种方式供学生登陆教务管理系统。其中使用校园网和电信WLAN登陆的用户直接进行第2步操作,使用移动WLAN登陆的用户需要从第1步开始操作。 1、移动WLAN用户登录(电信WLAN用户、校园网用户,跳过此步骤,从“ 2、进入登陆页面”开始): (1)鼠标右键点击右下角无线连接的图标 (2)鼠标左键点击“查看可用的无线网络” (3)鼠标左键双击“CMCC-SDZFDX”,等待电脑显示“已连接上” 2、进入登陆界面: 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教务管理系统IP地址(114.214.68.153或114.214.68.154

或114.214.68.155或114.214.68.156 四个入口地址任选其一),登录山东政法学院教务管理系统。 在地址栏输入IP地 址,登录山东政法学 院教务管理系统。 二、登录选课系统: 输入用户名、密码、勾选“我已认真阅读”,选择学生身份登陆。 在这里输入用户 名、密码。 在这里选择学生身份 在这里勾选“我 以认真阅读。” 三、选课步骤: 登陆后点击“校公共选修课网上选课”,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分开选。 1、公共选修课:点击左侧“公共选课”,【课程信息列表】中即显示本专业可选公共选修课课程,在自己想选的课程第一志愿一栏○内点击打“√”,如选中,课程会出现在【学生已选课信息】中。

2、专业选修课:点击左侧“专业选修课”后方法同公共选修课。 3、退选: 如需退选,点击【学生已选课信息】中要退选的课程中的“退选”按钮,即可退选该课程。 四、其他说明 1、修改登陆密码: 原始密码为学生本人学号,首次登陆后请马上修改原始密码,并保管好自己的新密码。请不要使用原始密码,否则因此造成的所选课程丢失或改动由学生本人承担。 点击这里进入选课界面。 点击这里,分别 查看公共选修 课、专业选修课 程。 如果想选这门课程,需要选中这里。 这里显示你已经 选择的课程。 这里显示你可以 选择的课程。 点击这里进入个 人信息界面。 点击这里修 改密码。

中北大学信号及系统历年考题

09/10 学年 第 二 学期末考试试题(B 卷) 课程名称 信号与系统 使用班级: 08050941/42 一、填空题(共 20 分 每小题 2 分) 1、 =? -dt t 232 3))(sin(ππδ( )。 2、已知某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H j ω,则系统输入为0()cos()x t A t ω=时,系统的稳态响应为y(t)=( )。 3、若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 h(t)=)2(-t δ, 则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g(t)=( )。 4、已知频域信号X(ω),则时域信号x(t)在t=0处的表达式为( )。 5、 连续信号x(t)的最大频率为100kHz,经均匀采样后变为理想数字信号,由样值序列不失真地恢复出x(t),则采样周期的最大值不得超过( )。 6、经测试某理想低通滤波器的其阶跃响应的上升时间r t 为20us ,则此理想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c f =( )。 7、无失真传输系统的时域特性为( )频域特性为 ( )、( )。 8、减小混叠失真的措施有:( )、( )。 9、离散系统的单位样值响应h(n)满足( )时,系统是稳定的。 10、连续信号的卷积可按( )、( )、( )、( )、 ( )五步进行。

二、分析题( 共 15 分 ) 已知某线性时不变系统传输函数的零极点图为图1所示,且()20=+h ,试分析: 图1 1)系统的稳定性。 2)系统的传输函数。 3)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 4)输入()()t t x sin =作用下的稳态响应。 三、计算题( 共 30 分 每小题 15 分 ) 1. 已知线性时不变系统''()5'()6()3'()8()y t y t y t x t x t ++=+,当激励为()()t x t u t e -=时,其完全响应为235()(3)()2 t t t y t u t e e e ---=+-。 求: 1) 系统的冲激响应函数、传输函数; 2) 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3) 系统模拟框图和起始状态。 2.系统的差分方程为()4(1)3(2)()y n y n y n x n --+-=,试求()()2n x n u n =, 1 (1)0,(2)2 y y -=-= 时的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和单位样值响应。

