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心理学5

小学心理学5

小学心理学5
小学心理学5

第九章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

一、选择

1.人类意识的最高形式是( B )。

A、潜意识

B、自我意识

C、无意识

2.自我意识的形成要比个性的形成( C )。

A、晚

B、同步

C、早

3.自我意识的作用可归为一条,那就是( B )。

A、认识功能

B、调节功能

C、动力功能

4、小学生自我意识在(A )之间发展尤为迅速。

A、一、二年级

B、三、四年级

C、五、六年级

5.曾子说:“吾日三省语身”,这里的省是(A )的意思。

A、自我观察

B、自我分析

C、自我评价

D、自我监督

6、对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合所承担的任务而产生的自我体验(C)

A、自尊感

B、成功感

C、自信感

D、失败感

7、被比之为一个人内心的“道德法庭”的是(D )

A、自我检查

B、自我控制

C、自我掩饰

D、自我监督

8、.学习成绩差的儿童通常是自我评价(C )

A、过高

B、适当

C、过低

D、都不是

9、当别人不小心把脏水泼在你身上而赶昆向你道歉时,你尽管恼火但也表示:“没关系”。这种心理现象属于(C)

A、自我检查

B、自我监督

C、自我体验

D、自我掩饰

二、判断

1.自我意识通俗地讲就是自我认识。( ╳)

2.在学习活动中,学习成绩对于儿童的自我评价起着主导作用。( ╳)

3.学习上的“平等竞争”是指全班同学在学习活动中的普遍竞争。( ╳)

4.社会视角转换技能是指在社会认识过程中转换观察问题的角度,站在别人的位置上考虑问题评判自我的技能。( ╳)

5.自尊感是与社会评价相联系的。(√)

6.“自我掩饰”掩盖自己的真实情况,因此,这种现象是消极的,应该避免.(╳)

7.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在三至五年级最为迅速。(╳)

8.自我意识各成分之间的发展是同步的、均衡的。(╳)

9.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自我控制分数比高年级儿童高,说明低年级自我控制的发展水平比高年级儿童高。╳

10.教师的态度和评价对儿童自我评价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

11.儿童的自我评价是在与同龄人的交行为表现活动中形成与校正的。(√)

12.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自我评价完全依附于教师和父母,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没有独立的看法。(╳)

13.儿童自我评价的稳定程度,整个小学阶段仍是低的,到了初中三年级以后才趋于稳定。(√)

14.学习上的“平等竞赛”是指鼓励儿童与自己在学习上具有相同能力的人进行“平等竞争”。(√)

三、简答题

1、小学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答:⑴自我评价独立性的发展;⑵自我评价全面性的发展;⑶自我评价稳定性的发展。

2、学习活动中提高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策略有哪些?

答:⑴利用原有的信心和成功的经验逐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⑵在自我评价偏低的儿童中倡导“自我竞赛”。⑶鼓励儿童与自己在学习上具有相同能力的人进行“平等竞赛”。

小学心理学复习练习资料(10)

第十章小学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

一、选择

1.技能体现一种经验,是个人在心智活动及生活实践中( A )行为方式。

A、经过反复尝试和练习而逐渐和习惯化了的熟练的

B、经过反复尝试和练习后突然出现的熟练的

C、经过知识积累而形成的

D、自然形成的

2.智力的核心是( D )能力。

A、想象

B、记忆

C、观察

D、思维能力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认识能力( D )。

A、记忆力

B、想象力

C、推理能力

D、操作能力

4.下列哪一项更多表现为受先天和遗传因素的影响( B ).

A、性格

B、气质

C、情感

D、品质

5.诸如正直、慷慨或懒惰、吝啬这些个性品质都表示人物的( B)特点。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情感

6.能力水平高于常态的超常儿童约占儿童总数的( B)。

A、13%

B、3%

C、0.3%

D、1%

7.是人们在从事各种活动时心须具备的普遍的、共同的能力。( B )。

A、智力;

B、一般能力;

C、特殊能力

8.自信、谦虚、自尊等属于性格的( B )

A、理智特征;

B、态度特征;

C、意志特征;

D、情绪特征

9.能力水平低于常态的弱智儿童约占儿童总数的( B )

A、13%;

B、1.3%;

C、3%;

D、14 .5%

10.人的四种气质类型( E )

A、粘液质最好;

B、多血质最好;

C、抑郁质最好;

D、胆汁质最好;

E、无好坏之分

11.某学生易冲动、急燥、直率、豪爽、精力旺盛、言语动作急速而难以自制,他们气质属于( A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2.以对事情特敏感,体验深刻而持久、行为孤僻、畏缩为特征的气质类型是( D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3.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强、平衡、灵活型的人,其神经和气质类型是( D )

A、安静型、粘液质;

B、弱型、抑郁质;

C、兴奋型、胆汁质;

D、活泼型、多血质

14.( A )是性格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意志特征;

C、性格的理志特征;

D、性格的情绪特征

15.( A )更多的受先天和遗传因素的影响: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情感

16.到了小学( C )年级儿童进入了性格发展的骤变期。

A、二年级;

B、四年级;

C、四~六年级;

D、六年级

17.、( D )性格中的镇定、勇敢、果断等特征属于性格的:

A、态度;

B、理智;

C、情绪;

D、意志

18.( B )教师的教学能力属于:

