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脑美术-奔向未来》教案1

《电脑美术-奔向未来》教案1

《电脑美术-奔向未来》教案1
《电脑美术-奔向未来》教案1

《电脑美术-奔向未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的操作方法,绘制有趣的装饰画。

2、指导学生进一步了解Windows画图程序中笔刷工具的功能,学会利用笔刷工具的不同设置进行绘画创作。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

在电脑上,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中笔刷工具的功能,学会利用笔刷工具的不同设置进行绘画创作。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有序进入电脑教室,安排好每位学生的座位及使用的电脑,并开机。老师检查每台电脑的开机情况,遇到电脑故障及时调整学生座位。

(二)、引导阶段

1、复习、启发

师:上学期,我们在电脑美术课上学习过运用“画图”程序进行电脑绘画,同学们学会了许多电脑绘画工具的用法,画出了非常漂亮的画。许多同学还在课后自学了许多绘画技巧和绘画工具的用法,现在,老师想问大家两个问题:

A、你还记得哪些绘画工具?学会了哪些绘画技巧?(绘画工具:画笔、颜料桶、橡皮擦、喷枪、放大镜等,绘画技巧:复制粘贴、反色、裁剪、移动图形等)

B、你最喜欢用什么绘画工具?为什么?能不能用你喜欢的工具或绘画技巧在电脑上操作演示给大家看?

2、老师归纳

师:“刚才几位同学的演示很好,掌声给予鼓励!电脑绘画的工具和操作方法很多,只有多练习、多动脑才会掌握更多的电脑绘画方法和技巧,才能画出更多更好的电脑美术作品。”

3、欣赏图案,复习“复制、粘贴”

4、课件展示两张(2开图画纸大小)打印出来的四方连续纹样

师:这两张图案就是运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制作的,漂亮吗?你觉得这两张漂亮的图案纸像什

么?

学生发言:像包装纸、像桌布、像花布、像地毯、像窗帘……

(三)、发展阶段

1、认识“四方连续纹样”

(1)老师把两张作品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观察:“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张作品上的图案,图案有什么变化?是怎样变化的?是否发现它的规律?

学生观察回答,老师归纳纹样排列特点:西瓜图案上下、左右翻转重复排列,小猫左右、上下整齐排列。

电脑屏幕显示:上下左右不断重复的图案叫“四方连续纹样”。

2、观察对比:这四张图有什么不一样?

(2)用什么方法可以改变一张图的方向?问:“哪位同学能把这张图上下、左右翻转过来?”

请2-3位学生到主机上尝试翻转小猫图像。对学生的操作给予表扬。

方法:用选定工具框选图案——在图像菜单中选择“翻转/旋转”——水平翻转(或垂直翻转)——完成

3、欣赏课本范图

让学生翻开课本,欣赏四方连续纹样作品。

(四)、实践阶段

1、师示范绘制四方连续

老师以清晰的演示讲解示范四方连续纹样的绘制过程:

A、用矩形、画笔、颜料桶等工具画一幅简洁的图案。

B、选中图案,在“编辑”菜单中分别选择“复制”“粘贴”,在“图像”菜单中点击“翻转/旋转”或“拉伸/扭曲”。

C、移动图案,排列成有规律的四方连续纹样。

现在,同学们已经知道四方连续的绘画方法了,动手试试吧?

2、学生实践

A、作业:运用所学方法,画一块花布。

B、学生绘画,老师巡视指导。

鼓励学生认真作画,大胆创意图形。老师在巡视中注意对个别学生的指导。

3、学生保存作品。(个别学生不会保存的可让学生相互帮助或老师帮忙)

(五)、作品展评

1、选择10-15张学生作品(包括2-3张不理想的作业),通过网络展示。

引导学生评价交流:图形是否有创意?排列是否有规律?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方法运用得好不好?

2、思考:我们设计的大花布可以制作成什么呢?(衣服、桌布、裙子、地毯……)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一册全册教案

小学音乐第一册 课题:第一课〈〈好朋友》 教学内容: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2、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3、认识几种音乐学习标志 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的音乐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流,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与大家一起表演歌曲,尽快缩短师生、学生间的距离,并尝试用动作、语言表达欢快情绪。 3、尽快认识书中的学习标志,并主动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重(难)点:1、与大家一起可歌唱,用动作、语言表达欢快、活泼的情绪。教具准备:录音机、学习标志卡片、头饰(玩具兵) 教学过程: 一、学生听音乐进教室——《玩具兵进行曲》 要求:1、听着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走或跳。 2、动作与音乐要合拍(有节奏)。 3、如场地有限可改在教室内进行。 二、坐位安排、呈半圆形坐好(教室大可坐成两个大圆圈)一目的是给学生一宽松的学习氛围。 三、师生作自我介绍相互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做准备。 1、老师做自我介绍。 2、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一一用听唱法学习。 (1)、老师亲切的范唱歌曲,让学生完整的感受歌曲的情绪。 (2)、随歌曲的录音律动,用动作表现出欢快的情绪。 (3)、学唱歌曲:老师讲解曲中人名节奏的读法一板书。