(完整word版)中北大学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中北大学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试题(一)

A . 60Ω B .120Ω C .200Ω D .350Ω 3.通常用应变式传感器测量( )。 A .温度 B .速度 C .加速度 D .压力 4.当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两极板间的初始距离d 增加时,将引起传感器的( )。 A .灵敏度增加 B .灵敏度减小 C .非统性误差增加 D .非线性误差减小 5.在光线作用下,半导体的电导率增加的现象属于( )。 A .外光电效应 B .内光电效应 C .光电发射 D .光导效应 四作图并说明以下问题(每题6分)

1)横向压电效应 2)差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3)霍耳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4)涡流传感器的等效电路图 5)反射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试题答案(一) 一填空(在下列括号中填入实适当的词汇,使其原理成立 5分) 1.用石英晶体制作的压电式传感器中,晶面上产生的电荷与作用在晶面上的压强成正比,而与晶片几何尺寸和面积无关。 2.把被测非电量的变化转换成线圈互感变化的互感式传感器是根据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制成的,其次级绕组都用同名端反向形式连接,所以又叫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 3.闭磁路变隙式电感传感器工作时,衔铁与被测物体连接。当被测物体移动时,引起磁路中气隙尺寸发生相对变化,从而导致圈磁阻的变化。 4.电阻应变片是将被测试件上的应变转换成电阻的传感元件。 5.影响金属导电材料应变灵敏系数K。的主要因素是导电材料几何尺寸的变化。评分标准:每填一个空,2.5分,意思相近2分。 二选择题(在选择中挑选合适的答案,使其题意完善每题4分)

1.电阻应变片的线路温度补偿方法有( A.B.D )。 A.差动电桥补偿法 B.补偿块粘贴补偿应变片电桥补偿法 C.补偿线圈补偿法 D.恒流源温度补偿电路法 2.电阻应变片的初始电阻数值有多种,其中用的最多的是(B)。 A. 60Ω B.120Ω C.200Ω D.350Ω 3.通常用应变式传感器测量(BCD)。 A.温度 B.速度 C.加速度 D.压力 4.当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两极板间的初始距离d增加时,将引起传感器的(B,D)。A.灵敏度增加 B.灵敏度减小 C.非统性误差增加 D.非线性误差减小 5.在光线作用下,半导体的电导率增加的现象属于(BD)。 A.外光电效应 B.内光电效应 C.光电发射 D.光导效应 评分标准: 3\4\5题回答对一个2分,1题(A.B.D)回答对一个2分,两个3分,2题(B)不对没有得分。

信号与系统大作业

中北大学 信号与系统综合性报告 学院:仪器与电子学院 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学号姓名:王鹏 学号姓名:张艺超 学号姓名:郭靖锋 学号姓名:蔡宪庆 学号姓名: 指导教师: 张晓明 2019年5 月13 日