A、一般能力;

B、特殊能力;

C、认识能力;

D、社会交往能力

19.( C )王勃10岁能诗,齐白石30多岁才开始学画,有的人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这种差异属于:

A、能力类型的差异;

B、能力发展水平差异;

C、能力表现早晚差异;

D、都不是

20.( C )人的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是:A、能力;B、气质;C、性格;D、兴趣

21.胆汁质的学生容易形成( B)等品质A老诚、稳定、坚忍不拔;B、勇敢、坦率、热情C 敏感、抑郁、细腻;D、活泼、机敏、好交往

二、判断。

1.能力是某种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生理条件。╳

2.能力的早期表现是智力优异的标志,人称“早慧”,没有早慧的人,就不会有优异的智能。╳

3.教师的职责是及早发现超常儿童,加以精心培养。╳

4.知识就是力量,但更主要的是要培养获取和利用知识的能力。√

5.成绩优异的学生,说明他的智力是超常的。╳

6.因为气质受先天因素的影响很大,所以,一经形成,就不能改变。╳

7.掩蔽现象不等于神经系统特性的根本改变。√

8.经研究,在中国男性儿童中,抑郁质的人非常显著地多于女性儿童中抑郁质的人。╳.

9.性格无好坏之分,气质却有善恶之别。╳

10.气质在个性中是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部分。╳

11.世界上性质完全相同的人是不会有的,但却有性格相似的人。

12.气质没有好坏之分,并不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高低。√

13.班风也可以说是一种集体性格。√

14.性格比气质的形成要早一些。╳

15.早慧的儿童长大后一定会取得很高的成就。╳

16.天才是由遗传决定的,是各种能力发展和有机结合。╳

17.一般说来,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智力也好,但其中也有靠刻苦用功的,智力平常。√

18.当知识经验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就是技能。√

19.一个人知识的多少可以完全表明他的能力大小。╳20.人的智商是可以变化的。√

三、问答

1.性格与气质的区别与联系。

答:性格与气质彼此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⑴气质主要是先天获得的,较难改变,也无好坏之分:而性格则主要是后天养成的,有可塑性,有好坏之分。⑵气质与性格彼此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联系:⑴不同气质可以使各人的性格特征显示出各自的独特色彩。⑵某一气质会比另一气质更容易促进个体形成某种性格特征。⑶性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

2.如何培养孩子获得良好性格?

答:⑴提供适当的参照群体。⑵注意学生中非正式群体的影响。⑶创设良好的群体气氛。⑷根据儿童的性格特征进行教育。

3.、A、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技能。区别:⑴能力是在从事某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品质的概括化;⑵知识则是来自于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⑶技能是在自己的心智活动及生活实践中经过反复尝试和练习而习惯化了的熟练的行为方式。B、能力与知识、技能的相互关系表现为:⑴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不可缺少的前提。⑵能力的高低影响着掌握知识技能的难度、速度和程度。⑶能力与知识、技能虽然关系密切,但并非存在绝对的因果制约性。能力的高低还受到个性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小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 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是( ) A.0-1岁 B.1-2岁 C.2-3岁 D.3-6岁 2.幼儿的行为动机常表现为( ) A.内部动机 B.间接动机 C.直接动机 D.远景动机 3.有的儿童在观察时,能够根据观察任务,自觉地克服困难和干扰进行观察。 这说明他们观察的( ) A.持续性延长 B.目的性加强 C.细致性增加 D.概括性提高 4."六一"儿童节聚会时,小朋友们一听到《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乐曲时,就 知道自已曾经唱过。这种记忆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 ) A.再认 B.识记 C.回忆 D.保持 5.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的研究指出,新生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得清的情绪 反应,即( ) A.愉快与惊奇 B.愉快与悲伤 C.愉快与厌恶 D.愉快与不愉快 6.属于儿童道德范畴的社会性内容是( ) A.亲子关系 B.亲社会行为 C.同伴关系 D.性别角色行为 7.幼儿看到天上白云的形状,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匹飞奔的"骏马";一会儿想像 它是一座会动的"山"……这种想象属于( ) A.无意想像 B.有意想像 C.再造想像 D.幻想 8.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4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 A.感 知运动阶段 B.前概念或象征性阶段 C.直觉思维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9.某小朋友 在语言活动中,一直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 )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 10.儿童从出生至3个月处于前言语的( ) A.简单发音阶段 B.连续音节阶段 C.学话萌芽阶段 D.复杂发音阶段 11.学前儿童行动过程中,体现学前儿童意志发展的最主要指标是( ) A.有意性 B.目的性 C.计划性 D.坚持性 12.在幼儿期,应主要发展幼儿的( ) A.第二语言 B.书面语言 C.口头语言 D.对话语言 13.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 A.发展的连续性 B.发展的整体性 C.发展的不均衡性 D.发展的高速度 14.属于性格特点的是( ) A.动力性 B.遗传性 C.惯常的行为方式 D.对刺激的反应强度 15.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一定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这个"一定年龄阶段"是( ) A.0-1岁 B.1-3岁 C.3-6岁 D.0-6岁 答案: 1.A 2.C 3.B 4.A 5.D 6.B 7.A 8.B 9.C 10.A 11.D 12.C 13.C 14.C 15.D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1903年美国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此书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该书作者是( ) A.杜威 B.斯金纳 C.霍尔 D.桑代克