(4)、师生练习演唱。 (5)、分小组对唱(一问一答)。 (6)、为了激发积极性,一定让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名字(可同时说)o 四、利用休息的时间认识学习标志一一出示卡片 (师)只要我们牢牢记住它的名字,我们就能看懂书中要我们做什么啦! 1、教学生认识卡片的名字一一贴在黑板上。 (师)刚才我们一起学唱了《你的名字叫什么》,请大家找出相应的学习标志?” 2、-------------------------------- 老师拿起:下面我们一起来” (生)听音乐(导入下一个环节) 五、聆听《玩具兵进行曲》(师)大家还记得我们进教室时听的那首乐曲吗?请你再听一次,听后用语言描述出来乐曲的情绪,并给这段音乐取个名字。” 1、听乐曲,感受情绪,取名字。 2、随音乐用动作表示出乐曲的情绪。 3、提示下次听时,请注意乐曲中出现的大喇叭与小喇叭的声音(可讨论一下他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4、复听乐曲,每组发一个玩具兵的头饰(激发兴趣)。随音乐进行律动(必要时教师可拍手提示节奏与速度)。 六、课堂小结: 1、小结教学内容及学习的情况。 2、布置作业:回家准备下节课的才艺展示(唱、跳、演、讲、诵……) 课题:《好朋友》 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2、才艺展示

1、新闻两则公开课教案

《新闻两则》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新闻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情感目标:了解解放战争中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力阻顽敌的精神以及人民必胜、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 教学重点:理解新闻内容,把握战争的主题。 教学难点:把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课时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获得信息一般通过什么途径?我们要知晓国内外的大事,一般得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但是,广播、电视、报纸都只是传播媒介,而报导这些事件的文字,才是最主要的,它们被称为"新闻"。 二、介绍新闻: 新闻这种文体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上来讲,只指消息,本文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消息有三个特点: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2.报道迅速及时。3.简明扼要,在表达上以叙述为主,多用较朴素和概括的语言。有时(看需要而定)兼有议论(精辟的画龙点睛式的)、描写。 一条新闻包含标题(有时有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有时可根据需要省略导语或背景或结语。新闻多采用记叙手法,因此新闻写作需注意记叙的六要素。 三、引入本课:今天我们学习的两则新闻,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它出自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手。介绍写作背景并背诵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背景简介: (1)时代背景简介 1947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1948年秋天,人民解

粤教版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时作业:1王维诗四首

第一单元第1课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野老 ..与人争席罢野老:农夫,这里指作者自己 B.罟师 ..荡桨向临圻罟师:渔人,这里指船夫 C.草枯鹰眼疾.疾:快,锐利 D.山中习静 ..观朝槿习静:习惯安静 【★★答案★★】D 【解析】习静:静修的意思,如静坐、坐禅之类的。 2.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王维,字摩诘,曾任尚书右丞,有《王右丞集》,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诗风空灵、典雅,极富诗情画意。 B.“野老与人争席罢”典出《庄子·杂篇》,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仍未得道,心机太重。 C.“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细柳营”本是汉代周亚夫屯兵之地,借用此地名,多了一重意味,意在表现狩猎主人公亦具名将之风度,与其前面射猎的意气风发、飒爽英姿相呼应。 D.“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典出《北史·斛律光传》,史载北齐斛律光狩猎时,射中一雕,称“射雕手”。此言“射雕处”,有暗示将军的膂力强、箭法高之意。 【★★答案★★】B 【解析】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教育学生健康成长,我们与中声街居委会密切配合,狠抓了校外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B.公司董事会把他吸收到领导班子里来,让他担任副总经理职务,是经过仔细、严格的考验和研究的。 C.7月底建成的国外动物卫生信息系统能够动态监视国外动物疫情,科学评估进口动物和动物产品传入疫病的风险。 D.不少研究鲁迅先生的资料表明:鲁迅先生越到晚年,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的思想就越来越更加明确,更加坚定。 【★★答案★★】C 【解析】A.句式杂糅,把“为了教育学生健康成长”改为“为了让学生健康成长”或“为