1 设计题目时频域语音信号的分析与处理 2 设计目标对语音信号进行时频域分析和处理的基本方法 3 设计要求 1)分别录制一段男生和女生语音文件及相应有明显高频或低频干扰的语音文件*.wav,并将文件导入Matlab中; 2)分别分析各段语音的频谱,绘制其频谱图,分析语音信号和干扰信号的频段; 3)设计相应的滤波器,剔除含干扰的语音段的干扰信号,并分析滤波信号的频谱; 4)生成滤波后的语音文件,分析听觉效果。 4 理论分析 声音作为一种波,频率在20 Hz~20 kHz之间的声音是可以被人耳识别的 通过查阅资料显示,实际人声频率范围 男:低音82~392Hz,基准音区64~523Hz 男中音123~493Hz,男高音164~698Hz 女:低音82~392Hz,基准音区160~1200Hz 女低音123~493Hz,女高音220~1.1KHz 声音作为波的一种,频率和振幅就成了描述波的重要属性,频率的大小与我们通常所说的音高对应,而振幅影响声音的大小。声音可以被分解为不同频率不同强度正弦波的叠加。这种变换(或分解)的过程,称为傅立叶变换(Fourier Transform)。傅里叶变换之后可以得到男女声的频谱,从而分析男女声的特点,观察男女声频率集中的区域,在声音中加入高频噪声,分析高频噪声频率的分布,从而设计巴特沃斯滤波器进行滤波。 5 实验内容及步骤 5.1 获取音频文件 5.1.1 通过手机录音可直接获取wav音频文件,对于噪声的添加,我们选择单独录制高频 件,读取音频数据,在时域领域上相加,便获取到含有高频噪声的音频 5.2 音频的时域处理 5.2.1 wav属于无损音乐格式的一种,其文件包含采样频率,左右声道数据,在处理时, 由于我们使用的是matlab2012a,且录制时只有一个声道,可使用函数wavread()读取到一个一维数组,使用plot函数即可获取其音频时域图像 5.3 音频的频域处理 5.3.1 对于音频数组,我们采用fft函数进行傅里叶变换,获取到的是对称的复数数组,数组的前一半即为其频域,同样使用plot将其画出。 5.3.2 观察频域图,分析男女声特点。 5.4 噪声的去除 5.4.1 分析高频噪声频谱,找到合适的截止频率,设计巴特沃斯滤波器对高频噪声进行过滤。 5.4.2 将去除噪声的数组转换成音频文件

中北大学实验选修课管理规定

中北大学实验选修课管理规定 为了全面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努力营造具有创新特征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氛围,我校决定在学分制教学计划中增设实验选修课。实验选修课是指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教学计划规定学时以内的实验课。实验选修课是校定选修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按校定选修课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一、指导思想 1.学校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增设实验选修课,旨在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良好个性与特长的发展,实现我校培养创新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通过增设实验选修课,鼓励各实验室、实验中心、实习基地的教师和实验人员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有实验室资源,开设跨学科、跨专业的实验选 修课,并以此为契机提高学校整体的实验教学水平; 3.校借助于实验选修课的开设,摸索一套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管理模式,培养并壮大实验课的师资队伍。 二、实验选修课的过程管理 1.实验选修课的学分计入校定选修课学分,单独设课的实验选修课一般每16-20个课时为1学分。另外,选修课中,实验学时部分超过8学时的按实验选修课对待,也适用于本管理规定。按学校有关规定,在校学生必须修完6个选修课学分方能毕业; 2.请开课的教师必须具备中级及其以上职称。实验设备科在每学期末开始接受申报。教师申报时需填报申报表一份及实验教学大纲、教学日历 等(电子稿),经实验室建设责任人、实验室所在系签署意见后交实验设 备科报批; 3.门实验选修课的学生数由开课教师根据实验设备可容纳的学生人数确定。为保证实验教学质量,主要设备台套数不超过10套的,设备科不予 批准,必要时设备科有权确定学生实验人数; 4.验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应是我校必选课的补充、延伸或扩展,实验项目必

学生选课操作指南

学生选课操作指南 一、 登录 进入河北经贸大学校园网教务处主页,进入“河北经贸大学现代教学管理系统之WEB 服务管理子系统”届面(http://202.206.196.106),输入用户名称(学号)和用户口令,并且选择用户权限为学生,最后点击 [登录] 按钮。(图1.1) 图1.1 通过系统认证后,则进入“河北经贸大学现代教学管理系统之WEB 服务管理子系统”(图1.2)。每次登录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否则系统将自动退出,剩余时间显示在左下方。有关选课的所有通知都会及时在通知栏里发布,请同学们经常关注一下。 图1.2 输入输入学号 输入密码

二、查看培养计划及推荐课表 1、查看培养计划。在“WEB服务管理子系统学生功能”界面下选择“信息查询”—>“培养计划”进入培养计划查询界面(图2.2)。 图2.1 图2.2 2、查看专业推荐课表。点击“信息查询”选择专业推荐课表查询,选择学年学期、年级、学院名称、专业名称、后,就可以查询每学期全校各教学班的课程安排(图2.3)。