小学教学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

小学教学心理学期末考 试答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期末作业考核 《小学教学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小学生学习活动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学习成为小学生的主导活动。(2)学习成为小学生的一种社会义务,具有一定的强制性。(3)小学生的学习任务是明确而特定的。? 2、小学生学习态度的特点如何? 答:我国到达入学年龄的儿童,一般都有认真学习的愿望和要求。他们每天怀着自豪而又好奇的心情,背着书包来到学校。他们上课认真听讲,按照老师的要求按时完成作业。如果偶尔因病不能上学,许多小学生是很难过的。但是,并非所有的小学生都具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实际上,小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多种多样的。一些儿童喜欢上学,不是为了学习,而是被学习以外的一些活动所吸引。一些小学生还保留着学前儿童的特点,把游戏和学习混在一起,对学习仍然抱着游戏的态度。一些小学生对学习抱着应付的态度,不愿按老师的要求进行学习,听课时三心二意,不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不按时完成作业或应付了事。这些儿童还没有形成对待学习应有的正确态度。 3、简述皮格马利翁效应 答: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罗森塔尔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皮格马利翁(Pygmalion)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主人公的名字,相传他是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他对自己用象牙雕刻的少女产生了爱恋之情,由于他热诚的期望竟使这座少女雕像变成了真人而与他结为伴侣。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开始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试验研究,于1968年发表了研究成果《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一书,他们在奥克学校(OakSchool)所作的一个实验中,先对小学1至6年级的学生进行一次名为“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实为智力测验。然后,在

小学教育心理学笔记(最全)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一、定义:学与教 二、核心:学习心理 三、学科范畴:心理学分支,应用心理学范畴 四、学习性质界定:教育学、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五、三过程:学习过程(核心)、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六、五要素: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物质、社会环境)、教学媒体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二、为实际的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四、帮助老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①实验法、②观察法、③调查法 ④个案法: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和研究的方法 ⑤教育经验总结法 ⑥测验法: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⑦产品分析法:通过分析学生的作品,从而了解心理特点的方法 二、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 第四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发展概况: 一、初创阶段:20世纪20年代以前 1、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2、1877年、俄罗斯、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最早 3、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教育心理学之父、奠基人 二、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 方东岳《教育实用心理学》我国出版的第一本著作 廖世承《教育心理学》我国编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三、成熟:60年代至70年代末(教育心理学的体系成熟) 80年代末(深化拓展) 第二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小学生心理发展概述 一、定义:指个体出生,成熟,衰老乃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发生的心理变化。 二、八个阶段: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三、中小学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表现:①同一方面发展速度;②不同方面发展速度 关键期:环境影响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几个关键期:2~3岁口头语言4~5岁书面语言4岁形状知觉5岁儿童智力发展 四、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1、遗传决定论①、高尔顿②、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③、格赛尔:成熟论 2、环境决定论①、洛克(白板说)②、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 3、影响身心因素

小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小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 法和手段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 活动,是 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 的重要环 节。[1] 目 录 1 基本内容 1 基本内容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功能和形式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 借鉴近年来有关此类课程的论证,并依据我国的学校教育现状,笔者认为,心理 健康教育 课程可以理解为团体心理辅导与学校教育特殊情景相结合的产物,应兼具科普、 团体辅导 和活动课的特点。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命名,包括了以上三个方面的特点,同时也 明确了团体心理辅导的理念、方法和技能与学校教育这一特殊情景相结合的性质,平衡了 辅导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功能 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规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充分开发 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 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 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 我教育能力。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直接而且高效率地实现上述目标的主要途径 。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心理发展的角度,全方位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人格 发展起到导向和辅助的作用。其功能可以总括为三个方面:一是针对轻度的心理障碍进行 团体干预的功能,目标是心理障碍的缓解或消除;二是预防心理问题产生、维护心理健康 的功能,目标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三是提升心理健康的水平、充分发挥潜能的功能, 目标是使每个学生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形式 1. 科普性质的讲座 科普性质的讲座主要是指面向全体学生,以系列讲座的形式普及心理学常识,从心理学的

小 学 生 心 理 学

小学生心理学 ?一、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发展心理学: 广义: 研究个体毕生心理的发展规律。狭义:特指儿童心理学。 ?三、儿童心理学:研究出生到成熟(岁)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 儿童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西方儿童心理学的产生: ?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发表《儿童心理》,标志着儿童心理学的 诞生。对他的孩子从出生到三岁,每天做有系统的观察,有时也进行实验,他把这些记录整理出来,写成《儿童心理》,这部书给科学的儿童心理学奠定了最初的基石,是心理学史上第一部用观察和实验方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比较有系统的科学的著作。 ?、我国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发展 陈鹤琴我国最早的儿童心理学家。对其子陈一鸣从出生到天观察摄影,写成《儿童心理之研究》。朱智贤著作《儿童心理学》该书受到国内外重视,认为是中国第一部贯彻马列主义观点、吸收国外科学成就、体现中国当前学术水平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 四、什么是小学生心理学 ?小学生心理学是揭示小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和特点的科学。 ?小学生:-岁至-岁。 ?小学生的心理活动:小学生在教育影响下学习的特点、认知的发展、情感与意志的