2新闻两则优秀教案

授课时间: 2014年8月20、21日备课时间:2014年8月18日 《新闻两则》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新闻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情感目标:了解解放战争中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力阻顽敌的精神以及人民必胜、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 教学重点:理解新闻内容,把握战争的主题。 教学难点:把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课时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获得信息一般通过什么途径?我们要知晓国内外的大事,一般得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但是,广播、电视、报纸都只是传播媒介,而报导这些事件的文字,才是最主要的,它们被称为"新闻"。 二、介绍新闻: 新闻这种文体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上来讲,只指消息,本文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消息有三个特点: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2.报道迅速及时。3.简明扼要,在表达上以叙述为主,多用较朴素和概括的语言。有时(看需要而定)兼有议论(精辟的画龙点睛式的)、描写。 一条新闻包含标题(有时有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有时可根据需要省略导语或背景或结语。新闻多采用记叙手法,因此新闻写作需注意记叙的六要素。 三、引入本课:今天我们学习的两则新闻,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它出自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手。介绍写作背景并背诵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背景简介: (1)时代背景简介 1947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1948年秋天,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的打击。为了获得喘息的机会,以便卷土重来,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代总统,支撑残局,并大搞和平谈判的阴谋。在这历史的紧要关头,毛主席在1948年12月31日为新华社写了一篇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指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已经是确实无疑了,国民党反动派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的胜利,已不能用单纯的军事斗争的方法加以阻止,就大搞“和平阴谋”。我们不能让敌人有喘息的机会,卷土重来,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谈判,我方提出8条21款,限蒋介石20日前表态。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谈判破裂。4月21日,毛主席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人民,保卫中国人民领土主权的独立完整”。21日清晨,人民解放军即执行最高统帅的进军令,在西起九江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一千华里的战线上,发动了渡江战役,国民党反动派惨淡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一触即溃。23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派政权的覆灭。 (2)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大

音乐教案《一分钱 》

中班音乐活动设计——《一分钱》 设计意图: 活动目标: 1、学会唱歌曲《一分钱》,并大胆的表演。 2、幼儿主动参与活动。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会唱歌曲,并唱准歌词。 难点:角色表演。 活动准备: 1、音乐《一分钱》 2、图片(捡钱交到警察叔叔手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生问好:小朋友们大家好(老师好),在上课之前我们先 玩一个小律动《咕噜咕噜》。 2、出示“捡钱交到警察叔叔”的图片 (1)师:老师带来了一张图片,小朋友们看看这张图片上 都有什么(小女孩、警察叔叔、大树等) (2)师:那这个小女孩和警察叔叔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啊(描述图片,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二、新歌教学 1、听音乐,了解歌曲。

师:看完图片,小朋友们想到了哪首歌曲呢那就让我们一起听音乐,看看是不是小朋友所想的那样。 2、听完音乐,了解歌曲内容。 师:听完了音乐,谁能告诉老师,歌曲里讲了一个什么事情呢 3、朗读歌词,并能记住它。 4、老师放音乐,幼儿边打着拍子边感受音乐。 5、老师放音乐,幼儿边打着拍子边小声的跟着音乐唱。 6、老师再一次放音乐,幼儿边打着拍子边大声的唱出来。(两 遍) 7、游戏:歌词接龙(老师唱上一句,幼儿唱下一句。) 8、幼儿自己完整的唱出整首歌。 三、表演歌曲 1、提问:歌曲里唱了哪几个人物(捡钱的小孩、警察叔叔) 2、请小朋友自己根据歌词创编动作,并把动作表演出来。 3、老师也创编了一套动作,请跟我做一做。(请一个小朋友 扮演捡钱的人,提示我们捡到东西不揣进自己兜里,归还 失主或交到警察叔叔那里的人是拾金不昧的人。) 4、分角色扮演(让每一位幼儿都有参与的机会) 四、教师小结 教育幼儿从小要发扬拾金不昧的精神,做个好孩子。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教案 导读: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储备点 1、掌握新闻常识。 2、了解解放战争概况。 (二)、能力培养点 1、能写作简单的新闻。 2、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三)、情感体验点 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 二、教学设想 重点:掌握新闻知识。 难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教学思路:既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又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 三、媒体平台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投影仪、DVD机;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 三课时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本课目标 1、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掌握新闻常识,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体会作者

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二、教学过程 1、导入:以介绍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的背境导入。 2、课前热身: a、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溃退()要塞()阻遏()锐不可当() b、解释下列词语 业已:锐不可当 3、合作探究: a、整体感知:介绍本课内容梗概。 b、四边互动: 互动1:阅读新闻要把握哪些要素? 明确阅读新闻要的“三五六”(即三个特点,结构的五个部分,记叙的六个要素)。 互动2:朗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全班交流。 互动3:再读课文,划分结构层次并概括主要内容。 互动4:导语前面的电头起什么作用? 互动5: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总领了全文? 互动6:主体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的?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来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进攻作战的,为什么先说东路军,再说路军? 互动7:文中写西路军所遇到的敌情时说“和中所遇敌情一样”,