图2.3 3、查看教师课表。点击“信息查询”选择“教师课表查询”,选择学年学期、教师所属学院名称后,就可以查询该学期全校每位教师的授课课程表。 三、选课系统概述 在“河北经贸大学WEB服务管理子系统”界面下选择“网上选课”—>“学生选课”进入“河北经贸大学选课系统”。(图3.1)主要功能有:快速选课、本专业选课、选修课程、跨专业选课、特殊课程、选体育课、清空选课、查看课表等。学生选课默认界面为“本专 业选课”界面。

学生个人信息 课程信息(默认为当前学 期本专业开设的课程) 页码选课功能按钮 学分统计信息 图3.1 选课系统界面包括学生个人信息、学年学期信息、课程信息、课程页码、选课功能按钮、学分统计信息等。 选课功能按钮说明: 【快速选课】系统自动一次性选中全部课程(除英语、体育等);(本次不选) 【本专业选课】进入本专业选课界面进行选课; 【选修课程】进行校任选课等课程的选课; 【跨专业选课】选择其它专业年级的课程;(本次不选) 【特殊课程】选择特殊课程;(本次不选) 【选体育课】选体育课;(本次不选) 【清空选课】把当前已选课程全部删除;(建议不使用) 【查看课表】查看当前已选课程安排; 【退出】退出选课系统 四、选本专业课程(学院选修课选课) 有两种方法 1、快速选课:点击【快速选课】按钮,系统自动根据你的专业培养计划为你一次性完成除大学英语、体育等其他课程的选课,快速选课情况下默认为预订教材。 点击【快速选课】后在“选否”一栏可以看到已选课程标记(图4.1)。

尔雅网络课程自主选课使用说明

尔雅网络课程自主选课使用说明 一、登录系统 1. 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界面如下图所示: 2. 用户在上图所示界面中的登陆区输入“学号”、“密码”后,点击按钮,若身份验证通过,即可登录至系统中进行通识课的学习。 (1)用户名:通常是指学生的学号。 (2)密码:用户登录系统的密码,初始密码为“123456”,用户可在系统中修改登录密码。 (3)记住我的登录状态:若此功能选项处于选中的状态,则会自动记录当前用户的用户名,下次登录系统时不需要再次重复输入;反之,下次登录系统时需要重 新输入用户名。 二、修改密码 1. 登入后页面出现密码修改弹窗,用户须修改密码,并填写常用邮箱及手机长号

三、认识界面 1. 登录系统后的主界面默认为“我的任务”操作界面,如下图所示: (1)系统导航栏:可通过点击“作业”、“考试”、“资料”、“互动”、“考核标准”等选项按钮,进入相应的操作界面。 (2)课程信息:可查看所选课程的基本信息以及考核标准等内容。 (3)视频观看进度:可查看某门课程的视频观看进度,也可点击“继续学习”进入视频继续观看的界面。 1 5 3 4 2

(4)查看作业、考试等数据:可通过点击相应的链接,进入作业、考试、互动等相应的界面。 (5)结课日期提醒:可查看该门课程的结课倒计时间,当课程的结课时间剩余30天时,系统自动以红色字体显示。 四、试看课程 1. 点击“自主选课”选项,进入自主选课页面,点击感兴趣的课程进行试看。