变化、品德与个性的形成,以及这个时期可能发生的心理障碍等心理规律与特点。第一章小学生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思考题: .什么是小学生心理学? .试述遗传、环境与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什么是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小学生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类型和方法有哪些? 第一节小学生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小学生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天性与教养 ?(二)发展的普遍性和个别差异:儿童心理发展既有共同的规律,也有个体差异。 教育教学必须根据儿童发展中的普遍规律,并因材施教。 ?(三)发展的连续性和可变性: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有些特征仍保持一致,有些发 生明显变化。 ?(四)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 ?、定义:遗传:指生物性状(机体的构造、形态、机能等)逐代传递的现象。 ?环境:指个人身体之外的客观现实。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儿童,实质是社会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作用:这是心理学上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问题。说它古老,是因为自从有了心理学这门学科,就有了这个问题;说它年轻,是因为到今天为止,在心理学界也没有一致的意见。 先天与后天的关系(朱智贤)。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_小学心理健 康教育课教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资料,欢迎阅读。 篇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欣赏自己》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学生特长的小结和肯定,以及同伴的积极评价,加强学生的自我认识,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消除自卑,同时也感受被同伴欣赏的快乐。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演示:一列火车徐徐开出,师谈话:今天,老师将带大家乘上火车到光明城去旅行,好不好?不过有个条件,先请大家学习案例、阅读[咨询台],回答几个问题,只要开动了脑筋,就可以去旅行了。 1、学生自由阅读案例和[咨询台],思考:

1)、你对范军和高晶这两个人有什么看法? 2)、你对范军的所思所想有什么看法? 老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它们。可见正确认识自己对我们每个同学来说非常重要,今天,就让我们乘上《欣赏自己》的列车,在旅行过程中学会欣赏自已吧! 二、活动过程: 一)、我的优势在那里 1、课件演示:火车来到第一站,站牌上一面写着我的优势在那里,一面出示测试表,让同学自我评评。

学生填后师作简单评析,让学生初步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让他们大声说说自己的优势。 二)、别人眼中的我 1、课件演示:火车开到第二站,站牌一面写着别人眼中的我,一面是要求:找你的好朋友和他说说悄悄话,指出他的优点和不足。 2、班内交流,师问:你同意同学对你的评价吗?愿意说出来吗?并对敢于说出自己缺点的学生进行表扬。 3、小结后课件出示:别人的眼睛是镜子,有时比你自己更了解你。(齐读) 三)、讨论有不如别人的地方怎么办?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精心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的科学。 2、心理对象.现象:(一)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2情绪过程(情)(喜、怒、哀、乐、爱、憎、惧等)3意志过程(意)(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决断和坚持等);(二)心理状态1认知状态(好奇、疑惑、沉思等)2情绪状态(淡泊、焦虑、渴求等)3意志状态(克制、犹豫、镇定等);(三)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2个性特征(气质、性格、能力、智力)3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3、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描述和测量人的心理活动2解释和说明人的心理现象3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状态。 4、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定量与定性研究结合原则。 5、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心理测验法4调查法5教育经验总结法6个案法7活动产品分析法 6 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被试的外部表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种类:(1)时间:长期观察、定期观察。(2)内容:全面观察、重点观察。(3)观察者参与性: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4)场所:自然场所的观察、人为场所的观察。 优缺点:观察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使用的,因而简便易行,所得的材料也比较真实的。但由于它不能严格控制条件,不易对观察的材料做出比较精确的量化分析和判断,这也是观察法的局限性。 7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基人普莱尔《儿童心理》是观察法的典型研究。 8实验法是按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种类:(1)实验室实验法(2)自然实验法 9实验室实验法:指在特定的心理实验室里,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以研究心理的方法。 优缺点:能主动地获取所需要的心理事实,并能探究其发生的原因,而且所获取的信息也比较精确。但实验法也带有很大的人为性质,被试者在这样的情况中,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实验,就有可能降低实验结果的客观性质,如个性等问题,有很大局限性。 10控制实验的四方面?一是严格控制实验情境,尽可能排除无关变量。二是严格控制被试,实现随机取样和随机安排。三是严格控制实验刺激,使不同水平、性质、条件,按规定的方式、时间、顺序呈现。四是严格被试反应,用指导语引导反应方向和范围。 11自然实验法也叫现场实验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条件加以适当控制或改变来研究心理的方法。 优缺点:一方面仍对实验条件有所控制,使之能继续保持实验室实验法的某些优点,能主动获取、探究原因;另一方面又适当放松控制,使之在自然状态下进行,