请你用课文中的话说说中路军所遇的敌情。 互动8:作者对西路军的渡江情况作了哪两面方面的评论?详略是如何安排的,两方面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互动9:语言有什么特点?请找出文中的词加以说明。 4达标反馈:讨论课后练习三。 5、学习小结:内容总结;方法归纳。 (三)、延伸拓展 到图书馆或利用其它的方式查阅当年报道解放战争的新闻史料,摘录其中的导语部分,并注明出处。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新闻复习,激趣引读。 电视,以其五彩缤纷的视频、极富渲染力的音响、精彩的制作、丰富的内容吸引着我们,而新闻,又是电视节目中的重头戏,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则新闻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二、朗读积累,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朗读课文,概述各部分主要内容。 三、比较阅读,理解提升。 1、找同 分别阅读两则新闻,将两者相同的地方找出来。

信息技术:插入图片和艺术字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插入图片和艺术字教学设计 XX英语科课题第课插入图片和艺术字教学目标学会打开已经存放在计算机中的幻灯片。 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的方法。 学会在幻灯片中插入艺术字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打开已经存放在计算机中的幻灯片,能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和艺术字。 教学难点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和艺术字的方法。 教学准备计算机教室演示用幻灯片图片文件夹。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课题在上节课的"自我介绍"演示文稿中,幻灯片里只有文字,今天我们将为它们插入图片和艺术字。 (板书课题)打开演示文稿设疑探究:要修改幻灯片,首先必需打开演示文稿。 还记得我们是如何打开保存在计算机中的文件吗?试试这样的方法是不是也同样能打开已经保存的文件。 汇报结果:成功的同学来说说你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如果学生没有讲到书上介绍的方法,引导学生看书。 )学生自主操作尝试。 学生一边操作一边汇报。 插入图片任务(图片):在中插入图片的方法与在中插入图片的方法

类似。 你能运用在中学过的方法在第张幻灯片中插入一张图片文件夹中的图片吗?学生作业展示。 修改图片:看来和具有很多共同的地方。 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到页,自学第步,将插入的图片进行"透明"和"移动"的处理。 试一试你还能对图片进行哪些改变。 学生自主操作尝试。 学生看书自学。 学生运用图片工具栏对图片进行操作。 插入艺术字刚才我们进行了插入图片的操作,说到插入,你还想到了哪些操作?艺术字是我们通常用来美化字体的一种操作,它的操作方法和中的也极为相似。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页"动手做"。 图片有"图片工具栏",艺术字也有"艺术字工具栏",试一试你还能对艺术字进行哪些改变。 在页的"练习"中也介绍了其中的一些方法,一定能给你启发。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看书自学。 学生运用艺术字工具栏对艺术字进行操作。 教学小结同学们,和在操作上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我们有了操作

一年级音乐教案

一年级 第三单元《音乐中的动物》教案 教学要求 1、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不同音乐带给人们的不同情绪。 2、本单元通过歌表演、音乐活动、唱歌等多种艺术形式展开教学活动,理解并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3、感受声音的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并能正确运用到歌曲之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真挚的情感和自然的歌声表现歌曲。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感受声音的长短与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强“f”弱“p”,并能正确地运用到歌曲演唱之中。 难点: 体会每首歌曲各自不同的音乐情绪,《小动物的歌》是欢快的,《小

毛驴爬山坡》是俏皮的,而《咏鹅》是悠闲自在的。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不同歌声表现不同音乐的情绪。 教具准备 1、钢琴、录音机及磁带、打击乐器(大鼓、铃鼓、响板、双向筒)。 2、卡片:强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 2、歌曲《小动物的歌》。 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模仿生活中的声音,进一步理解声音的长短,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声音的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F 和P,并能正确运用到音乐中。 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在黑板上贴上各种动物的图片。 2、教师课先让学生看教科书上的两组插图,并模仿他们的声音。 3、说出生活中还有那些声音能表示声音的强弱。 4、学生任意选择一种动物,模仿它的叫声。模仿逼真的,将图片