五、添加课程 1.点击“加入课程”,成功自主选课。 六、课程退选 1. 若用户不满意所选课程,可点击“退选课程”,在弹窗中点击“确认”,即退课成功。

中北大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末《信号与系统》考试试题(A卷)-附答案

10/11 学年 第 二 学期末考试试题(A 卷) 课程名称 信号与系统 使用班级:09050941/42 ,09050641/42 一、简答题(共 30 分 每小题 3 分) 1、=-?∞ ∞ ---])(*)([)(ττδτd e a t u dt d t ( )。 2、零状态响应可突出( )的作用、零输入响应可突出( )的作 用。 3、若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 h(t)=)(2τδ-t , 则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g(t)=( )。 4、已知时域信号x(t),则其傅里叶变换X(ω)在 ω=0处的表达式为 ( )。 5、 连续信号x(t)的最大频率为50kHz,则采样周期的最大值不得超过( )。 6、H(s)的极点决定系统的( )、零点影响系统的( )和( )。 7、无失真传输系统的频域特性为( )、( )。 8、减小混叠失真的措施有:( )、( )。 9、LTI 系统的稳定判定条件有( )和( )。 10、信号的卷积运算可按( )、( )、( )、( )、 ( )五步进行。

二、分析题(共 20 分) 已知系统的传输函数为 3 43 2)(2+S S S S H ++= 试分析: 1、系统是否稳定; 2、系统的零、极点分布图; 3、系统冲激响应函数; 4、系统方程; 5、系统模拟框图。 三、计算题(共 20 分 每小题 10 分) 1、线性时不变系统,当激励为 )()(1 t u e t t x -=时,其完全响应 )(][)(21t u e e t t t y --+=, 当激励为 )(5)(2 t u e t t x -=时,系统的完全响应为 )(]53[)(22 t u e e t t t y --+=-, 求: 1) 系统的零输入响应;2)系统的冲激响应函数; 3)系统起始状态。 2、已知系统的差分方程为()4(1)3(2)()y n y n y n x n --+-=,试求 ()()2n x n u n =, 1 (1)0,(2)2 y y -=-= 时的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和单位样值响应。

学生网上选课指南

选课指南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能力,强化个性发展与全面素质培养,自2003年起,我校对学生的学业实行学分制管理。作为学分制管理重要环节之一的学生自主选课,可通过校园网由学生自己完成。为指导新同学网上选课,明确学习任务,圆满完成学业,特编辑本选课指南。 一、学习任务的完成和学业水平的衡量 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相应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有关课程,每门课程规定相应的学分,考试通过后即获得课程规定的学分,学生在规定学习年限内,取得教学计划规定的各类最低学分,方能取得毕业资格。每门课程的考试成绩对应一个学分绩点,学分绩点反映学习水平的高低,毕业时所有课程的平均学分绩点(有关计算办法参见学生手册)大于等于2,同时符合其他有关要求时,才能获得学士学位。 二、所学专业开设的课程及课程组成结构 每个专业都有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中列出了该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修读的课程、课程开设的学年学期、讲授的学时数、通过后可获得的学分数及总的教学要求(教学要求指那些课程必修,那些课程选修,选修的课程必须完成多少学分等)。 教学计划一般有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学院通识课、专业必修课、实践教学环节)、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组成。 请每位同学填写下列表格明确自己在校期间应完成的最低学分数

必修课是必须修读并通过的课程,选修课(含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要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选修并获得一定的学分数(或选修并通过一定的门数)。在网上选课时,每学期的必修课由计算机自动配置在每位同学的名下,选修课(含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由同学根据课程开设情况自己选定。专业选修课的开设情况,可通过每学期的教学安排表了解(见图一),公共选修课的开设情况可通过每学期的选课手册了解,也可通过教务处网站上的“选课公告”栏目了解。选修课每学期可多选,也可少选,但截至毕业时,须完成教学计划要求的最低学分数,因此,每学期选修课的修读门数要做到统筹兼顾。 (建议把图一放在此处) 三、毕业与学士学位授予 1、根据相应专业教学计划,学生修读并通过了所有必修课、修读的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也达到了教学计划要求的最低学分,可获取毕业资格。 2、获得毕业资格的学生,符合下列条件方能获得学士学位: (1)修满培养方案规定学分后,平均学分绩点大于等于2; (2)在校期间参加大学英语二级考试(艺术类、体育类、高水平运动员等学生)或大学英语四级(艺术类、体育类、高水平运动员和外语类学生除外)考试,达到学校公布的及格线; (3)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或其他毕业实践环节)成绩合格;