电大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电大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观察法:观察法又叫自然观察法,它是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2.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系统的探讨某些实验条件、观测与实验条件相关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3.认知风格:认知风格又称为认知方式,指个体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 4.意义记忆:是在对事物的意义和逻辑关系理解的基础上,对学习材料的记忆,它是一种更有效的记忆方式。 5.学习:学习是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环境的手段,通过学习个体行为或能力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 6、社会性:社会性是生物个体通过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学习掌握基本生产、生活知识和技能,遵从社会规范,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7、意义学习:是指在新的知识与学习者已有知识结构中的知识之间建立一种实质性的联系,即在新知识的与学习者原有知识之间建立合乎逻辑的有意义的联系。 8、陈述性知识:主要是指作为言语信息的知识,用于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9、原理学习:学生能够用言语清楚地说明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能够举出反映原理的例子,并不能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所学的原理。原理学习的实质是学生能够在体现原理的不同情镜中适当地应用原理。 10.迁移:学习的迁移就是指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形成产生的影响。 1. 简述行动研究的特点。 答:(1)实践性与参与性相结合。研究的全过程始终是对行动的诊断和干预,研究者和教师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实施新方案。 (2)合作性和参透性相结合。在典型的行动研究中,研究成员由专家、研究成员、教师、行政领导人员等联合构成。他们之间相互作用,发挥各自的优势,组成整体化智囊团。(3)可变性与适应性与即时反馈性相结合。在研究过程中,允许边行动,边调整方案;同时,在结果分析时注意实际的教育意义。 2.简述小学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P37-38 答: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及相应行为的反应,它们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心理活动。情绪和情感是个体适应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方式,它们会随着个体的成长而不断发展。小学阶段,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增强,冲动性减弱。(2)情绪、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社会性成分不断增加。(3)高级情感进一步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生活的拓展,小学生的社会性需要越来越丰富,这促进了高级情感的发展。儿童的高级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意志感和美感。 3、简述小学期间同伴团体对儿童的影响 P43 答:同伴交往是儿童形成和发展个性特点,形成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态度的一个独特的社会化方式。同伴交往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的形式更为复杂;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动机和目的,能更好地对他人进行反馈。其同伴间的交流更加有效;他们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采取的行动;更善于协调与他其他儿童的交往活动;开始形成同伴团体。 4、小学生学习的类型有哪些?答:(1)知识的学习:是通过一系列的心智活动接受和获得基本知识,并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认知结构。 (2)技能的学习:包括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学习。动作技能主要是指学习运动的技能和

小学二年级心理健康1-8课(上)

小学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 第一课说说我自己 设计背景: 虽然,童年期自我概念中产生了心理自我,具有可以认识自我的心理特征,但低年级儿童的自我评价能力落后于评价他人的能力,评价标准具有片面性,稳定性较差。需要在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下反复运用反省思维,能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学会用“社会比较”来思考自身,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保持健康而积极的心理,相信自己,努力发展自己。 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世界上每个人事不同的。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接纳自己。 3、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保持健康而积极的心理,相信自己,努力发 展自己。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 教学难点: 建立健康积极的心理,相信自己,努力发展自己。 教学准备: flash动画——动物学校的故事;每位同学准备1张空白小卡片、彩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印指纹”小游戏 指导语:请同学们在纸上印下自己的指纹,并观察每个人的指纹有什么不一样。 过渡语: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动物朋友也各有各的特点,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 2、观看动物学校的故事 指导语: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和动画,了解小动物的特点,想一想,它们有什么样的优点? 3、总结过渡 指导语: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小动物们也一样有自己的长处和缺点。(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纸上印下自己的指纹并观察每个人的指纹

有什么不一样,从而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初步感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二、唤醒体验 1、创设心理情境 指导语:小兔子它们认识到自己的短处,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这可急坏了动物学校的校长,你想对小兔子、小鸭子、蛇和老鹰说些什么呢?2、分享妙招 指导语:把想说的话写一写或画一画,并且和同学们交流分享。 3、总结归纳 指导语:人贵有自知之明,认识自己比认识别人更为重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我们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相信自己,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小明星。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景,开展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引起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存在的心理体验。) 三、自主锻炼 1、填写“小明星档案”(自信卡) 2、交流分享 指导语: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特长,为什么我们不能自信地说一声“这个,我能行!”呢?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小明星档案给大家听。3、总结归纳 指导语: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人都应该从小看重自己在别人肯定你之前,你要先肯定自己。请为自己设计一张属于你自己的个性名片吧。4、活动 学生用卡片、彩笔设计名片。 (设计意图:童年期是形成自信的重要阶段,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它源于对自身的认识和评价,以及自我接受的程度。通过交流分享,让学生树立自信,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四、提升自信 1、我夸我 指导语:假如有记者采访你,你会怎样介绍自己呢? 2、总结归纳