取下站在空的头饰上,并带在这位同学的头上。 5、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F和P ⑴教师引导学生对老虎和小猫叫声进行对比:老虎的叫声低沉、声音长。 小猫的叫声柔和、声音也长。谁的叫声大谁的叫声小(老虎的叫声大,小猫的叫声小) ⑵在音乐中声音大用“f”表示强,声音小用“p”表示弱。 6、将同学们头饰上的小动物按叫声的大小分类。 7、学习歌曲《小动物唱歌》。 ⑴学生听教师范唱或录音。 ⑵根来时按节奏朗读歌词,要求咬字准确、吐字清楚。(注意弱起小节的学习,引导学生强调4/4拍的第一拍“小动物”中的“小”字。) ⑶教师分局教唱。在演唱的过程中,可以模仿所唱的动物的典型动作。 ⑷创编歌词:请你将猫和狗的叫声换成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并大声领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第1课《新闻两则》教案

第1课《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主备课人:代卫凤审核:潘鑫组员:张合娅潘鑫徐刚 ●教学设计思路 本文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朗读新闻,要求学生听读,辨明字音及词义,积累词语;指导学生从六个方面把握新闻的主要内容,培养快速阅读叙事性作品的能力;把握两则新闻战争的主题;能力训练,学会正确听读。第二课时,速读课文,把握两则新闻的主要内容及结构特点。引导学生理清两则新闻的结构,品析新闻的特点,并进行课堂训练,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绥靖、阻遏、锐不可当、安然无恙、神采奕奕”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 2.掌握新闻相关知识。 3.知道两则新闻的历史背景。 4.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培养速读课文,迅速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正义感、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 (一)教学重点 1.理解新闻内容,把握战争的主题。 2.把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二)教学难点 理解新闻主体部分各层次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1.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整个教学以听和读为主要手段,从“新闻的内容”、“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特点”三个角度对课文作反复阅读,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相机诱导、点拨。 2.延伸拓展法。新闻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体,为让学生切实把握这种文体,教学中宜选择几则新闻引导学生通过训练学会拟标题、导语,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 ●教学媒体 多媒体、录音机、中央电视台新闻录音磁带(对学生进行情景导入)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喜欢读报吗?喜欢读报纸上的新闻吗?喜欢新闻,可以表现一个人敏锐的洞察

编辑图片、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编辑图片(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编辑图片、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编辑图片(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调整图片位置、大小的方法。 (2)掌握设置图片叠放次序、组合与取消组合的方法。 (3)掌握设置图片格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来找茬”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运用知识迁移,通过图片的编辑方法,为学习后面艺术字、文本框和自选图形的编辑打下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活动的参与,增强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发展其创新精神。 (2)通过作品的交流展示,培养其审美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掌握调整图片位置、大小的方法。 (2)掌握设置图片叠放次序、组合与取消组合的方法。 (3)掌握设置图片格式的方法。 难点:合理地运用图片编辑功能使作品产生美,培养审美情趣和能力。 三、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讲练结合、小组讨论、问题引导与启发引导相结合 四、教学资源准备 硬件准备:微机室。 软件准备:Windows操作系统、Word 2003、演示教学软件。 素材准备:由许多“垃圾”图片营造的恶劣环境和“来找茬”的图片素材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展示几张师生们参加“五城联创”实践的图片,并解说图片内容 2、再展示下一张环境糟糕的图片,从而引出课题 (二)、新课内容: 1、以“活动”为主线,“任务”为过程,学习新知 以“争做环保使者”活动,师生共同完成将这些“垃圾图片”放入到“垃圾箱”,并擦亮垃圾箱。需完成以下五个任务:

任务一:调整图片的位置(将垃圾图片放到垃圾箱上) 教师先讲解并演示:选中目标图片,此时鼠标指针变成形状,然后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曳到目标位置。 任务二:调整图片的大小(垃圾图片太大,需变小) 师提出问题:图片太大,如何变小?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选定一图片,拖曳其控制点至相应的位置。 任务三:设置图片的叠放次序(将垃圾图片放到垃圾箱里) 将一张“垃圾”图片放到垃圾箱处,但此时图片仍然没有到垃圾箱里,怎么办?引出“设置图片的叠放次序”。 教师演示:在图片上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上选择“叠放次序/置于底层”。(提醒学生观察、比较调整图片叠放次序前后不同的显示效果) 提示:图片的叠放次序会影响文档的显示效果。在文档的同一位置上,前面的图片会覆盖住后面的图片,而通过调整叠放次序可以改变图片的前后顺序。 学生操作演示 任务四:组合与取消组合(方法升级,如何简单化) 师提出疑问:有没有更加简单的方法让两张图片同时拖放到垃圾筒上? Word提供了强大的功能,可以通过“组合”功能,将两张或多张图片组合成一个整体,移动起来就更加的方便。 它的方法: 教师演示:先单击一张图片,再按住Shift键,同时单击另一张图片,再在选定的图片上右键单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上选择“组合/组合”。 师提示:组合后,可以取消组合吗? 学生操作演示 任务五:设置图片格式(垃圾箱擦亮) 最后如何擦亮垃圾箱呢? 方法:选定图片,单击“图片”工具栏上的“增加亮度”按钮(教师演示) 2、及时小结: 做好环保使者,需完成的五个任务一一例举出来并揭示出坚持 “先选定,后操作”的原则。 3、课内练习: 以“来找茬”游戏,完成图片的编缉,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 (三)、总结: 本节课通过活动的参与和课内练习的操作,增强了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掌握了1、调整图片的位置及大小的方法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 2.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难点: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自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配乐朗诵毛主席所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声情并茂地导入课文)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自撰写的一篇新闻,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2.教师检查预习字词情况,布置思考题: 3.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 4.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指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新闻的要素) 5.精读课文(可分读、齐读),具体说说新闻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序报道,为什么? 学生读课文后,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三个思考题分别针对新闻结构的三部分:标题、导语、主体)