造物小百科资料

中北大学全校公共选修课作业 课程名称Discovery造物小百科精读 班级学号 姓名 日期2011-05-24

英文: HOW TO MAKE THE BEST PIZZA 1. In order to make the best pizza, you'll need to have a mixer with dough hook (or food processor), a pizza stone, a baker's peel, a rimless baking tray or very wide spatula, and a pizza cutter or large sharp knife. 2. Make certain that the ingredients that have been sautéed are not hot when you arrange them on the pizza. This will soften the dough, and if the dough gets too soft it will be difficult to release it from the peel to the oven. Put the toppings on the pizza dough just before transferring it to the oven. 3. My recipes recommend an oven temperature of 500 degrees F. If your oven thermostat does not reach 500 degreees, preheat it to the highest possible temperature. 4. Check the pizza after 10 minutes, since every oven bakes differently, and if it is not browned enough, continue to bake 1 to 2 minutes longer. Pizza Dough Yield: Makes Enough Dough for 4 8-inch Pizzas Prep Time: 1 hours, 15 minutes Cook Time: 12 minutes Ingredients: 1 package dry active yeast 1 teaspoon honey 1 cup warm water (105 to 115 degrees F.) 3 cup all-purpose flour 1 teaspoon kosher salt 1 tablespoon extra-virgin olive oil, plus more for brushing toppings of your choice In a small bowl, dissolve the yeast and honey in 1/4 cup of the warm water. In a mixer fitted with a dough hook, combine the flour and the salt. Add the oil, yeast mixture, and the remaining 3/4 cup of water and mix on low speed until the dough comes cleanly away from the sides of the bowl and clusters around the dough hook, about 5 minutes. (The pizza dough can also be made in a food processor. Dissolve the yeast as above. Combine the flour and salt in the bowl of a food processor fitted with the steel blade. Pulse once or twice, add the remaining ingredients, and process until the dough begins to form a ball.) Turn the dough out onto a clean work surface and knead by hand 2 or 3 minutes longer. The dough

网上选课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

网上选课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 信息工程学院 吴悦20 苗旺20 2014年4月8日

目录 需求分析说明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1.导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2.任务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开发意图及应用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应用范围及开发的背景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用户的特点及软件使用频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3.需求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对功能的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静态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动态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程序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对性能的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精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时间特性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灵活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输入输出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系统的状态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数据管理能力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开发本系统的E-R图如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应用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系统运行网络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系统运行硬件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功能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功能划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功能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运行需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用户界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界面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接口 ................................................................................................................ 错误!未定义书签。故障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签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北大学本科培养方案

中北大学 本科培养方案 (2017 版) 专业名称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080704 学院名称仪器与电子学院 培养方案执笔人签字梁庭 学科(术)带头人签字丑修建 教学院长签字刘文怡 院长签字刘俊 2016年11月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微纳传感器设计、制造与测试等应用领域,培养系统掌握集成电路和MEMS器件基本理论及其设计、制造、测试基本方法以及实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工程技术或管理人才。 毕业五年后预期能够利用各类资源,综合考虑社会、环境、法律、经济、道德、政策、文化等因素影响,在上述相关领域从事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和生产项目管理工作;能够积极跟踪适应全球性行业发展,学习、掌握和发展新兴技术和工具,不断更新调整自己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重视沟通交流,善于在多元文化的场合针对客户、同行、公众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达成沟通目标,能够快速融入团队,定位并承担自己的责任;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乐于尊重并践行社会职业道德和规范,服务社会。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学、微电子学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相关实验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具备微纳传感器、集成电路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工程知识:掌握从事微电子类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掌握该专业工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能够将相关知识用于解决与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有关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工程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并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技术获取信息的方法,对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有关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表达和分析,得出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微纳传感器、集成电路,解决微电子领域工程问题。能够在设计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