小学教学心理学

期末作业考核 《小学教学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如何? 答:程序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有意识提取线索,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论其存在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是关于“怎么办”的知识。在学习过程性知识的第一个阶段,是习得过程性知识的陈述性形式,新知识进入原有的命题网络,与原有知识形成联系。第二阶段,经过各种变式练习,使贮存于命题网络中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以产生式系统表征和贮存的程序性知识。第三阶段,过程性知识依据线索被提取出来,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2、做笔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答:1.做笔记可以引导注意。做笔记能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材料而不是其它材料上,这样就能做到明确重点。 2.做笔记可以帮助学习者对学习材料进行组织,建立材料间的内在联系。 3.做笔记可以帮助学习者在所呈现的信息与已有知识间建立起外在联系。 3、如何增强学业自我效能感? 答:.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更多的成功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学生直接的失败经验(如课堂上问答不上,作业打×,考试不及格等),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更多地体验到成功(如正确回答老师的课堂提问,作业做得好,考试成绩理想等)。 2.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示范首先,教师自已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示范,不但讲清所学知识,而且要具体示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习题、解决具体问题;其次,为学生提供多个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同伴榜样,例如,请好、中、差不同水平的学生上黑板前成功地演算习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榜样,获得效能信息。 3.指导学生树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为学生的各种学习都制订一个具体的成绩目标,平时课堂练习或做作业,为学生规定一个作业目标(如十分钟完成六道题),并指导学生学会自己设定适当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实现目标时获得效能信息。 4.给学生以积极的归因反馈,并指导学生学会适当的自我归因。将成功与努力和能力相联系,将失败与缺乏努力而不是无能所相联系将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 5.给学生以适当奖励当学生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学习的主体因素,指( A )。 A.学生 B.教师 C.教学手段 D.教学环境 2.问一名4岁儿童:“你有兄弟吗?”他回答:“有。”“兄弟叫什么名字?”他回答:“吉姆。”但反过来问:“吉姆有兄弟吗?”他回答:“没有。”这说明儿童思维具有( B )。 A.单维性 B.不可逆性 C.自我中心性 D.抽象逻辑性 3.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B )。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4.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 B )。A.25% B.50% C.75% D.100% 5.( A )认为所掌握的内容越基本、越概括,则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广,也就越能产生广泛的迁移。 A.布鲁纳 B.桑代克 C.贾德 D.维纳 6.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 C )。 A.比特 B.字节 C.组块 D.词 【解析】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组块(信息的组织或再编码)。组块是指若干较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单位的信息体。10.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作心理辅导的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 C )。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D.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11.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 A )。 A.斯金纳 B.普莱西 C.加涅 D.布鲁纳 12.布鲁纳对( A )的教学设计提出了四项原则。 A.启发式教学 B.情境教学 C.合作学习 D.程序教学 13.( C )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 A.课堂纪律 B.学生守则 C.课堂常规 D.班级日常规范 14.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表明课堂气氛具有( B )。 A.不可知性 B.独特性 C.即时性 D.独创性 15.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 A )。 A.准则与控制 B.约束与规范 C.指引与导向 D.加强与规范 16.通过( C )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新学习任务的准备状况,确定学生当前的基本能力和起点行为。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准备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1.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小学教育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 B.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C.小学教育中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2.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1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C )。 A.自主感对羞耻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自我同—性对角色混乱

小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修订版

小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分,共分)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在学校教学条件下,儿童掌握概念的主要方式是概念形成 .思维过程的基本操作是分析和综合 .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比较、抽象和具体化 .根据思维探索答案方向的不同,思维可分为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 .皇帝皇帝就是沙皇”,祖国“美丽的地方”,说明儿童掌握概念的水平处于 .第一级水平.第二级水平.第三级水平.第四级水平 .最佳学习效果的过度学习程度需达到 .%.%~%.%.%~% .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叫做 .知觉.记忆.注意.思维 .在观察精确性上有明显提高的阶段是小学 .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 .学校教育依照特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学生.教学内容.教师.教学环境 .儿童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 .多维思维.思维的可逆性.具体逻辑推理.守恒观念形成 .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的依据是 .不同的学习结果.学习层次的高低.学习情境的简繁.学习水平的优劣 .学习动机强化理论的提出者是 .行为一认知主义者.认知主义者.建构主义者.行为主义者 .强调概括化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的理论是 .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经验类化说.关系转换说 .在教“鸟”的概念时,分别以麻雀、鸡和蝙蝠为例,是为学生提供 .比较.变式.正例与反例.概括 .不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阅读.吹拉弹唱.运算.记忆 .组织策略属于 .精加工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调节策略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我们的情绪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我们的情绪 一、活动目标 1、了解人的情绪是丰富多彩的,认识每个人都有情绪,并学会区分积极情 绪和消极情绪。 2、通过创设的活动情境,增强学生对情绪的体验和自知。 3、学会缓解自己的消极情绪。 二、活动对象:四年级 三、活动准备:1、课件《我们的情绪》。 2、写有不同情绪的卡片 3、五彩的情绪卡片。 四、活动过程: (一)暖身活动:配课件讲故事《大鹏的一天》 早上上学的路上,班里有一个同学叫大鹏“排骨”,笑他瘦,大鹏十分生气。上午有外宾来学校,老师让他去给外国朋友献花,他很激动。下午全校文艺汇演,大鹏所在班级得了第一名,他非常开心。明天他代表学校去参加英语比赛,他又感到非常紧张。 提示:大鹏早上觉得生气,上午感到激动,下午非常开心,想到明天的事情,他又觉得紧张。(课件出示生气、激动、开心、紧张)这些都是情绪。 我们每天在生活中会遇到不同的事,产生不同的情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的情绪。(揭示课题《我们的情绪》) (二)游戏:《猜情绪》 我们一定有过许多不同的情绪,那么这些情绪是由什么事情引起的?我们请同学们来演一演、猜一猜。 学习表达自己的情绪,认识他人的情绪的方法