教师导学 (讨论了以上三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标题。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导语。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主体。 新闻的要素也是记叙的要素,只要把记叙的六个要素变成六个问题,阅读的时候注意这六点,养成留意要素的习惯,再读其他叙事性作品也就容易把握内容了。 三、合作探究 教师布置思考题:阅读这则新闻后,你以为新闻具有怎样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讨论后明确: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四、拓展延伸 教师导学:要求学生快速默读第二则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了解新闻内容。再让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新闻知识学习第二则新闻,并提出思考题。默读第二则新闻,理清记叙的六要素。 运用所学的新闻知识具体分析第二则新闻,并说说两则新闻在写法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第一课《春天》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歌(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二、通过演唱《小雨沙沙》,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大自然。 三、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鹃圆舞曲》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四、能编创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教学建议: 1、本课可安排两课时完成。 2、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对“春天”万事万物的描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在“春天” 主题的理解上聆听乐曲和歌曲。 3、教师可调动现代化教学手段,选用春天的录像,激发学生的兴趣。 4、教师应采用各种方法,使学生有表现地唱好歌。 四、教材分析: 1.手风琴独奏曲《杜鹃圆舞曲》 《杜鹃圆舞曲》是根据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一首同名钢琴曲移植的手风琴曲。 约纳森(1886~1956),挪威作曲家。曾在德国学习音乐,他写过一些音乐作品,但以这首《杜 鹃圆舞曲》流传最广,也使得约纳森名传于世。这首钢琴曲也常以管弦乐或其他器乐形式演奏。据说在1918~1930年间约纳森曾在斯德哥尔摩“金杜鹃电影院”专为无声影片的放映作钢琴 配音,本曲即为当时影片即兴配音而作。 《杜鹃圆舞曲》在曲调和节奏上,具有挪威民间舞曲的风格。全曲采用三拍子圆舞曲体裁,C 大调,中板。由三个小圆舞曲组成。在简短的弱拍开始的、节奏自由的4小节引子过后,出现下行三度模仿杜鹃鸣叫的音调,第一段以杜鹃鸣叫的下行三度所构成的动机为核心,运用重复、模进、变奏等手法发展而成。它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生机盎 然的景象,婉转的鸟鸣和轻松的三拍子节奏,形成了温和、迷人的气氛。 第二段以“la”的长颤音开始。主旋律应用了许多颤音,间杂着杜鹃的鸣叫声,好似杜鹃鸟灵 活地在林中飞来飞去,一会儿在这个枝头跳跃,一会儿又在那个枝头高唱,杜鹃鸟的鸣叫声为林中增添了浓浓春意。 第三段,旋律流畅而连贯,极富歌唱性,由于曲中出现了一系列变化半音,使得旋律更加新颖。这一段音乐与前两段轻快、活泼的旋律形成鲜明的对比,加之手风琴特有的音色,使得音乐有一种迷人的色彩。在竖笛模仿杜鹃鸟鸣叫以后,第三段抒情的旋律又反复了一次,最后第一段音乐再现,并结束在杜鹃鸟的鸣叫声上,与乐曲的开始形成呼应。《杜鹃圆舞曲》由于曲调优美,音乐形象生动鲜明,深受人们的喜爱。 2.歌曲《小燕子》 《小燕子》是故事影片《护士日记》中的插曲,自影片播出后,这支歌便飞入了千家万户,成 为孩子们喜爱的歌曲,多年传唱不衰。 歌曲为五声宫调式,4/4拍,两个乐段,第二个乐段是第一个乐段的变化重复。歌曲遵循了语 言的音调、节奏写成,音乐语言淳朴简练,口语化;歌曲几次出现了附点音符,都巧妙地结合 了语言的节奏、韵律,还有延音记号,后倚音的使用等,使得词曲结合紧密。歌词以一颗童心 描绘了小女孩与小燕子朋友般的亲密交谈,唱起来朗朗上口,娓娓动听。尤其作者在处理第二段歌词时,不加停顿,将小女孩要把家乡的新变化、新面貌一一告诉小燕子,力邀小燕子来做 客的急切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歌曲以小女孩为主人公,动情地歌唱了祖国的新面貌,歌颂了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的伟大成就。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美好感觉。