1、教师出示写有“高兴”、“生气”等不同的情绪卡片。 2、请同学上台抽取,表演出来。 3、其他同学猜一猜,并说出“我是从()看出他表现的是()。” (三)区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刚才我们表演的都是我们通常都会有的情绪。 我们用开心、、愉快、欢乐、高兴、喜悦……来描绘我们的快乐,这些都是积极情绪。 我们用气恼、气愤、勃然大怒、七窍生烟……来描绘我们的愤怒;用不安、心悸、惊愕、紧张、害怕……来描绘我们的恐惧;用伤心、悲痛、肝肠寸断……来描绘我们的哀伤和痛苦,这些都是消极情绪。 你能帮助老师分一分卡片,区分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吗?(请学生上来,每人一张卡片,积极情绪的站在老师左手边,消极情绪的站在老师右手边。) (四)填表,并给“心”涂色,了解自己的情绪。 情绪是多变的,你想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吗?你可以选择一个周期,比如一天的不同时间,也可以是一个星期的自己的情绪,把它们记录下来,你就会发现自己情绪的变化。(填情绪表) 1、出示表格,教师示范填表。

小学生心理健康课教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课教案 四(1)中队:王忠长 一、活动设计:现在学生不快乐的人多,追究其原因是自我中心,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不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容易出现自杀、冲动、离家出走、伤害性事件等心理异常行为。因此我设计了这节情绪指导课,使学生知道笑着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个快乐的人。 二、辅导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应该笑着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个快乐的人。 2、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辅导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别人的快乐与烦恼,找到快乐的真谛。 (一)教师: 1、了解学生的心理情绪。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别人的快乐与烦恼,找到快乐的真谛。 (二)学生: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应该笑着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个快乐的人。 2、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3、通过观察体验别人的快乐与烦恼,找到快乐的真谛。

三、辅导方式: 1、心理游戏。 2、观察图。 3、讨论:怎么才能做快乐的人呢? 4、测测你。 四、辅导前准备:多媒体、白纸、水彩笔等。 五、辅导时间与场地: 1、教学时间:一课时 2、教室。六、辅导步骤: (一)导入:心理体验游戏 1、教师开门见山,问学生:你快乐吗?你今天快乐吗?你现在快乐吗?如果你快乐,请在白纸上画个笑脸;如果不快乐请在白纸上画个气脸。 2、学生动手操作,让几个学生说说自己的心情,激发学习兴趣。板书: 快乐烦恼的心情快乐的心情 3、引出并说明主题。愉快的心情让人精神振奋,身体健康,学习的效率高;那么不愉快的心情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呢? (二)、新课 1、观察图。(1)、出示投影图片。看图片上愁眉苦脸的孩子怎么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你看小丽嫌自己胖,小东嫌

小学生心理特点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1.感知、注意、记忆的特点。 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比如,在画图时,他们渐渐能够注意到图中各部分的大小比例;他们的感知从无意性、情绪性渐渐向有意性、目的性发展。起初,他们选择观察对象常常从兴趣出发,以后则渐渐能够按照学习任务的需要去感知事物了。对于外界事物空间特性的知觉,小学低年级学生还需有具体事物的支持,比如,他们把“三角形”和“小旗子”、“长方形”和“桌面”相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他们的空间知觉渐渐从直观向抽象过渡。对于时间的特性,小学生入学时能掌握他们经验范围内的时间概念,如前天、昨天、大后天等等,但对于与他们的生活关系不太密切的时间单位,如几分,几秒、几世纪等则不能理解,而且对时间长短的判断力也比较差。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时间单位的理解力和对时间长短的判断力都会不断提高,开始逐步懂得珍惜时间,学习的自觉性也日益增强。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生动、具体、新颖的事物,较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而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定理,他们则不感兴趣,因而不易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另外,小学生的注意范围较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比如,边听课边记笔记,同时注意演算速度和准确度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 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他们对一些有趣的事情能很好地记住,而对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有时记起来却感到困难;他们能记住一些具体的、直观的材料,而对抽象的词、公式和概念却难以记住,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记忆的自觉性、对词的抽象识记和意义识记的能力都会不断提高。 2.想象、思维的特点。 小学生的想象从形象片断、模糊向着越来越能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比如,在做游戏时,他们已不满足于用两根交叉的棍子表示飞机,而要求飞机要有机翼和螺旋浆等等。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和直观、具体的特点,他们在游戏中常重复从成人那里看到的动作和姿势,而且他们想象的游戏动作一般要有某种具体实物的支持。例如,他们把沙子堆成桥梁、地道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中高年级,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 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比如,低年级学生在不能直接观察到事物特征的情况下,对某些概念进行概括会感到困难。就拿“大与小”的概念来说,他们通常是通过对大、小物体的直接感知获得的。而到了高年级,他们则开始能够依靠表现一定数量关系的词语来进行概括。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掌握概念中直观、外部特征的成分逐渐减少,而掌握抽象、本质特征的成分不断增多。