《1新闻两则》教案

1、新闻两则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一般知识,重点掌握消息的结构和基本特点。 2、通过分析这则新闻的结构层次把握住新闻的结构和特点。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过分析这则新闻,把握住新闻结构和特点。培养阅读写作消息的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朗诵毛主席所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导入课文)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自撰写的一篇新闻,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二、课件展示:学习目标。 三、背景介绍 四、听读课文,合作学习,完成下列任务: 如果你来当播音员,你在重音、语调、情感、节奏上应怎样读这则新闻? 学生自渎、讨论、交流。 4、初步感知课文,回答问题: 1)、(请同学们用一个短语或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2)、请同学们用一小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3)、请同学们用一大段话或几小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三个思考题分别针对新闻结构的三部分:标题、导语、主体 教师导学(讨论了以上三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五、问题探讨

1.导语从那几个方面概括全文?渡江概况:1)渡江区域 2)战役全局 2、主体内容可分几个部分?按什么顺序写的? 3、问:三层之间哪些词句表示连贯、过渡?三路军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来安排? 探究质疑 1.标题中的“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行不行? 2.这则新闻写完了不发表,等待渡江役胜利之后再发表,不就可以改为“胜利渡江了吗? 3.找出敌溃我胜原因的句子。 4.在文中找出表达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的词语。 词语识记,读一读 新闻的五个结构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 ?主体——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新闻结尾 (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新闻特点 ?及时 ?真实、准确 ?篇幅短小、简洁 小知识:电头就是在报道开头用括号或黑体字表示,交代槁子的来源和发稿的时间。 1、在报道的开头 2、用括号或黑体字表示 3、交代稿子的来源和发稿时间 ?练习:分析[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这电头所含的信息量

小学:一年级美术全集教学设计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一年级美术全集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Complete works of first grade art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一年级美术全集 课题:流动的颜色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两种颜色调和后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2、吹画后产开想象,并添画成一副完整的作品。 教学重点:了解三原色,发挥想象力。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使用水彩颜料。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红、黄、蓝三色水彩颜料,吸管一根,毛笔、水罐。 2、教师准备与学生相同的材料外、范画。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请学生观察教材上的学生作品及作画步骤,然后讨论:这些作品分别是怎样画出来的,使用了几种颜色,吸管在今天的作业中有什么用处? (2)发展阶段 1、首先要调颜色。

2、在学生做作业之前教师可以先就颜色的调配示范一下:在调色盘里放一点水,毛笔蘸水且水不滴落,在蘸颜料在调色盘里调匀,调色时可用1——2种颜色。 3、最后用笔将调好的不同颜料滴落在作业之上。 4、然后用倾斜画面、用吸管吹等方法使颜色流淌。 教师要强调学生在游戏、作业过程中注意观察色彩融合后有什么变化。交流观察到的色彩变化情况,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 5、最后,对画面进行添画,时期构图、情节更加丰满。 (3)收拾与整理 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4)课后拓展: 用吹画的方法绘制抽象作品。 课题:变化无穷的线条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尝试不同画笔画出不同形态的线条,体会线条的变化以及工具材料和线的关系,充分体验线条丰富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是了解不同形态的线条。 教学难点:是能用线条表达情绪。 教学准备:各种绳子等材料。 教学过程:

小学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 音乐课程总目标 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课题:《好朋友》课时:1——1 教学目标: 1、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尝视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听音乐问好,律动。 2 新学期寄语 3 复习上学期内容。 二、基本部分: 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a、完整聆听全曲。 提示: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是么声音?学给同学们听一听。 b、复听全曲。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谱。或用彩色笔画在白纸上,听后,展示给大家看。 c、想一想,用木鱼和碰钟参与乐曲的演奏,应怎样敲击比较合适,分小组讨论,分别与乐曲合作。 2.聆听《你的名字叫什么》《口哨与小狗》 A 完整地聆听歌曲。 B 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 C 听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分小组编创动作。 D 随着复听歌曲的录音,分组歌唱并表演。 三结束部分: 小结。结束全课。 课题:表演《拉勾勾》课时:1——2 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拉勾勾》,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鼓励学生为歌曲自编动作。 2,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拉勾勾》,并和《你的名字叫什么》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3,能创编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教学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歌曲。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1、表演《拉勾勾》 a 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课题是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然后听歌曲录音,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长?

《新闻两则》教案

原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2]、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3]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 《新闻两则》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特点,把握记叙的六要素; 2、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 抓住新闻的文体特点,抓住战争的主题,体会本文准确精练的语言。 [课前准备] 1、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溃退(kui)锐不可当(dang)业已 2、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的内容。 3、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前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三路大军横渡长江 结果:突破长江防线,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小学音乐第一册教学进度表 教学进度周内容课时时间一第一课好朋友 2 二第二课快乐的一天 2 三第三课祖国您好 2 四第四课可爱的动物 2 五第五课静静的夜 2 六第六课爱劳动 2 七期中复习 2 八期中考核 2 九编创与活动 2 十第七课小精灵 2 十一第八课小小音乐家 2

第九课游戏 2 十二 第十课过新年 2 十三 编创与活动 2 十四 期末复习 2 十五 期末考核 2 十六 音乐课程总目标 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课题:《好朋友》课时:1——1 教学目标: 1、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尝视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听音乐问好,律动。

2 新学期寄语 3 复习上学期内容。 二、基本部分: 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a、完整聆听全曲。 提示: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是么声音?学给同学们听一听。 b、复听全曲。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谱。或用彩色笔画在白纸上,听后,展示给大家看。 c、想一想,用木鱼和碰钟参与乐曲的演奏,应怎样敲击比较合适,分小组讨论,分别与乐曲合作。 2.聆听《你的名字叫什么》《口哨与小狗》 A 完整地聆听歌曲。 B 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 C 听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分小组编创动作。 D 随着复听歌曲的录音,分组歌唱并表演。 三结束部分: 小结。结束全课。 课题:表演《拉勾勾》课时:1——2 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拉勾勾》,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鼓励学生为歌曲自编动作。 2,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拉勾勾》,并和《你的名字叫什么》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3,能创编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教学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歌曲。 3复习柯尔文手势。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1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语文的一篇讲读课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敬请批评指正! 教材分析: 1、教材的编写意图、地位和作用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位于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本单元以战争为主题组元,与以爱为主题组元的第二单元形成了紧密的情感联系:学生通过感受战争的残酷,从而更加珍惜有爱的世界。单元训练的重点是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境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努力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该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消息是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取得胜利后,毛泽东主席亲自写的一篇新闻稿。它真实地报道了我军渡江情况,宣告了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本文可以说是教材中的常青树,但以往它都是出现在新闻通讯单元,教学中也只注意新闻体裁的特点。新教材中,这篇文章成了以战争为主题组元的第一单元的开篇,因此教学中既要抓住新闻特点,也不能忽略战争主题。这两点也将构成教学的要点。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八年级学生首次接触新闻这种体裁的实际,以及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等,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新闻的一般知识。 2、理解文章内容,重点掌握消息的要素和基本特点。 3、体会本文语言的特点。 4、培养阅读,写作消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在反复的阅读品味文章,激发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文章气势,学习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2、认识渡江胜利的历史意义,认识人民解放军为中国革命事业所建立的丰功伟绩。 (因为学生初次见识这种体裁,而新闻又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文体,所以我将教学的重点确定为:)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新闻,把握新闻要素、结构和特点,培养阅读写作消息的能力。 (毛泽东是一位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更是一位了不起的语言艺术大师。他的文章不仅语言准确简洁,感情色彩鲜明,而且气势非凡,就连一则简短的消息也写得豪情万丈,雄浑有力。但要学生在短时间内体会到这些,仍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语言的特点 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初中阶段学习,八年级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读书方法;他们的思维也日趋成熟;八年级是学生初中阶段成长的特殊时期,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初中二年级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品德发展的质变期,他们的思维与品德既可能向积极方面变化,也可能向消极方面变化;另外,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战役,而学生的中国近代历史知识储备有限,对当时的时代背景不是很了解。 教法与学法: (过渡)为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使课堂活起来,本课尝试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以优化课堂教学。 教法:新课标指出:语文教育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其基本方式是听、说、读、写。语文教学千法读为本。在教学中,我将尝试多种阅读方式:听录音整体感知,默读课文感悟作品内涵,模仿播音感受文章气势。以此来培养学生语感。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见解,与文本对话,理解文章的内涵。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此类文体,加上历史知识缺乏,我将适时对文体知识、历史背景资料进行精讲。注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予以适当的启发和点拨,使学生自主学习能有的放矢。 学法: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可以通过读、品、议、悟、辩、入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