小学生心理学

小学生心理学 第一章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纵向研究: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一个或者一些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持 续地、系统地定期研究。 优点:可以比较系统、详尽地了解儿童心理学发展的连续性和量变、质变的规律探明早期发展与以后各阶段心理发展的关系。 缺点:一般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且被试容易丢失,从而影响样本的代表性,同时,研究易受被试感感到厌倦或变成“测验通”以及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从而降低测验的信度。 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将研究结果在时间的维度上综合整理。 优点:省时省力,效率较高,能在短时间内获得与年龄相联系的大量的研究结果。 缺点:难以看到儿童心理学发展的连续性和关键点,难以说明影响发展的因果联系。 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 期。由沃伦茨提出 第三章 ●小学儿童的大脑活动特点: 1.优势兴奋(“优势兴奋灶”特点:有良好的反应能力,条件反射容易形成,学习、活动的能力和效率较高;它是随着生物适应性和生活目的性而形成的;“优势兴奋灶”比较容易消失,年龄越小这个特点越明显) 2.镶嵌式活动(概念:大脑皮质经常呈现兴奋区与抑制区、工作区与休息区相互镶嵌的活动方式) 3.动力定型(来源于:巴普洛夫学说,特点:系统化,自动化;稳定性,灵活性;概念:大脑皮层上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关系固定下来的条件反射,也是通常说的习惯) 4.使动调节(概念:在儿童刚开始学习或活动时,大脑皮层的工作能力较低以后逐渐提高的一种起动性现象。原因: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活动能力(兴奋性)是逐渐加强的,需要有一个克服本身惰性的过程) 5.保护性抑制(又称超限抑制;概念:是一种保护性的生理机制,在这样的抑制过程中,神经细胞的功能活性暂时降低,大脑皮质处于休息状态以防止进一步的功能损耗,并加强恢复过程使功能迅速恢复,因此超限抑制是一种生理性功能,起着保护大脑皮质免于陷入功能衰竭的作用。疲劳和正常睡眠都是保护性抑制)

小学生心理健康课教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课教案 课题:让快乐伴着你 四(1)中队:王忠长 一、活动设计: 现在学生不快乐的人多,追究其原因是自我中心,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不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容易出现自杀、冲动、离家出走、伤害性事件等心理异常行为。因此我设计了这节情绪指导课,使学生知道笑着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个快乐的人。 二、辅导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应该笑着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个快乐 的人。 2、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辅导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别人的快乐与烦恼,找到快乐的真谛。 (一)教师: 1、了解学生的心理情绪。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别人的快乐与烦恼,找到快乐的真谛。 (二)学生: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应该笑着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个快乐 的人。 2、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3、通过观察体验别人的快乐与烦恼,找到快乐的真谛。 三、辅导方式: 1、心理游戏。 2、观察图。 3、讨论:怎么才能做快乐的人呢? 4、测测你。 四、辅导前准备: 多媒体、白纸、水彩笔等。 五、辅导时间与场地: 1、教学时间:一课时 2、教室。 六、辅导步骤: (一)导入:心理体验游戏

1、教师开门见山,问学生:你快乐吗?你今天快乐吗?你现在快乐吗?如果你快乐,请在白纸上画个笑脸;如果不快乐请在白纸上画个气脸。 2、学生动手操作,让十几个学生说说自己的心情,激发学习兴趣。 板书:快乐 烦恼的心情快乐的心情 3、引出并说明主题。 愉快的心情让人精神振奋,身体健康,学习的效率高;那么不愉快的心情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呢? (二)、新课 1、观察图。 (1)、出示投影图片。 看图片上愁眉苦脸的孩子怎么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你看小丽嫌自己胖,小东嫌自己瘦,小芳担心得不了第一,小军担心能不能及格,小群嫌妈妈什么都管他,而小宁伤心父母吵架没人管她…… 教师带学生看图,体验书中人物的苦恼。 (2)、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请在小组中说一说你有什么烦恼? (可说可不说) (3)、学生说完烦恼之后,情绪较低落,开展呼吸训练,调节学生心情。 (4)、教师小结: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关键看你如何去面对。 2、讨论:怎么才能做快乐的人呢? (1)、打投影,出示名人名言。 “生活好比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 这是英国着名作家萨克雷的一段名言。据悉巨商希尔顿在发迹之前是一个穷汉,母亲仅仅给他五千美元去经营旅馆。几年后,希尔顿成了商界巨子,当希尔顿的母亲问他是怎样克服烦恼的,希尔顿回答说:“微笑”。 原来,他每次遇到挫折和不合理的事时,他就马上到卫生间或一个角落拿出镜子练习微笑。 (2)、教师:人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不快乐的情绪容易造成学习 效果差,生活不愉快。当你不快乐时,你用什么方法改善,请选择: A 听音乐 B 吃东西 C 睡一觉 D 踢足球 E 收拾屋子 F 看课外书 G 找同学玩 H 对着镜子笑 I 回忆过去快乐的事情 J 做深呼吸 K 看电视 L 其它 (3)、检查、统计学生选择情况。 (4)你认为下面的做法有什么不对?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 案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A.自我意识 B.自我认知 C.性格特征 D.能力1.A[解析]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正是由于人具有自我意识,才能使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使自己形成完整的个性。 2.儿童在知道“菠菜”、“萝卜”和“洋葱”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种学习是()。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归属学习.A[解析]上位学习也称总括学习,是指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几个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容性程度高的命题,即原有的观念是从属观念,而新学习的观念是总括性观念。 3.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A.华生 B.斯金纳 C.弗洛伊德 D.马斯洛3.C[解析]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4.手段一目的分析属于问题解决策略的()。 A.计划式策略 B.规则式策略 C.启发式策略 D.算法式策略4.C[解析]手段一目的分析是纽厄尔和西蒙提到的最重要的通用的问题解决启发式策略。 5.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A.前运算阶级 B.感知运动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5.A[解析]自我中心是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的典型特点 6.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当遇到相类似的刺激也能作出条件反应,称为()。 A.刺激分化 B.消退 C.刺激泛化 D.获得6.C[解析]题干所述是刺激泛化的定义 7.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